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2024-10-22

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精选10篇)

1.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一

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论文

【摘要】高校融合是新时期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理念,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我国要在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国家建设接班人。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属于不同的教育形式,虽然教育目标有所差异,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融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面对时代要求,中国高校教育必须要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大力加快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高校教育;创业教育;融合;人才培养;价值理念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阶段,社会就业压力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严重脱节,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目前社会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出现,创业教育备受社会关注,但近年来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从推动创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层面来看,拥有专业背景基础的人才更具有成为未来新型企业家的潜力。

一、传统教育模式下创业教育的问题

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通过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提升了大学生的各项创业素质,为大学生就业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在社会上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当前的高校创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为主要动机的。此目标偏离了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高校学子的培养中偏重于创业知识技能教育。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长期技能教育,不仅仅是只作为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而应侧重于创业精神和创业思维的培养。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从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社会十分注重学生的创造力。高校要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必须依靠专业教育,进行创业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把创业素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机会,扩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本身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为学生能尽快参加社会实践做准备。创业教育是的目标是培养创业人才,教会学生主动去适应社会,使学生通过高校创业教育,获得自我创业的精神和技能。专业教育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人的谋生做准备,教授一些专业范围中的应用性知识。从它们的关系来看,创业教育必须依赖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更有利于学生创业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高等院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不仅在于有助于解决社会劳动力供需矛盾,而且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高校创业教育能够通过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培养,为社会培养一大批中坚力量,促使人才全新发展观的形成。王永庆曾说:“人生最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乃是藉由一己力量的发挥。能够对于社会作出实质贡献”。大学生创业对社会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为社会市场注入新鲜活力。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途径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实战训练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改革教学模式,把创业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中的主渠道,增加课堂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开阔学生的思维及改进培养创新模式。创业教育关键是培养创新能力,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中,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育模式能扩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习惯去独立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要加强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各种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和创业项目,让学生形成创业意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与企业合作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可以学习体验的创业平台,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增强创业意识和具备创业精神,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国内高校具有创业经历或企业任职经验的专业教师很少,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此,高校要整合校内有利资源,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同时要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开放性创业教学管理体系,借助社会上具备一定创业经验和创业技能的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及创业成功人士指导大学生创业,推进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创业教育科研。高校要全方位为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实践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引进企业家师资力量,使校内创业教育的资源从中得到补充与扩展,帮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有效地提升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高等院校能够立足自身学校优势和当地企业开展长期互助合作,逐步形成具备当地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新时期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同时反映了我国未来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这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理念,不仅给了高校创业教育新的目标定位,而且与专业教育完美融合,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与社会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灵感。

参考文献:

[1]谢振宇,宋军.试论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以隐性知识转移为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4).

[2]胡林春,王璐.高校创业教育与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研分析[J].当代经济,(17).

[3]陈文华,关小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2).

[4]席升阳.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

[5]李品.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中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2).

2.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二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阵地,如何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可能高达770万,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刻不容缓。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的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一直以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短板。【2】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如何结合专业优势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适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常态成为在商学院教学一线的师生共同思考和亲身实践的重大现实问题。

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远远不是让他们想办法赚钱那样简单,真正的创业教育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是着眼于绝大多数学生的长期职业规划和长远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锻炼其创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落脚于培养理性、健康、科学有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上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12〕4号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3】但现实中,许多地方院校对教育部仅有的对创业教育的硬性规定,由于师资力量、学分限制等原因,把大学生创业教育或变成一门选修课或流于形式,学生接受不到真正的系统的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角度、多学科、多阶段、持续不断地培养大学生多种意志和品质,一个观点是另立门户,根据创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一整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系统设置培养创新创业的课程方案,把创业教育当成专业来办,这和我们现在的以专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的现实不相适应,所以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融合在一起才能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加强和利用现有的商学院的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模式变革,充分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元素,进行嫁接、改造和提升,从而既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又加强创业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更多的跨专业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可能是一条更为适合我国现有高等教育的创业教育的道路。

《生产与运营管理》作为一门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全校的公共选修课程,历年来都深受学生的喜爱,因为其课程内容体系与创业教育的许多内容和要求相一致,作者在多年的《生产与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思考并努力实践着将专业课程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相融合,将大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生产与运营管理》的课程教学和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创业技能培养紧密融合,经过初步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以理论教学为先导、以案例教学为辅助、以实验技术教育为支撑、以课内外实践教学为平台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了专业课程教学与创业教育同步进行,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实现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的综合提高。【4】

一、加强理论教学的前沿性、趣味性,把创业教育理念渗入课程教学之中

生产运营管理作为一项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管理活动,是对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生产运营系统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它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创造价值、获取利润的主要环节。它揭示的是影响公司企业内部如何提高效率的问题,揭示的是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如何达到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个性化、高效益目标的规律性问题。在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把体验式教学和创业教育相结合起来,把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用生动形象的知识体验的形式去讲授出来,同时在课堂上营造创业创新的氛围,提高学生课程理论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生产与运营管理》课程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实际运营的公司企业,在创造企业财富的最关键的环节——生产运营,如何靠科学有效的管理实践来提高运营效率、减少资金资源浪费、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加大对大学生对企业管理运营的重要性的理论认识,并充分地融入创业教育的相关知识和理念,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市场调查与预测,会整合各种创业的资源和要素,会综合研判并识别创业机会,会设计新创企业的创业计划书,能初步新创办小微企业并实际运营,同时还要具有企业防范控制创业风险的能力等综合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说大学生创业教育只有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使教师成为创业教育的先行者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传授者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引领人,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努力将以往的培养大学生的“学术型”、“技能型”以及“就业型”的人才的教学观念转变过来,适应现代社会更加需要的“创新型”、“创业型”、“综合型”的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上来。教师要紧跟时代前沿对本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的新动向要有所把握并努力亲身实践成为一名复合型的教育者,在讲课过程中努力将创业教育所要求以及能力素质时以及生产与运营课程所要求的的理论和实践的新动向相结合,并设身处地的把课堂教学的每一名参与者(包括学生和老师)都定位于公司或企业的亲身创业者和实践者的角色上来,并围绕如何创新创业提高自身能力。只有教师加强自身素质提升,成为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专家和先行者,才能在具体的专业教学实践中根据创业教育的新特点,运用形式多样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加强理论知识体验,把学生的专业课堂教学与的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紧密相融合。

(二)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式教学

教师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在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研究,教师应根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情况以及生产与运营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特点等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增补,来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技术经济革命的浪潮,并以此来增添相应的教学内容的启发性和引导性,适时引入当今流行的“创客”、“极客”、“众筹”以及“互联网+”等进行新概念进行延伸、实例讲解,要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地去理解创新创业的新动向,为以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新企业成立初期的管理特殊性,通过重点对中小企业运营管理中如何进行精细化管理的理论的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做好企业的运营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要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力量,运用科学有效的运营管理深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实现企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的,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教师启发想要创业的大学生认识到,机会、资源固然重要,要想把自己创办的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最基础的还是要牢固树立成本的概念、效益的观念,效率的理念,要踏踏实实靠企业内部的运营和管理来占领市场,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合理加大专业知识的延伸,培养创业精神

大学生创业仅仅有热情和激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专业知识的和科学的方法做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创业教育的要求适时地把专业课程知识进行延伸和扩展,把在创业过程中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重塑创业精神品质、训练创业方法、开展创业实践等内容加以学习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就“互联网+”、微商和大规模定制等内容知识进行相应的延伸和嫁接,并结合大学生创业时的选择项目问题展开讨论,采用发散性思维,进行课堂上的“众创”,集思广益,要让大学生站在一个专业的角度去和战略的高度选择一个即符合市场需求又适合大学生创业的产品和项目,对各种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从而在不断的知识强化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5】通过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的熏陶和灌输,培养大学生善于思考和发现市场先机、敢闯敢干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不怕困难、挑战自我、持之以恒和毅力的意志品质;培养具有科学管理、诚实守信的职业能力和操守;培养有创造价值、创造服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真正的企业家,为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奠定思想和精神基础。

二、加大案例教学,增加课程的创业体验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对创业实践性的教育相比于其他学生来讲要求更高,《生产与运营管理》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管理类专业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理论知识的讲授把典型案例结合起来,把课程章节内容与讲解案例相结合,达到通过案例教学更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更增强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体验性。

(一)由实例来体验运营管理,激发学生扩散性思维,做到理性创业

在实践中有许许多多国内外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的的案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些案例是学生理解和学习生产运营管理理论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使学生提前体验和感受创业和企业管理的实际运营过程,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收集国内外经典的生产与运营管理的教学案例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还要去收集现时代的大量的国内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的优秀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比如阿里巴巴的成功之路、马云的艰辛创业路等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一方面来激发学生对生产与运营管理的理解,另一方面来引导学生对创业的思考,做到提前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到生产与管理真实情景,去扮演不同部门,不同级别角色,不同岗位所做的不同的管理决策,使学生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就会用理性的、科学管理角度考虑和思考问题,锻炼他们以后作为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所必须具备的的思维能力和基本素质,在这样的训练和培养下使他们由对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运营实践的理性认识。同时。在案例教学中要更关注对管理实践中失败的案例的分析,要让大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在实际的创业实践中风险很大,失败的很多,认识到创业的困难性、复杂性和挑战性。要在创业前有充分的心理素质、综合素质,选好自己擅长的领域,提出设想,找准机遇,找好团队,把创业当成历练和学习的过程,不能盲目地为创业而创业。

(二)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和小组讨论以及头脑风暴等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模块化和项目化专门当前最流行的企业运营方式“互联网+”以及“微商”的平台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精细化管理制定相应的运营管理战略和营销战略。教师通过参与式和体验式教学时,就经常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者学生自己动手根据所学知识和理论和知识点去查找相关的国内外的典型案例资料,在上课前的20分钟时间进行案例演讲,学生经过从收集、整理资料、汇报分析内容、答辩、讨论和总结点评等一系列的环节的训练,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出谋划策,经过小组讨论以及头脑风暴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样即加深了对案例以及知识点理解和深入思考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应变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加大实验教学,强化管理角色亲身体验

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授仅仅是纸上谈兵,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的生产与运营管理和创业教育来说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的实验教学的平台的载体,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通过实验教学来更加直观的理解和做出科学正确的管理决策,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以技术教育为支撑,加大实验性课程的比重,推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6】

在具体的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借助于学校工商管理类综合的实验平台科学合理的安排设计相应章节性的紧密结合实际的知识点实验练习,比如企业的选址、店铺的安排、物流中心的布局等等;还要有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在对ERP综合实验中就要把学生按照其特点进行合理的管理角色的分工,在每一组都要设立统筹企业全局的“总经理”,然后按照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要求对计划部、财务部、销售部、采购部、行政部、不同的生产车间分配相应的管理角色,在实验练习过程中每个管理的部门都有详细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案,但是又必须和其他管理部门相互协调和配合,经过实际的演练和推演使学生门能够真正地系统地掌握运营管理的实验技能、熟悉企业在实际生产中的情景,认识到企业的生产、供应、销售、财务必须协调作战,统筹规划,科学应对才能使具有企业在复杂环境下生存的发展的本领,才能很好地应对市场经济的大潮。

四、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在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中成长

课堂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来讲已经完成了任务,但是对于创业教育来讲还远远不够,在创业教育中要必须要加大课外的实践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激发大学生勇于进行创业的实践,同时增加了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开放性、互动性和实效性要求较高的特点。所以,在课程教学和创业教育相融合的的过程中就必须特别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教育。

(一)到企业去参观实习亲身进行体验

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通过到实习的企业比如一些典型的制造业或服务业特别是“互联网+”的小微创新创业企业中去参观访问,通过参观访问甚至实习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学习企业管理运营经验以及创业过程的经验教训,这会给学生更为真切直观感受。在参观企业时要有目的的选择不同行业,要充分利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创业项目等创新创业资源,不断感受创客空间、创业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的实际运营管理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创业创新的巨大力量。通过学习参观与书上所学的理论和企业实际的运营进行比对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从而学生综合的实践能力。

(二)开展多样的课外创新创业的社会实践活动

创业教育重要的落脚点是在理解创业过程的基础上能真正通过社会实践来锻炼和验证学习的效果。所以创业教育一方面不仅要整合校内教育资源,组织开展诸如创业类的讲座、创业类的模拟和训练、举行创业大赛等活动,有条件的话尽可能的支持学生参加创业协会、俱乐部等社团组织的创业类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的创新创业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培养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依托学校与企业的联盟、实习基地、当地的高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创业项目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的创新创业企业。通过大学生对这些企业和园区的参观学习,进行市场调查和项目设计、高新技术的成果转化、新的小微企业创办流程和政策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政府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实际演练并感受创业氛围,激发其创业梦想。

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现代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相比于以往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模式是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的教育模式,它需要整个社会都给与关心与支持,应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7]本人在《生产与运营管理》这门课进行一些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仅仅一种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如何根据每个专业的学科特点融合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的方法、理念以及技能训练贯穿到整个专业教学管理实践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甚至是第三课堂(创业实践)中去是一个教育界同仁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重大的现实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中科院和中关村创业大街考察时强调: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汇聚经济社会发展强大新动能[N],人民日报,2015-5-8(2).

[2]易玉梅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校教育与评估版),2011(1):7-9.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12〕4号.

[4]宋树伟.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和生产与运营管理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院学报,2014(10):96-98.

[5]施永川.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3(5):214-217.

[6]李炳论.论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14-16.

3.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 篇三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融合途径

一、数学与游戏的关系分析

在常人看来,游戏与数学之间并不存在任何联系,且游戏对学习而言没有任何益处。但数学课程是研究物质数量、结构等内容的逻辑性学科,用来解释更为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游戏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之上,很多数学家都将数学看做一种游戏,并不断探索其潜在的游戏特性。随着社会的进步,数学的研究领域也逐渐拓展至组合几何、图论、逻辑学等领域,其中存在的推理性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游戏性与娱乐性。由此可以看出,游戏与数学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且两者相互影响,探索游戏精神也一直是推动数学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教育游戏对小学数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注意力最好的方法便是向其提供具备吸引力的数学游戏、魔术以及笑话,并有意识的避开那些呆板枯燥的教学模式。将教育游戏应用至数学课堂中具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首先是可以延伸至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小学教育中使用的游戏一般以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为依据,一般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的辅助性游戏,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感,使其在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其次是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游戏与数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数学教育游戏可以提升学生的几何意识,而《完美数独》以及《华容道》之类的教育性游戏也可以提升小学生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入了解现实世界;再次是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小学阶段主要学习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等领域的知识,在游戏中融入这些知识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记住。且教育游戏也可以拓展数学知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最后是可以改善可课外的学习环境,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学生除了应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还应在课外进行深入研究。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小学生数学的课外学习环境并不理想,大量的课外作业使其无法探索深层的数学领域,而教育游戏可以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三、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的途径分析

1、益智类游戏与数学知识融合。这种融合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常见,比如可以在游戏中隐藏一些数学知识,让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进行解答,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购物策略》一课,教师可以设计去动物园游玩的游戏,在出发之前将学生分为三组,告诉他们去超市买需要的饮料,并告知他们这三家超市各自的优惠条件,比赛看那个小组买来的饮料最实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组内的人数以及超市的优惠条件进行计算,而后比较选出最实惠的购买行为。这样学生便可以在讨论与娱樂中轻松的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是否需要坐车去超市购买的计划,这样总费用便应加上每位学生的坐车费用,学生在计算中将不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将数学知识融合至日常生活,在无形的教育氛围中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能力。

2、角色扮演类游戏与数学知识融合。角色扮演主要是一种模拟游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获得更真实的生活体验,因此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一种特定的教育环境,使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认识元角分》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我是营业员的游戏,并找学生扮演营业员与顾客进行模拟,并在商品的购买与出售过程中认识元角分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与进率,这样学生便可以在乐趣中学会知识,且教学也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动作类游戏与数学知识融合。动作类游戏可以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研究发现,国外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动作类游戏,通过此类游戏,学生可以理解常见的数学知识,比如寻找数字等,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敏感性与反应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左右》一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左手右手、左腿右腿,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听口令的游戏,在教师口令的指引下,学生摸自己的左手右手,以加深他们对左右的认识。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判断其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调整后期的课堂教学策略。

四、结语

小学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但当前教育采用的常规方法却存在很多弊端,所实现的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数学本身便是游戏,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实质就是进行教育游戏的过程。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数学教育游戏已经延伸至学习任务、数学思维等领域,可以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开发设计过程中,教育游戏应充分融合自身的教育性与趣味性,以便研发出受家长与教师所认可的游戏模式,比如益智游戏、与数学知识结合的角色扮演游戏等。

参考文献

[1] 熊妍茜,张辉蓉.数学与艺术融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途径探析---基于《艺术与数学》的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5(08).

[2] 赵永兰.教育游戏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03).

[3] 魏佳佳,陈慧君,魏春河.新课程下小学教育游戏的思考与实践[J]. 新课程(上). 2016(07).

[4] 张传春.针对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的探索[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04).

[5] 李伟.构建欢乐的课堂——试论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J]. 文理导航(下旬). 2015(04).

4.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四

袁传文

(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小学,广东广州 510378)

0 前言

3D创客教育走进中小学已成为当今教育向前发展的趋势。作为一名创客教育工作者,如何使得3D课堂让孩子们真正喜欢,即让3D课堂真正“活”起来,要探索一种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去实施和开展。下面笔者从自身任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出发,谈谈3D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合的方法和途径。由兴趣为先导,抓住“3DOne”建模软件的高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学生的学习动力很多都是源于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为以后的的学习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基石。1.1 选好一款适合小学生认知的软件用于教学

3DOne是国内第一款面向中小学生的3D空间建模软件,笔者从完全陌生不懂到熟练运用仅仅用了不到2周的时间,从它的建模理论和方法和个人掌握度方面来看,笔者对它的应用就充满了信心,具有高效建模性且特别简单易操作,适合于小学3-4年的学生认知基础。1.2 运用3DOne的快速空间建模功能活跃课堂

笔者在3DOne的第一堂课上就给同学们演示了一个饼干盒的制作方法,其过程紧紧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同学们纷纷发出“哇~哇~哇”的惊叹,没等继续做下一步的修饰,好多同学就迫不及待地要求笔者不要再演示了,时隔没几天有好些同学都做出了自己的作品。接下来整个课堂气氛完全被活跃起来,看着孩子们都沉浸在欢乐的3DOne作品制作中,笔者深深体味到3DOne带来的欢乐是如此地幸福。强化学习动机,充分运用3DOne社区作为3D课堂的学习的平台

只有强化学习动机,才能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在强化方面笔者从以下几点展开了探索。

2.1 在兴趣和动机方面,充分挖掘3DOne社区的里面功能

笔者发现与3DOne软件本身有一个紧密相连的3DOne社区,笔者先注册一个用户,上传了 一个作品,发现里面不仅有很多较系统全面的、与教学需求非常相吻合视频教学例子,而且有非常好的对社区成员的上传作品统计及评价功能,把它作为3DOne课堂的学习的平台来用是非常适合的。于是笔者就让学生以“昵称”注册了用户,并要求上传每堂课的作品到社区。“哇!”这决定一出,孩子们高兴极了,他们的作品从公开发表到获优,身份从“一级士兵”、“二级班长”、“三级排长”到“四级连长”每进一步每升一级,笔者都听到了他们的呐喊和狂呼——“哇,老师,我现在是二级班长了!”孩子们的每次进步让作为老师的笔者非常开心,更非常振奋。2.2 灵活运用3Done社区“校园创客”评价功能,作为学习动机强化的激励手段

3Done社区“校园创客”评价功能非常有用,它的设置令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短短时间里,学校已经涌现出6位“校园创客”,且两位已经被3DOne社区推上首页。在社区中,让笔者受鼓励的是作为老师的笔者也被早早被3DOne社区推为“创客导师”,每天空余时间去社区“做客”就成为笔者的乐趣,有时也上传一些自己设计,用来作为教学实例的作品,更多的时候去欣赏孩子们的作品,看看他们今天有什么“创新”的作品,与他们互动,这些让每天的生活多了一份开心和一份欣慰。看看学生们的作品时,笔者会点赞互动,侧重多一些表扬鼓励等等,相信会对强化孩子学习动机起到一定好处。注重“榜样”教育,充分让“校园创客”发挥传帮带作用,让3D课堂变成“乐学互学”的课堂 3.1 以“校园创客”为先进进行榜样教育

学习中,榜样的教育是一个十分行之为效的方法。3DOne社区的“校园创客”的设计及评选标准 笔者在应用过程中感觉到非常好。因为“校园创客”的设计活动不仅直接反映了同学们的设计应用水平和创意能力,其创意得分的设计也非常适合对于3D课堂学习水平的评价机制,可以说老师都不用再去思考和设计测试学生水平的方法了,让学生上3DOne社区注册了一个用户,把作品上传,3DOne社区的创意“级别”及“豌豆”数量统计能让您明白每位学生的创意和设计水平。再加上这些“豌豆”能给同学带来丰富奖品让众人仰慕,这样“校园创客”这一称号就无形中当然成为同学们的追求的“目标”了,学生的学习榜样也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向“创客”学习、向“级别高的军长”学习呀,于是学校出现了不少如“三级排长辅导一级士兵”的学习案例,以及不少“二级班长向三级排长(被老师选为电脑管理员)求情加入3D电脑班”的趣事„„ 3.2 将课堂外的社团“3D电脑班”的榜样引进课堂

学生在学榜样,同时教师可也利用“校园创客”成立了“3D电脑班”,对课外继续学习的社团进行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充挥发挥优秀“校园创客”的“传、帮、带”作用,让更多的孩子们喜欢“玩”3D。在课外也同样可以在3D课堂大面积地铺开,在课堂上互帮互学,让3D课堂变成“乐学、互学、讲友谊”的课堂。结语

这种将3D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合的方法和途径,为中小学开展校园创客教育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5.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五

——项目教学法

摘要:项目教学法能够促进中职语文课与专业的融合,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吏加有效的学习环境,既能让学生真正习得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充分地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项目教学法职业能力

一、引言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教学任务是: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其教学目标是: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以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在当前大力倡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努力推进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新形势下,我们发现传统教学法制约着老师与学生的发展,而采用项目教学法可将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科本位变为以能力为本位,将语文教学与专业融合,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关键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Pr0ject-based Leaming)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项目或任务,设计出相应的项目教学方案,在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示范之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任务进行讨论、合作学习与实际操作,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因此,学生作为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他们会因为兴趣爱好或是心

1理因素而积极地投入进来,从最初的调查到探讨,期间的设计开发,直至最终形成成果,学生都作为第一责任人,在整个过程中,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为蓝本,旨在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转化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交际能力。通过参与,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学生学会自学,这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项目教学法就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学会将知识与技能转换为直接生产力或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思维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能让学生自始自终都处于一个主导地位,他们需要尽早地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做法负责。同时,通过组织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训练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项目活动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由于学生面对的是真实、具体而且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围绕项目对相关知识、技能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还有助于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应用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三、项目教学法使中职语文与专业有效融合项目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的开始、活动的展开、活动的总结,每一阶段的活动都要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制定。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阐释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和专业的融合。

第一阶段,活动的开始。老师启发和帮助学生设计项目活动中要调查和解决的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项目”的题目。老师仅仅是个协助者,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及要求,需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及探索,初步制订方案,以锻炼思维模式及反应能力。如我在讲“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时,是从以下四大项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又和专业融合的。

第一项为整体感知、提出问题:1.红柳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2.红柳为人类作出的贡献?3.红柳的内在美?4.文中讲了红柳的什么故事?5.为什么说红柳是离太阳最近的树?

第二项为研读探究、提出问题:1.作者是怎样刻画人们挖红柳的过程的?2.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笔墨来渲染挖红柳的场面?分析“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的深刻含义。3.作者如何描写红柳树的?分析“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的修辞手法及作用。4.文章详细记叙“我”和司务长的对话有何作用?

第三项为拓展迁移,提出问题:1.你认识红柳了吗?2.你对高原生存环境担忧吗?3.你对自然的理解?4.如何保护家园?第四项为能力提升:按照导游词的要求,写一篇介绍“红 柳”的导游词。制作课件,并进行讲解。

第二阶段,活动的展开。这一阶段是项目教学的主体,是项目活动能否成功的一个决定性的环节。学生大部分知识内容的获得、技能技巧的掌握都要在此过程中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活动设计开始活动探究,并在活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同时,不断调整活动,并在调整后重新实施,最终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或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角,而教师由主体转变为主导者,成为教学的服务者。在此阶段,老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相互提供帮助。每一小组由4~8名(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动)学生组成,设置一名组长,小组成员在选择时更多地是考虑能力的互补,这样才能体现项目小组的真正价值。在项目小组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组内成员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选取擅长部分进行分工合作,这样才能使小组整体实力能到充分发挥。逻辑思维能力强又具有领导力的学生可担任组长的职务,统筹整个项目的完成;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担任项目展示阶段的讲解工作;动手能力强、擅长技术制作的学生可主要负责课件的幕后制作。这样的安排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体现项目教学法的优势,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示情境,给组内成员多样化的选择,使他们可以成长为具备不同能力的人才。

第三阶段,活动的总结。项目成果的展示是项目式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方式。展示形式可以是书面报告、课件、表演活动等。项目成果的展示,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完善新建构的知识,有利于增进学生问题解决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升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也可以根据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估意见,对项目实施的得失进行总结,改进自我的学习策略和方式。对于每一组进行展示的项目,学生自己都要进行互相评价,老师也要对各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通过这一展示和评价过程,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也应在观看其他组的作品时找出自身存在的缺陷,取长补短,并将所有体会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作为对这一课题的总结,得到相关的锻炼和提升,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教师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进步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应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引起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的激烈碰撞,使二者同时得到升华。实践证明,在项目化教学的课堂上,老师是一名协助者、组织者,他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完成项目,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在生活与职业活动中的应用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不断地探索、应用与推广项目教学法,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莹浅谈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模式[J].江苏高教,2008,(1),158。

[5]蔡兰珍项目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课程资源

[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4),57。

6.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六

摘要 本文阐述了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含义和重要性,结合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实际,提出从教学改革、校内外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施。

关键词 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

上世纪90年代,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始在我国高等学校试点和推行,作为大学与社会紧密结合和良性互动的桥梁,已成为现代大学重要的办学理念,是创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传统茶学专业如何应对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冲击,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茶学人才,重塑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茶叶教育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武汉大学茶学专科,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时,武汉大学茶学专业迁到浙江农业大学(现并于浙江大学),部分教师和职员调入华中农业大学,建设茶园和茶叶加工厂,从此我校茶事活动从未间断。1994年恢复招生,到2003年,建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茶学专业摆脱困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水平的

有效途径。

一、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含义和意义

现在普遍认为产学研合作(结合)是指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部门的合作[1],也有人提出了教育、科研和生产三种行为相结合的观点[2]。笔者认为后者更能准确表达产学研合作的含义。高等学校具有教育和科研两个基本功能,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显然,这种结合指的是教育和科研两种行为的结合,而不是两个部门的合作。产学研合作(结合)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前者包含后者。产学研合作包括教学主导型、产业主导型和综合型等三种类型[3],教学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形式即为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任务,科研活动和生产活动要为教学活动服务,但不能忽视科研和生产活动的独立性和功能的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想状态是三者在密切合作,平衡发展的状态下,为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物质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转化或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和才智。茶学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校内,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科研水平,适度加强经营创收,以校内茶叶基地为平台,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和生产活动的功能优势,实现三者良性互动,一体化发展,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条件;在校外,要加强与茶叶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基地,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促进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是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茶学人才的需要

茶学专业是我国政府重点保护的传统特色专业,在过去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茶学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茶学高等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专业教育体系不能满足当前茶产业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缺乏国际视野和应对复杂社会的能力;一方面茶学高等教育对当代茶产业的贡献偏少。要改变这种状况,茶学专业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茶学人才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个基本点[4]。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是要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亲历创新氛围和过程,不断总结、体验,直至升华和内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完整的实训条件,使学生得到足够的磨练,熟练掌握各种技能。茶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整个产业链,涵盖茶树栽培、加工、深加工、品质检验、贸易 和经营管理、茶文化等各个领域。目前,还没有一所学校的茶学专业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满足各个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需要。因此,高等学校需要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紧密结合,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学校内部,也应做到产学研密切合作,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力争为创新型茶学人才的培养提供较全面的保障。

2.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茶产业水平的需要

与国外相比,我国茶产业水平整体偏低,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价格指数和单产等指标上处于劣势地位[5]。科研与产业脱节,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是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农业院校汇聚了大多数茶叶科研力量,这是中国茶产业的希望所在。建立以高等学校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依靠学校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结合产业实际,针对性开展科技创新,借助产业部门平台,使科技成果与国内和国际市场对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形成生产力,这是提升我国茶产业水平的客观需要。

3.是构建和谐茶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茶学专业作为农科专业,理应关注“三农”问题。我国涉茶农民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茶产业成为许多茶区的支柱产业和农民主要收入来源。高等学校茶学专业依靠自身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与地方茶厂(场)开展各种合作,积极参加科技扶贫,提高茶叶栽培和加工水平,打造优势品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茶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经济发展,是茶农和地方政府的迫切需要。

二、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始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重点,以生产经营为保障,以提升产业水平为目标,努力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为社会输送创新型茶学人才,为产业提供合适的战略思想和技术支撑。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搭建了两个平台,形成了两种产学研运行机制。在教学改革,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基本实现了教学、科研和生产的协调发展。

1.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前提

高等学校不管采取何种教育模式,教学始终是中心工作。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中,如果只注重科研和生产,而忽视提高教育质量,就会使学校丧失培养人才的本质特征。因此,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没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没有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就不会有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茶学专业以学校组织的三次大规模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契机,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逐步形成开放办专业的理念,将人才培养贯穿于产、学、研各个环节,树立了以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才质量观。我校茶学专业承担的“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教改项目获2001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目前正在进行茶文化优质课程建设,还承担了“构建旨在提高茶学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产学研运行机制”等教改项目的研究任务。

在课程建设方面,强调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特点,努力做到“三个融合”,即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融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科研和生产为一体[6]。茶学专业根据地方茶产业实际,不失时机地将名优绿茶加工技术添加到茶叶加工学教学内容,创立了茶叶加工学“三自”封闭式实习模式,即学生在实习期间,尽量减少与外界的联系,通过自己采茶、自己制茶、自己评茶,多次反复,熟练掌握六大茶类加工技术,重点掌握名优绿茶手工和机械化加工技术。最近几年,茶文化课程受到学生欢迎,市场也对茶学专业学生的茶艺表演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因时而动,扩充茶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茶艺实训力度,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茶艺表演技能。茶叶加工和茶艺表演是我校茶学专业学生两项特色技能,受到多家媒体关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给予了报道。

教师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起人、组织者、执行者和监督人,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条件。茶学专业的老师,不仅要成为教学和科研能手,还要具备经营观念和市场运作能力。几年来,我们一方面坚持每年让专业老师深入茶叶生产和加工第一线,了解产业状况;一方面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目前,我校茶学专业的全部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具有博士学位。

2.搭建校内外平台,创新运行机制,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

教学科研基地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载体和平台,我校茶学专业一贯重视基地建设,形成了两个平台,两种运行机制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格局。(1)加强校内基地建设。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主要有三个来源:学校拨款、学生实习产品销售所得和茶艺表演收入、科研经费等。学校拨款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如2002年学校投资20万元用于厂 房建设,2003年拨款10万元建设13亩高标准生态茶园;学生在实习和对外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除支付学生报酬,剩下的作为基地日常管理费用和学生活动的开支;结余的科研经费主要用于仪器设备的引进,从2004年至2006年,茶学专业教师将结余的20多万元科研项目经费用于购买提取、浓缩和喷雾干燥机组,萃取和层析机组,全套乌龙茶加工设备和各种实验仪器等。目前,我校茶学专业拥有校内茶园40多亩,120平方米的名优绿茶加工车间,40平方米的乌龙茶加工车间,40平方米的功能化学实验室,40平方米茶制食品实验室,100平方米的茶叶审评与茶文化实验室,180平方米茶叶理化实验室。基本能满足各类实践教学需要。其次,要解决管理问题。学校、学院和专业均可以成为管理的主体,由谁管理,直接关系到基地的运行效益。实践表明,应用性较强的基地,由具体的专业负责管理是最佳选择。我校茶叶基地采取在学校和院系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由校财务部门管理财务,由茶学专业负责日常管理和经营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茶学专业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有利于产、学、研三种行为的融合。第三,要解决运行机制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产学研合作教育效益的最重要的方面,能否将教学活动真正地融入生产和科研过程,能否促使生产和科研真正为教学服务,这需要一个切合实际的运行机制作支撑。我校茶学专业采用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所谓一体化,就是指生产、教学和科研三种行为的主体是同一个单位,即茶学专业。这种运行机制的优点在于它克服了生产行为的利润期望与科研行为的成果期望对教学过程的排斥和干扰,真正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2)加强校外基地建设。校外基地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另一个重要载体。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一贯注重校外基地的建设,目前已在湖北省恩施州、十堰市、黄冈市、咸宁市、宜昌市和云南省红河州建立了6个稳定的教学科研基地。主要运行机制是以科研项目为纽带,茶学专业与生产企业或科研机构之间,在合作共进、互惠双赢的原则下,实现生产、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10多年来,先后有近400多位茶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深入各茶区基地,开展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科技服务,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由我校茶学专业学生亲手制作的名优绿茶达5000公斤,产值达150万元。

3.创新科学技术,搞活生产经营是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关键

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生命力所在。科技创新不仅为教学提供最新的课堂讲授内容,还是专业与社会合作的纽带。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始终把科学研究摆在重要位置。形成了以名优绿茶研发为特色,以茶叶及资源植物开发和利用及功能 化学研究为重点,兼顾整个产业链的科研格局。近几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移民局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华中农业大学与云南省合作项目以及各种横向课题,总数达16项,经费超过300万元。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1项;获专利4项;撰写湖北省地方标准4个;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学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我们本着相信学生、培养学生的指导思想,让他们参与每一项课题的研究,并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鼓励并支助学生开展自选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完成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研究;做到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都必须与某个科研项目相结合。学生在参加项目研究的过程中,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茶学专业本科生每年至少发表2篇以上的科研论文。

7.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七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同样引起中国教育界和甚至是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则是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因为受全球化和我国处在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影响,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正在遭受青少年的冷遇。2014年4 月, 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的课程和教材。《纲要》还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向,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1]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目前来看,高校在加强通识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融合方面缺少良好的经验和模式。本文旨在结合上海大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建设的实践,探究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2 中国现实语境下的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可以译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它的内涵首先是指“面向全体的教育”。一般认为,西方的通识教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由人教育”(liberal education for free men)。而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则发端于美国,是由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于1989 年首次提出。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美国,通识教育是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性产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受实用主义盛行所致,对物质文明盲目崇拜,导致了美国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与此同时,在大学教育理念上,由于偏重科学教育、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与知识的追求在高校则被沦为实用教育的附庸。在这种情况下,哈佛大学率先关注通识教育,呼吁和强调大学要培养完整的人,提出在教育计划中增设文史哲为主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基础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美国,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学校对通识教育的内涵把握和课程形态都赋予了不同的解释和选择,但教育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以“培养完整的人( 也称全人) 为目标,而不仅仅是培养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2]。

中国的大学制度和通识教育是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从国外移植的[3],其总体服务于国家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中国高校效仿苏联进的院系调整,建立了相应的专才教育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以行业化办学、高度专业化培养作为办学的基本形式,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相适应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人才,满足了国家工业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但由于学术上更重视学以致用, 导致整个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已不再是对少数传统精英的培养,而是逐演变成实用主义色彩浓厚的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培养模式。而且长期施行这种专才教育模式也导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文精神的缺失,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的倾向,很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发育和生长;创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成为了训练有素的“考试机器”,泯灭了探索的兴趣。鉴于此,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内一些高校在教育部(原国家教委)的指导下,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切入点,逐步将通识教育列入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计划。一些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呼吁,中国推行通识教育根本就在于使大学教育“回归教育本然的价值追求”[4],要培养“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5]。

但我国推行通识教育受自身教育传统和国情所限,“横截面移植国外理论或经验者,远多于纵面继承自己教育传统并创新”。[6]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缘于“我国文化教育传统中, 缺少自由教育的根基”[7],另一方面,是与我们传统文化断代有关。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经过“五四”、“建设新中国”、“文革”这些特定历史阶段的洗礼,已经被多次解构和重组。特别是以1978 年的改革开放为分界点,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发生了重大变迁。价值观变迁表现在基本价值取向上,就是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从神圣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从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转变。[8]其结果则是,国民综合素质,特别是作为健全的人所应具备的智力、身心和品格和情感素养的普遍下滑,这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担忧。而无论是上世纪90 年底中期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还是本世纪提倡的通识教育,其根本的目的都不仅是让学生学有专长,而是促进其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9]。

3 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总是以某种方式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0]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而完成中央提出的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如何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11],这不仅是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复兴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文化形式。传统体育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大量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文化传统和伦理价值,其发展、创新、传播都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能深刻的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价值观。

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射艺和龙狮运动,不仅具有丰富的娱乐和健身功能,而且几乎所有项目都围绕如何提高人体身心健康水平为基准,具有良好的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刻体现了以“求善”、“践仁”、“和而不同”价值取向,蕴含着的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和身心和谐的教育理念。这种伦理思想、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同样在传统体育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表达。在高校开设优秀的传统体育课程和组织大学生参与相关的传统体育实践活动,对大学通识教育培养“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完整人”的目标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无论是为了实现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梦想,还是从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增强文化安全意识的战略需要来看,实现两者的融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4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

4.1开设传统体育类通识课或核心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哈佛大学Ruth Walker教授认为,大学教育包含三个有机层次: 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选修教育。[12]教育类型和目标不同,其课程修读方式也不同。一般而言,通识教育课程是指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以上海大学为例,学校的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自2010 年正式启动。上海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秉承前任校长钱伟长的教育思想,即“我们首先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具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未来的专门家。”经过几年的通识改革实践,上海大学已初步建成以三大类五个模块(“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和“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的通识课程体系,并涌现出一批富有特色的课程。其中,面向大学一年级开设的通识课有近200 门,绝大多数课程实现了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经典精读为内容的课程形式。

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类通识课是实现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主要途径之一。上海大学的体育类通识课程主要包含在“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板块中,“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课程就是这一个课程模块中的一个内容。但在申请开课之前,我们对在普通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类通识课是存有顾虑的。因为,选修的同学可能大都没有接触过任何传统体育的项目,如何打消他们的固有观念“传统体育已经过时”,“现代社会不需要传统体育”,这也是课程开设首先要克服的困难之一。为进一步了解目前高校传统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开课前我们对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的近5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方式研究”的问卷调查。在回答“你在上大学前是否有学习过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武术、舞龙舞狮)”问题时,仅有15% 的被调查学生回答“接触过”和“学习过”。而实际上,传统体育在中小学开展情况也并不同乐观。以武术为例,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2008 年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调查,70.3%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而且学生了解武术渠道的单一、武术师资的匮乏、教材内容陈旧,有些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内容,反而削减武术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13]此外,学生们虽然对武术的认识模糊,但普遍对武术感兴趣;虽然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但多数学生认为,武术课能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14]

为进一步挖掘课程的内涵和突出其人文精神,我们对开设的通识课“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课程进行了设计。该课程旨在通过介绍若干个代表性的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龙狮运动、射礼、蹴鞠和摔跤,使大学生们认识和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运动。而为避免单纯的介绍使大学生对传统体育产生的空洞感和距离感,课程将着重从文化学、历史学、哲学和人类学的角度阐述和挖掘传统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激发当代大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此外,课程还适当的增加体验环节,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防身、修身养性的功效,从而能更直观的了解传统体育,感受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

4.2 重视古代体育文献经典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其良好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能力

通识教育的目标指向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但无论是培养“完整的人”,还是“人的精神”层面的塑造都必然涉及价值判断,而这些都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实际上,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世价值体系的都是在其独特的“文化基因”上继承与发展起来的。而传统文化的学习就是培养人的价值观、进行精神层面塑造的最好的方式,因为“民族文化特征最终表现为价值判断”[15]。在这一点上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有共通性的,即使是在西方,“本国文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格教育也历来是西方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16]。高校开展包括传统体育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类的课程,不能离开经典文献阅读。这一点也可以从国外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其开设的经典阅读的目的就是为巩固学生对西方文明和价值观的认同,和对本民族传统的尊重。

我国历史上留下的古代体育经典文献资料可谓卷帙浩繁,按其内容来分又大体可分四类:一是综合型文献中有关体育的篇章,包括大型类书、丛书,如《吴越春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说郛》、《古今图书集成》等;二是有关某项体育运动的文献,如、马射谱、蹴鞠谱、棋经、棋谱等;三是专门的体育典籍,包括论及体育发展史的,如《角力记》、《少林棍法阐宗》、《学射录》、《手臂录》;专门论述某个项目及比赛情形的,如《丸经》等;四是各类史书、笔记及文学文献中保存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材料,包括“二十四史”、诗词、歌赋、笔记、戏曲、小说及其他文体中的有关体育娱乐的记载与描写。[17]

通过对经典文献的阅读和研习能使学生深入的理解传统体育的起源、发展脉络及其历史背景。冯友兰先生在1935 年曾提出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学习的“信古、疑古、释古”之说。学习传统体育文化同样必须借助经典文献对古代体育进行阐释和理解。以武术的经典著作《纪效新书》的研读为例。该书是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武术家戚继光所于1560 年所著。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上,有“明成清盛”一说。亦即中国武术成形于明朝,而发展鼎盛于清朝之意。明朝以前,中国武术以军阵冲杀格斗技术的内容为主体,训练则以兵器实用技法为主导,拳术所占比例很少。[18]戚继光集十六家拳术精华于一身的《拳经》是古代拳术史上一次重要的理论总结,构建了完整的徒手攻防体系,其中的技术要领与现代搏击理论有很多契合之处。[19]

开展武学经典《纪效新书》的研读学习对普通大学生来说,首先就是通过认识戚继光作为民族抗倭将领那种救国家于危亡的忠义精魂之魄。戚继光十六岁时,就曾经写下一首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该诗表达志存高远,心系祖国海疆安全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次,通过研读该文献,还要让学生感受戚继光这位传统武学的集大成者的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在该书中,戚继光根据实战需要,博采众长,“择其善者三十二式”首创性地把拳术理论《拳经捷要篇》(以下简称《拳经》)写入这部军事理论之中。戚继光十分重视拳术的实战功能。他说,“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言下之意就是强调,武艺学习一定要勇于实战检验,切不可因为一时的胜败而气馁或骄傲,习武必须勤于思考,精益求精。通过诵读武学经典《拳经·捷要篇》和体会戚继光这些朴实无华的治理名言,对培育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

4.3 学习传统体育伦理和礼仪,对大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艺的过程中尊德重礼

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来都是以道德为导向,以伦理为本位,人的言行受到伦理道德价值的严格制约和牵制。西周时期,为适应氏族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换确立了伦理秩序和意识形态———“周礼”,这为日后中国社会建立了伦理生活范式。[20]孔子则在总结以往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 创造了以礼、仁、中庸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并成功地对中国社会的生活秩序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的提升,也为传统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发展确定了主基调。射礼就是我国古代礼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特别欣赏西周的“射礼”,要求将礼制教育贯穿于射箭的全过程中。孔子认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21]。他主张在射礼中以所谓的“君子之争”来培养贵族子弟尊卑有序、谦让有礼的观念与风范。应该说,射礼是统治阶级进行礼治教化的一种手段,体现了鲜明的等级制观念。高校开设射艺课程或将传统射艺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内容,可以侧重“礼”对大学生的行为调控和教化作用。因为在传统的礼制文化中,“礼”的精神贵在调节人的外在行为,使之能够中规中矩,不致于作出违反常情的怪异行径。[22]学生通过学习围绕射箭比赛的一整套严格的礼仪制度,掌握有关礼仪知识与规范,可以达到强化遵守礼数规范要求的目的。

此外,传统伦理规范学习也可以在武术的礼仪学习中得到进一步的体验和践行。武术礼仪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谦让”同样是中国传统体育的美德和规范。“让”和“礼”一直伴随着中国武术的理论与实践过程。拳礼就表示谦虚礼让, 是武术中礼仪性的招式,在打拳、对练或舞器械的开始前或结束后的礼节。武术礼节包括,抱拳礼、鞠躬礼和持械礼。鞠躬起源于中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曰“鞠祭”:将祭品(猪、牛、羊等)整体弯蜷成圆的鞠形,放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现在不少地方逢年过节,祭拜祖宗天地时,总把整鸡整鸭蜷成圆形,或把猪头猪尾放在一起,表示其头其尾相接。这就是由鞠祭演变而来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援引这种形式表示对地位崇高者,长辈等的崇敬,于是,弯一弯腰,象征性地表示愿把自己作为鞠祭的一个牺牲品而奉献给对方。这种礼节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如《论语·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躬的含义包括尊重、礼貌、友谊、谦虚、感谢和道歉,它是内心思想的一种外在表达方式。令人遗憾的是,鞠躬礼在文革之后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甚至在武术礼仪中,鞠躬礼也被作为“四旧”被抱拳礼所取代。反观跆拳道、空手道这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韩武技,则将“礼仪”学习塑造为其基本精神的体现。恢复鞠躬礼在中国武术礼仪教育中的作用,让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武术的礼仪文化,不仅对挖掘中国武术的人文精神内涵是有意义的,同时也是重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4.4 践行传统体育中的“天人合一”法则,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和谐共生观

根植于伦理政治型文化的中国古代体育,将“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尊德重礼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重视通过仪式性的活动实践对人民思想意识、价值观和行为进行约束。《周易》的出现为中国的伦理道德构建了基本框架: “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善恶报应的信念等。[23]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敌对的力量,而把它看成是和人类相辅相成的,即常赋予天地以伦理道德的性质。

我国的传统体育运动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身心和谐”、“道法自然”的法则。这一点在中国武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比如象形拳中的虎拳、鹰拳、蛇拳、猴拳都是模仿动物的形态和攻防动作而创立的拳种,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了中国人善于亲近自然,向自然学习的一种价值观;太极拳,讲究松静柔和、呼吸自然,同样体现了中国文化含蓄内敛,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追求身心合一的境界;心意六合拳讲究的“六合”,即“手与足合,腰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其运动过程中的“身法”体现了躯干与四肢之间的协调、一致,表达了周身和谐的境界。相比之下,西方体育包括搏击运动,其核心和灵魂就是竞争,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体现的是对胜利者的崇敬和讴歌。我们并不反对西方体育在培养现代人所应具备的竞争、进取精神和公平意识方面的作用。我们希望的是,通过对传统体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个体自身内外的和谐共生的意识,并能将这种理念发展到个人与外在环境中他人、组织、团体和谐共生,相互促进,最终培养其如何做人的道理。而这种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理念,即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也是通识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核心理念的体现。

4.5 持守传统文化为本的同时,还要使学生能以全球化的视野审视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

自1840 年以来,中国文化实际上已经卷入到一个“跨文化历史语境”中, 在这种“跨文化历史语境”中,作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你”,遇到了西方文化的“他者”。[24]而王国维在敏锐地洞察到19 世纪以后的中国文化所处的这种新的历史语境后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既不能完全遵从西方的话语逻辑,也不能遵从本土文化固化的模式,而是要与异文化“他者”建立一种新的逻辑关系,发展独立的、不做种族、国家、宗教之工具的自由学术。[25]他在1906 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今即不论西洋哲学自己之价值,而欲完全知此土之哲学,势不可不研究彼土之哲学。异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 而不在一孔之陋儒可决也。”[26]

今天的中国文化发展除了仍处在这样一个跨文化的语境以外,其参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全球化的不只是一个单向度的运动,实际上包含着全球化与地域性、同质化与异质化两种文化力量的对峙与互动。[27]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必须坚持与“他者”文化的“共存互补”与“和而不同”,才能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时代,最大可能的消弭文化冲突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高校传统体育文化与通识教育的融合,不仅需要解决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还需要培养其通过全球化视野来反思和审视传统体育文化的能力。除了开设通识课以外,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以传统体育相关的系列讲座或论坛,帮助大学生在全球化时代加深对作为主体的传统体育文化的“你”在与西方文化的“他者”在融合和碰撞中的自身定位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作为我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上海大学自2014 年开设了“武术与传统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该活动旨在将学生活动和学校的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实现钱伟长校长提出的“打破四堵墙”,把教育思想的深化和延伸,把优秀的社会资源引进学校,促进学校的武术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和传承。该活动计划每学期举办2-3次,讲座嘉宾涉及与武术教学、研究和文化推广活动相关的中外人士。比如,第四期和第六期分别邀请了来自希腊和以色列太极拳教练和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对中国武术(太极拳)在希腊和以色列的发展进行介绍和文化解读。两位讲座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到: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之所以能西方时至今日仍长盛不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仅是一个武技,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她蕴含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承的和平中正,刚柔并济,谦和大气的思想;许多西方人练太极并不单纯为了养生,而是将之上升到一种精神追求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来自“他者”文化范畴的讲诉人所表述一种对“你的”文化的真挚的热爱之情,能是大学生更好地从跨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有利于同学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传统体育(如武术)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趋势进行客观的把握。正如前文化部长孙家正所言,“文化,因为差异才需要交流沟通;文化,也因为有其统一性才决定了它是可以沟通的。”[28]高校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不仅重视文化的自我解读,还要善于运用跨文化的传播理论和方法,重视从他者文化的视角理解自身文化的定位,还要勇于从“他者”文化中汲取长处来促进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加强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其根本还在于大学生能对传统体育所弘扬的价值观产生认同和对文化传播的方式的接受。固守传统的元素而不注重创造新的“活历史”,只会固步自封;而脱离时代发展,只会让传统永远驻留在“传统”记忆中。因此,推动高校通识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融合,除了要提供大学生易于接受和喜欢的传统体育课程和活动形式外,还必须重视文化传播的理论和方法的选用,创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形式,不断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通识教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即强调对人本身的关注,培养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而根植于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的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具有的良好的健身价值,而且蕴含丰富的艺术价值、人文精神和伦理教育价值。本文结合上海大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系列)建设的实践认为,实现高校通识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融合,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设传统体育类通识课;重视古代体育经典文献的研读;通过传统体育伦理和礼仪的学习,对大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艺的过程中尊德重礼;通过践行传统体育中的“天人合一”法则,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和谐共生观;持守传统文化为本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审视对自身的传统文化进行定位。

8.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八

摘 要: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在实现我国食品工业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构建继续教育的保障体系,完善继续教育法律法规,制定继续教育的整体规划及措施,开展“校企合作”“星火”教育和网络化多元化教育模式等措施,拓宽继续教育途径,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食品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专业技术;继续教育;途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正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食品工业正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朝阳产业。在新的形势下人才需求岗位发生了变化,应用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特别是从事食品加工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但需要掌握相应的现代理论,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本领,具有创新能力。

据统计在全国食品加工企业中,大中专毕业生只占1.5%左右,大部分都是学历较低、非食品专业的操作人员,虽然他们具有一定的操作经验,但是缺乏对食品相关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学习。因此,食品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发展的空间较大。

一、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的现状

首先,由于历史原因,从事食品专业的工作人员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感觉低人一等,得到的社会尊重和待遇较少,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更不舍得投入经费来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其次,继续教育的知识体系没有更新,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手段落后,课程设计与实际脱离,理论知识不能应用于实践中,不能有效地将我国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法》在生产中作为指导。最后,我国的继续教育缺乏法律保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继续教育基地的软、硬件条件欠缺,保障机制不完备,制约了继续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继续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像工业生产那样立竿见影,它的效益呈现往往较为缓慢,是隐性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应该引起领导者和接受继续教育者的重视。首先,从思想上要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理解,提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从内心喜爱继续教育,愿意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其次,树立质量至上的继续教育理念,加强对继续教育实施的领导、学习、监督、管理和评估;最后提高责任意识,从认识层面上入手,使继续教育具有使命感,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

(二)继续教育的保障体系建设

继续教育不是个人的教育,而是国家的、社会的一项长远教育计划,是提高整个食品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水平的宏伟工程。因此,在推进继续教育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国家在继续教育过程中的有效介入,因为国家是继续教育的主导者,是行业的指挥棒,是公共管理范畴的主要责任者,有责任为受教育者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继续教育最优质的资源,包括继续教育发展的法律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等。同时个人是继续教育的最终受益者,有义务去完成继续教育所规定的全部内容。

(三)制定继续教育的整体规划及措施

我国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重视程度虽然加大了,但是缺乏全面统一的规划,没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远景目标,没有根据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现况制定具体的措施。因此,我国应成立专门的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主管机构,行使继续教育的职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继续教育的整体规划,要求制定的规划和措施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灵活性,便于实施,引领继续教育向前发展。

(四)继续教育经费保障要充分

提高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的质量,经费投入至关重要,它关系到继续教育的成败。目前,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费用主要是由个人承担,国家承担了小部分,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能够承担一些,因此要想提高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的水平,建议国家应改变现有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模式,变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场所、师资、研究所需费用,企业为个人承担继续教育期间所发生的费用,个人提供足够的继续教育时间。这样一来解除了食品专业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了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五)完善继续教育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依据

构建继续教育法制化的道路是保证食品专业技术人员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为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政府应当成为市场的监督管理机构,建立从事终身学习咨询、管理、评估、认证的组织,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估方法和体系,加强多渠道评估和监控,严格监督提供培训服务的教育机构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的质量。

(六)构建多元化教育模式,提供优质服务

我国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普遍存在“口号大,架子空”内容雷同、简单、培训时间长等问题。要想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多元化的继续教育新模式。应在政府的调控指导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观念、教育水平、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合理安排,按照需求综合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内容真正能为继续教育者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培训内容具有信息量大、快、内容新颖、针对性强等特点。

(七)开展“校企合作”型继续教育模式

企业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实践操作能力,积极与国内高校深入交流,不断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依托高校的师资、实验设备、科研能力为企业员工实施继续教育,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的培养”、批量培训,培训成本低,效果明显,这样一来,企业和学校都可以获得收益,企业员工得到了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了技能,高校教师从课堂走到了企业,了解了企业的生产情况,真正掌握企业生产所需,有效和社会进行接轨。

(八)开展网络化继续教育模式

继续教育者往往都有自己的工作,是边工作边参加继续教育,工作和学习两不误。在教育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将课程或培训内容搬到网络上,搭建一个开放的教学平台,放上丰富、生动、多样化、前沿的内容,参训人员根据个人需要下载资料学习,这样就突破了时空限制,冲破了传统课堂班级授课的单一教学模式,被教育者还可以通过BBS、视频会议、个人博客、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交流。网络化教育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显著增加,较好地解决了供需矛盾,是一种理想的继续教育模式。

(九)“星火”继续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主要针对的是经济落后欠发达的地区或效益不佳的企业,他们没有更多的经历去从事或开展继续教育活动,针对这种情况,受教育地区或企业可以选出少量学术带头人先行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可以把外面先进的经验、理念、知识、技能带回来,在企业中进行示范、讲解,传授给当地的专业技术骨干,再由专业技术骨干传授给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企业的人员,使培训工作就像滚雪球一样层层扩大,最后形成“星火燎原”。

三、结语

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在我国食品工业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继续教育,只有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提高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保证我国食品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效益规模继续扩大,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保障和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李仰光.非學历教育培训基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科教导刊,2016(3).

[2]郭振林.浅谈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与建议[J].中国商论,2016(7).

[3]魏慧芸.继续医学教育促进医院科研发展[J].河南医学研究,2016(4).

[4]张青,李宝艳.“互联网+”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6(4).

[5]高永欣,富校轶.医学院校食品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分析[J].中国市场,2015(5).

[6]孙慧敏,路怀金.农业类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现状及对策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6).

[7]谭成华.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民间组织参与[J].才智,2015(34).

[8]罗婷.浅谈高校成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科技资讯,2015(34).

[9]郭朋飞.网络数字化下成人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J].科技资讯,2016(2).

9.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九

【摘 要】

世界技能大赛是目前世界上地位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技能竞赛,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2010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在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中首先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并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创造了我国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同时中国上海成功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大赛成绩越来越好,作为我们技工院校面临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技能大赛与我们机电专业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从而实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关键词】:技能大赛 机电专业教学

一、技能大赛与机电专业教学融合的意义

我院电气工程系近年来大赛成绩逐年提高,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山东选拔赛中机电一体化和电子技术两个项目包揽前三名,其中机电一体化项目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荣获全国第六名。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中在电气装置、电子技术项目荣获一等奖;机电一体化项目荣获二等奖;在全国选拔赛中任洪鑫同学获得电气装置项目第四名,顺利进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并在2017年6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比赛中力挫多国顶尖高手,最终夺得银牌,创造了我省职业院校在电气装置项目的最高纪录,实现我院在全国技能大赛中历史性突破。大赛成绩的获得与参赛选手的刻苦训练和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当然,平时的专业教学也是至关重要,每个参赛选手来到技师学 院以后都要接受2年以上的机电相关专业教学,全面学习本专业理论、技能知识,后经过层层选拔确定为大赛参赛选手,并在后期培训过程中不断淘汰,大赛前确定最优秀的选手参加比赛,整个过程竞争相当激烈和残酷。但是要想在大赛中获得持续稳定的成绩,必须要有扎实的机电专业基础教学。只有通过扎实的专业基础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入的全面了解本专业的知识。同时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入大赛标准,在平时的技能操作过程中按照参赛标准来进行操作。所以常规教学是基础,技能大赛是关键,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必须将技能大赛与我们平时的专业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技工院校开展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个职业院校对技能大赛的越来越关注,尤其是省属职业院校也参与到技能大赛中来,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脱颖而出难度明显增大。相关院校都按照国赛标准甚至是世赛标准采购实训设备,投入更多的师资力量参与到大赛中来,但是在技能大赛与专业基础教学融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从学校层面来说,对大赛目标定位不准确。很多院校参加技能大赛,以获得比赛成绩为重点,投入大量的实训设备供参赛选手进行训练,而基础教学的实训设备明显不足,只重视参赛选手的比赛训练,却忽视了大多数不能参赛的学生的做法明显存在不足。2、从教师层面来说,普通专业教师对技能大赛不够了解,缺乏沟通;大赛指导教师孤军奋战,没有形成团队。

3、从学生层面来说,过早的选拔参赛选手。当学生来到学校之后,因为学习各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被大赛指导教师过早的确定为培养对象,从而离开原来的班级开始实 训中心进行培训,造成的结果是专业面较窄,只精通参赛项目的专业技能,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却相对较薄弱,影响后期技能水平的提高。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大赛培训和基础教学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三、技能大赛与机电专业教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1、以技能大赛引领教学团队的成长

我院电气工程系以电气装置、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工业控制和移动机器人五个大赛项目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每个团队有10名到12名教师,其中有4名教师作为大赛指导教师,既负责大赛培训,也负责系里常规教学工作。其余教师主要承担系里的教学任务,并且每个团队配备一个专职辅导员,负责团队的学生管理工作。团队里的教师年龄搭配合理,专业各有不同,分工协作,在团队学术负责人的领导下,通过教学研讨会,及时探讨在平时教学和大赛培训中遇到的专业难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加强了大赛培训和电气专业教学的沟通,有助于团队建设。另外无论是专业基础教学还是大赛培训,都离不开扎实的专业技能。因此我院每年上半年举行技能活动月中,要求 45 周岁及以下的专业教师都要参加技能 比赛而且将比赛成绩纳入了教师考核体系,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聘的条件之一。学院每年下半年举办的教学质量月活动中,才用论文、教案、说课等比赛形式,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对成绩突出教师进行奖励并颁发院级教学成果证书。另外我系多次邀请世界技能大赛指导专家来校作报告,通过报告让我系教师及时了解大赛最新动态,最前沿专业知识,并利用假期时间对我系专业教师进行短期培训,由大赛指导专家亲自进行指导,起点高,要求

严,深入讲解专业技术难题,提高操作速度技巧,各专业教师在实训场地现场操作,指导专家巡视点评,切实提高我系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通过这样的方式积极探索大赛培训与机电专业教学师资力量方面的有机融合。

2、将大赛标准融入一体化教学改革

无论在课程体系建设还是课程标准制定等方面技能大赛都具有引领作用,通过对技能大赛指导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建设,确保我系机电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电气工程系在全院率先推行全面一体化教学改革,目前我院已被评为山东省机电类示范专业群建设单位,人社部技工院校第三批一体化课程改革机电一体化专业试点单位、山东省技工教育特色名校。一系列成绩的获得,与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分不开的。通过一体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学科体系,将理论学习与技能学习融为一体,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并将电气装置、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工业控制和移动机器人五个大赛项目的大赛标准纳入到平时的教学内容中来,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比如:《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常用机床电气故障检修》、《电气装置的设计与安装》、《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电机与变压器的安装与调试》、《直流调速系统安装与调试》、《电工基本技能训练》、《AutoCAD绘图实训 》、《单片机应用实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训教程》、《PLC综合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综合应用实训》、《工业机器人运用实训》等。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时引入大赛标准,更新教学内容。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又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我系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使得大赛培训与机电专业教学内容方面有机融合到一起。

3、改革评价机制,做到考核“公平、公正”

职业教育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我们机电专业的学生,毕业时要具有两个证书,一个是毕业证书,另一个是维修电工高级工证书或预备技师证书。我院电气工程系通过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建立以职业技能为基础的评价体系,而且将技能大赛平台引入教学之中,既有利于比赛与考核相结合,也有利于考察技工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是通过参加市赛、省赛和国赛,让参赛选手增加了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交流,同时指导教师也可以利用好这个平台,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开发适合于校情的考核评价系统;二是技能大赛的项目是按照企业需求在仿真的环境中设置的,它的评价标准和岗位评价标准基本相符,同时可以借鉴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来考核中职院校机电专业学生,因为技能大赛承办方多为国家或者行业,所以维修电工专业的技能证书可以在技能大赛中融入进来,实现赛证融合。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大赛培训与教学评价有机融合到一起。

4、兼顾大赛与日常专业教学,合理配置实训设备

技能大赛培训需要设备,机电专业教学也需要设备,由于实训设备不足,两者之间常存在矛盾。我院电气工程系通过合理配置教学实训设备,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从而满足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实训设备的需求。目前我院已被评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职业技能竞赛省级集训基地,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国家集训基地。我院原实训中心主要包括电气装置、电子设备安装、机电一体化、数控维修装调和维修电工实训场地,既用于平时的实习教学,也用于大赛培训,通过资源共享提高实训 设备的利用率。现在5万平米的新实训大楼已经建设完毕即将交付使用,包括广东三向电子技术国赛场地、栋梁省赛机电一体化场地、模块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场地、电气装置国赛集训场地、维修电工实训场地、传感器实训室、电工基本技能实训场地、电机与变压器装调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PLC实训室、液压与气动实训室等,实训设备不足的情况明显缓解,解决了一体化教学改革设备不足的问题。通过实训设备的合理分配,使得大赛培训与教学资源有机融合到一起。结束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系在全面实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师资力量的培养、教学内容的更新、考核机制的改革、实训设备的合理配置,使得技能大赛与机电专业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更好的提高机电专业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以后参加技能大赛和将来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0.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十

思品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途径探索

口任丽

美育是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判断、选择和创造,培养具有正确审美观点,提高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美育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在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共同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使初中思品课程实施美育教育成为必然。作为思品教师应该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探索学科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自觉地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

一、揭示学科美的特性,注重美育意识培养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它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性。其中,人文性就谈到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思品课程中,拥有大量的中外优秀文化及感人至深、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这些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丰富的美育教育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美育意识。

二、挖掘学科美的内容,进行美育教育感知

在挖掘学科美育上,一方面,梳理学科知识体系,展示学科中的科学美、统一美等;另一方面,可以寻找学科知识的触点美。如,在“成长中的我”教学内容中,向学生展示生命形态的多样性,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美,学会欣赏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他人生命的独特性,进而能够创造美,培养自己自尊、自爱和自立的美好品质。

林某,初一年级的一名在校生。早年因为意外,右腿走起路来有点儿踮着脚走,为此,她很自卑,与同学交往也少。在学习“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她低着头,小声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没想到的是,课堂上,同学们纷纷列举她的优点。刚开始大家说,她很安静、默默无言,从来不给别人添麻烦;后来,一个同学说,她很优秀,成绩名列前茅;接下来的同学就打开了话匣子,谈到她很坚强,应该向她学习,谈到她很勤奋,爱思考,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很少难住她。课堂中,我们发现学生开始学会审美了,感受到了美,懂得去欣赏他人、欣赏美了。林某初三时,也考入了理想的示范校,成了一个自尊、自爱的强者。

三、运用学科美的方法,构建美育教育渠道

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常常借助一些方法,期望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1.案例及材料教学法。在思品教学中,教师们会大量地运用案例及材料教学。我们在选取案例及材料时,应该考虑案例及材料中所蕴涵的美育教育点,包括将幽默故事等引入课堂,为课堂教学服务。

2.辩论互赏教学法。在初二年级的一些有关法律的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采用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教学。那么,在辩论之前,教师既要说明辩论规则,也要提示大家,注意语言美、礼仪美、形象美,给人以美好感受。

在我校,初二年级的模拟法庭召开之前,学生纷纷报名参与,法官、陪审员、原告、被告、辩护人、证人等每个角色大家都积极争取。源于前期的充分准备,在正式开庭时,学生们的`语言表达很到位。但是,进入法庭辩论阶段,个别学生的话锋急转直下,甚至有了些许不文明语言露头。此时,教师马上示意审判长,暂时休庭。休庭期间,及时加入了记者(学生扮演)就开庭情况的一个专访。学生以记者的身份,通过采访其他同学,从语言美的角度提醒大家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及行为,同时,肯定刚刚开庭时一些角色扮演者的成功。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将图片、图表、声音、图像融为一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各种颜色不同,滚动显示的文字增强了学生的视觉感。在多媒体教学中,用形象逼真的画面,代替枯燥、单调的文字符号,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直观的美感,等等。

四、创新学科美的设计,拓展美育教育思维

在进行“高雅生活情趣”的教学时,就可以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次美育教育的展示。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高雅情趣,如,琴棋书画、诗歌朗诵、写作、舞蹈、健身,等等。让学生在展示美的同时,感受美,体验美,并且创造美。

再如,板书的设计上,教师也可以多些思考,让板书具有别样美感。在讲授“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把板书设计成“国”字形,把其中的教学知识点填充在“国”字的每一笔画上(如图),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知识点,又使板书呈现特色美。

五、营造学科美的氛围,关注美育行为养成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旨在引起学习的师生间互感互助的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是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动态因素。学生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载体,更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因此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和谐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思品课堂应该努力创设一种平等的相互交流的和谐氛围。

首先,教师要用温暖的关爱调动学生。在教学中不使用自己的权威,不强迫、不压制、不斥责、不体罚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的畏惧感消失,转而形成师生的友好互助与合作发展。

其次,教师要以肯定的话语鼓励学生。在多数学生心目中,教师的鼓励胜过千言万语,是学生最看中、最在意的。当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可避免地出现语无伦次,或者“无言”面对教师的提问时,作为教师,应学会等待、学会启发、学会鼓励,给学生以希望。

再有,教师要以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在逐步改善,但单纯知识目标考查仍是许多教师唯一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情感态度等未能得以体现,教师从而失去了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调节到最佳状态的机会。多元化积极的评价方式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展示空间,给学生更多学习知识的信心。如,在考查学生对“三步走战略”的掌握上,笔者曾经采用多种方式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自由选取图示、图表、文字、绘画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之后发现,学生的想象力、语言与绘图的表达力异彩纷呈,有数轴状、有阶梯状;有心形、饼形、柱形;还有人物问答式、实物展示式;等等。有的同学在自己的绘图中,表达了对国家战略的认可与赞赏,情感态度目标显现出来。自然,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多元化的激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美感。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滔滔不绝地评价着你我他。

我们说,课堂中,学生是主人,就教学而言,学生应该享受一种课堂和谐的氛围,在课堂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质疑权等。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探究学科真理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尊重、鼓励、激励他人是一种美德。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关注学生美育行为的养成。

上一篇:初中英语作文关于污染下一篇:古诗春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