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教学

2024-09-13

高校教育教学(12篇)

1.高校教育教学 篇一

论文关键词:体育舞蹈 审美教育 培养

论文摘要:体育舞蹈是融舞蹈、音乐、服装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它既能增进健康,塑造美的形体,又是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大众健身方式,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合格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舞蹈作为体育美学的组成部分应如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本文从体育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体育舞蹈教学中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论述。 ァ —お

一、体育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从体育美学的观点来看,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指协调发展的身体、匀称的体态。熟练敏捷和优美的动作,以及开朗的个性、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高尚的情操。[1](P.87-88)体育舞蹈这个项目既有增强体质的作用,又能较好的体现体育美学的个性,是充分体现健与美的有机结合。体育舞蹈是以全面、多样、直观的方式展现人体之美的,作为一项最能体现人体美的新兴运动。它不仅可以展现出体育运动矫健的轻松感,而且还展现着艺术动作诱人的韵味感。选手通过躯干和四肢部位的动作及其相互配合,以人体表现出美的形体、姿态、造型、表情。同时,选手又可以运用舞姿、舞步、转体、升降、跳跃等丰富多样的人体运动方式,展示人体之美。在观赏过程中,选手们匀称的体形、优美的舞步、纯熟的技巧、默契的配合都可使人从中受到美的感染,获得美的享受。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够渗透到体育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比其他项目更加符合审美教育的要求,更加有利于审美教育。

因此,体育舞蹈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良好手段。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会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她们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学习兴趣,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二、体育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审美意识和能力

(一)对学生美感的培养

美感是审美的重要条件,美感与审美者的条件有关,审美能力可以通过美育来培养。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审美当然也需从感知开始,通过感知形成表象,进而激起美感,产生心理愉悦,享受美感。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具备更为深广的艺术素养、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充分体现其艺术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以自身特有的形体美、仪态美、教态美、情感美通过教学融入到学生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之中,做到语言美、内容美、动作美、效果美。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首先进行的是“启发教育”,让学生了解体育舞蹈的发展史,通过观看体育舞蹈表演的影像资料掌握体育舞蹈的相关知识,从视觉听觉上去感知体育舞蹈的形体美、动作美、音乐美、服装美等,继而对体育舞蹈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了才能用心去学习。体育舞蹈是体育、舞蹈和音乐集一身的一项竞技和表演运动。挺拔的形体,协调的动作,是学好体育舞蹈的前提之一。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并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和要求,通过合理的训练改善学生身体形态,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让学生充分感知到舞蹈的形体美。在对美有了初步的感悟以后,我们才可以进入审美的高一级阶段,即通过比较辨析,鉴赏美的不同类型、风格和层次。

体育舞蹈运动表现出的刚健有力、挺拔伸展、潇洒、优美的和谐动作,衬托出美的形象,给人以信心和赏心悦目的享受,所以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在“启发教育”下,必须注重动作美、造型美、示范美,以美的魅力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倾向。这是所谓的“示范领悟教育”,教师通过示范,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最适合大学生的特点,能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通过体育舞蹈的动作示范,正确的树立起学生对美的感悟,从而才能培养学生在实践动作中提高审美的能力,并在今后的体育舞蹈道路上追求美、崇尚美和表现美。

(二)对学生表现力的培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喜欢表现美。体育舞蹈对身体姿势及动作表现技巧有特殊的美的要求。所以在舞蹈练习中必须用自信心带动情绪和表情,抒发内心情感,真正的将情感投入其中,才能理解体育舞蹈的风格内涵,进入美的境界。[2](P.111-113)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在初学阶段,由于运动技能的差异和缺乏自信心,加上害羞心理较重,怕做得不好别人笑话,往往不敢表现自己展示美的能力。在这样种情况下,教师的鼓励、赞赏、暗示往往能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表现力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引导和赞赏,鼓励学生大胆、自如地抒发内心情感,自信地去表现动作美感,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增强自信心,提高表现美的能力。由于学生的气质特性不尽相同,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也会遇见各种难题。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气质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尽量去鼓励学生通过学习体育舞蹈大胆地去表现美,去感知美,去享受美。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多数是男女配合进行练习。因此对身体姿势及动作表现技巧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和鼓励,使男女舞伴达到和谐统一,使学生领悟配合的美、和谐统一的美。这也是体育舞蹈形式美的高级层次。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注重的是完成教学任务,完成一次表演,完成学生的技能技术练习,忽视审美教育中鼓励学生表现美的教育,致使很多学生无法从中享受美表现美,即使尽力去表现美也不是发自内心情感,是一种僵硬的故作做作的表现,从而失去了审美教育的目的性。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去体验美的同时鼓励学生如何去表现美,通过舞蹈去表现内在的美和外在的美。这是体育舞蹈追求的美,也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最应该注意的一个环节。

(三)对学生创造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艺术家的艺术生命也在于创新,创新是保持艺术家生命长青的最好方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去创造美。[2](P.111-113)

首先,在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中,教师不只是教授动作,还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展开艺术想象,打开创作思维,培养学生创作美的能力。一般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容易忽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一味的模仿,没有自我创作的欲望和表现。因此,创造美的活动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具体的内容,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活动。教师讲解编排技法和要求后,可以让学生自找音乐,自我设计,自我创作,也可以分组进行互相合作,调节课堂气氛,调动每个人的参与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表现力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引导和赞赏,鼓励学生大胆、自如地抒发内心情感,自信心地去表现动作美感。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具有美化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精神,增进人的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自身素质等作用。所以体育舞蹈已列入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并且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起来。通过体育舞蹈的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使学生的气质、姿态、动作更加优美。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追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健康的审美观和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马洛斯将审美需要看成是人格的最高价值和最高追求,美有利于人变得更健康。一切艺术的终极目标都应该是追求高尚的人格形象,高雅的生活情操和完美的精神世界,追求真善美。[3](P.72-73)因此我们在进行体育舞蹈教育中要注重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鉴别、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审美价值观不断提高,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泽金.试论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育[J].体育科技,20xx,(4).

[2]秦晓松.体育舞蹈美的欣赏与创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

[3]刘超群.国际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2.

[4]刘慕悟.体育美学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高校教育教学 篇二

柏林洪堡大学创立于1810年, 有“现代大学之母”的美誉。它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 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创校元勋威廉·冯·洪堡 (1767-1835) 的办学理念可归纳为三点: (1)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 (2)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3) 培养“完人”的全面人文教育。鉴于教、学、研三者相结合已在当今中国高校得到高度重视, 以上三点中 (1) 和 (3) 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倡议开设的“博雅清谈”活动2008年10月30日正式实施, 他主张“不计功利地畅谈学问、探索真理”。受“博雅清谈”的启发, 感于尼采在“德国人缺少什么”一文里的思考———德国“到处盛行着一种无礼的匆忙”, 德国文化衰落的由来是“缺少教育家”。本文从柏林洪堡大学办学理念中得到启示, 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 试图评议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二、问题

(一) 英语教育之得失

要谈人文精神的追寻, 不能不先提英语教育之得失。英语教学是我国大学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可聊举四例证明: (1) 中国硕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1977年恢复, 自1980年起外国语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英语作为非“小语种”, 每年牵动着数万至数十万考生的心。 (2)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二十多年来严密组织, 如期举行, 考试成绩与证书被作为大学生毕业与求职时表明英语水平的有效凭证。 (3) 到2007年, 中国有近3亿人的庞大英语消费群体, 英语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 英语培训市场年产值已达到近200亿元人民币。 (4) 北京大学在新世纪里曾大力主张教师应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拟在职务晋升标准中规定“除少数特殊学科外, 新聘教授应能用一门外文教学授课”。重视之下, 学生英语水平的日益提高、普遍见长自不必说。

但是, 缺失了什么?中国高校晨读中“朗朗书声多诵英语”之怪现状, 是否真应了鲁迅早年的激愤之辞“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 多看外国书” (《青年必读书》) ?在市场经济中, 商品化的主旋律使很多东西物化, 使人异化。在全球化思潮“高歌猛进”时, 被利益驱动的高校中英语已成为美元的替身、超级大国文化的符号。“旁采泰西”已被“出国”和“西化”取代。在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的呼声中, 中国文学与“本土情怀”被轻视, 甚至被忽略。警醒者一语中的:“今天谈论大学改革者, 缺的不是‘国际视野’, 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和尊重。”今日的中国大学, 能生产出英语完全合格的学士和硕士甚至博士, 但亟须作为“教化之重镇” (梅贻琦) 而融入并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和精神生活的能力。

(二) 政治教育之利弊

在从小学到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 我们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以及中宣部理论局近年连续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等, 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的高水平理论读物。其独到之处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对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大现实问题, 或广大人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用深入浅出的语言, 作出了深刻阐释和有说服力的回答, 起到了指南针式的引领作用。

社会是在发展变化的, 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政治教育, 尤其是高校的政治教育, 优点突出的同时, 其弊彰显。

1. 政治学习成为升学升官的门径。

政治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应对每年一月份的考试, 各种考研政治班整个秋冬季节都很红火,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等是永恒的主题。很多考生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政治, 硬着头皮背题, 腻烦与逆反心理很重。部分高校学生甚至只在写党课作业时抄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不求甚解, 仅要形式 (作业) , 只重结果 (入党) 。尼采戏仿教育中“出自一次博士考试”的几道问答题似乎讽喻了这种使人丧失创造力的教育:“———‘一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把人变成机器。———‘用什么方法?’———他必须学会厌倦自己。”

2. 哲学学习没有融入生活, 深入人心, 未达“提高心灵的境界”。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是全民性的, 但是, 这种全民学习从一开始, 就被抽象地架空:一个学生入小学到考博士的近二十年的成长中所看到的永远不变的第一条政治要求是“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热爱中国共产党”。然而可悲的是, 政府投钱最多的某些著名高校的众多学生毕业后最大的理想是———“移民”。如果比较一下中美小学生守则, 我们能看到美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笼统的, 我们能发现化抽象为具体的直观性和可行性。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认为, 哲学的功能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 超越现实世界, 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烂熟于胸, 可是, 理论知识的积累并不等于心灵的提高。我们需要一种深入心灵的哲学教育。

(三) 管理模式之利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在中国任何一所公立大学, 党委常委会都是学校的最高行政管理委员会, 其中党委书记位列校长之上。其利在于, 党委常委会是绝对管理层, 能很好地执行传达中央精神, 对学校进行最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

其弊在于, 学校并无真正学术自由, 没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学术机构关注并致力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教育的长远利益。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是一种高瞻远瞩, 必须有既受国家保护又不受国家过度控制的自由机构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然而目前, 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基本上是由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任命, 没有真正体现教授治校的原则, 很难实现教育发展的独立自由和高瞻远瞩。

三、方向

(一) 全面人文教育

从“问题”部分的“英语教育之失”与“政治教育之弊”, 我们很容易从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中找到中国教育改革前行的方向:哲学与文学 (尤指国学之中国文学部分) 并重的全面人文教育。

1. 哲学之基。

洪堡将哲学看做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石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我们需要以实践为基础, 批判地吸收中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在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注意化空洞为具体, 变理论为实践。在哲学教育主渠道———政治课堂上, 引介多种哲学思想代替一种主义, 用中外哲学经典熏陶学生, 真正“提高心灵的境界”, 培养振兴中华文明的“完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是指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大家的思想被束缚在一个主义上, 何谈发展的“全面”与“充分”?江泽民曾经说过:“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全面学习是指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哲学精华, 提高心灵的境界, 走向“完人”发展。

2. 文学/文化之石。

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全面人文教育还应该有文学, 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中因为英语冲击等因素而被忽视的国学中的中国文学作为基石。

“国际视野”吞噬“本土情怀”, 以至于“国学根底”几无。国学学人的忧虑是:“今人之不读中国书, 将如何接地气、续血脉, 重建中国文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可见,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进文化建设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学名家袁行霈先生说:“如果没有文化自主的意识, 如果没有文化创新的精神, 我们就很难在这个竞争剧烈的世界中立足和生存。科技要自主创新, 文化也要自主创新。一味地照搬古人和照搬外国, 都是不足取的。”因此, 在传承中我们要把国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使其充分实现其价值, 保持其生命力。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第三次国学思潮逐渐出现了市场化趋势。事实上, 文学给人的精神力量与心灵影响是不可用商品社会的金钱来计算的。推广开去, 整个国学也如此。正如袁行霈先生的自问自答:“国学究竟有什么用?……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 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 这是也是国学无用之大用, 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深谙中国文学及包括经、史、子、集的整个国学之妙, 心灵中有诗意, 记忆中有历史, 思考中有哲理, 能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定更丰富。

(二) 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

这一点虽然在现阶段只算愿景, 但却是高校发展的未来方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在高校教育改革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注意教育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这与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观点契合。

在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的国外经验与中国愿景中, 大学之长是校长, 他是平等的教授群体的一份子, 各项事务皆由教授会决定。这样, 一是可以避免管理者位高于教学者, 校园成为官本位官僚机构。二是在国家的保护支持与零干涉下, 高校作为纯学术机构能更注重教育的长远利益, 尽大程度地发挥知识分子的智慧为国家和社会生产、创造最高价值的财富。

比较而言, 我国现阶段的教改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教与学的选择空间。未来, 大学的目标和利益也就是国家的目标和利益, 大学只需要按照科学活动本身的需要, 根据为科学而科学的原则进行其活动。教授委员会管理、指导下的高校师生服膺科学的内在要求, 独立自由且甘于寂寞地进行学术探索。政府在利于高校自由学术的前提下, 为学校服务, 只给学校当“后勤部长”, 无权干涉学校其他事物。

通过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英语学习和政治学习思潮、国学思潮、管理体制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 我们可知, 教育改革三十余年中国高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是问题和缺失仍在。全面人文教育和学术真正自由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摘要:“现代大学之母”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本文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 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 试图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3.高校礼仪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篇三

关键词: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22-01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礼仪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只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课程日臻完善。因此,将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是高校礼仪教育模式设计的核心。礼仪教育实践训练的教学方式包括如下几种:

讲练式教学礼仪教育的理想方式是把讲授知识、模仿练习和人际交往实践结合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礼仪进行综合阐述,通过图片、音像和示范等方式展示标准礼仪,要求学生进行站、立、行、蹲各种姿势,对引导客人、介绍、握手、奉茶等具体礼节规范的训练,则安排他们分组练习,互相观摩、互相纠正、共同提高。在训练过程中突出听、看、做、练等需要亲身体验的关键环节,加深对礼仪知识的掌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模拟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交际场景或情境,突出礼仪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礼仪规范的教学方法。在实施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诱导,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激发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创造性,不但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有利于他们将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际之中。在运用该教学方法时,首先要为学生设定课程总体框架,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模拟设计,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模拟内容与礼仪情境相符合,并且注意留下足够的发挥空间。在模拟教学之初,如果学生遇到难题教师可以稍加提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模拟中相互评议,在实践中提高。在模拟结束时,教师应及時将模拟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归纳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化、系统化内容,便于学生在整体上全面把握。

讲课式教学根据“教学相长”的原理,我们在礼仪课程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如问候、书信、各种场合的秩序等礼仪问题,提前出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查资料、备课,然后由学生上台讲课、演示,教师和其他学生在台下听课,最后教师点评、指导,这样加深了学生对礼仪知识的印象,也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对其仪容、仪表、仪态也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效果良好。

讨论式教学教师讲课时可以把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礼仪问题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例编成思考题,引导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课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概括点评。这一方式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即使是错误的,也在辩论中明白了错误所在,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学互动,尤其对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的教学活动。项目指以完成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价值的礼仪服务为目的的工作,比如为某个大型社会活动免费提供礼仪服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二、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高校礼仪教育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在礼仪课程学习期间进步明显、提高迅速,但随着课程结束和时间推移,学生没有了特定的环境和督促,言行又逐渐回复到学习礼仪之前的状态。因此,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营造学习礼仪、讲究礼仪的良好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强调相互协作和个性发展,是符合高校教育规律的教学实践,是礼仪实践教学学以致用的又一集中体现。这种实践使礼仪教育与学生走得更近,也使更多的师生参与到礼仪学习的行列中来,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风气和氛围,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因此,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是高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支撑。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主张“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理念,鼓励学生立足于校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社会延伸,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如指导学生举办公关礼仪大赛、个人形象设计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承担了校内外各项活动的礼仪服务工作、参与了产品促销等实践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很快适应所接触的各种场合,应付自如,表现出良好的礼仪修养。

三、系统学习与习惯养成相结合

礼仪体现人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准、个性特征和综合素质,要使高校学生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注重养成教育,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使礼仪的系统学习与习惯养成相结合。为促进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我们注重加强礼仪实训,各专业安排了为期一周的礼仪实训内容,以迎宾礼仪、办公礼仪为主要内容,训练学生严格遵守礼仪规范的意识和自觉性。还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特别提出礼仪规范要求,我们制定了细致的“学生礼仪规范”,在学生进校之初就进行宣讲,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礼仪观念深入人心,将学生的礼仪表现与班级、个人考核挂钩,对不良行为及时通报批评、纠正,对良好行为给予表扬、奖励。每年有一个月或一周作为礼仪月或礼仪周,届时举办丰富多彩的有关礼仪内容的活动,开展礼仪讲座,评选礼仪典型等,这些做法使学生做到“讲文明、懂礼貌、重礼仪”,将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塑造了学生的礼仪形象,形成了一个人人学礼、知礼、懂礼、守礼、行礼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岩松.现代交际礼仪[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张岩松.论高校学生公关素质培养[J].公关世界,2006,(1).

[3]刘平,赵桂毅.高校学生的礼仪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

4.高校教育教学 篇四

摘要高校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

关键词高校教师 素质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A Restricted View on Innovative Quality and University Innovation Education

LI Da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Law and Business School,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College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world outlook, values and history mission of dedication education, have the courage to innovate, dares to innovate and able to innovation, create new theories, new method, the new method.Higher school education innovation should follow the students-oriented, focus on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updat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quality。

Key wordscollege teachers;quality;education innovation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历史新时期,需要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信息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人才的关键,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资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具备素质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教育事业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事业,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忠诚祖国教育事业观念,是高校教师兢业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

其次,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己所从事教学活动中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求新、求异、求好,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养成多种思维方法,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势在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如果教师思维模式僵化、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再次,要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包括开拓新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特点,教育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和教学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在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情景的应变与调控能力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和开展创新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其要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和激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改变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的维持性学习模式为创新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二是 “在创新中求统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应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把教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科学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师生平等。高等学校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在这种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并有效促进其创新思维才能的发展。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开放、探讨的学习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给予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鼓励质疑。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探讨和争论问题的勇气,鼓励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创新的基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首先,要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只有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确定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才会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才会真正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

其次,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之间,注重拓宽知识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建设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拓宽学生知识层面的力度,使其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之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变革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也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教育质量。破除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倾向;培养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能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使教育培训不再是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第三,营造平等、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其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的理论;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突破现成的结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开设内容广泛的讲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展开争论,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研究条件。允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5.高校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篇五

一、高校开设应用数学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数学早已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它与其他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数学的重要性,开设应用数学还是很有必要的。总体而言,高校开设应用数学主要出于以下目的:第一,开设应用数学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基本的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学生的思维缜密性也会得到改善,学生会用数学的思想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第二,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数学遍及理工科学生专业课的各个角落,如果缺乏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学生就很难听懂专业课;第三,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与学科之间是共通的,通过数学教学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其他学科的高效学习创造条件。

二、高校应用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应用数学的开展已经有很多年,但是在应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切实际

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当今许多高校的数学教学内容与这一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一些高校过于重视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导致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严重脱离。学生学到的只是理论,而不能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如此,高校的数学教师不注重数学教学方法的革新,依然延续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严重地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数学教师的学术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应用数学教学一直在改革,但是应用数学课堂教学依旧是学生获取应用数学知识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师应用数学的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应用数学的学习效果。应用数学与数学是明显不同的,它更注重与专业课的内在联系,但是大多数高校应用数学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课理论知识,甚至在教学活动中对专业知识出现错误的理解,不但让学生陷入了应用数学学习的误区,还让学生无法将数学应用到了专业活动中。

三、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一)提高应用数学教学的针对性

应用数学开设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更好地应用专业知识,而学生的专业多种多样,这就导致他们对数学的要求有差异。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将差异教学方法应用到应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专业课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二)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前文已经讨论过,应用数学与实践的严重脱离是应用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否则会让学生陷入仅仅停留理论知识的尴尬境地。教师要更新教学内容,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尽可能添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自身的主导位置,让学生参与到应用数学的教学和实践的各个环节中。

(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应用数学教师不仅要补充数学知识,还要重视相关专业课的学习,这样才能将数学和专业课有机融合。高校可以定期开展对应用数学教师相关专业课的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学习专业课的主动性。

(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基本意识

学生是应用数学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基本意识是应用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如今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淡薄,影响了应用数学教学的推广工作。应用数学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应用数学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意识上首先重视应用数学的学习。教师要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群体,找到学生应用数学意识淡薄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教育者的不断研究并得到更多的重视及支持,真正发挥应用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四、结语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适时做出调整。改革不能机械化,要一切从学生的教学实际出发,这样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发展要求,真正全方位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6.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心得 篇六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心得

浅谈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心得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在郭香云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声有色。在这短暂的学习中,我获得了一笔伟大的精神财富。从郭老师的讲话中,我认识到了本次教学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特别是聆听关于现代教学新理念的讲解,以及新课程、新能力的品评,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可谓收益颇丰。在新的时代,学生便了,教学也要相应的做出改变,新时代的教师更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做一名新时代优秀的新教师。下面我就来谈谈几点体会。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郭老师提出,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同时也要作为学生的激发者,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是学生能自主的完成学习。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展新视野,势必丧失竞争优势。形势迫切需要我们教师更新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有句话说得好,要想给人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而且这一桶水还要在不断地增加。现在要求教师得有一条河,是活水,是时时更新的知识。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充电,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付诸于实践。我们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还要敞开心胸,虚心向他人学习、借鉴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但是,我们也要谨记现代课程观“关注学生的发展、最终目标是育人,培养创造性、适应性人才”的主要特点,以理解、烦死、探究和创造为主,启发学生成为创造者。因此,现代教师不能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勇于实践,争做“新时代”的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辅导者、合作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做到“授之以渔”。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堂吸引力的教师。作为一个年轻的高校教师,我们更应该牢记,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这项事业中,将讲学作为一门艺术,进行设计,进行雕琢,争取做到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习方法的传授。

二、掌握教学设计,紧抓学生心思。年轻教师有了教好学生的决心,知识掌握的基础,还要做的就是做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我们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还要阶段性考察教得如何。

通过郭老师的授课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教案设计的知识。以前不知道教案的标准格式,不明白写教案需要那些准备,更不用说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问,如何与学生互动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情况等等。通过郭老师认真的讲解以及案例分析,使我明确了标准教案的格式,以后可以在课堂上能够更好的与学生互动,板书的水平也更进一步,使我也初步掌握了讲课的内容和技巧,接触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比如在讲课过程中注重教师礼仪的培养,和学生的互动,讲课吐字速度控制在200-250字/分钟等等。还有就是我的板书字体不是非常美观,但是我会从板书设计出发,包括书写工整、框图总结、彩笔重点等方面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加深理解。并在教课方法上多下功夫,郭老师的培训使我认识到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讲课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讲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一堂精彩的课和对学生有意义的课是很多因素促成的。老师是这些众多因素之中最关键的因素。我之前就存在讲课过程中,语言比较呆板,和学生互动少的问题。培训之后我会特别注意这一方面的加强,通过语调的加强来吸引学生,并时刻关注学生状态,适时地和学生进行互动,经过这几次讲课来看得到了很好的成效。

加上之前学校针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试讲和讲稿方面经过老教师的辅导。对这次郭老师的讲解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清醒的认识。每次讲课完毕后,我都会对这一次的讲课进行反思总结,找出每次讲课的不足,尽力完善讲课内容和过程。

三、协同合作,共同进步。

在培训学习期间,全体学员合作学习,共同成长,成为一个亲密和谐的学习大家庭。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培训学习都是在这样轻松、积极、合作、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这样的良好氛围使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培训结束后,就是我们新的合作开始,我们将相互学习、切磋、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成长。

7.高校教育教学 篇七

一、高校学生是高等教育消费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 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学生消费者”概念源于个人对高等教育成本部分补偿的收费制度的实行。截止20世纪90年代, 我国的高等教育被视为社会公共事业, 政府是高等教育的提供者和投资者, 全权负责高等教育。学生不仅免交学费, 而且还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助学金。90年代初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到2000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1%, 2002年接近14%, 2003年达到17%, 2004年达到19%, 2005年达到21%, 2006年达到22%, 2007年、2008年都达到23%。短短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从精英教育迈入了大众化阶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的成本不断上升以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转变, 导致了单靠来自政府的教育经费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开始逐步推行委培、代培和自费制度来增加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实行收费制度, 个人对高等教育成本实行部分补偿。于是, “学生消费者”的观念便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 部分学者依据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性, 即学生学费只是部分教育成本、学生与高校双向选择、学生与教师互相评估等方面来否认高校学生的消费者身份。[2]

笔者认为, 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高校学生的消费者身份都是不可取的, 高校学生只是高等教育服务的部分消费者。

二、高校学生享有知情权的意义

部分地肯定高校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消费者身份, 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高校学生享有知情权事实。明确和保障高校学生的知情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高校学生知情权是高校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 信息已经成为每个人活动的基础, 获取信息已经成为生存的一项基本需求, 知情权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人们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同时, 在充满丰富机遇的高校, 得到更多的信息, 便有更多的满足个人要求的发展机会。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机会充分获得对个人而言至关重要的信息, 只是被动地听从安排, 往往会丧失许多实现自身价值、促进个性发展的选择。大学生要主动发展, 自然以知晓相关信息作为基础。

(二) 高校学生知情权是高校学生其他权利实现的前提条件。

部分学者从“公民”和市场的角度对高校学生权利的内涵进行了论述, 认为高校学生的权利包括生存权、财产权、自由权、平等权、发展权、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和申诉权。[3]笔者认为, 在所有上述权利中知情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 是高校学生行使其它各种权利的必要前提。如高校学生的自由权是在法律和制度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的自由, 而学生只有在知情的前提下才会引发和保障自由;高校学生只有在知悉学校的决策、所作所为时, 才能正确地对学校行为做出判断, 才能正确行使批评、建议、检举、控告权利, 才能行使监督权。

(三) 高校学生知情权是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的重要途径。

大学是追求民主和自由的圣地。民主有三个原则:一是多数决定原则, 二是保护少数原则, 三是正当程序原则, 这些原则实现的前提是参与决策的成员对所决定的事项充分了解与知情。知情权制度愈发达, 表明管理的透明度愈高, 民主参与的程度就愈高。没有知情权的保证, 就难以防止权力滥用, 权力把握者就没有监督, 民主就不可能实现。同时, 主权者不能获得有关信息, 也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只有赋予大学生知悉所要决策事项的权利, 才会有正义与民主的形成, 才能有效地限制管理权力和保障学生的权利。[4]

三、合理定位高校学生的教学知情权的意义

学校历来都是, 也永远是承担教育职能的机构。而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 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 但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教学在高校的中心地位。高校学生享有高等教育的知情权, 同时必须承认高校学生的教学知情权是高校学生知情权的首要组成部分。明确高校学生的教学知情权, 并给予合理定位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 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实现高校教学制度科学化的促进器。

“现代社会,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权力资源, 这种权力资源的社会共享程度应该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充分一致。”[5]高校通过向学生提供教学制度消息, 使教学制度具有“焦点效应”, 可以提高学生对学校教学制度的认知度, 缩短反馈时间, 提高执行效率, 促进学校教学制度的科学化。

(二) 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改善高校各教学要素质量的促进器。

教学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中介要素, 期中教学中介要素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情境。首先, 高校学生的教学知情权是促使高校教师完善其素质的推动力。如今, 由于高等教育领域学分制和选课制的实行, 学生在知情的前提下必然会倾向于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而在当前的高等教育条件下, 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 学生仍然是其存在的前提, 教学仍然是其工作的根本。这就促使教师不断的去完善自身的素质, 提高自身的能力;其次, 高校学生的教学知情权是帮助学生快速发展的推进器。在教学知情权的前提下, 学生选择一位自己喜爱的教师、选择一门自己感兴趣又适合自己的课程、选择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 种种这些选择都将成为学生自身快速发展的推进器。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环境造人”等等都不无道理;最后, 高校学生的教学知情权对各种教学中介要素的改革和改善也起着推动作用。学生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生源之战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竞争的焦点。而竞争的根本在于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教学。教学各要素中最容易量化和展现的就是各种教学的中介要素。随着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的实现, 各高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都在努力的改革和改善各种教学的中介要素, 包括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改良教学情景等等。

(三) 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提高高校各教学环节质量和效率的促进器。

教学环节从时间上可以简单的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在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的前提下, 各个高校争的是生源, 而各位教师争的是“生誉”。为了获得良好的“生誉”, 各位教师在课前利用各种机会“充电”完善自己, 认真备课;在课中, 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效果和质量;在课后, 充分重视各种反馈信息,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所有这些都表明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已经成为提高高校各教学环节质量和效率的促进器。

四、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的现状

尽管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学生享有教学知情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校学生的教学知情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实来看, 高校学生的教学知情权基本上是处于一个被忽视的状态。笔者局部调查发现, 几乎所有高校学生都不完全清楚自己所在高校的教学制度, 不清楚自己在三年或四年的大学期间将要学习的课程门类的占87.6%, 不了解今后将要开设的课程的授课教师的基本情况的占95.8%。种种情况表明目前高校学生的教学知情权现状堪忧。探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观念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 高等教育基本上是由国家包办, 为社会培养人才, 个人并不需要对教育成本进行补偿, 高校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接受者的观念根深蒂固。尽管近年来对高校学生权力的探讨较多, 其中部分涉及到高校学生的知情权问题, 但很少涉及局部的教学知情权问题。高校学生享有教学知情权的观念并未确立。

(二) 教育法规上的缺位

我国迄今为止没有有关学生知情权方面的立法, 更谈不上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方面的立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在制订各种规章制度时也未明确提出高校学生的教学知情权问题。在当今的法治社会, 权利若离开了法规的保障就必将成为空谈。

(三) 学生教学知情权受损后缺乏责任追究机制和权利救济手段

由于我国迄今为止没有有关学生知情权方面的法规, 更谈不上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方面的法规。导致了高校有关部门可以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而擅自扩大或缩小教学信息公开的范围, 甚至不公开教学信息。学校不公开教学信息的行为缺少有力的监督和控制, 学生的教学知情权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和真正实现。此外, 学生的教学知情权受损后, 也没有相应的救济措施, 面对学校, 学生总是处于一个弱势地位, 教学知情权自然而然就得不到实现和保障。

五、保障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的措施

(一) 更新观念, 是保障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的前提。

摒弃高校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接受者的观念, 树立高校学生是高等教育教学主体的意识, 重视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是明确和保障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的前提。

(二) 完善相关法规, 是保障学生知情权的首要途径。

高校学生知情权是高校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 教学知情权是高校学生知情权的首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们所理解的教学知情权只是一种道德意义上或者是自然权利上的知情权, 它还没有上升为法规权利, 没有以法规形式规定。[5]当前, 我们有必要对高校学生知情权中的首要子权利, 即教学知情权及其具体项目以法规的形式进行明确的规定, 以保障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的实现。

(三) 完善救济制度, 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保障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

一方面, 要转变高校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在教学中一味接受学校安排、一切只能听其自然, 没有教学知情权意识和维权思想的现实, 完善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的诉求体系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 无救济即无权利, 有权利必有救济。我们可以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权力救济的有关条款, 建立并逐步完善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的救济制度。同时在完善相应法规的前提下, 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追究学校相关部门、领导的责任, 以改变以往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受到侵害时求助无门的现象, 切实保证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的实现。

摘要:伴随个人对高等教育成本部分补偿的收费制度的全面实行, 高校学生理应成为高等教育的部分消费者, 进而享有知情权。而教学工作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 高校学生的教学知情权势必成为高校学生知情权的首要组成部分。明确和保障高校学生的教学知情权不仅是高校学生实现其它权利的前提条件, 更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关键词:高校学生,教学知情权,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杜钢建.知情权制度比较研究[A].见:宪法比较研究课题组.宪法比较研究文集[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275, 277

[2].黄启兵.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吗——来自国外的相关讨论[J].比较教育研究, 2008, 1

[3].秦毅.高校学生权力的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4, 12

[4].赵雄辉.论大学生的知情权[J].大学教育科学, 2006, 4

8.高校声乐教学中主观教学分析 篇八

关键词:声乐教学;高校;主观教学;分析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是表演者内心情感和认识的一种表达。理论上讲,声乐也是一门学问,它有许多的技巧和规律,能够给学习者带来经验和继续挖掘知识的基础。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主观教学法是怎样的一种方法,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局限性在哪里,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的。

一、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

(一)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许多大学或大专院校几乎都设置艺术学院,招收一批学习声乐的学生和教声乐的教师。声乐教学仍然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一对一教学。[1]虽然这种模式陈旧,但是还是有其合理之处,因为声乐的学生更加渴求的是个性差异。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能充分拓宽学生的思路。同时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独特的个性,各位教师的理解方式不一样,对学生的传授的内容也不太一样,所以在教学中就出现了各种矛盾并存的局面。

(二)高校声乐教学的特点

声乐教学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首先,体现在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检验声乐教学好坏的标准就是表演、展示。声乐不像人文科学或行为科学知识,只需要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即可。声乐除了要表演者自己觉得满意之后,还需要得到广大听众的认可。在社会实践中,能够不断丰富声乐表演经验和技巧,开拓声乐教学的思路和创新方法,也能增强听众的体验。其次,声乐教学具有很强主观性。在声乐课堂中,更加强调的是五官的感受力。表现在声乐的表演者和听众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自己对艺术习惯式的理解方式。再次,体现在声乐中是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俗话说:一百个读者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由于素养和所成长的社会家庭环境不同,对声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因材施教。

二、声乐教学中运用主观教学的优越性

声乐的学习与音乐理论或其他专业的学习不一样,它存在较多“只可意会,不可言傳”的主观因素。不仅是艺术类的教师甚至是文学类教师常常在课堂上会说:“找找感觉”。很多的艺术创作都是来自于灵感。灵感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人的主观思想在脑海中灵光一现。声乐学习的主观因素是由唱歌者自己演和听兼具的双重身份和他的发声原理决定的。原因是学生在歌唱时并不能对自己的声音进行准确剖析,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发声器官的活动规律搞清楚,更看不到自己在歌唱时的器官(如气管、肺)活动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或主观感受等主观表达方式才能使学生吸收并消化声乐知识。例如,当声乐学习者不理解什么是横隔膜呼吸法时,声乐教师可以用钢笔胶囊吸水的道理来教导学生,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立体生动的画面即有一个小腹在自由地进行伸缩循环动作。[2]

三、声乐教学中主观教学法的局限性

许多初学者对美声歌唱的印象是音调高,音量大,气息沉重。根据这种理解,他们的演唱就会是大量鼻音、舌面高抬、压喉咙等,因此而造成肌肉紧张。如果这样学习下去,对学生是没有好处的,而且会使他们在声乐的演唱技术方面不能取得些许进展。这种结果归因于主观教学的局限性。一方面,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师的认知结构是不一样的。教师的声乐知识比学生的丰富,有深度,对声乐的理解比较透彻,而学生比较只是初学者,对声乐的理解还只停留在浅层次,虽然教师通过传授把自己所了解的精华全部奉献给学生,但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另一方面,学生的认知能力良莠不齐,并且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往往是被动的接受,不能充分领会声乐艺术的魅力所在和本质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局限性是,主观教学法毕竟是认知和理解层面的内容,没有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就往往变成了孤芳自赏。[3]

四、小结

总而言之,教学方法是教育行业的任何一名教师都需要掌握的技能,它能辅助教师和学生共同达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主观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解决许多传统教学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增强教学效果。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主观教学法也存在着局限性。在高校声乐教学活动中应当适当得采用主观教学法,采取客观教学法与主观教学法相结合。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主观教学法在本校中的地位和可行性,扬长避短。

注: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项目名称:天中普通音乐教育发展研究,计划公布文号:教科技[2012]114号,下达编号:12B630031

参考文献:

[1]宁大光.大学声乐教学的特点以及主观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局限性[J].大舞台,2011(8):155.

[2]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03):36.

9.高校安全教育汇总 篇九

假期临近,请辅导员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假期安全教育,内容如下:

1、各班在放假前务必召开以假期安全为主题的班会,并认真做好班会记录。

2、学生放假前请认真组织填写假期去向登记表,并指定留校负责班委。假期去向登记表请在12月31日前交。

3、学生放假后请宣传尽快离校,没有办理留校手续的学生,尽量要求在教师放假前离校。如有要求留校的学生,要求家长致电班主任申请,并做好联系记录。

4、学生离校前,请认真检查宿舍门、窗、水、电关闭;禁止摆放贵重物品在宿舍,如有贵重物品不能携带回家,请学生务必存放宿管科。

5、学生放假返家请尽量选择比较安全的、有保障的交通工具,不允许乘坐黑车;在路途中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注意人身、财产安全。

6、学生放假期间,禁止到江河湖泊等没有安全设施的地方游泳。

7、学生放假期间,注意好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谨防上当、受骗;特别是谨防传销陷阱。

8、学生放假期间,尽量避免一个人外出;不允许到偏僻地段玩耍。

9、学生原则上不允许提前返校,如有特殊情况提前返校的同学,请返校后第一时间报告辅导员、班主任。

10.论高校感恩教育 篇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甚至缺失,加强感恩教育已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着力点.加强感恩教育,要遵循感恩教育的特点,统筹规划,系统设计,着力建设校园感恩文化,切实提升感恩教育的实效.

作 者:郑学刚 周洁 ZHENG Xue-gang ZHOU Jie 作者单位:郑学刚,ZHENG Xue-gang(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周洁,ZHOU Jie(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洲,425100)

1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篇十一

摘 要:全面系统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一次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变革。本文通过梳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现状分析,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中国分类号:TU244.3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1.创新与创业的定义

"创新"(Innovation)的观念最早是由古典学派的经济学者熊彼德所提出,他认为创新是企业有效利用资源,以创新新的生产方式来满足市场的需要,是经济成长的原动力。将"创新"定义为"将新的概念透过新产品、新制程、以及新的服务方式实现到市场中,进而创造新的价值的一种过程。"

"创业"(Entrepreneurship)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是指创办企业,把"创业者"称为"企业家",把"创业"视为"创办

----------------------

自己的企业",这是国际上对创业的最普遍的理解。而广义的创业是指开创事业,与此相应,就是把"创业者"视为开创事业的人。创业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素质,创业不是个人行为,是合作和表率;创业不是牟取暴利,是奉献与无私[1]。

2.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此后,对其内涵的阐释类型繁多,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内容:即创新创业教育是以精神和能力为核心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創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2]。在此,笔者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总结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3.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而创业教育是开发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形成创业初步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内容结构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核心,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总体把握,创业教育着重的是对人的价值具体体现,两者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辨证统一体[3]。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1.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理念认识不清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是典型的精英教育,长于理论,重于系统,讲求"专业"。高校沿袭了几十年的专业教育模式,其最大的弊端就是过于注重学科体系,知识结构单一,重知识而轻心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各高校顺时而变形成了研究型、应用型的不同办学定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不仅其专业设置紧跟市场需要,而且其课程的选择及课程内容的设计都围绕着职业的需求[4]。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重视"新",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还处于零星摸索状态,所开设的课程类型比较单一,多被设置成选修课,并且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内容也仅以入门知识为主,多层次、多类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未形成。

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比较匮乏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只有具备较高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同样富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基本没有接触过社会,缺乏工作和创业经历,这就需要经验丰富、引导有方的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育。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要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立足专业教育实际,通过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是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某些方面的教育或培训,其实质是培养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大学生要进行创新,不仅需要一种追求创新的精神,还要有一种善于发现和能及时提出解决问题构思的思维,一种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各种创新技法把创新思维变成现实的技能,更需要有一种积极探索,勇于挑战,不屈不挠地把自己的构思付诸实施的精神和人格。

2.构建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常规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应与各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联。把创新创业实践纳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各方面资源优势,构建起以大学生创业基地、专业实验和校内外实践基地为支撑的"大基地"体系,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通过开辟创新创业论坛、开设"大学生创业与企业家精神培养"系列讲座、邀请成功人士到学校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技能;通过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SYB、KAB、创业管理等创业技能培训课程,培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科技竞赛、创业实战,提升大学生实战能力;通过设立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大学生发明创造、申请专利;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实验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种子基金等[5]。

3.构建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优化师资结构,培养一支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各项任务的关键,一方面要重视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进行选拔和专门培训,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实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特别是聘请成功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从而造就一支专兼职结合、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人才队伍[6]。

参考文献:

[1] 赵 伟.开发创新与创业之间的协同关系[J].《经济师》.2006、5

[2] 方明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创新创业能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0

[3] 李海燕.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氛围营造[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1

[4] 杨幽红.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范式与实践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1,06

[5] 巩丽霞.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

12.高校领导的政绩观与高校教学质量 篇十二

一、高校领导的政绩观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政绩观决定着领导的施政行为和效果。“政绩观, 是领导干部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 它决定着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1]所以, 一个单位的工作重点、政策导向以及内部资源的分配、员工的精力投向乃至整个单位的发展成效等等都能折射出该单位领导的政绩观。近年来, 在中国高教领域有一种现象有目共睹:高校之间层次相同, 面临的政策环境、师资状况、硬件条件等客观因素不相上下, 但在教学质量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对此做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可以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这些高校领导在政绩观上的差异。那些教学质量颇受诟病的高校领导班子的政绩观往往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 急功近利。高校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不仅繁多而且复杂, 如师资素质、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秩序、教学设施、教学环境、校风学风, 等等, 几乎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显然, 除了教学秩序、教学设施等很少几项工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抓出成效外, 其他诸多方面都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 而且教学质量的最终体现, 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后的综合表现;另外, 从严格意义上说,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质量也很难有确定的、可以量化的指标进行衡量。所以, 高校教学具有长周期性、模糊性、隐蔽性。如果高校领导的政绩观陷入“急功近利”, 而没有立足长远发展的抱负和责任心, 那么顾此失彼, 有意或无意地违背教学建设规律、损害教学质量的行为就会必然发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 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短期见效、立竿见影的工作, 如基本建设、课题立项等, 而对于打基础、利长远、见效慢的校风学风、教学理念、教学态度等方面的工作漠不关心, 对扎扎实实、日积月累的教学基础性建设不感兴趣, 对教学规律的探索和研究更是疏于顾及。这些高校往往在教师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引导上以及人财物内部配置上, 过分强调“短平快”项目, 忽视隐性因素、可持续发展因素, 有的“为了提升学校在大学排行榜上的位置, 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而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不注重在教学改革上的人财物投入, 甚至制定一些政策, 影响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2]。

第二, 好大喜功。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见效慢、周期长, 而且还具有环节众多、要素繁杂的特点。从教学管理思想到具体的教学安排、从理论教学到实验实习教学、从教师的教学投入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软件到硬件等等都对教学质量形成重要影响, 要把这些有关的环节和要素调动并协调起来为教学工作服务, 需要做很多耐心细致、默默无闻的工作。所以, 没有脚踏实地、精雕细琢、埋头苦干的职业精神和工作作风, 是不可能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如果高校领导奉行“好大喜功”的政绩观, 而没有求真务实的精神, 就会认为教学工作只是日常性工作, 满足于“过得去”、“不出事”即可。

二、要把教学质量放在高校领导政绩观的首要位置

首先, 教学工作是高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是由高校自身的根本使命所决定的。培养人才居于高校三大基本职能的首位。“教学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职责。可以说, 教学, 即教书育人, 既是学校产生、发展的逻辑起点, 又是学校教育贯穿始终的永恒主题。小学、中学如此, 大学也如此。尽管现代大学的功能在不断拓展, 但教学在大学的中心地位没有改变。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基础, 有了教学做基础, 才生发出了科研、服务两大功能, 并不断促进这两大功能的培育和发挥。”[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也规定我国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培养既有质的规定性, 也有量的规定性, 而质的规定性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因素中, 教学质量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所以, 高校领导的政绩必须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上, 否则就是舍本求末, 背离了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本来意义。

其次, 保证教学质量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所在。在高校坚持以人为本首要的含义就是育人为本, 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其具体表现就是以学生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 尽一切可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而这种需要的核心就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无疑要求高校领导的政绩观必须定位于此。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 高校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这里的质量是以教学质量为核心要素的育人质量, 它始终是四者当中占主导地位的关键因素。规模是以保证质量为前提的规模, 没有质量的规模必然误人子弟, 从而使规模成为一种“劣质的量”。结构是以质量为导向的结构, 高校学科、专业的布局和调整都是以质量为基本着眼点的。质量是效益的基础, 没有质量保证的“效益”是毫无意义的。可见, 从一定意义上讲, 质量本身就是一种发展, 并且是更为重要、更为本质的发展。所以,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根本要求。

其三,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现阶段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期待和呼声, 群众对于高等教育不仅有提高数量上的愿望, 更有质量上的迫切需求。当前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十分强烈, 在给予肯定评价的同时, 很多用人单位、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知识界、新闻媒体等方面也对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批评, 甚至高教领域内部也出现了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种种非议。近些年来, 我国高校大都经历了一次规模扩张的过程, 在校生数量急剧增加, 但教学基本条件却没有实现与此相应的同步改善, 管理水平也没有明显提高, 特别是教师人数更没有实现相应的增加, 很多高校出现了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状况, 这样必然引发社会各界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担忧, 普遍要求高校重视教学质量建设。总之, 在人们较为普遍地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之后, 更希望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胡锦涛同志所指出, “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4]。所以, 高校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就必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高校的这种强烈期待和呼声, 把教学质量放在突出位置。

三、考核高校领导政绩要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基本导向

既然高校领导的政绩观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那么为了推动高校领导树立并落实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政绩观, 就必须把教学质量作为关键指标置于高校领导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之中。鉴于此, 对高校领导政绩的考核工作应进行如下三个方面的完善。

首先, 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强化并突出“教学质量”的地位。目前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在例行的考核中, 高校校级领导的政绩考核指标的设置, 笼统体现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没有突出“教学质量”而且也不够具体, 与地方政府领导的考核指标相比没有自身特点, 因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今后考核指标的完善之处在于, “德”要突出关于教学的重视程度和质量意识;“能”要突出服务、管理教学的实际本领, 以及争取教学投入、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实际本领;“勤”要突出服务、管理教学工作的精力、时间投入;“绩”要突出关于教学投入、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方面的实际工作效果。由教学工作在高校的首要地位所决定, 尽管高校领导班子中分工各有不同, 但都应成为教学工作的内行, 都应该自觉地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位置, 悉心为教学工作服务。

其次, 考核指标的设置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鉴于高校教学具有长周期性、模糊性、隐蔽性的特点, 对高校领导政绩的考核指标必须做到, 短期指标与长期指标相结合,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反映高校领导投入教学工作的真实状况, 有效引导高校领导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抓好教学工作。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隐性指标”、“长期指标”、“定性指标”的考核往往存在较大难度, 这些指标的考核也很容易流于形式。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是考核者平时对高校教学过程和状况的了解较少, 在较短的时间内又难以掌握必要的第一手材料。为此, 对高校领导政绩的例行考核应做两方面的调整:一是高校领导干部的管理部门在平时就要注意掌握高校教学工作的相关信息, 而不是仅限于进校考核的短暂几天时间, 这样才能够更全面、细致地了解高校领导干部在教学工作上的政绩, 增强考核的准确性、科学性。二是进一步增强群众对考核工作的参与程度。对教学工作的“隐性指标”、“长期指标”、“定性指标”体会最深、感悟最深的是高校的一线教职员工, 特别是那些过程性因素, 他们最有发言权、评价权。他们的广泛参与, 一方面可以使考核者掌握更多的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更有力地体现高校教职工对本校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

其三, 对高校领导政绩的考核要充分肯定不同高校的教学特色。高校的教学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事物。每所高校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发展历史, 都有其地域性的文化特征和使命, 都有其长期积淀下来的校风、学风、教风和精神品格, 这些因素必然反映到教学过程中来, 从而使该校的教学富有自身特色。此外, 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任务、层次和规格方面, 在专业设置、服务领域方面, 在办学条件、生源结构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异, 而这些差异也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到教学过程中来, 使教学工作展现独特个性。这就要求在对高校领导进行政绩考核时, 一方面必须把教学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另一方面还应避免无视差异、整齐划一, 要充分尊重各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使考核工作贯彻辩证思维, 考核标准体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并有一定的弹性和张力, 从而引导各高校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积极进行管理创新, 培育和发挥各自的教学特色和优势。

(邢建辉, 淮海工学院法学院教授, 江苏连云港222005)

摘要:高校领导的政绩观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部分高校领导“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政绩观, 是影响其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领导必须树立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政绩观, 这是由高校自身的使命所决定的, 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所在, 也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高校强烈期待的必然选择。为此, 应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高校领导政绩考核指标中的地位, 考核指标的设置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 在实际操作中要充分肯定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领导者,政绩观,政绩考核

参考文献

[1]杨建民, 姜希, 陈天柱.高校领导班子树立正确政绩观的理论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1) .

[2]张应强, 刘在洲.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保障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06) .

[3]刘希平.以更强的责任心和爱心抓好教学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9) .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工程协议书下一篇:两会观后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