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破局之路(精选6篇)
1.新型城镇化破局之路 篇一
机遇、挑战与对策——新型城镇化之路 100分
单选
1、目前,我国城市群中被国际认可且成熟度.....是(长三角城市群)
2、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利于建设绿色、低碳.....是(对城市进行居住区与工业区的分区划分)
3、以下对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城镇化的发展..正确的是(我国城镇化仍将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但速度将放缓)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是(土地财政逐渐成为失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5、城镇化率达到50%标志着.....是在(2011年)
6、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必将伴随着制度的改革,....是(改革难度和风险加大)
7、下列选项中,属我国“土地财政”...是(土地财政只考虑了失地农民的利益)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主导是(政府)
9、下列政府举措中,不利于为各类城市和......是(扩大政府对公共资源的配置范围)
10、我国现行税制不适应城镇化发展,其原因是(城市建设没有可持续的税种)
多选
11、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式非常粗放,...有()不选 重城镇形象,轻....12、以下措施中,有利于破除农民工进城障碍的有()ABCD
13、“土地财政”对我国社会的不利影响有()不选 促进了城市开发区的建设
14、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有()ABCD
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有()不选 城镇中流动人口数量下降
16、下列措施中,能够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的有()ABCD
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几个波次的....,表达正确的是()不选上世纪70年代,主动力是城市改革
18、与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相比,....有()不选 资源成本过低
19、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严峻挑战.....有()ABCD 20、为促进我国城市转型,....有()不选 改变基本国策
判断
21、如果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陷阱。X
22、目前,我国的优质资源集中流向东南沿海各大城市....发展。X
23、智慧型城市是城市.....信息被共享。X
24、在我国的城镇化中,政府应该将城市从差异化.....发展。X
其余正确
2.新型城镇化破局之路 篇二
回望十年, 从城市优先到城乡协调, 从高能耗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 从“土地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 使人们对城镇化的未来充满期待。
“十八大”期间, “新型城镇化”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这一切都表明, 新型城镇化改革方案已经进入决策层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化这只大手把乡土中国推向了城市中国, 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撤退, 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从“上山下乡”, 到“城市领导农村”, 再到“小城镇、大战略”, 后至发展大型城市, 中国在城镇化道路上曾经历多次的政策变化。如今, 又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 那么, 它到底应“新”在哪里?
(一)
众所期待的改弦更张
城镇化是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被认为是解决中国发展难题的一条出路。
30多年来, 中国的城镇化速度放在国际视野中, 是惊人的。尤其是最近十年, 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 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到2011年底, 生活在城镇的人口数量增至6.9079亿, 城镇化率达到51.27%。据测算, 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就可以吸收1000多万农民入城, 进而带动约1500多亿元消费需求。
但与中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对照, 这样的城镇化过程是存在诸多深层问题的。虽然中国城镇人口所占比例已超过一半, 但仍低于发展中新兴国家城市化率60%, 离发达国家城市化率80%的水准差距更大。
自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 “小城镇, 大战略”一直是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战略, “严格控制大型城市,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基本上是这20年中的主要思路。
但市场规律发生了作用, 在这20年中, 大城市的工业化与人口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并由大城市带动和辐射中小城市, 形成“城市群”的格局。不过, 政策上的调整要来得慢一些, 直至前些年, 积极发挥大型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城市化策略, 才正式被确定下来。
记者了解到, “小城镇, 大战略”最终被迫放弃的原因, 在于农村工业化道路的失败。被设计为小城镇发展推动力的农村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解体和凋敝, 它们非集聚式的布局, 导致占有太多的宝贵土地, 工业污染物不能集中而有效处理, 而金融、物流、信息、技术和人才服务都不容易获取聚集效应所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和专业化分工。
但与此同时, 大工业, 大城市的发展走到今天, 也在面临着种种瓶颈, 市场的选择又再一次发生了改变。
沿海城市工业化以出口导向型工业为主, “中国制造”创造了中国经济十多年高速增长的奇迹, 也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个出口。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 出口型企业备受重创, 外需市场疲软, 以欧美国家为主的出口体系面临着历史性的转折。
而更为深远的变化是, 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在过去几年中年年都发生, “人口红利”在经过代际的替换和劳动收入的缓慢增长之后, 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极为廉价的劳动力供应过盛时代已远去。而工人离乡离土的大生产模式则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农村空巢化和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付出的极大代价。
另一方面, 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策略使得城市工业用地紧张, 土地、能源、原材料、环保等各种生产成本不断高涨, 传统型制造业在大城市的空间日益逼仄, 在内外交困之中, 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城市的工业化体系也面临着变革。
今年以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指出, 城镇化是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 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四五月间, 由国家发改委主管城镇化工作的副主任徐宪平带队, 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完成了对浙江、广东、江西和贵州等八个有代表性省份的调研, 在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讨论后, 报给了国务院。这份报告就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及方向等问题提出了诸多规划, “新型城镇化”是其中的关键词。
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的话说, 从这几年的经济状况可以看出, 今后不可以像以前那样依赖外需, 城镇化会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主导性经济因素。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和路径, 将对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 人们期待, 中共十八大能够加大改革力度, 为城镇化这样一个关系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命题, 进行进一步的布局。
“未来的改革导向, 重点还是以人为本, 而不是以物为主的城市发展规划。如果通过改革使这些人的消费潜能完全释放, 则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将增加至少1~2个百分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说。
(二)
“人的城镇化”不容滞后
2011年, 中国城镇化率的官方统计数字是51.27%, 但这其中, 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数的比例却只有35%。前后相差16个百分点, 反映的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由于户籍和福利属地化的行政管理, 1.6亿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住房、教育等大项消费实际是被压抑的, 在城市挣钱, 在家乡花是这个群体的一个普遍特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缺失, 限制了这部分人群的消费支出。而由于经济结构转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缓慢, 也导致这部分人群收入增长缓慢, 影响了消费增长。
2010年, 中国举家迁徙的农民工总量已达3071万人。这些农民工大多是跨区域落户, 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陶然看来, 中国当前的城镇化模式是“在农民工黄金年龄段利用这些劳动力, 而一旦他们年老或健康状况恶化时, 再将其推回农村”。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指出, 有资料统计, 中国推进城乡一体化近10年来, 我国城市建成区规模扩大了60%, 城市人口却仅扩大了20%。这就说明中国的城镇化更多的是一种“土地的城镇化”, 而非“人口的城市化”, 扩张的城市面积却不能够容纳更多的就业人口。这种现象之所以会产生, 并不是农民不愿意进城, 而是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进城, 或者是说城市里的既得利益者生怕农民进城会降低其公共服务水准, 从而给农民进城设置种种限制。
李铁指出, 户籍制度的限制, 导致这些已进城和将进城的农民并未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 造成了两极的就业和生存状态, 这种分化状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不利。由于缺乏对在城市居留的长久预期, 农民工消费、储蓄乃至人力资本模式也必然与城市常住人口存在显著差异, 不利于其长久人力资本投资, 收入提高乃至消费模式提升。
更严重的是, 不仅“人”面临着不平等权利问题, 不同规模和级别的城市也存在发展权不平等问题。一个重要表现是高等级的城市利用行政手段来集中资源, 然后建立一个高档次的城市发展形态和标准。这种形态和标准的城市不是为农民进城服务, 而是解决现有的城市居民的需求。
在专家们看来, 城镇化的实质就在于让一部分农民进城, 更重要的是通过进城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结构的改变, 使他们能有尊严地参与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 分享城镇中的现代生活。“要给予所有进城的农民自由的迁徙权和选择权, 这是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根本和真正的出发点。”
户籍改革势在必行
早在2011年, 国务院就曾出台《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 提出地级市以下市区全部放开户籍制度, 却迟迟落实不下去。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强烈的反对。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邱爱军认为, 户籍制度改革之所以敏感, 在于其目前直接与教育、社保、医疗等诸多福利挂钩。在现行财税体制下, 地方政府预算收入由上级支付, 按其户籍人口核定。因此, 地方政府如果要扩大城镇福利制度覆盖的范围, 只会主要考虑本地户籍农业人口。
在李铁看来, 地方政府不愿意改革, 还有深刻的经济原因。最显著的就是目前都面临财政压力。要推进新型城镇化, 最重要的是重塑地方财源。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目前有三个:一是土地出让, 二是地方债务, 三是金融贷款。其中土地出让金是最重要的财源, 在某些城市通常占财政超50%以上。为保证这一主体财源, 地方政府热衷于将城市越扩越大, 以便有更多土地可以用来招商引资和出让获利。
然而, 这种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也存在一个严重弊端, 就是在城市越来越大的同时, 整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压力也相应增大。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认为, 所谓土地财政, 实质上是一种依靠透支社会的未来收益, 谋取眼前发展的发展方式。形象地说, 就是“寅吃卯粮”。
目前, 随着中央调控房价, 以及住房限购政策的实施, 土地出让收入增长的预期被压制。因此, 一些地方城市不得不加大对工业投资的力度。在李铁看来, 此举短期看对于提振经济有益, 但长期负面作用却也明显, 因为同时还得吸引大量人口来就业, 就会增加更多的公共收入负担。“这将是未来所有城市都将出现的一个问题。”
傅蔚冈指出, 户籍问题之所以在今天显得特别明显, 并不仅仅是“农民工”需要城市户口, 更为重要的是今天老龄化的城市也离不开这个群体。由于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 导致今天城市里的人口出现金字塔倒挂的局面。在劳动生产力没有根本提高的情况下, 如果城市缺少劳动力的继续供给, 那么城市的繁荣也将不可持续。从这个意义而言, 改革户籍制度不仅正当其时, 而且势在必行, 无论是对城市居民还是外来务工人员。
产业支撑必不可少
“如果说工业化是创造供给, 城镇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 是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持久动力。”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指出。
在诸多关于城镇化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论述中, 都着重提到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房地产需求, 而这实际上也是目前许多中小城市, 包括县域经济体在城镇化道路上的做法。
专家们指出, 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于城镇化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但从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历史规律来看, 没有工业化支撑的城镇化是无水之源, 在许多中小城市, 宽广的大马路, 空荡荡的开发区, 黑黝黝的新区楼盘是常见的一个现象, 这样的城镇化徒有其表。
由于没有足够的工业支撑, 这种政府主导投资和土地开发先行的城镇化所能带来的需求是有限的, 先有收入, 才有消费, 不解决城镇居民的就业和提高收入, 带来的只能是投资的浪费和地产泡沫, 反而抑制了消费。现时各地政府负债比例和偿债能力不匹配, 以土地抵押为主要举债来源的发展模式正是这种城镇化思路的后果之一。
傅蔚冈认为, 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眼下中小城镇工业化的途径之一, 但如何避免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弊端, 舍弃以牺牲环保、资源枯竭、农民土地利益损失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题中之义。应该以什么样的工业化形态来对应新的城镇化, 是新型城镇化能否真正支撑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现时许多地方政府发展本地工业化的过程中, 往往只热衷于投资和吸引外来资本, 对于本土创业的扶持和开放程度则不足。河南信阳市委书记郭瑞民表示, 传统城镇化多是农民异地转移, 进城务工经商, 新型城镇化既要鼓励和支持异地转移就业, 更着眼于积极发展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 注重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协调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 城镇化的进程更多只能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而政府的职责则更多在于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服务, 强行进行行政推动的后果则可能适得其反。
土地可作改革切入点
有网友曾在微博上质问:农村虽然比较落后, 但土地与宅基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家园, 土地能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宅基地能保障农民的住房问题。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自然村、自然湾大批消失, 土地快速城市化, 拆村并居赶农民上楼, 集体土地变成国有土地, 政府固然可以从中获得大量土地出让金, 但是进城农民如果找不到可以有尊严生活的工作, 吃什么?买不起房, 住什么?如果失地农民在城里混不下去了, 退路何在?
专家们认为, 城市土地外延扩张、利用粗放, 与现行征地制度有直接关系。城镇发展依赖于低价征用土地, 政府利用土地出让金收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开发商则获取土地增值收益, 实现暴利, 而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却不能平等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现行征地制度加剧了政府的短期行为, 导致城市用地的粗放利用, 并加剧了社会矛盾。
正因如此, 人们的普遍认识是, 如果将“以人为本”确立为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原则, 那么改变现行征地制度就迫在眉睫。李铁直言, 征地制度改革就是要提高农村土地的价格, 而且要让土地的收益更多进入农民自己的口袋。
而这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重视。据传, 在十八大后可能推行的城镇化改革建议案中, 除了强调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推进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外,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也被放在了显著的位置。
“土地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土地收益分配问题, 需要形成价格调解机制、土地调解机制、金融筹措机制和税收调解机制。”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 土地制度改革第一个可期的方向, 是完善征地制度,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同时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办法, 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分配比例, 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等等。
此外, 允许农民或集体经济组织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 利用自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以出租、入股、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城镇经营型项目的开发;制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办法, 合理确定国家、地方政府、集体和个人的收益分配比例。
城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政府不能急于求成, 为了虚名与政绩需要, 只求土地、户口城市化, 忽视人的城市化。况且, 城市急剧膨胀, 交通、教育、卫生、公用事业等公共服务跟不上, 生态环境恶化, 还会衍生严重的“城市病”。
3.热议新型城镇化下房企发展之路 篇三
“中国的城镇化整体呈现正态效应,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30多年的城镇化积累了大量问题,也使得新型城镇化必须转型发展。新型城镇化,核心是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房地产业需要更新观念、坚持创新、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提高质量,做到有序开发,同时要有产业支撑,注重文化传承和低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本次大会上建设部原副部长宋春华如是说。
在新型城镇化中,金融的定位与角色至关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院副所长巴曙松在演讲中提出:“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城镇规划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运行直接相关。通过完善土地金融、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与财政改革,建立一个高效、包容且可持续的金融体系,这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从政策层面分析,认为:“中国的城镇化正在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阶段,房地产行业所面临的也将从趋势性机会转为结构性机会。未来的房地产企业,必须坚持多元化与创新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毋庸置疑的是,新型城镇化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房地产企业应及时调整发展策略、转变经营方式、创新业务模式,以谋求改变与突破。为此,中信地产副总裁林竹针对新型城镇化PPP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做出了极具实战性的经验分享,指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PPP就是一种把公共和私有机构以及政府与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大协同的方式。中信地产基于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公私合作的PPP模式”,坚持以资本运作为主导,以产业整合为手段,以土地开发运营为基础,以政府跟企业的协同合作平台为主要方式,探索建立具有中信特色资源复合型的PPP模式,力求将生态、文化、交通、产业、环境、公共服务等高度统一,并表示中信地产的城市运营将与中国城市文明共同成长。
4.中国的城镇化之路 篇四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城镇化工作情况,请审议。
一、近年来围绕城镇化开展的主要工作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行了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进行了重点部署。围绕推进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探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1〕9号)印发实施,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出台了配套政策,18个省(区、市)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14个省(区、市)探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初步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开辟了通道。据公安部统计,2010—2012年,全国农业人口落户城镇的数量为2505万人,平均每年达835万人。
二是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国务院印发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具体任务。2011年—2012年,全国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824万套,比“十一五”期间开工总量还高12%左右;基本建成1033万套,相当于“十一五”期间建成总量。2012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常住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63.9%和75.5%。努力解决农民工最关心的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确定了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原则,2012年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80.2%。
三是切实加强土地利用管控和综合整治。为确保耕地保有量18.18亿亩不减少,完善了以规划计划管理、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等为手段的土地利用管控体系。围绕建设高标准农田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通过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模式开展建设用地整治。大力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率达到86%。
四是加快推进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有关部门和地方不断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市政设施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2011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3.8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8平方米,分别是2000年的2.3倍和3.2倍;城市用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7%、83.6%,比2000年提高33.1个和49.3个百分点。为加强市政建设的资金保障,中央财政在安排转移支付时将外来人口作为考虑因素,连续几年代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并强化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财政支持等。与此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失控。五是不断强化城镇化领域国际合作。2012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与欧盟主席巴罗佐在欧盟总部签署了《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目前,发展改革委与欧盟能源总司正在积极落实共同宣言,筹备开展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中欧城市博览会等,着力推进中欧城市间、企业间务实合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还积极推进与联合国人居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机构的合作交流,筹备与金砖国家开展城镇化领域合作。
六是组织编制国家城镇化规划。2010年底,发展改革委即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4个部门启动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在大量前期研究、实地调研和专题研讨基础上,起草形成了规划文稿。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并抓紧修改完善中。
二、我国城镇化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群形态更加明显,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居环境逐步改善。但也必须看到,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是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被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的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
住房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制约了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和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也存在着社会风险隐患。二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脱离实际建设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多,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耕地减少过多过快。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也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
三是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东部一些城镇密集地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的城镇化潜力有待挖掘。城市群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集群效率不高;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功能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四是“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重,食品药品等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等外来人口聚集区人居环境较差。
五是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现行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制约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根据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我国仍处在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期,但我国城镇化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以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全球市场争夺、资源供求矛盾和减排压力加剧;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差距造成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过去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
三、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
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这决定了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紧紧围绕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促进产业发展、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就是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提升城镇居民生活品质。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就是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就是要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对人口集聚的支撑作用,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以改革的红利释放发展的潜力。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公平共享,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坚持合理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坚持产城融合,繁荣城镇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壮大,统筹产业功能和居住功能,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良性互动;坚持集约低碳,合理控制城市开发边界,提高现有空间利用效率,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坚持制度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作用,为城镇化健康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四大战略重点是:
第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异地就业城镇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第二,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用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化网络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连接起来,促进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在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基础上,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第三,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统筹中心城区改造和新城新区建设,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城市产业支撑,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社会服务和居住服务水平,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推进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社会管理水平。
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5.破局:生鲜电商上行之路 篇五
生鲜电商的上行发展需要更多及时的引导,协同已有的商业平台,规划发展路径;使农民不跟风、电商商家不盲从,在政府的正确引领下,使其在三农发展新常态中能尽快步入正确的发展轨迹。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农业”领域的独特风景,生鲜电商又作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中最重要的节点之一,究竟能带来什么好处?它的发展难点在哪里?又该如何去应对生鲜电商上行的挑战?笔者认为,生鲜电商的上行发展需要更多及时的引导,协同已有的商业平台,规划发展路径;使农民不跟风、电商商家不盲从,在政府的正确引领下,使其在三农发展新常态中能尽快步入正确的发展轨迹。
发展生鲜电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力量
人们对于高质、安全、便捷的生鲜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急迫,因此,发展生鲜电商上行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表现在:首先,它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目标环节,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农产品生产潜力巨大和城镇需求旺盛之间的供需互补问题,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直接力量;生鲜农产品的直销可以打通许多中间商之间的壁垒,大大节省流通成本,提高生产者收入和消费者福利。
其次,它作为农业发展链条中的重要附加值环节,从农业生产到生鲜电商产品,最终为终端消费者所用,这种价值转换是生鲜电商的最重要价值体现;它可以带动农业从生产到商品的整个流通体系,促进最新农业科学技术的采纳和科学经营管理体系的构建。
生鲜电商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的涉农电子商务的发展背景来看,生鲜电商上行的问题同样具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普遍性问题。
但同时,也有一些个性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是整个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生态还没有有效构建起来,无法提供广泛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其中,冷链物流是重要的瓶颈,无法有效支撑生鲜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流通,而且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农村差别很大,整体的生鲜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还略显薄弱。
第二,是生鲜电商的经营管理人才和组织建设还很滞后,没有规范化的电商组织和电商人才队伍来支撑和推动生鲜电商的上行,特别是本土化的电商服务商和电商经营管理团队少。
第三,是我国生鲜农产品碎片化生产现象普遍,大部分的生鲜农产品没有成型的标准和制度及市场规则体系,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标准化、品牌化还很薄弱。
先解决农村电商问题,再破局生鲜电商上行之路
结合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先要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因为生鲜电商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要节点之一,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第一,要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外热内冷”的发展状况,政府部门和电商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资源投入来引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如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具有电子商务土壤和基因的农村,通过构建资金技术人才等配套体系,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农村并辐射中西部农村,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农村电子商务在区域上有序均衡地发展。
第二,破除人才发展的瓶颈。可以通过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协会,不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机构和组织,如联合电商培训中心、淘宝大学等电商服务组织,先行巩固并提高当前较成熟的农村电商的人力资源水平,形成维持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最初主力军,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成为这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之一;另外,可以考虑引入外部人力资源,通过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来创造合宜的创业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体系,吸引更多的“新农人”注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成为新鲜的血液,如引导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当地返乡青年、农村能人加入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行列里,不断壮大力量。
在综合解决上述问题之后,再行破局生鲜农产品上行之路。
首先,政府部门和电商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共建商业性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包括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构建,生鲜农产品标准的制定,生鲜农产品流通运营等综合体系的构建,来支撑生鲜电商的发展;在方式上可以考虑利用已有的生鲜农产品社区支持和配送体系,构建起互动性的参与式保障和信任体系。
其次,可以通过联合农村地区的经济与合作组织来共同推动生鲜电商的上行,如选择适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生鲜农产品发展的平台,有效利用原有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来更快、更好地发展生鲜电商;如可以通过借助供销合作社体系,在推动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中更好地平衡,扩大生鲜电商参与主体的规模和力量,在“抱团取暖”中获得更多实体支撑;协同起这些组织和团队综合提高生鲜农产品精选采购能力、冷链物流配送能力、烹饪指导及服务能力、用户的高美食消费黏性及多屏终端联动能力五大能力。
6.新型城镇化破局之路 篇六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校报;“三贴近”
作者简介:房树芬(1972-),女,江苏徐州人,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副主任,讲师。(上海?200237)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143-03
自1895年北洋大学校刊《北洋公学》问世以来,中国高校校报已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全国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作为高校党政机关报、高校校园主导媒体的校报却面临着影响力下降、地位边缘化的危机。笔者以多年从事校报工作的经验,试解释这一现象并提出对策,希望能对同行有所裨益。
一、高校校报困境背后的思考
从理论上来说,高校校报作为定向师生的分众媒体,在大学的组织传播及文化建设等工作中本应大有作为,但从近年的调查统计、观察反馈来看,其影响力却呈普遍下降的趋势。根据传播学学者喻国明的解释,影响力是一种控制能力,表现为发出者对收受者的认知、倾向、意见、态度和信仰以及外表行为等方面和目的性的控制作用。没有了影响力,媒体就失去安身立命的基础。在笔者看来,校报影响力下降主要原因大概有三。
1.以宣传性湮没新闻性,使报纸亲和力下降
校报是高校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主阵地,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受众对推销和宣传都有一种天然的警惕,因此,校报的“报性”决定了宣传不能通过空洞的单向灌输来进行,而应通过事实选择、议题设置等来实现,以服务受众来说服受众。遵循传播规律,将复杂抽象的信息形象化、简约化,易于在受众中传播,这正是校报有别于开会发文等宣传手段的地方。
但是,事实情况是,长期以来,不少人将校报的机关报属性误读为“宣传单”,报道领导、报道会议多,报道方式模式化,空话、套话黑压压,八股之风弥漫。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领导宣传”就是“宣传领导”,将校报变成发布领导讲话和活动的信息栏。长此以往,校报当然会失去读者的关注。
2.行政化管理和封闭的工作环境,降低了校报的活力
从社会学角度看,影响新闻生产的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因素:个体/群体层面因素,即记者自身的专业精神和新闻理想;组织层面因素,即编辑部常规的生产机制和报纸整体的定位及利益诉求;组织外部社会层面的因素,即新闻宣传的政策和行政部门的要求。这三种因素影响了记者的自我角色和生产方式,其中,后两种起决定作用。[1]
具体到高校校报办报的情况上,我们可看到,校报虽然大都有正式刊号,但与市场无关,管理上走行政化路线,例如经费由学校拨发,其数量往往只够硬性成本支出,人员由学校按编调配,几乎没有专业人士,人手不足且很少流动。由于人员少、经费少,全国只有5%左右的校报为周报,绝大多数是旬报和半月报,时效性较差。特别是,超稳定的工作环境、相对固定的工作程序以及进修学习机会的匮乏,让不少办报人员产生了惰性,没有工作创新的意愿和专业办报的能力。据此,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校报普遍缺乏吸引力。
3.网络传播新趋势的到来,让受众进一步“漂移”
在前网络时代,由于信息渠道较少,校报虽然总以一张面孔示人,尚能称为校园主流媒体,但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校报和其他纸质媒体遇到了真正的挑战。
近年来,由于受网络、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介的吸引,受众对报刊的“黏性”减弱,大量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向更为便捷的新媒体“飘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手机网民上升至3.18亿人,在网民中的总比例达65.5%,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增长到1.95亿,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
网络传播理念对传统宣传模式的冲击也相伴同行。在重灌输、轻交流、权威导向的传统模式下,宣传者可以通过控制媒介和传播内容、操控宣传过程,使受传者依其设置的路径来了解事件及信息。但进入网络时代后,信息铺天盖地,个人制作和传播新闻也非难事,这就使得传统宣传模式失去了着力点,单从人人网、微博等社交媒体火热,而纸质媒体特别是党报、机关报发行日益艰难就可看出。
综上所述,高校校报之所以陷入困境,既有高校新闻宣传部门自身的原因,也受网络时代传播趋势变迁的影响。对此,研究者要辩证分析、系统求解。
二、高校校报“突围”战略解析
要在众多对手中胜出,商家要靠产品和营销,所以,高校校报的“突围”战略就是,以“三贴近”原则为统照,以专业服务为读者提供优秀的用户体验。
1.坚持“三贴近”,用温情和亲和力重塑形象,吸引读者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福勒说:“为了生存,每份报纸都必须反映一个特别的读者群,通常情况下就如同手握一面镜子照着某一特别地方,报纸必须和他的读者共同分享一种感觉,一系列的兴趣、爱好和价值。”[2]这种报纸与受众共享的感觉就是传播学上所说的亲和力。有亲和力的媒体才能让受众产生认同。
提升媒体的亲和力,不仅仅是写得“软”一点、可读性强一点等技术操作问题,更是要贯彻以受众为本的指导思想。对校报来说,就是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师生)”的“三贴近”原则,以带着感情与体温的报道,赢得关注,以重塑富有温情和亲和力的形象。在笔者看来,用传播的理念办报,强调传者与受者的平等和互动,不会消解信息的导向性或意识形态内涵,相反,化刚性宣传为柔性说服,观点会更容易被接受。
校报坚持“三贴近”,就是要密切关注高校发展、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立足本校,又不拘泥于本校,除了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就业求职、科研进展等常规话题之外,也要关注和师生有切身关联的其他话题,如师生生活、高教动态等等。只有倾注感情,深入基层,研究师生,校报才能真正成为传播者与读者两个场域的“连通器”,在众生喧哗中彰显主流。
2.当好内容提供商,善用新媒体,优化用户体验
毋容置疑,全媒体、自媒体等网络传播新趋势让传统媒体广受冲击,但传统媒体仍有自己的优势——专业性和公信力。无论“浅阅读”怎样流行,总有一部分受众需要原创的深度报道,而这些必须依靠稳固的组织支持和专业记者采写来完成。这也是校报可以“突围”的理论依据。
校报留住读者要靠用户体验。接近性强的信息是受众需求最迫切的信息,相对社会媒体,高校可能空间小一些,但只要善于发现,能对师生关注的领域进行深入调查,做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分量的报道,同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酒香也怕巷子深”,校报除了当好内容提供商外,也要建立“营销网络”。道琼斯公司著名的“波纹”信息资源管理理念指出,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就像一块石头投到水中,会产生很多波纹,像波纹扩散一样,事件的影响面也会迅速扩大,公司就可以把这个新闻通过道琼斯通讯社、网络版、CNBC电视频道、道琼斯广播、《华尔街日报》等7种不同媒体售卖7次,从而将信息价值“吃干榨尽”。有鉴于此,校报也要持开放心态,借助新媒体的快速、互动、便捷等优势,共建多元化传播平台。
三、高校校报提升影响力的操作路径
网络传播放大了校报的固有缺陷,校报面临生存危机,为夺回“麦克风”,校报必须坚持贴近性,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体验感的新闻”,具体到办报实践中,则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突破。
1.加强新闻策划,提高报纸的专业水准
新闻策划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宏观层面,指报纸的定位和新闻编辑方针的确定;中观层面,指相对固定的阅读单元(即各版、专刊、专栏等)的设计与策划;微观层面,指报纸对某一时期或某个选题的报道所进行的创意设计和组织调控。校报的新闻策划主要为后两种,内容包括: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阶段任务、师生关注的热点以及重要事件和重大纪念日,根据版面定位,确定每期各版的报道主题、栏目选题,制定整体报道计划;对各专栏、专题、专版,编辑部还要具体确定报道角度、版面设计、报道时机等细节。
策划出新意、出深度、出冲击力,对出版周期较长的高校校报来说,一定要打好策划牌,而策划成功的前提就是选题切合实际。所以,编辑要广伸触角,通过会议、文件、采访、网站等多个渠道收集信息,无论单位工作要点、教科研动态、师生关注热点,还是时政资讯、行业发展、高教改革,事事都要关心。只有对社会发展、国家教育形势和党的政策有总体把握,对学校工作和师生生活有实际了解,编辑才能提炼出切合实际的报道主题。
专栏、专题、专版是新闻策划的重头戏,策划得好,报纸就变得“丰神动人”,《华东理工大学周报》的经验证明了这点。2011年5月,编辑通过与即将毕业的学生记者交谈了解到,在学校就业形势良好的情况下,却还有少数毕业生“待嫁”,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生涯没有明确规划,在学期间浑噩度日,以致履历苍白泛善可陈。编辑就此敏锐地提炼出“大学如何不虚度”的问题意识,分别选择了留学深造、入职媒体、保研复旦等4位毕业生进行典型报道,推出专版“成长的足迹”,后以“我的逐梦之路”为主题在校园网主页上发布,众多低年级学生自曝“很受震动”。这个策划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主题贴近学生,将成才教育的话题于毕业季以毕业生现身说法的方式报道,不着痕迹的说服拨动了学子心弦;策划整合了碎片化的素材,勾勒出优秀学子奋发自强、勤于思考的群像特征,深化了报道主题。
2.增加非事件新闻和深度报道的比重,增强校报的“鲜度”
为避免“旧闻”盘踞版面,出版周期较长的校报要扬长避短,增加非事件新闻和深度报道比重,为校报“保鲜”。
非事件新闻是指“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情况、倾向或经验等”。[3]综合消息、述评等都属此类。由于非事件新闻往往通过点面结合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相比消息来说,对时效性要求不甚高,更适合校报刊登。
加强深度报道也可帮助校报“保鲜”。深度报道并不是一种新闻体裁,而是一种报道方式。相较于普通的消息,深度报道不只是告诉读者“5个W”和“1个H”,还揭示“为什么”和“未来会怎样”这些问题。传播规律要求,深度报道之“深”体现在立意上,写作却要求“浅”,新闻表述要故事化,注意场景、细节、对话的运用和叙述的节奏,语言有画面感、现场感。
也许有人担心校报没有深度报道的素材,其实,高校作为科技文化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与社会息息相关,像科研方向和行业发展、学子的求学就业、高校“青椒”的生存状态等都可以入题。只要瞄准与学校发展、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题材,将素材放到大格局里衡量,校报同样可以做出有辐射力的深度报道。
专栏是非事件新闻和深度报道的可靠载体。以《华东理工大学周报》为例,3个新闻版上共有10余个常设栏目,其中“教苑撷英”、“学子说经”、“就业在线”、“校园写真最前线”、“校园牛人”等都是品牌专栏,除了常见的人物通讯、工作通讯外,也有工科学生性别比例变迁、毕业生留学潮等调查性报道。此外,校报还紧扣热点、结合实际不断推出新专栏,例如,2009年,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背景,根据学校绿色化工科研特色,推出报道教师为科研支撑可持续发展作贡献的专栏,陆续刊登5篇深度报道文章,获得广泛好评。而且,这种视野开阔、内容深度的取向也为内外宣结合铺平了道路,前述多篇文章都被《科技日报》、《文汇报》等媒体转载。
3.改革新闻报道方式,争取出彩、出新
报道的方式影响报道的效果,校报可从以下几点做起,突破僵化的报道方式,以求出新、出彩。
(1)写会议新闻突出其新闻价值。会议新闻是高校校报的“必选动作”,写好会议新闻,首先要认识到会议只是新闻由头,不是新闻本身,记者要回答读者“我为什么要关心”这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写作时突出有新闻价值、读者关心的内容,把会议写活,忌讳写成流水帐。[4]
(2)新闻报道重事实、写细节。美国新闻学者卡罗尔·里奇曾指出,好记者要“让读者看见,令读者在乎”,就是要用富于表现力的笔把读者带到现场,用事实、引语、视觉和语言形象去触动读者的情感,或让读者获得更多的信息。为此,记者一定要做好观察现场、采集细节等基础工作。[5]
(3)改进版面视觉效果。传播学研究揭示,近乎百分百的读者读报时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图片,所以,校报改善视觉效果的关键点是:精心琢磨标题和导语,给新闻“画龙点睛”;对报纸版式进行“可视化”设计,力求版面新颖;以信息量丰富、有冲击力的图片于“三步五秒”中先声夺人。这些都是编辑必须着意的基础性工作。
4.报网融合,打造多元化传播平台
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要根据媒介的特点和受众的偏好,将同一内容的新闻素材制成不同类型的产品。身逢其世,校报也要走报网融合、错位互补之路。
报网融合,首先要求高校宣传部门理顺管理关系,整合资源,建成由校园网、官方微博、校报、手机移动终端等多个媒体组成的立体传播平台,采编人员合作策划、作业,实现一条新闻、层次化写作、多形态展示,实现新闻集约化生产的目标,提高高校组织传播的整体影响力。
对校报来说,报网融合的积极影响,不仅表现在校报借此拓展了传播渠道,还在于它有利于与读者的深层次互动。例如,校报可以借网络更快捷地了解读者需求,做相应的深度报道,或者借网络互动提升亲和力,也可发掘师生“拍客”、“播客”资源,让受众全方位参与新闻的生产等等。
四、结语
“用优秀的体验留住用户”,网络时代的到来,加重了传统校报日益边缘化的危机,“贴地飞行”是校报破局的必由之路。只有以“三贴近”原则为统照,强化策划采编的专业性,为师生持续提供富有人文内涵和社会广延度的高校“新闻大餐”,校报才能重新赢回读者的关注,履行好宣传和舆论引导主阵地的职责。为此,校报人员务必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水准,并向“全能型”记者方向迈进,高校新闻宣传部门也要在创新观念和工作机制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志安.两类报纸记者的不同特点[J].中国记者,2011,(2).
[2](美)杰克·福勒.新闻的价值——信息时代的新思考[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70.
[3]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53.
[4]李希光,孙静惟,王晶.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49.
[5][美]卡罗尔·里奇.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
【新型城镇化破局之路】推荐阅读:
老工业基地新型城镇化11-16
新疆兵团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07-16
禹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10-14
新型城镇化建设路线图11-17
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新要求10-1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读后感08-10
关于加强全县新型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08-06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研究08-08
新型城镇建设工作计划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