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农”问题的现状与出路

2024-10-09

河南“三农”问题的现状与出路(精选8篇)

1.河南“三农”问题的现状与出路 篇一

就业问题,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因此,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对于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一、当前就业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方面,世界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逐渐开始衰退,GDp由1999年的5.0%降至2000年的4.0%。特别是美国的“9.11”事件后,全球经济更是大幅下滑,世界GDp2001年降至2.2%,目前一直在3%以下波动。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世界各国的失业率也日益上升。如总量占世界GDp达65%的三个主要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其2002年的失业率已分别达到6%、7.6%和5.3%,均创九十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美国的失业率较2000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日本的失业率比1997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据2002年6月第九届国际劳工组织报告提供的数字,目前全球已有约10亿多人失业或就业不足。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最突出的发展问题。国内方面,我国目前有约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1460万城镇下岗职工,城乡每年还有约800—1200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大军。再考虑目前的国有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与深化改革,以及加入WTO后国外的冲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的劳动力大军将会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1996年上升了整整1个百分点,且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的速度在逐年加快。排除城镇登记失业率在年龄、户口以及不包括下岗职工等方面的限制,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测算,目前我国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大约为8.3%,其中男性为7.7%,女性为9.0%。而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在放缓,GDp增长速度由1995年的17.4%下降到2002年的8%,预计今年的GDp增长速度大概只有7%左右,在目前我国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约为0.1的情况下,预计今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最多只有800万个左右,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目前##县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人口情况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县户籍人口71.8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0.27%,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5位,比1990年“四普”增加35304人,平均每年增加3418人,年平均增长率为4.9‰。户籍人口中,常住本乡镇半年以上人口67.2万人,占总人口的93.64%;外出本乡镇半年以上人口4.5万人,占总人口的6.29%,其中:离开本县半年以上人口3.5万人,占总人口的4.93%;常住本地户口待定人口491人,占总人口的0.07%。##县常住人口68.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86%,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6位,其中非农人口6.7万人,占总人口的9.79%。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17.2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5位,占总人口的25.01%,比重超出全市1.11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2位,仅次于邵阳县;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46.2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6位,占总人口的67.27%,比重低于全市1.47个百分点,比相邻县邵阳县高0.93个百分点,低于邵东、隆回1.6和1.87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排在倒数第2位;65岁及以上的人口5.3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6位,占总人口的7.72%,比重超出全市0.36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3位,仅次于武冈市和新宁县。人口总抚养比(即0—14岁以及65岁以上的人口占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居全市第二位,仅次于邵阳县,劳动适龄人口生活负担重。

(二)就业现状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县现有各类从业人员391241人,占总人口的56.96%,比全市58.66%低1.7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列第9位,在各县(市)中排在倒数第1位。各类从业人员中,男性211150人,占54%,女性180091人,占46%。按行业分组,农林牧渔业320177人,采掘业3327人,制造业19475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04人,建筑业10379人,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114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5598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3116人,金融保险业954人,房地产业125人,社会服务业2646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2862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6450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45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3747人,其他行业1522人。其中,第一产业320177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1.84%;第二产业33885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66%;第三产业37179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50%。从业人员中,15—19岁的22087人,占5.65%;20—24岁的29332人,占7.50%;25—29岁的45616人,占11.66%;30—34岁的57903人,占14.80%;35—39岁的52146人,占13.33%;40—44岁的36668人,占9.37%;45—49岁的44288人,占11.32%;50—54岁的34828人,占8.90%;55—59岁的23472人,占6.0%;60—64岁的20770人,占5.31%;65岁及以上的24131人,占6.16%。未工作人口11.16万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22.19%,占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的24.15%。未工作人口中,从未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人

口5485人,占5%,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人口3225人,占3%。据2002统计,2002年末##县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共计20036人。其中:企业7744人,事业8763人,机关3529人,分别占38.65%、43.74%和17.61%。第一产业634人,占3.17%,第二产业4761人,占23.76%,第三产业14641人,占73.07%。2002年末农村劳动者33.11万人,其中农业劳动者22.29万人,占67.32%,非农业劳动者10.82万人,占32.68%。

(三)主要问题

1、就业水平低。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县虽然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实际就业水平很低。首先,人口就业率不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县总人口就业率仅为56.96%,比全市58.66%低1.7个百分点,居邵阳市九县(市)中倒数第1位。其次,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较低。根据2002统计资料,2002年末我县从业人员为35.41万人,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即从业人员占劳动力资源总量比例)为68.76%,而国家、省、市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分别为74.82%、73.22%和76.80%,高出我县6.06、4.46和8.04个百分点。再次,未工作人口比重高。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县未工作人口有11.2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22%,比全市高0.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县每5个劳动力资源中就有1个未工作。另外,根据2002年的最新统计结果,我县2002年末城镇人口有100684人,而城镇从业人员只有23016人,城镇未工作人口比重高达77.14%,这就是说,##县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城镇人口处于无业或待业状态。这个比例超出全市水平6.39个百分点,比相邻县邵东、邵阳和隆回分别高27.1、9.34和26.73个百分点,居全市九县(市)首位,参见表二。超出2001年全国50.19%的比例26.95个百分点和全省63.02%的比例14.12个百分点。

2、就业结构严重落后。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县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比为81.84:8.66:9.50,就业结构严重落后,仍停留在农业经济时代。不仅远远落后于国家50.1:23.0:26.9的产业就业结构,与我省60.4:14.6:25.0的就业结构仍有相当差距。就业结构的落后,一方面与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经济仍是主导经济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县近年来工业萎缩,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是一个不断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由农业为主导、农业的产值和就业占很大比重,逐渐向非农业为主导、非农业的产值和就业占很大比重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小,二、三产业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最终成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主导产业。譬如,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99年《劳工统计年鉴》提供的数字,美国1998年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比为2.67:23.86:73.47,日本为5.27:32.04:62.69,德国为2.86:33.83:63.31,经济与就业结构都处于发达的高级阶段。国内,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的县市如江苏江阴和常熟,其三产业就业结构比分别为19.31:52.19:28.50和24.6:47.3:28.1,也已进入经济发展与就业的中级阶段。比较之下,我县的就业结构显然还处在相当落后的初级阶段。

3、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下岗职工日趋增多。2002年末我县实有耕地面积411704亩,乡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仅1.24亩,相当于湖南平均水平1.41亩的87.9%和全国平均水平2.77亩的44.8%,人多地少的矛盾已十分突出。如果按全国通用标准,农村劳动力人均耕作4亩地,我县只需农业劳动力10.29万人。这样,我县农村约有22.82万人需转移就业,除去已经转移到非农行业的10.82万人,还有12万人将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6%。而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退耕还林力度的加大,以及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的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这些剩余劳动力继续留在土地上的边际收益为零,唯一的出路就是离开土地去非农行业就业,另谋生路。与此同时,随着近年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其他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的下岗职工也日益增多。2002年末我县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达到9195人,其中下岗职工8410人,分别比1998年增加1614人和1838人,增长21.29%和27.97%。下岗职工和内退职工与在岗职工之比达到1:2.07,就是说,我县已累计有三分之一的职工下岗。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只有26.2%,且继续呈下降趋势。因此,绝大部分下岗职工仍将处于失业状态。

4、劳动力人口素质偏低。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县6岁及6岁以上的人口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占1.28%,接受中专和高中教育的占9.69%,接受初中教育的占36.08%,接受小学教育的占44.83%。其中,受大专以上教育、高中(中专)教育和初中教育的比例比全市低0.57、1.06和2.15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84、2.15和1.87个百分点。与我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沙县比,我县受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比其低1.89个百分点,受高中(中专)教育的比例比其低2.93个百分点,受初中教育的比例比其低5.65个百分点。与沿海经济发达县市的差距更大,全国百强县排名首位的广东顺德,其大专以上教育、高中(中专)教育和初中教育的比例比我县分别高2.19、6.33和7.91个百分点。此外,我县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为8.71%,而全市为7.29%,全省为5.99%,全国为6.72%,分别比我县低1.42、2.72和1.99个百分点。长沙县的文盲率更低,仅为2.03%,比我县低6.6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县劳动力人口的整体素质在,沿海经济发达县市也只有40%左右,我县2002年为37%,第三产业发展都不充分,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第三产业是我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当前,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小,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日渐减弱;而二产业我县已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具比较优势,无法与之竞争,更无法赶超沿海发达县市;只有第三产业,在当前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为落后地区找准突破口,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例如印度,其九十年代以前经济还相当落后,工业也极不发达,但九十年代以后,印度抓住了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IT产业,从而一跃成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五个国家之一,其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出口综合指数(包括出口规模、质量等)更居世界第一位。第四,我县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目前,我县境内有佛教圣地“白云岩”、历史知名文物“大名禅院”和“文仙观”,以及省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洞”、省级森林公园“龙山”等较为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加上我县毗邻邵阳市区,交通极为便利的区域位置,这对我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极为有利。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中投资最少、见效最快、极具活力和潜力的“朝阳产业”,其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前面的“表一”我们可以看出,我市旅游业发展较好的新宁、城步、武冈和隆回,其人口就业率也是最高的,垄断了我市前四位。

(四)积极发展劳务输出目前我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在当前城镇化进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不快的情况下,要就地消化那么多的剩余劳动力显然困难较大,因此,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不失为当前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劳务输出对落后地区来说,既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增加地方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一项一举两得、两利双收的事业。据省统计局组织的有关调查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高的年份,GDp增长也较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低,甚至还出现一定程度回流的年份,GDp增长也较慢。另据有关部门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约有15—20%的经济增长是劳动力部门转移的贡献,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功不可没。墨西哥是一个由政府出面,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的国家,据墨西哥政府公布的数字,墨西哥总人口约8000万人,其中在国外务工的人数每年达800万人,也就是说,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在国外务工,比例高居世界各国首位,这些国外务工人员每年为墨西哥挣回至少160亿美元。可见,劳务输出是一项双利的事业。目前我县的劳务输出发展相对滞后,规模不大,且多属自发性,缺乏组织。据2000年人口普查,我县常年(6个月以上)在外务工和创业的人口为3.5万人,仅占总人口的5%。2002年出国务工的人数也只有30—40人,都属自发组织。因此,建议政府成立一个专门的劳务输出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劳务输出。

(五)鼓励发展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所谓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就是指自谋就业、家庭就业、组织就业、临时就业、社区就业、小时就业、阶段就业等等。在当前正规部门的正规就业正日益减少的情况下,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国家将从制度上为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和其它行业劳动者一样,享受社会保障等各项合法权益。目前,我县的非正规就业刚开始起步,2002年7月我县成立的首家家政中心——福利家政中心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至今已有54个下岗失业人员在福利家政中心实现了就业,其业务亦开展得红红火火。

(六)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劳动者素质是就业之本,世界各国政府都把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素质作为促进就业战略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县的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盲人口。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全县全面彻底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推广十二年教育,提高我县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我县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与素养。再次,鼓励发展社会培训事业,积极开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对返乡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培训以及对自主创业小业主的市场培训。

劳动力就业问题:某县劳动力就业的现状、问题与出路(第4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河南“三农”问题的现状与出路 篇二

一、我国突发事件报道的现状

突发事件是受众关注的热点, 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目前, 几乎所有的媒介都设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为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准备。《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就分别有自己的机动部, 负责突发事件的报道。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 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得到了很大提高。电视和网络的发展, 使突发事件的实时报道成为可能。2008年雪灾发生后, 有关火车站、公路、铁路、天气等状况的最新的消息每时每刻都能在网上看到, “百度新闻”等多家网站对此进行了实时的报道。

纸质媒体———报纸也不落后, 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拥有自己的网站、数字报。向多媒体发展, 成为报纸媒体参与突发事件报道时效性竞争的主要途径。

另外, 由于媒体所报道的新闻具有严重的重叠性, 特别是对重大事件的报道, 这时媒体想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唯一的办法是新、快, 求独家, 有深度。于是,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媒体开始寻求标新立异, 甚至是造新闻, 捏造事实。

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给了媒体更大的自由空间。《规定》删除了有关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突发事件所在地政府“对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管理”的规定, 将其改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新《规定》既给予媒体更多的对突发事件进行采访与报道的权力, 也考验着媒体在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方面的能力。因为有了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权利, 不少媒体为了抢时抢独家而作出错误或者是完全“逼真”得令受众恶心的报道。

二、突发事件报道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 由于我国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 社会人群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 新闻媒体也面临着种种矛盾和困境, 因而有一些媒体淡化社会责任, 用低俗来换取“眼球”和利润。

1. 报道不准确。

追求时新性, 而忽视了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因为时新性是突发事件报道的特点, 谁抢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谁就能在同城媒体的竞争中获胜。2007年广东省消息一等奖的新闻, 就是第一篇报道九江大桥坍塌的消息, 全文只有270多字。

媒体为了抢得信息的“第一时间发布权”, 经常来不及核实便擅自发布事件信息, 如事故原因、死亡人数等。在突发新闻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字眼:“据目击者称”、“据附近居民说”, 甚至是“据说”这样的字眼。其实这样的错误报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经常出现, 误导了受众, 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报道的不准确还表现在人为地夸大事件的影响或者死伤。在不少媒体中, 特别是都市类媒体中, 几乎所有的记者都必须面对“工作量”、“发稿量”这样的工作考核。但是, 不论是电视还是报纸, 版面都是非常有限的, 不是所有的新闻都能发出。因此, 为了完成这个所谓的“工作量”, 尽量使自己采写的新闻进入编辑的选择之中, 不少记者在采写报道时采取夸大新闻事实的方法。

如:某地有一水管爆裂, 有个市民在水管爆裂处接了桶水。结果第二天, 某报用“水管爆裂, 市民排队取水”这样的字眼作出报道, 给人一种很多市民贪小便宜的印象, 也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2. 为了吸引眼球, 对事件的报道过分“逼真”。

目前,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生存的压力。因此, 为了吸引眼球, 不少媒体便使用大量的篇幅刊登具有冲击力的图片或者文字。在报道突发事件时, 采用具有冲击力的照片更是记者和编辑的最爱。这些照片或者视频往往和血腥、暴力分不开。

如:2008年4月14日, 《新快报》中《女模被3外籍男子摔死续:死者系亚视演员》的报道就直接采用了一张死者半裸尸体被悬挂在两层楼之间的照片。像这样被刊发出来的照片还有很多, 给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严重影响了社会人心的安定。

另外, 为了增强报道的可读性, 不少媒体在突发事件, 如犯罪、警察破案等事件的报道中, 总是试图详细、具体地揭露犯罪或者侦查破案的每一个过程。这样就使得犯罪的过程和手段可能被其他不法分子复制, 也在无意中透露了警方的侦破手法, 使得罪犯的作案出现更狡猾、更隐蔽的手段, 起到了消极的负面作用。

3. 有闻必录, 影响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心理。

近年来, “跳楼”已成为一个火热的新闻名词。媒体对于以“跳楼”为主的自杀事件的报道也似乎乐此不疲。现代社会, 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精神疾病也越来越多。如此频繁的报道, 只能带给民众更多的不安, 而且自杀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模仿性”, 自杀事件经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后, 会引发潜在“自杀者”的模仿。

有专家曾指出, 一直以来大学生的自杀率大大低于全社会人口的自杀率, 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率有所上升, 一些媒体应该深刻反思。 (1)

4. 缺少人文关怀。

2007年12月12日下午, 东莞樟木头名典咖啡屋发生特大火灾, 造成10死9伤。有的报道为了增加事件的戏剧性, 详细地记载了千万富翁李树华在灾难中的逃生经历, 以及他的朋友们的追忆。而这样的经历, 可以说发生在每一个死者的身上。不同的是, 文中类似“资产超过千万元”“每年交税500万”的字句多次出现, 甚至报道中还有记者专门配的一个“逝者小记”。

在任何灾难中, 人总是核心的要素。灾难发生后, 我们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人, 尤其是其中的死者和伤者。过分地强调死者的特殊身份, 或者以特殊身份为卖点另做文章, 都是不合适的, 甚至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二、解决突发事件报道存在问题的出路

能否解决突发事件报道存在的问题, 关键是看新闻工作者能否遵守新闻职业道德, 担负起党和政府、人民赋予的社会责任。增强突发事件报道的社会责任是一项必要而且迫切的任务。

媒体体制或其存在制度决定了媒体的性质, 而媒体性质又决定着媒体的社会功能, 也就是主要的社会责任。一般说来, 西方媒体制度或将媒体看作是“社会公器”, 将之看作“一种公共舆论的载体”, “发挥着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 同时也是民众意见的讲坛”;或以私营方式为主体, 追逐利润, “为公众提供信息消费和文化娱乐商品”。中国媒体机制则是媒体作为执政党的舆论宣传工具, 发挥宣传政治观点、引导社会舆论、动员人民群众、教化普通百姓的作用。

而具有社会责任的突发事件报道应该是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的报道及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报道。突发事件, 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 常常关系到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 及时的报道还能使国家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时具有绝对的主动权。2008年奥运火炬的传递遇到了藏独分子的干扰, 这时, 很多媒体积极主动地在第一时间向全国乃至世界人民报道了这一系列的暴力活动, 使世界人民了解了事件的真相。因此, 我们说第一时间准确地报道信息, 是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负责任的表现之一。

另外, 我国媒体事业单位的性质, 还要求媒体在报道中要始终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说话, 要考虑这些突发事件的报道可能引起的社会效果。社会责任还体现在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时, 注重人文关怀, 注重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从而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导向。

增强突发事件的社会责任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树立大局意识。新闻工作人员应该树立明确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喉舌”作用应该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路线, 符合人民的利益。在报道突发事件时, 必须服从地方党委、政府和新闻主管部门的指示。在报道那些具有政治性、涉外性和敏感性的突发事件时, 更要慎之又慎, 不可一发为快。在新闻单位中, 对于有关外籍人员、民族等事件的报道都是非常谨慎的。

2.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记者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现场时, 必须通过深入和多角度、全面的采访, 力求得到的信息真实全面。在采写稿件时, 应该力求事实准确, 不能偏听偏信, 更不能道听途说、胡乱编造, 要冷静观察, 作出客观公正的报道。

3.选择好报道时机。虽然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新闻报道越快越好, 但什么时候报道什么新闻, 应该区别对待。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造成的损伤等情况往往不是一时就能搞清楚的, 记者不能一味地求快, 发布模糊的、不准确的信息。对于那些事实不清, 原因不明, 涉及社会热点、焦点、难点的突发事件, 尤其是涉政、涉外的突发事件, 一定要头脑冷静, 采用缓发、分阶段发或者不发的处理方法。

4.“以人为本”, 注意报道的尺度和角度。在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时, 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 注重对人的关怀, 不能一味追求事件本身的重大性、趣味性, 而忽视对人的尊重。在突发事件报道, 特别是灾难性报道中, 记者更应该报道的是人的互助、人性的闪光之处。

三、结语

在新闻报道中, 只考虑事实, 不顾受众需求和社会效果的报道, 或者只考虑受众的兴趣, 不顾事实和社会效果的报道, 都是不负责任的报道。曾有学者提出, 最理想的新闻应该是实现新闻报道中的三个“最优化”:首先是反映新闻事实的最优化, 其次是满足受众需求的最优化, 第三是实现社会效果的最优化。 (2)

我们的媒体应该力求准确把握这三者的平衡, 促成新闻报道正面效果的转化, 这将是中国媒体的一项长期而永久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赵强.美国校园血案背后的媒体责任[J].求是, 2007, (10) .

[2]刘庆传.警惕“自杀炒作”成为“自杀帮凶”[N].新华日报, 2008.3.27.

[3]梁建增.略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J].新闻战线, 2007, (11) .

[4]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J].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319.

[5]王见平.牢记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社会责任[J].新闻采编, 2005, (4) .

[6]刘优良.从9·11恐怖袭击谈突发事件的报道[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报, 2002, (2) .

3.河南“三农”问题的现状与出路 篇三

关键词:大龄未婚 高校女教师 婚姻问题 出路探索

各个高等院校里总有小部分大龄未婚的女教师,她们的年龄都在28周岁以上并处于单身状态,她们活跃在高等院校的讲台上和校园里,无形中成为校园里一道神秘而又奇特的风景,并被社会上称为三高女(高学历、高收入、高龄),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对婚姻有着自己独特理解和期待。

1 大龄未婚高等院校女教师婚恋观的分析

大龄未婚高等院校女教师多数拥有较高的学历,对生活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女教师依然坚持年轻时候理想的择偶标准;有的女教师失恋后对爱情和婚姻失去了信心;有的女教师个性太强难与人融洽相处;有的女教师相亲频率太高导致内心浮躁起来;有的女教师长相太过于安全了;有的女教师总觉得初恋的他最好;有的女教师已经在默默坚持终身独身主义了,等等,导致她们处于爱情和婚姻边缘的原因有很多,为此我们做更进一步的分析与探究。

2 大龄未婚高等院校女教师处于婚姻边缘的原因分析

近些年来社会上大龄未婚人士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他们多集中于大中型城市并活跃在各行各业中,高等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为此也成为大龄未婚人士偏多的地方,女性占据其中不小的数目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1 女性就业难推高了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的学历和年龄。女性婚后牵扯到生儿育女和繁杂琐碎的家务活,它们会占用女性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此用人单位更乐意招聘同等条件下的男性员工,导致大学女生毕业后找工作相对男生较为困难,部分女生为了提升自身在就业过程中的砝码,步入了考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队伍,她们把自己的大好青春献给了书本,无形中推高了她们的学历和年龄,而各个高等院校就需要这类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太侧重于学业的女生不经意间就加入了大龄未婚女的行列。

2.2 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的优越感在作祟。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通常都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的接受过国内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教育,有的接受过发达国家的名校高等教育,学习好也是一个人在某方面能力超强的体现,搞好学习需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悟性,在不断坚持过程中的持久忍耐力和遇事不慌的心理状态,因此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内心深处对自我是十分肯定和接纳的状态,对接触过不如她们教育的男士打心眼里瞧不上,带着浓厚的优越感去相亲影响到她们的理性思维,显然不利于全面审视与她相亲的男士。

2.3 高等院校人际关系的松散不利于大龄未婚女教师个人问题的解决。教师职业侧重于脑力劳动相对自由和宽松,对教师人身限制太死就等于对头脑的束缚,尤其是在高等院校工作的教师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和思考,他们下课后各自干各自的事情彼此很少交流,大龄未婚女教师的个人问题几乎无人问津,偶尔有人介绍通常也是缺乏责任感和诚意的泛泛而谈,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随着女教师年龄的过于偏大,她的个人问题无形中成为多数同事避让的雷区。

2.4 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冲撞了传统的男高女低婚恋观。传统婚恋观认为婚姻中男人比女人各个方面条件好点,有利于巩固男人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也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情感的持久,此观点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婚姻状态的沉思和领悟。高等院校里的大龄未婚女教师相对拥有较高的学历,这令普通本科或专科院校毕业的大学男生望而生畏,尽管他们中有的人有责任感、修养不错、生存能力也很强,内心深处仍然愿意找个比自己弱的女性为终身伴侣。

教师职业尤其是高校教师更加需要安静环境来阅读和思考,在此过程中用敏锐的眼光洞察社会进而思考人生,这种生活方式导致她们的社会交往及其有限,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由于其性别原因社交面更窄,信息不通畅也不利于个人问题的解决。

3 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解决婚姻问题的出路探索

谁不希望有个美满家庭过上幸福又快乐的生活,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多数都是被迫选择单身生活,期间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无可奈何,那么她们又该如何面对现在和未来呢?

3.1 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对待工作要严肃认真。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有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工作压力,亦有来自大龄未婚单身状态的社会压力,尽管如此她们还是要尽全力处理好自己的工作,毕竟工作是自己衣食住行的资金来源,也是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认可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的学生文化知识和综合素养较高,对任课教师有他们自己的要求和期待,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足以应对学生的问责,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不能因为个人问题未解决而怠慢了工作,怠慢工作会导致学生对其任课的不认可和不满意。

3.2 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的业余生活要健康和丰富。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也要有多姿多彩的业余生活,业余生活的选择上最好动静结合起来,动态活动可以选择一两项自己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比如说适合女性的跳绳、踢毽子、乒乓、瑜伽、健身操等等,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也能减轻压力放松心情,带给我们很多自由自在的快乐;静态活动可以选择的项目也很多,比如说女性比较偏爱的十字绣、针织、养花、音乐、书法、影视等等,这些活动丰富着单身生活也陶冶着人的情操,有利于修身养性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

3.3 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要融洽处理好各种关系。亲情和友情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单身的日子里可以尽情享受亲情和友情带给我们的宁静与温暖。尤其是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个人的磨难也是全家人的困难,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需要调整好心情与父母及兄妹们融洽相处,你的个人问题未解决他们也面临着一定的社会压力,在此情况下家人心情都要更加镇定也更加需要团结,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彼此共同想办法渡过难关。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也可以交上两三个知心朋友,在倾诉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也听听她们的诚恳建议。

3.4 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要相信爱情和婚姻。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通常都曾经谈过恋爱,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走到一起,失恋导致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摧毁了她们对爱情和婚姻的自信心,就算是遇到合适的人选也容易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情绪,在修复好对爱情和婚姻的自信心之前,不妨先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把注意力转移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在充实的工作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重树自信心,进而认识到失恋打磨着自己的心智使自己更加成熟,对待随后的爱情和婚姻会更加理性和从容。

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周围同事以及亲朋好友无形中给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同时她们也有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工作压力,尽管如此她们还是要尽力保持一颗平和而又乐观的心态,平和又乐观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和同事及亲朋好友的融洽相处,也为个人问题的顺利解决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或许还有个别的大龄未婚高校女教师由于种种不为人知的秘密,确实想远离爱情和婚姻即终身独身主义,同事和亲朋好友不必排斥不必指责也不必嘲笑,给予更多的是宽容理解和尊重。

参考文献:

[1]佛洛姆(美)著.爱的艺术[M].李健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版.

[2](苏)苏霍姆林斯基著.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版.

[3](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1984版.

[4](英)约翰·洛克著.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版.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07YKZ046)。

4.河南“三农”问题的现状与出路 篇四

在2006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韩夏代表部电信管理局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报告认为,我国互联网起步至今12年来,在全球互联网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依靠政策、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了一条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电信业、制造业、软件业等齐参与,引进、消化、吸收、不断创新的成功之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报告分析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和特点,剖析了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对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的思考。

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网络和用户稳步增长,互联网产业初具规模

互联网网络能力持续提升。响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互联网单位为支撑中国互联网发展,不断加大投入,不仅对骨干网进行了多次扩容和升级,而且加大对新技术、新业务的试验力度,打造出容量充足、结构清晰、功能齐全,能满足语音、视频、数据业务承载要求且具备差异化服务能力的综合承载网络,为新兴的互联网应用及向下一代互联网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从业主体规模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提供互联网相关服务的企业数量超过1.3万家。在互联网综合服务领域,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基础运营企业充分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在信息服务领域,几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TOM等逐步脱颖而出,盛大、百度、腾讯、携程网也开始崭露头角。我国互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为主体、以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专业网站为辅助的,层次清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二)互联网继续渗透到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力助国民经济发展和加快信息化进程

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加快。近来,我国电子商务在支付方式、运营模式、物流配送、渠道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规章不断健全,电子商务环境逐年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

企业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创新局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企业建设,促进自身发展。中国电信自推出商务领航品牌服务以来,截至今年6月份,已发展35万多家企业用户。

三)互联网应用多样化,应用前景广阔互联网应用不断增加。

随着技术业务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应用,网上原有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络银行、在线交易、网络广告、网络新闻、网络游戏、即时通信、虚拟主机、无线增值等互联网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服务形式。

互联网用途正在多元化,加速向更多的行业和领域扩展。垂直门户网站明显增多,专业化经营取得成功,不仅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也吸引一些门户网站开始向某一特定领域深入发展,并使综合性门户网站成为国内专业网站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专业网络信息服务显著增强。

(四)宽带应用持续快速发展,网络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五)市场准入条件逐步放宽,行业管理日趋规范

对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的思考

一)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努力缩小数字鸿沟

二)实行科学管理,为互联网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快技术业务创新,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完善产业价值链并充分发挥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作用

四)增强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5.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篇五

中国“三农”问题的起源和演变与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是紧密相关的,要想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针对其特殊性质,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扩展视野,从更长远的历史时段进行溯源,联系中国现代化的独特历程,对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困境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三农”问题现状.(一)农产品供给缺口大,粮食需求过于依赖进口.虽然近年来中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但粮食生产供不应求的现状并未改变,粮食缺口有几千万吨。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较2012年增加1235.6万吨,同比增长2.1%。从2004年算起,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但在过去的十年中,“丰年缺粮”的现实也不可否认,只有2008年与2009年两年时间产稍大于需,剩下年份均是产不足需,且粮食供需缺口日益增大。2012年我国农产品贸 易 逆 差 为491.9亿 美 元,同 比 扩 大44.2%,进口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14%。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完全依赖国际市场来满足农产品与食物的需求是不现实的。

(二)农村基础设施差,教育落后.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就业机会匮乏,造成农村失业人口向大城市聚集。集中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城市就业的增长速度,导致城乡发展失衡,农村落后凋敝,出现过度城市化和平民窟问题。此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乡、镇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为7.26%和3.87%。在我国8.5亿6岁及以上乡、镇人口中,未上过学的占6.3%,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4.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1%,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占4.1%。按照这种教育状况来看,完全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建设需求,更加无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三)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增速变缓.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03~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472元增长到24565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622元增长到7917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由5850元增加到16648元。若再考虑到城镇居民在养老、就业、医疗等方面的福利性保障和各种补贴等,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更大。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远远不是帐面上的3∶1,而应该是5∶1,甚至可能达到6∶1,是我国建国以来的最高值,反观多数其他国家,其城乡收入之比仅为1.5∶1。而收入是经济状况和消费水平的集中体现,在物价尤其是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工业日用消费品和教育医疗等费用日益增加的今天,农民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

二、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一)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三农”问题的政策原因.国家一方面从农业、农村和农民那里攫取了大量资金积累,另一方面却强制地将数以亿计的劳动力长期滞留农村,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规模经营困难。这要归因于我国长期实 行的工业 倾斜政策———优先发展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将实现国家工业化视为“富国强兵”的必由之路。为了加速实现农业国的工业化,中国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结果是:从农业部门流出大量资本的同时,却没能带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最终演变成全社会的利益关系向工业、城市偏斜,而农村、农业、农民处于不利地位,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农业资本长期投入不足,农业再生产能力扩大受到限制。

(二)城乡二元结构是“三农”问题的制度.根源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陆续实行的一系列制度是促进城乡二元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一是户口制度。1958年,我国把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并以此为基础,出台了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等;二是社会福利制度。国家规定城市职工可以享受各种劳保待遇,如公费医疗、休养、退休养老金制度直至丧葬、抚恤费等;三是产业结构。1978年以前,农村几乎没有工业,即使有也只是为农业服务的附属部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部门。正是上述的政策和制度将城市和农村划分出明显的区别,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社会格局,导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被扭曲。

(三)农民可支配的生产要素稀缺是“三农”问题的直接原因.中国的“三农”问题与人均农业资源短缺存在着密切关系,农业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 着农业经 营规模的 扩大、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阻碍中国农业现代化。首先,人均农业资源稀缺限制了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土地紧张、资源短缺,高土地生产率和低劳动生产率 的农业

发 展目标,使得农民增收困难。其次,人均农业资源稀缺的现状限制了农业商业化和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只能采取小农耕作方式,无法积累资本发展农业商业化。最后,人均农业资源稀缺的情况限制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口与资源不相匹配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十分困难。

三、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一)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一,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实现农民增产与增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能直接增加农业产出,使农业生产者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增加收入,而且将带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生产成本下降,使消费者直接或间接收益,并为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更多可用资源,从而支持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当前农业发展应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作为工作重心,力求在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形成平衡。政府也要根据发展的新变化,及时从单纯注重土地生产率的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优先提高农业生产率、兼顾土地生产率的农业发展模式上来。第二,积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传统农业突破土地限制的方法,就是要发展基于农业的科学,运用科学知识和工业投入,设计出更为集约的种植,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耕作制度。同时,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激励机制,引导农业科研资源针对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针对农业新技术展开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中国人的食品结构正在经历由植物纤维为主向兼重动物脂肪及高蛋白的转变,粮食消费能力显著下降。这一变化使得农业生产要素向市场效益好、又能够在有限土地上密集利用劳动力和技术的农产品流动,引起种养业产出结构变化,从而扩展农业发展的广度。但是,在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一些农产品的质量随之降低,为此,我国必须在保护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

(二)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利,培育新型农民.第一,提速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可以通过改

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设计使农村劳动力从农村顺利退出的机制。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趋势,建立起符合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人口退出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改变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制度创新。在新时期新阶段顺应城镇化提速的要求,改变旧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扫清体制障碍为城市化的提速铺路。第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利益问题、经济问题,但其根本问题还是农民的平等权利问题。要想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农民协会,使政府职能由原来的直接管控部分转变为间接管理,让农民协会能够部分承担农民自治职能。同时,在制度上坚持将国家与农民协会分离开来,保持其民间性和自治性,使其能够独立处理事务,并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任何机构、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违背农民意愿,干 涉农民的 生产和经营。第三,加强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新型农民的培育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还有助于新农村建成向纵深推进。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农村教师队伍,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其次,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具体而言,就是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最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引导农民树立新型农民的文明观、创业致富的新生活观以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观念等。

(三)以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的重点.第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农村现代化,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工作中应抓住四个重点:一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国民收入分配,四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第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财政投资,不仅能改善农村地区的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能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另一方面,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优化农村公共投资的结构。目前,中国农村基础设

6.河南“三农”问题的现状与出路 篇六

【摘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全媒体”渐入人们的视野,并吹起全媒体时代来临的号角。这给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报业要继续生存就必须积极探寻出路。

【关键词】

全媒体;报业;现状;出路

一、全媒体时代的报业现状

全媒体就是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各种不同的媒介形态之间进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具备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各种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由于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受众的选择越来越多,报纸阅读率下降直接导致发行量的下滑,广告随之而一落千丈,报业面临经营危机。数据显示:平均一个美国成年人全年花在报纸上的时间是201个小时,而到下降到175个小时;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则由00年的104个小时上升到07年的195个小时。据美国报业协会表示,报纸发行量平均下降2.6%,星期天版下降3.1%;美国报业广告自05年以来下滑幅度呈加速趋势。和美国报业面临的境况相比,台湾报业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据《台湾年鉴》统计,台湾媒体密度过高,光报纸已有451种,杂志7220种,出版社7816家,还有多家电台电视台等,而台湾人口仅2300万,根据近年AC尼尔森的媒体调查,台湾总体阅报率仅50.4%,就是说,台湾有近一半以上的人口不再读报,其竞争程度可想而知。在欧盟,07年付费日报发行量减少了2.37%,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大国付费报纸的发行量都有所下降。日本报纸的发行量在07年下降了0.96%,过去五年下降了2.70%。05年以来,中国报业广告也出现了滑坡,数据显示,07年中国报业广告额为322.2亿元,比上年增长3.07%,但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实际报业广告应该呈负增长。

与此同时,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却异常迅猛。根据《第2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2.6%,网民数达到2.98亿。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也由07年的106亿增长至08年的119.0亿元人民币,较07年增长54.9%。调查发现,网民在网络上占用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他们花费在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媒体上的时间,网络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

随着3G技术的普遍应用,手机媒体这种新的媒体形态又将在媒体市场大舞台上大显身手,这都给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总起来讲,在全媒体背景下,报业生存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二、报业不会消亡的可能性

针对报业现状,各种论调随之抛出。以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尔普・迈尔为代表的“报纸消亡论”是其中一种声音,菲尔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给出了报纸消亡的时间表,这无疑极具震撼力。

报业在强大的新媒体的.冲击下,生存压力不容小觑,甚至会走在消亡的边缘,但在对报业运营进行研究后发现,与新媒体相比,报业有着其自身的生存优势,报业强大的公信力和内容优势在作为其核心的竞争力而日益得到彰显。

首先,报业拥有专业的记者队伍和一整套对内容进行审查的机制。媒体的职责就是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因此信息内容就成为媒体间进行竞争的法宝。从这方面讲,报业的优势尤为突出,报业强大的采编队伍及内容生产能力成为其掌握竞争主动权的“杀手锏”。报业拥有着一批高素质的记者队伍,对新闻有着独特的判断力、理解力以及编辑能力,成为原创新闻的生产者,报业掌管着从信息的采编原创到发布传播的整个过程,这是互联网等新媒体所远不能比的。新媒体凭借着技术优势,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播出去,抒写着传媒消费市场的新的神话,但却只是在做着渠道运营商的工作,作为媒介最核心的内容仍然由报业等传统媒体来提供。正如“网易”创始人丁磊所说,“站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传播平台,骨子里流的是媒体的血脉”。搜狐首席执行官张朝阳也表示,互联网只是在渠道上对报纸有某些方面的取代。

其次,报纸强大的公信力是网络等新媒体所无法企及的。报纸在几百年的发展实践中,已成为人们心目中对新闻信息认可的品牌,这也是报纸的无形资产。相对来讲,网络等新媒体虽有着技术等优势,但这种优势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导致其劣势的重要原因。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在为受众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带来针对性差、重点不突出等问题,使读者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有效阅读。同时,由于互联网的隐身和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的功能,使得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除非标明了某家报纸某个记者的新闻,网络信息逐渐沦为人们闲来无事之时打发时间的休闲娱乐平台。

三、报业出路探究

全媒体时代的报业处于内外交困的尴尬局面,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找出一条适合报业自身发展的道路,以下是本文给出的几点建议:

首先,报业避开新媒体优势,着力挖掘自身潜力。从技术层面讲,网络等新媒体毋庸置疑有着报业无法超越的优势,近几年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证明了其商业模式的成功运用。报业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应立足自身,将自身先天具有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并在此基础上深挖潜力因素,寻找出一条报业发展的全新的商业模式。内容和公信力作为报业的两大优势,应该给予极高的重视并力求做到尽善尽美。读者购买报纸是为了获取新闻信息,所以报纸内容的质量、可读性、丰富性以及实用性是决定报纸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公信力则是建立在报纸内容基础上的,是和报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直接相连的,所以提高记者编辑的专业道德素养至关重要。深度报道能够满足人们对有关事件从背景、经过、结果到发展趋势的信息需求,着力深度报道,以权威性的解释和对事件的深度挖掘满足读者。另外,严肃新闻和精品新闻也是避开互联网等新媒体新闻娱乐性、虚假性、粗糙性,开创报业新蓝海的有利武器。

其次,报纸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在读者对新闻信息完整的需求面前,新媒体和报纸各执一端,目前都无法恰到好处的给受众带来全方位的满足。报业充分利用新媒体,搭上数字化快车成为解决报业目前困境的首选之路。一方面,报业要着力建设自己的新闻网站,集文字、图片、声音等于一体,基于报业本身具有的公信力和内容生产者优势,报业网站在品牌的宣传上和影响力的打造上也要大下功夫。另一方面,报业和新媒体间优势互补,报业内容优势和新媒体影响力之间相互交融,寻求全新的合作方式,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应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争取按照数字化时代的媒介运作规律打造一种新的能使双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总之,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报业带来不小的生存压力,但报业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仍保有着公信力和内容等方面的优势,一方面报业在发展过程中避开新媒体,将报纸本身的优点长处做足,另一方面,报纸积极寻求与新媒体融合之路。在对报业积极的出路探究中终会寻出一条道来,使“报纸消亡论”不攻自破。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迈耶着. 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M]. 张卫平译. 新华出版社, .

[2] 郭良.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现状与挑战[N]. 第一财经日报, 2005.

7.河南“三农”问题的现状与出路 篇七

一、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与困境

全国总工会调查表明, 新生代农民工目前超过1亿人, 占农民工总数的60.9%, 占全国职工总数近一半, 已成为产业工人主力。2014年1月, 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开展的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显示, 在所调查的全省4300户农民家庭中, 目前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占全部外出务工人员的58.2%。目前, 河南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年轻化趋势明显, 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成为农民工主流。在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 初中程度占72%, 高中程度占12.1%,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1.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比30岁以上外出务工人员高9.9个百分点。在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 接受过培训的人数占44.4%, 比30岁以上外出务工人员高9个百分点。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 在省外打工的占63.8%, 比30岁以上外出务工人员高13.4个百分点;到东部地区打工的人数占56.4%, 比30岁以上外出务工人员高20个百分点;在地级市、省会城市、直辖市打工的人数占到70%以上, 比30岁以上外出务工人员高14.6个百分点。建筑工地不再是聚集地, 新生代农民工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其中, 从事制造业的占46%, 从事建筑业的占12.1%, 分别比30岁以上外出务工人员高24.8个百分点、低32.7个百分点;从事居民服务、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的分别占11.5%、8.7%、6.5%, 分别比30岁以上外出务工人员高4.6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较, 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 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同的经历与素养,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他们的根在农村, 却日益疏远农村。他们没有在农村种过田, 不像老一代农民工那样深深地眷恋农村。他们进城打工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 即把打工视为创造进城的机遇和条件。他们更接近于市民, 对市民的认同感较高, 即使在城市无法立足, 他们也不愿意回到农村, 农村离他们越来越远。二是他们年纪轻, 文化程度高, 容易接受新事物, 只要能够破除城乡二元的制度壁垒, 他们便很快融入城市社会。由于他们自身素质超过老一代农民工, 更有利于转化为市民。三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好,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因而, 在就业结构上, 他们主要在服务、电子、服装等行业就业。四是由于有较高的期望值, 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就业岗位往往更“挑剔”, 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尊严感比较强烈。由于他们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较多, 对外面的世界了解较为充分, 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都比老一代农民工强, 加上他们过高的期望值与面对的非正规就业市场之间形成巨大落差, 使得他们对进城后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值得各级政府给予特殊关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因此强调指出, 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对象。如何把这部分农民工转化为市民,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难题, 不在于如何把农民转化为农民工, 而是在于如何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

我国农民进城面临着两道关。第一道关是“显性户籍墙”。1978年以前, 这一道墙很难逾越。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逐步深化, 农民要想跨越“显性户籍墙”越来越容易。1988年, 国家逐步放开粮食和副食品价格。1993年, 全国范围内取消粮票,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票证制度取消, 户籍对城乡人口流动的限制功能被削弱。以此为契机, 农民开始大量进入城市。这意味着当前进入城市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 不仅自己不愿意回到农村, 政府也没有可能再把他们送回农村。况且, 工业化、城市化也离不开农民工。

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障碍在于第二道关, 即“隐性户籍墙”。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存在, 表明我国城乡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 即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实现职业转移的同时, 其空间迁移却没有同步实现。应当认识到, 城市化过程, 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融入城市的过程。如果城市化仅仅完成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化, 而没有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 不仅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完全转移, 不利于城市化目标的真正实现, 从战略上看, 也不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不利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不利于社会稳定。总而言之, 城市农民工是仍处于城市制度之外的社会群体。当前正在进行的城市化制度创新, 就是要把农民工从制度之外、体制之外的社会群体, 转化为制度之内、体制之内的社会群体, 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 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当前, 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 归纳起来, 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养老制度等等。只有从根本上破除当前仍存在于城市中的上述二元制度, 才有可能为农民工市民化消除制度性障碍。目前, 全国许多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 更多是属于取消形式上的户籍歧视, 而对依附在户籍上的种种不平等待遇, 依然没有实质性改善。针对这种情况, 20104中央一号文件把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放在增进农民工的福利和保障他们的权利上, 明确指出, 当前城镇化的重点, 应放在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市民, 特别是把新生代农民工转变为市民, 使他们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权益。这就意味着农民工在“农转非”、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住房、养老以及其他社会保障等方面, 将更快实现他们与市民同等待遇的愿望。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到, 加快廉租房、保障房建设, 着力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 且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 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这意味着农民工将逐步告别常年住在简陋工棚的生活,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将逐步成为农民工的安家之所。

二、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与对策

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制度障碍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根本性因素。因此, 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难题, 应从制度创新入手,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体系, 重建城乡统筹、公平公正、协调统一的一元制度体系, 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扫清障碍、创造条件。

创新土地制度, 割断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土地的“脐带”。通过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流转机制、征用制度改革, 在明确土地产权的基础上, 探索多种土地流转的模式, 合理确定土地征用补偿标准, 推动不再以土地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土地的彻底分离, 加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创新户籍制度、就业制度, 拆除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的“藩篱”。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体制, 彻底剥离粘附在户籍背后的各种福利, 恢复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 最终实现流动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统一管理。实行城乡居民统一平等的就业制度, 取消对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定, 建立和完善规范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完善保护劳动力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依法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

创新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 加速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建立覆盖全民、广泛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保证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有效转移接续;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灵活性与多样性, 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性需要。加快住房保障制度改革, 消除对农民工的政策性歧视, 把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问题纳入城市住宅建设发展规划和住房保障体系, 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条件。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2.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

新生代农民工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多寡、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其在城市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并影响其市民化进程。因此,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成为加速其市民化进程的根本途径。

3.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新生代农民工之所以愿意市民化关键在于其能够享受城市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 而城镇化进程本身并没有带来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相反甚至出现了阻碍居民福利改善的现象。原有农村居民没有从由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身份转换中得到显著的福利改善, 因此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一定加强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此外, 加强城乡居民的互动, 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当前,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 归纳起来, 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养老制度等等。只有从根本上破除当前仍存在于城市中的上述二元制度, 才有可能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消除制度性障碍。

8.漫谈红色收藏的现状与出路 篇八

红色收藏的历史,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诞生。但红色收藏这一说法,是近些年的事情。随着毛主席像章和“红宝书”等藏品的不断出现,其收藏群体不断扩大,交流也日益广泛,社会认知度不断提高。“红色收藏”一词,首先在民间收藏中使用。继国家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等一些老区建设开发力度的加大和红色旅游主题的推出,红色收藏更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双重认可。

我们知道,按收藏主体划分,有馆藏(指国家和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和民藏(指民间收藏群体和民间博物馆)之分。红色收藏同样有馆藏和民藏之分。就馆藏而言,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国家和各个革命历史博物馆都大规模地发动群众,收集过红色藏品。只不过那时称为革命文物和革命纪念物,而不叫红色藏品。红色收藏的民藏主体,应属于大众收藏范畴。

以上是红色收藏的主体归属现状。接下来谈谈红色收藏的藏品种类划分现状。

我们知道,红色收藏在整个收藏界里,是一个大类。前面谈到,红色收藏的定义是广义的,其收藏品种也是广义的。对红色收藏品的种类划分,我们无法按照传统收藏品分类方法进行。比如,传统收藏品分类有:玉器类、瓷器类、书画类、青铜器类、钱币类、古家具类等等。由红色收藏品的历史时段、政治属性和文化内涵所决定,我们只能根据其社会认可度的现状,来进行种类划分。目前的大种类可分为:文献资料类、红色邮品类、边区票类、毛主席像章类、徽章类、“红宝书”类、伟人专题类、革命文物(实物)类等等。也有人把“文革品”列入红色收藏品之内(这样是否恰当,有待商榷)。目前,红色收藏群体中,大多按这些分类交流。由于红色收藏的单品种太广,过细地分类,不利于其收藏和交流。因为细分种类,会影响小品种规模形成。由于红色收藏品广泛交流历史短,至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理论,或哪级组织对其进行明确分类。笔者所谈,也只是根据红色收藏群体多年来分类交流的公认说法,并参考多家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对馆藏品的分类方法,来划分种类。

下面谈谈红色收藏的理论现状。

对红色收藏的研究和宣传,不少收藏组织和收藏家都做了积极地努力探索。日前,在遵义市举行的“红色收藏文化研讨会”和曾在江西等地举行的这类会议,都对红色收藏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不少收藏家根据自己或当地的红色收藏经验,所撰写的文章也常见于各级报刊。但红色收藏的理论现状,总的还在浅层次上,缺少重大理论成果和重磅理论震撼,更鲜见大的理论突破。有的收藏家一阵厚积薄发之后,便不再有后续之声。倒是这几年各红色旅游地的藏友,把自己的红色藏品参与到红色旅游中,对红色收藏起到了不小的宣传作用。由于缺少重大理论的推动,“物以稀为贵”和“藏品为宝”的理念,在藏品上难以体现。对红色藏品,人们总无法像对待玉器、瓷器、书画等传统藏品那样,宝之、珍之。这就是理论缺乏的结果。更有甚者,有的红色藏品已经“死去”,退出收藏市场,其收藏群体已作他为。我们知道,没有理论,便没有一切。崇玉钟瓷宝书画,妇幼皆知。这是几千年来理论推动之功,是理论改变了人们的理念和观念。红色收藏不能只是质朴的思想感情投入,理论才应是第一位的。没有理论的支持,其他收藏门类出过“破烂王”,红色收藏同样会出“破烂王”。

再来谈谈红色藏品的交流现状。

红色藏品的交流红火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大约在1997年之后,交流趋于平稳,收藏者趋于理智,分类收藏交流的理念逐步形成。毛主席像章、红色邮品等红色藏品率先独立成类,并逐渐形成收藏大户,造就不少专品种收藏家。同时,带动一大批藏市人员向收藏大户输入藏品,成就一些收藏大户向专题、系列化迈进,为他们的私家红色收藏馆奠定了基础。目前,红色藏品的交流仍然是地摊交流为多,进入拍卖行的甚少,能进入拍卖的,也多是早期文献资料类。“直接输入大户”的交流方式,仍是红色藏品交流的一大特色。随着多位收藏家私家红色收藏馆的建立,并成为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私家红色收藏馆也成了红色收藏品的主要交流渠道之一。一些收藏大户和私家藏馆,成了红色藏品的蓄水池和交流平台。

纵观红色收藏的现状,成就是巨大的。单就民藏而言,就保护了一大批极具价值的革命文物,这是馆藏所不及的,“藏宝于民间”之说,在红色收藏上,同样得到了验证。那么,这大批的红色藏品和这个庞大的收藏群体的出路在哪里呢?

红色收藏的出路问题,谈起来过于宏观。因为这一收藏的历史还过短,有些收藏者的藏品,本身就是个人“曾经之物”。有些收藏者出于对党、对老一代革命领袖的敬仰之情进行收藏,多是情感大于藏品的实际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藏品会随大浪淘沙而去,而有些藏品的价值则会越来越高。这是历史的规律。要想藏品不在历史的淘洗中逝去,首先要做的还是理论的推进。我们知道,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中国。红色收藏是这个大环境的诞生物,其理论研究也应站在宏观的立场上,去探讨这些藏品的意义。一物一议的探讨,固然需要。但宏观的、重大的、突破性的理论研究,才能真正推动红色收藏。我们不可能企望红色收藏品有哪一天会变得如同传统收藏门类那样受关注,但红色收藏成为收藏界永远的“经典藏品”,是完全可能的。红色收藏也只有达到这个高度,才能历久不衰,不受朝代更迭、社会变迁的影响,而永宝之。对红色收藏理论的研究,各级收藏组织,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各位收藏家,尤其是红色收藏大家,及各地私家红色收藏馆馆主,都应担当起这份责任。这不是个人能完成的事情,每个组织或个人更不能只等待别人去研究。因为这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个人研究发表文章是一种理论宣传形式。有组织的理论研讨会,更是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寻找理论突破的好形式。要使这样的研讨会出成果,就要少些泛论文,要有针对性地去研讨。有些重大的、突破性的理论成果,要有组织地肯定下来,并推广出去。理论传播的平台十分重要,借助各级各类报刊,参加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的专项活动,参加党和国家及地方革命历史纪念活动等等,都能大力地宣传红色收藏理论。

红色收藏除了期待理论的突破和扩大宣传外,各地收藏组织的合作,尤其是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收藏组织的合作,来共同扩大宣传,推动红色收藏的发展至关重要。比如:可以成立全国性的“红色旅游区收藏组织联席会议”和“全国红色收藏私家博物馆联合体”等,以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在红色藏品交流上,应把地摊式交流作为发掘藏品的主要渠道,把一些公认的、系列性的、高价值的藏品,逐步地放入各地拍卖会上去,这是提升其身份的好办法。一些红色收藏大户,应该有序地、及时地提升自己藏品的档次和水平,以复换需,开辟“以藏养藏”之路,提高个人收藏,特别是私家收藏馆的生命力,同时培养新的收藏群体,壮大收藏队伍,确保红色收藏后继有人。红色收藏品种专业化、专题化、私家或合作式馆藏化,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收藏规模较小者,将会逐渐被淘汰。因此,红色收藏家应抓住各种可丰富藏品、提升藏品水平的机会,力争跻身于收藏大户行列。

上一篇:2018国家电网校园招聘笔试试题—电力能源与战略下一篇:六一文艺汇演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