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册科学总结(精选7篇)
1.三上册科学总结 篇一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学生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开始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能借助工具完成观察任务。能用勾画、填充轮廓图的形式记录观察的结果。能意识到观察时要认真仔 细,抓住事物的显著特征。发现小组同学相互合作的好处。能意识到长期保存资料的重要性。
能分别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植物的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并进行分类记录。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在观察动物和植物时能爱护它们,不伤害它们。能辨认出两种以上周围常见的动植物,并能说出它们的学名。能分别举例说明动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能对蚯蚓的形态、结构、习性等方面提出问题。能用估算和测量的方法对蚯蚓进行观测。能用简单的工具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能用画图、填写观察报告的形式对观察 结果进行记录。在小组实验中愿意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实验活动。能在观察蚯蚓后将它放回大自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运动特点和生活习性。能说出蚯蚓对农 作物生长的益处。
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植物。能模仿别人的计划制定本组的计划。能用图画或文字描述并记录所观察的植物。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进行探究活动。能意识到人与 自然应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能感受植物的美丽。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正确指认组成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能提出一条改善周围植物生存 环境的建议。
能想出了解土壤成分的办法,并利用简单工具动手试一试。能将对土样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能猜想哪些物体在土壤中能腐烂。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对土壤进行研究。愿意把本组探究土壤成分的方法与其他组交流。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能具体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能猜想出造成村东小河里水污染的原因,并能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能调查周围土壤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做好记录。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进行实验。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能意识到土壤遭到破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一条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建议。
能用五种感觉器官综合感知水的性质。能用语言、文字等方式描述水的性质。愿意向别人介绍自己是怎样发现水的性质的,也能听取别人的发现过程,并能找出其优点 和不足。能具体说出水有哪些基本性质。能举出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人、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离不开水。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能用实验的 方法判断物体沉浮。能根据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状态给物体分类。能找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能意识到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结果。能说出水中的物 体会受到水的浮力。能举出人们利用浮力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问题的实例。能感受流水与静水的不同。能按照说明制作一个小水轮模型。能对小水轮如何转得快做出 猜测,并用实验证明。能与小组内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制作小水轮。能用文学的语言描述自然界中水体的美丽。能举例说明流水有力量。能说出水的力量在日常生产生 活中的应用实例及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危害。能用图表的形式表示有关水量分布的信息。能坚持记录调查的有关数据。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能坚持不懈地进行调查活动。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调查结果。能定性地说出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能提出一至两条节约用水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总之,通过和学生的一起学习观察、探究,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学生能够和平相处,共同进步,探索科学的奥秘。
2.三上册科学总结 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心中的秋天”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秋韵如诗》。
2.通过学习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秋韵如诗》中的六篇文章, 让学生走进秋, 感受它的饱满;走进秋, 聆听它的语言;走进秋, 触摸它的丰硕;走进秋, 欢呼它的绚烂。知道秋天是个多姿多彩又令人回味的季节, 铭记秋天的深刻。在秋天斑斓的色彩里, 留下快乐的足迹。
3.以学生阅读、积累为核心, 背诵积累关于秋天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以学生阅读、积累为核心, 围绕主题进行课内大量阅读, 背诵积累关于秋天优美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和背诵积累《秋诗五首》中的五首古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抛砖引玉
1.承前启后:同学们, 我们刚学完了语文教材第三组的课文, 了解到在我们心中,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了美好的感受, 秋天给人丰收的快乐。回顾一下, 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是《秋韵如诗》, 里面的五篇文章与第三组课文的主题相吻合, 所以我们选择它们作为课外阅读的最好的补充材料。
2.浏览目录:大家看看目录, 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是《秋韵如诗》, 内容包括《留住秋天》、《秋姑姑》、《秋天、秋天 (节选) 》、《秋诗五首》、《赞美秋韵》、《思念家乡》共五篇文章, 你打算怎么阅读?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读书?
3.运用迁移。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 迁移到阅读中去, 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习古诗, 第一步:自读诗句, 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然后运用查字典、联系实际、图文对照等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第二步:大声朗读全诗, 图文结合或发挥想象, 把自己当作诗人, 进入诗人描绘的情境。
二、自主阅读
1.自主阅读:学生自由地朗读或者默读《留住秋天》、《秋姑姑》、《秋天、秋天 (节选) 》、《秋诗五首》、《赞美秋韵》、《思念家乡》。
2.小组合作:请六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朗读六篇课文, 并相互点评。
三、智慧碰撞
1.阅读思考。
(1) 《留住秋天》一文中, “举目远眺”、“心旷神怡”是什么意思?哪些句子是采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留住秋天?
(2) 在《秋姑姑》这首诗歌中, 秋姑姑是什么样子呢?秋姑姑还给谁涂抹了什么颜色呢?
(3) 在《秋天、秋天 (节选) 》一文中, 作者写了哪些秋天的美景?为什么他会觉得孤独?
(4) 《秋诗五首》:《初秋行圃》、《宿石邑山中》、《秋词》、《中秋月》、《蜀中九日》这五首诗分别描写了哪些秋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仔细读了课文后, 你是怎么理解《赞美秋韵》、《思念家乡》中的诗句的?
2.谈论交流。
3.阅读汇报。
4.教师小结。通过主题《秋韵如诗》中的六篇文章的学习, 我们走进了秋, 感受它的饱满;走进了秋, 聆听它的语言;走进了秋, 触摸它的丰硕;走进了秋, 欢呼它的绚烂。我们还知道秋天是个多姿多彩又令人回味的季节, 而秋天的深刻更让我们铭记在心。在这秋天斑斓的色彩里, 留下我们快乐的足迹。
四、背诵积累
努力把《秋诗五首》:《初秋行圃》、《宿石邑山中》、《秋词》、《中秋月》、《蜀中九日》五首诗练习背诵下来。
五、读书摘抄
把《思念家乡》的五句诗抄写在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秋韵如诗
秋天———美丽、饱满、丰硕、绚丽
3.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三
——李德茂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本学期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学生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开始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能借助工具完成观察任务,用勾画、填充轮廓图的形式记录观察的结果。能意识到观察时要认真仔细,抓住事物的显著特征,发现小组同学相互合作的好处。能意识到长期保存资料的重要性。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能分别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动物和植物进行详细的描述,并进行记录,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在观察动物和植物时能爱护它们,不伤害它们。能辨认出两种以上周围常见的动植物,并能说出它们的学名,分别举例说明动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3、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4.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篇四
一、工作回顾
本学期以来,严格按要求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按实验计划的实验目录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实验计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不但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为了上好实验课,每上一节课实验老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注意,对易损、易坏仪器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二、具体做法 :
1、实验教学完成情况
开学初,严格按下发实验目录,结合本校实验仪器配备情况,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理清实验教学思路,从而指导实验教学的开展,顺利完成了本册教材中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实验。并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进行了考核登记,评定了学生的实验成绩。
2、仪器的使用与保管
随着实验室的建成,实验仪器的保管有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更好的推动了实验教学开展,仪器开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学中,我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易碎的玻璃等仪器要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使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事项,因而降低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3、表册资料的搜集整理
对表册资料的搜集,主要采取了“课前填写,课后整理归档”的方法进行。虽然实验管理员和实验教师为同一人,但课前应填写的“实验通知单”、“仪器借(领)还登记表”等都能如实填写,然后进行整理归档,装入档案备查。
三、存在的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动手能力差。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没有很好的掌握,从而导致操作的失误。对实验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归纳整理。
2、有部分实验由于缺乏器材,不能开展,而且数量不足,导致学生分组人数过多,因而影响实验效果。
总之,本期的实验教学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努力,不断改进。
三年级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在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在开学之初,认真做好实验计划,在具 体安排中,做到既科学,又不互相冲突,保证每节课都能在实验室中进行。
本学期按照实验教学计划,认真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操作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推理能力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养成了爱科学、学科学的学习积极性,做实验能正确规范地操作,善于观察,乐于探究、总结。并能将学到的相关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能够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及生活现象。
小学《科学》教材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使用这一教材中,我感觉这一教材在编排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生活环境、经验背景、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制作、综合评价等多方面都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创新空间。它并不象小学自然教材那样内容非常的固定,实验过程、方法非常的单调、一陈不变,而是相当的灵活,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调节,而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创新的空间,因此,我觉得这一教材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确实转变了观念,构建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自学相关知识,及时查阅课程改革的相关资料,确立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总结规律、交流互补”的教学模式,课堂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理念。根据年级特征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扶放有度,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操作,在教师的适当帮助下可进行自主探究(除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外),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的兴趣浓厚,实验室成了学生爱去、常去的乐园。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安排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研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技能,培养学生长期坚持实验、连续观察记录、查阅资料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探究科学知识,学习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在学习下册内容时,大部分同学自愿参加兴趣小组的活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积极性非常高。每周有两名同学负责观察每天的天气状况,记录气温、风向、风力、干湿情况等,一个学期结束后,引导小组同学分析数据,总结当地的气候变化特点,据此推理下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从中体验科学无处不在,从小激发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对于实验器材做到认真负责,定期清洗、整理、保养、核对仪器、药品的使用情况,及时上帐下帐,做到帐物相符,仪器得到了有效使用,平时填写好各种表册,学生参与进度表的填写。
5.三年级上册科学 篇五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2、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答: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会想到农业研究、实验分析、航天探索、医学研究及珠峰测量„„。
3、学习了《琴纳与牛痘的故事》我明白了: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开花的办法。
4、我知道的科学家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居里夫人——镭、李时珍——《本草纲目》、爱迪生——电灯、张衡——地动仪、牛顿——万有引力、贝尔——电话、阿切尔——邮票打孔机„„
5、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
答:提出问题——作出解释——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6、科学是什么?
答:科学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
6.三上册科学总结 篇六
在学习中, 引导学生借助线条、符号、图形、文字等在题目上进行“标注”活动, 学生原来内隐的数学思维活动就变得直观可视化, 从无序到有序, 由模糊到清晰, 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思考力,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为例, 谈谈“标注”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一、借“标注”, 明算理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 让学生学会正确快速的计算是课标的要求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总会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确算理, 掌握正确的算法, 让历史的错误不再重演。借助标注可以促进算理的明晰, 算法的巩固, 实现算与思的结合、操作与思辨的联手, 使学生在标注“计算思路”中磨砺思维, 生成智慧。
在本册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口算乘除法中, 学生往往会把简单的题目算错, 究其原因, 实为算理不明之故。为防范于未然, 教学中可采用标注之法, 让学生在明理基础上正确计算, 教师再也不会为“这么简单的题目也做错”而感慨叹息了。
在教学第一课时《小树有多少棵》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0×3、500×3时, 学生会依据课本例题说出:“先算2×3=6, 再在6的末尾添一个0”和“先算5×3=15, 再在15的末尾添两个0”, 进而总结出“先用乘法口诀算出0前面的数相乘的积, 再看因数中末尾有几个0,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的结论。教学若到此为止, 学生难免会犯“重蹈覆辙”的错误, 学生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明确添0的算理。这时如给学生一个“拐杖”, 在口算过程中标注出算理, 20×3:2个十乘3等于6个十, 即60;500×3:5个百乘3等于15个百, 即1500。标注如下:
在口算除法第一课时《丰收了》教学60÷2、160÷8时, 把算理6个十除以2等于3个十, 即30;16个十除以8等于2个十, 即20。标注如下:
在口算乘法第二课时《需要多少钱》教学12×3、18×4时, 当学生说出乘法口诀后, 引导学生分别标注出同十位和个位相乘的得数, 再把上下两个数相加, 写出得数。标注如下:
在口算除法第二课时《植树》教学36÷3时, 根据算理3个十除以3等于1个十, 6个一除以3等于2个一, 引导学生标注如下:
口算中的标注既展示了口算的过程, 又强化了算理, 尤其对中下学生而言, 拄着标注的“拐杖”, 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借“标注”, 明法则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混合运算时都会发现学生存在一个颇具代表性的错误现象, 哪怕是最优秀的学生也不可避免, 如下表中的错误题型, 学生往往会怎样好算就怎样算, 完全把运算法则抛到脑后。在教学中怎样避免学生出现这种无厘头的错误呢?我在本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教学中, 采用画横线和标上运算步骤的方法, 让学生标注出运算过程, 为法则开路, 凡解决混合运算的题型一律做到“一画二标三算”, 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口算乘法是从高位乘起的, 而竖式乘法是从个位乘起的, 为了避免口算造成的负迁移, 在第六单元竖式乘法的起始课《蚂蚁做操》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用箭头和数字标注乘的运算顺序, 让乘的过程清晰可见, 既掌握算理又明确算法。标注图如下:
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的竖式乘法的教学难点在于“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像12×5=510或12×5=50之类的错误也常见于学生的作业, 在教学时让学生边说过程边标注进“几”, 如12×5:二五一十, 写0进1 (标“1”) , 一五得五, 5加1等于6, 写6。118×7:七八五十六, 写6进5 (标“5”) , 一七得七, 7加5等于12, 写2进1 (标“1”) , 一七得七, 7加1等于8, 写8。标注如下:
“一画二标三乘”的标注方法, 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为直观, 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 在对比实验中, 添加标注的学生正确率明显高于不加标注的学生。
三、借“标注”, 巧计算
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上册, 那么, 是不是一定要等到运算律学了以后学生才能进行简算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三上数学教材中就渗透了众多的简算思想, 教师要把握机会, 及时渗透, 让四上的运算律水到渠成。
本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课时《捐书活动》 (三位数连加) 练一练第2题用竖式计算中, 有这样两道题:727+134+86、397+304+120,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后进行讨论, 相同数位相加时除了从上到下依次相加的方法, 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总结得出“在相同数位上可以把能够凑成10的这两个数先相加”的结论, 教师顺势教给学生标注之法 (如下图) , 来体现“凑十”的简算思想, 同时, 要求学生在做连加的题目时, 做到“一看二标三算”。标注, 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又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失误。
本册第五单元“周长”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试一试中有这样一道题:
课本上展示的计算方法如下: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教材对三位数的连加已经有了简算的要求, 为了更直观地体现简算思想, 我在让学生观察加数特征时, 采用标注, 把能够凑成整百的数用线连起来, 并写出其得数, 方法如下:
有了以上的标注基础, 学生在解答练一练第3题时就很自然地将标注的方法加以运用。
在连加的计算中, 运用标注, 可化竖式计算为口算, 既是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有机渗透, 让简算过程外显, 减少书写步骤, 提高计算效率, 更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借助弧线, 让学生明确思考的依据和流程, 使思维由模糊、无形、随性变成清晰、有形、理性。
四、借“标注”, 厘关系
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了“比多、比少”的“相差”关系, 掌握“倍数”关系是课标对三年级提出的新要求, “倍”字句就成了反映数量之间关系的又一个载体, 通过对关系句的标注, 可以一针见血地厘清数量结构和数量关系, 找到解决相应问题的数学模型。
本册第四单元“乘与除”安排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这一内容一直是数学的一大难点。我采取“操作中建模, 标注中用模”的策略, 较好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需要多少钱》教材安排了如下问题:“皮球的价钱是18元, 小皮艇的价钱是皮球的4倍, 一个小皮艇多少元?”我引导学生借助标注倍字句明确:谁是小数, 谁是大数, 把小数看作1倍数, 大数就是这样的几倍数“,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所以用乘法计算。教学时, 先让学生画一画小皮艇的价钱与皮球价钱之间的关系:
再让学生说一说:什么价钱是小数, 什么价钱是大数, 求大数还是求小数?把谁看作1倍数, 谁的价钱是这样的几倍?是几个几元?并把“小皮艇的价钱是皮球的4倍”这句话变形为“皮球价钱的4倍是小皮艇的价钱”, 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大数, 用乘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就是求倍数, 用除法。同时引导学生将“倍字句”中的数量关系标注出来:
所以, 求小皮艇的价钱列式为:18×4=72 (元) 。
第三课时《植树》教材安排了如下问题:
(1) 一双鞋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2) 一双鞋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元?
引导学生标注如下:
(1) 一双鞋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对二年级已学的“相差”关系, 标注方法也作一个复习回顾, 标注如下:
(2) 一双鞋比一副手套贵多少钱?
列式为:55÷5=11, 55-5=50 (元) 。
通过标注, 学生对倍字句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更为理性的把握, 避免了机械模仿的浅层式学习;帮助学生厘清了差比和倍比关系中求大数算法的异同点, 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了学生理性的思辨能力和符号表征能力, 促进了知识的正向迁移、整体建构和自由生长。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连线成网, 生成富有生长性、结构性、系统性的知识大厦和智慧宝藏。
五、借“标注”, 明意义
在某些概念教学中, 借助标注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的含义, 加强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 从而促进数学概念的真正内化和建构。
在教学第五单元“周长”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时, 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这句话的含义, 可让学生动手操作, 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一描, 描图形的周长时要做到“从哪里开始, 就要回到哪里结束, 沿图形的边线描一周, 中间不能有间隔”。这时, 借用一个小小的圆点就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周长的意义, 在图形边线任意一个地方描一个小圆点, 标注出起点的位置, 然后沿着边线描, 若能回到这个点, 说明这个图形有周长 (如图1) , 若不能回到这个点, 就说明这个图形没有周长 (如图2) 。
标注小圆点, 在数下面的图形时就不会出现多数或少数的情况。
标注小圆点, 描边线, 在计算图形周长时就可以避免像求下图周长:4×6=24 (厘米) 之类的错误。
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第一课时《文具店》练一练第1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矿泉水1.88元, 两个8分别表示什么?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在这个小数对应数位的上方标注出“元、角、分”, 这样, 学生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就有了清晰的理解, 整数部分表示“元”,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角”, 就是8角,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分”, 就是8分。标注如下:
借助标注, 使小数不同数位所表示的意义和元角分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 让抽象的小数的意义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 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就深刻。
7.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篇七
打开科学之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奥秘。
(2)通过简单的实验科学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能力培养:
(1)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说出从观察中所感悟到的科学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探究事物的精神。
(2)培养学生爱提问题,会提问题,想知道“为什么”,并尝试用科学的办法进行验证的科学精神。单元综述
《打开科学之门》是全套科学教材的引导课,本课内容不包含教育部颁发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或许对什么是科学还没有清晰的概念,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生活知识积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同时也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本课设计了五项活动,一连提出了五个问题。目的主要是为了一开始就能激发起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强烈兴趣。
本课所设计的几个科学问题,是本着有趣味、不复杂,但凭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又不可能轻易判断或解答的问题。同时,它们又是与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关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对奇妙的科学问题感兴趣的同时,又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具体实际的亲身了解和感受。
动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题材,因此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动物的拟态现象: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和多姿多彩,同时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石英砂粒表面图像的猜测。目的也是让孩子们形象地感受大千世界的奇妙和巨大空间尺度差异之间的相似性,同时了解到科学研究中的观察并不仅靠单纯的人的感觉器官,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其他的科学设备来延伸我们的视野。
第三个问题是解释冰棍周围白雾的成因。估计大多数学生很难分析出正确的答案。通过这个活动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到依据经验的判断往往并不是科学的事实,推断应该通过设计相应的实验来验证。科学是一门需要实验验证的学科。
第四个问题是一个课堂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一个不太复杂而又似乎违反常识的实验过程,体验到学会科学知识,就能解释很多平时认为是不可思议的现象。
第五个问题是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一个小测验。同时也将科学的本质、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科学家的形象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告诉了学生。求知欲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且年龄越小,求知的欲望越强烈。孩子们对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缠着大人问这问那,不断提出问题,原因就是孩子们想弄懂所有的事情。科学家的内心活动实际与孩子们一样,想了解所有的事,想解释事物是如何发展变化以及这个世界的存在方式。
从这一课开始,学生们将伴着《科学》教材不断成长,不断地积累科学知识。科学课程不光是为学生讲授科学知识,领略自然的奥秘;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学生的科学观念,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以《打开科学之门》作为开篇,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探究的欲望,初步地认识什么是科学,了解科学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建议本课使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图中藏着什么? 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
第1幅——木叶虫
第2幅——花螳螂(若虫)
第3幅——竹节虫
第4幅——枯叶螳螂
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视频:动物的伪装。目的: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和多姿多彩。” 这是什么?
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
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欣赏图片:显微镜下的世界目的:让学生了解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在科学研究中,光凭感觉器官观察到的内容是有限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和设备来延伸观察的尺度和范围。“白雾”从哪里来? 导入:出示冰棍。
提问:仔细观察冰棍周围,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仔细观察冰棍周围的“白雾”,你认为这些“白雾”是从哪里来?
讨论: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白雾”是从哪里来。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质疑:你有什么方法能证明你的猜想?
交流: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一起确定解决的方案。活动: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归纳:你的猜想正确吗?讲讲你的理由。
目的: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教后记:学生对科学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白雾问题不管怎样提示,学生都说不到点子上。可能是天气真是太热了,学生难以观察到白雾。另外,许多同学没不带冰棍来。
第二课时:纸锅也能烧水吗? 提问:纸锅能烧水吗?
交流: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联系生活的实践经验讲出自己的理由。
媒体:播放“纸锅烧水”视频。
材料:纸盒或纸杯装满水、酒精灯、三角架。
汇报:学生一边观察实验,一边描述实验现象,填写课本“我的发现”。归纳: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他们认为纸放在火上就会燃烧,用纸盒来烧水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动手做一做实验,就能知道真相。所以我们要大胆假设,敢于尝试,就能知道其中的奥秘。你会提问题吗?
讲述:科学家都是一些爱思考、爱提问的人,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从疑问开始,探索科学的海洋里有无穷无尽的知识与奥秘。
任务:你对自然现象或科学现象有什么疑问,请你把它写下来。我们将通过以后科学课的学习,逐步找到答案。
目的: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一个小测验。知道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问问“为什么”,研究问题,回答疑问,探究“为什么”。教后记:整节课我都和学生在实验室做纸锅烧水的试验,出于安全考虑,在酒精灯上加了石棉网,但这样热量就来得少了很多,结果快下课时,也只烧到了冒汽泡的份,与学生想象中的沸腾现象有距离。探访生物王国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生命和非生命。
(2)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特征与区别。
(3)学会在周围事物中初步认识生命。能力培养:
(1)培养观察、整理、比较、分类的能力。
(2)对生命与非生命的分类进行猜测。
(3)学习通过研究代表物体而归纳出该类物体一般特征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
(2)培养自主研究情操。
(3)感受世界的丰富性。1.寻找生命
第一课时:草地里有什么?
任务:找一片草地,在草地上划出一定的范围。讨论:一小片草地里会有什么?
(1)小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2)学生汇报、交流
(3)教师提示记录要求、物品保存、小组合作等要求。活动:学生观察、寻找,把看到的物体全部记录下来。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归纳:有生命的物体的特点是能从小长大,会繁殖后代,又叫做生物。非生命物体则没有这些特点,又叫做非生物。
第二课时:我知道的生物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讨论:你见过这些生物吗?你知道这些生物的名字吗?
交流:
(1)说说你知道的生物的名字,并在小组中互相学习。
(2)你认为这些生物可以分成几类?说说你的理由。延伸:谈谈你最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教后记:学生在草地上找到了很多东西,记在了本子上,但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说得较少。2.红番茄 科学知识:
(1)以番茄为例,能从形态上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
(2)丰富对叶的认识,了解叶的丰富多彩。
(3)在花和果实的研究上了解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会解剖与多角度的观察。
(4)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更多的植物。能力培养:
(1)了解观察植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2)学会简单的解剖技能。
(3)种植番茄或其他植物。
(4)学习通过研究代表植物进一步认识植物。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植物的多样性。
(2)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第一课时: 活动1:观察番茄
导入:出示番茄的全株图提问:你瞧,它就是长番茄的植物了,你认真观察一下,你发现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可以叫出各部分的名字吗?
观察:分组观察番茄图片,交流各自的发现,并记录观察结果。
归纳:番茄各部分的名称:根、茎、叶、花、果实,果实里还有种子。
活动2:观察番茄叶
导入:出示番茄叶、玉米叶标本或图片提问:番茄和玉米都是我们常见的植物,认真观察一下,它们的叶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观察:分组观察玉米和番茄叶子标本或图片,找出他们在颜色、大小、形状上的差异。并将番茄叶子的样子画下来。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归纳:两者的叶子都是绿色的,番茄是复叶、玉米叶子是长条形的。
交流:说说各自的发现。例如:叶子大小、形状、厚薄等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叶子都是绿色的,叶子上有叶脉。
拓展:各种各样的叶子
图中几种叶子各不相同,但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我们可以从叶片、叶脉、叶柄等引导学生认识叶的共同点。
课本中给出了形态、颜色、厚薄等多方面各不相同的银杏叶、荷叶、桑叶、枫叶、爬山虎叶、玉米叶。这里涉及有形状、颜色的比较,也可能出现叶柄长短、粗细的比较。比较过程中描述叶的形状,为这种形状找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主要活动,比较中,会自然而然地说到叶的各个部分,这样就为找相同点建立了基础。教后记:学生在学校的生物园里没有找到蕃茄叶,不过此时刚好茄子正开花,活动3:研究番茄花
导入:出示番茄花图片提问:一朵小小花能孕育一个美味的番茄,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朵番茄花是怎样的?
观察:分组观察番茄图片,找出他们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提问:这朵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是怎样的?
观察:找出一朵花有几部分及各部分的特点。交流:说说各自的发现。
小结:番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
教后记:学生在学校的生物园里没有找到蕃茄花,不过此时刚好茄子正开花,所以让学生观察了茄子花。第二课时:
活动4:番茄的果实里有什么? 导入:出示番茄果实实物。
提问:番茄大家经常吃,你能用具体的语言介绍一下它吗? 观察:学生分组观察番茄。汇报:学生介绍观察结果。
提问:要全面的了解番茄,我们可以把它解剖开,找出它更多的特点。具体要求:
(1)注意用刀安全。
(2)解剖的方向可纵切或横切。(3)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汇报:果实里有肥厚的果皮(俗称:果肉)和种子。活动5:比较番茄和其他的植物 导入:出示番茄、玉米和凤仙花图片
提问:我们通过学习,发现番茄植株是由六大部分组成的,那其他植物的组成部分是否也是这样的呢?让我们认真观察一下吧!观察:分组观察玉米、凤仙花和番茄图片,找出它们的异同。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归纳:植物的形态虽然千差万别,但大部分的植物都像番茄一样,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教后记:学生能较容易地说出植物的器官。3.小白兔 科学知识:
(1)以小兔子为例,认识它的外形特征和身体的组成。
(2)从代表动物小兔子的认识到认识一般动物的外形特征。
(3)通过研究兔子对外界的反应及饲养兔子,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
(4)在为动物建立档案过程中,了解其他动物与小兔子的区别,通过交流认识更多的动物。能力培养:
(1)了解观察动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2)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使用测量工具的技能。
(3)饲养小兔子。
(4)学会建立档案,能够进行网上交流。
(5)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进一步认识动物。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2)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第一课时:
活动1:观察兔子的外形 导入:出示兔子标本或图片
提问:要认识小兔子,我们先观察兔子的外形,并把看到的画下来。要画得最像,应该怎样观察? 具体要求:
(1)观察的时候要注意整体与部分、全貌与细节。(2)注意兔子各部分的大小、位置。(3)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观察:学生观察小兔子并记录。
交流、评比:看看哪个同学找到了兔子的特征。
提问:小兔子的身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归纳:兔子的身体分成头、颈、躯干和四肢几部分。活动2:认识兔子
导入:播放“兔的生活习性”视频片段
提问:只了解兔子的外形是不够的,要和它交朋友,我们还应了解它更多的情况,通过刚才的片段,你发现小兔子的哪些习性呢?
交流、汇报:学生汇报所见。
教后记:学生看了视频,能说出兔子的组成。第二课时:活动3:小白兔爱吃什么? 导入:播放“兔子的食性”视频 提问:通过课外查找资料、到市场观察小兔子,你发现小兔子爱吃什么食物?
交流、归纳:小兔子喜欢吃植物类,是植食性动物(食草动物)。网上学:介绍你喜爱的动物
导入:介绍各种方式的小动物档案——表格、照片、图片、日记等。
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
归纳: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网络,与更多的人交流。教后记:养过兔子的学生能说出许多兔子喜欢吃的东西。走进水世界 科学知识:
(1)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它能溶解一些物质。
(2)知道影响溶解的因素。
(3)通过学习过滤的实验操作,初步了解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和基本步骤。能力培养:
(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
(2)学会欣赏美丽的水体,体会自然界的美丽。4.清清的水 第一课时: 活动1:哪杯是纯水?
讨论:(出示三杯液体)这三个杯子中分别是白酒、纯水、白醋,根据平时你对这三种液体的了解,想一想这三种液体有什么不同?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出哪杯是纯水?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提示:实验时,不能采取尝的方法。闻的时候,要用扇闻的方法,以保护我们的鼻子不受刺激。
示范方法: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上方的空气,用鼻子闻此空气。观察:请一名或两名学生到讲台用扇闻的方法观察三种液体,并把闻到的结果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区分出三种液体。
归纳:无色无气味的那杯是纯水,白酒有很刺激的气味,白醋闻起来有酸味。作业:
(1)鼓励学生课后用扇闻的方法区分常见的液体。
(2)看来,仅凭眼睛观察是不够的,利用鼻子可以闻出白酒和醋的气味,那么请同学们回家后试一试糖水和盐水要怎样区分呢? 教后记:学生知道调动多种器官来辩别纯水。第二课时: 活动2:给水变个样(1)
玩水球
提问:(出示装满水的气球)你玩过水球吗?能把水球变成不同的形状吗? 提示:往气球里加水时,不要装过多的水,要把球口扎紧。实验:分小组做玩水球实验,把水球捏成不同的形状,并画出每次捏成的形状。
汇报交流各组捏成的形状。归纳:水可以捏成任意一种形状。(2)倒水游戏
谈话:出示各种形状的塑料容器(如纸杯、矿泉水瓶等)。根据玩水球的实验想一想如果把水倒在这些容器里,水会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猜想。
演示实验: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瓶中,引导学生观察水倒进不同容器中形状的改变。
归纳:水倒进什么形状态的容器里,就会变成什么形状。原来,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3)认识液体
给出概念: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做液体。提问: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教后记:学生玩得很疯,在活动中体会水是一种会流动的液体。活动3:往水里加点东西
演示:把一勺糖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几下。供学生观察。提问:糖怎么不见了?
提问:(出示实物——石头、油、红墨水、盐)把这些物质会不会像糖一样溶在水中呢? 学生猜测。
教师一一演示实验,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并汇报。汇报实验结果:糖、墨水能被水溶解,石头、油不能被水溶解。归纳: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有些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有些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
作业:思考可乐里面的气泡是怎回事? 拓展:茶叶会溶解吗? 导入:出示茶水图片。
提问:是什么使水变黄的?茶叶溶解了吗? 观察:学生观察图片,发现茶叶还在杯底。讨论:学生讨论后汇报。
归纳:水变黄了,是因为茶叶中的一些成分均匀地分散到水里,即溶解了;而茶叶还在是因为其中的一些成分不能溶解。这也就是说,茶叶里既含有可被水溶解的成分,也含有不可被水溶解的成分。作业:课后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像茶叶一样既含有可溶解的成分,也含有不可溶解的成分。教后记:学生泡茶后能说出什么能溶解什么不能溶解。第三课时:
活动4:怎样加快溶解? 导入:出示一颗方糖,并放入水中。
提出问题:怎样可以加快这颗方糖在水中的溶解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
归纳方法:搅拌、加热、将方糖弄碎。提问:怎样可以证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归纳:用两杯等量等温的水,同时放入两颗大小一样的方糖。一杯静置,一杯搅拌。比较哪颗方糖溶解得快。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提问:同学们设计的对比实验很好,在只改变了是否搅拌的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没有改变。那么如何证明加热和弄碎也能加快溶解呢?学生讨论汇报交流。归纳:
(1)比较加热的作用:两杯放等量的水和等量、等大小的糖,用同样的速度搅拌,用不同温度的水。
(2)比较研碎的作用:两杯放等量等温的水,放等量的糖,用同样的速度搅拌,其中一杯里的糖是弄碎的,另一杯里的糖是整块。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加热和弄碎也可以加快溶解。作业:课后尝试用学过的方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拓展:浊水变清
提问:我们平时常喝的水从哪里来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有些地域是自来水。则继续本方案。如有些地域是地下水。则进行方案二。)(出示被污染、较浑浊的江河水的图片)我们家里的自来水是从这里来的!
(出示自来水净化过程图解或视频)江河里的水不能直接饮用,但可以通过净化以后再饮用,讲述自来水净化过程。归纳方法:沉淀、过滤。示范:过滤的方法。
教后记:学生对加快溶解只想出了加热和搅拌,没想到碾碎。第四课时:
活动5:欣赏美丽的水体 导入:出示江河湖海图片。
思考: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象,大家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归纳:自然界的水体是美丽的,是地球的命脉,是人和动物生命的源泉,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要珍惜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作业:
(1)调查水有哪些用途?
(2)调查:用你常用的杯子喝水,记录自己一天大约喝几杯水,下节课把这只杯子也带来。5.生命之水 科学知识:
(1)通过记录喝水量,体会、认识人离不开水,学习用数字来描述和说明。
(2)知道水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生物体内。
(3)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能力培养:
(1)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水量。
(2)学会搜集并整理资料,能够在网上与他人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生命离不开水,懂得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2)培养学生“要珍惜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第一课时:活动1:我一天喝多少水?11/10 提出问题:我们都需要喝水,你通常每天喝几杯水?一杯水有多少呢?
学生汇报交流。
谈话:(出示常见的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容器,这些通常有容量说明)我们可以用这些容器来估算我们每天喝多少毫升的水!仔细观察一下,你手中容器是多少毫升?
提问:我们如何利用这个瓶子计算一杯是多少毫升呢?各小组试试看。
学生边讨论边尝试。
汇报交流自己估测出一杯水的容量。
提问:再根据你一天喝几杯水,来计算一下,你一天喝了多少毫升的水?
学生计算并记录。讨论:如果我们一天喝的水比较少,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教师介绍:(图文资料)人类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良状况。
作业:观察你常见的动物是怎样喝水的。拓展:动物都需要水吗? 提问:你见过哪些小动物喝水?所有的小动物都要喝水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提问:(出示蝗虫吃叶子图片)见过蝗虫喝水吗?它不需要水吗?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蝗虫有咀嚼式口器,吃植物的叶子,吸取植物中丰富的水分。对有些动物,人们一般是观察不到它喝水的。这是因为,这些动物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水分,这些水分可以满足这些动物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这些动物不再需要单独需要地“喝”水
教后记:学生知道看矿泉水瓶的标签来判断自己喝了多少水。量杯和量筒学生会看,但想象不出1ML是多少。第二课时:活动2:植物也“喝水”?
课前活动:观察农田里的庄稼在水分充足和不充足时的长势。谈话:生活中父母或自己多久要浇一次水,为什么要浇水?如果不按时浇水,庄稼可能会怎样? 学生汇报交流。
媒体:播放“自动浇灌”和“人工浇灌”的视频。提示:在雨季充沛的时候,不用人工浇灌。
提问:(出示各种植物图片))这些植物“喝”的是哪里的水?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出示图片或视频——植物发达的根系)介绍植物是怎样从地下吸收水分的。
作业:观察各种植物的茎、叶、花、果实中的含水情况。网上学:珍惜水资源
任务:了解家乡的水资源的状况。
调查:确定主题(如当地大湖干涸情况调查、江河水污染情况调查等)后,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调查,通过访问师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当地的水资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整理:收集整理调查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录像等),撰写调查报告。
交流:在班级开设专题展区,展示各专题小组的成果。
教后记:学生说出许多生活中节水的例子。如用洗澡的水来冲厕所或浇花。认识空气 科学知识:
(1)感受空气的存在并了解其性质。
(2)通过探究活动发现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知道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培养:
(1)能用多种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学会利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学会进行分析并利用实验进行验证。
(3)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对事物的进一步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探究事物的精神。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平常的小事,交流在观察中发现的现象,并尝试说出从观察中所感悟到的科学道理。6.看不见的空气 单元综述
空气无处不在,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空气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这种物质有什么性质?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本单元就是通过观察、实验、搜集资料等多种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空气的性质与用途,了解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初步形成爱护空气环境的意识。
本单元从证明空气存在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器官了解“空气在哪里?”;通过“捕捉空气”和“转移空气”的过程,在体会科学探究过程的同时,认识空气具有占据空间和可以流动的性质;再通过给篮球打气和挤压注射器里面的空气的实验,让学生知道空气具有可被压缩这一性质,并能将其性质与用途联系起来:在“比较空气和水有什么不同”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空气,并能用语言描述所了解的空气;从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的空气,并在“豆子发芽”实验过程中以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水里的动物需要空气吗”,让学生体验不同学习方式的同时,获得生命离不开空气的认识;最后通过上网学习,与更多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环境”,把保护大气环境的教育自然地渗透其中,以期形成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爱护,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单元的内容多是动手做的活动,应注意:
(1)根据活动的内容,确定活动的形式,精心设计活动过程。一定要保证学生观察、实验、制作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多种亲历的机会。一些活动的安排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几节课;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2)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搞好本单元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课前准备包括:活动材料的准备、活动方案的设计、搜集相关资料、教师课前实验与制作等。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被教科书所束缚,可以借鉴其他科技活动中的实验活动,使本单元的实验活动更生动有趣。
(3)对学生的能力要有正确的估计,低估学生的能力会限制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高估学生的能力,又会使学生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影响教学的效果。
(4)活动中要强调过程。要使所有的学生都建立大胆创造的信心,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单元共两课,建议用6学时完成,每一课3学时。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从用简单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入手,力图通过引领学生经历感受空气、实验观察空气、搜集资料等活动,了解和认识空气的性质与压缩空气的应用。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空气的奥妙,从而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学会运用感官观察物质,学会运用实验和对比的方法观察研究物体。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实验、观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拓展。重难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了解空气的性质及应用。教学准备:教师:一个用塑料袋做成的降落伞、一个饮料瓶、篮球、有关空气的视频。
学生:风车、扇子、空塑料瓶、小土块、吸管、水、塑料袋、烧杯、注射器。
第一课时:活动1 :空气在哪里? 导入:播放“把海绵放进水里”视频。
提问:影片里你们能找到空气在哪里吗?还有哪些方法能找到空气在哪里?
目的:通过视频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联想起生活经验,找到更多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活动2:“捕捉”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你能用塑料袋把空气“逮住”放到我们面前吗?
活动:学生用塑料袋收集空气。
观察:请大家参照教科书第46页的方法来感觉空气是怎样的。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归纳:空气是无色、无味、可以流动、有弹性、能变形的。目的: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将空气装满塑料袋;通过让学生拍一拍、敲一敲等方法,利用感觉来认识空气的性质。教后记:学生能说出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第二课时:活动3:空气占据空间吗?11/20 实验:讲解实验步骤;学生进行实验。
(1)把玻璃杯横放在水槽中,待玻璃杯中进满水后,再将玻璃杯慢慢倒着竖起来,并提起来一部分,使杯口不要露出水面。
(2)将一个装满空气的空饮料瓶倒立着放入水里,斜插到玻璃杯口的下面,并慢慢倾斜饮料瓶。
交流:我们在水中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它在水中是怎样移动的?通过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空气转移,从而认识到空气是可以流动的。
活动4:压缩空气
通过给篮球打气的活动,启发学生初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通过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认识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友情提示】
用充气筒给篮球打气,观察打气过程中篮球的变化。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发现:给篮球打气但篮球的大小却没有多大变化,引出“是否球内的空气被压缩了”的话题;学生还会发现,篮球里的气越足,篮球弹得就越高,引出“压缩空气是否具有弹性”的问题。
我们指导学生进行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注射器里空气的体积变化、手压活塞的感觉、松手后活塞的运动情况;注意刻度的变化:压前的刻度、压不动以后的刻度、松手后活塞弹回后的刻度。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中观察的现象、实验时手的感觉等来交流自己的研究结果,达到共识,得出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压缩空气具有弹力。
得出结论以后,可再回过头来解释一下“打足了气的篮球为什么可以弹得那么高?”的问题。【引申的问题】
空气能够被压缩,说明组成空气的基本微粒之间有一定距离。导入:拍打没气的篮球。
提问:篮球为什么不能弹起来呢?怎样才能使它弹起来?(给篮球打气)
观察:在打气过程中篮球的变化。
思考:为什么给篮球打了这么多气,篮球还是这么大呢?
交流:球里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被压缩了)提问:篮球里的气越足,为什么篮球弹得越高? 活动:学生按照教科书中的步骤用注射器进行实验。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归纳: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目的:通过给篮球打气的活动,启发学生初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通过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认识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
教后记:学生能初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7.离不开的空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能力培养:
(1)通过体验性探究活动感受空气对人的重要性。
(2)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3)学习搜集资料、进行调查和进行网上交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珍爱生命和保护空气环境的情感。任务驱动页
问题情景:驱动页安排了两幅图,一幅是人们潜水时,背上背有一个氧气(空气)瓶;另一幅图是人们在攀登高山时,也需要带上氧气。图中由主题人物琪琪提出了问题: “为什么在登山或潜水时要带着氧气瓶?”,从而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人与空气有什么关系?一切生物与空气又有什么关系? 第三课时:活动1:人与空气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感受,认识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
活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潜水员在水里的感受,憋气10秒。交流:憋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我们没有空气能活下去吗? 提问:为什么人在潜水时要带着氧气瓶?
目的: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友情提示】
学生学习游泳时可能都有憋气的体验,可通过这种情景引起学生回忆憋气的体验。我们要特别提醒学生一定不要在水中进行憋气比赛,那样会很危险的。
测量10秒内的呼吸次数,这一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呼吸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活动,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还可利用我们做剧烈运动时,呼吸的次数就会增加,说明我们需要的空气也就越多。
学生可通过10秒的憋气感受,让学生体会和认识人与空气的关系。
活动2:豆芽的生长
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但是植物生长与空气有没有关系呢?没有空气,植物能否生长呢?本活动就是利用豆芽生长的对比(在空气充足和不充足的条件下)实验,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友情提示】
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植物的生长也是离不开空气的。运用对比实验时,要让学生明白,一定要突出主要问题,即做空气充足和空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的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与实验无关的其他变量。
观察豆芽生长的实验,豆芽生长初期没有光合作用,只是进行呼吸作用,需要大量的水和氧气。利用豆芽进行植物与空气关系的实验比较方便。实验时,需要用两个大小一样的盆子,盆子内垫有吸水性好的几张纸(两个盆子所垫的纸一样多),分别在两个盆子上装水,使所垫的纸吸透水为宜;在两个盆子里放同样多的绿豆,一个盆子用塑料袋包牢,另一个盆子不盖任何东西;两个盆子要放在同样通风、阴凉的地方,数天后,豆芽就长出来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没有包塑料薄膜的豆芽长势很好,而用塑料袋包裹着的豆芽长得很差,这说明了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
【引申的问题】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夜晚也要进行呼吸。
课前准备:学生做豆芽生长对比实验用的小容器。导入:出示豆芽生长对比实验图片。交流:豆芽在两种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如何?
目的:利用豆芽生长的对比实验,使学生明白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
教后记:学生能明白人和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第四课时:网上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环境? 任务:了解当地的空气环境情况。
调查:确定主题(如出现蓝天天数记录、当地空气污染情况调查等),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调查。
方式:通过访问师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当地空气环境的情况。例如,可以记录当地一定时间周期内出现蓝天天气的天数,或者不同区域环境(公园、校园、住宅小区、工厂厂区等)中的空气环境情况。整理:收集整理调查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录像等),撰写调查报告或观察记录。
交流:在班级开设专题展区,展示各专题小组的成果。
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的质量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从了解自己周围空气环境、利用自己的经验,上网交流自己的想法。【友情提示】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讨论的方法,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空气状况,向学生渗透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空气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教育。
收集资料和讨论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前面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接触了类似的活动,进行专题学习,仍需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学习,教给学生上网的方法,提供相应的网站、网址。暂时不能进行网上学习的,可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后记:通过讨论,学生能明白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的质量关系到人体的健康。7.从岩石到土壤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1)经历一个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一些利用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认识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2)能根据自己对岩石的认识进行简单分类,并了解科学上的分类。
(3)了解岩石的用途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和描述能力,通过小组的形式,提高与别人合作力。
(2)培养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和乐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重难点:对岩石的观察和分类设计。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岩石的资料片断或图片、具有代表性的各种各样的岩石、小铁锤、放大镜、纸片等。
学生:收集大自然中的岩石。任务驱动页
活动情景:哪里的石头最多?山上的石头最多,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许多石头,学生可能都玩过石头,那么对石头的认识有多少呢?我们可以从石头的颜色、形状、硬度、结构以及岩石的用途来认识岩石。8.坚硬的岩石
第一课时:活动1:观察石头
这项活动包括两部分:介绍和交流各自采集的岩石标本;观察这些岩石的特征,并进行记录。
从展示到仔细观察,是引导学生由一般地看,到科学地观察,并进行观察记录,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并培养科学的观察记录习惯。【友情提示】
“把找到的石头洗净展示给大家”意在组织学生对岩石进行展示交流,既是对活动情况的交流和激励,也有利于学生对当地的岩石情况多一些了解。把石头洗净是为了使观察更准确、养成良好的习惯,此要求可以在采集岩石活动之前提出,直接带来干净的岩石标本。为了使每个小组在观察活动中保证材料的多样性,可以对拥有不同岩石标本的学生进行适当分组搭配,便于学生尽可能观察到多种岩石。
观察岩石特征的活动,情景图和卡通学生的对话提示了观察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用铁钉划一划,看它硬不硬;看一看岩石上面的花纹和图案;看一看岩石的形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研究、讨沦从哪方面进行观察、如何观察、用什么工具进行观察,共同确定观察活动的方案,使学生的观察活动更具有目的性、更得法。应要求学生养成边观察边记录的习惯,学生的观察所得和表述方式(如文字、图画等),只要是客观真实和有效的,都应得到认可和尊重。
应提醒学生在观察岩石时注意安全,以免被碰伤或划伤;为避免损坏课桌,可以把岩石放在地面上进行刻划、敲打。【引申的问题】
地质学家是怎样采集和观察岩石的? 讨论: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对采集回来的石头进行观察?
思考:观察石头的方法。
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利用铁钉等工具对岩石的硬度进行检验。
观察:分组观察石头,并记录观察结果。
作业:鼓励学生课余观察更多的岩石,并注意对观察结果进行与课本相类似的记录。:活动2: 给石头分类
岩石是各种各样的,怎样分类呢?可引导学生从颜色、硬度、形状等方面进行分类。【友情提示】
“用自己的方法给找到的石头分类”既是对观察活动结果的整理,也是研究岩石的重要方法。教材提出“用自己的方法”,意在激发学生在分类时对丰富多彩的岩石进行发散性处理,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岩石的特征和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分类结果,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多种方法的分类,并充分表述理由。
对于学生的分类结果,可以借助实物展台进行展示,也可以循环参观各小组的分类。【引申的问题】
科学家是怎样对岩石进行分类的? 提问:刚才同学们都对你们组的岩石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记录。如果现在你要把它们进行分类,你打算怎样做?在分类的过程重要注意哪些问题?
讨论:分类的方法。交流:小组汇报。
小结:对于岩石的分类,各个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的小组按岩石的颜色分,有的„„好,下面各小组就按你们自己的方法对你们组的岩石进行分类吧!记住把你们的分类情况记录在你的课本上(尊重学生的分类意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比如按颜色、软硬、大小、轻重等方面去分类)。
活动:小组活动、对岩石进行分类。
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分类情况。
小结:分类的依据。
教后记:通过仔细观察和动手敲击学生能明白岩石的一些普遍特征。
第二课时:拓展:岩石里有什么?
本活动是一项有利于满足学生探究欲望的有趣的活动。当学生敲开岩石,从岩石断裂面上可看到里面色彩不同、形态各异的矿物质时,对岩石、矿物问题进行深度研究的探究欲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友情提示】
可将此项活动安排在课后,但特别强调注意加强安全措施(如戴防护眼罩、将被敲打的岩石围护起来等),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提问:在上节课当中通过观察,分类,我们为岩石的研究开了个头。单凭眼睛去观察,大家觉得能真正了解岩石吗?
媒体:出示某种岩石的图片:岩石外层和里层的颜色完全不相同。任务:看来要进一步研究岩石还需要研究它里面的结构。让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用小铁锤把你们带来的岩石敲开,仔细看看,你们在岩石里发现了什么?
活动:学生小组活动,敲开岩石并观察。在活动时,必须注意安全,负责敲石的同学必须佩带护目镜!汇报。
小结:敲开岩石后不少同学发现了各种各样颜色不同的“小石子”,这说明了什么?我们把这些不同颜色的“小石子”称为“矿物”。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各种不同的矿物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岩石。
媒体:播放“岩石里有什么”视频。
作业:关于岩石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各小组找到自己有兴趣的课题,课后继续研究好吗?教后记:通过仔细观察和动手敲击学生渐渐接受了矿物质这一新鲜词。
第三课时:网上学:岩石展览会
通过让学生搜集岩石图片,并集中起来供学生学习,使学生认识更多的岩石和了解岩石更多的用途;通过上传到小学科学网,了解不同地区岩石的特点,增加对岩石的认识。【友情提示】
“岩石展览会”的网上学
网上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研究科学问题、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的技能和审美素养都很有意义。教师可参与,并对学生的选材和展示活动给予及时的指导。
没有上网条件的,也可在班级举办岩石图片的展览会。任务:了解岩石的种类及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调查:确定主题(如我家装修用的石材、公园里的岩石等)后,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调查,了解当地的岩石资源利用情况。方式:实地调查、访问师长、查阅资料等。
整理:收集整理调查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录像等),撰写调查报告。
交流:在班级开设专题展区,展示各专题小组的成果。也可以上传到小学科学网或其他相关网站,在网上与人交流。
教后记:通过观察视频,学生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如此美丽的岩石。
9。松软的土壤 科学知识:
(1)对土壤的特征有一定感性认识。
(2)了解土壤的组成。
(3)知道“从岩石到土壤”经历的漫长演变过程。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调查、访问、采集、记录能力。
(2)知道研究土壤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
(2)培养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形成珍爱土壤的情感。
(3)在了解当地土壤状况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能够运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土壤的组成。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土壤样本、有关于本单元的视频片断、土壤盆栽、实验盘。
学生:采集土壤样本的工具。任务驱动页
问题情景:花草树木丛生于岩石间的土壤中,借卡通动物之口提出了一个平常而又包含许多科学道理的问题:为什么草长在土壤里,而不是石头上?引导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从观察土壤到研究土壤的组成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一课时:活动1:哪里有土壤
观察土壤就涉及土壤的取样,思考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没有土壤,到哪里采集土壤呢?可让学生观察和并通过观察,从感性上认识土壤。【友情提示】
可到生长植物的地方,考察和采集土壤,既是为课堂探究活动做物质上和感性上的准备,也是一项实实在在地了解家乡土地资源、欣赏家乡自然之美的实践体验活动。
可把活动2与考察家乡土地资源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在大自然中落实考察、采集、观察、记录的活动任务,效果会更好。
有土壤的地方一般是生长植物的地方,可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保护植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
这项室外活动,可由教师统一组织,也可安排学生课前自己活动,但应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如果由学生自己完成,最好结伴并在成人的监护下行动。注意接触土壤后要清洁双手。【引申的问题】
什么地方的土壤更多?更肥沃? 提问:有同学提到我们要观察研究土壤,就要对土壤进行采集。那么哪里有土壤呢?
思考:学生分小组制订采集计划,汇报。
任务:刚才每个小组都制订了他们的研究采样计划,采样的工具大家在课前也都带回来了。老师给同学们两个小锦囊:第一,注意安全,听从小组长的指挥;第二,边观察边进行记录。
活动:采集土壤标本。
交流:学生汇报并展示采集的土壤样品。
归纳:今天我们在学校的不同地方采集了土壤,也学会了采集土壤的方法。在自然界有土壤的地方不少,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它们进行采样,看能不能发现一些跟我们今天采到的很不相同的土壤。(同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有土壤的地方一般是生长植物的地方,采样的时候要尽可能避免影响植物的生长,并强调如果学生自己课后进行采集,最好结伴并在成年人的监护下行动,注意接触土壤后要清洁双手。)
目的:从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入手,学习土壤采样的方法,从感性上认识土壤。再指导学生在大自然中落实考察、采集、观察、记录的活动任务。
作业:回家后继续对土壤进行采集并记录。思考问题:什么地方的土壤更多?更肥沃? 活动2:观察土壤
观察土壤的活动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周围世界浅显的知识、训练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土壤,应充分利用感觉器官对土壤进行认识。【友情提示】
教材通过活动导语(认真观察找到的土壤,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表格内)、情景图、记录表,既提出了观察态度(如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的要求,也提出了观察内容(记录表中的土壤颜色、土壤粗细、土壤气味„„)和观察方法(如观察时要及时做观察记录,以及情景图中的 看、闻、摸、捻等)的要求。
在教学中,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记录、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需要在观察活动之前与学生共同讨论明确,以增强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交流和发表观察的结果是必要的环节,可根据本校条件选择口头发言、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图表等不同形式。
考虑到课桌或实验台卫生的问题以及学生卫生习惯养成的教育,有必要在课桌或实验台上放垫板或盘子。【引申的问题】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土壤,可以研究土壤的成分。
任务:很高兴今天同学们都把采集到的土壤样本带到实验室了。还记得帮助我们观察物体的几个好朋友吗?(眼、鼻、耳、舌、手)你打算怎么利用这些好朋友对你采到的土壤进行细致的观察呢?
思考:老师点拨,引导学生从土壤的颜色、粗细、气味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引导学生讲清楚观察的具体方法。小组讨论、汇报。
目的:在教学中,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记录、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需要在观察活动前与学生共同讨论,以明确活动目的性和增强其有效性。
任务:同学们把观察的方法都说得很详细,那么大家期待已久的观察行动即将开始。在行动开始前老师请同学们留意观察的注意事项。(出示“观察小提示”幻灯投影,如注意填写观察记录表,观察实验要在实验桌上的垫板上进行,注意地面和桌面上的清洁等。)
观察: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交流:教师根据课堂的时间灵活处理学生的观察汇报,时间允许在可在课堂上汇报,也可以课后开一次土壤样本展示会。目的:交流和发表观察的结果是必要的环节,可根据本校条件选择口头发言或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图表及土壤样本等不同形式。同时要注意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和卫生习惯,让实验课进行得有条不紊。
作业:通过今天的观察活动我们发现了不同土壤有着各自的特点,到底这是为什么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去了解土壤,研究其里面的成分。
教后记:通过仔细观察和动手学生能明白土壤的一些物理特征。
第二课时:活动3:研究土壤的组成
学生对土壤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为什么草长在土壤里?”仍不清楚,这可从土壤的组成特点来认识。利用3个探究实验达到认识土壤组成的目标。
【友情提示】
“土壤里有些什么东西?”是学生在采集和观察土壤的活动中很容易提出的问题,土壤中的有些成分(如水)是在学生的采集、观察活动中就有可能发现的,但是这项活动的设计意图不局限于使学生发现其中的成分,还强调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
实验l
用来检验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及腐殖质。当把半杯清水缓缓注入杯中的土里,轻轻晃动一下,会看到土壤中冒出许多气泡和浮在水面上的植物残体。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和腐殖质。
实验
2将挖出来的新鲜土壤放入一个饮料瓶中,拧紧瓶盖,放到室外阳光下,过一段时间,饮料瓶内壁上会附着许多小水珠。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实验
3放小半杯的土壤到杯中,加水至大半杯,然后搅拌,使水和土壤充分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壤在水中会分成两层,上层是颗粒较细的黏土,下层是颗粒较大的砂。
以上3个实验,都应该在学生对“土壤里有些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做出假设的情况下,再激发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学生的实验方案不必局限于教材中的方法,只要能够验证假设,方法可以多样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创造能力。如果学生想不出合适的方法,我们可做适当的引导。实验方案确定后,有关方法和注意事项应做适当讲解和补充。
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以及提高探究效率等方面考虑,不同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项目进行研究,实验完成后再作充分交流,达成共识。3个实验也可以穿插进行(实验
2、实验3可先做处理,等待实验现象的出现,把实验l放到后边)。
【引申的问题】
不同土壤中所含的成分都相同么? 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观察研究,我们已经对土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到底土壤里面有些什么东西呢?刚才同学们说出了不少你们认为土壤里有的东西,怎么证明你的猜想呢?
思考:学生小组讨论证实猜想的方法,并讨论方法的可行性,教师进行点拨引导。
实验:教师说明实验要求,学生分小组动手进行实验。可参考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实验顺序。
交流:通过这几个实验,可以发现土壤里有什么?
目的:让学生对“土壤里有什么这个问题出假设的情况下,在激发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学生的实验方案不必局限于教科书中的方法,只要能够验证假设,方法可以多样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作业:不同土壤中所含的成分相同吗?可以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吗?”
教后记:通过仔细观察和动手实验学生能了解土壤的分层成份。
第三课时:拓展:砂土、壤土和黏土
通过定性研究知道了土壤的组成,那么根据土壤的组成如何进行分类呢?可以利用观察土壤、捻一捻土壤、把土壤放到烧杯中加水搅拌并放置一一会后观察现象等方法,了解根据组成土壤物质粗细的比例不同的分类。【友情提示】
“砂土、壤土和黏土”的拓展活动是对土壤研究活动和所关注知识的适当引申。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时间允许,这方面的资料可以适时提供。
研究土壤性质的活动更适合安排在课后进行,可在课上做些方法上的指导。
导入:出示三种土壤的标本。这是波波、琪琪和妍妍在不同的地方采集的一些土壤的样本。请同学们看看它们相同吗?
观察:分小组观察砂土、壤土和黏土,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填写实验记录表。
教后记:。学生听得很认真。
第四课时:拓展:从岩石到土壤
课本中的图片显示了岩石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知道土壤是由岩石逐渐变化而来的,但这个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
“从岩石到土壤”,虽为拓展内容,但却是本单元两课内容相互联系的精神所在。可在课后通过课件资料或做适当引导介绍,渗透“自然界里的物质不断变化发展”的自然观教育,感悟土壤的来之不易,唤起学生对土壤的爱惜之心也是非常必要的。
提问:出示岩石和土壤,看似很不相同的两种东西,其实它们之间有着迷切的联系,你知道吗?
思考:学生自由猜想,说出自己的意见。
媒体:播放视频资料(a、岩石风化的FLASH短片;b、视频短片岩石的风化,在片中深透“自然界里的物质不断变化发展”的自然教育观。)
小结:由坚硬的岩石风化变为松软细碎的土壤,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通常都要经历几千或数万年的漫长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宝贵的土壤资源。
【三上册科学总结】推荐阅读: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20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2-10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分析07-21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09-09
三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09-13
三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07-03
三年级科学上册质量分析报告11-04
三年级科学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反思07-26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8秋07-15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