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精选10篇)
1.关于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篇一
中共抚州市委 抚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全力打好工业强攻战加快推进新
型工业化的决定
(2011年10月3日)
发布时间:2011-10-8 07:06:00
为全力打好工业强攻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结合我市实际,特作如下决定。
一、立足赶超发展,坚定不移地打一场工业强攻战
(一)树立强攻思想。工业是现代经济的标志和支撑。“十一五”以来,抚州工业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化程度不高仍是抚州的基本市情和主要矛盾。加快工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建设幸福抚州综合实力,是抚州发展所需、形势所迫、民心所向。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发展工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要,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集中三年时间打一场工业强攻战,以工业的大突破引领全市经济的大跨越。
(二)理清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赶超发展战略,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工业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三大工程”(骨干企业培植工程、产业招商突破工程、特色基地成长工程),加快发展“三有”(有型经济、有根产业、有税企业)经济实体,进一步做大工业园,做旺企业群,做强后发力,全力植产业之“树”、造企业之“林”,奋力实现抚州工业经济强力崛起。
(三)明确奋斗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三大指标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即到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80亿元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达到180亿元以上,工业占GDP比重达到45%以上,工业对财政的贡献大幅增加,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初步形成,工业在全省排位接近中游水平。建成一批重点园区,培育一批优势产业,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全市省级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全部过百亿元,南城、黎川、宜黄、金溪过160亿元,抚北、东乡、崇仁过260亿元,金巢过450亿元;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增长速度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机电汽车、纺织服装、化工建材、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加工等主导产业分别过260亿元;打造10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每个县(区)培育出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金巢、抚北、东乡、崇仁培育
出过20亿元企业。
二、强化强攻举措,奋力加快抚州新型工业化进程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强攻工业的抓手。必须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积极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建立招商信息共享平台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协作招商。注重择商选资,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的“补链型”企业,严禁引进“两高一低”项目。注重招大引强,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台湾100大、央企等海内外知名企业,着力引进龙头型、潜力型、绩优型企业和项目。全市每年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以上。大力扶持全民创业,鼓励返乡创业。完善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兑现,重奖招商引资有功人员。
(五)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强攻工业的载体。必须完善园区规划,按照科学前瞻、定位准确、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要求,做到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用地规划等配套衔接。强化园区功能,按照既是工业园区、又是城市新区的定位,全力加快园区水、电、路、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产性和生活性配套服务功能。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积极盘活闲置土地,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严格控制投资强度、建筑密度。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简政放权,务求做到体制上理顺、财力上支持和人力上保障。积极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到2014年,力争金巢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六)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强攻工业的支撑。必须明确产业定位,根据本地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重点扶持发展1—2个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机电汽车、食品加工、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加快产业聚集,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倾力打造一批技术先进、主业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旗舰。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企业集群。进一步壮大现有省级产业基地,做强一批主导产业,争创更多省级特色产业基地。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幅提高传统产业技术装备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技术含量。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突出抚州优势和特色,不断提高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七)培育壮大骨干企业。骨干企业是强攻工业的标杆。必须加大培育力度,建立健全扶持政策措施,筛选一批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的重点企业,给予要素资源优先支持,促其迅速发展壮大。引导骨干企业靠大联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与大企业大集团“联姻”。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采取异地扩建、新建生产线等形式,扩大产能规模。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创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新产品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自主品牌, 构建先进标准体系。全市每年新增省级名牌产品10个,省著名商标10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加快培育企业上市,推动企业裂变式发展。
(八)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强攻工业的核心。必须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全面推行“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全力以赴做好项目跟进服务。建立重大工业项目调度推进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共同促成的项目建设工作格局,及时帮助企业落实用地、环评、安评、规划、资金等,力促在谈项目尽快签约落户、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尽快竣工投产、投产项目尽快达产达标。严格项目建设考核奖惩,对提前投产见效的给予奖励,建设进度严重滞后的责令整改。
三、实行综合帮扶,切实优化抚州工业发展环境
(九)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环境是强攻工业的根本。要加强财政支持,从2012年起,按照市级10000万元、县级2000万元的规模,分级设立工业发展基金,以后年度随地方财力增长比例逐年增加。工业园区规划内土地收益,全部用于园区发展建设。积极跑项争资,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级技改、高新技术产业贴息等政策性财政资金支持。实行差异化扶持,对鼓励发展的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给予政策重点扶持。加大奖励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业企业发展奖励办法,对企业上市、重点技改、新产品开发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资金扶持,对效益上台阶、新创建省级以上技术中心(检测中心)、新评到省级优秀新产品、国家级新产品、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等给予奖励。
(十)优化商务运行环境。打造外贸服务平台,积极协调设置海关、商检机构,着力推进无水港建设,完善报关、报检、货代、船代服务机构。打造物流服务平台,抓紧规划建设连接园区与向莆铁路、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积极引进现代物流企业,组建物流配送中心。打造科技服务平台,以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共性需求为导向,加快建设园区公共技术、检测服务机构。打造用工服务平台,完善招工网络体系,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完善劳资利益协调机制。打造融资服务平台,积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强银企对接,畅通信贷渠道;大力发展政策性担保机构,按照每个县(区)不少于5000万元的要求,落实注册资本,配备专业人员,提高运作成效;加快小额贷款公司县(区)全覆盖。打造市场服务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会,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空间。帮助更多本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十一)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和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最大限度地压缩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为企业落户、项目建设提供高效、透明服务。完善企业运行协调服务机制,坚持领导挂点、部门帮扶,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及时解决企业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企业特派员制度。根据企业需要,选择一批素质较高的干部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担任副职,为企业提供专职服务。完善环境治理机制,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 规范执法检查和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运行成本。加强服务环境测评和治理,以“四铁”(铁石心肠、铁面无私、铁的纪律、铁的手腕)精神,严肃查处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破坏形象、阻碍发展的人和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营造企业家在抚州“最受尊重而不受委屈”的良好发展环境。
四、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工业强攻战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十二)成立高规格领导机构。成立市工业强攻战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市工信委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综合协调工业强攻战日常事务。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县(区)和金巢经济开发区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
(十三)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市工业强攻战领导小组实行定期调度,针对重大工业项目进展和工业运行等情况,通过调度会、座谈会、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及时、全面、准确掌握运行动态,协调解决工业强攻战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各地工业强攻战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定期通报,促进工业强攻战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十四)加强阶段性考核奖惩。市工业强攻战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工业强攻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对各地目标完成情况和部门服务工作情况,进行年度考评和三年总评,严格兑现奖惩。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年度考评居最后一位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三年强攻战中有两年考评居最后一位的县(区)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作出组织调整。通过认真考评和严格奖惩,凝聚全市上下的执行力与创造性,努力夺取全市工业强攻战的全面胜利。
具体考评办法另行下文。
2.关于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篇二
目前, 湖南已进入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 湖南的城镇化应强调以人为本, 质量优先, 走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全面推动湖南“四化两型”建设、实现“两个率先”、“两个加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一、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基本思路
1.构建多元化的城镇体系
国内外城镇发展的经验表明, 大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都面临大城市病, 要破除这种两难局面, 必须构建多元化的城镇体系。从湖南来看, 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交通状况、环境容量等, 合理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具有湖南特色的多元发展格局。首先, 要积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环洞庭湖城镇群特别是岳阳要突出在对接长江开放经济带中的战略地位, 积极对接长株潭、武汉等大城市群, 成为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桥头堡, 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长株潭城市群要更好地发挥长株潭的核心增长极作用, 切实增强环长株潭城市群的集聚辐射功能, 特别长沙要加强与岳阳的联动, 纵深推进长株潭及岳阳、娄底、益阳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其次, 要推进湖南不同城镇群协调发展。大湘南要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抓手, 大力推进产城融合, 着力打造衡阳西南云大城镇群, 郴州大十字城镇群, 永州祁阳、零陵、冷水滩城镇群。大湘西要以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武陵山连片地区扶贫开发为契机,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将区域中心城市怀化、邵阳、吉首和张家界打造成为西部重要交通枢纽、边区贸易中心和生态文化旅游城市, 同时, 要加快建设邵阳东部四县城镇群、怀化鹤城中方芷江洪江城镇群和湘西吉首凤凰花垣城镇群等。第三, 对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要抢抓机遇, 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做大做强县城, 建设一批富有特色、人居环境适宜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2.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核心, 加大力度解决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首先, 必须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聚集功能和服务能力, 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均衡分布、合理流动, 实现就地城镇化。其次, 要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一直以来, 湖南伪城镇化问题突出, 湖南有约1000万进城农民工还没有真正融入城镇生活。因此, 必须逐步剥离附加在户口上的社会福利, 推广以固定住房为落户标准的户籍迁移办法, 鼓励有稳定创业就业机会、固定居所的农民或外来农民工进城, 着力解决进城落户农民在户籍登记、就业劳保、子女上学、医保社保、保障性住房和其他公共服务等方面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逐步建立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 以居住地来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 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 使城乡公民在户籍上完全平等, 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3.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湖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市场互动、人力互助, 通过城镇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 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城镇基础设施要向农村延伸, 农村工业要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 城镇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要加强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 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 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4.实现产城融合互动发展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首先, 要优化城镇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城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区位、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 结合城镇在区域城镇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和分工合作关系, 优化城镇产业布局,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培育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 加快完善产业配套和延伸产业链条, 形成支撑城镇化加快发展、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其次, 要抓住当前全球产业加速转移升级及结构调整的契机, 推进湖南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调整升级,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和文化创意等战略型新兴产业, 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产城互动。再次, 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 提升城镇对产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 形成城镇发展与产业布局良性互动, 提升产业集聚集约化发展水平。
5.推进城镇两型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始终把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理念植入城镇开发的各个环节。必须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尽量做到“不挖山、不填水、不砍树”“不破坏山水风貌”, 对每一片水面、每一座山体进行严格控规, 依山傍势, 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 要创造优美人居环境, 建设宜居城镇, 提升城镇的生态品质和环境承载能力, 同时, 要注重保护地域信息、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情综合形成的城镇特色, 让城镇居民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加快推进湖南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1.破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难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 建设服务型政府, 全面提升行政效率, 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一要构建有限责任政府, 提升城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取消和调整部分行政审批项目, 全面清理不合理行政事业性收费, 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政府改革政策执行能力, 提高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政府行政服务的水平和效率。二要改革地方行政区划体制, 逐步减少管理层次。要以城镇群为基础, 结合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 对湖南的人口大县和经济强县率先实行省直管县 (市) 体制改革, 实行扁平化管理。三要进一步精简政府机构设置, 重构政府行政机构框架。为了避免职能交叉, 防止政出多门, 对于相近的管理部门要进行合并, 最大限度地提升城镇政府行政管理效能。
2.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
一是城镇规划要有科学性。要高起点, 尽可能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设计单位, 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城镇发展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 明确功能定位, 处理好生产、生活、休闲、交通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根据更适合人的生产和生活的要求, 科学地设置工业区、商贸区、生活区、教育文化区, 实现功能配套互补;同时, 规划的制定要注重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 注重对重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古建筑等有效保护、统筹规划和合理开发, 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 我们湖南的城镇建设应注重体现湖湘文化风格。二是城镇规划要有足够的弹性。眼光要放长远, 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大趋势, 坚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从容建设, 决不能急于求成, 留下遗憾, 要为未来充分留足发展空间。三是规划实施要有刚性。规划制定好以后, 其中原则性的、根本性的、基础性的东西, 坚决不能动, 必须严格执行。
3.提高城镇建设要素利用水平
第一, 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破解城镇建设资金难题。城镇融资须坚持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广开门路, 用活政策, 依靠民力, 借助外力的原则, 在持续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 不断强化金融机构中长期信贷资金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 构建市场运作为主, 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企业共同投资建城、兴城的多元投资体系。对于经营性城建项目, 应采取特许经营形式, 全面实行民间资本投资经营;对于准公共性的城镇基础设施项目, 须拓宽融资渠道, 通过项目融资、特许经营、股权融资等方式, 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对于纯公益性非经营性城建项目, 实行负债经营、政府兜底、建立基金、分期偿还的建设办法。要丰富直接融资手段, 采取注入资本金和优质资产等方式, 做大做实各级城镇建设投融资主体平台。
第二,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提升城镇土地利用率。要编制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农村土地保护规划。要开展城镇用地整治, 通过土地置换和企业改制等方式全面清理处置闲置土地, 对城镇的存量土地进行调整和改造, 提升城镇土地利用率。要加强耕地利用状况动态监测, 严格控制农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数量。要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 激活农民的土地资产, 推进土地资产股权化、农民股东化、权益民主化, 着重培育公正、公开、公平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市场, 建立严格的土地产权保障制度, 积极促进土地产权流转。
4.构建生态城镇建设促进机制
第一, 加强城镇及周边地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要大力植树造林, 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积极推进洞庭湖和“四水”流域水土流失和污染治理, 疏浚和美化河流、湖泊、湿地等水体, 整治、美化山林水岸, 沟通、活化和清洁城镇水系, 建设河流风光带;要加强城镇及周边地区绿地资源建设, 提高生态环境自我净化能力。
第二,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一要提高企业环保准入门槛, 加大对污染企业, 以及危险品企业的升级改造、搬迁、关停力度, 鼓励发展节能性环保产业, 支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 降低产业发展对能源、水资源、空气等生态资源的消耗或破坏, 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污染排放。二要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起城镇发展中集约节约使用土地、能源和水资源的新机制。三要配套完善污水管网, 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工艺, 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逐步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四要加强节能环保宣传, 倡导绿色消费, 鼓励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能环保。
第三, 建设生态、宜居城镇。要大力开展绿色公益活动, 培育城镇居民绿色生活理念, 增强人们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要充分发挥好湖南依山傍水、临江靠湖、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山水优势, 打造独具特色的城镇景观, 建设绿色生态园林城镇;要充分利用山体、道路、功能分隔带, 加强城镇公园绿地、居住绿地、休闲绿地、单位绿地、风景园林等公共绿地建设, 提高城镇绿化水平。
摘要:湖南已进入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 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按照多元化的城镇体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城乡一体化、产城融合和城镇建设两型化等思路进行推进;同时, 还必须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城镇建设要素利用水平, 构建生态城镇促进机制和创新城镇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 加快推进湖南新型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仇保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中国发展观察, 2011, (2) .
3.关于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篇三
一、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和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推进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
(一)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推动城乡工业布局规划的贯彻实施
认真抓好《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制定和完善促进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的配套政策。指导区(市)县抓紧制定完善工业布局规划,确保建设用地中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区域中心镇的工业发展。积极采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标准厂房出租方式供应土地(厂房);利用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专项资金和工业用地地价成本调节资金,支持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建立工业用地滚动储备制度和降低工业用地成本。大力探索中心城区近远郊区(市)县联合共建开发区的新机制,根据实际将乡镇工业点尽量归并集中到区域中心镇。引导各区(市)县和各区域中心镇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无污染、投资小的劳动密集型和特色工业,形成错位聚集发展,切实增强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区域中心镇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实现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发展壮大。
(二)加快推进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实现城乡产业递进和分工
按照《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鼓励有关区(市)县抓住中心城区产业转移机遇,主动承接东郊和中心城区的 搬迁企业,搞好企业搬迁的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尽快发展壮大。通过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使中心城区的一般加工业扩散到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中心城区则集中资源用于新型产业的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实现中心城区、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区域中心镇的产业递进和分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能力和提高城镇就业水平。
二、围绕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强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培育,促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一)加快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发展壮大城乡产业集群
坚持培育和引进并重,集中政府可调控资源,加快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利用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各区(市)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全市工业布局规划、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重大产业化项目给予资金补贴,支持重大产业化项目向县乡延伸产业链,带动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紧密结合和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成都农业资源(含中草药)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进程,拉长农业生产产业链,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及农民向市民转变。
(二)强化工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推动块状经济形成
将工业招商引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区(市)县,形成全市上下抓招商的合力。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工业招商引资项目统筹协调机制,按工业布局规划要求,对各乡镇归并到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区域中心镇的招商引资项目进行统筹协调、集中落户、利益分成,推动乡镇经济共同发展。指导和帮助各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区域中心镇按照各自产业定位和现有优势,加强产业链招商,形成按产业链纵向分工和相关产业横向聚集的块状经济。
(三)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落实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项目贴息政策,加大对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区域中心镇的企业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促进县域工业生产工艺、装备的更新换代。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电子信息、机械、医药、食品、中药材深加工、服装、鞋类等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将成熟技术向区(市)县和乡镇的企业进行快速扩散的有效通道,提升县(市)区工业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现有产业集群优势,抓好鞋业、服装、家具、农产品深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切实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
三、加快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名牌产品、企业人才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企业发展一体化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推动大企业大集团实施规模扩张,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将自身技术和生产能力向区(市)县和乡镇的企业扩散,延伸产业链。支持有条件的城区建设总部经济区,大力吸引国内外大企业设立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和研发中心,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名牌产品战略,支持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加强名优产品研发,充分利用成都农产品、中药材资源优势,推动一批农产品和中医药名优产品的形成和发展;实施企业人才战略,加强乡镇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家培训,支持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到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强化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动城乡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
四、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实现城乡企业改革调整一体化
(一)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优化城乡企业组织结构
加强对地处区(市)县和乡镇的中央、省、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指导,支持企业通过深化改革盘活存量,做大做强,带动县域经济和区域中心镇的发展。加强对区(市)县国企改革的指导,确保国企改革调整任务年内完成。落实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进一步做好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加快企业生活区实施社区化管理步伐。配合做好在蓉军工企业和省属企业改革,推动军工企业与城乡经济有机融合。
(二)加快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引导区(市)县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咨询、贷款担保、专业协会等各类中介机构和民间组织。利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具有较好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引导和支持各区(市)县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和壮大为大企业、大产业协作配套服务,按“专、精、特、新”发展的中小企业群体。建立健全促进区(市)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开发有市场潜力的小商品进入城乡大市场。
五、营造工业比较优势,促进城乡工业发展环境一体化
(一)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推动城乡物流体系形成
加快成都物流基地、西南物流中心、航空物流中心等物流园区建设,支持各区(市)县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建设功能定位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构建连接国际、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物流通道,扩大本地产品销售途径,增强产品市场渗透能力。通过加快物流业发展,进一步缩短城乡时空距离,实现城乡生产要素与产品的快速流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二)加快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工业发展承载力
加快成都电网改造力度,对有条件的区(市)县自筹资金垫资加快电网输变电工程建设给予贴息支持。科学合理地研究和调整电价结构,支持较边远的乡镇合理利用水利资源开发水电。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和实施与成都工业布局规划相适应的公路、电力、天然气、铁路、航空等配套规划,推动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区域中心镇的供电、燃气、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工业发展承载力。
(三)搞好工业环保和节约用地工作,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围绕工业集中发展区,配套建立一批集中处置和综合利用的环保工程和项目。全面推行清洁化生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向乡镇转移。全市力争每万元工业产值能耗2007年降到0.85吨标煤,2010年降到0.8吨标煤,废物资源利用率2007年达到94%,2010年达到95%。严格执行《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项目用地投资定额标准》和《成都市城市工业用地分类及工业项目建筑规划管理暂行技术规定》,规范工业项目用地投资强度,提高工业土地利用率,做到有序和节约用地。
(四)搞好软环境建设,推动城乡经济秩序进一步好转
4.关于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篇四
------------------
http://.cn 四川在线(2011-7-27 14:39:32)来源:四川日报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刘捷
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必然的历史进程,省委、省政府立足四川实际,遵循发展规律,作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决策,对于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努力实现四川发展新跨越。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着力推动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强我省产业整体竞争力。加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切实抓好一汽大众轿车基地、四川石化下游产业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成都汽车、德阳重大装备等重大产业基地。推进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实施“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支持物流园区、总部基地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二、大力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我省城镇体系尚不完善,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特别是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较少。我们要把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和就业吸纳能力,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十二五”期间,我省城镇化率将提高7.7个百分点,有近700万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将新增上万亿元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需求。要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
三、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两化”互动发展。产业发展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延伸产品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城市建设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城镇内涵的提升,促进土地、能源等集约节约,优化城市内部功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加快编制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定位。
5.关于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篇五
加快推进xxxxxx县新型工业化进程
xxxxxx县招商局
2008年,县委、政府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招商引资为第一动力,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县可持续协调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首要举措和一把手工作的重点,尽最大努力向投资者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优良的社会治安环境,周到便捷的服务环境。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引商、爱商、扶商、亲商、富商”的良好社会氛围,极力消除和减少招商引资环境制约因素,树立“人人是环境、改善环境从我做起”、“招商人人有责、个个都是招商人”的理念,形成了全民招商和专业招商相结合的招商格局,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2008年招商引资工作成效
2008年,招商工作不断拓宽引资方式,抓好重点经贸洽谈活动,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积极组织参加西洽会、喀交会、乌洽会、温洽会、西博会。全县新签约项目16个,签约金额19.8774亿元,落实招商引资项目30个(包括续建项目14个),引进到位资金2.9534亿元,同比增长15.6%,完成地区年度目标任务2亿元的147.67%,项目履约率达93.75%。2008年,我县在西洽会、乌洽会上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合同8个,签约总金额11.85亿元,完成地区经贸洽谈会签约任务4亿元的296.25%。
1二、2008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的经验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我县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县领导亲自安排统筹全县的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安排专项经费,并及时、准确分析、解决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二是县领导亲自带队,组团参加了各类经贸洽谈会,并先后两次前赴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四川、重庆等内地省区,进行了考察及回访,了解掌握了一批有意向产业转移客商的信息,并同河南神火集团等多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有效的项目交流和沟通,为我们开展产业转移对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均有一名县领导挂帅,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相关事宜;四是县委、政府领导经常亲临工程建设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部门配合是保障。招商引资工作的系统性特点,决定了招商引资工作不是招商局一个部门就能干好的事。在项目入驻、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工商、税务、建设、国土、环保等多个部门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各部门特事特办,团结协作,从项目审批、征地、安全施工,到项目顺利竣工投入运行,无不是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支持的结果。
(三)客商理解是前提。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热情服务招商引资企业,努力为投资商提供人性化的“保姆式”全程服务,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不能解决的及时请示上报,通过不断的交流,让客商了解我县的实际情况,理解我局所做的工作,同时客商也立足构建和谐的厂地关系,力所能及地尽些企业的社
会责任,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以商招商是策略。通过认真做好已引进客商的跟踪服务工作,鼓励他们大力宣传我县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他们不断扩大信息传递范围,引导他们进行“二次”投资合作和现身说法,延伸企业产业链,增强企业间的关联度,扶持办好现有外来投资企业,从而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前来洽谈投资。
(五)项目宣传是先锋。一是通过赴内地考察学习的时机,围绕我县八大产业加大宣传,并主动与内地同行业龙头企业接洽,达到了预期效果;二是制作了项目宣传册、宣传光碟,并在《亚洲中心时报》上刊登专版宣传xxxxxx风土人情、优势资源、招商项目等,不断提高了xxxxxx知名度;三是充分利用“西洽会”、“乌洽会”、“喀交会”、“厦洽会”、“西博会”等经贸洽谈会作为宣传和招商平台,大加招商引资,并发放近800余份宣传资料,进一步宣传xxxxxx优势;四是利用客商来电和上门咨询等时机进行宣传推介,开展招商。
三、2009年招商引资工作设想
2009年,我们将全面落实县委、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各项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优势资源转换,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抓好电力、煤炭、矿产、建材、盐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中重大项目引进,同时我们对一些投资额不大,但建设较快的项目也绝不放松。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促进县域经济有好友快发展,力争引进
招商引资企业5家以上,使项目履约率达70%以上,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亿元。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已签约、已开工、未开工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加大协调和督查力度,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力求使续建项目早日达能达产,在建项目加快建设速度,未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二)紧紧盯住林果业及畜产品资源优势,争取再引进一批畜产品和农副产品深加项目,尤其是核桃、红枣深加工,保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继续保持已接洽过客商的联系,加强沟通,尽早使客商来我县进行实地考察,以确保意向投资项目尽快转为投资合同项目。
(四)继续加大对新型建材行业的关注力度,依托我县丰富的陶土、页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力争在矿产品开发利用、新型建材方面有所突破。
(五)充分利用“阿温大道”开工建设的有利契机,结合县委、政府对xxxxxx县新城规划和房地产开发的总体要求,争取房地产开发项目再上新台阶。
四、2009年招商引资工作保障措施
(一)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自我加压,认真分析招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抓好督促、协调、服务工作,使已开工的企业按计划顺利完成建设,未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并进一步对项
目进行梳理,努力争取大项目的突破,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的工作目标。
(二)突出重点、合理招商。继续强化优势资源、抓好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树立紧迫感和责任感,建设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对项目进行多研究、多对比、多追踪、多总结,努力寻找突破口,让更多更大有实力的企业来投资。
(三)确定方案,加大协调。及时确定招商方案,及时整理项目和宣传册,做到有预见性和优势性,招商活动达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实做到协调服务,积极办理项目前期各项手续,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力争年内项目顺利实施并有所突破。
(四)加强领导,团结协作。进一步规范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抓好内部协调,注重与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努力建立联合招商工作机制,加强班子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提高办事效率,为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五)借助外力,内引外联。继续利用各类会展对外推介项目,努力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和范围。做好2009年“西洽会”、“乌洽会”、“厦洽会”的前期接洽和项目准备准备等工作,为不断促成新的合作商机和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六)快速推进,确保实施。加强对今年洽谈成功和在建项目的推进工作,定期总结、及时研究和解决企业在落地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持续发展。
同时,对于有意向的重大项目,靠上、盯住、跟紧,加快推进,确保项目尽早落实。
(七)以商引商,以企招商。鼓励企业加强对外合作,借助外力扩大生产能力和经营领域。通过积极组团参与各类合资合作项目推介会、洽谈会,拓展对外交流、推进区域合作,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招商集聚效应。
(八)创新思路,塑造形象。从塑造诚信形象,打造信用环境入手,不断创新思路,规范招商引资工作程序,强化对落户项目的跟踪服务,真心诚意地为投资者服务,营造亲商、惠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6.关于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篇六
1 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1.1 以林竹培育为主的林业第一产业支撑增强
目前, 我市林业建设进入了森林资源全面增长与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实施速丰林、长防林、飞播林工程的基础上, 先后启动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工程, 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量的“双增长”, 森林覆盖率达到41.51%。全市林业用地面积76.8万hm2。其中:用材林面积31.8万hm2、经济林 (不含耳菇林) 1.87万hm2、竹林3.04万hm2。油橄榄基地8万hm2, 银杏基地5万hm2。森林面积达到64.4万hm2, 森林蓄积量达到3759万m3。
1.2 以林产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发展壮大
几年来, 培育了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强的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四川发荣林业有限公司等2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6户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万源市发荣装饰建材、通川区张林河港板业、永达林业等木材加工龙头企业8家, 年加工能力129745m3, 实现产值1.95亿元;壮大了四川天源油橄榄、四川银杏实业、四川金犀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民营龙头企业10家, 年产值1.2亿元。
1.3 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发展加快
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 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 而且保护和培育了生态旅游资源, 为达州旅游业的发展和“林家乐”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 森林生态旅游初具规模。先后建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 省级森林公园8个, 省级湿地公园1个, 生态旅游百佳乡镇4个, 形成了一批农业、乡村旅游观光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 2013年实现旅游收入13.5亿元。
2 当前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林分质量差、结构不合理。从树种结构看, 大部分森林都是以松、杉、柏、杂木为主, 结构单一;从林相结构看, 没有形成乔灌复层异龄结构, 存在纯林、幼龄林多, 复层林、中龄林少。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林产品需求下滑, 对我市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不利。一方面因房地产不景气导致家具、地板、建筑模板等家居装饰产品滞销, 造成市场供大于求。
3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3.1 抓紧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围绕“建设基地、做强龙头, 深化改革、多元投入, 综合开发、加快发展”的基本思路, 进一步完善全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重点产业项目年度任务和区域布局, 指导全市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 突出优势特色, 确立2~3个主导产业, 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3.2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依托生态工程建设和低产低效林改造, 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杨树、桤木、中山柏、竹子为重点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力争2015~2020年新建油橄榄、银杏、珍贵用材林、木本药材12206.1hm2。力争2015~2020年新建耳菇、香椿、树花菜等为主的森林蔬菜6003hm2。以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为重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强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打造精品旅游景点, 不断提高我市生态旅游的竞争力。
3.3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及林业专合组织
林业发展要靠各类市场主体去带动, 龙头企业是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围绕我市优势产业, 在原料保障、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包装上市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吸纳外地大集团、大公司到我市投资兴业。
3.4 强化科技支撑, 提高林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基地建设上, 要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 坚持适地适树、良种良法, 不断提高产业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 增强其辐射示范作用;在产品开发上, 要加大研发力度, 建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攻关体制, 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延伸产业链条, 提升林产品的附加值。
3.5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目标责任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林业产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 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 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 切实解决林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辩证把握生态与产业的关系。各地要围绕林业产业发展目标、任务、重点, 明确年度任务, 将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 确保每项工作有人牵头、有人去抓, 逐级落实责任, 逗硬考核奖惩。
摘要:林业的发展走产业化道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但现阶段林业发展仍受到一些因素影响, 使产业化进程受到阻碍。本文以此为背景, 简单阐述了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分析了目前发展面临的挑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关键词:林业产业化,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塔依尔·牙生.浅议林业产业化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 2010 (09) :97-98.
7.关于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篇七
关键词:新疆哈密 新型工业化 思考
近年来,新疆哈密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哈密在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本文就哈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推进方式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一、分类指导,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
对于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传统能源原材料行业,一要着力推进规模化、清洁化和循环化,在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上下功夫,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二要在延伸产业链,推进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做精、做强,优化产品结构;三要在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推进一体化、集团化、基地化、集群化和发展循环经济上下功夫,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在新材料、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着力扩大规模,着眼于做大、做强,积极支持和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在形成技术领先、产业化领先和促进潜力优势产品的规模化上下功夫;在提供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上下功夫;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提升品牌和竞争优势。通过项目支撑和资源整合,在能源原料产业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的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重点促进高起点、集团化、规模化。二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的发展,龙头企业具有规模、营销和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关联和带动着千家万户和众多中小企业。要通过政府支持和市场竞争,共同培育形成龙头企业。在下游深加工领域,则应发挥民营资本和中小企业的活力,通过招商引资、技术引进、企业集聚,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形成重点产业的带动力。在国家高新区建设方面,要控制项目准入门槛,提高产业层次和水平,研究制定产业项目的准入标准。围绕已确定的重点产业领域,从创新能力(包括R&D经费比重、研发人员比例、新产品占比等指标)、高效发展(包括投资强度、单位用地产出、容积率等指标)、节能环保(包括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值水耗、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指标)方面,有针对性地设定项目准入门槛,在招商和建设过程中,做好产业项目准入管理。
二、培育产业链、形成产业群,提升价值链、提高产业竞争力
适应当今区域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过去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产业链、产业群之间的竞争的要求,这就要求哈密通过培育产业链、形成产业群和挖掘整个价值链,来提高产业竞争力。一是着眼整个产业链的培育:注重产业的上、下游关系、旁向、侧向联系和产业关联,从原料—加工制造—配套全过程统筹考虑,如依托煤炭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矿产原料基地等的建设,提高加工制造业水平,构建煤电、煤化工、特色金属材料用户的战略关系,形成协作配套网络,改善新材料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二是从整个价值链中挖掘、提升产品的价值,改变单纯重视加工制造一个环节,转向统筹市场调研、研究开发、加工制造、经营管理、产业组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品牌建设、营销和产业集聚等全环节,改变目前优良品质、低档次、低价位、低市场份额(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状况,通过细分市场和品牌培育,充分挖掘产品的潜在价值,实现效益最大化。三是形成产业集聚,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对资源进行精深加工、机械制造等高加工度产业、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高技术产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充分分享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分工协作带来的好处。通过良好的社会化服务,将相关产业集中布局,既能够促进竞争,更能够通过分工协作和相互交流,提高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建设机械配套工业园、金属深加工与新材料园、精细化工园、特色农产品加工园等特色产业园。
三、内部驱动和外部带动相结合,形成新的发展推动力
一是通过观念更新、体制创新和发展模式革新,提高自主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加大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力度;通过体制创新,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通过发展模式革新,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快速提升比较优势。二是整合内外资源,实施“外借”模式。扩大开放,大力开展横向联合,大力借用外部经营渠道、外部管理模式、外部经营人才、外部技术力量、外部资金,引进龙头企业,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推进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循环生态型发展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以产业链为纽带,从企业、园区、基地三个层次,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工业污染的监控治理, 加快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淘汰建材、化工、冶金、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中污染严重、高消耗的落后工艺和装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采用和推广无害、低害、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新工艺、新技术,充分利用废弃资源,提高矿渣再利用能力和工业生产废水回收循环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推进综合开发,实现资源合理循环和有效梯级利用,重点加强矿渣、生产过程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加强矿山开采后的复垦和植被恢复,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和谐统一。
五、加强保障措施和政策支持的研究
(一)加快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改善服务硬环境
一是加快道路网络建设。要加快地区内道路建设,升级改造现有主要干线道路,推进乡村道路网络建设,提高道路等级,积极构建方便、快捷的道路网络体系。二是推进三网融合提高信息化效能。加快邮电、通讯、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努力实现信息产业与工业、农业、金融、教育等多个行业的有效对接。
(二)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构筑投资环境支撑体系
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管理方式,树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和自治区政策,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鼓励创业。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多样化企业发展。二是对制定重点行业规划,并加强和改善宏观指导。三是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支持认证检测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展示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构建人才和技术支撑体系
一是重点完善人员聘用、职称评定、收入分配、岗位管理等办法,争取通过重要人才的引进促进一方事业的发展。二是加强与东、中部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办学、委托培养、研究开发的力度,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三是以掌握特色产业核心技术为目标,组织“产学研”攻关,扶持关键技术研发、共享信息化平台,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中介、科技试验、孵化器等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四)推进产业管理模式和机制创新,优化产业管理和服务
一是通过“政企联手”开发建设或企业独立开发、经营、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创新工业园区运作机制和园区开发模式。二是创新和强化产业管理组织,强化重点项目服务。支持地区内各行业协会、商会的建立,并给予其必要的资金支持,发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三是要抓好园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园区相关服务。建设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四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条件,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和限制的领域,都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维护公平竞争,促进多样化企业发展。
(五)做好与上级部门的衔接工作,争取政策支持
一是除了国家已出台的投资方面支持新疆发展的差别化政策外,建议积极争取国家实行更加具有竞争力的差别化电价政策。二是为保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建立境外资源供应基地,争取国家在重大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方面给予支持。三是构建地方、兵团、央企等各类投资主体的协同发展机制。
8.关于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篇八
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地区的实力所在、支撑所在。加快培植和壮大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是园区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近期,按照市委政研室的要求,X组织有关科室对园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以规划设计为龙头,明确新型工业发展布局。按照“大园区”和“错位发展、集约发展”的思路,突出规划龙头作用,聘请专家对园区产业规划、布局进行全面、系统地修订完善,规划了建成区、西区、北区、空港产业片区、文化创意产业片区、海曲新城片区等六大片区,进一步明确各专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解决园区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聚不强的问题。其中,建成区重点发展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西区重点发展“四新一海”等新兴产业;北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汽车配件等产业;空港产业片区着重发展空港工业及临港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片区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海曲新城片区重点发展研发、旅游、商贸及高端居住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园区为主的新型工业经济“隆起带”的发展格局。
(二)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打造新型工业发展平台。坚持“规划先行、高点起步、综合配套”的原则,按照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布局,高标准做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搭建园区发展大框架,全面建设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工业发展园区。近年来,累计投入建设
—1—
资金近20亿元,硬化道路100公里,铺设管道390公里,安装路灯2300基,完成孵化及公共服务楼房23栋、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水、电、气、讯等“九通一平”。特别是2012年,投资1.67亿元,对204国道以西山海路、学苑路和两条园中路等4条道路进行了配套建设,对园区北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并对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对建成区市政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新建公租房1座、研发楼2座,其中1#研发楼已建成启用,吸引了中国首个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入驻经营,搭建起了园区乃至市、区招商引资的新载体、新平台,奠定了在全区新型工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
(三)以项目招引为抓手,增添新型工业发展动力。始终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坚持规模与质量、内资与外资、引进与服务“三个并重”,围绕新型工业发展、产业集聚、上下联动,集中精力攻难点、破重点。2012年,新招引到位资金项目35个,考核到位资金7.1亿元。引进了像世界500强企业——甲骨文公司投资的云实训基地、残友科技、电信枢纽楼、旭龙光电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促成了青岛华仁与洁晶药业、兴业汽配与青岛海立美达的合作、重组。其中,重组后的华仁药业计划投资2.2亿元,新上3条生产线,投产后,年可实现新增利税8000万元。近年来,园区累计入园项目179个,投产企业110家,经重新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高新技术产品有100多种。
—2—
(四)以产业集聚为重点,提升新型工业发展水平。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和“一个功能区、一条产业链、一个增长极”的发展目标,对各园区实行规划、配套、管理、政策“四统一”管理,着力提升园区承载力,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海帝、思科骋创、蓝晶易碳为主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以健元生物、华仁药业为主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以七星汽配、兴业汽配为主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以荣信、佳食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华伟纺织、东利地毯、锦绣纺织为主的现代纺织业,以凌雪糖业、红星美凯龙为主的现代物流业,以及以山东大学实训基地、甲骨文云实训基地等为主的创意服务外包产业等特色产业集群。
(五)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培育新型工业发展优势。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围绕园区五大主导产业,积极鼓励企业挖潜改造,加大技改投入,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生产流程,延伸产业链条,增加科技含量,降低消耗,不断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2012年,投入技改资金20亿元,重点抓了美佳、兴业汽配等41个技改项目。其中海恩锯业圆锯片基体热处理回火炉集中智能化控制系统、金禾生化航天诱变选育优良柠檬酸菌种研究等项目,被列入2012省经信委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由荣信水产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完成的“水产品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成果,通过了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另一方面,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国蓝
—3—
色经济引智试验区”等平台,完善“政府搭桥、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推进产学研合作。2012年,组织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后备企业12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申报并获批市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8家,全区国家级、省级、市级技术中心分别达到4家,省级14家、市级30家;专利申请量99件,专利授权量68件。
(六)以政策扶持为支撑,优化新型工业发展环境。将突破新型工业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的核心任务之一,明确了未来五年工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在政策扶持上,出台了一些列扶持发展政策,统筹安排工业扶持专项资金,设立了工业企业过桥资金、助保金铺底资金和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建立了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健全完善工业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实行工业金融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近年来,金融机构先后为中小企业发放助保金贷款9640万元,累计发放“过桥资金”7250万元,全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到6家,58家企业申请AAA级信用等级。在管理服务上,成立了区工业发展工作指挥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实行个性化服务,并对重点产品进行全方位推介。在产业发展上,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一手抓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全力加快“转、调、创”步伐。连续筛选出几十家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高、成长性好的工业企业进行重点培植,建立完善了规模企业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使一批传统企业实现了规模的扩张
—4—
和层次的提高,提升了产业发展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工业总量、企业规模较小。截至2012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家、分别占全区的25.6%,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利税分别占全区43.6%、65.2%、62.6%、65.7%。园区内过亿元企业21家,仅占入园投产企业总数的19.1%。过10亿元的有4家,仅占企业总量的3.6%。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整体竞争力亟待提升。目前,园区拥有市级以上技术中心的企业仅占园区内生产企业的43.6%,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仅占40%左右。部分企业重生产、轻研发,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较低,生产产品多属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初级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境地。
三是产业层次、产品价值较低。园区食品加工、纺织抽纱等传统行业仍占园区的55%以上,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虽已起步,但尚未形成规模,整体产业层级相对较低,还没有形成叫得响、影响大的产业集群;园区工业产品多以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初级加工品为主,产品结构单
一、利润微薄、层次较低。
三、下步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一)围绕产业升级,在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上求突破。统筹考虑政策导向、发展趋势、未来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研究论证产业定位、发展重点和推进措施,围绕装备制造、电子
—5—
信息、服务外包、海洋生物医药、食品深加工和纺织抽纱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培植5个以上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一方面,坚持走“改造提升、创新驱动”的路子,引导食品深加工、纺织抽纱、木器加工等资源加工企业加大生产工艺和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资源加工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在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同时,切实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引擎,统筹推进“四新一海”产业发展,重点抓好华仁药业、洁晶药业、兴业汽配、海帝电器、百瑞特电气等项目,推动全区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围绕产业集聚,在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上求突破。市、区明确提出“要聚力突破园区发展”,并将香店河开发建设作为重点工程项目。要紧紧抓住这些机遇,把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点,放在提升园区承载力上,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合”的原则,高起点完善建设规划,高标准整合园区资源,从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全力支持园区发展。要按照城镇化、生态化的理念,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统一政策,不断提升开发层次、优化空间布局。同时,要实施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规模小、质量差、回报率低的项目一律不得单独供地;对入园企业要制定奖优罚劣政策,对那些长期占而不用、不能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要坚决予以退出。
(三)围绕培大育强,在壮大工业企业群体上求突破。大企业、大集团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区域发展的“推动器”。推进新型工
—6—
业化,必须在培大育强上下功夫,倾力打造一批能够影响全局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一批骨干企业群体。一要着力打造龙头企业。对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成长性强的企业,要按照“一企一策”的办法给予重点扶持,实行个性化服务,争取培植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小巨人”。二要积极扩大企业群体。加快实施成长型企业“倍增计划”,在政策引导、环境创造、技术支持上予以倾斜,鼓励企业扩大生产、扩张规模。要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强和规范对中小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帮助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努力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三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要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资源整合、开拓市场、企业维权等方面的作用,避免盲目竞争、无序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加快形成众多企业“抱团”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围绕加大投入,在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上求突破。一要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围绕重点产业,主动寻求战略投资者,盯紧国内外龙头企业、知名公司,积极创造条件让大企业、大集团来园区落户。二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大力弘扬创业精神,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即帮”原则,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准入门槛,大张旗鼓地支持创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三要大力发展融资服务体系。鼓励银行扩大信贷规模,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金融组织,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尽快形成强势突破、全面开花的融资局面。
—7—
(五)围绕自主创新,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求突破。坚持传统产业“高新化”,推动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依托国家级孵化器、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和48处技术实验室等载体平台,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引进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扶持壮大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进一步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积极营造支持名牌建设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项目,申报专利产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赢得行业话语权。要切实加强人才资源开发,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加强职工技术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做活培训开发和引才借智文章,为全区新型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9.关于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篇九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为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1、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2000年以来,我省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09年达到46%。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湖北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2、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按照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要求,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推动全省城镇化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以加快中小城市和中心镇提质扩容为重点,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明和谐,城镇布局科学,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基本原则。坚持创新理念,科学发展,切实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镇带动,产业驱动,努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确定城镇发展定位和城镇化途径;坚持规划先行,集约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坚持生态优先,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坚持城乡统筹,优化结构,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切实保证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4、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2%以上; 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高,每年转移农村人口60万人以上,五年共新增3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镇,其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吸纳90万人以上,中小城市和县城吸纳130万人以上,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吸纳80万人以上;城乡产业良性发展,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条件大为改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中部地区 前列;城乡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快速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基本构成经济文化生态强省的城镇体系。
二、优化布局,科学构建城镇体系
5、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坚持“一主两副”的总体格局和“大小多少”、“三个层次”的城镇化发展思路,把武汉城市圈和“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做大做强,把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城市(县城)、中心镇做多,逐步归并和减少村镇数量,缩小城乡人均住宅占地规模,形成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为支撑,以湖北长江经济带为纽带,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到2015年,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由6个增至15个左右,中小城市由40个增至50个左右,3万人口以上的建制镇由46个增至100个左右。
6、做强武汉城市圈。继续支持武汉市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具有竞争力的特大城市。发挥武汉市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大力构建区域统筹规划体系、产业统筹布局体系、设施统筹建设体系和市场统筹共建体系,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功能互补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布局合理的城市连绵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城乡统筹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成为全国性的发展活力足、核心竞争力强的城市圈。
7、做大“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要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增强区域辐射力和竞争力。“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以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核心,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要优化城镇布局,科学整合资源,实行集群发展,提高综合实力,发挥其对鄂西南和鄂西北地域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现有设区中等城市要依托中心城区,完善城市功能,打造优势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带动区域发展,2015年前形成大城市规模。
8、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加快沿江交通体系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优化沿江城镇布局。把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生态良好、产业发达、市场繁荣、城乡协调、社会和谐,引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和生态文明示范带,成为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主轴,成为长江流域要素承载能力最强、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带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9、加快县级市和县城发展。县级市和县城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逐步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20个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市)要率先发展成为人口聚集能力强、功能完善的中等城市;20个发展基础较差的县要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县城规模,提升经济实力,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其他县级市和县城要按照资源状况、发展基础和环境容量,通过扩容提质,突出城市特色,创造小城市向中等城市过渡的条件。
10、大力培育中心镇和特色镇。优先支持县域中心镇,集中打造特色资源镇,使其成为接纳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节点。遵循城镇自我发展内在规律,根据经济基础、历史延续和辐射功能,每个县域要建成1至3个综合实力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特色明显的中心镇或特色镇。“十二五”期间,选择100个重点中心镇,实施扩权强镇,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按小城市规模和标准建设,使其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副中心;结合重点景区建设,以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名镇创建为契机,集中打造100个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增强吸引力和服务功能,使其具有鲜明的人文和生态景观特色。在此基础上,选择一批镇区户籍人口在5万以上、产业支撑强、镇区建设发展较快的建制镇作为镇级市建设试点,赋予县级管理权限,将其建设成为发展领先、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县域小城市。
11、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编制和实施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充分利用土地整理、建材下乡、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以中心村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抓手,搞好村庄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从今年起,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每年建成200个左右的农村新社区或中心村,2015年要实现市郊和建制镇周边村庄农村新社区建设全覆盖,全省建成1000个示范宜居村庄,节约村庄住宅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
三、聚集产业,增强城镇经济实力
12、优化城市群产业布局。武汉城市圈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理分工和布局延伸产业链。武汉市要重点推进现代产业优化升级,圈内城市要重点围绕武汉龙头企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做好配套和深加工,逐步扩大产业链和增加产业集群。武汉城市圈要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到2015年,要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基本现代化。
“宜荆荆”城市群要充分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的带动作用,通过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深加工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逐步形成能源、精细加工、农产品加工、纺织、化工、医药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构建沿江经济带先进的产业集群和特色的旅游区,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带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稳步增加。
“襄十随”城市群要充分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樊的带动作用,挖掘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和汽车产业,逐步形成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轻工、食品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为城市群发展和就业打下基础。
1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壮大县域经济规模。根据本地区资源特点和城镇功能定位,发展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重镇、旅游重镇。培育特色产业,着力培育一批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功能和公共服务体系,将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交通路网建设结合起来,强化城镇综合功能,提高城镇的集聚效应和综合承载能力。用工业化理念、工业化的管理和营销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建设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担保再担保体系建设。大力优化发展环境,继续扩大县(市、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省财政继续安排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促进县域城镇成为承接农村劳力转移的主体。
14、着力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扩大服务业规模,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咨询、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运用网络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推进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商贸流通和家庭服务等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建设一批有竞争力的动漫游戏、新闻出版、健身娱乐和竞技表演等文化体育产业基地,促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多样化发展。从完善产销、科技、信息和金融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入手,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充分发挥旅游业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优势,加快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建设,壮大旅游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城市、旅游强县和旅游名镇名村。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放宽服务业行业准入,深化服务业领域改革,落实服务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加强对服务业的用地支持,完善服务业价格政策,拓宽服务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服务业在优化产业结构和聚集就业人员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强化功能,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15、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城乡发展规划,着力增强各类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制订《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开展城镇密集区和跨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研究,适时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实现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专项规划的合理衔接,并为城镇发展预留空间。以县(市)为单位编制城乡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城乡居民点和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发展,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纳入省支持的中心镇和特色镇的镇总体规划实行省级备案核准制度。认真实施《城乡规划法》,制定出台《湖北省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派驻规划督察员制度、违反规划行为处罚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省域和跨区域性规划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和派驻规划督察员等工作。各市(州)、县(市)人民政府对本区域内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要给予资金保证。
16、加快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优先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业,加快构建完善有效辐射国家各区域经济中心、高效连接省域内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和交通枢纽的运输走廊。大力加强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通过路网加密和扩能改造加快完善干线铁路网结构,积极推进城市圈城际铁路的建设,提升主要城市的铁路枢纽地位。加快打通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高速公路通道,扩大国道、省道的覆盖范围,建成以武汉和宜昌、襄樊等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公路主枢纽。重点畅通长江,渠化整治汉江,打通江汉运河,打造以武汉新港为龙头,以鄂东组合港、荆江组合港和三峡物流中心为支撑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快推进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将武汉打造为区域大型航空枢纽,改造提升宜昌三峡、恩施、襄樊机场的服务功能,新建神农架、武当山等机场,进一步完善区域航空布局。加快推进区域管道网络建设,完善能源供应体系。加快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城际交通建设,重点加强武汉及区域中心城市与其它城市之间的便捷沟通,强化其它城市之间的高效连接,将武汉打造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其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各运输方式的衔接配套,注重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的发挥,做好城际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的有机协调,形成一体化、低碳的综合交通体系。
17、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水平和运行效率。加强城乡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完善供水网络,提高制水工艺,抓好城乡备用水源和水质监测,确保2015年全省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加快燃气设施建设,提高燃气覆盖率和供应保障能力,到2015年,全省城镇燃气普及率达到90%,建制镇达到60%。完善供电网络,加强老旧电网改造,调整优化电源结构,健全分配电网和供电预警保障机制,保障城乡供电用电安全稳定。大力推进数字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信息网络,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现代远程教育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坚持城市地上与地下空间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浅层空间,逐步扩大城市空间容量,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加强地下管网建设,集中配套建设地下公共管沟,统筹协调各类工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省级财政逐年增加城市建设维护资金和小城镇建设以奖代补资金。
18、抓好城镇住房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的方针,合理利用土地,科学有序地发展房地产业。以“住有所居”为目标,建立健全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和城镇房地产市场发展。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服务,引导住房的合理消费,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对城镇周边的农村住宅、土地整治安置房建设,要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严格控制城镇规划区范围内个人建房。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不断改进住宅的性能和质量,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建设,推行物业管理全覆盖。
19、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口计生、社会福利等等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延伸。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健全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实施“阳光工程”等就业推进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实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大力实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城乡居民丰富多彩文化生活的需求。建立完善社区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20、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镇大型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加强隐患排查,确保各类设施安全运营。建立健全城镇防洪安保体系,完善防洪预警机制,加强各类防洪设施检修和加固,确保各类设施正常运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防预警体系,科学规避地质灾害多发区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提高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标准和抗震能力。建立健全城镇应急防控处置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把物防、技防建设纳入城镇规划,综合设计,同步建设,提高城镇治安防控水平和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城镇安全有序运转。
21、突出城镇文化特色。坚持文化为魂,塑造城镇形象,打造城镇品牌。广泛吸收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注重突出地域、历史、民族和文化特色。重要地段和建(构)筑物应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形成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乡土建筑保护规划,重视历史文脉的传承、发展和展示,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镇文化内涵,彰显荆楚文化魅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五、改善环境,着力建设宜居城镇
22、全面推进资源节约。走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发展道路,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鼓励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建设模式和生活方式,把节约用地放在突出位置,按照节约、集约、挖潜原则安排城镇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乡能源利用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和水平。严格实施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全面实施建筑节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墙体材料、散装水泥。今后五年,全省发展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00万平方米,实现建筑节能520万吨标煤。各级政府要设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支持建筑节能科技研究、标准制订、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产业化发展、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型公交车和电动汽车,大力倡导自行车、新能源环保汽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推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节水工艺、技术和器具,鼓励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大力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
23、大力开展减排治污。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大规划环评落实力度,从源头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和纳污红线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落实治污减排措施,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加强“三库”(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清江库区)、“两江”(长江、汉江)、“两湖”(洪湖、梁子湖)等重点水域的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工艺,加强运营监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以奖代补制度,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益。到2015年,武汉市主城区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改革,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到2015年,全省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加大机动车尾气、城镇工业污染、建筑扬尘和噪声等综合治理力度,逐步降低城市污染指数。
24、广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按照“三改”(棚户区、旧城区、城中村改造)“一整治”(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要求,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整治设施不配套、功能环境差的旧城区、旧居民小区。引导支持“城中村”实现以集体土地转为国有、村民身份转为市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集体资产转为公司制运营为方向的四大转变,加大改造力度,增加集体和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农村村庄环境整治要以建设宜居村庄为目标,严格生态保护,加强水环境治理,完善垃圾收集处理机制,配套建设道路、沼气、供电、供水、广电通讯设施,引导村民集中居住,提高文明程度。
25、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加强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科学规划生态功能区。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加强城市过境水系、周边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湿地、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并为城市发展预留足够的绿化空间,科学构建城镇整体绿色生态网络,努力彰显“千湖之省”的城镇特色与魅力。各级财政要加大对风景名胜区和城镇绿化的投入力度,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绿化和江岸、河岸、湖岸的绿化整治改造,支持县城、村镇绿化建设。到2015年,全省城镇建成区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5%、38%和11平方米以上。
六、统筹互动,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6、引导各类公共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乡镇流动。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六个一体化”,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产业发展,实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乡镇流动。鼓励城市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面向农民搞好服务,城市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城市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城和小城镇转移,城市商贸、物流、金融、咨询等服务业向乡镇延伸,城市投融资平台为辖区乡镇建设筹集资金,城市社会资金投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完善各类人才到乡镇服务的政策体系,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村(社区)任职,城市人才到乡镇建功立业。继续抓好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突破。
27、优先支持中心镇、特色镇快速发展。加快中心镇、特色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扶持中心镇、特色镇做大做强做特。逐年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对中心镇、特色镇重点予以支持。中心镇、特色镇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由国土部门单列优先安排解决,其建设用地的出让金重点用于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探索设立镇级市,扩大土地使用权、财政支配权、行政审批权和事务管理权,建立城镇管理综合执法队伍、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和招投标中心,完善城镇功能。
28、鼓励公益设施向乡镇延伸。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确保农村校舍安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到农村设立网点,抓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提升农村商贸流通设施水平。积极推进城市公交、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村镇延伸,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完善为民服务代理制,健全县乡村上下联动、功能完善、运转有序的为民服务工作体系,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七、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城乡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29、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进一步提高村庄环境整治资金的使用效益,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鼓励有实力企业运用BT模式参与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鼓励县(市)和小城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采取市场方式设立城镇建设投资融资平台。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平等进入新一轮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国家和省级各类资金投入到县级整合捆绑统一使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和市政公用事业服务标准,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在建制镇恢复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开征污水处理费。城市维护建设税、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处理费全部用于镇区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
30、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到城镇安居乐业。在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相对稳定的职业或合法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有序向城镇转移,改革户口迁移审批制度,简化户口审批手续。加快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与户籍管理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让进城务工人员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培养和发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在配置人力资源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城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强进城务工农民就业指导,加强农村劳动者职业能力建设,逐步健全乡镇(街道)劳动权益维护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组织,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稳定就业。
31、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规模相挂钩、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相挂钩的机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要重点向中小城市和3万人以上规模的城镇倾斜。深化农村土地产权试点改革,建立区域统筹流转的土地利用机制与制度,探索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实行集体土地资产化管理,允许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进入统一的土地市场。在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中,需占用农用地的,实行“先用后补,占补平衡,奖励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32、积极引导镇、村适度规模发展。按照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产业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合理确定城镇行政区的数量和规模,提高市、镇的综合效益。各级政府重点支持镇区人口6万人以上的中心镇和镇区人口3万人以上的特色镇。要通过政策引导、规划调控、倒逼机制,把中心镇做大,将有限的资源向中心镇集中。鼓励归并功能弱小、不适宜发展的乡镇。鼓励建设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中心村或农村新社区,积极稳妥地推进村改居(社区),进一步优化镇、村布局。积极探索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3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和救助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加强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机制,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和管理体系,整合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管理资源,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的统一。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分配、管理机制,五年内基本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场棚户区改造。
34、创新城乡管理体制。建立城乡一体、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城乡管理新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建立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规划管理机制,严格实施用地红线、水体蓝线、绿地绿线、历史文化保护紫线、市政公用设施黄线、公共服务设施橙线等“六线”管理制度。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快工程项目建设组织方式改革,逐步实行城乡一体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区、街(镇)政府的管理职责,保证街、居两级工作经费。把社区管理摆在城乡管理的突出位置,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健全公共服务组织,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和社区服务组织,促进社区居民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完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促进城市管理人本化、科学化、数字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转变职能,优化环境,积极推行项目审批全程代理制,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办公,建设服务型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应依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明确县、乡镇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职责,提高管理效能,防止执法管理缺位。要尽快研究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八、加强领导,切实保障新型城镇化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35、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成立推进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各地党委、政府要相应成立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城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指导协调,及时研究和解决推进城镇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配齐配强重点中心镇领导班子。
36、切实增强工作合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认真调查研究,提出具体实施意见。要强化大局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领导干部专业培训,提高驾驭新型城镇化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专业培训,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规划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和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城镇化、参与城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37、严格考核机制。创新思路,强化手段,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不断增强各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执行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省委、省政府将组织专班,定期对城镇化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导向作用。每年召开一次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并组织各地就城镇化工作相互观摩。
10.关于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篇十
1 广西农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广西农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拥有相对于农村更强的资源、组织、技术、规模、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区域化布局,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抓好科技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1.1 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截止2012年底,垦区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拥有固定资产共50.1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共81.57亿元、税后利润2.13亿元、上缴税金4.41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2家、1亿~10亿元以上的3家、5001万元~1亿元的4家、3000万~5000万元的2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推动垦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作用增强
垦区龙头企业以点带面形成以农场为基础,乡镇为单位的大面积、规模化种养基地,辐射带动甘蔗、木薯、畜牧生猪、优质果蔬、剑麻、茶叶、水产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种养面积10多万hm2,年出栏肉猪166万头;带动农户及农场职工29.8万户、其中订单带动农户23.5万户,产业化组织带动就业人数55.1万人,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累计达7.2亿元。
1.3 农垦特色的“种养加”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
近年来,垦区努力扩大和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打造甘蔗、木薯、畜牧、剑麻4大循环经济产业链。甘蔗产业方面,在生产机制糖、酒精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精制糖、浆纸、糠醛、郎姆酒等精深加工产品,其中郎姆酒项目已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点项目;木薯产业方面,在生产普通淀粉、各类变性淀粉和酒精的基础上,构建起“木薯种植→淀粉加工、木薯渣生产酒精→酒糟渣生产瓦楞纸→废水处理生产沼气→污泥废渣生产有机肥料→薯皮薯秆生产颗粒燃料”一整条完整的木薯产业链;剑麻产业方面,在生产传统剑麻制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钢丝绳芯等高端产品,并对麻渣、剑麻水等副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生产皂素、有机肥等高附加值产品;生猪养殖方面,通过推进沼气工程建设,形成了“猪—沼—电—蔗”的良好循环经济模式。
1.4 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出去”发展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以东盟为重点,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走出去”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以外促内、内外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一是广西农垦东盟木薯产业化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广西农垦越南归仁年产10万t木薯干法变性淀粉及配套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12年10月正式竣工投产,二期工程同时开工建设;印尼标准厂房及仓储项目通过可行性评审,目前正在办理前期各项手续;木薯技术合作项目———柬埔寨(马德望)年产30万t木薯淀粉、年产30万t燃料乙醇合作投资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试产;木薯原料基地建设项目———柬埔寨腊塔纳基里木薯种植开发项目和缅甸仰光木薯种植基地合作项目已完成项目组团初步考察工作,并就下一合作进行洽谈中。二是广西农垦中缅替代种植合作项目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完成种植剑麻500 hm2,开割面积近300 hm2。
广西农垦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龙头及竞争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偏少,总体带动能力不够强;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还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够强;三是龙头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较弱,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境外农产品加工投资周期长、收益低,风险大,项目投入大,后续资金投入缺紧,申请政策支持遇到一定困难,境外高素质人才缺乏等。
2 加快推进广西农垦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2.1 基本思路
按照自治区农业产业化“339”工程总体规划要求,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加快产业循环经济建设,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甘蔗、木薯、生猪等优势产业,巩固发展剑麻、水果、水产等特色产业,调整调优做强茶业、乳业,因地制宜壮大其他产业,探索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形成农垦特色鲜明、产业链比较完整、核心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现代产业集群。其中,到2015年,糖业集团通过一批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的实施,年销售收入力争实现100亿元;明阳生化集团力争年经营收入50亿元以上,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亚洲第一木薯产业化龙头;畜牧集团力争建设成为中国西南一流现代化畜牧(生猪)龙头,实现年经营收入50亿元以上;钦州公司努力打造成为年经营收入10亿元的以水产为主、第二三产业综合发展的企业集团。
2.2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2.2.1 扩大规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以优势产业为依托,遵循工业化发展、产业化经营、集团化运作的思路,按照自治区农业产业化“339”工程的总体规划要求,将垦区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成较具规模的龙头企业,继续培育和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龙头以及自治区“一乡一业”特色产业示范样板,全面提升管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2.2 发挥特色优势,着力抓好基地建设
产业基地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要求,进一步加强以水利为基础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节水灌溉、低产农田改造、高产攻关、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发展精准农业,建立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和装备的集成示范,加强农机化建设,推进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种特色化、市场国际化,形成大发展、大流通的态势,推进集约化经营,促进优势产业群的加快发展。
2.2.3 加大农业产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增强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促进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着力推动企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大应用先进科技、适用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2.4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级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扶持,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链延伸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继续加大对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予以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扶优扶强,充分发挥重点龙头骨干企业在推动管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2.5 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大力发展和健全完善订单农业,促进龙头企业与农工(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可持续发展机制,保护企业和农工(户)的利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工(户)增收的带动作用,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
2.2.6 着力抓好“走出去”发展
【关于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加快推进的建议10-23
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实施意见10-06
关于重庆导游词的10-30
关于重庆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01-14
关于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调研报告07-07
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08-16
关于加快推进宜宾城镇化建设的建议09-06
关于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有关工作的汇报10-05
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汇报11-14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的通知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