对文化的理解(13篇)
1.对文化的理解 篇一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文化。说到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懂,但也没有人能说得很清楚,目前的解释有1700多种。培训学院选用了英国的解释:文化是人群为了生存而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方式。文化其实就是对生存而做的调整。现在,许多的企业都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与企业再造,要创建学习型组织,要培训,因为这是企业生存环境的要求,不能适应就会被淘汰,这就是文化。
文化其实存在于工作与生活中的每个时刻每个部分,在公司中不管你是从事管理工作还是其他的工作,受文化的影响非常大。
现代的社会文化是由企业文化做载体的,是一个群体概念。许多人说企业文化就是老员工文化。而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老员工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把自己的一些文化转化成企业文化,那这是企业就是没有文化的。
既然文化是人群为了生存而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方式,企业文化也应是企业对生存环境作出的适应与调整。所以说,企业文化应该是常新常变的。从这一点上来看,老板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来调整自己,从而调整企业文化。
当前,企业文化面临的三个生存条件:竞争、变化和全球化。
(一)竞争
随着人们生存意识和和谐发展意识的提高,企业间的竞争目的也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企业更多的是逃离“红海”而选择“蓝海”,是为了离开竞争而竞争。从性质上来看,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为了输赢,也不是双赢,而是为了发展。为此公司提出的“带领经销商、供应商一起成长”的战略,培训学院设置了对经销商、代理商的系列培训。比如2006年12月出召开的“工程业务拓展培训班”,就是出于让经销商跳出只做零售或批发的竞争,强化对工程业务的拓展。从而为经销商创造更多的价值。于此同时,加强了对供应商的培训力度。
(二)变化
变化是由技术的创新与知识的发展而产生的,从近十年的变化规律来看,将会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企业时代结束,顾客时代开始;个人时代结束,团队时代开始;价值转移时代开始。
(三)全球化
全球化的变化带来的就是资源全球化和规则的全球化。
鉴于以上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我们确定了企业文化的载体必须通过产品和员工。那么培训学院对基于企业文化培训的出发点也是产品和员工。通过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来实现公司在变化中的发展。
2.对文化的理解 篇二
一、文化负迁移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 指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产生的影响这一现象。迁移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语言迁移和文化迁移等。本文仅讨论文化迁移中的负迁移现象, 所谓文化负迁移指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干扰, 表现为在跨文化交际或外语学习时, 人们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 并以此为标准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文化负迁移往往导致交际困难、误解甚至仇恨。所以研究文化负迁移对外语教学、中国文化输出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负迁移对词义理解与翻译的影响
语言学家Lado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 就不能真正学到语言。” (王福祥, 吴汉樱, 1994:333) 但“不同的文化用不同的语义范畴分解和描述世界。因此, 一种文化里有的语义在另一种语言里可能就不存在” (Lado&Robert 1957:78) 。下面从词汇文化的四个方面———词汇空缺、词汇联想、成语和俗语、礼仪话语考察文化负迁移对一些词义的理解与翻译的影响。
1. 词汇空缺
词汇空缺是指由于文化的差异, 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入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汇。这类词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特有的, 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内涵,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这就要求译者在了解原语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进行贴切的翻译并对其文化意义进行解释, 采取音译、音译加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按照我国传统观念, 建屋筑坟很讲究看风水, 认为风水的好坏会影响其家族及子孙后代的盛衰吉凶。《汉英词典》将“风水”译为feng shui:the location of a person’s house and ancestral grave, supposed to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fortune of a family and his offspring.“风水”这个概念在欧美文化中是不存在的, 因此对“风水”的翻译采取了音译加注的方法, 目的是使英美读者能够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童养媳”是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词, 《汉英词典》对“童养媳”这一词汇采用了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child wife:girl raised from childhood to be wife of son of family.又如“吃香”不能照字面意义直译, 而应意译为be very popular (受欢迎) , 这样才符合原意。
2. 词汇联想
词汇的联想意义是文化的一部分, 其内容鲜明地反映了民族文化特征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之间即使是同一概念的对应词也可能因为社会文化差异而存在不同联想。那些有着很强社会文化和历史意义的词汇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含义。不同民族的人产生的不同的词汇联想构成翻译的又一障碍。例如:在汉语词汇中, “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 具有“斗霜傲雪”、“高风亮节”等伴随意义, 而翻译成英语的pine (松) , bamboo (竹) , plum (梅) 只是三种普通的植物, 没有类似的联想意义;汉字“红色”象征着“热情”、“欢乐”、“喜庆”, 而英文中“红色”则象征着“危险”、“战争”、“流血”等;汉字“鸳鸯”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但如果直译为英语mandarin ducks, 就失去了词语的情感色彩。有的学者将“鸳鸯”意译为lovebirds还是比较恰当的。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词汇的联想意义及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 避免文化负迁移尤为重要。
3. 成语和俗语
成语和俗语都是取自古老的传说或宗教、历史故事, 所以其包含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也最丰富, 因此最难学。成语可以使语言简洁, 增强修辞效果, 要准确使用成语, 必须正确理解把握成语的含义。例如:将“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然而英美文化读者并不知晓诸葛亮, 因此可将诸葛亮注释为:Zhuge Liang was a Statesman and strategist in the State of Shu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who became an incarnation of wisdom and resourcefulness in Chinese folklore。Nowadays it is used to describe a master mind.“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可译为:This Sima Z hao’s trick is obvious to every man in the street.此译文似乎无可挑剔, 然而Sima Zhao何许人也, 英美文化读者不得而知, 因此可加上这段恰到好处的译注以解开读者心头之疑:Sima Zhao was a prime minister of Wei (220一265 AD) who nursed a secret ambition to usurp the throne.至于其图谋篡政的种种细节在此可不考虑, 否则会本末倒置, 不得要领。
4. 礼仪话语
礼仪话语包括那些礼仪性的、客套的话语。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寒暄、问候、礼让、委婉及信仰各方面都受到相应的文化模式的制约。因此, 这些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套话在不同文化中各不相同。汉语中“请”的频率很高, 所以人们往往认为“请”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但在某些场合却不宜用英语Please, 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 不说please, 一般都说After you。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或喝酒, 一般用Help yourself (to something) , 也不用Please。由于汉民族受农耕文化影响颇深, “民以食为天”, 人们见面时总是互相问一声“吃了吗”以表示关心, 久而久之成了见面时的客套话和寒暄语。其真正的语用目的并非要问清对方吃过饭没有。因此, 如果直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在交际中明显失去了其语用意义和应酬功能, 英语中“to pass the time of the day with each other”意为“to give greeting or to have a short conversation”与原文的“吃了吗?”在语义上是对等的, 在语体上也比较接近, 从交际功能对等角度衡量, 译法是准确的, 但无法体现出日常交际的民族特色。
三、结语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以达到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 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 (孙致礼, 2003) 。这对译者提出很高要求, 美国翻译家奈达认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来说, 双文化能力甚至要比双语能力更为重要。” (Nida 1993:110) 中英文化的差异构成了汉英词汇理解与翻译的主要障碍之一, 因此在跨语翻译过程中, 译者要避免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通过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运用各种适合的翻译方法使语义和语用等值, 从而得到自然、贴切的译文。
摘要:作者从词汇文化的四个方面——词汇空缺、词汇联想、成语和俗语、礼仪话语对跨语翻译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进行分析, 旨在通过了解汉英文化差异, 避免文化负迁移的干扰, 并辅以恰当的方法达到译文自然、贴切的目的。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负迁移,汉译英,词义理解
参考文献
3.对文化的理解 篇三
一、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学校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必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发展其特长、志趣和爱好。应肯定它在中学教育工作中的地位。
1.它以其强烈的感染力而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表现出来的特点既不同于讲课和作报告的直接灌输,亦不同于规章制度那样带有强制性的行为约束,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气氛的影响和熏陶中,激发其思想感情。陶冶其道德情操,锤炼其意志品格,提高其审美能力。
2.它以其丰富的内容活跃学生学习生活。当今,人类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各种社会实践对现代人所掌握的知识面、知识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拓宽知识视野的有利条件。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图书、报刊,举办并参与各种知识竞赛,能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3.它为专门人才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以及专门人才的早期发现、早期培养方面发挥着自己的优势。
二、新时代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多方面的配套工作。总的任务是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文化气氛。
1.优化校园环境,培养师生文化心理。在教学场所张贴无产阶级革命家,英模人物、科学家、文学家等名人画像。在校园醒目处悬挂校风、校训等标牌,树立名人塑像,修建名家诗文碑(牌),设置其他足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德的熏陶的艺术品。给教学、生活、办公区域、建筑物和道路等命名,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美学色彩。
2.配套并完善校园文化设施。修建活动室、游艺室、大礼堂或露天舞台,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建立校史馆或校史展室。建立学校广播站。健全图书室、阅览室和阅报栏,设立可供陈列书画、摄影作品的画廊或橱窗。
3.广泛开展活动,创造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气氛。每学期举办一次文化节或艺术节,可利用庆祝节日开展全校性的文艺汇演、歌咏比赛、讲演朗诵、书画和工艺作品展、灯谜晚会、营火晚会、影评、书评、航模表演、体育比赛等活动。
4.以建立师生文化活动组织为中心,加强校园文化队伍建设。如:成立合唱团、文艺队、表演队、小乐队、文学社、小记者团、书画学社、讲演社、艺术体操队、科技爱好者协会,集邮爱好者协会等。
4.我对佛教文化的理解 篇四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佛教的文化源于婆罗门教的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人依照出生种姓等级而认定命运,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行来达到成佛——正所谓“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圭峰宗密禅师也说过“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所以佛教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比较适应于东方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
佛学的目的,是以佛教五乘共法中之五戒等善法净化人间,指引众生超脱生死轮回,最终达到“法界圆明,涅盘解脱”的境界。佛教提倡的是一种教育,即修行。这种教育同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一样,是需要潜心研究和钻研的。而佛教文化又不同于普通文化,它主要是一种思想境界,这一点,从“佛”这个字上就能看出。“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它的意义是“智慧”“觉悟”。当年为什么不直接翻译成智慧或觉悟,而用这个“佛”字?这是因为中国文字中没有相当的词汇能够对等的翻译出来,因为“佛”所含的智慧奥义不是一般层面上的智慧,而是对宇宙人生彻底明了的智慧,对过去、现在、未来生生世世无所不知的智慧,必须要参透佛法才能达到此等至高境界。
现代科技的发达使人类物质享受超过了精神生活,而造成心灵空虚。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正体现了佛门弟子心如止水,潜心佛学的思想,当代的人们在争名夺利、勾心斗角时,更需要这种修行来充实精神世界,净化心灵。
5.对文化的理解 篇五
市场部:熊婷婷
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这个标题对于刚入职2个月的我来说,根据自己当下的能力很难写的太深或者说能给公司带来多少有建设性的建议,可能更多的是充满敬畏感的心情如实的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很幸运赶上公司变革阶段加入公司,这几天参加了共识工作坊、组织系统启动宣讲、工作岗位分析、梦想工作坊等一些培训活动,对公司和高层领导的一些经营理念更为熟悉,主人翁精神和归属感也一层又一层的在心中叠起。参加工作也有几年了,个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首先是由公司老板决定的。老板自身的为人以及想把企业做成什么样,就决定了这家公司的走向,尤其是在创业初期和成长阶段决定性作用更大。决定一个员工是否入职,取决于面试官是否很好的展现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决定一个员工是否继续在职,取决于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否真正落地,是否知行合一。企业需要文化就像一个个体需要信仰一样,是支撑生存和发展的信念和力量,企业文化对了,公司的发展也就对了。我对迈锐充满信心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公司高层非常爱学习,二是迈锐的文化中有一条“不回避问题”,这两点往往会自上而下的体现到每一个员工的所有工作细节上,也就必然会导向结果。
关于迈锐的愿景:技术驱动发展产品改变生活,细化下是以技术为驱动力,带来企业的快速发展;用产品做载体,推动生活的不断改善。关于迈锐的使命:使产品和服务,源源不断融入生活,为人们带来便捷和愉悦。迈锐是首先很明确致力于智能交通产业的,愿景和使命,让我们更加明晰迈锐想做什么样的企业,要做什么样的事儿。愿景和使命是很美好的有可能实现的愿望,但真正落地,还需要我们制定具体的目标,将长期目标分解为中短期目标,一个又一个的去突破完成,才有可能真正向我们的愿景一步又一步的靠近。所以最近公司员工尤其是各部门领导都非常的忙碌,讨论目标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拿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措施和监督机制,并组织多次培训以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虽然有很多形式和内容是需要我们去重新适应的,但至少也要先全盘接受,再去咀嚼,在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改善,变革总是要有这样一个过程的,好在有刘总的高度参与和鼓励,加上各领导的积极推动下,我们适应和消化的也还不错。企业文化,具体落实到实处,需要从制度和流程以及平时的软性沟通方面去体现,基于人性化的制度和流程都是围绕公司战略目标,为了便于达成目标所设定的最优化的管理措施,需要我们每一个员工去遵守和执行。在制度和流程的推动执行过程中,软性沟通无处不在,是制度和流程得以顺畅进行的润滑剂。在迈锐,软性沟通方面,我的体验都还是很不错的,制度和流程方面,公司现在要变革,今后可能会推出很多新的举措,对于普通员工的期望,我希望在薪酬激励机制和晋升平台方面可以有更多更明确的信息,在培训方面可以有更多不同岗位知识体系共享的机会,让助理级员工有多元化成长发展的机会。
关于迈锐的文化信仰:财务自由。我认为这个信仰不光是指物质,虽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往往都是先提供价值,最后顺便获得了金钱。我们追求财务自由没错,这是每个人都渴望的,只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最本质的,一定是价值在前,钱在后;先值钱,后挣钱,将自己对社会有用的地方尽可能贡献出来,钱是会跟着你来的,终将实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双重自由,成为真正的“贵族”!
公司的企业文化描绘的再好,也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员工用实际行动做出来才能真正发挥它存在的价值的。这就需要每个员工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结合我自己的实际工作内容,首先在招聘上,我需要准确的传递公司的企业文化,让候选人感受到因为选择我公司对他职业生涯所产生的价值,也尽可能提供客观信息让候选人作出合适的判断,筛选出适合我公司的人才特质,让符合公司企业文化的销售人才加入迈锐;在对接客户方面,我需要配合销售人员,认真、准确、高效的提供相关销售文件致客户,让客户感受到公司的专业及良好的服务质量;在服务内部员工和领导方面,我更需要热情、仔细,每天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事无巨细的完成每一项工作,为实现公司的愿景和使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空闲时间我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多总结多思考,以便能时时跟上迈锐不断成长的步伐。
6.对文化的理解 篇六
文化价值观差异对外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文章分析了什么是文化、文化结构层次、文化价值观,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论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外语阅读理解的影响.并且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所学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是很有必要的.
作 者:安美丽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刊 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SHANXI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年,卷(期):29(1)分类号:G04关键词:文化价值观 文化结构层次 外语阅读
7.对文化的理解 篇七
一、蒋梦麟先生中西文化观形成的家庭与学校背景
蒋梦麟出生和成长于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环境中, 父亲蒋怀青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土财主, 母亲经氏端庄贤良、多才多艺, 只可惜在蒋梦麟只有7岁时就病逝。幸而继母对蒋梦麟视如己出、待人和善, 为蒋梦麟的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蒋梦麟后来从不讳言良好的家庭环境对自己成长的决定性意义。他说, 除了两位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外, 父亲蒋怀青俭朴的生活作风、忠厚老实的为人、慷慨于公益事业的作为让自己从小便深受传统中国道德文化的熏陶[2]26。特别是蒋怀青自行制造西洋轮船实验的失败让他对蒋梦麟寄予厚望, 让蒋梦麟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正规的现代教育, 希望将来能像西洋人一样制造出诸如西洋轮船一般的“神器”。既忠诚于传统中国道德文化又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和接纳西方文明的蒋怀青对蒋梦麟后来的发展及其中西文化观的形成起到了启蒙开化的重要作用[3]32。
除了家庭的影响, 学校也是蒋梦麟中西文化观形成的一大背景因素。蒋梦麟在童年时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私塾, 私塾里教授的《三字经》及私塾的教学方式让蒋梦麟感到沉闷、枯燥和厌烦。但是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以及对老师讲解内容的深入理解, 让蒋梦麟慢慢从私塾教育中体悟到从自我修身至治国平天下的关系过程。所以蒋梦麟后来在回忆录中曾写道:最初在私塾的日子犹如坐牢一般, 但真正的区别在于, 监牢里的囚犯难以看到希望, 而学生在私塾里寒窗苦读是可以憧憬无限前程的, 因为旧体制下的达官贵人、名流学士几乎都是经过那种监牢似的苦读熬过来的。1902年, 蒋梦麟以优异成绩入读兼学中西的浙江省立高等学堂。这是蒋梦麟求学生涯及其中西文化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求学期间, 蒋梦麟通过阅读大量英文原著逐渐对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有了详细的了解, 尤其是对比中西文化的发展以及由此造成的国运兴衰, 为他日后比较中西文化、丰富中西文化观的内涵打好了基础[4]56。1908年, 蒋梦麟漂洋过海赴美留学, 一去便是九年, 期间接受了农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美国大学的专业教育。
二、蒋梦麟先生对中、西文化的不同认识
1. 蒋梦麟眼中中国文化的人情与道德。
蒋梦麟认为, 考察中国文化决不能离开中国社会的现实, 而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一大特色就是中国人的人情与道德色彩浓厚。来自西方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后, 他们带来的《圣经》乃至宗教观念都并不受广大中国人重视, 反而是他们带来的实物以及传教士的言行是否符合中国的人情冷暖或道德标准成为了大多数中国人所看重的东西。由于中国文化对人情的注重, 西方法律观念在近代中国难以发展, 人情关系和道德说教几乎可以替代法律制度。从人情与道德的精神取向上说, 蒋梦麟的观点是, 中国人在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诚实、稳重或者幽默可修身养性, 其音乐、文学、艺术等载体则可陶冶情操, 它们都可以让人与人之间更好地相处, 比起西方动辄以法律处理人情关系甚至将法律超越道德之上, 它们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5]252。此外, 中国传统大众文化中的安贫乐道决定了大多数中国人习惯粗茶淡饭、乐天知命, 无论天下是战是和、皇位由谁来坐, 传统的道德、风俗、信仰都难以被改变。
2. 蒋梦麟眼中西方文化的基督教传统。
蒋梦麟曾对西方文化源流问题作过这样的讲述:当雄心勃勃的罗马人正想对外征伐建立万世之功的时候, 宣扬仁慈精神的基督教传入了罗马, 于是基督教被罗马人残酷、血腥镇压, 基督教徒被抓去喂狮子老虎。但基督教坚韧的品质让它成为整个中世纪西方社会的几乎唯一的信仰, 人们都生活在它神秘的神权思想光环中, 直到人的智慧和理性被文艺复兴激起才有所改变。可见西方文化似乎在一千多年中都在不断打架、竞争[6]43。1919年, 蒋梦麟代表蔡元培于北京大学校务欢迎会上作主持演讲时还谈到:西方文化有今时之地位, 是千百年来在基督教支撑下千万劳苦大众以及学问家累世劳作的结果;基督教徒们在过去逆来顺受, 历经挫折与磨难, 终于将其思想文化传播世界各地;西方世界信仰九死一生而又生生不息的基督教, 骨子里充满了旺盛的精力, 他们发展科学、发起工业革命、披着宗教的外衣对外发动无休止的征伐和掠夺都与基督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三、蒋梦麟先生视野中的中西文化相通之处
第一, 哲学文化观的相通之处。蒋梦麟认为, 在对人与物、人与人以及人与天之间关系的研究方面, 中西文化中的自然主义、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都表现出异曲同工之妙。蒋梦麟指出, 中国儒家文化的自然观认为, 大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繁衍生息。无论是四季轮回还是万物生长都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人类的生存也离不开自然规律, 在人类繁衍生息的同时要努力适应并顺应自然环境, 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西方文化的自然观中也认为大自然的存在有着内在规律性, 这种内在规律性是客观存在的, 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7]17。在理性观方面, 中国文化中的道与古希腊文化中的逻各斯存在相通之处。道即理, 一般指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逻各斯也是理。只是中国的理性观更注重建立道德体系, 而西方的理性观则用来探索自然规律和发展生产力[8]97。在人文观方面, 中国儒家文化体现出民为贵、君为轻的以人为本思想。西方的人文观也将人作为价值核心, 主张将人从僵死的宗教思想的束缚中完全解放出来。
第二, 政治观上的相通之处。蒋梦麟认为, 在中西文化中, 政治观也存在相通之处。在他看来, 中国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中国的立国之本。而罗马统治阶级的政治观也体现出礼治的因素。中国管子的衣食足知荣辱的观点与西方养民和富民的政策其实是相通的。蒋梦麟指出, 中国文化中的政治观宗旨在于国计民生和世道人心。中国历代贤明君主都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上下了不少功夫, 而西方的统治者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两大问题。中西文化的政治观中, 都将民生作为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标准[9]。
第三, 道德观上的相通之处。蒋梦麟认为, 在道德观方面中西文化存在相通之处。他指出, 中国道德观以忠为核心, 孔子的《论语》中曾提到言忠信的观点, 西方文化也奉行诚信。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背信弃义之人遭到了人们的唾弃。中国文化中的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与西方文化的视敌如友相通。《论语》中的知行观与西方博学笃行的知行观相对应而存在。另外, 中西文化道德观中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以及格物致知的理念也是相通的。
由此看来, 蒋梦麟认为中西文化都是多元发展的, 两种文化在本质上存在多个相通之处。中西文化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 应该相互借鉴和吸收[10]。因此蒋梦麟指出, 越是精通中国文化的人才越是精通西方文化, 反之亦然。
摘要: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学家蒋梦麟先生认为, 中西文化虽然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 但也有着相通之处。不管是对于中国文化的人情与道德, 还是对于基督教传统, 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形成了自己的中西文化观。
关键词:蒋梦麟,教育,中西文化
参考文献
[1]何光峰.蒋梦麟平民教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 (2) [C].2009.
[2]林月秀.中山与革命追随者蒋梦麟[C].“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9.
[3]赵国健.蒋梦麟中西文化观论析[D].鲁东大学, 2007.
[4]付八军.蒋梦麟及其教育价值观初探[D].湘潭大学, 2001.
[5]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秦晓鸥.蒋梦麟历史教育思想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7]李光钰.蒋梦麟的文化思想及事业[D].山东师范大学, 2003.
[8]王颖.蒋梦麟教育思想探析——兼谈蒋梦麟与杜威教育思想之关系[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 (2) [C].2009.
[9]何成刚.杜威教育学说与蒋梦麟的学校历史教育革新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 (21) [C].2009.
8.理解教育的学校文化观 篇八
[关键词] 理解教育;学校文化;感情;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 G40-0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7)12-0011-04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理解教育”自诞生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其在学校文化建设领域中的创新和影响,值得人们关注。
一、理解性学校文化及其特征
理解教育意义中的“理解”既是一种认知的理解,又是情感方面的理解;它对学生而言既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德行;对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教育手段,又是一种教师道德;对学校而言,则既是一种学校特色,更是一种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作为在学校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师生共享的基本假设和信念以及稳定的生存方式,表现为学校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近年来,许多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领导和师生也非常重视,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也明显增加。校园文化建设声势浩大,作用也非常明显,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只重视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忽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将学校文化建设仅仅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层面;学校领导者热衷于彰显功利和政绩而忽视人本关怀等。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广泛参与,需要调动多方面力量、运用多种资源,切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针对上述问题,理解教育从其特有的视角审视学校文化,强调理解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力图构建以理解教育为理论基础的理解性学校文化,在校园内着力形成具有“感情先行”、“师生同益”和“强德富智”特征的文化氛围。
1.理解性学校文化倡导“感情先行”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合理的教育感情观。教育感情与亲情、友情有相同的一面,即通过愉悦、满意与高兴或相反的形式等表达心情;同时又有区别于亲情与友情的一面,它没有友情的依恋性,但有胜过亲情与友情的责任性。因要尽责任而产生的教育感情,比亲情更有原则性,可避免某些亲情的沉溺与纵容;比友情更有稳定性,可避免某些友情的起伏与摇摆。师生对彼此和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感情投入,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其次,感情调节先于其他教育行为。其他教育行为是指通过完成特定教育任务而发展学生智慧与身体素质等的行为。在心理学的视野里,学生的感情与智慧等密切联系不可分离。在任何一种教育活动中,感情、认知与行为同时存在,且水乳交融。但是,在没有展开正式的教育活动之前,甚至在没有开学之前,教师就通过家访、打电话等方式与学生及家长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却是完全可能的,这就是感情调节先于其他教育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学校文化中充满师生积极的感情因素,是理解性学校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2.理解性学校文化注重“强德富智”
“强德”即是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作为道德品质,理解以意识的形式存在,提醒教师多理解少误解,成为调节行为规范的内在力量。作为外在的道德行为,理解意味着对他人的言行保持一种大度和宽容。师生如果能互相将心比心,体贴关怀,必然会减少一些误解,使学校生活更加惬意、和谐。同时,开动脑筋、运用智慧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因此强德与富智密切相连。理解教育坚信“教育本是脑力活,巧用情智才成功”。不断巧用智慧,创造性地思考教育问题,减少现实教育中相对笨拙的教育方法,不仅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是师生生命可能性的直接实现。
3.理解性学校文化力争“师生同益”
洛克(John Locke)在其著作《人类理解论》中认为,一切含灵之物,本性都有追求幸福的趋向。理解性学校文化在教育活动中不提倡对师生的强迫,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同其他主体的互动对他来说构成了发展的条件,而不是通过强迫和压抑。理解教育追求教育的创造性,促使教育成为师生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维度。让师生获得同样幸福,这即是理解教育学校文化观不同于其他学校文化观的根本点,也是构建理解性学校文化的落脚点。理解不仅发生在师生自身,同时也发生在作为理解主体的师生与理解对象之间,在切实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师生都会有所收获。学校文化不仅注重学生的发展,也强调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发展,与学生共同获得幸福。因为不考虑教师幸福只考虑学生幸福的学校文化客观上要求教师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这是不现实的,也难以有效践行。
二、理解性学校文化的意义
理解性学校文化注重建设消除误解增进师生更好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其意义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理解性学校文化促使师生更好地筹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使他们的生命意义更加丰富。目前,部分教育机构只重视发展学生,忽视教师的发展问题。一方面,这并不符合理解的精神,因为理解除了发生在理解主体即教师与学生自身之外,不可避免地发生在理解主体之间。也就是说,只要是真正实现了理解,理解双方都必然发展。另一方面,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是建立在对自己和学生以及教育的理解之上。理解越深刻、越准确,教师越能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理解性学校文化从提高教师的理解意识和能力着手,进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第二,理解性学校文化着力转化后进生,促使后进生与其他学生一起进步。重视后进生的发展是理解教育和理解性学校文化所具有的鲜明特色和重要意义。应当承认,现行教育也重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但由于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转化手段和方法上,似乎尚未认识到“误解”是导致学生后进的基本原因之一。其实,家庭误解、社会误解、教育误解和自我误解剥夺了许多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葬送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由于对后进生产生原因的认识与解读不同,理解性学校文化关注正确解决理解与误解这一教育的重要矛盾,从而有效地转化后进生、让优秀生更加优秀。理解教育理论认为,误解和理解在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理解教育虽然重视后进生,但同样关心其他学生。事实上,善于转化后进生的教师,做其他学生的工作,将更加得心应手。
第三,理解性学校文化注重提高师生的教育生活质量。教育生活质量是指教育氛围、教育资源和教育效益等的综合质量。它往往从师生的情绪状态、公正意识、权力运用和资源享用等方面表现出来。在现实教育中,有些学校的理解氛围淡薄,师生的教育生活质量较低。因此,理解性学校文化有利于谋求师生的幸福,把由误解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理解的重点之一是师生对教学文本意义的理解,如果教师和学生都能把自己视为教育场景中的主人,通过与场景中人物与文本的对话,理解其内在的价值意义和情感态度,这种对文本的超越就会直接形成个性化的意义,使理解升华为体验,促使师生在一种精神之域的交往中去理解、体验、感知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教育生活质量也在此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构建理解性学校文化的策略
构建理解性的学校文化始于理解氛围的营造和理解观念的形成,经过思想工作和教育教学实践等环节,全体师生获得共同进步,其主要策略如下。
1.营造理解氛围
学校的氛围同学校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师生的观念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将其建设成富有理解因素的场域,对扩大理解性学校文化的价值具有积极意义。校训、锦言和人际心理环境等对学校文化有很强的规范作用和约束力。要充分发挥观念和制度的功能,形成有效的文化导向机制。
(1)确立理解性校训
校训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因校而异。理解教育实验学校上海乐平中学的校训为“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老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理解学生,教在心灵”在于提示教师理解学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理解老师,勤学奋进”要求学生把对教师的理解落实到“勤学奋进”上。“理解自己,塑造人生”提醒师生从人生的角度认识理解自己的重要性。能正确理解自己并在教育活动中恰当定位从而不断进取的师生,生命意义将会越来越丰富多彩。
(2)传播理解性警句
理解性警句是理解性校训的具体化,是彰显理解的价值、过程与方法的隐喻或口号。在学校引人注目的地方张贴理解性警句,形成浓郁的理解氛围,利于师生耳濡目染。包括针对教师的警句,如“知人善教,功德无量”、“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教育本是脑力活,巧用情智才成功”等;针对学生的警句,如“老师教我不容易,莫让教诲付东流”、“熟读精思诚可贵,标新立异价更高”等。
(3)设立理解室
理解室是为了遭受严重误解、心存闷气的师生发泄情绪或牢骚的物理环境。它被划分成三个空间:发泄空间,舒缓空间和对话空间。设立理解室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师生有地方发泄。教师理解学生,是把学生作为精神整体进行交往,尊重他的人格与自由,是站在平等的地位以朋友式的人格的相遇引导和帮助他;学生理解教师,不仅理解教师的意图、目的、感情和态度,也把教师作为一个与他同样具有个性、精神的人而接纳和尊重他,同时把教师作为一个生活中的先行者、一个有生活经验的人而接受他的帮助和引导。理解室的设立,为师生的沟通创造了理想场所,有利于师生双方敞开心扉、深入理解对方。
2.树立理解观念
教育教学世界具有内在性,一切外部教育影响都要经过学生内心认同和接受才能发挥效应,因此,让师生牢固树立理解观是构建理解性学校文化的重要策略之一。理解性学校文化鼓励师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和研究当代理解理论,切身体验理解的价值,不断将理解理论转化为理解观念,力争将教育世界建设成充满理解气息的文化场域。理解氛围的营造有利于理解观念的形成,但仅此甚是不够。通常还要组织师生吟唱理解歌、习练理解操和施教理解课(理解歌和理解操的具体内容详见熊川武《理解教育论》),逐步加深对理解的理解,形成理解的观念。实践证明,要教师和学生破除一种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形成一种新观念,仅仅通过几次理论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吟唱理解歌、习练理解操是加速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当然这仍然只能解决部分人的问题。对某些师生来说,理解观念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实践过程。理解操是一种心理操,分课外与课内两种。其基本功能在于促使师生克服某些心理障碍,调节心境,以愉快的情绪进入教学过程。
3.实施理解课程
在理解教育理论中,课程所容纳的不仅仅是知识,在课程中还存在学生的活动以及经验的增长。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经验的有机整体,不仅包括学生横向的各类经验的有机融合,也含有学生获得经验的历程。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要文化,学生的知识、价值观等的形成无不受到课程文化的熏染。理解课程的实践是建设理解性学校文化的重要步骤之一。具体环节包括:其一,心理准备,学生做理解操,集中注意力,形成愉悦的学习心境。其二,沟通理解,师生通过相互言说,掌握有关理论知识或交流思想感情。这一步强调教师将话语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由实读转向创读。所谓实读即实实在在地读,读懂原意;创读即创造性地读,读出新意。其三,解题理解。通过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一般要求是先解书面题——掌握理论,接着解实际题——增强实践能力。其四,反思理解,当堂总结正反经验,思考改进办法。最后,跟踪理解,根据课后练习情况,建立学生学习进步档案,把学生的学习问题分散在一个相对长的时距的不同点上,逐个解决,把因材施教变成现实。当然,理解课程的步骤不是机械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每一步的时间也非平均分配。同时,这几步并非在一课时内完成,特别是第五步,要有较长周期,通常在课外进行,需要教师灵活安排。
4.建设理解型道德场域
教育场域是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所构建起来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和创新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和提升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理解型道德教育场域是指以传播道德、体验道德与实践道德为手段提升师生善解人意的德性的学校环境,其基本点在于加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道德体验环节,把作为手段的道德(调节人的行为)变成手段与目的统一的道德(道德成为目的即道德是人的素养,是人幸福的标志);让全体师生投身道德教育场域建设,出谋划策,亲身体验道德规范,追求更合理的道德教育机制。建设学校道德教育场域的内容十分丰富,这里重点说明学校缩微道德体验场的建设。第一步,师生共同设计或由学生独立设计。其过程为:明确要获得的体验,即体验内容;设想获得体验的手段;撰写体验方案。第二步,落实参与人员,根据体验方案的要求将参与者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亦可自愿分组,小组再对体验方案做具体设计,达到可操作程度。第三步,建造物质设施,包括布置场内环境、安置仪器等。第四步,在场内开展体验活动,即实施体验方案,参与者要根据活动要求谈体验。第五步,写出书面体验。第六步,反思与改进。在构建理解性学校文化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如何科学地把以外在教化和规范为主要特点的德育工作和以关注学生内心世界、启迪学生心灵的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使理解性学校文化更加完善、有效。
营造相互理解、积极向上,让所有成员都满意的学校文化,对学校师生来说确实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但这恰恰是使学校各项工作高效开展的关键,因为这种文化对所有学校成员都是有益的。理解性学校文化能够让学校保持学习、开放、理解、反思的优良作风和氛围,从而使学校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进步,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以上从特征、意义和策略等方面论述了理解教育的学校文化观。当然,理解性学校文化的建设远不止于此,需要我们持续的探索和挖掘。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熊川武.教育理解论[J].教育研究,2005.(8).
[3]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 [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5] John U.Ogbu. Education and Culture:Reading Materials for Anthropology. UCB,1995.
[6] D.P.Newton.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What It Is and How to Do It. Falmer Press,2000.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9.我理解的企业文化 篇九
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各位领导、同事一起探讨关于企业文化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听到了这样一个新名词:企业文化。众多企业就竞相搞起了 “企业文化”,稍超前的企业是这样做的:做了企业标示系统(VI),做了大量的宣传册,做企业期刊、网站,充斥着这样的字眼——“团结、奋进、走向世界!”;还有搞各种文体活动等等……
这是企业文化吗?我觉得这不是企业文化,这种体系还停留在“口号、目标、希望”上。那么什么是现代的企业文化呢?
我们会发现一种现象,不同的企业员工风貌完全不同,包括他的精神风貌和他的工作风格,甚至交流的方式。
文化是个大的概念,对于企业来讲,企业的宗旨使命、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员工精神状态和人文氛围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他们员工的思想和内心,并逐渐变成了行为习惯,潜意识地影响员工的工作、生活态度和方式。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公式:企业文化=员工共同价值观+意识、态度+行为。
现代企业文化要将价值观融入到思想行为,而不是口号。我们看国产电影会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形,首长检阅时会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震耳欲聋的呼喊声想起:“首长好!为人民服务!”,这可以说是中国军人的组织价值观,正是因为“为人民服务”这个理念融入了军人的意
识甚至成为信仰,中国人民解放军才取得伟大胜利!看图片,彭德怀统帅,谁敢横刀立马!铁的纪律,铁的军队,坚定的信仰!
我想,真正的企业文化不是空洞的,要与企业的产出相关联。如麦当劳的经营理念是品质(Q)、服务(S)、清洁(C)、价值(V),还有“学会找出工作中的快乐”.麦当劳几十年烙守“Q、S、C&V”四信条,持之以恒地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工作,并融入职工意识与行为中去,使麦当劳成为全球快餐业老大,这就是企业文化,简单而有力!
企业文化给企业带来了什么?这是我们所探讨的最重要的问题。(伟大的组织管理学著作《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有句名言:从长远看,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文化的自身发展力比对手学习得更快。这是组织发展的源泉,任何人都想模仿你,在他们模仿时,你又超越他一大步了。
他的理论得到了证实,众多企业靠企业文化成为行业的典范,如海尔、可口可乐等企业。这些企业无不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位可口可乐高层主管这样阐述他们的企业文化:当我们能够使员工振奋而有价值,我们就能够成功地培育和保护我们的品牌,这就是我们能够持续地为公司带来商业回报的关键!
我们再看看海尔:他们始终坚持创新精神,赛马机制,海尔真诚到永远。富有创意的优秀企业文化使海尔从一个亏损的国营小厂发展成为世界品牌。
前几天我从杂志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企业,它的企业文化朴实、有效而有深度。这个企业是飞索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他们的企业文化宣言是这样的:
“敬业源于乐业,快乐的员工才能成为最好的员工。我们坚信培育如此的企业文化能推动我们的积极性、员工的士气和生产效率”。
飞索公司卢宝财总经理这样阐述他们企业的快乐企业文化:在飞索中国,有了快乐的团队,实现员工为企业的财富再创造,而且这种创造远远超出物质层面的价值,它的内涵更深刻,意义更深远。
是的,如果一个企业或是组织不能给员工营造一个快乐、和谐、振奋的环境和氛围,那么可以说它的文化并不完美。和谐的团队一定是沟通流畅的,一定是富有爱心的,一定是一个积极、协作、高效的团队。
从对上述企业的探讨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在一年内发财靠的是机遇,两年获利凭领导,五年、十年的成功是因为规范制度;企业百年不败、基业长青必得宜于企业文化。
今天的中国是经济中国,明天的中国必然是文化中国。在我们“三个东电”的发展愿景中,我想业绩一流的东电仅仅是我们做大做强企业的基础,和谐共赢的东电是我们趋之若鹜的目标,真正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是建设优秀文化东电的过程。
这不但需要我们去践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品质,在这样的过程
10.企业文化体系的理解与构建 篇十
(课程时间:1天)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把握根本—如何获得企业持续的原动力
领导者的最高境界是旁观者:“当员工达10000人时,我只要站在员工后面,心存感激即可。”--松下幸之助
1.2.3.4.5. 企业文化及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密码 如何打造一个持续强大的企业 企业经营的四种模式 企业经营的核心本质 企业文化的四重境界 案例分享:为什么中国众多冠军企业不堪一击?
第二部分持续基因—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与逻辑
如果用一个字来体现企业文化,那就是“魂”,魂的一边是“云”,代表着梦想;一边是“鬼”,代表着传统!
1.企业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2.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3.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
4.企业文化突破框架
5.企业文化突破的总体思路与阶段流程
6.企业文化人性论
案例分享: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秘诀
第三部分企业文化提炼—企业文化清晰化
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跑道与方向,企业文化的清晰度是其能否发挥效用的关键!
1.企业文化核心要素构成与逻辑
2.企业价值观的本质与内涵
3.企业使命的本质与内涵
4.企业愿景的本质与内涵
5.企业文化核心要素整体分析
6.企业文化核心要素提炼流程与工具
案例分享:格兰仕企业文化核心框架诊断
第四部分 企业文化整理—企业文化体系化
系统的力量是巨大的,系统之间相互印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体系化的程度决定企业文化力量的强弱!
1.企业文化体系的三个标准
2.企业文化体系框架与关键要素
3.企业理念体系的归纳与阐述
4.企业行为体系的规划与设计
5.企业形象体系的规划与设计
6.企业文化手册的内容与编制
11.对学生课程理解的理解* 篇十一
摘 要 学生课程理解不仅仅是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解释的活动,而且是游离于各方利益的中介,是教师课程理解的必要补充。然而,目前关于学生课程理解的研究少之又少。鉴于此,本文从本体论出发,分别从主客观的角度对学生课程理解做了概念鉴定;探讨了学生进行课程理解的两个原因,即自我体验的需要和理解教育的召唤;列举了能让学生课程理解成为可能的三个因素,即学生是课程中能动的主体,学生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学生场域资源的保障,以期尽可能地揭示学生课程理解的本真之貌。
关键词 学生课程理解本体论
目前,学生课程理解的研究现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理论不深、实践不足、学生不问。学生对新课程的理解正处于被理解、教师提供的二次理解或未理解的状态,其主体地位的体现已被大打折扣,这显然与新课程理念、课程范式民主转换的宗旨是不相匹配的。新课程的权利,尤其是课程理解的权利不应该只从课程管理者、制定者下放到教师,更要一放到底,至新课程的直接受惠者——学生,因为当前教师对学生课程理解的制约犹如课改前课程专家对教师课程理解的制约一样,都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加强对学生课程理解的重视既是对课程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是当今课程研究的明智之举。
一、什么是学生课程理解
1.主体的角度
从理解主体的角度看,课程理解领域中存在着不同的课程理解,如课程设计者的理解,课程管理者的理解,教师的课程理解,学生的课程理解。[1]其实,最早对课程理解主体研究的是古德来德,他认为人们在谈论课程时,往往谈的不是同样意义上的课程,即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2]从中可以看出,这五类课程并不是对最上位课程的层层剥落,而是四类主体对课程进行理解的结果。一一对应,学生这一主体所理解的课程应为经验的课程,即学生经验过的、正在经验的和即将经验的课程为学生所理解的课程。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以及学生在教育场域中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致使学生课程理解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首先,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提法,让学生课程理解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理解不仅仅是对教授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反而他们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自由,或“对”或“错”,或线性或非线性……总之,学生课程理解的内涵不再确定,甚至“可控”。其次,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间性促使学生课程理解的外延扩大了。学生的课程理解摆脱了经验的课程所带来的狭隘,正逐渐地往上辐射。因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和运作的课程都或多或少地掺合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期许,课改后,这种理解与期许分量的比例更高。
2.客体的角度
理解应是文本的理解、对象的理解,因此课程理解也一样,既没有无文本的理解也没有无对象的理解,这些文本和对象构成了课程理解的客观之维。那么,何为文本?关于课程“文本”概念,现在是在一个非常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的:社会实践和制度、文化产品,直至人类行动和反思所产生的任何结果。[3]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学生课程理解的文本既有显性的实体化产品,也有隐性的概括化经验,它们构成了学生课程理解的第一个客体。何为对象?文本不就是对象吗?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学生视域意义上的对象就是文本,甚至把对象局限于文本的一隅——显性的教材中,对象的概念在无形中被矮化了,课程的真正意义和全貌就被遮蔽了。理解是认识的前奏,理解本身的属性及其认识的规律决定其不固化在某一对象中、不断章取义的特质,因此课程理解应从源头开始。学生课程理解也一样,应回到理解的原点。这里的源头是指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甚至包括政策、教师等。这些都是学生课程理解的必要对象,而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这些对象很少被呈现,往往以不可教的借口予以搪塞。这显然是课程的“遗憾”:第一,这些内容毫无疑问是可教的,哪怕用最传统的教法解释给学生;第二,这些对象虽然没有某一门学科那样充实,但从宏观层面讲,它们却是学生走向课程最根本的原因;从微观层面讲它们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依据。例如美国许多学校要求家长每年至少一次带孩子去上班,感受父母的职业生活。[4]可以看出,美国的教育是比较注重让学生理解课程目标等这些对象的。因此,从客体的角度探究学生课程理解,它应为文本和对象一个都不能少的理解。
二、学生因何要理解课程
1.自我体验的需要
人本主义课程学者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激活学生的个性化意识,达到自我实现是课程的核心。[5]学生要想在课程中达成自我实现并不能仅靠理解教师过滤后的理解就能实现,而是更要注重将自身置于体验的情境中。教师的体验或者理解代表的是教师生命所经历的东西,它并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课程理解。被视为某个体验的东西,不同于另一个体验——在这另一个体验中是另外的东西被经历——就像它不同于另一种生命历程一样——在这另一种生命历程中“没有什么东西”被经历。[6]课程体验作为课程理解的一部分,与课程的客观理解构成了完整的课程理解。两者的对象虽都指向了意义构成物,但侧重的角度却不同。客观理解侧重于意义构成物的外部,比较容易达成一致;而体验理解则寓于意义构成物内部,更易于培养独一无二的精神实在。回顾我们的课程理解,体验成分是比较缺乏的。拓展学生课程理解的难度,并不是学生能否对课程进行“准确”的理解,而是学生能否对课程形成自我解读。自我解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的个人体验,在新课改下,这种学生对教育的自我意识都得到了相应的体现,体现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课程的感受力。比如新课标经常提及的几个词,素养、领悟等。教师如何教这些素养?准确地说,是建立在学生对课程的体验之上。但需要说明的是,体验理解并不是造成课程理解主客观分野的“罪魁祸首”,相反它通过想象力能更好地提升客观理解。当今课程对学生课程理解的呼唤,其实是有所指的,即在学生客观理解比较成熟的时候,对学生体验理解回归的期盼。总之,学生因何要课程理解?就是要把课程变为自己的。
2.理解教育的召唤
理解教育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它认为理解是处于特定教育世界中的师生与理解对象的沟通,在感情、认知与行为上筹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7]可以看出,理解教育对以往教育概念生产式的研究进行了悬搁,进而转向了对教育的释义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这直接影响到了课程领域。学者们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课程开发生于1918年,卒于1969年,今天的课程领域开始为理解所占有。[7]因此,课程理解可以被看作是理解教育的一部分。纵观理解教育提出的背景和理解在教育中的意义,它是比较注重理解的情感层面。所以理解教育呼唤的是双向的、沟通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程理解,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独裁式的课程理解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这种理解,进而影响到理解教育的施行。面对这一难题,加强学生的课程理解应该是最有力的破题之法,因为理解的本质是相互的,没有学生课程理解和教师课程理解的互动,就没有优良的课程理解环境出现。此外,理解教育还应是一种彰显能力的教育,是占有与超越的统一。[8]占有与超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都可以看作是理解的一种能力,但前者注重对理解对象的拿来,后者注重对理解对象的再生产。那么,如何赋予学生这些能力?与其说是赋予还不如说是引导,因为占有易学,超越难得,占有通过教师给予学生一些技巧反复练习即可获得,但是超越需要的却是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教师直接教的方式对这一能力的习得会很乏力,因此学生课程理解成为成功获取这些能力的必要。
endprint
三、学生课程理解何以可能
1.内因:学生是课程中能动的主体
理解可以解释为理解主体运用已有经验并借助一定的帮助对理解对象意义的再现或者创生,获取经验、寻求帮助显示出了人这一主体特有的能动性,这一能动性在学生课程理解上体现为对课程想的能动性和做的能动性。在心理学上,想的能动性主要指的是学生认知系统的成熟,具备注意分配、知识表征解读的能力,并能在知识表征之间建立起联系;做的能动性指的是学生运用一定心理科学方法策略、排除影响理解的相关变量去解决理解问题的能力,具备信息加工的能力,并在对理解的决策与推断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理解策略。在教育学上,想的能动性是指学生具备接受教育后的宽阔视野,在接触过各门学科课程后,学生理解问题的视域、视角都会发生变化并逐渐地丰富起来,他们会用学科的视角去看待理解对象,因此理解的可能性和丰富性会增多。学生每天面对的是由学科课程组成的综合环境,这种近距离的氛围使联想更容易产生;做的能动性指的是接受教育后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因此学生比较容易区分主客观理解,能够科学地和人文地进行课程理解。此外,学生还能实践地理解课程,学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能动的反映论,在理解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结合物性和人性,更好地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道德关系,这在客观上也会使学生的理解符合伽达默尔式的实践理解论。理解是人的理解,学生具备了人,特别是教育意义上人的能力,所以学生课程理解是可能的。
2.外因:学生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
理解可以被看作是认识的动力,因为课程理解当属认识论范畴,理解的宗旨是达成认识,它是认识的前奏,可以说没有理解的先行就没有认识的后觉。但理解并不是认识的源动力,理解虽对认识有促进作用,可认识并不为理解而认识。认识的源动力应是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是认识论中诸多行为的动力,也包括课程理解,因而学生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也就构成了学生课程理解的外部动因。外部动因虽然只是动因的一个方面,但其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学生课程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这一矛盾,但它们一定会遇见矛盾的变体,亦或是矛盾的呈现物——好奇与未知、难题与无解、希望与期望……以上这些分化了的矛盾正是从微观层面促进了学生的课程理解,使学生理解有了外部诱因,最终使课程理解可能。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的课程理解应是这些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教师理解后的行为应是辅助性的,而不应代替学生的课程理解,因为尽管教师理解导向学生的认知矛盾,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矛盾。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二是由于时空背景的变化。此外,兴趣作为求知欲和无限知识矛盾的衍生物,从侧面维系着学生的课程理解,从而延长了学生理解的注意。总之,求知欲与知识的矛盾是学生课程理解不可或缺的动因。
3.保障:学生的场域资源
欲使学生课程理解稳定进行,少不了各方力量的保障。第一,国际教育呼吁体现生本价值的教育,这些先入为主的教育理念,能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舆论支持;第二,各式各样的教材是学生课程理解的主要对象,因为课程理解的核心是教材的理解,从而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内容支持;第三,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大多都是体现着学生自主性的政策,从而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政策支持;第四,教育专家对课程的研究,能让学生课程理解遵循教学规律,从而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五,学校以其较丰富资源、特色的活动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环境支持;第六,教师以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影响着学生,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帮助支持;第七,学生以其个性差异和发展潜力为其课程理解提供了人力支持。以上这些经过梳理的学生场域资源,是让学生课程理解成为可能的保障。因为教育环境中的学生,最初是知识储备不足、经验欠缺、理解实践经历少、解决问题能力欠发达的学生,要让学生自主地理解课程而不借外力和资源,那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假如学生练就了利用各方资源理解课程的话,他也就实现了自我教育,这也是学生课程理解的最大功能——自我教育。
综上所述,学生课程理解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师课程理解的必要补充。学生课程理解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宗旨所在,同时也是终身教育所追求的。因此,学生课程理解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亦或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更是一种教育的目的。
————————
参考文献
[1] 张攀.农村教师课程理解的问题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11.
[2]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7] [美]威廉F.派纳等.理解课程.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黄志敏.中美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启示.教育与职业,2011(12).
[5] John D.McNeil.Curriculum: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New York City:Little,Brown & Company Limited,1985:5.
[6]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诠释学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7] 熊传武.理解教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李栋(1989-),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杨道宇(1978-),男,河南商丘人,渤海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王颖】
12.对文化的理解 篇十二
一、以强化“三种意识”为核心, 不断打造队伍的执行力
近几年, 储运销售分公司从强化树立“三种意识”入手, 加强队伍执行力的锤炼, 不断提升全员整体素质, 有力促进了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
在20世纪60年代艰苦的石油会战时期所形成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和机关干部“三个面向、五到现场”的大庆优良传统如何在新形势下得到有效的继承, 如何使各级干部始终保持过去那股干劲、那股革命精神、那种优良作风, 是储运销售分公司始终思考的问题。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从2006年开始, 储运销售分公司首先对各级干部提出了要树立“不断推动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创新意识;规范有序且富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规则意识;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攻坚意识”的要求。把树立这“三种意识”, 作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期延伸和具体化, 作为抓安全工作乃至各项工作的思想基础。并连续6年在职代会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不断强化这“三种意识”, 并把是否具备“三种意识”作为考核和提拔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目的就是要让各级干部自觉转变观念, 认识到“三种意识”的重要性及意义;就是要让“三种意识”深入干部员工之心, 让它扎根发芽, 通过长期养成灌输, 最终形成推动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不竭动力。2009年, 在各级干部不断增强“三种意识”的基础上, 这个分公司又把“三种意识”培养拓展到全体员工, 对进一步强化树立“三种意识”的内涵进行了具体化。即:要通过强化站库管理, 落实工作标准, 开展岗位创新创效等活动, 培育员工创新意识;通过强化安全生产, 不折不扣落实标准化交接班、标准化作业、标准化管理, 培育员工规则意识;要通过开展岗位大练兵、群众性技术革新、技术创新活动, 解决生产实际难题和技术瓶颈问题, 培育员工攻坚意识。
储运销售分公司员工的培训工作涉及人数多, 且岗位不同, 要求的技能也不同, 加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水平差异大、年龄结构、身体素质等因素, 要想实现全员培训无死角、无漏洞, 干部必须要耗费大量的心血, 付出辛苦的劳动。自2004年开始, 储运销售分公司持续七年深入开展了岗位大练兵活动, 组织机关部室对操作类员工培训结果每年进行一次“一对一”考核验收, 并制定下发了《岗位练兵工作指导意见》, 规定班组每周对员工进行“一对一”培训辅导, 小队、大队每季、机关每半年对员工进行“一对一”考核验收, 确保全员培训无死角、无漏洞, 进一步增强了练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岗位大练兵活动, 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心理素质、自信心有了明显的增强, 员工主动学技术、练本领、争做岗位能手的热情明显高涨, 目前, 一岗精、二岗通、三岗会操作的复合型员工已占一线员工总数的80%以上, 一线班组高级技术工人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为分公司实现本质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营造全员重视安全的氛围
储运销售分公司对近年来的安全文化进行整合、提炼, 确立了“本质安全、生命至上”等核心理念, 在全员重点树立“三个观念”:第一,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抓安全的观念, 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安全工作的宗旨, 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 在组织生产经营、安排检查工作和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中, 都把确保安全尤其人的安全摆在第一位。做到逢会必讲安全, 在安全机构设置、资金投入上及时到位。第二, 牢固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观念, 把“零伤亡、零损失、零事故”作为安全生产追求的目标。第三, 牢固树立“安全源于责任心、源于设计、源于质量、源于防范”的观念, 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实现“四个转变”, 即:从单纯强调领导负责向强化全员责任意识转变, 构建起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从被动防范、事故处置向强化源头、预防优先转变, 严格执行危险作业许可和应急预案等项制度, 强化防范和监护措施;从集中整治检查向制度化、程序化管理转变, 大力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建立健全安全监督、隐患治理的工作标准和程序, 不断超越自我, 追求卓越, 勇于追求更高的目标, 加快企业发展。
经常性地开展主题鲜明的安全文化活动, 并先后开展了“安全生产管理年”活动、“安康杯”竞赛活动和“创建安全环保节约型企业, 争当素质过硬知识型员工”等系列活动。每次活动都紧扣安全工作的主题。如在2008年“安全生产管理年”活动中, 针对一些员工中养成的低标准、老毛病和坏作风及习惯性违章操作, 开展了狠反“低、老、坏”活动, 做到措施严、考核严、处罚严, 决不迁就姑息。凡是因违章造成事故的, 一律追查到底, 从严惩处, 绝不搞“下不为例”。即使没有酿成事故, 对违章的也严肃处理, 使全体员工真正树立起“违章就是隐患、违章就是事故”的思想。积极在全员中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 强化全员安全意识的养成。并改变过去“硬性死板”的说教方式, 通过采取拍摄一张家庭全家福照片配上一句安全寄语、组织员工家属一起安全座谈等方式, 倡导家属每天为自己的爱人叮嘱一句安全话, 奉送一个安全语。拉近了安全教育与员工的距离, 使员工亲切感受安全教育, 由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接受教育转化, 在行动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化。
充分利用分公司网页、情况简报和黑板报等各种舆论阵地开辟“安全大家谈”栏目, 经常不断地宣传报道发生在员工身边的安全生产典型事迹和经验, 推动了全员安全教育的开展。各基层组织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板报比赛, 收看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 举办安全漫画展、有奖征文、安全演讲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广搭“舞台”, 让广大员工充当“主角”, 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使员工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每季度评选一次“五型”班组, 除颁发奖牌外进行物质奖励, 对不达标班组和小队进行整顿学习。同时, 这个分公司编制《分公司事故案例》、环保知识手册等安全宣传品7种2600多册。把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整理并汇编成册下发给各基层单位, 使每名员工人手一册, 通过学习事故案例, 吸取事故教训, 使广大干部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隐患分析和安全经验分享活动, 从分公司经理、基层大、小队长到班组长, 都在自己所在的单位做安全形势分析, 讲述自己工作实践中的一段安全经验、一次安全感受或一个安全教训, 一人讲, 大家分享, 人人开口, 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大家一起帮助制定安全对策, 在教育自己的同时, 别人也受到了启迪, 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从上我们不难看出, 储运销售分公司之所以能够连续11年荣获大庆油田公司“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金牌单位, 连续多年荣获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与其系统地、全方面地打造企业安全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打造安全文化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打造安全文化与企业发展相协调
在现代化进程中打造安全文化, 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食粮, 让企业发展成为打造安全文化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的社会主义。因此, 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促进安全文化协调发展, 实现企业全面进步。必须坚持围绕企业安全建设, 围绕铸就油田永续辉煌来抓文化发展, 积极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 切实把广大干部员工吸引和凝聚到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奉献聪明才智, 在油田的可持续发展中争做贡献上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把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做到实处, 做到与油田发展稳步一致, 从而高歌猛进。
四、企业安全文化和企业发展相统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是不断满足广大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核心是提高安全思想文化素质。因此为了繁荣企业, 发展企业, 应始终把打造企业安全文化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安全文化事业和安全文化产业的关系, 对不同的文化类型, 采取不同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加大公共财政对企业安全文化事业的投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安全文化产业是企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安全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属性, 必须在坚持企业稳固发展的前提下, 十分重视安全文化的推动和创新, 努力实现两者的最佳结合。
五、继承借鉴和改革创新并重
充分考虑打造企业安全全球化、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和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 特别要密切关注信息网络技术的巨大影响。继承、弘扬优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文化传统, 合理开发大庆油田辉煌的历史文化资源, 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企业安全文化成果, 把握先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前进方向, 注重安全文化创新, 大胆改革, 将珍惜荣誉、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永续辉煌的文化氛围融入群众, 将《纲要》精神灌注于文化培养之中, 用安全文化持续有效地保障企业的发展, 使得全分公司成为开遍面向现代化、面向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的安全文化之奇葩。
摘要:一直以来, 安全与企业的发展就有着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而企业在建设、改革、创新之中也与其安全保障脱离不了关系。《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的出台, 使储运销售分公司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 迸发出无限激情。作为科学发展观在大庆油田的具体落实, 作为解决大庆油田实际问题、实现大庆油田新发展的行动指南, 《纲要》是分公司的精神力量, 是分公司的思想向导, 是分公司的行为准则。
13.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冲突的含义解读 篇十三
《企业文化概论》 课程论文
学 期
15-16学年第一学期
所在学院
农学院
专业班级
植物保护122
学生姓名
陈辉
学生学号
1108120201
二〇一五年十月三十
目 录
1企业文化冲突的含义及表现形式……………………………………1 1.1什么是企业文化冲突……………………………………………………………1 1.2企业文化冲突的表现……………………………………………………………2 2为什么国际市场大环境中企业冲突会时有发生……………………3 2.1在价值观方面……………………………………………………………………3 2.2在选择市场领域和方法方面……………………………………………………4 2.3在经营思想和管理方式方面……………………………………………………4 2.4在制度文化方面…………………………………………………………………4 3解决文化冲突的途径探索。…………………………………………5 3.1选择科学的整合模式和程序,并尽早制定周密的整合计划…………………6 3.2引入专职的整合人员……………………………………………………………6 3.3加强沟通…………………………………………………………………………7 4参考文献………………………………………………………………8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企业以信息化为主导,是逐步走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企业。在现代云谲波诡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要完成从创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而且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
关键词:文化冲突 企业文化 精神之柱
1、企业文化冲突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1.1什么是企业文化冲突
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
并购重组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并购后的新企业都要进行业务整合,包括有形整合和无形整合。有形整合主要包括资产债务整合、组织结构整合、经营战略整合、员工整合等;无形整合主要是企业文化整合。
许多企业在并购前,往往会仔细调查被并购方的财务、市场和管理状况,而对企业文化方面的情况却极少考虑。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 2 动力,每个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但如果发生企业并购,两个或多个企业重新组合,企业文化的差异很可能会引发文化冲突。因此,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及其管理,是解决并购双方(或多方)文化冲突、减少并购风险的重要方法。1.2企业文化冲突的表现
1.2.1经营理念的冲突
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理念,优秀企业往往着眼于长远,制定适宜的远景战略规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诚信经营,追求“双赢”或“多赢”。而有些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发展;生产经营过程中,热衷于一次性博弈,目光短视,较少顾及企业信誉,更谈不上企业品牌的创建。因此,企业并购后,可能在经营理念上并不统一,从而产生冲突。
1.2.2决策管理方面的冲突
由不同的经营思想导致企业决策机制的迥异。有的企业长期以来习惯于集体决策集体论功过以及集权管理;有的企业则强调分层决策独立决断和个人负责,以适应市场快速多变的要求。这种决策机制的冲突在来自不同的管理体制的领导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2.3价值观方面的冲突
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冲突往往表现为更深层次的更广泛范围的矛盾。价值观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它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准则,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不同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价值观体系,每个人也会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独特的价值观。3 企业并购时,企业文化冲突首先集中反映在员工个体不同的价值观上。具有差异性的价值观接触在一起,必然会相互摩擦、相互碰撞,每一个体都出于本能,极力维护自己长时期形成的价值观,轻视别人的价值观,使之不能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
1.2.4劳动人事方面的冲突
基于经营思想和价值观的差异而导致用人制度的不同,也会成为冲突的前沿。一些企业在选人用人上长期习惯于套用行政机关那套衡量标准,片面强调政治素质、职务对等、个人历史、人际关系等。因而选拔的企业管理者不一定有管理才干。而优秀企业已经打破这种用人制度,更多地强调创新素质,强调贡献、成就和企业管理能力。认为只有这些素质才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由此形成的观念冲突,不仅给企业重组后的管理本身带来矛盾,也给员工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惑。
2.为什么国际市场大环境中企业冲突会时有发生
2.1在价值观方面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所在,在跨文化背景下的经营者坚持自己所习惯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和沟通方式,坚持“自我参照标准”,因而产生价值观的冲突。如我国某香烟生产厂家去美国参加一个大型展销会,带去了大量香烟作招待用和进行促销性散发,结果遭到抵制。霍夫斯特德(G.Hofstede)归纳出不同文化价值观的5个方面: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的规避,价值观念的男性度与 女性度,长期观和短期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这五个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距。
2.2在选择市场领域和方法方面
国际企业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将影响企业在战略决策过程中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以及选择进入的产品领域。在国际企业向海外市场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的全球经营战略决定过程中,跨国营销者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例如美国产品一般使用鲜艳的颜色,表现出活泼、明朗、华丽的特色;而欧洲产品所用颜色柔和、浅淡,力求接近大自然。
2.3在经营思想和管理方式方面
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企业,在如何权衡经济效益与社会福利、短期获利与长远发展等问题时,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我国企业,通常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重视短期行为,较少考虑合作方的获利性;西方管理人员则多具有互利、效率、市场应变的思想,强调售后服务,重视长期行为;在决策方面,中方管理者习惯于集体决策承担责任,而外方管理者习惯于责权明确的分散决策,由个人承担责任。
2.4在制度文化方面
从层级制度上看,表现为组织设计中的文化冲突。根据霍夫斯特德的文化价值观理论,在权力距离较大的组织中,强调以团体为单位的培训和奖励机制,注重团队内人际关系和谐。相反,在权力距离指数较小的组织中,个人主义倾向要求业绩评估必须以个人的行为、效率和成就为基础,强调个人对组织的贡献。具有长期倾向文化的企业,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用渐进的方式获得长期利润与增长;而弱长期倾向文化的企业,培训仅限于企业目前的需要,工资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跨文化差异对国际营销活动的影响,表现为对跨国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经营方面:
在内部管理上,由于来自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职员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生活目标及行为规范,这必将影响企业管理的正常运作,导致管理费用增加。文化差异给跨国企业的内部管理带来的冲突表现为:跨国企业内部管理的程式更为复杂;跨国企业的决策活动更加困难,文化上的差异致使跨国企业中的沟通和交流经常出现失误和误解;跨国企业的决策实施和统一行动的难度更大。
在外部经营上,企业所处微观环境中的供应商和营销中介是企业经营的合作伙伴,当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时,在与供应商、营销中介进行合作时可能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产生合作上的冲突,甚至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此外,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也将面临新顾客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挑战,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消费观念,是从自己的文化根基出发来考虑,而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会导致消费观念的差异性。跨国营销人员必须把握这种文化的差异性,避免跨国经营活动的失败。
3.解决文化冲突的途径探索。
发生文化冲突可以有效地采取适当方法对文化进行整合。3.1选择科学的整合模式和程序,并尽早制定周密的整合计划
文化整合具有很强的实务性,需要考虑并购的具体情况,而且比较复杂,可变因素较多,因此,在整合开始前,需要选择科学的整合模式和程序加以控制。
在为并购进行尽职调查阶段就应该开始为两个企业日后的文化整合做打算。虽然有律师和会计负责对有关财务和法律方面进行尽职调查,但还要组成专门的整合小组,负责研究企业的信息系统、人力资源、运营现状、客户服务及其他重要业务。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并购方要聘请专门顾问来研究目标企业的企业文化并与自己企业的相比较,确定其企业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再根据并购目标确定文化整合模式。
3.2引入专职的整合人员
如前所述,由于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进行整合有诸多难度和微妙之处,在整合过程中引入专职的文化整合人员,对很好的完成整合工作大有益处。专职整合人员全权负责购并后的整合业务,在确保将两个企业的业务运作在期限内完成有效组合的基础上,负责对被并购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并使母体企业的员工能容纳被收购企业等等。整合专职人员的职责可以概况为四个方面:推动整合进程,搭建整合机构,促进企业内外交流,保证短期见效。
由于并购个案的特殊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企业的整合是相同的。因此对专职整合人员而言,没有固定的职务说明,也没有固定的 工作界限,专职整合人员必须凭借自己的工作热情和经验尽快进入角色,自我定义其工作职责,每一天做什么,关注哪方面的问题,与谁联络,如何使价值增值等等。这要求专职整合人员必须有极强的独立判断能力,还要善于倾听,知道何时介入,使事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母体企业的深入了解也是专职整合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他能够向大家阐释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文化,谁有什么样的权限,找谁能解决问题。除此之外,专职整合人员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人格魅力和感召力,人际交往能力强,容易使人产生信任感;(2)对文化差异十分敏感;
(3)不拘泥于自己原来日常工作领域的整合,而且应有全局观;(4)对于跨国并购企业的整合,还需具有扎实的外语功底。3.3加强沟通
几乎所有的并购后整合都会因一些障碍而受阻,不管这种障碍是来自于文化冲突,工作不够投入还是领导的责任不清,惟一的解决方法是进行有效的交流。交流有助于稳定业务和减少“安全岛”效应的突发。当员工对并购的原因不了解,或不清楚他们应当如何共事时,这种“安全岛”效应便会发生,员工们会退回到最熟悉的老路,以他们从前熟悉的方式做事,就像并购并没有发生一样。此后动力便会一点一点地消失,出现怠工、工作逾期甚至拒绝工作。一旦这种效应形成,再进行交流,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因此,在整合过程早期建立交流特别工作组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在员工、客户、供应商和所有其它主要股东中消除疑虑和不确定的感觉。在整个整合的过程中,沟通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整合中出现的许多误解和对抗,都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并购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建立沟通渠道,保证各类信息在正式渠道中的畅通,应有机会让员工清楚整个并购的大致情形,如股权的变化、未来的经营方向等等。通用电气财务公司提倡在员工中间搞一次48小时的闪电沟通,向他们解释合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基本原则、预计利润以及对生产力的影响。思科(Cisco)公司是另一家有丰富并购历史的企业,他们在并购后马上向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发放一份文件夹,内有新企业的拥有者的基本信息,思科高层经理的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还有一份8页的图表,用来比较两个企业的假期、退休、保险等福利待遇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做法,可以在文化整合过程中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成荣.企业文化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黄河涛.企业文化学概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 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对文化的理解】推荐阅读:
企业文化的理解09-10
大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11-21
企业文化体系的理解与构建07-07
理解大众文化读后感12-21
高中课外阅读理解蛇的文化题目及答案11-11
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阅读理解及答案12-06
我对安全的理解07-09
对开放教育的理解06-23
对党章的认识和理解07-08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