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英译研究方向

2024-06-26

成语英译研究方向(精选5篇)

1.成语英译研究方向 篇一

公示语英译问题及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国际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公示语的翻译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公示语英译的不正确和不规范入手,结合对词汇、语法、句法、语义等方面错误的研究以及接受者文化差异不同造成的词汇误用、语气不和谐问题分析翻译者语言能力对错误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公示语的特点,提出相关的策略。

关键字:公示语

翻译

问题

策略

一、公示语基本理论及研究现状

公示语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如:路标、广告牌、商店招牌、公共场所的宣传语、旅游简介等。由于应用如此广泛,公示语已成为国际化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公示语在实际指导和规范公众行为、调节人际关系、提高效率、减轻政府负担、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意义重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公示语英译问题也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任何不正确或不规范的译本都会导致公示语原本的指示功能丧失,给外国友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也有损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形象。

国外对于公示语英译的研究较早,理论也较规范和成熟,我国则起步比较晚,相关理论还不够完善。英国著名翻译家Newmark在其著作《翻译教科书》(A text of translation)中曾经指出按语言功能将语言的所有文本划分为三种:表达文本(expressive text)如:严肃文学、权威言论、自传、随笔和个人通信等;信息文本(information text)如:教材、专业报告、报刊文章、学术论文论著和会议纪要等;号召文本(vocative text),如:告示、宣传、广告、说明书和劝导性的文字。公示语属于号召性文本,即用来呼唤人们的行动思想和感受,唤起读者注意,将信息传达给读者继而让读者采取行动,这也是公示语指示性功能的体现。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莱夫·格兰杰在接受北京电视台《世纪之约》栏目专访时,他提到了北京公示语的设置和使用问题,他说,外国人来中国会有一种紧张感,比如公共标识看不懂。然而,我们在公示语的翻译方面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的,2005年9月,召开了“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众多与会专家纷纷发言并参与研讨。而关于公示语英译的学术论文也层出不穷。据袁良平、汤建民(2001—2006年国内翻译研究的计量分析——基于3种翻译研究核心期刊的词频统计)的统计结果,近三年来对公示语翻译问题的关注明显增多。

二、公示语错误分析

本文在实际调查和掌握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从公示语英译的不正确和不规范入手,结合对词汇、语法、句法、语义等方面错误的研究以及接受者文化差异不同造成的词汇误用、语气不和谐问题分析翻译者语言能力对错误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公示语的特点,提出相关的策略。

(一)语义角度

译者翻译水平不高是公示语英译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对公示语翻译不够重视,译者马虎大意以及过分依赖网络翻译工具所造成的。从语义视角来看,公示语英译错误常常出现在词汇和语法两方面。

1.词汇错误

1.1拼写及标点错误。拼写错误以及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是十分常见的错误,最典型的例子是南京著名风景区梅花山梅花谷的一个标牌“为了您的人身安全,燕雀胡禁止游泳,违者后果自负。”其英译本是“Or Your Safety ,Do Nor Swim In The purple Clouds Cake Nlators Shall All Sonse Quences Of Theia Actons Bear ”19个单词对的所剩无几。解决此类问题只需译者在工作当中多留心注意,在此不作累赘。

1.2汉语拼音式英译。类似于MEI YUAN SHU YUAN(梅苑书院)的汉语拼音不能称之为翻译。XI YANG YANG TOY SHOP(“喜洋洋”玩具店)是一种中英混用的形式。由于许多专有名词没有与之对应的翻译,所以中英混用也是翻译中常见的形式,如:YI TONG RIVER(伊通河),但在中英混用中中心词一定是英语。在本例中翻译本身并没有错误,但喜洋洋仅仅是中国孩子所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在翻译中完全可以使用美国孩子心中的偶像——芭比娃娃(Barbie doll)来代替,从而可译为“Barbie doll’s Home” 更直接易懂。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出,中英混用并不是最有效和直接的翻译手段,尤其在国际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中英混用仍然会给给外国友人带来困惑,如:中国的高铁火车票也同样出现了英文与汉语拼音的混用,G13次列车从北京南开往南京南,车票英文译文为 Beijingsouth→Nanjingnan,south的汉语含义为南方、南部;而同样表达南京南时却用到了中国汉字“南”的汉语拼音。此类问题一定会给外国友人带来困扰。与此类似的问题,我国商标的国际化程度也有待加强,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例如长春市前进大街的“环岛海参”店被译为HUAN DAO Sea Cucumber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环岛”的含义并未体现出来,如何实现商标的国际化也是解决公示语英译问题的一大难题,急需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统一翻译标准,给从事公示语翻译工作者作出指导。因此,更应该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公示语的翻译与译文的统一,以免造成误解。

1.3直译问题。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研究两种语言的对等问题,首先要探讨一下词的对等,不同语种词义范围相等的全部对等词为数甚少,一般来说,只有专有名词或科技术语例如:“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由于两种语言说法不同,构成对等短语、句子的词并不对等,在多数情况下,二者差别很大,因此翻译时译文必须采用译语的说法。例:“售完为止”应译为While supplies last(在持续供应时)同理,“商品售出,概不退换”应译为All sales are final。在选词方面,要深刻了解外国的表达习惯,不可只看字面意思,随意拿来使用,例如:中国烟酒,有人译为China Smoke Wine 看起来似乎一一对应,但是不符合外国的表达习惯,正确的译文应该是“Cigarette,liquor and Tea”又如口腔门诊有人会译为“Mouth Department”实在不知所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Dental Office”

1.4翻译的传意性。翻译作为语际交流沟通的桥梁,传意性是它的重要原则之一。我们在翻译中常常会违背这一原则。表达思想必须通过语言进行,用来表达某种意思的词语句子叫做“载体(carrier)”,而载体的对象叫“所指(referent)”由于两种语言说法不同,载体所用词语的字面意义常常不是所表达的意思,为此要做到传意,从载体到载体不行,首先要弄清原语载体的所指,也就是这几个词放在一起到底是什么意思,根据所指进行翻译。例如:“词海”有人译为Word-ocean Dictionary自以为译的不错,以为这样最忠实原文,然而原文的意思却没有表达出来。汉语“词海”指词典收词丰富,浩如烟海,在native speaker看来,Word-ocean Dictionary并无此意,这倒像是一部关于海洋学词汇的字典,按英语习惯应译为An Unabridged Comprehensive Dictionary,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创意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所接受。

1.5词序问题。除上述以外,词序也是词汇方面常会出现的问题,英语中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South-east指的是“东南”而不是“南东”在时间和地点的表达上,外国

st人习惯将月、日写在前面,而年写在后面,小地点在前,大地点在后。如:“April 1 1981”(1981年4月1日)“Beijing China”(中国北京)。

2.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也是公示语翻译过程中易犯的错误之一。这类问题包括词性误用、名词单复数不当、冠词遗漏、动词形式错误等。例如:“禁止停车”No park(parking)“请准备下车”please be ready for get(getting)off.“请携带好随身物品”Please bring your belonging(s)“请走侧门”Please use(the)side door。

(二)文化差异视角

语言和文化联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文化又影响着语言。公示语英译涉及到两种文化的碰撞与对接,不仅要做到语言对等,更要做到文化对等,使译本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效果。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公示语英译问题,还是公示语英译错误,都涉及到了中外文化及表达习惯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双方文化习惯、价值观和社交误用的问题。

1.历史文化习惯不同

地域和历史文化的差异使各个国家的文化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加之许多文化习惯具有任意性,可能仅仅是该国历史上沿用的规定。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国外交通法规定行车靠左,这与我国行车靠右的规定恰恰相反,这就要求我们在公示语翻译中,要熟悉了了解与国外的文化差异,加深了解,深度把握后再译。例如:上海万象服饰公司”,其翻译是为“Shanghm Wanxiang Elephant Garment Ltd.”。大象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忠诚、憨厚、可爱之物,而在西方人眼里却是卤莽、愚昧、凶猛之物。将之译成“elephant garment”,显然不会受到外国人的欢迎。与此类似的是中国的白象集团,虽然大象在西方眼里是凶猛之物,但是白色在国外却代表纯洁和神圣,如婚礼的婚纱是白色的,因而“白象”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神的化身,极为受人尊敬。白象集团由于将商标译为“white elephant”而很难打进国际市场。2.价值观不同

各个国家的人因为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价值体系,我们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点。在中国,在坐车时提倡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但是在国外年龄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尤其是老人,一般不愿提及,更不愿用带老字的称呼来称呼自己,西方人注重人生的价值,在他们看来,人老了就失去劳动能力。甚至对老人的称呼都不会含有old(老)这个词,而是senior citizen,在美国公交车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It is law: Front seats must be vacated for seniors and person with disabilities”从而巧妙的避开了老的问题。2.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指由于在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和交际规约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有些公示语是由于国人素质还并不是太高而制定的,在翻译的时候要考虑到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不要把这类的公示语直接译出,否则可能会给对方造成理解困难,有会给外宾留下不好的印象。如,“向文明市民致敬”Salute to Civilized Citizens!和争做文明游客,共建生态景区。Be civilized visitors, set up the ecosystem scenery together!是用来呼吁提高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和道德觉悟,以规范本国市民的行为,所以实在是没有对外翻译的必要反而让外国人产生不好印象。所以类似的 “小心扒手”,“违者罚款”,“严禁赌博”,“严禁随地吐痰、便溺”等明显具有中国本土意义的汉语公示语也没有必要译成外文。

三、公示语英译问题的策略分析

(一)公示语的特点 在研究公示语翻译策略时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公示语的特点。

1.公示语以独词、词组、短语、整句以及这些要素的有机组合为主要语言形式。2.公示语的时态应用基本限制于现在时,给予所处特定环境的公众以及时行为的指示、提示、限制、强制。3.表示“静态”意义的提示性、指示性公示语大量应用名词。直接、准确显示特定信息。

4.表示“动态”意义的限制性、强制性的公示语大量使用动词、动名词。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应采取的行动上

5.公示语设置于特定环境,针对于明确的目标公众、所以祈使句高频使用。6.缩略词或缩略词与词汇原型混搭多见于涉及公共设施和服务信息的公示语。7.关照公众和旅游者的认知和文化水平强调信息服务效果严格避免使用生僻词语、古词、俚语、术语。

8.只要不影响特定的功能,意义的准确传播大量公示语仅使用实词。9.常与醒目的国际和国家标准图形标识共同使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10.指示、提示、限制、强制、解说性短语以简洁、清晰、准确的文字,严谨、简练、规范的句式为公众和旅游者提供更深入和周全的信息服务。

(二)翻译策略

1.提高翻译人员的工作态度

所谓工作态度是指翻译时对待翻译工作所持的态度: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还是马马虎虎草率行事。两个翻译水平相当的人,一个认真负责,一个草率行事,结果两个人的翻译质量相差悬殊。翻译时,我们要端正态度,字斟句酌,精雕细刻。在前面对于公示语英译错误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大部分基础性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工作人员在翻译过程中端正态度,认真负责,就不会出现书写错误或语法错误这样幼稚的错误。同时,端正工作态度也有利于工作人员提高工作的热情和水平,使公示语翻译减少错误,走向正轨。2.对等问题。

上文我们提到了翻译的对等问题,从翻译的角度看,短语、句子对等可分为形式对等和灵活对等两种。这里所谓的“形式”是指用词、结构和比喻等。2.1用此结构相同,意思相同。如:Emergency Room(急诊室)2.2比喻相同,意思相同,如;snow-white(雪白)golden age(黄金时代)2.3形式相同,意义不同。如:compact(激光唱)Black tea(红茶)

2.4灵活对等。即翻译时采用灵活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考虑的不是词的对应,而是着眼于句子甚至段落的对等。例:utility bill(水费、电费、煤气费账单),gas station(加油站)。3.力求通俗易懂。

翻译是一项再创作过程。由此可见翻译的重要性和艰难性。对源语和译语要做出深刻的研究才能在两种语言间做到融会贯通。中式英语归根到底不是翻译的最好方式,我们要找到两种语言的交叉点,确立适当的翻译原则,使文化双方的接受者都能过接受双方的文化特色。翻译的目的是让文化的接受者了解这一文化,并在这个过程中享受这一文化带来的乐趣。前面我们分析了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并发现就其语言用词来讲有“动态”和“静态”之分。根据Peter Newmark的交际翻译理论,对这召唤类的文本翻译应做到通顺易懂、清晰直接、规范自然,以排除译语读者在阅读和交际上的困难。翻译“静态”意义、服务、指示、说明性的公示语时主要使用名词,如“问讯处Information”,“总经理General Manager”,“收款处Cashier”;翻译“动态”意义的公示语,较多地使用动词或动名词,以强调动作,如“保持车距Keep your space”,“严禁吸烟No smoking”,“减速Slow”等;大量使用短语、词组和缩略语,如“打折销售On sales”,“现在营业Open now”,“退房Check—out”,“国际直拨IDD”,“贵宾室VIP room”等;常规下使用一般现在时,如“左转Turn left”,“请排队等候Please line up”,“保持干燥Keep dry”等;较多地使用祈使句,如“小心轻放handle with care”,“请勿打扰Please don‘t disturb”,“节约用水Save water”等。4.注意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社会背景、生活习俗、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也都充分地体现在公示语中,如果不能透彻理解文字里所蕴涵的文化信息,没有掌握汉英文化差异,也就不可能完成从原语到译入语的转换。

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不仅仅是翻译技巧的问题,还包括人们的认识问题。很多人认为只要会外语就能翻译,其实公示语翻译的基本功不只是外语水平,而且包括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因此翻译公示语时,应该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第一位,运用交际翻译的方法翻译,才能得到准确无误的译文。

5.根据公示语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的特点,我们可以给出以下建议。

5.1指示性公示语指示性公示语体现的是周到的信息服务, 没有任何限制、强制意义。因此语言应用也不一定要求公众去采取何种行动,其功能在于指示服务的内容,如: Information 问询服务、CarRental 租车服务、Travel Service 旅游服务、TakeAway 外卖服务等。

5.3提示性公示语提示性公示语没有任何特指意义,仅起提示作用,但用途广泛,如: Reserved 预留席位、Sterilized 已消毒、Wet Paint 油漆未干、FullBooked 客满、Sold Out 售完、Explosive 易爆物品、Blood Donation 献血处、CCTV in Operation闭路电视监控区等。

5.4限制性公示语限制性公示语对相关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要求,语言应用直截了当,但不会使人感到强硬、粗暴、无理,如: Give Way 让路、Ticket Only 凭票入场、60km/ h(限速)60 公里/ 小时、Handicapped Only 残疾人通道、Stand inLine 站队等候等。

5.5强制性公示语强制性公示语要求相关公众必须采取或不得采取任何行动,语言应用直白、强硬、没有商量余地,如:No Smoking 严禁吸烟、No Overtaking On Bridge 桥上严禁超车、No Minors Allowed 儿童严禁入内、Police Line Do Not Pass警戒线勿超越、Don’t Walk 禁止通行等。

结语:公示语的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其水平的优劣直接体现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我们的公示语翻译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提高。同时,公示语的翻译又是一项庞大而琐碎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彻底解决非易事,需要译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本文的调查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翻译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一方面要求从事外宣工作的人们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文化素质,尽可能多的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行为方式。同时在翻译过程中要仔细推敲每一个词,慎重对待每一句话,决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另一方面,不同文化中很多东西都是约定俗成的,这是不容忽视的翻译原则。这就更要求翻译工作者平时要多注意积累,有机会出国时不妨将所见、所听都记录下来,有需要时拿来就可以了。做个“有心人”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相信通过所有从事翻译工作的人们的共同努力,从每一个词开始清除城市的“语言垃圾”,就可以营造出一个清洁舒适的语言环境。参考文献

【1】 实用翻译教程

范仲英

【2】杨全红.也谈汉英公示语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5,(6).

【3】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

【4】Newmark 《翻译教科书》(A text of translation)

【5】袁良平、汤建民 2001—2006年国内翻译研究的计量分析——基于3种翻译研究核心期刊的词频统计

2.成语英译研究方向 篇二

关于翻译, 翻译理论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在中国, 最流行的理论是严复提出的“信、达、雅”, 而在西方国家, 最流行的是“等值、等效、功能对等”, 这些观点是相互影响和补充的。虽然翻译有不同的侧重点, 但都主张翻译必须表达原文的内涵, 忠实于原文的风格。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 是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但不是说原文中所有的表达都同时具有这三种意义。也许有的只有字面意义, 但没有形象意义;而有些可能有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 但缺乏隐含意义。

文化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矛盾, 这时, 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就必须服从其寓意。任何两种语言都不可能是完全对等的, 它不可能完全对等地再现原文的三种含义。有时形象相同, 但隐含的意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准确地表达其寓意, 将原文的形象改为该外国读者所熟悉的其他形象。

二、汉语成语翻译的几种方法

文化差异的存在给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这也是翻译的最大障碍。当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时, 译者不但要彻底地理解这两种语言文字, 而且必须深刻了解这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一般都有出处。成语的语义具有完整性, 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 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而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其意思, 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在成语翻译方面, 通常会用到以下几种方法:

1. 直译法

汉语中有不少成语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直译是指不引起联想误会, 在保持原文信息的前提下, 力求使译文与原文在选词用字、句法结构、形象比喻及风格特征等方面尽可能趋于一致, 译文和原文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 并且产生同样的效果。直译如果译得得体, 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 使目标语读者充分理解其中的意义。

很多汉语成语的字面意义也就是它们的实际意义, 非常容易理解, 这些成语可以按字面直译。例如:

牢不可破———so strongly built as to be indestructible

攻其不备———strike somebody when he is unprepared

一语道破———hit the mark with a single comment

史无前例———without precedent in history

有些成语有着和目标语非常相似的生动的形象, 可以使目标语读者联想到对等的英语成语, 这类成语也可以直译。例如:

对牛弹琴———play the lute to a cow (联想到英语成语cas pearls before swine)

竭泽而渔———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 (联想到英语成语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易如反掌———as easy as turning over one’s hand (联想到英语成语as easy as falling off a log.)

口蜜腹剑———honey-mouthed and dagger-hearted (联想到英语成语Judas kiss)

2. 替换法

关于成语翻译, 许多翻译书上都谈到了替代技巧。有时, 我们能够找到等效的成语进行翻译, 但大部分只是类似, 还有一些成语在目标语中找不到等效的成语。这时, 在翻译中用替换技巧就十分必要, 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汉语成语和目标语有相同的涵义和文化信息。

许多汉语和英文成语具有相同的形象及表现形式。比如汉语成语“浑水摸鱼”是指在浑浊的水中摸鱼, 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也作“混水摸鱼”。英语中fish in troubled water指的是take advantage of troubled or uncertain condition for personal profit, 这两个成语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含义是相同的。类似的还有:

赴汤蹈火———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随波逐流———go with the tide

眼不见, 心不烦———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充耳不闻———turn a deaf ear

(2) 汉语成语和目标语有类似的意义, 但有不同的形象和文化信息。

比如汉语成语“胸有成竹”, 如果直接根据字面意思译成have a bamboo in one’s stomach的话, 势必会使目标语读者不知所云。因此, 译者在翻译时就要用目标语读者熟悉的形象和信息进行翻译, 译作have a card in one’s sleeve。又如“噤若寒蝉”译作as mute as a fish, 而不译作as mute as a winter cicada;“瓮中之鳖”译作like a rat in a hole, 而不译作the turtle in the jar。类似的还有:

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rabbit

挥金如土———spend money like water

东张西望———look right and left

缘木求鱼———seek a hare in hen’s nest

抛砖引玉———to throw a sprat to catch a herring

(3) 汉语成语与目标语有相似的形象, 但文化信息和内涵不同。

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 翻译时译者要注意成语中的动物词汇, 其意义是不同的。例如, 在中国, 人们往往认为狗是令人厌恶的, 因此, 大多数与狗有关的成语包含贬义。但在西方国家, 狗被认为是人类的好朋友, 因此一些相关的成语也就带有褒义。翻译这类成语时译者就要充分考虑文化的差异。比如:

狐朋狗友———pack of scoundrels

狼心狗肺———heartless and cruel

雪中送炭———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爱屋及乌———Love me, love my dog.

3. 意译

有些成语的比喻形象是目标语读者所不能接受的, 如果把“无孔不入”译成get into every hole, 势必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像这种如果直译不能达意的成语, 而英语中又没有现成的同义语可以借用, 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意译的方法, 绕开其文化背景, 译出其真正的内涵意义, 避免死译、硬译。

因此, 意译需要保持含义点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一致, 尽管它可能无法显示原文的风格但却是传达汉语成语的内涵的一个好办法。比如:

扬眉吐气———feel proud and elated (死译:raise the eyebrows and let out a breath)

开门见山———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死译:open the door and see the mountain)

大张旗鼓———a large and spectacular scale (死译:make a grea array of flags and drums)

风雨飘摇———being unstable (死译:The wind and rain are rocking.)

心不在焉———be absence of mind

事与愿违———all your swans are geese

不知所措———all at sea

入乡随俗———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4. 注释法

如果成语的含义不能被目标语读者完全理解的话, 译者翻译时就需要给予更多的补充说明和注释。

“补充说明”是指增加相关的信息, 以帮助读者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这种补充说明通常是简洁的。比如:“事后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 他是智慧的象征。但是很多外国人并不了解中国历史, 因此,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最好补充说明一下诸葛亮是何许人, 这样一来, 目标语读者就更容易理解汉语成语的意思了。再比如:

班门弄斧———showing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an axe before Lu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八仙过海———the eight fairies crossed the sea (the eight fairies are characters in the Chinese myth story)

“注释”是指添加相关资料和详细的成语的背景, 通常是以脚注的形式。成语虽然结构简单, 寓意却是深刻的。有些成语有丰富的中国文化背景。因此, 译者不能从一个词的表面去理解它的意思并进行翻译。如果直译这类成语的话, 目标语读者就很难弄明白其中的含义。如果译者用更多的语句进行解释的话, 就会丧失成语本身的简洁性。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最好自由地翻译其实际的意义, 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其文化背景上, 简要说明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方法应该谨慎使用, 避免繁琐不堪。解释性说明通常用脚注。比如:

成语“叶公好龙”可译为Lord Ye’s love of dragons, 之后还必须给这个成语添加一个脚注 (Ye was so fond of dragons tha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s and carvings of them,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infatua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 外国读者才能理解它的内涵。类似的还有:毛遂自荐 (Mao Sui recommending himself) 、一鼓作气 (rousing the spirits with the first drum roll) 等。

5. 省略法

汉语成语有些是对偶词组, 前后两对含义相同, 修辞上优美匀称, 尤其是在四字结构的成语中, 多呈现“同义反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崇尚简洁的英语中是最忌讳的。为了避免“同义反复”, 翻译这类成语时, 译者准确地译出其形象的含义就可以了。比如:“无影无踪”中“无影”译作without an image, “无踪”译作without a trace, 两者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 因此, 用without a trace就足以表达这个成语的含义了。类似的成语还有:

愁眉苦脸———gloomy faces

天长地久———eternal like skies

五光十色———multicolored

生龙活虎———sting with energy

字斟句酌———weigh every word

三、结语

当然, 翻译的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成语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译法。恰当的翻译是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读者的接受程度考虑进行的。

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 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 以适当方式重组原文形式和寓意结构来进行交际。汉语成语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在译成英文时, 我们翻译的不仅是外延, 还有文化内涵, 如果需要, 还要调整语义结构, 这样, 不但可以促进交流, 而且能弘扬中华文化。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来说, 双文化能力甚至要比双语能力更为重要。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交流, 而且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 它的目标是打破两者之间的不同的语言障碍, 帮助外国读者消除或减少语言及文化障碍。这就要求译者尽最大努力把汉语成语翻译成外国读者乐于接受的形式, 在英语中再现汉语文化, 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值得我们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顾嘉祖, 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3]傅敬民, 张顺梅, 薛清.英汉翻译辨析[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4]胡爱萍.试论汉语成语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69.

3.成语英译研究方向 篇三

一、关联理论与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

根据Sperber和Wilson关联理论,关联性是制约演绎推理的原则,而语境效果则是衡量关联性的一个必要条件,二者之间成正比。此外,还需要人们在处理信息上所付出的努力,处理努力与关联性之间成反比。关联理论中有两个重要概念,分别是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其中信息意图是指使听话人明白或者更加明白的一组假设,而交际意图则是使交际双方具备该信息意图,交际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意图的传递与识别。即说话人明示信息意图与听话人推理交际意图这一明示一推理的过程。

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者作为信息的传递者,首先要对原作者的信息意图进行推理,然后将自己所理解的原作者的交际意图明示给译文读者,让译文读者进行推理以获得最佳关联。因此,翻译就是一个译者进行推理与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会通过各种翻译策略与方法帮助读者理解译文,促进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的沟通,以实现最佳关联。

二、关联理论下的成语翻译方法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加深,翻译已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行为,更多的是文化形式的转化,成语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语言精髓,也逐渐受到翻译研究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译者正对成语的翻译方法展开研究,包括语用学、社会符号学、目的论等多个角度。

译者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对成语进行翻译时,要认真考虑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各自文化背景和认知语境的差异,以实现最佳关联为原则去探析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差异,将意译、直译、增译和减译等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最大程度地传递原文中成语所表达的交际意图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译文读者用最小的认知努力来理解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并获得与原文读者尽可能相同的认知效果。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是作为原文的读者,对原文进行第一次明示-推理,充分理解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第二次明示-推理则是在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通过译作这一媒介产生的。那么,如何让译文读者最大程度地理解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则需要译者对原文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进行合理有效的搭配和取舍,实现译文与原文的最佳关联。笔者根据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成语翻译,从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两方面总结三种以实现最佳关联为目的的翻译方法(下文中的“形”指信息意图,“意”指交际意图)。

(一)存形达意法

存形达意法是指译者在进行成语翻译时,既保留原文的信息意图,又有效传达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采用直译原文字面意思的方法将原文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都传递给译文读者,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具有相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情况,原文的字面意思和隐含意义与译文的字面意思和隐含意义基本相似。例如,“鸟语花香”译为“the singing birds and fragrant flowers”,这样的译文既保留了原文的形,又能准确地传递成语背后的文化含义,让译文读者用最小的认知努力就能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实现原文与译文的最佳关联。

(二)释意存形法

在汉语成语中,有大量英语中并不存在或互不相通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译者在翻译这些成语时应尽可能地向译文读者还原并传递原文的文化含义与历史背景,一方面要保留原文的信息意图,即存形,另一方面采用注释的方式对译文读者不能理解的重要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解释和说明,即释意,这样既能让译文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和形式,又能让译文读者理解原文所传递的文化含义,实现最佳关联。例(1)

原文:其实,古人早就以鸡喻人了,《尚书·牧誓》里就有“牝鸡无晨”之句。

译文:As a matter of fact, our forefathers long ago already drew an analogy between the hen and a human, as witness the Chinese idiom “No hen crows at dawn” (meaning “No woman is to usurp man’s power”) in The book of history; mu shi.

其中英文括号中即是对“牝鸡司晨”的解释,可以方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含义。

(三)弃形意译法

弃形意译法是指译者在翻译汉语成语过程中,为更好地诠释原成语的文化含义,即实现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需要放弃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语言形式,即信息意图,才能实现原文与译文的最佳关联。例(2),我不假思索地随口讲话。译为:I chattered away freely.

(四)形意兼备法

形意兼备法是指译者在原文成语的翻译过程中,对较易被译文读者理解且能获得最佳关联的字面信息保留其形,对于译文读者难以理解的信息则采用意译的方式传递其交际意图,在一个成语的翻译中实现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完美结合,以实现最佳关联。例(3)这自然是书生之见,不免通达的人一笑。译为:All this is undoubtedly the pedantic view of a bookish person—a view which must sound ridiculous to all sensible gentlemen.

三、结语

以上四种翻译方法中,存形达意法能同时保证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准确传递,关联性最强。弃形意译法虽能使译文读者轻松理解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但字面信息会有缺失,影响汉语成语的生动性。释意存形法最大的弊端在于添加的注释会影响读者的思路,增加读者的信息处理量,使关联性减少。形意兼备法则需要译者清楚地认识哪些该注重形哪些该注重意,如何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对汉语成语进行翻译,做到形、意兼备,实现最佳关联。

(湖南文理学院)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从关联理论看散文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策略——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项目编号:16C1103)阶段性成果。

4.成语英译研究方向 篇四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功能对等”理论, 和众多翻译理论不同的是它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原文和译文, 而是译文读者。它的核心是“译语接受者对译语信息的反应和原语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基本相同”。

这一翻译理论强调了翻译应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出发, 为读者服务。这就意味着在进行语言转换的时候, 我们可以从目的语中寻找一个能让译文读者产生和源语言读者一样感受的词, 使译文贴近译文读者, 便于译文读者理解。

比如“挥金如土”, 如果我们翻译成“spend money like soil”就不是功能对等,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本, 离不开土地, 所以有很多与土地有关的成语;而英国是一个岛国, 四面环海, 很多习语与海洋和航海有关, 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翻译成“spend money like water”。我们在英译汉语的四字格成语时, 不能一味地拘泥于语言形式, 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译文晦涩难懂, 使英文读者觉得莫名其妙。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我们应注重读者的反应程度, 灵活采用英文中已有的、习用的成语, 甚至俚语、谚语、俗语作译文, 使译文富有英文情趣, 使英文读者易于和乐于接受, 从而在情感上和汉语读者产生共鸣, 并领略到汉英文化之间不谋而合的妙趣。

汉英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认知能力、生活习惯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一些相似之处, 这就使汉英两个地区人们对自身以及所处的世界达成了种种共识, 并通过语言, 特别是成语表现出来。于是汉英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在字面意义、喻体形象和比喻意义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的成语。

笔者根据其对应情况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一、汉英相同的成语

所谓相同, 指汉英成语在字面意义、喻体形象和比喻意义等诸方面都基本相同。如汉语四字格成语“树大招风”和英语成语“tall tree catches much wind”就在字面意义、喻体和喻意上惊人地相似, 翻译时可以直接采用。再如, “浑水摸鱼”和英语成语“fish in troubled water”意思相同, 其简练程度不亚于中文。

由此看来成语无论中外都是简练的, 经过千百万人使用、千锤百炼、精挑细选, 不断提炼而成。但是从韵律的角度来看, 英语成语远不及汉语四字格成语。

二、汉英相应的成语

所谓相应, 指汉英成语的字面意义、喻体形象会根据各自的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但经过理解分析仍能发现比喻意义基本一致。

例如, “从头到尾”可对应“from A to Z”, 英文用第一个字母和末一个字母设喻, 中文用“头”和“尾”做比。又如, “绣花枕头”可对应“many a fine dish has nothing in it”, 字面含义为盘子碟子很精美, 但里面没装什么东西, 空有好盘碟, 外表好看, 进而引申为光有好看外表没用, 靠不住的。这和“绣花枕头”外表绣得五色灿烂, 里面却是一包稻草的涵义有异曲同工的表达效果, 只不过一个是“盘子”, 一个是“枕头”。

又如, “亡羊补牢”可对应译为“lock (or shut) the stable door after (or when) the horse (or the steed) is stolen”, 贼走了, 把门锁上, 等同于亡羊补牢。中文说的“亡羊”, 英文说“偷走马”, 都是事后补救, 只是一个说补修羊圈, 一个说上门锁。汉语“亡羊补牢”, 用这一英文成语对译, 很贴切。英语读者一读就知其义, 又因带有各自的民族色彩, 容易使英语读者产生和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 只不过从字面上看没有汉语四字格成语那么干脆简练。

三、汉英相通的成语

所谓相通, 指汉英成语的字面意义和喻体形象相差甚远, 单纯由字面分析不易联系相对应的汉语成语, 但深究其寓意后可发现同汉语四字格成语的比喻意义基本一致, 即字面不同, 但是意义相通。英文中有大量的成语只是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与中文成语相同或相近。

如英语成语“spoil the sheep for a half penny worth of tar”意思是不愿意花半便士买焦油医治羊伤而导致羊死亡, 和汉语四字格成语“因小失大”就是形相远意相近。

再如, 英语成语“David and Janathan”中的David和Janathan都是《圣经·旧约》中的人物, 一位是王的女婿, 一位是王的长子, 两人情同手足, 非但没有因为继承王位而反目成仇, 反而书写了如同《圣经》般平凡而又伟大的友谊, 可谓是古今友谊的典范。因此“David and Janathan”用来形容同生共死、肝胆相照的朋友, 和汉语的四字格成语“莫逆之交”意思一致。

从以上对应情况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译文在形象上会有所缺失, 可是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比喻意义。汉语四字格成语的使用不在于其形象而在于其喻意。

在英译时, 为了帮助英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信息, 我们要在准确理解成语的基础上, 注意表达得体。既要提倡以上这三种和汉语四字格成语相同、相应和相通的英语习语, 又要防止生搬硬套, 一味追求字面意义和喻体形象上的机械对应, 以免造成表意模糊, 失去其交际功能。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的角度而言, 译文虽然没有保留原文的具体形象, 但却通俗易懂、简洁精辟、地道自然地传达出了成语的内涵意义, 增加英文读者的亲切感又能丝毫不留下翻译的痕迹, 真正实现英文读者在读译文时的心理反应与原文读者读原文时的心理反应一致或相似。

综上所述, 英译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过程本质上是两种民族文化的交流, 两种民族心理的沟通, 两种思维定式的接轨。这就要求译者既要具备良好的汉语功底, 又要有很强的英语语言能力, 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读者的反应程度相似作为翻译的标准, 认真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 根据英语的语言习惯及语法规则对原文的文化特色和形象进行取舍, 让译文为读者喜闻乐见, 能产生兴趣及阅读美感, 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摘要:成语是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汉语四字格成语是成语的主体, 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民族特色, 最能代表汉语言文化。所以学习汉语、翻译成语, 当以四字格成语为重点。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在对汉语四字格成语进行英译时, 可以灵活采用与原文相同、相应和相通的英语成语, 使英文读者易于和乐于接受, 从而和汉语读者产生共鸣。

关键词:功能对等,汉语四字格成语,英译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2]尹邦彦.汉语熟语英译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4]周黎平.奈达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影响概述[J].社科纵横, 2007, 22 (2) .

[5]王华.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标准对翻译实践的指导[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 , 2010, (7) :70-71

[6]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 (修订版)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7]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5.《论语》中“仁”的英译比较研究 篇五

关键词:《论语》  仁  英译  比较

一、引言

“诸子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1](P6)在古代思想家中,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论语》一书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五经之馆辖,六艺之喉拎”[2](P5),无疑是儒家经典的代表作。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撰,故谓之《论语》。”[3]意即《论语》是孔子的门人在孔子去世之后将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之间的对话经过讨论编撰成书,其中“论”是“编撰”之义,“语”是“话语”之义,“论语”就是孔子及其弟子话语的编撰。

据统计,《论语》全文共15953字,单字为1355,出现频率排前十的高频字依次是“子、人、君、和、仁、道、行、礼、学、天、民”(见表1),其中“仁”字出现了109次,是《论语》一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单就词频统计而言,“仁”毫无疑问是《论语》的关键词;在大多数学者看来,“仁”更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和精髓。但是《论语》一书中并未具体解释“仁”字,其内涵极其丰富且寓意广泛,可谓微言大义,这对《论语》中“仁”的基本内涵解读提出了巨大挑战。

表1:《论语》高频字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高频字 子 人 君 和 仁 道 行 礼 学 天 民

词频 972 222 159 118 109 90 82 75 65 49 49

二、“仁”的基本内涵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仁”是会意字,“仁,亲也,从人二”。从词源学角度进行分析,“仁”乃“人”+“二”,“仁”的左边一半是“人”,右边一半是“二”,这就表示两个人在一起,当然并不是单纯数量关系上的两个人,而是指由此而发生的人际关系,泛指人与人之间要亲近友爱、互帮互助。“仁”在《论语》中的出现高度频繁,在《论语》乃至儒家学说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孔子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却并没有对其作出明确的解释,而是将其涵义融入自己的言论之中。杨伯俊认为:“一部《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或者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或者说‘爱人就是‘仁,还有许多歧义的说法。”[4](P16)“仁”作为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涵盖了“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论语》中涉及到“仁”的语句众多,从词义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指“仁德”,代表一种品行、一种思想;第二类指“仁者、仁人”,即“有仁德、行仁事之人”;第三类指“行仁,做仁事”;第四类指“仁”的名声,即被人称为“仁”[5]。

“仁”作为儒家最高的道德规范和儒家学说的理论核心,其基本内涵可从两个层面加以归结:“克己复礼为仁”与“仁者爱人”。《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就是要求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孔子对于弟子问“仁”的答案因人而异,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就是孔子“仁”的中心含义。“仁者爱人”,从肯定方面讲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否定方面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合乎“仁”,“刚、毅、木、讷”近乎“仁”,“仁”并非诸德,却是包罗诸德的最高概括。一言以蔽之,“仁”字内涵深刻,可谓“一字之下,蕴义万千”。正因为“仁”在《论语》中蕴意万千,其内涵之丰富、用法之灵活,所以“仁”在英译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对应词,译者需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情境分别翻译成不同的英文单词。

三、“仁”的英译比较

(一)整体评价

关于《论语》一书的翻译与研究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自1809年至今……产生了近40个英语译本(包括全译本和节译本),这为《论语》英译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基础。”[6]在众多的译本中,理雅各(James Legge)与辜鸿铭(Ku Hungming)的英译本影响较大。由于译者身份、教育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对《论语》的解读与翻译也呈现出差异,对核心词“仁”的翻译见仁见智。

笔者统计发现,理雅各在《论语》译本中将“仁”翻译成“true virtue”或是“perfect virtue”的次数多达57次,译成“perfectly virtuous”或“truly virtuous”的次数也有12次(见表2)。除了“仁”,“德”也被理氏翻译成“virtue”。由此可见,“virtue”(其形容词为“virtuous”)是其译本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关键词。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virtue”指的是“behavior or attitudes that show high moral standards;a particular good quality or habit;an attractive or useful quality”,即道德层面上好的行为、人物或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强调的是某种具体的美德,故用它来翻译“德”是很对等、恰当的。而辜鸿铭将“仁”视作一种道德观念,他对“仁”的解释通常以“moral”为核心词,如:moral character,high moral life,moral man/people/well-beings等(见表2)。尽管“moral”所修饰的名词多样,但翻译成中文无非是“品性端正的人”和“高尚的生活”两大类。辜氏将儒家文化本质上理解为伦理文化,他将儒家的“仁”“德”“君子”“和”“中庸”一律译作含有中心词“moral”或与“moral”相关的词,如“morality,the moral law,the moral man,moral reform,our true moral and ordinary self”。

表2:“仁”的两个译本比较

理雅各译本 辜鸿铭译本

仁 数量 仁 数量

True/perfect virtue 57 Moral character 46

Perfectly/truly Virtuous 12 (high) moral life 25

virtuous 10 Moral man/people 13

Benevolent actions/benevolence 9 Be moral/covetous 8

The man of virtue 8 To live a moral life 5

The virtuous 7 Morality 5

Pronoun 2 A (good) man 2

The good 1 Moral surrounding 1

A man 1 Man of the people 1

Act virtuously 1 Men of moral worth 1

Men of principle 1 Moral well-beings 1

total 109 total 109

总结起来,理雅各的“virtue”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美德”,辜鸿铭的“moral”在汉语中通常表示“道德”。而在儒家思想中,“仁”与“德”不能等同,“仁”高于“德”。《论语》中有“仁”“德”并举的例子,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可见二者有别。在孔子看来,“仁”是一种哲学理念,是可以通过自律和修身达到的一种人格理想;“德”则是上天赋予或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也就是说,每个平凡的人都有这种与生俱来潜在的“德”,但是并不一定每一个普通的人都能达到一种较高层次的人格理想而成“仁”。因此,理雅各将“仁”与“德”等同译作“virtue”无疑是将二者等同,将“仁”的内涵片面化了。理雅各和辜鸿铭对此的措辞是通篇的问题。篇幅有限,本文只举三例来说明问题。

(二)英译例举与比较分析

(1)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理译:The philosopher Yu said,“They are few who,being filial and fraternal,are fond of offending against their superiors…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submission!——are they not the root of all benevolent actions?”

辜译:A disciple of Confucius remarked,“A man who is a good son and a good citizen will seldom be found to be a man disposed to quarrel with those in authority over him...Now,to be a good son and a good citizen——do not these form of the foundation of a moral life.

孝,指对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间的爱,也包括朋友之间的爱。孝悌本属于家庭私德的范畴,孔子将其推而广之,引申出孝悌者不好犯上,亦必不会作乱,得出孝悌是“仁”之根本的结论。对于该句中“仁”的理解,向来众说纷纭。此处理雅各将其译作“benevolent actions”(慈爱的做法),辜鸿铭将其译作“a moral life”(有道德的生活)。无论是从字面上还是从内涵上都无法将二者与“仁”对等起来。近代著名学者谢无量认为,孔子平日所言及所定五经中所有诸德,殆无不在仁之中。可见理雅各使用的“benevolent actions”及辜鸿铭使用的“a moral life”只是“仁”宽广涵义的一部分。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理译:The Master said,“It is only the (truly) virtuous man,who can love,or who can hate, others.”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It is only the men of moral character who know how to love men or to hate men.”

“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也是儒家学说的最高道德概念,是儒学所主张的爱的方式。但是孔子在推崇“仁”的时候,不仅有“好人”的一面,也有“恶人”的一面。所谓的“好人”与 “恶人”并不指根据个人的好恶标准做出判断,而指明辨是非,爱仁者,恶不仁者。作为凡夫俗子,人人都有自己的好恶标准,并且或多或少对某些人带有成见,所喜好的人未必就是好人,所憎恶的人也未必就是坏人。从结构上来说,理雅各与辜鸿铭的译文均采用了强调结构,与原文的句子结构是吻合的。理氏将“仁者”译作“virtuous man”,而辜氏将其译作“the men of moral character”,表面看来问题不大,但是如果将二人的译文回译成汉语,问题就出现了。理译:只有仁德之人才能爱人,才能恨人。此译文显然不合逻辑,难道不是仁德之人就没有爱人与恨人的权利吗?辜译:只有仁德之人知道怎样爱人,怎样恨人。相比而言,辜氏的翻译较为恰当。

(3)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理译:The master said,“The faults of men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lass to which they belong.By observing a mans faults,it may be known that he is virtuous.”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Mens faults are characteristic.By observing a mans failings you can judge of his moral character.

常言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孔子告诫我们,为人处世时犯的不同的过错出现在不同的类群中,通过观察种种不同的错误,就知道“仁”了。这里的“党”是“类群、派别”之义。理雅各将“斯知仁矣”中的“仁”译成“virtuous”,整句回译成中文变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人们可以知道他是仁德之士。显然,理氏误解了原文的意思,回译成中文的逻辑经不起推敲,是不符合常理的。辜鸿铭则将“仁”译作“moral character”,强调的是道德品质,再次将“仁”与“德”二者等同。

四、结语

理雅各和辜鸿铭对《论语》中“仁”的翻译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无论是理雅各的“virtue”,抑或是辜鸿铭的“moral”,在汉语中通常表示“美德”“道德”之类。而在孔子看来,“仁”与“德”有别,“仁”高于“德”。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使“仁”难以在根植于欧美文化的英语中找到一个完全对等的词来与之相译。为了比较全面客观地体现出“仁”在原文中的旨意和风格,避免译文对读者的误导,“仁”的翻译还是以音译为“ren”为好。

参考文献:

[1]蒋伯潜.诸子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2]赵歧.孟子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图解论语》“孔子著”.新网~华文报摘.http://www.

chinanews.com/hb/news/2009/11~27/1988417.shtml.

[4]杨伯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J].齐鲁学刊,

2007,(1).

[6]王勇.20年来的《论语》英译研究[J].求索,2006,(5).

上一篇:特种设备安全培训资料下一篇:郴州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编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