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范文浙江(共14篇)
1.高考作文范文浙江 篇一
浙江2013年高考说明
2013年浙江省高考报名2月1日启动。由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写的《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已出炉。《考试说明》是浙江省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范了今年高考试题的要求。为了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说明》,近日特邀宁波中学的名师、各学科高三年级备课组组长,对今年的《考试说明》进行分析,并提出复习建议。据了解,从高考样卷来看,今年的考试难度将与2012年相当。
语文稳中微调、风格依旧
与2012年相比,今年语文命题体现出稳中微调、风格依旧的特点。更强调不会超范围命题,不会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1A)范围。自选模块考试内容强调,不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自主选修模块(1B)范围。
重视探究学习与学生自我见解感悟。古代诗文阅读的要求措辞和表述方式略有更动:把“理解经典文化论著”,更改为“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把“传统文化经典《从高考样卷来看,试题类型基本没变。表述中,2012年有单选、多选,2013年改为选择题。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没变。
复习建议:
1、应该一如既往地阅读积累,精选内容。答题技巧不是制约学生得分的主要原因,切合文意的理解与感悟和文法分析术语融会贯通需要加强。
2、作文不再容忍考生宿构的熟知文字游戏的文化大散文。阅读与作文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生活细节,彰显人文情怀。
数学难度或与2012年相当
今年数学考试说明在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参考试卷的题型与结构,与2012年完全相同。这也预示着今年的高考继续遵循“保持命题思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稳中求进”的命题原则。预计今年的试卷难度与2012年相当。
复习建议:
1、抓纲务本,夯实双基。“双基”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复习时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知识方法的整理,尤其是一些主干知识应了然于胸。同时要通过系统的针对性训练,熟练掌握问题的变换、转化、代换、化归等常用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2、关注本质,提升能力。试题叙述简明干净是浙江高考数学命题多年来的特色,在复习中应注重解题的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注意数学概念、数学本质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常规方法。通过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拓宽解题思路。同时要强调解题后的反思,掌握解题规律。
3、注意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这些联系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往往是命题的热点。多注意跨章节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如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物理突出物理建模能力
考核要求延续2012年注重基础、强调物理建模能力的特点。“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与2012年几乎相同。
“参考样卷”特点:一是联系生活、文字描述较多,如第23题以动车为情景,第25题以消防车灭火为情景,这对考生的建模能力有较高要求;二是实验题延续往年的命题风格,注重实际操作,根据实验器材的照片等设计实验;三是考查基本物理素养,比如数量级问题,不但2012年“参考样卷”中出现,而且2012年高考中也有一道选择题,今年参考样卷中第17题再次出现“估计太阳与地球质量之和的数量级”。
复习建议:
1、着眼基础,复习面要广。明确各考点要求,关注知识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全面落实各考点细要,夯实物理基础。
2、联系实际、注重建模能力的培养。可以做一些专题训练,找出把生活问题转化成物理问题的方法。
3、最后复习阶段,要特别重视良好解题习惯和解题规范的训练,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失分,提高得分率。
化学以主干知识为载体提升能力
总体保持稳定。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上,与2012年基本相似,主要变化是删去“了解溶液的组成”、“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等内容。
样卷结构和试题难度保持相对稳定,试题设计以能力考查为基本出发点,立足基础知识、基本化学规律,重点加强对重要的化学知识点和化学规律之间的联系,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定性和定量问题的思维意识,观察、重组、分析、推理等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更关注对考生运用文字、图形、模型等科学表达能力的考查。
复习建议:
1、紧扣《学科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重视样卷信息。以教材为落脚点,全面系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关注知识点的内涵、外延、区别、联系。
2、重视化学实验和化学用语练习。平时训练要特别注意探究性实验、关键词表述、书写的规范性以及化学用语的准确性。
3、多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生物考试知识点略有增加
与2012年相比,生物试卷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在知识内容中,增加2—2(4)遗传的染色体学说、3—5(2)群落的主要类型,3—7
(1)生物圈。
对个别知识条目的表述、要求进行调整,1—2(2)“细胞膜及细胞的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考试要求由I改为II;4—3(1)“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改为“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IB生物变化较小,2—2(2)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变为2个条目2—2(2)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的原理和过程和2—2(3)疫苗的种类及其生长过程,基因工程药物的原理和过程要求由I改为I-I。
复习建议:
1、注重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复习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重视实验复习,掌握考试说明中所列的书本实验,提高实验设计、分析能力,并能提出实验思路,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和处理。
3、注重解题规范完整,用准确科学的生物术语答题。
英语注重真实语境中的知识应用
今年的题型、考查知识点和词汇量基本稳定,继续近几年注重英语知识在真实语境中应用的趋势。
单选题越来越着重词义辨析和情景交际这两类题,可占单选半数。完形填空考察学生语篇整体理解和细节推理。阅读要求考生熟悉各类文体并掌握相应阅读技巧。短文改
错要求考生既能活用语法知识,也能理解语篇,了解常见错误。作文基本全开放,由学生组织观点,发表意见,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
复习建议:
1、高频词要多角度的复习归纳,如参考字典、结合例句、了解词性,比较近义词反义词等。平时阅读中应积极巩固和扩大词汇量。
2、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多接触不同题型和体裁,注重文章结构和文脉的逻辑关系,在练习时要有意识培养找主题句,归纳篇章大意,推测作者意图,快速查找信息等阅读技巧。阅读能力和速度基于平时的阅读量和技巧的积累,最后备考阶段保证每天的阅读量。
3、书面表达除注重知识和词汇积累外,还要多熟悉不同体裁和话题。开放性话题对逻辑要求高,下笔前要列提纲。适当背诵一些高级词汇、句式和范文也很有帮助。
2.高考作文范文浙江 篇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 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 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英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 一旦失去这一王国, 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 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 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题解】
此题采用了新材料作文形式。材料所引三位作家的话既相互独立又在内容上有联系, 这三段话构成一个非连续性文本。丰子恺的话说的是“童心特点”, 赫胥黎的话说的是“童心早泯”, 菲尔丁的话说的是“童心早泯对人类是个大灾难”。
题中“综合上述材料”这句话很重要, 它提示考生需要把三段话联系起来看。这三段话联系起来看, 就是表达了对童心早泯的忧虑。试题旨在让考生思考当今社会青少年童心早泯的问题。
审题评分标准可定为:第一, 能抓住“童心早泯” (这里的“童心”只能指孩子或青少年的童心, 而不能指成人的童心) 这个主题立意的, 算切合题意;第二, 主题是“说童心”或“成人要保留童心或赤子之心”的, 算符合题意;第三, 若把题目理解成“说青春”, 则算基本符合题意; 第四, 若部分点到“童心”这样的关键词, 但写作时主体滑向其他方向 (如“善良 ”“宽容 ”等) , 则算部分符合题意;第五, 若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纯谈“童心早泯是好事”、“青少年的童心并未早泯”、“学会转弯”、“少年强则国强”、“孩子是主角”、“要坚强”等, 则完全不合题意。
以下写作思路可供参考:第一, 从“为什么”的角度谈, 比如, 可通过剖析童心早泯之于孩子成长、世界发展等的危害和影响, 谈为什么自己认为童心早泯不是好事。再如 , 可通过阐述“成人尊奉的以‘输、赢’为衡量标准的实用主义蛮横地侵入并污 染着童真世界”“孩子过早地向功利的现实世界作出妥协”“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存在的弊端起了推波助澜作 用”等, 谈为什么会出现童心早泯现象;第二, 从“怎么样”的角度谈, 比如, 可从孩子、学校、家庭、国家、社会等层面, 建设性地提出童心早泯的有效应对措施。
【范文】
卧剥莲蓬何处觅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手撑长篙的, 不是你;在稻香浮动的灿烂里奔跑, 满身泥泞的, 不是你; 在红墙绿瓦的屋顶上熟睡, 听夏蚊成雷的, 不是你。我亲爱的小孩!
寻觅你的踪迹。
于补习班里望向黑板的熬红的双眼, 于电脑荧幕前投下明明灭灭幽暗的侧脸, 于路途中毫不犹豫踩向蚁蝼匆匆向前的脚步, 拼凑在一起, 多么像你的模样, 却还不是你!
何处觅?觅何处?
他们告诉你我, 要想获取成功, 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告诉你我, 在这个每秒都有十几个新生命发出嘹亮的哭声的时代, 你追我赶才是常态, 弱肉强食才是准则, 只有登上顶端的宝座才能睥睨着扬出一口长气;他们告诉你我, 武装自己才能不被打倒, 我们都应该向着云端和峰巅永不停息地奔跑。
他们都这么说。
于是他们欣慰地看着你越跑越快, 越跑越远, 你正以超常的速度奔向云端, 奔向峰巅。你绷着倔强的面孔, 把其他人甩到后面, 令人望而兴叹!他们夸奖你, 褒扬你, 用一个名为“成熟”的字眼。你却在看到那只低飞的蜻蜓停在红漆剥落的木门上停留的一瞬, 失了神。
你的目光早已转弯, 不是当年的直线, 澄澈如一掬山泉, 打眼便可瞧见这世界的姹紫嫣红; 你的嘴角早已敛合, 不若彼时开口便是春光泻了一地, 灿灿烂烂像草长莺飞的三月江南;你的思维早已凝固, 心力交瘁仿佛再无力对日月星辰、虫鱼鸟兽明察秋毫, 却又在听到个九岁的重庆男孩说“白云变成了黑云”的刹那陡然一震。你本来就应该是个小孩。
灵感与不羁本属于你, 自由与奔放本属于你, 创造与纯真本属于你, 似熔岩喷薄而出无可阻挡的活力本属于你!亲爱的小孩, 那些疲惫与劳累、麻木与漠视、期待与希冀, 是无形的枷锁和缧绁, 别让它们束缚着你, 禁锢着你。
康德曾说:“人类有两样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样是苦苦追寻的真理, 一样则是头顶上这方浩瀚的星空。”星空是你双眼璀璨明亮、迸射智慧的火花, 照亮幽明处的真理。亲爱的孩子, 愿你的心灵与诗人一般年轻, 以不竭的动力, 创造一个个天马行空的奇迹。
3.2013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 篇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英国作家戈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1)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 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孩子们过早地失去童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反映了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后,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率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人社会的生存压力通过电影、电视和网络过早传递给了孩子。同时,我们的教育体制、方式中存在的弊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让他们日益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对考生来说,这些问题他们并不陌生,因为就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所以,这一作文题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成长、思考自己的生活。
【写作立意】
在这个题目中,“综合上述材料”这句话很重要。所谓综合,就是要求把三句话联系起来看,不能只选择其中一句话来立意。
综合来看,就能发现,三句话都指向“童心”,提出童心早泯的问题,而不是什么“青春逝去”。
【评分标准】
能抓住“童心早泯”这个主题立意作文,如果内容充实、结构完美、语言流畅,可得54分以上。
只看到了“童心”这样的概念,文章的主题是“说童心”,算符合题意,如果各方面都出色,得46—54分。
把题目理解成“说青春”,虽然与题目真正的主旨相去甚远,但如果语言文字、文章结构等写作功底不错,最高可得45分。
4.浙江高考作文素材 篇四
2015浙江·文如(不如)其人
1当年乾隆皇帝盛赞赵孟頫赵体之矫健流畅,认为其字“柔中自有镔铁骨”。郑板桥则不以为然,直言其字谄媚,“宋之降臣,何骨之有?”字且如此,人亦如是。那些投降失节的汉奸中,不乏有不同于俗的文章格调。他们纵有如此之格调,却依旧难觅半点不俗之人品。这份不称其人的反差,犹如明镜不幸遇嫫母,良砚不幸遇俗人,宝剑不幸遇庸将。实为格调之不幸也。《品•格》
2胡兰成与汪精卫,都是旧中国深负文才之士,前者入张爱玲的青眼。后者也是留洋海外,为文直洌。然而在他们叛国之前,并非没有行为与文章中的表现,如同王维的辋川之作,看似清远超然,实则渴慕朝野,其高雅之真假,若与鲁迅的话、倪瞻的画相比便一目了然。可以说,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性格看似的背离,实则虚伪的矫饰,经不起推敲与比较。(《雨落花蕊,甘苦各现》)
3李绅因为写《悯农》而闻名内外,却不想他后来竟成了一个奢侈无度的豪绅,他的为人也就不能与诗中所云相称。另一种情况便是难言了,虽有“物不得其平则鸣”之说,但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有时“鸣”却是极为困难的。李贺诗中雄奇的想象,奇诡的诗风看似另类,却恰恰包含了他怀才不遇之悲愤。至于晚唐李商隐,其眼中的蜡烛泣泪也是他的胸中之苦闷,只是无法直接诉诸笔端。(《我手写我心》)
4如果没有海伦•凯勒那颗不屈与渴望光明的心,又怎么会有“像明天就要死去那样活着”的文字;如果没有魏征那颗忠诚善良的心,又怎么会有《谏太宗十思疏》中朗朗诤言;如果没有周国平那颗深邃而高远的心,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哲思洋溢在他的文字之间。这样看来,元好问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是不是失之偏颇了呢?(《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素材积累
5作者格调趣味与作家人品背离并非罕见。艾布拉姆斯于《镜与灯——文学批评原论》中将其斥为“解密过程”,作者、载器、读者、时代四者循环返流,四元素也难以逃脱“横态性欺瞒”。冷眼旁观,《被禁锢的苦恼》中朱沃什•切瓦夫执借鹰隼双目,锐意指出集权时代俄罗斯作家沦为“夜莺群像”,文骨分崩离析,人格成为悲剧附庸;纵观中国文脉史,沈括著《梦溪笔谈》,可谓等身煌煌,但却在政坛迷雾中堕落朽垮.(《轻嗅文骨的芬芳》)
6脑瘫诗人余秀华出版新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记录描绘了日常生活和心态情绪。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坚强不懈,对命运不公的负隅顽抗,更有着积极处世的乐观心态!一个人的作品,往往被倾注作者的情感与血液,往往随着作者灵魂的灵动而跳跃,往往因显出作者人品而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作品显人品》)
7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钱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薄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且以作品论英雄》)
2014全国课标Ι卷“山羊过独木桥”·合作
8实现双赢,需要舍我其谁的勇气。悠悠汉宫月,凄凄塞外声。为了实现大汉与匈奴的双赢,娇美昭君挺身而出,远嫁至匈奴,高考满分作文汉胡成和亲。王昭君,柔弱宫女,却能以大义为己任,以勇气定乾坤,以智慧寻双赢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是一位敢于在波翻浪涌的商海里,拿出双赢智慧的精明商人。她坚持把格力与合作伙伴的利
素材积累
益均衡考虑,内心笃定一个原则——决不让合作者吃亏,由此走向双赢,创造了制冷行业神话般的奇迹!《合作双赢,星月同辉》 9人生“不逾矩”,使污浊的官场多了一份清明。于谦为官不逾矩,家徒四壁,室如悬磬;海瑞为官不逾矩,身无长物,一文不名;陈家顺为官不逾矩,身居阳室,心怀百姓;段爱萍为官不逾矩,为乡亲们掏心,掏钱,掏命。他们“不逾矩”,从而成就了他们的人生。《人生“不逾矩”》
10现在有些人所谓“大写意”画派,恣意泼墨,横涂纵抹,自以为从心所欲,实则违背丹青之则。君不见《墨葡萄图》之于徐渭,《盛荷》之于李若禅,《水木清华图》之于八大山人,看似随意,实际每一笔都遵从着绘画的法度。现代某些画家只描摹了名家之形,却丢失了其中的魂。下笔过浅,形神涣散;下笔过重,缀墨如珠。正是这些逾越丹青法度的人把持画坛,才使得后进之辈难以向上!画家们应“不逾矩”,使梗塞的画坛多一抹阳光。《人生“不逾矩”》
11.1944年的6月6日,阴云密布,海风呼啸,根本不适合登陆。而6日以后会有好几天的晴天,所以德国判断盟军觉不可能在6日之前登陆,所以抽调了一批部队投入了苏德战场。可是事实给了法西斯一个响亮的耳光——盟军不顾风高浪急,敢于打破常规,在五个海滩强行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这大大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也为人类战争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拒绝墨守成规》
12六月天,疾风暴雨浇花寒。韩城外一座木桥边,一位青年男子望眼欲穿。乌云密布,雷鸣电闪,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不久,山洪爆发,滚滚江水裹挟泥沙席卷而来,淹没了河梁,没过了青年的膝盖。但是,青年面对猛兽般的洪水,仍然在桥边寸步不离,死死抱着桥柱,终于被活活淹死。这位青年男子就是春秋鲁国的尾生。他为了姑娘和
素材积累
自己发下的铮铮誓言,置生命于度外,守住了诚信,守住了诺言,守住了人性的规则。《高唱一曲守则的赞歌》
13没有了合作,有可能是打败了所有的对手才发现自己是无助的寡人孤王;没有了合作,有可能挣得死去活来之后的两败俱伤。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那样:“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奋斗,可以使人们产生忍耐一切的气力。”《左手竞争,右手合作》
时代之声 吕友香:诚信只为良心
1996年,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吕冲村吕友香的丈夫黄从德为本村村民程某担保贷款3000元;1998年,程某远走他乡,音讯全无。2000年,黄从德作为担保人拿出1000元进行了第一次偿还;2008年,黄从德突发疾病去世,吕友香便接下了替夫还贷的责任;2013年6月28日,61岁花甲之龄的吕友香手拄拐杖,步行10多里的山路,靠自己积攒了5年的一大袋5元、10元零钞还给了债权人。她常说,哪怕再穷,再困难,也要把这笔钱还上,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15 吴波:一位共和国部长的“五子棋局”
面对房子、票子、车子、“帽子”、儿子,有些人无法绕开权力利益亲情的纠缠,而国家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下出了一盘令人震撼的“五子棋局”。对于北京万寿路西等甲11号4号楼的两套房子,他主动放弃房改购买,而两次立遗嘱将这两套价值超千万远的房子还给国家。他用行动诠释:信仰,不是口号,而是用一生坚守铸就。16 陶华碧:梦想从来不会离开
1947年出生的陶华碧没有上过一天学,却一心研究技术。1996年7月,她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由于“香”,由于“香辣结合”,老干妈的产品已经覆盖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盟、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老干妈在国外被译作“LaoGanMa”,其登上奢侈品折扣网站Gilt,并被
素材积累
誉为全球最顶级的热酱。售价由原本北美华人超市中的2美元变为了近12美元。2015年3月两会期间,这位全国人大代表这样回应记者的疑问,“我不赚中国人的钱,我要把老干妈卖到外国去,赚外国人的钱。” 朱洪生:一位普通理发师的坚持
在丹阳云阳街道的中草巷,24年里,水电价格一再上涨,周边的理发店不断上调价格,但技艺高超的朱洪生现在只收5元。24年来的4次涨价几乎都是在老顾客们催促下,才涨的。朱洪生却有他的坚持:“该多少是多少,做人要实实在在,不能老想着涨价,也不能多收。” 李光耀:19岁时曾被日军逼下跪
1942年,新加坡落入日本人手中,那一年,李光耀19岁。一天,他在街上迎面经过一名日本士兵时,日本人弯弯手指,把他叫回,逼他跪下,李光耀被迫下跪。日本人随后用军靴踹向李光耀。同年2月,日本人对关押的新加坡年轻人实施大屠杀,把他们带到海边,让他们自掘坟墓,然后从后背射杀他们。他在即将被装上卡车前一刻,编出个理由回到营房后侥运地躲过了屠杀。
那段经历,让李光耀刻骨铭心。他说,那一脚不仅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成为国家关键的转折点,因为那一刻,他和他的同胞开始思考,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命运。朴槿惠:绝望锻炼了我
22岁时,她的母亲陆英修在光复节庆祝仪式上被“朝鲜间谍”枪击身亡后,随即放弃法国学业回国代替母亲扮演“第一夫人”角色;27岁时父亲被暗杀后,她带着弟弟妹妹回家,成为家长;54岁时,在扫街拉票中遭遇“剃刀袭击”,“刀口再深一厘米就会危及生命”;弟弟6次涉毒,妹妹公开诽谤自己等。她的自传题目就是“绝望锻炼了我”。袁阔成:品味生活的质量
素材积累
2015年3月2日凌晨,评书泰斗袁阔成先生因心脏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也有人言“听袁先生的说书,真好似看一部电影、一场话剧”。对于我们的父辈,或许中午抑或傍晚放学飞奔回家听评书,也是记忆中乡愁的一部分。然而,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信息爆炸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再重温那种儿时的记忆,称之为“回不去的乡愁”,并不为过。
英国诗人约翰·列侬曾经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事实上,“慢生活”并不表示放弃进步和竞争,而是追求生活的质量与内涵,叩问生活的真谛。21 张新文:一个打杂工的文学梦
现年46岁的张新文1997年离开安徽老家南下深圳打工。2011年来到江苏太仓后,他在一家金属制品厂成为一名“打杂工”,尽管很少有闲下来的时间,但他总是忘不了自己的文学梦想。10年来他已在国内多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300多篇,他梦想自己的作品能够出版,以回报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
作家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因为有了文学梦想,这个打工者已经拥有了无穷的人生情趣和乐趣。先贤祠:法国精神的殿堂
在法国先贤祠里,没有巴尔扎克、莫泊桑和缪塞,也找不到莫奈和德彪西。因为这里安放的伟人,奉献给世界的,不只是杰出的才干和永远的欣赏之美,更是一种思想和精神。比如对雨果,特别强调了他反对拿破仑政变受迫害而流亡英国、比利时19年等。对卢梭则是法兰西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是由他奠定的。雨果、卢梭、左拉等,都不是时代的幸运儿,都是在烈火中找寻并坚持真理。23 褚时健:无法复制的“褚橙”
2002年,身患糖尿病、心肌梗塞的前红塔集团褚时健被允许保外就医。一回到玉溪,75岁的褚时健就向朋友借了1000万元,在哀牢山上种起了橙子。2012年,褚时健种橙十年后,“褚橙”几乎一夜
素材积累
5.浙江高考语文作文 篇五
那是一个停电的夏日夜晚,我拿着点亮的蜡烛在家里走来走去,闷热的天气使我烦躁,妈妈看着我,轻轻地说:“你拿着蜡烛走来走去的样子,像极了天使。”就那么一瞬,有时空转换的感觉,我仿佛真的就成了天堂里快乐的天使,心里是微微感动着的。
带着淡淡的感动,我继续着我的旅程。猛抬头,我望见了那清澈明亮的天空,深邃的。我仿佛看见了好友夸张的笑容。想起了那个迷人的午后,给予我的浓浓的感动。那天我站在学校五层楼高的地方,仰望天空。我的头发在空中飘飞,我的眼睛开始晕眩,我看到天空的云朵以优美的姿势大片大片地蔓延过城市。我不快乐,因为刚刚结束的那一场考试。我在想,是不是所有寂寞的人都爱看忧伤的天空。
这时你跑过来紧紧地抱住我,你打招呼的方式曾使我受不了,可现在我希望你抱紧一点,再紧一点,让我感受你传来的力量。你与我一起仰望同一片天空,你对我说:“喔!亲爱的,你知道天空有那么浓烈的感情吗?我可是强烈地热爱着最后一缕光线照射在云朵里那依依不舍的激情呢?所以再多的不快乐也得遗忘掉,因为我们有那么大那么大的天空。”望着这广博的天空,我的心变得清澈起来。
哦!亲爱的好友,你可曾知道,你给予了我那么多那么多的感动,多得连天空也装不下了。我需要亲爱的你与我热烈拥抱,告诉我我的天空那么大。
继续向前骑着,我遇见了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温柔地对我微笑;看见了卖红薯的老人热情向我招手;碰着了小贩手中大捧的气球;就连行色匆匆的人们也仿佛是我多年的挚友,这一路上有太多太多的感动让我沉醉。我在想:如果没有了他们,这些陌生的人们,我会丧失掉多少的温暖与感动呢?
6.浙江卷高考作文 篇六
明信片与未知星球
我会记得我的作文第一次得100分的那天。那是三年级的一个星期三,语文老师把周记发回每个人手里。我写了自己制作明信片的经过,并使用了“我是明信片”的口吻来写作。周记得了100分,我很有成就感,脑海里出现一个念头:我要当作家。
现在看来,这个梦想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仅仅意味着两个抽屉的稿纸、无数被抛弃的故事开头、辅导班课间的遐想时光,以及两大纸盒的空笔芯。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偶像,钱锺书、卡夫卡、米兰·昆德拉,我越来越熟悉他们的腔调。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表扬,被当作范文引得同学们眼红。
高中,激情依旧。我热爱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罗贝托·波拉尼奥。但从初中起,写作的时间就经常被压榨,被挤入只需要打勾、写日期的摘记本里。我无可避免地意识到,写作和写作文是两回事。那时候我想,或许只有读了文学专业才能自由写作吧?与我的热情形成对比的是高考语文成绩,109分。我的作文只拿了平均分。
我如愿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我在志愿书上只填了这个专业。然而,即使在文学专业,热爱写作的也只是极少数。我的读者依然只有我。文学系进行的是文学研究,而非文学写作;有些时候,文学研究与写作是彼此冲突的。更无奈的是,我和高中时候一样,被大量必修课程分散了精力,很少写作。
事情的转折在四月,学校文学社举办征文大赛。我写了一个名为《蓝山》的小说,没能通过初审。我把它投给文学杂志,经过一年的等待,它发表在《长江文艺》。我想它得到了不错的归宿。写作路途似乎从此变得顺利。
与此同时,我从未感到如此焦虑。多年的私人化写作,让我习惯了在写作时仅仅面对自己的目光。从发表第一个作品起,出于种种因素及考虑,我修改过小说的结尾、删改过高潮部分、更换过地点人名。这意味着不自由吗?我想,不能以简单的二分法看待这个问题。
通常意义上,一个完整的作品,必然经历被写作、被阅读、被发表以及被铭记或被遗忘等过程。一个从未被人读到过的作品,如同一颗遥远的星球,沉默地存在,从不发光,也不曾反射其他星球的光亮,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而一旦被观察者所识别,它就会被命名、被归类、被勘测。它会有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或许不是它的原名,也会被归为某一级的星球序列,这种分类法或许并不科学……但事物注定被观察,也注定被误识,如同我写下的文字注定被误读。我的写作,就像这颗遥远的星球。它曾在孤独中自得其乐,甚至从未意识到孤独;而现在,它被一台两台望远镜所观测,开始为自己的星环颜色、地质成分、宜居状态所焦虑。它得到了关注,就必然会遭受焦虑。得与失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不过,删节并不必然意味着作品质量的下降;只不过对于我本人而言,至今未能彻底适应来自他者的审视目光,就像被监禁多年的囚犯无法适应石室外的火光。即便如此,我依然会写下去,并且渴望被认可,因为我始终铭记作文第一次得到100分的那天。那是三年级的一个星期三,语文老师把周记发回每个人手里。
7.高考作文范文浙江 篇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标题自拟。(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以“虚拟与现实”为中心话题,顺应了时代浪潮,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给考生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实生活图景。但小问题,大道理,又让考生难以从理性思辨的高度和社会批判视野去进行一番哲学反思。依笔者拙见,此话题的内核无疑是对全球视野下现代性问题的理性沉思,也是对时代语境下人类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怀。试题以鲜明的问题导向激发考生的理性批判思维能力,激发大众对人文情怀和人本价值诉求的共鸣。话题的甄选昭示着未来语文教学的价值聚焦,引领教育对学生理性批判精神培养的方向。一言以蔽之,无论从话题本身还是从命题旨趣而言,试题的定位都是值得称道的。
一、试题体现了命题者的时代关切,彰显了全球视野
试题选取人类生存“悖论”问题要求考生展开理性思辨。我们知道,当理性的光芒驱逐了黑夜的幽灵,人类开始逃离被神权奴役的厄运,当理性以其魔法般的威力锻造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史无前例的盛景,人类再度面临对自身命运的深层考量。科技日新月异,技术理性大行其道,人类自身却似乎暂时无法逃离这种被现代文明所宰制的卑悯境遇,现实的人沦为一种缺失批判性、自觉性和主体性的“单向度”个体存在。诚然,科技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消费及娱乐方式,但在这个工业技术时代,在这个微时代,原本属于人的最高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却正在被技术理性所统摄,技术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反过来规制人类自身。当我们置身于分秒必争地刷着“朋友圈”的时候,我们是否该沉静片刻去理性反思一下人类命运的未来走向?显然,试题选择的话题是对现实的一种叩问。
二、试题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能够激发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情感共鸣
毫无疑问,在这个科技兴盛的时代,我们既是“剧作人”又是“剧中人”。当代青年无疑是这个时代的生力军,各种虚拟化的生活、娱乐消遣方式是当代青年的宠儿。诚然,科技革命让人们置身于虚拟现实的画卷,虚拟化的生活、生产、消费及娱乐方式已经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试题以鲜活的感性现象直接介入考生的生活视线,能够使考生迅速回归现实,与生活对接。正是对这种具有公共性问题的感性再现和思索,凸显了话题的现实性和生命力。然而问题来了,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的时候,你是选择拥抱这个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抑或与其保持适当距离?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显性到隐性的叩问,这是对考生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挑战。而这恰恰是当下的教育应该理性反思的问题。
三、试题通过对现实的反思激发考生对科技时代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透射着浓烈的人文色彩
任何有共性的问题一般都能引起大众的共鸣,无论是关于人生哲学,或是关乎社会百态,若只能激起少数人的情感互动和共振,则可能会招来诟病。高考作文话题的选取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话题的甄选务必以整体视域做到统筹兼顾,其中就包括话题是否具有公共性,这也关乎教育的公平正义问题,也是在命题过程中贯彻人本理念的体现。浙江高考作文试题关于“虚拟与现实”的话题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省情、贴近广大考生生活实际,那种斥之为“虚拟:农村考生的鸡肋”的责难不免有些形而上学的怪调。
纵观浙江省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的变迁,其对人文性的彰显是越来越鲜明的,“虚拟与现实”话题以现实的生活图景为蓝本,让我们透过现象去揭示现象背后的关乎人的本质的问题。面对越来越虚拟化的未来世界,我们是激情拥抱还是理性审视?是甘愿被技术奴役还是积极复归主体性价值?显然贯穿其中的最高基调便是人的解放问题、人的终极关怀问题。然而,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要义。通过理性审视后的辩证批判,凸显了人这一主体性的存在。此外,“虚拟与现实”这一话题的选取似乎超越了以往话题的文艺范式,命题视角似乎也有向人类社会纵深领域探寻的倾向,希望通过公共参与和理性批判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愿景。青年学生理应对这一愿景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四、试题不仅为教学实践起到了方向引领作用,而且对教育的终极旨归提出了重大课题
8.高考作文范文浙江 篇八
一考生
有位诗人曾经说过:“当一个人意识到一颗钻石比一个玻璃球珍贵时,这个人已经可悲地长大了。”历代的文人墨客都会感叹年少的纯真、美好,悲慨于成人的纷繁与忙乱。行走在岁月的匆匆之流中,我们渐渐忘记了用树枝搅乱泥沙的方法,忘记了获得一根棒棒糖的幸福与满足,忘记了第一次学会骑自行车的欣喜与兴奋;在岁月的匆匆之流中,时间用她那温和的武器消逝了我们的单纯,我们的快乐,我们的童年。
然而,当这个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感慨社会的繁忙、人心的险恶,想要远离城市、远离喧嚣,想要重返童年,重回到那个有白雪公主陪伴、用童话与美好堆叠成的世界中时,我只想问他们一句:长大了就是那么令人恐惧的吗?时间的流逝就是那么令人害怕的吗?
人生是一种平衡的艺术。没有花朵的逝去,哪来果实的收获?没有高昌古国的逝去,哪来现代文明的辉煌?没有童年的逝去,哪来成人的练达与睿智?或许童年的美好是值得泰戈尔为她一再歌吟的,但是成熟的美丽却更显韵味与厚度。张曼玉的美在于她眼角的皱纹与她举手投足间的韵味,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是决不会如此的。苏轼的豁达与可爱,在于他宦海沉浮,历经磨练,而终究显现出他那宽阔的心胸。时间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但同时也获得了许多。人生就像一个走进走出的教室一样,总有人会离开,但也有人会进来,你永远不可能把世上所有的人都挤进这个教室。
卢梭说:“上帝让我们在生命中重新获得童年。”我觉得,这个童年并不就是年少时那个懵懂无知的童年。一个无知者的快乐是浅薄的,并没有多大意义。而当一个人历经磨难后获得的快乐才更具意义。其实,我们在失去了那个童年后,才获得了更多的童年。我们可以像孩童那样拥有快乐,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因为历经海水冲刷的礁石是光滑的,同样,历经岁月折磨的心才更纯真,才更能与上帝进行交流。
所以,请停止那些无病呻吟的感叹,世界本该如此,生命本该如此,不要一味地逃避成人的苦难。记住,我们行走在消逝中,也生活在拥有中。
[点评]这位考生对人生确有大认识。起笔先写时间使纯真的童年消逝,伴随而来的是纷繁、忙乱与人心的险恶,然后陡然一转,在发出“长大了就是那么令人恐惧的吗?时间的流逝就是那么令人害怕的吗”的质询后,作者的目光进入一个新视界,看到了消逝中诞生的一个个新的生命——辉煌、成熟、更显韵味的生命,从而得出了“我们行走在消逝中,也生活在拥有中”的结论。文中的例证、引证、比喻论证均很妥帖,“因为历经海水冲刷的礁石是光滑的,同样,历经岁月折磨的心才更纯真……”等妙语更令人啧啧称赞。综观全文,作者有关“消逝与拥有”的思辨豁达而大气,不仅超越了稚嫩,也超越了故作老成的做作,能在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无处告别
一考生
我总是可以看见一树一树的沉香花,洁白的花瓣,随风飘落,用一种寂寞的姿势,纷纷扬扬,华丽流转,好像我年少无知的往事、我不谙世事的童年。
走过旧街南边的老房子,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铁门已生出暗红的花纹,墙上的爬山虎绿意盎然,清冷缠绕,仿佛纠结在心中的往事;凉风吹开记忆之门,从前的一幕幕光影重现。
那么多那么繁盛的沉香花,开在记忆的每一个角落,暗香浮动,不经意间便会伸出一只柔软的触角,撩拨心弦。
童年,是菜园里菜叶上安静蛰伏的七星瓢虫,是明媚阳光下天真纯洁的笑脸,是打碎瓷碗后等待责备的惊恐,是考试得双百后一路狂奔的气喘吁吁,是手牵手的真诚,是泪水的透明清澈,是甜,是喜,是张开双臂拥抱梦想的毫无畏惧……每一个人的童年都各不相同,然而每一个人的童年又何其相似!还有哪段时光有如此魔力,可以让我们反反复复地找寻?一生中最纯净无瑕的东西,都埋在那个叫童年的地方,那里埋着善良,埋着懵懂,埋着第一次的悸动和害怕着的甜美。
哦,我要如何同你挥手道别,我的童年?
岁月如潮水,凉凉地漫过每一寸皮肤;又如春天里的花粉,一阵风过,散溢在每一个鲜美而生动的角落,不知经年。
成长,是一个美好而疼痛的过程,我们一路走来,记忆被一件一件地丢弃,我们唱着歌,行走在消逝中。那些酸甜的过往,我们无处告别,也忘了告别。
我的视线落在老房子门前的石子路上,忽然之间,心就痛了。总是以为明天以后还有明天,然而就在我们一路踢着小石子,踢踢踏踏头也不回地向前行走时,我们的纯真年华已在潮涨潮落中逝去。时至今日,才忽然有种永远失去的感觉,才知道自己原来是这么舍不得也放不下。
哦,那些美丽纯然的感情,无处告别;那些失去了歌声的夜晚,该用怎样的微笑安慰?
停留了片刻,我重新踏上了路途。因为前面有更繁盛的日光,也有更精彩的风景。
老房子里住着我的童年,而我的青春、我的理想,在远方。我们要向前,矢志不渝地向前,哪怕曾经的快乐在身后渐渐消失,也不能让我们的脚步有丝毫错乱。
不需要流泪,只要抬起头,抬起头看满天的流光飞舞。那些稚气的眼眸,那些白衣飘飘的岁月,三月的碧桃六月的银杏十月的丁香,那些奔跑的足迹,那些汗水,那些童年的约定,那些风里的歌,歌里的梦,都在此刻交错纷呈,甜甜的迷惘,酸酸地释放,像一部无人放映的电影,拉长,拉远,最后消失不见。
哦,那些曾经温暖了我心灵的日子,无处告别。
是的,我们无处告别,也不需要告别,只要朝前看,紧握手中的分分秒秒,童年的列车渐行渐远,而属于我们的光明前程才刚刚开始。
现在我想好好睡去,在梦里流完眼泪。等到醒来的时候,我又可以看见前方的阳光远远地照射过来,身旁是一树一树的沉香花开……
然后,淡定地微笑,嘴角弯成美好的月牙,伸出手臂,踮起脚尖,拥抱未来……
[点评]阅读这样的作文,面对“暗香浮动,不经意间便会伸出一只柔软的触角,撩拨心弦”、“甜甜的迷惘,酸酸地释放,像一部无人放映的电影”之类才情洋溢的吟诵,不应当是评判,而应当是欣赏。文章名为“无处告别”,实为“处处告别”——向童年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告别,向蛰伏的七星瓢虫、纯洁的笑脸、等待责备的惊恐、手牵手的真诚、那老房子门前的石子路……告别,因为“我的青春,我的理想,在远方。我们要向前,矢志不渝地向前”,因为“属于我们的光明前程才刚刚开始”。文章由“凉风吹开记忆之门,从前的一幕幕光影重现”开启思维,用优美的文句铺排叠唱。诗意的语言,动人的真情,使似已落入俗套的“回想童年”显得超凡脱俗。
伤逝的桥
一考生
行走在莺飞草长的江南,所见最多的是江南的桥。桥是江南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江南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南多水,星罗棋布的河道造就了桥的天堂。行走在江南,不经意间在粉墙黛瓦间飞落一虹,向我铺开了一幅绚丽的画卷。
江南人住惯了青青水岸。桥,是他们生活中不折不扣的一部分。江南的桥,谦和、慈爱,宛如那安然慈祥的母亲的眼神,柔柔的,弯弯的,让游子的心紧紧地依靠。江南的桥又是谦卑的,谦卑得就如一匹忠实的老马,静静地卧在青青两岸,任车辙深深,人来人往。
江南的桥从来都是安定祥和的,它不会像赵州桥一般横卧两岸,历千年仍旧英姿焕然;也不会像卢沟桥一样在血色残阳中,凝视一段历史的兴衰。江南的桥,永远学不会北方桥的老气横秋,它只会站着,静静地,安详地,任由青藤布满额角,讲述这一方的沧海桑田。
江南的桥,从来不用背负沉重的历史兴替,也不用镌刻多少壮语豪言,只是静静守望千年,看花开花谢,云卷云舒。
行走在江南,伤逝的也是江南的桥,便如那回眸深望的老牛,纵然千万个不愿,但总止不住消逝的脚步。
伫立桥头,能否还有那斜晖脉脉、摇橹声声?桥,便如那一蓑烟雨的迷梦,一刹那,与我擦肩而过。
岸头飘来的油纸伞下,是否有那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高高围墙中等待跫音再响的,是否是那如莲花般不落的容颜?青青苍苔中,滴入的丝丝冷雨,是否是那个在春寒料峭中回顾的游子的清泪?江南的桥,是思妇眼中的望眼欲穿,是游子心中的离愁别绪。只是,随着那一个多雨而青色的时代如一江春水般东去。
江南的桥,更像一首怨词,细细地愁,微微地怨,让满窗摇曳的斑斑竹影为它铭记。
江南的桥,纵然看遍风花雪月,历经鸿庐竹雪,但免不了伤逝在时代的脚步声中。是的,它旧了、老了,青青的苔再也承受不住时代那剧烈跳动的脉搏。
我行走在江南,只有那钢铁大桥下的列车呼啸。桥,真的在黯然远逝。不知道,那没有二十四桥的芍药们,能否再看到诉说不尽的冷月波心?也不知道,这断桥上行色匆匆的游人,能否再续一段美丽的神话?
[点评]这位考生独具慧眼,巧于化虚为实,善于“半瓣花上说人情”。他(或是她)以“桥”为标志性意象,描摹出江南的神韵、世事的变迁以及“江南的桥……免不了伤逝在时代的脚步声中”的命运,仿佛点染呈现了一幅清新动人的水墨画卷。作者巧妙化用诗词歌赋,把它们自然地融入文中,又似以江南丝竹为伴奏音乐,意蕴倍增,兴味倍添,给读者以美的感染和悠悠不尽的回味。
行者无疆
一考生
行走在昨日,昨日在我脚下凝成行吟的诗。
行走在今日,今日在我眼前化作玫红的日。
行走在明日,明日在我梦里延伸成万里无疆……
——题记
很久之前就知道,人类的历史是行走的历史。从东非高原开始行走,走到了欧罗巴,走到亚细亚,走到阿美利加,走到澳大利亚,走过了多少的时光,让几多过往成为历史的尘埃,留下孤单的高塔,伫立在萧萧风中凝视斑驳的光阴。
消逝的,不等于消失的。在这里,或者在那里,总是留下星星点点的痕迹,等待你去看、去听。无论是留在潮湿丛林中的玛雅祭台,或是留在羊皮纸上的荷马史诗,那些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回忆,总是在那里,面带微笑,等待着所有行走中的后人,去拥抱,去赞美。
不知道是谁说的,失去的或者得不到的,总是最值得赞美的。所以我们在历史的门后赞美那些早已不再为我们所拥有的辉煌过往。我们已经不再是刚刚站立的猿人,也已经不再是披着亚麻长袍在亚德里亚海边沉思的哲人,更不是在教会的十字架下祈祷的众生。我们叫自己,现代人。
拥有200年之前完全无法想象的技术,拥有500年前完全无法比拟的速度,拥有1000年前完全无法拥有的坚船利炮,拥有2000年前完全无法享受的所谓民主,我们却深深地迷茫着,在这样失控的速度当中,一直在行走的我们,要何去何从?我们看向过去,在人类刚刚诞生的时候,深沉的纯净的思考,自惭形秽;我们看向未来,不可知的秘密在银河中若隐若现,我们茫然不知所措。
于是我们问自己:我们,走向哪里?
于是我们说:向前走吧,因为我们的先祖,总是坚信着我们走向的是前方,而从不是毁灭。所以走吧,走过那些消逝的消失的,走过那些精彩的惨烈的,走到房龙笔下那个遥远的外面的世界,然后不管是否面朝大海,不管是否春暖花开,我们可以笑对先人,也可以直面后人。因为我们从没有停下,我们的道路,一直向前。
没有人能一直年少,我们也是;没有人能永远单纯,我们也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停滞的,只会成为那一粒尘埃,缓缓飞起,又缓缓落下,最终依旧是幻灭。只有向前,向前,向前,我们才能猜测所谓永远的样子,我们才能拥抱永恒的影子。我们生于行走,活于行走,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相信行者无疆,我相信大道无痕。即使身后留下的轨迹只是深深浅浅,已然看不清晰,我们依然在行走,行走在消逝中,消逝在行走中,却永远不会停息……
[点评]本文作者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观照人类,认为“人类的历史是行走的历史”,从史前说到现在再展望将来,最后点出“我们依然在行走,行走在消逝中,消逝在行走中,却永远不会停息……”,读来发人深省。语言上,文章多用短句,如“总是在那里,面带微笑,等待着所有行走中的后人,去拥抱,去赞美”、“我们叫自己,现代人”——这样的句子自然流畅,毫不拖泥带水;不少语句有言外之意,如“我们从没有停下,我们的道路,一直向前”、“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停滞的,只会成为那一粒尘埃,缓缓飞起,又缓缓落下,最终依旧是幻灭”——这样的句子紧扣话题又饱含哲理,可谓语意丰赡。
9.高考浙江卷作文 篇九
有人说,得失可化作经验成为下一次的起点;有人说,得失是人生末尾必将面临的终点。我翻开书,一字一顿地读:“一条破老的白帆,漏去了清风一半,却引来海鸥两三。”
于是提笔写下:得与失就是存在与成长的过程,漫看得失,脚踏实地,而前路有光。
“眼看他高楼起,想见他高楼塌……”水银灯泄,戏腔凄凉。何为得?何为失?得失幸厄,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尼采论述日神和酒神的文字极其精妙:“如果人生是场喜剧,那便要恣意潇洒地演这部喜剧,不要埋没了喜剧的璀璨与辉煌;而若人生是场悲剧,也要有声有色地参演这部悲剧,不可失去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如酒神的浪漫恣意。”其实,人生本就是喜剧与悲剧相结合的一场大戏。穿过纪德口中“人生的窄门”,便“自有公平与正义的冠冕为我留存”;走出对于得失的琐碎哀怨,方可“拥抱荒漠之外的恒星。”
丹青之妙,在于花敛容、日藏光、月遮羞;霞光之美,在于朝霞之辉煌和晚霞之绚丽无法共存。川端康成夜半失眠,却看到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梭罗垂钓于瓦尔登湖,方可砍下一段青青的山核桃木做楔子。离开耶鲁殿堂的秦玥飞,得到的是黑土麦田的广阔蓝天;躬耕于金黄稻田中的袁老,又何尝不满足于丰衣足食的盛世景象?
既怀殒身之志,则必要面对前方路阻且长;可若不是天命赫赫,怎可生出坚强与希望?人生吊诡之处正在于此,一路得到,一路失去,得失互为所倚不断变化,不变的是我们一直走在路上。奋斗的路,发展的路,实现梦想的路……脚下步履不歇,回首仍有脚印,前路纵有坎坷,未尝不是光明。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数,得失难量。”许多人面对《浮生六记》中的这句话想必要惭愧了,因为他们眼中的得失,无非名利二字了了。利己主义的沼泽中,一只只蝜蝂小虫挣扎不已,见利而不见害恰如鱼见食而不见钩。然而高处总有一些伟大的身影提醒我们:乱世纷纭,应立清明之心;乱花迷眼,掸衣故有清辉。且将得失视为过程,稳步前行。得,不恐惧其失去;失,便也藏有希望。
哈姆雷特问霍拉沃:“我是幸还是不幸?”霍拉沃机警:“一切均在心牢笼中自我抗争,平静乃容,那前路便有光。”
幸与不幸,不恐不惧,漫看得失,切莫在意,永葆清醒,永葆希冀,那便如霍拉沃所言:“前路,便有光。”
10.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篇十
我走进一家酒楼,茶楼酒肆,熙熙攘攘,我穿过酒廊,只见一个身着蓝衣眉眼不俗的女子拿着一份报纸走过,我觉得她很面熟,便小心上前,问她:“小姐,请问发声什么事?”
只见她双目炯炯地打量了我一秒,微笑道:“女权运动正轰轰烈烈,姑娘可有什么看法?”
我感觉她身上有一股女侠之风,心生敬意:“我很赞同,希望尽我绵薄之力。还有,我孤身一人,愿小姐……”
她温柔一笑:“以后你可以叫我张瑾。来吧!”她伸出了手,“跟我来”
我握紧她的手,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
瑾给我安排了一个女子学校的宿舍房间,我为学校做一些编辑之类的工作以谋生。瑾是女权运动的一员,已婚,丈夫王氏,并已有一个儿子。
她常常和他的好友英、豪一起饮酒赋诗,对月抚琴,谈论时事,人称她们“潇湘三女杰”。我经常静静坐在她们旁边,觉得心中敬意更加蓬勃,可惜我才蔬学浅,只能在背后支持她们。
有一日我问瑾:“现在外面这么动荡,你参加革命,不怕吗?”瑾一笑:“这是我的梦想。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若没了梦想,我又何谈欢愉?”我拉住她的手:“我支持你”。
瑾匆匆抓起包裹,目光坚定:“我要走了”我心生担忧:“日本那么远,你自费东渡留学,不会过得很艰苦吗?”她的声音纯净清澈:“如此的燃情岁月,不倾尽一切圆梦,救国救民,更待何时?”
我眼泪盈眶:“保重,我等着你的归期。”她拥抱了我,便转身离去。我拉起蓝帘,看着她渐行渐远。这个女子,总是坚强勇敢得让人心疼而敬佩。
我是从瑾的朋友麟哪里得知瑾回国的消息的。瑾一回国就加入了光复会,国内革命形势轰轰烈烈地发展。瑾为了不牵连家庭与丈夫离婚,与家人断绝关系。
如此的巾帼之威、一腔孤勇,在这乱世枭雄的变幻里,她当真是一个传奇人物。
我只能在她累时,让她在我新开的茶店里小憩一会儿,听她讲他国外的经历。纵时光冗长,人生不易,我却觉得她的人生是不悔的。当然,我是之后才这样认为的。
我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麟起义失败被捕,麟的弟弟伟的供词牵连了瑾。周围的人都在劝瑾离开逃难,她坚定不移:“革命要留学才会成功。我意已决。”
我满眼泪水,忆起初见时她的样子,她诉说时事时的侠气,她被捕时的大义凛然。
在那个刑场,我拼命拨开人群,撕心裂肺地哭喊:“瑾,不要!你不能死……”
她仿佛没听见,只是淡然一笑,向刽子手要了笔纸,写下一些东西。紧接着手起刀落,我的心惶惶然坠了下去。
在后来,我得知了瑾最后写的是什么。——秋风秋雨愁煞人,愁尽千古,壮志未酬,佳人已逝。我忆起她临走前,我问她:“瑾,你后不后悔?她眉眼盈盈,一如往常的端庄:“怎么会?”
我恍然醒来,窗外浙江山依旧,可风云人物不再。原来与瑾相处的时光,只是梦一场。
11.高考作文范文浙江 篇十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解读】
踏着生活的节拍,在时代的浪尖上舞蹈;融入时尚元素,与高科技无缝对接。穿行于“虚拟”与“现实”之间,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心灵撞击怦然有声。这是2016年高考作文浙江卷命题给人的总体印象。面对这样的作文题,在素材的运用上,我们也应该以生活为中心,向外发散,捕捉人与生活、时代与生活、科技与生活等多重素材,大胆而有个性地进行表达。
就人与生活而言,有人追求喧闹的生活,有人追求宁静的生活;有人追求物质的生活,有人追求精神的生活;有人追求“虚拟”的生活,有人追求真实的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这方面可选择的素材比如说梭罗的《瓦尔登湖》、沈从文的《边城》等,尽可能以自然、质朴、纯净的美景来反衬喧哗、繁杂的世界,在对比中呈现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就时代与生活、科技与生活而言,要真实地呈现当今时代的社会生活素材,如材料中所提供的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众包”“众筹”“低头族”“抢红包”“刷朋友圈”等等,这些素材的内涵指向,要注意其两面性,一方面“虚拟”现实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也在侵蚀着人们的灵魂。在列举这些素材的时候,要注意在对比中分析,强化思辨意识。
此外,还要注意搜集一些名言素材,有思想的名言素材,会使文章更有深度。如狄更斯的名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就写出了这个时代的特征;再如卢梭的名言“原始社会最美好”,也从某个角度写出了对自由、纯朴与宁静的追求。又如《菜根谭》里的名言“世人被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云白山青,花迎鸟笑,静心焉尔矣”,则阐明留守心灵纯净,保持内心世界真实的重要性。“引经据典”的名言使用,不但是考生深度思考的表现,更为文章增添文采,体现人文素养的积淀。
得素材者得作文,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做到广采博收,就能在自己的作文中对症下药,恰到好处,与观点有机融合,收到最好的运用效果。
【高分作文一】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浙江一考生
自二战中一台图录机发明,网络遍及全球,虚拟世界一点点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曾以为这些被我们人类所创造的机器只是一段服务于我们的无智的程序,但当谷歌阿尔法狗轻松打败棋王,当人类在自己类引以为傲的思维创新领域被人工智能轻易战胜时,我们不能不正视AR、VR将在未来扮演的角色,当“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虚拟比真实更真时,我们是否还需要费力区别这两者?
【素材运用亮点1】“谷歌阿尔法狗轻松打败棋王”,这是最新社会热点素材,时新而具有科技含量,用在这里阐述“虚拟”的重要作用,鲜活而引人入胜。
于是便会有人视VR为猛虎洪水,悲观地认为若我们允许虚拟进入、干涉我们的生活,人类便将灭亡,而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虚拟蓬勃发展带来的利处是明显的。VR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购物、看病、交流、娱乐的定义都将被改写。想象一下,那些生下来就被认定残疾的人,那些自以为一生都无法看到光折射下的七彩人间,无法用脚接触泥土的人们,在拥有VR后可以再一次认知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残疾,一些因经济原因无法见识世界的人也可借此开阔视界。虚拟是在帮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世界,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虚拟使人更加为“人”。
【素材运用亮点2】多角度列举事实,阐述VR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VR的实用价值和人性价值都在素材中得到体现。
我从不反对虚拟与生活的结合,但在我们欢喜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时,我更想提醒,我们不能一味地沉浸于虚拟中,从而被虚拟所奴役。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一味甚至盲目地赞美虚拟,甚至将虚拟当作全部的人生并以此为平常,人类便将失去他最宝贵的东西——人性及思维创造。若我们完全拥抱这个虚拟构成的新世界,沉迷于虚拟对我们感官上的刺激,我们便会渐渐依赖虚拟,从而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
【素材运用亮点3】语录素材——尼尔·波兹曼的名言:“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一针见血指出人类沉迷于虚拟的后果,加强了理性论证,体现出作者的文化底蕴和素养。
我们对虚拟保持距离,是因为我们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可以营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內心。
事实上,虚拟与真实的靠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似,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考虑一个问题,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人”,终究与我们创造出来的虚拟有什么区别?人区别于其它的地方究竟在哪里?
我认为,这便是人性,便是人愿超越“人”的思想,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所言,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人应当被超越,若我们沉迷虚拟,我们便将停滞。我希望,我们应该在VR的帮助下,更好地追求更高的东西,VR为物,应被我所用,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人类将进化为尼采所预言的“超人”。
【素材运用亮点4】语录素材——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所言,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为我们善于利用VR提供了依据。人要不拘泥于物,更要超越事物之上。
nlc202309091240
虚拟让我们更加成为人,并借此我们应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人应超越虚拟、真实。
【阅卷总评】当别人“拥抱”或“远离”虚拟世界时,这篇文章却别出心裁地提出:“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这就显得立意高远。文章开篇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指出“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办?然后,主体部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先阐述虚拟的优越性,虚拟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便利,再阐述“沉迷于虚拟”的种种危害性,从而阐明“我们对虚拟保持距离”的必要性。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并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充满鼓动性,格调高昂,振奋人心。
【高分作文二】
记得拥抱这温暖世界
浙江一考生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在这纷杂的时代里,我们沉溺于虚拟现实带给我們的那些快捷,却再也难觅“春来草自青,纷纷花自落”的那片娴静。
【素材运用亮点1】开头引用诗句“春来草自青,纷纷花自落”描述现实生活中的那片娴静,告诫我们不要沉溺于虚拟现实。
我欣赏现在科技带给我们的一切,但我也不愿遗弃了这生我育我的世界。华灯初上固然繁华,但若因此错过了星汉灿烂只会是得不偿失。我愿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与虚拟现实保持适度的距离。
一颗红豆,一片花瓣,这大千世界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视觉的饕餮盛宴,更是心灵的洗涤,而这正是虚拟现实所无法比拟的。没有踏过天涯海角,怎能成为“举酒邀明月,折枝向美人”的西晋名士?没有“散发弄扁舟,泛舟赋赤壁”的雅致,又怎能叹出“人生有味是清欢”的感慨?没有见过悬崖上的流岚雾霭,又怎会有“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沈从文?一味地在虚拟世界中蜷缩一隅只会让自己日渐消沉,看看这美丽的世界才会带给我们丰富有滋味的人生。正如高晓松在歌中所说,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素材运用亮点2】以西晋名士、苏东坡、沈从文、高晓松等人的有关素材,论证这美丽的世界带给我们丰富而有滋味的人生,这些素材从古到今,富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还记得那“乘风而来,驾风而去”的宫崎骏吗?这位老人在动画的变迁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原则:不用电脑作画,只用手稿。虽然他也会在某些方面借助现在的高科技,但他却懂得适可而止,懂得在虚拟面前“望而却步”。为什么会有《千与千寻》的奇迹?因为这背后有着千万张的手稿。拥抱这世界,去感受,去触摸,让它教会我们去做“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去做“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李叔同。
【素材运用亮点3】以宫崎骏为主要素材,以林徽因和李叔同为次要素材,一详一略,主次结合,论证真实生活的无比美好,从而表明谨慎对待“虚拟”现实。
当然,与虚拟现实保持一定距离并不是全盘否定。既然虚拟现实带给了我们便利,我们就应当去利用它。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不能随波扬帆就意味着淘汰,就意味着你会被淹没在这时代的潮流里。不过也正如尼采说的:“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不能保持自己初心的人,终会在虚拟的泡沫中迷失自己。与怪物战斗的人,要小心自己不要变成怪物。当你在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不为虚拟所束缚,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事。
【素材运用亮点4】引用语录素材——尼采说的“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之名句,论证保持初心的重要性,强调要正确对待“虚拟”现实,不为虚拟所束缚。
怀抱着一颗渴望踏遍天涯的初心,在徜徉于虚拟现实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去转身拥抱这明艳的世界。
【阅卷总评】本文在论述的过程中,把感性论据与理性论据紧密结合起来,所选材料丰富多样,内容恰当充实。在文中,苏东坡、沈从文、宫崎骏、林徽因、李叔同等名人素材信手拈来,强化了观点的表达,还有很多的名言名句点缀其中,大大地增加了文章的容量,使文章内容充实丰富,既加强了论证又增添了文采。
编辑/李跃
12.管窥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试题 篇十二
●操作虚拟化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评价时肯定有很多操作性题目, 笔试化以后, 学生在解题时, 就必须基于已有的感性体验和实践经验, 在大脑中能够虚拟地“操作”信息技术工具, 完成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环节, 方能得出答案。例如, 2009年9月卷必修模块的第17题:
小金在IE浏览器的“整理收藏夹”对话框中 (如下图) , 进行了如下操作:
(1) 单击“创建文件夹”按钮, 并输人文件夹名“新闻”;
(2) 将“新华网”拖曳至“新闻”文件夹中;
(3) 单击“电台指南”;
(4) 单击“删除”按钮, 并确认。
完成上述操作后, 图片右侧框中文件夹和网页链接的数目分别为 ( )
A.2, 5 B.3, 5 C.2, 6 D.3, 6
该题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 要求学生推断操作结果。学生在答题时, 必须根据题目描述的每一个步骤, 对照图示在大脑中“虚拟操作”, 回忆或者想象出每一步操作后的结果, 才能得出答案。其实, 大部分的综合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学生在回答这些题目的时候, 必须有相应的实际操作经验, 而不是死记硬背的静态知识。学生的“虚拟操作”能力必须以平时的实际操作经验为基础, 在当前笔试背景下, 我们不仅要加强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体验, 还应该加强学生对操作方法的思路整理、因果分析和细节注意等思考训练, 重视培养学生的“虚拟操作”能力。
●题材生活化
综观信息技术高考试题, 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小王或小李等人的生活情景和某年某月的社会时事的题目很多, 知识考查点融入到生活情景、社会热点之中, 改变了过去的纯知识性考查。这是新课程试题的突出特征, 一是避免题目描述过于枯燥和抽象, 二是侧重考查学生的活学活用能力。例如, 2009年9月卷必修模块第15题:
暑假期间, 小江意外收到一条手机短信, 称他被中央电视台某节目组抽为幸运用户, 获得了高额奖金及奖品若干, 但要先交税及手续费。让他汇款到某一指定账号。下列对此类信息的评价及处理恰当的是 ( ) 。
A.信息可信度高, 可以直接将钱汇到指定账号
B.信息可信度高, 与短信发送者核实后再汇钱
C.信息可信度较低, 但机会难得, 先汇钱过去试试运气
D.信息可信度低, 可通过中央电视台官方渠道核实或举报
该题是以我们也有可能会碰到的生活事例为题材背景, 通过对特定生活案例的分析, 用来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信息的鉴别能力和处理态度, 内容充实而具体, 不是纯知识性的枯燥问答。
再如, 2010年3月卷多媒体模块第2题:
小波暑假外出旅行, 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些风景照, 其中某些照片由于天气原因拍摄效果不好, 他想对这些照片进行加工处理, 最合适的软件是 ( ) 。
A.Dreamweaver B.Authorware
C.Photoshop D.Flash
该题也是以现实生活中可能会碰到的应用事例为题材背景, 要求学生根据特定的任务快速地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一方面通过这些事例激发学生兴趣或某种情感, 另一方面通过这些生活事例更能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因此, 在平时教学和复习中, 都应该重视实例教学和情境教学, 加强信息技术知识方法跟生活事例的联系, 充分挖掘跟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教学题材, 可设计一些知识原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题目来训练学生, 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知识时代化
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 一些新的概念、术语、硬件、软件不断涌现, 使得教材内容永远落后。而信息技术高考试题也是与时俱进的, 少数试题中可能会出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概念。例如, 2009年9月卷必修模块第8题:
目前移动通信运营商大力宣传3G手机, 这里“3G”指的是 ( ) 。
A.手机中存储卡的存储容量为3GB
B.手机能够收发的短信容量为3GB
C.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D.第三代手机制造技术
该题是考查书本上没有的关于3G的新术语名词, 如果平时不关注学科新发展, 如虚拟现实、蓝牙技术、无线技术、智能技术、网格计算、云计算、电子商务等, 学生就有可能不会答题了。
●一题多变
综观四份信息技术高考试题, 我们还会发现同一个考点在不同试卷中出现是灵活多样的, 如二进制的表示规律“n个二进制位最多能表示的不同信息个数是2n”知识点在不同试卷中的命题形式:
2009年3月卷必修模块第16题:某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有一个6位的“跳板开关”, 此开关每一位都只有“打开”和“闭合”两种状态。这个“跳板开关”最多能表示的状态数为 ( ) 。
2009年9月卷必修模块第16题:有一种利用打孔透光原理设计的简易身份识别卡:每张卡在规定位置上有一排预打孔位, 读卡器根据透光检测判断哪些孔位已打孔, 哪些未打孔, 从而识别出卡的编码。如果要设计一种供1000人使用的身份卡, 则卡上的预打孔位至少需要 ( ) 个。
上一题是已知二进制的位数 (6位跳板开关) , 求信息状态个数;而下一题则是已知信息状态个数 (供1000人使用) , 求二进制的位数 (卡上的预打孔位) 。这两题的已知和求解恰好相反, 说明考试的知识点是不变的, 而出题形式可以灵活多样的, 想真正理解和掌握某一个考点, 就要做到举一反三, 既会正向思考又会逆向思考, 换到另外例子中也能够触类旁通。
●暗藏陷阱
每一次信息技术高考结束后, 我们给学生核对参考答案时, 总会发现有几道试题很出彩, 令学生有意想不到的惊讶。以2010年3月卷必修模块第16题为例:
要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 可以从预防、检查和杀毒三方面着手, 下列属于积极预防的措施是 ( )
(1) 对重要数据进行定期备份
(2) 对下载的共享软件要在查杀病毒后使用
(3) 发现计算机运行不正常后安装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4) 为操作系统设置自动更新, 及时安装补丁程序, 堵住系统漏洞
A. (1) (2) (3) B. (1) (2) (4)
C. (2) (3) (4) D. (1) (2) (3) (4)
很多学生想当然错选D, 而正确答案却是B。关键在于对第 (3) 条措施的判断, 这条内容是正确的, 只不过它属于查杀措施而不是预防措施, 很多学生因没有注意到这点就出错了。如必修模块第19题的第⑸小题部分学生将“吞吐量变化最小”看成“吞吐量最小”而选错, 必修模块第20题的第⑸小题部分学生将“音乐播放次数”看成“循环播放次数”而填错, 这类题目表面看似简单, 背后却暗藏陷阱。因此, 复习中我们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审题的仔细意识和认真态度, 注意细节, 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影响得分。
13.浙江卷高考作文 篇十三
故事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记忆。人们通过故事来传递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人生经验。无论是《灰姑娘》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小红帽》中辨别善恶的能力,还是《哈利·波特》中勇敢面对困境的勇气,这些故事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成长。故事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只要我们勇敢面对生活,我们就能创造奇迹。
故事还能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民族的特性。例如,《红楼梦》展示了中国古代贵族的生活画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追风筝的人》则讲述了阿富汗的历史和文化,展现了阿富汗人民的坚韧和乐观。这些故事透过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描绘,让我们对一个民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故事的影响力还远不止于此。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在人际交往中,一个好的故事胜过千言万语。它可以消除隔阂,增进理解,让我们更好地交流和沟通。在职场中,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能更好地展示你的才华和能力,让你脱颖而出。
然而,故事的力量并非人人都能意识到。有时,我们过于关注事实和数字,而忽视了故事的魅力。例如,在商业广告中,数据和事实可能比故事更具有说服力,但是,如果一个品牌的故事能够打动人心,那么它的影响力将远超数据和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的力量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自于我们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一个好的故事需要具备真实性、情感性和启发性。只有真实的故事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只有富含情感的故事才能打动人心;只有具有启发性故事才能启迪人们的智慧。因此,故事的创作需要我们深入生活,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另外,故事的传播也离不开合适的渠道。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为故事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渠道传播故事,让更多的人受益,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时,我们就需要借助一些创新的方式,如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来吸引观众,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和感动。
14.高考作文范文浙江 篇十四
一、强调实验操作
例1(2009年浙江)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1中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选填“甲”或“乙”).
解析:在这之前的高考试题中,游标卡尺考察集中在读数上面,总在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之间互换.这道试题是考查游标卡尺方式的重大突破,它考察了学生有没有理解游标卡尺的结构,有没有亲自做过实验,做的过程中,有没有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为什么这么操作,一道突破常规的好题.答案:选“乙”.
二、突出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例2(2012年浙江)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用作图法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___N/m.
(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其读数为__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 N,请在答题纸上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
(3)由图得到F合__N.
解析:该实验题通过照片提供真实的实验情景,既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仪器读数、数据处理等基本实验素养,又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的拓展与探究;体现了新课改对知识的获取过程的关注.同时要关注一些细节,读数中的估读问题、有效数字位的问题.作图的精确度问题,答案要在参考的范围内,作图必须非常的精确.
答案:(1)根据表格的数据,作图3如下,由图线斜率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54 N/m;(标准答案53±2)
(2)读数时估读一位,F=2.10 N;(标准答案中说明:有效数字位正确,±0.02内都可)
(3)作图4如下,在同一力的图示中使用相同的比例标尺,做平行四边形,量出如图对角线的长度,根据比例标尺换算出合力,F合=3.3 N.(±0.2内都可)
三、注重实验分析
例3(2010年浙江)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某同学为了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已作出电阻随电流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请指出图线的特征,并解释形成的原因.
解析:命题者给出了他们自己绘制的图象,要求大家根据图象特点进行分析,能够找到图线的特性本身就是非常难的事情,还要结合物理知识进行分析,难度相当的大,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类似方面的训练.
答案:电阻随电流增大,存在三个区间,电阻随电流的变化快慢不同.
第一区间电流很小时,电阻变化不大;第二区间灯丝温度升高快,电阻增大快;第三区间部分电能转化为光能,灯丝温度升高变慢,电阻增大也变慢.
四、重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例4(2011年浙江)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试验中,为了探究3根材料未知,横截面积均为S=0.20 mm2的金属丝a、b、c的电阻率,采用如图6所示的实验电路,M为金属丝a的左端点,O为金属丝c的右端点,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始终I=1.25 A.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的变化如表2
(1)绘出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变化的图线;
(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并进行比较.
解析:该题图6来源于课本,课本如图7所示,与课本相比,有所改进,改进后更加合情合理,合理在于操作,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撤卸电压表,不仅方便操作而且提高准确度.主要考查学生在给定的坐标系中描点和把这些点用一条光滑的曲线拟合起来的能力,即绘制图象的能力,这个也有创新,不是常用的图象,而是电压和长度的图象.三段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教材中明确提出,拟合的时候要注意“顺势”和“平滑”.很多同学认为在本题中“顺势”和“平滑”是矛盾的,他们认为平滑就应该没有“棱角”(指三段线段的连接点).其实根本不矛盾,在每段中要“顺势”和“平滑”,而“棱角”必须分明,因为结合本题题意,我们知道是三种材料,必须是3段线段.
答案:(1)以OP间距离x为横轴,以电压表读数U为纵轴,描点、连线绘出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变化的图线,如图8所示.
(2)根据电阻定律
根据作出的图象,对于第一段线段,取图象上两点:(700,4.5)(1000,6.5)代入公式:
同样的方法,计算出:ρb=0.96×10-7Ω·m,ρa=1.06×10-6Ω·m
得出结论:通过计算可知,金属丝a与c电阻率相同,远大于金属丝b的电阻率.
五、尝试组合与开放
例5(2013年浙江)如图9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1)和(2),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
(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__.
(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纸带(1)和(2)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1)__(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图中__(填选项)
(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C)纸带(1)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2)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D)纸带(1)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2)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解析:这道试题最大的突破在于组合考查,在过去4年中,考查的都是单一的实验,今年进行组合,同时,这道试题提供了开放性解题的思路,任意选取一条纸带解答,最后要学会根据纸带的特点进行分析.
答案:(1)2.10 cm或2.40 cm(±0.05 cm,有效数字位数正确)(2)1.13 m/s或1.25 m/s(±0.05 m/s,有效数字位数不作要求),纸带(2)ce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纸带(1),时间相同,因此填“小于”.
【高考作文范文浙江】推荐阅读:
高考浙江精神800字作文范文08-04
浙江省高考作文10-06
角色转换之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08-31
高考范文作文08-29
高考新闻作文范文06-19
2018高考作文标杆范文06-12
历年英语高考作文范文09-14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范文10-14
高考作文范文及赏析10-18
每年语文高考作文范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