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思想知识题库

2024-10-29

社会主义思想知识题库(精选7篇)

1.社会主义思想知识题库 篇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题库(100题)

一、填空题(15题)

1.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精髓。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3.增强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4.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5.爱国主义教育要抓住广大青少年这个重点。

6.倡导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7.近年来,西方霸权主义文化表现越来越强烈,甚至掌握和垄断着国际话语权。他们一直宣传所谓的“普世价值”,侵略他国文化。

8.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属于社会层面内容。

11.大力整治交通秩序。全面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大力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自觉摒弃六大交通陋习。

12.志愿服务以自愿、无偿为前提,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

13.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_是我国党和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属于国家层面内容。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属于公民个人层面内容。

二、选择题(22题)

1.先秦时期就提出了“和而不同”、“和合中庸”、“政通人和”、“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等丰富多彩、意蕴深远的______理念(A)A、重和谐B、重伦理C、重民本D、重爱国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3.______________,是我们党面对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一个基本原则。(C)

A、听任多样化的无序发展B、允许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泛滥C、尊重差异,包容多样D、兼收并蓄

4.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________文明的重要标志。(C)A、物质B、精神C、政治D、生态 5.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

A、爱岗B、敬业C、奉献社会D、孝敬父母

6._________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A)

A、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倡导“富强、和谐、自由、敬业”

7.“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主体(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B、社会主义性质 C、公民的德性和品格D、人民群众

8.近年来,我国加大在海外举办()学院、文化交流中心和文艺演出、艺术活动等有效地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B)A、马列B、孔子C、英语D、汉语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D)

A、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10._________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A)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 11.__________是公民个体道德化的摇篮。(C)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 12.社会公德的内容不包括(C)

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邻里团结D、遵纪守法 12.职业道德的内容不包括(D)

A、爱岗敬业B、服务群众C、奉献社会D、保护环境 13._______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A)A、奉献精神B、友爱精神C、互助精神D、进步精神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AB)A、包容性、民族性B、引领性、崇高性 C、时代性、传统性D、和谐性、传统性 15.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ABCD)A、重视培养人们的职业情感

B、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树立行业新风尚

C、将职业行为纳入岗位考核体系,使道德规范具体化 D、完善内部职业规章制度,确保职业道德预警机制有序进行 16.当代中国需要培育的国民心态包括(ABCD)A、自尊自信B、理性科学C、务实进取D、开放宽容 17.“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ABC)A、大力倡导文明礼仪之风B、大力倡导读书学习之风 C、大力倡导勤俭节约之风D、大力倡导诚信服务之风 18.创建文明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CD)A、文明行业B、文明社区C、文明单位D、文明村镇 19.志愿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A、奉献精神B、友爱精神C、互助精神D、进步精神 20.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发挥其所具有的强烈的_________认同感、__________认同感、_________认同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有力地抵制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ABC)A、民族B、文化C、国家D、世界

21.目前,我国社会发展面对的挑战有:(ACD)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的迫切性和严峻性

B、国有企业数量下降,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严重不足 C、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D、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需要适应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变化 22.以下对树立政府和公共管理者的公共利益典范理解正确的是:(ABC)A、首先是“官德”

B、要特别强调公共管理者意识 C、改变整个社会道德

D、树立道德模范是改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现状的唯一手段

四、判断题(33题)

1、西汉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大力倡导。这说明价值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首要命题。(×)

3、“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是重伦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俭廉政”、“克己奉公”、“仁爱孝悌”、“仁义礼智信”等精华,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民富国强”、“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等目标。(√)

6、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资本主义性质和方向。(×)

7、十八大报告强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化,是对效率与公平的最新诠释。(√)

8、改革开放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9、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反思的必然要求。(√)

10、贫穷是产生社会矛盾的重要根源,而发展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

1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诚信友爱的动力之源(×)

1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前提(×)

13、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人民当家作主(×)

14、维护社会公正是形成橄榄型社会的主要途径。(√)

1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16、“诚”与“信”有着密切的联系。诚是人内在的德性,信则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于中,必信于外。(√)

17、一个人八面玲珑、四处讨好、不讲原则,常常会起到助恶的作用。因此,我们不应反对不讲原则的友善。(×)

18、只有建立起道德回报机制和扬善耻恶的舆论生态,我们的社会才能形成善善相生的良性循环。(√)

19、“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梦”的社会属性:社会主义性质(√)

20、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熟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中华民族历来很重视领导者的榜样作用。(√)

2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广泛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符合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追求。(√)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其精神内核和根本原则。(×)

24、法律是硬约束、道德是软约束,要做到“法以诛恶,德以劝善”,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

25、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26、中国有句古话,“求忠臣于孝子门”。即只有在孝敬父母的儿女们中间,才能找到忠于国家的人。这就是说只要孝敬父母了,就一定能够忠于国家。(×)

27、见义勇为是社会风气的晴雨表,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

28、所谓“民无信不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千金一诺”等,无不强调宽容品德的高尚。(×)

29、培育务实进取的国民心态,需要着力克服急功近利、贪大求全、炫富斗富、小富即安等不健康心态。(√)

30、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需要我们“知礼”、“明礼”、“习礼”、进而“达礼”。(√)

31、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32、只有把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持续化,才能不断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33、清明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爱国忠臣屈原。(×)

五、简答题(20题)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2)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根本要求;

(3)新形势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必然要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科学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答: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依法治国的含义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基本方略。依

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赋予依法治国方略以宪法地位,将加速推进法治,使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获得宪法性的根本保障。意义: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4、麒麟区的“六区、四城、两中心”是指什么?

答:县域经济强区、新型工业领航区、城乡统筹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可持续发展示范、民生幸福宜居区、“四城”,即进一步推进园林城、卫生城、平安城和文明城“四城联创”战略。“两中心”:一是“滇中城市群”产业聚集中心:二是“桥头堡”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5、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的途径包括哪些?

答:(1)突出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以及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2)发挥现代传媒和大众文化在形塑人的观念世界和生活方式方面的作用;(3)发挥现代化教育体系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包括哪三个方面?

答:(1)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地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3)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7、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途径有哪些?

答:(1)加强理论研究,提高认识水平;(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3)领导示范带头,党员争当表率;(4)融入国民教育,注重实践运用。8、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兰考调研时,提出要从哪四方面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答:“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9、《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四个坚持是什么?

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坚持联系实际;坚持改进创新。

10、如何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的关系?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11、怎么样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答:(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2)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4)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示范作用;(5)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引导作用。

12、如何理解道德治理是核心价值观实现的重要途径? 答:道德治理是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携手合作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进行克服与消除的活动和过程。道德治理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化和转化为人们行为实践的活动和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引领的层面,道德治理从价值实践的层面,共同推进我国社会秩序的优化、社会资本的创新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13、十八大提出如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答: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4、培育健康国民心态的意义是什么?

答:(1)有利于促进个人幸福和全面发展;(2)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3)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

境;(4)国民心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面对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时所普遍出现的认识倾向、心里倾向、情感倾向。

15、“中国梦”是什么?

答: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16、“中国梦”有哪些时代特征?

答:(1)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2)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3)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4)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

17、中华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具有什么重要的价值?

答:传统节日彰显着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功能;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具有和睦团结、追求和平、促进和谐的功能;具有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功能。

18、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

答:(1)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2)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3)人的素质全面提高;(4)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19、为什么胡锦涛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答:因为社会主义民主能充分表达民意,实行科学决策,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保障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20、为什么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答: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是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任务。

六、论述题(10题)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答:⑴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画;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湿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4)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最后实事求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答:(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吧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3)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4)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

(5)相当力量正是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答: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联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谈谈应如何理解2013年1月5日,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答:(1)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2)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

(3)改革开放前的探索实践为改革开放后的探索实践提供了条件;

(4)改革开放后的探索实践是对改革开放前的探索实践的坚持和发展;

(5)不能把两个时期割裂开来,要用发展的辩证的实践的眼光看问题。

6、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2)是由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3)是由我国实现现代化所处的国际环境与时代特点决定。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答: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在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8、邓小平曾经说过:“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的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1)马克思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十分关注世界科技革命对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紧迫要求;

(4)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9、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谈谈你对十八大报告中拟定的奋斗目标的认识。

答:(1)第一步,从1981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GDP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品;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GDP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2)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党最初提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

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行动纲领。

10、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

答:(1)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

(2)中国梦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远景;

(3)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4)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社会主义思想知识题库 篇二

一、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某些失误

(一) 思想认识上的失误

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认识一直存在矛盾。毛泽东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民主革命时期他就认识到, 要战胜敌人, 除了依靠拿枪的军队还要依靠有文化的军队, 提出“两条战线” (军事战线和文化战线) 和“两杆子” (枪杆子和笔杆子) 的观点, 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2]815只有笔杆子和枪杆子结合起来, 事情才好办。更难能可贵的是, 此时他正确论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和政治态度:知识分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或阶层, 它属于小资产阶级范畴, “是革命的动力之一, 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3]建国前, 毛泽东就提出要将知识分子的社会出身和社会职业严格区分开来, 把重点放在其所从事的社会职业上, 以避免“唯成分论”的偏向。建国初期, 毛泽东仍坚持知识分子是劳动者的观点:“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 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爱国的, ……愿意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服务。”[4]遗憾的是,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 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认识上出现了失误, 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越深入,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就越抵抗, 越暴露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面目。

(二) 政策实施上的失误

基于认识上的偏差, 我党采取了错误的政策, 使知识分子受到打击, 而“文革”动乱期间一系列“左”的政策的实行危害更甚。

本来,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剥削阶级不再存在, 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科学论断得到党内外人士的赞同, 极大地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知识界掀起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向现代科学进军”的热潮。可惜, 不久后这个科学论断即在党内遭到怀疑进而被否定。5月15日, 毛泽东的《事情正在起变化》严重估计了党内外知识分子情况, 认为党外知识分子中右派约占1%—10%, 在民主党派和高等学校中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 党内也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新党员与其相适应。6月8日, 毛泽东起草党内指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同日, 人民日报社论也指出, “国内大规模的阶级斗争虽然已经过去了, 但是阶级斗争并没有熄灭, 在思想战线上尤其如此”, “必须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观察当前的种种现象”。故而, 7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批判右派的高潮, 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

二、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出现失误的原因

(一) 客观条件的制约

中国的特殊国情使毛泽东熟悉工农而缺少对知识分子相应的关注。毛泽东生于农村, 深谙农村情况, 因此他早就认识到“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农民的力量, 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更明确工人“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他们人数虽不多, “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 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5]是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环境也使得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关注不够。

建国后,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使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中国社会开始转型, 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知识分子的参与。1956年,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6]“我国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7]而当时500万左右的知识分子对于文化不发达的我国来说实在太少, 毛泽东急于要改造他们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个初衷是无可厚非的, 问题是在实践中操之过急。

中国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 在紧急关头是毛泽东提出和坚持的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主张挽救了中国革命, 使革命转危为安, 他也因此在领导集体和群众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革命实践和思维定势使老一辈革命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同了毛泽东的思想和主张。如刘少奇在30年代就初步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思想, 并在建国初期明确指出脑力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属于工人阶级的一个阶层, 主张要正确认识所谓旧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二) 主观认识上的偏差

1.根据政治面貌、世界观甚至家庭出身等不易确定也难以把握的标准来划分阶级, 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标准。马克思主义主张“划分阶级应只有一个标准, 即占有生产手段 (在农村主要是土地) 与否, 占有多少, 及与占有关系相连带的生产关系 (剥削关系) ”。如果把“政治态度和思想也列为标准之一”, 那就是“左倾错误”。[8]大多数知识分子在旧社会是雇佣劳动者和脑力劳动工人, 建国后经过多次思想改造基本上已摆脱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愿意为人民服务, 为新中国服务。但毛泽东认为, 建国初期“大多数的知识分子, 是从旧社会过来的”, “在解放以前受的是资产阶级教育, 世界观还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9]409对他们缺少应有的信任, 特别是1957年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使毛泽东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产生了疑虑。同年7月, 毛泽东在青岛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新论点:“单有1956年在经济战线上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 的社会主义革命, 是不够的, 并且是不巩固的。匈牙利事件就是证明。必须还有一个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毛泽东在理论上走入误区的思想根源。

2.关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关系界定不当, 对知识分子存有偏见。毛泽东在读旧书时产生的首个疑问就是旧书“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 “从来没有一个农民作为主人公”[10]。参加革命后, 作为中共党内农民运动的杰出代表之一, 毛泽东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和研究农民问题。相对而言, 他对知识分子就缺少充分的了解, 虽然也曾提出过一些正确而重要的思想, 但他认为, 知识高的人是那些不识字的人, “知识多的是工人, 是农民里头的半无产阶级”, “大局问题, 不是知识分子决定的, ……是无产阶级决定的”。[9]452

知识分子最无知识, 最需要接受工农群众的“再教育”。“文革”前夕, 毛泽东在接见阿尔及利亚代表团时, 对中国的成功经验做过这样的总结:“工人、农民的军队打败了知识分子的军队”。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这种误解和偏见源于他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间关系的不当界定。他认为, 虽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都不可少, 但二者是“源”与“流”、“体”与“用”的关系, 即前者是“源”、是“体”, 后者是“流”、是“用”, 脑力劳动是附属于体力劳动的, 即他所提出的“皮毛论”:“现在知识分子附在什么皮上呢?……附在无产阶级身上。谁给他饭吃?就是工人、农民。”[9]253为把知识分子改造成真正的“劳动者”, 实现“知识分子工农化”, 他发出一系列指示, 提倡知识分子到农村去, 由工农兵给他们以教育。[11]

3.方法的不当导致了动机和效果的背离。毛泽东本来希望知识分子通过主动学习和接受工农群众再教育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 但阶级斗争惯性的驱动使其在实践中采取了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的方式。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始于接受阶级斗争的观点, 他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回忆说:“记得我在1920年, 第一次看到了考茨基的《阶级斗争》,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 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我只取了四个字‘阶级斗争’, 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这表明毛泽东一开始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就紧紧抓住了阶级斗争, 并把它当作认识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指导, 并在实践中运用的得心应手。

1957年,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将知识分子问题列入人民内部矛盾, 但反右派斗争和波匈事件促使他重提阶级和阶级斗争。他在一次谈话中指出,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是整个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 并在八届三中全会上正式阐述了这一论点, 理由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所有制方面已经解决, 但在政治思想方面还没有解决。1962年, 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 毛泽东又说:“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 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需要几十年, 甚至更多时间) 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 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 所以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1963年, 他更进一步说:“在进入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以前, 都是属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 都是无产阶级专政时期”, 提出“阶级斗争, 一抓就灵”的口号。同年5月, 在他主持讨论制定的“社教前十条”中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中出现了严重的阶级斗争情况”, 9月在“社教后十条”中最终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把阶级斗争置于一切工作之上, 从而导致了他晚年的最大失误即文革的全国大动乱。[12]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这就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重要作用。“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3]毛泽东也曾讲过, 古之做大事者都通晓“得人心者得天下”, 这人心不单指民心, 兼有得人材之心的意思。路线、方针政策决定以后, 人材就是最可宝贵的因素, “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 才能加以开发利用。”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离开了他们, 科技进步与知识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当然知识分子自身也要埋头钻研业务, 做本职工作的内行和能手, 提高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同时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加强学习以解决思想问题和世界观问题, 做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 更好地承担起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民族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摘要: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因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间关系以及对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判断出现偏差, 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出现了“左”的失误, 并在实践中采取了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的方式来改造他们, 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

3.社会主义思想知识题库 篇三

关键词:仪表工职业标准;结构;层次;先进性;实用性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工业之母。近几年来,我国的化工行业迅速发展,对化工仪表和自动化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新建项目中,自控设备的投入不断加大以及信息技术对传统化工行业的渗透,对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人员的需求量稳步上升,而且对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对传统化工工程项目的渗透、对自动控制水平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环保的重视、对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的要求等也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职业技术学院尽快培养出既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又拥有学历证书及化工仪表维修工职业高级专业技能证书,既懂控制和计算机,又懂化工生产过程的高级应用型仪表和自动化人才。因此,开展化工仪表维修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不仅是职业教育的需要,更是化工企业人才需求的需要。

技能培训试题库结构与层次设计

职业技能鉴定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目标的标准参照考试,是考核应试者是否具有“够用”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试。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对象主要是某一职业的从业人员,另外,该考核对不同等级的工人在理论知识的深度层次上有不同的要求。考核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化工仪表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是对从事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控制特有工种劳动者进行的技术等级考核以及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考评,是对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认证。化工仪表维修行业的初、中级从业人员,主要从事生产运行仪表的维护和安装,在技能上要求他们能够熟练地对检测仪表和分析仪表进行校验、调试、参数设置、检测回路和控制回路的接线以及简单故障的处理;在理论知识上要求他们能够掌握各种常用仪表的基本原理、识读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高级工以上的工人除了能够进行仪表检修、维护和故障处理外,还要求他们能够对低等级技术工人进行培训以及从事集散控制系统的维护和控制方案的设计。

职业技能鉴定评判的内容是技术工人的学识水平和操作能力是否达到国家职业标准所规定的某一等级的要求。其评判依据为试卷内容,试卷的难度应与国家职业(工种)的等级标准相一致,不同的等级试卷难度应有一定的区别。

技能鉴定试题库题型和赋分权重设计

理论知识部分职业技能鉴定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目标的标准参照考试,要求对不同的等级采用不同的题型结构进行考核。针对初、中级工人的考试,其试卷题型应尽量客观化,减少问答、论述等综合性试题。客观题(选择题及判断题)的比重应占80%,非客观题(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的比重占20%;针对高级工以上工人的考核,其试卷应配备适量的问答、论述等综合性试题,考核其语言文字的表述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客观题(选择题及判断题)的比重约占60%,非客观题比重约占40%。试卷命题客观化不仅有利于减少评判过程中出现的主观误差,更能真实体现出被考核者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有利于阅卷的自动化,是当前命题的发展趋势。问答题、论述题等非客观题有利于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的完整性。

实际操作部分不同技术等级和最新仪表技术与信息控制技术的发展要求对不同技术等级的仪表工进行的实际操作考核体现出层次性和先进性。比如:对于初级仪表工,重点鉴定其现场压力表的校验、故障检修以及数字显示仪表的校验和故障检修;对于中级仪表工,重点鉴定其智能压力表和配电器的校验、参数设置、安装、系统接线、故障检修及无纸记录调节仪的校验、参数设置、安装、系统接线;对于高级仪表工,重点鉴定其控制系统的仿真调试和集散控制系统的软件组态以及安装维护和调试。

技能鉴定模块设计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将每个工种的技能要求按照化工仪表维修前的准备、使用与维护、检修与投入运行、故障判断与处理四个方面划分。根据化工工艺流程及系统或仪表设备的运行、维护等不同的技术特点将技能操作要求细化为一个个不同的考核点,根据不同的技能考核点进行模块化命题,避免同一种技能试题适用于不同企业的各个工种、设备。

仪表工考核内容不仅要具有仪表工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和有代表性的标准测量模块,还要明确这些模块在各技术等级中所占的定位(赋分的权重)及组合的方法。

测量鉴定模块以反映仪表工职业技能活动要素中共同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相关技能和综合工作能力为主要培训模块,明确必须具备的职业活动中的技能活动要素。

基本技能模块的内容是仪表工应掌握的基本的、通用的技能。要求工人具备控制点工艺流程图的识图能力和基本电路的接线、故障判断和处理能力。

专业技能模块的内容反映对仪表的故障判断与处理能力。主要涉及仪表工职业活动中主要的技能和知识要素,该知识要素从生产实际出发,以运行、维护、安装子模块概括仪表工职业活动的要素,技能则是指各级别应具备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机械电气基础能力以及高级工艺,通过综合工作能力考核其解决生产难题、技术创新和技术管理能力。

为了落实在制造业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人才的精神,满足企业对自动化仪表技术工人进行培训的需要,不断提高自动化仪表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自动化仪表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在自动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技术素质和竞争能力,一方面应将目前化工企业广泛应用的先进仪表(比如智能仪表和无纸记录仪)应用到到技能鉴定试题库中;另一方面将环境保护、职业道德以及工业安全方面的知识充实到化工仪表维修工技能试题库中。该试题库建设应具备以下特点:

先进性及时反映仪表行业发展的趋势。试题库应以目前石油和化工企业所采用的自动化仪表的现状为基础,同时考虑国际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注重提高技术工人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用性试题库应以仪表原理、结构、性能、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重点,注重理论与技能的紧密结合,突出技能,强调实际操作与运用。

广泛性既能满足以现场仪表维修为主的维修工的需要,又能满足侧重维护DCS的维修工的要求;既合乎自动化技术较高的大型企业培训技能人才的要求,又能适合中、小企业提高仪表工素质的需要。

总结上述观点,化工仪表技能鉴定试题库应体现以下特点:(1)内容和标准的统一性。在化工仪表工技能鉴定中,要同时满足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2)通用性。使不同级别的工种都能找到相应的测量模块和考核项目;(3)代表性。题库的测量模块和考核项目应融入相应岗位职业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技能;(4)先进性、灵活性和适用性。为尽快适应经济与化工行业发展的需求,必须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使试题库与时俱进、不断补充新的技术,全面反映仪表工技能鉴定要素的层次性、结构性和分布性的特征,达到统一考核和考核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化工仪表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乐嘉谦.仪表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左国庆,明赐东.自动化仪表故障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王森.仪表工试题集(控制仪表分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朱炳兴,王森.仪表工试题集(现场仪表分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周哲民,男,仪表工程师,仪表工技能鉴定考评员,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负责人。

4.社会主义思想知识题库 篇四

一、名词解释 A类:

1、法的本质:是指法的社会的、阶级的属性,而这二者又是统一的。

2、法的社会属性:回答的是它是什么社会的法,是什么样的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3、法的阶级属性:回答的是它是什么样的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4、法的阶级统治职能:执行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即实现政治统治、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职能。

5、法的社会统治职能: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的职能,也就是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社会全体居民共同利益的职能。

6、法制建设基本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9、以德治国:以德治国的核心在于强调道德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法治以及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治理作用,强调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治理作用。

10、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11、法的人权价值:法律要以人为本,要尊重和保障人权,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法治的价值理念提供了明确的、正确的指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从人权、自由、人的发展角度理解法和法治的理论指引。人权是否得到切实尊重也成为衡量法治建设水平、衡量是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准之一。

1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内容。

13、三个至上:即“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要求政法队伍从理想信念教育的角度,“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14、法治:法治可以被用来指一种治国方略,或一种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或一种“良法”之治,或一种社会生活秩序,或一种精神信仰方式。

15、法制: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指一国或一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系统。与它相对应的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概念。

16、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也经常被称为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是指国家、个人和社会组织等社会管理主体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公正为目标,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式对社会秩序、社会结构、社会事业、社会利益关系等所进行的治理活动。

1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指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政法部门骨干作用的同时,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的持续稳定和社会管理的高效。

18、职业团体自治:主要指基于同业关系所组成的群体为维护其共同职业利益、从事行业内部自我管理而实行的自治,这类自治组织包括农会、工会、商会、医师工会、律师协会、会计协会等。

19、社会团体自治:指为社会服务或社会公益目的所组成团体的自治。这类自治组织包括慈善团体、宗教团体、红十字会、同学会、校友会、同乡会等。

20、地域团体自治:指基于相邻生活的自然要求所组成的团体的自治,如城市的社区自治、农村的村民自治等。

B类:

21、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国各族人民享有的最广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22、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建立和规定各项国家制度,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各项决策,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

2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依法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选民和选举单位有权随时撤换或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各级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权力,并始终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24、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而是同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促进共产党领导的改善和参政党建设的加强。

25、协商民主:指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政协以及其他途径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并就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各民主党派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建议,供执政党参考。

26、民族区域自治:指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各少数民族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及地方性事务的民主权利,以不断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合作和友好关系,实现共同繁荣。

27、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28、村民自治:农村基层群众按照法律规定设立村委会,自己管理自己的基层事务,它是我国解决基层直接民主的一项基本政策,是一项基层民主制度。

29、居民自治:是我国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管理社会基层公共事务的民主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30、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依靠工人阶级,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由职工进行管理和监督。

31、社会组织:指依法注册登记,在经济及和社会活动中发挥服务、沟通、协调、监督、维权、自律等作用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中介组织。

32、文明:文明是与文化相近而且有联系,但是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在我国,通常将文明理解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取得的成果,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33、物质文明: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34、精神文明: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3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指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和生活的成果,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人民在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精神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所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3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基本内容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8、社会建设(狭义):狭义上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并列的社会建设。指以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治理水平提高、社会组织体系壮大、社会结构转型等为重点内容的狭义社会建设。

39、和谐社会建设: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遵循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40、民生建设:民生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我国现阶段,民生建设所涉及的主要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那些“民之生计”问题,如就业促进、教育公平、收入分配、住房保障、公共医疗、养老保障、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秩序等。C类

41.政治团体自治:属于社会自治的一种形式,是指由具有共同政治理念和政治意识的公民所组成的团体的自治。

42.社会组织规范:社会组织自行制定的对其成员有普遍约束力的,并由该组织内部纪律、措施所保证的社会规范。反映了该组织成员的共同意志,其功能是协调组织与其成员的关系和组织与社会的关系,并据此维护和实现组织利益和目标。通常只调整其组织内部关系,维护内部的秩序。

43.碳排放权交易:是指国家设定允许排放的含碳温室气体污染物的总量限制,相关企业或工业部门被国家授予一定数额的碳排放许可量,以此作为排放该数额的污染物的权利。若相关企业或工业部门通过技术革新等手段实现的实际碳排放量小于所分配的碳排放许可量,该企业则可以将剩余的碳排放权放到市场上进行交易以获取利润;反之,企业就必须到市场上去购买碳排放权,否则,超过许可量进行碳排放将受到管理部门的惩罚。

44.人权:人基于其本质和尊严应当和实际享有的一切权利和自由,特别是基本权利和自由。45.生存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是指“由个人按照生存标准提出而靠国家提供物质条件保障的权利”。

46.发展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是指“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发展”。47.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略说法,“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的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可设立中央人民政府统辖下的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48.党的政治领导:主要是指要坚持党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军队和其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的绝对领导。

49.党的组织领导:就是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培养一批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

50.党的思想领导:主要体现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

51.政策:即政治策略,通常是指一定政党或其他政治组织为达到一定时期的政治目标,处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而提出并贯彻的线路、方针、规范和措施的总称。

52.计划经济:资源配置以国家计划为基础,其典型的运作方式是:由计划机构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制定具体的指令性指标,以计划文件的形式层层下达给附属单位,调节这些下属单位的经济行为并由计划机构设计适当的激励办法,引导有关计划的贯彻执行。

53.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其典型的运作方式是:存在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企业法人,生产与消费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均由这些主体根据生产要素、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的供求情况而独立地作出,市场供求状况和供求变化由价格变化加以反映,价格是市场经济中资源调配的指示器。

54.按劳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按劳动量的多少分配,是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是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形式,是公有制经济在分配关系上的实现形式。

55.按生产要素分配: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完全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者获得工资,资本获得利润、利息,土地获得地租,知识产权、技术入股获得股息分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存在于我国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按资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分配;另一种是存在于我国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

5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简答 A类

1.简述法的阶级统治职能与法的社会公共职能之间的关系。

答: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国家权力和法,就其本质来看,必然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手段,必然是实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机器和工具。任何国家权力和法律制度要执行它的阶级国家统治职能,都得执行一定的社会公共职能。二者都服务于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或社会集团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这一根本目的,还表现在法的社会公共职能和法的阶级统治职能是相互制约的。

2.简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答: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的最高表现,因为只有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彻底消灭阶级,实现人类的解放,进入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想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无产阶级专政是和巴黎公社一样的由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权。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的基础,而公社本身又是新型民主共和国的雏形。

3.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巴黎公社民主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的基础,而公社本身又是新型民主共和国的雏形。基本特征:(1)从国体上看。首先无产阶级在公社政权中起主导作用。公社委员的绝大多数是工人或者公认的工人代表。其次,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治解放的形式。最后,公社政权获得了相应的经济内容,因而它有确定的经济基础,而不至于流入骗局。(2)从政体上看。首先,公社的管理形式表现为它“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工作机关”。其次,在公社的纲领中,国家结构形式将采取在高度地方自治基础上的民族统一的单一制。总之,公社的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者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4.简述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答:人民民主专政学说是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中国化、中国形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阶级本质,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第一,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人民内部,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人民的组成部分。人民内部矛盾是建立在互相的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一般是非对抗性的。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基友对抗性的一面,也有非对抗性的一面。人民同敌人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第二,对人民内部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相结合。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方法是“团结-批评-团结”,敌我矛盾采用强制的方法、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民主专政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专政的目的是保卫全体人民进行和平的劳动,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国家,即一个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大国。5.邓小平怎样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答:毛泽东民主法治思想的方法论,就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最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邓小平坚持了这一方法论的立场和方法,这也被称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邓小平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邓小平也强调法制工作奥坚持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尤其要坚持专门机关的工作与群众相结合的法制工作原则、立法等不能“闭门造车”、法制工作要倾听群众呼声等。邓小平特别强调独立自主,也就是说中国要自己寻找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主要依靠本国人民自己的力量争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只能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寻找、创造和决定,而不能由别国的政党或领导人来代替或代办。6.简述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主要内容。

答:邓小平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基本方针。按照这一方针,要重视立法工作。邓小平还在多个场合强调要严格执法、平等执法、知法守法、反对法外特权,强调要加强执法监督,强调司法机关的独立行使职权,减少党的干预,要根据党政分开原则保障司法机关的独立办案等重要问题。它还尤其强调法制教育,将其视为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步骤。

7.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依法治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助于为和谐社会提供最稳定而富有创造力的社会治理方式,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主的永续发展;有助于促进法律文化的创新,创建富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文明;有助于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保持其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先进性。8.法治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答:法治的经济基础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法治建设提出来新要求。法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要顺利健康发展,要成为好的市场经济,就必须是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法治的热切呼唤和期待,正式法治建设得以快速推进的强大动力。法治的进步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一致的,相互支持的。9.先进文化建设的法治意义有哪些?

答:文化建设中包含对民主法治的制度和理念建构、观念培育。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本内涵之一。培养民主法治精神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诸要求之一。培养国民法治精神是重建民族精神的要求之一。构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0.法治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答:保障科学研究、艺术创造自由,促进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促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制度化,促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法治可以促进社会的公民道德工程建设。法治也可以促进社会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精神生活。11.法治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答:法治的社会基础在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总布局的重要部分之一。和谐社会建设可以有力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本身就包含对法治的诉求。和谐社会建设在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会直接提升法治治理的品质。法治化事业也同样追求基于规则的社会和平、安全和秩序、基于个人自由的持续社会活力、基于经济社会权保障的公平正义等。在其价值追求方面,和谐社会建设与法治建设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彼此相互支持。

12.法治的自然生态基础是什么?

答:法治的自然生态基础在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民主法治建设显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展开的,必须有其自然生态前提。法治建设必然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则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之一。生态文明程度的提高,则会减少相应的社会纠纷。法治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

13.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答:法治中国建设的四大核心任务: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良法是善治的前提。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科学立法的目标在于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严格执法,要求政府严格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法。公正司法,要求严格规范司法行为,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司法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民守法,要求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确立国民对法律的真诚信仰,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14.法治的基本含义有哪些内容?

答:现代法治是奉行“法律的统治”的治国方略。法治指依“良法”而进行的治理。法治要求在依法治理基础上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15.全民尊法守法的要求有哪几个方面?P160-162(1)最基本的是“畏法”,在消极守法的意义上,遵守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因惧怕法律的惩罚而不敢违抗法律。

(2)公民具有自觉服从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从法”义务。(3)公民积极利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用法”“信法”。

(4)法治精神真正融入国民的日常生活伦理,崇法、敬法、尊法。16.司法独立公正的基本要求有哪些?P158(1)司法活动不受任意干涉(2)注重通过正当程序达到司法公正(3)裁判合理合法有据(4)法律职业专门化(5)司法便民、利民 17.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是什么?P231-233(1)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3)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 18.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是什么?P277,231 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是认识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以及实现的方式。首先,当家作主意味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其次,当家作主的内容不是虚空的,人民主人的地位不是虚假的;再次,人民享有各种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最后,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建立和规定各项国家制度,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各项决策,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

19.如何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各项制度的法治化?P238(1)健全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会议制度、工作制度、监督制度等。(2)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工作,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原则,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尤其是要加快社会立法的步伐。(3)进一步加强立法解释工作,使其成为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工作之一。(4)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特别是它监督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职能,使人民赋予它的各项权力能够真正落到实处。(5)完善宪法监督机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使公民享有的宪法权利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20.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要有哪些?P237-238 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21.如何理解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P242-243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唯一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义义政党制度。发挥民主党派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作用的原则是: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22.民族自治权的内容有哪些?P246-247(1)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权,(2)自主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事业权,(3)自主管理地方的财政权,(4)自主管理文化教育事业权,(5)组织公安部队权,(6)使用当地语言文字权 23.如何理解村民自治的内涵?P249-250(1)自治的主体是村民,(2)自治的内容有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3)自治的方式和途径是多样、多元的。(4)自治的目的是村民当家作主。24.如何理解文化概念?P258-259(1)将文化视为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习惯、规范、制度等在内。这是最广义的文化概念。

(2)将文化等同于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习惯、规范、制度等,这是包括观念形态和规范形态的文化在内的文化概念。

(3)将文化视为精神财富的总和,即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精神文化,这是观念形态的文化概念。

(4)将文化视为文学艺术,文化与文学艺术并用,或将文化等同于教育,文化与教育并用。这是特定意义上的文化概念。

25.如何看待法律现象的民族性?P264-265 法律现象的民族性是该民族的物质生产方式、阶级关系、自然条件、语言、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国际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法律现象的民族性和阶级性是矛盾的统一,一方面,不同阶段的法律文化是对立的,另一方面,不同阶段的法律文化又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可以具有共同的民族性。法律现象的民族性不排斥法律现象的世界性。26.如何理解法律现象具有继承性?P265-266 一方面是因为所有的法律文化的发展在本质上都具有相同的规律,而各种法律文化又有其特殊的发展形式,它们可以相互借鉴和补充;另一方面是因为一切法律文化的继承、借鉴都是不可能是简单、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一个再创造和重构的过程。27.如何依法完善文化管理体制?P277(1)政府要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之间明确界定自己的职责范围,理顺党政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2)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创造优良的人文社会环境。28.我国古代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281(1)以民本主义为基础,重视民心向背,(2)主张为政以德,(3)实现德治的手段,(4)任用贤人

29.简述和谐社会建设对于推进法治进程的意义?P289-291(1)和谐社会建设能够促进实现秩序、自由、公平正义等基本社会价值,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的法律治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依法治国水平的提高。(2)基本的社会秩序是法治化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和谐社会追求社会的安定有序,影响和谐、激化矛盾的因素会受到有效的调控,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会趋于减少。(3)法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恰恰必须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最终得以实现,和谐社会建设在促进公平正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于法治建设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

30.如何保障国民的平等发展权?P296-297(1)要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改变阻碍农民享受平等公民权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机制。(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3)保障国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权利。31.如何保障和促进国民的健康权?P299-300 我国《宪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分别从不同方面保障了国民健康权。就完善健康权法制的重要问题而言,须以法律形式推进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推进和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等。32.简述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原则。P304-305(1)党委领导,(2)政府主导,(3)社会协同,(4)公众参与,(5)法治保障 33.如何完善维护群众权益的法律机制?P307-308(1)健全群众利益诉求的通畅表达机制,(2)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预警机制,(3)构建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34.简述法律与社会组织规范的关系。P309-310 社会组织规范是实现社会调整的重要规范之一。社会组织规范对于实现社会秩序,约束其组织成员的行为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组织规范与法律规范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功能上有一定的互补性,但法律与社会组织规范有重大区别,不能把社会组织规范视为法的一部分,事实上,法律规范和组织规范相互协调、支持,是法律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35.如何依法推进社会组织建设?P311(1)通过结社法、政党法、新闻法、出版法、游行示威法、工会法、律师法、医师法、会计师法、社会组织法等培育、规范社会自治领域的活动。(2)推进“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的改革。36.简述碳排放交易制度法律行为包括哪几个方面?P335(1)国家行政行为,是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所进行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碳排放权行政许可、行政指导和监测监督行为,这是重要基础和保障,(2)碳排放量评价行为,是由独立的核证主体对企业减排后的碳排放量进行定期独立宴请和事后确认的行为,是使碳减排量获得公信力的行为,(3)市场中介行为,是由碳排放权交易的中介机构为交易双方提供碳排放配额的供需信息和创造交易便利条件的行为,是保证碳排放权交易成功和受到监管的必不可少的环节,(4)碳排放权买卖行为,是由交易主体平等自愿进行的买卖富余碳排放配额的行为,是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中的主要法律行为。37.如何理解人权的内涵?P344-345(1)人权的主体是所有的人,(2)人权是基于人的本质和尊严而生成的,(3)所谓的“应该享有”是指应当享有而且能够享有但实际上还没有享有的权利,(4)人权的内容是一切权利和自由,特别是基本权利和自由。(5)权利的核心和关键因素是对人的行为自由的价值确认。(6)人权的发展受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和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逐步完善。(7)人权的形态和层次通常可以分为自然法意义上的人权、道德意义上的人权和实定法意义上的人权、现实生活中的人权。(8)人权的属性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个体性与集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历史性与阶级性、现实性与理想性、固定性与可变性、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时间性与空间性等。38.为什么说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出发点和依据?P373-374(1)既然中国人权的内容首先是广大人民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自由和平等权利,这就决定尊重和保障人权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法治产生的依据,(2)尊重和保障人权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任务和内容,(3)尊重和保障人权促使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实施。39.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人权的确认和保障?P374-376(1)社会主义法治规定了中国人权的内容和范围,为中国人权的实现指明了方向,(2)社会主义法治规定了人权权利行使的程序、原则、方法,为中国人权权利的行使和实现提供了有效的措施和可行的形式。(3)社会主义法治规定了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行使和必要限制,保证广大人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40.简述“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P387-389(1)国家的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可设立中央人民政府统辖下的特别行政区,(3)“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三、论述题

1、试述国家与法的相对独立性。

答:1.国家与法的相对独立性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2.国家与法的发展同经济状况的发展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3.一个国家(尤其是发达的资产阶级国家)的法有一套严格、完整的体系(制度)。法的内部和谐、一致性是法的相对独立性的一种重要表现,一方面法所反映的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意志总体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从法的自身来说,只有内部的和谐、一致才能起到规范社会的作用。

4.国家与法的继承性。不同历史型的法能不同程度地冲破经济关系差异而直接继承,而阶级本质不同的国家与法、民主与法治之间会发生一定的借鉴、引进、移植、嫁接。5国家和法比其他上层建筑更接近经济基础,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更大。在社会上层建筑诸要素中,国家和法是核心,这是因为:第一,国家和法同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第二,国家是社会的正式代表,而法又是“国家意志”,他们都是现实统治力量的物质载体。它们一经产生便具有强大的、独立的力量,以自己的特有的方式和规律规制社会中的行为,使其服从于自己,强劲的推动或阻碍经济的发展。

2、论述邓小平对于毛泽东民主法治思想的继承。

答:邓小平对毛泽东民主法治思想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坚持毛泽东的国家理论,尤其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思想一直是从国家理论的视野中来看待法律,认为法律要服务于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强调法律要为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服务。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继续坚持民主法制应当与人民民主专政相连接。

2.强调民主法制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邓小平提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3.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方法论原则。毛泽东民主法治思想方法论,就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最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邓小平坚持了这一方法论的立场和方法,指出理解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群众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邓小平是怎样阐释法的社会主义本质的? 答: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在重新诠释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重建了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理论: 1.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角度理解法的本质。邓小平将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定位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论断,当代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必须围绕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来展开,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从发展生产力角度理解法的本质。邓小平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之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消灭剥削、消灭贫困、共同富裕,民主法制的根本使命也是首先在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法制保障基本财产权、促进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人的各种自由,都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法是促进发展之法,是创造财富之法。

3.从增进人民幸福角度理解法的本质。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最广大人民真正利益和意志的表达,社会主义法应当是促进社会和谐之法,是促进社会共同发展之法,是促进社会公正之法。

4、邓小平提出的判断“良法”的标准有哪些?

答:邓小平是从法的政治性质、法与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揭示良法的标准:

1.法律是否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法制的基本价值目标是是否能够促进社会和国家稳定。社会要安定有序,这是最基本的;还要有社会团结,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意味着社会整合是一种有机性的、互惠性的、依赖性的结合,意味着要尊重权威,同时也必须尊重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法律是否有利于人民幸福。法制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益于人民的法制,最根本的就在于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法律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法的重大使命。没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就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一个良法应该首先肯定人的市场自由等各种权利,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干预或管理经济权利的规范和限制,充分肯定和发挥市场体制的功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力。

5、论述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内涵。

答: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依法治国是人民依法治理。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拥有、管理、治理这个国家。国家的所有权、治理权和受益权从根本上都属于人民。因而,遵循人民民主原则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人民要形成自己的统一意志管理国家、行使权力,需借助法定程序和法律机制,要借助法治化的制度,既要遵循民主,又要依赖法治。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治国。中国共产党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中国全面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独特政治优势,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事业顺利推进的客观要求。

3.确定宪法法律的至上性。依法治国方略要求宪法和法律在社会调整系统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尊严。要求切实维护和保障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单位,切实保障宪法在效力上的至高性,保证整个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内部协调性。

4.依法治国是依“良法”治国。依法治国所依之法需为“良法”,这便要求通过健全的法律程序,保障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使得所立之法能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和呼声,保障每个人的尊严和基本人权,使法律制度设计在价值指向上以追求公正、约束权力、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发展为己任。

6、如何认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作为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对于我们更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直接的引领意义:1.“三者统一”论揭示了三者在根本目标上的一致性,就是更好的实现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都可以看做是更好地实现人民民主的方式或途径,而且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必经路径。

2.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是有机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依法治国正是集中体现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专门机制。

3.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是有机统一的。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核心力量。

4.人民民主与党的领导是有机统一的。党的领导保障人民民主的正确方向,党的先进性使得党能够领导和带领人民走向更高水平的民主。

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表现,也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丰富发展。1.法治理念是法治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法治理念是对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以及实现途径等法治的最一般问题的集中概况和凝练表达。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概况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无个方面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确立,显示了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心是“三个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三者统一”,即“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中就是“三个至上”,即“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党的事业之根本就是要最好地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宪法法律至上正是实现党的事业、人民利益至上的最佳方式和根本保障。

8、论述法治中国建设的方法论原则。

答: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包括:

1.坚持推进法治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法治的正确政治方向,要求:坚持重大法治问题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进行谋划,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轨道上行进,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进行制度建设,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展开各个方面的工作。2.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要基于中国的国情、民情、社情,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相适应。要认真总结过去法制建设的成就、经验和教训,并自觉运用这些宝贵的经验。

3.积极借鉴外国有益经验,顺应社会发展规律。法治中国建设要注重对人类法制文明结果的吸纳,超越法治理念的“西方性”,彰显法治的“现代性”。

4.汲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要注重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营养,彰显法治理念的文化“本土性”。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立法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完善宪法监督机制,纠正以前违反宪法的行为,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加快建设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坚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以监督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强党内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政协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提高法治工作队伍综合素质,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为法治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5.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10、法治中国建设的推进方式。

答: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至少要从如下几个基本方面展开:

1.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从全局看,依法治国蕴含着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也要求必须积极推进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宪执政对于提升党的执政合法性,对于依法治国的快速推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实现对行政权力的有效约束和监管是依法治国的难点,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点,因此,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都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着力点。三者共同推进,就是要形成推动法治的合力,又要有重点,要实现三者的彼此协调,相互促进。

2.坚持依宪治国、依宪行政,树立宪法权威。依法治国的核心就在于确立宪法的至上性、权威性、有效性,确立宪法的统领和核心地位。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治国要求依法执政,而依法执政的关键是依宪执政。

3.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通过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正是中国法制道路的特色之一。4.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在一定意义上,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以德治国的理念通过与依法治国相互配合,有助于实现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相结合、个人品德修养与国家治理机制的相融合,有助于把法律从外在的国家强制变为内心的自觉自愿的服从,有助于把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升华为普遍的道德信念,有助于把法治精神转化为国民的真诚信仰,有助于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1、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

1.宪法法律至上。宪法和法律在社会调整系统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尊严。宪法法律至上与人民利益至上、党的事业至上是有机统一的。

2.立法科学民主。法治要求法律在形式上合理。为了达到法律以及法的体系在形式方面的合理性,为了使法律真正成为“良法”、“善法”,应当健全立法制度,努力通过促进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而构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注重通过严格的程序设计来让这些制度真正运行起来,要通过完善立法各个环节的程序和机制,把科学、民主的立法要求贯穿于立法全过程。3.行政执法公正严格。要求行政权严格依法运行,包括:职权法定,权责统一;行政程序公正;行政裁量适当。

4.司法独立公正。司法独立公正是保证法权威性、至上性和公信力的必然要求。司法独立公正包括司法活动不受任意干涉;注重通过正当程序达到司法公正;裁判合理合法有据;法律职业专门化;司法便民、利民。为了实现司法的独立和公正,要在制度设计上予以保障。5.监督高效有力。对国家权力和法律运行的制度监督体制是法治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法律监督体制要科学、合理、高效、权威,包括:建立专门法律监督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以提高人民的监督能力、监督机会和监督意识。

6.全民守法尊法。社会普遍的法律意识、法治意识和守法状况,对于法治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全民尊法守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敢违法;自觉服从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从法”;积极利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法治精神真正融入国民的日常生活伦理,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12、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

1.我们应当在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其立法、监督功能,把党的政治领导权、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监督权、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和司法机关的司法审判检察权从体制上、制度上划分开。切实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的制度、程序和相应的组织保障,使人民选举的代表机构真正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政治活动中心。

2.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治化。我国宪法赋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同时,宪法和组织法也明确规定了全国和地方人大机关拥有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等各项职权,这些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接下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将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制度法治化:

A. 依法工作。健全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会议制度、工作制度、监督制度等,B. 依法立法。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工作,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原则,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尤其要加快社会立法的步伐。

C. 依法释法。进一步加强立法解释工作,使其成为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工作之一。D. 依法监督。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特别是它监督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职能,使人民赋予它的各项权力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E. 依宪治国。完善宪法监督机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使公民享有的宪法权力得到保障。

13、如何依法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答:

1.宪法确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3.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4.中国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独立处理自己内部事务,帮助他们改善工作条件,支持他们开展各项活动维护本组织成员及其所联系群众的合法利益和合理要求。5.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宪法和法律对人民政协商和民主党派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内容、程序、形式、方法做出明确规定,从而保证了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规范化、制度化。

14、如何依法实行村民自治? 答:

1.完善民主选举制度。需要从村民选举委员会的组成和推选程序、选民登记的内容、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罢免程序等方面完善民主选举制度。此外,还应当在选举中引入竞争机制。2.完善民主议事制度。需要从充实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事项、改革村民代表会议的组成和议事程序,以及增设村民小组会议制度来完善村民议事制度,保障村民可以及时、充分、有效地实现民主权利。

3.完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4.进一步明确村民自治在我国基层民主中的重要法律地位。

5.在农村中普及民主和法治的知识。通过普法,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培养村民的自治精神,使得民主自治的精神深深地植根于农村社会中。

15、如何依法实行居民自治?

答:要从法律方面对居民自治进行完善,要使居民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项民主建设制度化、法治化,主要包括:

1.提高居民民主参与社区建设的民主和权利意识。2.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自治的法律法规。

3.改革居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选举和罢免居委会成员的程序。4.完善居民委员会的民主决策制度。将协商民主的理念和今天方法引入社区公共事务的议决程序中,使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讨论,通过充分的协商、谈判,保障各种已经得到充分表达,促成公共理性的形成,实现居民的民主决策和当家作主。

5.强化居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制度。居民委员会要实行公务公开制度,尤其是财务公开制,要接受居民的监督。

6.理顺政府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关系,增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

16、如何依法实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 答:

1.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2.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3.法律要对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并要提出具体的要求,予以指导和规范。

4.要继续坚持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制度。首先是领导要重视,不断加强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其次,职工要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积极参与企业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活动;再次,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民主监督制度建设,法律对破坏企业民主发展的行为的法律责任要予以明确并作出惩罚。5.积极探索企业民主管理的其他形式。

17、社会组织对于民主发展的价值有哪些? 答:社会组织对民主发展的价值主要是:

1.提炼和表达民意。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分化,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而利益矛盾需要化解,人民意见需要表达,各种社会组织能够承担这一职能。

2.沟通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间的桥梁。构建有效机制来传输民意,沟通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间的渠道和机制,就成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十分重要的一环和当务之急。所以当前需要引导社会组织的发展,使其成为这一渠道和机制的组成部分。

3.增强社会自治功能。首先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民主自治能力。其次社会组织是社会自治的重要工具。社会自治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各种社会组织。

18、如何依法发展我国的社会组织?

答:社会组织在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协调各种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要意义。依法发展我国的社会组织包括以下几点:

1、宪法规定了公民有结社的自由,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确立了社团的法律地位。我们应该在法律的框架内发展我国的社会组织。

2、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社会组织的自主化程度低。二是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包括缺乏内部凝聚力;内部管理不民主、组织能力较差;社会信用度不高,民众对其缺乏足够信任。三是政府对社会组织干预较多,但监督不够。

3、我们应当在坚持党对社会组织的思想领导的前提下,完善关于社会组织和社会自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实行社会自治。

19、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一)以社会主义法确立和保护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和合法权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参加市场运行的主体具有独立的地位,这种独位是他们能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

社会主义法治可以保障参与市场的主体不分所有制的性质、行政地位的高低、经济实力的大小而取得平等的法律地位,拥有独立的财产权及意志自由。这种独立的财产权及意志自由使他们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独立地位,而是行政部门的附属物,财产可以无偿平调,企业经营受到许多行政干涉,导致大批企业亏损破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原国有企业,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使这些企业按照法律的要求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取得独立的财产地位和法律地位,以保证它们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在平等、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基础上的竞争。这些原则既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原则,又是市场经济的法律原则,贯穿于我国民法的始终,落实于我国的司法实践。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才能将这些原则转变为社会实际生活,保护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和合法权利,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社会主义法治培育市场体系,并保证市场运行的法律秩序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国内统一的市场,阻止分割市场、地方保护主义等损害统一市场发展的行为,保证企业和商品自由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各种国内市场的培育都需要法律的介入,运行法律手段建立健全各种市场规则、制度,建立市场运行法律秩序,对市场的正常运行和管理予以保障,以国家强制力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入国际经济循环。这就要求运用法治手段,引入公认的国际惯例,加入相应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同时要加强对国际贸易和投资行为的管理,规范参与国际贸易主体的竞争行为,并积极参加国际贸易诉讼,如反倾销诉讼等国际贸易法律活动,保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

第三,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需要法治的保障。国家通过立法制定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确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将市场主体的利益法律化,也使市场主体的行为有法可依。国家通过法的适用,正确、合法、及时、公正、合理地处理各种民事、经济、劳动、经济行政纠纷,有力地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四,市场主体的行为需要法治加以规范和监督。国家通过民法、经济法、税法、劳动法、刑法等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程序法,赋予市场主体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并规定法律责任,从而将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化,纳入社会主义法治轨道。国家机关依法对市场主体的行为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坚决取缔各种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为市场经济正常有序的运行创造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需要法治。在当今世界的各类市场经济国家中,经济的运行一般都不是完全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方面。法治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公平性和国家强制性的特点。宏观调控与社会主义法治相结合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对市场经济的引导、促进、调整作用,减少宏观调控的随意性,保证国家队市场的调控既是有效的,又不超过一定的限度。从长远来看,国家应以立法来规范宏观调控的方式和范围,把宏观调控纳入社会主义法治轨道。

20、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法治手段促进经济发展? 答:第一,制定政策和法律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要继续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继续积极创造财富,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时,运用经济和法治手段理顺社会收入分配关系,逐渐稳定和缩小差距,使这种差距稳定和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第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合理界定和调节社会利益关系,抑制冲突的扩展,防止矛盾的激化,市场经济不断产生新的利益关系,使利益多元化,必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冲突,处理不好会导致失去控制,从而危机整个社会的稳定。法治反映一定的社会公正,在法治的范围内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能够被社会所接受。在解决和调控社会矛盾时,社会主义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是社会公正的裁判者和捍卫者,具有特殊的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国家应严格执法,运用法治手段依法对市场主体的活动进行必要的法律监督管理,打击和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

第三,以法律手段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收入分配和富裕程度有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劳动者的独立利益特别需要法律加以保障。社会主义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对于调整劳动关系,解决劳资纠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基本生活条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家对那些违反社会主义劳动法,以超经济的手段残酷剥削劳动者的行为必须坚决取缔。法的适用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和司法,将法律规定落到实处,确保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使劳动人民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合法权益和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法的适用机关的实际保护。

21、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法治手段促进社会公平分配?

答: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带来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这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在这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可以充分发挥促进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就是,在保持市场效率的同时,逐渐消除社会不公平。以法治促进实现社会公正能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市场经济长远、平稳的发展。

国家可以运用法治手段,根据公平原则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如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对过高或过低的收入进行一定的调节和救济,以平衡过大的收入差距。另外也包括运用法治手段,组织较大规模的社会募捐,如以一定基金的形式固定地进行募捐和社会救助活动。

国家对公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是公平合理的。但是,社会保障面的大小和标准的高低则是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工作是为广大农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及医疗保障。这方面制度正在稳步建立和不断完善。

国家运用法治手段促进公平分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某些高消费品德高额税收,对高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加以调节;(2)通过对高收入实行累进税来调节高收入者的财富收入,要限制特殊利益阶层和大资本对财富的掠夺,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3)都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采用反垄断法或通过高额税收将其垄断利润集中起来,用之于民;(4)制定法律拨出专款,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的内需,以工代赈;(5)制定法律,对自然灾害给予大规模救济;(6)建立强制性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为丧失工作机会或劳动能力因而丧失基本生活来源的公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包括退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劳动保护及工伤保险、遗属抚恤等制度;(7)严格执法,通过实施惩罚性的经济赔偿抑制违法经济行为,并对已造成的社会损害给予补偿;(8)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没收一切犯罪所得收缴国库,并将其用于社会保障及教育事业。

国家可采取各种措施,有效缩小贫富差距,为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中产阶层的形成,创造良好的保障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提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要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落到实处,从经济制度、法律制度上完善对公民、法人合法收入的制度保障,维护社会分配的公平性。

22、从文化角度分析法律现象及其特征。

答:从广义的文化定义看,法律现象也属于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角度讲,法律现象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法律现象以物质生产及其所造成的经济状况为其社会基础。

这是因为,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产生法律现象的主体是人。从事物质生产,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中,这是人的最基本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所以,我们应当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中说明、解释各种法律现象。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形态的不同,将法律文化分为奴隶制法律文化、封建制法律文化、资本主义法律文化和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二)法律现象具有时代性

一定的时代有一定的特点,这种特点必然导致一定时代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也正是在一定时代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中,该时代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法律现象的时代性是指法律现象必然要反映其所处时代的法律发展的特点,而先进的法律文化应当是表现该时代法律现象的法律发展的特点,而先进的法律文化应当是表现该时代法律现象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的。法律现象的时代性也是其历史性。恩格斯说过,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特殊的物质生产方式,特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是特殊的阶级关系),所以,该时代的法律现象也就具有特俗的性质,即法律现象的时代性。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在每一时代的各种法律现象中,并非每一种法律现象都能反映其时代性,但却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所以,从文化的意义而言,还必须区分反映时代精神或与时俱进的法律现象和只具有时代烙印的法律现象,前者属于先进法律文化,后者属于落后法律文化。(三)法律现象具有民族性

每个民族的法律生活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法律现象的民族性是该民族的物质产生方式、阶级关系、自然条件、语言、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国际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研究任何一个民族的法律文化特点,往往要通过这种文化赖以存在的各种条件的综合作用才能得到正确和全面的说明。法律现象的民主性和阶级性是矛盾的统一。从根本上说,在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发生作用的各种条件,对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影响和结果,因此,在其所形成的法律文化中就会有不同的反映和表现。同时,各种条件的综合作用也会对不同阶级产生共同的制约作用,在其法律文化中又有共同的反映和表现。所以,一方面,不同阶级的法律文化是对立的;另一方面,不同阶级的法律文化又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可以具有共同的民族性。统治阶级的思想是一个时代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者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民族的法律文化往往表现出统治阶级的法律文化的特点。所以,法律文化是阶级性和民族性(实质上是社会性)的统一。

需要说明的是,法律现象的民族性并不排斥法律现象的世界性,正如后者也不排斥前者一样。就文化意义而言,任何民族的法律文化,无论是观念形态还是制度形态的,都是世界法律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其他民族的法律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一样的,都或多或少与其他民族的法律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越是接近现代和当代越是如此。所以,一个民族的法律文化的特性越是鲜明,它对世界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就越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也就越是民族的。这一文化发展的规律性现象同样也适用于法律文化。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任何民族的法律文化都不可能脱离世界法律文化而独自发展,都应该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法律文化成果。(四)法律现象具有继承性

法律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和表现,而历史是有连续性的。马克思说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也决定了法律现象的连续性。因为,人们在表现、创造、发展法律文化时,必然要遇到前人所创造的法律文化,并且受其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因此,任何时代的法律文化都包含前人创造的成果;没有批判继承关系,就没有法律文化的选择和积累,也就不会有法律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不仅相同阶级的法律文化彼此有相互继承的关系,不同阶级之间的法律文化也可以批判继承。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的发展不仅要批判地继承本国、本民族过去的法律文化遗产,而且要批判地继承、借鉴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这些批判地继承之所以可能,一方面是因为所有的法律文化的发展在本质上都具有相同的规律,而各种法律文化又有其特殊的发展形式,它们可以相互借鉴和补充;另一方面是因为一切法律文化的继承、借鉴都不可能是简单、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一个再创造和重构的过程。

23、试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法治的关系。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上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法制精神相一致。法治本身就包含着对一定社会基本价值的追求,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

从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来看,国家的经济发展、繁荣富强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法治的目标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人民当家作主主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宪法确认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法律地位,并确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和自由,通过法律规范和约束国家权力。法治本身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而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需要依靠法律的调控,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人类如果放纵自己的贪欲,无限制地向自然掠夺的话,必将造成生态、环境、资源等危机,人类本身将面临自我毁灭的境地,而法可以在缓和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上发挥作用,例如通过相关方面的立法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来看,它们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自由来源于人的本质属性,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追求。我国宪法、法律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各种自由权利,同时也规定,公民在行驶自己的自由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平等意味着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不同历史阶段平等的内容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权利平等问题,如平等享有、平等参与、平等选择、平等竞争、平等发展等权利平等问题,特别是在公民的政治权利、受教育权利、就业权利、社会保障权利方面,人们对平等的关注和期待越来越强烈。社会主义追求的是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有公民、不论其年龄、性别、民族、地域、文化程度、职业、身份、贫富等状况,在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方面一律平等。即,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任何人违反法律都要受到追究,不容许任何人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公正指公平正义。公平的基本含义指不偏不倚、利益均衡;正义的基本含义指是非分明。公正是对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正当利益的维护,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价值基础。公正不是抽象的,它通过法律实践活动,使社会成员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诉求平等地在法律中得到表达,公平地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维护,最终在法律的支持下得到实现和满足。公正体现立法、执法、司法等各项法治实践中,社会主义法治以其坚定地维护公平正义的具体实践活动来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在坚守公平正义的同时,尊重社会现实条件,正视现阶段实现公平正义的客观局限,注重法理与情理的相互统一,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为全社会树立公平正义的良好示范,促进积极、良好的社会信念的树立,推动公平正义在全社会的实现。

从个体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看,这是对公民个人行为提出的要求。任何一个国家、社会都是由独立的个体构成的,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对整个国家、社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时代中国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这些道德准则,对立法、执法、守法都有积极影响,如诚信原则就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敬业”则要求公民完美履行自身的职业责任。这些准则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司法人员公正司法同样适用。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人员、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以这些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日常行为,良好社会风气的树立必将指日可待。社会主义法治是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价值在热敏意识中的反映则是主观的,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认同,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必须从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等方面全方位入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社会主义法治是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依靠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从本质上讲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

24、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避免的面临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问题。文化具有历史性、继承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但是文化的发展又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要吸收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代代传承的结果,其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历经几千年积淀而成,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人的价值。它大致有三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天地之间,人是宇宙的主人,人是最重要的。中国传统哲学历来主张”天人合一“,人应当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对抗自然、破坏自然。二是人与神的关系。在中国从未形成一种与世俗政权相对抗,甚至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的宗教。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重人事、轻鬼神的思想,这种现实主义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效法。三是国与民的关系。西周时期就已出现重民思想,周公反复强调统治者一定要敬德保民,当权者应以民心为镜子,察看自己为政的得失。此为儒家民本思想的开端。

人本主义与宗教伦理紧密结合,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饿了重要影响。人本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宗法伦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被固定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之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义、臣忠,是社会成员要恪守的道德规范和应尽的义务。所以,中国古代的人本主义也被称为“道德的人本主义“。与此相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形成了以人本主义为基础、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基本特征。其具体表现是:礼法结合,以礼统法;德刑并用,以德为主。重人治,轻法治;重刑法,轻民法;皇权至上,以言代法。这种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法律实践的经验总结,表明了占社会主导地位的社会成员对法的观念、法的价值、法与其他社会调整方式的关系的看法和态度。对个人、社会、国家的法律实践有着直接的引导作用。

毋庸讳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很多,如:人治观念、皇权思想、以言代法、封建等级观念、特权思想、重刑轻民等,这些因素与现代法治格格不入,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必须彻底铲除。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许多积极因素至今并未失去其价值,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和光大。如:

1、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人本主义体现在法律领域,就是主张立法、执法、司法都是以民为本。这种以人文本的基本价值观念,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理念完全一致。我们知道,法是对人们各种利益和需求进行调整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法以确认、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因此,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必须关注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2、注重道德教化,重视犯罪预防。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明德慎罚“,后经孔子、孟子、董仲舒等人加工为德主刑辅,成为封建社会的法制原则。可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犯罪问题的解决并不局限于一种手段,而是主张道德、法律、经济手段同时采用。这对于我们在当今复杂社会环境下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矫治犯罪,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注重执政者的道德修养。儒家特别重视对执政者的道德品质的考察,认为当权者对于民众具有巨大的道德感召力。孔子主张,把当权者道德品质的好坏,看作是影响社会大众的重要因素。这种主张启示我们,仅仅进行法律制度方面的硬件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同时重视官员们的个人品德和素养的软件建设。由无德无能的人执政掌权,一定会给国家造成危害。

4、重义轻利。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很多人对儒家的义利观不以为然,认为这种观念否认和限制了人们的欲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用。其实,传统的义利观并没有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孔子就曾坦白自己有求利之心。他们肯定伦理道德与物质生活皆为人的正常需要,不仅不限制民众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反而重视保护民众的利益,强调重天下之利才是义。此外,儒家的义利观还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这里的义指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对自己的求利之心有一定的道德约束,而见利忘义则会助长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争夺与冲突,会对社会的和谐安宁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来,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泛滥,义与利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此,我们绝不能熟视无睹,必须大力提倡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要让民众明白,法律确认和保障公民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以不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为前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绝不允许任何人为一己私利损害他人的利益、损害国家、民族的利益。

25、如何依法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答:我国的文化建设主要指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通过合理和进步的教育制度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学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要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就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一)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在文化管理体制上,政府要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之间明确界定自己的职责范围,理顺党政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创造优良的人文社会环境。对于信息丰富、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影响力大的互联网,政府相关部门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防范和打击等方面,要切实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的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二)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对于文化产业,要明确它的经营性,实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对于文化市场、政府主管部门应依据宪法、法律和其他法规进行管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产权市场,完善文化资产评估机制,加强对文化产权交易的管理。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已先后出台《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多项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大量规范性文件,规范文化市场的管理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公共文化服务。这种服务体系应该以政府为主导,以人民为主体,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都需要受着自觉的接受才可以达到其传播的意义。文化产品的好坏,应该由广大人民群众来评价。因此需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让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作为文化发展的标准,最终达到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改善文化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目的。

26、当代中国如何努力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答:当代中国必须德法兼治,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互补与协调,单纯依靠任何一种治国方式都无法实现我们的最终理想。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大力推进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特别是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注意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不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道德教育的形成多样化,使人民群众乐于接受,乐于参与。

加强道德教育,可以唤起人们内心世界的觉醒,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从而使人们能自觉、主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自觉守法,自觉依法办事,积极、主动地与一切违法犯罪及其他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

2、以德法兼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将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在制定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的时候,要注意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

3、以德法兼治反腐倡廉。以德治国,首先是以德治吏,在反腐败中揭露的案件表明,对领导干部的约束,既要依靠法治,也要依靠道德。对于腐败分子,法律往往只能于其犯罪之后进行惩治,而道德却可以预防于腐败发生之前。所以,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要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坚持反腐倡廉的制度化、法制化,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完善防治腐败体制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27、法治建设如何助益于构建和谐社会?

答:和谐社会建设内在地需要贯彻法治原则,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构成性元素之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之一。如果没有法治原则的普遍推行,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和谐社会建设显然不仅仅是一个法律调整问题,但法治是必须借助的一种方式。这就是说,厉行法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法治化水平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除此之外,法治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其他诸方面的建设也都是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没有法治就没有社会和谐。在法治的视野中,社会建设的目标是,法律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重要领域都进行有效管理,法律在全社会获得高度的权威性,法律得到社会全体成员的自觉遵守和尊重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稳定又有活力、效率又有公正、有自由又有权威的法律生活状态。具体而言:

(一)法治通过保障社会的安定有序而促进和谐

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基本要求是社会安定有序。社会的安定有序必须依靠规则,尊重法治。厉行法治,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法律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可以带来和平、安全与秩序。立法所作出的权利义务安排,立法所提供的保障权利的制度性设计,就可以起到定纷止争、预防矛盾的作用。科学民主的立法过程有助于协调和平衡社会中的多种利益和价值,最大限度地抑制其间的冲突。构建和谐社会,也需要一个公正、独立、权威、高效的司法体系。公正的司法体系通过解决纠纷,可以直接化解矛盾,提高人们行为的安全感,有助于建立社会信用,从而有助于促进社会的诚信。

(二)法治通过激发社会活力而促进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建设要求以人为本、社会充满活力。如何激发社会活力呢?从法律的角度看,其基本方式就是,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自由是社会活力之源,自由、平等、正义都可以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基本因素。而厉行法治,正是保障基本人权和制度正义的不二法门。通过法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每个人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整个社会才具有和谐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没有平等的法律权利和平等机会,社会就不会稳定,社会活力就难以充分激发出来,也谈不上社会基本制度的正义。

依法保障人权,是将社会的安定有序和社会发展活力相结合、将自由与平等相结合、将法治与正义相结合的好方式。

(三)法治通过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诚信而促进和谐

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公平正义。有公平正义才能社会和谐。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当前,某些地方追究经济增长而忽视全面发展,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利益矛盾突出、贫富冲突加剧,地区发展的极大不平衡导致区域发展水平差距过大,民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调。面对出现的种种社会不公平和社会失衡,社会更加热切地呼唤公平正义,广泛要求努力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各种现象。应当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

厉行法治,有助于促进公平正义。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在现代社会难以想象没有法治化的制度参与建构的社会公平正义秩序。法治促进社会基本制度的公正。社会正义首要要求的是制度正义。大致而言,要依法治原则来促进符合社会主义公平的和谐秩序,要注重规则设计及其实施的公平合理,营造公平的法治环境;社会财富要合理分配,“蛋糕”要做大,也要分好,要不断扩展人民的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工作权等经济社会权,尤其要给社会最贫弱者以尊严和体面,保障人民的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在法律价值方面,通过民主科学的立法和独立公正的司法,在公正与效率、自由与平等、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规则正义与个案公平等之间达成恰当的平衡。法律的公平正义蕴含在价值的衡量及其平衡之中。

(四)法治通过推动民主治理而促进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民主治理。民主治理有利于做到“天下为公”,通过合作、协商、妥协而减少社会矛盾的积累,从而减少社会冲突,遏制暴力强权的丛林法则。充分实现各种形式的民主,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意志,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要做到“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只有充分发挥人民民主才有可能。

厉行法治,有助于有效约束国家权力,促进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在保障和推进民主方面,只有以宪法、法律参与权力体系建构,确认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宪政原则,以法治方式行使权力,依法促进人民的各种民主权利,依法建构和运行民主的各种机制,民主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五)法治通过促进诚信友善而促进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应当是诚信友善的社会。背信弃义、持强凌弱、坑蒙拐骗、与邻为壑、人际关系冷漠的社会显然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社会。诚信、友善已被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提倡。失信、不义、欺诈、冷漠会严重损害社会的道德根基和文化价值,也会从根本上损害社会和谐的精神根基。

法治建设对促进社会的诚信友善意义重大。构建法治社会,需要依托国家的正式制度规范体系,也需要依托社会的精神价值体系。

法治治理本身就追求和平有序地解决纠纷,基于规则而公正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合作与交往。

法治化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也直接地促进社会的诚信友善。

28、国家应如何承担民生保障义务? 答:

(一)国家权力的定位与民生保障 民生建设包含着国民个人与国家权力之间关系的一种新模式。确认和保障国民的民生权利,本身就为政府设置了相应的法律义务,即保障和促进这些权利实现的义务。国家要尽其所能推进这些权利在实践中得以落实。民生建设要求国家在促进民生改善方面承担更重大的责任,要求国家有更强的行动能力和资源支配与分配能力。民生权利不只是或主要不是那种要免于国家干预的所谓“消极权利”,而是需要国家介入并作出大量积极行为予以推动的“积极权利”,是国民对于国家的“请求权”。这样,国家作为实现民生权利的义务主体,承担着尊重、促进、保障和实现民生权利的重要责任。

促进国家在民生建设方面义务和责任的实现,一方面是要抑制“用权过度”。另一方面是要解决“用权不足”问题。因而,在民生建设方面,既要限制国家权力,又要强化国家权威,要让国家有所作为。既要摆脱全能主义的国家模式,确立国家的行动边界,又要超越那种消极主义的“守夜人”国家模式,提供大量的基本公共服务,承担重要的社会经济职能,维系社会结构的公平正义。

(二)国家保障民生义务的方式

为促进民生权利,推进民生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保障和促进民生权利的法律义务,尤其要加强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法律责任,使其从重行政管制转向重公共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稳定的社会秩序等,来为民生权利的全面落实提供更充分的保障。粗略而言,近一段时期,国家保障民生的义务至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2、保障和促进就业的制度。

3、完善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制度。

4、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尽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完善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6、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7、依法完善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

在推行这些领域的改革和制度完善时,显然需要更多地运用法治思维,更注重以法治方式来推进。其基本方式就是,以法律形式规范政府的民生管理权力,强化政府在民生治理方面的法律义务。

29、如何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基本法律制度?

答:碳排放权交易中的市场中介行为和买卖行为主要体现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之中。应建立一系列基本制度和交易规则,保障整个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自由、公平交易:

1、主体资格审查制度。环保部门要对交易双方主体资格进行认定。

2、交易登记结算制度。碳排放权申报登记、指标登记和指标交易登记,是分配碳排放指标的基础,也是政府监测碳排放权及其变化情况的基本途径。

3、碳排放量报告制度。按照总量控制计划的设计,所有的排污指标持有者都应提交一份报告,详细、如实地报告其排污指标的变化情况。

4、碳排放交易的监管制度。监管制度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稳压器”。

5、碳排放权交易融资制度。首先,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对商业银行提供政策优惠,鼓励商业银行进入碳金融领域,为商业银行投资碳排放权交易领域提供宽松的风险规避的法律环境。其次,应当加强法律监管,继续实行保证金制度、每日结算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强行平仓制度等抑制风险的监管制度,防止对碳排放权的恶意炒作。

6、碳排放权交易税收优惠制度。碳排放权交易作为环保领域主体间合作减排的一种交易,具有公共利益的属性,所以应当在税收方面给予更大支持。我们认为,首先,应当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纳税主体实行低税率。其次,应当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而获得的可以交易的碳排放配额排除在应纳税额之外。再次,应当给予减税、免税、投资抵免等优惠政策。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合理配置排碳资源,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

30、如何理解人权与法治的一般关系?

答:人权与法治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人权,谈不上法治,同样,没有法治,也谈不上人权。概括地说,人权与法治的关系是:人权是法治的出发点和依据,法治是人权的确认和保障。人权与法治是相互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出发点和依据

1、既然中国人权的内容首先是广大人民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自由和平等权利,这就决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法治产生的依据。

2、尊重和保障人权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任务和内容。

3、尊重和保障人权促使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实施。(二)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人权的确认和保障

1、社会主义法治法规定了中国人权的内容和范围,为中国人权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2、社会主义法治规定了人权权利行使的程序、原则、方法,为中国人权权利的行使和实现提供了有效的措施和可行的形式。

3、社会主义法治规定了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行使和必要限制,保证广大人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综上所述,人权保护必须以法治为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的价值目标,法治是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法治对人权的保障作用主要是限制公权、规定人权和实现人权。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对人权保障发挥了切实有效的作用,但也有不足之处,因此,必须晚上人权保障法规体系,更加有效地保障人权。

31、试述“一国两制”理论在国家制度和法律上的创新。

答:1984年9月28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公布之后,世界舆论交相赞誉,称它是“高瞻远瞩的设想”,是“天才的创造,令人神往的伟大构想”,认为这是解决目前地球上存在的几大难题的最佳妙法。但也有存疑的。时至今日,对“一国两制”构想不论是赞赏或是怀疑,有一点则是一致的,即都认为这是个前所未有的、20世纪崭新的政治理论概念,它在香港、澳门地区已首先得到初步体现,其世界政治意义远远超出香港、澳门和台湾的范围。从根本上说,“一国两制”构想是当今世界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一种创造性的政治蓝图,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国家学说和法的理论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光辉运用和重大贡献。“一国两制”在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上的理论创新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一国两制”形式承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

二、“一国两制”构想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

三、“一国两制”构想创造了新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四、“一国两制”构想有助于深入理解国家“缓和冲突”的政治职能和作用

五、“一国两制”是“和平共处”思想是一国之内的创造性运用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的本质也将出现“一国两制”的情形

可见“一国两制”条件下出现的一个国家中存在两种或几种法律制度的情况,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种一个国家存在两种法律制度的情况,可以说是空前的创举,是审时度势,充分利用法律手段解决最棘手的难题的典范。它不仅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的途径,而且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发的结构、法的体系、法的渊源、法的创制、法的实施、法的解释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在实践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崭新理论命题。

32、试述中国政府处理涉台外事问题的基本原则。答:中国政府反对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同台湾建立任何官方性质的关系。目前世界上凡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均遵照国际法和一个中国原则,与中国政府就台湾问题达成正式协议或谅解,承诺不与台湾建立任何官方性质的关系。按照国际法,一个主权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代表。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也都承认或尊重中国的立场,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它在国际上根本无权代表中国,更不能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和发展任何具有官方性质的关系。

33、试述如何发展党内民主?

答: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党内民主问题,历来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发展党内民主,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

发展党内民主,关键是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要以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为基础,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使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得以提高,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党员正确行使权力、认真履行义务。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能够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完善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吸取历史上的教训,从根本上杜绝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发展党内民主还必须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健全和完善候选人提名方式,规范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要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形成党内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民主渠道畅通无阻地保障机制。

34、如何正确处理执政党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答:政策,即政治策略,通常是指一定政党或其他政治组织为达到一定时期的政治目标,处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而提出并贯彻的路线、方针、规范和措施的总称。

共产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作为社会调整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如它们都产生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都体现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它们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它们所追求的社会目的从根本上说也是一致的。尽管如此,它们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二者的意志属性不同。法代表国家意志,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共产党的政策代表共产党的意志,所以,只对党组织和党员具有效力,对党外人士和组织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党的政策通常以决议、决定、通知、规定等党内文件表现出来,一般比较原则、灵活。而法律通常是以国家机关的规范性文件表现出来,一般比较具体、明确。法律必须向全社会公布,而党的政策不必全部向社会公开。党的政策以党的纪律制裁为实施保障,对党员和党组织有约束力,对党外人士和其他社会组织则主要靠宣传、教育和党的凝聚力,使他们拥护和贯彻党的政策。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人民意志,它实施有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违法者都要受到国家专门机关的依法追究。所以,即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不能用它来代替法律。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在中国要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考验。

35、如何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行? 答: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对于廉政建设、清除腐败而言,教育是基础,法治是保障。

1、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斗争,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全党深入开展廉政教育。

2、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的腐败分子,特别是高级干部中违法犯罪的腐败分子。

3、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权力的运行过程就是社会价值和资源的分配过程。这个分配过程为掌权者获取某种价值或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可能产生腐败,这是人性的局限性所在。

加强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要求建立一整套专门的监督制约机构,使权力结构本身合理,形成严密的制约和监督,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4、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制约监督。重点应当是对主要领导干部的制约监督。加强对他们手中掌握的人、财、物管理权的使用的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完善防治腐败体制机制。

5、加强党内监督。强化领导班子的内部制约监督,完善重大事项和重要干部任免的决定程序。改革和完善纪律检查机制、加强和改进巡视制度。完善各种形式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民主评议、罢免或撤换等制度。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廉政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等。

5.社会主义思想知识题库 篇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和实质

1、含义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同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实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二)实现的基本途径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三种基本途径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伟大的实践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学科理论指导。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所谓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目的、要求、内涵、本质和规律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即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二)形成

1、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根本依据和现实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3、重要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 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一表述表明了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实际”,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实事求是的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是中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了这个实际。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要作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必须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其次是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第三,要发展地看问题,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问题;最后,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象所迷惑。也就是说,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二)理论联系实际

1、理论联系实际的内涵

我党思想路线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中的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实际”是指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际,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而不是抽象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除了毛泽东提出的两点外,还要做到:(1)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2)尊重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必须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

(三)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的含义

什么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实事求是在党的思想路线中的地位

“实事求是”是我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这表现在两个方面:(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或思想不能彻底地检验理论或思想本身正确与否,检验一认识是否是真理,最终靠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是是否做到实事求是的验证条件,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目的所在。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它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是指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具体说来: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解放思想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

(二)解放思想的内涵和要求

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所以解放思想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乱想;同时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解放思想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对其正确的部分坚持,对其错误的部分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1、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理论体系的法宝。

2、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大课题需要继续解放思想

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要走自己的路。

第一,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第二,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第三,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近代中国革命斗争长时期不能获取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能认清革命的对象。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帝国主义是革命的首要对象

2、封建主义是革命的主要敌人

3、官僚资本主义是革命的又一对象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中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中国无产阶级是革命的最基本动力

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农民是中国人口的主要成分,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因此,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3、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4、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它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它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它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革命中有妥协性和动摇性。无产阶级要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同时斗争其妥协性、动摇性。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的问题,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1、新民主主义革命只能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充当领导者(1)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革命的领导者是历史的必然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各自的阶级局限性,不能承担起领导革命的重任。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够承担起领导革命的重任

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和优点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具有与先进生产方式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中国无产阶级还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革命性彻底;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它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易在革命中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它开始走上政治舞台时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之,成为中国最有觉悟的阶级。这些特点使中国无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2、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条件

率领同盟者象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领导者、同盟者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其进行政治教育。

3、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策略

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必须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力量;必须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自身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是中国革命的任务决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的原因在于:中国是个封建经济占明显优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革命有资产阶级参加,它还曾经领导过这个革命;革命的经济政策不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而是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保护之。

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具有新的内容和特点: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有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有新的革命指导思想;有新的革命前途——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区别:它们的性质、革命对象、革命任务不同,不容混淆。因此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这场革命是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任务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它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前进道路;中国革命的第二步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联系:同时它们又是紧密联系的,相互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如果不能情形地看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就会犯“二次革命论”或“一次革命论”的错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就是要在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毛泽东指出,“国体——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1、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2、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权是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一定时期采取的的国家形式,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政权组织形式,是种必要形式,其发展趋势是向社会主义转变。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没收官僚资本,就消灭其封建性、买办性来说是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收官僚资本,消灭了官僚资产阶级,也就消灭了占统治地位的大资产阶级,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归国家所有,直接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因此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封建专制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大众的(方向)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强调科学的内容。新民主主义文化具有科学的内容,这种文化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的,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也就是民主的文化。要使文化成为人民大众的思想武器,坚持为人民大众的服务方向。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为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发刊词。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回顾了党走过的18年革命历程,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革命致胜法宝的著名论断,他说:“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这种说法深刻地点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三个最有分量的基本问题: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毛泽东还强调:“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进一步强调了它们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

(一)统一战线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1)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2)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策略,以便在长期斗争中逐步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2、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1)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一样深受压迫,革命要求强烈。(左翼集团)

(2)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压迫,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可以参加革命,或保持中立。(中间集团)

(3)敌人内部存在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斗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与其某一部分、某一派别结成暂时的统一战线。(右翼集团)当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

3、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同非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及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主要的,基本的,第一位的。第二个联盟即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及其他非劳动人民的联盟是必要的,第二位的。正确的处理办法是:一要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二要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三要正确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两个联盟的关系处理的是否得当,对统一战线的巩固,对革命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4、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

5、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内容和特点 国民革命时期。这个时期的统一战线,称为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它是以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的国民党的合作为基础,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为革命目标的统一战线,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产物。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个时期的统一战线统称为工农民主联合战线。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跟随蒋介石背叛了革命,上层小资产阶级也脱离了革命队伍,革命统一战线中只剩下了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抗日战争时期。这个时期的统一战线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它的主要特点有: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同时共存。第二,表现为两个政权、两种军队的合作。第三,始终没有一个共同的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第四,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解放战争时期。这个时期的统一战线称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反对美蒋反动派这一旗帜下,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结成了更广泛的统一战线,即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它与其它时期的统一战线相比较,组织形式、内部组成、政治基础等方面都趋于完善和成熟,因而是更加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

6、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

(1)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领导权。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

(2)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3)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4)必须实行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5)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集中打击最主要的敌人。(6)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二)武装斗争

1、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武装斗争的必要性)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三)党的建设

1、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核心,没有一个注意自身建设,使自己成为一个成熟的、有强大凝聚力和坚强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不可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建立新中国这样艰巨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是诞生和成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的无产阶级政党,在这样一个国家里进行革命和党的建设,必然有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其有利条件是:有坚实的阶级基础;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其不利因素是:理论准备不足,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还认识不清;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绝大多数,党内存在严重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思想上带有主观性,非左即右;政治上带有动摇性、狂热性;组织上带有个人主义、宗派主义、地方主义);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成长,受封建主义和小资产阶级思想影响比较严重;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比较特殊。革命统一战线时而建立时而破裂是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就是在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如何处理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关系,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如何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对党的肌体的侵蚀,维护党自身的团结和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必须解决的又一个重大问题。

2、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1)思想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2)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这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的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3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论述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对他们不能采用剥夺的办法,只能引导说服教育。(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推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2、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在领导开展农业合作化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个体手工业中也开展了以手工业合作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通过办手工业供销小组、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采取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3、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原来的剥削者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一)成功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二)失误和偏差

1、失误和偏差的表现: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失误和偏差,主要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至长时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2、产生失误和偏差的主要原因

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还没来得及形成科学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

(1)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的实现形式,(3)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农民个体生产和私人资本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也缺乏正确的认识。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以及实行目标的手段。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一个根本目标、两个保证”所构成。“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

党的十六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一表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体现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和谐社会主义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和方位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特征和任务,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首先,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其次,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不同

第一,所属社会范畴不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时期则属于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第二,经济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经济社会生活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公有制已经成为主体;而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当时还不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

第三,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不同。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根本任务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所谓革命,就是用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取代旧的、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革命是解决对抗性矛盾的手段,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急风暴雨式的暴力行动,是社会发展过程的质变。而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的改良行动。

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改革开放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是全面的改革。

第二,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第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机制。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而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机制,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和科研体制等,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第一个比较认真和深入地研究了这个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在党的“八大”召开前后,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第四,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三个有利于” 的标准: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同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20世纪90年代以后,江泽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全党工作的大局,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它们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特征。

1、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 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精神文明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是: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公平竞争,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强得多,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2、市场经济的共性

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确立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有全面的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其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社会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正确认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行这个大政策除了坚持只能允许以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手段富裕起来外,还需要解决一个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不能导致社会产生两极分化的问题。一是邓小平在提出大政策的同时,就不断强调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他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二是在效率与公平上,把实现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就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公平问题不只是再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在初次分配中同样有一个要解决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三是如何实现社会收入公平

构建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主要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将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所谓合法,就是来自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而产生的收入差距;所谓适度,就是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使因收入差距扩大而形成的社会矛盾发展到尖锐对立的地步。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对此进一步作了强调。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的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它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最大不同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获得了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它公开承认自身的阶级性,认为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意味着对于被统治者的专政,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民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仍不够完备,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丰富和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2、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问题。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政权在人民手中,这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公有制为主体,从经济基础上铲除了金钱对自由的束缚。与此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辟了人类自觉创造历史的新吮代,使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空前自由。

3、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经济文化落后,即使有了先进的社会制度,人权的实现程度也会受到限制。由于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我们现在建设的社会主义还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权的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4、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发展,都要通过国家政权,依赖国家政权。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巩固和发展政权,人民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民主、自由和权利。

总之,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在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方面不受资本和金钱的束缚。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但如同社会主义本质的充分实现需要一个过程一样,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充分实现也需要有一个历史过程,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步创造条件,同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具体实现形式,以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集中反映着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方面,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些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决不能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党的十七大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第一,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这“两个比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有利于增加广大劳动者收入,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一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二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更多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三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要正确运用税收手段,使过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通过税收等形式由国家集中用于再分配。四要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第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第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第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第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来说,有十个方面内容:(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3)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直接“三通”和各项交流。(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高度概括了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的重大变化和主要特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宣布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定决心。这些论述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思想。

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第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谈判的前提,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第五,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无限期地拖延统一,是所有爱国同胞不愿意看到的。

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1、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2、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3、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4、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5、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6、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一、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第二,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第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第四、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第五、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努力发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原则。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1、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定了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规定,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享受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综合民族和地区为一体的自治制度。

3、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宗教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将长期存在。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存在的宗教问题,关键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必须尊重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努力作好宗教工作,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1、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从国内看,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2、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其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最后,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执政的成功经验,主要是: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上述这些经验,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发展。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6.社会主义思想知识题库 篇六

尊敬的团支部:

共青团作为共产党的后备主力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共青团中的一名,我首先感觉无比的自豪,更主要的是我们应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学习上争高分,政治上要先进,活动中要积极。在将近两年的学习中,我严于律己,表现突出,在思想、学习、社会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的原则:尽我所能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工作方面,我曾担任班干,作为一名班干,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学生工作不仅培养了我的能力,又使我与同学更加融洽的相处,赢得了老师的信任和同学的支持。

学习方面,我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做到认真预习、复习两个方面一起抓,我积极阅读各种书籍资料和学术刊物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个学期,我不断要求自己要把学习搞好,因为这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如果连学习都搞不好,还怎么能谈其他呢? 思想政治方面,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共青团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共青团员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也是党的生命力的源泉,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

生活方面,加强团员先进性教育要坚持从具体工作、日常工作、基础工作抓起,把团旗飘起来、团歌唱起来、团章学起来;坚持把组织是生活过好:坚持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常不断地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使团员意识转化为广大团员的自觉行动。

从成为入团积极分子的那一天起,我就感到了一种荣誉,一种责任。这些都化为一个动力,让我继续前进。我很感谢团组织在我前进道路上给予我的鼓励和指导。我现在更加努力的学习和思考,不辜负团组织的期望。我想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要有一种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

7.社会主义思想知识题库 篇七

关键词:知识;思想和方法;教材分析;课堂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7–003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1]。“思想”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事物本质的、高级抽象的概括的认识。“方法”是人们活动的步骤、程序和策略等,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手段、方式和操作的总和。宋心琦教授认为,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具体的化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不是诸如分类、实验、计算等特殊的方法和技能,而是影响他们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具有化学特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匈牙利哲学家贝拉·弗格拉希说过:“科学一方面是方法,另一方面是理论;它是二者的统一而不是同一。”我们认为应该基于知识、知识间联系、思想与方法三个层面对教材进行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持久的收获。下面以苏教版必修1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为例进行阐述。

1 知识层面分析:教材中包含了哪些具体知识

首先对教材主干知识进行分析罗列,使知识呈线状分布。本专题包括三个单元,分别以铝合金、铁铜及信息材料为主线,编排了如下内容: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由三个主题组成,分别为“从铝土矿中提取铝”、“铝的氢氧化物”、“铝的性质”,主题1以铝的提取为主线,介绍了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在铝的冶炼过程中穿插介绍了氧化铝的性质;主题2主要编排了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其应用;主题3主要介绍了铝的性质及其应用。涉及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两个概念。

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由两个主题组成,分别为“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主题1介绍了如何由自然界中的铁、铜获取生活中常用的金属铁及金属铜,主题2主要编排了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也由两个主题组成,分别为“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及“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主题1主要介绍了硅酸钠、水泥、玻璃等几种基础的硅酸盐矿物及产品。主题2介绍了高科技信息产业的新宠——二氧化硅。

2 知识间联系层面分析:教材的编排是如何体现化学学科价值

理科课程的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在的,即理科课程本身所固有的——学生通过学习理科课程,可以满足他们认识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的需要,从而促进其发展。可称为“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外在的,即理科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反映和满足社会需要,也可称为“工具论”意义上的价值[3]。

这一层次分析就是要求对线状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思考、探索,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本专题对元素知识的编排组织模式进行了全新的探索。主要表现为突破了以往按“存在→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编排元素知识的物质中心模式,不过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突出知识的应用性,精选对学生生活和未来发展有利的基础知识,按“工业制备→性质→应用”的过程组织教材内容,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如图1所示。

3 学科思想和方法层面分析:教材中蕴含了什么思想与方法

化学学科“思想”则是从某些具体的化学事实性知识以及对化学的认识过程中提炼上升的化学观点,是对化学学科的本质、规律及价值的理性认识,它形成于化学认识活动(包括化学理性思维和化学实践)中,反过来又对化学认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如“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典型的化学学科思想既是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概括而来,又指导着化学家以及化学学习者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认识活动。化学学科方法是在解决化学学科问题过程中形成和运用的规则、方式和手段等,如实验方法、模型方法、逻辑方法等[4]。本专题主要渗透了“化学及技术在资源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等学科思想,以及学习元素性质时的实验方法、归纳方法、演绎方法、类比方法等,具体体现如下。

3.1 学科思想“化学及技术在矿产资源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教材中渗透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能将矿产资源中的金属和非金属提取出来,为人类造福;化工生产中需考虑到物质循环使用、资源就近利用、节约成本、环境保护、降低能耗等技术思想;等等。

3.2 充分利用实验方法,突出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征

做好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本专题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铝在空气中加热熔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都应该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这不仅是学生了解了钠、镁、铝的金属活动性的差异,还会为后来学习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建立基础[5]。

3.3 采用类比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认识了氧化铝的两性以后,启发学生思考氢氧化铝、铝分别与酸溶液或碱溶液等的反应,以帮助学生学习构建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方法;同时还突出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特点,如对制备铝的工艺流程图的交流讨论,对铝制容器盛放食品的活动探究,都突出体现了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学习目标。

3.4 运用比较、归纳方法,帮助学生总结提高

在学习了铝、铁和铜与非金属的反应,与碱的反应等以后,结合之前学习的钠、镁的知识,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找出金属的共性。同时让学生注意到钠、铝、铁分别与氧气、与水的反应各不相同,它们之间存在差异。还要让学生了解铝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是所有金属共同具有的性质,而是少数金属的特性。通过比较、归纳,使学生了解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和个性,从而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5 采用联系和对比的方法,指导教学

联系和对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对比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例如在非金属材料硅的学习中,可运用碳和硅是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它们的性质既相似又不同,联系碳、二氧化碳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介绍硅和二氧化硅等新知识。在教学时要突出硅的亲氧性,引导学生理解硅的两种存在形式——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对于二氧化硅化学性质的教学,可启发学生根据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这一特点,把它们的性质一一列出,加以比较。然后引导学生从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稳定出发,认识二氧化硅不与水反应及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碱性氧化物发生反应,等等。

3.6 采用量化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从量的方面认识化学反应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反应规律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并学习了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在这一专题中,将进一步揭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关系,并学习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如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关系和偏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的关系等。

知识层面分析是基础,思想与方法层面则是从具体化学知识中提炼出来的学科精髓。学科思想抽象地反映学科本质、规律和价值,给学生提供认识世界的化学视角,属于观念层面;学科方法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和途径等,属于操作层面。这个层面的分析是在知识及知识间联系层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是更高境界的追求。如果说基于知识及知识间联系层面对教材分析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那么基于思想与方法层面的教材分析,是我们去追寻化学学科教学的深层价值所在[6]。基于思想与方法层面的教材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更好地理解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让学生在学科思想方法的导引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有切身的体验,从而对知识本身有扎实的理解,同时又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当学生掌握了方法取得了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时,就得到了开启化学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这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化学教学质量必然会达到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525.

[2]宋心琦,胡美玲.对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和教材改革的看法[J].化学教育,2001,22(9):9~13.

[3]郑长龙,梁佩君.论理科课程的价值[J].化学教育,2000,(4):9~10.

[4]杨玉琴,谢兆贵.化学学科“知识”、“思想”和“方法”三线合一的教学设计[J].化学教育,2013,(6):14.

[5]孔玲芸,吴星,周炳兴等.合理使用实验素材发挥实验教学功能[J].化学教学,2014,(1):33~35.

上一篇:店长的奖励机制下一篇:羊场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英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