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表(共14篇)
1.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表 篇一
午街铺绿峨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
会议时间:2015-5-21下午2:00 会议地点:绿峨小学办公室
会议内容:讨论低段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老师 讨论过程:
一、组长讲话
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低段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训练,理解知识,锻炼思维。今天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讨论,为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成共识,相互推广教学方法。
二、教师意见
教师1:
①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a.对观察内容的指导。比如,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观察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b.对观察顺序的指导。如,横着看,从左往右看,或者从右往左看;竖着看,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从中心向周围扩展等。
②激活学生原有认知,逐步引入新知。如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1)”中教学“小白兔采蘑菇”时,先让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取数学信息:2只小白兔,每只采到3朵蘑菇,共采到多少蘑菇?再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2只小兔共采到6朵蘑菇,那么蘑菇数是小白兔的几倍?由此顺势进入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和探究。
教师2:
①在培养学生科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a.要有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b.鼓励学生不懂就问,不会就想。
②要养成学生认真审题和计算的习惯。
a.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启发学生做到:“题目多读几遍,从中找出关键。”
b.先看求什么,再去找条件。
C.合理列算式,仔细来计算。一题求多解,单位莫乱放。
教师3:
①给予空间——让学生体验“问数学”。
a.在教学中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
如:鸡有24只,鸭有8只,鹅有4只,鸡的只数是鸭的几倍?学生解答后,可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学生交流方法:鸡的只数是鹅的几倍?鸭的只数是鹅的几倍?再问:你还能提出其他 方法计算的问题吗? b.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教师4:
①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前后”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座位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再调换同学的位置,让学生再说一说。②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如:学了“统计”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调查每个同学喜欢的课外活动项目,并进行数据的分类和整理。
教师5:
①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可模拟到商店买商品的情境,商店搞促销,一个文具盒原价18元,促销降价1/9,现在一个文具盒多少钱? ②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
三、活动总结
通过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对疑难问题的讨论,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学应注重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参与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表 篇二
关键词:中职;课堂记录表;数学;学习能力
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竞争力的强弱。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素质的要求更高了,不但看专业技术,还看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不仅要求个人学习宽泛博学的知识,还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学习也是一种生存能力的表现。
中职学校的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职业技能人才,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偏差,中职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就拿数学科来说,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工科类学生问题更突出,课堂上不听讲,聊天、睡觉、玩手机等现象非常普遍。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但难以提高,且越来越显劣势。面对这种局面,如何诱导学生自觉学习,使课堂有序进行,使学生学有所得,增强就业竞争力,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围绕以上问题,两年来,笔者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一、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针对工科类学生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2010年10月,我们对工科类512名新生进行了数学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为了准确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我们设计了12个问题。共收到有效问卷508份,并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表:
从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工科类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
问卷调查中的问题1,认为自己初中数学成绩一般的有32%,很差的占49%,从教师反映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
(2)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问卷调查中的6、7、8、9、10这几个题,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习惯。有80%几乎不做数学笔记,说明学生做笔记的习惯有待养成。第7题,选A的学生只有10%;选C占25%,这说明,教师上课时,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进入上课状态。第8题,选A占5%,选B占7%,这表明只有很少学生课前准备工作比较充分。第9题,选择A、B的学生各占12%,说明上课中积极思考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第10题,选择A的学生只有5%,这说明主动学习的学生很少,大部分是被动学习。第11题,高达74%的学生抄袭作业或根本不做作业,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学习,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难度一般不大,每次的作业量也不多,却只有26%的学生动手做练习或作业,而高达74%的学生上课时根本不动笔或偶尔拿起笔对待练习或作业。因此,学生的动手习惯是我们数学教学上的一大薄弱环节——这就直接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感悟与兴趣。
(3)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问卷调查中的2、3、4、6、7这几道题,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这些数据表明,65.6%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33.8%的学生完全放弃学习,只有34.4%的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或者比较端正,这个数据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中职数学教师的重视。
现阶段的中职学生因其生源的特殊性,“数学基本不过关” “数学大多不喜欢”已是不争的事实,更谈不上有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了,以上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面对这种现状,如果数学教师不闻不问不管,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学习意志的形成。
二、课堂记录表的设计和实施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大部分学生学习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态度较差,不懂得如何听课,如何学习,纪律性差,缺乏自制力。为此,笔者尝试采用课堂记录表来规范学生学习行为,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及数学学习能力。
课堂记录表设计如下:
学生在每节课前,根据科任教师的预习提纲,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并将预习内容写在记录表上;上课时,认真做好课堂记录,将教学要点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就会有目的地进行听课。记录表除了记录上课内容外,还将作为学生上课情况考核的凭证。上完课后,学生对自己上课情况作自我评价,有利于自我约束;同桌参与评价,有利于相互督促,共同进步。课后教师对每位学生上课情况作合理评价,学生进步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鼓励,不足时及时指正。课后教师收回课堂记录表,从记录表可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上课听课情况、纪律状态、练习情况。教师要对学生上课记录表认真批改,做出评价,在下一节课上课前,对学生的上课情况做出小结,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每一月学生作一次自评,教师也对学生上课情况作一次总结性评价。
虽然教师经常强调预习的作用,大部分学生也知道它的重要性,但事实上仍有许多中职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预习。所以教师要在课内外指导学生怎样进行预习,并能保证每天有足够时间来完成它。为了使预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每学期初应向学生公布该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对章节再出一些导学提纲。
例如,讲述函数一节时,布置学生预习内容:
(1)学校士多店所销售的某个品牌的矿泉水,每支3元,某同学所购的矿泉水数量如下表,请你根据下表填上应付的钱是多少?
问题1:所购矿泉水的数量单位是( ),是否有1.5支购买的呢?所购矿泉水的数量从多少开始呢?
问题2:购矿泉水时,若前10支按3元计算,超过10支部分八折优惠,某同学购买了25支,应付多少钱?
讲课时教师根据预习内容引导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函数定义、自变量、函数值
2)定义域、值域
3)函数值求法
由于预习设计的问题贴近生活且难易适中,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其次课堂学习记录表有导向的作用,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行动十分积极,教师趁机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加以延伸,这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回味无穷。
三、课堂记录表的目标及成效
学生课堂学习记录表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知能并进,全面提高。首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其次,在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养成爱学、好问、勤思、多练的数学学习习惯。还要在学生中倡导“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
经过两年的实践表明,运用“课堂记录表”能有效提高中职生数学学习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端正态度,养成习惯。
要提高学习能力,必须以听课为重,提高听课水平,课堂记录表就是让学生在预习和上课阶段,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然后利用复习,将学习的要点加以深入思考和整理,以提高应用能力。课堂记录表实行过程性评价,而且评价内容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指导性强,便于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律。记录表实施以来,课堂上不听讲,聊天、睡觉、玩手机等现象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上课,大部分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做好笔记。对于工科类学生,课堂记录表规范了他们的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学生课堂学习记录表可发挥导向教育和改进激励作用,使用课堂记录表,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都会有所变化,学生随时在监督自己的学习,改变了过去一味接受教师指导的现象。在教学中,运用课堂记录表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给定训练题目后,调动学生自己思考、同学探究,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课堂得分表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课堂的参与气氛,使许多不愿意发言的学生变得敢于发言,愿意发言,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把评价定位在激励学生的进步上,即从每一个学生的自身发展来肯定学生的进步,让每一位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保持向上的学习心理。同学和教师合理的评价,推动学生自我教育的信心,形成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使到师生、生生关系更加密切。通过开展自评、互评和他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自主地学习,在学习的点滴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改善方法,提高质量。
学生课堂学习记录表是全方面考察、重在学习过程的数学学习评价体系。避免传统的以学生分数为主的单一性、总结性的评价方法,不仅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平时教师要记录学生课内外的实际表现: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活动参与率及热情程度等。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式,使评价为学生发展起促进和引领作用。及时反馈和评价,使学生从评价中及时了解自己的现状,扬长避短,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课堂记录表记录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长”故事,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自我反思,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再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科质量,两年来笔者所教的班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及成绩均有较大的提高。
从基础抓起,从点滴入手,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这必将有利于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教无定法,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教学方法很多,值得我们根据教学需要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奋力推进。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马云鹏,张春莉.数学教学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数学组教研组活动记录 篇三
时间:3月15日
研究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中应树立的七种意识 熊老师: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实施和深入推进,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的呼唤,迫使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考虑,数学应该怎么教?又应该怎么学?我想,教师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应该在数学教学中确立以下几种意识。
李老师:
一、创设问题载体,树立情景意识
良好的问题情景容易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欲望,以问题为载体创设学习契机,点燃学生的思维激情,让学生共同参与这种学习体验,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例如:以“你今年几岁了”这个课题教学为例,先了解到学生喜欢做游戏,我课前安排了一个“猜年龄”的游戏,请班上的同学把自己的年龄乘以4,再减去7,然后把所得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就能依次“猜出”学生的年龄。这个游戏对初一的学生在教师“猜”对几个学生的年龄后,他们对教师就非常佩服,认为教师太神奇了,真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正当他们对教师的“神奇之功”赞叹不绝时,教师进一步的进行引导,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学生答:想。教师紧接着回答,等你们学习了这个问题后,你们也能“猜”出我的年龄。再如:在教“日历中的方程”时,课前安排了一个“猜日历”的游戏,请班上的同学将一个月日历中竖列相邻三天的和告诉教师,教师就能“猜”出这三天是几号,这个游戏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在教师“猜”对日期后,他们对教师就非常佩服,认为教师是不是会“神算”,正当他们对教师的“神算”惊叹时,教师进一步的进行引导,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通过一个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新的知识,同时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蔡老师:
二、营造和谐氛围,树立以人为本意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学生“学”的研究力度,通过加强对学生“学”的方面的探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也就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积极转变角色,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满足学生的需要。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我们服务的主要对象。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分层推进,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真情和信心感染学生,以赞许肯定激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给每位学生平等的参与机会,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留有充分思维、提问、质疑的空间,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表不同的见解,寻求不同的答案,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万老师:
三、关注过程体验,树立动态生成意识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例如:以“圆柱的认识”为例,我课前预设第一课时教学圆柱的认识,但上课伊始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当时的情景实录如下:
四、激发学生潜能,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的创新过程。探究性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浅处深问,无中生有,不畏权威,不推上,不推书,突破思维定式,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批判精神和质疑品质,敢于批判、善于质疑,实现思维的创新。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出示一个圆,然后以圆半径作为正方形的边长,以圆心为顶点画一个小正方形,让学生猜测一下,圆的面积大概是小正方形面积的几倍?有的猜2倍多一些,有的猜3倍多一些„„学生众说纷纭。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说明你的猜想是合理的,有的学生把这个小正方形来量已知圆,得不到结果失败了。有的学生把圆平均剪成4块,再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还是不行,有的学生想出剪的份数多一些,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就更接近,减少了重合与空隙部分。教师给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创设这样一个质疑猜想的教学情景,可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适当采用质疑的形式来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对平时“不屑一顾”的问题的研究兴趣,产生异想不到的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
五、充分地挖掘教材,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师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㈠教材内容生活化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
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起来备感亲切、生动、真实,也容易激发兴趣。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㈡静态知识动态化
作为教师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即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等,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㈢教学内容弹性化
一般来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当教材中呈现的问题情境与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以将其换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当教材安排的课时对本班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当然,这些调整与变动是建立在对教材的研究与对学生的了解基础之上的。
4.11.11数学组教研会议记录 篇四
时间:2013年11月11日 下午
地点:110宿舍
参加对象:数学组全体培训教师
研讨主题:
1、教案的修改研讨;
2、交流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要点记录:
1、教案修改意见:各备课组进一步修改教案,使之更具有实用性、时效性和延续性。通过教案改变课 堂模式,力求课内完成书本所有作业,课外做好预习和部分提高题。
2、各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对于第三章(3.2)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用4个课时讲,第5个课时给学生做一个测验,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这节知识点。对检测后的成绩进行反思总结,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
3、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要经常针对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充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数学有了更直观、更亲近的感觉,从而成为他们快乐学习数学的潜在动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5.英语组教研活动记录 篇五
时间:2016.03.15 地点:学校阶梯教室 主持:施小川
主题:安排本期教研组工作 列席人员:全组英语教师
1.听取老师们的意见,拟定本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2.安排好本期教研组的工作计划。3.本期的教研组具体工作安排。三月:1.安排本期工作。
2.关于七、八、九年级法制渗透的培训。四月:1.绥阳县城关中学和实验中学两校联合教研
2.关于开展2016届初中毕业班优质示范课教学研讨活动。五月:1.《差异教学策略》一
2.《差异教学策略》二
六月:1.《差异教学策略》三
2.怎样组织有效的期末复习?
英语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时间:2016.03.23 地点:学校阶梯教室 主持:施小川
主题:关于英语学科的法制渗透 列席人员:全体英语组教师 一、七年级 主讲:高国岗 Unit 1.My name is Gina.渗透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Unit 7.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渗透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Unit 9.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渗透内容:《电影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二、八年级组 主讲:施小川
Unit 1.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渗透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十八、十九、二十条。Unit 4.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渗透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条、六十二条。Unit 8.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渗透内容:有关安全、环保、文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法律。三、九年级组 主讲:王承凤
Unit 2.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渗透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Unit 3.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渗透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四条 Unit4.What would you do ? 渗透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十五条。
英语组第三次教研活动
时间:2016.5.14 地点:绥阳县实验中学 主持:周丹莉
主题:城关中学省级课题
《语境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战研究》 列席人员:绥阳县城关中学和实验中学40余名英语教师
2016年5月14日下午,绥阳县城关中学和实验中学两间兄弟学校在周丹莉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在实验中学举行了首次两校英语联合教研。
通过校际交流,在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两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课堂教学方面为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的平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课题研究方面,通过课前、课后的学生问卷调查和课堂实践教学,为省级课题《语境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思考。
周丹莉老师总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两校联合教研取得圆满成功,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同时,走出了两校联合教研的第一步,为两校教师们在教学教研方面的交流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英语组第四次教研活动
时间:2016.5.28 地点:学校阶梯教室 主持:郭薇
主题:关于开展2016届初中毕业班优质示范课教学研讨活动 列席人员:城关中学英语组教师和城关中学片区各兄弟学校的英语教师。
为增强初中毕业班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探索毕业班不同阶段的教学方法,提升毕业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前做好2016年中考复习备考工作,大面积提高2016年中考成绩,给城关中学片区的英语教师提供了节关于听力、阅读和写作这3大块的复习示范课。具体安排如下:
一、听力:苟洁
阅读:施小川 写作:王承凤
二、评课:
苟洁:通过歌曲导入讲解中考听力的命题原则,分块练习,图片理解、小对话理解、短文理解、长对话理解。提醒学生要学会速记。
郑场中学评价:各环节把握很好、听一首歌曲导入、口语流利。兴隆中学评价: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宽阔中学评价:把握重点、难点、分块详解 黄枧中学评价:苟老师亲和力很好,听课中歌曲引导 文星中学评价:教学思路十分清晰
王承凤:从四个方面来说本节课:①分析英文作文现状。②学生情况分析。③思路、写作要求、标准。④感想和反思,从基础抓起。
郑场中学评价:作文思考的难点、评分标准整体上很好,多点练习会更好。。。
兴隆中学评价:用谚语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宽阔中学评价:从写作的五个步骤来分析
黄枧中学评价:王老师的声音洪亮,训练量还要加大,给我们的作文训练指明了方向。
施小川:
郑场中学评价:让学生自己说出来对整段文字的理解形式很好。兴隆中学评价:电影的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黄枧中学评价:口语流利,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枧坝中学评价:导入非常巧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新颖。
英语组第五次教研活动
时间:2016.11 地点:阶梯教室 主持:施小川 主题:差异教学策略之 列席人员:全体英语组成员 差异教学概述
一、差异教学的内涵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 发展的教学”
二、差异教学的主要观点、在班集体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共性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在教学中将共性和个性辩证地统一起来。
三、差异教学与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主要是从认知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层。差异教学比分层教学涵盖更广,而且已形成了一套方法策略体系。
四、差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西方学者为了克服班集体教学的弊端提出的。
五、差异教学是实施全纳教育的必然要求。
六、差异教学策略实施要领
1、实施差异教学策略必须体现教学的本质特征和主要观点。
2、差异教学策略运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会有不完全相同的做法和要求。
英语组第六次教研活动
时间:2016.6.25 地点:阶梯教室 主持:施小川
主题:差异教学策略之二 列席人员:全体英语组教师
第二章 全面、动态测查学生差异的策略
一、差异测查的意义和目的
1、对学生差异的测查是差异教学的前提
2、教师应重视学生差异的测查
3、测查的目的:是在认识学生共同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了解学生个体间和个体内的差异,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也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二、差异测查的一般原则
1、确立差异测查原则的意义
2、差异测查的一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 ②综合性原则 ③动态性原则
三、差异测查的内容
1、个体间差异的测查
2、个体内差异的测查
3、测查学生的优势潜能
4、测查不同的学习类型
四、差异测查的方法和途径
1、观察与记录
2、测验(①测验的定义 ②测验的分类 ③成就测验 ④心理测验)
3、调查
4、测查结果分析
英语组第七次教研活动
时间:2016.9.11 地点:阶梯教室 主持:施小川
主题:安排本期教研组工作 列席人员:全体英语组教师 九月:1.安排本期工作。
2.关于教师业务过关考试的培训。十月:1.绥阳县城关中学和实验中学两校联合教研
2.关于开展优质示范课教学研讨活动。
3.出好英语各年级的月考试题,要求原创,不能完全下载.十一月:1.在县教育局的要求下,举全组之力打造好我组熊晓燕老师的一堂公开课.2.积极参加全市举行的教师学科业务过关考试,做好复习备考工作.十二月:1.检查教师常规工作,备课、作业批改、试卷批改辅导学生的情况。
6.通过小班科学活动案例看幼儿记录 篇六
案例一:各种各样的纸
活动“各种各样的纸”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撕撕玩玩中感知绉纸、手工纸、硬纸板等各种纸张的特性,如纸板坚硬、餐巾纸轻软、手工纸薄脆等。为了进行更直观的比较,教师指导幼儿按不同牢度将撕下来的纸有序黏贴在记录表上。
分析:对于大年龄幼儿来说,他们不仅能用语言表述“坚硬”“松软”“薄脆”这些感觉,还会借助生活经验用各种替代的方法来表达(如画上芝麻饼干表示手工纸的薄脆),可是这样的表达对小班幼儿来说很困难。案例中教师采用的记录方法既方便又直观,可以让小班幼儿一目了然地认识事物的属性,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
当然,实物黏贴也不是任何活动都适用。一些容易黏贴、大小合适的探究材料(如树叶、纸张、布等)比较适合采用实物黏贴的记录方式。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提供一些实物照片或实物简笔画,这与实物黏贴有异曲同工之妙。
案例二:落下来
一次秋天外出活动时,孩子们看到在空中飘飘悠悠的树叶,便兴高采烈地张开双臂迎接树叶落下。于是,教师设计了活动“落下来”。在活动中,教师提供了餐巾纸、沙包、“丫”字形纸片,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这三种物体落下的情景。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向教师报告他们的发现:“餐巾纸落得很慢的!”“餐巾纸飘来飘去的!”“沙包是快快落下来的!”“纸片转着圈落下来!”“纸片转起来像直升机(螺旋桨)!”……
孩子们兴奋地借助肢体语言与教师、同伴交流着自己的发现。接着,教师在幼儿自由探索、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了经验分享。当教师问他们能不能把树叶落下来的样子记录下来时,孩子们露出了为难的神情。于是,教师当即用“直线落下”帮助幼儿记录沙包下落的过程,用“曲线落下”帮助幼儿记录餐巾纸飘落的过程,再用“螺旋线条”帮助幼儿记录“丫”字形纸片飘落的过程。
分析:在活动前教师曾自问,小班幼儿能不能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根据对小班幼儿认知及记录等方面能力的了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于是教师便预设了师幼共同记录的方式。果然,经验交流的情况坚定了教师原先的预设——利用集体记录帮助幼儿共同记录所观察到的情景。教师还自编儿歌“沙包落下来,直直快快”、“纸片落下来,转着圈儿”、“餐巾纸落下来,摇摇摆摆”来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集体记录是教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幼儿交流、巩固探究中获得的科学经验,而且解决了幼儿记录的困难,为幼儿学习记录提供了榜样。
案例三:运水
小班幼儿喜欢玩水。于是,教师提供了一个装满水的水盆,一个空盆,还提供了一些工具。孩子们在游戏中很自然地运用工具去“运水”。在一次次“运水”过程中,他们不断地使用工具,认识工具。
游戏结束了,“谁的本领大”成为幼儿交流、记录的主要内容。教师为幼儿设计了这样一张记录表格(如图一),表格中的工具暗示小班幼儿要有目的地去尝试各种工具。不仅如此,教师还为幼儿提供了许多笑脸花朵图案,小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情况在每种工具相对应的空白处黏贴上不同数量的笑脸花朵,以表示这些工具运水本领的强弱。
分析:在大班我们也组织过类似活动,教师为大班幼儿提供的记录表格(如图二)给了孩子们很大的空间,幼儿不仅记录了自己的实验顺序,还记录了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比较小班、大班这两张记录表格,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提供给小班幼儿的记录纸浅显易懂,直观形象并具有趣味性,有明确的任务指向,使小班幼儿一目了然,并容易记录。而教师为大班幼儿提供的记录表则几乎是一张空白表,幼儿自主的空间较大。
为什么小班和大班的记录表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是小班幼儿有关科学活动记录的经验很少,记录能力也很不足,所以教师提供的记录表格必须浅显易懂,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并易于操作。而大班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记录经验,他们的记录能力也较强,因此,教师可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记录。
7.初中英语组教研活动记录1 篇七
教研地点:化学实验室
主持人:杜娟
主 题:课例评价活动
内容:
各位老师先集体研讨备课,然后由任金红老师执教,说课,并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失。最后老师们各抒己见,全面评价此课。
李永利老师:本课主要学习单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情景对话的课。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把英语教学同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学习,激发学生的知识迁移的效果,提高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杜娟老师:整节课任老师主要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进行师生互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努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基础。
8.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8 篇八
1、解读教材: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2、设计理念:(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
(2)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学不致平板化。
(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中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
(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三、探讨教法:
覃宁:这篇文章短小且非常容易理解,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觉得在这课的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以趣激学,以情系说。
张永青: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蜻蜓飞舞的画面导入课题,不仅激起学生对美丽蜻蜓的喜欢,而且由此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将对后面的教学产生了铺路搭桥的效用。
潘萍: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一方面表演的学生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争取表演得惟妙惟肖,另一方面,台下的学生会津津有味的听,全神贯注地辩,又兴致勃勃地说,能培养学生专心听、仔细辩、大胆说的习惯和能力。
谌雪娇: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卢卫: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我觉得可以安排了一组图片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呢?并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的吗?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5 活动主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遨游汉字王国” 具体内容:
围绕“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教学,这也是孩子们第一次进行为期两周的综合性实践。根据 “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等主题,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次的集体研究,最后决定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及课外的相关资源,自主开展一系列的汉字综合学习行动。活动如下:
1、学习课本上的阅读材料,然后组成学习小组,并确立组长后明确分工;
2、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1)字谜大擂台。(2)谐音俱乐部
(3)小小故事会。(如“一字之差”的教训等)(4)小主人在行动——我为用字规范出点力
(5)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3、制作展板。
4、小结:
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就会兴趣盎然。的确,在综合性活动课上,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的“工作成果”也给老师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1 活动主题:语文课更应返朴归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堂,怎样上出“语文味”,特别是在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今天,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常常是我们忽视的――没有真正走进去,品读课文语言,理解文字背后的广大空间。一味的去追求所谓的精彩,什么课都想感动天感动地。刻意地去挖掘教材,找甚至去造内涵。到头来只是一派虚假繁荣。与其那样,不如做些实在的,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打牢基础,读好、写好。
二、问题的解决:
1、课堂上的教学手段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莫“同一首歌”。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切莫“为表演而表演”。
2、让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去“入其境,悟其情”。
三、总结:
语文不是筐,啥东西都能装”,我们不能被“语文的外延”之类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而应回归语文的本色——言语能力是奠基性的,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质”的规定性得以存在、显现的基础,也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得以发展的依托,舍此不称其为学科。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以我们深厚的语文功底引领学生落实语文的“本体”:外里显现灵活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内里表现为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升认识价值观,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2 活动主题:享受朗读
培养语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教研概要: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是一贯非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地言语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反复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而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的灵敏、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感情。”要真正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小之以理,动之以情。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二、具体措施:
1、语感的培养不是讲出来的,是学生自读自悟的结果。在上课时适时地指导、点拨、启发,可能这样讲得少了,但学生的语感却能够在反复对比的读书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享受朗读。“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悟”,语感也自然会流露于学生惟妙惟肖的诵读声中。如:《赶海》时引导学生从“我在海里摸呀摸呀”“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想象螃蟹逃生时有趣的样子;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体会小伙伴抓螃蟹时的专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夹住时疼得龇牙咧嘴的有趣样子等,让学生读出小作者赶海时喜悦、惊讶、欢快的心情。在充分交流、朗读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饶有情趣的表演中,让学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体验。这些构成画面的语言更适宜培养形象感。
2、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无论哪种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与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黄河的主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黄河浪涛的雄伟、壮观更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之势。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波涛的汹涌澎湃、壮观,从而为学习艄公镇定、机智的品质打下深厚的情感铺垫。
三、总结:
语感培养有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阅读教学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感受读的乐趣,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位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朗读不但应该是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缺少的,也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从而创造性地拓展文本的宽度、厚度以及温度,使文本在想象与体验中成为学生头脑中栩栩如生的形象,真正“存活”于学生的心灵。真正地让学生有感而发,以我口“读”我心。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3 活动主题:主题:解读文本
明确目标
有效教学 ——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活动过程
1、开场白
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是评价教学成败的的重要因素。解读文本,明确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今天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解读文本
明确目标
有效教学 ——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2、解读文本
把握目标——分年级组现场集体备课活动(主持人
谌雪娇)(1)大屏幕出示文本内容(吴琼瑛负责课件)
主持人:好,让我来接过这个接力棒。我记得在青赛课期间,时常会听到评委与参赛选手交流一个问题,我记得戴主任就问过:你觉得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到位了吗?文本就是我们阅读教学中一个物的资源,是教学的基础和凭借。“回首来时语文路,潜心会文最是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率先走进文本,潜心会义。下面,让我们跟随本部三年级组青春靓丽的黄春英、缪玲、黄梅芳、黄翠玲老师一起走进《放飞蜻蜓》。(2)教师个性化分角色朗读。
(3)按年级组讨论这一课的目标定位及简要提出突破本课难点的建议(有效突破难点的金点子)。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4 ——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活动过程
主持人: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是评价教学成败的的重要因素。解读文本,明确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谢谢几位老师的朗读,对文本的解读目的是为了制订、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规定教与学的全过程的纲领。下面请以年级组为单位分组讨论本课的教学目标和突破本课难点的教学策略。
(讨论交流5-7分钟,然后全体交流,主持人即兴串讲)
(下发讨论表格,以组为单位记录讨论结果,并确定一位中心发言人,由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讨论)讨论的问题有:
A、通过阅读文本,你们组认为《放飞蜻蜓》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是:
B、(有效教学金点子)体会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你们组有哪些建议?(4)请3-4个组代表讲解。
(5)提出我们组通过研读教材,确定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主持人: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研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能停下的是实践的脚步。下面,让我们走进吴柳清老师的课堂,看看吴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目标的达成情况。下面请老师们往后座,稍作休息后一起来欣赏吴老师的教学魅力。
3、课例示范,践行目标(吴柳青负责)
要求:通过观摩课例,关注和检测目标达成的效果及策略。
4、有效教学在反思评议中提升。(反思评课环节由余宗翰主持,吴柳青负责反思,潘萍、覃宁、黄春英、龙懿敏围绕目标的达成及实施的策略进行评课,组外教师补充。)
5、活动小结(卢卫)
今天我们三年级组围绕“有效教学”这一课题,以“解读文本,明确目标 ”为切入点,进行了现场集体备课,对话交流,课例展示,评课反思等活动,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来保障有效教学的实践。虽然我们来不及对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但只要老师们通过这次活动认识到“潜心会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目标导航”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游离保障,能引起我们的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目标及文本的关注,我们这次教研活动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达成了一种共识,追求语文教学的扎扎实实、简简单单、回归本位才是真,做到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眼中有学生,我们就能实现有效教学。让我们沿着有效教学的道路,去深入探讨。感谢学校领导的指导和老师们的积极参与。
6、集体诵读陶行知教育语录
(让我们向陶行知先生学习,成为一个有爱心和智慧的教师)● 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9.不等式(组)中的数学思想 篇九
一、数形结合思想
将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可以清楚明了地观察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内在联系,较容易找出它们的公共部分,这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二、方程思想
从表面上看,不等式与等式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但实质上,它们有许多相似与相通之处,所以借助方程可以解决许多不等式问题。
三、分类讨论思想
在解答一些数学问题时,有时需要按某一标准把问题分成若干情况,分别加以研究并逐一解答,从而得到清楚完整的结果,这就是分类讨论思想。
对含参数的不等式,往往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解析:一般解法是先求出X.Y(用含有K的代数式表示),进而得到x-y,再利用一l 在给定不等式中含有字母且字母没有条件限制时,可利用字母取特殊值的结果代表字母在一般情况下的结果,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就是特殊值思想,这种思想多用于选择题, 例5对于数a,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 解析:由于a的取值范围没有给定,故可采用特殊值思想确定答案,令a=O,代入上述四个选项中进行检验,即可选出正确答案C, 成员听课情况统计: 董淑云8节 周宇贵5节 张冰8节 时间:2011年10月26日地点:6号楼1楼105办 活动主题:第一次月考情况反馈中心发言人:董淑云 活动具体内容记录: 一、小结此次月考出卷、批卷情况: 此次出卷人:董淑云 试卷的难易程度:第一次按高考的样式出卷,本来满分150分但因考试时间的问 题,选做题删去,满分设为120分,时间为2小时。 批卷:采用流水作业。 二、批卷结果小结: 周宇贵老师(批改作文): 1、此次作文易写,但全年级作文字数不够的人达6人。 2、大部分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没有说服力,论据缺乏,论证方式单一,结构混乱,想到那些到哪,技巧方面欠缺,不联系现实生活。 3、改的松,55分的题最高得分48分,最低25分。 张冰老师(语基第一部分): 1、诗歌鉴赏方面学生不能没有结合全诗。 2、题意不懂。 3、答题的格式不规范。 4、译文:底子差,抓不住关键词,直译能力差。 5、阅读:最高满分,最低全错。 董淑云老师(语基第二部分): 1、语用题部分仿写不能做到四个一致,即结构一致、话题一致、修辞一致、格调一致,一部分学生仅仅能做到形式一致,部分学生空题,失分多。 2、默写部分:本次默写题失分多,部分学生会背不会写字,或写出来错字多,还有不会背的现象。 三、统一进度,应对策略: 1、加强集体备课,齐心协力应对高考。 2、加强学生知识的巩固落实,如背诵、文言文基础知识、语法等。 3、加强学生答题方法的训练,答题技巧的灌输。 四、检查教案 备课组长:董淑云 时间: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 一、自评 本节课课标要求是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课本内容只有两个公式和两道例题,课后配了少量习题。但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有较高的要求,特别对公式的灵活运用考查力度比较大,另外,同角公式的学习对后续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我在课堂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公式推到、公式变形、习题设置等环节,都是层层递进,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在公式变形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只是做了必要的启发和引导,学生表现不错。上课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做好的课件进行了临时改动,把例题4和例题2、3做了调换,在上课中间,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了授课内容,当机立断去掉了一类题型,给了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和时间,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比较到位。在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时,千万不要扼杀他们的兴趣。我的想法是,学习数学不一定要做多少道题,而是要在做题和思考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品质,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丰富自己的解题经验。 由于课堂时间只有四十分钟,所以感觉时间特别紧,还有两类题型没有涉及到,比较遗憾。通过学生作业反馈,大部分同学掌握比较好,有三位同学两道题没想到要分类讨论,有两位同学计算出现错误。一节课难免会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给与批评指正。谢谢! 二、评课 维度一:课程 教学观察人:韩晓兵 观察内容:课程中的课程目标与内容 观察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 一、由三角函数定义导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二、能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进行简单应用;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求值(知一求二);化简三角函数式;证明三角恒等式。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及三角函数线的基础上,通过对图形的理解与认识,提练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一节课,它即是对三角函数线这个几何图形的深层认识,更是后期学习三角函数化简及计算等问题的基础与铺垫,因此,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学习方法,都将对今后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明确如何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使学生养成探究、分析的学习习惯,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树立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两个公式的推导与应用,重点也在于此。 教学预设方面:由于高一(8)班学生的程度相对好,结合课程标准,本节课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多,题量大,题型多。 内容的展示上:教师紧扣定义,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通过对基本关系的推导,注重了学生对基本概念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对问题进行了归纳,分为4个题型,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符合学生认知层次,体现了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好地展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如在教学预设中准备了4个题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展示学生的思维形成过程与思维的多样性,教师能够依教学实际及时地将第四类问题舍去,教学效果好。课堂观察记录人:冯士旭 指标1:方法 预设的教学方法:本节课是发现结论并活用公式一节课,教学前预设了启发式、发现法、探究式等方法,基本达到了预设的结果。依据是本节课首先是由图形进一步启发学生研究正、余弦函数,让学生从图形中发现结论,接着在公式的变形中采用探究式,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同伴合作。即前一个同学对公式的变形发散了其他同学的思维,为后面活用公式解题作铺垫,在探究例4时,由于前面的铺垫,以及题目的条件和式子的结构变换,使得同学应用公式解题方法灵活,同时提高了解题能力,思维更加敏捷,达到了活用的目的。(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分) 预设的教学方法体现本学科的特点:本节课的设计注重了数形结合、化归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 指标2:资源 本节课预设了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练习题。 预设多媒体的出发点在于:多媒体的应用不仅节约时间,容量大,更主要的在于能够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容易发现图形中蕴含的更多内容,从而比较容易总结出公式,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相关练习的设计从易到难,有梯度,有层次,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认知情况,也能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方向,效果好。 Copyright © 2008-2009 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网站设计:杨波 贾佳 联系电话:0951-3961847 地址:银川市西夏区北京西路51号 版权所有:宁夏银川第二十四中学,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站长邮箱:redneteast@163.com 宁ICP备09000812号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抓手,以双限作业为基础,规范备课组教研 如何让“高效课堂”的理念能够真正落实到平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这是一名语文教师需要长久思考的问题。只有抓住了课堂教学有效、作业有效才能在有限的语文学习时间中,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成绩得以提升。围绕这个思路,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教材进行整合。为了让学生在必修教材的知识上有一定程度的深化,在以体裁、内容为专题的选修教材上有更系统的认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对选修教材进行专题整合的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以人物为专题,以教材为基础,以时间、风格、体裁为线索重新编写教材,并编写配套的导学案和教案。通过整合后,大致可以分为《诗国天空中最闪亮的星——李白》、《“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杜甫》、《旷古全才——苏轼》三个专题的学习,下学期还有《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亘古男儿——放翁》、《牛背上牧童的一支横笛》等几个专题。通过这种模式,学生普遍反映对该作者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对人物的评价也不再流于表面。同时,这些人物和事件也逐渐取代贝多芬、爱迪生等,成为了作文素材的新宠。 2.以双限作业为契机,重新设计、编写导学案。首先就是改变传统的语文作业观念,语文素养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所以可以在现有的导学案中增加“自主阅读”、“课前思考”、“美文推荐”等版块。在专题学习前设计“说说你心中的李白”,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初步感知。在学习完后则要求模仿李荣浩的《李白》这首歌,创作一首有关李白的歌词,考查学生对李白这个人物的认识和态度,同时也让语文作业更加多样和丰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作业时间更加合理。在编写导学案时,以30分钟为一练。并严格将读、写需要的时间都算入双限作业的30分钟内,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不仅只有笔上的要求,还有阅读、表达等等。这样,学生的作业书写量减少,但学生的语文能力却在提升,因为作业更有效、更有趣。第三,完善编写和审定的要求。每一个专题前要求明确写出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讲读篇目、背诵篇目,并选入一篇与之有关美文作为推荐。 二、关注学情,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这一狭小空间,而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各个领域开拓、延展,这样才能不断寻找到语文提升的内驱力和永动力。因此,整个备课组应积极开展与语文相关的研究,将教学和教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教带研,以研促教。《边城》是一篇对人性美讴歌和呼唤的文章,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唯美性文章是语文教师不太敢轻易触碰的角落,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回避这个教学难点。笔者认为,可以以教学研究为依托,进行同课异构,鼓励教师突破传统,避易就难,勇于挑战。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的一个亮点足以使得这篇教学设计成为展评课上的亮点。同时,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通过研究让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比如笔者参与的“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在不同层次班级中的现状分析及策略”、“双限作业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两个课题,都是针对高二语文教学而提出的。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根据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三、积极开展各种语文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提升语文素养 1.将教研室、艺体活动的资源整合,结合语文课本中话剧单元的学习,组织举办“演绎经典,绽放青春”课本剧活动大赛。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大力倡导课本剧进课堂,提倡以课本剧为载体,把学习和娱乐更好地结合起来,为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加深对教材、生活的理解,多方位地汲取文化营养,带给了学生文学与艺术的享受。 2.举办“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思考成为一种态度”系列活动。第一,高二语文备课组每一位语文教师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并附上这本书的内容概要、推荐理由以及推荐教师的照片。采用同样的方式,学生也向大家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制作成展板用以宣传。第二,暑假作业要求每人阅读一本书,并写出读书感想。老师们利用这个机会把优秀的读书感想评选出来,并要求用统一的稿纸誊抄后张贴在走廊里,让学生认识到不仅要重视读书,更要重视思考,也要重视书写。 工作单位: 文田镇中心学校 项目名称集体备课项目负责人罗姣玉 活动时间2014.05.21活动地点小会议室 活动主题小说教学主讲人罗姣玉 参加对象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成员申请学时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1、明确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及七年级期中期末考诗歌类作品的考点。 2、探讨本学期诗歌教学的重点以及诗歌教学方法的采用。 3、对《诗两首》进行教材分析。 4、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5、对陈雪芳老师的设计思路进行研讨并修改成定稿。 6、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活动反思 与意见反思:对诗歌教学大家看法很多,有共同的看法,也有保留意见,课的设计只是一种预设,真正的课堂教学还会出现很多问题。意见:应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课效果会更好。说明:活动一周内,教务处或教科室负责人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诗两首》 时间:2014、5、21 地点:小会议室 主备:罗姣玉 成员:曾文龙 罗姣玉 罗文 罗若霞 邹建新 王春燕 一、教材分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七年级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诗两首》以作者亲身的经历,教会了我们如何去面对困难,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两位诗人,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2.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选择。 4、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课时安排:2课 第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导入: 当你处于逆境时,是该前进?还是后退?前进,或许会有老虎拦路,但等待同样意味着死亡,怎么办?让我们在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去寻找答案。 2、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 俄罗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的始祖”.代表作有:著名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以及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校的女儿》等。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3、整体感悟 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反复阅读这首诗,独立思考,品味诗歌的情感。 4、问题探究(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容?(3)“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这句话颇有哲理,说明了什么? (4)诗歌向我们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1)、特指在生活当中因遭遇艰苦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写照.(2)、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然身处逆境,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都会成为亲切的回忆。(3)、可从多角度理解。一方面他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说明了事情一旦过去,就会变成一种亲切的回忆,令人怀念。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即使是痛苦的。(4)、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5、练一练。 拿起手中的笔,写出心中的话。 假如————————,不要——,不要——! ——需要——。相信吧,————。 示例:假如生活中遇到了困苦,不要惊慌,不要沮丧! 阴暗的日子里需要信心,相信吧,开心的日子定会到来。 5、教师寄语。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但不管是怎样的挫折困苦,最终都会过去,变成回忆。痛苦的时候,我们更需静心。世上没有过不去的事,只有熬不住的人。 第二课时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去面对困难。然而,人生在世,势必会面临很多选择,那么,该如何去选择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未选择的路》,看能否得到一些启示。 2、走近作者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3、整体把握。(1)“路”有什么象征意义?这是怎样的一种表现手法?(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四节诗的内容。(3)这首诗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4、深入探讨。 (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3)、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5、教师小结。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涵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在这首诗里,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 6、课外拓展。 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 活动过程: 一、卢主任做《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的专题讲座 (一)反思重点——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行为 学生的表现 (二)课前准备和课余练习——反思的基点 关键词:教学目标 达成高度 准确的定位 (三)学习观摩——反思的生长点 (四)开展对话——反思的要点 (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难点 反思的内容: 1.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2.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3.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4.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存”。5.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6.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7.是否存在着“伪探究” 反思的方法: 1.思教学效果 2.思自己的行为 3.思成功之处 4.思教学不足 5.思改进措施 6.思再教设计 (三)进行教学反思的注意事项 1.不要与说客混淆 2.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3.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4.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5.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四)关于评课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8 活动主题: 《放飞蜻蜓》集体备课 活动过程: 1、解读教材: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2、设计理念:(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 (2)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学不致平板化。(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中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三、探讨教法: 覃宁:这篇文章短小且非常容易理解,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觉得在这课的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以趣激学,以情系说。张永青: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蜻蜓飞舞的画面导入课题,不仅激起学生对美丽蜻蜓的喜欢,而且由此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将对后面的教学产生了铺路搭桥的效用。潘萍: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一方面表演的学生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争取表演得惟妙惟肖,另一方面,台下的学生会津津有味的听,全神贯注地辩,又兴致勃勃地说,能培养学生专心听、仔细辩、大胆说的习惯和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我觉得可以安排了一组图片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呢?并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的吗?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5 活动主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遨游汉字王国” 具体内容: 围绕“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教学,这也是孩子们第一次进行为期两周的综合性实践。根据 “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等主题,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次的集体研究,最后决定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及课外的相关资源,自主开展一系列的汉字综合学习行动。活动如下: 1、学习课本上的阅读材料,然后组成学习小组,并确立组长后明确分工; 2、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1)字谜大擂台。(2)谐音俱乐部(3)小小故事会。(如“一字之差”的教训等)(4)小主人在行动——我为用字规范出点力(5)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3、制作展板。 4、小结: 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就 会兴趣盎然。的确,在综合性活动课上,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的“工作成果”也给老 师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1 活动主题:语文课更应返朴归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堂,怎样上出“语文味”,特别是在过分强调“人文 性”的今天,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常常是我们忽视的――没有真正走进去,品读课文语言,理解文字背后的广大空间。一味的去追求所谓的精彩,什么课都想感动天感动地。刻意地去 挖掘教材,找甚至去造内涵。到头来只是一派虚假繁荣。与其那样,不如做些实在的,让学 生在语文课堂上打牢基础,读好、写好。 二、问题的解决: 1、课堂上的教学手段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莫“同一首歌”。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切莫“为表演而表演”。 2、让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去“入其境,悟其情”。 三、总结: 语文不是筐,啥东西都能装”,我们不能被“语文的外延”之类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而应回归语文的本色——言语能力是 奠基性的,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质”的规定性得以存在、显现的基础,也是语文课程、语 文学科得以发展的依托,舍此不称其为学科。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以我们深厚的语文功底引 领学生落实语文的“本体”:外里显现灵活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内里表现为丰富学生的情感 和精神世界,提升认识价值观,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2 活动主题:享受朗读 培养 语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教研概要: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是一 贯非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地言语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反 复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 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而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的灵敏、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 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感情。”要真正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小之以理,动之以情。语文教 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二、具体措施: 1、语感的培养不是讲出来的,是学生自 读自悟的结果。在上课时适时地指导、点拨、启发,可能这样讲得少了,但学生的语感却能 够在反复对比的读书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享受 朗读。“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悟”,语感也自然会流露于学生惟妙惟肖的诵 读声中。如:《赶海》时引导学生从“我在海里摸呀摸呀”“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想象螃 蟹逃生时有趣的样子;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体会小伙伴抓螃蟹时的专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夹住时疼得龇牙咧嘴的有趣样 子等,让学生读出小作者赶海时喜悦、惊讶、欢快的心情。在充分交流、朗读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饶有情趣的表演中,让学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体验。这 些构成画面的语言更适宜培养形象感。 2、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无论哪种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 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与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阅 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 情感。如《黄河的主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 人胆战心惊。”“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 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等句子如不运 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黄河浪涛的雄伟、壮观更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之势。使学生 置身其中,感受波涛的汹涌澎湃、壮观,从而为学习艄公镇定、机智的品质打下深厚的情感 铺垫。 三、总结: 语感培养有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 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 来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阅读教学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感受读的乐趣,方 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位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朗读不但应该是 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缺少的,也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 率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 从而创造性地拓展文本的宽度、厚度以及温度,使文本在想象与体验中成为学生头脑中栩栩 如生的形象,真正“存活”于学生的心灵。真正地让学生有感而发,以我口“读”我心。三年 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3 活动主题:主题:解读文本 明确目标 有效教学 ——中年级有 效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活动过程 1、开场白 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是评价教学成败的的重要因素。解读文本,明确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准确把握教学目 标,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今天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解读文本 明确目标 有效教学 —— 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2、解读文本 把握目标——分年级组现场集体备课活动(主持 人 谌雪娇)(1)大屏幕出示文本内容(吴琼瑛负责课件)主持人:好,让我来接过这个接 力棒。我记得在青赛课期间,时常会听到评委与参赛选手交流一个问题,我记得戴主任就问 过:你觉得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到位了吗?文本就是我们阅读教学中一个物的资源,是教学的基础和凭借。“回首来时语文路,潜心会文最是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率先走进文本,潜心会义。下面,让我们跟随本部三年级组青春靓丽的黄春英、缪玲、黄梅芳、黄翠玲老师 一起走进《放飞蜻蜓》。(2)教师个性化分角色朗读。(3)按年级组讨论这一课的目标 定位及简要提出突破本课难点的建议(有效突破难点的金点子)。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 要14 ——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活动过程 主持人: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 是评价教学成败的的重要因素。解读文本,明确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所以我们教师要学 会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谢谢几位老师的朗读,对文本的解读目的是为了制订、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规定教与学的全过程的纲领。下面 请以年级组为单位分组讨论本课的教学目标和突破本课难点的教学策略。(讨论交流5-7 分钟,然后全体交流,主持人即兴串讲)(下发讨论表格,以组为单位记录讨论结果,并 确定一位中心发言人,由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讨论)讨论的问题有: A、通过阅读文本,你们组认为《放飞蜻蜓》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是: B、(有效教学金点子)体会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你们组有哪些建议? (4)请3-4个组代表讲解。(5)提出我们组通过研读教材,确定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主 持人: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研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能停下的是实践的脚步。下面,让我们走进吴柳清老师的课堂,看看吴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目标的达成情况。下面请老师们往后 座,稍作休息后一起来欣赏吴老师的教学魅力。 3、课例示范,践行目标(吴柳青负责)要 求:通过观摩课例,关注和检测目标达成的效果及策略。 4、有效教学在反思评议中提升。 (反思评课环节由卢主任主持,梁老师负责反思,黄老师,莫老师,钱老师围绕目标的达成及实施的策略进行评课,组外教师补充。) 5、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三年级组围绕“有效教学” 这一课题,以“解读文本,明确目标 ”为切入点,进行了现场集体备课,对话交流,课例展 示,评课反思等活动,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来保障有效教学的实践。虽然 我们来不及对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但只要老师们通过这次活 动认识到“潜心会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目标导航”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游离保障,能引起我们的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目标及文本的关注,我们这次教研活动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达成了一种共识,追求语文教学的扎扎实实、简简单单、回归 本位才是真,做到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眼中有学生,我们就能实现有效教学。 感谢学校领导的指导和老师们的积极参与。 6、集体诵读陶行知教育语录(让我们向陶行知先生学习,成为一个有爱心和智慧的教师)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7、校长提出希望。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16 主题:课题与教研同行 理论与实践碰撞-中年级阅读教学中有效识字的探究 1、熟悉《课标》要求,正确认识识字教学。 2、正确认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重新定位中年段的识字教学。 3、做好识字过渡,多方位引导。 【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表】推荐阅读: 数学组教研组活动记录09-07 政治组校本教研记录07-11 美术备课组教研活动记录08-22 数学组教学教研工作总结07-19 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09-28 2023泗阳众兴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第8次教研活动记录10-16 理化组承办教研活动10-20 年级组教研计划08-23 语言组教研总结09-11 语文组教研计划09-3010.高三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之一 篇十
11.高中数学组课堂观察评课记录 篇十一
12.对高二语文备课组活动的思考 篇十二
13.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表 篇十三
14.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 篇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