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共9篇)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篇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初探
贾登伟
[摘要]本文在作者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建设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现状、存在问题做了科学的量化分析,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上进行初步的探索,提出了可行性的合理化建议,为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新农村 对策 农业产业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科学判断。这一重大举措的提出,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几年来,临颍县作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县,采取“科学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的举措,多策并举,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现状及进展情况,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参与临颍县政协组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现状、存在问题的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可行性的合理化建议。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临颍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农村城市化、生活市民化、生产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在该县涌现了南街村、胡桥、黄连城、大蒋庄等30多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典型村,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虽然通过各种媒体不断地宣传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认识上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认识还不够全面、方向还不够明确、建设上还不够积极,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设中还存在建设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管理不规范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在对新农村的认知水平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政策知道的占32.8%,知道一点的占65.4%,不知道的占2.8%。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国家的占25.7%,是农民的占74.3%。对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知晓的占28%,知道不全的72%。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资金应由国家出资的占32.8 %, 国家拨一大部分,农民捐一部分占67.2%。
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公益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农村经济困难是多年来一直困扰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免征农业税后,乡(镇)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绝大部分村没有任何经济收入,集体经济十分薄弱,乡(镇)政府又没有余额资金用于社会事业,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制约下,绝大部分村庄道路年久失修,饮水条件亟需改善,文化娱乐设施严重匮乏,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落后,农村医疗条件差。在调查显示出,农民认为有必要修建休闲场地、图书室、阅览室的占100%,对卫生环境条件不满意率达到92%,对道路状况的不满意率占87.5%,充分显示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严重不足。
(二)农民综合素质是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调查显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占61%,认为当前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占53.2%。结合座谈情况,农民综合素质已成为新农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文化素质较低,致富能力差;二是政策观念不强,对新农村认识上有所偏差; 三是环境意识淡薄,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在农村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四是具有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五是法律知识缺乏,有些村民遇到事情仅仅依靠常理甚至是武力来解决;
(三)缺乏村镇科学规划,导致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随意性和盲目性。调查显示,全县仅有17个村进行了村镇规划。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没有制订具体的规划编制,对新农村如何建、从何处入手进行建设,存在着模糊认识。即使已经进行村镇规划的村在新农村建设上,也存在标准不统一、建设不规范、配套设施不完善、规划建设实施难等问题。目前,新农村建设上还处于试点摸索阶段,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即使有统一的规划标准,但在建设实施中对标准理解有所偏差,加上管理上力量不够、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实现规划的目的。
(四)经济发展缺乏优势产业推动,在培育主导产业上挖掘不足。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粮食生产,按照收入比例在试点村仍达到54%,靠外出务工收入的占67.3%。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上,呈现出工业比重小、缺乏优势产业支撑的态势。例如陈庄乡黄连城村牛肉加工业是该乡回民特色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味和一定的发展潜力,如果能够在产品品牌化、包装标准化、经营市场化上进行深度的挖掘,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由于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匮乏,制约了牛肉加工业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改进农村面貌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德政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广量大、任务艰巨,究竟怎么建?现根据调查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应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现阶段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从国际上讲,我国处于一个良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从国内讲,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过大、资本过剩、劳动力过剩与老龄化、生产过剩等问题日益严重,不在“三农”方面做文章,很难从根源上使这些问题得到缓解。而目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都很繁重,如何朝着一个发展目标,围绕一条工作主线,搭建一个公共台平,把农村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提高成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农业税的取消、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实施,乡村干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着力点也亟待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现阶段开 4 展的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地在农村建整齐划一的新房子,也不是简单地在农村搞一些移风易俗的宣传活动,而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可以涵盖“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包含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可以把农村各项工作串联起来,是农村全部工作的龙头和主线。抓住了这个龙头,就抓住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把握住了这个主线,就把握住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全局。
(二)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必要和前提条件。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注重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既要注重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要注重推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这就需要我们从多个方位来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充分利用农广校、农民夜校、农民技术协会等渠道,不断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法律意识、科技文化、文明新风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二是农业、科技、卫生、司法等部门要开展“四下乡”活动,提高农业结构调整能力、科技致富能力、卫生预防能力和法律保护意识;三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岗就业的能力;四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平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五是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
(三)关键要从实际出发,切忌一刀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过程,有完整的内涵、系统的目标,但具体到一个时段、一个地方,应讲条件,有所侧重,不能同时什么事情都抓、所有村子 5 都搞,抓新农村建设,一般要从见效最快抓起,选择条件较好的村子树立试点示范带动发展。从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看,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村庄比较担心新农村建设会不会搞成政绩工程、会不会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会不会加重乡村和农民负担,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只要干部政策观念强,工作方法得当,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农民是欢迎新农村建设的,基层是拥护新农村建设的。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子抓起,是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而不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关键。提起新农村建设,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是一排排崭新的农舍。这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最直观的体现。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庄经济实力较强,可以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力量抓村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较差,在起步阶段抓一些见效快、受益面宽的工作。要抓好更重要、更本源的内容,是发展农村新产业、增强农民经济实力,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能力建设新村镇,才有条件过上新生活。对于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那些积极性不高,群众凝聚力不强的村庄,要引导农民自发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有利于统一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增强信心,提高凝聚力。
(四)国家要对经济条件差的村给予必要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首先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力更生、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农村面貌。同时,国家要顺应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及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增加对经济条件差的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历史上曾多 6 次提倡过的新农村建设相比较,这次的新农村建设之所以新,除了建设内容新外,一个重要特征应当是国家有投入。要较好地处理农民主体和政府引导的关系,在充分发动农民的同时,省、市、县财政和有关部门筹集一定资金,对农村道路、饮水、环境改善。韩国在开展“新乡村运动”的初期,也曾向农民无偿提供水泥、钢筋等物资,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建议“十一五”期间,由国家新增一笔专项资金,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把过剩的水泥、钢材等物资用于农村道路、饮水工程、农田水利、生活用能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点向经济条件差的村倾斜。这可收“一石多鸟”之效: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缓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另外,在实践也表明,围绕新农村建设整合现有的各种支农资金,按一个规划统筹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资金分散、形不成合力等突出问题。
(五)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为避免走弯路、造成浪费,规划先行应当成为一个重要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先有规划,然后按规划一步步去实施。在规划上要注意把握好四项原则:一是城乡统筹发展原则。不能把农村发展孤立起来,要将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统筹考虑。二是产业带动原则。必须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为龙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防止出现热衷于非生产性形象工程建设的倾向。三是农民主体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服务的主体也是农民。四是村镇建设特色原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吸取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千村一貌,要 7 充分体现田野风光、自然环境和乡村风貌,立足实际,发挥本地优势,形成特色,规划时要具有前瞻性、和谐性、包容性,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农村特色,便利农民生产生活。
(六)要注意与国家现行政策相衔接。推进新农村建设,既是在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目标、任务和思路的创新发展,又是近年来中央关于“三农”工作一系列重要部署的逻辑延伸;既需要创新工作方式和机制,又必须遵循既定的工作方针和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民出资投劳、土地利用等非常敏感的政策性问题,要避免因负担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和恶性案件发生。近两年情况有很大改观,但农民仍不富裕、地方财力仍不宽裕。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关于防止加重农民负担、防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切实保护好耕地等有关政策规定,不能强行集资摊派、不能举新债、不能乱占耕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注意严格把握政策界限,着力解决“一户多宅”、“空心屋”等浪费土地的现象,用政府补助、村民民主议事等机制调动农民建设积极性。
参考文献资料:
1、中央文献研究室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9年7月
2、中共河南省委主管主办 《党的生活》第406期 2008年6月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问答编写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问答》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6年3月
2.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篇二
一、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概念及产生的社会背景
社区一词源于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的《社区与社会》一书, 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尼引入中国。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 按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社区体育是指在这一区域范围内, 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 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 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 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 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农村社区体育”是一个特指的概念, 即:居民以自然行政村落为主要体育健身范围的区域社会, 是村落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自发的或偶有组织进行的体育健身娱乐活动, 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与民间色彩。农村社区产生的社会背景大致包括: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民物质文明的保障刺激了对精神文明的需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良性转变;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产业机构的调整, 保障了广大农民充足的余暇时间参与文体活动;不断完善的法制、法规建设将为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党中央关注“三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序幕的拉开, 向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发展吹响了新号角。
二、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1%左右, 然而由于农民体育意识淡薄,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基础差、数量少, 体育活动缺少组织和指导, 农村体育一直是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农民中存在体质差、疾病多, 造成我国体育人口比例失调、全民健身活动难以推动, 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农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
(一) 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体育健身意识淡薄。
据“2002”年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全国371个定点村的调查, 在15~64岁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中, 受到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 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农村体育人口为0.63亿, 只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13%, 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多数农民的体育意识淡薄, 受教育程度低和生活条件差是造成农民体育意识淡薄的最直接原因。
(二) 农村体育场地器材匮乏, 严重困扰着农村体育活动。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 农村群众体育投入严重不足。据调查数据显示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全国体育场馆资源。据对甘肃省部分建成新农村实地考察中发现, “只见崭新砖瓦房, 不见健身运动场”的现象较为突出, 农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 制约着成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应纳入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 你为农村和农民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 政府管理松散, 缺乏体育健身组织和指导, 基层管理体制的缺失和体育组织的不健全。
广大农村的社区体育组织机构不完善、管理系统不合理, 使农村社区体育处于一种随意状态。政府不能发挥农村群众体育工作的职能, 加之缺乏专业的管理和健身指导员在农村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农民的体育活动得不到很好的组织和引导, 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未能进入广大农民生活空间。政府职能、社区体育人才, 限制了新农村社区体育的作为。
(四)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在初级阶段, 农民体质状况堪忧。
现阶段,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在初步形成阶段, 广大农村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和不良生活卫生习惯, 造成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 因病致穷不仅是农民贫穷的重要原因, 而且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06年3月29日, 在国家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介绍了我国农民体质的现状:对全国成年人群体质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男性农民平均优秀率为10.7%, 不合格率17.2%, 而城市体力劳动者优秀率达16.1%, 不合格率仅11.6%。另外, 女性农民的优秀率更低, 仅为8.4%, 不合格率达21.2%[3]。
三、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 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新体系
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 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党和政府适时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来改变农村落后、农民贫穷、农业脆弱的现状。“十一五”时期是加速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处在发展农村经济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并重的新时期, 建立新农村不仅指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必须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重点, 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新体系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 政府科学管理、农民积极参与, 加大对农
村体育宣传, 指导新农村社区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以人为本, 从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物质文化条件, 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 认识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性。把新农村社区体育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和展现社会风貌的窗口, 把全民健身活动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同时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形成健身、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使体育活动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一种习惯, 加大对“全民健身工程”的宣传, 将科学的健身理念树立在广大农民思维之中。从根本上提升农民健康意识, 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新型体育观。
(二)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为农民健身活动提供场所。
发展农村社区体育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工作是解决农村群众体育场地器材匮乏问题。根据2005年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 甘肃省现有体育场地21, 900个, 乡村一级体育场地设施仅占8%左右。各级政府要重视体育设施建设, 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 努力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配置农村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同时要大力挖掘和盘活现有社会体育资源, 采取体育产业化、社会化方式、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设施, 才能实现“共驻、共建、共享”, 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 以此突破资金和场地的“瓶颈”。因地制宜开辟乡村天然体育健身场地, 发挥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体育设施资源上的明显优势, 实现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源与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共享, 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和农民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三)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体育组织, 培
养社区体育骨干力量, 加强对农村体育工作的有效组织。开展农村社区体育活动,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区体育组织。“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龙头, 村民委员会为基础, 农民体协为纽带。”各级体育部门要依托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 加快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 同时, 由于农村社区居民众多、人员分散, 需求多样化, 仅靠乡、镇、社区极少数体育专职人员开展活动是不现实的, 农村学校中的体育教师可以成为动员组织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宣传体育科学知识、传授体育技能、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的体育骨干, 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区域性体育发展的社会网络, 加强对农村社区体育活动, 组织农民进行体育锻炼并分类进行指导, 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水平和效果。
(四) 切合农村实际开拓农村社区体育活动内容, 努力丰富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内容。
农村体育有强烈而明显的乡土文化气息, 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普遍的观赏性和悠久的传承性。发掘本地民间体育资源, 如南方的划船、游泳, 北方的滑雪、滑冰, 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项目骑马、摔跤;以及各地皆宜的民间武术、荡秋千、登山、放风筝等受年龄限制少, 相对易于开展的项目;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如太极拳剑、秧歌、木兰系列、长拳等简易项目以及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养生导引功, 作为农忙或闲暇时的运动项目;还可以通过地方文艺如民间乐队等文化娱乐项目吸引、聚集农民。把传统民间体育与现代体育有机结合起来, 结合当地习俗, 利用农闲和传统节日,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 增强体育活动的娱乐性, 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四、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各个方面, 而农村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一种新的活动模式, 正在成为大众健身娱乐的重要基地,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之一,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是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的可靠保证, 对农村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会产生良好的效应, 无疑对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既能够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 又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丰富农民的社会文化生活及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文明和进步。从而有利于建设“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吴玉华, 王丽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农民健身活动[J].农业考古, 2006, 3
[2].王程, 孙庆祝.农村体育不能承受之轻[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6
[3].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答记者问[J/OL]ht-tp://WWW.Xinhua.orq/zhibo/20060329/zhibo.htm
[4].侯广斌, 周新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建设的对策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 2007, 10
[5].李静, 张彩霞等.农村社区体育现状及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
[6].石生泰.充分发挥体育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党的建设, 2006, 6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 篇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我国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各个方面全面进步的农村现状。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所谓“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对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在“三农”问题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并且将进一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加快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产销一条龙带动当地收入提高,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管理民主,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政府的各项扶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在多个方面给与农民优惠政策。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新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在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前提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以“三农”为对象,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村,实现以创新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创新引领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他们成为创新型新农民。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2、发展农村龙头企业带动新农村的发展,千方百计的提高农村收入
加大扶持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来实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经营,不仅能提高村民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做出贡献。龙头企业的兴起能够联合当地村民分散的作坊生产并由企业代其销售取得利润,轻而易举的实现了产销一条龙的产业模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龙头企业的兴起也能给当地农民提供就业的岗位,避免了当地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好的企业还能够吸引毕业大学生,加快当地科技进步,从另一个方面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3、新农村新气象,加强村风村貌建设、实现管理民主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继承并发扬农村纯朴乡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这是解决农村社会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高民主素质,促进民主参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实现管理民主,就必须培养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尤其是科学的民主参与意识。
4、当地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在农村,民生问题备受关注,当地政府应当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农村的水、电、热等方面的需求;建设健身场地,以及巡回演出等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实现新农村的“村村通”工程,让每个村镇之间由沥青路连接,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通过各项民生工程的建设,提高农村的建设热情。
5、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在多个方面给与农民优惠政策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各地土地的需求量也日益显著,这就使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凸显出来。因此国家应当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坚决不让失去土地的村民有所损失,有效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村看病难、花销大等问题。通过这些惠民制度促进社会和谐。
结论
在当前国内外各种局势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开拓新思路,理论联系实际,寻找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在进步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共同构筑着我国21世纪广阔农村的美好未来。
4.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篇四
五新一好”的基础上,对塑造新风貌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明确六条标准,把握农村新风貌主要特征塑造农村新风貌,是意识形态的范畴。如何塑造好,必须有明确的标准。联系赣县实际,我们认为,塑造农村新风貌,必须坚持六条标准:即:干部勤、民风正、邻里和、文体兴、村容美、村规明。干部勤,我们要求干部要当好“四员”:村庄规划的操作员、产业发展的技术员、发展生产的示范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民风正,具体来说就要达到“四无”标准:无封建迷信、无小偷小摸、无“黄赌毒”、无违法乱纪。邻里和,就是要按照“四有”的要求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保障,即贫困农户有人帮、村民大病有钱医、孤寡老人有人敬、小孩上学有保障。文体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在于农村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的匮乏,解决这一问题要做到“四有”:有图书室、有健身场所、有文化活动、有信息网络。村容美,遵循“原生生态,自然和谐”的原则整治村容村貌,关键要做到“四化”:环境美化、路网硬化、用水净化、卫生洁化。村规明,即广泛收集民意,制定贴近实际、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管理机制。
二、坚持四措并举,塑造农村新风貌
在塑造农村新风貌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村容整洁为着力点,以乡风文明为支撑点,以民主管理为立足点,以和谐惠民为落脚点,着力塑造农村新风貌。
1、落实长效机制,保持村容整洁。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狠抓村容整治。一是落实资金来源,建好投入机制。主要采取上级争取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农民自身投入为主体的形式,落实资金,搞好村庄整治。在财政投入上,我们主要采取以奖代补、以物代资、实物补助等方式,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农民的长期投入。比如去年赣县通过政府集中采购水泥的办法,用75万元资金采购水泥3000吨,共吸引群众投资投劳折人民币1210多万元,解决了资金投入问题。二是抓好村庄规划,防止乱搭乱建。我们把规划作为村庄整治和建设的依据。去年全县完成了123个村2145个居民点的规划编制,村庄规划编制率达72.6,今年全县所有的村庄都将完成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区内的建设一律按规划执行,规划区外建房的一律不审批。三是落实卫生制度,防止时冷时热。一方面建立村规民约,约束村民的行为。另一方面建立了垃圾集中堆放、聘请保洁员管理卫生等制度,使卫生有人抓、有人管。四是公开办事制度,防止暗箱操作,保证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2、构建保障体系,提高幸福指数。我们注意完善农村的保障体系建设。一是老有所养。一方面建立了“五保”集中供养、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加大了乡镇敬老院的建设力度,使农村老人生活有保障,能安度晚年。另一方面,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对农村老人进行生活补助。如梅林镇红金村,在村集体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对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补贴50元生活费。二是贫有所帮。建立了农村低保、扶贫救济和优抚安置制度,对贫困户生活、灾民实施救助。如去年赣县湖江、古田等地发生洪涝灾害,受灾农民达几万人,我们及时给受灾户送去慰问金,还帮助灾民规划建立灾民新村,全倒户在春节前都搬进了新房。三是病有所医。我们通过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服务网络建设,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行业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所缓解。现在,我们又着手在一些村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试点,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病有所医的问题。四是学有所教。建立了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生制度和助学基金,让贫困学生上得起学。特别是全面实施了“留守孩”关爱工程,组建“留守孩”托管中心28个,负责全县19642名“留守孩”的生活、学习、思想教育、课外辅导等。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 篇五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常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6.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篇六
当前,在全市以及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而又扎扎实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阶段的具体化。从传统农业重镇如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角度出发,对建设新农村可理解为: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以“服务城镇,富裕农民”为目标,通过实施“生态家园”建设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教、文化、交通和社会保障等涉及农村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定位要准、要有新的发展观念、好的发展思路和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路子。综合分析我镇的现状,我认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我镇新农村建设要按照“三增方向、三化联动、四基一新”的基本思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三增方向”指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强;“三化联动”指的是农村经济产业化、环境建设生态化和精神生活健康化;“四基一新”指的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发展、农民基本素质提高、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以及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以镇村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作支撑,以示范村为带动,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强富民产业,壮大新经济组织,创建好班子,塑造新风貌,为建设经济发展、农民富裕、文化繁荣、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客观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和难点
梨林镇是我市的传统农业乡镇,素有济源“东大门”之称,新济公路横贯东西,207国道贯穿南北,济焦、济洛、济晋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全镇地域平坦,总面积67.2平方公里,总人口43150人,辖45个行政村。
农业发展基础良好。粮食播种面积69975亩,林果面积达到5600亩,温室大棚达到310座,粮经比60:40;目前,主要以畜禽养殖、林果、蔬菜、粮食种植为主导产业,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55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881元。
工业基础得到加强。目前,我镇乡镇企业达到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从业人员3500余人,初步形成纺织、化工、皮革加工等支柱产业。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30440万元;地方企业入库税金539万元。
城镇设施逐步完善。投资300多万元建成占地87亩的绿色文化广场、体育中心等文体设施。投资700万元,完成了“运河桥、铁路桥、工业路”的两桥一路和集镇建设,构筑了四纵三横的集镇建设基本框架。
以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为我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镇农村经济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缺乏能够左右全镇经济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三产发展滞后,特别是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增收空间越来越小。二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力所限,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凸现农村建设的相对落后;三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掌握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不够。四是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这些落后的农村面貌是全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中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紧迫现实需要,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科学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
回顾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每当国民经济出现结构性失衡、经济失调的时候,农业都会受到伤害;凡是农业徘徊不前时,必然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无论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加快农村发展正逢其时。
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既要立足当前缓解突出矛盾,又要着眼长远解决根本性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多建楼房、多修道路,其根本落脚点是解放生产力,实现生活幸福、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因此,我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模式,探索新的途经,创造新的条件,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一)推进镇域经济稳步发展,使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实现新农村的发展目标,经济是基础,经济不发展,建设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在新农村建设中,应以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来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通过产业在城乡的互动,进一步打破城乡界限,缩小城乡差距,进而不断提升镇域经济实力。一是抓好新产业的培植。产业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镇将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通过项目建设这个载体,集聚各类生产要素,调整和优化我镇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今后,我镇将着重服务和规划好“三大工业园区”。服务好全市沿获轵路,以东江为基点的“东南新工业园”;以荣昌公司、兴达公司为起点向东延伸,建设“纺织工业园”;沿207国道和新济路两侧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同时,我镇要依托优势产业,加快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未年五年,我镇要努力新增4万锭精梳棉纱生产规模,使纺织业总量达到10万锭,形成豫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纺织园;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建成一家2万吨无公害冷鲜肉制品企业;要通过招商引资争取到10—15个较大规模的项目;产值超亿元企业要达到3—5家,以工业化实现全镇经济总量的扩张,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强镇富民。二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规模化经营,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沿新济路、207国道为重点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带,抓好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围绕奶牛、生猪、蛋鸡三大优势畜禽品种,在全镇推行标准化养殖区和规模养殖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储藏、保鲜、包装和运销业,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使群众生活环境不断优化。以城带乡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力引擎,要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文明向农村辐射。在新农村建设中,我镇将以抓好范庄、五里沟、大交、薛庄新村为突破口,加大对农村道路、边沟、卫生环境的整治力度,扎实推进水利、饮水安全、能源、广播电视、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文化、休闲、体育娱乐设施建设,使小城镇及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通过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今年,我们计划投资800万元,启动镇区巷路改造、商贸楼开发、镇区亮化、自来水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乡村与城镇的融合能力,建设农村道路8条20公里;解决群众吃水难题,完成7个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
三)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使干部执政能力得到增强。新农村建设关键还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的力量。我镇将紧紧围绕“五个一”工程,以全面争创小康村(户)活动为基础,扎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典型教育的示范作用,在各村、各支部广泛开展“干群联心”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争当先锋模范;同时,我镇还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引领农民致富的积极作用,推行“支部加协会”工作模式,实现党支部职能作用的转换。“支部加协会”活动,就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实现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农村专业协会为纽带,以科技大户为基础,以生产基地为依托的有机结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四)加强文明教育科技培训,使农民素质日益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我镇要在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通过组织实施科普大集、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争取每年培训农民达6000人(次)以上,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科技能人。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尝试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各村开展“能人带动”工程,把农村思想素质好、致富本领高、社会影响大的农民评选出来作为能人,组织他们与“想富不会富、要富没门路”的农民结成帮带对子,发挥能人在农业技术、产业项目、资金信息、市场销售、外出务工经商经验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帮助被带动人从以种粮为主的传统种植业中尽快转移出来,快速增收致富。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和谐。要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新农村建设需要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进入“十一五”向全党提出的新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各级干部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在具体实际工作中注重方式方法。
一)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三农”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越来越突出。建设新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长期过程,不是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牢固树立“打基础、谋长远”的思想,防止一哄而上,忽冷忽热走极端,搞短期行为,流于形式。必须把总体规划与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做到既有中长远的规划目标,又有近期工作安排。要有所侧重,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争取年年有目标,事事有人管,一年一大步,年底结硬帐。要坚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条件最成熟的村子抓起,一步一个脚印,见到实效,既让农民充满信心,又要让农民得到实惠,通过设施改造和建设,逐步推进电视有线化、网络宽带化、道路水泥化、垃圾日清化、排污专管化、环境生态化、农业产业化,不断改善和提升农民的生产和居住条件。
二)掌握节奏,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通过搞好试点,逐步积累经验,完善政策,然后全面推广,常常是解决很多难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可以从先办有条件办的事、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做起,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允许起点有先有后,过程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不搞“齐步走”。善于研究把握新农村建设的规律,注意多方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特别是规划要依山就势,顺其自然,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
三)强化政府引导职责,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各级党委政府是建设新农村的领导者、组织者;广大农民群众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和主体。一方面党委政府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给予引导和扶持,重点在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切实为农民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抓好新农村建设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依靠农民,相信农民,教育农民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发动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改变家乡面貌,使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拥护和参与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我们建设新农村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尽量实现政府与农民群
众目标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使新农村建设产生最佳的效果。
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篇七
一、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不是新的提法,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 而且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曾明确提出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果说那时的提法和现在五中全会的提法有区别, 就是以前是把它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来提, 而现在是把它作为加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提;以前强调的是“农业提供积累, 农村支持城市发展”, 现在强调的是“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工业反哺农业”;以前是一种口号式的要求, 现在是实际的举措;以前着眼目标, 现在是从手段角度考虑, 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 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 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集农村生产建设、生活建设、生态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社会文化建设于一体的、惠及广大农民的社会体系工程。由此可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性举措。发展不单纯是数量发展, 而关键是质量发展, 或者数量与质量的协同发展。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建设模式
早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之前, 许多地方就已开始各种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简单梳理这些实践活动, 大致可以总结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八种可资借鉴的起步模式:
(一) 工业主导型
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 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 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 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 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 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 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 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 也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的过程。这种模式需要有发展工业企业的基本要素, 如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能力强威望高的村庄领导人。一般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内地矿产资源富足的地区。被誉为“中华第一村”的华西村就是这样的典型。
(二) 特色产业主导型
这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 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 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 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 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专业村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具有生产某种特色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 市场需求旺盛;需要“能人”通过产业集群形成规模。
(三) 畜牧养殖主导型
这是指在畜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通过规模化拆建、产业化经营、循环化利用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该模式的必需条件是:规模化的畜牧龙头企业、特色的养殖品种和相应的市场需求。
(四) 休闲产业主导型
这是指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 利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 通过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包括建立农业生态园、养殖场、采摘园、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学农教育基地、农艺园、民俗村等方式把乡村的发展与休闲产业的发展融为一体。采用这种模式应具有三个条件:交通便利, 距离城市较近, 靠近消费市场;有怡人的自然环境, 有一定的农业发展基础;能满足城市游客食、住、行基本要求的基础设施。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是这种模式的特点, 也最能体现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五) 商贸流通主导型
这是指以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 进而形成以当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 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最终形成商贸发达、乡村繁荣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该模式要具备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
(六) 旅游产业主导型
这是指以农村地区为特色, 以农民为经营主体, 以旅游资源为依托, 以旅游活动为内容, 通过农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发展旅游业首先需要有可以挖掘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其次是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另外也要有与旅游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
(七) 合作组织主导型
这是指以各种的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 通过各种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 整合社会资源, 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突破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制约, 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水平, 通过壮大集体经济, 改善公共设施, 使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 促进村容村貌不断改善进而建设新农村的模式。
(八) 劳务经济主导型
这是指通过转移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 不仅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 而且优化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 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 反哺家乡, 反哺农村, 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各方努力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在制定规划和实际操作过程中, 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统一谋划, 统一指导, 但政府的谋划和指导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至今仍然无法从经验上判断八种模式孰优孰劣, 但至少可以这样认为, 八种模式相互补充, 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 从我国的实际来看,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从本地实际出发, 选择合适的模式, 而不是拘于模式之争。切忌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搞一律化, 方法上搞一刀切, 甚至盲目模仿城市, 丧失农村特色, 割断延续千百年的文化传统。各地在建设新农村实践中, 应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分别进行具体指导。在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上, 政府可提出总体要求, 但不能用一个模式, “一个标准包打天下”。应尊重各地探索和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模式。各地也应因地制宜, 提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在新农村建设初期, 特别需要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扶持。政府必须改变习惯性的大包大揽的做法, 在制度上构建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同时, 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 抓好整治营造新环境的建设。要按照“工农商建运服协调发展, 山水林田路屯综合治理”的要求, 抓好科学规划, 分步推进炊事沼气化、热水太阳能化、饮水自来水化、电视有线化、网络宽带化、道路柏油化、出行公交化、垃圾日清化、排污专管化、环境生态化。通过设施改造和建设, 改善和提升农民的生产和居住条件, 引导他们与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彻底决裂, 树立新风尚, 营造新环境。但是在以后的时期中, 政府应减少干预, 逐步淡出, 教学、科研等民间组织则随之跟进。
3.必须正确处理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 尊重农民意愿, 确保农民受益。限于农村现状, 打破农村内部现行低水平均衡必需外部力量介入, 需要政府、农户、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 但农民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是受益者, 外部参与力量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致力于激发农民自发、自助、协同的创造性, 从而把新农村建设运动真正变成农民的运动。如何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 关键是处理好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为此, 一要将新农村建设与社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让农民收入得到更快的提高。二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区社会事业发展结合起来, 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让农民分享更多的社会福利。三要将新农村建设与社区民主决策结合起来, 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 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因此, 新农村建设切不可脱离实际, 违背农民意愿, 盲目攀比, 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规划先行, 分步实施, 示范引路。
摘要:早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之前, 许多地方就已开始各种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简单梳理这些实践活动, 大致可以总结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资借鉴的起步模式, 本文试从建设模式的角度阐述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人民日报》, 2006年2月22日第1版。
[2]孙君, 王佛全, 典型案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参考, 人民出版社, 2006年4月第1版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篇八
关键词:现代化;主导;主体;环境;体制
历史上,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以户籍计算我国农民9 亿多,按居住地也仍有7 亿多农民,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但从整体上看,农村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农民生活水平仍比较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的问题相当突出。去国农村各方面发展与城市相比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在现阶段,全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农村都变得更为突出和放大。这些问题不解决,经济和社会矛盾就会更为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便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正视当前农村问题,从实际出发,多管齐下,将新农村建设的举措落到实处,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加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宏观指导,发挥其主导作用
国家是各项政策的制定者,是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者。在新农村建设上尤其要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国家应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来抓。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的调整,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尤其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村公路、电网、通讯、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以改善农村信息闭塞、农民靠天吃饭的被动状态。
其次,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一是继续提高粮食价格。尽管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粮食价格已有所提高,但相对于当前的教育、医疗费用,以及生活必须品的价格而言,粮食价格依然较低,不能很好地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因此,国家应根据当前消费水平,提高收购标准,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二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各地政府要结合本地的地理、气候、资源等实际情况,积极扶植特色产业。规范农村金融,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指导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内部的利益连接机制。
再次,在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上加大政策扶持。转变政府职能,既要解决政府“越位”的问题,不搞行政命令,强行摊派,又要解决政府“缺位”的问题。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共享资源,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农村创造与城市平等的教育机会,使农村与城市共享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二、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黨和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但新农村建设的最终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自身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据统计,当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 年,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这种状况极不利于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有效疏导。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提升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首先,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千千万万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特别是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是加速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发展职业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
其次,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当前,由于征地、土地流转、农民自身素质不高、城市就业难等原因导致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民无所事事,导致农村治安、风气滑坡,迷信、赌博等现象较普遍,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积极推动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法律宣传,营造一种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
再次,着力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农村劳动繁重,生活环境差,环境污染严重,农民健康受到威胁。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改善农村公共卫生软环境的突破口来抓。大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加快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转变农民观念,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充分挖掘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在体能上的巨大潜在优势,使广大农民以强健的体魄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加强农村的综合管理,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一)加强农村民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调动并保障农民的积极性,一定要落实和完善农村的民主建设。没有民主,就不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之“新”。
首先,加强引导,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一要加强舆论引导。利用电视、广播、会议等手段,广泛深入地开展对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大作用。二要抓好典型示范。发现并大力培植一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典型,以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基层民主的发展。
其次,规范运作,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纳入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一要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的要求,科学界定乡镇政权的职能,规范乡镇党委、政府与村“两委”的关系,规范村“两委”之间的关系。二要规范乡镇干部选任机制,逐步推进乡镇长直选,不断扩大基层民主;选拔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加强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建设。三要规范程序,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严格按照民主程序办事,让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防止政府官员的私利动机,减少新农村建设中的形象工程,提高新农村建设各项制度的效率性。四要规范制度。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健全村民自治章程及村务公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二)保持农村生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科学内涵,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然而,作为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农
村环境保护工作却一直是我国环保工作的薄弱环节。由于人为的无度消耗,农村生态破坏严重,资源紧缺;由于化肥、农药、地膜和生长剂的大量使用,土壤污染相当严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由于城乡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和用于农田灌溉,严重威胁着农民身体的健康。建設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不将农村环境问题提上日程。
首先,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从自身做起,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村领导干部应在农村环保中发挥导向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着重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等,促使生活垃圾的节约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走经济、社会、生态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次,调整产业、能源结构,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一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线,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以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壮大特色产业。二是加大对农药、化肥等污染源的防治力度,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三是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认真落实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的相关政策。充分挖掘内部资源潜力,积极发展生态替代产业,以生态林业建设为依托,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覆盖率。
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消除影响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壁垒
新农村建设举措的有效落实,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首先,要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体制改革。减少政府的行政级次,更重要的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精简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围绕服务群众这个中心,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坚持村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各种民主权利。
其次,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城市的发展不会自动带动农村发展,需要在体制制度上破除城乡壁垒,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和劳动合同制度,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
再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和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坚决避免一切形式的“政绩工程”,继续落实业已验证的有效措施,并继续探索更为有效的措施,勇于进行体制和制度创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造福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
参考文献:
[1]秦剑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J].世纪桥,2007,(7).
[2]韩明春.李川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探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5).
[3]蒋定之.重视农村金融舆论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J/OL].http://www.csjxdny.com/article_detail.asp?id=16482009-1.
[4]甘国栋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农村[J/OL].http://www.zgxcf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978.2007-7.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大关系 篇九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大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这一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通
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今年中央1号文件;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同志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又在中央党校等五个干部教育基地举办了县委书记、县长专题培训班。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举措,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已经逐步付诸实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这里,我就十个重大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并请大家一起来研究。
一、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们党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上一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始终都有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也就是说,上溯过去,下及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是我们的重大战略任务。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党今天提出这一战略任务,重点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我们决不能因为强调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淡化了今天的奋斗目标,淡化了紧迫性。
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前途和命运的历史任务。因为,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有一个庄严的承诺,这就是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并在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奔小康”的目标实现后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一个执政党要取信于民,要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必须践行自己的承诺,实现自己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原则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同志们应该记得,党的十六大在论述我们进入小康社会的时候,讲的是“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因为我们在2000年尽管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了824美元即达到了原定的小康社会指标,但农民人均1200元的原定指标没有达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要100建成的原定指标也没有达到,所以我们讲,已经建立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正是鉴于这一点,我们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且,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必须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年战略机遇期,已经过去5年多,剩下已不到15年。我们要有紧迫感。“三农”问题解决得如何,已经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正如胡锦涛总书记今年2月14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的:“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站在这么一个战略全局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第一,我们要有一种使命感,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前途的时代使命;第二,我们要有一种责任感,这是为中国广大农民谋发展、谋利益的政治责任;第三,我们要有一种紧迫感,这是一项长期的但在今天又直接关系到我们在未来15年中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紧迫任务。
二、新农村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都知道,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思想,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我想,这是毫无疑义的,也不需要多加说明或论述。
我只是想在这个大题目下,讲一讲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关系。
首先,我们知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解决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农”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明确地说过:“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应该讲,“三农”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目了然,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在实践中并非完全如此,我们有许多地方,一讲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想到的就是拆旧房建新村,把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同于韩国的新村庄运动,单纯地建设新村庄。现在各地都组团去韩国考察那里的新村庄运动,不能说没有价值,但不能有盲目性。我们要牢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而不只是“一农”――农村问题。我理解,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归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命题,不是要放松农业、农民这“两农”,而是把农业、农民问题
纳入农村问题之中。中央1号文件一共讲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二部分讲“推进现代化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第三部分讲“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第四部分讲“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第五部分讲“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第六部分讲“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第七部分讲“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第八部分讲“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八个部分内容有一个鲜明的特点,这就是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总要求出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总命题下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顺便说一下,“农村”是属于“社会”范畴的一个概念。“社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农村”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社会,就是与自然界相区别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诸要素在内的物质世界;狭义的社会,则是与个人和国家相区别的社区、社团、社会事业等。广义的农村,指的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包括林牧副渔业)为主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诸要素在内的,由县城、乡镇和村庄组成的社会;狭义的农村,指的是农民居住的村庄。我们这里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广义农村与狭义农村相结合的意义上所讲的农村。从它的建设范围讲,主要指的是农民居住的村庄,不包括乡镇和县城;从它的建设内容讲,则包括广义农村的一些内容,如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诸要素,也包括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致富和发展。
因此,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明确的要求,这就是五个方面二十字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统筹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要以建设新农村为载体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三农”问题的根子在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这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上的一个重要突破。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和根本要求,是要解决城乡不平等。但是,城乡要平等可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要缩小乃至于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只有到共产主义实现之日才能最终解决。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稍不清醒,急于求成,是要出大问题的。所以,需要提请大家再注意一个问题,中央的提法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统筹”而不是别的。
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从实际出发,逐步撤除城乡之间的壁垒,现阶段我们实行的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从上述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关系这两个问题的简要论述中,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战略
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有人提出:是不是前两年实施的城镇化战略要停止了?也有的人说,这几年我们一步步在倒退,开始提“城市化”,后来改为“城镇化”,现在又改为“新农村”。应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前面我已强调指出,这次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就农村讲农村,而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我们要正确地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战略之间的关系。
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城镇化战略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离开实施城镇化战略,实施城镇化战略也不能离开新农村建设。两者之间要协调发展,相辅相成。之所以要这样考虑问题,是由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们13亿人口,农村户籍人口9.4亿,其中乡村劳动力4.9亿,农户2.49亿户,而耕地只有18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41亩,乡村劳均耕地面积3.67亩,户均耕地也只有7.3亩。既不像欧洲人均几百亩,也不像北美人均上千亩。如果单凭这些耕地来发展农业,要解决9.4亿人口的富裕问题,要解决2.49亿户农户的居住条件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是无法想像的。也就是说,按照传统的思路是难以解决农村落后和农民贫穷等问题。必须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问题,即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城镇化推进力度使之能够大量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以缓解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
过去20多年的经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外出打工,既有利于城市和市镇的现代化建设,又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到目前为止,乡村4.9亿劳动力中,已经有1亿多进城打工,今后一二十年内还可以消化农村一二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果达到这一目标,农村剩下1亿多劳动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比现在好解决了。这个有没有可能性呢?我看有可能。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加快城镇化的发展,甚至会形成一个个具有经济活力的城市群。现在,我国已经有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个城市群,这是当今中国最具活力的地方。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沿海地区还有可能出现三个新的城市群,即大连周围、山东半岛、台湾海峡两岸城市群。老三个城市群和新三个城市群,沿海六大城市群将成为21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与此同时,有专家估计在内地也将出现6个甚至9个城市群,如西安为中心的城市群、重庆为中心的城市群等等。这些城市群区域中的城镇和城市,将需要大量的新增劳动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挑战,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益条件。因为,一旦出现这种发展态势,一可以使这些城市群区域中的城镇和城市管辖下的农村迅速成长起来;二可以促使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到这些城市群。
当然,实施城镇化战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如何有效地互动,而不是导致城乡分化的加剧,这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镇化战略相互配套,才能打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攻坚战。
四、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工”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战略实施过程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发生了。这就是“农民工”问题。有的地方已经把“农民工”问题与“三农”问题联系在一起,称为“四农”问题。
“农民工”问题怎么看?怎么解决?媒体上各种意见都有,看法分歧也比较大。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加以调查研究。
第一,应该看到,“农民工”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发挥了巨大的建设性的作用。“农民工”在实施城镇化战略过程中,对于城市的基础建设和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农民工”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人们讲得比较少,但是只要考察一些乡村,就可以发现凡是外出打工比较多的地方,有外出打工的家庭,都是率先致富的地方和家庭,他们对于新农村建设也作出了不可抹杀的贡献。至于有些地方反映,“农民工”对社会治安带来的问题,也是事实,但不是主流,而且主要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第二,应该看到,“农民工”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如果不解决将影响全面小康的实现和社会和谐的发展。“农民工”问题在媒体上频频曝光,有工资待遇问题、工资拖欠问题、子女就学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已经成为维护公平原则、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确实应该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认真地加以解决。同时,我们也不要过于渲染这一问题。本来,“农民工”的参照系是家乡的农民,他们对比家乡的农民,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引导他们以城里人为参照,同城里人相比较,不满意情绪迅速增长。我感到,这样的舆论引导对于我们执政党来说,是有压力的。但是话要说回来,“农民工”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地加以解决。
第三,应该看到,“农民工”作为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重要形式,在相当长时间里,还要保持下去。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最终是要把富余农民转变为市民。许多学者提出取消“农民工”这种形式和称号,这个意见在理论上是说得通,能成立的。但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要注意到两点:一点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城镇就业岗位增加之间、城镇就业岗位增加与政府提供社保能力的提高之间有一个复杂的函数关系:只有当城镇提供的就业岗位大于或等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只有当政府提供社保的能力大于或等于城镇就业岗位的增长,这个社会才是安全的,反之就是不安全的。这就是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从实际出发,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存在一大批“农民工”。如果把全部“农民工”即刻都变成市民,其后果将是负面为主的,因为转移出来的农民的就业岗位、社保如何解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至于改变了农民身份的新市民能否迅速融入城市而不为城里人歧视,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我们要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城镇就业岗位增加速度、政府社保能力提高速度相统一的基础上,来理解“农民工”现象出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另一点是“农民工”的特殊优势。“农民工”之所以称为“农民工”,就在于他们在农村有土地,在城里打工。从其社会身份讲,是农民;从其职业身份讲,是工人,两者兼而有之。他们作为工人,待遇比城里工人要低,这个问题要妥善解决;他们作为农民,由于有土地,这是最基本的社保。不要小看了这个社保,我们在非典期间一亿多农民在两三个月里没有工作而没有闹事,就是因为他们在家里有土地,可以回家去。所以,对于“农民工”问题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中的作用,要全面地、历史地加以认识。在这个问题上,要多讲辩证法,少搞形而上学。
五、新农村建设与
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来强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要靠高素质的新农民;实施城镇化战略,归根到底,也要靠高素质的城市工人和“农民工”。正如邓小平说过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靠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靠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江泽民同志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已经把建设学习型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注意到,创建学习型社会在城市比较活跃,甚至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口号,如大连、常州、上海、北京等地都召开过创建学习型城市论坛。我觉得,现在有必要把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我们过去20多年里,转移出来1亿多富余劳动力,为城镇化建设作出了极大贡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个转移某种意义上是带有自发性质的,没有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素质培训,因此他们进入城市后形成了城市人与“农民工”之间的落差。在未来的几年里,如果农村劳动力还按照前20年的方式转移,中国的社会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农村的发展也缺乏持续的动力。唯一的出路是从现在起,把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点尽快地、迅速地转移到农村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特别是劳动技能。
措施是两条:
一条是进一步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必须更加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央和国务院已决定,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这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础工程。
另一条是,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中央已决定,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对留村务农的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提高务农技术,促进科学种田;对转移出去的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提高培训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中央已经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积极建立政府扶助、面向社会、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这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点工程。
要做到这两条,我们在财政预算和资金投入上必须改变以往那种重生产轻教育、不重视对人的投入的观念,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认真地加以贯彻落实。
六、新农村建设与社会建设和
生态环境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要建设既有利于生产力持续发展,又有利于人居的良好环境。这个良好环境,既包括社会人文环境,也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首先,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我们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强农村的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从文化、卫生、社保三个方面着手改变农村的社会风貌。一是要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在硬件方面,要加强文化站(室)、图书馆(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和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软件方面,要加强农村群众性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二要进一步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针对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要下大力气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包括要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每个县都有一所中心医院、一所妇幼保健医院、一所疾病防治中心,每个乡都有一所卫生院,每个村都有一所卫生站;包括要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医术和业务水平,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和进修制度;也包括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去年合作医疗统筹是30元/人(10元 10元 10元),今年提高到50元/人(20元 20元 10元),以后中央和地方财政还要提高补助标准,现在合作医疗试点已有678个县,占全国总数的23.7,覆盖农村人口2.36亿,到2008年将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这一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三还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许多人关心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包括在有条件的地方像城里一样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通过这三方面努力,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社会和谐、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与此同时,要建设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我们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以及人居环境治理,从生态、生产、生活三个方面着手改变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一是在生态保护方面要抓紧治理被污染的江河湖泊,要防止水土流失,要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二是在生产基础设施方面要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要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要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三是在生活设施方面,要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和电网建设,还要加强村庄规划、村庄建设和村庄治理。通过这三方面努力,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环境友好、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们要懂得,环境可以改造人,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可以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必须转变过去那种重生产轻生态、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的落后观念,形成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观念,以现代文明的理念引导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创造我们的新生活。
七、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收入
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人为本,以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我们必须掌握的重大原则。中央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就是为了能让农民多增加收入。
从中央来说,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要在“多予”上下功夫,尽可能让农民增加收入。从地方来说,我认为应在“放活”上下功夫,也就是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探索农民增收之道。要做到这一点,一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二要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加大减贫力度、减少返贫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经从2.5亿人减少到2365万人。这是农民增收的重大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我们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多予”下功夫,为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使农民人均减负140元;实行种粮、良种、农机三项补贴,2003年至2005年就补给农民350亿元;在生态建设、退耕还林中,农民获得了大量的补偿;在救灾救助方面,2003年至2005年补助了180多亿元;在扶贫工作中,仅仅2003年至2005年就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了366亿元。应该讲,中央政府为农民增收下了大功夫。有的地方农民反映,中央给了我们那么多钱,我们怎么没有看到?中央很重视这个问题,措施之一就是实行和完善直接补贴的办法。
我们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归根到底,要靠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所以,我们的功夫还是要下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上,通过产业的发展挖掘农民增收的潜力。比如,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包括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后再投入市场,尽可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要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开辟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途径,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篇难写的文章。大家有些什么办法、什么点子,尽可能提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
八、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综合改革
解决中国的问题,要靠改革和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也要靠改革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改革中求发展,在深化综合改革中求得大发展。
深化改革,首先还是要研究土地问题。我们的改革,是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其重要经验,就是把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使用权分离开来,把耕地的使用权承包给农户,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这项政策、这个制度是成功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现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和城镇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让土地的收益更好地更多地留给农民。有的地方在发展农业的时候,正在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的地方在开发征地的时候,正在探索让集体所有、农民承包的土地入股而不是简单地征用。这些探索都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即使在实行征地办法的时候,也要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并对他们提供社会保障。与此相联系,还有比如集体林权制度如何改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如何改革,都要很好研究。
深化改革,其次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农民筹资融资难,农村金融改革已经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多项改革设想方案,比如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县城内各金融机构可以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己运用范围,等等。还提出可以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县城内设立的社区金融机构等等。这些政策都非常好,可以探索用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家更加关心的财税体制改革问题也要认真研究。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当然,这些问题相当复杂,要认真试点,认真总结,分步推进,确保万无一失。
深化改革,再次要加大政府改革力度,以提高基层政权履行职能的能力为中心深化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是关键。政府要领导好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改革,建设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乡镇机构改革要切实推进,努力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乡镇事业站要创新运行机制。乡镇政府和事业站都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在改革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人民群众可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序地推进改革,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
九、新农村建设与建设的主体
新农村建设,政府是关键,主体是农民,这也是我们必须确立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讲以人为本,讲全心全意为农民谋利益,并不是说农民是客体,是恩赐的对象。以人为本的“人”是主体,新农村建设中的广大农民是主体。这一点必须十分明确。
讲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一要让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二要让农民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要在不断完善的村民自治和协商民主中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三要让农民通过终身学习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四要让贫困农民在党的开发式扶贫政策中不断脱贫致富,创造自己的新生活;五还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领导农民建设新农村中,始终尊重农民的意愿。
对于这第五点,我想多说几句。马克思主义在农民问题上,历来强调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对此有过专门的论述。我们党在农民问题上,凡是取得成功的政策,都是尊重农民意愿的政策;凡是有失误的地方,都是违背农民意愿的。因此,从事农村工作,一定要牢记农民“自愿”这一原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有些同志感到很委屈,自以为是为农民办好事,而农民还要上访告自己,问题可能就出在有些决策没有尊重农民的意愿,没有能够在农民自愿的原则下开展工作。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农民的自愿原则。
十、新农村建设与
中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统一的要求,又不能搞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做法,即不能搞一刀切。也就是说,要把我们党历来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在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
提出这一问题,是由中国复杂的国情决定的。我们的国情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我们必须尊重这一国情特点,在尊重各地发展不平衡性的基础上逐步改变这种不平衡性。各地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善于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同各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和指标体系。
我们在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述时,不仅要注意到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20字要求,还要注意到中央紧接着提出的三句话或三个原则,这就是“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动新农村建设”。我感到,这个精神非常重要,既有统一要求,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前进。这才是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要求。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把“统一要求”具体化,构建一个既符合五个方面20字要求的,又符合本地实际的,可以考察的指标体系,决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统一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推进,收到实效。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推荐阅读: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06-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10-14
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盼06-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上的讲话09-11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0-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06-0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方案08-06
浅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8-29
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