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新理念(精选11篇)
1.国际教育新理念 篇一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国际教育新理念读后感。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感自己的教学理论学习很不够,21世纪是一个“学习化”时代,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因此,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便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急迫了。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教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读书带有了一定的功力性,我主要还是读跟我们教学有关的书籍比较的多,主要还是阅读杂志为主,其他类书籍买的比较少,下面我跟大家交流一下,我最近读的一本书,顾明远主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其实我也是冲着顾明远的名气去选择这本书的。这本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宏观教育理念;第二部分介绍一般的教育理念;第三部分介绍教与学的理念。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让广大教师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以现有教育教学理念为起点,以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能较好的回答我们教学中碰到的常见的几个问题:第一,“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经济出露端倪”已经成为我们的常用话语。第二,广大教师早就摈弃了注入式教学法,而接受了启发式教学法,特别是近几年来,许多引进和自创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这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三,一定的理念支配着一定的行为,教育也不例外。
这本书听起来都是理念,很理论化,但读起来却不会很枯燥,因为跟我们平时的教学都是紧密联系的而且能直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教学中的难题,读后感《国际教育新理念读后感》。
比如书中介绍的“掌握学习理论:让差生得到同样的发展”,就是一个我们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难题。
差生是我们老师最为头痛的一个大问题,我想刚刚结束的考试,大家肯定也在为差生摇头叹息了。怎样解决差生问题,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可能会为我们打开一个好的思路。
传统教育中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总怀有这样的预想:大约有多少学生会成为优等生,有大约多少学生将成为中等生、有多少会成为差生。不知道我们在座的老师你们是否也有过这样想法?这一系列预想,通过分等程序、教学方法与教材,传递给学生。这种传递造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通过分等程序学生的最后分等与最初的预想相差无几。布卢姆对这种“预想“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样传统的教育“预想”是当今教育体制种最浪费、最有循环性的一面。他压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破坏了相当数量的学生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因此布卢姆指出了对于改善每个学生的教育,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我们对学生与学习的看法的改变。由此,布卢姆提出了他的掌握学习理论,并因此而被称为是“摧毁美国教育的人”。
为掌握而教的具体做法是:采取“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即在每个单位完成之后进行“诊断测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通过测验的学生,由另一位教师有计划的作与第一次不同的讲解,一直到他们掌握有关教学内容为止。这种方法被称为“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对目标射第二次箭”。
为掌握而学就是要使学生确认自己的学习能力,把自己看成是胜任学习的。按照布卢姆的说法,这是学习对学生自我观念所产生的影响。布卢姆认为,学生经常表现的不及格和学习不胜任,会引起学生怀疑自己的应付能力,因此要引导他们在校外体验中寻求信任和胜任。布卢姆强调,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经验,他们就会不仅在校内,而且在校外都会完全地拒绝学习。掌握学习能给学校带来生机,给学生带来信心,并帮助学生在各类学习中发展一种毕生的兴趣。
2.国际教育新理念 篇二
新课程改革, 已经成为当今乃至今后教育的主流, 深受广大师生的关注。但在新旧交替的转型期, 也使一些教育工作者感到茫然, 不知所措。作为一名教研工作者, 如何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更加深入, 本人提出一些建议。
1. 加深对语文课堂新理念的渗透。
新的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 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经验中感悟出来的, 是教师教学后进行反思的新体验。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 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新理念要求,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教师讲授虽然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但主张教师能够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 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 时刻注意教什么, 怎样教, 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达到目的, 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 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 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 发展智能, 培养能力。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时, 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 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 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 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 实际上经常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 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 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 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
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 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 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教学评价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评价是教学检测的导向, 实施新课改必须发挥评价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创新潜能,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种潜能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并悉心引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感受创新这一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乐趣, 使学生信心十足。从教学的准备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 若没有评价这一重要的操作步骤参与其中, 就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就不能完成整个教学的“周期”。教学评价可以说既是一个教学过程的结束, 又是下一个教学过程的开始。它发挥了预测、监控功能, 又起到了反馈、管理的作用。
课堂评价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 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 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 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 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 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
2.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当代社会, 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势在必行。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 面临信息社会的严重挑战, 必然作出改革,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语文教育中, 不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 而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在体现先进教学理念的建构中, 计算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不能说计算机就是唯一的教学资源。重要的是各种学习资源 (包括教师) 的综合运用, 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的独特作用, 从而形成各种学习资源集成的、优化的学习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 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 编辑出语文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了解到语文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相互之间提问题和反馈意见, 可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载体, 激发学生对学习浓厚兴趣, 有效地改变教育的单调模式, 使其将乐于学习落实到实处。
3.国际教育新理念 篇三
1.师生伦理关系
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还有一些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一切,不相信学生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心理和各种能力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的推行和落实是要致力建立一种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生伦理关系。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1 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有了这一个思想关系,教师就会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这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幸福感就会得到满足和发展。学生实现自己愿望和价值的欲望就会增强,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态度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学习效率就会大为提高,学生的个性心理也会得到健康发展。
1.2 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要充分感受到学生是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一个社会人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它是受法律保护的,侵犯意味着违法。学生各方面权利得到全面保护,对学生的完美个性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作用,完美个性的形成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是一种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对教师可以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对学生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更为和谐完美的发展环境。
2 师生情感关系
师生情感关系是教活动宝贵的动力源泉,也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情感关系¨问题曾经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从整体上看,其现实状况仍难令人满意。有很多教师对学生只是冷冰冰的知识传授,没有生活上的关心呵护,或是也有热情的关心,可学生却象一块捂不热的石头,总是让教师感觉到他的冰冷不化。这种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情感冷漠的现象十分普遍。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厌学就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
师生情感也是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2.1 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这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职业道德,同时也是自己教学的基础。亲其师,信其道。你对学生付出了真情,学生必然会亲近你,这就有利于你的教学。也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对教师的关心好像是不领情,其实这些学生内心深处更需要关心。他们大多数是内心深处以前长时间孤独,缺乏温暖所致,以致现在对你的关心有比较强烈的不信任感,排斥感。学生的心灵是幼小的,稚嫩的,单纯的,只要让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你是在关心他们,他们最终是会感受到并且先天性地乐意接受的。我们应该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也必然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师生情感氛围。
2.2 展现教学过程魅力,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一堂课是否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学生下来后是不是还想自己主动翻翻书去看看你所讲授的内容,是不是还想主动去学习,是不是还期望着你再去给他们上课,这就要求教师要想办法创新自己的教学,来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你所教学科的兴趣,增强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都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好方法。
2.3 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一位教师如果有着完善的个性,具备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多才等优秀品质,那他必然是一个具备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师,在学生中必然是一个高大的形象,他也必然会受到学生们的崇敬和爱戴。完善自我个性,这也是优化师生情感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总之,在新理念下的课程改革,是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和谐交往为基础为目的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师与学生关系中,教师永远是主导。为此,在目前阶段,教师要全身地投入,多方面地探讨新型的师生融洽相处并行之有效的良方妙药,以便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篇四
其次,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落到实处,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从教学观念到课前准备、学中点拨的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意识,确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具有对自身认识和掌握客体的活动的自主支配权的观念,并且落实到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发起和主动推
进的行动上。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并实践着参与学习的学生个体的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塑造学生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一条件。“自主学习”也是学校一直以来积极提倡教师学习的一种先进教学思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在会议中阐述过它的优点,并且组织教师去其他学校观摩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先进的教学思路,在我校通过教师的学习和理解,已经运用到了教学实践中。第三,袁教授在《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指出,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在当今社会,良好而民主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包括平等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心理关系、公正的工作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平等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从传统的教育观来看,教师与学生之间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体现在控制与被控制上,并带有强烈的“支配—服从”的色彩。但是现在教师不再是高高的独裁者,而是去为学生服务的,给予学生帮助的。教师只有明确了这一点,学生的人格才能得到尊重。教师对学生教育控制的方式和手段,要有艺术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这就要求教师应摒弃说教、灌输的教育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创造精神。教师还 要善于自我克制。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尊重学生,甚至伤害学生的行为,往往是由“恨铁不成钢”时引起的盛怒或者是急躁之下发生的。这样做不仅对德育学生不利,反而导致师生关系恶化。这时,教师更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克制急躁情绪。
二是和谐的心理关系。建立和谐的心理关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一般就来,学生对教师的心理联系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规律;接近阶段,由生疏到熟悉;亲近阶段,由被动接近;共鸣阶段,与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信赖阶段,能主动与教师倾心交谈,在困难时期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这是师生心理和谐的最高境界。教师掌握并遵循这一规律,在与学生交往中,就会针对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交往方式,从而建立起真诚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心理交往中,主动权在教师。教师要取得学生的信赖,关键是教师必须成为学生认可的权威,教师良好的业务素质,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还要有科学、公正的评价学生的手段和方法,并讲究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性。教师只有掌握了交往的主动权,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三是公正的工作关系。师生交往中尽管各自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任
务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使教育对象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为了目标的达成,教师必须宰与学生建立公正的工作关系。教师的工作作风要民主,要打破教师主宰课堂、主学生的观念。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严而适度,符合学生年龄、知识的承受能力。教师要能公正地评价学生,不以自己的好恶来支配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不管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听话的程度,都能做到一视同仁。这样有助于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学生也会对你的判罚和处理心服口服,甚至可以令你更加有人格魅力,从而去感染学生。以上是我读《教育新理念》一书的个人收获及感想,我要把这些先进的理念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5.《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 篇五
值此新课改全面推进之际,作为教师的我要怎样才能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积累、更新,促进自我的发展呢?首当其冲的,我认为还是读书。博览群书,应该是我们老师生存的必须之一。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作为一个教育者,怎样使自己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教育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着实值得思考。要想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合作、学会如何交往,那么教育者本身就应该处在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位置,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学习《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使我能够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真是受益匪浅。
例如,第一章“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因为我是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这是一门比较开放的学科,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并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又应该具有什么能力,充当什么角色呢?我想: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以及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但一直以来,课堂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品,学生只是这些专利品的代言人。如何让教师“会问”是众多人研究的话题。但从课堂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当前课改的重点之一。
6.教育新理念有哪些 篇六
具体归纳如下(3类75条):
一、教育思想类
1、我们把人忘了。我们说,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是全球竞争化的世纪,却忘了21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我们教学生学语文、数学,却忘了首先教他们学会做人。
2、教育是人的教育。一个不明白世界是人的世界的人,不配当教师;一个不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的人,更不配当教师。
3、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4、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5、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 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6、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7、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8、我们的教育成了模具,不管你多角多棱,都被熔化,铸成一种模型;我们的教师成了“园丁”,为了整齐划一,不管你多绿、多嫩,都叫你在“咔嚓”中、铁剪下平静丧生。“教师像蜡烛”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值得提倡;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却不值得称道。教师应该是火柴、打火机,主要职能不是自己燃烧,而是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激发学生的激情。
9、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我就是太阳,我就是上帝,我就是爱迪生,我就是总统;我一思考,就会灿烂。
10、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教师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11、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12、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13、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 才值得炫耀。
14、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15、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16、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
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17、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18、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19、“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
二、教育教学类
20、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所做的一切要向他们负责。
21、爱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创新是教 育的希望。
22、和学生共同成长,是新世纪赋予教育和教育者的新的要求。
23、“蹲下”一词是多么贴切的词语,只有“蹲下”才能和孩子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才能看到孩子看到的一切,才能从孩子的位置出发去理解世界。
24、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中“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使新课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25、和学生交朋友,才能听到他们的 心里话。
26、给学生一片蓝天,他们会让它繁星点点;给学生一片绿地,他们会让它春色满园。
27、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IQ(智商)占15%,EQ(情商)占85%。我们说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IQ与EQ比例多少的问题,而是IQ与EQ的先后问题。EQ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28、学贵疑,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恰恰相反,信书本,信老师,信“标准答案”,连错误的都信了,惟独不信自己。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喊出了: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我们的学生却少 有这种气量。自我意识是人的存在本质。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想,善于思想,塑造民族的脊梁。
29、教师有两种:一种是用自己的教法去筛选适合教法的学生,于是筛出了一些不合格的学生。差生就是这样被筛出来的。另一种教师是用自己的学生去筛选适合学生的教法,于是筛出了一些不合格的教法,从而改进教法,因材施教,让学生成才。30、怎样快速转化“差生”?把“差”改为“优”,这是世界上最先进、最高效的方法。把学生当天才教,你会教出天才;把学生当庸才教,你会教出庸才。
31、在有的教师那里,他的职责似乎就是挑毛病,找岔。他就在对学生刁难、折腾中生活,还把这种刁难、折腾视为恪尽职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以致在忙忙碌碌中错中错,麻木不仁。
32、一个人必须感觉成功,才能成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33、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是开发悟性的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特征。
34、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35、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36、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我们应用“问题”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
37、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38、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付出的 才是真爱。
39、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影响孩子终身的大事。
40、赏识就在我们身边,赏识就在我们一言一行中,所以我们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
41、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
42、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 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也有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摧残天资优异而具创造力的年轻人,比鼓励他们开花结果要容易得多。
43、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财富。
44、正确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这是教育智慧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45、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惟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
46、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解出来的。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教育和训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47、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 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
48、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这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去当一天学生,体验一下学习生活,再来反思:教与学是否和谐。
49、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50、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爱的滋润,知识的浇灌,让每一个孩子在知识的碧海中和谐、自主、幸福地成长。
51、创造性是对常规性的突破,教师的教学也应当不断突破旧的教学范式,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师都应该拥有选择、探索和创新的权利。不要让教师对教学的独特理解和独特追求成为规范化的牺牲品。
52、教师应当具有的人才观是: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生生能成才的人才观;终身学习的人才观。
53、教师应当具有的教育观是:素质教育的教育观;系统工程的教育观;正确方向与科学方法的教育观。
54、教师应当具有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学生是各有个 性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处在发展中的学生观。
55、要时刻牢记:每个学生天生都是世间的奇迹,坚信每个人都是可造就的。
56、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能教好学生的方法。
57、工作的计划性使你一天生活过得充实,而且会使你一生有所作为。
58、你希望学生认认真真地学习,首先你自己就要认认真真地研究、扎扎实实地工作。
59、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远离,被惰性所消磨。
三、评价类
60、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多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61、要尽量多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完善教育评价,才能使学生身体的、智力的、思想的力量得到广泛地发挥。62、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63、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长处,揣测他们的能力,了解他们的程度,考验他们的天资,巩固和鼓励其优点的 一切趋向,并帮助他们发展,同时使他们自己相信其长处。
64、用我们的爱心和诚心去赞美每一个孩子吧!我坚信:忧郁、自卑将不复存在,每个孩子的眼中都是一片晴空。
65、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66、宽容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下对犯错误的学生的理解、尊重,给予他们充分反思的时间,改过自新的机会,使他们最终改正错误。67、健全的人格是二十一世纪的护照,充分发展的个性是民族的宝贵财富。68、不要一味地赞美雄鹰,因为这样就会伤害更多的小鸟。
69、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教师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是小草,就让他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他成为栋梁之才。
70、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 己。
71、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7.国际教育新理念 篇七
一
教育在建设和谐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早已为人类所认识。1945年11月,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在伦敦讨论通过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这个组织法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本组织法之各签约国政府兹代表其人民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须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1]在全球化的时代,这种思想更加凸显出其重要的价值。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教授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认为在这“现代世界冲突演进的最后阶段”,“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2]其观点在世界范围引起强烈反响,此后他又出版专著和发表文章进一步阐述这一思想并针对一些误解做出解释,指出“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3]要在多文明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教育作为对人类思想意识和社会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活动,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如今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国家教育体系是在民族国家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民族性是其重要的基本特性之一。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新挑战,我们如何在保障国家教育体系民族性的同时,通过建立和加强国际性来赋予其全球化的时代特征,这是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这样一个历史使命是否可能?这是我们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首先,教育通过促进个人发展而最终促进人类发展的根本属性,以及人的发展的内在普遍联系,都决定了建立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早就对人的发展作出了超越个体、民族和国家的辩证解释,认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在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在这里,个人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各民族的历史与世界历史已经辩证地统一起来,因而“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5]如今,人类社会的共同性透过“全球性”(globality)的形成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出来。正如吉尔斯(Barry K.Gills)和汤普森(William R.Thompson)所说的那样,“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毫无疑问正在见证着一股指向形成一种‘世界意识’的推动力,全球化的进程日益推动着人类走向与他人在身体上和交往上更多的亲近……这不是臆见(paradox),而是在全球性条件下的真实存在”。[6]吉尔斯和汤普森从两个方面证明全球性的确凿存在,一是系谱学和基因科学已经证实我们在物种上的统一性和以“种族”(races)或“民族”(nations)来划分人类的可疑性;二是我们完整、共同和独一无二的居所实际上不存在隔阂,所有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或其他隔阂都是人为造成的。就教育和人的发展而论,更是不存在什么天然的隔阂,个人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本质上就是联系在一起的。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等提出的“文化-历史理论”,也早就证明了人的发展的内在普遍联系。这种普遍的联系,构成了人类教育国际性和全球性的基础。
其次,全球化进程的现实需要已经形成了推动人们共同建构教育国际性和全球性的历史动力。全球化进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运作方式的深刻变化,它正逐步改变着民族主义时代的世界以民族矛盾为基本动力、以民族国家为基本运作单位的运作模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全球公民社会正日益走向人类社会运作方式的核心。我们已经看到,“如今,全球共治(global governance)已成为必需,它在地区、国家乃至城市层面确定着规治(governance)的条件……在全球化时代,管理(government),在其传统意义上,正在被我们所称之为‘规治’的东西所取代。这意味着政府是在‘操控’(steer)而不是命令社会,市场被允许在资源配置中承担所有任务”。[7]与此同时,“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不再以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为标志,而是被赋予了调动起来参与社会过程的公民集合体的意义,这种公民集合体与主流的经济权力和政府权力相提并论”。[8]人类社会运作方式的这种变化要求民间社会在更大程度上参与进而推动着全球公民社会的形成。这两方面与建构和谐世界的要求又是相一致的。“既然和谐世界要求民众的参与和治理,那么全球公民社会的崛起就是理中之义”。[9]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广泛地认识到教育在培养人参与人类共同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教育在促进个人和谐发展之外,其普遍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来,国际性和全球性正日益作为与民族性同样重要甚至超越民族性的教育基本属性而表现于各国教育之中。
第三,不同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互影响,以及教育跨国比较研究的不断发展,都已经说明了教育发展的国际性和全球性。维柯在其名著《新科学》中写道:“起源于互不相识的各民族之间的移植的观念,必有一个共同的真理基础。”[10]不同民族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互影响早在19世纪初期就已经突出地表现出来,1817年比较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及其此后的迅速发展本身就说明了人类社会的教育存在着超越国界的共同性。正是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教育存在着共同的真理基础,我们的比较教育研究才成为可能。伴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人类教育这种跨越国界的相互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如今,以UNESCO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国际组织不断建立起来,并且在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日益显著地发挥着作用。与 此同时,除了像 WTO 这样的世界经济论坛以外, 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的世界论坛也不断兴起。这 一切都彰显着当今人类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 我们已经看到,全球化已使我们的教育在全球范围 内从内容到形式再到方法上都出现了趋同的发展 趋势。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成为我们学校课程体 系的主体部分,更是使得世界各国的教育已经在相 当程度上表现出全球共同性。如果说朱利安创立 比较教育学主要还是基于教育的国际性的话,那 么,各种关于人类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和UNESCO 等一系列跨国机构的建立及其对全球教育发展的 干预能力,则已经昭示全球性继民族性和国际性 之后在人类社会的教育领域逐步形成。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共同建构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使其与教育的民族性并列乃至超越民族性,这一历史任务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和必然的。当今人类建立和谐世界的历史使命,也要求我们通过建构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来达成一种和谐教育。
二
人类的差异恐惧症(heterophobia)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总是习惯地认为“非我族类,必有异心”。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使得和谐世界的理念显得如此脆弱和不确定。惟有通过和谐教育,在人心中建立和巩固一种尊重差异和人类共生的(symbiotic)价值,从根本上消除霸权主义的存在基础,和谐世界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在其开始阶段就与西方普世主义的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普世主义的理念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嬗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民主化发展,传统普世主义中的霸权情结如今已再难通行于世。中国人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是当代全球化理想的最好表达。那么,这种新普世主义的乌托邦何以成为可能?正如汤林森(John Tomlinson)所言,“在全球现代性(global modernity)的不确定性中,没有什么东西为普世主义的团结(cosmopolitan solidarity)提供保障,但其可能性至少产生于某些现代文化的强大资源:指向自我实现生活方式的驱动力和全世界去疆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经验的联合使得我们面前的世界日益开放,所有这些本身就‘展 现’出一种扩展了的相互关联”。汤林森认为全球 化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关联性”(complex connec- tivity),他通过这一概念把全球化归诸“迅速发展 并且不断增密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网络,这 个网络标志着我们的现代生活”。[11] 然而,在这样一 个普遍关联的世界里,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和谐 世界与和谐教育的价值因此也显得尤为重要。在 这里,我们不仅要如汤林森所说的那样,在现代文 化资源中寻求支撑这种普遍关联的力量,同时也不 可忘记传统文化中积淀的人类智慧。中国传统哲 学“和”的思想,就是这样一种在当代全球化进程中 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的文化资源,而将这种文 化资源转化成支持现实普世关联的主要手段之一 就是和谐教育。和谐教育以“和”的哲学为理念基 础,同时又将“和”这一传统哲学思想转变成我们 现实的生活驱动力。
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共同建立一种“和”的世界观,即一种承认和尊重差异、共同谋求人类共生的普世价值。和西方关于“矛盾”与“和谐”对立统一的哲学不同,在“和”的哲学看来,世界本来就是由多种多样不同的事物构成的,仅由相同的事物不可能构成世界,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济”,[12]因此,和谐的实现不一定都需要通过矛盾斗争来克服和消除差异,而是只需大家都承认差异的合理性,做一个“和而不同”的“君子”就可以了。这种哲学思想,及诸多后现代哲学家们关于“差异”的思想,都可以与当代全球化历史进程相呼应。后现代哲学家的“差异”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哲学长期以来所寻求的同质性霸权的挑战和解构,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关于“和”的思想更具积极的建构意义。两种理念相互补充,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更具建构性的普世价值,引领当代世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以这种新的和谐理念为哲学基础,我们提出并实践的和谐教育,正是意在教育人们承认和尊重人类存在的差异性,激励人们在“和”的理念下实现多样性的共生,推动人类共同建构一种适应当代全球化历史发展需要的普世的世界观,从而在人的内心为建立和实现和谐世界奠定基础。
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共同逐步建构一种全球化时代的新伦理,即共生的道德,推动人类社会在后现代全球化进程中实现一次新的价值观转变。凯布尔(Vincent Cable)在其《全球化与全球共治》一书中将“价值趋同”(value convergence)看作是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前沿问题,认为“至少在西方已经存在着这样一种基础性的压力,它促使我们将普适的道德行为标准嵌入到我们管理贸易和投资的规则当中,或迫使商人、投资者和捐赠机构遵守这些规则”。[13]然而,同样是在这样一个道德转型的历史时期,我们也看到道德的危机已经引起人们普遍的担忧,看到了对一种包容性全球伦理(embodied global ethic)的期盼。“相关的道德危机并不是新出现的,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与大量的从西方传统角度对伦理/道德的理解相联系。当前的道德哲学对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支持继续助长着这类道德崩溃”。[14]要摆脱这一困境,保障全球化进程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桎梏,以“和”的哲学为基础,建立一种人类共生的伦理,并通过和谐教育使这种伦理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人类共生原本就是人类社会关系的自然法则,它是人类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生长发展所需的共同的天然伦理。通过和谐教育,这种全球性的人类共生伦理的建立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从人心中消除霸权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土壤,提高每个人参与全球共治的意识和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全球化进程的民主化,为建立长久和平的和谐世界开辟道路。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曾经把全球化看作“现代性的后果”之一。[15]诚然,回顾历史,全球化的确与现代化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展望未来,尤其是从和谐世界的理念出发,我们已经看到一种后现代的全球化初露端倪。这是全球化历史进程中两个具有不同特征的阶段。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民族性和民族主义进入人类历史的价值中心,并在20世纪先后引发两次世界大战。在这一过程中,国际主义也同时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就是现代国际性的集中体现。不过,国际性的基本立足点还是民族国家,它促进了世界普遍的联系,但在维系这种普遍联系方面还很脆弱,还不足以应对不同文明间的冲突。自20世纪晚期始,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共同建构一种包含民族多样性和民族之间普遍关联性的“全球性”,成为人类历史发展新时期的表征。从民族性、国际性到全球性,全球化的人类历史发展要求我们有所行动。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努力自人心中从根本上解构狭隘民族主义和霸权主义的观念基础,促进人们世界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使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应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从而引导人们参与并共同推进全球化进程逐步走向一个长久和平的和谐世界。
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建立的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在其1995年的报告《我们创造性的多样性》中曾呼吁建立一套全球伦理(global ethics),以保护和促进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该报告也认为,“勿庸置疑,积极变化的潜能存在于那些决定我们行动的价值之中”。[16]要促进全球化进程中的那些积极变化,文化和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谐教育正是我们共同建构那些保障积极变化的价值的基本途径之一。
三
和谐教育理念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和”的思想,确切地说应该是这种传统哲学思想的当代发展,因为惟有现实生活中活的哲学才能为我们现实的行动提供支持。和谐教育,这一在全球化新时期由我们中国人提出的教育新理念,需要经历一个本土生长和全球扩展的过程,才能实实在在地进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相对于“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些经济学家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提出了“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概念,意指某种产品只有适应了其销售市场所处的特定地区或特定文化,其全球化才可能是成功的。英国阿伯丁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逊(Roland Robertson)等人后来的一系列相关研究,使这一概念在有关全球化的研究领域被广泛接受。[17]在笔者看来,全球化进程中不但存在着“全球本土化”过程,而且还存在着一种“本土全球化”的过程,即本土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被发现和认识,在本土社会的当代生活中获得新生并不断生长发展,进而在全球分享的过程中被赋予全球性并适应不同地区的多样性。总的来说,“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都是全球化过程的组成部分。和谐教育这一新理念同样也需要经历这样一些“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的过程,要首先通过本土生长 而获得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新的生命力,进而逐 步实现其全球的扩展。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今天来谈民族传统文化,绝不是要回到过去。因为在这样一个全球开放的时代,回到封闭的过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随着“继承性传统(taken-for-granted traditions)的瓦解,信仰、价值和生活方式多样选择的开放,这在文化的层面上构成了多元化的巨大挑战。……面对正在显现的全球文化,这意味着在接受和坚决抵制之间,以及在全球霸权和画地为牢之间的一系列中间位置”。[18]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过程正是这样一些“中间位置”的体现。建立和维护民族特色,不能依靠简单地回归传统,也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移植外来文化的本土化,而且还要走本土生长的道路,即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来实践和发展本土文化,从而真正建立新的民族特色,而不是回到过去的特色。和谐教育以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和”的思想为基础,但它并不意味着回到传统的中国教育那里去,而是要在全球化的时代建立一个兼具中国民族特色和全球性的新的教育理念,并且首先在我们的实际教育过程中实践这一教育理念,进而达成其现实的生命力和本土生长。我们要实践和谐教育,推动和谐教育这一新理念的全球扩展,就不能局限于其民族性,还要逐步建构其全球性。
和谐教育理念的本土生长和全球扩展,不能仅仅依靠钻到有关“和”的哲学的故纸堆中去,而是要在根本上依靠教育者们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不能依靠回到过去“说教”和“诵经”之类的老套路上去,而是要依靠当代教育者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活生生的教育创新。这是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逻辑的内在要求。前文已经谈到,在全球化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 from below)浮现于所谓的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构成公民社会的非政府机构、社区组织、家庭和联合会“在未被政府官方垄断的空间运作,并由此提供了组织社会的不同方式”。[19]全球化的建构性正是在公民社会这样一种丰富多彩的社会空间中不断得以表现出来。就此而言,考文(Tyler Cowen)的观点也的确不无道理,他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解构”(creative destruction) 过程,认为它在解构了文化集体主义多样性的同 时也建构着个人层面的文化多样性。[20] 在这样一 个时代背景下,和谐教育的本土生长绝不能脱离 了当代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实践。
我们的和谐教育绝不是孤独的,尽管它从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和”的思想而来,但所顺应的却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在世界很多国家,国际理解教育、和平教育等,都早已成为教育十分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各种国际组织在世界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所提出的众多新的教育理念对人类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我们提出和谐教育这一理念,只是希望能在这样一个共同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作出我们中国人应有的贡献。中国“和”的哲学是独特的,它强调达成包容差异的和谐的思想是自古希腊至现代的西方哲学很少论述的。从这样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出发,我们提出并率先实践和谐教育这一新理念,与我们向全世界倡导的和谐世界思想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和谐世界是中国人为人类和平理想贡献的新思想的话,那么和谐教育就是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为人类贡献的一个教育新理念。我们要告诉世人,教育不仅应当成为一项基本人权,而且还可以成为人类实现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8.国际教育新理念 篇八
[关键词] 兴趣课堂互动课堂 拓展课堂 领悟课堂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创设“兴趣课堂、互动课堂、拓展课堂、领悟课堂”四个课堂,以实际行动贯彻小学语文教育新理念。
一、创设“兴趣课堂”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教师必须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跟着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学课文,多重复几次,激发他们的盎然兴趣。又如,在讲授《鲸》这一课时,先给学生们讲了—个小故事以此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他们走进学习语言的大门。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图片或资料的展示和演示、旁征博引、巧设悬念,等等,要努力变换讲课艺术,活跃课堂氛围。如在教学《做操》这篇课文时,可以用一张画了太阳的图片贴到黑板上,让孩子们面向太阳: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式各样的鱼游到了指定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也到达赛场大门口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鲸和虾发生了争吵,虾说出了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就游回去了,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这样的开端,给学生们设置了一个悬念,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了“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二、创设“互动课堂”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配合,心情舒畅,调动起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给学生创设一个“互动”的课堂,通过交流,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消除对老师的恐惧和焦虑等心理负担,使他们愿意接受、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影响,从而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这是很重要和必要的。因此,教师除了要利用好课堂的交流机会外,还要采取多种方式,创造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比如,让学生写字条、给老师提建议、指错误等。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说话,静静地聆听,真诚地注视,友善的微笑,听学生的言外之意,听学生的心灵呼唤,提一些“邀请”他们讲下去的问题。如,“我很想知道你的想法”或“你认为怎么样”等,挖掘他们的心灵闪光点。教师要经常、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全方位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知识结构和日常生活,为因材施教和分类施教奠定基础、提供依据。多一些肯定性的笑靥,多一些鼓励性的眼神,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产生一种动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创设“拓展课堂”
一是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课堂是学生们求知、展示和体验的平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足够大的平台。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会接触到两组形似字,难以辨别,即“鸟和乌”,“喝和渴”。如果教师不讲授,先让学生首先考虑,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答案:“乌”比“鸟”之所以少一点,是因为乌鸦是黑的,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喝水”时要用口喝,所以必须把嘴张大,是个口宇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你看,学生的创造力多丰富啊!二是在实践中感悟语言。如,在教学《墨梅》一课时,可以引领学生多阅读和背诵如《竹石》、《马》、《青松》等有关借物言志方面的古诗,使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底蕴得到更多的积累和沉淀。还可以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精妙的书籍推荐给他们看,使他们多读、多思、多悟!三是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孩子们会更自信、更主动地去学习。大街、电视、车厢,等等,都可以成为孩子们识字的场所。
四、创设“领悟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领悟”。教师要给学生创设领悟的空间和载体,一是引导学生用别人的情感记录影响自己的情感构思。如,讲授《桂林山水》时,要突出描写“南国风光”,通过图片、影像资料等内容向学生展示自然风光的魅力,而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家乡描述给大家,引导他们去体验、感悟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当孩子们充满自豪和激情的展现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时,他们自然就能领悟到了作者的情感,进而影响了自己的情感构思。二是引导学生经常领悟别人的文章。要教育学生多学习他人的文章,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感悟自己,感悟人生,不断积淀文化知识。
9.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篇九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袁教授的这一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从课堂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读到这里,我不禁要反思:身为人师的我们“会问”、“善问”吗?
由此我联想到这样一则笑话:某地理老师见校长来随堂听课,便将地球仪往讲台上一放,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呀?”没想到学生齐答:“多了个校长。”老师急了,又问:“校长是个东西吗?”学生齐答:“校长不是东西。”笑话虽有些夸张,但反映了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只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设计好的“标准答案”上来,问题一经提出,便极尽其“循循善诱”之能事,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仔细分析,这其实是一种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式。试问这样的课堂提问何以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何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所以说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提问不是随意的,我们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形式,内容应具有典型性,反映教学的重点、难点,否则就偏离了课堂教学中心,达不到提问的效果。那么如何设计提问呢? 下面是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铺台阶,难为易】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在我们教师看来比较简单的问题,到了学生哪儿却总是回答不到位,或者答非所问,以致耽误教学时间。这种情况的产生,往往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大而空,使学生找不到抓手。所谓“铺台阶”就是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分层设问。如苏教版第九年级(上)中李森祥的《台阶》是一篇反映农民问题的小说,对于初中而言,理解其中的父爱是不难的,但要挖掘出深刻的主题颇有难度,在授课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全面概述情节,为此我先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父亲为何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如何造起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在此基础上再概括出情节: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寸积铢累,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可父亲为此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再如:为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塑造父亲这一形象要表达怎样的主题?可以先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有了高台阶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吗?2、父亲有没有赢得别人的尊重呢?3、但是父亲赢得你的尊重了吗?4、那么父亲靠什么赢得你的尊重的?4、对作品中父亲,作者寄予怎样的感情?崇敬,怜悯,抑或其它?最后归纳出这样的主题:赞扬中国农民的坚韧,审视前辈的生活价值观,提出关注农民、关注农村的问题。
【投石子,愤而启】苏小妹与秦少游的新婚之夜,苏小妹为考新郎官出了这样一则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让新郎官对出下联方可入洞房,秦少游思妻心切一时就是出不来,这时苏东坡令家人向水中央投去一石子,听到石子入水声,看到水中波光,少游思路活了,对道:“投石冲开水底天。”东坡这种启发式用得好!在妹夫发窘时令人向水中央投去一枚石子,可谓适时、适量、准确,这正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如讲授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了帮助学生欣赏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我是这样设计的:刚上课时我们欣赏的那首《我心永恒》作为《泰坦尼克号》的主题音乐,如今已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世界经典名曲,每当听到这缠绵哀转的旋律,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罗丝和迈克迎着风浪相拥于“泰坦尼克”号船头的那个美丽瞬间,可见音乐与文学的相通性。那么,如果我们现在将《“诺曼底”号遇难记》也改编成电影,也需要给他配上一首主题曲,请问用《我心永恒》行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畅所欲言,都认为用这个曲子不妥。就在这时我又抛出下一个问题:既然《我心永恒》不妥,那你认为选怎样的曲子比较妥当呢,请阐述理。短瞬的寂静后教室里又热闹开了,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用《上甘岭》的插曲《英雄赞歌》,有的建议选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有的说不出乐曲名,干脆自己描述乐曲的的基调旋律,总而言之同学们的回答都说出自己对人物形象的赏析:船长的敬业、尽责精神,坚定、刚强的意志,以及宁死不渝的对轮船和大海的执着的爱,可谓瞬间的举动,永恒的形象。到这里一个伟大灵魂的化身,不仅巍然屹立于大海上空,更铸刻在每个读者心里。在这种提问方式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卖关子,产动力】即设置悬念,卖点关子,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动力,这种动力有时是一节课的,有时可能是一阶段的,有时甚至是一生的。
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一课是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这是一篇书序,更是一篇美文,就文章本身的语言、章法以及文学的内涵而言,这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无疑是困难的,但如果仅从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的角度来讲授这篇课文,教者以为该文不失为一座引导学生通向文学殿堂坚实的桥梁。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语文课我没有急于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而是先讲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都出自中外文学名篇,但都只有高潮,没有结局,只有梗概,没有具体情节,故事讲到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几个悬念: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那苦命的祥林嫂后来过上了好日子了吗?还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于勒等人最后的结局如何?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又是怎么死的?没想到还真有几位同学能说出结局,但我让他们立即打住。可以想见,能在此时回答出问题的同学该有多自豪,而尚不知答案的又该怎样羡慕和着急。就在这时大屏幕上赫然出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这样一段话:“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
事实证明,在后来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我班的学生与文学阅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明显高于同一阶段的其他同学。现在想来,这种阅读兴趣的产生应当归功于我一开始的卖关子。
【找毛病,善质疑】现在的教辅资料可谓五花八门,其中包括一些多媒体音频视频资料,这些音频视频资料有不少的确为精品,可也不乏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善于运用资料,让资料“为我所用”。比如有一段关于《春》的朗读视频,其中“春花图”中的“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视频上实实在在显示了累累的桃儿、杏儿、梨儿,播放前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找茬,结果不出我所料,学生竟然就发现这一画面与文中的“仿佛”一词不吻合,由此自然归纳出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这种“找毛病”的课堂提问法往往可以运用于借鉴资料辅助教学的课型中,当然,事前教师一定要熟悉资料,考证资料,切不可随意否决,弄巧成拙。
10.教育新理念学习计划2 篇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也同样是对书籍赞美的一句名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
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育局安排,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为期4年的时间,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深化以“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为重点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围绕教师向专业化发展的方向,积极参加“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专业技能大练兵”的“三大”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要自主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师德修养水平,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业务优良,善于从教,并具有创造能力和终审发展能力的新型教师。
二、读书活动目标
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的英语教师,要通过近期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从而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教学的改革,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读书项目选择
06----10年计划阅读3本以上教育理论新理念专著,其中每天研读两章,同时由自己自选章节阅读学习《教育新理念》一书。
11.国际教育新理念 篇十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要在这个世界教育发展的里程碑年, 特别是在这个极具历史价值的日期, 同时发布这两份重量级的报告呢?这两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思想源泉呢?
70年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时, 在巴黎通过了《组织法》。该法序言中“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 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口号和标语。
70年前, 在硝烟未烬的欧洲战场, 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希腊、荷兰、挪威、波兰和南斯拉夫等同盟国的社会精英人士, 在英格兰及威尔士教育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巴特勒的邀请下, 怀着自由的思想、勇敢的精神和深邃的洞察力, 齐聚伦敦商讨和规划战后如何在教育领域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合作组织, 以帮助各国战后恢复各自的国民教育体系, 并在教育中推广和平和国际理解的精神。
经过3年多的努力筹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于成立, 并在巴黎通过了该组织的基本法《组织法》。该法序言中“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 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名言, 也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口号和标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教育的价值定位就是通过教育消除战争的危险, 促进国际理解与世界和平。
此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不再是泛泛地讨论教育如何消除战争、促进和平, 而是将重心转向了个体, 转向了这个世界一个一个鲜活的人。教育的价值就是帮助这些人实现以下三个角色:作为生产者, 有能力控制他们的物质环境, 有能力保存和开发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以提升他们的生活标准;作为公民, 能在家庭、团体、部落、国家和整个世界中和谐相处;作为个人, 能实现个人的潜能, 做到身体健康, 并通过精神、道德和心理的发展, 形成高贵的愿望。个体的价值理性在这一时期得以彰显。
但是, 冷战的爆发很快扑灭了这点微弱的教育价值理性之光, 两大阵营中激烈的军备竞赛、经济竞争和政治斗争几乎席卷了全世界, 教育自然也沦为了各种斗争的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倡导各国像制定经济发展规划那样, 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它认为“教育规划”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增加教育人员和财政资源, 扩大教育规模, 调整教育目标, 加强教育监督, 密切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联系, 以加强个体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 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
“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不仅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更是向以往工具理性的教育价值提出挑战。
教育规划和人力资本理论并未帮助西方国家摆脱资本经济的魔咒, 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导致发达国家内部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一时间结构性失业成为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传统的一劳永逸式的教育模式显然已无法适应新经济结构的发展要求, 大批生产者被迫接受新技术的培训, 以解决就业问题。此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至今影响深远的“终身教育”思想, 也随即出版了第一份影响深远的《富尔报告》。该报告指出:“最初, 终身教育只不过是应用于一种较旧的教育实践即成人教育 (并不是指夜校) 的一个新术语。后来, 逐步地把这种教育思想应用于职业教育, 随后又涉及整个教育活动中发展个性的各个方面, 即智力的、情绪的、美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修养。最后, 直到现在, 终身教育这个概念, 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 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意识到, 教育的发展目标正在由原来的“以人为本”转变为“以物为本”, 即发展不再是人类完善自身的手段, 发展本身就是目的, 人是发展的工具。这是造成当时全球发展问题频发的根源。因此, “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不仅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更是向以往工具理性的教育价值提出挑战。
直至冷战结束, 和平与发展的格局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大趋势,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召集世界各国领袖齐聚泰国宗迪恩, 重新思考教育的未来发展。
这一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随后2000年又发布了落实该宣言的《达喀尔行动纲领》, 宣称到2015年要实现全民教育的六大发展目标, 包括幼儿教育、男女平等、入学机会、成人扫盲等, 以确保人的基本受教育权利, 满足人最基本的学习需求。由此可见, 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初期所倡导的“基本教育”理念一脉相承, 但有所不同的是, “全民教育”思想将教育上升至“人权”的高度, 教育不再是附庸于政治经济的某种工具, 教育之所以存在, 只为实现教育自身的价值, 即人的发展, 这就将70年前刚刚萌芽的教育价值理性定位进一步发扬光大。
此次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纲领》和《反思教育》提出了新教育价值定位, 即教育是全人类的共同核心利益, 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超越了个体或国家的思考单位, 上升到全球和整个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高度。
在过去的15年间, 全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依然是一项未尽的事业, 正如《仁川宣言》所言, 2030教育发展目标是全民教育未尽事业的延续。如果说在过去的15年间, 全民教育致力解决让全世界的儿童和青年“有学上”的问题, 那么《仁川宣言》和《教育2030行动纲领》就是要在进一步扩展教育机会的基础上, 重点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什么才是优质的教育呢?那就必须回归教育的价值定位, 即促进人更好发展的教育才是优质的教育。那么, 人的发展又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呢?
199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第二份教育思想报告——《德洛尔报告》中就指出了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引发的多种矛盾, 其中包括:全球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普遍与特殊之间的矛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矛盾;长远考虑与短视之间的矛盾;竞争的需要和机会平等的理想之间的矛盾;以及知识膨胀与人类吸收能力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在今天依然凸显, 并延伸出了许多新的矛盾, 如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不平等、生态压力、不宽容和暴力现象不断加剧等。
与此同时, 数字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神经科学的进步、气候变化和新能源的产生、多元文明和青年对话等, 为整合并创造新的文明形态提供了可能。在教育中重申人文主义的方法, 打破了传统发展模式下人类发展的极限, 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正如《反思教育》中所言:“在重新审视教育目的时, 对于可持续的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注, 主导着我们的思绪。可持续性可以理解为, 个人和社会在当地及全球层面采取负责任的行为, 争取实现人人共享的更美好的未来, 让社会正义和环境管理指导社会经济发展。”
而教育正是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特别是赋权型教育可以培养出我们所需的人力资源, 这样的人才能够继续学习、解决问题、具有创造力, 能够以和平、和谐的方式与他人及自然实现共存。假如国家可以确保所有人终其一生都可以获得这种教育, 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就即将拉开序幕:教育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建设更美好世界的关键。
细读《反思教育》和《教育2030行动纲领》, 类似的思想处处可见, 这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反映, 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过去的70年间关于教育价值定位的延续和又一次飞跃。
【国际教育新理念】推荐阅读:
《教育新理念》教育专著心得体会06-28
论网络经济时代国际税收新理念12-06
国际理解教育教案01-02
汉语国际教育样题解析10-12
《国际英语教育研究》杂志简介10-27
中国国际教育展立项策划书12-31
北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07-18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08-17
“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教育活动安排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