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染整技术(精选11篇)
1.生态染整技术 篇一
修学年限:三年
一级学科:轻纺食品大类
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染整产品或助剂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控制、高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及纺织品、染化料经营贸易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
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染整化学基础、染整化工基础、纤维化学与物理、染整工艺学、染整设备、染整助剂、国际贸易实务、染整专业英语、测色配色、印染厂设计等。
实践环节:
专业认识实习、化学综合实验、化工综合设计、漂整大型实验、染色大型实验、印花大型实验、岗位实习、毕业设计与答辩。
职业能力:
具有能独立从事纺织品染整工艺设计,染整新产品开发、新技术运用能力、独立解决工厂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取得染色打样工中级工技能资格证书。
择业方向:
从事染整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各类染化料精细化工公司的技术服务、技术推广和营销工作;纺织品贸易公司的面料采购和产品跟单等工作。
2.生态染整技术 篇二
一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染整新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并符合轻化工程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让学生具有“认知染整问题, 能够就印染加工问题进行分析、实际解决印染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力”成为染整新技术课程设置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应当更新其课程体系, 重组其教学内容, 而这种更新与重组既要遵循认知的课程教育规律, 还要体现创新思维的教育和训练[2,3]。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创新思维训练相适应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求学生掌握轻化工程专业课中的基本理论与规律, 并及时了解前沿动态, 因此, 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 引入不断出现的新理论、新设计和新方法, 比如新世纪, 人们的穿着理念将向更舒适、方便、特殊功能及回归自然的方向发展。染整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也应处处体现国际上提倡的三E原则 (即:Effi-cient效能、Economy经济、Ecology生态) , 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也与此相适应, 与时俱进, 及时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 使其既能反映本学科领域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 又能反映该学科最新的进展和动态, 同时又具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逻辑架构。
三模块化专题教学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总体目标的实现又是分阶段的, 是通过各个分解目标的逐个兑现来完成的。我们将染整新技术课程教学分为8个模块进行教学, 分别对这8个模块赋予不同的学时和教学内容。第一, 从新型纤维着手到现代科技中的高新材料;第二, 介绍光、热、电磁、光化学等边缘学科在纺织染整加工中的应用。第三, 介绍少水和无水加工的染整新技术, 如被视为当前染整高新技术发展前沿的四大高新技术:超临界CO2介质的染色和退浆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喷射印花织物数字化印花技术, 微胶囊技术等的开发应用。第四, 介绍环保型染料助剂和环保节能型设备的开发及应用。为了减少乃至消除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有害环境影响, 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尽可能不用有毒原材料, 并尽量减少排污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则要求从投入原材料到最终处置报废产品的整个过程, 都尽可能将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 并减少产品的物质材料和能耗, 扩大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 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染整工艺装备, 并以低耗高效低污染 (无污染) 为方向, 如采用减少甚至不用助剂的染整设备如Raco-yet前处理机组, injecta高效冲洗等。第五, 介绍智能纺织品技术的开发。信息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 在未来30年内通信、计算机将表现出与产业不断融合的发展趋势。将信息技术与染整科技交叉融合, 将根本改变染整生产面貌, 染整技术将更加智能化。第六, 生物技术在印染加工中的应用。生命科学和技术将是21世纪最值得关注的技术群, 它将带来农业、医疗、保健、化工、环保等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生命科学技术和染整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将是21世纪染整科技发展的新主流, 将促使染整工业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并大大改变染整行业的面貌。第七, 介绍废弃纺织品的开发与循环利用。开发清洁工业技术, 利用科技手段, 化解和消除各种对环境产生危害的因素, 变废为宝, 实现资源的循环、持续利用, 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第八, 针对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的情形, 介绍新型有效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染整新技术课程中的每一知识模块有其诞生的背景, 通过问题的提出到向学生介绍其形成的背景和过程,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现象抓本质、去伪存真、统计归一”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还有利于拓宽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视野和思维空间。
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无定法, 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是课堂组织的创新。在染整新技术的课堂教学组织上, 整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内容的深化。首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过去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言堂, 师生互动性不强。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改变一统式的教学方式, 将教学内容与时间分为老师主讲课、课堂讨论、学生讲等部分。其次, 在教师讲课过程中, 根据每个教学模块内容设置问题, 让学生课后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 选择和确定某一或几个模块专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这种应用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第三, 在学生讲课与讨论课的环节中, 积极组织、激发、诱导学生踊跃参与,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和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上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对于工科本科生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而言,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没有发现, 创新和发明就无从谈起。最后, 及时引导, 总结。通过染整新技术课程模块专题教学和讨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起到引导、解疑、归纳的作用[5]。每一教学模块学完后, 及时引导学生对相关模块知识点的集成, 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4,5].
五改革考核方法, 从多方面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 课程考核不仅要重视知识要点的掌握, 更要突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染整新技术课程在考核中注重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摆到突出的位置,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第一, 增加平时实习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对在课堂经常提出问题, 积极回答、有创新性答案同学的作业或研究报告有创新观点的同学给予加分。第二, 及时对本门课程若干模块知识点进行训练, 让学生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拟定一个综合性论文题目, 并对该题目进行检索、分析, 撰写相关的综述报告, 并作PPT。通过这种方式既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 又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检索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而且在选题过程中也给了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 充分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思考,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第三, 加强实践课考核, 使实践环节的考核成绩占一定比例, 改变以往期末考“一考定音”的方式, 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和实践[6,7]。
总之, 在染整新技术创新型教学中, 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 通过教材的编排、课堂教学的设计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在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切实解决的问题。在新知识不断涌现的今天,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觉学习更多新知识, 提出更多新观点、新问题, 成为21世纪创新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同时, 这也促使教师学习更多的新知识, 进行更多创造性的科研活动来传道解惑, 使教学相长, 一步步迈向更高的阶梯。
参考文献
[1]王桂林, 等.课程建设为核心、教学改革为动力,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 :140-141.
[2]徐蓝.课程建设的理念创新与团队建设—世界近现代史课程建设的一些体会[J].历史教学, 2010 (4) :56-59.
[3]王青耀, 周瑛.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3) :184-186.
[4]郭淑英, 戴万津.高素质创新人才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2.
[5]谢安邦.准确定位优化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战略规划与人才培养”研讨会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 2011 (6) :74-76.
[6]谢妍, 毛哲, 李素芬, 刘鹏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下电气工程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3) :74-75.
3.生态染整技术 篇三
关键词:染整机械 变频调速 同步控制
0 引言
自动化连续生产是现代生产加工工艺的主要特点,印染机械在体积、重量和长度等方面都比较大,通常是由单元机组成联合机,形成生产流水线,进行高速度、高效率及一体化的生产,因此对印染机械电气控制的可靠性、经济性、调速比与同步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流变频技术的日趋完善,国内外大量盒式变频器的生产,为分电源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在多单元染整联合机的应用提供了方便。这种染整联合机的每个单元由一台电动机拖动,各台电机分别由一台变频器调速驱动,构成多单元同步传动系统,一般取整机中容量较大,或工艺核心部位为主令单元,工作时,需要多大的运行速度,由主令单元决定和调整;生产过程中,要求各单元电动机协调同步,使织物保持恒定的张力和线速度,同时根据织物及工艺的不同,调整整个联合机的速度及各单元间的转速比。为此,对于多目标的染整机械之间的同步控制,成为了影响染整机械工作质量和运行状态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课题正是基于此,研究了基于变频调速技术的全数字式同步控制系统。
1 同步控制方案
传统的同步方案,有模拟同步控制方案和数模结合同步控制方案。模拟同步控制方案尽管控制结构简单,但是实现起来成本较高,同时同步控制的精度不高;而数模结合同步控制方案虽然同步控制精度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在转换传输上的时差,因而在同步控制方面还是不尽如人意,难以实现复杂的在线算法与控制方案,即使采用反馈补偿控制算法,又间接增加了控制系统的成本,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全数字式变频调试同步控制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课题所采用的同步控制方案也正是采用全数字式变频调速同步控制方案。新一代变频器内部普遍采用全数字化的控制方式,并提供一个内置RS-485串行通信接口,以便于构成全数字式的控制系统。全数字式同步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人机界面(或者监控计算机)、变频器均通过RS-485接口与PLC的通信模块连接,由人机界面实现发送控制信息、设定运行参数以及读取运行状态的作用;数字测速部件采用张力传感器对染整机械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各同步控制单元中张力松紧状态的采集,将被测的传感物理量送至PLC的高速脉冲计数输入单元,PLC将采集到的各单元实时转速与设定运行参数综合,按既定的同步控制策略进行运算和控制,转换为各单元的电机的运行速度设定值,再通过RS-485总线写入变频器执行,最终通过变频器实现调速、达到同步控制的目的。由于PLC直接通过数字通信模式,按照一定采样周期进行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简化了系统外围模块,缩短了控制周期,同时提高了在线检测、运算和驱动能力,控制精度和工作可靠性也进一步提高;另外,可以通过通信接口将变频器相关参数量如(电流、转速、频率等)读到人机界面上,供操作人员监视,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调整,使机器的操作更加简便、直观,系统运行参数的设定也可以通过远程通信实现,从而降低操作故障,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精度同步控制方案。
2 基于变频调速的同步控制系统分析
2.1 同步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过程 基于变频调速技术的同步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相对传统的同步控制方案,实现起来较为简单,虽然成本较高,但是控制精度高,能够实现无人值守,后期运行维护任务简单,因此仍然具有很突出的优势。针对多台印染机械同步控制的需求,对相关参数进行状态监测,可以设置传感器进行状态监测,由传感器将运行状态参数采集并输送到下位机PLC中,在PLC控制器内部实现相关的控制算法,并生成相应的控制决策,最后在数字量输出口输出需要变频调整的印染机械的调速频率,通过RS485将该调速频率写进对应机械的控制变频器内,由变频器改变输出频率实现对电机的无极调速,进而达到对印染机械调速、实现同步控制的目的。
2.2 PID同步控制的实现 这里我们重点分析带PID回路调节器的PLC控制方式。在该方式中,变频器的作用是为电动机提供可变频率的电源,实现电动机的无级调速,传感器的任务是检测当前染整机械的线张力、松弛或张紧状态等;以张力PID控制算法为例进行分析,张力设定信号和张力反馈信号输入可编程控制器后,经可编程控制器内部PID控制程序的计算,输送给变频器一个频率控制信号;还有一种办法是将张力设定信号和张力反馈信号送入PID回路调节器,由后者进行运算后,输给变频器一个频率控制信号。一般有两种方法实现带PID回路调节器的PLC控制。由于变频器的频率控制信号是由可编程控制器或PID回路调节器给出的,所以对可编程控制器来讲,既要有模拟量输入接口,又要有模拟量输出接口,而带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的可编程控制器价格很高,这无形中就增加了设备的成本。若采用带有模拟量输入/数字量输出的可编程控制器,则要在可编程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出端口另接一块PWM调制板,将可编程控制器输出的数字量信号转变为模拟量。从PID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角度考虑,采用带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的可编程控制器为宜,但从控制系统的成本考虑,则采用第二种实现方式最佳,因此应当根据系统的控制精度及可靠性要求,以及可控成本,综合考虑决定采用那种实现方式。变频调速就是根据当前染整机械的张力情况、松弛或张紧状态,以及其他传感参数,由控制中心决定哪台染整机械处于不同步状态,根据该台染整机械的相关状态参数及其反馈参数,结合其他染整机械的控制状态,经过PID控制算法,给出该染整机械的调速方案,并由中心PLC输出一个控制频率到该染整机械的变频器上,通过RS-485输入该调整频率,通过变频器实现最终的同步控制调整。
3 结语
印染机械同步控制系统采用变频控制方式时,系统可根据实际设定的同步控制精度,以及结合传感器的状态监测参数,自动实现高精度的多台印染机械的同步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组态远程监控使系统处于可靠运行的状态;另一方面,采用PLC作为控制器,硬件结构简单,成本低,系统能够实现电机无级调速,依据运行速度、控制精度等参数的变化自动调节系统的运行参数,以满足同步生产的需求,该系统很适于在纺织行业部门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施火泉.一种高精度的多单元传动同步控制方法[J].江南大学学报.2002.1(3):244-245.
[2]朱垂堂.交流变频调速在印染设备上的应用[J].变频器世界.2002.6(8):41-42.
[3]马秀琴,石荣荣,尹海欣.印染联合机速差同步控制系统设计[J].印染.2004.(6):26-27.
4.染整总结 篇四
实习
姓
班
学称:浙江同丰革基布有限公司间2012.6.18-2012.6.28名:向亮级:轻化工程0903号:0902090305名时
一、实习的意义和目的二、实习要求
三、实习地点及简介
四、产品品种
五、加工工艺流程
六、设备类型实习
七、实习心得体会
染整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意义和目的认识实习是我们工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认知实习,我们要对轻化工程专业建立感性认识,通过接触实际生产过程,一方面,达到对所学专业的性质、内容及其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地位有一定的认识,在实践中了解专业、熟悉专业、热爱专业。另一方面,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让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加扎实,专业技能更加过硬,更加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再有,通过到工厂去生产实习,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具体,我们应该通过实习达到以下目的:熟悉各种机器的运作原理及,通过实际操作,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对本专业有更深的了解。
三、实习地点及简介
浙江同丰基布有限公司座落在浙江绿谷--浙江省丽水市水阁工业区,傍依金温铁路紧邻金丽温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企业创建于2003年,是丽水市直属创业绿卡单位。本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PU、PVC革基布厂家,拥有温州、丽水、杭州三大生产革基布基地。主要产品规格从0.35至1.2mm。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其中高级工程师8名,技术人员30多人,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合成革厂家的好评和欢迎 产品品种:PU、PVC革基布
PU革基材:具有高强度、高密度和高定量的特点,综合性能优于针刺布和纺织布,制成的革手感柔软、丰满、抗拉强度大、透气性好,仿真效果好。一般人造革分两层.下面那一层像用布织的就属革基材料.当然质地有好一些的也有差一点的.PVC革基材:具有表面平整,强度好的特点,制成的革平整良好,仿真感强。工艺流程及设备简介
该厂革基布生产过程主要是纺织、漂染、起毛、剪毛、定型。我们组主要在染色和定型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实习。故只在这两个方面做详细介绍。
该厂生产革基布材料主要是合成纤维,以涤纶为例,主要是用的高温染色法,温度一般高于100℃,我们厂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30℃ ,为了获得高温,压力一般高于一个大气压。在这样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纤维分子链段运动加剧,分子间微隙增大。同时在高温下,染料分子的动能增加。因此,染料上染速度增加,可以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在温度为130℃,此时蒸汽压力接近196.13KPa(2kg/cm2),上染百分率最高,色光鲜艳,匀染性好,浮色少。多数染料间上染率的差别较小。
在染色中用的溢流染色机,下面做一个简单介绍:溢流染色机是特殊形式的绳状染色机。由于染色时织物处于松弛
状态,受张力小,染后织物手感柔软,得色均匀,故都用于高压条件下合纤织物、经编织物、弹力织物等的染色。近年来也制造了一些常压溢流染色机,可供天然纤维织物常压染色之用。该机容易操作,使用简便,但染色时浴比大,染料和用水量大。采用溢流染色机染色时,染液从染槽前端多孔板底下由离心泵抽出,送到热交换器加热,再从顶端进入溢流槽。溢流槽内平行地装有两个溢流管进口,当染液充满溢流槽后,由于和染槽之间的上下液位差,染液溢入溢流管时带动织物一同进入染槽,如此往复循环,达到染色目的。该机由于采用了溢流原理,使织物在整个染色过程中呈松弛状态,有效地消除了织物因折皱而造成的疵病。该机容易操作,使用简便,但染色时浴比大,染料和用水量大。
进布装置 热定 超喂上 伸幅 我们所在厂生产革基布都是用化纤,工艺条件:温度130度、3
针装置 装置 形烘房 冷却
喷风 输出 装置 冷却 落布 个小时、浴比1:8
针铗链式热定型机
染色从60-70℃开始,逐渐升温至130℃,然后保温1小时。起染温度不能太高,升温不宜太快,否则染料会凝聚,造成色斑或染色不匀的现象。某些涤纶染料在高温及碱性条件下会分解破坏,同时涤纶在碱性条件下也会受损伤,因此染浴必须控制在微酸性,以pH5-6为宜。pH值过低,酸性过强,会影响染料的色光和上染百分率。pH值过高,染料分解破坏,色光发暗。染浴pH常用弱酸剂及磷酸二氢铵来调节。
在染浴中加入扩散剂,可以保持染料在染浴中的稳定性,防止染料凝聚。如果在染料内已含有较多的扩散剂或是染料的扩散性能较好,则可不加或少加,而染料扩散性能差的需适当加入。常用的有扩散剂NNO,它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扩散效果好,高温时较稳定,对给色量影响较小,也可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匀染剂。它不仅有明显的扩散效果,还能起匀染作用,但对给色量有影响。
高温高压染色法适合升华牢度低和分子量较小的低温型的涤纶染料。染料匀染性好、色泽浓艳、手感良好,透芯程度好。此法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染料利用率高,可染制深色产品,常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并广泛用于合成纤维的纱线、针织物等的染色。
五、工艺流程
六、心得体会
实习是学生从学生身份向职业者转变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人迈向社会的很重要的一步。通过这次生产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有了从无知到认知,到深入了解社会,从开始的磕磕碰碰到后来的还算顺利的转变。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向员工提问时,他们都能够热情地为我进行解答,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于他们的耐心讲解,我对染整行业又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在整个实习生产中,我每天都有很多新的体会,想说的很多,我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团队意识很重要。我们实习的厂是集纺织、漂染、起毛、剪毛、定型为一体的,每个步骤都直接牵涉着成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各个环节都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前者如果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后者的操作。
集体工作体会到的团结与竞争。各个生产部门都在互相比着各自的产量,合格率,纪律等。每次工作前,休息时以及下班前,各个生产部门都会讲评一下。工作前会先说下,今天的目标产量,以及各个岗位的工作注意点。通过这种良性竞争,增加企业竞争力,并提高效率。
遵守制度形成的严谨习惯。实习的时候有很多制度必须去遵守,比如最基本的每天准时上班,进入车间时服饰、发式都有严格的要求。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生活,虽然有一些校园纪律在约束自己的行为,但相对于在公司里工作,还是非常懒散和不受控制的。因为这校园纪律大都是警告性质的,不会对自己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在公司里工作,在方方面面都有详细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就像高压电线一样,如果触犯它们,就会受到惩罚,这些影响可能会对你以后的发展带来很坏的影响。染整厂很多操作都很危险,制定严格的制度,不仅有利于公司的管理,还是对员工人生安全的负责,同时还有助于培养严谨的好习惯。
5.染整外文的翻译解读 篇五
一个国家研究中心,纺织研究部,Dokki, Cairo, Egypt,埃及教育学院,阿勒旺大学,开罗,埃及
2003年5月1日接收,2004年4月16日修订成16例,2004年4月19号接收
摘要
酸性和中性纤维素酶已应用于丝光和非丝光棉织物,作为预处理步骤,在随后的柔软处理后,易护理精整以及结合阴离子或阳离子染色和精整。这些酶处理的影响在完成棉织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在织物增强弹性和柔软性以及在织物强度的降低是由酶活性对纤维素的影响,酸性>>中性,以及柔软剂的类型,Siligen® SIN> Solousoft® WMA> Basosoft® SWK;(b)酶预处理其次是树脂整理后导致交联程度的提高,表现为氮含量和织物的弹性,沿用织物的刚度降低,断裂强度和在上述性能的改变程度是由两个交联剂的反应性和功能以及纤维素基板的类型;(c)与酸处理的棉织物或中性纤维素酶和随后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染色和精整理在反应性添加剂存在下,氯化胆碱或柠檬酸分别提高染色和树脂整理后的程度,而在上述的改善程度属性是由酶的性质所决定,纤维素,整理剂并随着染料类添加剂。
2004由Elsevier B.V.出版
关键词:阴离子染色;阳离子染料;纤维素酶;棉织物;易护理整理;柔软整理;
1、引言
纤维素酶已经被工业接受通过整理纤维素织物来实现各种效果包括织物表面强化、牛仔服装的软化没有或低的环境影响。酶处理通常染色和整理的之前和之后的工序中处理。
本研究的重点是评估影响纤维素酶处理,作为预处理步骤和随后的柔软整理,树脂整理以及随后阴离子或碱性染色以及树脂整理对经处理后的棉织物性能和颜色特性的影响。
2、实验
2.1 材料
轧机精练和漂白棉机织物(125克/平方米)以及煮练,漂白和丝光棉机织品(120克/平方米)贯穿于整个工序。
两个商业级的纤维素酶制剂,即®Cellusoft L(多功能酸性纤维素酶EN—酶制剂,750EGU/g,)和Profazyme®53p(高强度灰石—酶粉的基础上设计的纤维素酶抗再沉积剂含缓冲,Profil®-tex),被使用。
整理剂FIXAPRET®使用CPN(基于dimethyloldihydroxyethylene urea,BASF)和FIXAPRET®ECO(ow-formaldehyde crosslinker, based on dimethy-loldihydroxyethylene urea,BASF)。
商业软化剂,即Solousoft®WMA(非离子改性聚硅氧烷,Clariant),basosoft®SWK(非离子脂肪酸的缩合产物,BASF),和siligen®SIN(非硅型乳液进行。商用染料使用了Sirius® K-CF(direct:Dystar), Levafix® Marine Blue(reactive: Dystar), Supranol®Rot 3BW(acid: Dystar), and Astrazon® Rot GTLN 200%轧机精练和漂白棉机织物(125克/平方米)以及煮练,漂白和丝光(基础:Dystar)。
氯化胆碱 [HO•C2H4N(CH3)]+Cl−,柠檬酸(CHO •HO),六水合氯化镁(MgC•l6H2O), 氯化铵(NH4Cl),碳酸钠(Na2CO3), 和纯醋酸(CH3COOH)。2.2整理操作 2.2.1生物整理
生物整理后的棉织物样品,使用酸或中性纤维素酶的酶,进行了如下操作,酶用量:2%owf;pH值:5酸纤维素酶或7中性纤维素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g/L科莱恩;浴比:20 / 1使用FIM®石洗旋转鼓机在50℃下处理30分钟。酶通过提高pH值至9(即碱性条件)失去活性,随着提高染液温度高达75℃时处理10分钟,然后彻底洗涤,烘干。2.2.2柔软整理
生物处理后的织物样品的柔软处理进行,通过填充技术,在下列条件:柔软剂(20g/L),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g/L),p H值为5(使用醋酸),两次给湿占织物重的80–85%,其次,在85℃下烘燥3min然后在120℃下烘燥3min。2.2.3易护理整理
一部分生物整理的样品和未处理的样品用交联剂粘在一起,整理的配方有:交联剂(50g/L),催化剂MgCl2•6H2O(5g/L)和柠檬酸(0.5g/L),非离子润湿剂(2g/L),Siligen® SIN(20g/L)作为一种柔软剂。该催化剂被添加到配方之前应用。衬垫织物带液率80–85%,85℃下干燥3min,在160℃空气循环烘箱下烘3min。织物的洗涤在搅拌下完成(1g/L纯碱,1g/L润湿剂,50℃,10min),彻底清后又在85℃下烘燥3min并将该状态保持到测试前。2.2.4结合阴离子染色和树脂整理
被染色和整理的一部分生物处理后的织物样品和未经处理的对照组放入在染浴中,染浴中含有交联剂(50g/L),催化剂氯化铵(5g/L),氯化胆碱(20g/L),非离子润湿剂(2g/L)和阴离子染料即直接或活性染料(10g/L)。衬垫织物带液率80–85%,分别在85℃干燥 3min、在160℃循环空气烘箱烘3min。染色整理成品织物样品进行彻底水洗,皂洗和最后在85℃下干燥 3min。2.2.5复合碱性染色和树脂整理
除非另有说明,完成生物处理和未经处理的织物样品结合基本染色和树脂整理放在填充了两倍的染浴中,包括:交联剂(50g/L),催化剂氯化铵(5g/L),柠檬酸(20g/L),非离子润湿剂(2g/L)与碱性染料(10g/L)80–85%湿法提取。在85℃下干燥 3min,织物的样品在160℃下固化3min,彻底水洗,皂洗,冲洗并且在85℃下干燥 3min。2.3测试方法
氮含量(%N)测定根据Kjeldhal方法。
对染色整理后成品织物样品使用自动滤波分光光度计的波长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从而测试着色程度和库贝尔卡-蒙克方程计算 [ 11 ]:
K / S =(1−R)2 / 2R 其中k是吸附系数,取决于染料的浓度,通过染色基底引起的散射系数,和R是染色织物样本的光反射。
K / S值越高,着色度越高。
染色整理成品织物样品的染色牢度性能,洗涤(WF),摩擦(RF)以及汗渍(PF)是根据AATCC测试方法评估分别为:91–1972,8–1972以及15–1973。
被用做评估条件的标准方法为测试折皱回复角(WRA(W+ F)°,AATCC:66–1996),断裂强度(BS,ASTM:d5035–95)以及弯曲刚度(FR,ASTM:d1388–64)。在经纱方向上不测量折皱回复角。
3.结果与讨论
由于目前的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探讨生物整理的影响,用酸性纤维素酶、中性纤维素酶,对柔软整理完成程度,易护理整理以及结合棉织物的染色整理,范围广,如基质类型,参数纤维素酶,柔软剂,整理剂,以及除染料和整理配方外都已检查。得到的结果与他们的适当的讨论如下。3.1柔软整理
表1显示了影响选择性酶预处理后采用不同的柔软剂对棉织物性能的柔软整理。对于一个给定的处理条件下,表1显示,(1)在织物弹性的增强,表现为织物的WRA值减小,低刚度,刚度为FR值,作为损失处理的织物样品的断裂强度值,表示为BS,根据下列指令:酸性纤维素酶>中性纤维素酶>未处理的棉织物,在联系到这些纤维素酶在类型,活性以及攻击纤维素部分酶水解纤维特别是在织物表面和区非晶的程度不同;(2)在上述性质的数量变化是由柔软剂的人工成本降阶:Siligen® SIN > Solousoft®WMA> Basosoft® SWK联系上述柔软剂化学成分的差异,相互作用的模式,位置和表面改变程度,以及减少纤维和纱线之间的摩擦从而影响织物的弹性,平滑度和强度;(3)织物莫迪阳离子的程度是由棉花基质类型决定,可按降序排列:丝光棉> 未丝光棉,其他参数保持不变,最可能是由于在其表面形态,差异区,表面面积,表面纤维数量,结晶度,反应以及可达性。表1 纤维素酶处理和随后的柔软处理对棉织物的一些性能特性的影响
柔软剂: 20g/L ;非离子型润湿剂:2g/L,pH值5;带液率:80–85%;干燥 :85℃,3min;%LW:失重; WRA:折皱回复角;FR:刚性(mg,cm);BS:断裂强度(W,kg);AC:酸性纤维素酶;NC:中性纤维素酶。3.2树脂整理
表2显示了影响酶预处理用酸和中性纤维素酶单独对树脂整理后使用Fixapret® CPN或Fixapret®ECO作为交联剂存在和Siligen®SIN作为一个硅柔软剂缺失的交联程度。对于给定的一组酶预处理和后整理完成的条件下,获得的结果表明,(1)酶预处理后的树脂整理,随着FR和BS的处理基材值的减少带来的%N和WRA值的改善;(2)在上述性能变化的程度是由在基板的可用性和非晶及更少的有序的结晶区域可达性(丝光> 未丝光),所使用的交联剂的反应性和功能(Fixapret®CPN > Fixapret® ®ECO生态),纤维素酶类型,活性和酶的攻击范围(酸性纤维素酶、中性纤维素酶),随着整理配方(有柔软剂>没有柔软剂,不计%N值);(3)%N值是提高处理过的棉织物的交联程度增强的一个直接后果;(4)较高的织物弹性是归因于减少纤维与纤维和纱线与纱线间的FR值,然后通过酶处理使醚交联程度的增加;(5)FR值的损失,即在织物柔软性增加,主要是由于纤维表面纤维素酶去除和减少纤维和纱线间的摩擦通过后整理时制定的软化剂掺入;(6)处理过的棉织物的BS值下降的直接后果是棉纤维素的部分水解随着通过醚交联增加刚度和纤维脆化;(7)在整理剂连同其他成分配方中有机硅柔软剂的掺入带来% N值递减的,即较低的交联程度,在一个合理的增加变化,即更好的弹性和柔软性随着BS值略有降低,即降低纤维间和纱线间的凝聚力和纠缠,不论使用的棉衬底还是交联剂。表2 纤维素酶处理后和随后的树脂整理对棉织物性能特性的影响
整理剂:50g/L;MgCl2•6H2O/柠檬酸:5 /0.5g/L;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g/L;Siligen® SIN:20g/L;pH值:5;在85℃下,干燥3min;在160℃下养护3min;WRA:折皱回复角;FR:弯曲刚度(mg,cm);BS:断裂强度(W,kg);AC:酸性纤维素酶;NC:中性纤维素酶。3.3阴离子染料/树脂整理 表3–5显示酶处理对复合阴离子染色程度的影响,采用直接,活性染料或酸性染料,树脂整理以及氯化胆碱作为活性添加剂存在的其他性能。对于给定的一组酶处理随着染色和整理条件,获得的结果表明,(1)酶预处理的结果,增强的交联程度即%N和WRA值,取决于阴离子染料即K/S值,而不是所使用的酶;(2)在上述变化属性是由酶的类型,即酸性纤维素酶>中性纤维素酶 >不加纤维素酶,交联剂的类型,即Fixapret® CPN > Fixapret® ECO,染料类别即分子的大小,功能性,反应性,以及与其它成分的相容性,相互作用和固定程度模式,除了纤维素底物的反应类型,即丝光棉> 未丝光棉;(3)NH4Cl,作为一个潜在的催化剂,随着交联剂,阳离子染色剂,以及在染色/整理工序的制定将催化反应和固化阴离子染料的步骤如下:在FA:Fixapret® CPN 或Fixapret® ECO;=NCH2OR:=NCH2OH或 =NCH2O(CH2)OH;染料–SO3−:阴离子染料(直接,反应性染料或酸性染料);(4)CC在染色/整理工序的制定和染料在整理剂和织物的固定的程度上具有积极的影响,从而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引发阳离子活性位点的改变上。提高其溶胀性,即染料可以更好的固着在纤维上,也可以使阴离子染料上固着在整理剂或织物上;(5)莫迪阳离子的阳离子化程度以及交联剂的种类依次为Fixapret® CPN ECO.Fixapret®>Current,目前的数据也表明,酶的治疗作用有利于提高染色后的程度,表现为K/S值,而不是所使用的纤维素酶。最可能是由于单个松散的纤维末端从织物表面扩散,从而提高染料分子的扩散,减少染料或散射系数,向纤维织物表面的一个额外的便利的区域发展,即较高的K / S值,(6)莫迪阳离子的织物表面的程度以及染色后受类型的酶,即酸性纤维素酶>中性纤维素酶,通过底物的性质,即丝光棉>未丝光棉,染料的种类也影响染色牢度。(7)发现湿摩擦牢度性能低于干燥的牢度性能,这归因于未固定的染料或CC染料加合物遗留在莫迪纤维素结构中,与使用的染料种类无关。表3 纤维素酶处理和随后结合直接染色和树脂整理对棉织物一些性能特性影响
Sirius® K-CF:10g/L;整理剂:50g/L;氯化胆碱:20g/L;氯化铵:5g/L;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g/L;pH值为5;在85℃下干燥3min; 在160℃下处理3min;WRA:折皱回复角;WF:耐洗色牢度;RF:色牢度;AC:酸性纤维素酶;NC:中性纤维素酶。表4 纤维素酶处理和随后的结合活性染色和树脂整理处理对棉织物的一些性能特性的影响
Levafix® Marine Blue:10g/L;整理剂:50g/L;氯化胆碱:20g/L;氯化铵:5g/L;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g/L;pH值为5;在85℃下干燥3min;在160℃下养护3min;WRA:折皱回复角;WF:耐洗色牢度;RF:色牢度;AC:酸性纤维素酶;NC:中性纤维素酶。
表5 纤维素酶处理和随后的结合酸染色和树脂整理处理对棉织物的一些性能特性的影响
Supranol® Rot 3BW:10g/L;整理剂:50g/L;氯化胆碱:20g/L;氯化铵:5g/L;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g/L;pH值为5;在85℃下干燥3min;在160℃下养护3min;WRA:折皱回复角;WF:耐洗色牢度;RF:色牢度;AC:酸性纤维素酶;NC:中性纤维素酶。(a)醚交联[ 21,25 ]
(b)氯化胆碱(CC)固定到整理剂/织物[26– 28 ]。
(c)、副反应
(d)、阴离子染料[26–28 ]
3.4、阳离子染料染色/树脂整理
表6显示了酶预处理对阳离子染料染色后,在柠檬酸(CA)存在下树脂整理完成程度的影响作为活性添加剂。很显然:(1)酶预处理对丝光棉比未丝光棉更有效,从而在染色后的程度越高,表示为K/S值,以及树脂整理后有更好的效果,表示为%N和WRA值,无论使用什么酶,可能是由于容易获得纤维素酶酶比表面积大,光滑,在丝光后使棉花纤维形态学改变为圆形;(2)阳离子染料染色程度的提高是自由羧基上整理剂和布料发生以下接枝反应的一个直接后果:
(3)整理后的织物在使用CA活性添加剂的情况下,WRA(表6)高于使用CC作为活性添加剂(表3–5)反应影响接枝羧基的积极影响,作为一个内置的催化剂可以提高交联程度,而不是所使用的交联剂和纤维素的类型;(4)丝光酶预处理有一些的牢度性能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洗涤和汗水,染色和整理纤维素织物样品。
表6 纤维素酶处理和随后的复合碱性染色和树脂整理处理对棉织物的一些性能特性的影响
Astrazon® Rot GTLN:10g/L;整理剂:50g/L;柠檬酸:20g/L;氯化铵:5g/L;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g/L;pH值为5;在85℃下干燥3min;在160℃下固化3min;WRA:折皱回复角;WF:耐洗色牢度;RF:色牢度;AC:酸性纤维素酶;NC:中性纤维素酶。
4、结论
在这项研究中,纤维素酶处理对随后的柔软光洁度的影响,树脂整理以及染色和树脂整理后评价。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处理后织物的柔软弹性增强,随着织物强度的降低是由纤维素酶制剂以及柔软剂的类型决定,(2)预处理酶在树脂整理后带来了交联随织物的刚度减小,断裂强度提高,与所使用的整理剂和纤维素无关,(3)预处理酶提高染色后的树脂整理的效果,与使用的纤维素酶无关,整理剂只与染料种类有关。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6.染整工程自荐信 篇六
尊敬的企业领导:
您好!
我很荣幸我能有机会向贵公司投上一份我的简历并申请一份工作,如果您能在百忙中浏览一下它并考虑我作为贵公司一名候选人,我将十分感激。
我是江西工业职业学院染整工程专业毕业生,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铸就了我的学识与自信,大学阶段的学习与成长更加磨练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修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辛勤劳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有着一种敢于自荐、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
在我大学几年里,我已经广泛掌握了染整纺织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如纤维化学,练漂化学,染色工艺学,印花工艺学,整理工艺学等。除此之外,在本校老师的大力指导下,我也参与了很多专业化的实验与设计以及工厂的生产实践实习,在每一次的实践活动中,我都尽最大努力去对待它,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定自信、乐于助人的精神!我相信我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让我成为贵公司一名合适的候选者。另外,我也试着学习了很多其他如企业管理方面的技能,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社会经验,这不仅让我提前了解了一些专业行情,更为我将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和进入工作角色垫下良好基石。所以在此,我真诚希望我所具备的这些素质和技能能为贵公司的未来发展作一份贡献。
物识一个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部下,是你的愿望。谋求一个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工作单位,并能得到你的关照,是我的期盼;得力的助手,有助于你工作顺心;合适的工作单位,有助于我施展才华。
再一次感谢您,也希望贵公司的明天更辉煌!我相信自己,更相信您!给我一个机会,蓄势而后发的我会还你们一个惊喜!
收笔之际,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
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江西工业职业学院
自荐人:曹印平
9月
联系电话:15970657239
联系地址:江西南昌
7.生态染整技术 篇七
关键词:信息化,技能菜单,网络,信息平台,教学改革
在全球化及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得标准者得天下”, 企业标准的作用已不只是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 它还是是企业开创市场继而占领市场的“排头兵”。目前很多著名的染整企业如江苏瓯堡纺织染整有限公司、山东鲁泰纺织有限公司等也逐渐推行了各个生产产品的企业标准。随着纺织行业及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学校应当依托区域内纺织行业, 适应纺织企业对纺织类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必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快改革和创新步伐, 所以, 建设适应培养技术技能创新型纺织专业人才的《纺织品染整技术》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1《纺织品染整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1.1 依靠企业的网络信息和纺织专业的公共平台, 开发技能菜单
在企业网络信息平台的基础上, 深入学习各个著名染整企业的企业标准, 搜集他们的实际生产案例, 以及利用中国纱线网、中国纺织网等公共平台, 根据企业要求和具体的工作岗位实际, 结合行业标准, 企业技术人员和老师共同开出“技能菜单”, 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各项技能, 并最终设计成课程开发技能菜单。
1.2 依靠企业的网络信息平台, 开发生产案例为主的电子教材
依靠企业的现代化网络信息平台, 结合企业染整加工的最新产品, 优选技术比较成熟的生产案例, 汇编成以生产案例为主题的电子教材, 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3 依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开发校企共建的微课信息化教学资源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端技术应用性人才, 因此教学资源的建设必须要和市场企业无缝接轨, 依赖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和企业共同开发既适合学生使用又适合企业使用的微课、数字化学习平台。先进教学方式的融入, 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效率更高;另一方面,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
1.4 依靠先进的app等电子软件科学技术, 开通手机在线信息化学习平台
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是目前最受学生欢迎的通讯和信息交流工具, 将《纺织品染整技术》的信息教学资源通过微信平台的方式发送给学生, 学生可以在线提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 极大地提高了上课效率, 也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纺织品染整技术》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如图1《纺织品染整技术》课程“四步法”教学改革是指依靠企业的网络信息和纺织行业的公共平台, 开发技能菜单。依靠企业的网络信息平台, 开发生产或者染整检测案例为主的电子教材;依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开发校企共建的微课信息化教学资源;依靠先进的app等电子科学技术, 开通手机在线课程信息化学习平台。
2.1 根据企业需求及企业标准, 罗列技能菜单
课程标准根据企业需求、行业标准和生产实际来制定, 学校邀请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纺织品检测人员、纺织品贸易人员和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 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技能菜单”的探索, 共同协商开出技能菜单, 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各项技能。学生通过专项考核获得该项技能后, 学院出具证明, 说明培养出的学生职业能力能达到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
2.2 教学内容结合生产实际讲解具体案例, 真正到“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结合染整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生产现状, 增加一些比较成熟的生产案例讲解, 实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依托学院的生态纺织品检测中心, 染整实训中心 (有各种色牢度测试仪器、颜色测色测试设备、甲醛测试设备、吸光度测试设备、p H值测试设备和各种染色设备) 、纺织品检测中心, 将引进的企业产品作为教学任务载体, 以具体织物染整的生产案例和典型岗位工作的任务来组织教学内容, 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实现染整真题真做。
2.3采取先进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及创新能力
教学方式多样性, 将微课、app等多元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不但有助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而且会让学习变得更有效率。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另外利用微信公众号搭建微课程平台, 学生可以在课前预先了解和预习即将要上的课程, 在课后如果有没有消化透彻的内容, 学生还可以到公众平台查阅资料, 继续学习。另外, 平台上还可以存放更多的与该课程有关的课程资源, 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 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等更深入地学习相关内容。
3 结语
3.1如何让学生成为企业的“准职业人”, 这是当前职业教育需要探讨的问题。所谓“准职业人”, 就是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要求, 初步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质, 能够适应在企业的发展, 即将进入企业的人。为了培养“准职业人”, 就要确立“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 一切以社会需要和企业需要为准则, 致力于发挥学校的优势和挖掘潜力去解决企业用人需求的问题。
3.2《纺织品染整技术》紧密结合企业行业标准和生产实际, 就可以真正实现“三个零距离”, 即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和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 达到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彭南生, 刘建清, 曹阳.信息化推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5, (8) :12-16.
[2]郭荣中, 申海建.高职院校测量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5, (9) :338-339.
[3]田秀萍.高职教育信息化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4, 12 (4) :1-4.
8.染整概论思考题答案整理 篇八
1、棉织物中含有那些天然杂质?他们在精炼(煮练)过程中是怎样去除的?
答:果胶物质→果胶酸钠盐
蜡状物质→皂化、乳化:烧碱能使蜡状物质中的脂肪酸酯皂化,脂肪酸生成钠盐,转化成乳化剂,能使不易皂化的蜡质乳化去除。
含氮物质→水解(水解成可溶性的物质而去除)
棉子壳 →溶胀、木质素变成木质素磺酸钠(棉籽壳在碱煮过程中发生溶胀,年的松软,再经水洗和搓擦,棉籽壳解体而脱落下来。)
灰分 →部分溶于水,其他用水玻璃吸附
2、简述H2O2漂液的性质,在H2O2漂液中为什么要加入稳定剂?
答:性质:①H2O2为弱二元酸②H2O2溶液不稳定,易分解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的游离基,特别是活性高的HO·,会引起纤维损伤,催化分解出的氧气,物漂白能力,相反如渗透到纤维内部,在高温碱性条件下,将引起棉织物的严重损伤。因此,在用过氧化氢漂白时,为了获得良好的漂白效果,又不值纤维损伤过多,在飘叶中一定要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稳定剂为水玻璃,对溶液的PH值有缓冲作用)
3、丝光之后,棉织物的结构和性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结构的变化:①形态结构:腰子形变成圆形,胞腔缩小,天然扭曲消失
②超分子结构:结晶度降低,取向度提高,晶型由纤维素Ⅰ变为纤维素Ⅱ
性能的变化:光泽提高,吸附能力提高,尺寸稳定性提高—缩水率降低,强度提高,强度提高
4、涤棉织物练漂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烧毛:布身温度<180 oC,落布温度<50 oC;
退浆:浆料一般是PVA及其混合浆;常用退浆工艺碱退浆、氧化剂退浆;
煮练:烧碱浓度 5 ~ 10g/L时间30 ~ 60分
漂白:常用氧漂,多为合一工艺
丝光:为了保证棉的丝光效果,烧碱浓度一般不降低;主要是去碱箱温度不能太高,一般要低于80度 热定型:涤组分,温度适当降低
5、热定型为什么能提高涤纶织物的热稳定性?
答:①当温度高于Tg,大分子链段运动加剧,通过内旋转降低体系能量,实现应力松弛。
②在新的稳定状态下,分子间作用力开始重建,发生结晶化,进一步降低体系能量。
③冷却固定形成稳定的结构
染色
1、简述染料颜色的三特性
2、直接染料有哪些特点?温度和盐在直接染料的染色中起什么作用?
答:特点:能溶于水,能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在弱酸介质中染羊毛和蚕丝,色谱齐全,染色方法简便,价格便宜,染品的水洗色牢度差
温度:提高匀染性,减少染色时间盐:促染作用
3、简述活性染料的染色过程,为什么活性染料有良好的皂洗色牢度?
答:活性染料的染色过程包括上染(吸附和扩散)、固色和皂洗后处理三个阶段
活性染料是水溶性染料,分子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反应基团,在适当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中的羟基、蛋白质纤维及聚酰胺纤维中的氨基等发生反应而形成共价键结合。
4、在还原染料染色过程中,还原剂和氧化剂和起什么作用?
答:还原:使不溶性的还原染料变为可溶性的隐色体离子,以便上染纤维
氧化:将上染在纤维上的隐色体离子氧化成原来的不溶状态,以便使其沉积在纤维内部,得到良好的牢度。
5、强酸性酸性染料是如何上染羊毛纤维的?
答:
6、分散染料为什么适合涤纶?染色方法有哪些?
答:分散染料有以下结构特点:①非离子性,水溶性低②化学机构简单,分子量小③扩散性好④具有发色团结构
以上特点适合于涤纶结构特点:①疏水性②结构紧密
染色方法:①载体染色法②高温高压染色法③热溶染色法
7、为什么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时很容易造成染色不均?
答:玻璃化温度以上,上染速度和上染率突然增大,易造成上染不匀
印花
1、印花按工艺、设备分各有几类,说明并比较之。
答:按工艺分:直接印花,拔染印花,防染印花
按设备分:滚筒印花,筛网印花(平网印花,圆网印花),转移印花
2、分析蒸化时织物上发生的作用。
3、论述印花色浆的基本性能和糊料类别
答:基本性能:稳定性:与其他助剂相溶性和放置稳定性
流动性:应力增大,粘度减小,易流动,渗透性好
应力减小,粘度增大,不易流动,渗透难
柔顺性、粘着力(烘干):柔顺性好,烘干后不龟裂脱落
有粘着力,使色浆膜粘附在织物表面
粘着力太大,印花后难以洗除
给色性(上染率)(蒸化):纤维与染料间亲和力大,给色性高
糊料与染料间有亲和力,太大不利于染料转移上纤维
上染率低
吸湿性(亲水性):吸湿性好
均匀性、印透性:印透性差
糊料类别:天然亲水性高分子物:淀粉,海藻酸钠,树胶等
天然亲水性高分子变性产物:淀粉变性(黄糊精,白糊精,印染胶)
4、何谓颜料印花?其特点是什么?
答:靠粘合剂将颜料机械地粘着在纤维上的印花方法
特点:工艺简单;色谱较广、拼色方便;花纹轮廓清晰手感硬,摩擦牢度差;适合任何纤维
5、简述活性、还原染料直接印花中的主要助剂、原糊种类及工艺加工过程。
答:活性:一相法印花:原糊种类:海藻酸钠糊
主要助剂:尿素,防染盐S,小苏打(碱剂)
过程:印花→烘干→ 汽蒸(或焙烘)→后处理
二相法:色浆中不加入碱剂
印花→ 烘干→轧碱→汽蒸→后处理
还原:全料法印花:印花→烘干→还原蒸化→氧化→皂洗→水洗→烘干
轧碱短蒸法印花:印花→烘干→浸轧(碱、还原剂)→蒸化→氧化→皂洗→水洗→烘干
6、烂花印花原理是什么?何为防染印花、拔染印花?其特点是什么?何为防染剂、拔染剂?
答:烂花印花原理:利用不同纤维对同一化学品的不同反应。
防染印花:在色浆中加入不受防染剂的阻碍而能上染纤维的染料或颜料,从而得到彩色花纹的工艺特点:
防染剂:防止染料上染或显色的物质
拔染印花:用化学方法局部破坏地色染料或媒染剂,从而在地色上获得花纹的印花工艺。拔染剂:破坏地色染料的化学物质
特点:
整理
1、简述机械整理中的拉幅整理的目的、原理
答:目的:整齐划一的门幅—定幅;纠正前加工造成的问题(纬斜、纬歪—整纬
手感粗糙、极光)
原理:棉纤维在潮湿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按要求调整经纬纱在织物中的状态,达到要求
2、比较轧光、电光和轧纹的作用效果。
答:轧光效果:光泽: 强、弱、柔和柔软性:柔软、滑爽耐久性:暂时性、永久性
电光效果:在织物表面轧出许多平行的斜线,对光线产生规则的反射,获得明亮夺目的光泽轧纹效果:在织物表面轧出许多凹凸的花纹
3、简述棉织物缩水原因及毛织物的毡缩原因。
答:棉织物缩水原因:加工过程,拉力使织物伸长,织缩减小。水中,棉纤维异向溶胀,纱线直径增大,迫使织缩增大。干燥时,因无拉伸外力,使织物保持了收缩状态。
毛织物毡缩原因:羊毛纤维具有缩绒性,毛织物在湿热状态下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毡缩,时使织物面积收缩变形,形状改变,绒毛突出,织纹模糊不清,弹性降低,手感粗糙,织物外观和服用性能受到影响
4、防皱整理原理是什么?
答:防皱整理剂进入纤维内部,与纤维发生反应,在大分子间建立共价交联。从而:
a 封闭了部分羟基,减少应变硬化。
b 分子间的交联提高了抗形变能力
c 分子间的交联提高了纤维从形变中恢复的能力
5、试阐述防皱整理的主要加工过程及各过程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答:浸轧树脂工作液→预烘→焙烘→后处理
浸轧:轧液率:70-80%(越低越好)
预烘:使初缩体均匀渗透到纤维内部
防泳移
焙烘:使初缩体与纤维发生交联反应
后处理:热水洗→皂洗→水洗→ 烘干60℃
皂洗可以洗除织物上的树脂反应副产物,同时还可洗除织物上的催化剂及其他产物
6、防皱整理后棉织物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如何变化,为什么?
9.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施行细则 篇九
【颁布时间】 2001-10-17 【正
文】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施行细则
第 1 条
本细则依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以下简称本法)第五十条规定订定之。
第 2 条
本法所定中央主管机关之主管事项如下:
一全国性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预防与整治政策、方案、计划之规划、订定、督导及执行事项。
二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规之订定、研议及释示事项。
三直辖市或县(市)政府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预防、监测与整治工作之监督、辅导及核定事项。
四涉及二直辖市或县(市)以上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之协调事项。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之管理事项。
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检测机构之认可及管理事项。
七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预防与整治之研究发展及宣导事项。
八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之国际合作、科技交流及人员训练事项。
九其他有关全国性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预防及整治事项。
第 3 条
本法所定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之主管事项如下:
一直辖市、县(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预防与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计划之规划、订定及执行事项。
二直辖市、县(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自治法规之订定及释示事项。
三直辖市、县(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预防、监测及整治工作之执行事项。
四直辖市、县(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预防与整治之研究发展及宣导事项。
五直辖市、县(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预防及整治之人员训练事项。
六其他有关直辖市、县(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之预防及整治事项。
第 4 条
所在地主管机关依本法第五条规定定期检测辖区土壤及地下水品质状况时,应依辖区之地理、地质、水文条件及土地使用情形,逐年编列预算进行检测,并对有土壤、地下水污染之虞之地区,优先检测。
第 5 条
所在地主管机关依本法第五条第一项及第六条第二项规定采取之必要措施,应包括下列事项:
一调查土地类别、实际使用及产权归属情形。
二告知有关地区民众相关检测结果。
三依相关环境保护法令处理,并通知农业、卫生、水利、工业、地政、营建或相关机关,请其依权责处理。
第 6 条
各级主管机关依本法第五条、第七条、第十一条规定进行检测、查证工作时,如发现土壤、地下水非因外来污染,而其物质浓度达土壤、地下水污染管制标准所列污染物项目之管制值者,应将相关检测结果通知农业、卫生、水利、工业、地政、营建或相关机关,请其依权责处理。
第 7 条
本法第九条所定之土壤污染检测资料,应包括下列项目:
一事业基本资料:事业名称及负责人、统一编号、地址、地政编号、土地使用类别、厂区配置图、土地使用人、管理人或所有人及联络方式
等。
二事业运作情形:生产制程、使用原料、产品、污染来源、污染物种类与成分、处理情形及相关污染防治措施。
三检测及分析结果:检测项目、采样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及品保品管等。
四检测机构:机构名称、地址及许可文件影本。
五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之资料。
第 8 条
所在地主管机关依本法第十一条第一项规定进行查证时,应研判可能污染范围,于公告为控制场址前,得依本法或相关环境保护法令,命污染行为人、场所使用人、管理人或所有人限期采取适当措施。
前项场址因采取适当措施,致土壤、地下水污染情形减轻,并经所在地主管机关查证其土壤、地下水污染物浓度低于土壤、地下水污染管制标准者,得不公告为控制场址。
第 9 条
已依本法第十一条第二项公告为控制场址且无须提出污染控制计划者,污染行为人、土地使用人、管理人或所有人因采取适当措施,致其土壤、地下水污染物浓度低于土壤、地下水污染管制标准者,得向所在地主管机关申请解除控制场址之管制并公告之。
第 10 条
所在地主管机关依本法第十一条第二项规定报请中央主管机关审核公告为整治场址前,因代履行采取适当措施,致土壤、地下水污染物浓度低于土壤、地下水污染管制标准者,得解除控制场址之管制并公告之。
第 11 条
依第九条规定申请解除管制时,应提出下列资料:
一场址土壤、地下水污染范围及程度。
二污染减轻之方式或措施。
三具代表性之场址土壤、地下水样品采样方法。
四土壤、地下水检测机构、检测方法及分析结果。
第 12 条
所在地主管机关得于控制场址污染物移除或清理后,进行初步评估。
所在地主管机关应编列预算,执行控制场址初步评估事宜。
第 13 条
主管机关依本法第十一条第二项规定公告控制场址或整治场址时,其公告内容如下:
一场址名称。
二场址地址、地号或位置。
三场址现况概述。
四污染物及污染情形。
五其他重要事项。
前项第一款之场址名称,得以事业名称、地址、地号、地标或其他适当方式表示之。
第一项第四款之污染情形,于控制场址时,应列明可能之污染范围;于整治场址时,应列明污染范围及初步评估结果。
第 14 条
依本法第十一条第四项、第十七条第三项及第五项规定提出之污染控制计划,其内容应包括下列事项:
一计划提出者、撰写者及执行者资料。
二场址基本资料。
三场址现况及污染情形。
四污染物、污染范围及污染程度。
五污染控制及防治方法。
六污染监测方式。
七工地安全卫生管理。
八控制结果之验证方式。
九计划执行期程。
一○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之事项。
前项第一款之资料,由法人提出者,应包括法人、负责人及专案经理人之资料。
第一项污染控制计划之撰写指引,由中央主管机关另定之。
第 15 条
各级主管机关依本法第十二条第一项规定调查土壤、地下水污染范围及评估对环境之影响前,应通知整治场址之污染行为人或污染土地关系人,于一定期限内,得依本法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提出土壤、地下水调查及评估计划。
第 16 条
污染行为人或污染土地关系人依本法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提出之土壤、地下水调查及评估计划,其内容应包括下列事项:
一计划提出者、撰写者、调查者及评估者之资料。
二场址基本资料。
三场址现况及污染情形。
四污染调查方法。
五污染物、污染范围及污染程度。
六对环境影响之评估方法。
七计划执行期程。
八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之事项。
前项第一款之资料,由法人提出者,应包括法人、负责人及专案经理人之资料。
第 17 条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以下简称整治基金)依本法第十二条第五项规定代为支应调查、评估及审查所支出之费用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委员会得依场址初步评估结果、场址现况需要及整治基金财务状况,选定整治场址进行调查、评估及处理等级评定事宜。
第 18 条
所在地主管机关依本法第十五条规定嘱讬土地所在地之登记主管机关办理土地禁止处分之登记时,其嘱讬文件应载明下列事项:
一土地所有人之姓名、身分证明文件字号及住址等基本资料。
二土地标示及权利范围。
三禁止处分之法律依据及其事由。
四禁止土地移转、分割或设定负担之处分方式。
第 19 条
整治场址之污染行为人应依本法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于调查评估结果完成后三个月期限内,提出土壤、地下水污染整治计划。但经所在地主管机关同意者,得延长之。
第 20 条
所在地主管机关依本法第十六条第二项规定订定土壤、地下水污染整治计划前,应通知整治场址之污染土地关系人,得于一定期限内依本法第十六条第三项规定提出土壤、地下水污染整治计划。
第 21 条
本法第十六条所定之污染整治计划,其内容应包括下列事项:
一计划提出者、撰写者及执行者之资料。
二计划大纲。
三场址基本资料。
四场址现况及污染情形。
五污染物、污染范围及污染程度。
六整治基准或整治目标。
七整治方法。
八污染监测计划。
九污染防治计划。
一○场址安全卫生计划。
一一整治完成之验证计划。
一二整治经费预估。
一三整治期程。
一四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之事项。
前项第一款之资料,由法人提出者,应包括法人、负责人及专案经理人之资料。
第一项第十一款整治完成之验证计划,应包括具代表性之土壤、地下水样品采样方法。
第一项污染整治计划之撰写指引,由中央主管机关另定之。
第 22 条
污染行为人或污染土地关系人依本法第十七条第二项规定提出地下水污染整治目标时,除应依前条规定办理外,并应提出下列资料:
一提出整治目标之原因。
二场址之地质状况。
三污染物之特性。
四污染对环境影响之评估。
五污染对健康风险之评估。
六污染整治技术及经费评估。
七整治目标之可行性评估。
八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之资料。
第 23 条
本法第十九条第一项所称之适当地点,应包括整治场址所在地之乡(镇、市、区)公所、地政事务所及村(里)办公室。
第 24 条
本法第二十条第一项所定之土壤、地下水污染整治完成报告,其内容应包括下列事项:
一污染来源及污染情形。
二整治基准或整治目标。
三污染控制或整治计划实施情形。
四验证计划实施情形。
五整治前后土壤、地下水污染范围、污染程度及污染物之变动情形。
六整治经费。
七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之事项。
第 25 条
各土地使用目的事业主管机关依本法第二十条第三项规定办理土地使用复育事宜时,除应依土地使用相关法规办理外,并为必要之指导及协助。
第 26 条
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项所称土壤、地下水污染整治相关工作,指下列事项:
一整治场址调查及评估之执行事项。
二控制场址或整治场址应变必要措施之执行事项。
三控制计划与整治计划之订定及实施事项。
四其他与基金支应有利益冲突之事项。
第 27 条
本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所称届期仍未完成改善者,按日连续处罚,其处罚之起算日,依下列规定:
一未依本法及其相关规定于期限届满前,检齐证明文件申报完成改善者,自其改善期限届满之翌日起算。
二依本法及其相关规定于期限届满前,检齐证明文件申报完成改善,经主管机关于改善期限届满前进行查证,认其未完成改善者,自改善期
限届满之翌日起算;主管机关于改善期限届满后进行查证,任期未完
成改善者,自查证日起算。
第 28 条
依本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按日连续处罚中,经完成改善,并检齐证明文件送达主管机关之翌日起,暂停开具处分书。
经主管机关查证结果仍未符合规定者,自前项暂停开具处分书之日起,再行开具处分书,继续按日连续处罚;经主管机关查证符合规定者,自前项暂停开具处分书之日起,停止按日连续处罚。
第 29 条
依本法第四十六条第二项规定,同时提出土地开发计划及土壤、地下水污染整治计划者,土地开发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及主管机关依相关法令审核时,应会商办理。
第 30 条
本法及本细则所定证书、处分书、移送书、或其他书表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 31 条
所在地主管机关应于每年一月、七月将违反本法案件处理情形,制表报请中央主管机关备查。
第 32 条
10.生态染整技术 篇十
综合性染整厂污水治理改造和节能减排实效?
通过对纺织印染行业废水质地的分析,采用淡碱液回收、高效去除PVA浆料的技术;以及以表面酸洗液为脱色混凝剂等措施,对某大型综合性染整厂的.污水治理工程进行改造,取得了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另外,通过对部分达标排放废水进行掺混物化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使企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的行列.?
作 者:沈立 何伟光 作者单位:沈立(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环保专业委员会,广东广州,510288)何伟光(何伟光,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刊 名:染整技术 英文刊名: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JOURNAL 年,卷(期): 31(6) 分类号:X791 关键词:印染废水 节能减排 中水回用?11.染整厂实习日记1范文 篇十一
第二周实习总结
来厂子里已经过了两周了,对设备的了解也仅限于表面,我觉得女生天生对设备什么的不感兴趣,我做的最深入的了解也就是看着机器的显示屏或是旁边的注解画出了机器的运转原理,然后每天的事情就是在车间乱转,还不能跟工人们聊太多的天,因为领导明显的对聚堆聊天很反感也很敏感,所以我自己转着玩的时间比较多。我已经失去了第一周来时的好奇心,所以这一周过的很无聊。倒是山东的人让我改变了当初的看法。
山东女人很泼辣野蛮,这是我来厂里对山东女人的第一印象。来山东之前,宿舍的娃来过山东,说山东男人在家里的地位很高,大部分山东男人都很大男子,山东女人的地位很低,在火车上也碰见个跟我们差不多大也是大四的山东男生,对我们说了家里的情况,让我们很吃惊,山东女人在家里的地位太低,以至于山东男人在外的表现也让人很难接受。可是来这之后我发现或许我们舍友和那个在车上碰见的男生呆的地方不对,因为这里的山东女人很泼辣,甚至可以说是野蛮,脏话随便乱说,让你帮忙干活就像是在命令你。这是我来这里对山东女人的第一印象,可是我发现这种泼辣和野蛮并不影响她们内心的善良,我的看法逐渐被改变了。这里的每个人都很热情,你问什么她们都会很热情的告诉你,来这感触最深的是我生病的这周。可能由于对这里环境的不适应加上车间毛太多又不通风,我感冒了,并且发烧了,喉咙已经发炎到不能说话,有一天早上我浑身无力并且老
是感觉冷,开烘干机的大姐看我这样就把自己的小棉袄拿来亲自给我披上并且给我打了开水让我抱在怀里取暖,这个举动连我妈妈都很少做,我当时感动的都不知所措了,只能傻傻的接受,原来一个人的表面并不能代表什么,你接近她了解她喜欢她并不是因为她的外在,而是被她的内在深深吸引。
山东女人很省钱,甚至有点扣,这是我对这里女人的第二印象。随着来这时间越来越长,我发现山东的女人很抠门,一天工作8个小时,很多人只带点饼来,连集体买饭都不要,问她们能吃够不她们都说随便吃点回家再吃,并且很多人感觉都不是很在意自己的穿着,或许工作服穿太久都忘记还有漂亮衣服这一说。可是跟厂里同龄的人接触的越多我就越觉得她们不是抠,只是她们大方的地方不在吃饭穿衣上。这周上早班的有两个挺开放的女生,南山学院还没毕业的学生在这里实习。她们跟我熟悉之后老是让我去她们宿舍,每次去我都很不好意思,因为每次回来我手里都是一大袋的好吃的,我感觉我每次找她们玩都是去蹭吃的,所以有时候我就撒谎我在忙,然后就拒绝了她们的邀请,可结果是她们以为我在忙就将好吃的送下来了,我坚持不要她们会很严肃的拉着脸说她们已经上了几个月的班挣钱了,她知道我们刚来这边花的还是家人的钱并且离家远她们照顾我们是应该的,我只能很惭愧的收下然后下次买什么也想着她们一点。原来山东女人不抠,对朋友是这么的仗义,我又在心里默默的更改了我对她们的印象,原来山东人有她们独特的待人相处之道,我喜欢她们。
【生态染整技术】推荐阅读:
轻化染整工厂实习报告12-29
染整概论思考题答案整理07-02
生态鸡养殖技术12-26
循环互补生态养殖技术09-15
长江休闲渔业生态技术应用06-13
毛竹生态可持续经营技术初探08-05
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工作总结08-10
林下生态鸡养殖技术分析论文10-06
生态纺织品及检测技术01-02
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技术报告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