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2024-12-18

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精选8篇)

1.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篇一

读尽诗书,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不难发现青灯苦读,南山幽卧,虹桥咏月,竹林谈玄,河畔问天,小舟荡波,似乎是中国文人心灵最宁静最憧憬的归宿。无论其生前如何壮怀激烈,如何舌吐莲花,如何独步一时,如何指点江山,都免不了皈依为平静的湖面,沉默成寂寞的山峰。“千秋功岁名。寂寞身后事”,青史留名依然填补不了生前的寂寞。中国文人的精神花园里始终盛开着一枝鲜艳却又寂寞的花朵,这就是“寂寞的情结”。

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江畔独吟到贾谊的“哀伤付一生”的寂寞枯萎,从李太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月影同醉到苏东坡的“拣起寒枝不肯栖”的不合流俗,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人生凄凉到纳兰性德的“我是人间惆怅客”的命运感叹,寂寞像一个因子,刻进他们的骨髓里;像一个影子,镶嵌在他们的生命中。似乎是一种诅咒,似乎有一股力量,使得“寂寞情结”蓬勃地生长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中。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历史长河的融合演变中,不断吸收外来,扬长避短,不断优化内部,百家争鸣。浩瀚的文化典籍,博瞻的文明土壤,孕育中国文人独特的气质与品性,其心唯正,其学也广,其思也深。然而,五千年的思想传承与弘扬中,犹以孔子的儒家学派赖以为中流砥柱。儒家思想的核心集中于政治志向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崇向入世,以仕途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正是这种积极入世的政治追求,支撑起中国文人看似强悍的表面精神与舆论导向。但是,我们看似强悍的外表,内部是空乏的,经不起风雨的捶击,所以光亮背后是一个孤独的灵魂,是一个用寂寞支撑起的自我王国,这也是老庄哲学能救赎我们心灵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文人是寂寞的,寂寞的空气充满了忧郁绝望的因子,忧郁进而生出萎靡与消亡。然而,正是有这么一种情结,终究没有萎靡与消亡,而归于淡泊宁静。中国文人的寂寞情结大体可分为三种:屈原式的、李白式的、晏殊式的。屈原式的寂寞,即理想型的寂寞,即入世理想与平庸现实间巨大反差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灵抵牾,抵牾越积越重,绞痛的难忍使生命或政治生命诉诸极端,以求结束巨大的痛楚。当年的三闾大夫屈原目睹楚国政局的混乱黑暗,一再向当权者阐释自己的政治蓝图,却屡遭贬谪。后来秦国张仪施以诈计赢得楚王信任,接着背弃信义导致秦楚战争。楚国岂是秦国之对手,一败涂地,城池大丢。而此时的屈原联想祖国的破落与自己的不得意,理想破灭,遂伴着《离骚》的凄怆之调投江汨罗,葬身鱼腹,用愤怒一跃演绎出中华文明史上最坚定的身影,最悲情的一幕。事情如此的相似,后世的杜甫客死江舟,陆游临终寄诗等等,其寂寞如高山的冰雪,待现实的阳光抚摸。

李白式的寂寞,即才华式的寂寞,天纵奇才,或恃才傲物,或至察无徒,或无故遭馋。其才如浩浩汪洋,广博盖过同时代的小溪;如灼灼红日,光芒遮住上亿颗星斗。傲物是因其才,至察是因其才,遭馋也因其才。想当年李白醉卧酒市,天子呼来不上船,唤权臣提靴,自称太白星下凡,哪一件不是惊世骇俗之大作?而后的苏轼少年得志,科场夺魁,文坛立帜,政坛得势,清场得意,可谓少年英雄,妇孺皆知,飘飘然遗世独立。其文才太出色了,超出同代人不知多少,“名太高”,因而以“莫须有”的乌台诗案遭馋获罪,贬谪千里,一度命悬一线。不管李白或是苏轼,似乎他们的才华与命运成反比,天才型的才华,坎坷的命运,或许正是如此巨大的反差成就了他们文学上无以企及的高度,终如一只孤鸿飞过浩瀚的天空,鸣声振古如斯。

晏殊式的寂寞,即灵魂式的寂寞,出众的才华,令人艳羡的身世地位,幸福的生活,一帆风顺的命运,所有在外人看来评价成功的因素条件都具备了。所有世俗衡量幸福的标准都满足了,却依然恪守寂寞。寂寞就像血液,一直奔腾在他们的身体中,从呱呱落地到行将就木,寂寞从不曾泯灭。即便告别人间,其诗文轶事中的浓浓寂寞情怀也不曾消亡,甚而因其有形生命的终结而变得愈加厚重。当年的晏殊家境殷实幼时神童,得皇帝喜爱,并赞以宰相之誉,后果然荣登相位,可谓政治上顺风顺水,前程无限,文思如涌,又伴以红袖添香,此生乐极!可是仔细阅读他的诗文,叩问他的心窗,无论是“落花风雨更伤春”的暮春感伤,还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登高怀远,都充斥着寂寞的情愫。而后的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人生咏叹更是将“寂寞情结”推到极致。寂寞就像一坛浓得化不开的酒,里面发酵的是无数个孤独寂寞的灵魂。

苏东坡有一首《卜算子》,里面对寂寞情结进行了最丰富最精到的意象描绘与阐发。“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起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自我感觉,这首词是东坡最真实的心灵告白。在生命经历了无数次捶击与鞭挞之后,心境饱经风霜,已变得柔和圆润,像磨尽棱角的鹅卵石,像沉去烈味的杜康酒,生命已经脱尽烈性,浮华直现真醇,目光也不再是带刺的荆棘,看透本性却不再赤裸裸地呈现,充满温和的眼神像照亮前途的月光。生命在寂寞的浓缩与蒸馏中得以灵魂的度化与本性的回归,以至上升为窥透人世奥秘的达观超脱。

寂寞如酒,寂寞文人更蕴寂寞于酒中抒发,寓之于酒。酒文化与“寂寞情结”完美地物我合一,缠绕为生命共同体。酒可以发壮怀,激志气,励胆魄,也可寄相思,诉感伤,抒寂寞。大抵这是中国文人爱酒的情愫吧!另一妙处还在酒的独立性与大众性,可独酌,可对饮,可群欢,寂寞衷肠与酒汁酒气融合一起,再伴以明明之月,翩翩清影,邀明月、吾影共饮,醉极!乐极!哀极!寂寞如烟,明明飘渺无踪影,却时时在心中生长着。

寂寞如山,双肩怎能扛动;寂寞如海,胸膛岂可盛开。寂寞是屈原的天问,是五柳的南山,是李白的梦游,是晏殊的咏叹,是东坡的飞鸿,是岳飞的怒斥,是陆游的遗言,是容若的惆怅,是无数中国文人用生命的溪水汇成的河流,是中国文人独立精神花园中的边边角角,进而成为中华文化独特的气质与内蕴。

才华孕育寂寞,寂寞泼洒为酒,酒喷薄为文,文歌之生命。生命的无数次回寻与追问,人生的思考与探索,激扬成一篇篇黄钟大吕,缠绵为一首白雪阳春,像一步步足迹,行走着寂寞的灵魂。

才华有了,佳酿有了,只是知音难觅,谁愿倾听寂寞?谁会听得懂心声?父母亲人、配偶朋友、蓝颜红颜,似乎都承担不起如此的沉重。或许只有问青天问大地吧!尽管一生坎坷,屡遭打击,尽管生命起伏,跌跌落落,头颅是贵重的,脖子是坚硬的,臣服于卑微的大地,被其余的生命俯视,还有什么颜面苟活?于是仰头叹月把酒问天,我的冥思会传到九霄,尊贵的上天是否理解凡界的寂寞,理解生命的高贵与深刻?《易经》中把“乾”作为开篇第一卦,可见其在中华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天代表一种奋发精神,而关于天的所有构想则寄托了中国文人面对世界,面对历史,面对人生的求索与追思。天之浩瀚是思想开阔,天之广博是心胸之宽容,天之自由是人格之独立。对天的追问,更多的是中国文人陷入苦闷迷惘中的反思与救赎,是理想跌落后的精神重建与自我解剖,破灭中孕育着飞翔的希望和不尽的激情。“凤凰浴火,瑰丽重现”即是其最好的阐释。

说到底,“寂寞情结”即是独立的精神家园,又因中国古代文人性格气质上的多重性与复杂性,中华文化典型意象的象征意义,变得丰富多彩。其实,岂独中国古代文人是有寂寞情结的,政治家、思想家等等也是如此。秦始皇是没有对手的寂寞,于是驱天下为犬马;曹孟德是没有知音的寂寞,于是哭典韦祭郭嘉;王守仁是思想高度上的寂寞,于是格竹问天;王国维是文化情结上的寂寞,于是投水化土。“身于尺寸之间,心游万仞之外”,或许正是由于“寂寞情结”的自我救赎才成就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才有今日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文明之光永不熄灭。

“寂寞青天把酒吟”,一杯杜康,一轮明月,一身清影,一曲浩歌,把一肚的寂寞寓于酒里,把满腔的激情发于诗中,把对生命所有的感怀,对人性所有的顿悟,对身之苦痛与宇宙之盈缺的比照,付之青天一问,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达观!

平静的湖面隐藏着最壮观的惊涛骇浪,冰封的土地生长着最震慑人心的力量,寂寞的心境孕育着最深邃的思想。寂寞如悬崖上的古松,世间一切变化的奥秘都集聚于它最苍劲的虬枝;寂寞如大漠中的一泓甘泉,看尽世事沧桑,看尽荣辱得失,在世界上最偏远的一隅诉说着曾将最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品味寂寞,走进中国古代文人最美丽的精神花园,品味中国古代文人最丰富的文化内涵!

2.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篇二

一、文人画与文人画家的渊源

要谈文人画家的教育问题, 首先要对文人画与文人画家加以说明。

文人画是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文人画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 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它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 花鸟也好, 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 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外, 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 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 思想者也, 活动者也, 非器械者也, 非单纯者也”。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雅”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 独树一帜。

文人画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演进的, 它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精神, 植根于民族审美心理, 又与封建社会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文人的生活方式, 文化心理紧密相关。春秋战国时代, 统治者开始了养士的制度。士的队伍到了东汉晚年有了扩大, 他们也开始参加绘画活动, 代表人物有蔡邕等。到了魏晋南北朝, 出现了曹不兴、卫协、顾恺之等杰出画家。隋唐开科取士, 使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能通过考试进入仕途, 他们在政治上开始占有重要地位, 因而绘画渐渐向文学化发展, 产生了文人画家。文人画家多数过着仕隐交替的生活, 他们在思想上儒、道、禅相兼, 在现实社会与人生理想之中寻求一种平衡, 画中体现了他们重才情、气质、格调、风貌、学问及情操的理想人格。文人画家中有因改朝换代, 官场黑暗, 宁愿归耕田园的, 他们的作品更多寄托画家或同类人看破世事、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有为了生计之需, 在出仕之前或罢官之后卖画为生的, 他们是文人职业画家, 寻求山水安息精神, 但难免违心取悦大众;还有朝思暮想希望可建功立业者, 除去以画为入仕筹码者外, 大多把绘画作为陶冶个人性情的文化生活之一, 比直接受命于宫廷的画家, 也有相对自由的一面。

陈衡恪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 具此四者, 乃能完善。”正是文人画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文人画家的教育有着有别于其他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独特之处。

二、“师心不师迹”的文人画家教育主张

中国文人画家的教育有许多宝贵经验, 其中有一点特别重要:曰“师心不师迹”。所谓“师心不师迹”, 即是说学古人, 要学他艺术上精神本质的东西。

在上面我们提到文人士大夫有较高学识和修养, 所以他们有接触到大师作品的机会, 可以自由的选择学习前辈大师风格的自由。但他们并不是单纯学习技法的“粉本”, 这也是他们跻身于艺术家行列的最大优势。

文人画画中带有文人情趣, 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强调从主观精神世界出发, 把作者自身的心境、心态当做创作的唯一出发点, 而外部世界的物象, 则只有经过“心”的加工, 化为人的主观精神的一部分才能对创作有所作用。这种创作思想, 使得从北齐以来一直被推崇为绘画评品标准的《六法论》, 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谢赫的《六法论》中, 着眼于尊重客观规律、表现客观形象的“传移摹写”、“应物象形”, 渐渐退居次要地位, 而把提倡画家主观精神境界的“气韵生动”一节, 大大加以发展, 出现了许多强调个性的特色, 以表现自我心理感受为核心的“大写意”画家。

“师古人之迹”, 即师法古人的技法和画作表层的笔法、画面的形式, “师古人之心”, 则意味着学习古人作画的思精神、感受古人画作的神韵、领会古人的美学感悟, 以“心”写“意”、以“手”写“心”, “心”的涵义近于“质”, 但在内涵上比“质”具有更广阔的外延。“质”, 即“本质”。“心”有两层涵义:一是与“物”相对, 指精神的东西;二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 指人的意识。艺术作品之“心”不仅包含作品的“质”, 更指蕴藏在作品之内的精神、气韵、画家的情感和风格。“心”比“质”的内涵更为丰富, “心”是画家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 是画家的精神、情感、思想。画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心”, 作品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也取决于“心”。石涛认为, “画受墨, 墨受笔, 笔受腕, 腕受心”。单纯地“师迹”, 逡巡踯躅与古人的技巧、笔法, 不去领悟其控制画笔运作的“心”, 其艺术效果只能是“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 创造力得不到发挥而导致艺术上的僵死。袁枚更大胆地提出“师心不师道”的口号, 认为只有扬弃理性的客观规律和种种羁绊, 摆脱物质世界外在躯壳的束缚, 才能大胆放手地投入到真正的创作冲动中去, 放笔直干, 一鸣惊人。

师法古人当然重要, 师法古人, 练好扎实的传统功底, 师法古人要理解古人的方法, 要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传统。比师法古人更重要的是师造化, 要以自然为师, 溶缩自然之美, 用所学到的传统去精提自然界的美, 但又不能被所学传统所束缚, 要做到心中有传统, 手下无传统, 但又不失传统理法, 这样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师法古人, 还需师心, 心更需师。用什么去师, 不仅用眼、用手。要用感情造化, 要用思想, 用脑去悟, 不是搬拿, 也不是善改, 师的是精神、灵气、神韵。

总之, “师迹”是学习绘画的基本技法, 而“师心”是艺术学习的领悟和升华。我们常说的“功夫在画外”, 也正是如此。学习艺术传统只是一种手段, 不是目的。具有传统功力只是“借古以开今”, 即借鉴传统表现方法, “以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

三、结语

“师心”与“师迹”是辩证统一的。囿于“迹”则失与“心”, 纵与“迹”同样失与“心”。“师心”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而“师迹”是“师心”的途径。师徒传承关系造成了师法古人技法传统, 同时正因为“气韵非师”, 所以更要师法造化, 师心, 深入自然和社会生活, 饱看卧游, 观察体悟,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正是这种学习的方法, 造成了文人画家们在重临摹重师承的同时更强调自我, 强调变法, 使中国文人画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怡元:《古代画论辑解》,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年版

[2]潘运告:《宣和画谱》,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年版

[3]潘运告:《中国古代画论》,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版

[4]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 济南:齐鲁书社, 1987年版

[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3.浅析中国古代文人与酒 篇三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不论是富贵贫贱,亦或是欢喜哀愁,都离不开酒。饮酒与文化,更是纠缠在一起,千百年来水乳交融。

一、文人与酒的结缘

中国文人嗜酒的最初记录已无从可考,战国时代,这一现象并不是很明显,虽然当时也有过一些爱酒的侠士,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还算不得是文人。而真正将文化与酒并在一起,大概应从士族的初兴算起,应该是从汉代,士大夫清谈之中常常以酒为伴。东汉的著名文学家蔡邕,曾经就因为醉卧在途中,所以被成为“醉龙”。到了魏晋时期,从曹操开始,酒就步入了文化的殿堂。到了“竹林七贤”的年代,这些性情古怪的文人由于对世道、统治者的不满,更是与酒为伍,借酒来发泄心中的苦闷,表现自己内心的孤独以及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南唐后主李煜的“宁学世人醉,扬波去我遥”,正是他忘情于酒的心态写照。到了唐代,饮酒更被文人所崇尚,并因此留下了许多许多的酒诗和其他文学佳作。唐代中期称最爱饮酒的贺知章、王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为“酒八仙”。对“酒八仙”的描写最为传神的是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①宋代的隐士种放,自己造酒自己喝,自号“云溪醉侯”;大文豪欧阳修,自号“醉翁”;苏东坡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佳句;明代的俞昺,自称“醉吟野老”;清代的顾嗣立,人称酒帝。明清的小说中,也处处流淌着酒的芬芳,散发着酒的味道。

二、中国古代文人好酒的原因

中国古代文人之所以好酒,一般来说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文人自身的原因

由于文人以自己的视眼和自身单纯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因此,必然有很多他们不愿目睹的现实。还有的就是文人仕途失意,心里的不痛快自然也要以酒浇愁,以酒泄愤。这种情况下的饮酒,实际上是为了淡化自己各种美好愿望与现实反差所造成的不平衡,同时也有寄托理想的成分。

1.仕途失意,以酒浇愁

辛弃疾有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此句展示了醉态与梦境、理想与现实多层的境界。梦里追忆往事,豪情满怀;当梦醒回到现实的时候,感情不禁一落千丈,从豪壮激昂跌落为深沉痛苦的悲叹。作者强烈地展现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因次,他不得不借酒来浇灭胸中愤恨,可是这样做的结果也只能是“举杯浇愁愁更愁”,令我们今天读来不能不生爱国之心,不能不为作者的不幸而扼腕长叹。

2.寄托理想,表现复杂思想感情,也往往寓情于酒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这是欧阳修《醉翁亭记》里面的诗句,在这短短的几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政治上失意,被贬为滁州太守,然而滁人出游时,太守与宾客们一同出游,既不铺张浪费,也不讲排场,宴席间下棋行酒令,大家玩的其乐融融。在这里没有贫贱之分,也没有等级差别,太守颓然就醉恰在此时,其实,这正好表现出了欧阳修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仍然积极进取,希望人民生活安定富足。这也正是欧阳修“与民同乐”政治理想的真实写照。

(二)现实的原因

魏晋是我国历史上社会精神家园由崩溃走向重建的巨大转折时代。生活于这一时代的文士们,其人生风貌明显表现出与其他时代的文士迥然不同的特征。他们聚饮竹林、弹琴咏诗、饮酒长啸,甚至言语颠狂、蓬头散发、与猪共饮。

这个时期的文人嗜酒是有政治背景的,由于司马氏和曹魏集团之间争夺政权异常激烈,因此,文人的生死取决于对司马氏的向背。一些正直的文人对此进行各式各样的反抗,如“竹林七贤”中的阮藉、嵇康就以放荡不羁、纵酒佯狂表示对现实的不满。阮藉还借酒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司马昭为晋武帝求婚于阮藉,最终,因为阮藉连醉了六十日,只好作罢;司马昭的心腹钟会,多次想从阮藉的口中套出其对时事的评论,并借机加害于他,但阮藉每次都喝得大醉,因此才得以幸免。他还经常醉后乘车到郊野狂啸山林……表面看来,阮籍似乎是一个酒徒、一个醉鬼。然而,撩开面纱,我们却可以看到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灵魂深处的创伤,听到他悲怆的绝望的呐喊。他不愿以身试法,惹来杀人之祸。他有庄子似的豁达与忍让,但内心深处又有屈原似的正直与激烈。他只有借酒来麻醉自己,借酒来逃祸避患,而且还以酒为武器来表现自己对礼教的反判,他在酒后作诗,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刘伶是魏晋时的又一位奇人,他“肆意放荡,悠焉神畅,自得一时,常以宇宙为狭”②,他的纵酒名闻四方,他所作的《酒德颂》赞美了酒给人带来无量的功德,而且他还自我标榜:“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刘伶纵酒之后裸体呆在屋中,客人进屋找他,假如有来者讥讽他,他就傲然地说道:“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③,罢了官以后的刘伶,更是日日饮酒大醉,最终嗜酒寿终,反而在那文人动辄被杀的乱世得以苟全性命而寿终,也可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了。魏晋之后,这种情形就相对少见了,这倒不是因为现实有多大改观,而是文人更懂得斗争的方式与策略了,更懂得也更珍惜生命的价值了。

(三)文化圈子中积淀下来的酒精结,使得文人们以酒为亲,将酒纳入文化,成为创作的一部分

台湾诗人洛夫曾说:“要是把唐诗拿去压榨,至少会淌出半斤酒来。”而唐代有名的诗人李白,就号称“酒仙”。可以这样说,没有酒的滋润营养,李白就不可能创造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因此,说到酒与文化的结合,最让我们熟悉还应是李白。

李白生活在盛唐,国富民安,盛行侠气。侠以豪放重义而为侠,酒当然是最好的陪衬。他与酒甚至比他与诗的关系更紧密,几乎是到了无酒不成诗的地步。在他的诗里我们看到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自得;看到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也看到了“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的狂放。虽然酒曾使他命高力士脱靴,断送了自己的政治性命,但也是酒,使他为中国后世文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且不说“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等诗中体现的他与酒结缘的生活,我们来看看他饮酒的代表作《将近酒》,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气呵成,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惊涛拍岸,气势之胜,空前绝后,唯有李白此等以酒为生的豪迈之士才作得出此等篇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景色,“斗酒诗百篇”的激情,“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比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洒脱,“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绿酒一杯歌一遍”的心情,“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妙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奈,“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悲伤,“红酥手,黄縢酒”的苦痛,“一醉方休”的痛快,《祝酒歌》的豪放,《酒神曲》的粗犷,……几千年来,酒都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主题,那些优秀的诗篇一直照耀着中国的文坛,这些古圣先贤让酒和他们的作品同辉煌、共灿烂。

注释:

①慧敏.文人·酒与致幻剂[J],食品与健康,2004(06).

②国学整理社原辑.诸子集成.世说新语[M].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54,P160.

4.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篇四

古代风流文人“猎艳”的四大经典故事

“风流”二字大概相当于如今所说的浪漫,令人十分向往,因而古代便有了风流倜傥、风流千古这些耀眼炫目的说法。可见古人对风流之事十分推重和赞赏。然而,古人把“韩寿偷香,相如窃玉,张敞画眉,沈约瘦腰”合称为古代“四大风流”,今天看来这“四大风流”却不怎么风光!

如果说“张敞画眉”有点闺房偷乐的意思,“沈约瘦腰”有点文人张狂的意思,那么“韩寿偷香,相如窃玉”就有些不堪了。因为被古人称之为的这两大风流如今被人合成了一句成语,那就是“偷香窃玉”。可见,这古代男人们自我标榜的“四大风流”并不是什么好事。那么,何谓古代“四大风流”?这古代“四大风流”究竟典出何处呢?

一、首先说说第一大风流“韩寿偷香”。

这韩寿乃西晋时期一名美男子。据有关史料记载,韩寿,字德真,南阳堵阳人,晋书说他“美姿貌,善容止。”韩寿如花似玉的美貌,不知道令当时多少闺中少女、椒房少妇痴迷的而不能自拔。

韩寿不仅年轻貌美,而且擅长词曲。当时他的拿手曲目《偷香》就曾风行一时。这首词曲说的是他自己有一次到西晋权臣贾充府上拜会,不想被贾府的小女儿贾午看中。贾午春心荡漾了几天后,让奴婢叫他半夜翻墙入内幽会。二人云雨一番又缠绵一番之后,贾午还将从她父亲那儿偷来一种西域出产的奇香赠送给了这名美男子。

韩寿和贾午的这段爱情故事后来被明代陆采作过《怀香记》,许多文人将“韩寿偷香”作为典故使用。后来慢慢的“偷香”便成了男女暗中调情的意思。

其实,贾午并不是什么美女,她的姐姐贾南风是历史上有名的丑女,作为妹妹的贾午又能漂亮到哪里去?后来贾充得知女儿与韩寿偷情而又怀孕后,看到生米煮成熟饭,只好“遂以女妻寿。”不久,韩寿就平步青云了,从贾充手下的司空掾一直做到散骑常侍、河南尹。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前半句说的就是韩寿与贾午偷情的故事。而北宋一代名臣欧阳修的一首《望江南》则将韩寿“爱偷香”故事说得更为淋漓尽致。其词曰:“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二、其次说说第二大风流“相如窃玉”。

这里所说的“相如”就是司马相如。此人字长卿,四川南充蓬安人,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为“绿绮”,就是传说中最优秀的琴之一。

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击剑,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但这并非其初衷,故借病辞官,投奔临邛县令王吉。临邛县有一富豪卓王孙,其女卓文君容貌秀丽,风姿绰约,素爱音乐又善于击鼓弹琴,而且很有文才,但不幸丈夫先死,成望门新寡。

司马相如早巳听说卓王孙有—位才貌双全的女儿,他趁一次作客卓家的机会,借琴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他弹琴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的得终身大事。

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便落落大方地在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只要面子不认亲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唐代著名诗人张祜则有《司马相如琴歌》一首,曰: “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老套,情节也颇为简单,就是青年文人司马相如看上了年轻貌美多才多金的小寡妇卓文君,然后与之私奔,司马相如不得志,卓文君养之;司马相如成名后,欲抛弃糟糠之妻,终究没好意思下手。但是当初的卓文君毕竟是一块美玉,那么司马相如偷偷与之携手私奔,便无异于“窃玉”之举。因此后人便把私奔暗指 “窃玉”,于是,“相如窃玉”就成了千古流传的一句著名成语典故。

三、然后说说第三大风流“张敞画眉”。

张敞画眉源出《汉书·张敞传》:京兆尹张敞“常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画眉妩。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意思就是说,汉武帝时,出任京兆尹张敞是当时的才子。他和夫人感情很好,因为夫人幼时受伤,眉角有了缺点,所以他每天要替他的太太画眉后,才去上朝,于是有人把这事告诉汉武帝。一次,汉武帝在朝廷中当着很多大臣对张敞问起这件事。张敞就说是夫妻之间,在闺房之中,还有比画眉更过头的玩乐事情,你只要问我国家大事做好没有,我替夫人画不画眉,你管它干什么?

后来,人们遂用“张敞画眉”来形容多情丈夫和闺房之乐。用此典故的作品很多,反映于诗作中的,如唐初四杰之一骆宾王的“不能京兆画蛾眉。翻向成都骋驺引”、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的“只烦将到妆台下,试比何如京兆画”和明朝著名戏剧家孔尚任的“天子多情爱沈郎,当年也是画眉张”等都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名句。于是,“张敞画眉”的典故便引领了后来的时尚,形成了历史上的画眉之风。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诗中写的“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说的是浓妆艳抹;另一位唐代著名诗人张祜诗中写的“却嫌胭脂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则说的明显是轻妆淡抹了。还有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中写的“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诗中写的“洗妆拭面着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真可谓芸芸诗句,不一而足。“张敞画眉”对于后世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四、最后说说第四大风流“沈约瘦腰”。

沈约,字休文,南朝吴兴武康人,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德清县西人,先后在宋、齐、梁三朝做官,旧史一般称他是梁朝人。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足见其家族社会地位的显赫。沈约从少年时代起就很用功读书,白天读的书,夜间一定要温习。他母亲担心他的身体支持不了这样刻苦的学习,常常减少他的灯油,早早撤去供他取暖的火。青年时期的沈约,已经“博通群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并且对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二十几岁的时候起,用了整整二十年时间,终于写成一部晋史。可惜,这部晋史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沈约虽然文名大噪,但在政治上却没有突出建树。公元502年,萧衍逼迫齐和帝禅位,改国号为梁,萧衍即位,是为梁武帝。沈约在灭齐的行动中立下汗马功劳,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受到梁武帝的宠信。沈约才情雄厚,却恃才旷放,在一次与梁武帝的诗文比赛中落败,沈约事后狡辩说故意让梁武帝,结果引得梁武帝异常震怒,本欲治其重罪,幸亏得沈约好友徐勉的上书劝谏,虽然使得沈约幸免牢狱之灾,但是从此他便难以在政治上施展才能。更为不幸的是,他的另一好友张稷因为酒后失言得罪梁武帝被外放至死,梁武帝问沈约对自己处理张稷一事的看法,沈约很不以为然,遭到梁武帝的痛责。经过如此这般地再三惊吓,沈约终于病倒了,日益憔悴,腰围速减。公元513年,这位诗坛的一代宗师忧惧辞世。沈约死后被武帝谥为“隐”,世称沈隐侯。

5.古代文人趣闻故事 篇五

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

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能成才呢?”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

6.文学常识之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篇六

宋朝词人贺铸写的《青玉案》一词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三种景物比喻愁思多,极为著称,因此,贺铸得了一个 典雅的绰号:“贺梅子”。词人张炎写的《解连环》一词中,有“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们都称张炎为“张孤 雁”。另外,张炎写有《南浦》一词来歌咏春水,其中有“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的句子,写景如画,唱绝古今,人们又称 张炎为“张春水”。

诗人鲍当在河南做官时,写有《孤雁》一诗:“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许多人大为赞赏,并给 鲍当起了一个绰号“鲍孤雁”。谢逸写有三百首《蝴蝶》诗,其中的佳句有“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晓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人们称 谢逸为“谢蝴蝶”。北宋的翰林王观写有《清平乐》词:“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 宣住,六宫多少人愁。”当时的太后读了,说这首词是在亵渎皇帝宋神宗,就将王观罢职,于是,人们称王观“王逐客”。

北宋的寇准被封为莱国公,却无田园房舍,当时的诗人魏野写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魏野因此得了一个绰号:“‘无地起楼台’相公”。乔子旷写诗比较生僻,人称“孤穴诗人”。杜默作诗总是凭空捏造,不讲韵律,于是,后世称凡事由臆造而无所本者为“杜撰”。

明朝的袁凯写诗道:“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人们称他“袁白燕”。

清 朝的吴绮写有“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的句子,传诵一时,人们称他“红豆词人”。吴修龄写有“雁将秋色去,帆带好山移”的`橘子,人们称他“吴好山”。扬 州的张哲士在《咏胭脂》一诗中写道:“南朝有井君王入,北地无山妇女愁。”人们称他为“张胭脂”。管水初写有“两三点雨逢寒食,廿四番风到杏花”的对联, 人称“管杏花”。鲍以文写有“一匝人间夕又朝,晚来依旧满闲寮。疏分霜叶秋容淡,细点征帆别思遥。淡淡欲随城角尽,明明还带酒旗摇。迷藏惯匿西楼影,不似 春愁不肯消。”人称“鲍夕阳”。乾隆年间,王苹写有“乱泉声里才通屣,黄叶林间自著书”的诗句,被人们称为“王黄叶”。

7.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篇七

一、古代达观思想的内涵和表现

(1) 古代文人达观思想的内涵。由于古代文人的生活环境, 在求学和仕途中面临挫折之时, 总会在心怀家国天下的同时, 逐渐养成一种达观情怀, 使自己能面对官场的失意而积极接受, 面对生活的潦倒自嘲而不气馁。达观寓意乐于接受、坦然面对, 对生活和事业不失去信心, 也不为一时的打击而妄自菲薄。

(2) 文学作品中达观思想的具体表现。古人留下的达观主义作品比比皆是, 令笔者印象最深的当属百家争鸣之一的庄子, 以及堪称文人巅峰的苏轼。庄子的哲学虽有些过于夸张, 但他却开了乐观豁达的先河, 指引了千百后人积极的生活面貌, “不乐寿, 不哀夭, 不荣通, 不丑穷, 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 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 死生同状”, 成为他达观境界的美好证明。苏轼的一生极尽坎坷, 仕途的贬斥, 发妻的逝世, 都是令凡人难以抗拒的打击,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的达观令人钦佩之至。

二、古代达观思想对高职学生人文教育的适应性

(1) 完善的人格养成需要达观品质这一重要元素。高职学生作为我国社会的普通一员, 在这个压力较大的环境中, 总会感受到来自学业、事业各方面的挑战。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学生频出的负面新闻, 都揭示了教育中忽略人格教育的不良后果。完整和优质的教育, 应该突出人格培育, 致力于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健康快乐的个体。因此, 达观教育在学生人格教育中不可或缺。

(2) 当前较大的社会压力需要学生具备这一素养。随着经济形势的紧张, 来自住房、养老等各方面的重任使高职学生的达观教育显得更加迫在眉睫了。如何让学生在阴暗的人生阶段看到希望、保持积极的心态直到取得成功, 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开展高职学生达观思想教育的对策思考

(1) 加强宣传, 广泛利用校内各种宣传媒介。学校拥有众多的宣传媒体, 且它们大多由学生亲自组织与策划, 贴近学生的生活, 了解学生的感受。笔者认为在这方面的教育中, 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宣传媒介, 开辟专门的栏目和板块, 强化该方面的宣传;充分发掘古代文人以及学生身边优秀人物典型案例, 以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方式广为宣传。

(2) 开展多样活动, 强化学生对达观精神的感悟。可以展开诸如读书讨论会、征文比赛、相关电影音乐赏析等活动, 发动学生以个体、宿舍、班级等多层次积极参与;通过奖项的评比、奖品的设置等, 吸引学生关注这方面的教育内容。最后一定要注重活动结果的验收总结, 为下一步的努力和其他方面的人文素养教育积累经验和教训。

(3) 将达观教育融入相关课程, 如就业指导、心理指导课程等。针对高职学生的课程设置,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弹性较大、较为灵活的课程, 专门开展对于学生的达观教育。精心设计课堂模式, 把达观教育的内容有机穿插到课堂讲授中, 发挥集中教学的显著效果。

(4) 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和随机调查等, 评价工作成果。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及时的反馈和总结。因此, 我们可以采用问卷调研、座谈会等形式来反馈活动成果;也可以组织师资力量深入学生的生活, 随机交谈和咨询, 掌握他们的收获和困惑, 评价达观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用以指导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从古代文人文学作品中汲取和提炼的达观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不仅利于开展在学校的教育工作, 而且真正做到了对学生的教育开导功效。笔者通过成功的实践, 认为这可以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良好素材和新的方向, 希望可以给高职学生带去更多的启迪, 给高职人文教育带去新的思路。

摘要:高职学校人文素质应该以实际出发, 给予学生针对性的人文教育。结合社会实际和高职学生特点, 笔者从心态和精神面貌的教育出发, 探讨了古代文人及其文学作品中的达观精神、豁达面貌, 对于现在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和启迪。

关键词:古代文人,达观思想,高职学生,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冯益锋.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文精神在树木意象中的展现[J].文学教育 (中) , 2010 (12) .

8.沉浮官场的古代文人 篇八

玄宗皇帝求李白用番国的文字写封书信,自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竟狂妄地要当朝重臣杨国忠为他捧砚,高力士给他脱靴。如果说他的智商有问题,他是名赫大唐的“诗仙”;如果说他不够成熟,当时他42岁,翰林头衔,正应是稳重老练干事业的好年龄……

山西人王维,21岁中进士入宫,任大乐丞,负责策划、组织宫中的各种文化活动。有一次,京城来了个技艺高超的舞狮班子,便命人叫到宫中,邀来幕僚一同观赏。此间王维“把管蹈乐、纵言文赋、尽展风采”。20岁刚出头当了这么大的官就够让人嫉妒了,还竟敢在老一辈面前手舞足蹈,卖弄才华,于是,有人向皇帝告状:“王维弄了一群黄狮子在宫中乱舞,这是蔑视您哪!”

“舞狮子怎么是蔑视朕呢?”唐玄宗听了有些糊涂。

告状人就一句一句地解释:“他当时说:‘黄狮山之帝也,吾此戏之,岂再尊乎?’皇上您想想,‘黄狮山之帝’不就是指‘皇帝’吗?”

玄宗听罢颇有些道理,即下了道谕旨:贬王维济州(今山东省长清县)任司库参军!

王维得知消息大吃一惊,不知自己犯了什么过错,当有人说明情况,才知道自己这场游戏“玩”大了。大概像王维这样的人怎么也联想不出舞狮子竟能与蔑视皇帝牵扯到一起。后来的日子,他对官场心灰意冷,自己每日“弹琴赋诗,傲啸终日”,或“焚香独坐,诵禅为事”。

王维落个自娱自乐的结局还算好的,四川文人陈子昂才叫惨。他24岁中进士,任右拾遗。为人“使气任侠,放达豁欲”,颇受武则天的赏识。后来他跻身军界,任右安王武攸宜的参军,东征契丹,立下汗马功劳。这个集文韬武略于一身的才子常在武则天面前“恳词国是,谏多言直”,招来奸党武三思的嫉恨,便常向武则天反映陈子昂写的诗有“政治问题”。陈子昂的一些诗武则天都看过,并没发现什么,武三思就一句一句分析给皇上听:“‘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是讽刺您建寺雕佛,把国家都弄穷了,老百姓又无可奈何。‘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是说您当皇帝完全是凭运气好,其实没什么真才华……”武则天听后也将信将疑,便命将陈子昂的诗稿全部找来,仔细研究。武三思却把这道口谕改了说法,变成在全国查缴。陈子昂知道后感到问题严重,便以父老为故,辞职回到家乡射阳。但武三思一伙并没有放过他,密令射阳县令段简对他“事拘以讯,刑勿虑果”。可怜一代文豪武将,最终惨死在酷刑之下,时年43岁。

唐代在官场起落沉浮的知名文人有:被流放夜郎的李白、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的杜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贬为阳山县令的韩愈、贬为永州司马的柳宗元、被监禁的骆宾王等。官场是历代人才的聚集地,结果常常是这些人才饱受排挤和倾轧,但也正是这些沉浮官场的文人,为中国历史和文化书写了一笔又一笔的传奇。

上一篇:09年心理学模拟题:幼儿学前心理学试卷(附答案)下一篇:幸运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