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天仙子冯时行,天仙子的意思,天仙子赏析(精选8篇)
1.天仙子,天仙子冯时行,天仙子的意思,天仙子赏析 篇一
玉华仙子歌
作者:李康成朝代:唐体裁:杂言 紫阳仙子名玉华,珠盘承露饵丹砂。转态凝情五云里,
娇颜千岁芙蓉花。紫阳彩女矜无数,遥见玉华皆掩呼。
高堂初日不成妍,洛渚流风徒自怜。璇阶霓绮阁,
碧题霜罗幕。仙娥桂树长自春,王母桃花未尝落。
上元夫人宾上清,深宫寂历厌层城。解佩空怜郑交甫,
吹箫不逐许飞琼。溶溶紫庭步,渺渺瀛台路。
兰陵贵士谢相逢,济北书生尚回顾。沧洲傲吏爱金丹,
清心回望云之端。羽盖霓裳一相识,传情写念长无极。
长无极,永相随。攀霄历金阙,弄影下瑶池。
夕宿紫府云母帐,朝餐玄圃昆仑芝。不学兰香中道绝,
2.天仙子,天仙子冯时行,天仙子的意思,天仙子赏析 篇二
《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和凝的作品。此词咏调名本意,女主人公就是一位“天仙子”,即传说中刘晨、阮肇上天台所遇的仙女。此词写刘晨、阮肇别去后山中仙子“无人与共”的春愁。
原文
天仙子
和凝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
洞口春红飞簌簌,仙子含愁眉黛绿。阮郎何事不归来?懒烧金,慵篆玉。流水桃花空断续。
【注】
①词的女主角是传说中的仙女。②烧金,篆玉:指道家的炼丹、书符。
⑴柳色:深绿色。金缕风:用金丝绣成的凤凰图形。
⑵拈(niān 年阴平):用姆指、食指和中指夹。红豆弄:弄红豆。弄:玩。
⑶翠蛾双敛:双眉微皱。翠蛾:代指眼眉。
⑷桃花洞:指仙女所居处。
⑸瑶台梦:指仙女思凡之梦。瑶台:泛指仙人所居之处。晋王嘉《拾遗记》卷十:“昆仑山者,西方曰须弥,山对七星之下,出碧海之中,上有九层。..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李商隐《无题》:“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1)“红豆”这一意象的内涵是什么?全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2)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流水桃花空断续”的妙处。(4分)
答案:
⑴(4分)“红豆”一词寄相思之情。(2分)。表达了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对情郎的眷恋与愁苦之情。(2分)
(2)(4 分)(内容上)以落花流水之景渲染了感伤氛围,(1分)“空”字象征女主人公不幸结局,(1分)(结构上)与“洞口春红飞簌簌”及上阕的“春愁”呼应,(1分)表达了相思、眷恋之苦。(1分)
赏析:
这首词是咏天台山神女之事。据《神仙传》和《续齐谐记》载,汉明帝永平时,剡县有刘晨、阮肇二人人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忽见山头有一颗桃树,共取食之,下山,得到涧水,又饮之。行至山后,见有一杯随水流出,上有胡麻饭屑。二人过水行一里左右,又越过一山,出大溪,见二女颜容绝妙,唤刘、阮二人姓名,好像旧时相识,并问:“郎等来何晚也!”因邀还家,床帐帷慢,非世所有。又有数仙客,拿三五个桃来,说:“来庆女婿。”各出乐器作乐,二人就于女家住宿,行夫妻之礼,住了半年,天气和暖,常如春二、三月。常闻百乌啼鸣,求归心切。女子说:“罪根未灭,使君等如此。”于是送刘、阮从山洞口去。到家,乡里怪异,经查寻,世上已是他们第七代子孙。二人于是又想回返女家,寻山路,不获,迷归。至太康八年,还不知二人下落。天台仙子则成为文学作品常咏的对象。
3.天仙子,天仙子冯时行,天仙子的意思,天仙子赏析 篇三
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作者:魏万朝代:唐体裁:五古 君抱碧海珠,我怀蓝田玉。各称希代宝,万里遥相烛。
长卿慕蔺久,子猷意已深。平生风云人,暗合江海心。
去秋忽乘兴,命驾来东土。谪仙游梁园,爱子在邹鲁。
二处一不见,拂衣向江东。五两挂海月,扁舟随长风。
南游吴越遍,高揖二千石。雪上天台山,春逢翰林伯。
宣父敬项橐,林宗重黄生。一长复一少,相看如弟兄。
惕然意不尽,更逐西南去。同舟入秦淮,建业龙盘处。
楚歌对吴酒,借问承恩初。宫买长门赋,天迎驷马车。
才高世难容,道废可推命。安石重携妓,子房空谢病。
金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虎石据西江,钟山临北湖。
二山信为美,王屋人相待。应为歧路多,不知岁寒在。
4.《双调·水仙子·叹世》赏析 篇四
【原文】
双调·水仙子·叹世(时人个个望高官)
宋方壶
时人个个望高官,位至三公不若闲。
老妻顽子无忧患,一家儿得自安。
破柴门对绿水青山。
沽村酒三杯醉,理瑶琴数曲弹,都同避了胆战心寒。
【注释】
位至三公不若闲:身居三公之位,还不如清闲度日。三公,官名,周代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汉代司马、马徒、司空为三公。若,如。
顽子:对儿子的爱称。
理瑶琴:调理瑶琴,指弹奏乐器。
回避:躲避。
【赏析】
这首《叹世》,道出了封建社会仕途的险恶,为官的.人整天在胆战心寒中渡日。人人都盼望着得到高官,其实呢,就是位居三公这样的高位,还是不如作老百姓的清闲自在:子孙们可以无忧无虑,一家人可以相安无事。尽管破柴门远比不上朱门的豪华。但是住在破柴门中可以尽享大自然的美妙。这显然是失意文人自我安慰的话,也表现了作者对仕途尔虞我诈的厌倦。
【题解】
作者以《叹世》一曲,道出了封建官场的黑暗与险恶,表现出对官场明争暗斗的厌倦。
5.水仙子·寻梅原文及赏析 篇五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袭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冬前冬后转遍了几个村庄,踏遍了溪南溪北,双脚都沾满了霜,又爬上孤山,在梅树丛中上下寻觅,都未见到梅花的踪迹,寻梅不遇,沮丧地立于山头,忽然一阵寒风吹来,不知从何处带来一阵幽香,蓦然回首,她竟然就在身后,那样淡妆素雅,俏然而立。我顿时如遇梅花仙子一般,惊讶于她的清丽脱俗,沉醉于她的风华绝代。然而春寒使我从醉梦中醒来,听到凄怨的笛声,便想到春天会尽,梅花也会片片凋落,此时淡淡的月色笼罩着黄昏。
注释
双调:宫调名;水仙子:曲牌名;寻梅:曲题。
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
孤山:此指杭州西湖之孤山,位处里外二湖之间,又名瀛屿,旧时多梅,是号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逋的隐居处。
缟袂(gǎomèi):白绢做的衣袖。缟,白色的绢。绡(xiāo)裳:生丝薄绸做的下衣。绡,生丝织成的薄绸。此处言“缟袂绡裳”,是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酒醒“句:是说醉卧梅下,因寒气侵袭而惊醒。
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
赏析:
此曲头三句寻觅梅花的过程,事实上是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过程。“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两句,给人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终达彼岸的愉悦。出人意料的是,作者的情绪却陡然倒转:冷风彻骨,骤然酒醒,凄婉的笛声令人断肠;而朦胧的月色,正把梅花消溶。结尾连用三个典故,进一步描写梅花的神韵,自然带出诗人因理想难于实现的感叹和忧伤。此篇情感起伏回环,情节一波三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复杂的心曲,折射着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
结合前面的背景分析,这支曲子中的梅花可以理解为作者心目中高洁品性的代名词,这在他另一支散曲《折桂令·荆溪即事》中也可以看出来: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鸟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阑干,数尽啼鸦。
《折桂令·荆溪即事》中,作者讽刺了当时中官僚腐朽,社会风气颓落,致使人民困苦,正义不得伸张的社会现实。感叹家家不种梅花,实则隐射梅花般的高洁品性无人拥有。
所以,《水仙子·寻梅》中的梅花也可以是高尚品格的象征,“寻梅”二字本身即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渴望与追求。“冬前冬后”道出了寻梅时间之长,从冬前直找到冬后;“溪南溪北”、“树头树底”写明了寻梅的`地域之广,溪水南北,孤山上下,作者都寻了个遍。这两句一方面从时间以及空间的跨度之大来表现作者寻梅之艰,寻梅之勤;另一方面,从侧面亦体现出作者爱梅之切,宁肯溪南溪北、树头树底,从冬前直找到冬后也不肯罢休。爱梅之切,实则是作者在苦苦唿唤人性的高洁和社会的公平;寻梅之艰,体现着这一愿望的实现之难。
从第三句开始,作者笔风一转。头两句虽然表达了寻梅的艰辛,但接下来的两句带来了一些好消息。虽然已是冬后,“冷风”已“来”,本来已经对寻梅不抱希望了,可是不经意间,一阵暗香传来,作者不禁激动地自问,“何处香?”体现出对传来梅香之地的急切寻觅。忽然间,“缟袂绡裳”的“白衣仙女”翩然而至,进入作者的眼帘。苦苦寻觅的梅花在作者的心里就如同神仙一般高洁、神圣,再一次表现出作者的爱梅之深。
6.双调水仙子舟中元曲原文及赏析 篇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
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注释】
篷:船的篷子。
鏖战:激战。
缴缠:纠缠。
【赏析】
作者以拟人化手法,写风与雪斗争,而诗人又与风雪斗争,颇具战斗气息,放达无拘无束。风格豪迈,表现了作者抗风斗雪的啸傲气度。
【题解】
7.天仙子,天仙子冯时行,天仙子的意思,天仙子赏析 篇七
【双调】水仙子山居自乐
(元)孙周卿
西风篱菊粲秋花,落日枫林噪晚鸦。数椽茅屋青山下。是山中宰相家,教儿孙自种桑麻。亲眷至煨香芋,宾朋来煮嫩茶,富贵休夸。
[注]山中宰相:指陶弘景。他隐居句曲山中,礼聘不出,武帝到山中咨询国家大事,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14.“双调”是这首小令的宫调名,“水仙子”是。(1分)
15.对这首小令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通过“西风”等六个意象写出了深秋的肃杀意境。
B.诗人自诩是“山中宰相”,这是一种自命清高的表现。C.“富贵休夸”与“山居自乐”呼应,点明诗歌的主旨。D.本诗语言质朴平实,朗朗上口,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16.作者是怎样表现山居自乐的?(4分)
参考答案
14、(1分)曲牌名
15、(3分)A(错在“肃杀”)
16、(4分)要点:(1)艺术手法,如选材角度、语言表达等;(2)对艺术手法的具体分析;(3)语言。答案示例:作者通过对归隐生活中几个代表性片段的.描写(1分),如自诩“山中宰相”、教儿孙“种桑麻”、为亲眷“煨香芋”、为宾朋“煮嫩茶”等(3分),表现山居自乐。
附注释
⑴数椽茅屋:陆游《夜雨》之二:“寒雨连三夕,幽居只数椽。”
⑵山中宰相:指陶弘景。他隐居句曲山中,礼聘不出,武帝到山中咨询国家大事,时人称为山中宰相。(见《南史·陶弘景传》)曲中乃作者自称。[1]
⑶总:全、俱。
⑷比:相同,好像。
⑸淡家私:指穷家。山妻:对妻的谦称。
⑹水碓: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
⑺饯了鸡:阉了鸡。饯,通“骟”,阉掉。
【双调】水仙子
山居自乐
西风篱菊灿秋光,落日枫林噪晚鸦,数椽茅屋青山下⑴。是山中宰相家⑵,教儿孙自种桑麻。亲眷至煨香芋,宾朋来煮嫩茶,富贵休夸。
朝吟暮醉两相宜,花落花开总不知⑶,虚名嚼破无滋味。比闲人惹是非⑷,淡家私付与山妻⑸。水碓里舂来米⑹,山庄上饯了鸡⑺,事事休提。
简析
8.天仙子,天仙子冯时行,天仙子的意思,天仙子赏析 篇八
嘉乐小倅:嘉乐,秀州别称,治所在今浙江省嘉兴市。倅,副职,时张先任秀州通判。不赴府会:未去官府上班。
水调:曲调名。唐杜牧《扬州》诗之一:“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自注:“炀帝凿汴渠成,自造《水调》。”
流景:像水一样的年华,逝去的光阴。景,日光。唐武平一《妾薄命》诗:“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
后期:以后的约会。记省:记志省识。记:思念。省(xǐng):省悟。
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瞑:天黑,暮色笼罩。
弄影:谓物动使影子也随着摇晃或移动。弄,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