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

2024-12-06

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12篇)

1.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 篇一

新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技巧浅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管理

重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确定在2009年秋季正式启动,新课程改革给重庆的老师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那些新进入这一行业的教师们更是一种无法预测的挑战。他们除了关心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课程内容的变化,更担心教师岗位感到最为头疼的问题----课堂管理,不同于传统课堂所崇尚的以教师威严和纪律为主导的课堂管理方式,新课程改革更提倡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引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人性,促进学生成长。因此,新课程下的课堂管理,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需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来达成一个快乐轻松有效的课堂管理环境。如果能让新教师了解课堂管理的技能,无疑是解决了大多数新教师们的一大难题。本文将针对新教师所面临的课堂管理中几个棘手的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为新教师提供课堂管理技巧作为参考。

一、新教师的课堂管理困难之因

“新教师指的是入职后的新教师,具体说是指完成了教师教育课程,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正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且任教期限不超过三年的教师”①。李良对新任教师在常规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了问卷调查,在问卷中反映出新任教师普遍认为存在的问题中包括难以灵活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难以在课堂上掌握权威的建立、课堂管理经验缺乏等②。与拥有教学管理经验的“老教师”相比,新课程带来的课堂管理所要求的“从学生考虑,从人性出发,通过掌握人性化的课堂管理技术从而把握课堂,把握学生”,对新教师而言更难达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师对课堂管理规范的制定出现偏差且疏于落实

课堂规范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是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要求学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③。不同的学科应该有课堂管理规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新教师在首堂课上就应该明确班级的课堂管理规范(班主任或班委制定)是什么,所教授的学科在已有的规范上还需要增加哪些,比如化学学科就应该对学生讲清实验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懂得在不同科目的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使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化。

当规范建立后,新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规范的内容以及出现违规行为将会受到的惩戒。规范一旦建立,教师首先要严格遵守,同时要监督学生严格遵守。比如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尽可能用英语,实在无法表达时也必须使用普通话,那么教师也应该在这方面注意。只有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就能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保障课堂具有良好的纪律。

(二)教学内容的生疏,教学方法不恰当给课堂管理带来影响

新教师由于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时间过短,如果教学内容难度过浅,学生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认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过于肤浅,学生课堂上将出现“余暇”时间,课堂管理将处于混乱。如果教学内容过难,学生无法融入教学中,将出现分心吵闹,课堂纪律同样难于控制。

教学方法的差异也会给课堂管理带来影响,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收效也会有所差异。比如数学教学中“轴对称”一节,采用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就要比单纯的讲授更为生动,学生也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收效更好。

(三)个人魅力也是课堂管理能否顺利的关键所在《学记》中有“亲其师,信其道”一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赢得肯定后,就会受到学生特别的信任和依恋,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倾向性的心理定势,认为教师对他的教育要求或批评意见总是对的,都是为他着想为他好,并按照教师的要求自觉调节自己的言行;在课堂上就会出现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教与学的和谐协调,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也有利于教师的教。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也赞成这一观点:“为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新教师由于与学生年龄接近具有这方面的优势,但新教师更容易受学生的影响,自控能力不强,缺乏管理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不知如何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他们在处理问题时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容易走向极端。并与教师本身所受的家庭、学校教育息息相关,往往在这方面却成了新教师的劣势。

(四)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当

新课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管理,同样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教学活动中的纪律约束、行为规范,都必须尊重学生,有利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许多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凌驾于学生之上,直接组织、指挥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严密控制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缺乏自主选择、自我反思、自觉调适的空间和氛围。在这种单向的、线性的、静态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缺乏灵性和动力。

二、新教师更应培养多样的课堂管理技巧

新任教师进入到职业生涯中遇到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课堂的管理问题,如何让新任教师尽快管理好课堂,为教学做好准备,这就需要新任教师掌握必备的课堂管理技能。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管理规范,做好学生榜样。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以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在课程改革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施合理的课堂管理纪律,教师应掌握有效的学科管理规范并认真实施。

课堂规则的建立直接关系到课堂管理的效果,在建立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原则:(1)必须简单、明晰、合理、可行。对老师、学生明晰标准和规章才能有“法”可依。(2)课堂规则应是师生共同参与,采取民主原则,共同协商制定。只有班级大多数成员都认同了所建立的课堂规则,才能实施到位。(3)在规则的遵守上新教师应多采用启发、鼓励、暗示的方式使学生自觉自愿的接受,而非强制手段,要注意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形成自觉自律的习惯。

(二)养成课余好学、课后反思的习惯。

课堂过程中大量的实践智慧是无法陈述和传授的,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学会观察有经验教师日常工作的事件。如:(1)学校或班级有关学习、锻炼和管理的规则;(2)时间表及其执行;(3)教师行为, 包括表达技巧、个人风格、亲和力等;(4)有关学生行为的班级规则;(5)特殊的教师行为, 如动机训练、扫视、体态运用等;(9)课程介绍与结束语;(10)自由或空余时间的处理;(11)学生在受到侵扰后处理的方法等。

对新教师来说,“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④”波斯纳(G.J.PoSner,1989)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教师成长[15]。”反思是促进知识外显化的重要过程,是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是促进新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对新教师而言如果在课后进行有价值的反思将为自身的教育管理积累经验,教师可

以定期或者以重大的班级事件为契机反思课堂管理的得失与问题。主要思考如下几个问题:(1)我想营造什么样的课堂气氛, 友好的、高效率的、严肃的?(2)我喜欢那种类型的学生, 积极参与的还是独立思考的?(3)同学们在我的课堂上表现如何?(4)他们怎么看待我的教学风格?(5)计划好的教学任务是否顺利完成?

(6)经常在我的课上捣乱的几位同学是否在其他老师的课上也常常这样, 为什么等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从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采取多种提高学生兴趣的方式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新教师的教学准备一般较多地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倾向于依靠管理与控制的措施来完成教学, 而忽略教学的主体———学生。首先把学生看作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看作是不同背景下的个体,同时把教学看作是一个沟通与对话的开始, 而管理只是为了促使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所以,好的课堂教学开始于研究学生,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应该是教师备课的关键, 而不是动脑筋思考对付学生的措施和维持课堂纪律, 也不是停留于教材或教参。

当学生在富有学习兴趣, 身心状态最佳, 理智受到挑战, 情绪被鼓舞和信任, 能够学以致用, 热爱并信任教师时学习效率最好。课堂创造了一个机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 教师要多角度理解学生的心理与发展水平,利用课堂设计建立课堂心理归属感。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温暖热烈的、支持性的和愉快的, 并且也是安全的、相互信任的和富于挑战的。

(四)全方位的提高个人魅力,加强亲和感。

教师首先要转换角色,以交往的合作者、伙伴的角色来关照学生、关爱学生。让所有的学生敢说、爱说、乐说,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教师要与学生保持人格的平等,既应保持必要的权威,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教师应该把自己定位在话题的提供者、交往环境的创设者、课堂教学的主持人,是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旁听者和欣赏者。同样,教师的心态也很重要,不要急躁,要耐心地对待面前的每一位学生。偶尔“糊涂”。“大智若愚”是一种高超的智慧、是一种豁达的涵养、是一种高妙的艺术。教师在课堂交往中不妨“糊涂”,用明知故问、以假乱真,导出学生心灵深处的困惑与疑虑。教师的偶尔如此,会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风趣的语言,会使学生倍感亲切。在课堂交往中根据交往的话题、气氛,适当地幽默一下,使交往氛围活跃,有利于交往的展开与推进。但幽默不能失分寸,风趣不能显轻浮,会给人以轻松和美的享受。

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管理是新教师成长的一项重要的任务,除了上述的课堂管理技巧外,当然教育管理机构应该及加大对新任教师的关注和培养也有及其重大的作用,了解新任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自身特点和需求,只有对这些特点和需求有充分的认识,才有可能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来自学校和教师教育机构对新任教师的物质保障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学生及家长对新教师的理解和重视,也离不开教育学者的不断探索和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更多得新教师能用最短的时间进入教师角色,为新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①赵昌木教师及其成长研究:回顾与前瞻,教育理论实践,2003(06)

②李良.中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问题及对策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③

④ 马雪.课程改革中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 教学与管理,2007(06)58-59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

2.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 篇二

一、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真正贯彻新课改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要在传统语文教学基础上进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将重点放在人文管理上,充分还原了语文课程知识应有的丰富度。同时很多老师忽略了语文课文中的有关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开展各类课堂活动。部分初中学校受到社会潮流的影响,设置许多不相关联的教学内容,一味地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学得多掌握得少。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新课改形势下对初中语文教学定位不清晰,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而是通过语文教育开阔他们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校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忽视语文教育

由于我国一直实行应试教育,很多学校和教师就忽略了语文课程,认为语文课程是中国人与生俱来就会的,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但是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改革,大家开始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大了对语文教学的关注程度,但是还是有很多学校依旧认为数理化才是中考重点,语文只需要熟练理解就可以,没有什么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应付一下而已,根本没有对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

(三)教学方法单一,多媒体利用率低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语文教材版本也开始增多,许多学校也建立了多媒体教室,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无法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就只能是采用单一的说教教学方式,根本没有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一边是教师的激情四射,一边是学生的浑浑噩噩,多媒体教学设施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这样让学生觉得语文知识枯燥乏味,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导致初中语文教学效率较低。

(四)教学内容缺乏适应性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无法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农村教师教学观念有些陈旧,在新课改要求中有些不太适应,农村学校研究经费有限,教师获取教材信息的途径较少,这样就使得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师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第二, 地域的差异性,初中语文课改情况也与地区有关,有些地区经济发达,对于新课改的要求适应较快,而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落后,教学设施不全,这样就导致新课改政策的实施较慢。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以人为本,把课堂交给学生

学生对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从心理上比较排斥,这主要是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教师必须要调整教学方式,要加强课程意识。教师要走下讲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知道学生想学什么、 想怎么学,要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自己思考,教师只需要从旁指导就可以,教师要把课堂学习完全交给学生, 增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要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讲出来, 教师要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今后步入高中或社会奠定基础。

(二)结合现实,拓展学生思维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特点就是趣味性和答案的多样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一定教师说的观点就是唯一的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语文问题,要不断探索搜集,同时还要注重语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要让学生去搜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用语文知识去解释这些案例,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讨, 给学生创造充足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历练,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这样不仅有利于初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结语

3.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 篇三

关键词:钢琴教学 教学内容 教育管理 实践探索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艺术课堂教学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而作为我们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钢琴艺术在我们整个艺术教育教学中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在学习的手段与方式上,磨擦式的钢琴课堂教学主张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进一步增强其课堂上彼此间的协作与交流;在教育教学的管理与方法上,新课程着重强调钢琴教师要适时进行身份与角色的转换,多注重加强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从而使学生自主研习的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历练和提高。作为钢琴艺术教育的传播者与实施者来讲,我们应该有能力并有责任来担负起这一特殊的艺术使命,为全面推进新时期、新形势、新课程下钢琴课堂教学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此,本人就现阶段在钢琴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以下个人观点,以飨广大同仁。

一、 现阶段钢琴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习者在钢琴学习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实践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进行钢琴学习的学生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主修钢琴的学生,他们对钢琴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并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和基础,能够胜任并完成某些在演奏技巧上难度较大的音乐作品;第二种情形是主修声乐或其它相关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进行相关的一些钢琴演奏方面的学习,但主要是以辅助性的学习为主,这样相对于先前主修钢琴的学生来讲,他们虽然具有一定钢琴学习的基础,他们的演奏还是略显有些薄弱;第三种情形则是几乎没有任何钢琴演奏基础,甚至都没有接触过钢琴,因而就需要其从基础的钢琴学习开始。正是由于以上几种不同情形学生的不同特点,才为我们目前的钢琴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和挑战。对此,我们的钢琴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使不同程度钢琴学生的演奏水平得以最终全面的提高。

2.钢琴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缺少与各类学科的综合联系

我国教育部在其颁发的意见书中曾经明确指出:“要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积极面向非本专业学生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 以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 提升大学生的人文和科技素养, 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然而目前在我们钢琴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沿用了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他们对教材的选取一成不变,不能及时准确的汲取与把握当下的艺术动态,缺少对钢琴教学的研究探索以及对其它各学科门类(戏剧、文学、绘画、舞蹈等)的综合内在联系。如果学习者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钢琴学习势必对整个钢琴课堂教学形成一种乏味单调之感,也就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对钢琴艺术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势必影响到其钢琴学习之路的顺利发展与成长。

3.钢琴教学过于功利化色彩

我们大家或许都曾听说过拔苗助长的故事,它讲的是在古代宋国有一位农夫嫌自己种的禾苗成长的比较慢,于是就将禾苗一一的拔高,可结果是所有的禾苗都因此而死掉了。这则故事清晰地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固有地规律性,都不能由人为的因素去违背它。因而我们的钢琴课堂教学亦是如此,然而目前的一些钢琴课堂教学就违背了这一艺术特有的内在规律,出现了急于求成的错误现象,其主要表现在钢琴的考级和比赛上。就钢琴考级和比赛本身来讲,它们作为衡量与提高钢琴学习者与演奏者水平与能力的重要标准是毋庸置疑的,但有时它们却人们被误用了。比如,有些学生的钢琴水平实际为初中级程度,但为了获得高水平的荣誉,便采取了速成式或突击式教学方式进行钢琴学习。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从表面上看其演奏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对其日后的钢琴学习与影响则是不可估量的,甚至会影响其个人的健康生活与成长。

4.钢琴课堂教学过程不符合现阶段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就目前整个钢琴课堂教育教学过程来讲,我们教育主体的角色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即仍然是沿用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育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生只能被动性地接受,而没有能够从内心深处去真正地理解与领悟。很显然,这种钢琴教学课堂已不符合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对我们的钢琴教师来讲,我们不应该再像过去那样继续扮演传送知识的“工具”,而对我们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其传统意义上的钢琴课堂教学中会很难体会到钢琴所带给他们的那种实际的内在艺术感染与享受,因为他们始终扮演着被动接受知识的“容积”。因此,如果钢琴课堂的教学方式没有发生良好的、质的变化,必将影响到学生学习钢琴艺术效果与质量的充分释放和发挥。

二、 全面提升钢琴教学管理的有效方式与途径

1.形象性讲解与示范性引导相结合

在钢琴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个人认为,教师要想上好一堂精彩的钢琴课,形象性地讲解与示范性地引导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会随着年代的不同、环境的不同、作者的不同呈现出诸多不同的表现方式,学生只有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上述这些艺术元素,才能将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作品的实际内容淋漓精致地地展现出来。因而学生在学习演奏一首全新的音乐作品之前,钢琴老师可以借助一些图片、视频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展现、描绘、再现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期使学生更加全面、精准、充分地认识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这样做的的目的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习钢琴艺术的内在潜质。同时,在钢琴作品中某些需要特殊处理和说明的地方也需要我们钢琴教师进行相应地生动讲解与示范性地引导,比如运用一些比喻式的手法进行示范性地讲解,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钢琴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endprint

2.教学方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方式转化

钢琴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一对一”单独授课形式。实践证明,“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特有的艺术教学特点。教师可以凭借这种授课方式进一步增强和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技术水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钢琴教育教学,从而使每一位钢琴学习者的演奏技艺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历练与提高。当然,在我们在接受认可“一对一”这种钢琴授课方式的同时,也应该从另一方面看到其也并非完全是我们最为理想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因为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我们还可以按照学生们的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不同特点采用个别“一对一”、 小组课和集体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例如,在给学生们传授一些有关钢琴理论知识与音乐作品等共性问题时教师就可以选用集体课的上课形式,使其对整个钢琴的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宏观性地认识和把握。如果是程度比较接近的一些学生,教师则可以把他们进行有序地分组,使其相互相互交流、相互协作,以期同步提高。因此,我们广大钢琴教师在其钢琴课堂教学中要逐步形成以集体课可为基础,同时伴有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这种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其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并最终获得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3.转换教育方式 构建教育新理念

构建教育新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广大钢琴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总结经验,不失时机地提高自身对钢琴教学的理解与认识。教师要努力形成以开创进取、开拓创新、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为特征的全新钢琴教育理念。比如,教师可以多参加一些有关钢琴教育教学的观摩会,把握和汲取一些好的、先进的钢琴教育教学模式,并按照学生自身的内在艺术特点形成针对性好、实用性强地全新教育理念。同时,在知识内容体系的储备方面,钢琴教师要使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基本音乐素质,如音乐理论上的基本常识、演奏上的基本技能甚至有时还可以包含曲式和声等方面的内容等。在对学生综合培养与提高方面,我们广大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与内涵,注重对其人格、品行、修养、心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综合性地认识与把握,这对于新课程下我们的钢琴教师来讲,它既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又是一项更好、更加深层次的研究课题。

4.加强钢琴课堂教学的艺术指导与实践

众所周知,我们钢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在我们的钢琴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一首音乐作品内容的把握不是只停留在对其表面上的认识和理解,而是要通过对其进行诸多的磨合演练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获得。在我们广大教师的钢琴课堂教学管理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钢琴艺术实践功能在我们整个钢琴艺术教学过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在顺利完成钢琴课堂教学内容后,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钢琴艺术实践活动,以此来进一步增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悟。比如,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安排一些关于钢琴比赛与学术上的合作和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在舞台上的表演经验,有效地克服其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同时还可以使其在彼此之间的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找到差距、发现问题、弥补不足,从而更好的促进其钢琴艺术学习的进步和发展。

结语

我们的钢琴学习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每位钢琴爱好者与学习者要投入必要的时间与精力对其进行研习。而在新课程下,在我们的钢琴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我们广大钢琴教师来讲,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按照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全新式的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为学生服务,使学生有更加良好、更加充分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从而培育出高素质、全方位、综合性地音乐人才,为我们的艺术传承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明.课堂管理的艺术与技巧[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2]吴金华.论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M].武夷学院学报,2010.

[3]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4]郭声健. 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4.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 篇四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教师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管理课堂。

一、创建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

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堂融听、说、读、写于一体,教师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学生通过模仿——操练——自由表述——写作反馈等几大块进行合作学习。我在不同的阶段采用各种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学习。例如,在初三阶段,单词的记忆是一个“重头戏”,简单的重复记忆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我利用自习课时间组织了这样一个游戏活动:首先采用异组同质的办法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然后由一个组的同学提问另一个组的,要求提问组的人做到:

(1)随意提问一个同学或随机提问规定范围的单词;

(2)提问不重复,包括单词和学生均不重复,在规定时间内错误最少的组获胜。

学生在自我心理的作用下,一般提问的是和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而内容也涉及规定范围内各个角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每个学生都有提问和被问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弥补了老师课堂提问的局限,使得整个课堂积极活跃,学习气氛浓厚。经过两三次这样的游戏后,就连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而我也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二、用理智、宽容的心态去关爱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常因心情不好屡犯错误,课堂上要么睡觉,要么挑老师的语病等等,常与老师发生冲突矛盾。如果此时老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或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而一味指责学生,甚至把以前他们的种种错误行为一并拖出,严加斥责,就会导致学生厌学这一学科甚至是直接或间接的对立。一般来说,班主任带了三年,学生已基本稳定,即使再坏的学生也会因为老师的缘故而不再惹事生非。但我们这里有个李老师,他们班到了初三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每听到他指责学生时,都在那里一味强调他的理由,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什么,从来没有听见他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心一个孩子的心情,也没有见他心平气和地问过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原因在哪、结果怎样。

现在的孩子需要的是眼见为实的例子,更需要老师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引导、关心和理解他们。与他相反,我带的这个班里也不乏有初一初二阶段难以约束的学生,但在我的课上,他们只有初一的和我的唯一一次冲突以后就直到毕业,不仅再也没有出现过,而且我们以好朋友的方式结束了这一段师生缘。

想想这些只因为冲突后我不仅和他(和我起冲突的女孩)谈了我的理解和我对他的看法,还从他的角度分析了他的行为会带来的不同结果。之后,我对待他和对待其他同学一样,从不给他“另眼相待的感觉”。这使得他对学习英语有了很大的兴趣,以一个从不及格的学生上升到英语优秀,有时我真的感叹孩子的心理真的需要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三、教师人格魅力的吸引

“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是初中阶段学生共有的心理特征。说到这一点我颇有感触。在英语教学中,除了精心设计教材、教案外,笔者坚持在课堂上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早退。每一节课争取早进班里两到三分钟,和学生谈生活谈近况,了解学生情绪、心理,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2.遵守诺言,按既定的规章制度进行课堂教学。一般来说,我在新接任一个班时,会和学生们讨论一些奖励和惩罚制度。一旦规定下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什么理由,一律相同对待。

3.遇到屡犯屡教的学生,就事论事,一归一,二归二,不涉及以往所犯错误,不说过激的话,类似“你就不是个好东西”“你已经无可救药了”这样的话我从不对学生说。而是经常对他们说“我想你也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吧”、“我认为你不是个坏孩子”、“你不希望别人说你怎么怎么坏吧!那么下次老师相信你会做好”等等之类的话,鼓励他们改正错误行为和不良习惯。

5.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 篇五

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他们讨研究和改进教学一,以进一步提高及教学效果。方法教师通过开展行动研究,可以在合作中构建自主发展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学会观察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能够针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还能在此基础上学会设计和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及学生、对教育的认识。与此同时,通过不断反思与实践,教师还能获得自身发展,推动教育理论的创新。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通过个人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重构自己的教育世界,而不应再局限于应用他人的理论或重复别人的经验;应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教育的价值,使开展教学研究成为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一种职业精神,而不再仅仅是对职业的补充。教师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才能形成真正的改革意识,发展教育创新能力,才能让教育改革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很多教学中的问题。例如:不论怎么教,学生就是学不会;学生总是记不住单词;学生总是不能按时自觉地完成作业;讲了多次后,学生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很难从任何一本理论书籍找到现成的答案,而事实上也不存在着某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万能答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要根据每个老师所处的不同教学情境和所教的不同学生出发,调查和分析问题的原因和本质,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6.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 篇六

“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贺小红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们小组申报的《“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研究》县级课题已由铜梁县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室批准。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开题论证会,进一步论证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正式启动研究工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各位领导和课题组成员审议指正。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的背景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只有牢固确立课改新理念,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卓越课堂教学中采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与提高,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实践证明,实行新课改理念与卓越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卓越课堂的有效途径。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模式也主要是“填鸭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后,部分教师改变为容量更大的“电灌式”教学。学生长时间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学习热情锐减,学习效率下降,学生的创新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更谈不上积极地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在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睡倒一片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厌学、逃学、辍学的现象在各年级中都存在。师生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教学和学习上,但最终效果不理想。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特色课堂、“有生命”的课堂,贯彻落实市教委《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精神,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构建和谐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打造卓越课堂。在此背景下,我校提出““卓越课堂”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

(二)选题的意义

一是“卓越课堂”推进的需要,二是有利于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三是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四是能促进课堂开放性和多元化发展。

二、核心概念界定 1.卓越课堂 “卓越课堂”是重庆市教委全面落实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在“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基础之上,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进一步打造的最优化的一种“有生命”的课堂形态,即“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关注发展”的“真教育”,也就是陶行知先生口中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2.“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

“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育教学模式,即在民主的前提下,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教”的高效和“学”的高效。出于对教育真谛的探索。在遵循“民主性、趣味性、鼓励性、实践性、全员性、合作性、探究性、创造性、终身性”的教学改革原则下,只要是强调了课堂的民主性、和谐性、开放性、生命性,并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课都符合这一创新模式。

三、同类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市教委《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要求深化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引导、控制和调节,这同样需要教师建构一个高效的、“有生命”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再认识和适当的调整。

近几年,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有: 国外目前有帮助学生克服注意力分散,提高学习效果的训练的研究,学习策略的训练的研究,阅读提高训练的研究等,他们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

国内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针对某一学科的卓越课堂教学方法研究。1.县外有研究:(1)合川区保合小学的《“五步教学法”打造卓越课堂》;(2)梁平县城西海鸣初级中学的《卓越课堂背景下的134课堂教学模式研究》;(3)开县赵家初级中学的《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卓越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2.县内有研究:(1)铜梁县第一实验小学的《构建多元教学模式推进“卓越课堂”建设》;(2)铜梁县安居初级中学的《打造卓越课堂培育创新人才--“班班通环境下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3)铜梁巴川中学的《“三变六动九环节”教学类模式的创新研究》、走班制教学的创新探究。

这些研究有的只是从理论的角度研究,有的研究对象的是小学生教育教学,有的只是片面地强调课堂学生接收知识的的高效,有的只是针对初中某一学科的研究。而我校这次提出的“卓越课堂”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研究,是对初中各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是在我校《“三变六动九环节”教学类模式的创新研究》、走班制教学的创新探究的研究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更深层次的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每个阶段研究的成果都将放在教学实践中去检验,通过实践进一步升华理论,最终目的是打造“卓越课堂”下的一种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为我校及广大教师提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理论依据 杜威的教学论

杜威倡导“从做中学”是他从哲学的认识作出的推论,也是他从教育实践得出的结论。归纳杜威关于“从做中学”的论证,他所着重的是教学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附着于儿童的现实生活。他说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疑难问题,而力求克服,自然引起他们高度注意。儿童的知识虽然贫乏,但当他全力以赴探讨感觉需要解决的疑难时,他会像真正科学家那样肯于动脑筋和费心血。一般教师脱离儿童生活而仅仅为准备考试才向学生提出问题,儿童却是学而不思和记而不解的。实际上,锻炼良好的大脑比在大脑中堆放不能消化的公式和定理有价值得多。再则,把儿童视为容器而以高压手段灌输知识的教学,或则招致学生反感,或则迫使他们敷衍应付,最终事倍功半。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把思维活动分为五步,设计教学法包括:1.要安排真实的情境;2.在情境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3.要有可利用的资料以作出解决疑难的假定;4.要从活动去证验假定;5.根据证验成败得出结论。杜威所倡导的教学是“问题解决教学”。

(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与机械学习相对的概念。他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学习可分为三种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杜威的教学论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指导我们打造有特色,“生命”的“卓越课堂”,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有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

五、本研究的创新及研究假设

(一)研究的创新

“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是以“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在“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基础之上,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进一步打造最优化的一种“有生命”的课堂形态。其精髓在于“有生命”的“高效”课堂,即在民主的前提下,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教”的高效和“学”的高效。

(二)研究假设

(1)强化教研,优化备课 创新集体备课,发挥团队智慧是我校一贯的教研传统。我校备课是以各年级学科组为单位进行的一种校本教研。在集体备课中,要避免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在追求集体智慧的锤炼中,充分发挥了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优化了教学设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激活日常教研,把办公室、教室变成“研究室”,做到校本教研日常化、平常化、真切化、生活化,让教研活动常态化。(2)加强培训,全面引领

要求新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两年打好基础,三年合格,四年成为骨干,五年成为名师。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手笔提高教师素质。分批组织学校管理人员、学科组长、骨干教师等前往实地学习考察。通过听课、交流、观摩、听报告等形式,学习全国知名学校的先进经验,并带回来在教研组、学科组内宣传、学习,使全体教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育人观念。解决好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实施有效课堂,培育高效课堂,追求卓越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3)以课题带动卓越课堂教学研究 我校常年有至少四个小课题。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解决自身的教育教学困惑或具体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微观的应用研究。小课题研究是自主、自发的,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解决这些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问题的微研究,教师在对教学过程的干预和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进入了研究状态。这种研究状态并不是要描述和解释什么教育现象,也不是想构建教育理论,而是一种直接指向课堂,追求更为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在这种状态下,教师不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解读、评价别人的教育,而是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真实疑问去推进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完善(4)致力打造“生命课堂”

课堂的根本点是基于生命,课堂应该是促进生命持续发展繁荣的课堂。在这个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与学生平等的首席,是组织者、引导者。这样的课堂,老师必须带着情感、带着思想、贴近生活的去教、去感化、打动学生,只有这种贴近生活的有情感、有思想的鲜活课堂,才能让学生不断感悟、体验生命的发展,丰富、完善、发展学生的情感世界,生成高智慧思维和创意。“生命课堂”具备以下几个特质: 学生享受尊严,内心充满力量和安全;课堂充满活力,生机盎然,学生参与度高,发挥自如;知识与生活接轨,创新是永恒的主题;集体感强,彼此认同,互相合作;深刻的过程:在追求美妙而理想化的课堂过程中,真实而不虚假,深刻而不肤浅。简而言之,“生命课堂”是主体与主导的和谐统一,是鼓舞人心的、充满生机的课堂,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是情理交融、激情四射的魅力课堂。

六、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各学科特色的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实施策略。研究内容

在实验中,我们着重进行以下内容的研究:

1.打造高效、有特色,有“生命”的“卓越课堂”;

2.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

3.构建和谐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4.制定“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流程;

5.制定“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标准;

6.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学与“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的对比与研究。

七、研究对象及范围

为了使所选样本更好地反映实际和具有代表性,我们采用整群抽样法,从铜梁县巴川中学初2015级中的28个班中随机抽取10个教学班(其中1-4班为英语特色小班,5-28班是大班,每个层次的班均属平行分班)为研究对象。所抽取的10个班分别为:1班、3班、6班、7班、8班、13班、14班、15班、21班、22班为实验班.同时在初2016级抽取了2班、3班、7班、8班、10班、16班、18班、21班、22班、25班为实验推广班.八、研究思路、方法及路线

(一)研究思路

以课题组为单位,由各负责人具体实施,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加强理论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当前教改的前沿理论,在平时教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卓越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举行研讨课,发现问题,完善操作思路,进一步补充、完善“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使之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实效性。开展课题组内研究,组织听课小组听课、评课;围绕“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开展研讨会;总结经验教训,提升理论知识,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形成课堂教学模式案例。

(二)研究方法

1.专家会议法:聘请市县教科研教育和理论研究专家,指导本课题的研究工作。2.分析统计法:对我校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建立相关的材料档案。

3.文献法:从网络、媒体和书籍中搜集有关校本培训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理论,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计划和措施,指导研究工作的实施,提炼经验理论。

4.个案研究法:研究我校中、青年教师的共性和个性,找出问题和不足,进而找到普遍性的问题,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形成有指导性的经验和理论。

5.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目的有意义的教研教改课,经验交流,专家培训指导等活动,对研究内容实施研究、探索、分析、综合,归纳总结,形成预期成果,达到相应的效果。

(三)研究路线

1.以学科组为单位,成立主课题下的子课题研究小组,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深入课堂,对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层体验与感悟,开展讲课、观课、评课活动,通过专题座谈、教研组座谈,不断探索高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3.组织学科组外地观摩学习成功学校课改经验,反思我校研究行为,完善教学模式。

4.实施读书工程,组织教师开展深度阅读,组织读书大赛,举办读书论坛,征集读书随笔等活动,引导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为实现教师“决胜课堂”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5.定期阶段性总结。我们要发挥好两个作用:

(1)发挥好本校名师工作室、学科组长的骨干示范作用;

(2)发挥好评价考核的导向引领作用:通过评价考核机制的修订与实施,引领教师聚焦课堂,善于研究,分析反思、交流,推动我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型课堂建设的顺利开展及课堂效益的极大提高。

九、研究的实施步骤(2013年9月——2015年12月)第一阶段:研究准备(2013年9月——2013年12月)

成立课题组;进行选题和论证,分解子课题;文献的搜集、梳理、分析和学习;申请立项,撰写课题论证报告,确定研究方案;申报、答辩、反思、修改,撰写开题论证报告,召开开题报告会,同时邀请县教科所专家指导;开题论证、再反思、再修改。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1月——2015年6月)

定时进行理论学习与研讨,积累相关信息,丰富文献材料,完善研究方案。各子课题根据主攻方向进行“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将理论成果放到教学实践中检验,从而再总结,升华理论。对各阶段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交流、提炼并撰写论文。第三阶段:总结成果阶段(2015年7月——2015年12月)

对研究过程中各种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完善各子课题所研究的成果,编写相关的《“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研究案例集》和《“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集》,录制教学光碟,物化成果。在总结、归纳、概括各子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结题报告,申请完成课题验收。预计结题时间:2015年12月

十、预期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开题准备阶段

(2013.09—2013.1)

拟定实施方案,培训实验教师,建立课题机构,搜集研究资料,确定实验对象

文字资料

课题负责人

研究阶段

(2014.01-2015.06)

1.阶段调研报告

文字资料

主研教师

2.阶级总结报告

文字资料

主研教师

3.体现“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育教学模式的各学科示范课教学视频、优秀课件

光碟等影音资料

主研教师

4.优秀论文集、课堂教学案例集

文字资料

主研教师

总结阶段

(2015.07-2015.12)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整理和完善各子课题所研究的成果

文字资料

主研教师

2.“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集和案例集

文字资料

课题负责人 主研教师

3.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文字资料

课题负责人 主研教师

最终研究成果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成果物化阶段

(2015.10-2015.11)

《“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研究》工作报告、结题报告

文献

课题负责人 主研教师

成果物化阶段

(2015.10-2015.11)

《“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教案图片光碟集》

文字、图片、视频材料

课题负责人 主研教师

十一、课题组构成及分工 学校成立科研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傅尚廷副组长:张安全贺小红

主要成员:周必仁、周成友、杨建、彭婷、谷生文、胡成云、何蔚、唐卫、周礼才、王兵、贺小华、卢开会

十二、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1、制度保障

包括资料收集制度;专家指导制度;课题组学习研修制度;会议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如每学期在期初、期中、期末召开三次课题研讨会,研讨课题计划及进展情况。我校一直注重教学科研,科研工作搞得轰轰烈烈,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2、条件保障(1)经费保障

学校对课题经费给以实报实销的保证。(2)人员素质保障

课题负责人贺小红,年富力强,学校教务副主任,大学语文本科毕业,长年从事教学工作,业务能力、领导能力、科研能力都为全校教师称赞,参加过多个课题研究。

主要参研人员13人中有中学高级教师,一级、二级教师,年龄结构黄金组合。这些人员均先后承担过国家、市级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3)硬件保障

我校现有全新的多媒体网络班班通教室,数码摄像机,多功能展示平台,功能齐全、图书种类齐全的图书室,每个教师配有便携式手提电脑。(4)研究环境和氛围

我校长期为重庆市教研试验基地;我校领导非常重视教研课改,学校规定每个校级领导都必须申请一个课题,作课题研究的带头人;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的教研教改会议,经常安排领导、教师走出去向别的学校学习。今年春期我校就安排了一大批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领导分批远赴湖南、江西名校学习,开阔了教师眼界。

十三、课题经费预算 序号

经费开支科目

经费预算

金额(元)

资料费

1840.00

国内调研差旅费

6500.00

小型会议费

1850.00

计算机使用费

500.00

印刷补助费

1100.00 管理费

550.00

其他

1660.00

以上7个科目 预算经费合计

14000.00

年度 预算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3500.00元

4500.00元

6000.00元

其他经费来源

各研究人员自筹

经费管理单位名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开户银行、帐号

铜梁县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邮编

402560 207—51234

自筹经费课题经费保障说明

学校对课题经费按年度预算实报实销,并保证专款专用。

十四、实施本课题的基本要求 《“卓越课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是一项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我校正在研究的“三变六动九环节”卓越课堂教学模式县级课题,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一方面多向专家请教,多请专家指导工作;另一方面,也希望学校领导重视,纳入工作议程,定期听取汇报,正确导向,给予人力,财力和经费的保障,经常对实验运作情况调研,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同时也希望参加具体研究工作的教师严格按照课题组的管理制度完成各项工作,服从课题组的安排,及时上交相关研究资料,注重过程资料的积累,经验的总结,物化成果,确保课题目标的完成。

为了更好地贯彻市教委《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精神,推进课程改革,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课题组将竭尽全力搞好课题研究,同时建构一个高效的、“有生命”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为我县的初中教学水平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十五、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主编:《课程与教学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朱德全:《现代教育理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张学敏:《课堂教学技能》,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7.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 篇七

关键词:教学,语言,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语言学习, 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 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直接深远的影响, 对学生来说, 学习语言是要通过长期的日积月累的, 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模仿和内心感悟才能学习得到的。在当前形式下,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与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间, 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初中语文教师,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教学语言的能力、水平亟待提升。

一、课堂教学语言问题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师中的分析

(一) 课堂语言缺乏规范性

在语文的课堂中, 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教师的语言不规范。一些教师不使用普通话, 习惯用方言。导致了语文课文的质量下降。 还有一些教师的语言语速不均衡, 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些都是语文课堂中典型的语言问题。这些问题, 严重影响了初中语文的学习质量, 也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 课堂语言缺乏针对性

初中语文的课文种类是比较丰富的, 有优美的散文, 有引人注目的小说, 有哲理丰富的议论文, 这些不同的文体是需要不同的教学语言的。然而在当前形式下, 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教师的教学语言缺乏针对性。不同的文体如果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语言, 会使文章失去灵魂, 使整个文章成为一潭死水。这样, 学生在学习不同的文体时, 就会失去兴趣, 感觉不到不同文章的独特魅力。

(三) 课堂语言缺乏实效性

初中语文的学习最讲究的是探究与合作, 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 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是缺乏课堂互动的。没有了课堂互动, 学习效率也是会比较低的, 质量也不会提高。在语文的教学中, 教师只会一本正经的给大家讲解课本, 然后大家按部就班的听课, 这种如此单调的教学模式, 只会使课堂的学习效率越来越差。很多语文教师存在的误区是, 语文课堂的教学对话就是提问贯穿整个课堂, 教师不断地问, 学生不断地回答。初中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互相沟通, 互相交流, 一起讨论问题。

二、解决语言问题的措施

(一) 加强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师资力量是学校的教学发展的基础。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 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因此, 学校应该把师资力量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应该对教师进行计划建设, 应该为语文教师提供不断进修的机会, 全面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有了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够使学校的发展更加的迅速。这样, 教师才能真正明白语文的真谛, 才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设计出一套科学化、人性化的学习方案。这样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真正提高。

(二) 合作式学习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 互动式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不管是同学之间的互动还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实现。在学习时, 如果遇到语文中的难题, 是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的。通过小组合作方式, 可以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碰撞出语文的思想火花, 能够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可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互动方式, 可以通过学生对老师进行提问来实现。有了学生的提问, 老师就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能够制定出合理的课程方案。互动式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到新的知识, 学到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互动式学习也能不断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不仅需要多种手段的融合, 互动式学习, 也需要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对实践性的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语文教学中,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有了多媒体的使用, 语文的学习才会更加的充满乐趣, 课堂才会更加有活力。学生如果有了这样的学习条件, 会不断提高语文的学习兴趣, 能够不断学习到很多有价值的语文知识。这样, 语文教育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也会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三)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 因此和教师进行沟通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只有了解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 然后用学生习惯的方式进行教学, 并加以指点, 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上老师可以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 把一些学习的问题解决好。

三、结语

语言教学对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应得到学校的重视,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使语文的教学具备一定的实践性, 语文的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才能够为我国的教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英.以艺术感染学生, 激发学习兴趣——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之点滴做法[J].学园 (教育科研) , 2012 (11) .

[2]任莉红.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类型[J].青少年日记 (教育教学研究) , 2012 (8) .

8.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 篇八

【关键】初中英语 新授课 课堂的导入

新授课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它是传授新课的“序幕”,它為培养学生兴趣,抓住学生心弦,优化学生心境,以及新知识的探求、运用作了前期准备。它既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热身,也是英语课堂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英语课堂教学中新知导入环节的呈现,对整堂课的定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导入策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梳理,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发展。然而在目前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或是忽视新知识的导入,有些教师甚至直接呈现新知识,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难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些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新知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导入方法单一,过程生硬,为导入而导入。因此,反思课堂教学的新知导入,立足课堂实践,尝试、探索、研究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

课堂导入既能影响到整节课授课效果,又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整节课听课效率甚至于整个单元的学习。导入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导演”的作用,通过教师主导,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控课堂教学的进程。学生通过教师的指令进行活动,从而自然地进入到新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当中。

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教师最常用且最容易承上启下的一种方法,一般被广泛地运用在单元内的课文教学当中,或者知识点衔接比较紧密的单元之间。课本教材每一单元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文章的编排也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要以较低层次的知识掌握为前提,才能保证与此相联系的较高层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提升到新的台阶更需要原有的知识作铺垫。因此,在每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

预习导入法。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验证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最好设置几个问题,其中要有能让学生充分拓展的问题。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但是,教师要注意布置的预习问题要具体,不可过多、过难,而且提问要紧扣课前所布置的内容。

故事导入法。现行初中英语教材经常用故事呈现新的语言,教师可用讲故事形式导入新课。既然题材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是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那么教师可以从此入手,利用学生关心或熟悉的实例来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兴趣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讲故事时,要尽量用学生以前学过的词语和句型表达。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特别喜欢听老师用简单的英语讲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对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注意力特别集中。当然,也可以同过播放视频以及flash动画,让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看情节故事,来引导他们听的兴趣。当他们听懂之后,便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与此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可谓一举两得。

词汇背景知识导入法。这种导入方法最适用于阅读课教学,当然写作课也可采用。词汇是语言这座大厦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任何词汇都是音义结合的实体单位,并在语句中充当一定的句法成分。真正掌握一个词,离不开它的句法功能、搭配意义和感情色彩等。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下,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语本身概念之外的不尽相同的联想意义。不了解作者、读者的文化知识基础,就不能完全接受这个词所承载的全部信息,难以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意思。因此,词汇导入在阅读理解中显得非常重要。

语法背景知识导入法。这个导入方法适用于写作课和语法课教学,因为英汉民族在思维上的差异造成了在同义表达上采取不同句法形式的现象。汉语语法呈隐含性,英语语法呈外显性;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重动态、人称、主动、简单,英语重静态、物称、被动、复合。这些差异既存在于句子层面中,也出现在语篇的思路和结构上。英语中用许多不同的形态变化、时态变化来表示复杂的语法关系,此外还有各类连接词语和从句,因而句子结构错综复杂。汉语无形态变化,只有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动作的先后顺序与语序对称。通过这种导入方式,学生会特别注意句子结构、句子的正确表达、语法的正确运用。这是我们在写作和语法教学中非常可取的一种导入方式。语法导入法很有说服力,而且浅显易懂。把枯燥的、单纯的语法教学融会到语法背景知识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及背景知识导入。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教学设施如电脑、投影仪、VCD、录音机相继进入课堂,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导入。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是学生沉重的负担。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直至厌学。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个章节均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教师可通过对插图的描述、问答和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并使学生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实践证明,通过各种教学媒体和图片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更直观地导入到新的知识点。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生疑激趣,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但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有活力、更有自信、更有朝气。

9.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 篇九

开题报告

关刀中学

吴金品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在县教研室和关刀教育总支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我校申报的省级科研课题《农村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逐步通过县级、市级和省级审批,于2009年10月成功立项。在此,我谨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交各位领导审议,各位老师讨论。

一、课题的提出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3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中指出:教育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于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

2、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而编制的新教材留给了教师更为广阔的空间,许多教师对教学要求的定位、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以及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好三维教学目标还存在着诸多困惑,知识与技能目标还可以通过作业来反馈、通过检测来评价,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在课堂中实现却十分茫然,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课堂教学中低效甚至无效情形仍广泛存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包办的多,“满堂灌”或“满堂问”,探究中过多帮、扶,使学生养成了过多的依赖性,大部分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考力水平明显下降。

4、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课堂教学效果令人堪忧。以我校为例,我校地处农村,约50%的学生为留守学生,父母在家的文化素质也不高,认识水平低,对孩子放任自流,疏于引导,“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导致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数学整体水平仍不够理想。纵观近三年中考数学成绩,2007年我校参考生科平52.7分,居全县第18位,2008年58.6分,居全县第13位,2009年三率和位居全县第9位。再看本届初二,我们抓实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学质量又有巨大进步,2009年秋季期中全县调考,与本届初三同期相比,人平分从50.8提高到68.5,提高了近18分。进步虽然如此之大,但与城市学校相比,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仍有较大差距。

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和现状,我们提出进行《农村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以期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声誉,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方面教师应通过不断审视和反思,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不断促进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艺。另一方面,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不仅是知识的获取与积累,同时关注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与发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整套的操作技艺和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必需时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师生。师生应是课堂教学的两个主体性存在,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和平等的,这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2)关注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激发兴趣、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与分享、学会探索、增强意志的过程,是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发展,各种优良品质形成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不断成长、提升的过程。(3)关注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的目标追求,是一种师生共同、和谐、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课题研究现状

1、目前国内外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有效教学研究一般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变量,即学习活动的环境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的效率是否有一定的影响及特征;(2)过程变量,即师生的课堂行为、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效果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3)结果变量,即教师的期望以及教师设定教学活动所依据的、可用有效教学的目标和标准加以检测的教育成果。

2、省内外学者对有效教学也一直未停止过研究,但存在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1)功利化——把提高分数作为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尺度

(2)形式化——关注短暂的、显性的,忽略滞后的、隐性的有效性。

五、课题研究目标

1、把握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与规律,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极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努力建构既符合教育学一般规律,又切合农村初中这一教学背景要求且尽可能科学、客观、具体的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

3、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促进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领悟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真正在课堂教学实际中转变学生观、教材观、教学观。科学而有效地引领学生向着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学习内容迈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求,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探求目标引领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学习愿望打下坚实的基础;

4、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养成不断审视课堂、诊断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技巧。有效课堂教学既是一种理念上的目标追求,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能力,所以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探索和试验,比较与发现,鉴别与选择,寻求符合农村初中特点的充满个性化特色的教学策略,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六、课题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

1、基本内容

⑴如何结合农村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 ⑵怎样营造和谐的数学教学氛围 ⑶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 ⑷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⑸探索课堂教学模式 ⑹如何设计课堂练习⑺怎样上好一堂数学课

2、重点

①分层教学,优化教学结构

②有效利用教材

3、难点:新课程环境下,怎样上好一堂有效的数学课

七、课题研究组织与管理

1、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⑴课题领导小组:

长:罗子雄(校

中高)

副组长:吴金品(副校长

中二)

谭亚斌(教研主任⑵课题研究小组:

性别

出 生年主 姓

专业职务

月 中一)研究专长学历

者 夏显平吴金品 方龙祥 周红雨 王荷艳 刘瑜 谌华琼 程佼 吴玉明 谭三雄 夏增 罗志华 廖建明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1965-2 1974-11 1977-7 1976-12 1976-2 1977-8 1979-1 1979-11 1971-8 1960-7 1979-9 1969-5 1972-1

中学一级 中学二级 中学二级 中学二级 中学二级 中学二级 中学二级 中学二级 中学二级 中学二级 中学二级 中学二级 中学一级

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大专 本科 大专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大专 大专 大专 本科 大专 本科

⑶课题组人员分工

罗子雄: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吴金品: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开展、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报告的撰写。谭亚斌:主持课题研究日常工作 子课题分解:

方龙祥、刘 瑜——如何结合农村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 王荷艳、谌华琼——怎样营造和谐的数学教学氛围 周红雨、谭三雄——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 夏显平、吴金品——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夏

增、罗志华——探索课堂教学模式 吴玉明、程

佼——如何设计课堂练习廖建明——怎样上好一堂数学课

2、经费来源:学校支持和自筹

八、课题研究方法、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方法 ⑴建立学生档案

采取调查、座谈、测试、比较等方式,给每个学生建立档案,实行跟踪管理。⑵开展评课活动

课题组成员人人主讲研究课,当堂测试,课后集中评议,并征求学生意见。⑶撰写教学心得

课题组成员重点根据分解的子课题开展课堂教学,及时小结,形成心得体会。⑷分类整理成集

课题负责人收集、整理各子课题相关案例、论文,撰写研究报告。

2、课题预期成果

序主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号

担人

要 设计申报(2009、5—2009、6)

有 效

方案

吴金品

阶前期实施(2009、9—2010、6)段

成后期实施(2010、9—2011、6)果 分类整理(2011、9—2012、6)施

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怎样营造和谐的数学

教学氛围

把数学和生活 结合起来 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探索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练习设计

怎样上好一堂数学课

中 数

教学案例、论文

教学案例、论文

教学案例、论文

教学案例、论文

教学案例、论文

教学案例、论文

教学案例、论文

教学案例

方龙祥 刘 瑜 王荷艳 谌华琼 周红雨 谭三雄 夏显平吴金品 夏

增 罗志华 吴玉明 程

廖建明

吴金品

序完

成时

号 2012年7月

最 终 研 究 2 2012年8月

成 果 2012年9月——2013年6月

最终成果名称

究 农

中 数

新 课

堂 教

效 性

报 告

中 数

新 课

课 堂 教

效 性

交 流

成果形式

论文集

总结报告

流 承

罗子雄 吴金品

吴金品

课题组所

有成员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保证

1、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

本课题负责人罗子雄为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大学学历,多年从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曾长时间担任学校教导主任和乡镇教研员,具有丰富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科研水平高,组织能力强,且一直热心教学研究,曾有多篇论文发表和获奖。担任我校校长近6年来,学校科研蔚然成风,成绩位居全县前列。

2、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课题组所有成员都从事教学多年,大都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各自的教学风格,业务能力强,科研水平较高。夏显平校长多年以前就是数学骨干教师,教学效果显著,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副校长吴金品近6年来一直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每期参与数学听课评课活动不下12节,2008年12月,论文《略谈课堂教学中的教材处理》获市级二等奖,2009年10月,论文《利用多媒体,课堂交给学生》获国家级二等奖。周红雨、王荷艳、方龙祥、刘瑜多年担任数学教研组长,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充分实施多媒体教学,教学教研成绩突出。刘瑜老师《巧用定比分点解决代数问题》、《乡镇普通中学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两篇论文分别在《中学数学研究》2009年第12期、《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2009年第12期上发表;2009年10月,周红雨老师执教《一元一次方程》参加全县优质课竞赛荣获二等奖。其他成员也都年富力强,研究兴趣浓厚。《农村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自申报和立项以来,全体课题组成员即围绕这一课题开展研究,调查学生,主讲研究课,撰写论文和案例共9篇,就“如何结合农村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把数学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如何营造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如何设计课堂练习”“课堂教学模式”“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等问题进行了实质性研究。

3、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学校在多年来的课题研究中积累了较丰富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资料,尤其是原始数据和相关论文,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学校现有微机室1个,电子备课室1个,多媒体教室2个,电脑共计40台,课题组几乎所有成员还拥有个人电脑,这些为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研究中的运用提供了设备保障,使科研手段更趋现代化。

10.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 篇十

摘要:现代管理理念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现代管理理念融入初中教师的管理、培养中,有利于提升初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提升初中教师素质的实践过程中,要依法依规管理教师队伍、开展精准引导和培训、加强校本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

关键词:初中教师素质;科学管理;精准培训;校本教学研究;学校生态环境

初中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学校的发展、初中生的成长都与其息息相关,其素质的提升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个人共同关心的课题。现代管理理念关注组织中的个体,在促进个人发展上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思想和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用现代管理理念研究初中教师素质提升的途径和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依规科学管理教师队伍

第一,实施依规管理。任何有效的管理都要依靠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进行。对于初中教师而言,学校的规章制度会不断强化其在教学、言行等方面的好习惯,久而久之,这些好的习惯会内化为个人的综合素质,最终体现到教学活动中。初中学校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教学任务、师资力量、办学水平、学生素质等情况,制定一系列教师管理的规章制度,实现校规校纪全覆盖、无死角。明确年级主任、班主任、教师、教辅人员等人员的岗位职责,对教师的课时、备课、作业批改等做出具体要求;制定教学评价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对教学行为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和公平、公正的奖惩;出台教师培训学习制度,明确教师每年参加培训、听课的次数和时间,保证教师的学习培训质量。总之,要使学校的教师管理活动有规可依,教师的一切行为有规可循。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尽量精细化,能够充分反映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特点,如化学、物理等学科到高年级才开始,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从初中一年级就已经开设,学生的接受基础完全不一样,教学规范的标准就应该有所区别,体现差异性;再如,教师的评价考核内要量化细化,科学设置课堂教学和科研情况、学生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教师自评和学生及家长评价等在教师考评中的权重,尽可能使考评全面、准确反映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第二,实施人文管理。从重硬管理向重软管理转变是现代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软管理“更加注重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观、精神面貌、道德、责任心、凝聚力及教育知识水平等等”[1],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向心力和感染力。学校是产生知识和文化的地方,应该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要实施人文管理,在管理中体现人性化。一方面,坚持以教师为本。承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予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活动、学生辅导等方面一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关心教师的个人生活和身心健康,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另一方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弘扬学校精神,如凝练校训、创作校歌等,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感召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球类比赛、文艺晚会等,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利用教师节、感恩节等节日开展尊师重教的主题活动,形成尊重教师、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

2开展精准引导和培训

第一,提升教师的道德情操。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特别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学校要多想办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引导教师贯彻社会主义教学方针,增强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做到爱岗敬业、对学生无私奉献。明文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如要求教师用普通话授课、着装要尽量职业化、上课期间不得抽烟等等,引导教师做到仪表端庄、谈吐优雅、举止得体。加强对教师的监督,及时制止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发现问题要依照校规校纪进行处理,特别是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索要或接受学生财物的`行为,要坚决避免。第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校要注意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使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宽泛的知识面。学科知识是教师的立业之本。初中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就会出现“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现象。学校必须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通过传帮带、名师授课、难点解析等方式巩固教师的学科知识,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科的核心要义。学校要克服重课业轻理论的倾向,强化教育理论的培训,提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掌控力。教学活动涉及方方面面,教师仅有学科知识是不够的。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既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又使授课过程生动有趣,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必须具有宽泛的知识面。第三,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决定教学实践的价值取向,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时代相适应,其教学行为才会得到认可。如00后初中生的个人表达欲望相对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开展与学生的互动,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如果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必然得不到学生的欢迎。教学方法是传授教学内容的载体,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现场观察法等都有特定的适用情况,教学方法如果使用不得当就会降低教学质量,影响教学内容的准确传达。如时事政治课易多采取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辨别是非;而化学、物理、生物等课程要多采用直观演示法,把教学变得形象化,使学生更好理解知识要点。因此,学校要经常向教师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设计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该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2],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摘 要:3加强校本教学研究 第一,开展专题研究。从内容上看,要把教学经验和教学难点都作为专题研究的对象,一方面,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和成绩,从众多的、孤立的教学个案中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深入挖掘其中的科学道理

关键词:现代管理论文

3加强校本教学研究

第一,开展专题研究。从内容上看,要把教学经验和教学难点都作为专题研究的对象,一方面,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和成绩,从众多的、孤立的教学个案中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深入挖掘其中的科学道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研究成果,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和指导;另一方面,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组织教师集中攻坚,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有效解决对策,帮助教师解决疑难问题。从组织形式上看,学校层面要设立教学专题科研项目,每年面向全体教师指定若干研究课题,由教师个人根据兴趣和专业申报研究;学科组、教研室等也可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自行开展研究。从成果应用上看,学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研究结论、意见对策、典型做法等要在全校积极推广,督促教师主动运用、灵活运用,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工作动力和能力。第二,做好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前,教师个人必须进行扎实的预备课,提前了解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内容难易点等。在备课中要体现思辨性。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由备课组长引导教师畅所欲言,尽可能多角度、多层面呈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也可采用辩论的方法,鼓励教师对中心发言人的备课提纲提出质疑,通过问答、辩论等方式,达到问题说透、目标明确、思想统一的效果。课后要重视集体备课的反馈工作。集体备课后形成的教学方案是否科学,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要加强对课堂效果的监控,在课后及时召开反馈交流会,客观、全面总结教学过程,针对出现的问题进一步集体研究,完善教学方案。第三,提供多种教研平台。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为校本研究提供多种平台,拓宽研究渠道,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办教研刊物,主要刊发校内教师的教研文章,同时介绍外校的一些经验做法,开阔教师视野。开设校本课程,教务部门可以组织优秀教师在深化对校教学规律、生源质量等认识的基础上,开发富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课程。组织兴趣相近的教师成立学习俱乐部、学科沙龙等,经常开展研究讨论活动,加强“不同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的碰撞和整合”[3],促进教师素质共同提高。

4营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

第一,建设学习型组织。学校应努力构建人人重视学习、追求进步的校园风气,引导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适应教学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更新学科知识,优化教学方法,使自身能力素质与教学任务相适应,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超越。要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条件,如加强图书馆建设,扩充藏书数量,提升藏书质量;为教师推荐、订购高质量的报纸、期刊、辅导书等学习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购买学术数据库,方便教师查阅学习。第二,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客观审视、积极扬弃、逐步提升的行为,通过教学反思,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进而提升教学能力。学校要大力宣传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对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对教学反思提出硬性要求,定期检查教学小结、教学笔记等反思成果,提升教师对知识储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效果等反思的质量。开展教学反思方法的培训,如制作教学反思典型案例、教学反思故事,邀请专家就教学反思的方法、内容、注意事项开展讲座。第三,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幸福感是指个人基于物质和精神上的获得而在主观上产生的欣喜与愉悦的情绪。一个有幸福感的教师,会对学校产生高度认同,工作动力也会随之增强;反之,教师会出现抵触情绪,教学质量无从保证。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积极改善教师的学习、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让教师无后顾之忧,有尊严地从事教学。另一方面,制定符合实际的激励机制。实施教师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的制度,支持教师拓展个人职业生涯的宽度和厚度,定期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史永亮,张伟,刘彦妮.现代管理学理论浅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61-64.

[2]皇甫全.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384-386.

11.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改 “闭嘴”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的实践,完全打破课传统的教学方式,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营养,活跃了课堂气氛,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过去只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师教的方面,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角色,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信息传输要由单向的信息交流向多向的信息交流转变,教学模式由统一的格式教育向参与式教育转变,教学态度向教育的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转向民主、平等融洽。然而,也有许多的问题值得令人去深思、去探讨。甚至有所谓的骨干专家在新课程的宣传和培训中竟然喊出:“老师,闭住你的臭嘴吧”。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在所难免,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而各个由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同,往往会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些教师只将目光盯在自己所确定的正确答案上,只要学生能将这个答案提出,便对其他学生依然举着的手视而不见,继续进行自己的教学。这样一来,课堂的效率便会大打折扣,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长此以往,还可能会造成其他一些负面影响。教学的模式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上,而不是通过教师得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再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问题的答案。所以许多人喊出教师比闭嘴的口号。

但是否就等于完全把教师赶下讲台,拒之于教室门外了吗?按照新课标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它可以分为素材性质资源和条件性质资源两大类。语文课程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语文课本的材料进行对话的过程。从表面上看,语文课本是语文课程的资源,但是不是唯一的资源,学生和教师也都是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学不能只把语文课本视为学生完全接受的对象,而应充分发挥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批评能力,构建能力的作用。作为语文老师,当然和学生一样,是语文课堂的宝贵资源之一。语文教师的知识、思维、技艺、师德、情感、习惯等无不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新课标的理念,语文教师的职责远不止传到授业解惑,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师应是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利用课程资源既起到特别重要的桥梁作用,又是一台睿智的“挖掘机”,要远远超出语文教材的本身。语文课堂动态平台的基本目标是: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提供优质有效的教学,特别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要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沟通,还要在同学之间做到优势互补,把合作与竞争体制引进课堂,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绝妙的课堂艺术。这样,语文课堂便是一个动态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温馨和充满生气的课堂。语文教师和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在这个动感地带里施展自己的才智,快速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要求学生自主、探求、合作学习,教师要不要“一讲到底”?

二、对策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对各种观点的比较,去伪存真,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思路是什么,自己的观点错在什么地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观点,也能使学生明白这一类问题应从什么角度来思考研究。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甚至有的时候,学生的回答还可以对教学的回答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相长。这是让学生的每一个观点都能得到充分展现的原因之一。

其次,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听、说等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在听别人发言时,必须抓住要领,充分领会其答案的主要意见,明白其他同学是从说明角度回答的,以避免再回答时和别人重复;另外,学生还要用自己的言语将自己的意思充分表述出来。因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既要将自己的意思表達出来,又要避免重复,因此如何组织语句便显得比较重要,学生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如何来说。长期坚持,对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说的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

此外,让学生充分发现自己的观点,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最主要一点便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语文课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已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多角度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而多角度分析问题又是写材料作文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这样又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一旦在课堂中形成这种让学生充分发现自己观点的习惯,学生便常常会不由自主从其他新角度来思考问题,力求发现与众不同的答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数学,将是一种开放性极大的活动,因为语文本身就遍布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真诚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这才是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等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年;

[3]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12.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 篇十二

一、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大部分省份均在初中时才正式学习英语, 小学只是教授一些简单知识, 并没有开设正式的课程。学生对于英语的认识度很薄弱, 英语与汉语相比, 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由于语言的差异性, 教师就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教师积极教课的心态也会促使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和认可则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骆北刚2009) 。

教师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情绪和教学热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积极教学, 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英语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 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是很重要的 (马会梅2008) 。教师通过细致地分析和讲解, 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重点和难点知识。

二、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教师在教学时, 对学生的关注度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受到教师关注的学生会更加有自信, 而那些得不到教师关注的学生则会产生自卑感。在通常情况下, 教师会偏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而部分教师会对“学困生”进行严厉教导, 而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则始终不能得到教师的关注, 学习成绩很难有所提升。

教师在课堂中不仅是一个老师, 还是一个长者, 其行为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如果语言不当, 对学生进行心理伤害式的批评, 会让学生产生自卑感或者怨恨情绪。初中阶段是人成长的叛逆期, 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一些不当的话语而产生逆反情绪。教师对学生的忽视或者冷漠态度,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甚至学生的生活 (曾细花、王耘2011) 。

例如, 有网络报道, 某初中教师课堂殴打学生, 而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事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这样的做法严重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 同时也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举止同样影响着学生。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说粗话, 穿着随便, 坐姿站姿随意等, 都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在课堂上, 教师要求学生作业要书写工整、整洁。然而, 有部分教师却在讲课时, 黑板上的字迹潦草, 甚至让学生无法辨识。如果一个教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同样也无法给学生做好榜样。

三、英语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 用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

社会给予教师的定位标准, 就是要求教师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是为了让广大学生得到最基础的教育, 在未来的生活和发展中用知识改变命运。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学生的穿着打扮和家庭条件而区分对待。教师应该一视同仁, 帮助“贫困生”走出自己的圈子, 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 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王瑞2011) 。

教师身上担负着延续人类发展、培养品德高尚的社会人才的重要任务。每个学生都是具有无限潜能的个体,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发掘他们身上的优势, 以发挥学生的长处, 做到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教师不能仅仅因学生的成绩或分数, 而去否定学生自身的价值。接受教育是每个学生的权利, 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 教师就产生厌恶的情绪。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学会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 发挥其特长, 为学生未来的道路创造条件 (陶伟2012) 。

英语是一门语言型课程, 语言的学习规律要求教师用正确的行为方式对待学生。英语的学习受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语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在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 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教师应该时刻督促学生, 引导学生进步, 认可学生取得的成绩。对于那些成绩较差, 而又不放弃努力的学生, 教师应该加大关注, 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信心。

结束语

作为教师应该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 做到言传身教。只有自己的行为端正, 才能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的语言行为要规范, 不能只对学生要求严格而对自己松懈。在人格培养和情感发展上学生和教师是处于平等地位的, 教师只有时刻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学习动态,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初中英语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 在课堂活动中,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针对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行为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 使教师更好地从角色、语言行为上适应社会现实的要求, 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骆北刚.2009.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 (3) .

马会梅.2008.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前期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0) .

陶伟.2012.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9) .

王瑞.2011.初中英语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上一篇:初一期中考试作文:那一刻,你走进我心里下一篇:《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应用》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