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账务处理

2024-10-28

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账务处理(精选15篇)

1.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账务处理 篇一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年终结转账务处理解读

财政部于2012年12月19日发布,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原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许多账务处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主要将年终结转账务处理解读如下:

一、财政补助收支的结转

1、年末将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部分)发生额转入财政补助结转科目。账务处理:

借: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

贷: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 借: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

贷: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借: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

贷: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部分)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贷: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部分)

2、将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项目资金余额转入财政补助结余 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XX项目)

贷:财政补助结余

3、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余资金按规定需要上缴或核销的 借:财政补助结余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4、将规定上缴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或核销财政补助结转额度的 借:财政补助结转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二、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的结转

1、年末将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收入及事业支出、其他支出中非财政专项资金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

借:事业收入(专项资金)

上缴补助收入(专项资金)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专项资金)

其他收入(专项资金)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

其他支出(专项资金)

2、非财政补助结转资金需缴回原拨款单位的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银行存款

非财政补助结转资金留归本单位使用的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事业基金

三、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及经营收支以外的各项收支转入事业结余(本科目年末应无余额)

借:事业收入(非专项资金)

上缴补助收入(非专项资金)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非专项资金)

其他收入(非专项资金)

贷:事业结余 借:事业结余

贷:事业支出(非财政非专项资金)

其他支出(非专项资金)

上缴上级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将事业结余余额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借:事业结余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事业结余

四、经营收支的结转 借:经营收入

贷:结营结余 借:经营结余

贷:经营支出

如经营结余为贷方余额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若为借方余额不结转。借:经营结余

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五、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贷方余额)年末按规定上缴税金、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基金后转入事业基金

计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应缴税费 按规定提取福利基金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年末将非财政补助余额转入事业基金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借:事业基金

贷:事业基金

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2.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账务处理 篇二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制逐渐增多,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的流向,使国有资产得到准确核算,财政部门加大对事业单位改制、转体的国有资产的全方位监管。除了在改制前严格执行财政部第36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产权转让或者注销,对改制期间的流动资产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有关制度,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登记,编制清册,并及时办理资产转移手续,监管资金的分配。所出具的国有资产处置事项的批复,是财政部门编制和安排事业单位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重新安排事业单位有关资产配置预算项目的基数,是事业单位调整相关会计账目的合法凭证。因此,应当充分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资产信息报告,全面、动态地掌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转移状况,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改制后的剩余国有资产,要进行相应的会计科目及会计核算调整的批复,充分体现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使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全部在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中规范、准确的表现出来。

事业单位(含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会计记账上都采用的是借贷记账法,但是,在会计核算上是有所不同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即:凡是在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费用,不论是否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会计核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即: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在进行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由于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方式的不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改制后,剩余的资产归并到主管部门或事业单位时,会计科目也必须对接,通过会计移交表交接后,单位以会计移交表建立总账和明细账,并做相应的会计科目处理,保持会计的连续性,同时要在资产信息数据库调整相关数据。例,某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制后,资产负债表数据是:

3.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账务处理 篇三

关键词:财政;工资;单位会计;财务

随着党务政务透明化实施,在财政统发工资方面,为了确保工资按照月足额发放,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发放按月进行,满足干部职工的利益。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编办核准编制,人事部门核定人员以及工资标准,财政核拨经费、银行代发到人,及时足额到位”的准则具体进行,因此这就要求财政部门、人事部门以及编制三方面统一结合,共同提高财政统发工资的效率,进而提升财政统发工资后单位会计的财务处理效率。本文主要针对财政工资在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发放后单位会计的财务处理工作进行具体研究,全面解决单位人员工资发放问题及财务问题。

一、财政统发工资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其问题表现在:(1)编内与编外之间出现了失衡现象。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核编缺乏依据,并且相关的意见难以实现。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在具体实施工资统发核编过程中,财政部门只认可编内人员,这就造成对编外人员在待遇上出现了不公平现象,另外由于行政机构缺乏改革,相关的配套设施不足,造成大量干部缺乏去处,在没有办公的情况下,却照样拿工资,这就使得编外和编内人员出现了工资矛盾。(2)卡内与卡外不平衡现象,卡内是指职工个人根据打卡情况,自身的职务、级别、工龄以及基础等项目来确定基本工资;相对而言,卡外是国家和地方规定发个每位员工的个人津贴。由于地方财力水平不等,因此在资金调度方面可能存在差异性或者是困难,相关的津贴需要受到财力条件的约束。(3)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垂直管理单位和地方领导单位方面出现了不平衡现象,其中垂直管理部门包含工商、国税以及地税等部门,这些部门的经费一般是由上级直接拨款,其保障性比较高,在个人待遇方面基本上是全额到位。然而地方领导单位由于受到地方财力的约束和影响,其执行力度较弱,一般情况下,财政硬保工资占到整个工资的70%左右,剩下的部分由单位自己筹备。

二、提升财政统发工资的具体措施

为了保证财政统发工资更加合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具体表现在:(1)加强检查监督,杜绝出现吃财政现象。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以严格的制度来加强“吃空饷”问题,根据人员编制情况,加强工资发放的监管职能。可以由财政国库以及监察部门等相关的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及时查处和纠正统发工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发生违法现象。(2)加强统发工资代扣款项的管理,针对统发工资代扣款项中除了各项保险金以及个人所得税等,其他的个人缴纳款项必须上报财政部门进行审批之后,进行统一发放。要加强税务部门、社会保险管理部门以及住房公积金管理、银行部门等协调进行,做到及时对账,避免发生不规范现象。(3)加强代发工资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工作质量。为了强化财政统发工资的工作力度,因此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针对代发工资银行方面要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加强对员工进行服务意识的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按照与财政部门签订的代发工资合同办理相关的业务。

三、财政统发工资后如何加强单位会计的账务处理工作

(一)财政总会计应作的账务处理。根据国家出台的《关于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通知》,在职工工资管理中,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促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不断完善,保证员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全面推进财政统发工资的顺利进行。然而在统发工资之后,单位内部要结合财政管理体制以及会计事务等,做好账务处理工作,有必要时要对财政总预算会计以及拨款单位的统发工资业务核算进行严格规定,提高单位会计账务处理效率。具体的财务处理表现在:(1)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将职工工资逐月发放,从国库的地方财政库划拨到财政工资资金库中,其原始凭证是:

借:国库存款-工资资金 贷:国库存款-一般资金

(2)总预算会计按照审核后的工资发放汇总清单,应发本级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总额,从工资专户拨付至财政在代发工资银行开设的工资统发账户:

借:一般预算支出 贷:国库存款—工资资金

(3)地方级财政代发所属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时,县级财政总预算会计处理账务具体表现在:

借:与下级往来—--乡镇 贷:国库存款——工资资金

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凭代发工资银行盖章后转来的工资发放汇总清单,其单位财务处理表现在:

借:一般预算支出 贷:与上级往来

(二)根据相关行业会计制度规定作的账务处理。具体包含:(1)当员工受到代发工资银行盖章之后转来的工作发放明细表,在作财务处理时要根据工资发放明细表以及工资总额,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财务处理:

借:经费支出 贷:拨入经费

教育系统的财务处理:借:事业支出 贷:教育经费拨款

(2)针对代扣款项的账务处理。根据我国国库规定,其中代扣款项是指国家政策规定下,必须由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依法交纳个人所得税等款项状况,其中个人缴纳款项不列入代扣项目当中。当拨款单位收到代发工资银行盖章之后换来的工资发放明细表以及代扣款项入账通知之后,不仅需要做相关的财务处理,还需要根据明细表中代扣明细项目作相关的财务处理,具体是: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根据拨付款项代扣单位的代扣款项来冲销有关往来账户。在完成了这些财务处理项目之后,单位会计还需要根据财政统发工资,将单位经费预算指标按照具体规定下放到各个单位中。单内内部所有的款项必须要按照月记账,单位会计,在进行年终决算时,要将全年发放工资总额与其他预算拨款一并汇入单位决算中,并且将其上报到有关部门中,加强对单位财务处理的管理。因此,在完成财政统发工资之后,单位会计人员在财务处理工作中要,按照月份根据单位职工的工资变动情况,将上级批复复印件上报财政,将元件和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工资花名册一并作为单位记账的原始凭证,并且由职工本人进行签章。做好单位花名册的账务管理工作。另外年终再利用财政全年工资发放汇总表的数额与单位账面数额核对,针对出现的问题或者是漏洞及时进行查明原因,并对其进行纠正,提高单位财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工资发放问题。

4.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篇四

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归类、汇总、陈报的步骤和方法。即从原始凭证的整理、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汇总,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的步骤和方法。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一、江苏仕达律师事务所的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情况

江苏仕达律师事务所是坐落在昆山,是一所专业从事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在江苏仕达律师事务所已经实习了半年了,在这半年里我在所里也了解了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因为律师事务所和企业相比而言,业务不是很多,账务处理也相对简单的多。虽然现在电算化相当普及,但是由于我们自身的特殊性,我们采用的做账方式是手工做账。手工做账看似简单,但是账务处理程序的完善也将直接影响到了我所的利益。

二、江苏仕达律师事务所账务处理程序存在一些问题

1、账务处理程序的选择和设计存在的问题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有多种形式,各单位应采用何种账务处理程序,由各单位自主选用或设计。我所采用的是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是将日记账和总分类账结合起来,设置一本联合的账簿,称为日记总账,并将所有经济业务都登记在日记总账上。其缺点就是所有科目都设在一张账页内,导致账页过长,不便于记账和查阅。

2、手工处理账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今是信息科技的时代,手工做账和会计电算化相比而言,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运用的越来越普及,且其高效性和便捷性更是被重视。它能够及时准确的处理发生的经济业务,并且能够集中的处理问题,且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优点越来越明显。在过去手工操作记账的情况下,大量的会计信息靠手工记录、整理和综合,企业的决策者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得到会计信息,无法及时作事前控制,不能及时进行预测和决策,影

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实现电算化后,实行互联网的财务管理系统突破了这一空间的局限,大量的会计信息资料可以得到及时的记录、汇总、分析,并通过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准确传递,充分利用。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经济管理水平。

3、会计岗位安排设计的不合理性

内部会计控制原则的内部牵制原则坚持要求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部门与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相信大家都知道,只有合理的分工,才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基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必须要做到岗位分离。出纳与记账人员未分离,由一人担任多职,长此以往必定会出现贪污造假的现象。

三、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为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首先得选择合理的会计账务程序

选择科学,合理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是组织会计工作,进行会计核算的前提。虽然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同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但是它们都应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1)要适合本单位所属行业的特点,即在设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时,要考虑自身企业单位组织规模的大小,经济业务性质和简繁程度,同时,还要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分工协作和内部控制。

(2)要能够正确,及时和完整地提供本单位的各方面会计信息,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下,满足本单位各部门,人员和社会各有关相关行业的信息需要。

(3)适当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还应当力求简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总分类账可以较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该财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它是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其一般程序是;

①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②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③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④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⑤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⑥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⑦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2、为了更高效的办事效率,会计电算化显得尤为重要

用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记账。将原始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内,大量的数据计算、归集、分类、储存、整理、分析等工作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而且直接登账、编表,大大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会计工作条件。而且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数据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数据在输入处理过程中运用多种功能检验、排错,并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会计手工操作中不统一、不规范、容易出错等诸多问题,杜绝了过去会计人员因工作忙记账不及时、错行、串行、随意涂改、会计资料不清晰等现象,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3、设计合理的岗位分工,确保会计工作的安全性

基于事务所属于服务行业,和工业企业相比,业务没有太复杂,但是基本的岗位设置还是必须的,只有合理的安排和分工,才能确保企业利益不受威胁。同时,作为财务人员,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5.会计全套账务处理完整流程 篇五

每月月末和月初是会计最为忙碌、最为重要的时间,一个月的工作结果都要在这几天进行归集、编制报表和纳税申报。越是忙乱的时候,越容易出现差错,因此会计应将每月的工作进行归类,区分轻重缓急,不要盲目的工作。现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例,列举每月会计应该注意的工作重点:

一、增值税税额计算

(一)积极核对销售业务,尽快填开销项发票,确定当月销项税额。

销售是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是企业经营的核心。销售发票是财务记账,确定业务发生的合法凭据,因此企业在发生销售业务时应尽快给对方开具发票,确定当月销售情况。

一个业务从合同签定,到公司发货、对方验收确认、发票填开是有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又因为客户的大小、业务往来的频率、各公司验收程序的不同存在差异。有时销售企业甚至不能自主确定开票时间,只能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开票,与税法规定的开票要求不符。做为企业的财务人员,特别是负责税务工作的人员,必须对企业日常销售业务的处理相当明确,熟悉主要客户的开票要求,能够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又不耽误本公司正常的工作处理。为了很好的协调双方的工作,会计人员应当在每月20号左右就开始核实当月开票税额,将应该开具发票的业务尽早完成,通常企业在每月结束前3天就会停止填开发票。因此企业若是需要对方给其开具发票应尽快联系,不要拖到月底再同对方交涉。

(二)认真核对当月进项发票,保证发票及时认证,确定当月进项税额。通常商品要比发票提前到达企业,企业在收好货物的同时还应确认发票的开具情况,在规定时间未收到发票时应与对方联系,索要发票。进项发票只有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审核通过之后,方能进行抵扣税额。目前专用发票认证一般是通过网上远程认证系统自行认证,未在单位自行认证的应去税务机关或中介机构代理认证。因此企业会计应在规定时间及时办理认证,确定当月进项税额。

一个企业每月进项发票较多时,通常不会在一个月全部认证,而是有选择的认证部分发票。发票认证时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当月缴纳税金金额。在税务机关规定税负范围上下计算当月税金;第二,考虑会计存货和成本处理。有些商品当月购入当月销售,这些发票应该在当月认证,否则将导致账面库存为负数;生产企业成本计算需要原材料,若当月生产领用材料发票未进行认证处理,将会降低产品成本;第三,发票是否将要到期。按照税法要求,发票自填开之日起90日内(不同类别的发票有效期限略有不同,详细介绍参见前面“进项税额抵扣时限的规定”)进行认证。因为多数企业特别是商业零售企业存在销售不开发票现象,导致进项发票盈余,迟迟无法认证。因此企业在认证发票时应认真查看当月进项发票情况,先将快要到期发票进行认证。

(三)控制销项开票税额,调控进项发票税额,做好税款计算与缴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缴纳的主要税种就是增值税,增值税的通常计算是用当月销项税额减去当月进项税额和上月留存的未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计算较为简单,但是控制起来非常复杂,企业要同时考虑到当月销项开票情况和进项发票到达、认证情况,还要考虑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税负要求。

税务机关为了控制企业增值税的缴纳情况,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了相应的税负,即全年应该缴纳的增值税金额(计算方法可参见前面介绍)。防止企业通过非法操作少缴纳增值税。企业通常是将缴纳的增值税金额控制在税负标准线附近,有时还会略微低于税负标准。各地税负标准不一,执行力度也存在差异,企业应根据当地情况认真执行。税务机关的税负标准是指全年企业完成的税务要求,企业个别月份缴纳税金金额低于或高于税负标准都是正常的。但是个别企业负责人在处理时往往比较“认真”,通过多种途径将每月增值税的缴纳金额都控制在税负标准线上,这样处理是没必要的。

二、计提地税税金

按照税法要求,企业在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同时,还应计提缴纳部分地税税金,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多数地区已开始计提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应在月末计提,月初申报缴纳,取得完税凭证冲销计提金额。

这些计提的税金属于企业费用,因此企业在估算当月利润时,也应考虑这些数据。

三、其他税种计算及缴纳

正常月份,企业只需考虑计算增值税及计提的地税税金,但个别月份如季度、年末结束应计算缴纳所得税;根据税务机关要求按季度或半年缴纳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

(一)所得税

所得税一般是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详细介绍可看前面内容)。会计在季度结束月份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全面考虑该季度各月份的经营情况,在做账之前估算该季度应缴纳所得税金额,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所得税征收和计算方法较多,会计应根据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处理企业的收入与费用单据的比例。所得税也应在季度结束月份计提,次月纳税申报取得完税凭证后冲减计提金额。

(二)按季度或半年缴纳的税种处理

有些税种通常不是按月份计算的,如印花税中的购销合同通常是按季度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一般是按半年缴纳,具体缴纳月份由当地税务机关规定。会计在进入企业后应首先确定企业日常主要申报税种和具体申报时间,在申报月份按时申报,足额缴纳税金。

(三)特殊税种单独处理

有些税种如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平时一般不会遇到,因此也不要特别在意,只要在实际发生时,确定缴纳和申报方法认真处理即可。

四、做账资料准备

(一)现金、银行存款明细核对

货币资金是企业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资产,因此企业每月都应认真核对每笔款项的进出记录。月底打出银行对账单同企业银行明细账认真核对往来,对存在出入的地方及时处理,确保银行账务明确。

在工作实务中,多数企业的银行账务都存在出入,不能与实际业务相吻合,有时因为处理不当导致月底银行账面余额出现负数,所以每月结账前的银行核对是很必要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归集当月所有费用单据和费用项目,确定账面有足够现金能够支付,防止账面现金余额出现负数。

(二)业务往来核对 将本月入账进项和销项发票仔细核对,确定每张发票的结算方式,是现金结算的索要收据证明,是银行结算的应取得对应的银行结算凭据,是往来挂账的按号入座认真入账。

(三)存货成本核算

每月做账前最好将上月底账面库存商品的名称、单价、金额详细列出,结合当月销售发票和进项发票的开票信息,计算入账后账面存货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不要盲目的认证发票和领用存货,导致账面库存出现负数或成本变动浮动太大,影响当期利润。根据当月销售情况,及时收集存货出入库单据,计算产品成本或销售成本,估算当月利润。

五、编制凭证

同一企业日常业务内容比较固定,所以凭证编制内容变化不大,会计只要按照固定模式逐一编制凭证即可。企业通常业务凭证类别有以下几类:

(一)完税凭证

每月月初企业成功申报后,可去银行打印完税凭证,不能在银行打印完税凭证的应去税务机关打印。取得凭证后及时入账,冲减上月计提税金或直接记入当月费用(如印花税等不需要预先计提的税金,在取得时直接记入费用)。

(二)业务发票处理

将当月填开和取得发票分类入账,按照发票的性质分别通过存货、现金、银行存款、往来账户、应交税费以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将全部专用发票入账后,查看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明细账的金额合计,是否与当月防伪税控开票系统统计的金额以及网上认证返回的认证金额是否一致,然后计算当月缴纳税金金额。

(三)费用类发票处理 做好内部单据报销制度,规定报销时间,及时收集公司员工手中的费用单据,将其归类入账。认真查看费用单据是否合法,未取得合法凭据的费用是无法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的。平时还应做好费用入账金额控制,对类似招待费、广告费等存在抵扣限额规定的费用科目,应及时核对发生金额,对超过抵扣标准的费用应减少其入账金额。

(四)成本计算及入账处理 对生产性企业,应做好内部单据传递规定,将公司发生的所有与生产有关的内部单据及时有效的传递到财务手中,进行成本核算,确保成本计算的准确。及时编制制造费用归集、分配凭证;生产成本归集、分配凭证;产品入库凭证以及销售成本结转凭证。

(五)做好费用计提及摊销

做好每月固定发生的计提业务,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水电费计提、工资计提以及以工资为基数计提的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做到不漏提也不多提;对存在需要摊销的费用如开办费、材料成本差异等每月摊销的费用,及时做好摊销分配凭证。

(六)归集损益类科目,结转本年利润

将所有单据入账后应认真归集当月损益类科目发生金额,将其分类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查看当月利润实现情况。

6.杰出装修公司会计账务处理 篇六

一、装饰装潢企业可以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制度核算。

二、新建企业,要把帐建立起来。建账:按照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确定帐簿种类、格式、内容及登记方法,设置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及备查账。

(一)设置总账

1、根据一级会计科目(亦称总账科目)开设的账簿,用来分类登记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提供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收入和利润等总括的核算资料。

2、总账的格式采用三栏式,外表形式一般应采用订本式账簿。

(二)设置明细账

1、明细账通常根据总账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设置,用来分类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提供有关的明细核算资料。

2、明细账的格式主要有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企业应根据财产物资管理的需要选择明细账的格式。

3、明细账的外表形式一般采用活页式。明细账采用活页式账簿,主要是使用方便,便于账页的重新排列和记账人员的分工,但是活页账的账页容易散失和被随意抽换。因此,使用时应顺序编号并装订成册,注意妥善保管。

(三)设置日记账

1、日记账又称序时账,是按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各单位应设置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以便逐日核算和监督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入、付出和结存情况。

2、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1)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页一般采用三栏式,即借方、贷方和余额三栏。

(2)账簿的外表形式必须采用订本式。现金和银行存款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为保证账簿资料的安全、完整,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七条规定:“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不得用银行对账单或者其他方法代替日记账”。

三、会计科目

(一)、资产类

1│ 101 │现金

2│ 102 │银行存款

3│ 109 │其他货币资金

4│ 111 │短期投资

5│ 112 │应收票据

6│ 113 │应收账款

7│ 114 │坏账准备

8│ 115 │预付账款

9│ 117 │内部往来

10 │ 118 │备用金

11 │ 119 │其他应收款

12 │ 121 13 │ 122 14 │ 123 15 │ 124 16 │ 129 17 │ 132 18 │ 133 19 │ 137 20 │ 139 │ │ │ │ │ │ │ │ │物资采购采购保管费库存材料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 委托加工物资库存产成品待摊费用

21 │ 141 │

22 │ 145 │

23 │ 151 │

24 │ 155 │

25 │ 156 │

26 │ 157 │

27 │ 158 │

28 │ 159 │

29 │ 161 │

30 │ 171 │

31 │ 181 │

32 │ 195 │

(二)、负债类

33 │ 201 │

34 │ 202 │

35 │ 203 │

36 │ 204 │

37 │ 209 │

38 │ 211 │

39 │ 214 │

40 │ 221 │

41 │ 223 │

42 │ 229 │

43 │ 231 │

44 │ 241 │

45 │ 251 │

46 │ 261 │

47 │ 270 │

48 │ 272 │

49 │ 273 │

(三)、所有者权益类

50 │ 301 │

51 │ 305 │

长期投资拨付所属资金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临时设施临时设施摊销专项工程支出 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待转销汇兑损益短期投资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其他应付款 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 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递延税款专项应付款住房周转金实收资本上级拨入资金

52 │ 311 │资本公积

53 │ 313 │盈余公积

54 │ 321 │本年利润

55 │ 322 │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

56 │ 401 │工程施工

57 │ 411 │工业生产

58 │ 421 │机械作业

59 │ 431 │辅助生产

(五)、损益类

60 │ 501 │工程结算收入

61 │ 502 │工程结算成本

62 │ 504 │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

63 │ 511 │其他业务收入

64 │ 512 │其他业务支出

65 │ 521 │管理费用

66 │ 522 │财务费用

67 │ 531 │投资收益

68 │ 541 │营业外收入

69 │ 542 │营业外支出

70 │ 550 │所得税

71 │ 560 │ 以前损益调整

四、注意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

成本费用通过工程施工科目核算。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成本项目一般应包括:(1)人工费;(2)材料费;(3)机械使用费;(4)其他直接费;(5)间接费用(指企业各施工单位,如工程处、施工队、工区等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其中,属于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等直接成本费用,直接计入有关工程成本,间接费用可先在本科目设置“间接费用”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月份终了,再按一定分配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工程成本。月末余额为未完工程的实际成本。

五、涉及的税金:

(一)营业税

应纳营业税税额=应纳税营业额*适用税率,税率:3%

(二)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税率:7%、5%、1%

(三)教育费附加:

应纳教育费附加=应纳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税率:3%

(四)印花税税率

1、财产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适用税率为千分之一;

2、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运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税率为万分之五;

3、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税率为万分之三;

4、借款合同,税率为万分之零点五;

5、对记录资金的帐薄,按“实收资本”和“资金公积”总额的万分之五贴花;

6、营业帐薄、权利、许可证照,按件定额贴花五元。

(五)房产税:

(1)从价计征: 全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

(2)从租计征:全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

(六)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定额税率,即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额,按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规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具体标准如下:

(1)大城市0.5元至10元。

(2)中等城市0.4元至8元。

(3)小城市0.3元至6元。代理销售各大网校学习卡|国内财

(4)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2元至4元。

全年应纳税额=实际占用应税土地面积(平方米)*适用税额

(七)企业所得税征税范围: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

年应纳所得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税率18%;

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至3万元的,税率27%;

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上的,税率33%

(八)个人所得税:

工程施工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工程施工过程所发生的直接成本费用通过“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核算。该科目根据施工项目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进行辅助核算,按照成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一般以独立的工程合同所确定的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在同一施工现场、同一项目部管理、工程开、竣工时间相差不大的条件下,也可将两个或多个工程项目合并确定为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分包工程费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间接费用通过“施工间接费用”科目核算。如有多个项目,应在项目间进行分配。

主要会计分录:

1.材料费

领用的自购材料,根据领料单或出库单等单据,计入合同成本中的材料费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费

贷:原材料

2.人工费

根据工资清单,所发生的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等费用计入合同成本中的人工费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人工费

贷:应付工资

贷:应付福利费

3.分包工程费用

(1)预付工程款

根据合同协议约定支付的预付款应计入“应付账款——应付分包款”科目

借:应付账款——应付分包款

贷:银行存款

(2)工程款结算

根据与分包企业确认的结算通知单,确认应付的工程款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分包工程费用

贷:应付账款——应付分包款

(3)支付进度款:

支付已经办理结算的款项时,借:应付账款——应付分包款

贷:银行存款

4.机械作业和机械使用费

(1)使用自有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为承包工程进行机械作业所发生的人工费、燃料及动力费、折旧及修理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等各项费用,计入“机械作业—承包工程”明细科目。机械作业科目应遵循“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核算原则。

借:机械作业—承包工程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累计折旧„..月份终了,分配至工程施工科目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机械使用费

贷:机械作业—承包工程

(2)上述对本单位承包工程所发生的各项机械作业费用如果金额较小,也可以直接计入工程施工科目中的机械使用费科目。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机械使用费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应付工资

累计折旧„.(3)从外单位或本企业其他内部独立核算的机械站租入施工机械,支付或负担的机械租赁费,直接记入“工程施工”科目。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机械使用费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与外部单位往来用)

其他应收款—公司内部往来(业务结算)(与独立核算单位业务用)

5.其他直接费

如设计和技术援助费用、施工现场材料的二次搬运费、生产工具和用具使用费、临时设施摊销、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用、场地清理费用、水电费等,计入其他直接费科目。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其他直接费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应付购货款等

临时设施摊销

6.施工间接费用

(1)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工资、奖金、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办公费、差旅费、财产保险费、工程保修费、排污费等费用,应首先计入“施工间接费用”科目

借:施工间接费用

贷:银行存款

累计折旧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

2)月末,施工间接费用应转入施工成本中的间接费科目,如果是多个项目,应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施工间接费

贷:施工间接费用

(四)经营收入、成本和税金

每月根据确认的产值确认收入,年底根据确认的数额确认收入,并对其他月份进行适当调整。产值确认后,确认合同毛利,记入“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主营业务收入”与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的差额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参照新的《施工企业核算办法》

1.每月根据确认的产值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2.年末根据工程部核实的项目进行收入和成本的调整(调减用负数)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3.工程完工后,应根据决算文件,扣除以前确认的收入和成本,来确认当期收入和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4.计算各期应交纳的税金及附加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建税等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等

(五)工程结算 参照新的《施工企业核算办法》

(六)工程决算

工程完工决算后,应将工程结算科目与工程施工科目冲抵,冲抵后,工程施工科目与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均为零。

借:工程结算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一、会计制度正规记账(权责发生制):

⑴发生工程费用计入借:工程施工贷:材料、费用

⑵确认收入(按完工进度提)计入借:主营业务成本贷: 主营业务收入,差额计入借/贷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⑶根据合同办理结算计入借:应收账款 ——XX贷:工程结算,⑷完工后,计入借:工程结算贷:工程施工,⑸分批收到工程款计入借:银行/现金贷:应收账款——XX

二、软件简化记账(收付实现制):

⑴发生工程费用计入借:工程施工贷:材料、费用 ⑵完工后计入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工程施工 ⑶分批收到工程款

㈠开票时:计入借:应收账款贷: 收入

㈡收到货款计入借:银行/现金贷:应收账款

{㈢或简化去掉应收账款直接计入借:银行/现金贷:收入} ⑷结转工程毛利计入借:收入贷:成本、差额

7.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账务处理 篇七

一、个人缴费项目及缴费比例

1. 缴费项目。随着国务院国发 【2015 】 2号文件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出台,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 单位) 、 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也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为此,林区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三机关个人的缴费项目也就由原来的只上缴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增加为上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职业年金、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四个项目, 林区中小学、教育机构个人缴费项目也由原来的只上缴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增加为上缴基本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五个项目。

2. 缴费比例。基本养老保险费个人缴纳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职业年金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 ,医疗保险费个人缴纳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2% ,失业保险费个人缴纳比例为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的1% , 住房公积金根据当地政策规定确定缴费比例, 山河屯林业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中小学校、教育机构个人缴费比例为上年工资总额的12% 。

二、各项缴费的账务处理

为了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工资核算的完整性,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山河屯林业局将以上各项缴费分别列入工资支付单,由财政局统一代扣代缴。

1. 各项缴费金额的填列。工资支付单上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项目根据人事部门提供的每月应缴数额填列。针对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计划一般要在当年年末才能下达的实际情况,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每月按照上年缴费计划计算出平均数额,预算填列,待年末实际缴费计划下达后调整补齐。住房公积金根据每月由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审核后的个人缴费金额填列。

2.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填列。林区公安局、 检察院、法院和中小学校、教育机构人员的工资总额大部分已超过计税扣除金额,为了完整体现工作人员每月应发实发工资情况,在工资支付单上增加个人所得税项目,以每月工资总额扣减基本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仅指中小学、教育机构) 、 住房公积金后的金额作为计税基数,计算出工作人员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据实填列。以上各项缴费数额填列完成后,在每月报送工资支付单时,分别上报与填列支付单上数额相同的缴费明细表,并且要求各项缴费明细表分别填报,即基本养老费明细表、职业年金明细表、 医疗保险费明细表、失业保险费明细表( 仅指中小学、教育机构) 、住房公积金明细表和个人所得税明细表,此表一式两份,一份由本单位留存备查,一份送交相关审核部门。

3. 账务处理。每月末各单位按要求将完成的工资支付单报送到林业局财政局。根据国家财政、省森工总局关于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公检法经费、林区中小学教育经费执行单独建户、 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实行报账制管理的规定, 林业局公、检、法,中小学、教育机构实行报账制核算,由林业局财政局统一管理。

( 1) 基层单位账务处理。公、检、法,中小学、教育机构各单位每月末向财政局报送工资支付单时,报账员按照工资支付单上的工资总额填制报账单,待林业局每月发放工资时由报账员按照工资总额扣减基本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仅指中小学、教育机构) 、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后的净额开具银行支票,到开户银行办理个人工资代发事宜。

8.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账务处理 篇八

摘 要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国际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会计核算原则,在会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其涵义和重要性方面进行相关的论述,从而分析其在会计运用过程中的问题,不过着重还是谈其在会计账务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实质重于形式 会计账务 运用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和重要性概述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指的就是在企业进行会计工作的核算时候,需要将交易等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实质作为核算的基础,而不是其外在的法律形式。因为,在实际的核算工作中,交易或者事项的外在形式无法较为真实的对实质的内容进行反映。为了能够使得会计信息充分的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真实的反映,仅仅依赖交易的外在形式是不行的,而如果忽略了交易本身的实质,那么可能会使得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管理人员决策失误。

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会计账务处理中的应用

1.确认融资租赁设备或者资产中的应用

租赁可以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所谓经营租赁就是经营租赁者只是租用别人的资产,定期付租赁费,就像我们租别人的房子只需要付租金一样。资产的保养、维护都归出租方,因为他们才是资产的主人。融资租赁者却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一次性支付购买资产的费用。于是向出租方提出融资请求,先将资产拿来用,在约定的租赁期内分期支付资产的价款。对出租方来说,他相当于提供了给承租方一笔贷款,不过贷款的形式是资产形态,在每一个收租的日子收取的租金包括两个部分:资产的本金、出租方垫付资产本金而要求的利息。融资租赁实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这种通过融资的方式来租赁的设备资产,虽然法定意义上来讲,承租方不承担所有权,但是在租期之内,承租方具有使用该财产或者设备的权利,并且从中获取收益,在租赁期满之后,承租的单位具有购买这项资产的优先权,类似于这种情况,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售后的回租和回购

售后的回租或者回购实际上就是一种融资的行为,不能被作为收入来对待。首先,售后的回购行为指的是企业单位将原有的固有资产以交易的形式售卖给其他的买家,会收到相应的价款。然后签订相应的转手手续和协议,表明将来的某一时刻会将财产进行购回。在货物被卖房购回之前,资产或者货物的所有权已归为购买方。但是我们如果从经济的实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这项被转移的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实际上还是在原单位,并未被转移走,因为还有补充的协议规定其会在将来的某一时间购回。另外,就是在出售的过程中,往往售价会高于产品自身拥有的价值,如果这时被当作收入记入账目中,那么很容易形成企业利益的虚高。所以,这笔交易虽然是一项销售收入,但是从实质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种售后的回购仅仅是企业的融资行为中的一种。不可以作为一项收入。而售后的回租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租赁业务,即企业将某一项资产出售之后,又通过租赁的收段来进行回租,这种行为从形式上来看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利润,而且所出售的资产的所有权及其附带的报酬和风险也一并转移了,但是从经济的实质上来看,资产在售出和租回的过程中存在资金上的联系,这种售价和租金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从实质来说这种售出和租回是同种交易,如果我们将在售出和租回发生的损益作为当期损益来对待,那么就不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

3.在确认收入的时候

根据我国关于收入的相关规定,只有符合:商品的所有权和相应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在交易中完成转移;出售商品的一方对售出的产品没有继续管理或者控制;交易的相关收益可能流入企业;商品销售中的成本和收入能够得到可靠的计量这些条件才能却认为销售过程中的收入。在这样的规定下,例如:售后的回购行为、拥有退货权利的销售等特殊的交易方式应该被特殊的核算。根据会计准则中对于收入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知道,一项业务,如果完成交易后,购货的一方拥有退货的权利,那么应该当作交易的实质来进行核算方法的选择。举个例子来说:在商场中,我们购物通常会有厂家打出三包的旗号,如果在三个月内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退货或者换货,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这种退货的比例在1%之下,在这个例子当中,虽然商场有一定的所有权风险承担,但是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而这种风险是次要的。可以在商品卖出之后,直接计入收入的账目。在这二者之中,就充分显示出了实质重于原则的作用。

4.投资过程中核算方法的选择

根据企业的会计制度中相关的规定,可以知道企业在进行投资的时候,投资比例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投资的核算方法,同时投资的实质对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也很重要。如投资比例虽然未够20%,但通过其他方式取得了对企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么应该采用权益的方法进行核算。反过来,应该采用成本的方法进行核算。所以,企业的会计制度一方面采用权益的方法进行核算,另一方面又采用成本的方法进行核算,一方面对持股的比例进行了规定,另一方面,又对成本法的界限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后者的前提,也很好的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5.在资产减值的认定中的具体运用

新会计准则列举了7种迹象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减值的标准。这7种迹象是指: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法律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等。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如果存在上述的迹象,就需要认定相应的减值。从法律形式上看这7种迹象的存在并不影响其价值。但从经济实质来看,这7种迹象会对资产的价值产生影响。例如.某企业由于生产技术的改变,2006年10月有条账面价值150万元的生产线被闲置。对于闲置的生产线,从法律形式上看,并未有任何的改变,但从实质上看,该生产线因生产技术的改变已使其价值产生变化。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2006年1 2月必须认定该生产线的减值。

6.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的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中的具体运用

在商业交易过程中,会因为资产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而对公司的当期损益产生影响,这一点在非货币交易中格外突出。举个例子:甲公司用账面价值200万元的医用电子仪器(该仪器的市场价值为200万元)与乙公司的一批价值210万元进口内燃机(该内燃机的市场价格为210万元)进行商品交换,若加以两家公司并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关系亦或是相互间有重大影响,那么在本次交易中甲公司的内燃机的入账价值为210元,同时获得10万元的营业外收入;然而若两家公司具有控股与子属关系,换言之是两家关系企业,则甲公司在本次交易中换入的内燃机的架势便是200万元。由此可见:如果在非货币交易里,交换入帐的商品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不能够被可靠地计量出公允价值,那么将对交易公允与否产生影响。所以企业在商品交易中必须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既是对会计准则的修正和补充,使得会计核算的信息同客观的事实相吻合。又为会计人员带来了较大的操作空间。有的企业为了增加自身的利益,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进行有意的回避,从而很可能发生越轨的行为,这在固定资产租赁的相关分类中表现的更加明显。当然这也就告诉我们”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都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7.在对日后事项进行调整时的事项

所谓的调整事项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者之前存在的事项。日后调整事项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一定时期才得到新的或有力的证据证实。从上面的定义上来看,是非常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也就是事项的实质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者之前就存在,只不过在日后时期得到了相应的证据来证明或者修正这一点,则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事项进行调整时,需要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然后对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

三、总论

近几年来,会计造假事件在我国屡见不鲜,会计界的诚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果想要使得会计形象得以保全或者使会计信息能够被社会接受,就应该从实质重于形式出发。只有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抓住经济的本质,才能在创新和时代的改变中经受住考验,使会计活动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1]付春蕾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财会通讯.2005.

[2]杜秋娟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现代审计与会计.2007.

[3]徐新辉.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科学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代财会.2005.

9.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账务处理 篇九

一、客户奖励积分的会计处理方法确认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对于企业授予客户的奖励积分,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对该交易事项分为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情况一: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应当将销售商品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账款在本次商品销售或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与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之间进行分配,将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账款扣除奖励积分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收入,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确认为递延收益。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为单独销售可取的金额。如果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不能够直接观察到,授予企业可以参考被兑换奖励物品或服务的公允价值或利用其他估计技术估计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

情况二:获得奖励积分的客户满足条件时有权利取得授予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在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时,授予企业应将原计入递延收益的与所兑换积分相关的部分确认为收入,确认为收入的金额应当以被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数额占预期将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总数的比例为基础计算确定。获得奖励积分的客户满足条件时有权利取得第三方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如果授予企业代表第三方归集对价,授予企业应在第三方有义务提供奖励且有权接受因提供奖励的计价时,将原计入递延收益的金额与应支付给第三方的价款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收入;如果授予企业自身归集对价,应在履行奖励义务时按分配至奖励积分的对价确认收入。企业因提供奖励积分而发生的不可避免成本超过已收和应收对价时,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有关亏损合同的规定处理。

上述针对奖励积分的会计处理方法,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收入和费用这两个会计要素的概念。即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期会导致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和货币性资产增加;当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时,与奖励积分相关的递延收益满足了收入的确认条件,导致企业收入增加,引起企业当期经济流入增加,同时授予企业归集和结转奖励积分对应商品或服务成本,引起企业当期销售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全面揭示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涉及的有关收入的时间区域,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全面、系统的反映了企业的会计信息。但是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并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因为客户兑换奖励积分从会计实务上来看,会引起授予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如果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当期,将销售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账款在本次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产生的收入与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之间进行分配,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递延收益,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在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时,将以前确认的递延收益确认为当期收入,同时结转与奖励积分对应商品或劳务的成本,这也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也易使人理解;但当奖励积分到期,客户没有兑换时,会导致收入与费用不配比,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和配比原则。

二、客户奖励积分作为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目前,国外对授予客户的奖励积分的会计处理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增量成本法和收入递延法。增量成本法的会计处理为:当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把收到的货款或应收的货款全额确认为收入,同时确认与之相关的成本。当顾客所累积的积分足以兑换奖励时,根据兑换百分比来估算出由于提供该奖励所引起的企业增量成本,并把该增量成本确认为预计负债。收入递延法会计处理为:当企业与顾客进行某项交易时,企业应把所收到的顾客付款看做是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该交易所引起的收入,另一部分是提供奖励积分所引起的收入;当这项交易完成时,企业仅确认前一部分收入,而把另一部分收入予以递延,直到顾客兑换奖励积分时,企业才确认被递延的收入。可见,我国会计准则中采用的是递延收入法。目前,我国企业的奖励积分计划开展的非常迅速,涉及行业越来越广泛,但对由此引起的收入与费用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未进入深入、细致的研究。我国目前采用的递延收入法也有着诸多缺陷:一是可能导致一些企业的收入和利润被扭曲,造成会计报表有关项目的比例关系和财务比率之间缺乏可比性,从而容易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误解;二是把收入分为两部分,造成企业所得税的延迟支付,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空间,直接损害了国家利益;三是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和配比原则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容易造成会计人员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原则理解的混乱。

基于上述负面影响和奖励积分的实质,笔者认为应将奖励积分计划作为或有事项处理。其理由是奖励积分同时具备或有事项的四个特征:奖励积分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奖励积分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奖励积分是否兑换这种结果只能由未来不确定的兑换或不兑换加以证实;影响奖励积分结果的不确定性因素不能由企业控制。其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可分阶段做如下设计:

(一)赠送奖励积分时的会计处理方法。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确认收入时,由于奖励积分的存在引起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如果这种奖励积分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出同时符合或有事项确认的三个条件时,应将奖励积分引起的销售成本增加额予以确认: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其会计处理为:根据以前期间客户执行奖励积分计划的概率、销售数量的大小、可能产生的销售成本的增加额,预计本期消费奖励积分计划可能产生企业未来销售成本的增加额,对于可以合理确认的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即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会计科目,贷记“预计负债奖励积分”等科目,并在报表中进行相应披露;如果奖励积分涉及的成本增加额不能同时符合或有事项确认的三个条件,则不应将奖励积分确认为当期负债,只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相应披露。

(二)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时会计处理方法。以后期间客户按照奖励积分计划的规定进行奖励积分兑换时,作冲销预计负债的账务处理,即根据客户兑换奖励积分的金额,借记“预计负债奖励积分”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并在会计报表中进行披露。

从上述会计处理中可以看出,将奖励积分计划作为或有事项处理,一方面符合业务的实质,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另一方面缩小了企业利用奖励积分操纵利润的空间,使得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完整,同时有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于企业的未来期间不会带来收入的营业成本有一个初步印象,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授予客户奖励积分”有关“收入”的账务处理问题

企业经济业务:

顾客每次购物20元以上可以积一分(顾客办有企业积分卡,结账前出示或报一下手机号就可积分),顾客持积分可以兑换不同的商品或购物卡(需要花不同的积分做为对价)。

设定的方案或选定的商品原则上是积分一分值2毛钱。顾客兑换的商品同样过机做销售处理。

现行企业的账务处理是顾客购物积分时对“积分”没有账务处理,只对正常的商品的标价作收入处理,奖励积分的公允价价值没有确认为递延收益。

顾客现金购物1170元,顾客积分58.5分(按方案大致值11.7元)

借 现金 117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顾客累计积分到一定程度,自愿选择何时兑换.假如顾客几个月累计到N分,他来兑换其中的50分,兑换5盒蒙牛250ml纯奶(假设顾客不知黄曲霉素的事),正常售价是21元。

借:销售费用--促销费10.5

贷:主营业务收入8.9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

近读资料发现:

(1)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应当将销售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货款在本次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产生的收入

与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之间进行分配,将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货款扣除奖励积分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收入、

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确认为递延收益。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为单独销售可取得的金额。

顾客购物1170元时,顾客可积分58.5分,按方案值11.7元(综合方案,商品售价的尾数、积分的尾数、顾客积分的比率和意愿兑换的比例,)

借:现金 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1518.3

递延收益 1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2)获得奖励积分的客户满足条件时有权利取得授予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在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时,授予企业应将原计入递延收益的与所兑换积分相关的部分确认为收入,

确认收入的金额=递延收益×(被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数额/预期将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总数)

假如几个月后,顾客累计了N分,他花其中的50分兑换了5盒250ml的蒙牛纯牛奶。

借 递延收益10.5

贷 主营业务收入 8.9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

两者的影响:

(1)税收:对增值税无影响.对企业所得税无影响。

(2)利润:总期间无影响

10.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账务处理 篇十

一、实行企业所得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政策性减免的小企业,应先按照规定计提和缴纳企业所得税,在实际收到返还的所得税时再冲减收到退税款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计算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收到时:(1收到本减免税 借:银行存款 贷:所得税费用(2收到以前减免税 借:银行存款 贷:以前损益调整

二、如果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且当地税务机关批准直接减免(法定减免的则可以不作账务处理,也可进行以下处理:

计算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确认时: 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贷:所得税费用

三、如果减免的所得税是有指定用途的政策性减免:(1所得税退税作为国家投资,形成专门的国家资本。收到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金

(2所得税退税款作为国家对所有投资人的赠与,用于企业发展再生产。收到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所得税退税款作为专项用于某个项目、设备、特定人群的资金。收到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交款———××部门

其他应付款———××项目 使用的时候: 借:其他应付款———××项目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上述1-3项退税均没有对企业税后利润产生影响。

(4所得税退税款部分用于企业的发展、部分按照规定上交有关部门。收到退税时: 借记:银行存款

11.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问题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问题探讨

一、基建会计的定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对我国基本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哪么什么才是“基建会计”呢?基建会计是应用于基本建设领域的一种专业会计,是会计的重要组成部份,主要包括基建会计核算、基建项目投资控制、概算执 行控制、以及招投标管理、合同谈判、合同管理、工程量价审核、竣工结算以及财务决算等相关事项。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制度为依据,运用专门的方法,对基本建设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的、完整的、系统的核算,提供全面的、真实的会计资料,并进行分析和监督,以便加强基本建设经济管理,促进提高投资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为了有计划地进行基本建设、合理运用基本建设资金,提高基本建设的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基建会计在基本建设经济管理中的核算和监督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业务不熟

在有些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财务人员对基建的业务核算比较陌生,没有熟练掌握基建会计业务,不能很好的做好基本建设的核算工作,从而影响了地方的基本建设进程。虽然“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相关的规定的文件已转发到各个基层部门,并且组织了相关的基建会计培训学习,但由于基建业务对于大部分单位而言不是经常性发生,因而没有引起财务人员的足够的重视,单位一旦发生基建业务,财务人员对会计核算工作便无从着手,更谈不上对基建业务的财务管理。

2.会计核算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都是实行单一账户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基建业务核算时,一般只设置一套账,即将基建賬并入到行政事业账中,由此而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容易把基建业务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同类业务相混淆,如基建业务的费用支出有建设单位的管理费、人员招待费等,但在行政事业单位费用支出中也有人员招待费,因此,双方产生的费用都可以记在对方的费用支出中,这就行政事业单位的费用核算带来了很多没有必要的麻烦,从而不利于经费的核算,影响了基建业务的正常开展与进行。因此,这种单一账户核算体系存在很大的弊端,不利于正常的会计核算。

3.资金管理不够严格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上一般比较简单,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都是有国家财政拨款,行政事业单位只要按照规定取得适量的资金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合理使用就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基本建设的资金管理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由于基本建设的资金一部分是由国家财政拨款,还有一部分是银行贷款,因此,对资金管理不严格的话,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所以在基建的资金管理上需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特别是做好银行贷款的资金管理工作,由于行政事业会计人员与基建工作的脱节,对工程施工进度和用款情况了解不够,往往会造成资金的供应和需求不能有效地配比,因而不仅影响了基建的进程和质量,还会产生很多没有必要的利息费用。

三、对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建议

1.加强对基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基建会计人员对基本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与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这种培训与教育重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建设事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快速发展,与基建会计相关的各种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有目的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专项知识培训,使会计人员不仅具有过硬的基建会计知识,还掌握了与基建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施工工程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会计人员掌握着单位的大量资金,单位的各项费用支出都需要经过会计人员之手,这就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保证单位资金的安全。

2.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单一账户的存在种种弊端,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严格执行财政部相关法规对基建会计核算的要求,为每一个基建项目单独设立账套去核算,并为每一个基建账套开立独立银行户头,把基建费用与单位日常费用开支相分离,把双方费用支出记在不同账户的名下,这样有利于对项目整体的清晰核算和管理。

3.加强对基建资金的管理,健全资金管理体系

做好基建会计核算工作应该要重视对建设资金的管理。基本建设由于工程量较大,使用的资金量相应的也比较大,所以,在基建资金管理中,要对项目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定期与开户银行进行存贷款项核对,对未达账项进行核实,对出现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追查,保证各项资金可以落到实处,杜绝各种贪污和资金拆借行为,严禁私自挪用建设资金,从而不仅有利于对项目整体进行全面清晰的分析核算,更有利保证资金安全,使每一分钱都可以用到实处。

四、总结

基本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基建会计核算水平,保证基建会计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与进行。

参考文献:

[1]颜 乾: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

12.论人力资源会计的账务处理 篇十二

一、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账户设置

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应遵循重要性原则, 避繁就简, 账户设置不宜过多过细,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具有可操作性和有用性。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的归集、人力资产的摊销、人力资产损益的确认等方面。人力资源会计应在传统会计账户设置的基础上, 增设“人力资产”、“人力资产累计摊销”、“人力资产取得成本”和“人力资产开发”、“人力资本收益”账户。

(一) “人力资产”账户

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 核算人力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借方反映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资本性支出, 即人力资产的增加。贷方反映人员因调出、退休、死亡等而减少的人力资产数额, 即人力资产的减少。余额在借方, 反映现有人力资产的历史成本, 本账户可按部门和个人设置明细账。因为人力资源成本业务一般在借方, 设置的专栏也只反映借方金额, 当人力资产退出企业时登记的贷方金额应用红字在借方栏内登记。

(二) “人力资产累计摊销”账户

人力资源能给一个组织的现在和未来带来经济效益, 所以为获得人力资源而发生的投资支出作为人力资产转出后, 其价值应逐期摊销, 以便与该组织的收入配比。设置“人力资产累计摊销”账户用来核算一个组织人力资产价值的逐期摊销和累计摊销额。贷方登记本期摊销的人力资产价值, 借方反映退出该组织的人力资源已提摊销额, 余额在贷方, 表示累计摊销额。通过设置该备抵账户, 既可以使“人力资产”账户全面反映人力资产投资的原值, 也可以通过“人力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与本账户的贷方余额之间的差额来反映人力资产投资的现存价值。该账户还可以根据“人力资产”账户的明细分类账来设置相应的明细分类账, 用以反映人力资产已提折旧额。

(三) “人力资产取得成本”与“人力资产开发”账户

“人力资产取得成本”账户用来集中核算某组织自招募人员起至将录取的新职工安置在相应岗位为止的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支出费用, 从而确定当期人力资产取得成本总额的账户。账户的借方汇集当期所有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 包括招募、选拔、雇佣和安置成本, 贷方结转资本化的人力资产取得成本, 本账户月末无余额。该账户应按人员类别设置明细分类账, 在明细分类账中可将招募成本、选拔成本、雇佣成本和安置成本分别列示。“人力资产开发”账户用来汇集某组织因生产管理的需要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培训, 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技能和素质而实际发生的成本, 是确定当期人力资产开发成本总额的账户。账户的借方汇集当期发生的人力资产开发成本, 包括定向成本、脱产培训成本以及在职培训成本, 贷方结转的是资产化的人力资产开发成本。本账户无月末余额。在账户内可按人员设置明细分类账, 在明细分类账中可将定向成本、脱产培训成本、在职培训成本分别列示。

(四) “人力资本收益”账户

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 核算某组织在劳动合同到期时需要偿还给劳动者的部分价值, 包括人力资产使用权让渡收益、雇佣劳动者 (劳动力) 违约赔偿收益、人力资产原值和评估增值部分 (减值时冲减) 等。当企业取得人力资源收益及评估增值时记贷方, 当劳动者离开企业损失及评估减值时记借方。期末将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后该账户无余额。

二、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价值法

人力资源资本化, 涉及到人力资产的计价, 对人力资产的计价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对人力资产应按照其获得、维持、开发过程中的全部实际耗费人力资源投资支出作为人力资产的价值入账, 这样既客观又方便, 称为成本法, 但该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出人力资源的内在价值。另一种方法认为, 对人力资产应按其实际价值入账, 而不应按其耗费支出入账, 因为企业获得、维持、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中的支出往往与人力资产的实际价值不符, 对人力资产应按实际价值入账, 该方法称为价值法。价值计量模式更有利于反映人力资源的经济本质, 使投资者更准确地把握好企业人力资源价值对企业总价值的影响程度。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方法主要有:未来工资报酬折现调整模型、商誉法、未来收益折现法和随机报酬价值法。

(一) 未来工资报酬折现调整模型

1964年, 郝曼森提出以效率作为未来工资报酬的调整值, 以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值来计算人力资源价值。他认为, 组织之间盈利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人力资产素质的不同所形成的, 因此可将职工未来工资报酬的现值乘以反映本组织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赢利水平差别的效率系数作为人力资源价值的确定方法, 效率系数可以用给定的期间内某组织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相比计算出的投资报酬率反映, 其计算模式为:

其中:Vn表示年龄为n的员工的人力资源价值;I (t) 表示员工第t年的预计工薪收入;t表示该员工未来工作年限;r表示适用于该员工的收益贴现率;RF表示现实年度某企业的投资报酬率;RE表示现实年度全行业企业的投资报酬率。但该模式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 该模式没有考虑未来5年企业职工职位或工作岗位的变化情况, 这与客观实际并不符合;其次, 职工为企业服务的年限并非5年, 因此公式的权数确定也是主观的;再次, 该模式也是以企业发放给劳动者的工资为基础来计算人力资源价值, 但工资只是企业使用人力资源所付出成本的一部分, 是消耗掉的人力资源必要劳动的补偿价值, 以工资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只是人力资源价值的一部分。它没有考虑人力资源补偿价值中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的支出。因此, 该模式仅提出一种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 可计算出各种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相对数值, 便于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相互比较。赫曼森的模式仅是向企业外部投资者报告信息, 而没有注重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二) 商誉法

该方法把企业过去若干年中超过本行业平均盈利的部分作为商誉, 然后乘以人力资源投资额在总投资额中的比例, 其结果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公式为:人力资源价值=本企业实际净收益-企业总资产×本行业投资报酬率。但由于商誉的计算不能完全代表其真实价值, 所以其准确度值得怀疑。此外, 当企业的收益等于或低于本行业平均盈利时, 所得的人力资源价值为零或者为负值, 低估了人力资源的价值。该方法比较适合于群体价值的计量。

(三) 未来收益折现法

企业未来收益模式又称为经济价值法, 最早在1968年由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弗兰霍尔茨提出。该模式是用某一企业组织未来赚得的收益来估计企业的经济价值, 并按人力资源的投资率, 乘以该经济价值的现值而求得人力资源的群体价值的方法。该模式认为人力资源价值在于其能够提供未来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V表示以未来盈余现值表示的群体人力资源价值:i表示折现率;T表示员工退休年龄;Rt表示第t期的组织未来净收益;H表示人力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该方法虽然体现了会计中的配比原则, 但由于未来企业净收益、人力资源使用年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实用性较差。该方法适合群体价值的评价。

(四) 随机报酬价值法

弗兰霍尔茨在1985年又提出了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随机报酬模式。他认为, 人对于组织的服务价值在于其能够提供未来的用途和服务;人对组织提供的服务量是由人的生产能力、在企业中所处的职位决定的;人在组织内目前或未来所担任的角色的可能性是随机的。弗兰霍尔茨把这种过程称为有报偿的随机过程。因此计算人力资源价值时, 只能综合考虑预计服务年限、服务状态、特定服务状态下的价值及其概率来预期。该计算模式为: 其中:V表示人力资源价值;Ri为第i种工作状态下预期服务的货币表现, 即该种状态下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P (Ri) 为员工处于Ri状态下的概率;m为工作状态数 (离职预期服务货币表现为零) ;n为该员工为企业服务期望年限。随机报酬价值模型以人力资源为组织提供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来计量其价值, 考虑了员工处于何种服务状态, 是一种动态模型。

在现实中, 群体价值计量是职工群体在企业预期协作中产生的经济贡献, 而个人价值是职工个人在企业预期服务期间的经济贡献, 两者是互补的。前者对企业整个价值及其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而后者, 特别是测算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的个体价值, 可提供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所以, 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灵活运用, 更为准确地计量人力资源价值。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报告

人力资源会计的报告的形式是多样化的, 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 具体可从对外报告和对内报告两个方面加以揭示。

(一) 对外报告

人力资产的价值应通过货币和非货币方法计量, 人力资产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通过劳动者权益的数额反映出来, 这些信息对决策者来说是重要的相关资料, 必须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方法是传统会计方法和技术不断发展革新的结果, 是传统会计中要素发展的分支会计之一,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可以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加以披露和报告。

在资产负债表中, 可将有关“人力资产”的数据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列示于“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之间, 因为人力资产是由人力资源投入企业而形成且持续期限大于一年, 是企业的一项长期资产, 但其自身也有一定的流动性。相应地, 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 可以增设“人力资本收益”项目, 用以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本及其所有者权益分成。利润表中应增设“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和“人力资源开发”项目, 以反映企业为使用人力资源而发生的不应资本化的费用和人力资源的摊销额, 同时应对管理费用账户的内容进行调整。现金流量表中, 对为取得开发、培训人力资源而发生的现金和企业人力资源带来的现金流入, 应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下单独列项反映。

由于人力资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所以还应在表外附件中, 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揭示人力资源的状况, 从动态方面, 应揭示报告期内追加的人力资源投资总额占本期总投资的比重等数据;从静态方面, 应报告人力资源占企业总资产的比率, 企业员工学历构成、职称等情况, 以展现人力资源的全貌。

(二) 对内报告

对内报告的内容应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非货币性信息, 主要是企业现存的人力资源组成分配及利用情况, 特别是对于一些高成本引入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应重点提示;另一部分是货币信息, 主要是企业各责任中心人力资产的现值, 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等, 对于一些高成本引入的重要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 应单独地分析其成本与创造的效益, 以确定其投资收益率。

由以上基本理论知识可以看出, 要真实全面地反映人力资源的价值还得借助于非货币性计量方法。一般就内部管理者来说, 其更关注的是该方面的信息。这些非货币信息可以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或者单独设立“人力资源投资报告”和“人力资源变动报告”, 反映本期人力资源招聘、使用、培训的情况, 以及本期人力资源数量、评估价值、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变动情况。人力资源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更新速度快、创新能力强, 这些都加大了企业经营和决策的风险, 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工作者提供及时、灵活和全面的信息以满足自身决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惠、潘冉洁:《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综述》, 《财会通讯》 (综合版) 2005年第11期。

[2]弗兰霍尔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版。

13.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账务处理 篇十三

短期投资

坏账准备

累计摊销

预付账款

2.3.库存现金、短期投资、其他应收款、周转材料这些科目均为速动性的流动资产。(错误)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后,下列会计科目的余额不应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是()。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坏账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待摊费用

4.5.在2013年1月1日,小企业对照着新旧会计科目表,将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类科目余额直接结转至新准则所规定会计科目的账户之中即可。(错误)关于资产类会计科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周转材料,核算小企业库存的周转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消耗性生物资产指的是小企业(农、林、牧、渔业)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代售的牲畜等

长期债券投资按照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作为成本进行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期间分得的现金股利,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6.7.小企业(批发、零售业)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直接计入当期销售费用。(正确)“短期借款”科目贷方核算的内容是()。

借款人的借款本金

预提的借款利息

偿还的借款本金

偿还的借款本金和利息

8.9.政府补助,是指小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包含政府作为小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错误)A公司是一小型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初,收到投资者甲按约定投入的办公设备一套,经评估确定的价值为300万元,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51万

元。甲在A公司的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为270万元。对于该项投资A公司账务处理错误的是()。

贷记实收资本300万元

贷记实收资本270万元

借记固定资产300万元

贷记资本公积81万元

10.盈余公积核算小企业按规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可以用来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等。(正确)

11.小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分配后一般应转入的科目是()。

库存商品

本年利润

生产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12.研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借记“无形资产”,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正确)

13.利润表中的利润不包括()。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主营业务利润

净利润

14.终了,小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纳税税额,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正确)15.无形资产的摊销期不得低于()年。

16.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的核算方法是()。

成本法

权益法

成本法和权益法

成本法或权益法

17.下列科目中,属于负债类科目的是()。

营业税金及附加

固定资产清理

递延收益

长期待摊费用

18.小企业收到投资者以现金或非货币性资产投入的资本,应当全部计入实收资本。(错误)

14.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账务处理 篇十四

2018年浙江省会计从业会计基础常考分录大全: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2018年会计从业考试各地时间不太相同,考生要决定备考,就要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高会计从业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一、利润形成的账务处理

(一)利润的形成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构成。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分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这一指标能够比较恰当地反映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其计算公式如下: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销售费用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一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一投资损失)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又称税前利润,是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其计算公式如下: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又称税后利润,是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其计算公式如下:净利润=利润总额一所得税费用

【例5—30](单选题)甲企业2013年净利润为320万,2013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0万,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为50万,则利润分配之前可供分配的利润为()。

A.320

B.370

C.420

D.470

【答案】D可供分配的利润=净利润(或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弥补以前的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所以答案选D。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利润形成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本年利润”账户

“本年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账户的金额转入本账户,结平各损益类账户。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期(月)末转入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等;借方登记企业期(月)末转入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投资损失和所得税费用等。上述结转完成后,余额如在贷方,即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余额如在借方,即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方(或借方),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2.“投资收益”账户

“投资收益”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该账户贷方登记实现的投资收益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投资净损失;借方登记发生的投资损失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投资净收益。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投资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营业外收入”账户

“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该账户贷方登记营业外收入的实现,即营业外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会计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外收入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营业外收入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4.“营业外支出”账户

“营业外支出”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即营业外支出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外支出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该账户可按支出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5.“所得税费用”账户

“所得税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贷方登记企业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所得税。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例5—32】(单选题)企业期末将损益类科目结转至()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无余额。

A.盈余公积

B.本年利润

C.资本公积

D.未分配利润

【答案】B“本年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账户的金额转入本账户,结平各损益类账户。

【例5—33】(判断题)“本年利润”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答案】ד本年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三)账务处理

会计期末(月末或年末)结转各项收入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各项支出时,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二、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利润指定其特定用途和分配给投资者的行为。利润分配的过程和结果不仅关系到每个股东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一)利润分配的顺序

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按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利润分配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企业在利润分配前,应根据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其他转人的金额(如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等项目,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即:

可供分配的利润=净利润(或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一弥补以前的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累计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

如果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数(即累计盈利),则可进行后续分配。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应当按照当年净利润(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超过注册资本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净利润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扣除提取的盈余公积后,形成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即: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一可供分配的利润一提取的盈余公积企业可采用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和财产股利等形式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例5—34】(判断题)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经董事会或者董事会决议,还可以从净利润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答案】×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净利润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利润分配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利润分配”账户

“利润分配”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该账户借方登记实际分配的利润额,包括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以及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发生的净亏损;贷方登记用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额等其他转入数,以及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实现的净利润。年末,应将“利润分配”账户下的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转人“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可能有余额外,其他各个明细账户均无余额。“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为历年累积的未分配利润(即可供以后分配的利润)借方余额为历年累积的未弥补亏损,(即留待以后弥补的亏损)。

该账户应当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

2.“盈余公积”账户

“盈余公积”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该账户贷方登记提取的盈余公积,即盈余公积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实际使用的盈余公积,即盈余公积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结余的盈余公积。

该账户应当分别“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3.“应付股利”账户

“应付股利”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该账户贷方登记应付给投资者股利或利润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给投资者的股利或利润,即应付股利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该账户可按投资者进行明细核算。

(三)账务处理

1.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会计期末,企业应将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科目,即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则做相反会计分录。

结转前,如果“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在借方,上述结转当年所实现净利润的分录同时反映了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自动弥补以前亏损的情况。因此,在用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弥补以前亏损时,不需另行编制会计分录。

2.提取盈余公积

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科目;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按应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等科目;以股票股利转作股本的金额,借记“利润分配——转作股本股利”科目,贷记“股本”等科目。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不做账务处理,但应在附注中披露。

4.盈余公积补亏

企业发生的亏损,除用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弥补外,还可使用累积的盈余公积弥补。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

5.企业未分配利润的形成

终了,企业应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该科目“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即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等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利润分配——转作股本股利”等科目。

结转后,“利润分配”科目中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所属其他明细科目无余额。“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表示累积未分配的利润,该科目如果出现借方余额,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

【例5—35】(单选题)企业发生的亏损,可以用实现的利润弥补,也可以用累积的盈余公积弥补。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会计处理为()。

A.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B.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贷:盈余公积

C.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D.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5.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账务处理 篇十五

(一) 固定资产的定义

是指使用年限超过一年, 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 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 , 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专用仪器设备、电子产品、文物和陈列品、图书、交通工具等。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物质, 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的资产也称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科研事业单位主要劳动资料, 是开展科研工作的物质基础, 管好、用好固定资产, 实现固定资产配置优化, 对于促进科研出成果, 成果应用于农业、化工业、医学等各种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 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点

一个是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根据科研单位的计划及课题的需求, 由财政专项拨款及科研专项经费提取。另一个是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有相当数量的专用仪器设备, 具有大型、精密、技术先进、科学研究专业性强的特点, 如测定仪、质谱仪、色谱仪等等。由于科学领域的发展, 设备的精密速度不断更新, 影响了专用设备的使用寿命, 仪器的购买相当频繁。第三个是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像企业那样要计提折旧, 它不计提折旧, 发生时全部计入其他资本性支出, 也不计算盈亏, 直到报废处理。

二、科研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固定资产管理大部分以手工操作管理

固定资产购置、验收、登记入库、出库、使用、损坏、报废处置等没有明确职责, 很多单位购买和使用为同一个人。登记入库、出库为同一人, 没有制定定期清查制度。财务只负责账务处理, 对固定资产没有制定一套规范、有效、责权利分明的管理制度来统一管理。

(二) 固定资产账实不相符

有的科室自购固定资产从课题经费支出, 未经管理部门登记、入库、出库, 形成有实物无记帐。有的是仪器已不能用, 放置多年实验室管理人员当作废铁卖掉, 重新购置新的仪器, 形成有记帐无实物。按有关规定, 固定资产报废须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报废。又因长期无对账, 无盘点, 财务只记账, 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没有经常沟通, 报废、无定期盘点等造成账实不符。

(三) 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核算不科学

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只设置固定资产、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四个会计项目, 没有计提折旧, 只提取一定修购基金, 不能反映出净值, 到年终财务报表, 资产和净资产很高。

三、开发固定资产动态监控网络,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第一, 由于手工操作存在人为主观意识, 数据不能共享、业务办理烦琐等等, 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 减少固定资产流失, 利用计算机开发了固定资产动态监控管理, 将所有的数据录入计算机里, 使固定资产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资产管理信息交流及业务审批等工作流程, 在网络平台上进行, 随时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便捷的固定资产信息, 代替部分手工操作, 克服手工操作管理中的缺陷。

其一, 固定资产动态监控管理者的条件需具有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 又要有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软件操作技术。

其二, 固定资产数据, 包括电子数据和实物数据。实物数据是原始发票复印件、入库单、纸质资料, 它是电脑发生故障时解决问题的关键。实物资料是固定资产数据资料管理的基础, 实物资料内容可信度高, 原始发票因具有不可变性。缺点是纸质脆化, 字迹多为手写, 资料容易发生丢失, 字迹不清晰等, 占据空间大。电子数据资料, 占据空间小, 查询速度快, 有网址和用户名、密码, 每台电脑可上, 而且可共享。因此实物资料与电子数据资料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其三, 电子数据资料生成流程是:填写入库单, 进入固定资产动态监控系统, 对所购买固定资产进行分类, 把信息填写在电脑中, 包括发票号、厂家、型号、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管理人、使用人、金额、入账时间、使用时间、然后提交审核, 最后保存, 保存完毕要打印出固定资产卡片, 分类存档。领用人与经办人不能为用一个人, 应分开输入。每台设备应有一式三联入库单, 一份固定资产管理人存档, 一份发票报销, 一份领用人保存。

其四, 固定资产动态监控管理系统逐步完善, 登陆网站, 按权限管理是可以自行输入, 修改, 报废固定资产,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网上审核, 审核无误可打印正确验收单、条形码。

第二, 科研事业单位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和盘点, 核对账实是否相符。各单位成立资产清查小组每年针对各科室、资产使用者以及各个实验地进行一次清查盘点。盘点时, 财务人员 (固定资产记账人员) 、办公室录入资产人员及各科室的固定资产使用者、保管者等有关一起核对, 制定固定资产盘点表, 由单位负责人、清查小组有关人员签字确认, 统一报废、统一购置。统一报至主管部门审核, 然后在计算机软件中操作, 使帐实相符。

第三,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设置固定资产、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四个会计项目,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必须与事业单位拥有的该项净资产即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相对应, 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和保护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 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管理和服务功能, 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特点是一般不计提折旧, 按照取得或构建时的实际成本记账, 除融资租入外, 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账面余额相等。账务处理为:A、购入固定资产是修购基金购置的, 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贷记“银行存款”, 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B、购入固定资产是结余资金购置, 借记“事业支出”贷记“银行存款”, 同时, 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固定基金”;C、购入固定资产是拨入专款购置, 借记“专款支出”, 贷记“银行存款”, 同时, 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固定基金”。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 报废、毁损、盘亏、出售等, 应借记“固定基金”, 贷记“固定资产”, 支付清理费用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贷记“银行存款”, 变价收入列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 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科研事业单位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可以按收付实现制核算。第一次支付部分货款时的会计分录为借记“事业支出”, 贷记“银行存款”, 同时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固定基金”和“应付账款”;第二次支付剩余货款时借记“事业支出”, 贷记“银行存款”, 同时借记“应付账款”, 贷记“固定基金”。这样分期付款购进固定资产按支付分金额确认固定基金, 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在账面价值随着尾款的支付最后相等。

事业单位在购入固定资产时, 财政拨款未到且无其他收入, 但是实验仪器务必购进, 才能使课题顺利进行, 采用了融资租入。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 需要用到“事业支出”、“其他应付款”。账务处理为:A、融资租入时, 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其他应付款”;B、支付租金时借记“事业支出”, 贷记“固定基金”, 同时, 借记“其他应付款”, 贷记“银行存款”。此时固定资产在租入时全额计入固定资产账户, 分期支付租金是部分款项计入固定基金, 若是期限是一年, 则期末资产负债表里的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会相等, 若是期限一年以上, 那么期末资产负债表里的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不相等。建议增设“固定资产基金”和“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两个过渡性科目, 这样每一期末资产负债表里的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会相等。账务处理为:A:第一年租入设备时, 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其他应付款”。同时, 借记“固定资产基金”, 贷记“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B:第一年支付租金时, 借记“事业支出”, 贷记“固定基金”, 同时, 借记“其他应付款”, 贷记“银行存款”, 同时, 借记“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贷记“固定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账面金额等于固定基金加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 这样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会平衡。

在实际工作中, 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要以《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为科研事业单位领导决策提供计划, 为申请课题经费提供准确的数据。

综上所述, 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家财产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管理系统和现代化软件的开发, 手工与计算机网络管理相结合, 耐心细致设计资产的数据库, 进行科学的分类、编号, 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使国有资产既能保值增值又能使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安全、有效, 减少固定资产流失, 节约成本, 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严格规定固定资产规章制度, 制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 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这样科研事业单位的研究成果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2008.

[2].艾玉春, 周娜.刍议改制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固定资产的管理[J].江苏农业科学, 2006 (5) .

[3].孙广芝, 邢立强, 江洲.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8 (11) .

[4].李永芬.固定资产数据资料归档管理探析[J].科学管理, 2010 (6) .

[5].陈芳晨.小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差异[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6].张淑玲, 骆珣, 马红霞.固定资产最佳更新时机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7].王建辉.浅谈事业单位会计中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J].会计之友, 2008.

上一篇:仓储可行性报告范文下一篇:足球赛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