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策略总结(精选11篇)
1.巴菲特投资策略总结 篇一
巴菲特投资名言
1、人们买股票后根据第二天早上价格的涨跌,决定他们的投资是否正确,简直是扯淡。
2、你不会每年都更换房子、孩子和老婆。为什么要卖出股票呢?
3、金钱总是向着机会流动,而美国则是充满了机会。
4、没有公式能判定股票的真正价值,唯一方法是彻底了解这家公司。
5、所谓有“转机”的公司,最后很少有成功的案例,与其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购买价廉的烂公司上,还不如以公道的价格投资一些物美的企业。
6、股神援引1941年珍珠港事件、1987年股市暴跌和2001年“9·11”事件称,总有人在讨论不确定性,但无论今天是什么情况,明天永远存在不确定性,不要让现实把你吓倒了。
7、投资并非一个智商为160的人就一定能击败智商为130的人的游戏。
8、价值投资不能保证我们盈利,但价值投资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机会。
2.巴菲特的投资败笔 篇二
资本市场风险莫测,再高明的“神”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虽然巴菲特遵循了自己那句著名的“别人恐慌时贪婪,别人贪婪时恐慌”,但投资败笔却从来未曾走远。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巴菲特的战绩已经没有前些年的辉煌,他的净资产自2000年起虽年均增长6%,但却远远低于往年两成以上的回报。更令其粉丝痛心的是,过去五年,巴菲特资产净值上升步伐开始落后于标普500指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年巴菲特的投资败笔。
◎ 投资败笔之一:时间是烂公司最大的敌人
巴菲特曾认可,自己所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买下Berkshire纺织的控制权。虽然巴菲特清楚,纺织行业并没有什么前景,但是因为它的价格很具有诱惑力,巴菲特还是买下了。在早期,这笔投资让巴菲特获利颇丰,但在1965年后,巴菲特开始发现,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投资。“除非你是清算专家,否则买下这类公司是在是属于傻瓜行径。”巴菲特后来总结教训时认为,长期而言,原来看起来划算的价格到最后可能一点都不值得。例如你用800万美元买下了一家清算价值达1000万美元的公司,若你能马上把这家公司处理掉,换算下来的报酬可能会很可观,但若是这家公司要花上你10年的时间才有办法处理,而在此之前只能拿回一点股利的话,“相信我,时间虽然是好公司的朋友,但却是烂公司最大的敌人”。在买下Berkshire不久,巴菲特又买了巴尔的摩百货公司、Hochschild Kohn与一家叫多元零售公司(后来与Berkshire合并),但三年后,巴菲特以成本价左右的价格脱身。为此,巴菲特告诫每一位投资者:以合理价格买下一家好公司要比用便宜的价格买下一家普通公司来的好得多。
◎ 投资败笔之二:21亿美元恐血本无归
在201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业绩表现和功过得失的总结报告上,巴菲特坦诚了自己的一系列投资失误,其中包括21亿美元购入的能源期货控股公司发行的几种债券。这是一家以供电和采掘天然气为主的地区垄断性公司,垄断了德克萨斯全州的供电供气。2007年,巴菲特购买了其21亿美元债券;2010年,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将价值21亿美元的债券减记10亿美元,第二年又减记3.9亿美元,而2013年伯克希尔已经作价2.59亿美元的全数抛售上述债券,计入利息收入后税前损失高达8.73亿美元。巴菲坦诚,除非出现奇迹,否则这家公司的支付能力将很快告罄,而巴菲特也将面临更大亏损,甚至可能全部抹杀之前认列的账面值。
◎ 投资败笔之三:进入不熟悉的行业
上世纪八十年底,巴菲特开始关注全美航(US AIR),它曾是美国东北地区最大、全世界排名第六的大型航空公司,这家公司还催生了播音737的诞生。1989年,全美航给巴菲特提供了优先股权:3.58亿美元的投资机会。虽然巴菲特看好航空业,但毕竟不会像对传媒业投资那么熟悉,而且航空业进入门槛高,属于寡头竞争行业。巴菲特坚信股票会有不错的表现,他所投资的特别股也跟着水涨船高,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交易刚开始,巴菲特就开始不满,原因是这家公司将全部利润用于并购和购买新飞机,并不分红。90年代海湾战争爆发之后,油价迅速上涨,航空公司遭遇寒冬。1995年,巴菲特的这笔投资亏损了75%。
◎ 投资败笔之四:输给“中国制造”
巴菲特曾花大约4亿美元买过一家鞋履公司,但最后全部赔光,最糟糕的是,巴菲特是用伯克希尔的股票去买的,现在估计那些股票值40亿美元,这家公司就是Dexter。1993年初,巴菲特在布朗鞋业公司董事长陆尼的建议下和Dexter的老板Alfond碰面,巴菲特当场就以现金出价,但是Alfond不愿意缴纳资本利得税,于是向巴菲特要求以伯克希尔的股票交易。几个月后,当伯克希尔的股票涨到历年来的新高时,巴菲特再次与Alfond见面,他们很快达成了交易。在巴菲特看来,这是一家有“持久的竞争优势”的公司,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而且是一个永不会衰退的行业。然而,巴菲特没有想到的是,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在短短几年内席卷了美国的零售市场,Dexter的市场优势很快荡然无存。到1999年,美国13亿双鞋子的消费量中,约93%是进口产品。2001年,巴菲特不得不承认,收购Dexter这一判断完全错误,是他一生最惨痛的失败。
◎ 投资败笔之五:抄底反被套
很多人知道康菲石油并不因为他是世界500强公司,而是因为巴菲特的一封信。2009年,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中,他坦诚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投资错误:“在油价和天然气价格接近最高点时,我购买了大量的康菲石油公司股票。我没能预计到2008年下半年能源价格的戏剧性下跌,我仍然认为未来石油价格会比现在的40—50美元/桶高得多。但是到目前为止我错得离谱。即使石油价格回升,我选择购买的时机也让伯克希尔消耗了数十亿美元。”巴菲特于2006年买入康菲石油,2008年在国际油价接近高点时加仓,从2007年持有的1750万股增至8490万股。不过当年能源价格暴跌,仅在第一季度就净亏损15.3亿美元。当时,巴菲特连续抛售了康菲石油的股票,亏损26亿美元,巴菲特恰好在历史最高价时买入而下跌超一半时卖出。
◎ 投资败笔之六:盈利一度大幅缩水
3.巴菲特投资名言名句 篇三
世界上购买股票的最愚蠢的动机是:股价在上涨,
你真能向一条鱼解释在陆地上行走的感觉吗?对鱼来说,陆地上的一天胜过几千年的空谈。
成功的投资在本质上是内在的独立自主的结果。
适时的股票回购是聪明的公司经理低价买入自己熟悉或自己供职股票的大好机会。
和一个道德品质败坏的人,无法完成一桩好交易。
头脑中的东西在未整理分类之前全叫“垃圾”!
不要做低回报率的额生意。时间是好生意的朋友,却是坏生意的敌人。如果你陷在坏生意里太久,即使买入价格很低,你的结果也一定会很糟糕;如果你在一桩好生意里,即使买入价比较高,只要你做得足够久,你的回报一定是可观的。
金钱多少对于你我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我们不会改变什么,只不过是我们的妻子会生活得好一些。
考察企业的持久性,最重要的事情是看一个企业的竞争力。
我阅读我所注意公司的年度报表,同时也要阅读它的竞争对手的年度报告。
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会有利可图,但是你必须坚持只做那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击倒泰森,
我们只是在自己能够把握的的范围内展开竞争,这样可以剔除很多可能的损失。如果我们在自己画的合格的圈子里找不到可做的事,我们不会扩大我们的.圈子,我们将会等待。
成功地投资与公开募股的公司的艺术,与成功收购子公司的艺术没有什么差别。在那种情况下,你仅仅需要以合情合理的价格,收购有出色经济状况和能干诚实的管理人员的公司。
当别人恐惧时,你要变得贪婪;当别人贪婪时,你要变得恐惧。
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一直在光着身子游泳!
关于宏观分析我们将继续对政治预言和经济预言置之不理,这些东西对于许多投资者和商人来说是代价按规的消遣。
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只鸭子,由于暴雨的缘故水面上升,你开始在水中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时你却以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
如果我们最重要的路线是从北京去深圳,我们没有必要在南昌下车并进行附带的旅行。
永远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
4.巴菲特的23个投资秘密 篇四
1、买股票不仅仅看价格 “买好公司普通价格的股票要比购买普通公司的高价股票要好。”
2、掌握基础知识 “对于一个成功的投资来说,你不需要了解希腊字母β、有效市场、投资组合理论、期权定价或
新兴市场。事实上,你可以最好对这些什么都不知道。当然,大多数商学院的金融课程有这些内容,不是普遍看法。
在我们看来,投资专业的学生只需知道2件事,如何评估一家企业的价值,如何看待市场价格。
3、不要购买股票仅仅由于每个人都憎恨它 “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购买股票仅仅是因为它是受欢迎的,然而,逆向
思维方法同样是一个随大流愚蠢策略。你需要的是思考而不是民意调查。贝特朗-素把观察生活应用在金融世界具有不寻常的力量,大多数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思考一些事。”(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毕竟,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会知道是不是裸泳。”(5、保持清醒 “我承诺给你、评级机构和我自己,总是让伯克希尔有足够的现金。我们不指望仁慈的陌生人来应对明天的义务。如果可以选择,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有着额外利润睡眠的机会。”(6.购买一家公司股票最佳时机是在它陷入麻烦时 “购买一家公司股票的最佳时机是在它陷入麻烦时,当它在手术台上时,也就是我们想要购买的时候。”(7.股市有风险 “从长期来看,股市是向好的。但是,在二十世纪,美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军事冲突、大萧条、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石油危机、禽流感疫情和总统因丑闻辞职。而道琼斯指数从66点上涨到11497点。”
8.不要因灰姑娘让你感觉有巨大回报所愚弄 “区分投资与投机,大多数市场中胜利参与者区分不清晰并且模糊。没有什么钱可以不劳而获。经历了兴奋,通常有理智的人会想到灰姑娘舞会上的行为。他们知道那只是庆祝活动,炒作公司未来一定升值的观念会最终导致成为南瓜和老鼠。(10.长期就是一个好的持有期 “当我们拥有了杰出管理层与优秀企业的部分股票,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永远持有。”(11.笨蛋都能购买股票 “我认为购买股票是如此美妙以至于笨蛋都可以购买股票,因为迟早,任何人都会的。”
13、当别人恐惧时要贪婪 “投资者记住冲动与成本是敌人,如果他们坚持要购买参与的股票,就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
14、你不必抓住每一个机会 “股票市场是一个没有罢工的游戏,你不必盯着每一个机会,你可以等待你的音符。”
15、挑选股票时忽略政治与宏观经济 “我们购买股票时忽略政治与经济预测,这是很多投资者与商人容易分心之处。三十年前,没有人能预见越南战争、工资与价格管制、两次石油危机、总统辞职、苏联解体、道琼斯指数单日下跌508点,国库券收益率在2.8%与17.4%之间波动。(16、交易越多收益越表现不佳 “很久以前,牛顿给了我们牛顿运动三定律,这是天才的工作。但他不会延伸到投资领域,在南海泡沫时损失了投资,后来解释说,‘我可以计算出恒星的运动,却不懂投资。’如果没有受过这个亏损打击,牛顿可能会继续发现运动第四定律。投资者们作为一个整体,交易越多收益将减少。”(17、价格与价值不同 “很久以前,格雷厄姆告诉我,价格是你支付的,价值是你得到的。无论我们谈论袜子或股票,我喜欢购买更优质的商品。”(18、投资不复杂 “我们的投资应继续保持简单的概念,真正的大投资理念,通常是很短的一段解释。我们喜欢持久竞争优势,企业运营的能力与面向客户的业务。这些属性存在时,我们可以合理价格购买,很难是错的。投资者应该记住投资不是奥运会跳水计分,不能计算难度。如果你对一个企业整体价值评估依赖的关键因素是很容易理解并且是长久的,与您进行了复杂变量分析的投资,两者回报是相同的。”(19、一个好的商人是一个很好的投资者 “我是一个很好的投资者,因为我是一个商人。一个好的商人因为我不是投资者。”(20、高税收是多如牛毛 “如果你欣赏投资者和信托投资理念的人,这很好,他热情地说,我为什么这样做,我认为你应当怎样。你的回答是怎样呢,嗯,这一切都取决于税率是否增加收益,如果税收太高,我宁愿让我的账户赚取百分之一的四分之一。”
5.巴菲特亲笔撰写的投资教程 篇五
对于正在迈入资本时代的中国人来说,沃伦?巴菲特已经成为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美国人,正如迈克尔?乔丹、lady gaga,或者任何一位美国总统此前所经历的那样。所不同的是,在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人群中,巴菲特始终拥有着极为正面的形象,尽管他也有几段颇为传奇的婚姻和爱情经历,但他从未被媒体或大众娱乐化过。
某种程度上,巴菲特受到的这种特殊礼遇与他在投资界数十年如一日的稳健形象有关,不同于“大鳄”索罗斯对于市场短期趋势的强调,巴菲特一直看重价值与价格之间的长期相关性。
相比索罗斯热衷于市场短期剧烈变动带来的高额回报,巴菲特更愿意以稳健、甚至趋于保守的步调,选择获取长期丰厚的复合收益——当某种看起来不起眼的收益率,比如每年20%,或者10%,以10年、20年,甚至长达30多年的跨度实现复合增长时,这种收益将变得极为巨大、甚至可怕。
对于巴氏的这种价值投资理念,市面上有着诸多研究探讨读物,但巴菲特自己究竟是如何阐述他对投资的理解的呢?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终身学习学院的理查德?J?康诺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巴菲特每年都会给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持有人写一封信,总结这一年的投资得失,交流那些股东们最想知道的东西。这些文字会随着公司年报一起出现,从1977年延续至今。康诺斯从这几十封信件中精心选出了一些,按照不同的主题重新进行了编排,于是,便有了一本据说巴菲特自己评价为“比迄今已有的关于巴菲特的传记都要好”的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管理篇)》。
巴菲特对那些给公司及股东带来了损失的事件毫不讳言,包括所罗门公司几乎遭遇破产危机的事件。其实这也符合他反复宣称的观点:“造成公司亏钱,我可以原谅;造成公司名声丝毫的损伤,别怪我无情。”
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文字都是给股东的,所以总体上,有一个共同目的,让投资人把握着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手攥得更紧。自然,只有股东们被打动,这一目的才更容易实现。在这一点上,巴菲特做得不能说不出色。
书中除了传达出巴菲特精辟的管理智慧外,作者也选择了具体的实例,如“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卖场”,“并购GEICO”,“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化解所罗门危机”,这些经典战役能有效地展示巴菲特的实操智慧,而不仅仅是理论高手。
当然,书中也不乏有趣的故事,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都能深入浅出地传达他的投资智慧和工作智慧。其中,也讲些无关痛痒的故事或笑话。
比如会有脑筋急转弯的话题。问,如果你把狗的尾巴叫做脚,狗共有多少只脚,答案当然是4只。原因是:尾巴当成了脚并不代表它就是脚。巴菲特用这则故事提醒经理人说,就算审计师愿意证明尾巴是脚,我们自己也必须保持清醒。
巴菲特还讲述在年度股东盛会上遭遇的尴尬瞬间。文中提到。来自纽约的11岁名叫尼古拉斯?肯纳的投资者向他开火,问他“股票价格如何跌下来的?”弄得他很是尴尬。最要命的是,第二年的股东大会上,尼古拉斯又严厉质问,去年年报中说我是11岁,实际上当时我只有9岁。“如果连这个你都弄错了,我怎么能够相信后面的财务数据的正确呢。”
6.巴菲特投资策略总结 篇六
文/周年洋
英国大哲罗素说:“大多数人宁肯去死也不愿思考,《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读后感。许多人确实是这样死去的。”用这句话去观察芸芸众生,你不得不叹服哲人的深邃;如果用这句话来看待投资领域的种种事情,这句话更显精辟。我们愿意接受很多流传甚广的关于投资的陈词滥调,但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一下,这些陈词滥调到底意味着什么?只要你不培养思考的习惯,你就会被无知左右,被潮流左右。在一个20%的人赚大钱,80%不赚钱的投资世界里,被大众意见操纵的投资,最终结果是一次次赔钱,最后赔掉本钱,在这个市场里死掉。
要想跨进投资这个世界,第一步就是要培养思考习惯,去掉失败投资者的七种致命投资信念:一是迷信预测。要想赚大钱,就得对市场的下一步动向进行预测;二是迷信权威。认为自己不会预测,那些权威会预测;三是迷信内部消息能赚大钱;四是迷信分散化投资;五是要赚大钱就要冒大风险。六是迷信工具,以为有一套技术系统能确保投资利润;七是迷信市场必然性,市场会照着自己的预测去发展。这七种迷信几乎是很多投资者的通病。迷信权威的预测、冒大风险才能赚大钱、迷信分散化投资、内幕消息和技术指标,是在中国股市中最流行的信念,而恰恰是这些信念,让很多投资者走上了错误的投资道路。对流行的、脑海中现成的投资观念进行独立思考,是走向正确投资道路的第一步。
我在上篇评论《一号法则》的文章中,讲到要领悟投资之道,捷径就是阅读那些投资大师的著作或者总结投资大师投资经验的著作。投资大师是如此之多,要领悟每个人的投资精髓,对于初学者不是一个小工程,更重要的还在于,既然投资有一定的规律,这么多投资大家在其成功的投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共同特性或致胜习惯呢?如果有,那么这种带有归纳性的投资共性,就能揭示投资的成功之道,而对于初学者,一开始就能领会投资之道,那无疑是终南捷径。总结众多投资大师成功习惯的著作已经有了,这就是马克·泰尔著的《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在这本书中,作者总结了两位大师虔诚奉行的23种思考习惯(也是投资习惯)和方法,虽然本书只是讲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实际上,他们两个人已经涵盖了林奇、巴鲁克、坦普尔顿、菲利普·费希尔等众多大师的投资习惯,“所有人都遵循着与巴菲特和索罗斯一摸一样的思考习惯,无一例外。”
在这篇文章中,我不可能对这23种致胜习惯进行全部介绍,不过,我可以把我领悟到的精髓写出来。我觉得这23种习惯的最重要、最关键处在于,投资要保持尽可能高的确定性,或者说投资要找到高概率事件。可以说,作者总结出的这23种习惯就是围绕高确定性建立的一套系统。每一条原则都是在整个系统中运作的,不是单独的事件,每一条原则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致胜习惯的第一条原则是永不赔钱,怎么样才能不赔钱?那当然是赚钱的概率很高的事件了。什么样的事件是高确定性的呢?首先一定是你很懂很熟的投资对象,你不懂的行业或公司,你从一些大众渠道得到的所谓内幕消息,是不具备高确定性的,那就不是你投资的范围。如果是高确定性的事件,那么投资就不是冒风险,既然知道不赔钱,那就应该集中投资,能买多少就买多少,而不是去做什么分散化投资了。如果当初的投资从高确定性变得很不确定了,投资的性质已经改变,那就要从这种投资中退出了。当市场上找不到高确定性的投资对象时,那就只有耐心等待,什么事情也不要去做,而不是冒大风险去做只有5%可能性盈利的投资了。两位大师的23条致胜习惯,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告诉投资者要以什么样的心态进入市场、确立什么样的投资对象、何时盈利或亏损退出、何时监控投资目标等等。
读完《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一书后,如果你领悟了高确定性或高概率事件的真正内涵,并能在投资的每个环节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你可能会交一些学费,但不会那么昂贵,离投资成功也就不远了。
对于高确定性,在巴菲特和索罗斯那里的具体做法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两者的投资标准不同。巴菲特的投资标准就是找到高质量的低估企业,这样的企业具有特权或又深又宽的护城河、优秀的管理层有效地分配资本、较高净资产收益率,而且价格被大大低估,具有很高的安全边际。索罗斯的投资标准在于先投资再调查。他通过对市场各种因素的观察,发现市场的某一种趋势,但这种趋势只是一种假设,先小量的资金买入,如果市场的表现跟假设一致,那么再大量买进,如果市场表现跟假设相反,那就赶快撤出。因为在小量买进之前,已经用自己长年累月的经验所形成的无意识能力考察了市场的方方面面,出错的概率已经很小了,小量的试验,即使出错,也不会带来巨额损失。
不管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他们建立的那套投资标准都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辛勤劳作,长期专一于同一件事情,对这个领域的所有方面甚至细节都非常熟悉,这种认识投资对象的能力从有意识变成无意识,以至于他们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在外人看来可能过于胆大了。巴菲特用10分钟时间就可以做出一桩收购一个1亿美元公司的决定,而索罗斯则可以在会谈中间,做出一个数亿美元的投资决策。而具备这种能力,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学习多方面的知识。
实际上,学习大师的投资习惯,最终需要的是勤奋而不懒惰,这不仅是行为上的勤奋,更多的是思考上的勤奋,读后感《《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读后感》。大多数人不能容忍别人行为上的懒惰,却对别人思维上的懒惰网开一面。而在投资这项事业上,没有思维上的勤奋,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只有从思想上领悟到,投资是买入公司的一部分或全部,不是股价的高低变化,你才会去寻找好的公司,再寻找各种渠道去考察公司。先有思考上的勤奋,行动上的勤奋才有价值。不然,就会南辕北辙,离投资成功之道越来越远。
《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马克·泰尔著中信出版社2007年2月
选股和耐心成就股市赢家
--《战胜华尔街》书评
文/周年洋
很多人认为要在股市中成为大赢家,必得有很高的天赋才行。像彼得·林奇这样的投资奇才肯定是天赋了得。不过,大众的意见很多情况下是错的,这回也一样。当彼得·林奇第一次上《华尔街一周》节目,他向主持人介绍自己投资成功的秘诀时说:“投资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很多人都会说,这是林奇的自谦之词,不能当真。当我读完他的《战胜华尔街》一书后,我不认为这句话是客套。勤奋确实是林奇投资成功的底色,这里的勤奋不仅指腿脚勤奋,还得加上思考的勤奋。林奇通过头脑和腿脚的勤奋选出了优秀的公司,以此为基础勇敢下重注,并耐心持有。这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诀。
我相信很多人不认同我对林奇的解读,因为林奇以选股灵活性出名,有“股票多情种”的美称,在他的投资生涯中,买卖过股票有15000多只,给巴伦周刊推荐股票时,动辄几百只甚至上千只,似乎没有林奇看不上的股票。特别是在他基金经理生涯的起初阶段,换股频繁,买进卖出像走马灯似的,跟今日中国普通股民没有什么两样。奇怪的是,他成功了,而很多像他一样频繁买卖股票的人,大多数情况下是只赔不赚。
对于林奇的投资生涯,要分阶段去看,在早期阶段,由于麦哲伦基金面临投资者大量的赎回压力,林奇不得不频繁买卖股票以应对投资者赎回的压力,但这只是林奇基金生涯的准备阶段,这或许锻炼了林奇的选股感觉。但我以为,林奇选股的灵活性只是表象,他的基础是勤奋地考察和研究公司。如果没有勤奋,他的买卖股票的灵活性将成为他的灾难,而不是他的辉煌业绩。他自己说:“我的选股方法是艺术、科学加调查研究。20年来始终未变。”所谓科学就是要看财务报表,要进行数量分析。艺术则是需要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灵感。这两个方面在选股时都很重要,但过于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非常危险的。数学分析也好、艺术灵感也好,最终还是要到上市公司进行实际调查,要跟其管理层交流、对话才可以真正懂得这个公司,才可以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投资。
选股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寻找值得投资的好股票,就像在石头下面找小虫子一样。翻开10块石头,可能只会找到一只,翻开20块石头可能找到两只。”而林奇每年要翻开几千块石头,以找到足够的石头,满足麦哲伦基金庞大的胃口。林奇的勤奋是有数据可查的。一年要走访500-600家公司,每天6点就去办公室,晚上7点多才回家,路上的时间都是在阅读。每天午餐时都跟一家公司进行洽谈。在平常陪妻儿购物时也在考察公司,在和妻子度假之时,也是随时在进行公司调研。“1980年我总共拜访了214家上市公司,1982年增加到330家,1983年再增加到489家,1984年略减到411家,1985年又增加到463家,1986年更是增加到570家。”如此的辛勤劳动,岂能说林奇只是靠灵感,靠表面的频繁换股的灵活性获得投资成功呢!
选到了好股就未必一定就会成功。华尔街上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个投资者买了一只涨幅200倍的股票,最后却跳楼自杀了,因为他只买了100股。选到了好股,还要敢下重注才行。林奇投资生涯中最成功的几只股票都是他的重仓股,往往是达到了一只基金可以达到的总资金5%的上限。1982年买入的克莱斯勒就是这样一只重仓股,还有沃尔沃和房利美。从克莱斯勒公司身上赚了超过1亿美元的利润,沃尔沃获得了7900万美元,最神奇的是房利美,一只股票为麦哲伦基金赚了5亿美元。这是选到好股重仓下注,赢取巨额利润的最佳案例。
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耐心持股。在这个方面,在林奇投资生涯的初期有切肤之痛。他很早就发现了家得宝建材公司,当时股价只有25美分,他买进持有一年后就卖掉了,15年后上涨了260倍。同样的股票还有玩具反斗城、阿尔伯逊、联邦快递,都因为没有耐心持股而错失几十倍几百倍的收益。由于有了早期的教训,林奇在后来的投资生涯中,一旦找到好公司都是长期耐心持有,1982年买入的克莱斯勒一直持有到汽车股一个周期的结束,而林奇1977年开始买入房利美,中间有过反复,等他认定这是一只可以放手一博的好股后,就逐年增仓,成为第一重仓股,耐心持有,1991年林奇离开富达基金依然未变。
从《战胜华尔街》这本书来看,选股、重仓、耐心持有几乎是成就彼得·林奇基金奇才的基本步骤。但是,很多普通投资者会认为自己缺乏林奇那样的接触公司大人物的机会,没有办法考察上市公司,所以林奇的经验对他没有用。但是,林奇在书中多次强调,个人投资者比基金投资者有更多优势,在选股这件事上同样如此。“作为业余选股者,根本没有必要非得寻找50-100个能赚钱的好股票,只要10年里能够找到两三只赚钱的大牛股,所付出的努力就很值得了。”而至于能不能见到公司高层,这并非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7.巴菲特投资策略总结 篇七
文 / 汪旭2015年03月01日 18:59:4911 2月28日,股神巴菲特发布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致股东信。同时,巴菲特还写了一封题为《伯克希尔--过去、现在、未来》(点击阅读原文)的14页长信。在信中,巴菲特回顾了自己在伯克希尔五十年的投资生涯,总结了他的投资心得。以下是信中部分观点的摘录和译文,愿华尔街见闻读者也能有所收获。“捡烟屁股”有什么问题?
当我管理资金很少时,捡“烟屁股”的策略还很好用。这一策略的主要问题是捡“香烟屁股”很难上规模。当管理资金较多时,这个策略很难奏效。(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提出“烟屁股”价值投资策略。简单地讲,就是投资者以很低的价格买进一家糟糕的公司股票,然后等股价恢复到合理价格。巴菲特曾比喻说,这就像在地上找到还能吸一口的烟屁股,把它捡起来,点上后就可以免费吸一口。)此外,这个策略往往只适用于短期投资。便宜买来的表现不佳的公司,难以成为强大、基业的长青公司。对于婚姻伴侣的要求要比约会对象高得多。
查理·芒格给了我一个非常简单的构建伯克希尔的蓝图:不要试图用非常好的价格买一个还可以的公司。要用合理的价格买一个非常好的公司。
并购之时,二加二能等于五么?
CEO们经常忽视一个基本的事实:你在并购中付出的股票的内在价值不应该超过你收购公司的内在价值。…… 用一百块钱换八十块钱,永远也赚不到钱。(即便你的各种顾问都告诉你这是合理价格)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Internal 信息分类: 内部 我们的建议:当有人告诉你2+2=5时,永远不要忘记2加2只能等于4。当有人告诉你说,这个想法已经过时了,拉上钱包拉链,度个假,几年以后你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这家公司。
集团公司(conglomerate)会有哪些弊病?
集团公司在1960年代曾经非常流行。集团公司的CEO常把一个成长中的公司市盈率推高到20倍,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发行新股来买市盈率为10倍的公司。这些集团公司的CEO然后就把收购来的公司并入财务报表。即便收购和被收购的公司价值没有一毛钱的变化,每股市盈率会自动增加。这些CEO们以此来证明他们的管理才能。最后,他们承诺可以无限的重复这个过程,然后不断增加每股净利润。
华尔街对这种做法的爱意在1960年代达到高峰。华尔街的家伙们永远愿意放弃质疑,可疑的手段被用来制造不断增加的每股盈利时,尤其是这些杂技制造的合并能够为投行创造巨大的手续费。审计师心甘情愿的为这些集团公司的财务报表喷上“圣水”,有时候甚至给些建议,让财务数据更好看。对于很多人,快钱如泉涌,就冲破了道德底线。
不断扩张的集团公司每股盈利增加不过是利用了市盈率的差异。因此,这些公司的CEO不得不去寻找低市盈率的公司来收购。这些低市盈率公司通常表现平庸、乏善可陈。这种“挑烂桃子”的策略导致不少集团公司成为垃圾公司集合地。不过,有些投资者对此却毫不在意:只要集团公司并购不断,财务数据而言每股收益不断增加。
最终,当时钟敲响十二点,一切都会被变回“南瓜和老鼠”。利用股价高估、不断发新股的商业模式,只是在荒谬的转移财富,而非创造财富。不过,这种做法在美国每隔一阵都会卷土重来,虽然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伪装。这些结尾总是相似:钱从容易上当的人手里转到骗子手里。在股市上,这些骗局里的钱常常数目惊人。
在伯克希尔,我们从不投资喜欢不断增发股票、再融资的公司。这通常是个明显的信号:这个公司的管理层很浮夸、公司财务状况堪忧、股价高估。更有甚者,这类公司常有骗局。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Internal 信息分类: 内部 伯克希尔为什么采用集团公司的形式?
如果审慎运用,集团公司是一个理想的结构,可以促进资本长期增长。比如伯克希尔这样的集团公司,可以以最小的成本、更理性的在不同子公司之间配置资本。
在伯克希尔,我们可以在不增加任何税收等成本的情况下,将资金从前景有限的企业转移到前景更好的企业。
此外,我们(在决定资金配置方向时)也不会有任何历史遗留的偏见,公司内部不会有既得利益的压力。这非常重要:如果让马来做投资决策,我们可能不会有汽车工业。
此外,我们目前的结构,让我们可以通过普通股来买一些非常好的公司,尽管只是他们的一小部分。这些公司每天都可以在股市买到。他们(的股价)要比同一时期整体收购的价格低得多。
伯克希尔需要分拆么?
有些权威建议伯克希尔拆分一些业务。这一建议毫无道理。我们旗下的公司作为伯克希尔这个整体出现时要比分开来的个体值钱的多。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能够快速的在不同公司之间转移资金,并且不用付出税收成本。此外,一些管理成本也省去了。
投行的专业人士促成交易才会分到费用。他们常常建议有并购意愿的公司支付相比市价高出20%到50%的费用来收购上市公司。投行的专家们告诉买家额外的钱是用来获得控制权的溢价。一旦买家控制了新公司,很多美妙的事情都会发生。
不过几年以后,投行的专家会再次出现,诚挚的要求当初的买家分拆当年买来的公司,好为“股东创造价值”。分拆过程中,母公司当然会失去控制权,不过没有人会为此买单。投行的专家会解释说,分拆出来的公司会表现更好,没有母公司的官僚束缚之后,分拆公司的管理层会更有企业家精神。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Internal 信息分类: 内部 什么样的投资者可以买伯克希尔的股票?
虽然投资伯克希尔的股票风险很小。但是,如果投资者买的价格过高,比如以两倍账面价值的价格,那么投资者可能需要等很多年才会有盈利。换言之,一个合理的投资,如果价格太高,也会变成投机。伯克希尔的股票也不例外。
因为市场走势难以预测,伯克希尔股票的投资者应该做好准备,至少持有五年。寻找短期收益的投资者应该看其它地方。
另外一个警告:不要用借来的钱买伯克希尔的股票。1965年以来,伯克希尔的股票曾经三次跌幅超过50%。类似的情况还会出现,不过没人可以预测什么时候会出现。对于愿意长期持有的投资者而言,伯克希尔将会是不错的投资。但对于用杠杆的投机者而言,它仍可能成为灾难。
什么样的公司算财务稳健?
一个公司只有在所有情况下都做到以下三点才算拥有稳健的财务实力:(1)有庞大而可靠的现金流(2)有大量的流动资产(3)没有大量的短期现金支付需求。忽视第三点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在盈利状况良好的公司,CEO们常会觉得他们永远能够发新债来偿还到期债务,不管这些到期债务规模有多大。2008-2009年期间,许多公司的管理层意识到这个思维定势有多危险。
8.像巴菲特一样投资 其实也不难 篇八
喜欢投资,被誉为“股神”,作为拥有亿万财富的大佬,巴菲特生活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奢侈,其生活其实跟普通人一样,他很低调,平时很节约,喜欢做慈善活动,其中,巴菲特的午餐每年拍卖的款项都为慈善募捐。
巴菲特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11岁时就开始炒股,后来拜师知名投资学理论家格雷厄姆。
之后,巴菲特接手管理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这一管理就是50年。过去10年以来,在巴菲特的带领下,伯克希尔股票的价值已经增长了149%,这是个相当好的成绩。
因此,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每年的股东大会公布的股票被投资者广为关注,有人甚至买入,并调侃自己也能“像巴菲特一样投资”。
在“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名言中,最著名的无疑是这一条:“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
学会像巴菲特那样进行投资,其实很简单,你要做的就是遵守“巴菲特投资‘金’定律”。
寻找超级明星。即一个经营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赖的公司,它的内在价值一定会显现在股价上。
少就是多。你对一家企业关注越深,你的风险越低,收益就越好。他认为,应该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
押大赌注于高概率事件上。也就是说,当你坚信遇到大好机会时,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大举投资。这也同样基于一个常识:当一个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时,你投入越多,回报越大。绝大多数价值投资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资股市的620亿美元集中在45只股票上,他的投资战略甚至比这个数字更激进。在他的投资组合中,前10只股票占了投资总量的90%。
要有耐心。不要频频换手,直到有好的投资对象才出手。他有一个说法,就是少于4年的投资都是傻子的投资。
不要担心短期价格波动。既然一个企业有内在价值,它就一定会体现出来,问题仅仅是时间,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预测出什么时间会有什么样的股价。
稳中求胜。巴菲特的投资哲学首要之处是:记住股市大崩溃。就是说,要以稳健的策略投资,确保自己资金不受损失,并且要永远记住这一点。其次,让自己资金以中等速度增长。
简单、传统、容易。在巴菲特看来,股市没有风险。“我很重视确定性,如果你这样做了,风险因素对你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股市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人人都可以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
逆向投资。即巴菲特所谓的“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慌,在别人恐慌时我贪婪”。
“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巴菲特引用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这句谚语,再次阐述了他的投资理念。在他看来,黄金白银最实际,把钱押在高风险的公司上,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发财梦。
9.面对面听巴菲特谈投资圣经 篇九
奥马哈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当然是因为巴菲特在这里。每年几万人赶来,就是为了聆听巴菲特的投资圣经。今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谈到许多投资的问题,对我们很有启示。
现金像氧气 不缺不知道珍贵
巴菲特回答股东问题前先讲了一个段子:“我认识的那些亿万富翁让我明白,财富只是让他们本来就拥有的美德得到彰显。至于那些本来就是混蛋的人,财富也改变不了什么,他们只是变成了有钱的混蛋。”
一名股东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巴菲特和芒格相比谁更节俭?你们的节俭是否有利于伯克希尔的股东?
芒格答道:“在个人事务方面,沃伦比我节省。”巴菲特补充说,“我要是有6套或者8套房子,生活得会更糟糕。”巴菲特随后道出了他的消费观:“我的生活不会因为我花更多的钱就变得更快乐。更多的财富和收入有一个极限,一旦超越这个限制,更多的消费将与幸福负相关。”
在投资工作中,巴菲特把现金看得十分重要,称现金就像氧气,不缺氧不知道它珍贵。
巴菲特这个比喻非常贴切。2008年金融危机时,很多公司就是因为缺少现金而进入困难期,伯克希尔就是由于现金多而迎来很多收购机会,当时巴菲特对高盛、通用等公司进行了资助,收获颇丰。不过,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说:“我在金融危机期间,‘过早’花费了大量伯克希尔的闲置现金。从现在来看,我们远不如将所有资金保留到金融危机真正见底时。但唯一的问题在于,我从来不知道如何确定市场何时见底。”
买公司比买股票更让人兴奋
收购是巴菲特最感兴趣也是这几年一直在做的工作,收购公司与买股票其实并不是一回事。股东大会上正好有人问了这个问题:选股与收购公司有什么区别?巴菲特回答:“伯克希尔公司不仅选股,也会挑选公司来收购,买入某只股票的成败会很快体现,因为有市值等指标可参考,但如果选对了收购对象,最终会体现在其盈利能力上。伯克希尔的巨大规模令我们不得不收购一些庞大目标来达到其投资者的期望。”
巴菲特表示,目前基本不会在市场上买股票,而是买整个公司。伯克希尔现在手上有480亿美元现金,200亿美元留着做储备基金,剩下的280亿美元拿来买公司,而不是市场上的股票。
来自巴克莱的杰伊·盖尔布问:“伯克希尔愿意在一笔交易上有多大的开支?公司是否愿意将规模最大、持有时间最长的一批股票仓位出售,为某一笔并购交易提供资金?”巴菲特说,考虑到伯克希尔有约480亿美元现金,而且愿意让这个数字低至200亿,那么某种程度上而言,公司无需出售股票投资就能应对绝大多数的交易。但是,“如果我需要这样做,我会的。这是可能发生的情况,可能在今年,可能在10年之后。”他强调,在出售那些最大规模的投资之前,还有其他一些股票可以卖,如果只是需要融资50亿~100亿美元,就不会动用这些大头寸。
晨星公司的沃伦问,为什么不在美国以外进行更多收购?是否美国比其他市场更具吸引力?巴菲特表示:“我们从来没有因为一家公司在海外就放弃机会。我们只是运气不太好,没有关注到太多美国以外的企业。”他还称,几乎美国所有想出售公司的创始人和家族都知道伯克希尔,而其中许多人倾向于卖给伯克希尔,而外国公司没有机会如此近地接洽,“我对我们在美国之外的地方没有如此好运气感到有些失望,但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海外的机会”。
一位投资者问:伯克希尔是否应买入许多快速增长型公司?巴菲特说:“这个问题的第一答案,就是不应预先排除其他答案。如果旗下某个部门对某行业很熟稔的话,可能使用3亿?4亿美元(收购),我们不会忽略任何可能会有实际影响的企业,无论其规模如何。2013年我们子公司收购了25家企业,并且还将继续……从现实角度来说,我们已使伯克希尔增加了不少盈利动力。我们应瞄准一些较大公司。”芒格补充道:“我同意这一点。收购数以万计的小型企业,并不理想。”
有股东问未来20年伯克希尔会怎样。巴菲特表示,他不完全知道答案,但公司资本多到不知如何处理的时刻会到来。巴菲特称:“我确切知道的是,将来我们拥有的现金会多到我们无法明智投资。这并不遥远。距离我们无法明智地处理的数字正在接近。”巴菲特称,届时公司可能回购股票,但一些巴菲特主义者会将其言论解释为最终不排除派息。巴菲特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股东利益。所有的决定都是基于这个原则。”
巴菲特坦承失误:错买能源股
伯克希尔每5年的利润增长都会跑赢标普指数,CNBC美女记者Becky Quick在股东大会上提问:伯克希尔近5年利润增长未跑赢大盘,今后是否会成为常态?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在大市非常强劲的时候表现会差一些,但在标普500指数表现不好的年份会相对更好,伯克希尔有时跑赢,有时落后,但总体来讲该公司应该达到或超越了标普500指数的增长。我在2012年的股东信中警告过大家,如果2013年大盘还是表现良好,我们在每个5年时段内都跑赢标普500指数的纪录可能告终。”
芒格在一旁说:“伯克希尔的回报计算是税后的,而标普500指数不是。战胜该指数是一个很高难度的事情。巴菲特为自己树立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对大多数人来讲,这简直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实,即使最近5年没有跑赢标普指数,并不表明巴菲特的成绩差,实际上这5年伯克希尔业绩的增长率还是相当高的,只是因为这5年标普指数涨幅实在太大。这不能算巴菲特失败的投资。但巴菲特的确有失败的投资,即伯克希尔投资的能源期货控股公司近期可能破产。
对此,巴菲特坦率承认错误,他说:“我不会把责任推到其他人身上。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以为能源价格会保持高企,但事实证明我犯下了一个重大投资失误。”
股东大会上还有人问:一个人如何计算出自己的能力圈?这个问题引起台下一片笑声,巴菲特表示,他非常了解自己能力圈的边界,但对其他人实在没有什么建议。巴菲特还称,许多CEO既不知道自己能力圈的起点,也不知道终点。芒格补充道,能力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一位来自上海的投资者问:您对未来中美的教育市场将如何改变有什么看法?芒格笑称,这问题真简单啊!巴菲特抢着说:“不管查理说什么,我都赞同!”全场一片哄笑。随后芒格回答道:“我认为美国让公立学校系统堕落是一个巨大错误,中国正力图不重蹈我们的覆辙,我们应该多向中国学习。”
说到教育,有听众问:什么是促进孩子理财素养的最佳途径?巴菲特说:“越早越好,这不能仅依靠学校,也必须依赖家庭。我赞成在读书的很早阶段就接受理财教育。”
芒格说:“理财教育的多数责任应由父母承担,在理财教育方面,大学的问题比中小学要大,目前大学的许多金融课程都是胡说八道。”
10.巴菲特投资策略总结 篇十
bet365体育在线 爱思英语网
A dominant position can’t prevent a bad manager from destroying a company over time, said Benjamin E.Hermalin, a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s Haas School of Business.再好的公司对糟糕的管理者也没有永远的免疫力,加州伯克利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Benjamin E.Hermalin说。
“If you have a really dominant position you can survive for quite a long time with bad management but eventually it will catch up to you,” said Hermalin.“In the short run I would
bet365体育在线 爱思英语网
“一个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好公司可能在糟糕的管理下能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早晚有一天会被拖垮。如果只考虑短期,我同意巴菲特的观点,但长远来看,找个好经理人不是没有道理,”Hermalin说。http://爱思英语网
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the railroad Buffett bought last year for $26.5 billion, owns more than 30,000 miles of track across the U.S.West connecting producers and distributors of coal, grain and consumer goods.Omaha-based Berkshire’s power company, MidAmerican Energy Holdings Co., sells electricity to homes in the Great Plains and transports natural gas fromWyoming to California.去年,巴菲特以265亿美元收购铁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它拥有美国西部超过3万英里(近5万公里)的铁路线,bet365体育在线 爱思英语网
Buffett routinely singles out and praises managers from Berkshire’s more than 70 operating companies.MidAmerican Chairman David Sokol and Gregory Abel, the unit’s CEO, are “two terrific managers,” Buffett said last year in his letter to shareholders.The acquisition of Burlington Northern had the “additional virtue” of bringing the railroad’s CEO, Matthew Rose, to Berkshire, Buffett said.巴菲特定期从Berkshire控股的70多家公司中挑选出优秀的经理人并给与赞扬。MidAmerican能源公司主席David Sokol和
bet365体育在线 爱思英语网
去年,巴菲特对卡夫食品CEO Irene Rosenfeld收购吉百利(Cadbury),又卖掉自家的皮萨品牌的做法严加指责。“这两个交易都笨透了,”巴菲特在五月的Berkshire股东大会上说。Berkshire是卡夫食品的最大股东,截至去年12月,拥有其33亿美元的股票。
“In the short run, good management can
bet365体育在线 www.yzdj.net wskj
make a stock pop but I follow what Warren’s saying, especially because his point of view looks at the fundamentals,” said Terry Connelly, dean of the Ageno School of Business at Golden Gate University in San Francisco, and a former managing director at Salomon Brothers.“Good management can’t do anything with a bad case.”
11.巴菲特投资策略总结 篇十一
20世纪80年代,美国资本市场流行杠杆收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恶意收购。1989年,当有恶意收购者企图狙击吉列公司的时候,巴菲特被吉列公司邀请作为“英雄救美”的白衣骑士。于是,巴菲特以6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吉列公司定向发行的年利率为8.75%的可转换特别优先股。这些优先股可以在两年以后以50美元/股的价格转换为1.2亿股普通股,而当时普通股的市场价格为41美元/股左右。如果这些可转换优先股不转换为普通股的话,10年内可以由吉列公司赎回。有了巴菲特的加持,恶意并购者知难而退,巴菲特协助吉列成功地抵挡住了投机者的恶意收购攻势。这些可转换优先股也在两年后转换成了普通股,巴菲特旗下的哈撒韦公司占吉列公司的股份比例达到10%(后来稀释到9%)。巴菲特购买的可转换特别优先股本质上就是可转换债券,区别就是公司清偿时排序在债权人之后,而且还有一定的投票权。2005年,宝洁公司收购吉列以后,巴菲特持有的吉列公司股票市值增长到51亿美元。16年时间投资回报率7倍有余。
巴菲特投资可转债的另一个经典案例,是2002年7月9日宣布投资Level3公司长期债券和可转债1亿美元。Level3公司是美国一家提供互联网宽带和网络通信相关业务的运营商,其股价在2000年达到最高峰130美元/股,市值460亿美元。因为大量扩张,到了2002年,债务余额约为60亿美元。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此时股价只有5美元/股左右,相对于高位跌去了96%。一时间,甚至有人担心该公司可能倒闭。
在很多人看来,这笔投资有点非同寻常,因为巴菲特一向回避科技股、网络股。巴菲特曾经说过,“对我而言,任何有关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决定,我在五秒钟内就会否决。” 因为这些公司绝大多数都属于高速变化、极度不稳定的产业,而快速变化的产业被公认为投资者的绞肉机。此外,巴菲特也公开承认,自己对于高科技产业没有把握,所知不多,所以错过了包括微软、谷歌在内的众多机会。不过股神也从来都不觉得后悔和遗憾,因为他一向坚守不熟不做的原则。当一向保守、稳健的投资大师巴菲特投资Level3的报道一出来,确确实实是让很多人跌破了眼镜。
巴菲特仔细研究了Level3公司可转债价格,每张债券价格已随股价跌到18~50美分(面值1美元),即使不考虑转股的问题,当成普通债券持有到期的年化收益率也已经高达25%~45%。公司还拥有15亿美元的现金和6.5亿美元的银行借款。这就等于,以每张18~50美分的价格买一个每年6%利息加上到期后1美元本金的债券。巴菲特在市场上高调宣布买入Level3公司的债券,还进一步接受了公司定向发行的可转换债券。2002年7月9日消息宣布当天,股价暴涨60%。到了2003年,Level3债券的价格已经涨到73美分。短短一两年时间,此项投资年化收益率就高达180%。
到了2008 年美国次债危机最高潮,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雷曼兄弟破产倒闭、美林归于美国银行旗下、摩根士丹利岌岌可危之时,巴菲特再次出手认购高盛公司的可转换优先股票。具体条款是每年固定红利10%,同时获得认股权证,5年内可以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认购50亿美元额度之内的高盛股票。跟前面认购吉列的所谓优先股一样,该产品本质上就是可转换债券。不久,巴菲特再次出手,以同样的条件收购通用电气50亿美元可转换优先股。2011年3月19日,高盛集团宣布将向股神巴菲特的旗舰哈撒韦公司支付56.5亿美元,以购回50亿美元的优先股。同时,高盛也会支付一次性的16.4亿美元利息。伯克希尔哈撒韦仍持有高盛发出的认股权,账面获利19亿美元,因此在今次投资合共获利37亿美元,而投资两年半的利润率达74%。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巴菲特几次出手购买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都是在这些公司遇到某些困难之时。最后的结果是既做了人情,还赚得盆满钵满。之所以称可转换债券为可转换优先股票,目的是给现有债权人吃一颗定心丸,因为巴菲特的清偿权在现有债权人之后。
作者单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巴菲特投资策略总结】推荐阅读:
巴菲特名言经典语录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