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精选8篇)
1.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篇一
网络教学平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基于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相关内容,该文首先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概念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案例,阐述了网络教学平台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0-0097-0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但是因为全国各地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开设存在差异,所以高校新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良莠不齐。同时,学生在中学和小学阶段所开展的计算机课程学习,一般重视操作而轻视理论,多数高校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一部分常用计算机软件,但是对于重要的理论知识却是知之甚少。基于以上问题,高校教师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操作与理论的高度统一,便成为了他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1.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1.1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
所谓网络教学平台,指的是构建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为网络教学提供综合性服务的软件系统的总称。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必要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诸如国际教育开源软件Moodle、sakai以及中国自主研发的教育开源软件“清华教育在线”等综合性网络教学平台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普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国内教育软件“清华教育在线”系列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在全国超过300所高校当中投入使用。
1.2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
高校合理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能够展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为教师和学生带来大量的信息存储空间与多样化交流方式
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极强的信息存储能力,教师可以上传大量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关的教学软件,让学生进行下载和使用。同时,在网络平台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站内短信、微博、微信等方式开展交流,便于学生和老师开展对该课程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合理使用以上功能,能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2)学生的学习组织安排更加自由化
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学生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不会受到时间因素、地域因素的影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并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堂练习、学习自测等方面的内容,便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3)教师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发放学习情况问卷调查、为学生进行针对性作业布置等,同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自带的统计与分析功能,教师可以就学生的课时选择情况、网络教学平台登录情况、日常作业成绩、所学习的知识章节、自测成绩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能够更加方便的让教师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并由此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和难点,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4)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学习状况、专业需求、学习水平开展分批次的教学活动。科学运用自主教学模式、探究学习模式等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独立探究学习,并对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任课教师还可以按照课程安排开展研究型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教师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课堂、实验和网络教学的系统化整合。三者之间相互补充,使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操作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2.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例谈
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时,需要参考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相关的教学案例。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开展自主性学习。教师需要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选择性。
2.1专题材料的提供
除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当中所要求的内容、教学进度、作业布置等方面的要求之外,教师还必须要按照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自身专业有关联性的教学材料。对于每个专题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软件、教程、自测、练习等方面的内容。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整体浏览相关材料,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样做不但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还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帮助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设计任务作业
上文讲到,高校新生因为在中小学阶段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上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针对这些学生进行作业或任务布置的过程中需要有层次性。比如教师在作业的安排上,可以分成基础作业、拓展作业两种层次。其中,基础作业涵盖绝大多数知识点,并且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合理的结合。该类型作业主要是让班级当中绝大多数学生对基础性计算机理论有深入的认识,作业安排量适中;拓展作业是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征所布置的开放性作业。
在教学阶段,以医学院校为例,教师根据医学专业的特征,选择学生在今后生活中涉及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述,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计算?C的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如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可能需要针对病例开展数据分析处理,所以在针对Excel的操作技术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相关素材进行演示,如公式的应用,数据图表化处理、数据分析等进行多次演练和讲解。
又如在针对Flash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MRI扫描图、心脏循环系统、红细胞运动以及膝跳反射等医学常见生理现象动画的制作,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使用Flash的有关理论与技巧。
教师在针对学生Dreamweaver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时,可以利用案例“健康从心开始”网页的制作作为考试内容。就学生对网站的日常维护、超链接的使用、网页的制作、视频材料的添加、?W页的布局设计等方面对学生开展考察,要求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能够独立制作出一个主题网站。教师在全班学生进行计算机能力考核的过程中,可以凭借网络平台观察学生的网页制作情况,并及时记录学生在此次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这样一次检测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将计算机课程和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了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在自己所学习的技能专业当中,掌握相关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巧。
2.3组织开展专题讨论
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互动性和交流性强的特征,让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此平台上就自己所关注的问题发起讨论和交流,实现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这一优势,能够有效处理当前高校课堂当中所普遍存在的大班级授课、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被严重压缩的问题。
2.4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成果检测
在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针对考试部分的设计工作效果始终不是很好,对考试内容的设计基本上都是对知识点的考试,无法对学生的未来职业有所帮助。而是用网络平台这一媒介,便能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过程中有效融合学生自身专业,让教师为学生进行考试题目的量身定做。这样不但有效针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行了考察,而且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所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对自己今后职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种考试一般要求学生必须要规定的时间当中在课堂内完成,按照学生的整体操作状况进行评分,让学生更加注重职业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
2.5成果展示评价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当中,网络教学平台还有一个作用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统计。因此,教师可以充分使用这一功能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肯定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进行作品的展示,并要求学生对作品开展互评。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
3.结束语
整体来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当中,教师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高校新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差异大的问题,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无论是什么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本文通过相关的教学案例,论述了网络教学平台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当中的具体运用,希望可以为广大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提供参考。
2.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篇二
2000年10月, 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 陈至立同志提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用5-10年时间,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1]和实施“校校通”工程[2], 拉开了我国中小学全面推广教育信息化的序幕。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指出, “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的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网络连通, 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也使全体教师都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3]。
继1993年克林顿正式发布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 美国教育部于1997年确定了“到2002年, 所有教室都连上互联网, 并完成网络技术脱盲”的发展目标。2001年1月, 布什在“不让一个孩子落伍” (No Child Left Behind) 的教育报告中, 再次呼吁美国社区、私人企业、州级官员和个人行动起来, 实现21世纪美国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运用。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使美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入快车道[4]。
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概述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包含各种各样与计算和信息处理相关主题的系统学科, 从抽象的算法分析、形式化语法等等, 到更具体的主题如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和硬件等[5]。
凡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 通过软硬件设备互连, 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称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联网的根本意义在于实现全网范围的资源共享[6]。
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优缺点
1. 优点
(1) 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技术对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 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8]。物理课上老师讲“角动量守恒”知识点时, 画面中出现一架飞机, 老师提出“飞机机身上有机翼, 为什么在头顶部还有螺旋桨呢”, 这时气氛热烈, 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索问题。这是传统教学手段不能比拟的。
(2) 教学手段
许多知识除了借助课本, 还要借助实验实物或科学计算结果让学生得到理性的升华。在人文科学的课程中像英语要借助录音, 在物理化学中要借助开放式实验, 虚拟仿真实验, 让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或化学结果栩栩入生地得以体现。面对复杂问题时, 我们运用某些计算软件可以计算或模拟出问题结果。
(3) 教育目标
(1) 促使教育服务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考试系统便是最好的例子, 不仅能基于WEB进行多人多线程考试, 并且还具备知识推理的功能, 让学生了解自我学习能力, 通过提示进行新阶段的学习。
(2)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改的核心之一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在网络教学中, 网络结构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和非线性等特征, 使得学习方式也从线性转向非线性。学生通过网上讨论和接受在线辅导, 来消化知识和自我评价, 确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
(4) 课堂整合
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导入新课.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能把学生的吸引力拉回课堂。并且生动的图像、详细的分解步骤能让学生理解更透彻。在文科教学中, 多媒体网络技术还能使学生得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思想道德教育。
(5) 学生能力的改变
(1) 对学生本身而言有利于加强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国外研究表明, 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二者结合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9]。而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把耳听、眼看、手动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学生记忆和巩固新知识。
(2) 可促使学生向创新型人才转化。许多学生因为掌握了计算机软件或技能后, 在开放实验、理科竞争等活动中表现出色, 提出许多新观点和发表文章, 有了发明专利或出国留学的机会。
(6) 教育形式
主要体现在远程教育这一领域, 可使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和扩展。由于网络资源的持久性和共享性, 使得网络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 不再局限于书本、课堂、教室和实验室。教师将自己的教案保存在网上, 给学生的预习、复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源。在湖南省湘西桑植县的侗族学生, 他们就因为充分利用远程网络中的优势资源, 听取清华大学附中老师们的讲课、吸纳课外优秀资源, 考上优异的大学。
2. 缺点
(1) 外实内虚:多媒体网络技术泛滥, 传统教学弱化
现在大多老师在讲台上用电脑讲课, 不像传统教学时注意底下学生的动向, 少了传统教学时对学生眼神上的关注, 且部分时间花在课件的衔接扩展上。有些虚拟实验仪器昂贵, 只能少量人来进行虚拟演示, 以致于不能向传统课堂中老师和学生的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
(2) 模式僵化:使用PPT后出现了“填鸭式”教学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使板书时间减少, 老师只对PPT进行讲解并做相应扩展。PPT只是教学内容的梗概, 不可能囊括所有书本内容, 这样一来, 学生花在抄PPT上的时间大大增加, 有的学生因为速度慢或是出于笔记的工整要求竟无暇听课, 完全处于抄写的状态, 导致学生思索和独立作答的时间相当少, 也影响了老师上课的情绪。
(3) 渲宾夺主:讲义复杂花哨, 内容简单浅显
有的为了使课堂讲解生动形象, 把多媒体课件动画、链接或是图片设置过多, 色彩鲜彩夺目, 某方面来说, 是有助于学生的注意力的提高, 但也可能造成了本身知识点的深入讨论没有得到加强, 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 从而使学生得不到深入理解, 学不到更多的知识。
(4) 避重就轻:过分依赖计算机技术或多媒体网络技术
有些理科如数学, 土建等专业的内容做成网络课件让学生学习, 会产生副作用。这些课程常会用到公式的推理或计算, 在PPT课件中往往讲不清楚, 让学生一知半解, 另外过多地口头讲解会导致缺乏互动, 学生很难直接用想像思维想出推导过程和答案。此外有的老师过分依赖网络课件, 让学生去看网络课程, 不主动答疑。这可能造成学生和老师期望不一致, 使学习脱节;有的学生存在侥幸心理, 上课时不认真听讲, 等着临近考试时把老师的课件拷贝下来一解燃眉之急, 导致学而不实。
(5) 表里不一:某些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学习服务并未管其职负其责
在许多大中小学都开展了一些辅助学习的项目, 如课后网上答疑系统、BLOG研究性学习讨论专区、虚拟社区等。实际上有的项目只是学校为了应付检查或是评先评优而设, 真正开办起来并让学生置身其中参与的很少, 出现过提问的疑问无人问津, 甚至出现URL地址无效或是无法登录、认证不成功的现象等。老师的不积极参与和系统本身存在的故障使得学生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 诸如此类的学习配套服务也只是形同虚设。
(6) 利用率低:多媒体网络优势功能运用和发挥不明显
这主要体现上高中生上, 由于面临高考, 学生期待的是考高分, 他不一定要求课件做得多么好, 相比之下, 他们更青睐往届的成功教法和考题。同时有丰富教龄的毕业班教师大都年龄偏大, 对多媒体课件使用不是很清楚, 要花相当长一段时间去摸索, 也给他们带来了困扰。这样在高中使用多媒体网络课件或网络课程的并不高。另据调查, 美国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首要目的是完成课业, 其次是接收E-mail, 再次是聊天和玩游戏。目的有功能导向, 这也说明多媒体网络课件给学生带来的优势并不明显, 会使它失去应有的魅力。
四、结束语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计算机教育得以让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到改变和发展, 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时间和空问上的限制。教学中, 无论采用什么好的技术都是为了更好的学,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习者知之, 好之, 乐之, 学有所成。在搭建的计算机和网络平台的学习环境下, 我们找到扬长避短的方法, 取其长, 补其短, 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的通知 (教基[2000]35号) , http://www.moe.edu.cn//wreports/20010102/17.htm
[2]陈至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报告《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http://www.edu.cn/20010829/209321.shtml (CERNET) , 2000, 10
[3]教育部文件,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 (教基[2000]34号) , http://www.moe.edu.cn//wreports/20000012/08.htm,
[4]王盈, 美国中小学生使用互联网情况调查[J].基础教育参考, 2007, 5
[5]什么是计算机科学, http://baike.baidu.com/view/92404.htm, 2008, 4
[6]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www.jxshs.cn/teacher/UploadFiles_6611, 2007, 6
[7]吴明, 崔杰.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 2
[8]陈亚琴.网络技术对传统教育的影响[J].教育技术导刊, 2006, 6
3.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篇三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6-0000-0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Analysis i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Xiong Zhongliang
(Dongguan Higher Technical School,Guangdong523112,Chian)
Abstract: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ly development age,computer network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the application is also more and more,
correspond,people request to also no longer stay around to handle a data to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ical,analytical data,storage etc.function top People's demand is more and more,also more and more and strictly,have 1 among them be hope that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ceive a full application in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Keyword: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mputer;Network technology
计算机网络在运行时,也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会被网络黑客攻击,当计算机网络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要求网管人员能够迅速、精确地判断故障的部位与故障的性质,及时的处理好故障,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够尽快恢复运行。而人工智能不但可以帮助网络管理人员排查故障,还能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一、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的关系
(一)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指的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机械来模仿人的大脑,进行各种问题的推理、设计、规划、学习、思考等思维活动,并且有效解决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问题。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利用各种自动化机械或者智能机器,尽量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类的智能思维,从而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的人性化。
(二)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的关系
人工智能其实是一个大科学的名称,人工智能覆盖了很多的研究领域,不仅是理论研究,还有各种实践研究,包括了计算机科学理集结、电子学基础、生理学基础、化学、心理学基础、物理、数学、生物学、语言学和哲学等等学科。人工智能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领域的学科,它把整个科学体系作为自己的潜在应用领域。而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人的思维活动是非常复杂的,而这样的情况,只有计算机网络能够有效处理,所以,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是相辅相成的。当我们使用人工智能,可以设计和研发各种计算机的系统,并且通过网络与现有的数据库合成,模仿各行各业的专家去从事医疗诊断、财务管理、金融分析、药物合成等脑力劳动工作,以完成某些需要人的智能、运用专门知识和经验技巧的任务等等。
二、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一)各领域全面扩展
自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计算机网络开始飞速发展,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一过程非常清楚、明白地揭示了,在信息社会时代,管理、生产必须由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来全面实现,缺一不可。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正在迅速的向全球的各个领域迅速的扩展和延伸,要处理的事情与业务也越来越多,从家庭事务到办公室业务,从企业的商务、财务处理到政府部门的各项政务,计算机网络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计算机网络更好的处理业务,更精确的完成任务。
(二)智能推理与智能运算
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迅猛的发展,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最大程度的满足公众的需求,是当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责任与义务。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具有实时性、动态性与瞬变性等多个性质特点,并且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区域也越来越广泛,结构组成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保证数量,还要保证质量,所以,仅靠网络管理人员是不够的,人工智能是最好的选择,能够保证网络安全可靠、高效、稳定的运行。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模仿高级智能的推理和运算技术,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的结合使得智能推理与智能运算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使用,并且在很多实际的控制和管理问题上都表现出强大的优势。
(三)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就是刻意的模仿的人的思维活动,对各种问题进行解决,我们知道,人的思维活动是通过一个个的神经细胞运作,经过神经纤维的传输来进行的,所以,技术人员在通过不断的实验与努力,成功的模仿了人脑的组织结构与思维传输方式,开发人工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系统。
通过模拟人脑的人工神经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可以大量的处理与解决各种问题,并精确的实现故障的诊断,人工神经网络不同于专家系统,因为该诊断方法是由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通过现场大量的标准样本的学习与不断重复的训练来实现的。
(四)几种智能方法的综合
在计算机网络管理过程中,可以将以上几种人工智能的应用有机融合在一起,智能推理、智能运算、神经网络等等,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各自的不足,有效的完成计算机网络管理任务,同时,尝试用不同的途径去解决计算机网络故障,发现更多的问题,不断的填充与完善人工智能系统,综合应用集成专家系统。
三、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已经扩散到整个社会,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而计算机网络管理则是通过精确合理的规划,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来控制网络,以保证网络服务的质量。人工智能的出现,必定会更好的将这些业务进行融合。
五、参考文献
[1]倪远平.人工智能用于故障诊断的方法研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8,20
[2]吴洪森.计算机网络与人工智能[J].计算机与网络[J],2006,1
4.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篇四
摘要: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为例,针对目前众多高校填鸭式教育教学方法和方式,提出了兴趣驱动法这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非自主自愿的学习转变为主动自愿自主的学习。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更增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兴趣驱动;计算机网络;教育教学
0前言
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观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探求知识的动力。本文作者多年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探索出了一套兴趣驱动法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
1因材施教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认识了解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在高等教育中,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专业非常多,但是每个专业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却大相径庭。对于不同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应当包括不同教学内容。例如,对通信工程专业,需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和“网络安全”等内容;对计算机专业,需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应用编程”和“网络安全”等内容;而对网络工程专业,学习内容则扩展为“计算机网络原理”、“互联网应用与维护”、“网络应用编程”、“网络安全”、“网络工程设计”和“网络管理”等课程内容;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则需要学习“互联网应用与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等课程内容。与之相对应,网络实验内容对不同专业也应当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也不相同,应该做到因材施教。
2从应用到原理
中国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理论与原理的讲述,常常忽视了理论或者原理的应用。比如,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网络应该着重强调网络的应用技术。而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先讲原理再说应用或者不说应用,这样的教学效果会非常差,学生听课也会索然无味。其实,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完全可以颠倒过来,先讲应用,然后再从应用中为学生分析原理。这样改变之后,学生首先明白了理论应该怎么用,那么对理论的记忆也就轻而易举了。通常说的学以致用就是这个道理。举例来说,笔者在讲述现行IP规则IPV4中的私有IP地址时,首先会问学生:“现有的IP地址够用吗?”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均知道现有的IP是不够用的。那么下面的问题就显而易见了,“不够用的话,那么如何使现有的这么多台电脑或者网络设备都接入互联网?”答案就是我下面要讲述的许多网络都使用了大量的私有IP地址。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先告诉学生私有IP是做什么用的,然后再给他们讲述原理。当然,这里只是举例,私有IP地址的用途远远不止如上所述。
3兴趣驱动法教学
3.1从一本好教材开始
一本好教材非常重要。学生在没见到任课教师前,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教材。笔者认为,现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大学生的教材太过枯燥,里面大量的原理之类的罗列,缺乏作者精心的编排。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可谓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水平参差不齐。在教材的选择上,笔者认为,首先要针对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教材。虽然教材的名称都叫做《计算机网络》,但是内容可能截然不同,出发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的教材应该是实用性较强,而有关网络底层的原理性较少的教材;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的教材恰好相反,应该选择网络底层原理性较系统的教材。还有教材的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近3年出版的教材,因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速度是令人惊奇的。另外,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指定一些好的参考教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充该门课程的知识面。
3.2实例教学是兴趣驱动法的精髓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讲得实例教学不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已经存在很久了,在许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都在使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有以下的弊端:
(1)案例教学中的许多案例都是虚拟或者虚构的。虚拟的案例,虽然从一个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帮助,但是虚拟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当学生遇到一个网络上的现实问题,很可能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
(2)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教师没有真正参与。比如案例中设置的许多场景,任课教师如果没有实际遇见过或者参与过,很难将该场景完整的呈现给学生,很难将场景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完全挖掘出来。
(3)案例教学中的许多案例使用价值不高。一个好的案例应该是来源于实践的,只有来源于实践的案例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4)案例教学中的许多案例已经过时。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如果还拿着3年以前甚至5年以前的案例来教学,那么无疑于别人都讲授windows7了,你还在给学生讲授windows98怎么用。因此,笔者这里提到的是实例教学法,不是案例教学法。实例哪里来?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应该拥有丰富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管理与维护的经验。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最好应该到企业或者相关单位的网络部门进行实务训练。来源于生活得实例才是最有使用价值的案例。 其次,在实例的选择上应该进行精心的编排。实例应该选用哪些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实例进行教学。比如:笔者在讲述网络中计算机端口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使用了以下的实例。在讲端口前首先告诉学生,给他们讲个故事,故事人人都爱听。故事是这样的:大家现在经常聊QQ吧?没QQ号的同学举个手让我看看“恐龙”长啥样儿!故事的第一句话就把课堂气氛烘托出来了。现在大家使用的QQ版本大多都是那种能够显示对方IP地址的版本。和别人聊天时,别人的IP地址和所在地就都显示出来了。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现实的IP地址的后面还有一个冒号和一个四位数字?那么这四个数字是什么?就是计算机通信时使用的端口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端口号能够提供给我们许多信息。通过这个实例的讲解,不但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深刻理解端口的作用,以及他们最常用软件QQ的一个专业使用小技巧。
3.3良好的实验条件是兴趣驱动法的必要保障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属于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因此,不但上课讲解的同时要有必要的操作演示,而且应该为学生安排适当的动手操作实践学时;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实验条件提供支持。此时,可以引入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例作为实践的课题以增加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比如,在
讲解局域网的组网技术时,可以引入一个实际任务——现在需要开设一个网吧,应该购买哪些设备?应该怎么组建局域网?此时,就必须为学生提供若干台PC,一台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亲手搭建起自己的局域网时,必然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而成就感也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动力。
4结语
教育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已经传承了几千年。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现行教育体制的某些弊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地探索找出解决现行教育方式问题的方法。兴趣驱动法改变了“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自主学习行较差等问题,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较高,比如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网络管理与实践的实际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有亲身经历的实例用来驱动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陈鸣,胡谷雨,周雷,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6).
[2]@田慧君.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研究[J].现代技术教育研究,2008,(1).
5.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篇五
4.2在机械设计教学中应用CAD技术:CAD技术的应用许多学科中都有所涉及,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虚拟技术。通过CAD技术可以将设计产品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加便于设计人员对于多维信息的观察与理解。在机械设计教学中应用CAD技术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设计产品中所包含的各个结构,对整个设计产品形成感性的认知,对于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及理解现代化机械设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4.3优化教学方法:鉴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对于机械设计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做好传统机械设计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技术教学的结合工作,机械设计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注重实践环节,但扎实的理论知识不可或缺,因此教师应在均衡分配理论知识教学及实践教学时间,学生在理论知识教学得以充分理解掌握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辅助技术实践环节的学习。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合理融合,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新时代下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6.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篇六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会计学中的应用 课程名称:网络技术
评阅成绩: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 要.............................2关键词...........................2
一、网络技术和会计的概念......................2二、网络技术对会计的作用......................2三、网络技术对会计的影响......................3(一)理论方面.........................3
(二)实务方面.........................3
四、结束语.........................4参考文献........................4
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
摘 要:会计作为一个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会计现状的描述和网络技术发展对会计学的影响,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会计学中的应用。使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进行会计处理,还包括分析、预测、控制、决策等管理职能;它不仅减轻会计核算的劳动强度,而且对会计信息的产生与利用远不是传统会计所能做到的。
关键词:会计 网络 网络技术 概念 作用影响
一、网络技术和会计的概念
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络可以构造地区性的网络、企事业内部网络、局域网网络,甚至家庭网络和个人网络。网络的根本特征并不一定是它的规模,而是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技术对会计的作用
在会计这门学科中,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使会计信息处理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后,全球信息处理网络化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单机工作系统的的不足日趋明显。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网络会计应运而生。
所谓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报表、报帐、查帐、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使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走上无纸化的阶段。从而实现会计信息化,最终实现企业信息化。使网络会计信息处理具有全面性、集中性、多样化、开放性等特征 [1]。
网络会计是按照控制论原理而设计的计算机网络化的财务运营系统,它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的现代财务管理新模式,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远程会计处理方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各项功能,并最终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会计信息系统。
三、网络技术对会计的影响
(一)理论方面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1.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网络会计的部分主体——网络公司
(Virtual corporation)往往是一个虚拟的公司,所以它不同于传统会计主体范畴,很难确定会计主体。这需要我们转换观念,用相对会计主体的概念,也就是网上存在的临时组织
2由于网络会计的产生,持续来代替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唯有这样才可以明确会计主体。○
经营假设将不能成立,继之而起的应是面临解散假设。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是一个存在于网络上的临时性组织,进行的多是一次性交易,完成后即进行解散。3网络会计出现后,○会计分期假设也由传统的划分方式变为了适应于网络会计的划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会计可实时反映资财和收益变动,会计分期显得有其名无其实。
(二)实务方面
1.网络会计对会计财务的影响:会计核算是在一定的原则约束进行的,网络会计的出现使会计中原有的一些原则受到冲击,有的原则丧失意义,有的原则应进行修改,这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网络会计对历史成本的影响:历史成本原则是传统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原则,纸会计人员在进行资产计价是并不考虑资产的现时成本或变现价值,而是根据他的原始购进成本计价。因此,在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上所放映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历史成本由于客观、可靠而得到普遍采用。但是,历史成本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需求者缺乏相关性,在通货通胀条件下,它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尖锐批评。在互联网环境下,这一原则将受到更多的冲击。
3.对会计职能的影响:网络会计对核算、监督职能均有要求,尤其是会计监督职能。由于其组合方各自利益不同,按时间划分,会计监督在网络会计的整个交易过程中分为交易前监督、交易中监督和交易后监督。严格执法这些监督即可保证网络会计工作安全有效的运作。会计已从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网络会计的出现对会计管理产生了影响。
4.网络会计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会计电算化与原始的手工处理相比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保证了信息处理的质量。但在网络信息时代,一单机工作的快乐的事有面临新的问题,如数据传送时间长,资源不共享,信息交换不畅,查看数据资料不方便等。而网络会计弥补了这些不足,具有以下优点:资源共享等。网络上的计算机不仅可以使用本机资料,还可以任意使用网络上其它计算机的资料。设备共享。一项复杂的工作可以划分多个部分由网络上的不同计算机同时分别处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1]。
四、结束语
大力推进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可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资金风险,并且还可以推动其他各项管理。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更新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更对我国会计电算化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企业和会计软件商家应联合起来,消除一切影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推进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让我对会计专业有了更加深刻明白的认识。让我知道,仅学会传统的会计知识在当今社会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努力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适应飞速发展的生活,使网络技术更好的为会计行业服务,为我们全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7.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篇七
0 引言
现阶段,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气象通信事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 如气象信息的收集及处理、计算机气象情况及信息数据保存等各方面均使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 并逐步形成一种依赖, 可以说, 当前气象事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 就当前发展形势而言, 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在气象通信中的应用水平, 使其能够为气象通信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是现阶段应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
1 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在气象通信中应用的意义
1.1 气象通信信息处理效率提高
由于传统的气象通信信息数据处理较为复杂, 所需人力、物力、财力较大, 整个工作流程所需时间较长, 而且相关信息数据处理后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1], 不仅达不到良好的工作效率, 同时也无法保证信息处理的质量。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应用于气象通信后, 使其信息收集及处理发生重大转变, 其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功能[2], 将整个气象通信的信息数据进行自动化接收、分析及处理, 从而大大提高气象通信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1.2 气象通信预报的准确性提高
气象预报是气象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其整个系统工作的关键环节, 所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其不仅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也与各行业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有关, 总体来说, 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关系到整个气象通信收集、处理的效率。在气象通信中应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 是将计算机系统作为核心的气象通信预报系统, 该系统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气象数据和气象图像, 并能够缩小或放大, 以此实现气象通信信息间的交互功能。同时, 气象通信预防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和处理, 其自动化水平较高, 而且操作方式及流程的科学性程度较高, 对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效保障。
1.3 气象通信卫星资料处理能力提高
在气象通信中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它能够自动接收、处理气象通信的卫星资料, 提高气象通信卫星资料的处理能力。卫星资料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是保证气象预报准确性的基础和前提, 所以其很多重要的气象通信信息、数据、资料涉及量较大且比较繁琐, 单纯的人工收集和处理有一定的难度, 而且工作效率也会下降,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广泛性, 将各个卫星联系起来, 并对所有卫星发送出来的资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并根据实时状况给予最准确、最科学、最合理的气象预报和预警。
2 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应用于气象通信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1 网络漏洞
计算机系统的网络运行环境主要包括其软硬件设施及相应的功能, 还有与其相连接的几个网络结构。要想保证气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就必须得到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软硬件的支持。通常情况下, 气象信息系统软件使用的是Windows系统软件。由于这些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漏洞[3], 在互联网的支持下, 会因网络病毒或人为的恶意攻击, 导致系统崩溃。而气象通信系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基础上, 所研发的相关应用软件和网络协议, 也存在一定的漏洞, 虽然有很多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但是这也只是一部分, 还有一些没有被消除的漏洞也可能会成为病毒置入者或恶意攻击者的目标。同时, 当网络本身出现故障, 发生如蓝屏、死机、自动关机等情况时, 很有可能会导致系统数据丢失, 这样会影响整个气象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效率和质量。
2.2 气象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现今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气象通信行业得到了广泛而全面的应用, 然而同时由于计算机系统存在诸多安全问题, 使得人们对其越来越关注。网络攻击具有攻击性以及隐藏性特点, 而面临上述问题, 部分工作人员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对气象信息安全进行保护。此外, 部分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科学水平低下, 过分依赖于杀毒软件, 认为只要安装和使用杀毒软件就能做到万无一失, 在此理念的影响下, 忽略了病毒库的升级优化。
2.3 数据丢失
造成气象站数据丢失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计算机线路故障、设备老化、接口连接出现差错以及缺乏科学操作等, 都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现象发生。
第一, 线路出现故障时, 数据无法从卡内取出。这类故障较为常见, 主要原因是端口连接不牢固, 数据无法有效传输。第二, 电压失常。电压失常致使停电, 启动计算机时由于刚来电致使数据属于启动或者读取状态致使数据丢失。或者由于停电时间过长、电源插座损坏等致使电源电压不足, 在对数据进行输入的过程中计算机电压无法达到最低标准, 采集数据则异常偏低。
2.4 雷电入侵
遇到雷雨天气会产生雷电, 当地面物体遭到雷电攻击时, 如果是强雷电, 会直接侵入土壤内部, 从而直击地下电缆的外皮, 造成电缆受损, 导致气象通信线路受损。另外, 雷电会通过通信线路入侵气象通信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从而引起更大的危害。
3 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在气象通信中应用的安全性
3.1 增强人员安全意识
人是气象通信系统操作和运行的执行者, 提高系统安全性, 首先要从增强气象人员安全意识着手, 要加强气象通信系统安全性的宣传工作, 使所有气象工作者都参与系统安全防护的队伍中来, 提高整体安全防护意识;其次, 要完善计算机系统管理规章制度, 结合实际情况, 采取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措施, 使气象工作者养成预防危险因素的良好习惯, 从而使气象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中形成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最后, 要及时更新系统数据库, 优化资源配置, 避免不法分子侵入系统, 导致系统受到攻击和破坏。
3.2 加强防雷措施
在气象通信中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可以采取屏蔽设备来防止雷电攻击, 分别设置在机房和线缆等重要位置。气象通信的机房一般建设在建筑物基层中心, 屏蔽设备可以设置在离外墙结构柱较远的位置。线缆屏蔽可以直接使用具有金属屏蔽层保护的电缆, 以此满足系统设备和通信线路的防雷效果。
另外, 在气象站内设置均压带, 均压带采用紫铜材质, 将其围绕外墙一周, 使其形成一个闭合状态。同时, 接地电流和紫铜带的连接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不同规格的铜芯线将室内网络设备及电气设备的各种金属质地的物件连接起来, 形成等压环。
由于雷电产生了强大的过电压、过电流, 无法一次性在瞬间完成泄流和限压, 所以电源系统必须采取多级的防雷保护。重要场合宜采取更多级的保护措施, 通过使用多级电源防雷设施, 彻底泄放雷电过电流、限制过电压, 从而尽可能地防止雷电通过电力线路窜入气象计算机网络系统, 损害系统设备。
3.3 确保供电系统安全
为避免数据丢失现象, 需要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气象站需要配置UPS不间断电源, 并且将其与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当出现电压不稳定现象, 则要配备稳压调压器, 以保证电压的稳定性以及电力的及时供应, 从而避免因停电造成的数据丢失现象。同时, 在正常供电时, 数据启动软件要提前启动, 以确保卡内数据读出的完整性。此外, 工作人员也要注意对供电系统进行定时检查与维护, 一旦输出电压至12V, 则应及时更换相关电源设备, 或者采用发电机来对系统进行充电, 避免因电压或者供电不足致使数据出现异常或者丢失。一旦发现设备出现老化或者磨损现象, 则立即更换, 避免异常现象出现, 对气象通信造成影响。
另外, 还要加强日常维护, 要想保证气象通信系统正常运行, 气象单位应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例如定期清理系统中应用软件, 消除安全隐患、清理系统垃圾;定期检测计算机设备的运行情况, 如发现病毒入侵应及时清除, 避免病毒扩散至系统各环节。
气象局可以定期安排人员对计算机及网络使用的各项制度, 防病毒、木马和防火墙建设, 气象网站使用维护情况, 通信线路、特别是备份线路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多方面自查, 做到了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确保气象业务运行安全。
4 结语
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程度日益加深,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象通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同时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高气象通信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 气象部门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病毒防范措施, 增强气象工作者的安全意识, 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可靠, 从而为我国气象事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西青.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J].软件, 2013, 34 (12) :239
[2]马超, 刘刚.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建设和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8 (3) :65-80
8.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篇八
生物信息学;网络资源;计算机教学;改革;自主学习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60278,81160025);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资助项目(2011CI057);
云南省教育厅重大专项(ZD2010007);
昆明医学院教研教改项目(2011JY38)。
【作者简介】谢月辉,女,汉族,昆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计算机教研室讲师。
【通讯作者】孟照辉,教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分子心血管研究室主任。
1.生物信息学及教学现状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生命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是生物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生物信息学综合利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通过对海量生物学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揭示其中蕴藏的内在联系和生物学含义,进而提炼有用的生物学知识。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收集和整理生物学数据,开发生物学数据库,并提供相应的数据查询、处理和分析等服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些数据库大多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并下载。
伴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信息学已渗透到生物科学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的必然选择;因此,生物信息学的教学也日益重要。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以互联网为媒介,以计算机为工具,全部在计算机网络机房内完成。由于现阶段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很难满足生物信息学教学的需求,特别是在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教学仍处于欠缺状态。
A.生物信息网络资源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是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进一步深化改革,适应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多年来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对现今的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想法和思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络应用的发展,能否培养出能够进行自我知识更新、具有强烈的现代信息意识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型医学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生物学数据量增长极为迅速,但生物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却很不理想。在高校教学中,生物信息学尚未有完善的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的教学中甚至处于欠缺的状态。将生物信息网络资源引入计算机教学当中,可充实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自学和文献检索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及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同时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性和实用性,以适应当前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将生物信息网络资源的应用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是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对计算机教学的一个挑战。
B.适应医学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
近二十年来,生物学数据如潮水般涌现,并正以指数方式增长,但我们对相关数据的理解却十分有限。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结合形成的新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等手段,通过生物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分发、分析等来理解和阐明大量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已经使生物学研究从传统的试验分析和数据积累转移到数据分析及其指导下的试验验证上来,因此,生物信息学将对医学教育、生命科学研究及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赶上现代医学发展步伐,将计算机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医学教育及科研领域中去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
目前,生物信息学教学条件尚不成熟,缺乏完善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在高校进行生物信息学教学亟需探索。在此,我们希望探讨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与生物信息学有机结合,更好地适应医学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
2.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引入生物信息网络资源的具体实施方法
目前,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集中在大学一、二年级的一个学年,有些是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其教学内容主要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自主学习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交替进行。值得注意的是,PBL(Problem-based Learming,也称作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医学院校受到了推崇;它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和设计真实性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现实问题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达到医学计算机教学的目的。生物信息网络资源的应用教学正是基于这种方法完成,主要分为三步进行:
A.在教学的初期,首先提出生物信息学的学习计划
教师在计算机理论教学时向学生简要说明进行生物信息网络资源应用的学习计划: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了解生物信息学(教学初期开始,中期前完成);由教师在机房讲解并做示范,然后由学生自行操作完成生物信息网络资源的应用(教学中期开始,可持续几周时间,在本科目考试前两周完成,提交报告);教师评价学生的报告并给出成绩,此成绩占计算机学科成绩的一定比例。
在教学初期,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并初步了解生物信息学的概念、发展等基本知识。在此过程中,可让学生以小班为单位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把学习的进展情况反馈给老师,以检查和督促学生的学习。
B.在教学中后期进行具体的指导学习
教学内容包括问题设置以及具体操作流程;教学模式将结合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相关学科,建立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的科研实验和学生标准化实验。主要由以下步骤组成——设置主题:给出一个待查询基因或蛋白质的英文全名或者代码;给出常用网址:包括常用数据库、文献和应用软件等;查询结果:指导学生如何从中获取所需信息数据;提交报告:内容包括使用的网站名,数据库版本及所获得的基因序列、氨基酸序列及编码等;教师作出评价。
C.让学生熟悉相关数据库及能从中找到并分析特定的数据是生物信息学教学的核心内容
随着大量生物学实验的数据积累,目前已有数以百计的生物信息数据库,如日本的DDBJ、欧洲的EMBL、SWISS-PROT和美国的GenBank、PDB均是国际上著名的一级核酸或蛋白质数据库,如何让学生了解一级数据库、掌握常用的二级数据库使用方法,针对医学生的特点一般而言,采用问题设置以及操作演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最常用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问题1:请查询人体吡咯琳-5-羧酸还原酶(Human Pyrroline-5-carboxylate Reductase)的基因及蛋白质序列,给出该基因NCBI官方全名、基因序列号及蛋白质序列号、开放阅读框,并查询该基因的酶切位点及计算该蛋白质的分子量及等电点。
【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推荐阅读: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09-13
移动云计算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1-02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09-20
电大远程网络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题库07-20
德育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08-25
计算机技术在其它学科教学中的运用10-16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应用论文10-24
计算机防火墙与应用——网络安全技术.论文07-3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