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党员为群众服务计划

2024-10-20

党组织党员为群众服务计划(12篇)

1.党组织党员为群众服务计划 篇一

光明村党组织党员服务群众典型经验

为进一步发挥农村党组织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让农民群众幸福安康,针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需要,我村对进一步发挥农村党组织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出现的典型经验如下:

促进我村经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理清发展恩路,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我村立体葡萄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党组织要在我村重点经济项目和特色产业中发挥作用。不断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子,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增强凝聚党员群众的能力。切实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的方式,充分运用协商引导、示范服务、利益推动等工作方法,为农村党员群众提供实用技术、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等服务,提高农民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

管理社会事务。我村基层党组织不断完善村级事务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和谐村、文明村、平安村、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发现并宣传各类先进典型。要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创新工作方法,努力从基础设施、教育文化、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

服务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村党组织把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水平。要坚持和完

善“民情恳谈”、“民情日记”等制度,形成群众意愿表达和党群沟通协调的有效机制。要推行党员公开承诺制,明确承诺主体、对象、内容、时限、服务方式并向群众公开,进一步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把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推行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引导各种资源向农村倾斜。坚持开展以“上级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制度,搭建服务党员群众的平台,构建为民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构建和谐农村。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农村交通、能源、水利、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大农村入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农村出生人口素质。大力推进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村环境卫生及村容村貌整治行动,促进农村面貌改变。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深入推进平安村创建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2.党组织党员为群众服务计划 篇二

一、基层党组织为群众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整体规划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 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效, 而且在为群众服务方面也在扎实推进, 但目前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为群众服务方面还存在着缺乏整体规划的问题。比如, 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方面, 尽管能够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做好服务工作, 但却存在着缺乏“规划意识”的问题, 很多时候都是就服务群众而服务群众, 缺乏长远打算和长效措施, 导致为群众服务缺乏系统性;再比如, 个别基层党组织还没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 导致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足, 为群众服务的水平有限。

(二) 缺乏创新机制

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特别是要想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就必须在机制创新上狠下功夫, 尽管我国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把创新作为重要原则, 但仍然存在着创新不足的问题。比如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 按部就班做好“规定动作”, 还没有从基层党组织自身实际、服务群众实际出发进行机制创新;再比如, 尽管一些基层党组织积极推动工作创新, 但却存在着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 创新变成了“换汤不换药”的行为,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载体、活动缺乏创新, 导致服务群众水平不高。

(三) 缺乏党建文化

文化具有教育人、指引人、凝聚人的重要作用, 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党文化建设, 但目前我国很多基层党组织在这方面重视不够, 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比如, 我国很多基层党组织还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再比如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过程中, 还没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服务工作中去, 缺乏对人民群众服务需求的调查, 工作中存在着“想当然”的问题, 因而也就不可能提高服务水平。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提高为群众服务水平的对策

(一) 明确基层党组织建设原则

基层党组织是密切党同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也是坚持群众观点、实践群众路线的重要基础, 最根本的就是要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进而为群众服务, 让群众满意。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建设原则, 特别是从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出发, 将群众需求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为群众服务的第一原则, 科学制定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群众工作规划, 既要做好围绕发展、服务发展、领导发展工作, 更要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方面狠下功夫,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消除一切消极因素, 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 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和行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就必须大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理念创新, 以科学的理念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科学的理念服务群众。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牢固树立“有为有位”的工作理念, 着眼于推动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和“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实施, 既要在理顺情绪、促进和谐、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作用, 更要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增加百姓祈祷方面有所作为。基层党组织还要深入开展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党组织建设, 努力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拉近与群众的感情, 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服务工作。要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 牢固树立文化发展理念, 通过先进的文化引导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动服务理念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 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并引导群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三) 拓宽基层党组织建设渠道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还必须进一步拓宽基层党组织建设渠道, 最大限度的发挥基层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作用。基层党组织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 大力开展“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活动, 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活动, 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难, 并有的放矢的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大力开展“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创建活动”, 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党建目标责任制, 推进双文明建设, 引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创新, 使基层党组织更加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基层党组织还必须将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团结鼓劲、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等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 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引领群众, 使群众成为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国基层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自身建设, 特别是着眼于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建设原则、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理念、拓宽基层党组织建设渠道、发挥基层党组织重要作用, 最大限度的提升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效能化轨道, 形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何爱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路径思考[J].前沿, 2013.

[2]杨蕾, 殷焕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州学刊, 2013.

[3]胡绿叶.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路径选择[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3.

3.党组织党员为群众服务计划 篇三

一、曲阜市联系服务群众的主要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我们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现在我们谈不上说一块苦,但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保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工作做好”。曲阜市依托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运用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创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不断开拓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积极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指出:“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工作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曲阜市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实施了以修学、修心、修礼、修德、修政、修廉为主题的“干部修身计划”,接传统文化之“地气”,加强干部政德建设,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服务群众,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并为党员干部建立“修身档案”,详细记录每一位干部的道德品行状况、干部开展蹲点调研、破解发展难题、联系困难农户等内容,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宗旨意识,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群众情结、服务意愿和服务能力。

(二)建立“第一書记”工作机制

自2011年2月以来,曲阜市建立“干部不脱产、工作两兼顾、到村联帮促”的第一书记“1+1”机制,选派405名党政机关副科级以上实职党员干部到全市405个行政村(社区)任第一书记,同时村村选派1名大学生村干部或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村助理。基于县乡干部驻地离村都比较近的县域实情,曲阜第一书记包村形式灵活,并不与原单位脱钩,但要求第一书记每个月到村里至少两次以上,遇到重大的问题,比如村党委换届,有拆迁任务,抗洪救灾等就要吃住在村。曲阜村村悬挂第一书记标识牌,户户发放便民联系卡,老百姓有事儿,24小时可以联系第一书记。“第一书记”们帮助曲阜新修农村公路2200公里,走访农户7万余户,帮助80%的村由“脏、乱、差”变成了“美、洁、净”,真正了解百姓真实情况和所需所盼,解决百姓实际难题和合理诉求。

(三)推行“第一局长”工作制度

胡锦涛同志提过“领导干部要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处理群众信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2012年5月,曲阜推出市级领导干部担任市信访局第一局长的“1+2”工作制度,每天1名市级领导干部担任市信访局第一局长,并带领1名部门正职、1名年轻干部到市信访局接访,接访之余,领导干部还要走访上访户,面对面,聊一聊,及时化解矛盾。评价第一局长工作成效的标准就是看他们是否为群众解决了困难和难题。“第一局长”以制度形式建立了领导干部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新机制,实现了市级领导干部接访常态化。

(四)“马上就办”落实群众路线

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是由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的职责决定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价值取向。2011年,曲阜市建立了“马上就办”管理体系,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制度、有承诺、有计划、有记录、有档案“八有”标准,在各党政机关挂牌设立101个“马上就办”办公室,成立“马上就办一线通”服务热线办公室,整合多个服务热线和投诉电话,开通服务热线4412345,24小时接听群众来电,对接全市101个“马上就办”办公室,曲阜市各镇街和基层党组织还配备了“马上就办直通车”,随时随地接受群众的咨询和求助,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马上就办”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马上回应、交办、跟踪,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收到了显著效果,真正实现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应群众之所求”。

(五)网络问政,创新服务载体

群众的心声要及时听取,渠道要畅通。新媒体环境下,曲阜市创新服务载体,设立广泛集纳民生民意的工作平台。一是群众可以通过市委书记信箱直接向市委书记反映问题和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实现了每信必批,件件落实。二是76个部门单位同时在网站开通问政平台,对群众提出的咨询、反映的问题,限时答复,超时问责。三是定期举办市委书记与网民面对面的座谈会,每位市级领导联系一名热心网民,定期沟通“网意”,实现了网上听民意,网下解民忧。真正将网络问政打造成联系服务百姓、问政于民的重要手段。

从第一书记到第一局长,从马上就办到网络问政,曲阜的一系列创新做法,就是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化机制,既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又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骨干队伍建设,进而不断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常态化发展。

二、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

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开展工作战胜困难的三大法宝之一。基层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有助于增近党群、干群感情;有助于依靠群众自身力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排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来的奋斗历程表明,党的事业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与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赢得人民群众的谅解、支持和拥护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遵循群众利益第一的党性原则, 探索和把握长效机制建设的规律, 提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的科学化、长期化、规范化水平, 确保长效机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坚持群众受益的原则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 都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于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就应该加以反对,加以纠正;对于人民的困难就必须毫不犹豫地采取办法,有步骤、有方法地加以解决。”什么是群众利益, 说到底, 就是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让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更全面、更完整的实现。因此, 各级党组织、党政机关在问政、执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利益, 从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 采取有效措施, 付出实际行动, 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堅持联系实际的原则

各个单位和部门情况不一, 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建立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既要符合时代性、先进性的要求, 又要从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到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充分考虑到党员队伍的现实状况, 建立行之有效的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便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操作、执行。

(三)坚持持续创新的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群众工作形势日益复杂。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任务更为繁重,这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继承, 这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 也是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形成新的工作思路, 推出新的创建举措,使所建立的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体现时代要求,吸引和调动广大党员和群众参与长效机制建设活动的积极性。

三、构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建议

(一)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教育机制

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政治教育, 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 自觉克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脱离群众的思想倾向;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员干部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实际本领。

(二)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工作机制

建立党务公开制度, 增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建立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引导党员干部运用民主的方法来做好群众工作, 把群众的各项权利真正落到实处, 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民意汇集与沟通制度, 拓宽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民事化解制度, 强化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意识, 引导党员干部经常深入群众, 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义务帮扶制度,广泛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县、乡镇、村和困难企业、党员联系户、结对帮扶、救灾助学等活动,使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长期化、规范化。

(三)强化监督考评力度, 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考评机制

明确责任目标, 增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加强监督约束, 规范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具体行为;加强党内警示教育, 使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的过程中, 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严格党内生活, 进一步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及时解决群众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考评激励, 激发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内在动力。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党员干部工作的根本标准, 并将群众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加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 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只要做到心系群众、服务人民,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始终做到举全体之力, 聚众人之长, 集群体之智, 我们党就能无往而不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Z].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2]王君章.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07(04).

[3]变“踩高跷”为“接地气”[DB/OL].http://dangjian.gmw.cn/2012-12/10/content_5956535.htm.

4.党组织党员为群众服务计划 篇四

年初以来,x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为契机,以干部队伍、能力、作风“三项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抓党组织队伍、党组织阵地建设,逐步完善服务设施,持续推进“有困难找干部、要办事找干部”的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干部带头联系帮扶困难群众等工作机制,有效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一、坚持高位推进,筑牢党建基础

x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主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组织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党建工作会议xx余次,实施“一核多元六联”模式,建立村级网格党小组xx9个,建设党群服务中心xx个、党群服务站x9x个,实现了乡村网格党组织全覆盖。对村环境脏乱、垃圾源头分类准确率不高等难题开展环境整治xxxx次,开展纠纷化解xxx余次。健全完善党员责任区和先锋岗、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机制,办好“开门第一件事”活动,推动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生活困难问题,持续办实事、办好事。累计推动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xx9x对,办理民生实事xxx件。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建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为抓手,开展“四有五好”农村党组织星级化绩效考评,评选“十星级”农村党组织x个、“九星级”农村党组织x个。

二、整合党建资源,激发共建活力

坚持打破行政隶属壁垒,推动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落实红色覆盖,建强战斗堡垒。按照就近服务、就便工作等原则,组织县域xxx家机关事业单位、xxx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驻格联建,组建社区“x+x+N”型联合党委xx个;在社区网格层面组建驻格党支部x4x个,驻格党支部隶属于联合党委,实行“三联三结对”共建模式,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区域一体、共融共建的立体网化组织体系。实行“N+x”多名党员、干部驻一格,由驻格联建单位下沉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和干部等,建立“驻格先锋队”x4x个。实行“x+N”一名党员包多户模式,平均每名党员干部包xx-xx户,有效解决结对单位多少不一、联建力量冷热不均,实现驻格包干到户“全覆盖”、服务半径最小化、服务效能最大化。

三、坚持为民办事,激发服务活力

一是丰富服务内容。

按照综合开发利用、发挥整体效能原则,在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推行“党员积分制”“志愿服务队”等服务措施,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活动,推动在职党员x小时之外无私奉献在社区。目前,全县共组建各类志愿者服务团队x9x支,到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数达到xxxx余名。二是延展服务功能。依托社区服务场所,开设“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公共卫生服务”“帮办代办”等综合性服务项目,切实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同时,鼓励派出所、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事业服务在社区设立站点,积极引导银行、超市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类服务需求,累计服务居民群众达x.x万余人次。三是服务中心工作。坚持把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中来推动解决,充分发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创新开展

“党员承诺践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亮树做”“六大员”等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xxx个、党员责任区xxx个,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组织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提升党支部有效覆盖。

按照“符合条件应建尽建,创造条件灵活组建”的原则,单独建立业主委员会党支部xx个,隶属于社区联合大党委;联合建立物业公司党支部,隶属于非公党委;对不符合建立党组织的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以物业负责人到社区报道、业委会选派代表共同参加“党建联席会议”的形式实现组织覆盖。二是强化党组织核心引领。实行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之间“交叉任职”,选派社区“两委”成员、业主委员会委员担任物业服务企业义务监督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业主委员会委员担任社区大党委委员;在新成立的业委会中,推荐社区“两委”成员、楼栋长和党小组组长等担任业主委员会委员,实现社区、物业、业主“三方”交叉任职xxx余人,充分促进工作交流、沟通协调、相互监督,形成各方联动的推进合力。三是建好分类管理机制。积极推行多样化的小区治理模式,将小区纳入到网格治理体系中,建立“x+x+X”工作机制,即建立x个居民公约,广泛邀请业委会成员参与小区治理,采取决策研讨、矛盾协调、事务评议、现场办公、工作交流等“x种模式”,物业服务企业选派工作人员任社区兼职网格员xx4人,开展垃圾清理、治安巡逻、规范停车等多(X)个

“网格微治理”,切实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五、下步工作打算及对策建议

一是抓好基层基础工作。

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规范组织设置,按期换届,健全领导班子,分工职责明确,规章制度健全,党总支(支部)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并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规范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推进“小微权力”改革,落实村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做好上下沟通协调工作。

坚持党建联系点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指导、督促各党组织落实党建工作任务,加强纵横向联系,沟通上下渠道,密切工作联系,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协调、保证、监督职能作用。探索建立党员关怀机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搭建服务机关党员平台,形成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和谐氛围,凝聚更多“正能量”。

5.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 篇五

第一条 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范围: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由各党总支、党支部具体组织落实。按照“六个一”“四个一”的要求,每个党员根据具体情况至少联系1-2名群众。

第三条 联系、服务方式:面对面交流、走访慰问、电话沟通、工作指导、短信互动、网络共享。

第四条 联系、服务的主要任务:

1、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主要任务是:

(1)与联系对象谈心交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的情况,积极向党组织及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党员领导干部每年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困难或问题。党员积极帮助联系对象出主意、找对策,帮助解决联系对象的问题。

(3)帮助联系对象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提高对党的认识,促使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

(4)自觉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和利益,坚决同侵犯群众权益的错误倾向和行为做斗争

(5)每个党员都要做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虚心听取并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2、学院领导干部联系党总支、党支部的主要任务是:(1)检查督促党总支、党支部贯彻执行院党委有关政策、规定、要求的落实情况。

(2)指导党员队伍建设,落实和提高“三会一课”质量。(3)指导工作方法,帮助党总支、党支部改善工作和活动条件,解决总支、支部自身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条 联系、服务要求:每两个月至少到联系部门检查指导工作一次;每学期至少参加研究工作会议一次;每两个月至少与联系群众联系一次。

第七条 党支部每半年召开一次群众座谈会,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

第八条 检查与考核:

1、各党总支、党党支部要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列入党员目标管理考核指标,每半年对联系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6.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篇六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以“为民、便民、利民、富民”为宗旨,规范服务行为,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努力实现“农户办事不出村、纠纷调处不出村、信息提供不出村、致富服务不出村”,制制订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系列工作制度。

(一)服务承诺制度

1、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便民效能的原则。从方便群众的角度,处处、事事、时时为群众考虑,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强化优质服务。

2、对程序简便、手续齐备、符合规定的事项可当场办理,作为即办件承诺直接办理。

3、对需现场勘查或其他不能即办的事项,作为承办件,承诺限时办理,经办人应即时对服务对象申报的材料和有关手续进行审核,材料齐全的由经办人写服务收条给对方,材料不齐全的明确告之服务对象所需的材料和手续。

4、对需由多个部门办理的申请事项作为联办件,承诺由镇便民服务中心组织联合办理。

5、对不按首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信访接待等制度办事的工作人员对工作效率低下、办事拖拉、不热情服务的工作人员可以举报监督电话,追究责任人责任。

(二)首问首办责任制

1、凡群众来便民服务中心请求解决问题和要求提供服务时,无论涉及哪个部门的业务,道次接待来电或来访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首问责任人要热情接待。属于本职工作应及时办理,不得拖延。属于中心其他部门办理的,应将来人介绍到该部门,并协助办理。对不属于本服务中心服务的事项,应向当事人作出解释,并告之受理部门。

2、对来中心办事人员反映的问题,属于业务范围内的事项不能说“不知道,不清楚,不归我管”等语言,要做到当场答复。对条件不符合或手续不全的,应当一次性告之相关规定和应提交的材料及办理程序、手续等,必须一次性告之相关规定和应提交的材料及办理程序、手续等,必须一次性讲清楚,让群众第二次一次性办成,办不成的,由服务人员上门服务。

3、首问责任人要做好首问记录,认真办理。若办事人员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应及时请示领导,并给予一个准确的答复;对确实不符合政策规定或确实解决不了的,向对方说明情况,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4、首问首办责任人确因公务繁忙无法及时办理应办事项时,要主动说明原因,也可负责转交其他经办人办理,若遇有紧急事项应尽量给予办理。

(三)限时办结制度

1、限时办结制度是指服务对象到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时,在符合有关规定及手续齐全的前提下,经办人应在承诺的时限办结其所请求事项的制度,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为限时办结制的责任人。

2、对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办结时限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时限要求,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前办结。没有规定时限的,要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3、申请人申请事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提交的材料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的,服务中心能够当场解决的,工作人员应当当场办结。需上报业务部门审批、办理的,有明确规定时限的,按照规定时限办理,没有规定时限的,在10个工作日之内办结。

4、对当事人申请材料不全的,工作人员应当当场一次告知其需补办的全部材料内容,对需要实地核实的,要在10个工作日内到实地核实。

5、信函件(包括领导批转件、批评、意见、群众来信等)有明确时限的,按照时限办理,未明确时限的,在登记后10个工作日内办结。

6、特殊事务、事项的办理要本着效能的原则,特事特

办,注意结果。

7、未按上述规定时限办理的,按《责任追究制度》的有关规定追究在岗责任人的责任。

(四)责任追究制度

1、本中心工作人员因为负责任、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规定的职责,致使服务对象或者国家、公共利益遭受损失或造成不良影响的,必须追究工作过错责任人的责任。

2、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责任追究。

(1)首问责任人不履行首问责任,贻误办事者办事的;(2)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应予受理而不受理的;(3)服务态度不热情,与办事者顶撞争吵的;(4)私自进行有偿咨询或服务,违规收取押金、保证金和其他费用的;

(5)超越规定权限实施许可,或擅自提高、降低许可条件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6)未履行办事承诺制度,无特殊原因和理由的,在规定时限内未完成许可事项或告知办理结果的;

(7)对明显虚假的材料,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的;(8)故意制造虚假材料或谎报事实的;

(9)办理业务明显违反法律、法规或其他有关规定的;

(10)擅自离岗,又未事先向领导报告、造成岗位无人,群众办事不便的;

(11)其他应该追究工作过错的行为。

3、责任追究方式按造成责任后果的大小依次为:(1)责令作出书面检查;(2)通报批评;(3)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4)扣发当月岗位工资(服务费)和年终奖金;(5)轮岗或暂停服务资格离岗培训;(6)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者取消服务资格;(7)给予党纪和行政纪律处分;(8)触范刑法的,按法律处理。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单处或并处。

(五)投诉受理制度

1、来中心办事的群众对中心任何工作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业务技能等方面不满意的,都可提出批评建议或意见。

2、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来办事的群众可以向管理办公室或书记投诉、举报;

(1)首问责任人不履行首问责任,贻误办事者办事的;(2)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应予受理而不受理的;(3)服务态度不热情,与办事者顶撞争吵的;(4)私自进行有偿咨询或服务,违规收取押金、保证金和其他费用的;

(5)超越规定权限实施许可,或者擅自提高、降低许可条件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6)未履行办事承诺制度,无特殊原因和理由的,在规定时限内未完成许可事项或告知办理结果的;

(7)对明显虚假的材料,应当发现没有发现的;(8)故意制造虚假材料或谎报事实的;

(9)办理业务明显违反法律、法规或其他有关规定的;(10)找不到服务承办责任人的;(11)其他应该追究工作过错的行为。

3、中心管理办公室对群众的投诉必须认真对待,慎重受理,在仔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投诉的事实进行核实,对相关责任人按照责任追究制追究其责任,作出严肃处理。

(六)信访接待制度

1、拆阅和接待。收到来信,认真阅读,文明热情接待来访人,仔细听取,做好记录。

2、登记。阅信及接访后,由值班人员或接待人员逐一登记,登记内容为来信,来访群众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来信来访原由、暂处理意见、送领导阅批。

3、办理。按领导批示意见,落实办理人员,承办时间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4、回复。所有来信或来访均由承办人员填写回复单,回复当事人办理结果。

5、审查。承办人员不得推诿、扯皮。

7.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篇七

为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特制定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1、建立党员领导联系点制度,定点联系乡、镇、村、企业弱势群众、重点项目,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每个党员与1-2名群众或部门建立联系。

2、定期了解被联系对象各方面的情况,做到知其家庭住址、人口、经济情况、技术特长、思想状况及主要社会关系。

3、对来信来访的群众以热情认真的态度接待,能办理的及时办理,不能办理的对其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4、及时向被联系对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交谈工作,交流思想,增进团结,广开言路,畅通民意表达途径,及时了解基层群众所需、所急、所忧、所盼、所想,积极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

5、通过被联系对象,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并向组织汇报有价值的情况。

8.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篇八

一、联系群众制度。主要是实行“三联三点”制度,“三联”即: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畅通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双向沟通的渠道。“三点”即:党员领导结合各自分管工作,确定1-2个基层单位作为联系点;部门领导结合本部门扶贫帮困活动,确定1个下属单位或村级组织作为联系点;党员干部确定1-2个村(社区)或辖区企事业单位作为联系点,并把具体责任落实到人。

二、民意收集制度。在基层党委、党支部中逐步推行党务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推行“领导接待日”、“党员接待日”、“夜访”等制度,通过面对面交流,征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全市基层党员中推行“四访四问”制,即:访贫困户,问衣食冷暖;访温饱户,问发展思路;访小康户,问致富经验;访老党员、老干部,问兴村良策,通过多条途径,全方位、多层次搜集民意。

三、结对帮带制度。实施“三培三带”工程,把农村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农村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同时,组织开展党员与致富能人“一帮一”结对子和党员、致富能人与贫困户二帮一“结对子”活动。

四、服务群众制度。一方面,在党员队伍中推行“三争四做五带头”活动。“三争”,即:争当勤劳致富标兵,争当遵纪守法标兵,争当“三个文明”建设标兵;“四做”,即:做帮扶群众的模范,做结构调整的模范,做勤奋学习的模范,做树立新风的模范;“五带头”,即:带头执行政策,带头反对迷信,带头发展经济,带头维护稳定,带头推进民主;另一方面,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把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作为服务群众的基础工作来抓。

五、考核考评制度。制订《农村党员民主评议评分细则》。由乡镇党委派员主持召开会议,组织帮扶村全体党员、部分村民代表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参会人员要对照“农村党员民主评议评分细则”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及评分。整个评分细则分十大项指标体系,每大项分2-5个子项,参加测评人对照各子项要求对测评人计分或不计分,然后根据党员民主评议的得分情况确定党员的年度考核结果,农村党员的年度考核结果,优秀、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

9.党员转变作风服务群众问题清单 篇九

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清单增强党的宗旨意识。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知促行,切实增强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少数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差,利己主义严重,与民争利甚至损害群众利益,有的工作消极懈怠,不思进取、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重,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淡化甚至忘掉了党的宗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党的根本宗旨,首先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紧密结合党员干部中的思想问题和现实矛盾,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解疑释惑,使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宣言》)。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不论做何种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定位,什么时候都不能含糊、不能淡化。能不能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检验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首要标准。同时还要明确,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践自己的宗旨,总是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今天,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践行党的宗旨,必须处理好利益关系,做到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党的干部必须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党的宗旨,就要正确处理群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个人利益同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无条件地服从群众利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带来利益格局变化的条件下,必须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坚决反对将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这是党的宗旨的本质要求。领导机关的党员干部需要防止和克服本位主义、衙门作风,防止和克服有的部门存在的权力、利益部门化倾向,使领导机关的工作切实从全党工作大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能从部门利益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向焦裕禄同志看齐,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不言而喻,我们党尊重并保护每一名党员的合法权益。

通常情况下,党员在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必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说,天下农民是一家,自己富了不算富,我想的是大家都富才算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果只想自己先富,忘记了群众,甚至与民争利、见利忘义,就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丢掉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丧失了做一名党员的起码条件。

切实把党的宗旨变为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贵在于行。把党的宗旨变为广大党员实实在在的行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真真切切的现实,必须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力倡导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比如,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做到

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领导机关的其他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县市和城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服务行业的广大党员应当把党的宗旨体现在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之中,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在利益群体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做好服务群众工作,还要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本领,掌握和精通做好工作所需要的一切专业技能,善于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用沟通、协商、教育、疏导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方法,及时回应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

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格格不入。践行党的宗旨,要求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十八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习近平总书记 20**年 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执行党章规定,必须认清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极端危害性和反对特权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实践证明,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必然会涉及掌握大

大小小权力的党员干部的切身利益,缺乏自我革命的勇气,缺乏“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精神,就不可能立说立行。党员干部只有解决好自己是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问题,才能以公仆之心勤勤恳恳为民,才能像对待自己的生命那样捍卫党的宗旨,才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原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就是这样的优秀代表。杨善洲常常说:“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他认为“滥用职权对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伤害最大,最容易伤到老百姓的心”。杨善洲之所以能够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权力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诚然,要求所有党员干部都能做到这一点,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以刚性的制度画出”红线”、标明“雷区”、架起“高压线”,使广大党员干部心有敬畏、言有顾忌、行有规矩。

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清单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突出活动重点,突出解决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联系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最要紧的就是,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重点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让群众受益。

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窗口单位是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和解决作风问题的重点部位,要在活动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从服务内容、办事流程、跟踪反馈、结果评价等方面不断改进,使服务更加精细、规范、高效。应该看到,经过这些年持之以恒的教育和监督,基层群众普遍感受到窗口单位“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难办”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有的地方,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应该办的事,也让群众来回折腾好几趟。解决办事

难要把群众当亲人,能一次办结的决不让群众跑二趟路,能网上办理或送上门的就不让群众跑路。解决办事难还要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着力解决群众养老难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年 2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是惠及几亿老年人的德政工程。这些年,企业职工养老金实现了“十连增”,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却一直只有每月**元,由于物价上涨,保障作用越来越弱,满足不了老年人基本的温饱需求。群众期盼尽快上调基础养老金标准到**元以上,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真正让老年人基本生活无忧。

着力解决群众安居难的问题。衣食住行是群众的基本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多数群众实现了丰衣足食,住房成为群众最关切的利益。关键是建立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人群需求,不同城市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让市场在房地产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买得起房的群众能买到价格公道的房,真正实现安居乐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着力建设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有效解决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

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大中城市之间普遍建立了航空、高铁、高速公路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但在广袤的农村,过河难、行路难还比较普遍地存在。这就需要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农村安排更多基础建设工程;更需要县乡干部弘扬焦裕禄精神,带领农

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修建乡村道路,帮助群众解决过河难、行路难等身边的难题,让群众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惠。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20**年,我国总体实现基本医保的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人均**元。在***个省份开展了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医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农民群众期盼村村都建有卫生室,生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生大病国家能够托个底;农民工期盼能够与城市居民一样有医保卡,医疗费用能跨地域及时报销;富裕群体则期盼开放社会资本投资医疗产业,能享受到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步解决。

群众面临的难题多种多样。解决难题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现有的问题解决了,还会出现新的更难的问题。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只要坚持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教育实践活动就一定能够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清单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和材料。现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自我对照检查的基础上,为接受党员群众的评判和监督,切实解决政治上不够坚强和“四风”等方面所存在突出问题,确保达到修正错误纠正缺点目的,特制定个人整改方案,请大家监督落实。

一、针对政治上不够坚强的整改措施

1.政治坚定性不强。由于自己是从内地来新疆工作,还保持一种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固定思维模式和观念,对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有些不理解,没有从新疆的区位资源优势、宗教历史沿革、国际战略

地位来认识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对全国稳定大局的重要性,导致自己对维稳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认识不够。

整改措施:(1)切实将政治坚强作为第一标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第一任务,深刻领会实质,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战略定力,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和地委关于维护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提升分析研判能力,时刻保持大局观念,把“确保不出事,不出大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思想和行动上全面进入备战状态。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2)深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新疆“三史”、“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五观”认真研读新党办(20**)11 号文件,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每月深入乡镇调查研究不少于 4 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升政治鉴别力。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在 20**年底见到明显成效,并长期坚持。

.政治敏锐性不强。对当前新疆“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认识不到位。在对分管部门和援疆队伍的管理中,只是以干好工作、完成任务为标准,没有将抓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在发动援疆干部宣讲民族团结投入参与不够。

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常态化维稳措施,充分相信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每月对分管部门和单位进行督查 4 次,对不坚守岗位、维稳措施不到位、思想麻痹、行动迟缓等现象予以坚决纠正。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2)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每月开展 1 次援疆干部开展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宣讲活动,并作为一项重点督导检查内容。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政治鉴别力不够强。长期在湖南工作,到托克逊工作后对民族宗教政策缺乏系统深入学习,带头执行政治纪律,抓宗教事务管理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整改措施:(1)坚持每周 5 到所联系的库米什清真寺去 1 次,教育联系点宗教人士在引导信教群众、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2)每月深入乡镇、村(社区)切实弄清当前乡村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少于 3 次,认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政治执行力不强。在工作中缺乏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魄力,对地委、县委的重大战略部署,有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整改措施:(1)继续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县人民医院中心楼建设,力争在 10 月底交付使用。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2)充分发挥援疆工作优势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争取资金,确保在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技术帮带方面取得新成效。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3)要把产业援疆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深化产业合作,吸引更多湖南企业来县投资兴业。

整改时限:近1-2 年

通过对习主席提出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学习,我感觉规定的内容十分务实,充分体现了本届中央政府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现将个人的一些学习感想和体会阐述如下。

规定的针对性很强,涉及到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都是群众极非常关注、各级领导干部需要重视的问题,这些方面做好了,工作作风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办事效率得到大大提升,更适合近民、亲民,因此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的紧密。

会议作出的“八项规定”,已向全党全国清楚明确的昭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规定不仅仅是主要涉及到高层的领导干部,对我们乡镇基层工作的同志们,同样非常贴切适用。

这八项规定的表述看起来很简单,也都不是新的提法,但却令人耳目一新。其中感受最深就是一个“实”字:一是措施实。每条规定都不是蜻蜓点水的泛泛而谈,而是扎扎实实的具体举措,既便于执行,又便于监督,这种务实的态度让大家感到非常振奋、非常提气,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认同感。二是内容实。“实”和“虚”针锋相对,形式主义就是“虚”的一种表现。规定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接下来的两条规定也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提高会议实效”,文件简报要有“实质内容”,特别是两次强调“切实”:“切实改进会风”、“切实改进文风”,可以说,规定中“实”的要求贯穿始终,充分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重要论断。三是语言实。八条规定的语言表述上并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刻意追求对仗的工整,但语言简单明了,好理解,易操作,更加显示出真抓实干的态度。

其次是一个“严”字。制定规定的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从严治党”,所以在规定中也是“严”字当头,出现了四次“严格”。可以说规定中提到的很大一部分事项,目前都有相关的制度规定,但在制度的执行方面,却很难

令人满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此一来,制定的制度规定往往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所以八项规定再三强调“严”是有其鲜明针对性的,显示的是中央狠抓这项工作的坚定决心。

三是一个“真”字。从这八项规定的表述中,我们看到了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的真诚态度,看到了中央情为民所系、密切联系群众的真情流露,看到了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下大气力改变风力的真切愿望。

当然,一切制度的关键在落实。没有切实的落实,那制度也只能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起不了半点作用。可喜的是,我们看到新一届政治局的领导同志已经率先垂范,李克强、王岐山同志先后在不同场合鲜明地提出要求,不念讲稿,不说空话,切实改进会风,开始认认真真地把这八项规定落到实处。毛泽东同志讲“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八项规定,掷地有声,展现的是党中央认真审慎的态度、坚定不移的决心、从容不迫的信心。

常言说:“风”不可见,“气”不可见,但“风气”可见。实际当今人民群众普遍反感、反映强烈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往往是风气的问题。与反腐败的大案要案比起来,风气的问题往往反映出来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但又是对干群关系甚至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的大问题,其改变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党的工作作风对于整个社会的风气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上任伊始,便率先垂范,从改进党的工作作风为抓手,提出这八项规定,犹如一阵清新的风迎面而来,让大家精神为之一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党的工作作风的改进必将为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按照八项规定的要求做好自己,在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我县的道路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

党员转变作风服务群众问题清单 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突出活动重点,突出解决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联系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最要紧的就是,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重点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让群众受益。

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窗口单位是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和解决作风问题的重点部位,要在活动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从服务内容、办事流程、跟踪反馈、结果评价等方面不断改进,使服务更加精细、规范、高效。应该看到,经过这些年持之以恒的教育和监督,基层群众普遍感受到窗口单位“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难办”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有的地方,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应该办的事,也让群众来回折腾好几趟。解决办事难要把群众当亲人,能一次办结的决不让群众跑二趟路,能网上办理或送上门的就不让群众跑路。解决办事难还要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着力解决群众养老难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年 2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是惠及几亿老年人的德政工程。这些年,企业职工养老金实现了“十连增”,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却一直只有每月**元,由于物价上涨,保障作用越来越弱,满足不了老年人基本的温饱需求。群众期盼尽快上调基础养老金标准到**元以上,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真正让老年人

基本生活无忧。

着力解决群众安居难的问题。衣食住行是群众的基本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多数群众实现了丰衣足食,住房成为群众最关切的利益。关键是建立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人群需求,不同城市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让市场在房地产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买得起房的群众能买到价格公道的房,真正实现安居乐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着力建设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有效解决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

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大中城市之间普遍建立了航空、高铁、高速公路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但在广袤的农村,过河难、行路难还比较普遍地存在。这就需要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农村安排更多基础建设工程;更需要县乡干部弘扬焦裕禄精神,带领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修建乡村道路,帮助群众解决过河难、行路难等身边的难题,让群众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惠。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20**年,我国总体实现基本医保的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人均**元。在***个省份开展了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医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农民群众期盼村村都建有卫生室,生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生大病国家能够托个底;农民工期盼能够与城市居民一样有医保卡,医疗费用能跨地域及时报销;富裕群体则期盼开放社会资本投资医疗产业,能享受到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步解决。

群众面临的难题多种多样。解决难题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现有的问题解

10.党员干部要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 篇十

我们每一名党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着一定的工作任务。这些平凡的工作和任务,都是同推进社会稳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经常地、大量地反映在本职工作的落实上。每个共产党员所从事的工作虽然不完全一样,有宏观的、有微观的、有管理的、有事务的。无论表现形式多么不同,表现出来的先锋模范性质是一样的。

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考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保持理论清醒和政治清醒,保持理论坚定和政治坚定,才能在时代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群众的需求为着力点,多干群众期盼和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和得实惠的事,多干打基础和利长远的事;要永葆为民爱民的情怀,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所有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事关民生福祉的各项民生工程、惠民实事,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要带头加强学习和转变作风,提高为民造福的本领,着力提高研究政策、运用政策的能力,运用科学理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能力,引领科学发展、造福百姓的能力。

11.党组织党员为群众服务计划 篇十一

长效机制问题研究

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作风,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过程中应当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在当前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下,如何大兴联系服务群众之风,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改善民生,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带着这一课题,我对村(居)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深刻认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性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历来是我党的政治优势。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不能变;始终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的谦虚态度不能变;关心群众疾苦,倾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真挚情感不能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作风不能变。”去年以来,全党上下深入开展了以反对“四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旗臶鲜明地指出要密切联系群众,旨在取信于民、获得群众支持。党的历史和实践都铭刻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不可能一劳永逸一成不变。“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 1

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苏共执政70多年,2000多万党员,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脱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务必强化忧患意识,务必居安思危。因此,只有建立村(居)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关心群众的疾苦,关注群众的意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真正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使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有效协调,才能使我们党和政府取信于民,使党群关系不至于成为“油水关系”,而成为“鱼水关系”。

二、当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乡镇(街道)和村(居)党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村(居)党员则是党最基层的急先锋和先遣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地位。当前在大多数村(居)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时间少、内容偏,联上多、联下少,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一些党员甚至在处理问题时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不考虑群众的感受,群众意见很大。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有诸多因素,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1、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近年来,尽管各级党组织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不乏宗旨意识方面的内容,但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加之一些村(居)党员自我学习不多、党内锻炼不足,对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摆在了次要位臵。二是真正走近群众身边,服务群众的时间还不够多。如部分村(居)主干,经常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是忙于日常工作,真正沉下身子,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少之又少。有些党员虽然身在村(居),但心不在村(居),对身边群众不愿意去了解,对群众没有感情,很少甚至不会主动到农(居)民家中走访了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绕道走”,仅有的一些走访也局限于上级指令和硬性指标等。三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内容不全面。部分基层党组织满足于完成上级安排的党员公开承诺、分片包联、集中服务等规定动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为群众服务的实质性工作匮乏,党员群众呈现两条平行线,平时不接触,一交叉就是矛盾纠纷,而涉及内容又集中表现为新村(居)建设规划、村民违规建房、土地征用、计生等问题。党员干部对问题把不准,认为联系服务群众就只包括解决上述问题,忽略其他应该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例如带领农民致富、盘活集体资产、服务农业生产、维护村(居)社会稳定等,造成当前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片面、狭窄。

2、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基础缺失。一是村(居)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在当前村(居)大范围的存在着集体经济发

展滞后甚至缺失的现象,这不仅使得村(居)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群众的主要物质纽带,也使得村(居)党员在面对生产、经营自主性日益扩大的群众面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联系方法和途径,客观上造成了村(居)党员“联下少”的现象。二是村(居)党员干部的考核提拔机制存在诸多弊端。村(居)党员干部,尤其是党支部书记、主任的考核不需要群众的参与,群众没有发言权,在涉及到党员干部提拔考核时,存在“一言堂”弊端,群众说了不算,缺乏有效的监督,这就从源头上使得村(居)的党员干部没有动力去联系服务群众,只要与上级领导保持好关系,考核提拔就不成问题,导致党员干部“联上多”现象大行其道。

3、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法不多。一是联系和服务群众创新不足,被动执行。当前村(居)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存在以“结对帮扶”、“蹲点驻村”等机关干部下乡服务为推手,自己被动参与其中为主要形式的问题,形式单一,缺乏自主创新和主动服务意识。二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资金不足。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只能停留在进行一般的捐款捐物等简单的帮扶上。三是工作方法简单陈旧。一些村(居)党员干部落实工作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靠“经济处罚”,解决纠纷靠“恐吓哄骗”。四是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不畅。党员对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工作重视不够,党员不愿“惹”群众的事情,以自保心态对待村(居)工作,造成当前村(居)一些群众想找党员反映问题却得不到应

有的反馈和处理。

4、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动力不足。一是村(居)党员干部和党员文化素质还不高,特别是一部分村(居)党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欠缺、观念陈旧,生活水平还不如普通群众,更谈不上有效联系和服务群众,造成村(居)很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动力严重不足。二是培训形式、学习效果不够好。对村(居)党员进行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短期、形式的培训造成当前村(居)党员参加了培训却帮不了村民什么忙的尴尬局面。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村(居)党员热衷于各种各样的会议、检查、评比以及应酬,静下心来抓落实少,倾听群众声音,踏实解决问题更是凤毛菱角,一部分村(居)党组织领导班子看摊守业,不思进取,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威信和村(居)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三、对加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建议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街道、村(居)两级党组织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多种方式征求群众意见、为群众解决问题。深入开展了访谈慰问、结对帮扶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对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我们结合新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提高、丰富完善。一是建立健全了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定期征求群众意见的制度。把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好的形式和办法进一步制度化,广开言路,积极畅通民意表达途径,及时了解基层群众所需、所急、所忧、所盼,为他们排忧解难,扶贫济困。二是坚持和完善了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制度。以 “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不断改进村(居)“两委”班子、村(居)干部的作风,不断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具体来说,我认为应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管理制度

1、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密切联系群众,功夫在平时,“干部平时不进群众的家门,群众有事就会堵政府的大门”。要完善调查研究制度,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注意调研成果运用,作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层层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蹲点工作制度等,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促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特别是经济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心声,帮助解决困难。我市目前正在开展的“进百家门、解百家事、暖百姓心”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应长期坚持下去。

2、健全民意表达制度。一是制定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的各项制度,让群众有说话、反映问题的地方,有敢说话的制度保证,6

有愿意反映问题的措施,保证群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是大力实行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推广村(居)民议事等做法。三是公开设臵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利用电子政务等信息网络手段,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帮助党员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对涉及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要及时反馈意见,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3、健全服务群众制度。一是依托村(居)自然村、党小组、居民区网格健全便民服务机制,增加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服务承诺、结对帮扶、法律援助、领导督办等各项服务群众制度和快捷有效的服务平台,健全各级便民服务网络,开展联动式便民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建立方便群众、了解民意的平台和载体,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探索开展领导领衔、专项治理、挂牌督办、现场办公、一线工作等破解难题方式,集中时间和精力,全力解决事关民生的难事、急事,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三是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列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年度“联述联评联考”工作中,加大考评权重,完善考评机制,确保服务群众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4、健全维护群众权益制度。一是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工作,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

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二是依法妥善处臵和化解各种矛盾,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坚持解决实际问题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扎实做好矛盾排查,对信访案件继续实行“五包一”制度,确保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带着感情服务

1、带着感情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党什么时候密切联系群众,党的事业就会生机勃勃,无往而不胜;什么时候脱离群众,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目前,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仍然依靠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经验和智慧,党就很难制定出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方针政策;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方针政策就会有名无实,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尽管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只要广大党员干部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把党的方针政策交给群众,把实际困难真实告诉群众,就会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在制定政策措施、决定重大事项时,要认真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执行程序,做到没有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不决策;没有经过反复论证、比较鉴别的事项不

决策;没有充分发挥民主、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的事项不决策。特别是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一定要直接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受益不受益作为决策的依据和标准。有些政策措施即使符合群众的长远利益,但群众一时不理解或难以接受,也不能强行决策。真正使我们的每一项决策,既能体现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又能充分考虑到群众的接受能力。当前,最重要的政治问题,就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领导干部心中有没有群众,主要看其是否有群众观点,是否走群众路线,是否有群众感情,是否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是否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把群众需求作为施政决策的标准。心中有没有群众,对群众有没有感情,应当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谁漠视群众、疏远群众、伤害群众,谁就要栽跟头,垮下台。

2、带着感情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就业方式日益多元化,改革和建设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突出表现在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因收入分配方面的差别产生的矛盾。在城区,主要集中在企业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城中村房屋拆迁和征地补偿等问题上;在农村,主要集中在地质灾害、搬迁安臵、贫困人口和干部作风等问题上。一些群体性突发事件

并不单纯是由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当前的许多矛盾往往都是通过干群矛盾集中表现出来,这些矛盾能否得到妥善处理,干部处于主导地位,起决定性的作用,其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广大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如果带着感情去做工作,站在群众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再复杂的矛盾也会得到有效解决。反之,就会漠视群众,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臵若罔闻,遇到矛盾就责怪群众,管压群众,再简单的矛盾也会变得很复杂。因此,对待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干群矛盾,要多从干部自身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对于一些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群体性事件,属于群众合理诉求的必须立即解决,给群众满意的答复;对一些不合理诉求,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说服教育和耐心疏导,把政策讲清,把道理讲透;对一些无理取闹,制造事端的,要赶快平息事态,并利用各种渠道,让群众知道事实的真相,绝不能生硬粗暴,伤害群众感情,刺激群众情绪,导致矛盾恶化。

3、带着感情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经过36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特别十八大来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政策观念、维权观念、公平观念和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有些干部无论在政策水平,还是在工作方法上都显得很不适应,总感觉到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老办法

不适用,新办法不会用。有的不熟悉政策法规,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犹豫不决,不能果断地拿出处理办法,延误了解决矛盾的最佳时机;有的不敢与群众正面接触,对群众能躲就躲,能避就避,碰到问题绕着走,致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矛盾变成大矛盾;有的分不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一些人民内部矛盾面前惊慌失措,处理不当,导致矛盾升级;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不注意把握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强迫命令,主观臆断,引起群众不满。为此,广大干部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要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诚心换理解,以热心换支持,以真心换信任。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能解决的,就必须千方百计及时解决;条件不允许,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尽量给群众解释清楚,请群众体谅政府的困难;对不符合政策要求,不该办理的,要耐心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原因说清,把道理讲透。只要广大干部对人民群众心怀深厚之情,坚持用和谐谦恭的心态倾听群众的呼声;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就一定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和冲突。

4、带着感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官之道,在于体恤民情;为政之要,在于解民之困。勤于调查研究、深入人民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心系群众安危冷暖、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这是对广大

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起码要求。当前,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一种怪现象,就是交通工具发达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心理距离却疏远了;通讯工作先进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沟通却困难了。有的干部习惯于浮在机关,靠文件、电话遥控指导工作,热衷于迎来送往,忙碌于文山会海,对基层的情况一知半解,对群众的情绪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呼声充耳不闻,结果成了聋子、瞎子。许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升级,主要原因是:群众利益诉求的机制不健全,反映的情况得不到处理,干部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个别民营企业主与矿工、矿区群众的利益冲突得不到有效解决,群众长期以来对个别企业主的积怨逐渐转化为对干部、对基层党委政府的积怨;对社会黑恶势力打击不力,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疏导信息不灵。要改变这种状况,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深入群众的表率,做调查研究的表率,做疾恶爱民的表率,做为民解困排难的表率。要建立健全群众上访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党工委书记“大接访”制度,参加接访的干部要直接面对群众,满腔热情地对待群众的每一次来访,精心处理好群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变坐等“上访”为主动“下访”,用更多的时间深入矛盾集中的地方,不仅要研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而且还要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及时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机制、转变作风的措施,真正从源头上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解决实际问题

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而群众也正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实事,来认识党和政府的。因此,落实联系群众的制度,要体现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

1、真抓实干解民忧。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再难办也要全力去办,真正把实事办成为民解难的“开心钥匙”,沟通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2、真心引导顺民心。一方面,要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利益问题,让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另一方面,教育和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当自身正当利益受到侵害时,按照法律程序反映自己的要求,理性对待,从而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12.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事项 篇十二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所有党组织和党员,外地流入本辖区的流动党员,有入党意愿的干部群众。

二、服务项目:确保在流动到辖区内的所有党员都能就近找到党组织,确保缺少资源的基层党组织有活动场地。成为辖区内在职党员和在籍党员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基地。

(一)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受理党员办理接转组织关系;出具外调证明材料;接纳党外群众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帮助其落实培养、教育的基层党组织。

(二)党务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咨询

提供各级有关领导讲话、可公开的党内文件资料查询;提供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及法律、法规等各类政策咨询。

(三)代理承办服务

对党员缴纳党费等提供受理服务;对流动党员、下岗党员等有特殊情况的党员提供档案临时代管服务;提供发放党内有关报表、书籍材料的服务。

(四)接待信访服务

对党员反映的有关待遇、组织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党组织及负责人、党员有关问题的反映,服务中心认真登记后,按管理权限及时上报,并督促、协调解决,负责反馈给本人。

(五)党员群众创业服务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有创业愿望的党员群众提供培训、职业介绍、创业贷款、扶植等服务;调查摸底建立有创业意愿的党员群众档案库和用工信息库、信息公示栏。

(六)流动党员管理服务

配合流入、流出地党组织共同做好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 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走访慰问流动党员,或用信函、电话、网络等方式联系外出的流动党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等。

(七)为非公企业党组织提供服务

搭建非公企业党组织学习交流平台;做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管理服务工作。

(八)党员志愿者服务

组织党员志愿者到社区报到,根据社区情况及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九)首问责任制度

1、党员到服务中心接转党员关系、咨询、求助等,党员服务中心要如实受理登记,进行服务或处理。对超出服务范围的及时报上级部门协调解决。

2、党员服务中心受理的党员求助服务,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特殊情况可视情况适当延长,但必须做到事事有反馈,件件有落实。

(十)求助热线服务

对党员和群众提出的求助要求予以帮助;协调有关单位和组织解决党员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

上一篇:社区办公楼乔迁庆典上的致辞00下一篇:小学英语教研活动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