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指导(精选14篇)
1.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指导 篇一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主持词
音乐起:付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师:同学们,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男:我国的戏曲,源源流长,历史悠久。
女:真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了解多少戏曲知识呢?
(同学们回答七八条)
女:看来大家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中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
男: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女:我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另外,戏曲中的唱腔、龙套(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脸谱、服饰以及演出场地所涉及的露台、庙台、舞台等也都有它们特殊的韵味,在这里不一一赘述。男:瞧,这就是所谓的“唱念做打”。
女: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处的男性角色的统称。里边又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男:“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女:“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
男:“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女:(大屏幕)这就是邮票上“生旦净丑”的造型。
男:我国戏曲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女:哇,这么多,不过比较流行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男:其中昆剧,又称“昆腔”、“昆曲”,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女:介绍了昆曲,可不能不介绍京剧啊。
男:是的,京剧素有“东方歌剧”之称,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也是我国国粹。
女:你还知道发源于我们黄冈的戏曲吗?
男:这个,谁不知道?黄梅戏呗,它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只是它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女:可不是么,墙里开花墙外香。
男:说到戏曲,你知道《谁说女子不如男》是什么剧种吗?
女: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
男:你能来两句吗?
女:别说我,我们全班都能,大家说是不是?“刘大哥”唱-------
男:看来真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呢?
女:要说真正体现我们女子风采的当属越剧。
男:是吗?
女: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男:那我们男的适合唱什么戏曲呢?
女:唱川剧噻,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
男:哦,我知道川剧中有一种绝活,那就是变脸。
女:疾如风,快如电。脑壳一转,说变就变,眼睛一眨,不过瞬息之间。男:哇,好潇洒好浪漫啰
女:当然比较有名的戏曲还有湖南花鼓戏,秦腔,评剧,皮影戏等。
男:以上最有名的当属京剧啦,京剧中有四大旦角
女: 梅派:由梅兰芳创立。梅兰芳毕生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用自己的表演创造出大量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
男:程派:由程砚秋创立。主要以深邃曲折的唱腔,通过娴静凝重的舞台形象表现古代的女性,尤其善于塑造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的女性。
女:荀派:由荀慧生创立。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男:尚派:由尚小云创立。以刚健婀娜为特有风格,唱、念、做、打均不尚纤巧,以气与力取胜,具有阳刚之美。
女:还是让我们一睹他们芳容吧。
男:当然戏曲不只是演女子的专利,下面让我们一一认识京剧中的四大行当吧。女:说到京剧,我们就不能不提到脸谱啦。
男:每种脸谱代表着一种性格,我们同学们也精心制作了各种脸谱(展示并讲解)男:归纳起来,也就是 红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黄狠灰贪,蓝勇绿暴,神佛精灵,金银普照。
女:让我们共同欣赏京剧舞台上的各路英雄吧!
男:同学们,下面将是我们表演的舞台,那就是:戏曲知识大比拼。
女:首先请听竞赛规则
(1)全班分为四个竞赛小组。
(2)竞赛分必答题、抢答题两个环节进行。
(3)必答题每小组3题,每题10分,合计30分;抢答题每题10分。
(4)记分员负责统计各组得分,有请朱老师。
男:抢答戏曲知识,唱响拿手戏曲。竞赛优胜者奖品将有班主任赞助支持。女:英文准备好了吗?第一组,请看大屏幕:
男:下面有请第二组。
女:有请第三组。
男:有请第四组。
女:下面我们看看必答题各小组得分情况:
男:下面我们将进入抢答题环节
女:答题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加5分,答错扣5分。分选择题,简答题,连线题和视听题。
男:首选请听选择题,各小组请听题:
女:下面请听简答题,准备好了吗?
男:下面请看连线题
女:最后请听一组视听题,要求说出曲名和剧种。
男:到底谁是今天获胜的小组呢?请看计分板:
女:(从最后一名念起)
男:我们用掌声共同祝贺第小组同学。
女: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我国的戏曲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唱不尽。请各小组的同学演唱一段“梨园风情”。
师:同学们,听着大家稚嫩的唱腔,又唤起了我们对戏曲的浓厚兴趣。可是现实生活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戏曲艺术日趋衰弱,曾经人才辈出的剧团青黄不接,曾经广为传唱的曲子曲高和寡。那么,戏曲的出路在何方?我们如何来振兴中国戏曲?请大家课外时间多多出谋划策。
中国的戏曲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演体系,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相信这节课给你带来语文知识外,也给你喜欢和爱上这一传统文化开辟出一条阳光大道。
同学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真正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特色的东西,才是最具有生命力,最能打动人的。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
下课!
2.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指导 篇二
有人认为, 程式性的多空间处理为中国戏曲艺术所独有, 这不大符合戏剧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但是, 不管有多少相像之处, 无论是中世纪的神秘剧的表演, 还是莎士比亚舞台上的演出, 在处理空间环境、处理表演和景物的关系上, 都没有做到像中国戏曲那样自由的程度。在景物的处理上, 它们没有超出这样一个界限:它们舞台上出现的个别的物体, 始终没有改变它的固有属性。你可以用一个宝座表示天堂、宫殿, 但它必须是个宝座, 而且宝座也只能用来表示与它的形象有关联的环境, 如天堂、宫殿之类;其他像桌椅表示室内景, 小船表示海洋等等, 它们同它们所表现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这也就是以“局部”表示整体的办法。这种办法在后来的话剧布景中也常被使用。
这就是说, 作为话剧源流的一支, 神秘剧和莎士比亚剧场的演出, 尽管它们采用了非常程式的形式, 但它们仍然保持有“写实”的基础或写实的“内核”。
至于后来资产阶级形式主义者要彻底改造话剧, 使布景抽象到没有任何形象的地步, 那已属另外一个范畴的问题了。他们丢掉的那些是话剧的基本表现形式, 他们是在毁灭话剧艺术本身。而中国戏曲, 我们知道, 它的景物是不受物体固有概念的约束的。
戏曲舞台上也存在一些表现景物使用的实物道具, 如船桨、马鞭、桌椅之类。但传统戏曲舞台上的“实物”, 并不是总都具有它本身固有的实体性质。如最常见的桌椅, 在表现赴宴、坐帐的场面中, 它们就是桌椅, 但在戏曲舞台上也常把桌椅用来表现卧榻、洞口、山坡之类, 在这种情况下, 它就失去了物象的固有意义, 而只是作为演员进行表演的一种媒介而存在了。正像大家所熟悉的, 当演员可以不用任何实物的帮助表现环境时 (如开关门、进出门的动作) , 他就干脆什么也不用。我觉得演员同景物的这种特殊关系, 正是戏曲艺术区别于话剧景物造型原则最根本的特点之一。
正是从这里产生了它们在运用“虚实结合”手法上的不同特点, 产生了它们使虚实结合起来的不同基点。一个 (戏曲) 以虚为主, 在虚的基础上与实结合;一个 (话剧) 以实为主, 在实的基础上与虚结合。而这两种结合又都是扎根于生活真实, 升华到艺术的真实。正是从这里, 我觉得多少可以说明这样一些现象:为什么在伊丽莎白时代舞台上产生“写实”的布景, 而戏曲传统剧目要做到这一点就困难得多;同是作为民族传统艺术的绘画、建筑、戏曲, 又同时都具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和传统, 但在借鉴中国园林建筑中“虚实结合”的经验时, 同为传统艺术的戏曲用景, 恐怕会比“外来”形式的话剧布景遇到更大的困难。这是因为构成园林建筑迂回曲折、虚虚实实的基础是景的实体, 而在这一点上, 它同话剧布景以实为主的特点更接近, 而同戏曲以虚为主的特点距离大。
对于话剧舞台美术来说, 由于创作本身也具有“虚实结合”的要求, 而自己本身是以实见长, 因此更需要向以虚见长、在虚实结合上达到了高度水平的传统艺术很好地学习。在“实”的基础上去吸收传统艺术的优点, 作为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养料, 而不是离开自己的家底, 去另起炉灶, 去“戏曲化”。如果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 凡是向传统艺术 (包括戏曲) 学习得比较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就的话剧舞台设计, 不管它虚到什么程度, 像《虎符》、《蔡文姬》那样, 它总还是以“实”为基础的, 都还是在舞台范围以内动作的对象用实物, 舞台范围以外不用实物。而有些布景设计, 不顾话剧的这种“写实”的基础, 不顾剧本的写实要求, 孤立地在布景中追求“虚”, 其所以不会得到成功, 其道理也在这里。
3.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指导 篇三
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内容都是关于文化艺术方面的。对于学生而言,这些丰富的内容既是陌生的,又是新奇的。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将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反之,引导得当,则会让这些生活在现代社会,唱着周杰伦的“双截棍”,哼着“超女”的“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吃着肯得基,喝着可口可乐,看着“火影忍者”,玩着网络游戏的少年将注意力投向祖国的传统文化,从中吸取一些营养,甚至能够从此对这些文化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提高语文素养。
二、激励加督促,人人都参与
考虑到学生已被“快餐文化”所包围,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很少涉猎,我在备课方面颇用了一番心思。除了提前备好每一篇课文,还查阅、搜集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为学生学好这个单元的内容做了充分的铺垫。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上好这个单元最后的“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我提前两周就布置学生去课内外搜集查阅有关戏曲的各类资料,并将资料在小组内进行筛选、归类、总结,以书面、口头、课件等方式呈现出来,准备在班上集体交流。
在准备期间,为了让学生们都能动起来,我每天都要过问他们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提醒和鼓励他们,特别是住校生,星期天的时间尤为重要,因为很多的调查、走访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三、十八般武艺,课堂显魅力
在学生们的积极准备中,我们的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拉开了序幕。
韩旭同学一首京腔十足的《唱脸谱》赢得了满堂喝彩,加之多媒体上展示的生动的FLASH《唱脸谱》,学生们睁大眼睛,享受着这种以前并不曾留心的“京剧”(这其实是一首用京剧旋律改编的介绍京剧艺术的“京歌”)。
接着,一场激烈的戏曲知识竞赛在学生们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关于戏剧的种类方面,很多学生拿来了音乐、美术课本,家里的相关藏书,查阅抄写的知识卡片等。
学生报出剧种名称,我在黑板上写出来:京剧、豫剧、黄梅戏、越剧、昆曲、秦腔、川剧、吕剧、沪剧……凡是也查到相应剧种的同学都举手表示支持。对于京剧,学生了解相对多一些,毕竟这是我们的国粹,但其他剧种的了解程度,就很不深入,即使学生读出了搜集查阅整理的知识,但对于剧种本身,特别是唱段,只是在这次活动中才开始关注的。这时候,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发挥了主导作用:学生用U盘带来了京剧《玉堂春》选段《苏三起解》,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有些还配上了剧照,比如比较经典的贾宝玉与林黛玉读《西厢记》的情形,让人很是感动。
尤其令人高兴的是,作为临沂地区较为流传的柳琴戏,也有不少学生提及,问他们通过何种途径得知,除了上网查,不少来自农村的同学是从村子里看举办丧事时吹鼓手们的表演而得知的。这种表演虽然条件简陋,却传达出最地道民间的风味。当然,学生在说到柳琴戏的时候,评价是“真难听”,一定是他们尚不习惯那种“土”味吧。
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画脸谱。每组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京剧脸谱,可以用上各种色彩。这也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真没想到,学生对脸谱线条的把握、色彩的搭配竟然十分准确,这也与他们事先所做的充分准备分不开的。看着他们自己精心描画的脸谱,孩子们脸上洋溢出开心的笑。
侯凯同学平时唱歌就不错,这一次更是大显身手,他吼了几嗓子京剧,又尖起嗓子唱了一段黄梅戏,博得阵阵掌声与笑声。
下课铃响的时候,很多同学意犹未尽地要求再进行一次这项活动。我很高兴,毕竟,这是他们兴趣产生的开始,更多的戏曲魅力将会在他们与戏曲“亲密接触”中被感受到。
四、慧眼看生活,处处有收益
在进行课堂总结的时候,我们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1.只要认真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够在综合性学习中收获到惊喜。有的学生说,原本不知道自己周围就有戏迷,在参加这次活动的过程中,就留心到体育场前的那“一堆老头”,他们自娱自乐,在京剧中怡然自得,让人羡慕。还有一部分聚集在广场和河边、公园的 “票友”,学生竟然在活动中学会了使用“票友”一词!还有的同学利用网络,了解了大量戏曲知识,特别是一些历史剧,很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还下载了戏曲的mp3,打算慢慢地去适应,去了解。
2.戏曲需要用心灵去感受,在心气浮躁的时候,听戏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一个学生说,原先每次与爷爷抢遥控器的时候,特别憎恨央视11套节目,现在他要与爷爷一同去看,去听,耐下性子,接受那些如《社戏》中的“老旦”一样的角色。让那些“咿咿呀呀”抚平自己的急性子。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此不再歧视戏曲。不少学生认为,原以为最好听的是流行音乐,在这次活动中,他们才开始认识到戏曲的魅力,原来对戏曲的“歧视”、“排斥”,根本原因在于对戏曲的无知。他们在活动中,领略到戏曲大舞台的广阔,生旦净末丑的丰富,手眼身法步的精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4.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指导 篇四
1、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2、几种较常见的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
3、京剧(行当、脸谱、唱腔);
4、戏曲名剧、名家等。
二、戏曲名段赏析
1、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2、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3、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4、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二、戏曲知识竞赛
第一组:1、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昆剧(昆曲)
3、我国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发源于湖北,发展壮大于安徽庆安一带的戏曲剧种是--(黄梅戏)
5、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第二组:
1、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中国剧种是--(京剧)
2、中国戏曲发展中“南戏”的形成是戏曲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请问“南戏”产生于哪个年代?-(宋代)
3、中国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4、据统计,中国现有戏曲剧种大约是多少?--(360多种)
5、“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唱的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点?(脸谱)
第三组:1、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后来他们兼收其他地方戏的精华,诞生了被称为“国粹”的剧种是--(京剧)
2、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3、京剧有哪两种主要唱腔?(西皮、二黄)
4、“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说的是戏曲表演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在台上表现大场景的演出特点,这些演员被称为--(龙套)
5、到了十三世纪的金代,表明说唱艺术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都发展成熟的作品是--
(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
第四组: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几种艺术形式?(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
2、中国戏曲主要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唱、念、做、打)
3、起源于浙江嵊州一带的剧种是--(越剧)
4、戏剧脸谱中的红色代表的是--(代表忠勇,含褒义)
5、古代的滑稽戏是从“优”发展而来的,在古代“优”是指--
(古代帝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职务)
3、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剧目(今存一百多种)和优秀剧作家,你能说出作家中最杰出的是谁吗?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一生写有60多个剧本,现存18种,有很高的国际影响。)
4、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称赞“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中国古代戏曲作品是?
A《西厢记》B《窦娥怨》C《汉宫秋》B
8、“生”和“净”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请问在包公戏中,包公这个角色属于“生”角还是“净”角?(净角)
9、脸谱是我国戏曲一项富有特色的夸张性的化妆艺术,它设色鲜明,勾绘精巧,富有图案美,是把绘画和表演统一在演员一张脸上的独特艺术。不同颜色的面部化妆,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请问含有贬义,代表凶诈的是--
A黄脸和白脸B蓝脸和绿脸C金脸和银脸
10、下列对京剧唱腔的描述正确的是--B
A西皮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B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C西皮唱腔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1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贾宝玉向林黛玉称赞“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了呢!”的古代戏曲作品是--(C)A《窦娥怨》B《牡丹亭》C《西厢记》
12、元杂剧一般分为四个大段落,称为四折。“折”基本上相当于现代话剧的“场”或“幕”。描写发生在西湖边上,充满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的戏曲剧目《白蛇传》,也是由四折戏构成。请问下面哪一折戏不属于《白蛇传》?
A《游湖借伞》B《盗仙草》C《断桥》D《劈山救母》(D)
15、京剧曲目有几出戏连演的,如“失”“空”“斩”,就是表现的三国故事。你能说出它们是指哪三个剧目吗?《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沉静
5.戏曲大舞台 篇五
很多剧中,都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如大家都知道的京剧,就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的;东北的吉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二人转衍化而来的。 来自:作文大全 中国的戏曲和西方戏剧不同,他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演体系。比如我们经常在洗礼看见的大花脸,那就是戏曲中的一个行当。戏曲剧种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表演上也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的协议特点,比如用几个龙套表演就代表千军万马,舞台上开门关门等也往往用虚拟的动作来表下。 中国的戏曲,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 《戏曲大舞台》这篇优秀的“初一作文”由收集,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投稿,仅供参考和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6.戏曲大舞台作文 篇六
但是如果要问同学们是否喜欢戏曲艺术,我想十有八九都会选择摇头。
因为艺术的门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这样直观,有这样大的选择余地。影视文化(尤其是韩剧)、网+络动漫、流行音乐、玄幻小说等等都对传统的戏曲艺术形成了逼压的态势,再加上戏曲艺术本身比较冗长,节奏较慢,时代气息不够浓厚,与同学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时空距离,而且戏曲需要安安静静聆听欣赏,一招一式的模仿学习也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所以同学们不是很欢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但是作为在这片戏曲艺术极其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下来的传人,对于这一艺术形式不可不有所知,刚开始可能不一定就能被吸引,但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剧种、剧目肯定是有其独特的魅力,沉下心来,就一定能有吸引你触动你的地方。阳光午后,泡上一杯茗茶,戴上耳机,茶香袅袅,丝管悠扬,别有韵味;周末假期,或者邀上三五同学,寻找一个远离喧嚣与浮躁的场所静静地欣赏梨园风情;如果流行音乐听得腻了,不妨学上几句清纯的戏曲,可能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怎么样?试试看,不试试怎么感受其非凡的魅力呢?
7.中国戏曲舞台布景的写意性 篇七
关键词:戏曲,舞台布景,写意性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具有独特审美品格的戏剧文化艺术形式。期间中国戏曲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衍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从而形成了完整独特的表演风格与众多纷呈的艺术流派。在传统戏曲的舞台设计中, 首先要谈谈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审美, 它和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审美观相一致的。在戏曲的舞台设计和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观相一致, 都是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神似的审美理念。也即是我们常说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区别, 即不刻意追求生活外表的形似, 而是重在表现事物内在本质的真实。在传统戏曲演出中, 其舞台美术更是继承了传统绘画中的这一美学精神, 戏曲舞美的写意传神的美学精神不单纯描写表层的生活环境, 更是表现剧情内容的深层含义。
一、戏曲舞台布景写意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的艺术。中国戏曲它结合的中国传统画的审美, 并且将之搬上舞台, 使原来的舞台变得更有想象力, 这也就是舞台的写意性。在中国戏曲中写意性特征主要体现舞台布景、人物化妆、人物服饰、舞台行动。
中国戏曲传统舞台用一句话概括, 极为简约, 也可以称之为写意。它没有繁复的舞台布景, 没有炫目的舞台装置, 它上面只用简单的桌椅, 甚至空旷的舞台。而此时的桌椅在这里所表示的并不是桌椅而是以剧情所需要变成了床榻。戏曲舞台的座椅按照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含义, 有的桌椅即为桌椅, 如表现厅堂、书房、官府大堂、金殿等环境。有时桌椅则不是桌椅, 桌子还可作床, 也可以作山。桌椅具体指什么, 起决定作用的是演员。在某种程度上, 它可以无所不知。
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美术, 往往着重共性, 不讲究个性, 自然也谈不上讲究景物造型风格的创造, 习惯一场一景地孤立的场景。中国戏曲舞台布景的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它的虚拟性和象征性。它与西方的戏剧史不同的, 在西方戏剧中, 一个人物的要表演“开门”的动作舞台上就得真有一面门, 而中国戏曲中却只需要做一个表示开门的手势。同样道理一桌二椅只是一种抽象的摆设。它们的作用是由演员, 演员所营造的气氛, 当时剧情所需要的环境而定, 这也是中国戏曲的特色。舞台布景的写意在各个剧种中都有所体现。
昆曲最初的舞台设置一般为一桌两椅。当表演者在桌上看书、写字时, 它便是一种写实的道具。舞台上的桌子和椅子, 有时可多可少、可分可合, 不只限于一桌二椅, 仅在表演中需要时被放置在舞台上, 如剧中情景有了转换, 桌椅也会立刻撤下。京剧:舞台布景也非常简单概括, 像国画的写意。大幕一拉开, 就可以看见舞台放着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这一桌两椅是万能的。越剧:布景大量采用的方法。黄梅戏:黄梅戏用上写意的方式来景象舞台设计, 能更好的凸出黄梅戏的意境。整个舞台布景融入了水墨山水的随意, 刻意的留白让人觉得幽深露冷, 空间视觉无形中扩大, 增加了一种深阁的闺怨, 而金殿一场戏的华美与明亮, 加上虚化的远景, 将整个舞台渲染的极具雍容, 凸显皇家的威严与神圣, 又不失黄梅戏的柔美。川剧的舞台布景是川剧的写意性达于极致, 并在某种程度上与传统写意画深相契合。两者都是以人而非客观自然为主题, 重视“形式美”的内在精神用文化的眼光看待自然创造艺术。川剧的舞台视觉效果是创造主体的意识, 展开广阔的想象空间。
由此可见中国戏曲舞台写意的独到之处, 它在舞台上所起到的作用是用其它写实等手段都无法超越的。它不但给演员留下了较大的表演空间, 它还给观众展现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二、戏曲舞台布景写意手法
中国戏曲为了贯彻实施写意性的艺术精髓, 在具体的艺术手段上创造了多行之效、别开生面的办法。虚拟法也就是不用原实物或只用部分原实物来表现原实物。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或者可以说它是以虚代实, 虚实相生的写意艺术。在舞台布景设计中, 舞台布景是基本不用的, 舞台环境的确立, 是以人物的活动为依归。即有人物的活动, 才有一定的环境;没有人物的活动, 舞台不过是一个抽象的空间。舞台道具做到美其形而真其神。
戏曲舞台布景的虚拟性, 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无限的时空, 戏曲用虚拟的手法来很好地处理了, 舞台时空与现实生活时空的关系主要在舞台上自由的转换时间与空间。其次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 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在这样高度的虚拟性表演面前, 舞台设置也像中国画一样, 用空灵的留白艺术给观众以无穷的想象空间。中国戏曲的虚拟性, 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
夸张法是指突出夸大某些形象的特点, 以强化一时效果。变形法是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段, 创造出生活根本不存在的艺术形象。大致有四种, 变形、略形、忘形、幻形。变形:即在原形上的夸张变化。略形:就是“略”去形的某些部分, 保留某些部分的写意处理, 如有浆无船。忘形:即全部舍去现实中的“形”, 而以新的“形”代之的写意处理, 这种“忘形”是以剧中人物情感为依托, 精心设计、提炼出新的形象以烘托人物。
意境法就是意与境、情与景的交融。这就是用意境法将情与景、意与境巧妙事物融为一体。不管戏曲舞台的写意艺术用什么手段来体现出来, 但它都是有各种艺术元素综合在一起, 有机的整体呈现出来。虚拟、夸张、变形、意境都是为了戏曲更好的把无限丰富的生活内容凝炼成为极其有限的舞台形象, 把实景升华为意境, 使观众见一叶而知秋。
戏曲独有的写意性特征产生了戏曲舞台艺术的真实性、可信性、观赏性。在探究、理解、掌握戏曲写意性的同时, 作为新时期的戏曲演员, 必须在继承的前提下, 给予传承发展, 弘扬光大。在继承文化遗产的同时, 我们还要积极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 从广泛的生活素材中, 汲取营养, 丰富自我,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艺术创作的艰难历练过程, 通过实践的逐渐积累和反复论证, 使其更加完善完美, 更具艺术之美。这也是中国戏曲这一古老的民族戏剧形态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而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
[2]张庚, 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9.
[3]陈斌善.中国戏曲的美学原理[N].文艺报, 1993.
8.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指导 篇八
【教学目标】
1.利用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比如京剧的脸谱知识和各种地方戏的名称、特色等;
2.让学生欣赏中国戏曲名段,感受戏曲的魅力;
3.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黄梅戏《女驸马》选段唱片引入新课。师生谈话,说说你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你知道有关戏曲的哪些知识?
同学们,中国的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2、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说说你所了解的戏曲种类。
/ 3 1 师生明确: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 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2、欣赏几种戏曲的精彩演段。(欣赏完每一片段后,留3分钟时间,讨论该剧种的特点。)
(1)京剧《玉堂春》选段《苏三起解》;(2)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3)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二)“戏曲知多少”知识竞赛
(全班分四个学习小组,每组各有三道必答题,答对者加2分,答错者扣2分并由其他小组补充)
第一小组必答
1、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
2、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
3、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哪儿?
第二组必答
1、昆剧迄今已有多少年历史?
2、善于表演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是京剧四大名旦中的哪一位?
3、下列哪一个不是1790年进京献艺的安徽四大戏班之一?
/ 3 2 第三组必答
1、在京剧脸谱中,颜色不同,象征人物的性格品质、命运也不同,下列代表褒义色彩的是?
2、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哪个剧种?
3、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是哪一行当?
第四组必答
1、下列哪一项不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
2、你设计一下,在京剧中扮演曹操,应选什么色彩的脸谱?
3、下列属于东北二人转曲目的是?
(三)“戏曲知多少”知识竞赛(抢答题,答对的同学加2分。)热身题:猜猜这是谁?(老师出示图片,学生抢答。)
1、我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难度系数10)
2、戏剧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什么?(难度系数20)
3、请发挥你的演唱才能,为大家表演一段戏曲。(难度系数30)
(四)戏曲论坛
1、与流行歌曲、电影相比,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2、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影碟机已经普及,流行文化对传统戏曲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你认为中国传统戏曲是去还是留?
3、如何改变传统戏曲的困境,重获新生?
(组内讨论,谈谈你的观点。)
(五)学唱《唱脸谱》歌曲
9.戏曲大舞台1500字作文 篇九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铿锵有力的音乐声像鼓点,急促而有节奏的敲击在我们心上。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远古的戏曲世界里,在悠久而精湛的艺术文化中,我们深深沉醉……
话说回来,能有这样的感悟,我还要感谢这次以中国戏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呢——今天我们围绕古老的中国戏曲展开了一次激烈的问答赛。
前几天老师发给我们一份有关中国戏曲的资料,我们浏览着上面的知识,不禁感慨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认真的背诵起来——这大概就是今天的问答赛上大家活跃表现的原因吧!
这次问答赛分为四个小组,每一组依次选择问题回答,根据问题的分值给各组加分或扣分,如果选题的人回答不出选择的问题,同组的人可以给予帮助。
就这样,在老师宣布的比赛规则以后,问答赛正式开赛!
开始的一轮各组都小心翼翼的选择10分的题,绞尽脑汁思虑答案。但在各组分别积累了30、40分左右的时候,坐在我前面的班长不顾大屏幕上“30分题组,答错扣10分”的字眼,勇敢的选择了30分组的第二题。
在一片或敬佩或不屑的吵闹声中,屏幕上显示的竟是一道异常简单的题——“京剧的.四大行当?”台下骤然鼓起掌来,我所在的组员更为这来之不易的30分欣喜不已。
紧接着各组开始争先恐后的选择30分的题,答对的大笑击掌,答错的则后悔不已。不一会儿30分的题就被抢完了,连20分的题也被银枪一空,各组的比分也明显的拉开了距离——我所在的组90分,第二组50分,第三组70分,最后一组暂时领先——100分。
在我们时而愉快时而沮丧的声音中,问答赛已近尾声,同学们的欢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最后,终于到了我们组和第四组决一死战的时候,一直领先的第四组能不能得到这决定胜负的10分呢——
“赢了!”
不知是从哪里在整齐的掌声中忽然传来这突兀的声音,同学们一齐笑了。虽然我们并未获胜,但这次问答赛带给我们的知识和快乐将永远留在心中。
10.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指导 篇十
一、线性空间
无论在中国传统绘画还是在书法艺术中, “线”都是其最基本的艺术构成元素。在中国传统绘画中, 通过线的粗细、长短、干湿等变化能够表现出多种不同的艺术效果。“线”这一形象元素本身是单纯、简洁的, 但是通过艺术家们的巧妙处理和灵活运用, 便成为了富有深层审美寓意和情感指向性的视觉要素。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其实“体”的“筋骨、脉络”就是“线”, 而“体”便是戏剧空间的主要组成元素。在《麦克白》一剧中, 笔者正是利用“线”的特征, 来构架出整个戏剧舞台的主体空间。例如, 当表现林荫大道时, 舞台上的条状幕按一字斜排组合, 条幕随着演员的表演动作而舞动, 此时演员将条幕缓缓地向一方展开, 整齐有序地斜放在舞台上, 加以绿色灯光的烘托, 瞬间在观众眼前呈现出一排高耸树影的景象。当表现西方宫廷时, 所有条幕全部从上缓缓下落, 长于台口的部分自然有序地堆积在舞台台面上, 形成了抽象化的石柱柱础, 条状幕上的褶皱所形成的竖纹肌理也恰到好处地与罗马柱的外观特征不谋而合, 配合的灯光和烟雾效果的渲染, 完美地还原了戏剧中宫廷大殿那庄严神圣的空间情绪。由此可见, 笔者正是利用这些抽象的线状造型, 在舞台空间中进行了一系列灵活的转换, 进而使整个戏剧时空也随着舞动的“线”, 变得富有一种灵性。
二、参与表演
在中国的传统戏曲表演中,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景在演员的身上”, 也就是“景随人动, 人随景移”。当时所谓的“景”无外乎是手里拿的“砌末”, 例如, 船桨、马鞭、水旗等, 用这些道具表现划船、骑马、江河海水等。当中国戏曲进入镜框式舞台后, 舞台设计似乎只起到了装饰、烘托气氛的作用, 一度失去了它最纯粹的功能。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苏联戏剧理论家米莉莎·邦察斯卡娅和维克托·伯扬金提出了“动作舞台设计”的概念, 人们又开始探讨舞台设计的动作性。从陪衬装饰到参与表演, 舞台设计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其发展至今可以说完全摆脱了起初的依附性, 而是真正地参与到表演之中, 与演员融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舞台上, 它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 更具有揭示戏剧主题和内涵、渲染气氛、分隔时空等重要意义。因此, 笔者对自由体戏曲《麦克白》一剧的舞美设计手法也一直遵循着舞台空间造型参与戏剧表演的这一理念;在对舞台空间样式进行创意构思的过程中, 始终着重于如何利用舞台上的结构元素塑造灵动的时空, 凸显出舞台设计更为深层的功能性。
例如, 当麦克白被封为国王后走在赴宴路上, 由于他的内心极度恐慌不安, 耳边时常响起鬼魂的声音。为了配合鬼魂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两名黑衣人在麦克白身旁的左右环绕, 有时出现在舞台上, 有时隐藏在条幕后面。当隐藏在条幕后面时, 灯光从演员的背面打过来, 条幕上顿时出现黑衣人的剪影。与此同时, 当人在条状纱幕后方走动时, 人影也会随纱幕而前后飘动, 配合灯光所做的特殊效果, 产生一种重影的效果, 通过这种手法巧妙地将麦克白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麦克白走向死亡, 做了一个有力的伏笔。
三、结语
本文论述以舞台设计的功能为基础, 重点探索线性空间如何参与舞台表演, 并与演员行动相配合的设计手法, 使其能够在灵动的演出空间中, 将主要的戏剧情感和内容主旨传递给观众, 并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李畅认为:“综合艺术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是由于它已经综合到了戏剧演出之中, 因此它就不再只求它原来作为独立艺术时的那种完整性, 它只能以整个演出的完整性作为最高标准。” (1)
摘要:本文以舞台设计的功能为研究背景, 重点探索线性的舞台空间如何表达戏剧主旨思想的方法和思路, 以及舞台设计自身的生命力与其存在的本质。结合作者本人设计的戏曲《麦克白》, 着重论述如何将舞台空间情绪与演员形体动作的意蕴相契合、从而表达戏剧情绪。
关键词:舞台设计,线性,动作,表演
参考文献
[1]韩生, 胡佐.舞台设计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 (08) .
[2]胡芝风.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10) .
[3]赵英勉.戏曲舞台设计[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 (09) .
11.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指导 篇十一
教学目标要求
1.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基本知识。2.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
3.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感情和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讨论意见
1、导入能不能用戏曲音乐导入。
2、能否设计板书,便于学生积累记忆相关知识。
3、在推荐作品的基础上,能不能找一段戏曲让学生欣赏一下。反思
1、学生不了解戏曲的情况,可加强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通过视频、音频感知戏曲。
2、应设计板书,便于记背。备注
1.公开课活动记录
2.课题: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3.方法:“三课四字两评”式 4.教具
5.导入 歌曲《说唱脸谱》导入
评课 1.效果评价:
导与学有机结合,以学生自学为主。
2.教学过程评价:(1)按照“三课四自两评”式模式授课,但授课内容少了一些。(2)教态自然,教学语言生动幽默。(3)课堂气氛热烈有序。
3.改进:注意上课时每个环节的紧凑性,控制好时间。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一、学习内容及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基本知识。2.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
3.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感情和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
二、重难点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情感
三、自学提纲
(一)中国戏曲的有关基本知识(抢答)
1、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如
、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2、戏曲的角色分为
、、、四大行当。
3、戏曲中“生”指
,分为
、、、。“旦”指
,分为、、、、、等。“净”
,分为以唱功为主的、以做工为主的。“丑”主要扮演
,俗称。
4、我国戏曲讲究
四种艺术手段和
五种技 术方法表现人物。
5、昆剧被誉为
,京剧被誉为
。洋溢浓郁芬芳泥土气息的是。
6、京剧旦角四大流派是
创立的 ;
创 立的 ;
创立的 ;
创立的。
7、京剧脸谱中,红色代表
;黑脸代表
; 蓝脸和绿脸代表
;黄脸和白脸代表
;金脸和银 脸代表。
8、请举三段戏剧经典片段:、、。
9、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
(二)、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讨论)
1、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请发表你个人的意见?
2、中国戏曲要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
四、课堂检测 小组必答(速答)。(看那个组用时最短)
a.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什么?(中国戏曲)b.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c.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
(昆剧)d.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e.我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
(唱、念、做、打)f.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
(京剧)
h.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g.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k.京剧“四大名旦”是。(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j.“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一、预设疑难点
1.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什么?
(中国戏曲)
2.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
(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
3、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
我个人意见是:不但应该保留,而且应该发扬光大,应为中国戏曲在中华大地上发展了几千年,融合了中华文化的许多精髓,是中国古代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风俗、历史等融合表演艺术综合而成,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如此优秀的传统文艺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传承和发扬。
4、中国戏曲要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
我个人的意见是:a、学校音乐课可以从小学就可设简单的戏曲课,从小熏陶。b、戏曲要反映时代内容,多表现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才会有吸引力。c、应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与现代人的审美寻求一个平衡点。d、把大台换成小台,可多尝试小品形式,并与电视等媒体 结合,潜移默化,提高人们对戏曲的兴趣。f、将戏剧推向国际,造 成戏剧文化的大氛围,从而推动中国戏曲的传扬。
二、新生成疑点:
三、小结 中国戏曲源于原始社会的民间歌舞、巫术、滑稽戏等民间娱乐游戏或祭祀仪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各地都产生了区域性的地方戏曲形式,这些戏曲融合了传统的文化、风俗、审美、道德舆论规范等内容,不仅起到娱乐作用,还有着教育意义。每一个戏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作为华夏子孙,应该去了解戏曲文化,从中了解中国文化和吸取古代文化知识,并有责任去保护吸取文化、发扬戏曲文化。
下面我为大家推荐两部有关中国戏曲的电影:张国荣遗作《霸王别姬》、林青霞等的《刀马旦》。一部弹词作品《来生缘》。两首歌曲,零点乐队的《粉墨人生》和纪敏佳翻唱的《说唱脸谱》
12.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指导 篇十二
王庆斌先生说:“一切表演艺术都具有假定性, 没有假定性便没有戏剧。话剧以真人物演假故事, 戏曲以假情形扮真情欲。话剧以假乱真, 戏曲以假胜真。”
弄清了戏剧尤其是戏曲所具有的假定性, 也就明白了舞台美术设计的大前提———假定的舞台, 假定的故事载体。
传统戏曲表演的虚拟性, 决定舞台美术的虚拟性;现代戏曲表演的真实性, 决定舞台美术的真实性。把古典戏曲的舞美设计和现代戏曲的舞美设计相比较, 无论用哪一种手法, 其效果无外乎四句话:虚虚实实, 实实虚虚;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
我们先看传统戏曲舞美的特点。
一、关于人物造型设计
西方戏剧的舞美设计, 景物造型占居主导地位, 人物造型屈居次要地位。恰恰相反, 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舞美设计, 人物造型占居主导地位, 景物造型屈居次要地位。演员扮装人物的服装、化妆、脸谱、盔帽、靴鞋、容妆、髯口等等, 占据了舞美设计的主要内容。可以没有景物造型, 不可以没有人物扮装。古典戏曲的这些装备, 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 生旦净末丑, 此剧用罢彼剧用。《空城计》可用的, 《玉堂春》也可以用;《打渔杀家》可以用的, 《贵妃醉酒》也可以用。可谓万能装备千出戏, 既省钱来又省力。
这些用于塑造人物的装备, 可以归入程式化范畴, 自然, 到了现代戏兴起, 也就被弃之不用了。例如《杨三姐告状》、《刘巧儿》、《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等, 人物造型所用的装备已经和话剧一样生活化了。不过, 古典戏曲依旧演出, 还是依旧招人喜爱, 甚至情有独钟。
二、关于景物造型设计
王庆斌说:“古典戏曲的景物造型设计, 变形存神, 写意兼工;无中生有, 似有还无;以简代繁, 以一当十;景伴人动, 物随人出;装置是假, 鉴赏成真。”
的确, 在古典戏曲剧目中, 一只桨片便划出《秋江》的所有景物, 一条长绸便舞出《天女散花》的漫天花朵;一根马鞭便打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情形。
除了被公认公用而且一成不变的“一桌二椅”、“帐幔布城”、“大小切末 (主要指道具) ”之外, 都由演员的表演来呈现。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话说:“戏曲舞台的布景都在演员的身上。”
那么, 由演员的表演来呈现布景, 大致有几种方法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布景在念白里
在古典戏曲里, 所谓念白多是吟诗。诗与词都是诗歌, 在戏曲里, 诗为念白, 词为演唱。即便念白里的白话, 也多是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散文诗”。
【例一】《霸王别姬》:虞姬见霸王安寝, 独自出帐, 仰望夜空。所谓夜空, 其实什么都没有。可是虞姬却看到了:“看, 云敛晴空, 冰轮乍涌, 好一派清秋光景!”虞姬看到了, 观众也看到了, 这幅现代银幕上的布景竟然凭空而出了。
【例二】《打龙袍》:包拯为了启发天子认母, 巧妙组织灯会, 把不孝敬母亲遭雷劈的张继保的传说, 在一盏灯上画出, 让灯官报灯上的典故。其实场上并没有灯, 全凭灯官虚指。灯官无中生有地说给皇上听:“这个灯, /那个灯, /灯官一时报不清。/往后瞧, /又一层, /吕布戏貂蝉, /大闹凤仪亭。//往后观, /又一篇, /昭君下马和北番。//不好了, /不妙了, /天雷打死了张继保!”
灯会的布景, 让灯官说得有鼻有眼, 令观众看得有形有色。
2. 布景在唱词里
唱词是戏曲的主体部分, 因此戏曲也可称之为“剧诗”、“诗剧”、“歌剧”。戏曲的唱词叙事、抒情、议论无所不能、无所不及。唱词勾勒布景更是出神入化。
【例一】《长坂坡》:“寒风透体夜已深, /满天星斗起浮云。”环境、时间一笔勾出, 比舞美设计师的画笔来得还要轻松曼妙。
【例二】《廉锦枫》:主人公廉锦枫准备入大海取人参时, 所见的大海景象:“在海边望一望危难海景, /见乱石一重重左右纵横。/天连水水连天迷茫不定, /有几只小渔舟略现帆形。”呈现在观众想象之中的大海景象, 恐怕当代的写实布景也不能及。
3. 布景在做功里
【例一】昆曲《下山》:小尼姑和小和尚相好, 私奔下山。一路上都是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进行, 走崎岖坎坷的小路, 趟平缓湍急的小河, 以模拟逼真的情形和趣味十足的动作, 让观众看到了布景活灵活现地存在着。
【例二】《秋江》:小尼姑陈妙常雇老艄公的小船, 追赶情人书生潘必正的大船, 舞台空空荡荡, 全凭一只桨的使用和二人的舞蹈配合, 把江上行船时, 那一忽儿疾进, 一忽儿缓行, 一忽儿摇晃, 一忽儿平稳, 并且都是在老艄公的风趣和小尼姑的急切之中体现出来。这等布景, 即便神笔马良来当舞美设计师, 也不能不叹为观止。
4. 布景在龙套里
传统戏曲里的龙套, 指扮演兵卒、随从等群众角色, 因穿龙套衣而得名。
龙套有很多类别的程式, 有上场、走场、站场、下场等, 用来展示故事的时空, 烘托情节的氛围。
王庆斌先生说:“传统戏曲的舞台美术, 是编剧、导演、设计师、演员和观众共同设计的。而现代戏曲的舞美设计, 则是大综合艺术中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 可占整个舞台艺术的半壁江山。”
13.《戏曲大舞台》说课稿 篇十三
唐山六十中学
王志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六十中学的语文教师雷丽娜,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戏曲大舞台》。
教材分析(课件演示)
《戏曲大舞台》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
新课改以后,语文教学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中每单元后都设计了综合性学习课,这既是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又是语文学习人文性的体现。《戏曲大舞台》这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就是要以语文课堂为阵营,引导学生去探索戏曲文化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情分析(课件演示)
一方面,戏曲这一古老的、承载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艺术,现在的青少年知之甚少。同时,戏曲独特的表现形式,对于中学生来说,也不易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勇于表现自己,新颖的课堂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很容易吸引其注意,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学目标:(课件演示)
知识和技能:
1、掌握一定的戏曲知识。
2、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浏览戏曲视听图文资料,直观感受戏曲的特点。
2.用表演法自主体验戏曲艺术之美。
3、用擂台赛的形式,巩固学生掌握的戏曲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接近戏曲文化艺术,培养艺术欣赏的兴趣。
2、领悟戏曲文化艺术的内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情况,我将重难点确立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一定的戏曲知识。
教学难点:鉴赏戏曲优美的曲词,感受戏曲的特点。解决策略:
传统教学单一的讲授,记背,让原本对中学生来说就很难接受和理解的戏曲艺术,更加枯燥无趣,很难激发学生对戏曲产生兴趣。
因此,我把课堂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将视听、图文资料制成专题网站,辅助教学。通过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活动课的三维目标,在上课前我组织学生去街头巷尾进行调查访问,收集有关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老师和学生一起上网查资料,整理信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指导排演戏曲小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短片创设情境。
教师导入语:中国的戏曲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用其独特的形式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社会生活。今天的语文课堂,我们将漫步戏曲百花园,去经历一次绝妙的戏曲之旅!
短片中,戏曲人物的活动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舞台,再配以婉转悠扬的笛声,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质。
(一)戏曲百花园
接下来是“戏曲百花园”栏目,在这里我安排了“戏韵飘香”、“梦‘戏’笔谈”、“奇文共赏”、“脸谱博客”、“开心模仿秀”、“戏曲擂台赛”等几个环节,这些环节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是由感知戏曲特点到理解戏曲知识再到感悟戏曲文化内涵的过程,由浅到深,层层推进。
1、戏韵飘香
欣赏“戏韵飘香”中的精彩视频。让学生感受戏曲的特点。
由于戏曲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我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京剧、豫剧、黄梅戏等不同种类的戏曲进行欣赏。当学生欣赏完毕后,再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欣赏这一戏曲的理由,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该戏曲的某一特点。易于突破本课难点。在这里我为学生提供了鉴赏戏曲、展示个性的舞台,让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整合优势: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呈现如此丰富的戏曲表演,网站收集了各大剧种的名段视频,学生可以快捷直观地欣赏,感受戏曲的韵味。易于突破本课难点。
2、梦“戏”笔谈
意在让学生了解戏曲知识。教师引导:中国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各个剧种风格迥异。比如在风格上,黄梅戏的泥土气息,秦腔的高亢悲凉,豫剧的铿锵节奏等等。让学生浏览大量信息,了解我国戏曲的起源、形成、种类、行当及家乡戏和戏曲名家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收获。
整合优势:常规教学手段中,戏曲知识较分散,学生记忆困难。网站提供了全方位戏曲信息,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3、奇文共赏
从语文的角度鉴赏戏曲唱词。在这里我安排了传统戏曲和现代京剧等不同的曲词让大家欣赏。
将戏曲唱词、唱段迁移到学生学过的文学作品,例如《红楼梦》选段,宝黛对唱,唱词优美,多用对偶、比喻修辞,将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突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戏曲唱词非常富有表现力,它既有诗的凝练,又有散文的灵活手法;既有小说外貌的刻画和个性化的语言,又运用场面的烘托,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塑造人物的形象。
整合优势: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直观呈现唱词,有助于学生理解。
4、脸谱博客
教师引导:戏曲是一种综合了文学,音乐,绘画的艺术。脸谱是戏曲艺术非常独特的一种表现形式。以“东方歌剧”京剧为例介绍脸谱艺术:用颜色涂在脸上来代表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让学生了解脸谱的相关知识。
整合优势:传统教学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中的少量黑白图片,网站提供大量脸谱图文信息,使课堂容量更大。
(二)开心模仿秀
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戴上自己绘制的脸谱,使用课前制作的道具,做上一个动作,演上一段戏曲小品。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自我体验的过程中,领略戏曲艺术之美。
(三)戏曲擂台赛(课件)
用擂台赛的方式,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检验学生对戏曲知识的掌握。整合优势:传统教学单纯让学生记背,学生无兴趣,效果差。将戏曲知识用幻灯片做成竞赛题,直观性强, 擂台的形式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效果好。
(四)布置作业
上了这节活动课,学生的感受一定很丰富,将这些感受用语言表述出来,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实践与写作结合起来。在课堂尾声,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对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表扬,对表现踊跃的同学进行鼓励,同时将本课的主题升华,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 戏曲文化艺术博大精深的内涵,我们是无法用一节课来穷尽的,但是我们可以抛砖引玉: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语文知识,有意识地多地接触各种各样的文艺形式,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信息技术的支持,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让学生的感受更直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初步尝试从语文的角度鉴赏戏曲唱词,感受戏曲的文学魅力;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在小组竞赛中掌握戏曲知识,从而很好地实现了本课的目标。
但是作为一节语文戏曲鉴赏课,如何与音乐课相区别,更好的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本节课还不够完美,是我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方向。
14.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指导 篇十四
首先,何为戏曲景物造型?王国维曾说:戏曲,歌舞演故事也。虽说主要依靠歌舞表演来写景,但也需要实物的配合,这就有了戏曲中的“砌末”形成。例如戏曲舞台常用的銮仗、灯笼、烛台、马鞭、船桨、云片、大帐、小帐、布城、山片以及一桌二椅等。它们的功能是不独立表现景,只是为了帮助演员提供动作上的凭借,还要给演员留下充分的表演空间。中国戏曲讲究虚拟性,以少胜多,强调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以矛盾冲突、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吸引人。例如:京剧武生泰斗“盖叫天”,他演戏时从不挂布景,盖叫天说“景全在我身上”。可见一位优秀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是通过自己深厚的表演功底,使台下的观众看到山、水、风、月;通过他的眼神,来领略到风有多大,浪有多高、花有多香、月有多明。又如《长坂坡》一戏,一把“空椅”(没有椅披、椅垫)来替代井台。剧中当赵云见糜夫人跳井、自己抢救不及时,心中惊痛万分,运用了个高难度技巧──“倒扑虎”。我们可以想象,如用逼真的井台就无法做这个动作,用“空椅”则有拓宽演技的意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如果井台具体化了,那么糜夫人的虚拟跳井动作和赵云的“倒扑虎”,反而会显得不真实,大大削弱了戏曲的程式性,所以,这些场景如果用实景表现,则韵味全无,戏曲的独特韵味就没有了。
其次,戏曲艺术更讲究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在《乐府杂录》中《钵头》演出曾有“山有八折,故曲八叠”的美称,就是说在乐曲反复8次的过程中,用虚拟的舞蹈动作表现了山路的崎岖曲折。清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醒戏曲作家不要“舍情言景”,那些脱离了情的景物描写,只会“有十分佳处,只好算得五分”的弊病。例如《秋江》一折,老艄公与秋江驾着小舟,疾行江心追赶着书生。小舟的随波颠动,江面吹来的劲风,都要演员通过程式性表演来表现出动态,要栩栩如生,但重要的是要表现出秋江内心的焦急迫切。“追”是内在体验,“动”是形式的表现,“追”与“动”的完美结合,符合戏曲艺术的创作规律。
在莆仙戏艺术的传承、保护、创作、演出等方面在全市起示范带头作用。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也于2013年春季招收90后新人,古老艺术传承保护后继有人,将为重振莆仙戏雄风奠定基础。但我认为还要下功夫:
一要抓普及——培养年青的观众群体。要尽可能通过莆仙戏进校园、进社区等各种形式,将优秀的、生动有趣的莆仙戏作品展现给年青一代,要让年青人了解、接受这种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可以说莆仙戏如果失去了年青的观众群体,那么也将失去其发展的希望。
二要抓提高——发现和培养莆仙戏新人。努力做好传承工作,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各种艺术实践。如果条件允许可进
为了表现舞台空间处理的高度灵活性,戏曲还有一种写景方法,即通过演员的上下场来改变剧情的发生地点,还可随着演员的动作不断地更换地点。例如《林冲夜奔》,通过林冲的“走边”表演,《十八相送》梁山伯与祝英台边行边唱的表演,都绘声绘色地展现了从一个场景换到另一个场景的空间。这种流动性的空间,在戏曲中,随着剧情的发生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它有利于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也是较好集中戏剧行动、开展戏剧冲突的很好手段。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外话剧人士所注意、吸收和运用。
可见戏曲舞台艺术其实是以小舞台展示大世界的表演艺术,如果过分倚重包装,制作太大、太实,就会本末倒置,以形式压倒内容。
戏曲舞台上有很多趣事:台上几步路,走过十万里;四个兵出场,千军万马来;手中本无线,鞋底纳成型……这些都是在强调戏曲艺术的空灵之美。换言之,如果演高山就在台上搭山坡,演战场就往台上调人调马,乍一看,舞台很热闹,有气势,所营造的视觉“冲击”效果也有,但演员的表演却成了陪衬,可惜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勤,面对堆满景物的舞台,我们演员跑不成“圆场”,拉不开“山膀”,打不开“荡子”……所以,舞台需要气势,追求生动形象,但绝不等同于形式上的大制作。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舞台制作可以根据内容需要和观众的审美提高,讲究一些未尝不可。但制作求大倘若成了风气,成了时尚,就没了必要。例如话剧《艺术》,从头至尾舞台上只有几个沙发,一块白木板,显得简单甚至简陋,编剧的智慧、对白的机巧和幽默、演员表演的老到,使这出戏让观众喜爱并折服。
细分析,一些投入巨资制作的作品演不了几场,就束之高阁。这样做,一般是掩盖剧本的不强、演员的表演较弱、盲目地跟风、意欲“与众不同”,把本已十分紧张的资金耗费在不必要的舞台制作上,产生极大的浪费,还使演员的表演退化,误导观众的欣赏趣味。其实,一出戏的关键是剧本,最终能留下的是剧本,能成名的是演员,肯定不是“虚张声势”的舞台大制作。
总之,戏曲景物造型应当因戏制宜,有情有景,更要回归大众才会有生机活力。
入专业剧团、院校实习深造,使一些具有潜质的莆仙戏新人尽快成长,也使莆仙戏的发展更具活力。
三要抓管理——加强莆仙戏民间职业剧团的管理。对民间剧团进行指导、培训等,构建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壮大演艺队伍,不让优秀的传统技艺变异、走形,确保演出质量。
【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指导】推荐阅读: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主持词07-26
《 戏曲大舞台》10-09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戏曲大舞台”作文08-24
百姓大舞台策划方案09-17
《京剧大舞台》教学案例08-04
百姓大舞台第四季节目单11-20
演艺设备工程企业综合技术舞台机械资工程能力等级评定通过企业11-30
中国戏曲学院考试戏曲导演题目08-11
戏曲音乐06-24
戏曲艺术赏析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