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略读课文教学

2024-12-14

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精选13篇)

1.浅谈略读课文教学 篇一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2014-12-05 15:18 来源:黄山晨刊电子版

我有话说

核心提示:略读课文是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略读课文教学有着其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忽视它,把它一略而过,必须重视它,必须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之与精读课文相辅相成,有的放矢,择优而教,从而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现行教科书将课文基本上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两大类。无论是各级名师的观摩课、示范课,还是一般教师的公开课,精读课文都是他们的首选,就连刊物上发表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往往也是精读课文,对于略读课文常常是无人问津,不敢轻易尝试。究其原因,可能是多年以来受应试教育以及略读课文考试分值低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略读课文往往一读带过,最多教教生字词,了解文章梗概,学生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定位略读课文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了解编排数量

翻开现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略读课文篇数的逐年增加。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16篇,占25%;四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29篇,占45%;五年级上下册课文56篇,其中略读课文28篇,占50%;六年级上下册课文49篇,其中略读课文25篇,占51%。数据表明,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与精读课文可谓是平分秋色。略读课文教学已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占有一席之地。

二、明确编排意图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课文是对精读课文在阅读方法、写作方法上的巩固迁移;是对精读课文在内容、思想、方法方面的拓展;是丰富学生阅读量,增加学生文学感知力的重要途径。说明白点,略读课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归纳、分析、理解、应用阅读的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目标要求,其中一二年级要达到5万字以上,三四年级要达到40万字以上,五六年级要达到100万字左右。这样大的阅读量,要求学生篇篇课文都精读是不可能的。大量的课内略读课文作为补充,对于扩大学生阅读量,完成阅读任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从要求来看,它是精读课文学以致用的迁移。在学习精读课文后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中,这就要求教师在略读课文进行阅读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略读方法,具备阅读能力。从结构来看,需要让学生掌握多种结构方法,总分总、分总、总分等,如四年级上册老舍写的精读课文《猫》的文章,结构清晰,采用了总分式,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在学习略读课文《母鸡》时,让学生了解《母鸡》一文的结构,并说出《母鸡》一文的结构也是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这两部分的;从题材来看,不同的文章有着不同方法的指导。说明文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说明方法:如教学五年级上册《鲸》和《新型玻璃》两篇精读说明文时,教会学生学习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从思想来看,略读课文让单元主题思想更充实。现行教材大都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呈现,即每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围绕同一主题思想来组成。略读课文作为一种补充,它与精读课文共同承担深化主题思想的任务。

三、精心设计教学

以上的数据分析和编排意图,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略读课文略而不“略”。掌握分寸,拿捏得当,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我就如何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拙见:

“牵牛要牵牛鼻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明确、恰当、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能为有效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在一堂课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中都蕴含着知识点、感悟点和训练点,如果每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学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俨然又成了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了。这就要求教师熟悉课标,明确要求,根据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单元训练要求,准确定位,确定课文的知识点、感悟点和训练点组织教学。

知识点、感悟点、训练点,这三“点”在教学中至关重要,因为一篇课文涵盖的信息量多,特别是略读课文,一般只有一个课时,在这样的有限时间内,应根据课文特点有所侧重,有所取舍,灵活设计,有所创新。我们必须要抓住每篇文章的“点”,只有抓住这个“点”对症下药,才能使我们教学事半功倍,有的放矢,才能使略读课文真正起到它应有的功效。知识点要精确: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系统都是由无数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构成的。语文也不例外。与其它学科相比较,语文教学的知识点往往不很明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钻研教材,精确地找出这个知识点。

感悟点要精巧: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感悟真善美情感的过程。

训练点要精选:我们在大量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常常这样做:遇到什么,就讲什么,遇到什么,就训练什么,这样做往往使学生负担加重。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盲目地进行,应该精心挑选,找准训练点,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当然,在“点”的教学基础上,要量身定衣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读情况及教材特点进行点拨,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再议议,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2.浅谈略读课文教学 篇二

一、抓住导读提示, 把握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1.了解“写了什么”;2.谈谈“有什么感受”;3.交流一下“哪些地方印象特别深”。

略读课文一般都编排在一个主题单元中精读课文的后面, 相对独立却又与精读课文互有关联。每篇略读课文的前面都有导读提示, 教学中应“瞻”前“顾”后, 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学习中得到的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用于阅读实践, 逐步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例如:四年级上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导读提示:读了《观潮》, 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下面这篇课文写的是雅鲁藏布大峡谷, 它又将给我们展现怎样的画面呢?认真默读课文, 想想描写的景象, 再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之前, 让他们认真阅读课文前的导读提示, 从中找到学习本篇略读课文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读导读提示, 可以通过抓关键词梳理出本课的学习任务:1.默读课文, 想想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2.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 必能更好地去开展自主阅读实践。

又如读了《去年的树》, 大家都有很多想法, 下面这篇《小木偶的故事》, 又会使我们想到什么呢?认真默读课文, 看看在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再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自己对最后一段话的体会。通过朗读提炼导读提示, 学生能够明确这样的学习目标:1.认真默读课文, 看看在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2.再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自己对最后一段话的体会。有了目标的引领, 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会更浓厚。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去关注导读提示, 渐渐地, 学生将会养成习惯, 独立面对略读课文时, 也知道如何明确学习任务, 授之以“渔”岂不乐哉!

二、抓住导读提示, 确定教学板块

自主阅读课文的课堂结构要简单, 即块状设计, 不求精心, 但求放权。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同样可以借助课文前的导读提示, 确定教学板块。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时, 通过年级组的集体备课, 我们首先认真阅读了导读提示:恐龙在进化中飞向蓝天, 是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一大发现, 下面的课文将告诉我们生物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就。认真默读课文, 想想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和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和大家讨论、交流。然后通过对导读提示的进一步研究, 我们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板块:1.自读课文, 抓住中心句;2.紧扣中心句, 质疑, 确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3.带着问题, 放手让学生实践, 自读自得;4.交流汇报, 重点点拨;5.读写结合, 拓展延伸。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用这样的板块去教学这篇课文, 学生在课堂边读边画边想, 由于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自主阅读, 并且只抓住课文中的一个重点:了解植物种子的变化和用途, 学生汇报得很精彩, 教师点拨得也很到位,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抓住导读提示, 选择教学方法

抓住导读提示教学, 略的是教师的教, 而不是学生的学。略逐词逐段分析, 不略重点难点品读;略教师精讲细析, 不略学生语言实践;略教师难舍处, 不略学生兴趣点。为此,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 我们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 充分体现以学定教,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崔峦曾在人教版教材培训会上指出:略读课文教学更需整体把握, 不宜肢解课文。建议采取几遍读的程序:一读, 读准读通, 目诵心惟;二读, 画画批批, 粗知大意;三读, 交流收获, 积累语言 (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 可以是好词佳句的, 可以是文章写法的, 可以是读书方法的) 。崔峦的这种教学方法, 正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方法考虑的, 同样也可以导读提示中获得。

例如《秦兵马俑》的导读提示:带着登长城和游颐和园的美好印象, 我们前往西安。那里有震撼人心的秦兵马俑, 那是一支“威武之师”。认真默读课文, 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 再谈谈读后的感受。根据导读提示, 教师可以确定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默读课文, 画出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 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受。

3.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篇三

略读课文选材相当广泛,叙事、抒情、游记、散文到科普小品、说明文、古诗无所不包,涵盖了大部分文章体裁,而且选文具有时代性和人文性,大部分选择当代、现代的国内外优秀作家的美文,与精读课文在主题思想一般也保持连续一贯。我认为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同样重要,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以略教!

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应体现的基本理念

(一)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脱离了人文精神,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学就会因为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沦为简单的排列组合文字的游戏;没有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性就犹如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只是“看上去很美”罢了。因此,两者应该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相渗透。比如教学《陶罐和铁罐》一文,经过反复研读课文。找到了“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不就是“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吗?于是,整节课以认读词语、理解“奚落”的意思开始后,就用“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抓住描写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词句进行朗读、感悟,体会陶罐的谦虚、铁罐的骄傲,从而懂得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凭借的对象要是课文中关键的部分,如重点的词语、句子,关键的段落作为突破口。

(二)提倡个性化阅读,承认差异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理过程。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提倡学生个性化理解。教学中应避免要求过高过全,要多给学生提供选择不同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展示不同潜能的机会。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个性。例如,在教学第七册《巨人的花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巨人在你心中是个怎样的人?”学生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巨人是个自私的人。”有的说:“我觉得巨人生活在世上很孤独、荒凉、凄凉。”还有的说:“这位巨人是个富有的人,因为他拥有一个巨大的花园。”于是我就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阅读这篇课文,或冷酷、或清高、或凄凉,抑扬顿挫,学生都把自己的个性读了出来。真是有了个性化的解读,才具有浓厚的个性色彩。体现学生个性,张扬个性,创造性的解读文本,不仅能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注意教给方法,注重培养能力

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入手,整体把握,整体感知;引导学生重点精读、品位赏读;指导学生采用“读、找、画、思、议、写”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涵,感悟课文中心。如在教学《梦想的力量》一课时,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找、说、讨论、想象、体会等方式让学生围绕课文中心,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想象瑞恩的梦想产生到梦想的实现是要付出艰苦的奋斗。从中感受梦想的力量是具大的,使学生明白要想梦想成真,必须要执着、坚持不懈。

三、如何上好略读课文?

(一)朗读贯穿教学始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二)读写结合,提高表达能力

一节好课教师重视听、说、读、写、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抓住精彩语言重点训练,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部分允许学生有个性表达,也提供中心句,既降低难度,也给了启发,既有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又有大胆奇特的想象……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无时无刻不给我们以紧张激烈的感觉,让我们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相当细腻。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了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在继续燃烧、逐渐变短,秘密将会暴露,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厄运也会随之而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以及对蜡烛的特写,有力地渲染出了当时的紧张、恐怖的气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相当有感染力。鼓励学生练习仿写,读写结合,提高表达能力。

(三)加强课内外联系,适度拓展与延伸

4.浅谈略读课文教学 篇四

——探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摘要: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我们应力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努力做到“教略”而“学丰”,简约而深刻。略读课文在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中所占的分量逐步增大,精读课文相对减少,直视“略”而真略的误区,认真找寻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力求使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加有的放矢、独放异彩。

关键词: 略读课文教学 建议策略

让学生通过前面“精读课文”的学习,运用相应的学力来完成对略读课文的自主学习,从而真正“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略读课文,它相对独立但又与前面的精读课文互有关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教学中不能彼此孤立,应该瞻前顾后,有机融合。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略读课文或是被处理成精读课文,或是一带而过(因为这类课文不列入考试的范围),更多情况下,教师们为了赶进度,往往是后者居多。如:

1、略读教学=略读

众所周知,略读是阅读方式之一,是阅读个体为了获取相关信息而进行的一种语文阅读活动;略读教学是教学活动之一,整个过程是为了指导学生通过略读这一阅读方式快速地获得信息,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略读能力的过程。因此,略读教学应有其相应的组织、引导,不应等同于略读。

2、粗知大意=浅知

略读文章的学习目标预设中一般都有“粗知课文大意”这一块,即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便可,所谓的“理解词句”不作为课堂训练的重点。但往往因为其“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课文的深意或真意在获取的过程中往往显得浅尝辄止了。

于是,略读课文因为冠上了“略”字,真的等同于忽略的“略”了。

[探寻略读教学]

都说 “教是为了不教”。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告诉我们的是语文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之间的关系,要实现所谓的“不教”的目的,就要做好略读教材的教学,在略读教学的实践土地上学会自由地行走。但,略读课文不是让我们忽略地教,而是隐去教师“明目张胆”地教,转而让学生“粉墨登场”地去学。

《语文课程标准》一书中如是说:“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就效果而 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精读课文,是例子,是出发点,目的指向是学会自主阅读。”

一、略读课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略读”的目的在于粗知文章大致内容,文章的结构、语言修辞等不是它要关注的。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能读懂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第二,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学生学会略读,学会用课内所学方法去从事课外的阅读实践。因此,略读课文教学中,方法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略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因此,激发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二、方法要灵活

1、自读为主,指导为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读实践,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标语)。对于提供给学生独立阅读的略读课文,更要体现这一特点,放手让学生自读,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去进行阅读实践。

2、因文而异,因段而异教学中,所选方法应因文而异,找准着力点,抓住要求,忽其枝节,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练,结果什么也没得到。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文如何读,从而为其完全独立的课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段而异,就要求教者在教学中永远把学生主体放在第一位,把他们的阅读水平放在第一位,视各年段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略读指导的方法。如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还较弱,教者就应指导细些,不能让学生无从着手,而要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明白略读一篇文章一般步骤是:扫读全文———细读要点———概括全文。

A、扫读全文。即尽量加快速度来读,但要边读边想。

B、细读要点。经过对全文的快速阅读,阅读者基本上已明确了文章的重点所在,从整体上有了更清晰的把握。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兴趣选择文中某些部分继续进行细读,以求读有所得。C、概括全文。略读虽然不如精读要求细致,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略读同样要求把所获知识加以消化吸收。因此,读文后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全篇内容加以概括,理解整体思路,及时总结。

三、结构要简约

略读课文的课堂教学结构宜简约,应解放学生,给学生大块时间来进行自主阅读。笔者认为,一节课可分为这样的几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教者应尽其所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想读,有信心独立读懂课文;二是自读阶段。教师把学生引进书本后适 时淡出,退位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让学生充分地读,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读,在读中思考,提出问题,再通过读去解决问题;三是汇报交流阶段。这一阶段由学生汇报读书所得(教师可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提出存在问题,总结读书方法。

四、设计要恰当

略读课文教学过程可以设计为几读:(1)读读拼拼,读通课文。(2)读读说说,感知大意。让学生自主搜索有效信息,交流阅读收获。教师不时地通过评价梳理学生所获的信息,渗透整理与积累信息的方法,初步感知全文大意。(3)读读画画,理清脉络。也可以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在句子旁批注自己的感受。(4)读读议议,品析感悟。全班交流感受最深的语句,教师适机点拨学生难理解的语句,引导交流从文中受到的启发。还可感悟写法上的特点。结合单元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对课文精彩片段的阅读欣赏中提升认识,升华情感。(5)读读写写,拓展延伸。既可以补充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量。又可以抄写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写一段自己的感想,还可以仿写。

总之,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我们应力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努力做到“教略”而“学丰”,简约而深刻。当然,这个“略”应介于精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之间,而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由教师越俎代庖。教师只有在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文制宜,准确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有效引导。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在实践中主动掌握阅读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有效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逐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大语文目标。

总而言之,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行为,不是一种阅读行为;实践中不能以略读去阅读,不能以精读去教学。也许,略读教学可以被称之为“那是一种曾经沧海的简约”,也可以被称之为“那是一种踏平坎坷的坦荡”——需要教师摆自己的位置,适时“隐退”,用更加开放的胸怀引领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化》

5.浅谈略读课文教学 篇五

„„

珍爱生命 关注交通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我国的交通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便捷的交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可是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也直线上升,不幸的事也随之而来,它就像一只凶残的“怪兽”,一不小心,就会被它咬上一口,有时还会让我们付出生命的代价,朋友们!人生短暂,生命可贵。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精彩动人。同时生命也是那么的脆弱,一次交通事故或意外伤害随时都可以结束我们的生命,因此,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珍爱自己的生命,让交通安全永驻心间。

“文明交通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关注交通安全是每个人都应尽的责任„„”。没错,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可为什么在交警叔叔的一再提醒下,还是有人违反交通规则呢?有的人为了节省点时间经常不顾及来往的车辆乱闯红灯,有的司机为了显示自己车技有多么的了不起,总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冲,他们管这叫“飙车”,还有的人在公路上嬉戏打闹,玩得不悦乐乎!„„这些人如此明知故犯,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的愚蠢之举,实在令人叹息。

在一次回家的路上,我亲眼目睹了一桩惨不忍睹的血案,一位男青年骑着一辆自行车,另一支手还推着一辆空车,他还与一位双手放在衣兜里骑车男子谈笑,这情形真叫人胆战心惊,行驶途中,那位边骑车边推空车的男青年被路上的沙子瞬间滑倒把另一个男子推向了路中央,突然,一辆大货车来不及刹车朝他身上急速驶过,只听到一声惨叫,那名男子已在血泊中断了气,一条活鲜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活着的那位男青年,将背负着一生的遣责,在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中,难道我们就不该反思一下自己吗?你文明交通吗?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吗?

这一些些令人痛心的场面,曾使多少个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又曾使多少颗甜蜜之心在一刹那间破碎!那一起起血淋淋的交通事故,使他们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亲人,失去了仅有一次的生命,这种种不幸都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酿成的,交通安全宣传,必不可少,安全防范至关重要呀!

同学们,我们是新世纪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要珍视自己的生命,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远离那些不该做的事情,我们要快快乐乐充满信心地度过每一天,让我们自己学会珍爱生命、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让我们在高山上成为挺拔的青松,在草原上成为奔驰的骏马,在蓝天里,成为翱翔的雄鹰,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注意交通安全,珍爱生命,健康成长,让我们青春的花朵开得更加绚丽多姿![评语]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例证法用得恰当准确,说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告诉人们要文明交通,学会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此外文章语句通顺,内容具体,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结尾写的很好,采用排比手法呼唤同学们行动起来关注交通安全,珍爱自己的生命。

不知何时,公路成了扼杀生命的无情杀手,公路上的汽车就像是一把锐利的尖刀,任意宰割着幸福和安宁。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促进了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人间悲剧。

一辆大卡车严重超载,司机疲劳驾驶而冲下山崖;车毁人亡,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因酒后驾车而撞上路边的电线杆,不幸命丧黄泉;一群无知少年,无视交通规则,一路并肩前行,结果被身后飞速行驶的卡车撞了个正着„„这样的惨剧不知上演了多少回?

这些惨状一次又一次提醒着人们:千万不要忘记惨痛的教训,千万不要把生命当成儿戏。

面对死亡,很少人能够坦然地去承受,因为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牵挂,有太多太多的放不下。不管你是谁,来自何方,去往何处,都无法阻止你对生命的渴望。但是,正当你惬意地享受着这个美好世界带来的无穷乐趣时,“车祸”这两个不和谐的字眼,打破了一切宁静。

据有关数据显示,仅是2006年的上半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190270起,造成41933人死亡,220838人受伤,直接车祸所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7。1亿元。看到这些数据,你就会想到灾祸的无情,认真分析一下,多半事故又是因为人的疏忽大意造成的。所以珍惜生命,我们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让这些人间惨剧不再上演。

珍爱生命,关注交通安全在学校,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不翻越栏杆,不横穿马路,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因为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爱它。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因违反交通规则,而致伤、致残或致死的事故。一起起交通意外,一起起煤矿爆炸,一起起违章用电„„多少个事故教训都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记得有一次,我正高高兴兴地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还在想今天数学课上老师留的一道思考题。突然,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打破了我的思绪,回头一看,一个小女孩倒在了马路中央。原来,一辆小轿车为了尽快赶到目的地,就在黄灯变成红灯的一瞬间,加快了速度,想冲过路口,而这时,小女孩也提前走到了路中央,觉得红灯马上就变绿了,也加快了步伐,没想到,轿车飞驰而来,将小女孩撞到了几米以外„„惨剧就这样发生了„„通过这次事故,让我懂得:马路上,一定要牢记并遵守交通规则,“宁等三分,不抢一秒”我们必须要严格遵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生命,所以就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生命只有一次,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珍惜生命,注意安全,我们才能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人的生命是娇脆的,一个不小心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作为一名小学生,充满好奇心,好动、好玩是我们的天性。玩得“刺激”已成为新潮,有时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置之度外”。我也不例外,为了刺激,为了大家“夸奖”,总是搞出一些五花八门而又危险的表演。比如新年时,大家都喜欢玩烟花爆竹,我为了让大家称赞我,想方设法做出一些自以为了不起而刺激的动作——让爆竹在我手中“绽放光彩”,结果赞赏声没得到,却躺在了那张伤心而又充满泪水的病床上,我想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永恒而又深刻的教训。

学校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有老师,有同学,有花草树木,我们像生活在一个快乐的大家庭里,处处洋溢着歌声和欢笑。我们就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着我们的校园。可是,学校里同学们多、地方小,你是否注意我们身边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呢?比如:课间里同学们相互追逐、打打闹闹,都是不安全的,还常出现危险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同学课间为逞强,用手撑在桌子上并像荡秋千一样玩,突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呼啦一声挤进教室,把那名同学撞倒在地,当时就把鼻子和嘴给嗑出血来,这下可忙坏了老师和家长,一大群人把他送进医院。你说这怨谁呢?如果你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学生,能发生这种现象吗?所以,同学们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高高兴兴去上学,平平安安走回家,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作为一名小学生,一年有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学校周围生活。在这个人口密集,面积狭小的地方时时都可能发生危险。因此,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不让老师和家长担心,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课间时,不要在走廊或楼梯上疯打乱闹,做到轻声慢步右侧行;当几个人一起上下楼时,主动站成一竖列;当做操时,全校同学都会下楼,那楼梯上的人就会非常多,这时我们更应该注意不要拥挤,以免跌倒了„„我相信,只要同学们都注意一些,我们的校园将变的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最后,让我们牢记“珍爱生命,关注安全”,愿我们的同学在和谐、美丽的校园里学习进步,健康成长。也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增强安全意识,时时注意危险,让欢笑和健康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

生命只有一次,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珍惜生命,注意安全,我们才能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人的生命是娇脆的,一个不小心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作为一名小学生,充满好奇心,好动、好玩是我们的天性。玩得“刺激”已成为新潮,有时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置之度外”。我也不例外,为了刺激,为了大家“夸奖”,总是搞出一些五花八门而又危险的表演。比如新年时,大家都喜欢玩烟花爆竹,我为了让大家称赞我,想方设法做出一些自以为了不起而刺激的动作——让爆竹在我手中“绽放光彩”,结果赞赏声没得到,却躺在了那张伤心而又充满泪水的病床上,我想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永恒而又深刻的教训。学校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有老师,有同学,有花草树木,我们像生活在一个快乐的大家庭里,处处洋溢着歌声和欢笑。我们就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着我们的校园。可是,学校里同学们多、地方小,你是否注意我们身边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呢?比如:课间里同学们相互追逐、打打闹闹,都是不安全的,还常出现危险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同学课间为逞强,用手撑在桌子上并像荡秋千一样玩,突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呼啦一声挤进教室,把那名同学撞倒在地,当时就把鼻子和嘴给嗑出血来,这下可忙坏了老师和家长,一大群人把他送进医院。你说这怨谁呢?如果你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学生,能发生这种现象吗?所以,同学们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高高兴兴去上学,平平安安走回家,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作为一名小学生,一年有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学校周围生活。在这个人口密集,面积狭小的地方时时都可能发生危险。因此,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不让老师和家长担心,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课间时,不要在走廊或楼梯上疯打乱闹,做到轻声慢步右侧行;当几个人一起上下楼时,主动站成一竖列;当做操时,全校同学都会下楼,那楼梯上的人就会非常多,这时我们更应该注意不要拥挤,以免跌倒了„„我相信,只要同学们都注意一些,我们的校园将变的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最后,让我们牢记“珍爱生命,关注安全”,愿我们的同学在和谐、美丽的校园里学习进步,健康成长。也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增强安全意识,时时注意危险,让欢笑和健康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

在三月十二号,我们举行了一节主题为《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班会,让我知道了交通安全等等,我全都记住了。你看!

6.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与教学策略 篇六

林大洋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福建福州350008)

7.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初探 篇七

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一.提炼主线法

略读课文一般篇幅较长, 而教学时数较少, 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如何在有效的时空里消化大篇幅的阅读内容, 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这就体现在教者对教材的驾驭上。教者要对教材进行一番整合、取舍, 巧妙地提炼主题, 抢占制高点, 统揽全篇, 长文略教。

(一) 巧借东风法

所谓的“巧借东风”法, 就是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 教师充分利用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 从中选一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展开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 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大气、简约, 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 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 使整个教学结构简洁化。

(二) 打擦边球法

略读课文中有不少文章和精读课文一样, 文质兼美, 情趣突出, 如果深入文字, 很容易就可以找出几个“感悟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但我们必须明白, 略读课文有着自身的教学任务和特点, 不能够面面俱到。但是略读教学讲究“简”、“略”, 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有“精”、“细”的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不防使用“打擦边球”的战术, 从教学内容中引申出一两个点并由课内转移到课外———使教学内容既在课文之中, 又在课文之外。

(三) “选点突破”法

此策略就是选取课文中最好的一点, 或最美的一点, 或最易的一点, 或最实在的一点, 或最有用的一点……使学生在非常自由的空间里有所突破, 有所收获, 有所启发。

二.精略交互型法

略读课文的教学, 还要注意以略读为主, 在略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阅读提示”以及应特别关注的重点、难点、焦点进行比较深入的精读与探究, 余者必须作略读处理, 做到精读与略读交互, 整体感知与重点感悟交融。

(1) 整体感知求“略”。对课文的内容、词句、结构、表达方法, 在整体感知的阶段, 力求放开, 从略处理。只求尽量快地尽量多地浏览, 搜集信息, 多角度、多方位地粗知文章大意, 对全文形成一个比较粗略的整体认识。

(2) 重点感悟求“精”。在略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对课文特别是“阅读提示”所要求的重点进行探究时要采用精读方法, 通过小组学习, 通过研读形式, 进行比较集中深入的感悟。重点精读的内容不求多, 每课适宜一二个。

三.多文串联法

略读课文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上, 还要注意以一篇带多篇, 以一点带一片, 注意以教材为拓展点, 多文串联, 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等语文课外综合性学习与实践。这种多文串联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教材内的串联, 一是课外相关文章的串联。根据不同的串联, 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 比较式串联。即凭借“阅读提示”, 引导学生对本组或本册的教材进行优化整合, 通过类比, 把相关的教材在内容、结构及写法等方面进行比较, 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识, 这样既事半功倍, 又能提高鉴赏能力。这种方法可以是图表式的, 从教材的写作背景、主要情节、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以及语文实践等方面进行排列、对照、辨别。也可以是回顾畅谈式。因略读课文一般都排在本单元的最后, 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 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 (2) 拓展性串联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课文内容。要本着开放的原则, 根据课文特点, 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前收集相关的文章书籍, 一课多篇, 加大学生信息量的吸收, 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

四.读写结合型法

8.浅谈略读课文教学 篇八

近年来,小语界对略读教学的相关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并在相关理念和教学实施策略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就学生角度而言,略读教学还应更多关注学生在真实的阅读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阅读技巧,由此才会真正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升。有鉴于此,宁波市鄞州区教研室方亮辉老师所在团队在对略读教学策略研究的基础上,将视角转向了略读技能的培养,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刊特组织相关稿件,供大家讨论学习。

【摘 要】略读除了以精读为基础外,还有它自身的一套系统,略读课文教学更应关心的是学生作为一个阅读者,他在真实的阅读过程中,应该掌握哪些技巧、策略,才会对提升他的阅读能力有帮助。因此训练学生的略读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讲,可基于生活、学习需要,确定小学生所需要的略读技能训练项目;依托教材体系,梳理技能训练序列;立足教学实践,探索训练策略。为提升学生的略读技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所需要的略读能力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与策略。

【关键词】略读技能 略读课文 训练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习略读”,课标实验教科书相应地编排了近二分之一的略读课文之后,略读课文教学逐步得到重视,对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也逐步开展。随着研究的深入,专家们发现,生活当中,精读的应用不多,泛读、浏览反而是常用的。阅读教学需要教这个,教师也要研究这个,于是,“略读技能”这一概念,逐步进入我们的视野。

一、依托研究成果,倡导略读技能训练

(一)我国略读教学的主流理论: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略读课文教学的主流理论是叶圣陶先生的观点。在《略读指导举隅》一书中,关于“什么是略读”,叶老这样阐述: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

对于略读与精读的关系,叶老这样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关于略读教学,叶老作了这样的指导: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作“略”。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却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作“略”。

前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等当代的语文教学专家,基本承袭了叶老的理论。

(二)我国略读教学的实践:呼唤 “略读技能”训练

基于上述理论,阅读教学中,教师将精读课作为例子,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然后在略读课中举一反三,让学生用这些方法去读,还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做自主性的泛读。

通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略读课文教学研究初现成果。但是,专家们也开始认识到,略读除了以精读为基础外,还有它自身的一套系统,略读课文教学更应关心的是学生作为一个阅读者,他在真实的阅读过程中,应该掌握哪些技巧、策略,才会对提升他的阅读能力真的有帮助。其教学设计也应立足于一个阅读者的角度来思考,一位真正的阅读者,在阅读时会做什么来帮助自己更快掌握文本的内容、理解文本的内涵、对文本进行赏析,或是以自己的观点来响应文本。因此,需要专门培养学生的略读技能。

何谓略读技能呢?

“略读技能”是指用较快的节奏,以浏览、跳读、寻读、意群注视读等方式通读文章感知大意,获取必要的文字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技巧和能力。

正如温儒敏先生在2014年的“中国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发布会上所指出的: “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除了精读,还有浏览、猜读、跳读、群读等等,都是有用的,也都需要给具体方法。”

温儒敏先生还说:“我们要让中小学生学会‘连滚带爬地读,‘连蒙带猜地读。”这里所说的“连滚带爬”地读,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这些技能,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但有教师指导一下,甚至纳入教学,就事半功倍了。

于是,自2014年开始,我们着手进行以略读课文教学为载体,训练学生略读技能的实践与研究。

二、基于生活、学习需要,确定技能训练内容

综览国内外关于阅读的文献,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我们认为,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略读技能可以有这样四大类:略读的基础技能、一本书的略读技能、不同文体文章的略读技能和群文略读技能。每一大类的构成及特点分别见表1、表2、表3、表4。

三、依托教材体系,梳理技能训练序列

略读技能的掌握需要训练,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略读课文是进行略读能力训练的重要载体。从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下册,课标实验教科书共安排略读课文96篇,是根据单元主题及精读能力训练主题编排的。如何在尊重编者思路的前提下,兼顾略读技能训练的系统性?我们作了如下探索。

(一)整体统合,确定训练序列

分析教材的呈现形式,根据单元主题的特点和各项略读技能的要求特点,我们确立了略读技能的训练序列,这序列力求螺旋式递增,循序渐进,以减少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因为篇幅关系,这里仅呈现略读基础技能的训练序列(见表5)。

(二)逐项观照,细化训练要求

每一项略读技能的训练,需要反复,把技能练扎实,并融化在血液里。在练习过程中,我们也要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每篇文章的特点一步一步来指导,步步为营。

以跳读这项技能为例,我们将其细化为4项:①以标题、图表、黑体字为主要阅读对象的跳读法;②关键词语跳读法;③首尾跳读法;④随意跳读法。研读教材后,根据各册教材的特点,我们将这4项跳读法分别安排在四、五、六年级,每个年级重点训练1至2项,每项安排两次(见表6)。

四、立足教学实践,探索训练策略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将略读技能训练策略提炼如下:

(一)立足环节目标,训练相应的略读技能

一篇略读课文的阅读,分为初读、品读、参读、拓读等环节,在不同的环节,适合不同的略读技能的训练。

1.初读时,训练跳读、浏览技能,迅速把握要旨

初读一份阅读材料,先要概览全貌,迅速把握其主要内容。这时不要拘泥于“查字典,扫清阅读障碍”,可以将那些“生字新词”弃之不顾,让学生迅速跳读或浏览,然后让他们闭上眼睛,尝试回忆要点,将要点进行综合,口述其主要内容。这样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养成阅读时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略读技能。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我们先让学生抓住标题进行跳读,通过跳读,迅速知道这一组材料与学过的其他组材料的不同之处:这是一组综合实践活动材料。这一组材料,分为“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有趣的汉字”部分的阅读材料有4份,分别是《字谜七则》《有趣的谐音》《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从标题就能感受到趣味性。“我爱你,汉字”部分有阅读材料6份,主要介绍了汉字的起源、特点等。这样,让学生对整组材料有一个大致印象,为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提高活动效益奠定了基础。

2.品读时,训练跳读、寻读技能,聚焦精华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遵循“精略相辅,略中有精”的教学原则,在精读品味时,寻找学生特别有感触的语段,或是写法上有特色的语段进行赏读,这是训练学生跳读、寻读能力的好时机。

如《夸父追日》是一个神话故事,想象神奇、描写精彩是这一类文本的主要特色。教学时,在学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之后,我们两次对学生进行跳读、寻读技能的训练。

(1)第一次训练。

教师引导: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好几个神话故事,都知道神话故事想象神奇、描写精彩,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这些特点,用横线画出来。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快又全。

学生寻读之后,进行集体交流,并集中出示这些句子。

(2)第二次训练。

教师示范进行第一个句子的品味之后,让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品味它的想象神奇、描写精彩,并做批注。

3.参读时,训练浏览技能,拓展视野

有的文本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感悟时没有可供借鉴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合理穿插,引导学生比照参读,让学生走进文本。参读的资料往往不需要深入研究,只要进行浏览,把握主要内容即可。这时,就可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浏览技能,提高学生的浏览速度。

如学习《丝绸之路》一课时,学生对“丝绸之路”“伊朗”“安息国”“ 博望侯张骞”“西域”等名词都不了解,我们课前就做了一份资料袋,存在iPad中。在学生初读文本时,让他们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然后让学生运用iPad,查找有关词语,浏览理解。在查找前提示学生:浏览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快速扫视,不停顿,不回读;查找时限定时间,以提高学生的浏览速度;查找后反馈检查,以检测学生的浏览效果。

4.拓读时,训练群文阅读技能,升华认识

在略读教学时,为了迁移运用某一略读技能,以达到熟练,需要进行拓展阅读;为了升华学生对主题的认识,需要进行拓展阅读;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同一事物,也会进行拓展阅读。拓展阅读时,要注意训练群文阅读技能。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狮子和鹿》一课时,我们就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拓展阅读,在提升学生对寓意的认识的同时,训练学生求同的略读技能。

(1)拓读一。

①默读《鹿的角和脚》,看看哪些地方和课文相似。

②交流发现:情节基本相似;课文中追鹿的是狮子,《鹿的角和脚》中是老虎,它们共同的特性是猛兽,不影响寓意的揭示。

③对比学生写的寓意和本文直接揭示的寓意,体会表述的完整并积累。

(2)拓读二。

①出示《牡鹿》,师范读。

②自由读古文,读通古文。

③师读课文中的句子,生找到意思相近的古文句子来读,检查是否初步理解。

④出示注释,理解:

故天下之物,惟实用者,斯可贵。

明白:古文揭示的寓意与上文的寓意一样。

⑤对比学生写的寓意、《鹿的角和脚》的寓意和本文的寓意,体会古文表述的简洁并积累。

(二)根据教材特点,训练不同的略读技能

拿到一篇略读课文,到底应该训练学生哪一方面的略读技能,我们应该认真解读教材,认真解读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从而确定训练目标。

1.依据不同的文体特点,训练不同的略读技能

不同文体的文章,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我们依据文体,训练学生不同文体文章的略读技能。

如人教版教材中的叙事类课文,其事情发展过程清晰,我们训练学生从文中搜寻与六要素相关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叙事性文章的略读能力。

再如,教材中说明性的文章几乎都有总起段、总结段、过渡段,在许多自然段中,还有总起句或总结句,我们就借此训练学生从文章的小标题、开始段、结束段、每段的段首句和结尾句中快速掌握说明对象的成就(成果)、性能(影响)、用途(目的),训练他们略读说明性文章的能力。

2.依据文章的结构特点,训练不同的略读技能

文章的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纵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纵向形式展开。它主要包括三种:时序式,递进式,逻辑式。

(2)横式,按照横向的形式展开,如:以空间为序;以材料性质的分类划分层次。

(3)合式,即纵横式,指文章层次以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形式展开。

人教版教材的略读课文,其结构以纵式为主,而且不少文章结构比较典型,以三年级上册的8篇略读课文为例,按事件的发展顺序展开的文章有3篇;按时间顺序写的有1篇;总分结构或总分总结构的有4篇,占大多数。不同结构的文章,所适合训练的略读技能是不一样的。

总分结构的文章或段落都是进行首尾跳读法训练的好材料。以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秦兵马俑》都具有这样的特点。我们凭借这几篇课文,重点进行首尾跳读法的训练,但又依据各篇课文的特点各有侧重。

《雅鲁藏布大峡谷》侧重练习全文首尾跳读法:通过浏览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快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火烧云》 侧重练习全文首尾跳读法:通过浏览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快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是非常典型的总分总结构,而且分述部分每一个意义段又是非常典型的总分结构,所以适合进行完整的首尾跳读法练习:通过浏览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快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浏览第二自然段首句、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的首句,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秦兵马俑的,快速厘清文章脉络。

3.依据学生的阅读起点,训练不同的略读技能

不同年级段的孩子,其识字量不一样,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不一样,其阅读理解方法也不一样,低年级的孩子由于阅读经验不足、语感较差而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式,而高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语感较好,则会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因而,我们依据他们的特点,训练不同的略读技能。

在略读的基础技能上,第二学段的孩子,我们重点训练寻读、尝试回忆要点读和简单的跳读,第三学段的孩子,我们则进行浏览、意群注视读和一本书的略读技能的训练。

在群文阅读技能上,第二学段的孩子,我们重点进行求同技能的训练,第三学段的孩子,我们才进行比异、整合、判断技能的训练。

一项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知识80%靠阅读,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准确有用信息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甚至是成败。对于一个人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因而,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抓好略读技能的训练,让孩子们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英]东尼·博赞著.快速阅读[M].丁叶然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 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二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 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论文 篇九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文作为一个学习的范本,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性作用。而在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去逐字逐句地斟酌,这种方法对于小学生的长期发展来讲是不利的,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耐心造成打击。所以,课文教学中,略读课文的方式才是一种比较符合小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本文将对此展开说明。

一、领略要义,从课文情节入手

略读课文的目的在于先观其大意,这个步骤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在领略课文大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粗略地了解到课文的背景来源,了解到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而后再进行细化地学习和认识,这种过程才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印象,才能在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但愿人长久》时,在开始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浏览完全课文,然后请几位同学来大致讲述一下课文的内容。在一分钟内学生要把握住文章的要义、了解文章的情节、知道文章讲述的内容,这些都是一篇课文正式学习之前必须要明白的部分,这种阅读方式就是略读。学生从略读课文中了解到文章大意,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而如何在略读过程中快速地掌握大意呢,就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上文提到的《但愿人长久》这篇文章,学生在略读时首先要从文中扑捉到人物的信息,如“苏轼”这个人名,就能意识到这篇文章大概讲的是关于苏轼的故事;然后文中出现的句子:“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通过观略,学生就能知道这篇课文一定讲述的是关于分别或者团聚的内容。依照这种形式,便能清楚课文的情节和课文的背景。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很配合教师的教学,这是因为学生粗略了解了课文后而产生的默契,从而为课文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通过字词来抓住课文的特点

课文内容的编排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课文中的字词也应挑出来作为重点掌握的内容。根据这个情况,在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略读课文的过程中格外去关注课文的重点字词,从字词的选用上来体会文章的风格特点以及题材,这也是一种熟悉文章的有效方法。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这篇课文,学生根据课题就能形成相应的认识,即文章一定是描述与花有关的内容。所以在略读时就要格外关注与花有关的字词,如文章开头出现的“红艳艳”一词,正是点名了课题所表示的内容,后面出现的“淡淡的清香”也点明了课题的.内容,但文章中也出现了“妈妈生病”、“爸爸当解放军”等短语,这些则说明了文章并不是单纯地在写花,而是另有其他意思。因此,学生在略读的过程中对字词的把握非常关键,字词虽然短小,但是蕴藏的信息量很大,因为字词都是贯穿于句子中间,把握好字词的含义就能粗略地了解到字词所在的句子表达的含义,从而能够大致体会到整篇文章的内涵。再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课文《开天辟地》,这篇课文的一些字词就能充分地体现出课文的特点,如“盘古”、“孕育”、“天地之分”、“天地合拢”、“开辟的世界”等,这些词语展现了课文是一个有关神话故事的课文,讲述的是关于世界的形成。所以,略读课文时还要注意到字词的选择,从字词里去了解课文,去体会课文的特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加强自己对语文阅读的认识,认识到略读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三、学会从略读中概括和总结课文的思想

10.浅谈略读课文教学 篇十

学实例与反思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标不仅开始对略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而且在教材中也在不断提高略读课文的出现频率。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易走两个极端。一是仿照精读课文教法,由新字、生词入手,后而深入课文,扩至拓展迁移。二是遵循“略读课文阅读提示”,放手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然而,这两种情况却各有利弊。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小学语文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它,更要进行潜心的钻研思考,深入的实践探索,从而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它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有效教学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的语文教材中,把课文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其中以精读课文为主、略读课文为辅、选读课文为赏。可以说在其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标不仅开始对略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而且在教材中也在不断提高略读课文的出现频率。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它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每册各有8篇,占总篇数25%;到了四年级,略读课文增至14篇,占课文总量的43.8%;到了五年级,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可谓势头正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者,不得不重视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学的影响,略读课文并不是考试的重点。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易走两个极端。一是仿照精读课文教法,由新字、生词入手,后而深入课文,扩至拓展迁移。二是遵循“略读课文阅读提示”,放手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然而,这两种情况却各有利弊。如按“精读课文”教法,基础必然扎实,教师点拨到位,学生理解起来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但这样一来,只有“一课时”的教学课时明显不够,而且也抹杀了略读课文作为学生自学课文的初衷。又如按“略读提示”要求,放手一切,让学生自主学习、汇报,这对于另一部分学习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硬馒头”,“啃”起来破费力气。尤其遇到个别略读课文,篇幅较长,生词较多,那就愈发困难了。

那怎样对略读课文进行有效教学呢?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篇略读课文为例,笔者进行了教学实例探究。

本课主要讲述了在地震中中国国际救援队对非洲受灾群众的无私帮助。在教学预设中,设置了学生的两个难点。一是,本课中有许多像“废墟”、“液压钳”、“狂吠”、“闻名遐迩”等难读生词和专业的技术名词,较难把课文读通、读顺。二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离学生们的生活较远,学生可能较难从课文内容中体会

到他们奔波、辛劳的救援任务和对他们对国际友人的无私奉献。

在教学设计时,主要针对课文内容,重点展开,第一: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中国国际救援真棒?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以让学生以小组互助形式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到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无私形象。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时候,主要让学生充分的朗读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出能够表现救援队“真棒”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读读找到的句子,说说感受,体会中国救援队的“棒。”

在初次教学时,便遇到了“瓶颈”。由于课文生僻词语较多,学生读起来十分吃力,给其后感悟语句的环节带来了困难。于是在第二次教学设计时,加大了对生词的认读力度。除了自由读、默读外,又增设了“指名读、正音”的环节,通过板书词语、齐读的方式解决字词。这样一来,在接下来教学中遇到了更大的麻烦。本课教学重难点是通过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棒”,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在实际教学中,“了解课文内容“环节时,尽管是小组互助讨论形式,但是学生还是遇到了些许困难,通过教师及时点拨,可以解决。在进行“指名读、纠音”环节时,花去了不少宝贵时间,以至于后来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所剩时间几乎无几。虽然学生大都找到了相关语句,但却没有充分时间来体会救援队员的出色和忘我,感受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由于时间关系,对于后来情感的升华,也只能是笼统带过。

通过教育实例,深入思考。笔者认为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可以得出三个“精“抓原则: “精”抓字词、扫清障碍;“精”抓内容、重点指导;“精”抓语句、突破重点。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有效教学。

一“精”抓字词,扫清障碍。

略读课文的生词,并不属于学生熟练掌握的范畴。其目的是通过读、认,从而为课文理解扫清障碍,为突破重点语句提供辅助。字词的解决,完全可以通过出示精挑的生词或反复朗读难读语句的方式,实在不必大费周章。这样的有效解决,既节约了珍贵的教学时间,又为学生感知课文扫清了“拦路石”。

二“精”抓内容,重点指导。

略读课文不同于精读课文教学时的指导:略读的略,不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提过高的要求,学生对所读材料能大体了解内容即可。例如,在教学《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时,完全可以给了学生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简单填空形式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而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棒”。因而教师需走出扎实的字词、精雕细琢的误区,要抓住重点,课中指导求精,使精力花在刀刃上。

三“精”抓语句,突破重点。

每篇课文都有重点语段、语句,这是每篇课文的主干所在。引导学生抓准了这些重点语句,学生学起来就变得简单、易懂。如,在教学《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时,可以通过“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这样的句子来体会当时救援队员们的细心和辛劳。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这样的句子,来感悟救援队员们那种珍重生命,不分国界,伟大奉献的精神。这样就很好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达到教学目的,得到情感升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小学语文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它,更要进行潜心的钻研思考,深入的实践探索,从而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它的独特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得以深化,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1.略读课文教学之我见 篇十一

一、抓住提示语,解决课文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方面的评价建议指出: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这点指出了略读课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就是把握材料的大意。

而且把握材料的大意的最好体现就是略读课文的前面都有提示语。提示语提出了一些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提出略读课文学习的要求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要积极发挥提示语的作用,培养根据提示语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的意识。

《藏戏》一课的提示语中有这样的要求和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可见这里提出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是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提出的问题是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抓住这些提示语,用提示语给出的方法,按提示语提出的问题去学习课文,一般情况下问题都能自行解决。

二、抓住单元重点,强调比较和迁移

比较和迁移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把学习精读课文的方法有的迁移到略读课文教学中来,或者把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比较学习,是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好方法。

《藏戏》这篇课文所处的位置在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第一篇课文是《北京的春节》。

第二单元的导读中有要求:学习本组课文,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如,节日、服饰、饮食、民居,运用以前学到的方法,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从导读中可以看出本单元选编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在第一篇课文《北京的春节》中我们已经培养了学习方法,然而,《藏戏》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与《北京的春节》有很大不同,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和学习《北京的春节》对比来学习《藏戏》这篇课文。

比较列表总结如下。

三、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略读课文为实践这种学习方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例如《藏戏》一课的提示语中的默读课文,想一想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些要求并不难,教师完全可以放开,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自己解决。学生读了几遍课文之后,一般都能答出《藏戏》这篇课文写出了藏戏的形成和艺术特色。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例如《藏戏》一课的表达方法是难点。教学中可以探究《藏戏》与《北京的春节》在表达上的异同。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争辩中激活思维。老师在此过程中既要蹲下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又要站起来作引领;既要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又要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是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体现。

四、拓展延伸,作业注重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结合略读课文也可以适当地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1)结合《藏戏》一课,笔者安排了以《二人传》为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因为在东北,几乎每个人都看二人传,几乎每个人家都有二人传的音像资料。笔者设计如下表格让学生完成

(2)布置小练笔:学习《藏戏》的表达方法,写写《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

通过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和作文作业,很好地把课内课外联系起来,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实践性;通过安排这样的小练笔,体现了作文教学反映生活现实。

12.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思考 篇十二

一、略读的定义及应用意义

略读, 又称为快速浏览与快速阅读。略读, 是一种基本的阅读能力, 是指在阅读文章时, 通过对文章的快速阅读来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 并通过略读文章细节来快速理解文章大意, 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技能。通过对文章的略读可较快的掌握文章的基本意思。

在生活中, 人们通过快速阅读报纸来获取想要知道的信息, 以此来节约时间。另外, 在工作时, 通过对工作文档的快速阅读与记忆可提高工作效率。在考试时, 可通过对卷子的略读, 了解卷子的考试内容以及考试重点, 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因此, 在阅读文章时, 培养一定的略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小学语文略读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往往出现两种教学误区:第一, 在对学生进行语文课文讲解时, 对文章的精读与略读不加区分, 按照统一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二, 将略读课文与选读课文进行等同定义。这就造成学生对于略读这一阅读能力的错误理解。这两种情况是教学中的极端, 一种是对于学生的过度看管, 另一种是对学生的过度放松。这两种情况的教学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我们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较为准确的理解略读的真正含义, 不断进行观摩与思考。有效的将略读这一阅读能力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去。

三、小学语文略读课文存在的问题

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略读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 就针对小学语文略读课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

1.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有所偏差。虽然在现阶段老师对于新课改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但是, 对于略读课文这一教学方法还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老师往往以为略读课文等同于选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的进行阅读, 这样就使学生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养成无论什么文章都略读的坏习惯。而略读课文是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指导。由于教师对略读课文的片面认识, 就造成了在语文课堂上对于学生的错误指导。在语文的授课课堂上, 当遇到略读课文时, 不知如何去教。虽然在教学之前, 老师有一定的心理、教学、教法课程的培训, 但是还缺乏一定的深入与研究。老师对于现代的教学理念缺乏认识与探索,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与枯燥, 与现代的教学理念不相符。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大大降低。

3.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存在惰性。新课标是否能够成功改革这与老师是分不开的。新课标的改革要求老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研究新课标改革的内容。要不断探索改革理念与改革要求。不断创新与实践, 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语文课堂的略读课文教学办法。

四、略读课文的改进措施

现代的略读课文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 要对略读课文这一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与创新, 才能真正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下面, 就针对略读课文的改进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1.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在语文的教学中, 一定要理解略读课文的真正含义, 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于语文课文的精读与略读加以区分。通过老师之间的集体备课与集体研讨的方法, 让老师不断的创新与实践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2.要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全面教学。老师要掌握“以生为本”的这一教学关键点。要以学生为主体, 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 有效的将略读课文这一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关注度, 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自主阅读能力。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 针对不同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略读课文办法。使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3.丰富教学内容。略读课文的教学办法要求课堂要积极、活跃, 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中去。因此, 老师要组织和调控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在课堂活动中, 让学生感受略读课文的魅力, 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五、总结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 我们应加大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略读课文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力度, 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媛娴.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4, 11 (3) :178, 186.

[2]鲍宗武, 黄华瑛.小学语文略读课文导学案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5, (19) :9-9.

13.浅谈略读课文教学 篇十三

中山市神湾镇神湾中心小学廖桂香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二年级就穿插了略读课文,到高年段,略读课文所占的比例与精读课文基本相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优秀教师对略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他们在课堂上的智慧,对略读课文准确的定位以及所使用的教法学法令我们神往,有些教师将所学到的知识、技巧依样画葫芦般的搬到自己的课堂,却发现根本不适合本班学生使用。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更多的语文课堂还是那么枯燥乏味,担心学生应付不了每单元的测试及期末考试,忽略了略读课文的特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精读课文大相径庭,于是出现用两课时教略读课文,进而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现状。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孩子,由于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投资的意识不强,很多孩子接触到的语言文字就在一本教科书上,所得的非常有限,语文素养的提高相当缓慢,这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距离,长此以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得不到提高,并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

(一)概念的界定

所谓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略读课文就是供教者指导学生学会概览文章大意这样一种阅读方法的文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获得发展,教师有新的发现和体会,有经验的积累。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师生有观点的碰撞、智慧的生成和情感的交融。

(二)相关支撑性理论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效教学,一方面是有效学习。

国内专家如钟启泉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也就是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有效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它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地思考、自主地活动进而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纯粹的记忆。“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是有效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对所在班级学生的学习效率跟踪调查,以教师的略读课文教学的案例进行分析来研究略读教学的有效性,找到一种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深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我校当前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

一方面,老师们普遍认为,人教版教材中的略读课文篇幅较长,对于缺乏课外阅读经验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甚至好些同学无法在课堂上将文章读通读顺,因此感觉略读课文用一课时教学时间明显不够。同时课后的生字要求会认,但课文中的一些句子、词语的考核却频频出现在单元试卷及期末试卷上,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只得将精读课文的教法迁移到略读课文的教学上来。

另一方面,学生课外读物缺乏,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课外读本的投资,甚至认为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成绩,不但不给孩子买课外书还禁止他们读,令孩子们的阅读资源局限于一本语文课本。枯燥的课堂,单一的读物令他们对阅读失去兴趣,理解能力差,写作水平低,语文的综合素养得不到发展。

(二)“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策略研究

以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略读课文为载体,研究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的优化策略。做到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通过一课多磨,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研讨方式探究略读教学的科学性、有效

性。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走进文本,研读教材,预设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吃透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尤其要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作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

2.把握好课堂上教的度,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能做到的事情绝不代庖。

3.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4.不求全求深,争取做到一课一得。

5.争取家长及学校的支持,给学生提供课外读物,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总结及改进。

调查研究法: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有效化的相关理论,广泛汲取别人的研究成果;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程度,及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经验总结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关材料,总结经验。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2.6――2012.9)准备阶段。走进课堂,了解本校略读课文教学实况,找出略读课文教学低效的原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该课题的情况,结合我校的实际形成立项报告及初步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2.10――2013.3)行动阶段。根据前期的分析,了解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教学有效性”的原则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及时反思、总结、改进并作好详细记录,定期开展专题研讨会

第三阶段:(2013.3――2013.4)结题阶段。对课题研究和开展的工作进行整理写出研究总结报告。

五、预期研究成果

教学设计、课堂录像、案例分析、研究论文,预计2012年4月底完成。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学生党的作风纪律下一篇:游览雁荡山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