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名词解释

2024-06-11

教育学名词解释(9篇)

1.教育学名词解释 篇一

教育学名词解释:

1.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 各种影响和作用。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反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2.正向功能: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3.负向功能: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业。

4.显性功能: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5.隐性功能:隐性功能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

6.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所以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固有功能。

7.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也称工具功能。

8.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9.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0.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1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12.教学: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13.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

14.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进程和预期结果,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是学习者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控的重要手段。

15.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一,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二,不同于教学设计,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兼顾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四,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层次和水平。

16.讲授策略:是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

17.指导策略:常用的有练习指导、阅读指导和活动指导。

18.生活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关系世界,对人发生意义的世界。人在生活世界中是能动的,不依附于外在他人和社会的独立的个体。

19.学生示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具体包括不诚实行为、逃学行为、欺骗行为、违纪行为等。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违反行为和犯罪行为。

20.心理缺陷说:正常人知道限制心理缺陷者的越轨冲动,但他们却不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他们主要是因童年的社会话失调造成的,在童年时代,孩子如果遭到双亲的遗弃,就会使孩子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中断,使他们在心理和情感上受到严重的挫折,难以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和自我,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容易产出越轨和犯罪行为。

21.挫折-侵犯说:越轨行为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而挫折的程度是以需要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进而推断侵犯的强度与挫折的强度有关。

22.差异交往说:所有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但他们如何社会化则取决于他们与谁交往,一个孩子通过与越轨群体的交往学到了对越轨行为的理解、态度和技能,他与越轨群体的交往越密切,这个孩子学到的犯罪手段就会越高,犯罪动机就会越高,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3.失范说:涂尔干看来,道德规范是维持人与人以及社会团体的基础,由于社会巨变,使得控制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越来越松弛,个人之间的道德制约丧失。

24.控制缺乏说:雷克里斯认为,群体的成员资格和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个人的行为,但他特别强调社会环境的社会控制对个人的效用,并认为越轨和犯罪是由于社会内外部的控制削弱和受到破坏引起的。

25.亚文化群理论:科恩认为,犯罪者亚文化群所具有和维护的价值观及行为倾向,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及行为倾向相抵触、相背离,这是犯罪的真正根源,而亚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化不完善、不适当引起的,并且通常是社会下层阶级居住区形成的。

26.标签论:以贝克为代表,这种理论主要是运用互动理论探讨了越轨-犯罪的过程,而非它的原因,强调了违反、犯罪是社会创造的,而非本体所赋予或自然发生的。

27.重要他人:由米尔斯提出,专指对个体的社会话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28.学生人文精神:在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皆在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增强环境意识;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很好地应答信息社会的各种挑战;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29.学生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基础和重点,也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

30.相对评价法:是根据所要评价对象的整体状态确定评价标准,以被评价对象中的某一个或某干个为基准,通过把各个被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对照比较,判定出每个被评价对象在这一集体中所处位置的一种评价方法。

31.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整体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被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一种评价方法。

32.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

33.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适当、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34.测验:是指通过让学生回答一系列与教育目标相关的有代表性的问题,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中提取信息,并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的过程。

35.品德评价:即测评者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品德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通过价值判断给出相应的结论。

36.整体印象评价法: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通过日常对评价对象的观察和了解,经过综合分析并以此对评价对象的品德状况给予终结性整体评价的方法。

37.操行评定评价法: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平时对被评价者的观察和了解,用书面语言描述的形式对被评价者品德发展的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

38.操行计量评定法:是指用以百分为满分或实行百分制计分法,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计分规则,依据学生的品行表现予以加分或减分,以对学生的品德做出评价的方法。

39.毛入学率:是指某一级教育如小学这一级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与符合官方为该级教育所规定之年龄的总人口比。

40.生师比:即学生与教师的比例,既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情况,又是考查教育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

41.学会生存: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强调早期教育,确定终身教育的地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育担负起传授年轻一代在当代社会激烈变化的条件下求得“生存”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42.学会关心:即从促进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促进教育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从促进竞争转变到促进合作;从狭隘的民族观点和忠诚转变为全球的观点和忠诚,从强调为私人利益而学习转变为强调为公众利益而学习。

43.国家主义教育:强调民族、国家的利益,推崇教育在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它存在着深刻的历史局限和尖锐的现实冲突。

44.全民教育:1.全民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2.全民教育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育不仅是投入更是产出,教育有各种传送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形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3.全民教育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

2.教育学名词解释 篇二

教育工资溢价 (Educational Wage Premia) , 简称教育溢价, 经典定义是指拥有不同教育水平的劳动力间劳动收入均值的百分比差异[1]。譬如, 大学工资溢价 (或称大学溢价) 是指拥有大学学历的劳动者的收入均值与只拥有中等教育学历的劳动者的收入均值的百分比差异。一般情况下, 工资溢价近似于对数差异, 为确保稳健性, 有时用收入中位数代替收入均值。教育溢价的大小既取决于教育水平的高低又间接取决于所参考的收入流及工作回报的方式。劳动收入既可以以小时或周工资度量, 又可以以月或年工资度量, 当劳动收入度量形式确定后 (如以月工资为基准点) , 教育溢价的大小则取决于单位工作时间内教育水平的差异。通常情况下, 计算教育溢价时不包括非工资性效益, 如雇主为雇员提供的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金等, 也不包括教育在自我雇佣中对生产力的效应及非货币的收益, 诸如更好的健康状况、家务生产的效率、儿童保健等等。

需要补充的是, 教育溢价异于教育收益率。教育溢价代表着在不同教育水平上可观测到的收入分布差异的一种简易的统计概述;而教育收益率则是指“对一个人或社会因增加其接受教育的数量而得到的未来净经济报酬的一种测量”[2], 其通常关注的是教育的市场化收益和教育数量的收益, 尽管教育也有非市场化收益和教育质量收益, 其中, “净经济报酬”是指扣除了教育成本之后的净收益。此外, 教育溢价与技能溢价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技能溢价 (Skill Premia) , 是指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的比率。一般而言, 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成为高技能劳动力的概率远大于成为低技能劳动力的概率, 低教育水平劳动力成为高技能劳动力的概率远小于成为低技能劳动力的概率, 故有时学者用较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工资与低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工资的比率来表示技能溢价。如Goldin和 Katz (2007) 利用多种数据源研究发现, 美国大学毕业生与高中生的工资比率在20世纪前50年处于下降趋势, 在后50年处于上升趋势, 且在80年代后上升趋势加快, 得出工资不平等与技能溢价间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3]

二、数据描述与教育溢价估算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美国北卡罗纳大学和中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关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居民健康、营养、计划生育等政策效果的调查数据。该数据调查了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和2011年份9个省份4400个城乡住户约2.6万个体关于健康、营养、经济状况、就业等方面的境况, 这为纵向研究提供了较科学的支撑。按照上文对教育溢价的界定, 我们以是否拥有大学学历作为临界值, 将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归于一类, 将大学以下学历归于另一类, 并控制了年龄变量, 以此来估算1989至2011年间教育溢价的变化趋势。经验研究认为, 年龄对工资具有显著的影响, 一般而言, 年龄越大, 其工资也就越高, 其原因在于雇员在某一行业或职业内工作的越久, 其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越丰富, 越有利于其劳动生产率提高, 故相对拥有相同教育水平的年轻雇员而言, 其工资也高。鉴于此, 为较准确地反映出教育溢价变化趋势, 本文从历年数据中筛选出年龄≤30岁且≥16岁的样本, 然后将这些样本根据是否拥有大学学历划分成两大类, 绘制出我国过去22年间教育溢价的变化趋势图 (图1) 。需要说明的是, 因CHNS2009年数据不可得, 故下图中2009年教育溢价暂缺失。

从图1可以看出, 2000年之前, 教育溢价处在上升阶段, 即Ⅰ段;2004之后, 教育溢价处于下降阶段, 即Ⅱ段。从整体上看, 在过去的22年间, 我国教育溢价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Ⅰ段与Ⅱ段之间存在三种可能情况, 即图1中第①、②、③三种情况, 而对于期间变动轨迹如何、拐点发生在何时, 结合我国实情, 我们认为, 考虑到2003左右为高教扩招后第一批毕业生融入社会之时, 根据经验和已有研究可以推断出现第①种情况的概率远高于后两种情况, 换言之, 我们倾向认为教育溢价变动轨迹经历先升后降的拐点发生在2003年左右。准确地测量出拐点发生在某一年不是本文关注的重心, 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本文旨在剖析为何我国教育溢价在2000年左右处于上升阶段, 而在2004年之后处于下降阶段, 即呈现出一升一降近似倒V型的深层机制是什么, 并拟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对策。

三、劳动力供需理论与教育溢价

从不同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供需变化视角阐释教育溢价动态变化是最常见的分析范式[4]。因为通常情况下, 高教育水平者的工资增加速率大于低教育水平者的工资增加速率或低教育水平者的工资下降速率大于高教育水平者的工资下降速率均会导致教育溢价上升, 而背后原因多数在于不同层次的劳动力供求发生了相对变化。如在国外研究中, Miller (1960) 利用1940和1950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和1945年及1955至1959年当前人口调查数据发现1940至1960年间工资溢价呈现先缩小后扩大趋势, 认为这种变化趋势与较高教育水平工人的供求变化紧密相关;Murphy 和Welch (1989) 将教育溢价在1960年代上升归因于需求的相应变化, 把教育溢价在1970年代下降归因于“婴儿潮”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同群效应增大引致;Katz和 Murphy (1992) 研究得出美国技能溢价在20世纪40年代下降, 直到60年代开始缓慢上升, 然后在70年代经历了短暂下降后, 在80年代又加速上升, 而大学毕业生相对供给的增长率的差异有助于解释大学工资溢价的动态变化[5];在国内, 尹志超、甘犁 (2009) 利用CHNS数据研究发现, 1989-1997年公共部门的工资低于非公共部门, 2000年之后, 公共部门的工资显著高于非公共部门, 差异达到13.48%, 且呈扩大趋势。同样是使用CHNS数据, 邢春冰 (2005) 发现1989~1997年这段时间教育回报率在民营部门增加得较为明显而在其他部门则没有增加的迹象。薛欣欣 (2008) 分析了部门层次间的溢价情况, 发现由于国有部门的工资确定依然带有较强的制度化特征, 故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之间长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工资溢价, 这种 “同工不同酬”现象既会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又造成资源的浪费[6]。从国内已有文献看, 鲜见从供需角度对溢价问题进行研究, 而劳动力供需结构变动又对溢价变动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故下文拟从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供需变动角度对我国教育溢价呈现倒V型变化趋势展开剖析。

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989年57.6万增至2010年575.4万人, 2003和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989年的3.3倍和10.0倍。可见, 相对1989年而言, 我国高教育水平劳动力供给有了显著的增加, 尤其是2003年以后更是如此。自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确立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布, 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凸显, 企业用工弹性和合理性极大增强, 使压抑的人力资本作用得到了较大的释放, 加之各领域的改革逐渐展开和诸多法律、法规相继实施, 合力使我国GDP在1990至2000间年均增长速度提高到10.4%, 同时这10年间就业弹性系数平均为0.11。而据奥肯定律可知, 较快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增加社会对各要素的需求进而会派生出较大规模的劳动力需求, 因此, 此时期拥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工资水平无疑会有了较大的提升, 使用CHNS数据测算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判断。测算表明16岁 (包括16岁) 至30岁 (包括30岁) 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劳动者的平均工资, 在2004年1751.35元, 是1989年8.0倍, 拥有大学以下教育水平劳动者平均工资为738.97元, 是1989年5.8倍。此外,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1996至2002年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85.6%, 也进一步佐证了“天之骄子”的优势地位。故在2000年以前我国教育溢价处于上升趋势。

对于2004年以后我国教育溢价处于下降的变动趋势, 我们认为主要是由经济社会发展对低教育水平劳动力旺盛需求导致, 而这与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贸易格局紧密相关。对于贸易对溢价的影响, Leamer (2000) 认为国际贸易是技能溢价的主要原因。根据SS定理, 自由贸易使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亦即国内供给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 使出口产品生产中非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亦即国内供给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价格下降, 从而提高了发达国家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 扩大技能丰富国家的技能溢价;Acemoglu (1998, 2003) 研究发现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技能劳动力供给动态相关, 表明内生的技能与资本互补使技能溢价在最初下降, 但之后会诱发技能偏向性进步从而使技能溢价上升。他进一步建模将国际贸易与技能型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联系起来, 认为贸易影响了某种技术的开发, 因为“有利可图”使贸易创造了技能密集型产品价格上升的趋势, 通过价格效应激励引进新的技能偏向性技术, 而贸易和全球化会最终导致了技术进步偏向于高技能工人[7]。

在我国从产业结构方面看, 就业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从1989年59.6%、21.5%和18.9%变动为2010年的35.6%、27.9%和36.5%, 明显体现出了随着经济发展就业重心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全球化方面, 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从1989年33.92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1057.43亿美元, 货物进出口差额由1990年的87.4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1818.1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贸易依附度增加, 无疑带动了就业总量的扩大。年鉴数据显示, 就业于外商投资单位的人数从1991年的96.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053.0万人。当前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纺织、电子、机械制造业等这样的贸易格局无疑对拥有普通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具有旺盛的需求, 而根据SS定律可知, 自由贸易使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亦即国内供给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 故具有一般教育水平的劳动力的工资会明显上升, 这与使用CHNS数据测算的结果吻合。测算显示16 (包括16岁) 至30 (包括30岁) 岁具有中等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平均工资从1989年的126.45元, 增至2011年的1698.50元, 后者约是前者的13.0倍, 且明显扩大的增幅发生在2004年, 如2004年的平均工资水平为2000年的1.1倍, 2011年的平均工资水平为2004年的2.3倍。另一方面, 拥有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平均工资从1989年的218.76元, 增至2011年的2326.95元, 虽然后者约是前者的10.6倍, 但增幅呈现下降趋势, 如2004年的平均工资水平为2000年的1.0倍, 2011年的平均工资水平仅为2004年的1.3倍。此外, 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总量依旧很低 (2010为43.1%) ,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50%左右) 和发达国家水平 (60%-70%) , 也间接致使我国大量企业还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上, 产业发展还没有形成“设计—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的产业链条, 或者说这些环节是分割的, 生产以前的环节大多数都集中在外来投资者的手中, 而这正是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者发挥专业技能的用武之地, 这样就不利于高教育水平劳动力就业。

总之, 高教扩招等因素引致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供给相对富裕和全球化与现行贸易结构低端化等导致了对普通劳动力的旺盛需求共同解释了2003或2004年以来我国教育溢价下降的变动趋势。

四、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教育溢价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最早是由 (P.B. Doeringer) 多林格和皮奥里 (M.J . Piore) 于1971年提出的[8]。其基本假设为: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 一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稳定、培训和晋升机会多、工作环境好、工资环境好、工资高;二级劳动力市场则相反, 就业不稳定、缺乏培训和晋升机会、工作环境较差、工资较低, 且劳动力在这两类劳动力市场间很难流动, 即一方面, 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无法进入第一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 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宁愿失业, 也不愿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呈现出这种特征在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在一级劳动力市场中很容易形成内部劳动力市场, 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 工资由单位内部的管理规则和管理程序控制, 且由一系列内部培训计划和晋升阶梯作为保障;而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中, 工资由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决定, 劳动者随时都要面对竞争的压力。一级劳动力市场中的核心岗位构成了内部劳动力市场, 一级劳动力市场的附属岗位和二级劳动力市场则构成外部劳动力市场。

这种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在我国至少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从区域上看, 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市场和内陆地区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择业时首先经济发达区域, 人才流动仍呈现出“孔雀东南飞”的局面, 如有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依旧体现出较显著的区域特点, “京津沪”、“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占比依次为25.5%、52.9%、10.7%、10.8%[9]。 但是, 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多数是就业密集较低的行业, 进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能力大为降低, 就业弹性不足[10], 故主要劳动力市场对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 从而使在就业流动区域上呈现“聚集”趋势的高教育水平劳动力在2004-2011年间工资方面呈现“离散”态势。 另一方面, 从地区上看,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农村劳动力市场。高教育水平劳动力择业时首选大中城市。有研究表明,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体现出明显的城乡特点, 选择留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或县城”、“乡镇”、“农村”占比依次为53.3%、30.0%、12.4%、3.4%、0.9%[9]。如果两种劳动力市场之间不存在分割, 在就业难时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便可以较方便地先从大中城市市场流入小城镇及农村市场, 等到将来有机会时再“回流”大中城市, 这其实是一种理性选择, 也避免了非自愿性失业和非充分就业。但是, 由于现实中两种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明显分割, 如户籍制度等障碍, 限制了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自由流动, 因为一旦选择了小城镇及农村市场, 以后要“回流”大中城市市场需要付出很高的工作转换成本, 如工作接受成本、工作离开成本、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12]及心理成本 (体现为离开熟悉的朋友、失去社区联系以及放弃因熟悉周围环境而享有的收益等) 。显然, 工作转换成本和心理成本越高, 拥有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就越不愿意迁移。

总之, 劳动力市场分割产生的分割收益, 使拥有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将留在一级劳动力视为一种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 但一级劳动力中岗位的有限性加剧在该市场中的就业竞争, 竞争效应和渗漏效应使非充分性就业或失业的风险增大, 合宜就业概率减小, 从而使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教育溢价下降。

五、结论及政策启示

使用CHNS1989-2011年数据研究可以发现, 我国教育溢价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近似倒V型的变化趋势。理论和经验分析认为, 高教育水平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裕, 产业升级及对外贸易结构低端化等对普通劳动力的旺盛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是教育溢价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从测算结果看, 虽然教育溢价自2003年后呈现下降趋势, 但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劳动者平均工资整体仍呈上升趋势 (只不过增幅小于大学以下学历劳动力的工资增幅) , 显示出接受高等教育投资仍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人力资本投资。为早日迎来教育溢价的第二个拐点, 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 进一步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改革, 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扭转教育溢价下降趋势的根本办法是要维持经济高速发展, 其次是通过各项改革缩小区域、城乡、行业、所有制、职业等间的收益差距, 最后是要改善贸易结构, 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近期来看, 则要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 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 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制度。

第二, 继续实施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小城市、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当前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具有刚性, 拥有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拥挤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局面不可能很快扭转。但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来改变他们对于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就业较难与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较易之间的选择组合, 譬如通过减免助学贷款、考公务员加分、升迁优先、创业扶持等措施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小城市、农村和西部地区工作。

最后, 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一方面使大学毕业生理性看待当前就业难现状, 树立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大学毕业生保持合理的就业期望, 转变就业观念。因为随着改革的深化, 工作转换成本肯定会降低, 首次选择的工作对于终身收入最大化的重要性自然也会减小。

参考文献

[1]Welch, F., Hanushek, E.A. (ed.) (2006)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Elsevier Science Ltd., pp.191-192.

[2]卡诺依.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 (第二版) [M].闵维方, 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471.

[3]Goldin, C., Kats, L.F. (2007) .Long-Run Changes in the U.S.Wage Structure:Narrowing, Widening, Polarizing.Brookings Paperson Economic Activity.pp.135-165.

[4]Welch, F., Hanushek, E.A. (ed.) (2006)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Elsevier Science Ltd., p.219.

[5]Miller, H.P. (1960) .Annual and lifetime income in relation to edu-cation:1939-1959.AmericanEconomicReview 50, pp.962-986.Murphy, K., Welch, F. (1989) .Wage premium for college gradu-ates:Recent growth and possible explanation.Educational Researc-her, pp.17-26.Katz, L., Murphy, K. (1992) .Changes in Rela-tive Wages, 1963—1987:Supply and Demand Factors.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107, pp.35-78.

[6]尹志超, 甘犁.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9, (4) .邢春冰.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考察[J].经济研究, 2005, (4) .薛欣欣.我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决定机制差异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 2008, (7) .

[7]Leamer, E.E. (2000) .Edward E.What's the Use of Factor Con-ten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0.Acemoglu, D. (1998) .Why Do New Technologies Complement Skill?DirectedTechnical Change and Wage Inequalit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3, pp.1055-1090.Acemoglu, D. (2003) .Patterns ofSkill Premia.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70, pp.199-230.

[8]Doeringer, P.B., Piore, M.J. (1971) .Internal labor market andmanpower analysis.Health,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9][11]马莉萍, 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4) .

[10]蔡昉, 都阳, 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经济研究, 2004, (9) .

3.从需求视角解释创业教育模式 篇三

从学生对创业需求的视角来解释创业教育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需——生存发展之需。创业教育首先是学生的渴望,哈尔滨商业大学从2004年起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学生们的体会是:“创业学的开设无疑是一声创业的惊雷,在校园这片沃野炸响,这里有理论的学习,有实践的案例,也有商业巨子的精彩讲座。”学生们通过对创业学的学习,其心态有所转变,他们认为宁可当10元钱的老板,也不去赚100元钱的工资。该课程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很强的启发作用,不落俗套,开创了学术先河。还有的学生认为创业学本身就是创新,通过创业学的学习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增强了自己创业的信心。其次,创业教育也是就业导向,创业促进就业已成世界共识。再次,创业教育还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传授创业路径、常识、规律和计划以及实际操作等,为学生实现创业成功的理想、人生价值的追求搭设了桥梁。最后,创业教育是知识成果的转化,学生还能通过创业实践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产品或服务。

道——社会进步之道。创业之道,首先要在认识上和观念上对创业功能有充分理解,创业具有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功能。在创业学课程中,要明确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想创业、为什么可创业以及为什么能创业。在美国过去30年里出现了创业革命,而我国目前创业活动与GDP增长速度不相匹配,创业活动低于经济增长的要求。创业教育的使命,就是揭示和传播创业的规律和路径。

术——创业教育之法。在哈尔滨商业大学创业教育体系框架中主要有三个体系:人才设计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支撑体系。首先在教学目标,从认知、情感、能力方面设立了元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价值上认同教学内容,产生对学习的需求和渴望,在能力上掌握和运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知识结构上按照素质结构和专通结合以及文理渗透的要求,设置了修身课、通识课、专才课、任选课等六个模块。 教学模式上实施动态教学模式,以创业学课程来实施动态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能力提高为主旨。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创设一种环境,在这个环境当中,让学生在研究中、体验中、参与中、辩论中、案例中学会学习。

4.教育学名词解释 篇四

1、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来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广义的教育,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4、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5、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的主张,他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6、劳动起源说:马克思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7、终身教育:指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以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由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8、个体的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人,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9、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又身心成熟机制决定。孟子、威尔逊、弗洛伊德等是内发论的典型代表。

10、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它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华生和洛克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11、共同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个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

12、遗传素质——是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

13、环境: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14、最近发展区: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发展水平的差异。

15、发展关键期: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16、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17、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18、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是,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19、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20、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21、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基础作用。

22、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23、劳动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生产技术和技能,使学生形成劳动情感、态度和习惯。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24、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5、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的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系,它具体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6、教师:从广义上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都可以称之为教师。从狭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27、教育机智:指的是在突发事件面前,在很短时间内灵活、巧妙处理问题的能力。

28、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9、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教师中心论,儿童中心论

30、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

31、学科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2.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

的具体化。

33、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即包括课程体系结构的整体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前者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和如何设置这些课程的问题;后者主要解决 课程标准的问题。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4、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35、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想品德的过程。

36、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37、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是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使他们比较全面 深刻地掌握知识。

38、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融会贯通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39、巩固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再现。

40、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能力。

4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4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教学中,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 生学的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方法。各种教学方法及其含义。

44、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4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各种德育原则及其含义 德育方法各种及其含义

46、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47、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48、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一次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管理方法。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

49、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50、教师威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它包括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

51、品德评价: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52、操行评定:按一定标准,以等级和评语等形式,定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和文体活动等方面表现做出评价。

53、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发展。

54、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

55、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人们为了获得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认识而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其特点是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验证性。

56、行动研究:是教师也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为一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

57、教育叙事研究:是以叙述、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及其含义。

58、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59、班级:班级是学校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它具有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矫正学生行为的功能。

5.名词解释教育学(精选) 篇五

1.教育: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偶然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是指教育者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最狭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2.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是指人所具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类似的可以影响生产工作的能力(舒尔茨)。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3.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地理环境,以相应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在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主体的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校园特点的文化现象。可细分为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20.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教育学所谈人的发展更具体指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4.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即主要关注青少年身体的成长、知识技能的获得、智力水平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个体社会化的发展水平

5.教育目的:广义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就是指通过教育所要实现的国家对教育提出的在人才质量和数量方面的总体要求。

6.智育:是指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技能,养成学生能力的教育

7.体育:广义的体育是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人民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狭义的体育即学校体育,是指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其体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活动

8.美育:美育即美学教育,是指教师通过各种美的形式和内容帮助学生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9.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工农业生产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的教育活动

10.德育:德育就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采用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素养的系统活动过程

11.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

12.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准则

13.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在德育原则指导下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14.课程:从广义上来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从狭义上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综合,它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之中

15.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16.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的总称。

17.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8.班级授课制:又称班级上课制或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不同的班级,每班有固定的学生,由教师按照预先制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19.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1.遗传:遗传是指人通过遗传物质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父母和种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生理解剖特点。

22.成熟:一般是指生物个体随着生存时间的增加而表现出来的生长或机体的组织、结构、机能向成年应有水平的变化

23.环境:环境是指存在于人们周围并能给人一定影响的客观世界,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一般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4.课程计划:是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总体安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及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5.学科课程标准:也称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的安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各门学科的知识能力、态度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26.教材:根据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教师传授、学生学习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27.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思想观点,发展学生能力的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

28.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方法。其方式主要有:讲解与报告、谈话与讨论、指导阅读、参观访问

29.情感陶冶法:是教师自觉地利用一定的教育情境及自身的教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其方式主要有:以情育情、以境育情、艺术陶冶

30.学校课程: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6.教育学试卷名词解释168 篇六

2、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形成到死亡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变化的过程。

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4、隐形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方式呈现的对学生非学术性的影响,是无意的、隐含的和非预期的课程。

5、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6、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7、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8、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为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服务,主张教育目的应更具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社会本位论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知识教育加工对象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教育目的就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标准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障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评价教育的价值要以其对社会的效益作为衡量标准。

9、课程结构:是指课的各组成成分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

10、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教师积极主动的教,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11、行动研究法:是将教育改革行到与研究工作相结合,研究的内容是针对实际教育活动,不断提出改革意见和方案,作为行动指南,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新问题,使研究着不断得到启示,在充实和修正方案提出具体目标,因而行动又是研究的向导。

12、教育:教育是传递经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包含

一、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3、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要为实现个人价值服务,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本,应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14、显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最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15、教学原则:是指为了有效的进行教学,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及教学实践提出的教学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

16、教育者:指在教育过程中施教的人。广义的包括父母、教师和一切施加教育影响的人,狭义的讲是学校的教师。

17、发展的差异性:只同意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发展上存在个别差异,包括身体素质、智力水平、个性倾向、性别等很多方面。

18、学校教育: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特殊的教育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环境因素和活动因素,的综合体,在人的发展中其主导作用。

19、发展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身心各方面都必须得到健康的发展。

20、教学语言技术: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精心设计的口头语言传递知识、指导训练、组织教学和进行师生交流等的行为方式。

21、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活动。

22、教学:是在教学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它包含

(一)教学是学校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种教育活动(工作)

(二)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基础,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23、创造性:的学以致用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的用于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具体方面为:1.加强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学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3.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范性。

25、导入技术:是指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引起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

26、课程类型:是指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具有某一相同属性或共同特征的课程所形成的汇集或种类。

27、美育:是运用美的素材,培养受教育者美的素养的教育,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

28、教学技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29、《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在受教育权上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贤人”和“君子”。

30、双轨学制:是指两只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彼此平行,分头进行,已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

32、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不同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33、壬寅学制、葵卯学制:1902年,张百熙模仿日本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但未能实现。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

34、强化技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反应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35、中学教师:履行中等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中等教育中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使命。

36、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

37、演示技术:是教师在促进学生感知或创设情境时结合有关内容讲解把各种直观教具或试验等呈现给学生,把所学对象的形态、特点、结构、性质和变化过程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

38、单轨学制:是指由小学﹑中学到大学为统一的直线系统上下衔接形成由下而上的连续阶梯学制。

39、壬子癸丑学制:这是辛亥革命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对学制的改革,于1912.9公布,即壬子学,是制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资产阶级的学制 40、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施以不同的教学,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方面为:(1).实行班额小型化或分组教学(2).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3).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解决教师在时间和人员上的不足。

4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整套方式。

42、教学组织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

43、客观性原则:指在学习与研究中,必须实事求是,按照教育的本来面目加以理解,不主观臆断,以准确地把握教育的事实、本质和规律。

44、综合课程: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的各种要素及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

45、核心课程:是指重大社会和生活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的综合课程。他是在广义课程的基础上,使各学科间综合起来并构成一个核心,使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其统一性。

46、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7.教育学名词解释 篇七

为从碳减排权中获得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收益, 全球开始建立碳资本与碳金融体系, 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目前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已开始显现, 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

碳碳

税是一种污染税, 排放的碳越多, 付出的成本就越高。政府部门会先为每吨碳排放量确定一个价格税, 然后通过这个价格换算出对电力、天然气或石油的税费。由于征税使得使用污染燃料的成本变高, 会促使公共事业机构、商业组织以及个人减少燃料的消耗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碳关税

与碳税不同, 它指对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有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的产品在贸易中征收关税。发达国家总是担心发展中国家在减排中出工不出力, 如果发展中国家没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 就对其出口产品征收额外关税。这很容易变成阻碍全球商品流动性的新贸易壁垒。

碳政治

所谓“碳政治”, 又可以称之为“气候政治”, 是指各国围绕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所形成的国际政治, 而国际上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又按照二氧化碳来计算, 故称之为“碳政治”。

碳捕捉

二氧化碳的产生有时不可避免, 就像你一直在呼吸, 为了不让你呼出的碳排到大气中去, 你可以把它们吹到一个塑料袋里。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 即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可以用化学方法先分离出来, 这个过程就是捕捉。

碳封存

8.相关链接:名词解释 篇八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例如我们经常见到的袋装奶。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

用于食品的洗涤机、消毒剂:指直接用于洗涤或者消毒食品、餐饮具以及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物质。

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9.教育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 篇九

1、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2、必修课:指所以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为了保证学校教育的质量,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必修课。

3、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它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景,对人·对事(包括对自己的言行)作出是非善恶等的道德判断。

4、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换言之,素质教育,就是教育者科学地运用人类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去开发·塑造和完善儿童(广义的)身心结构与功能,以达到全面提高公民素质质量的教育实践过程。

5、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6、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7、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8、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单元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媒体的设计。

9、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的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10、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1、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12、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是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时才请老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察

13、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关系,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的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包括政治、道德、社会角色社会化。

14、课程要素: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须的经验因素

15、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的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6.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7.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18.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9.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20.教育情境:即教育、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

21.教育目的:由国家机关制定推行,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作用。它是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具体教育目的、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 的设想或规定。P26)

22.教师的“教员”角色:是教师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它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于核心地位。其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和评定学业。

23.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复杂的关系体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关系、组织关系以及相互产生的非正式关系。24.校风:一个学校社会的气氛。即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两种。

25.显性课程: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校施教、学生学习好考核的依据之一。

26.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实施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单元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媒体的设计。

27.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

28.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 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

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

29.素质教育: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素质教育的问题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

30.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简答

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P25(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2)·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简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P57(1)·片面追求升学率(2)·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3)·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P37(1)·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P34(1)·遗传(2)·环境(3)·教育(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5、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P333(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

(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6、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P191(1)·父母的表率作用(2)·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3)·父母的文化修养(4)·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7.如何根据学生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P143)(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使他们不断克服自己气质上的缺点,发展其优点

(2)·教师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特点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4)·还应当指出,教师本人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对于搞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着什么样的功能?(P196)(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

9.简要说明情境化了的教育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P7)答:

(1)深化理论学习。(2)典型示范引导。(3)逼真的模拟训练。(4)知识转化技能。(5)理论联系实际。

10.简述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P15-P17)答:(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的中介。

(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以教育影响为中介。(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1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P34)

答:(1)遗传。是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生物特点,是人的身心发展的自然或生理前提。

(2)环境。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

作用。

(3)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12.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P25)

答:(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

(2)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13.简述教师的知识结构。(P81)答:(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

(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14.为什么说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简述理由。(P129)答:

(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15.简述家庭的教育功能。(P182)

答:(1)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2)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3)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

(4)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具有独特作用。

(5)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16.简述隐性课程的功能(P227)

答:(1)陶冶功能。隐形课程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2)育美功能。美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氛围等能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

(3)益智功能。隐形课程通过情感影响智力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师的求真务实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4)健体功能。良好的环境,完善的设备有助于学生健全体魄。

17.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P244)

答:(1)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2)在教材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在编排上通常采取直线式与圆周式。(3)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18.教学设计的步骤有哪些?(P250)答:(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

(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

(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形成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4)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呈现教材。(5)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反映并提供反馈。(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测量以及评价。19.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P289)答:

(1)是否符合学生特点、就是特点、教学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

(2)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

(4)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

(5)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20.一般教学方法实施的步骤有哪些?(P292)答:(1)引起动机。吸引学生,调动兴趣,引起好奇。(2)呈现教材。教师分层次、有次序地呈现教材。(3)举例说明。

(4)归纳概括。教师对讲过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加以归纳总结。(5)布置作业。通过练习、复习,对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和深化理解。

21.课堂管理的原则有哪些?(P227)答:(1)了解学生的需要。

(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4)建立教室常规。

22.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方式主要有哪些?(P336)

答:(1)系统传授式。是教师根据学法指导教材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学习方法。

(2)专题讨论式。采取专题形式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学法专题讲座。(3)学科渗透式。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科渗透学习方法。(4)学习诊断式。教师运用心理诊断技术帮助学生具体找出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

(5)经验交流式。学生之间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学习过程的反思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23.简述素质教育的特点。(P346)

答:(1)整体性。素质教育是教育全员性和全面性的统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每一个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2)基础性。素质教育既要为学生的步步发展打下基础,也要为每个公民的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3)内化性。注重并切实把外在影响和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

(4)综合性。素质教育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个人等影响因素。因此整个社会也必须重视并切实优化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

论述

1、论述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P333(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

(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阅读案例,回答问题.那是一个夏天,一家人正在院里乘凉,点着蚊香。调皮的航航端起蚊香盘,使劲一吹,嘿,这下可好,一家人被吹起的“烟雾”包围,着实呛了个够。„„

处理(1):我大发雷霆,怒喝道:“你干什么呀?!”孩子立刻怔住了,呆呆地不知所措,听到我的“吼叫”,哇哇大哭起来。

处理(2):孩子也被烟雾笼罩,妈妈站起声,把孩子拉到一边去:“你是想把灰尘吹走,对吧?”孩子点点头。妈妈继续说:“这是你想做好事,只是你用力太大了,你看,大家都被你吹起的灰尘笼罩啦!以后要轻一点,好吗?”孩子认真地点点头。

结合你所学的教育学知识评价案例中的两种教育方式。

答题要点为:

专制型和民主型的教育方式比较。前一种处理为专制型教育方式,后一种处理为民主型教育方式。

1、专制型通常采用严厉、高压、强迫命令式的教育,只从父母主观意志出发,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愿望,经常打骂、体罚、使子女容易发展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自尊、孤独、或是另一极端,强烈反抗、冷酷、残暴。

2、民主型是最理想的教养方式。家长常常有较好的心理品质和文化修养。对子女长期耐心教导,以身作则,启发说理,督促检查。这种家长教育处的子女常常具有很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独立性和创造性,社会适应良好。个体化和社会化协调平衡发展,易独立成才。

3·论述教学过程的规律.P267(1)·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2)·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3)·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4)·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 4·论知识学习的过程P320(1)·选择阶段(2)·领会阶段(3)·保持阶段(4)·应用阶段

5.论述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P289)(1)·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大纲的规

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

(2)·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

(4)·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5)·维持课堂记录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 6·分析良好师生关系应当如何建立?

(1)·在师生相互态度上,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

(2)·师生感情关系上,需要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上,师生之间呈现出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

7.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对文化的作用首先表现为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2)·教育的第二个作用是对文化的普及(3)·教育还具有交流· 整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

8.联系实际谈谈教师的智能结构(P82—P83)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二)·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1)·教育预见能力(2)·教育传导能力(3)·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

9、论述在师生关系中,如何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P162)(1)·师生相互态度: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2)·师生感情关系: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4)·效果:教学效果良好

10、论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P236)(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12、论述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P354—P361)(1)·道德认识的形成(2)·道德情感的培养(3)·道德意志的锻炼(4)·道德行为的锻炼

13、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应用)P50-52

文化对教育的作用:(1)学校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质量和结构;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影响到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到教育目的。(2)学校教育外部文化: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要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加强;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作用:延续、更新;普及;交流、整合(需补充)

14、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式P205

(1)建立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与宣传部门联系,开展活动(宣传学校/制作、播放有教育意义的节目/竞赛活动或报告会)

(3)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联系(地质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戏室的清理整顿)

(4)与社会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少年宫/文化宫/业余体校/选苗子)

(5)与有关工矿、企业、村镇、部队建立联系(研究性学习/综合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劳动)

15:学习活动方式的组织须符合的要求:P327-331(应用)

(1)反映学习活动的整体性

A:要保证学习活动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B:要使学习活动既有多样性,又有综合性

C:一般心理活动与学科心理活动的统一

D:学习活动的程序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2)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

A:要保证不同年龄的学生必需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B:合理分配主干活动与辅助活动的时间

C:合理设计各文化基本学科的作业量

D:合理安排劳动量与体育运动量

(3)劳逸安排的节奏性

休息:静止性休息;活动性休息(脑体活动交替;文理/动静科目交替;课时的安排)

16、如何改善师生关系? P162—163 答:

(1)目前中小学存在的师生关系的类型(分别作简要描述)

对立型、依赖型、自由放任型和民主型

(2)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中,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其表现在于:

① 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

② 学生尊敬教师,接收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

③ 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

(3)按照民主型师生关系原则,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的的措施有(分别作简要描述): ① 走进学生,了解学生。②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③ 关注学生,及时评价学生。

17、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P355—361 答:

(1)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为: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锻炼和道德行为的训练。一般是从知开始,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发展顺序进行的。但这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经常发生变动,即品德的培养可以以任何一个环节为开端着手进行,不过无论怎么变动,始终是构成品德的心理成分共同发生协同作用的一个综合的过程。

(2)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包括: ① 道德知识的掌握; ② 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3)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发展。(4)道德意志的形成与发展。

上一篇:机关效能建设整改措施下一篇:电子商务系实习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