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2024-09-11

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共19篇)

1.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篇一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当代中国事业的核心力量,作为中国人不可以不了解中国共产党。1920xx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领导中国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光如梭,岁月如歌,转瞬之间,我们将迎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纪念日。沧桑巨变,97年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见证了历史的奇迹!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多少仁人志士曾经上下求索,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但都失败了。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旧貌换新颜。无数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是灯塔,照耀着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每当中国革命和建设出现挫折和迷茫时,都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最关键的时刻,力挽狂澜,拨开迷雾,照亮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指引着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走向胜利。如果没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们的国家将依然在黑暗中徘徊,我们的人民还可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共产党是旗帜,引导着中国前进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是鲜红的,它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和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染红的。97年来,多少人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向党庄严宣誓,倾吐了自己对党的无比信赖的心声,表达了自己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多少人在鲜红的党旗的指引下,继承先烈遗志,前仆后继,奋勇向前。如今,我们的党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为中国的建设储备了雄厚的后备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力量,凝聚着全国人民战胜敌人,战胜困难的不懈斗争精神,党的力量是全体共产党员集体的智慧,是团结战斗的集结里。每到困难时期,危机关头,都是我们党挺身而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形成强大的力量,向困难挑战,与死神搏斗。人民群众有了党做主心骨。顷刻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以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一往直前。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因为她是灯塔,她是旗帜,她是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2.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篇二

历史材料, 即史学研究上的史料, 包括文字、文献资料、文物、遗迹、口碑、图表、图片、现代声像、缩微胶片等资料。

那么,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去运用这些史料呢?

首先是历史材料的选择。材料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和要达到的目的来选。比如, 要认识人物或成果, 最好选择图片;要认识事物的变化可采用文字材料或图表;要反映思想, 采取口碑就最佳。而材料的选择又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根据学生成长的认知阶段和规律, 要循序渐进。比如, 初一学生, 就只能选择浅显易懂的文字材料, 显而易见的图片资料等, 最好是书上的, 或相同领域的。比如, 谈到远古居民的生活情境时———“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谈到汉文帝的休养生息政策时———“农, 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 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这样的材料足可, 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读史的兴趣和能力, 也可以从中感悟历史场景。二是要根据实际需要。比如, 我们在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可选择图片反映战前的科技水平;选择简图、地图反映两大集团的形成;选择影像资料反映凡尔登、索姆河战役的残酷;最后再利用图表统计反映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让学生通过材料的引导, 感受历史的发展过程, 从历史学习中感悟珍惜和平的伟大使命。当然, 历史涉及的是多方面的, 还有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科技、对外关系等, 要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材料。

其次是历史材料的运用。历史材料的运用即是为内容的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形成而铺设桥梁, 它是一个载体。我们的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精选而成的, 它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种历史典型和过程, 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地教学, 一方面学生难以产生兴趣, 另一方面理解也比较困难, 容易造成史和实的脱节。所以, 我们提倡合理运用历史材料, 再现历史, 还原历史, 从历史中来, 回到历史中去。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方面引导学生去探究历史, 从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和人文素养。

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又如何来实现对历史材料的运用呢?第一, 选择合适的材料, 做好新课的导入。好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第一步, 它不仅能直接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 还能把这种情景影响到整堂课中去, 这就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如, 对《昌盛的秦汉文化》的导入, 采用图片欣赏和中外书写对比等, 让学生一开始就为中华文化的辉煌而倍感骄傲, 用满怀自豪的心情去学习。这一环节, 历史材料的选择是关键, 它不仅直接决定了教师新课导入的方式, 同时还决定了影响的时效性, 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第二, 利用合适的材料辅助解析课文。教师除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外, 更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其来历, 这就需要通过历史材料来实现。比如, 我们在讲到“贞观之治”时, 谈到唐太宗重视人民、励精图治, 形成了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局面, 我们如何向学生解释唐太宗重视人民, 这个盛世局面究竟怎么样, 仅凭书上的文字介绍不太好讲清楚, 实际上, 我们通过两则材料就一目了然了———一则“为君之道, 必先存百姓……”;一则贞观时期的人口统计图。所以, 历史材料的合理运用, 在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 解决了学生的理解问题, 还需要解决学生的思维训练问题。学生对知识知道了, 理解了, 这只是达到了目的的一半, 还有一半就是要让学生如何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历史是为了什么———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历史学习的宗旨。在众多的历史事件中, 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何作用?这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历史资料, 让学生进行分析训练, 掌握一定的分析技巧, 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做出客观的判断, 进行科学的预设。

史料的充分运用, 使我们的教学更加丰富, 更加活跃, 更加有效。但史料的运用也要注意相关问题。一方面, 材料的选择一定要“有用”, 即尽量能突出主题、重点;尽量简洁, 能用一幅图片的就不用一则材料, 能用一个简表的就不用多则材料。另一方面, 在问题的设置上, 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做到循序渐进。其次, 反映的问题一定要明确, 特别是图片, 它往往是一个结论性问题的反映, 比如“闭关锁国”“霸权主义”等。

3.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篇三

一、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

本节课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导”的新课改理念。注重过程性,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注重实践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平等的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注重开放性,给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开阔的空间和视野,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思考,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增长学习能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在历史进程中,由我国人民作出的郑重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明确党的执政方式。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比较、鉴别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教材处理和思路设计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MTV《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看图听歌,感受党夺取政权的不易。教师引导(看着一幅幅激动难忘的图片,听着一曲熟悉雄壮的旋律,眼前晃动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六十多年前那腥风血雨、波澜壮阔的激动岁月……)设问:为什么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新课学习与探究】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1.展示学习目标:(幻灯片展示) 2.教师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内容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探究一:有人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自封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让我们重温中国近代史,看看谁能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一条真正的强国之路?

学生活动:分三组扮演不同的社会力量,阐述各自的救国举措及结果。通过体验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相继失败得出历史结论: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要使命,所以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来承担此重任。

老师点拨学生回忆党史。中国共产党1921年诞生以后,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相继出现了三种建国方案,摆在人民面前,人民究竟该选择谁来领导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3页的材料,完成表格(幻灯片展示)。从中得出一个结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仅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找出来一起读。

学生答: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一登上历史舞台,就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历史和人民就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来执掌政权,从而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党的性质和宗旨也决定了党不仅能够救中国,还能够发展中国。

探究二:有人说:搞革命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现在,搞现代化建设不一定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多年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出示数据──数字中国及图片。(幻灯片展示)

学生思考:1.这些数字图片说明我国现代化取得了那些成就?2.这些成就又能证明什么?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探究讨论,既让学生感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又能印证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能力,从而得出一个深刻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探究三:有人说中国共产党具有执政资格,但缺乏长期执政的能力?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教师谈话:1945年在延安,毛泽东与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的“窑洞对”。(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问题:“综观中国的历史,历朝历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我希望中共诸君能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面对黄炎培的疑问,毛泽东已准备好了方案:“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提出我党应具有与时俱进执政能力的原因:1.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2.人心的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存亡的根本因素。

虽然党的领导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仍是发展中国,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施压,国内天灾人祸频频发生。新时期下,国内外这些复杂情况都对党的领导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党要居安思危,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经受住各种考验。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三种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三)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阅读书本64页相关内容,了解这三种执政方式的含义,地位,思考三者的相互关系。

1.三种执政方式内涵:

科学执政:遵循规律,实现决策科学化(怎样执政?)

民主执政:人民、两个坚持(为谁执政?)

依法执政:根本依据是宪法和法律(靠什么执政?)

2.三种执政方式的相互关系:科学执政是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保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本课小结】

我们看到,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牢记居安要思危,不断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使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中国各族人民才会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开创全面小康新社会。

第三环节:练习巩固

4.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教学设计 篇四

专题

四、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一、《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分述(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2、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

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专题导语: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体的巨大优越性。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式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形成和确立起来的?同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相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什么?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

三、课程标准:

4.9 归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理解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10 分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阐述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11 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特点,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第一框题

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必然

一、【课程标准】:

4.11 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特点,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二、【新课教学】:

(一)、梦想的破灭:资本主义制度行不通

课堂探究:

镜头一:康有为在《立宪法议》中说,现在世界上有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立宪三种政体,而“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他主张“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

镜头二:邹容在他的名著《革命军》中写道:“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在这部书中,他坚决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并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方案。

镜头三:孙中山一生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奋斗,但他建立共和国政体的尝试,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压迫下,终归失败。孙中山沉痛地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今天仍有人认为,如果效法欧美11家采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近代中国就能实现现代化。你可否结合上述材料和已有的政治知识、历史知识,反驳这种观点?、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在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曾经给欧美国家的发展带来进步;但是,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追求,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留下的只是悲怆和梦想的破灭。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衰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亡图存,许多志士仁人上下求索、奔走呼号,各阶级、各阶层、各种社会势力围绕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提出了种种主张,展开了激烈斗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2、资产阶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

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资产阶级也没有能力领导人民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更谈不上实现人民民主。实际上,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没有改变其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本质,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地位。

相关链接:

辛亥革命后,代表各种政治势力的政客竞相仿效西方议会民主,“建国会、立政党”,一时间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政党、团体三百多个。但是,它们大多成了各派军阀、官僚、政客借以争权夺利的工具。1913年春,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得绝大多数席位,其民主派代表宋教仁准备以多数党领袖身份组阁,竟遭军阀集团刺杀身亡。1923年,北洋军阀曹锟以5000银元一票的价格收买国会议员590人,被选为大总统,史称“贿选总统”。旧中国的多党竞选和议会民主只给历史留下一幕幕闹剧。、人民的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

课堂探究: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奋斗历程。《东方红》剧照

《农友歌》:“自己当家做主人,一切权力归农会”;

《八月桂花遍地开》:“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解放区的天》:“民主政府爱人民,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你会唱这些歌曲吗?这些歌词表达了人民的什么意愿?

你能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奋斗历程?、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中国人民终于认识到,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必须彻底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制度,建立新型的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领导中国人民实现这一伟大变革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权、寻求适合的政权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课堂探究: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已经具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萌芽的性质。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召开的上海市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建人民政权的最初尝试。

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形式出现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召开各级参议会,选举产生了抗日根据地各级政府。《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规定,“边区各级参议会,为边区各级之人民代表机关”。

解放战争时期,广大解放区普遍建立的乡村农民大会、区人民代表会议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会议等,为中国革命胜利后在全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联系近代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失败尝试,对比以上图文所反映的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建立新型政权而进行的不懈探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到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各地普遍召开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的探索和创造。

综观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历程和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的实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历史的必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规定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亿万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此前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建立新型国家政权发挥了重大作用,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地位,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课堂探究:

从1953年7月到1954年5月,我国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据统计,全国登记选民总数为3.2381亿人,占18周岁以上人口总数的97.18%,投票率为85.88%。此次选举共选出近五百七十万基层人大代表。北京市选民兴高采烈地参加建国后第一次全国普选

为什么人民群众对选举有这么高的热情?

953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普选,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组织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起来的标志:

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起来。

3、我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适合我国的国情,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本框题小结:

◇1个必然性:即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政体是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1个地位: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篇五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党的性质、宗旨;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

3、联系历史和现实分析说明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中共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学重点党的性质、宗旨

教学难点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课前预习(阅读梳理)--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梳理领会政治观点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________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_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________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________________先锋队,同时是________和的________先锋队。________是它的宗旨。

(3)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我国的____________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4)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也是实践给出的答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经济社会出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的智慧和能力。

(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________的。

★2.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____________。

(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___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____________;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_____________目标。

★3.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社会生活的领导和执政方式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________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________的执政能力。

(2)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领导核心作用。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64年前,在中国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下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到底的决心,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上述材料能够印证的结论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④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建国近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

A.能够全面履行政府的各项职能

B.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D.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历史条件决定的3、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②世界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③中国人民的先锋队④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2009年安徽卷)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

①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④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某县委要求全县领导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办法”。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发扬民主,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B.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

C.紧紧抓住了党政兴国的第一要务D.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6、(2010•北京卷•30)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是

A.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

B.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提高执政能力

C.在平等的基本上,开展与国外政党的交流

D.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7、《走进新时代》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上述歌词反映的事实表明了

①党的领导是关系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

②党具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职能

③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④党带领我们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8、1978年的农村改革,风雨兼程30多载。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12个“一号文件”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从“皇粮国税”、“三提五统”到免征持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再到给予农民补贴;从城乡分割到统筹城乡,进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给中国农民留下了一串温暖的记忆。

6.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篇六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陆燕

一、教学理念

本课在设计教学时,以问题探究活动为主要突破口,同时也贯穿本课。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入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理解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2、能力目标:

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党,长大后愿意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四、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讨论探究法、自学阅读法、讲授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

六、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教科书P62材料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 1 1.当时中国的哪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情况? 2.这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实力如何?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中国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发展壮大已经在当时处于有利地位

(教学意图:直接运用教科书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生活入手,关注学科间知识背景,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总结,引入新课] 师: 刚才同学回答得很好,新中国成立前夕各政治力量之间的较量,特别是1948年的三种基本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社会中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战争中明显处于优势地位,那么中国共产党在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成为执政党,它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不是自封的?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我们就围绕这样的问题来学习本课。【新课学习与探究】

(历史回顾)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史;也是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求救亡图强之路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有过许多尝试,如: 农民战争: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1)请同学们对三种尝试分别列举一个具体事例;(2)这三种尝试成功了吗?请你简要说说理由。[学生同桌讨论,然后回答]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为背景,理解在中国的近代,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的独立与富强进行了不同途径的探索,尝试不同的走法,经过反复的实践,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所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多媒体课件展示] 2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一张1949年的开国大典毛主席的图片)

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的深刻的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的历史选择。

(教学意图:通过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都是我国的领导者和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这一核心的价值观点,准备一段视频,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播放四分三十秒的视频:历史的选择 [多媒体课件展示]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的历史选择。是因为()

A.农民革命不可能获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B.中国资产阶级担负不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 C.不触动封建根基上午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不会成功 D.中国共产党担负起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教学意图: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的历史选择这一观点的理解。)

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之所以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百折不挠地奋斗。

(教学意图: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的内外因进行有机整合,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必然的选择,否则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多媒体课件展示]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环境;才能调动一切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要给学生强调以上三个核心观点,实际上就是具体分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学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现代化的建设成就。使得说理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

① “依法治国”方略

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⑤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⑥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7.中学历史学科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 篇七

一、中学历史学科德育内容的现状

道德生活是普遍的大众活动, 因此, 道德素质教育就是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 国民的道德素质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更大, 正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如果只是空洞地谈要重视道德教育是不行的, 它还应就如何实施道德教育锁定一个总的目标, 对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等做出明确要求。只有这样, 道德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然而, 长期以来, 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始终把智育放在第一位, 在抓德育时, 主要抓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 对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不够。改革开放后,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历史教学大纲》, 坚持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等崇高的道德教育为主导, 在涉及品德教育时, 也主要限于用历史人物的优秀品德作为模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错把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当作起始目标, 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学科的道德教育规律。从发生学角度看, 人类道德意识、道德情感的产生要远早于政治意识。在人的成长历程中, 基本道德素质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高层次道德的基础。而把品德教育等同于政治思想教育, 正是思想教育上长期以来宁“左”勿右教育观的体现。它使得历史这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被泛政治化, 服务于培养“道德完人”, 而根本无暇去抓文明行为、社会公德等基本道德素质培养以, 以致那种好高骛远的道德空想主义至今仍影响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

二、中学历史学科应选择符合国情的内容

选择恰当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这是搞好历史道德教育的基础。英国德育专家彼得斯曾经指出:“道德教育要培养儿童对基本原则和基础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以及运用这些原则和规则的能力。基础规则指对于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的任何人来说却很重要的规则, 这些规则将被当作几乎是一个社会的定义”。[1]因此, 中学历史德育必须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在中学历史教育中进行道德内容选择时须做到:

1.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改革开放以来, 学界在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 对传统美德在认识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最具代表性的是张岱年先生和方克立教授的观点。在《中国文化概论》中, 他们将中华传统美德概括为十大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在践履道德方面所具有的德性和德行, 也是祖先们在道德意志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美德。正是这些美德, 使得中华民族屡历艰险而终能化险为夷, 不断前进。[2]

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蕴藏了上述美德, 传承这些美德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古代史是我国传统美德形成和发展史, 自然就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资源。但教材没有足够重视。如“礼”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核心之一, 中学历史教师完全可以用客观的态度, 通过揭示礼的本质, 并给予历史的评判, 以实现对历史上的“礼治”的扬弃, 这对正处于社会公德养成的中学生而言, 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学习道德知识, 并能触及灵魂, 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而中学历史教材人教版对道德教育的关注程度不够, 如第一章《先秦史》中没有涉及“礼”, 对“仁”仅理解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引用孔子原话再加以简单地概括, 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解释为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如此这般就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简单罗列出来, 而大量的笔墨却用于介绍物理、化学等科技知识, 它们固然证明祖先伟大, 而从历史教育的终极目的来看, 选择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典型, 如四大发明来教育学生即可。历史教育更需服务于现实, 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教育与启迪, 教会他们做人。

2. 借鉴西方优秀传统道德

在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凌辱之时, 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地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试图通过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以振兴中华, 故对西方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究, 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首推胡适, 在《中西文化比较》中, 将西方精神文明概括为科学、自由、平等和博爱精神, 其次是梁漱溟, 提出西方异于东方的美德主要有五点:征服自然向前奋斗的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尊重知识的精神、功利主义的精神。[3]20世纪80年代, 中国掀起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第二次高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96年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新时期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 会议将西方优秀传统道德归结为十大方面:注重个人主体道德、道德理性精神、追求合理赢利的新教伦理精神、功利主义合理思想、公正伦理原则、人道主义合理因素、科学主义精神、民主主义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爱情主义精神。[2]所有这些西方优良传统道德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它们对新时期中华民族伦理精神的培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这些西方民族基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内存要求的伦理精神, 更应该为我们加以扬弃后拿来付诸实践。

古今中外许多德育专家和革命导师还就道德特性做出了深刻的阐释。他们肯定了道德的阶级性、时代性, 同时, 也认为不同阶级和民族的道德存在共性。恩格斯就曾指出, 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三个现代社会的阶级都有自己的特殊道德, 这三种道德论中总还是有一些三者共同拥有的东西, 这些至少就是永久不变的道德的一部分, 这三种道德也代表同一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 所以它们有共同的历史背景, 必然具有许多共同之处, 对同样或者差不多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 它们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4]教育家林崇德也认为, 品德社会性存在共同点和差异性, 这就反映出品德的共性与个性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继承性和批判性的统一。[5]人类道德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和继承性, 为教育者利用世界史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依据和丰富的内容。然而, 我国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 过多强调道德的阶级性, 据此选择的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 更多的是挑选西方道德中腐朽、堕落的一面加以否定。对近代西方文化, 教师除了用阶级眼光透视外, 更应关注其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 因为它们毋庸置疑是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西方文化, 要用毛泽东“洋为中用”和鲁迅“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的文化观去对待西方文明。文艺复兴运动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中学生是有着极大的影响。

3. 遵守当代道德教育的普遍原则

在充分借鉴中外传统美德的基础上, 历史教师还必须吸纳当世公认且为我国党和政府所提倡的一些基本道德原则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中共中央在《纲要》中提出全社会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精神。以此为指针, 教育要从基础抓起, 搞好公民道德建设。因而中学历史教学理所当然要把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作为目标, 认真解读《纲要》的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选取合适的基本道德规范, 贯穿于具体历史教学中, 并辅以当代西方道德中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基本道德规范, 中西结合, 实施历史道德教育。如英国著名道德教育专家彼得斯教授所确定的基本道德原则“公正、利益考虑、自由、尊重他人以及说真话”[1]这些做法对我们促进中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 中学历史学科的道德教育必须进一步纠正“左”的思想教育观, 在道德教育内容选择上坚持将一切优秀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只有这样, 才能增强中学历史学科德育的实效性。当然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多管齐下, 就抓好历史学科德育而言, 以选好适当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采取正确的实施方法, 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会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英]彼得斯著.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邬冬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2]吴灿新.当代中国伦理精神.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

[3]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7.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8.历史与民心的选择 篇八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一个曾深受铁蹄战火荼毒、饱受异族列强凌辱的国家,一个被辱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而她,弱而不懦,数千年的积淀成就了她一股不畏磨砺的韧劲,她的身上流淌着一种“粉身碎骨浑不怕”的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这股韧劲,正是这种精神,她成为历史的选择。

90年前,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那时的中国千疮百孔,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淖浊流,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社会黑暗,政治腐败,民族危亡旦夕之间。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斗争,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血洒疆土,但,他们失败了。

民族前途何在?谁才是茫茫黑暗中那盏指路明灯?

中国的有识之士做出明智的选择——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那一艘小船的航向,确定了中国未来之方向;那一湖粼粼波光,闪烁着中国未来之希望。石破天惊于星火之间,从此,这个新生的孩子在风雨磨砺中成长,在艰难斗争中茁壮。她当仁不让,坚韧地担负起历史交付的使命,领导人民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实现祖国昌盛、民族富强。

这来自异国他乡的进步思想,汲取了中国精神,融入了中国血液,富中国特色,合符中国国情。这其中蕴藏着怎样的喻示?是喻示中国将迎来新生?是喻示中国的发展必将与世界接轨?

是的,这喻示着中国的新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56个民族团结如一,浴血奋斗,历时28年漫漫岁月,终于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雄鸡一唱天下白,黎明之后见青天,中国人民迎来金阳灿灿。

是的,这喻示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接轨。全新的中国焕发出盎然的生机,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中国这艘巨轮,穿破历史的尘烟雾霭,驶进浩瀚海面乘风破浪,日行千里。你看,改革开放的春風拂过,神州绿满山野,人民生活天翻地覆,在小康的快车道上加油提速。你看,科技的发展为心灵、为民族插上飞翔的翅膀,赤子归来,钱学森披荆斩棘;飞天有梦,杨利伟横穿太空。你看……那数不尽的辉煌瞬间组成金光闪闪的大道,这条大道不是以里程计,而是以年月计,它起自90年前,穿越21世纪,向前方的岁月深处无限伸延……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13亿中国人民的心声。

中国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因为中国共产党不会放弃锐意进取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这艘巨轮定然会驶向永远,纵然前进中会遭遇风雨,会遭遇巨浪,但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航,中国定然能够生机不衰,青春永葆,驶向彼岸。

9.《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篇九

读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我深刻的了解到了以前的悲惨,以及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为什么选择了共产党。

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凌空飞翔的翅膀;鱼儿选择了海洋,因为它有一条能够游水的尾巴;历史选择了中国和共产党,因为他有团结的力量。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惨败的共产党,它选择了“千锤万凿出深山”,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们!人民的劳动,自然的结晶。中国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那些在漫漫岁月里历史堆叠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国拥有了如此深远的文化。

悠久的文化,一种有着生命力的悠久文化,是历史粹取的结晶,是人民无穷的力量、智慧和顽强的精神的结晶感动着历史。漫长的文化历史中,太多的奇迹被中国所创造,甚至成为绝响,但也有太多本不该被散化的而被散化为烟尘,我们文明的精髓——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一把火毁去,我们的“万园之园”就这样随风而去,它的毁灭成为了中国文明史上巨大的损失!

中国文明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风雨中永葆生机。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柱,而中国,却又一次给世界带来了喷涌而出的生机与绿意。历史选择了中国,人类并不惊讶,因为今日中国的每一粒泥土的沉淀都是千年传统的精华,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是生机,是百

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千载兴衰风雨的中国,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历史选择了你,我的祖国。

10.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篇十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历史的选

择》,书中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带领人民推翻帝国主义,打倒卖国贼,创建了新中国,最终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还有那些为了创造祖国美好未来不停努力,甚至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先辈们是多么的崇高,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书中描绘的英雄有林祥谦、王进喜、刘胡兰、雷锋……,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邓稼先是安徽怀宁人,26岁就获得了“物理学博士”。1958年10月他被调去研究原子弹,长年工作在罗布泊戈壁深处,风餐露宿,从第一次核试验起,他就形成了亲临第一线的工作模式。1979年在一次航弹的试验时,因降落伞破裂,原子弹从高空坠落地上,为了避免毁灭性的结果,他竟冒着生命危险抱起摔破的原子弹碎片仔细检验,由此受到致命核辐射的伤害,尽管如此,他仍带病继续工作。1967年6月氢弹也试验成功。28年来的默默无闻,换来的是中国在世界上响当当的核大国地位。

时光如梭,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国

共产党90华诞,新时期的中国,正在用富裕的生活,强大的国力,尖端的科技,博大的胸怀向世界宣布——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的选择!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身上背

11.高中历史课堂讨论的时机选择 篇十一

一、捕捉学生的“疑点”

学生想象力丰富,观点有时新奇、独特甚至错误,教师要善于用错误的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如讲授戊戌变法的背景时,笔者利用《时局图》展示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险恶局势,并用凝重的语气进行描述,目的是渲染一种民族危亡的悲壮气氛。没想到有学生就“石破惊天”地说:“其实这没什么不好,香港不也是英国的殖民地吗?可香港发展得比大陆都要好呢!”对于这一丧失立场的提法,笔者的策略是表扬该学生的质疑精神,同时组织学生讨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帮助他纠正观点,最后总结道:印度从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开始就沦为英国殖民地,直到1947年才独立。但英国留给印度的殖民遗产是贫穷和落后!香港繁荣是由其地理位置、港人的努力等因素决定的,并非因为它是英国的殖民地。这样,学生就容易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正确分析历史问题。

二、关注教材的“重点”

教学内容总存在主次之分,围绕教学重点组织讨论,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以戊戌变法的内容为例,可设置以下问题:1.假如你是农民,你的生活有变化吗?为什么?2.假如你是守旧官僚,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满意吗?3.假如你是民族资产阶级,你从改革中能够得到哪些有利条件?4.假如你是光绪帝,你对自己的变法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农民:生活没什么变化。法令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但脱离人民群众,尤其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守旧官僚:利益受损——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裁撤绿营,废八股。所以不满意。民族资产阶级:法令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资本主义发展和西学的传播,受到本阶级拥护和支持。光绪帝:喜忧参半——法令虽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自己没有掌握实权,但毕竟迈出了不做亡国之君的步伐。

三、注重教材的“难点”

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出耐人寻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郁的兴趣,活跃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可以这样设问:有人说,戊戌变法失败是由于袁世凯告密,但据历史考证,袁世凯向荣禄透露维新派要政变的计划是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以后,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学生各抒己见,但是把握不住问题的关键(根本原因),笔者因势利导,点拨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革命性和软弱性)和封建势力强大来逐步分析。最后,在师生共同讨论中达成共识。

四、着眼于“争议点”

《戊戌变法》一课中,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能逃走却甘愿牺牲,学生对于他的死提出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美诗句增强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他死得壮烈,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有人则认为他是自愿赴死,死去远远不如活着更有价值;有人认为,人为了气节、大义可以牺牲生命,但他完全可以在不丧失气节的情况下保全生命,为祖国做更多的事,死是一种逃避,是缺乏责任感。争论结束,虽然莫衷一是,但教育的收获就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

五、立足于“比较点”

教师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讨论:1.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内忧外患的命运,同样有锐意改革的年轻统治者,同样有革故鼎新的作为,为什么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成功,而1898年的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呢?2.19世纪末,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共同形成革命高潮,但两个阶级各自为战,没有共赴国难,为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教师启发(第一问可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国际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二问可从阶级局限性方面考虑),再寻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又接触到新问题,其知识面拓宽了,其思维更具广阔性、深刻性。

开展历史课堂讨论的时机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讨论应以生动有趣为前提,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形式,以周密设计为准备,以教师引导为助力,在疑点、重点、难点、争议点、比较点等关键处选择恰当的时机,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初中历史课堂史料选择的几个原则 篇十二

历史课堂因其时间的有限性、空间的局限性、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基本不可能展示实物类的史料,但是其他三种史料则是历史课堂的常客。

但是基于初中学生年龄特点以及随之而来的认知特点和理解特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历史史料在丰满历史课堂的同时,揭示历史教学的主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概念、感悟历史;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思考、形成认识历史。笔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形成了以下的几点史料选择的原则,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一、史料的真实可信

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例如史记就很难说是一手或二手史料)。一般我们课堂所使用的史料其实就是类似于《史记》这样难以界定一手或二手的史料以及后人根据一手史料加工而成的影视资料。它可以是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影视史料等各种形式。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虽然“所有的历史都是主观史”,但是历史课堂是严谨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尽量还原历史的本源,所以课堂教学所使用的史料一定得是我们能获得的最真实可信的史料:任何文字类史料应该出于原典;任何图表型史料也应该源自原典,或根据原典制作而成,或取自信任度高的可靠网站,而非任意“百度”的结果:如《经济全球化》的很多数据可以从商务部网站搜寻、如《钢铁长城》中需要的很多军事数据,可以通过人民网的军事频道获取最权威的数据。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第一要义,如果学生们依据有问题或有缺陷的史料、非典型的材料进行分析,就会以偏概全,无法做到“论从史出”。

二、史料的通俗易懂

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历史,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听说过一些历史故事,但是对于真实历史,无论是距今年代感久远的中国古代史,还是需要具备大历史观眼界的世界历史,他们既缺乏扎实系统的学习基础,更没有明确的历史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中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走向的影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等接触不多,因而一般同学并不具备历史学习的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而这恰恰是我们历史老师应该教授给学生最重要的宝藏。但是中国古代史的史料因古代记录方式的特殊性、世界史的史料因很多外国学者的表述方法与中国人表述方法的差异,对初中学生而言都是晦涩难懂的。所以如何根据课标内容,根据教学重难点选择尽可能通俗易懂的史料,对于帮助初中学生理解历史和历史学科、提高历史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以初一历史教学为例:初一学生因其知识面的有限、理解能力的欠缺,文言史料的阅读一直是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难点。为了帮助他们更快的进入史料阅读和理解的层面,我们可以将历史老师的理解体现在真实史料上,从而弱化文言史料的难度系数。以《汉武帝的大一统》为例,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帮助学生理解王国问题的危害和推恩令的实质,我在课堂教学中则选择了下面两段史料作为切入点。

史料一: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王国)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叛乱)京师。

———《汉书·主父偃传》

史料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

———《汉书·主父偃传》

关于“推恩令”的史料内容繁多,且很多艰涩难懂。但是上述两段史料的大部分文字却在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为了降低史料阅读的难度,我对这两段史料还进行了标注、突出重点。事实证明,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好:两段短短的文言史料却使学生在“推恩令”的学习过程中达到了认知、理解的能级要求,可见史料教学的魅力所在。

三、史料的精简适量

承载史料的历史书籍浩如烟海,初中历史课堂如果变成了单纯史料的堆砌,违背了历史课堂的教学原则,也会让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抵触心理。为了能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空范围之内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历史教师首先必须担负起对史料进行筛选的责任。所以唐纳德.汤普森等学者才会提出:“教师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筛选和精简资料,对资料进行相当专业的评判,以便适用于学生,使他们能对资料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在提出他们的想法时有效的运用资料。”

什么样的史料是“精简适量”?精简的主要条件源自课标,根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来筛选合适的史料,而非一味的增加课堂教学的所谓的趣味性忽略历史课程内在的能力培养和需求。以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为例,课标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所以课堂重难点就是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时间有限的课堂容不下纷繁复杂的史料。所以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着重展示了以下两个史料:

围绕林则徐虎门销烟,展示了林则徐禁烟奏折的一部分:“(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泻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宠饷之银。”

《南京条约》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记住条约内容、分析条约影响,而不至成为老师的一言堂,为此我选择了“新华网”《南京条约》陈列馆的片段纪实视频。

这两段史料的选择既遵循了真实可靠性原则,又切切实实符合课标内容,确实是本课教学中避无可避的重难点史料,只有这样的史料才值得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出现、分析、理解、吸收。

四、史料选择的多角度

同一历史事件,因评价角度的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论。所以多角度的选择同一历史事件的历史史料,正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质疑能力的过程。比如我在《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课中,对于如何评价大运河,选择了三个不同诗人的三首诗:

胡曾的《卞水》:“千里黄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李敬之《汴河直进船》:“卞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三个作者选择了三个不同的角度评价大运河,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数百年以后南来北往的运输依然依靠大运河,所以对大运河的开凿持肯定态度;李敬之则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弊相随,既带来了经济利益,又使沿岸百姓成为政府的搜刮对象。所以对大运河的开通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通过这些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往往能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历史。

史料的选择和运用虽然只是历史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但从定位、把握、采集、选择和运用无不在考验着教师对各类史料的判读与选择能力。同时史料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作用,又有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发展的作用。所以为了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能力,历史老师应该利用好每一节课,对课堂史料的选择、呈现进行精心的选择,才能丰满历史课堂,吸引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达到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站在后来者的高度多维度理解历史,进而真正实现“以史明智”。

摘要:史料教学是历史课堂必备的环节之一,也是展示原汁原味历史的方法之一。史料的种类繁多,但课堂时间有限,加之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受限,如何选择适合初中生的史料考验着历史老师的研读和选择能力。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总结了几个食疗选择的原则。

关键词:真实可信,通俗易懂,精简适量,多样性

参考文献

[1]邓楚雄,蒋浩,曾强.初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化策略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年08期

13.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篇十三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万里长城是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它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九曲黄河是一条长长的彩带,横亘于中华大地,她是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象征;中国共产党就是我们的长城,我们的黄河,他让人民看到光明,走上康庄大道,书写了历史新篇章。

风风雨雨九十载,是党带领我们走过;努力拼搏九十年,是党指引我们方向。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840年,英国用炮火轰开了我们的国门,从此俄、英、法、美、德、日、意、奥肆意践踏中国的国土,在我们的土地上,他们竖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圆明园的一把大火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1921年在风雨飘摇的嘉兴南湖诞生的那一点星星之火,却以燎原之势,沸腾了中华民族的热血。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高擎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大旗,开启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国共产党谨记这一历史真理,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打土豪、分田地”赢得了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拥护。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成功领导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团结抗日的口号,建立统一战线:村民来了,工人来了,学生来了,大家拧成一股绳,战斗在前线,铸成了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历史的车轮碾过伤痕累累的中国,是他领导我们书写了历史的新篇章。是他站在天安门城墙上向世界大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从此,我们不必再受战乱之苦。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家里粮食满仓。我们没有后顾之忧,甩开手大干一场:我们用小米加步枪让美国的飞机大炮退出三八线以外;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6上天;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香港、澳门的回归„„ 中国在当的领导下,正以空前的速度崛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党坚持取信于民,执政为民。几十年来,我国农民的命运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由最初的解决温饱到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再到现在的“种粮给补贴,发展给补助”。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党说我们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于是农村实行了医疗合作保险,为城镇低收入居民修建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而在无力抵挡的灾难面前,我们的党员同志挺身而出、身先士卒、无私无畏,从城市到乡村、从厂矿到部队、从街道到学校,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险阻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汇聚成全民族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书写着爱与奉献的新篇章。

14.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篇十四

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快速增长,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3%的增速,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科学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法治建设不断加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4007万,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并正在逐步解决。三峡大坝、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神州大地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特别是2008年,我们成功战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成功平息**集团和西方敌对势力制造的分裂破坏活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实力和凝聚力。

15.历史选择题的六种类型及解题技巧 篇十五

特点: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 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 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

例题1: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例析:解此题可用直选法, 答案初步可以判断为A, 再用排除法加以验证, 排除B、C、D, 从而选出正确答案。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审明题意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求答项和限定语) , 考生对题干中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必须有较全面的了解, 并结合选项中所涉及的其他知识点, 逐项排除明显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概念型选择

特点:概念型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即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 然后让考生选出一个备选项中对这一概念的正确阐释或解释。每一历史概念都有客观存在的特定的历史时间、特定的历史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 (本质属性) 和特定的历史外延 (结果、作用、影响、意义等) 。因此解答概念选择题要注意对历史概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位置、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 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 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定性分析, 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在属性上的界定, 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同时, 在平时要加强历史概念的学习, 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例题2: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大特点的概括, 最为全面的概括是

A.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的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

B.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战争

C.在两条抗战路线指导下的两个战场互相配合的民族战争

D.世界现代历史上最早起来单独抗击侵略的反法西斯战争

例析:此题中四个备选项, 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看来似乎各有千秋, 均可入选, 但仔细比较, 就可发现, 四个备选项对于构成抗日战争最大特点的要素, 如抗战的性质、进程、规模、抗战力量的主体及其动员的程度等的概括, 是并不相同的。比较之下, 显然A项最为全面。

三、否定型选择

特点:否定型选择题又称逆向选择题, 即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 以“不是”、“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等语为标识。

例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西亚国家的发展有其区域特色。下列叙述不符合西亚历史发展状况的是:

A.改善农业环境, 实现了粮食自给

B.一些国家迈入世界富国行列

C.产油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日趋接近

D.发起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同西方垄断资本斗争

例析:做此类题采用排除法与直选法相结合的办法最好, 即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 逐项排除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或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本题中B、C、D是符合西亚历史发展状况的, 因此不符合题意;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 说西亚“实现了粮食自给”是不对的, 故正确答案为A。

四、比较型选择

特点: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 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 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它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 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 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

例题4: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点是: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例析:解此题首先可排除D项, 因为改良派和革命派反帝要求不明确;A、C项与改良派无关, 不属共同点, 亦应排除, 因此答案选B。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 并注意结合课本逐一辨析备选项, 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五、组合型选择

特点:组合型选择题实际上是早年多项选择题的变种, 它考查的容量大、涉及范围广, 是学生失分较多的题型。这种题型的题干一般由求答项和冠之以数字序号的三组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组成。由这些不同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 它们都是按一定关系 (同类事件或现象) 分解组合而成的。

例题5:下列机构中负责管理监察事务的是: (1) 唐朝门下省 (2) 元朝御史台 (3) 明朝提刑按察使司 (4) 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

A. (1) (3) B. (2) (4) C. (2) (3) D. (3) (4)

例析:解该题可用排除法。本题中唐朝的门下省是负责审核政令的, 由此可排除含 (1) 的选项;从清初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削弱又排除含 (4) 的选项, 得出正确答案C。也可以从被选项排列组合的特点得知: (1) (2) (3) (4) 中有两项是错误的, 其中 (1) (4) 均不管理监察事务, 排除后可得出答案。解答此类题时可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 得出正确答案, 这样可以提高答题准确率和解题速度。

六、材料型选择

特点:材料型选择题是学生考试时感到棘手的一种题型, 是材料解析题迷你版的“改头换面”。它的特点是在题干中引入新材料 (文字、图表) , 创设新的问题情景, 然后设计出备选项。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 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例题6:“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 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拆除山海关炮台10000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1000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3000元……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例析:解答材料题中的图表题, 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 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该题运用新材料设计新问题, 考查学生的再认知识的能力。拆除北京到大沽口的炮台, 显然是《辛丑条约》的内容之一。因此答案选D。

16.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运用 篇十六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选择;运用

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史料选择方面大致都是非常准确生动且适合高中生理解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合理地运用教科书中所给出的材料,结合课本内容,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从宏观上讲,历史教科书里的史料有限,因而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史料来改变教科书的局限性,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欲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素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选择史料创设情境

在高中历史教育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合理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奇妙性,形成历史的基本观念。更要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与社会、技术、经济等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历史。积极为高中生创设情境,可以让同学们更好的感受到历史的奇妙。

例如在讲到列强侵入与民族危机时,导入新课可以运用一些图片资料,如列强侵略下的中国人民的惨状,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的历史写照等等。然后辅以问题,让同学们结合图片进行思考,中国为什么会遭遇到列强的侵犯?当时的历史环境是一个怎样的环境?我国的将士们做出了如何的反抗?结果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通过演示一些课外的史料,以及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就会明白,当时的中国处于一个闭关锁国的状态,封建社会的腐败导致了当时国力衰弱难以抵抗外敌入侵。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在受到一系列的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一些史料来引导同学们思考列强对中国发动多次战争后对中国的影响。这些史料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政治、经济、社会性质。通过对史料的理解以及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就会明白,在政治上,一系列的战争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在经济上,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失去独立性;从社会性质上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科书里的史料虽典型恰当,但不能够完全引起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因而要正确选择史料,积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增加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运用史料设计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正确合理地选择与运用史料,将课外的史料,与课本中的知识点相结合,设计出一些质量较高的问题给同学们解答。这样—来,既可以培养学生们从史料中提取有用的历史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最重要的一点是,运用史料设计问题供学生解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对于学生历史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讲到新文化运动,在讲其历史背景时,可以运用到一些这样的史料:

材料一:1912-1919年间,中国新设厂矿379家,设立资本8580万元,平均每年开设63家,新增资本1430万元……这时期,外国资本增加有限,而民族资本迅速发展。——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三年以来中国,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陈独秀《青年杂志》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纪、社会风俗,无—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污,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袁世凯颁布《祭孔告令》

这些材料都是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的史料,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材料,让同学们归纳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尽量让同学们先进行小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更加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经过讨论,学生就可以分析出这三组材料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描述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材料一放映出我国当时经济发展迅速,资本增加非常之快;材料二说明了虽然当时已经推翻了封建统治,但是当时的北洋军阀依旧推行专制,老百姓们仍处于水深火热;材料三反映出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经过对这三条史料的思考,可以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历史问题变得生动起来,配合小组讨论,更加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三、通过史料论证观念

通过史料,可以论证一些史学观念,从而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史学观念的理解认识。通过学习历史,我们总会得到一些对于历史的观念。这些观念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让高中生阅读史料,可以培养他们的历史感,更易于其学习历史。

例如在讲到古希腊文明时,我们可以知道,地理对古希腊文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里是重点知识,需要运用到一些相关理论才能够更好地加强学生对史学观念的认知。这时我们可以运用如下史料:

孟德斯鸠说过: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青年人—样勇敢。热带地区的人民比较容易忍受奴役,而寒带地区的人则更偏爱自由……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予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

学生在阅读过这类史料之后,很容易从中获得历史观念。一个地方的文明与该地方的地理环境虽并非决定于被决定的关系,但是地理环境却对于文明的产生起到了不可置否的作用。

17.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字 篇十七

翻开新中国的史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在眼前。回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编织鲜艳的党旗——这是一面代表中国人民红火岁月的旗帜,这是一面代表真理与光明的旗帜,这更是一面渗透着无数党员为追求真理和民族希望洒下鲜血的旗帜。党一直坚持不懈地带领人们在振兴中华的道路上奋勇向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思想,像绽放在灰色天空里的繁星,指引着我们。在党的带领下,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从一穷二白,人民几乎吃不饱穿不暖,直到改革开放,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进步而有力地朝着更好的生活迈进。出现多少一心为民的人民公仆,又出现多少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像火红的蜡烛点燃自己,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以实际行动体现出党的光辉,感动着人民的内心,点燃了人民心中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总是有这样一群精英,没有豪言壮语,以真诚的心履行为党奉献一生的承诺,以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自己的命运与党伟大的理想结合在一起,为革命事业奉献青春甚至生命。他们是党员的一分子,是为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的众多优秀中华儿女的一分子。回顾党的历史沧桑与光辉,有多少中国人和革命战士历尽艰辛,改造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

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选择了“千锤万凿出深山”,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一只永恒的东方雄鸡。人民的劳动,自然的结晶,气势浩然,被称为历史长龙的万里长城;一览众山小,云气缭绕的巍峨泰山;古朴雄风,精致优美如画的苏州园林……它们让我知道,能成为世界历史文化的遗产,绝不仅仅是因为我所能看到的美景,更多的却是岁月流逝后,历史在那里留下的颇有独特韵味的沉淀,因为我知道是历史选择了中国。正是在漫漫岁月里历史堆叠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国拥有如此深远的文化。在漫长的文化历史中,太多太多的奇迹为中国所创造,但也有太多本不该被散化的而被散化为烟尘,我们文明的精髓、我们人民的劳动成果,却被英法联军一把火毁去,我们的“万园之园”就这样随风而去,它是为历史所淘汰了吗?中国文明犹如一座大山,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风雨中永葆生机。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块,而中国,这座沉稳的大山,却又一次给世界带来喷涌而出的生机与绿意。历史选择了中国,人类并不惊讶,因为今日之中国仍是那座山,一座永远不倒的大山,千年传统的精华都是每一粒泥土的沉淀,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如此浩瀚,如此巍峨。历史选择了你,我的中国。

历史选择了中国,中国才有如今幸福的社会。单位选择了我,我才会有不断成长的机会。初入供水事业的我,总像懵懂的孩子,不懂得如何手握“武器”去歼灭一切不法行为。从基本的看水表到学习偷盗水的典型案例,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雨雪还是风霜,你总能在大街小巷遇到这样一群人,总是与偷盗水行为斗智斗勇,他们就是供水事业的忠诚卫士。无数次感动于供水队员的坚守,为了供水情,为了梦飞翔,吃苦受累,一切又何妨,是单位选择了勤劳的我们,而我们选择了人生中的伯乐。正是我们对供水事业的热爱,才使我们不惧严冬战寒冷,不畏艰辛洒汗水,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带着所有供水人的梦想,与天斗,与地斗,为供水事业而奋斗。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在拼搏与跋涉中换来进步与成长。我已渐渐融入这片践行我梦想与憧憬的地方。这将是我青春的重要使命,这将是我努力奉献的全部意义,有理想的青春必定长青不朽。让我们供水人以伟大的祖国为骄傲,拼搏锻炼自我,顽强巩固自我,成长磨炼自我,机遇挑战自我。历史选择了中国,正是一代代先烈的奋斗才有今日辉煌的中国。我们要学习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为了供水事业,为了人民的生活保障,提高自己,创造价值。

读书读到最后,用书中的颇有感触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历史的烟尘掩盖不住岁月的风雨,当年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力。无数的革命先辈将我们新一代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绚丽的色彩。还记得在那个血色弥漫的岁月里,他们在风雨中生存。此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离开封建中国,走向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苦难中撑起一片蓝天,使我们民族的希望重现在世界的东方,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文章来源:《龙江处处飘书香》徐赫

★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700字

★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三年级作文

★ 历史的选择的读后感作文600字

★ 800字,读后感历史的选择快

★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周子龙

★ 历史读后感

★ 历史的选择获奖征文

★ 历史的选择读书笔记700字

★ 历史的选择初二作文

18.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篇十八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中政治教案: 第六课 6.1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教材分析

前面学习了关于国家制度的基本观点,知道了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主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各国统治阶级不仅重视采用恰当的政体,而且也十分重视政党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一般是由政党领导的。那么,为什么中国要由共产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怎样领导中国?本框与下一框题共同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联系历史和现实分析说明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

2、识记党的性质、宗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3、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中共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仅仅处于自发状态,不能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从能力方面看,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1探究性学习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自学引导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六、课前准备

1、结合历史分析近代中国各阶级救亡图存的方案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 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0世纪上半叶相继出台了三种建国方案,结果是:第一种方案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它的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方案没有得到人民赞同,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只有第三种方案赢得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经历长期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的选择,最终的结果是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2)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登上历史舞台的,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教师活动: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材料,举例,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罪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了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而且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执政的?执政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

(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19.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篇十九

历史图片是历史材料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它具有材料新、情景新、信息量大等多方面的显著特点, 故此类选择题可称为图片信息型选择题。由于此类选择题能够综合考查学生的判读图片、提取信息和阐释历史等多项能力, 所以难度相对较大。本文以2011年高考试题为例, 概括说明其类型及解答技巧。

一、历史器物图片类

历史上有一些器皿、雕塑、遗迹、遗址、遗物等立体实物, 这些立体实物虽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但并不能以实物出现在试题中, 只能将其进行平面形式的图片化, 以图片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解读能力。

例1 (安徽文综卷第12题) 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 人文景观众多。下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A. (1) (4) B. (2) (4) C. (1) (2) (3) D. (2) (3) (4)

图片审读与试题解答:本题以四幅立体实物的图片化材料作为信息载体, 让学生依据题干文字给出的标准去选择答案。对于此类图片, 既要解读图片的表象信息, 又要注重图片名称信息。如本题只要判读其名称信息即可:图①中的“寺”, 体现的是佛教思想, 故排除①;图③中的老子庙, 自然反映的是道家思想, 故排除③。这样, 答案自然就明确为B项了。另外, 图②牌坊是中国古代为褒扬忠孝人物所建, 体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图④中的包公祠, 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宗法理念, 另一方面也是对包公正义精神的宣扬, 所以也体现了儒家伦理观念。

解答技巧:对于历史上的立体实物, 一般都给出实物图片的名称, 而此名称正是解读材料信息的重要来源。实物名称多为“时间+地域+工艺技法+内容+造型+质地+类别”, 虽然有的实物名称文字较少, 不会包含此构成中的全部内容, 但主体上也是遵循此原则而命名的。如本题的涡阳老子庙, 就是“地域 (涡阳) +内容 (老子) +类别 (庙) ”。再如商代司母戊大方鼎, 则是“时间 (商代) +内容 (司母戊) +造型 (方) +类别 (鼎) ”。所以通过实物图片的名称, 可以对实物图片信息进行解读, 这是解答器物图片类信息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生产生活图像类

生产生活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内容。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生产生活场景常以绘画、照片等形式被记录下来, 这些记录不仅生动、多彩而且历史信息极为丰富, 常成为人们研究某一时期历史的重要依据。因而, 此类图片信息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例2 (山东文综卷第10题) 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图片审读与试题解答:本题在题干文字中给出了明确的时间信息 (汉代) 和内容信息 (用四齿钉耙耕作) , 同时又以图画的形式给予形象的补充说明。图片中的信息既不能反映此时最早开始使用铁器 (其实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 , 也不能说明没有使用牛耕 (西汉中期即已推广) , 更不能说明产生了雇佣关系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特征之一) ;四齿钉耙是中国农民传统的单人劳作农业生产工具, 适用于小面积土地上的耕作, 且能使耕作精细化, 而图片中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 说明了农业的精耕细作。因而图片信息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上的精耕细作特点。正确选项是B项。

解答技巧:历史上反映人类生产生活的图像众多, 诸如中国古代的壁画、画像石 (砖) 、绘画作品、近代现的绘画作品和照片等, 这些图像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所以在解答此类历史信息题时, 要特别注意对图像构成内容所含信息的分析, 如图像中的人物神态、服饰、生产工具、生活场景等信息, 并运用这些信息正确解答试题。

三、广告等宣传图片类

随着近现代印刷技术的提高, 大量的报刊广告、宣传画及海报等形式的宣传图片不断出现, 且种类多、内容丰富。同时, 由于这些图片在不同程度上以一定的内容反映特定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时代特征, 所以其历史信息内涵极为丰富, 有的 (海报和宣传画) 还被称为“时代的名片”。

例3 (江苏历史卷第7题) 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图片审读与试题解答:此题是广告图片信息题。根据题干信息, “仿制的西式帽”既说明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 又说明这是中国仿制的西式帽, 其自然对西方生产的西式帽在中国的销售起到了抵制作用。但图片所反映的信息只是在宣传男女博士帽, 并没有反映“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也没有说明此帽式能体现男尊女卑。故③和④在题干文字或图片信息中都没有体现, 应排除。答案是B项。

解答技巧:广告宣传图片主要是宣传某种意向, 而其意向一般体现在图片构成内容的信息中, 也有的体现在说明性的题干文字中, 所以解答此类选择题要特别注意对图片构成内容和说明文字信息的提取, 要紧扣主题。另外, 对海报、宣传画等图片信息题, 除注意提取图片内容所反映的意向信息外, 还要注意其所反映的时代性, 把握其时代特征。

四、历史票证图片类

票证多是由国家机关或某社会团体组织、企业正式或临时发行的具有某种作用的票据或证券, 大多是经济方面的, 但也有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如经济方面的邮票、钞票、股票、粮票、执照、合同书等, 政治方面的选票、护照、身份证、工作证等, 文化艺术方面的戏票、电影票、参观券、门票等。

例4 (天津文综卷第4题) 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图片审读与试题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读图能力, 要能从形式到内容对图片信息进行一一分析。邮票, 对中国来说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产物;与学习西方文明而发行邮票相关的事件是“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同时, 邮票图片内容以“龙”为标志, 说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 邮票上有英文也说明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至于是否兴民权、倡新学, 邮票没有反映出来。所以答案是D项。

解答技巧:票证是由有关部门发行的购买某些物品等的凭证, 作为一种购买凭证, 一方面多会在票证上提供一定的时间信息, 另一方面票证必然涉及一定的内容信息, 这是解答票证图片类信息题的关键。如本题, 一方面邮票上指明时间信息是“大清”时, 另一方面在内容信息上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 又体现了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英文“CHINA (中国) ”和“CANDARINS (分, 是当时海关关平银的值) ”, 这些都是解答试题的有效信息。

五、漫画寓意图片类

历史漫画是一种形象的历史图画语言。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形态反映作者对历史事物的认识, 或赞扬或讽刺, 达到文字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运用历史漫画设题, 不仅使试题具有灵动活泼的趣味性, 也为历史事实的考查创设了新的情境, 有利于增强试题的人文性。

例5 (广东文综卷第18题) 下图是某杂志的封面, 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当时

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图片审读与试题解答:此漫画图片题, 单从表面现象看, 似乎反映的是科技方面的内容, 但漫画图片信息给出了具体的时间, 即1958年11月;把漫画图片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可知:漫画中火箭的尾部是用麦穗做成的, 教材知识中1958年由于“大跃进”运动农业上大放高产卫星, 出现了严重的浮夸风, 所以此杂志的封面所示漫画并非对科技成就的宣传, 而是当时浮夸风盛行的反映。故正确答案为A项。

解答技巧:准确判定漫画的主题寓意, 是解答漫画类试题的关键。学生要能通过画面的文字、事件、人物形态特征、画面事物的构成及相关事物的异同对比等, 准确判读出其所含的真实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 确定漫画本质的主题寓意或所反映出的作者的主题思想;最后根据题干要求作出正确的选择。

六、非主题信息的图片类

非主题信息的图片类选择题, 是指以一些人物照片和纯艺术性的书法与绘画作品来设计的图片选择题, 这类选择题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图片信息题。试题所给出的图片虽含少量的历史信息, 但图片本身无法展示具体的内容, 所以大多数图片常给出文字内容以说明图片主题如图片名称或图片所要展示的主要内容。此类试题虽是图片题, 但图片是试题的非主题信息, 所以可称为非主题信息的图片题。

例6 (浙江文综卷第22题) 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 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下图中, 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图片审读与试题解答:本题是纯艺术性的绘画作品图片题, 对于试题所给出的四幅绘画作品, 除非是具有绘画知识的专业人士, 否则是无法领悟各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 解答试题的关键并不在绘画作品本身, 而在于各绘画作品的文字名称, 只要记住了各绘画流派代表作品的名称, 即可得出正确选项C项。

解答技巧:对于非主题信息的图片类选择题, 除少数人物照片反映特定时期的生产生活 (此类人物照片可归为生产生活图像类) 外, 多数图片的信息主要体现在图片的文字说明中, 所以解读图片说明文字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七、多种图片组合类

多种图片组合类图片信息选择题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图片组合而成的图片信息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是对不同类型图片的综合运用。

例7 (四川文综卷第19题) 下图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图片审读与试题解答:本题是生活场景类和票证类两种图片的组合型图片信息题。三幅图片所示时间都是1980年, 取消人民公社体现的是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建立大队农工商联合企业体现的是企业所有制的变化, 发行股票是社会所有制的变化, 三者的共性是体现了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 所以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故答案为A项。

解答技巧:此类组合型图片信息题多是考查学生对历史事物的比较、归纳和概括能力。解答时, 首先要认清各图片的类型;其次依据此类型图片承载信息的特点而归纳出各自的最大限度的有效信息;最后依据所得出的有效信息分析各图片所反映历史信息的异同, 结合题目得出合理的结论。

总之, 尽管不同类型图片的内容、形式有差别, 但其所承载历史信息的功能是一样的, 因此学生要能通过图片所含信息去把握历史事物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发掘其本质问题, 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合乎实际的科学结论, 准确解答此类试题。

上一篇:国防教育法下一篇:声乐专业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