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搬迁要求及标准

2025-02-19|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厂房搬迁要求及标准(精选5篇)

1.厂房搬迁要求及标准 篇一

新厂规划前期准备工作

新厂搬迁必须制定详细的搬迁项目计划及财力人力预算,本人认为前期有

以下几个方面准备工作:

一、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司电话、网络、办公场所的布局、食堂、宿舍、门禁、安保的基础设施,并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责任人及完成时间。、后勤、安保人员的招聘及培训并提前上岗,确保公司前期工作的联系及物资 的安全。

二、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根据新厂园区的特点及公司本身的文化,建立系统的人力 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具体的人事制度(厂纪厂规、办公室管理、门禁、奖惩、招 聘、培训、请假、后勤管理、安全制度),、制定详细的车间管理制度以及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3、分批次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新工厂的秩序。

三、人员招聘储备、一线生产员工提前 5 个月对现有的人员进行摸底,确定到新厂人员,针对人

员缺口制定详细的招聘计划及新员工培训计划,确保搬厂后的正常生产。

四、后勤管理安排

1、提前进行宿舍入住安排管理,制定住宿表,员工对号入住。

2、食堂管理模式的确定,建立食堂成本核算,确保员工伙食。

3、基本的后勤保障实施(如员工喝水、洗澡、吃饭等)。

五、设备、物资搬迁、生产场地、仓库的合理布局(制定方案图)。、设备搬迁安装调试计划,对设备进行最优的布局,尽量减少货物在生产过程 中产生的搬运动作。、电力设施的安装,核算公司整体功率,确保用电功率,合理布线,做到不影 响工厂整体布局。、由专业人员将设备调试至最佳状态,并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建立设 备点检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及生产。

六、搬厂后按照相应的管理流程、控制措施进行全面公司管理(具体以管理思路 为基础开展工作)。

2.厂房搬迁要求及标准 篇二

肥料是人类食物链的粮食。所以,肥料中有害物质不仅直接影响环境和作物生长,还间接或者直接影响动物以及人类健康,影响到居民“餐桌”安全。也就是说肥料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保证,把好肥料质量安全这一关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肥料包括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两类。目前化学肥料的主要有害物质为重金属、缩二脲以及氯化钠、氟化物等杂质盐类、矿物放射性和部分有机污染物,主要通过矿物原料、加工过程生成或者副产、使用废酸等途径进入。我国部分地区的磷矿重金属(如Cd、Pb等)含量较高,会造成作物重金属超标。

对于有机肥料,由于环境污染以及集约化农业的发展,大量污染物质进入畜禽粪便、城镇垃圾和城市污泥等有机肥资源中,导致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病原菌等)不断积累,其长期使用将对土壤、水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威胁。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对江苏省集约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的调查资料,如果按欧盟绿色食品生产用有机肥标准来评判,则Zn超标66%,最高达标准值的8倍;Cd超标40%,最高达标准值的16倍;Cu超标34%,最高达标准值的25倍;Cr和Ni分别超标14%;Pb超标4%。即使按欧盟常用有机肥标准来评判,Zn超标52%,Cd超标20%,Cu超标26%,Cr超标10%。

目前,肥料生产用原料除了化肥生产所需要的煤炭、天然气、磷矿、钾盐、硫铁矿等矿物原料外,有机肥料的来源更为复杂和广泛,大量使用的是集约化养殖业的动物粪便以及以褐煤、风化煤、泥炭等矿物原料。另外,各类污泥、城市生活垃圾以及生物制药、味精、造纸、皮革等工业的下脚料也会作为有机肥料原料。但这些原料在含有营养的同时,也含有各类有害物质。如不允许使用,则造成废物大量堆积,同样会污染土壤和水环境;如不加管理地使用,则会直接造成对作物、粮食安全的危害,也会污染环境。通过肥料分级、分类管理,将不同品质的原料应用在不同植物上,控制不宜使用的污染物通过肥料进入食物链,既可以避免环境污染和确保粮食安全,又可以合适的原料用在合适的植物上,保证肥料原料的有序、合理利用。

对国外肥料,特别是有机肥质量控制标准、有机肥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体系,以及有机肥施用过程中的技术规范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表现为:(1)随着环境科学研究的进展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日益关注,国际上对农业上施用的城市垃圾、污泥、以及畜禽粪便中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日益严格,而我国标准比较落后;(2)有些发达国家针对不同的土壤条件以及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有机肥施用技术规范,而我国有机肥施用技术规范则至今未有,导致农民在有机肥施用过程中往往大量盲目施用,最高每亩达8~10吨;(3)发达国家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质量控制有一整套标准化的管理程序,包括产品的生产、包装、认证、标识等,有一批相关法规来规范有机肥产业,保障该产业健康发展,而我国目前状况混乱。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农产品,尤其是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所面临的绿色壁垒将日益增多,关于肥料中有害物质种类及其安全限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迫在眉睫。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3年1月23日发布的《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了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的工作任务。要求科学施用化肥,禁止使用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肥料,严格控制稀土农用。

简而言之,制定本标准的意义在于通过在明确提出各类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和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肥料进行分级,以期控制有害物质通过肥料进入土壤和食物链的途径,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按照有害物质的含量分级指导建立分对象施用等安全施肥规则;确保肥料可利用资源的有效利用,防止污染原料的非预期使用;提高我国肥料安全质量水平,提升生产企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

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国内存在的问题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建立了不同类别及用途生物有机肥的质量标准。如欧盟将商品有机肥分为2级(Class 1, Class 2)、德国分为2级(I,II)、西班牙2级(Class A, Class B),而奥地利将商品有机肥分为A+(用于有机农业)、A(用于农业和儿童公园)、B(用于园林、土地整治)3级;加拿大BNQ分为3级(Type AA, Type A, Type B), CCME分为2级(Category A, Category B);美国华盛顿州2级(Grade A,Grade AA), 德克萨斯州2级(Grade 1, Grade 2)。不同级别有害物质的限量值差别甚大,如以Cd而言,欧盟Class 1 为0.7mg/kg, Class 2 为1.5mg/kg;奥地利A+为0.7mg/kg, A为1.0mg/kg, B为3.0mg/kg; 美国华盛顿州Grade A为10.0mg/kg,Grade AA为39.0mg/kg。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生物有机肥料具有品种种类多、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尤其是在研制开发微生物与有机营养物质、微生物与无机营养物质的复合而成的新产品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些产品目前在我国已形成较大生产规模,在降低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减少化肥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生物有机肥料在国内外尚无确切的定义和分级。我国目前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表现为:(1)随着环境科学研究的进展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日益关注,国际上对农业上施用的城市垃圾、污泥,以及畜禽粪便中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近年有较大幅度的下调,而我国有关重金属的控制标准仍是1987年颁布的(GB8172 -87,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标准比较落后;(2)有些发达国家针对不同的土壤条件以及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有机肥施用技术规范,而我国有机肥施用技术规范则至今未有,导致农民在有机肥施用过程中往往大量盲目施用有机肥,最高每亩达8~10吨;(3)发达国家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质量控制有一整套标准化的管理程序,包括产品的生产、包装、认证、标识等,有一批相关法规来规范有机肥产业,令该产业健康发展,而我国目前状况混乱。

3 标准研究内容

本标准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本标准规定了肥料的分级,给出了各个等级的有害物质限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工艺生产的各类有机肥料、化学肥料或者由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制成的商品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根据国外的研究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将肥料分为生态级、农田级和园林级3个等级,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质量分数(有机肥料以烘干基计)≥5.0%作为肥料的通用要求,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中的要求。

3.1 不同级别肥料的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3.1.1 园林级肥料限值要求

园林级肥料指能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园林植物生长、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的并可使用固体废物作为原料一类肥料。此级别的肥料可以允许使用非危险废物的固体废物,因此需要依据GB5085.1~GB 5058.6鉴别标准进行鉴别。此鉴别标准为鉴别肥料的最低要求,只有满足不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等任何一种危险特性的物质,才能当做肥料使用。

3.1.2 农田级肥料和生态级肥料限值要求

农田级肥料指能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力、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的一类肥料。根据“十一五”土壤污染调查发现,土壤中重金属、总镍、总钴、总硒、总钒、总锑、总铊、氟化物(水溶性氟)、缩二脲、多环芳烃、石油烃总量、邻苯二甲酸酯类总量等污染物的含量有所增加,肥料所使用的原料、生产工艺过程中等不可避免的将上述一些有害物质带入肥料中,进而进入到食物链中,影响人类健康并危害环境,因此,对农田级肥料的有害物质及其含量限值进行了规定(见表1)。生态级肥料指能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不给生态系统带来负面作用、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的一类肥料。作为比园林级肥料和农田级肥料更高级别的肥料,生态级肥料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应少于农田级肥料,并且对有害物质的限值指标应更加严格,具体指标见表1。

3.1.3 生态级肥料所使用的基础肥料要求

生态级肥料是比园林级肥料和农田级肥料要求更高级别的肥料,因此,本标准规定,生态级肥料还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所使用的基础肥料见表2列名,使用其他基础肥料在投放市场前均应按环保部《化学品测试方法》中208《陆生植物生长试验》进行陆生植物生长试验,并且在一定暴露期间产生的不良改变与对照相比不大于25%(EC25)。

3.2 不同级别肥料的安全要求

肥料是人们用以调节植物营养与培肥改土的一类物质,能促进和改善土壤-植物-动物系统中营养元素的平衡、交换与循环,并能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生长茂盛。然而,市面上大量涌现的低劣肥料甚至假肥料造成了植物出苗率低、烧苗、减产、品质恶化等后果。为避免这些恶劣的后果,确保肥料对植物的安全性,引用了环保部《化学品测试方法》中208《陆生植物生长试验》,规定园林级肥料、农田级肥料和生态级肥料均应进行陆生植物生长试验,在一定暴露期间产生的不良改变与对照相比不大于25%(EC25)。这是不同级别的肥料应达到的最低安全性要求。

其次,本标准规定,不应在肥料中人为添加染色剂、着色剂,以及对环境、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危害的激素等添加物;若添加植物生长激素,应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否则不得检出。

再次,当发生因肥料造成作物减产、绝产等质量纠纷时,应依据GB5085.1~GB5058.6鉴别标准进行鉴别,并按《化学品测试方法》中208《陆生植物生长试验》进行陆生植物生长试验。

最后,达不到园林级的肥料不能作为肥料施用到土壤中。

3.3 肥料分级及要求测定的试验方法

3.3.1 外观

用目视法测定,外观应为粒状固体、粉状固体或液体产品,无肉眼可见机械杂质。

3.3.2 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包括腐蚀性鉴别、急性毒性初筛、浸出毒性鉴别、易燃性鉴别、反应性鉴别、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六大部分。采用的方法标准分别为:GB 5085.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 5085.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5085.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具体测试方法可详见相关标准。

3.3.3 有害物质测定方法

不同级别肥料中总镉、总汞、总砷、总铅、总铬、总镍、总钴、总硒、总钒、总锑、总铊、石油烃总量、氟化物(水溶性氟)、缩二脲、三氯乙醛、蛔虫卵死亡率、粪大肠菌群数、多环芳烃、抗生素、三聚氰胺、邻苯二甲酸酯类总量等具体的分析方法见表3。

4 问题讨论

由于我国土壤类型和作物类型繁多,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多样,有机肥料来源繁杂,而且肥料中有害物质在不同的土壤-植物系统和土壤-水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和积累规律不一,为肥料中有害物质的控制标准制定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肥料标准的确立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包括政府不同管理部门之间、职能管理部门与肥料企业之间、不同肥料企业之间、肥料企业与农业生产者之间可能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而科研人员之间也有不同的学术观点。因此,如何寻求各方的平衡,制定科学的肥料分类分级管理体系框架也是本项目的技术难点。

本标准实施后,建议选择代表性肥料生产企业和肥料施用园区,进行肥料分类分级标准化管理的应用试验,评估肥料分类分级标准化管理的效果,修改、完善肥料分类分级标准化管理体系内容,并建立应用示范工程或示范区,并将技术成果用于建立高效、科学、准确的为社会共享的测试分析方法,为我国肥料的标准化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5 结语

《肥料分级及要求》国家标准适用于各种工艺生产的各类有机肥料、化学肥料或者由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制成的商品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本标准将肥料分为生态级肥料、农田级肥料和园林级肥料三个级别,给出了各个等级的有害物质限量要求、试验方法等。生态级肥料可用于生态级作物、农田级作物和园林级作物,农田级肥料可用于农田级作物和园林级作物,园林级肥料只能用于园林级作物。通过对肥料进行分级,可以控制有害物质通过肥料进入土壤和食物链的途径,确保肥料可利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我国肥料安全质量水平,提升生产企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

摘要:本文对肥料分级及要求进行了研究,认为制定《肥料分级及要求》国家标准的意义在于通过在明确提出各类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和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肥料进行分级,从而控制有害物质通过肥料进入土壤和食物链的途径,确保粮食质量安全,确保肥料可利用资源的有效利用,防止污染原料的非预期使用,提高我国肥料安全质量水平,提升生产企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对行业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肥料,分级原则,危险废物,有害物质,肥料安全

参考文献

[1]GB15618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S].

[2]GB/T6274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S].

[3]GB/T6379.2-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2方法[S].

[4]中国环保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化学品测试方法生物系统效应卷[M].

[5]抗生素在有机肥料-土壤-农作物系统中的转化及影响的研究进展[J].上海农业学报,2013,29(4):128-131.

[6]有机肥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2):113-115.

[7]上海口岸进口化肥中有害物质含量监测及潜在风险分析[J].检验检疫科学,2006,16(1):67-71.

[8]日本、韩国、台湾地区肥料相关的立法及其对我国肥料管理的启示[J].土壤.2012,44(4):529-534.

3.厂房搬迁叉车租赁搬运合同 篇三

委托方(甲方): 承运方(乙方):

因甲方厂房设备搬迁事宜经甲、乙双方平等、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承担搬运内容

乙方承接甲方位于彩虹路厂房内的所有在用和闲置设备及设备配件的搬运、装车工作,叉车装车运输最大距离300米,甲方委托乙方搬运的物品应无违禁及危险物品。

第二条:拆卸、包装、装车要求:

依据工厂内实际设备摆放情况,由乙方安排人员协助甲方进行设备的拆卸和包装,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装载到车辆,由乙方负责并保证运输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第三条:服务要求

乙方在搬运过程中,需保证所有设备、配件物资完整无损,并服从甲方的分配与指挥,将所有物品搬运到甲方所指定位置。第四条:搬运日期约定

搬运日期无明确约定,以甲方厂房、厂区设备及相关配件搬运装车完毕为止。第五条:搬运地点

乙方需依照甲方工作人员的指示将承运设备搬运到指定位置。第六条:搬运车辆

乙方必须选用合适的吊车,叉车,并按乙方指定的路线运输,以确保吊卸、叉运设备过程中的设备及人员安全。第七条:装卸检验

乙方应及时对拆卸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查检验,避免零配件缺失,如因乙方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或零配件缺失的情况,应由乙方负责赔偿。第八条:费用

搬运总费用: 元整

小写:元 第九条:结算方式

乙方将所有设备安全装运到车辆后即完成此合同约定工作内容,甲方应于检验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乙方。第十条:安全责任

乙方对承运的设备及乙方安排的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负责,并保证设备无损坏,如因乙方人员或设备操作不当造成的人员及设备损害、损失由乙方承担相关的损失和赔偿责任。

但如因货物的缺失和损坏是由不可抗力,货物或设备自身属性决定的合理损耗或是甲方过错造成,则乙方不承担赔偿责任。第十一条:争议处理

本合同在双方履约后即行终止。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在甲方所在地法院进行诉讼解决。

甲方(盖章):

代 表 人:

月 日

乙方(盖章):

代 表 人:

4.净化厂房管理要求 篇四

1.目的:

保证净化厂房能达到净化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净化厂房工作的所有人员。

3.材料:

3.1 工具:

3.1.1.洁静室擦桌布、擦地板布

3.1.2.塑料桶

3.1.3.吸尘器

3.1.4.专用梯子

3.1.5.软刷

3.1.6.长纤维纸(国产)

3.2.紫外线照射灯

3.3.自来水

3.4.粘垫(淡兰色

4.安全:

4.1 在操作前,必须认真阅读各工序工艺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部分

4.2 活动地板不要随意打开,如果必须打开时,必须经公司领导批准

4.3 清洗墙面时,如需用梯子,必须把八字梯的搭扣扣紧,防止跌滑

4.4 湿法清洗地板时,不要把水浇湿电源,以免触电

4.5 不准用百洁布擦地板

4.6 当操作工设备旁、工作台上工作时,不能同时在以上区域清洁地板或台

子和设备。

4.7 最后离开工作室的人必须检查所有电源是否关闭

5.要求:

5.1 每个洁净室内的工作人员都应该认识到洁净度是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它直按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

5.2在净化室内,必须戴好专用手套,手套必须确保清洁、完好。

5.3口罩应戴在鼻子上部,并且要经常更换,以保证口罩的清洁、完好(口

罩定期更换),头发必须全部戴进帽子。

5.4穿净化服后,不能走出净化范围(如不能走到更衣室),只能走到风淋门

口为止

5.5穿着净化服后,不能坐在地上,不能坐在台子和设备上面

5.6减少各工序之间的不必要的走动,不能随便的聚在一起闲谈

5.7原材料、半成品上都应附带型号、批号和数量的标牌

5.8铅笔和自来水笔以及橡皮不能在净化室内使用,净化室内只能使用园珠

5.9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在生产前对操作范围的场所进行清洁工作

5.10地上的杂物、水迹应及时处理掉,但是对于水迹处理时要小心,因为有可能是化学试剂

15.11在净化室内操作的人员不能化妆、也不能涂指甲油。

5.12首饰、钥匙、手表等私人物品应放在净化室外(至少要全部包在净化衣内)

5.13对于没有按要求执行的,则将对照有关规范给予处理

5.14为尽可能减少非必要的人员进入净化室特作以下规定:

5.14.1公司必须是持有红色标识的胸卡的人员方准进入净化室

5.14.2公司除维修组外,因工作需要而需临时进入净化室的人员必须填写申请表,签名后,经该部门经理批准签字后,方可进入(见附表)

5.14.3如非公司人员且不属上述范围者而需进入净化室,必须通过办公室输申请表并由外来人员签名后经总经理批准,总经理不在公司情况下可由副总经理批准,若正、副总经理均不在公司,则可由办公室主任批准

5.14.4如果净化室发生特殊情况,如事故、停电等,则不受此限制

5.15在净化室中,器材托运和人员活动量要限制到最低程度,无论坐着或站着都不允许有大幅度的动作,行走速度需缓慢匀速

5.16净化台上的紫外线灯,每天在进午餐时开启45分钟。

5.17清洁准则:

6.17.1洁净的桌子、椅子、设备、有机玻璃用净化布(纸)擦干净。

6.17.2墙、天花板、地板用洁净布和自来水擦干净。

6.18清洁频次:

门每天一次

墙 四周一次

地板 每天一次

工作台面 每天一次

更衣室 每天一次

6.19清洗过程

6.19.1墙、门:

——用湿毛巾擦洗

6.19.2地板:

——用用湿毛巾擦洗

——粘垫一旦有较深的脚印,立即撕去

6.19.3更衣室:

——更衣室清扫时,清洁人员必须穿白大褂

6.20净化布(纸)、长纤维纸的使用要求:

6.20.1使用方法:

6.20.1.1净化布(纸)在正常情况下使用时,每次从包装袋中拿取一张,然后将净化布(纸)折成原来的1/4大小再进行擦拭,擦拭一遍后更换另一面进行擦拭,依此类推,一张净化布(纸)最多有8面可使用,这样可以使每张净化布(纸)得到充分利用

7穿戴指导

7.1在准备室脱去外面的鞋子和衣服,并放入各自的鞋箱和更衣箱

7.2很仔细地拿取洁净服,注意不要弄脏(如掉在地板上等)

7.3按下述程序穿上洁净服(在穿衣室进行):

7.3.1口罩

7.3.2净化衣服(站在木板上穿衣)

27.3.3鞋套

7.3.4手套

7.4进入风淋才能走进洁净室,风淋每次不能超过2人(紧急情况除外)风

淋时要求原地旋转360度,并把双臂举起。

7.5走出洁净室按如下程序脱洁净服:

7.5.1鞋套

7.5.2净化衣服(站在木板上脱衣,衣服不准碰地板)

7.5.3口罩

7.5.4手套

7.6干净的洁净服必须拉上拉链,整齐地悬挂在衣架上

7.7清洁服每清洗一次,口罩定期更换

8.原材料和上道工序半成品的进入:

8.1原材料的进入:原材料在进入洁净室前,必须先除去其外包装,在准备

室由专人用吸尘器对内包装的各个面吸干净。然后由传递窗口进入洁净室。

8.2上道工序的半成品:

8.2.1.进入洁净室的半成品必须盛放在专用盘内

8.2.2.专用盘每次在使用前必须用长纤维布沾酒精擦干净

8.2.3.通过传递窗口进入洁净室

8.2.4.其他操作程序按正常进行

附录:

非净化人员进入净化室

3净化工作室管理规定

(试行稿)

拟制:

审核:

批准:

日期:04.12.20.苏州创高电子有限公司

培训补充内容

人员卫生常识:

人员是洁静厂房的污染源之一,必须定期洗澡、洗头,保持脸面干净,不能在厂房内梳头和碰头发。包括胡须在内的所有毛发,都要全部遮住。洁静厂房的工作人员要尽量少。

手是一大污染源,手是将污染物从一处传到另外一处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要特别卫生,尤其是指甲、指甲根部和手上的伤处。必须经常洗手。特别是咳嗽、打喷嚏、上厕所、吸烟之后,以及休息后返回工作之前,都要洗手。手在接触受污染的材料应当彻底清洗。不能涂指甲油,指甲油老化后会有裂缝后藏灰尘,脱落的指甲层会掉落在环境中并沾污产品。

5.晋江将打造皮革工业标准厂房园区 篇五

晋江将打造一个面积达300亩的皮革工业标准厂房园区, 2009年11月11日起, 这个标准厂房园区的建设规划及方案设计被公示, 市民可提意见或建议。这个园区名为晋江市安海镇利群标准厂房, 项目投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15亿元, 提供就业岗位8000人。

综合晋江、安海相关产业规划, 结合区域发展特点, 利群标准厂房将主要以无污染或轻污染的皮革后工序加工、鞋帽及服装生产为主, 建设成为一个集工业、宿舍、综合办公为一体的专业性复合式工业园。该园区将分两期开发, 首期150亩, 建设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 总投资2亿元。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农村土地农业用地分类问题下一篇:河北省高级会计师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