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

2024-09-12

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精选18篇)

1.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 篇一

2012年儿科优质护理服务总结

做为全院第二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病房,我们儿科全体护理人员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

为了顺应二级医院评审要求,为了很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从2012年10月12日起,护士分工、排班进行了相应的变动,排班取消各班次的名称,统称为责班。根据科室护士职称、工作能力等情况将全科护士分两组。责任总组长:努汗(副主任护师),负责解决科室护理中出现的各类疑问,两责任组具体分工如下:责任一组 组长:吴媛媛(负责八、九病室)成员:阿娜尔(负责五、六病室)李亚红(负责三、四病室)陈雨婕(负责二十一、二十二病室)徐婷婷(负责一病室)包美娇(负责二病室):责任二组 组长:王建梅(负责七、十病室)成员:李小玲(负责十一、十二病室)张梅(负责十三、十四病室)郭湘(负责十五、十六病室)热依拉(负责十九、二十病室)、杨继英(负责十七、十八病室)

责任到人,由个人负责自己所管病人的一切工作。包括患儿的晨午间护理、入院宣教、健康宣教、危重护理记录单的书写、病历的质控(包括出院病人病历,如果当班时,本人不在班上则由各组护理组长代做,按各组顺序以此类推。)确保各项基础护理措施到位,提高患者满意度。

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上岗,微笑着来到病房做晨间问候和护理,为患者和家属带来真挚的问候,并为每位患儿整理床单位、病房等。因为患儿私人物品特别多,床上床下、床头柜、窗台上到处都是,为此我们一遍遍地帮助他们整理,尽量保持病房整洁。

为确保医疗安全,特要求中、夜班改变以前的上班工作模式。夜班与中班同时在18:30接班。由中班护士当面点清物品及相应床头接班后,夜班护士协助中班护士完成雾化吸入、时间针穿刺、医嘱查对等工作后。在21:30左右(不忙的情况下)去值班室休息。到凌晨1:30由中班护士叫醒夜班护士接班,中班护士去值班室休息至早上8:00由夜班护士叫中班护士协助准备输液袋、抽血、采集各种检验标本(如痰培养等)。如夜间有紧急情况则由中夜班护士共同完成。

上午是治疗最繁忙的时候,我们由过去的呼叫器响了、患儿家长呼叫后才能见到护士,转变成现在的护士不断巡视病房,主动及时的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患者们越来越信任护士了。在沟通和交流中,我们增进了医患感情,减少了矛盾,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营造一个温馨的住院环境儿科病房走廊的墙上贴有卡通画、通俗易懂的儿童保健知识宣传栏等,。

开水房24 h提供热水,为患儿家长提供了方便舒适的就医环境。

当然,创建活动离不开院领导和护理部的精心指导。护理部制定了争创优质示范病区的方法和措施,为我科增添了2名护士,实行了人性化弹性排班。大家分工合作,明确岗位职责,全科护理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创新、人性化服务。创建活动不仅得到科主任和全科医生的大力支持,还与不断转变护理服务理念的全科护士的支持密不可分,大家积极响应,练习基础护理技术,争创技术能手,开展文明用语和微笑服务,为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进行生活照顾,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对患儿病情开展有效护理工作,牢记安全和生活护理同等重要,把心理护理也渗透在对患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中,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提倡全程护理服务。实现了生活护理到位、治疗护理安全,心理护理主动开展。

在开展优质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中,我们获得了病人的好评,但仍需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好,让患儿真正得到实惠,取得让社会满意的效果。

2.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182例, 年龄1个月~10岁, 平均2.6岁, 男82例, 女99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1例, 病例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高热惊厥、急性胃肠炎、疱疹性口腔炎等,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首先转变服务理念,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 进行全面培训, 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加之系统的精湛的护理技术、专科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沟通能力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等。一般3~5 d患儿病情好转, 对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 由护理人员介绍填写方法, 家长自行填写。

2 优质护理

2.1 统一认识建立制度

主治医师或责任护士跟随主任每周1~2次查房, 并参与医疗组的危重、疑难病例的讨论, 探索医护一体化的专科护理工作模式, 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 新老组合, 护士长根据患者护理难度、病情、技术要求等要素弹性调整分管床位数, 每人平均分管8张床, 落实分级护理制度, 做到护士分层, 患者分级。既强调危重患者的管理要高年资护士护理, 又强调人人参与生活护理, 全方位为患者提供服务。

2.2 培训

只有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才能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而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更离不开专业的培训。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责任心、工作年限等分别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专科知识、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护理操作技术、处理措施、突发事件流程、以及应急能力等方面的培训。科内每月一次定期进行业务讲座, 举行一次理论考核和护理操作, 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每周定期进行操作训练、对突发疾病抢救进行模拟训练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2.3 落实规范告知

每位新患者入院时, 由接待护士通过住院指南相册, 对病室设施、分管床位的护士长, 责任护士、主治医生、主任、并告知安全防护制度、陪护制度、作息制度、病区管理制度、住院费用“一日清”查询方法等进行详细的介绍。护士在每日规范病房管理工作中, 注意仔细观察患儿及家长的饮食习惯, 生活作息、及时纠正其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既要考虑患儿及陪护家长的方便, 舒适、又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注重细节管理。根据住院儿童疾病、年龄的情况, 有针对性的调整健康教育的内容, 情景对话、即兴互动、采用讲课等多种方式, 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针对祖辈级陪护者易过分宠爱孩子的特点, 引导隔代家长科学地哺育、教育下一代。

2.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重视入院宣教和住院介绍, 在入院时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病房的环境、住院制度、设施、医务人员。住院期间向患儿家长解释病情、护理、物品的保管、注意事项、用药情况、饮食、疾病的预防、安全防护措施等。护士对患者的管理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为护理过程, 而护患关系是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1]。

3 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1。

4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 开展以患者为中心、以整体护理责任制为核心的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的切入点;优化医院服务、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方案, 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和服务意识给予优质护理服务, 让患者及其家属满意, 进一步为患者提供全面化、全程化、专业化的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这与其他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摘要:目的 对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将儿科患儿 (182例) 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验组各91例, 比较对照组, 实验组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5.64%,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5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 融洽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护理质量, 提升了护士的自身价值, 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 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儿科病房,满意度

参考文献

3.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儿科肺炎护理;优质护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74-01

医院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促进患者痊愈的关键环节,所以,相关的医疗工作者和必须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重视度,特别是在儿科护理中。而优质护理是附加在常规服务而优于常规服务的护理,优质护理对于一个病人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一个儿科中患有肺炎的患者,更是需要优质护理这样的服务,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扬医院优质护理的服务,将儿科肺炎患者无论是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护理,只有这样,儿童患者才能够用最大的勇气和信心去对抗病魔,打败病魔。

一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应用的意义

(一)能够减少患者的不安全因素

医院提供的优质护理,就是让护理人员负责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整个护理过程,护理人员负责病人每天的吃药,检查,复查等任务,护理人员是第一个能够发展病人异常问题的人,一旦发现问题,护理人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报告给医生,医生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解决问题,从而将病人出现的风险降到最低。所以说,优质护理可以减少病人的不安全因素。

(二)能够使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

医院提供的优质护理对于儿科肺炎护理的临床工作中有着非凡的意义,护理人员对孩子的护理不仅是身体上的,护理人员提供的优质护理对孩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护理人员提供的优质护理可以与孩子达成完全信任的状态这样,护理人员就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对抗病魔,并且,护士还能够让孩子一种最轻松愉悦的状态去接受治疗,这样,对于孩子的治疗和康复,无疑是一种最好的办法。

二加强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应用的措施

(一)将岗位职业细化

医院应该完善工作制度,让所有的工作都细化成书,让每一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规范都有章可循,将每一个护士的岗位职业细化。在什么时间,哪个护士应该查房,哪个护士应该去复查病人,哪位护士应该负责平缓患者儿童的情绪。这一切,我们都应该将其列成制度,保证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要严格按照规则对儿科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

(二)改进护理排班模式

我们应该改进护理排班模式,将护理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各个小组负责负责自己的病人的优质护理,负责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情绪调节,身体检查,生活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工作,每个小组都要将自己的工作做到位,这样,我们就可以保证患者儿童在住院期间能够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并且以积极的心态去对抗肺炎病魔。

(三)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

医院应该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他们优质护理的有关任务和知识,并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他们关于优质护理的专业知识,并且给予一定的奖惩,鼓励并且激励护理人员能够投入最大的精力和热情到儿科肺炎护理的优质护理中,这样护理人员就会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

(四)运用激励制度

医院应该在全院都展开评比大赛,让医院的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形成良性竞争的关系,这样,护理人员就会有足够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整个医院的优质护理的质量,并且能够提升医院内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五)优化住院环境

医院应该优化病人的住院环境,让病人能够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开开心心的恢复,首先,医院应该定期给家长开座谈会,交给家长一些孩子经常需要的情况的应变能力,以及孩子的康复中应该做的辅助,并且鼓励家长提出在医院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以便医院做出及时的解决和调解。其次,负责的护理护士应该做到与孩子完全信任的沟通协助家长帮助孩子的吃药,治疗和康复,护理人员应该一直保持孩子的积极轻松的状态,这样对于康复是最好的状态。

(六)转变护理理念

护理人员应该完全理解和体会优质护理的内涵和本质,改变自己的护理理念和服务态度,要主动的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优质护理,保证患者能够达到最好的满意度,并且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接受治疗。

三结束语

总之,婴幼儿作为一个家庭的核心,作为祖国下一代的希望,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一定要保证在他们患病期间给他们提供最有保障的儿科护理,让他们能够健康地长大。因此,儿科护理的相关工作者需要尽力克服护理中的所有困难,尽一切努力做好优质护理,将优质护理系统并合理地运用到儿科肺炎护理的临床工作中去,对于婴幼儿的突发状况能够及时地研究出应对策略,处理好护患关系,以及与患者家长的关系,以便于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促进医院社会信誉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儿科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基层医学论坛;2015(02);

[2].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内蒙古中医药;2014(33);

4.儿科优质护理措施亮点 篇四

1.为了更好提供更好的优质护理,我科成立儿科优质护理小组。2.完善规章制度,进行责任制护理,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和专业素质,为了减少静脉穿刺的重注率,采购了一些手腕绑带和手工夹板用于固定患儿穿刺部位。

3.每月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和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提高护理质量。4.为危重患儿开通绿色通道。先诊疗,后付费。5.自制小冰袋为高热宝宝降温时免费提供。6.科室自备一轮椅,免费提供使用。

7.每月会进行病人对护士满意度调查,及时收集意见。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设有意见箱,意见本,定期查看,及时反馈。8.每季度进行优护座谈会,听取医生的意见。了解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9.为了促进医护和谐关系,每年5.12护士节我科护士都会和医生进行一次联欢活动听听医护的心声。

10.为了方便病人更好的了解儿科疾病相关知识,我科病区走廊疾病宣传栏每季度都会更新儿科常见疾病相关知识,提供一些健康教育处方给家属查阅。

11.为了病人大小便标本更好的收集,方便病人大小便的放置,我们做了大小便标本收集箱并且专人负责送检。

12.为了家属吃饭时大人及小宝宝的方便,我们特为宝宝准备了儿童 餐桌椅。

13.为了家属及宝宝有热饭热菜,我们给家属准备了微波炉。为了家属及宝宝随时有开水喝,我科特向医院另申购了24小时开水机。14.每年6.1儿童节,我科都会举行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宝宝在医院共同庆祝6.1儿童节。

15.为了宝宝有一个温馨的病区,我科病区走廊贴满了儿童画幅。为了更好的了解宝宝的身高,我们特在护士站及走廊贴了量身高的画幅。

16.为了来看病的家属等候,我们特为家属在医生办公室门口放置多张等候椅,护士站设有便民服务箱,内有针线纸笔、手机充电器、雨伞等,方便家属取用。

17.为了方便有在家长没有带尿布湿,我们特为家属准备了免费的尿不湿。

5.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 篇五

2013年4月修定

为切实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尽全力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便捷、温馨的护理服务,现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及措施如下:

一、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执行床位包干,由责任护士负责对所分管患者病情的治疗观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

二、夯实基础护理,积极开展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基础护理,亲情式的生活护理。每天病房开窗通风,扫床,打开水,送热水,每周更换床单。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需提供专业清洁护理等。(具体内容参照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三、100%加强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的有关知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康复指导等,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四、保证护理服务的及时性,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接待患者,进行入院告知,解答患者相关问题。责任护士定时巡视病房,及时更换输液,尽量减少患者的铃声呼叫。

五、保证患者安全,力争护理质量 “零缺陷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规范,加强“三查八对”;对存在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的患儿进行评估,加强宣教和警示,提供适当防护。陪送危重患者外出检查,确保患者安全。

六、保障患者的各项权利: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凡有创性操作、检查向患者告知,保护患者隐私,为患者保守医密。

七、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尽全力提高患者满意度达90%以上。对出院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对患者提出的意见、问题及时给予答复,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八、提供生活便利措施:如微波炉、针线盒、雨伞等。

我们的服务理念:“三心服务 ”,即热心、爱心、耐心。

6.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 篇六

本年度儿科在医院优质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

优质服务工作,以“走进妇幼,走进温馨家园”为主题,深

化“三好一满意”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推广优

质服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优质服务的内

涵、实施优质服务的重要性,提高服务意识,改变服务

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满足患者的需要。

二、组织人员参加服务培训,学习医院编撰的《岗位服务

规范》和《岗位服务与言行规范》,学习形式多样,有理

论培训、情景表演等方式,工作人员既是学习者,也是

参与者,增强了学习的效果。通过培训,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注意仪表仪容,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使用礼貌

用语,遵守服务规范。

三、进行案例分析,收集工作中存在服务方面有待改进的案例,通过角色扮演,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指出服

务中存在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由于案例演绎生动形

象,强调参与,又是发生在身边的例子,通过案例分析,印象深刻,使大家修正服务中的不足。

四、成立科室的优质服务工作小组,以点带面,开展服务

自查自纠,每月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

五、每个月对服务质量检查、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

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整改措施,了

解患者的需求,不断的改进。

六、为患者造一个温馨整洁的环境,粉刷旧病房,在病房的走廊张贴卡通贴画,每班进行环境交接班,保持环境

安静整洁。

七、实施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和床边工作制,将医生和护

士分组,每个组负责一定数量的病人,每名医生和护士

负责一定量的床位,并实行床边工作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八、儿科门诊在患儿就诊的高峰时段、高峰季节增加医生,并制定了儿科病人暴增的应急预案,集全院之力,最大

程度地缓解儿童看病难的问题。

我们认识到优质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科现在还

处于起步摸索的阶段,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更加重视这项

工作,不断的学习,发现不足,总结经验,以期在服务方面

得到提高,获得广大患者的好评。

儿科

7.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 篇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患儿, 其中男127例, 女73例, 患儿年龄6个月~3岁, 平均 (1.5±0.3) 岁。采用数字随机法将这2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0例,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100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100例患儿则接受优质护理服务, 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2.1准备工作

1.2.1.1物资准备根据不同的小组对物资进行合理分配, 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够最大化的发挥物资作用, 同时定制专门的责任组护理服务车, 这样就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服务质量。

1.2.1.2理念准备在儿科内多开展几次优质护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培训, 尽量打破护理人员的传统护理模式, 转变护理服务理念, 使其能明白优质护理的重要性, 同时敦促护理人员配合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1.2.2人员分组将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分为两个责任组, 归在同一个护理组长下进行管理, 且护理组长下安排两个小组长, 再往下则是管床护士, 采用这种分级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能够使得护理人员之间更加了解自己的责任和工作[1]。

1.2.3制定计划根据卫生部下达的文件作为参考依据, 对护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都进行重新规划和制定, 找出目前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常规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正, 在实施过程中确保计划内的各项内容能够真正落实到实际的护理中, 真正做到护士把时间还给患儿。

1.3评定标准

对患儿家属各项满意度和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具体内容包含入院宣教、呼叫铃应答、按时治疗、巡查病房和健康教育这五项, 每项各占20分, 总分为100分。此外, 对出院患儿家属电话随访进行满意度调查,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这三个级别。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字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入院宣教、呼叫铃应答、按时治疗、巡查病房与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 (P<0.05) , 见表1。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均显著高 (P<0.05) , 见表2。

3讨论

自笔者所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护理工作就出现了重大改变, 主要有以下几点。

3.1护理工作的改变

3.1.1参加医疗查房通过参加医疗查房, 能够对患儿的病情有更加全面充分的了解, 通过和医生的交流, 更加了解护理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3.1.2调整查房时间通过调整护理人员的查房时间, 能够更加有效增强基础护理, 使得患儿能够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1]。

3.1.3减少跑动时间增加护理人员的床边护理时间, 增加与家属沟通和相关知识宣教指导时间, 减少护理人员跑动时间, 能够把更多时间留给患儿, 更加有效的减少患儿家属等待时间, 使得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2,3,4]。

3.2护理质量的提高

(1) 改变一个护士面对多个家长的情况, 使得患儿在初入院时就能够得到热情的接待及指引, 消除家长紧张、疑虑的负面情绪, 大大降低了投诉及纠纷的发生概率。同时, 一旦患儿出现危重情况, 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 (2) 有效提前静脉输液的治疗时间, 及时留取并督促家长留取标本。同时, 对仪器的保管和保养也更加精细, 及时添加日常所需物品。 (3) 有效地实现了病情观察的连续性, 使得患儿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评估, 大大降低患儿外出检查时病情变化的风险[5,6]。 (4) 主动巡视病房, 能够充分满足患儿和家长的需求, 及时发现潜在隐患, 降低患儿危重情况的发生率。

3.3护士自身的提高

3.3.1服务思想转变能够正确对待患儿及家属意见, 提供个性化护理, 将所管床患儿的问题看作自己的问题, 有效转变服务思想, 使得整体服务意识得到提高[7,8]。

3.3.2管理能力提升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术均得到了有效提升。护士的求知欲、责任感、主动性和独立性都得以提升。新护士也有了很大改变, 从以往的害羞腼腆转变为及时、主动地向患儿和家长介绍自己, 增强信任感, 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均得到全面提升[9,10]。

在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及其质量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应更加注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患儿, 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100例患儿则接受优质护理服务, 对患儿家属各项满意度和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其质量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因此应注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荣, 艾素梅, 高新.打造特色服务专科以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0) :28-29.

[2]闫海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J].全科护理, 2011, 9 (7) :1947-1948.

[3]陈子江, 陈浪.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9) :1485-1486.

[4]李建平, 刘小文.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0) :19-20.

[5]王海霞, 谭丽君, 张丽娜, 等.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疗, 2011, 30 (18) :16-17.

[6]吴丽芬, 张焕梅.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 (6) :411-413.

[7]何晓君, 金玉梅.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3, 21 (1) :99-101.

[8]邓寿建, 廖永生, 刘慧.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2, 10 (5) :1412-1413.

[9]贺夕芬.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9 (22) :89-90.

8.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 篇八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需要全心全意的呵护才能使他们茁壮成长。儿童患者因其年龄的特殊性,是所有病患者中最脆弱,最需要细心关怀的团体。因此,儿科护理必须坚持“以儿童患者为中心”,转变儿科护士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推进儿科护理中的优质化护理。

【关键词】儿科;护理;优质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81-02

引言: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多的医院也紧随时代步伐,在儿科护理中不断贯彻“以儿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对儿童患者的护理质量,使儿童拥有家庭的温暖。本论文通过分析当前儿科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措施,以推进儿科护理中的优质化护理。

1.当前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儿科所服务的对象都是一些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儿童甚至幼儿,患儿的年龄小,病情变化比较快,患儿没有表达能力或者表达能力比较差,导致护士工作量大,容易发生差错事故。因此在护理中更需要耐心尽力。婴幼儿好动会造成液体渗漏,工作量大并且比较繁琐,常常会出现哭闹,滚针,交流不通的情况。一些护理人员,尤其是年轻的护士,因为没有经验也没有耐心,容易产生不满厌烦的情绪。这些消极的情绪不仅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也会使家长察觉到,从而引发争吵,偏离了医务人员因以患者为重的思想。

此外,婴幼儿的血管细,更不懂得与护士配合。因此一些没有经验的护士在面对静脉穿刺时十分头疼,往往不能“一针见血”。这样不仅会使儿童二次受罪,家长也会因为护士的基本功薄弱而产生不满的情绪。

儿童的病情变化快,能否让儿童患者早日康复,需要儿科护士与医生高度配合。一些儿科护士偷懒,不细心记录患儿病情,因此容易耽误医生进行准确的病情判断,患儿得不到及时治疗。

2.如何推进儿科护理中的优质化护理

优质化护理是根据患者不同的生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在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全面性、持续性地提供全过程护理服务,满足患者个性化的需求.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增加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增加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实现相互信任且良好的互换关系。尤其是在儿科护理中,由于幼儿心智以及生理还都不成熟,一旦患儿哭闹就会很难停止,这样会给正常的护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儿科护理中推行优质化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2.1强化儿科护士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

提高兒科护理中的优质化护理,首先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激昂的工作热情,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医院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儿科更是医院中最吵的地方。儿科护士在服务中,首先要从心里去热爱护理工作,把患儿当作自己的亲人,给儿童亲切的感觉,缓解患儿紧张害怕的情绪。其次,要对不听话的患儿投入更多的耐心,态度上热情和蔼,这样才能安抚患儿配合工作。儿科护士还要针对儿童患者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病情,提供不同的护理方式。此外,还要多与患儿沟通,勤于、细心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记录患儿的症状,与医生默契配合提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营造一个和谐的护理氛围还需要儿科护士要遵从细心问询的原则,对工作的处理上不急躁,少抱怨。充分尊重和保护儿童患者的权益,全方位的为儿童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主动观察病情,杜绝出现操作失误,提高个人责任意识。

2.2提高儿科护士的专业护理技术

静脉穿刺不仅是许多家长患儿的噩梦,更是儿科护理中的最大难题。儿科护理人员必须要不断提高其技术操作水平,勤学苦练,多做一些模拟练习,在练习后多总结技巧。此外,一些年轻护士和实习护士应多学多问,积极向有经验的护士学习技术,讨论总结经验,力求“一针到位”减轻儿童的痛苦。

其次,护理人员也应加强对住院儿童的优质化护理。儿科护士要巩固医学基本功,在配药方面要细心谨慎。儿童患者缺乏自理能力,儿科护士要指导其用药。只有对病理知识药品性能熟烂于心,才能避免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提高护理的质量。

2.3正确处理护患关系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难免会碰到一些脾气暴躁,态度差的家长。作为医护护理人员,必须要具有宽容大度的态度,多理解家属,保持一个良好平和的心态。千万不能把情绪发泄到患儿身上,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发生过激行为。此外,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如产生冲突,应耐心解释原因,将心比心站在儿童患者父母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投入高尚无私的仁爱之心处理问题。

儿科护士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儿童患者和家长的心理变化。儿科护士要注意自己的职业素质,多主动接触患儿,与患儿多沟通,多接触,多抚摸。通过这些和谐亲切的互动,调节护患关系,使患儿从心理上不抵触医护人员。

2.4医院要配合营造和谐的护理环境

如今大多数的医院都致力于打造优雅干净,设施先进完善的医疗环境。要使儿童患者在入院时真正有家的感觉,还需要医院配合,营造一个符合儿童心理的医疗环境。儿科病房可采用卡通人物的墙纸,多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和鲜花。医院不再只是白色的色调,欢快温馨的环境能消除儿童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放松心情。此外,被褥和病号服也可以转变风格,这样医院不再是冷冰冰的感觉,儿童患者可以以最放松的心情享受医疗护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儿科护理者首先要以积极热情的态度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的进行儿科护理工作,把优质化服务作为不断的目标追寻。而且要不断学习拓展儿科护理的专业知识,提高静脉穿刺的操作水平。正确处理护患关系,主动与家长沟通,满足患儿的合理需求。在患者出院时,也要做好后续交待,事无巨细的叮嘱出院注意事项,住院患儿早日康复。工作中以微笑服务为主,以良好的态度建立护患之间的友爱。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不断推进儿科护理中的优质化护理。

参考文献

[1]卢燕萍.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02)

9.儿科护理工作总结 篇九

儿科护理工作总结

在护理部的领导下,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规范科室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共收治病人566人次,其中病危6人次,一级护理病人829人次,经济收入约112万元。

二、加强各护理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每月组织学习四次。三、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监管力度不够。发生八例护理差错,及时堵决,未造成严重后果。并组织讨论、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四、病区保持“三前五声”。

五、每月认真组织“三基”培训及考核。

六、认真督促护理人员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由于人员较少,基础护理落实欠佳。七、每月中旬和下旬组织业务查房、护理病例讨论及随科主任查房并及时记录。八、严格加强护理质控,及时记录、分析及整改,护理质量有所提高。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护理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加强业务学习。二、加强查对制度的落实,加强监督力度。及时发现、上报差错事故,继续组织讨论、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三、病区内继续保持“三前五声”。四、每月认真组织“三基”培训及考核。

五、认真准备“二甲”评审材料和软件工作的加强。

六、严格督促护理人员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狠抓基础护理的落实。

七、继续加强护理质控,及时记录、分析及整改,以护理质量的继续提高为努力目标。

10.儿科护理年终工作总结 篇十

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每月召开一次全科护士思想素质教育大会,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对态度好、工作好的大力表扬,对有损病人和科室利益的人予以大力批评,弘扬正气、鞭策后进,在我科每月召开的工休座谈会及病人满意度测评中,多次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

二、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了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了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了一次护理查房,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训练,提高应急急救能力

1、抵年资护士加强了十五项护理技术训练,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技术水平。

2、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老护士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发扬光大。

3、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法律观念,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作前洗手,每晚治疗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了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了早班制度,切实帮好了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知道,在交接班时向下班护士做好了详细报告。

4、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确保各项护理指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11.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 篇十一

资料与方法

我科开放床位65张,其中普儿50张,新生儿室15张,长期加床,床位使用率120%,护理人员28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3名,护士22名,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7岁,其中大专12名,大专在读16名,新生儿室无陪护。

方法:将传统的排班模式改变成连续不断的APN班,A班分为A1、A2(8:00~16:00),P班分成P1(11:00~15:00,18:00~20:00)、P2(16:00~24:00),N班(0:00~8:00),实行A1-P2-N三班交接,各接班人员提前15分钟上班,以保证交班人员能按时下班。同时,A1、P2、N班护士也是分管床位的护士,她们负责所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的宣教、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和护理记录。病区分A区、B区和新生儿室,每区(室)设组长1名,组长由年资相对高的主管护师或护师担任,各班组长参与床旁交接,接班后由组长统筹安排督导本组工作。护士长、办公班护士、总务护士、白班护士、护理员上白班(上午8:00~12:00、下午14:30~18:00),护士长每天根据病区情况和护士的工作能力统一划分床位,安排检查全病区的工作;办公室护士负责处理医嘱,办理出入院手续,绘制体温单,协助护士长审阅病历;总务护士负责取药,摆药,急救柜的管理,负责领取科室的一次性耗材及办公用品;护理员负责床单元用物的准备及终末处理,暖箱,蓝光箱的消毒处理以及病房内所需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记录等。参与APN排班护士每周上40小时,按时数计算护士假期。

取得的成绩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更好地保障患儿安全:因儿科患儿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家长情绪紧张,午间、夜间20:00~24:00新入院和抢救患儿较多,特别是中午静脉输液漏针的患儿较多,经常需重新穿刺,传统排班在这段时间最多2人值班,护士工作量大,常超负荷运转,而实行APN排班后,中午至少6人(新生儿室2人,普儿4人),上夜4人(新生儿室2人,普儿2人),下夜3人(新生儿室2人,普儿1人),同时能满足双人查对的要求,这样比较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与工作要求相协调,避免了中午、夜间护士少而引起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和难以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能更好地保障患儿安全,真正达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

通过层级管理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作用:护士长授权组长,组长对护士长负责,层层落实,层层质量控制,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效率。同时低年资护士通过高年资护士的传、帮、带。各种技术操作及理论知识的掌握进步较快,高年资的护士价值得到体现,更能激发她们努力进取,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为优质护理服务打下扎实的基础。

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实行APN排班,明显减少交接班次,避免因频繁交接班而引起的护理缺陷。儿科输液患儿多,且大多数患儿输液滴速控制较慢,传统排班10:30左右,护士方能完成静脉输液,60%患儿静脉输液需持续至18:00左右,部分患儿输液持续至20:00,导致患儿及家属不能按时就餐和休息。APN排班后,上午人力资源充足,9:00左右即为患儿输注静脉用药,70%患者在16:00左右结束静脉输液,至少能保证晚餐按时就餐,夜间较好地休息。同时白天上午人员充足,护士能积极巡视病房,及时加药,及时发现病情,使呼叫器呼叫频率明显减少,而组长利用下午治疗较少的机会,到病房巡视,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征求意见,协助管床护士做健康教育。另外,传统排班方式,凌晨3:00护士床旁交接班對患儿睡眠造成干扰,家属意见较大,而APN排班,交接班时间在24:00,对患儿休息的影响相对较小,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较高。

APN排班也体现了对护士的人性化关怀:传统的排班方式,至少每个护士每周有2个晚上不能正常休息,而APN排班只有N班护士夜间不能休息,同时实现了管床护士对患者的责任制整体护理,体现了护士的能力和价值。能激励护士更加努力学习,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努力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APN排班减轻了护理管理者的压力:APN排班各班职责分明,各班人力资源搭配合理,护士长不用担心1名护士值班忙不过来,从而减轻了护士长的压力,让护士长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管理工作。

医生满意,医院放心:实行APN排班后护理投诉明显减少,护理差错更为少见,得到了医生的放心,医院满意,社会高度评价。

APN排班亟待解决的问题

12.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 篇十二

1 实践过程

1.1 营造轻松和谐的就医环境

1.1.1 在液疗区的布置上以方便、舒适、美观、实用为准则, 根据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设置独特环境, 使用防滑地板, 墙上悬挂各种健康宣教画, 增加2台饮水机和微波炉便于患儿和家属饮水、热饭, 自动出水的洗手池方便家属清洗。在液疗区一角增加了书报栏, 另一角放置儿童玩具供孩子玩耍, 让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医院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对患者的满腔热情。

1.1.2 小儿便溺比较多, 护士勤巡视发现床单污染或弄湿及时更换, 保持患儿床铺干净舒适, 指导家属共同保持环境的整洁。室内每日用250~500 mg/L含氯消毒剂湿式清扫, 拖把专用, 桌面、门把手用氧化电位水擦拭, 房间紫外线循环消毒机消毒2次, 每月做1次空气细菌监测[2], 做好消毒隔离, 防止交叉感染。注意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 使患儿舒适。

1.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确保护理安全。

1.2.1 首诊接待登记的护士须认真核对病历和药物, 打印输液卡时做到病历与药物、输液卡三者相符一式两份, 1份挂于床头牌上, 另1份输液卡连同患儿的病历、药品放入一个篮子交配液室护士。同时向患儿家长简单告知输液天数及输液的部数, 避免漏输, 并指导其在相应区域等待。嘱其不要随意更换床位避免出错。

1.2.2 配液室设2名护士, 药物配制前2人再次核对患儿信息与药物信息, 准确无误后方可配制, 每配好一部就在输液卡上勾掉一部并双签名。1例患儿的液体配好后方可配制下1例, 配制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预防院内感染。

1.2.3 静脉穿刺前, 负责穿刺的护士呼叫患儿的姓名, 当患儿来到护士面前时, 反问患儿的姓名、年龄等信息[3], 确定无误后把挂于床头牌上输液卡的液体部数勾掉并签名。告知患儿家属发现不适及时呼叫护士[4]。

1.2.4 续瓶时, 护士反问患儿姓名[3], 确定无误后勾掉输液卡上部数后签名并告知家属输液的内容。同时查看患儿输液情况, 如穿刺点有无渗漏, 点滴速度是否合适, 确定无误方可离开。

1.2.5 输液结束时, 护士反问患儿家属今天共输几瓶液体[3], 查看输液卡上的排号部数是否前后一致, 再次查对后收回输液卡, 这样层层查对确定无误后方可拔针。

1.2.6 费用审核, 派专人对每位患儿的计价费用进行审核, 如有疑问要立即询问当事医生, 避免多收、错收而发生纠纷。

1.3 统一认识, 转变观念

1.3.1 规范护理行为。护士衣着整洁, 举止文雅, 言谈礼貌, 待人真诚, 善于沟通, 敬业求实。仪容仪表符合护士规范, 熟练应用“十字文明用语”, 护士工作中要做到“四轻”, “四声”, “三贴近”。细化管理后提高了护理质量, 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1.3.2 加强管理,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护士工作站保持干净、整洁、安静, 护士在工作时不讨论与工作无关的话题, 不能相互闲聊, 严防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护理差错。

1.3.3 优质护理服务的进行离不开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大力支持, 护士长实行了人性化弹性排班, 大家分工合作, 明确岗位职责, 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建立激励机制, 增加护士福利待遇, 重视护士的贡献, 为护士提供培训和进修学习的机会, 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

1.3.4 强化技能训练, 针对小儿输液难度大, 护士穿刺技术不过关的问题, 科室评选穿刺技术高的护士与年轻的护士结成对子, 实施“一帮一”的指导, 年轻的护士穿刺时有老护士指导, 老护士穿刺时年轻护士跟着学习。同时, 在排班时注意“老少搭配”, 保证每班均有1位高年资的、穿刺技术一流的老护士在岗。穿刺时如不能“一针见血”先要向患儿家属道歉, 征得家属同意方可重新穿刺, 如再次失败则必须换人穿刺。这样可减少纠纷的发生。

1.3.5 安排专人巡视, 观察静脉输液的速度、用药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护士发现肿胀、渗漏现象后及时处理并安慰患儿及家属, 通过巡视提高护理安全, 减轻患儿痛苦, 减少纠纷的发生。在巡视过程中主动提供疾病、药物相关知识, 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1.3.6 加强生活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 我们主动帮助家属照顾患儿, 帮患儿热饭、打水、清扫大小便, 这样做刚开始家属很不好意思, 护士就微笑着说“我们也是孩子的妈妈, 不用客气”, 次数多了家属见我们态度诚恳又真诚, 他们就接受了, 一人带孩子来输液完全放心。陪护少了既利于液疗区的安静又减少交叉感染, 还利于患儿康复, 同时纠纷的发生也相应减少。也为家属节省了人力, 让家属真正得到实惠, 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使家长满意, 社会满意。

1.4 自纠自查警钟长鸣

1.4.1 为改进工作不足, 接诊护士向每位来输液的患儿家属发放服务问卷评价表, 对提出的问题积极采取改进措施, 对于科室自己不能解决的上报院后勤办公室和护理部给予解决, 尽一切可能满足家属提出的要求。

1.4.2 在发生护理纠纷或有纠纷苗头时, 护士长于当天下班及时召集全体护士开会, 请发生问题的护士向大家说明问题发生的原因经过;就发生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 相互吸取教训以有效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提出整改和预防措施, 统一处理意见, 确保护理安全。

1.4.3 患儿的整个输液疗程结束后, 有专职护士为其提供疾病康复资料, 如停液后的用药、饮食、复诊等情况。并告知病区联系电话, 随时解答家长咨询问题。

2 结果与体会

经过半年多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 通过问卷当面征求意见等方式调查, 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0%提高到96%。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显著减少, 实现护理零投诉。通过随访患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家属能够给患儿合理饮食自觉复查, 遵医嘱合理用药与身体锻炼, 还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经济负担, 提高社会效益。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复杂, 护理纠纷也相对较多, 这就需要护士在关注疾病的同时, 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 根据患儿的需求,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护士只有贴近患儿, 才能贴心为患儿服务, 才能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地理解患儿家属。护士倾注全力, 心系患儿, 心系工作, 才能确保护理安全, 做到6方面满意, 即患者、社会、政府、医院、医生、护士满意[5]。

参考文献

[1]单金颖.门诊输液室护士安全用药的监护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 (8) :867-868.

[2]王桂芝, 李秋云, 刘荣芬.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3) :321-322.

[3]曹梅娟, 姜安丽.改革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3 (1) :89-90.

[4]高钰琳, 陈佩云.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存在争议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3) :239-240.

13.儿科护理质控半年工作总结 篇十三

一、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达标情况:

(1)病室清洁合格率100%(2)急救物品合格率100%(3)无菌物品合格率100%(4)基础护理合格率100%(5)一级护理合格率100%(6)病人安全防护合格率100%(7)一人一针一管执行合格率100%(8)一次性用口终末分类处置合格率100%(9)消毒液更换合格率100%(10)护理病历质量合格率100%

二、院感方面 严格依照医院感染管理标准,定职员监控院感,医疗废物按分类处置,混装现象没再出现;严格执行空针一人一针一管,压脉带一人一根,雾化面罩一人一个,消毒液定期更换,定期监测浓度,到达消毒标准。

三、护理文书、体温单书写情况 科室的危重及一级护理护理记录完客观、真实、及时、正确的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给予的医治、护理措施及相干的护理指导。对每位患儿的体温变化定时正确的进行监测及记录,但个别新进患儿存在漏记体重或大便现象。

四、进步护理安全管理 科室每个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做好护理过失缺陷分析整改,从本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缘由,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

五、加强规范化培训,进步专科理论知识 每月组织两次护理业务学习及专科的护理查房,护士长不定时抽查,并进行定时的试卷考核。

六、加强病房的管理 制定了凌晨7点和下午3点两个时间段同一整理床单元,物品同一摆放整洁。由于我科大多患者都是婴幼儿童,随时大便小便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杜尽这一现象,进院宣教时对每位患儿家属进行宣教,同时新增设了垃圾筒,做到每床一个,减少了随时大小便的情况,保持了病房的清洁卫生,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14.儿科护理工作自我评价 篇十四

本文由自我评价网提供参考!

作为普通儿科在职护士的我,在工作当中,逐渐体会到需要不断的累积自己的护理经验,这样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才可以得心应手。其实护士作为一个帮助者,有责任使其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效果,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护患关系也就成为治疗性的关系。

常说护理工作又苦又累,这话的确不假,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快乐,你只有亲身投入其中才会对它有深深的体会。在儿科的护理当中,每个患儿都牵动着我们的心,碰到大一些的孩子,心里护理是很重要的,刚入院的孩子,只要我们进入到病房他们就开始哭。我们想办法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才能让他们配合治疗。

面对的是小儿的时候,无论从穿刺、注射到各种用药,都跟大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护患关系上也有变化,小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所以在每一个治疗上,我们都会跟家长们沟通好!让他们放心,他们才能安心!儿科护理工作自我评价范文

在儿科,没有过硬的穿刺技术是不行的,“一针见血”在儿科更显突出,尤为重要,因为患儿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打在儿身上,痛在爸妈身上嘛!因此我们勤学苦练,多总结多摸索,“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这里得以体现。我们下苦工夫,多学多看多练,头皮穿刺也是容易一次成功的,而能做到“一针见血”在儿科干护理工作也容易多了,轻松多了。

工作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事,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

15.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 篇十五

关键词:优质护理,护患关系,临床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水平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与此同时, 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家庭结构以“421”为主, 孩子的健康成为每个家庭关注的重中之重, 家属对孩子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因此优质的儿科护理服务是患儿家属和医院护理人员共同的追求[2]。

为了进一步探讨有效改善儿科护患关系的措施和方法, 为儿科护理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依据,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儿科护理实践探索过程中, 对儿科护理干预的方案进行了多种尝试, 提出了优质护理干预的措施和方法。通过临床病例的验证,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 对其护理干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特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所涉及的病例均为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儿科患儿, 共计88例。整体临床基线资料如下:男性患儿56例, 女性患儿32例;年龄为3~6岁, 平均年龄为 (4.34±1.34) 岁;住院时间为5~15 d, 平均为 (9.34±1.23) d。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 每组各44例。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即实行优质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3,4]。

1.2.1提升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加强优质护理服务。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 “421”家庭模式更是使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 这种背景下, 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对孩子的健康格外关注。而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项业务培训, 聘请护士长或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护理人员作为培训讲师, 现场演示护理技术和经验, 这样不但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还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会大幅度提高。

1.2.2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儿科护士是医院护理人员中比较特殊的群体, 这是由于其面对的患者具有特殊性———儿童。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服务意识, 认识到治疗过程中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交流的极端重要性, 不但要善于倾听患儿家属的倾诉, 还要及时将患儿的治疗方案告知患儿家属, 并耐心解答患儿家属的各种问题。患儿家属一般在焦急、紧张的状态下, 情绪是不稳定的, 迁怒、抱怨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 换位思考, 理解患儿家属的心情, 谅解、宽容, 杜绝正面冲突, 并进行安慰, 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 减少不必要的纠纷[5]。

1.2.3 改善医疗环境, 重视人性化护理。

病痛和医疗环境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儿的情绪, 而温馨、活泼的环境可以有效缓解患儿和家属的心理压力, 有助于患儿配合治疗, 促进其早日恢复。

1.2.4 注重基础护理, 调整护理人员薪酬分配机制。

观察患儿的病情、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发展情况, 是基础护理的要求。通过每天早晚对患儿护理的时间, 时刻关注患儿病情变化, 努力得到患儿的充分信任和生理、心理两个层次的依赖。调整护理人员的薪酬分配机制, 将护理责任落实到个人, 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成绩进行有效激励, 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加强责任感[6]。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指标如下: (1) 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 采用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 (2) 家属对于护理工作质量评分, 采用护理工作质量问卷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汇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3.1 for Windows软件包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 以P<0.05时,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后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儿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如下:优质护理组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为, 非常满意32例, 基本满意11例, 不满意1例, 总满意43例, 总满意度为97.73%;常规护理组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为, 非常满意25例, 基本满意9例, 不满意10例, 总满意34例, 总满意度为77.27%。组间比较, 优质护理组患儿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41, P=0.00, 表2) 。

2.2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比较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如下:优质护理组患儿家属对相关护理工作人员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 组间比较,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t=23.32, P=0.00) 。

3 讨论

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健康生活的理念逐步为人们所重视, 无论是患者还是患者家属对于在患病期间接受的护理质量要求都越来越高。儿科在医院所有治疗科系中最为特殊, 一方面由于患者都是不能表达或者不能清楚表达自身状况的儿童, 另一方面由于受“421”模式影响, 每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健康都格外关注, 因此要求儿科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具备非常高的素质。儿科护理人员不但要具有高超熟练的业务水平, 还要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由被动服务转换为主动服务, 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认真执行医嘱、主动完成护理操作的同时, 积极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治疗进展, 保证患儿及家属的权益, 改善医患关系, 减少纠纷[7,8]。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 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时要注意沟通技巧, 通过与患儿及家属的有效沟通, 促进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的关系, 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 一切要以患儿为中心, 针对患儿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并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患儿及家属的恐惧、消极等心理负担, 使患儿及家属信任护理人员, 保证良好的医患关系。

由此可见, 优质儿科护理是以患儿的需求为出发点, 为患儿提供高品质护理服务, 可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护理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也能保持心情舒畅, 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9,10]。

综合以上分析, 本研究表明:在临床针对儿科患者实施护理实践的过程中, 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改善临床护理满意度, 是针对儿科患者实施护理实践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金晓艳, 刘晓玲, 岳丽.护理伦理观念下以人为本的护患关系的建立[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 25 (3) :323-325.

[2]王素玉, 贾利平, 李玉, 等.持续护理风险管理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作用[J].护理研究, 2011, 25 (22) :2040-2041.

[3]单凤婵, 陈娟, 罗晓丽.个性化护理在产妇护理中对改善护患关系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意义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 (2) :307-309.

[4]朱慧君.浅谈护理员如何处理好护患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 2014 (z1) :105.

[5]任建林.增进护患关系和谐的护理沟通应对措施[J].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版) , 2013, 42 (16) :899-900.

[6]雷璐.在老年病人护理中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 (8) :1872-1873.

[7]石艳.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有效构建和谐护患关系[J].医药前沿, 2012, 2 (7) :289.

[8]周雪琼.人性化护理在产妇护理过程中对改善护患关系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意义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28) :322-323.

[9]梁凤庄.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供优质护理[J].当代医学, 2012, 18 (2) :128-129.

16.新生儿科护理工作风险及对策研究 篇十六

【关键词】新生儿科;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新生儿科是整个医院中护理风险很高的科室,患儿年龄特殊,无家属陪护,从进入新生儿科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所有操作均由护理人员进行,在护理操作的每个环节都潜伏风险。本文试图通过对新生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1 新生儿科存在的主要风险

新生儿科存在的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表象风险,也就是已经显示出来或稍加观察即能发现的风险,此类风险易于及时发现并消除,另一类是潜在风险,也就是不易被人发现或根本无法发现的风险,此类风险相对于外露风险,所能造成的危害结果更大。

1.1表象风险

1.1.1 体质风险。新生儿科的患儿都是从刚出生到XX天,正常情况下,最大不会超多XXX,尚不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状况,患儿本身的体质孱弱,患病后身体机能差,使得病情变化迅速。这就对护士的观察能力及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护理的风险。如果护士不能及时发现患儿的病况变化,很可能会导致患儿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患儿死亡。

1.1.2 感染风险。新生儿科危重病人多,加之患儿自身免疫力低下,在当下病房紧张,床位之间间距较小的现状下,不同疾病患儿混住造成了易感人群的高度密集。护理人员的双手在传播病原体上起着重要作用,一旦清洁不到位,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另一方面,医疗用品、医疗器械消毒不到位,也极易造成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1.1.3 损伤风险。由于新生儿科患儿皮肤薄嫩,极易发生皮肤压伤性红臀。输液时高浓度液体对血管及周围组织有一定的刺激以及外渗致使局部皮肤坏死。因称重、沐浴、摄片、吸痰等治疗环节使患儿脱离氧环境导致难以逆转的低氧,时间一旦没有控制好,严重的可能引起脑损害。

1.2 潜在风险

1.2.1 人员风险。由于新生儿科护理工作量大、护士劳动强度强、护士工作紧张、压力大、高体力付出,加上过快的人员更新,以及对于新仪器、新设备使用知识的缺乏,使得护理人员整体水平不稳定,技术不够,经验不足,在工作中容易造成患儿发生危险。

1.2.2文书风险。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和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文书。书写护理记录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真实地反映患儿的病情变化,但由于护理人员人手不足,忙于应付,使得书写记录不全面、不规范,出现漏记或错记的情况,从而影响对患儿的进一步治疗措施的制定。

2 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风险的存在容易造成工作的失误,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在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中必须予以消除。首先必须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消除风险的方法。

2.1 医院及科室的不合理安排。院方对新生儿科护理人员的安排不尽合理, 护理人员配置不按床护比例或是岗位安排不明确、不合理等, 使得她们不能兼顾到患儿的各方面而导致护理风险的增加。另外管理层危机意识缺乏或管理方法不当,忽视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也直接导致了护理风险的增加。

2.2 护理人员的素质与工作要求不适应。护理人员缺少必要的机会和时间去学习新技术、新仪器,同时加上年轻护士工作经验的缺乏,对新生儿生理特点不熟悉,在遇到异常情况时不能及时发现造成安全隐患。

2.3 夜班过多造成护理人员身心疲惫。由于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少,相比较其他科室而言,夜班更多,过多的夜班导致:①心理负荷过重。护士值夜班基本上是一人,夜间病人病情变化大及其他突发性事件等潜在性因素, 造成护士夜班工作量大、风险高。②强迫性担心。夜班责任重大,总担心事情出错,表现为不自信, 做过的事情重复检查或反复回忆,惟恐出错。③睡眠障碍。频繁的昼夜轮班扰乱了人体生物钟节律, 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体力恢复不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 影响日趋明显。

3 风险应对方法及措施

3.1 完善并规范护理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①护士长根据工作量的变化及时合理调配人员,防止护理人员忙中出错。②规范工作职责,修订各班工作流程,制订紧急风险预案等。③及时总结发生的缺陷事件,对每起缺陷事件认真总结,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3.2 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强化风险意识。针对临床先进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科室定期组织培训,确保相关人员全面掌握并熟悉仪器的操作事项。不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现有知识加强和巩固、新知识和新业务培训及考核。

3.3 改善新生儿科室的环境。医院由于业务用房有限,新生儿科的病房布局欠合理, 面积有限。应定期对新生儿科病房保持通风, 并对室区的环境质量进行每月一次的检测, 如果发现一项不合格项, 立即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并且定期对科室内的物品进行消毒,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

护理风险在护理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患儿的逐年增多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工作的风险也在不断增高, 因此医院应该正确面对护理风险, 定期在新生兒科室内开展护理风险教育, 并且不断地完善护理管理和安全制度, 护理人员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 积极改善护患关系, 这样必定能不断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 提升护理品质。

参考文献:

[1] 王玉芝,《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的研究》[J],《河北医学》,2011年7月,P969-971

17.2015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篇十七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为进一步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总旨,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护理部有关精神结合我科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3、加强重点病儿的管理,如监护室的特护患儿和普儿病房的危重患儿,把上述患儿做为科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4.、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5、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办公班护士真诚接待新入院病儿,把病儿送到床前,主动向病儿家属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2、要求责任护士每天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儿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长的知情权解除患儿家长顾虑。

3、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三、深入开展“人本位”整体护理工作。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

1.对各班职责进行修订,改变排班模式,细化各班的工作流程,查找薄弱环节,明确护理分工,力求新的职责更合理实用。

2、抓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随时与患者沟通,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保障患者安全,体现人性化的护理关怀。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四、护士实行绩效分配

分配原则:效率、质量优先,按劳分配,兼顾公正、公平。

分配依据:病人满意度、工作量、存在的风险、护理质量、责任心。

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1.由责任护士做每天根据科室常见病的治疗和护理常规、特殊饮食、疾病的自我预防、用药的注意事项,向病人做详细的讲解,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2.每月召开一次护办会,每位护士汇报工作情况与感想。每月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认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六、新业务、新技术

18.儿科护理工作总结 篇十八

一、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达标情况: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9%

(3)“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00%

(4)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5)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9%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8)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

(9)病区管理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10)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11)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100%

(12)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96.7%

(13)压疮发生次数为“0”

(14)严重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次数为“2”

二、加强规范化培训

护士在职继续教育的实施及新入科护士、低年资护士的“三基、三严”的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强化学习专科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专科技能的培训,加强护理操作训练,科室护士长不定时抽查,每月组织护理业务学习及专科的护理查房一次及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院感控制管理办法”等相关卫生法规及医疗护理各项规章制度。

三、加强薄弱环节及危重病人护理文书书写的管理

严格按照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简化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记录应完整、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实行统一规范的表格式记录,坚持每星期进行护理文书检查一次的制度,以检查、指导和协助年轻护士的工作,体现护理文书书写的意义。

四、加强制度管理,近一步完善科内护理工作制度,各班职责,科室定期组织学习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落实工作。

五、根据医院制定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制定科内护理管理方案及护理质控计划,并组织实施。

六、建立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实行科内二级质控自查制度,质控小组每月自查两次,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并把质控情况进行反馈到个人,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每月做好质控小结,加强环节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科室质控组成员认真履行职责,抓好护理质控工作。

七、加强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的安全意识,科室每月进行安全隐患的查摆及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原因进行分析,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及自我质量控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从思想上重视医疗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八、加强护理信息管理,科室认真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掌握科室的护理动态,注重信息的收集、分析、研究及总结,注重质量内涵建设,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九、加强急救物品及护理用物的管理,每周定期检查,确保药物及器材装备齐全及性能良好。

十、加强临床带教工作,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提问,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进行分析整改,十一、加强科室收费的管理、努力做到规范收费、合理收费,认真做好解释工作,进一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四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下一篇:经典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