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色的中医药妆广告词

2025-02-19

有特色的中医药妆广告词(共11篇)

1.有特色的中医药妆广告词 篇一

关键词:中药,心血管疾病,优势,述评

近年来,我国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专家预测,在2015年,心血管疾病将成为非传染性疾病致死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问题,因此防治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视。中医药以活血、益气、通络等方法为基础在血小板活化、缺血再灌注、左室重构、血管新生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开展,在临床研究领域开始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中医药学的研究更加科学化。中医学疗法具有整体观念、简洁方便等特色,因此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颇具优势。

1 中医疗法“治未病”的特色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我国医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心血管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医药工作者在心血管病的防治领域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依据我国最早的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医综合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1]。经长期调查研究的统计结果显示,血脂康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可降低冠心病死亡率,能够有效减少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传统方药血府逐瘀汤含有当归、生地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各、柴胡、甘草等十几位中药,主治胸中瘀血、胸痛,脉涩等,可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现代多应用其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胸部挫伤等。多名老中医在其中添加赤芍、川芎制成芎芍胶囊[2]。并对22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综合上述,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中均具有良好的作用。

2 整体观念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有一些优势

大量研究显示,中药在防治疾病时可显示出多方面效应[3],而西医药物作用较为单一,因此,在单一作用方面,中药或许不及西药,但是中医药具有整体优势。丹参又名赤参,具有归心、肝经。能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黄帝内经》记载,丹参与枸杞、何首乌、茵陈等多位中药配合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有丹参酮、丹酚酸等多种药理成分。丹参酮是脂溶性物质,在治疗心血管方面,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抗心肌缺血作用、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抑制脂蛋白氧化、改善脂质代谢;丹参素具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胆固醇合成等作用;丹酚酸可以降低心肌细胞的破坏程度以及心室纤颤的发生率,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亦可改善脂质和糖类的代谢。

在临床方面,西医学循证医学不能解决许多患者治愈后身体上的不适。虽然其循证使用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但是患者生存质量并未得以改善,甚至因治疗而降低。有临床调查显示,中药与西药药物疗效相当,但是在改善全身方面,中医颇具优势,中医辨证施治在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方面见解独特。在西药治疗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其心血管患病率下降,但是药物副作用会带来面赤、头晕、心悸等现象,其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而中医中药却可以改善患者症状[4]。因此,中西医结合,可能是临床医疗的最佳方案。

3 辨证施治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的优势

辨证施治是中医疗法的传统特色,在近代心病学学科的应用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在近现代,诸多名医积累了心血管疾病辨证治疗方面的丰富经验。以心肌梗死为例,名家施今墨擅用汤剂行气活血[5]、丸药强心养阴,而名医蒲辅周主张以通为利,补为主,任应秋以益气扶阳、宣痹涤饮、养血和营为法,秦伯未倡导祛瘀生新、行气活血等,均为防治心肌梗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心血管临床疗法以攻瘀为重点,通与补结合,兼治本。通有活血化瘀、宣痹通阳等法,补有养阴、温阳、补气之方。各病症的治疗方面也开创了当代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局面。这些丰富的学术理论,为心血管疾病的辨证施治提供了多种门路。

4 中医学疗法简、便、廉的临床特色优势

简单、方便、价格优廉是我国中医疗法的特色,在很多经济落后的农村以及山区,中药疗法至今仍作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它是基层医疗服务网点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中最为便捷、有效的方法。因此,应在防治心血管病领域充分发挥我国中医疗法的优势,方便患者治疗,促进我国特色卫生事业的发展。在调查研究中,中医针刺太冲、阴郗等穴位,也可能达到有效降压的目的。

5 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重症方面的特色优势

回顾中医学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几千年前,中医药治疗心血管危急重症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对急性心肌梗死类疾病的记载,古代中医还探索出了“心痛宜食薤”的疗法。千百年来中医有很多家喻户晓的名家,例如擅长治疗“热病”的张仲景、“开颅剖腹”的华佗等,医学巨著如《备急千金要方》、《伤寒杂论》等均受到世界医学敬仰。经探究我们会发现,历代名医都是以治疗瘟疫时病和急危重症而出名的。

在1971年,我国20余家医院联合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工作。在当时医疗资源缺乏的条件下,此次治疗接近世界领先水平的临床疗效。近年来,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成为治疗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剂。与此同时,医疗专家组还研发出如参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多种治疗心血管疾病静脉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领域。据北京地区心肌梗死协作组调查显示,静脉滴注中药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的死亡率贡献突出,进而印证了1988年在上海的心肌梗死临床的调查结果,中药注射液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近期调查分析显示,中药静脉制剂在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具有独特的临床作用,患者医疗费用低于同期同一地区的西医医院[5],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死亡率低于美国达特茅斯医学院统计的18%。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在医疗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客观的成就,但是大多为相同水平,对重点、难点的攻坚无突破性进展,缺乏理论研究。

大力推广中医医学证据使其应用于临床,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是我国心血管疾病专家的重要任务,让中医药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效益,让施治经验转化为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广大医学工作者应该广泛收集各种便捷、有效的中医疗法并且加以推广,特别是在农村医疗和社区卫生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提倡广大医疗工作者积极深入探索中医药在心血管急危重证方面的特色优势,为提高我国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综合实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孟海彬,胡静,徐德生.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04,25(10):587-593.

[2]刘红旭,刘平.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颇具优势[J].中国医药报,2008(5):1-3.

[3]董国菊,李立志.患者报告结局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2):262-263.

[4]吕仕超,张军平.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若干思考[J].中医杂志,2012,53(11):917-919.

2.古方药妆的宣传广告词 篇二

2. 药妆健康梦,珍草名方情。

3. 呵护肌肤正能量,珍草名方新时尚。

4. 珍草名方,古色古方。

5. 只添美丽,不伤健康。

6. 自然的智慧,女人的美丽。

7. 千年珍草名方,十分美丽自然!

8. 自然清新,自然倾心。

9. 中国人,当然用珍草名方。

10. 珍草百妆,致美一方。

11. 护肤新时尚,美容心主张!

12. 珍草名方四系列,功效享誉化妆界。

13. 千年珍草梦,一世名方情。

14. 珍草名方,自然与美共生!

3.淘宝古方药妆旗舰店宣传广告词 篇三

2. 古今结合,方才美丽。

3. 慧眼识珍草,美丽出名方!

4. 采于珍草,美于名方。

5. 珍草名方,美丽无疆。

6. 一面之缘,一生相伴!

7. 珍草精华,美丽绿卡。

8. 千年珍草,百年名方。

9. 和而不同草,美而无憾肤!

10. 传承有序,养颜有方!

11. 美容臻娇好,护肤真美妙!

12. 开启美丽的奇迹!

13. 古今结合,一妆一方,更适合你的肌肤——珍草名方!

14. 药妆古韵天成,珍草名方永恒!

4.中医药特色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刍议 篇四

关键词:中医药特色,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前言:中西医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并存的两大医学体系, 二者根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想, 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 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语言则是中西文化和中西医学相互传播和交流的桥梁。由于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和历史环境, 西医药学在华传播及应用极为迅速和广泛。而相比之下中医药走出国门, 其影响力和应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和体现。这与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外语能力有很大关系。我国是传统中医药学的发源地。中医药院校是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摇篮。如何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的中医药人才, 关键在于中医药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既能全面掌握中医药知识, 又具有熟练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的人才, 是促成我国传统医药走上国际舞台的必要条件, 也是近年来各中医药院校集中开展的教学课题。

1 提高中医药专业教师的专业英语水平

教学大纲指出:“专业英语课由专业教师担任, 外语教研室可视具体情况予以配合和协助”。专业教师为中医药学生走向国际化打开“第一扇门”, 是他们的启蒙者。如何培养出国际型的中医药人才, 关键在于专业教师的英语素养和及其在教学中的适当应用。

专业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上应重点把握两方面:一是中西医所根植的文化差异, 二是中医药专业术语的标准化, 前者重在理解, 后者重在记忆。前者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因为中医药学与西医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有着内在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语言特点[1]。

英语中往往缺少与中医药术语直接对应的词汇。专业教师应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那些已被业内和官方认可的专业术语, 对于难以用现成词汇解释的术语, 则靠教师扎实的中医药理论结合实际应用中的体会向学生解释[2]。比如在对人体解剖结构的表述中, 中医与西医有相统一的部分, 如:中医的眼、耳、口、鼻、舌、毛发、皮肤、四肢等这些人体外在的解剖部位与西医eye, ear, mouth, nose, tongue, hair, skin, limbs等所表述的部位相同。然而中医关于脏腑经络的表述与西医关于内脏及循环系统的表述则存在较大的区别, 如:中医学中对心、肝、脾、肺、肾与西医中的heart, liver, spleen, lung, kidney所表述的位置和功能, 中医讲的五脏 (心、肝、脾、肺、肾) 是指5个具有不同功能体系;西医学中的内脏则是真实的器官, 分别归属于各功能系统, 在翻译时就不能单纯的将中医学的五脏对应翻译为西医学中的内脏[3]。

因此专业教研室应经常组织研讨会, 针对中西医的共性与区别, 对涉及中医药专业词汇的表述展开商酌与研究。

2 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中医药知识

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主要分为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部分, 专业英语学习建立在公共英语教学的基础上[4]。而对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应区别于大学英语教师, 应提高其中医药知识素养。只有专业教师本身对中医药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才能把备课做到更细更好, 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当学生开始面对阴阳五行、数百味中药, 数百首方剂及针灸穴位的时候, 他们会把大量时间用于记忆和理解, 单独留给专业英语的时间相对较少, 有的学生对专业英语失去了兴趣、忽视它的重要性, 甚至有些同学选择放弃。此时专业英语教师应该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中医药, 使专业英语教学成为对所学知识的又一次巩固和加深。

3 优化英语教学模式

3.1改进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这两个阶段不是相互独立的。公共英语作为学生掌握基本英语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必修课, 是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前的基础[2]。我国大多数中医院校基本采用大班授课和公共的授课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 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往往会为了应付期末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听课, 没能给中医药专业英语学习打下语言基础。中医药院校的公共英语课应摆脱以教师单独讲授的“高中式”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网络教学, 比如观看医疗题材的美剧如《House M.D》、《Coma》、《cis》和《Grey’s Anatomy》等, 将医疗专业知识与美国的社会、人文风情融为一体, 实现人机之间的互动式学习;针对性的增加健康、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情景对话与交流,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5]。在情景模式的锻炼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总结在情境中遇到的专业术语, 在情景结束后由教师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词汇运用能力进行评估, 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 引导其在专业英语学习阶段有针对性的学习, 使英语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发现、解决问题的地方。笔者将中医药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归纳于表1。

3.2优化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专业英语学习属于英语的应用与提高阶段, 经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阶段的学习后, 专业英语教学就应更具“中医特色”, 专业英语教学也应该有“君、臣、佐、使”之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途径, 中医药学知识在整个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处于“君”的位置, 只有对专业知识的充分理解才能做到准确的翻译;专业英文术语则处于“臣”, 具有专业术语的英文翻译才能准确表达中医药学知识, 更好发挥中医药优势来服务于医疗[6]。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应在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辨析中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英语。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复杂系统, 很难将人体或疾病作为简单的机械性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对某一具体病症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中医理论, 比如:“肝郁侮脾”的具体病理表现为因生气 (anger) 或者病毒 (virus) 因素导致肝功能 (liver function) 受损, 从而影响胆汁的分泌 (b i l i f i c a t i o n) , 进而引发消化不良 (d y s p e p s i a) , 患者往往不思饮食 (l o s e a p p e t i t e) 、面色萎黄 (s a l l o w complexion) 、形体消瘦 (emaciation) 等症状 (symptom) 表现,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属木, 脾主运化属土, 木对土有相克 (restriction) 的作用, “肝郁侮脾”即是脾土对肝木的反克 (anti-restriction) 作用。相比单纯的专业词汇记忆和机械的翻译, 这种科学辨析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思维来理解和解释中医抽象概念。笔者用以下概念图 (图1) 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概括性表述:图1.专业英语教学思维模式:

4. 积极开展专业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在当代大学校园生活中, 学生社团活动和多种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为大学生交流和娱乐的主要项目。随着大学校园中英语角、英文广播站、英文电台等组织的推广和普及, 它们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英语的重要平台。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也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内, 大学英语教研室应积极主办关于中医药专业英语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 例如可以在校园内开办模拟的“国外中医诊所”, 积极与学校的外国留学生展开互动学习, 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 场景模拟等寓教于乐的方式, 对所学知识有更加生动的理解和应用。

结语:我国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起步较晚, 各中医药院校应鼓励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敦促教师积极总结教学经验, 发表个人的见解和观点。在中医翻译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中医药翻译的实践技巧和自学能力。此外, 我们应邀请国外的汉学家和中医药专家来校传播交流经验, 这对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英, 新时期中医院校英语教学值的注意的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1, 1:38-39.

[2].张汾喜, 闫玉枝,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 2001, 17 (3) :52-55.

[3].赵博, 中西医解剖学史比较与中西医理论体系建构[J].中华医史杂志, 2003, 33 (3) :145-148.

[4].周跃红, 中医院校英语教学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 6 (2) :218-219.

[5].杨铮铮, 中西医学相关问题之比较研究[J].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7, 2 (13) :18-27.

5.有特色的果仁食品广告词 篇五

2. 营养好果仁,快乐齐分享。

3. 喜那食品的好味道让您回味无穷。

4. 喜那食品带给您健康新享受。

5. 天然的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

6. 那就是我喜欢的果仁。

7. 非凡品位,自然好味。

8. 体贴你的心和胃,“喜那”越吃越有味。

9. 口口有惊喜,营养高贵享。

10. 万水千山总是情,喜那食品伴君行。

11. 喜那食品,味道就是美。

12. 健康传承百年,喜那惠泽五洲。

13. 品位决定口味,健康成就价值。

14. 品质源于自然,健康品味喜那。

6.中医特色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分析 篇六

关键词:中医,治疗,四肢骨折,疗效

四肢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性骨折, 一般常采用手术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但随着中医中药在临床上应用的逐步的回暖, 中医特色治疗四肢骨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瞩目。四肢骨折的治疗以往大多采用的是手术切开整复和内固定的方法, 为了降低手术费用和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笔者则采用中医特色治疗的方法, 即手术复位、中药内服和外敷及小夹板固定相结合, 使患者免于开放手术的痛苦, 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184例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四肢骨折的患者184例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治疗组92例, 男54例, 女38例;其中上肢骨折48例 (包括肱骨骨折17例、桡骨骨折18例、指骨骨折13例) , 下肢骨折44例 (包括股骨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15例、踝关节骨折17例) , 平均年龄约53岁, 病程1~5个月;对照组92例, 男53例, 女39例;其中上肢骨折 (包括肱骨骨折16例、桡骨骨折17例、指骨骨折13例) 46例, 下肢骨折 (包括股骨骨折13例、胫腓骨骨折14例、踝关节骨折19例) 46例, 平均年龄约52.5岁, 病程1~6.5个月。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及其轻重和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性, 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治疗 (治疗组)

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1) 未移位的骨折患者。直接外敷加小夹板固定法进行包扎处理即可。其中小夹板可有杉木、柳木、椴木, 并依据骨折的部位、严重程度等病情而制作[2], 临床应用中多以杉木皮小夹板为主。 (2) 存在骨折移位的患者。先采用传统中医特色骨折正位手法进行复位治疗。复位良好后, 再用中药炮制成水剂浸泡的纱布外敷, 并用杉木小夹板固定包扎。然后需隔天更换一次外敷药, 并根据症状消失和病情恢复情况来调整夹板的松紧度。然后还要根据骨折情况嘱咐患者进行充分休息并适时进行适当的关节和肌肉活动。4~7d后对骨折部位进行一次X线片检查, 若出现异位则需进行复位补充。待3~8周后至患者骨折处肿胀消除, 疼痛感基本消失, 且经X线片再次检查确定骨折愈合后, 便可以拆去小夹板进行关节和肌肉锻炼。对于未愈合的骨折患者, 则需2周左右后再次进行X线片复诊, 直至完全愈合至符合标准时方可拆除进行上述的功能锻炼。

另外, 在治疗过程中同时应服用中药进行辅助性治疗。内服药主要以消肿化瘀、祛痰之剂为主, 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川芎15g、当归15g、桃红10g、地龙10g、酒军10g、赤芍15g, 并加以引经药:上肢常加羌活12g、桑枝12g, 下肢常加独活15g, 牛膝15g。中期则以接骨强筋为主, 方以新伤续断汤加减:地鳖虫6g、当归尾12g[3]。以水煎服, 每天一付, 分两次服用, 每五天一个疗程, 一般情况下服用3~5个疗程[4]即可, 并根据患者的四肢恢复情况再进行适当的增减。

1.2.2 西医治疗 (对照组)

西医治疗即手术治疗, 依据骨折部位采取相应的内固定材料:如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胫骨平台及胫腓骨远段1/3骨折, 采用钢板内固定尺桡骨骨折, 采用髓内钉内固定胫骨近段1/3及中段1/3骨折。手术后常给以合适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抗炎。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 骨折愈合、四肢恢复功能。有效:上述症状有所减轻或改善, 骨折基本愈合、四肢基本恢复功能。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并无明显的变化, 骨折未能愈合, 四肢基本功能未能恢复。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两组数据并进行结果比较, 对显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 应用SPSS11.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P<0.05, 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后有显著差异, 故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两组数据比较, 对显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 *P<0.05, 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显著性, 即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骨折中最常见的是四肢某一部位的骨折。如果摔倒或其他外伤以后, 四肢的某个部位疼痛剧烈、发生畸形或者活动受限, 并且该部位出现明显的肿胀甚至淤血即可确定发生了骨折, 尤其是老年人, 四肢受外伤更容易发生骨折。如果未能得以及时或者正确的疗法, 将会加重病情甚至致永久的不可逆的损伤即畸形。因此采用较好的四肢骨折的治疗及恢复方法对人类生活质量的保证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西医手术开放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术[5], 但此方法总会遗留严重的瘢痕, 出现关节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状, 往往给患者留下不可逆的损伤。而且手术中要剥离骨膜, 必然会损伤神经、产生大面积出血、甚至引发感染等等, 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况且手术费用常常较为昂贵, 麻醉的使用还会给神经带来损害, 术后的剧烈疼痛等都不利于患者四肢功能的恢复。一般的中医疗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石膏固定时往往也需要固定相邻的关节, 使关节的活动受到较大的限制。通常固定的时间较长也会导致活动困难, 严重时肢体肿胀会因为固定太紧使血液运输发生障碍甚至淤血, 受伤处还可能由于缺氧导致厌氧菌的生长。

大量资料表明, 运用中医特色疗法能够避免上述疗法的不足与缺点。此法较为保守不会引起肿胀及淤血, 消除疼痛的时间短, 也免除了手术留下的瘢痕及更剧烈的疼痛, 从而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另外, 中医特色疗法价格合理, 简便易行, 易于被广大患者认可与接受。对于未移位的患者, 直接外敷加小夹板固定法进行包扎处理即可;对于发生骨折移位的患者, 本组则采用手术复位、中药内服和外敷及杉木皮小夹板固定相结合的疗法。其中杉木皮与柳木、椴木相比柔韧性更好, 重量更轻, 更加方便剪裁, 是小夹板材料的不二之选。隔天更换敷料较为容易, 也方便依据患者肿胀消失及恢复的情况来进行松紧度的适当调整。另外, 外敷的纱布也是由中药炮制而成的水剂浸泡过的, 其中的中药也是由本院所配置, 主要药物成分包括大黄、黄芪、当归、独活、黄连等等。此种外敷药及治疗过程中内服的中药均具有消肿化瘀、祛除疼痛之效, 将会明显缩短患者恢复的时间。由此可见, 运用手术复位配合杉木小夹板及外敷内服的疗法治疗四肢骨折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疗效。通过对192例四肢骨折患者的追踪观察及分析, 发现治疗组的治疗恢复效果明显对照组。表明应用中医特色治疗功四肢骨折方法简便易行, 治疗费用低, 并发症少且轻, 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更易被较多的患者接受,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及大力发扬。

参考文献

[1]曾奕敏.中医特色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 (11) :58.

[2]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240.

[3]麦少卿.手术联合中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2 (9) :87-91.

[4]杨峰.四肢骨折中医特色治疗效果[J].中外医疗, 2012, 32 (2) :54-57.

7.有特色的商务男装广告词 篇七

2. 男人风,牵牛星!

3. 真性情,情恒远。

4. 爱洒人间,天下有情。

5. 要牛就选牵牛星!

6. 牵牛星男装,打造星级男人。

7. 牵牛星,男人心!

8. 牵牛星男装,牵出你的“星”风尚。

9. 心有多星,情有多远。

10. 牵牛星,真男人!

11. 演绎传奇,真情传说

12. 让女人垂慕,牵牛星男装。

13. 牵牛星男装,牵动你、我、她!

14. 男装牵牛星,助您早成功!

8.有特色的橱柜宣传广告词 篇八

2. 好环境,新景造。

3. 不一样的创新,不一样的景象。

4. 呵护家人健康,新景厨具。

5. 每一天,为你打开新景。

6. 人才是新景的娘家,创新是新景的婆家!

7. 新元开泰,景景生辉!

8. 新景橱柜,中国名牌。

9. 新景厨柜,贵(柜)在景新。

10. 新景橱柜,不是品位是尊贵。

11. 懂家,懂你,懂生活。

12. 家有好橱柜,博士自然美。

13. 你的私人橱柜管家。

14. 开启专业家庭环保新方式。

9.有特色的中医药妆广告词 篇九

当前, 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 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类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 如何担负起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使命?如何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接点?在困难、压力与机遇并存的背景下, 如何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做实、做好服务与贡献工作?是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的重要研究课题。

1 中医药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和优势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高校已经从象牙塔中走出来, 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进社会的中心, 成为左右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它的的历史地位、现实作用和科学价值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 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支柱。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绝对推动力, 因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必然成为本地区中医药科技、中医药人才、中医药医疗、中医药教育和中医药信息的中心。

1.1 中医药科技优势

中医药院校拥有相对雄厚的科研实力, 尤其是在生物医药技术、生命科学、医药信息技术、中药GAP及中药创新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 可以充分利用多个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直接或间接地为医药生产企业服务, 为中药农业服务, 为农村服务。

1.2 中医药人才优势

中医药院校不仅有大量的自然科学人才, 还有大量人文、社科方面的人才。学校拥有较强的学术梯队, 集聚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医药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 人才结构完备, 能为地区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1.3 中医药医疗资源优势

中医药院校直属或非直属附属医院基本上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具有良好的医疗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配备了国家一流的中医药专家和中医医师, 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建设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1.4 中医药教育培训优势

中医药院校拥有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中医药教育培训优势, 教育资源丰富, 教学设施齐全, 可以为医药企业、基层、社区的医疗卫生组织及农村培养大批不同类型的多层次专门人才。

此外, 中医药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上述的特色和优势, 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 同时提供中药农业发展的各方面信息技术和种植技术等, 全方位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2 中医药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接点

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也是中医药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最佳孵化器。改革开放以来, 中医药院校为地方医药企业、农村建设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组织等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必须看到,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 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面对当前客观实际, 中医药院校如何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接工作。

2.1 发挥中医药学科和平台优势, 做好学科链与产业链的相互对接

中医药院校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室、重点实验室众多, 专业齐全, 科研优势明显, 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医药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和平台优势, 利用多个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直接或间接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为农村社会事业服务, 做好学科链与产业链的对接。通过学科链带动产业链的发展, 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 我校积极坚持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的发展要求, 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和平台优势, 积极支持中药材种 (养) 殖、中药饮片、中成药及中药相关衍生产品、市场营销等中药产业链的发展, 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 (四川) 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川产道地和大宗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方面, 我校指导和建设了20余个基地, 其中川芎、川白芷、麦冬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与云南绿大地 (四川) 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中药材种子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立了四川第一个规范的中药材种子种苗和林下套种基地;在中药饮片加工方面, 为四川新荷花饮片公司、绿色药业、四川省中药饮片公司、四川恒源药业等全省80余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解决了饮片行业的一些共性技术问题, 凸显了四川中药饮片产业聚集效益;在中成药及中药相关衍生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方面, 积极参与地奥集团、康弘药业、太极集团、恩威药业、华神集团等知名医药企业的产品升级和技术改造, 同时与泸州老窖、北京同仁堂 (四川健康公司) 、仙牌灵芝集团、佳汇泰等公司合作开发了保健酒或提供保健品的技术服务等。坚持中药材种 (养) 殖到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一条龙服务, 实现了学科链与产业链的对接, 从而进一步推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2.2 发挥中医药医疗资源和技术优势, 做好医疗服务与群众需求的相互对接

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医疗服务的重点单位, 具有良好的医疗和科研仪器设备, 配备了国家一流的中医药专家和中医医师, 为基层和社区卫生服务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中医药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医疗领域的优势特色, 积极支援地区医疗卫生建设, 尤其是农村和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急群众之所急, 想群众之所想, 做好医疗服务与群众需求的对接。

为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成都中医药大学做了大量的工作。与华西都市报、四川在线健康频道联合主办了公益性的医药卫生科普知识“健康大讲堂”;针对青少年近视眼高发的严峻形势, 学校发挥中医眼科学的重点学科优势, 建立四川省首家视力保护科普基地, 对中小学生实行免费开放;积极参与“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 组织专家在成都、绵阳、广安、泸州等地开展义诊和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服务活动;在5.12汶川大地震中, 学校启动救援方案, 多次深入地震重灾区汶川、都江堰、彭州市、安县、邛崃等地进行医疗卫生服务, 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为震后再生育家庭进行面对面义诊, 开展心理疏导和生育指导, 为灾区失去子女的家庭带去重建幸福家庭的希望。

2.3 发挥中医药教育和培训优势, 做好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相互对接

我国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农业建设, 而是一项囊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在内的农村综合性建设。中医药院校丰富的教育和培训资源, 为农村医疗卫生组织和农村建设培养应用型中医药人才和培育创新型农民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中医药现代化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近十年来, 我校培养了中医药人才3万余人, 极大地缓解了所在地区, 尤其是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人员短缺的现状。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养的要求, 成都中医药大学利用自身优势, 创建并在全国推广了“优秀乡村中医长效机制人才培养”的培训模式, 并调增计划, 面向乡镇卫生院培养中医临床技术骨干10000余人;面向基层和重灾区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和计划生育卫生人员骨干培训, 已经培养189人;建立了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 (四川) 基地信息支撑平台, 开展在线人才培训和国际中医药交流, 在川产道地和大宗中药材主产区, 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了全省社区卫生信息服务平台, 拟培养社区信息化人才1000人, 现已培训400人;建立了医药生物联盟信息平台, 向省内多家医药企业提供服务, 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对接。

2.4 发挥中医药院校综合优势, 做好学校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对接

在当前条件下, 新农村建设面临全面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客观实际, 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 中医药院校应当发挥自身在科技、人才及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积极支持和参与地方政府的医药产业发展及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构建医药产业联盟、搭建合作平台、针对项目联合攻关等方式, 加强与地方政府横向合作, 实现学校与地方政府对接, 促进校地良性互动和互利双赢。近些年来, 我校先后与绵阳市、乐山市、攀枝花市、遂宁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金牛区、温江区、郫县、洪雅县等20余个市、区、县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关系, 通过为地方提供科技咨询、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式, 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学斌, 孔斌.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宁夏社会科学, 2008, 5:152

[2]王晓娥.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切入点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7, 5:153.

[3]谢德辉, 李斌.试析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智力支持的有效对接[J].中国市场, 2008, 35:123.

[4]王雄清.西部新农村建设地方高校的重大使命.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2007;26, 10:10.

10.有特色的婚庆用品广告词 篇十

2. 带我们走进婚姻的殿堂。

3. 结婚一条街,婚购一条龙。

4. 做最漂亮的新娘,做最帅气的新浪。

5. 一辈子最美的时刻由我来给你妆扮。

6. 结婚很轻松,快乐带回家。

7. 准备好,做美丽新娘!

8. 走过这条街,留下的是省心,带走的是愉悦。

9. 预付繁琐,还你愉悦。

10. 只给您纯粹的愉悦。

11. 打造神圣时刻,成就甜蜜生活。

12. 纯洁浪漫,天长地久。

13. 今生有你就值得!

14. 盘古世纪,没有时空的真爱。

11.泰国公益广告的创意特色探析 篇十一

(一)公益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为了引起社会公众对于工业化大生产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响应,公益广告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应运而生。

(二)公益广告的定义

所谓公益广告,是指不以营利为直接目的,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向社会公众传播对其有益的社会观念的广告活动,以促使其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其形式活泼短小、表现手法多样,易为公众所接受。

这个定义突出了以下特点:

第一,公益广告的一个很大的特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二,公益广告要借助于艺术性的表现手法,而不是新闻的,而且公益广告是短小活泼的,表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衡量其好与坏的标准就是能不能为受众在心理上所接受;第三,公益广告传播的是对社会公众有益的社会观念而不是其他;第四,公益广告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公众态度和行为上的转变。

二、泰国公益广告的制作分析

近年来,泰国公益广告凭借其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和深入寻常百姓家的日常内容在全球广告业内赢得广泛关注。其中尤以感人广告最为成功,独特的风格和创意具有一定类型化和模式化的特点。

(一)悲剧的内容形式

悲剧作为一种基本的艺术形式,就是引导观众达到同情和感动的最佳形式。在泰国公益广告中,大多主人公的命运在最开始都是充满了悲剧色彩的。例如,在泰国潘婷广告《飞扬的卡农》中受人欺负、无人理解的聋哑女孩;《我,女儿与凤梨》中贫困、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母女俩;《想摆脱的人》中得了绝症的姐姐。

然而,虽然广告主人公一开始的人物设定是悲剧的,但他们的命运最后都出现了转折。受众的心理即为人们总是渴望以弥补缺陷的方式达到圆满,最终实现真善美。例如,上述列举的例子中《飞扬的卡农》里的聋哑女孩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女儿与凤梨》中,女儿最终学业有成;《想摆脱的人》中的姐姐和妹妹和好如初。这些最初的悲剧都能够得以扭转,让受众产生感动的情绪。

(二)共鸣的情感表现

作为企业进行公益营销的一种重要方式,公益广告在造就企业形象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公益广告以其受众群体大、传播范围广、到达率高的独特优势,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塑造企业形象,其看似一时没有效益,但它在公众心目中产生的长期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整体形象的认同,则是从任何商业广告中都无法获得的。当受众产生情感进而推动他们的行为时,最终商品宣传的目的就能得以实现。公益广告如果只有悲剧的感动,而没有获得移情到自身处境的共鸣,相应的行为也就无法产生,所以泰国公益广告的另一重要元素就是共鸣。

产生共鸣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情感的普遍化和普通化。所以要想让观众产生共鸣,最好的途径便是以人类普遍情感作为题材进行广告创意设计。

例如,通讯软件Line的广告《其实,我一直在你身边》讲述了青春期少女在其母亲去世后与父亲的相处及沟通问题。父亲与女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往往有些不便或更加内敛,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更需要一个母亲角色的介入和引导。该广告提醒民众更加关注父女间的感情,重新审视那些一直强烈存在却很少显露出来的父爱,从而产生共鸣。

(三)案例分析

由泰国True Move电信公司制作的视频公益广告《给予是最好的沟通》凭借其高超的创意结构和故事表达能力在全球广告界获得广泛好评。

该广告讲述了30年前一个偷药的小男孩获得了面店老板的帮助,30年后老板突发疾病并面临巨额医药费,当老板的女儿准备卖掉店铺时,发现医药费已经提前被别人支付,而支付者正是老板帮助过的小男孩,他是老板的主治医生。在影片的结尾,出现这样一句广告语——给予是最好的沟通。

在物质不断丰富的现代社会,人们更渴望回归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关爱。这则公益广告之所以打动人心,相当程度上就是由于准确捕捉了人们对现代商业社会快节奏、高压力、冷漠与缺乏人性关怀的厌恶,以及对人与人之间重拾关爱与奉献的丰裕精神世界的内心渴求。True Move电信公司是泰国三大移动运营商之一。作为移动运营商,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是沟通,而沟通服务本身是较为同质化且不易被消费者识别的。这则广告通过讲述小男孩与老板间施恩与报恩的故事,巧妙传达了给予在沟通中的重要性。这种给予的价值观不仅与当下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形成共振,更高效地建构起True Move电信公司注重给予顾客、给予社会的良好企业品牌形象。

三、泰国公益广告获得成功的原因

(一)真实性

泰国公益广告大多不用明星拍摄,他们多用真实的人物演绎真实的故事,以真挚的情感和缜密的细节传达美好的事物;在内容上确保真实性,并且利用泰式幽默及夸张的表现手法,将真实故事抒情化,挖掘深入人心的诉求点。例如,泰国军人银行励志广告片《漂浮在水上的足球俱乐部》讲述了泰国南部最好的足球俱乐部攀易足球俱乐部的建立过程:在泰国攀易岛的一个小渔村里,几个热爱足球的孩子在水上搭起了简陋的小球场,他们努力练习踢球,最终取得成功。

(二)故事性强

泰国广告最值得中国广告人学习的一点就是他们从不采用说教的方式教导观看者,说教的表现手法极易引起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抵触情绪。例如,泰国电信公司公益广告《怜悯是最好的沟通》中讲述了在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外国战俘做善事的故事。广告片的最后交代了怜悯是最好的沟通。这支广告故事情节完整,吸引力强,很好地塑造了该公司的企业形象。

四、结语

上一篇:《乡土中国》读后感关于“差序格局”的思考----公德和私德下一篇:药房转正工资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