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诗歌(共11篇)(共11篇)
1.张爱玲的诗歌 篇一
人们之所以会得到这样的印象与张爱玲的主题论思想是息息相关的, 人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张爱玲的作品被各种理论选中, 她的作品的无穷尽的意蕴与内涵, 是与她独特的主题观分不开的。
张爱玲在提到主题时说“但我以为, 文学的主题论或者是可以改进一下。写小说应当是个故事, 让故事自身去说明, 比拟定了主题去编故事要好些。许多留到现在的伟大作品, 原来的主题往往不再被读者注意, 因为事过境迁之后, 原来的主题早已不使我们感觉兴趣, 倒是随时从故事本身发现了新的启示, 使那作品成为永生的……现代文学作品和过去不同的地方, 似乎也就在这一点上, 不再那么强调主题, 却是让故事自身给它所能给的, 而让读者取得他所能取得的。《连环套》就是这样子写下来的, 现在也还在继续写下去。在那作品里, 欠注意到主题是真, 但我希望这故事本身有人喜欢。我的本意很简单:既然有这样的事情, 我就来描写它。”【1】“我写坏了内容我自己看看, 实在有些惶愧, 但是我总认为这些故事本身是值得一写的, 可惜被我写坏了。这里的故事, 从某一个角度来看, 可以说是传奇, 其实像这一类的事也多得很。我希望读者看这本书的时候, 也说不定会联想到他自己认识的人, 或是见到听到的事情。”【2】
从上面所引的话我们可把张爱玲的主题观概括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 她以现实的历史文化真相去反驳传统的主题论思想, 她认为事实胜于雄辩, 以前的主题观应该改进。 (2) 反对主题先行, 小说是个故事, 应该让故事自身去给它所能给的而让读者取得他所能取得的, 所以她的故事不含有明确的价值倾向和思想倾向, 表现出非常含蓄和蕴藉的特点。 (3) 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事情, 就应该描写。而不管这样的现象是否符合宗法传统。
当年张爱玲只是提出了她的主题观, 她并没有加以论述, 三十年前提出观点, 三十年后了才加以论述, 而且是在没有任何早年的资料的情况下, 可见这想法在思想里埋得多深。
在《自己的文章》中, 她只是提出了她的独特的主题观, 而在三十年后的《谈看书》中, 理由就较充分了。她说她爱看的书是社会小说, 纪录体, 比较可靠的历史小说, 口味简直从来没变过。原因在于第一:在这些书里能看到点真人实事, 里面偶尔有点生活细节是历史传记里没有的, 使人神往, 触摸到另一个时代的质地。第二:在于这些书里有含蓄的传统, 没有明显的思想倾向性, 多采用独白或对话而这些都是天籁。张爱玲虽然仍然坚持着她的观点, 但是有点不自信, 所以她又说“也许解释也是多余的, 我是因为中国小说过去有, 想不到反而在西方‘非文艺’的书上找到。我想那是因为这些独白都是天籁, 而中国小说的技术接近自然。”【2】第三, 喜欢含蓄是“因为含蓄的最大功能是让读者自己下结论, 像密点印象派图画, 整幅只用红蓝黄三原色密点, 留给观者眼睛去拌和, 特别鲜亮有光彩。”【2】说完了原因她总结她自己道:“我是对创作苛求, 而对原料非常爱好, 并不是‘尊重事实’, 是偏嗜它特有的一种韵味, 其实也就是人生味。而这种意境像植物一样娇嫩, 移植得一个不对会死的。”【2】不光是她有这样的爱好, 她同时举了许多的例子和解释来支持她的说法。她说:“事实比虚构的故事有更深沉的戏剧性, 向来如此。这话恐怕有好些人不同意。不过事实有它客观的存在, 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的确比较耐看, 有回味。”【2】“美妙的童话起源于一个种族的沦亡——这具有事实特有的一种酸甜苦辣说不出的滋味。”【2】“在西方近人有这句话:‘一切好的文艺都是传记性的。’”【2】“西谚‘真事比小说还要奇怪’——‘真事’原文是‘真实’, 作名词用, 一般译为‘真理’, 含有哲理或教义的意味, 与原意相去太远, 还是脑筋简单点译为‘真事’或‘事实’比较对。马克·吐温说:‘真实比小说还要奇怪, 是因为小说只能用有限的几种可能性。’许多因素在内, 最熟悉内情的也至多知道几个因素, 不熟悉的当然看法更简单, 所以替别人出主意最容易。各种因素又常有时候互为因果, 都可能‘有变’, 因此千变万化无法逆料。无穷尽的因果网, 一团乱丝, 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可以隐隐听见许多弦外之音齐鸣, 觉得里面有深度阔度, 觉得实在, 我想这就是西谚所谓——事实的金石声。库恩认为有一种民间传说大概有根据, 因为听上去‘内脏感到对’是内心的一种震荡的回音, 许多因素虽然不知道, 可以依稀觉得它们的存在。既然一听就听得出是事实, 为甚么又说‘真实比小说还要奇怪’, 岂不自相矛盾?因为我们不知道的内情太多, 决定性的因素几乎永远是我们不知道的, 所以事情每每出人意料之外。即使是意中事, 效果也往往意外。‘不如意事常八九’, 就连意外之喜, 也不大有白日梦的感觉, 总稍微有点不对劲, 错了半个音符, 刺耳, 粗糙, 咽不下。这意外性加上真实感——也就是那铮然的‘金石声’——造成一种复杂的况味, 很难分析而容易辨认。”【2】
不仅事实本身有金石声, 她还引用荣格的话来说明事实本身有一种美感。
“弗洛依德的大弟子荣给他的信上谈心理分析, 说有个病例完全像易卜生的一出戏, 又说:‘凡是能正式分析的病例都有一种美, 审美学上的美感。’—这并不是病态美, 他这样说, 不过因为他最深知精神病人的历史。别的生老病死, 一切人和事也都有这种美, 只有最好的艺术品能比。”【2】
张爱玲通过引用西方的谚语、马克·吐温、库恩及荣格的话来证明故事本身便有一种活力, 故事本身能给它所能给的而读者能取得他所能取得的, 这样解释就清楚了。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典藏全集 (卷3) [M], 哈尔滨出版社, 2003:18.
2.张爱玲的软肋 篇二
张爱玲是在23岁时遇见胡兰成的,当时的张爱玲已经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作家了。胡兰成在汪伪政府做事,是汪精卫的笔杆子,被人称为汪伪政府的“文胆”。胡兰成逃亡日本,脱离了政治生活,写下了很多著作,其中最有名的是《今生今世》和《山河岁月》,胡兰成在这两本书中所表现出来的才气折服了余光中、唐君毅、王德成、贾平凹、阿城等众多文学大家。如果胡兰成不当汉奸,他极有可能成长为一代文学宗师。
也正是由于这才气,使张爱玲对他一见钟情并且如痴如迷,以为得到了“千万人中遇见惟一的人”,以为得到了“千万年之中守住恋爱一刻”的永恒,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以至胡兰成还没有来得及勾引张爱玲,张爱玲已经对他先下手为强投怀送抱了。
是的,爱情迷离了张爱玲的眼睛,她的眼里只有一等才子的胡兰成,而没有看见胡兰成的末等人品。胡兰成不仅和主子一起投靠日本人,丧失民族大义民族气节,同时在自己的个人生活上也是一个采花大盗,被他写进文章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老婆就有七八个,这还不算那些不值得写的女人以及他生命历程中的匆匆过客。
1944年11月,胡兰成来到了武汉,在日本靠山的安排下,他主持武汉的《大楚报》,这是日寇企图扶植傀儡“大楚国”创立的报纸。胡兰成在这里把一个年仅17岁的小护士勾引到手,九个月后,日本投降了,武汉又回到中国人手中,胡兰成成了丧家之犬,开始了逃亡之路。他逃到了温州,又和一个叫范秀美的女人过在了一起。可以说,胡才子每到一处都有美女相伴。
这些事情咱们的张大才女不是不知道,她赶到了温州,与胡大才子摊牌,你到底要谁?可胡大才子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答复。她看出了她的胡大才子对其他女人的不舍,她失望了。她叹了一口气,自哀自怜地说: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离开了胡兰成,张大才女这朵娇艳的花确实枯萎了,同时枯萎的,还有她的才情。因为从此后,她再没有写出一部名作。
可咱们的张大才女没有想到,和胡兰成的分手,才使她没有堕落成一个文化汉奸。如果她没有和胡兰成分手,以她对胡兰成的痴情,她肯定会和胡兰成一起一条道走到黑。那么,她当上文化汉奸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所以她应该为和胡兰成的分手感到庆幸,而不是悲伤。
她真心地去爱一个男人,一直爱到她死那一天,却从来不去反省这个男人是否值得去爱。每当她动用意志否定自己对他的爱的时候,她那病态的爱也就增添了一分。这正是张爱玲的悲哀。
3.张爱玲的叙事艺术 篇三
张爱玲,中国现代著名海派文学女作家,她有着良好的出身和丰富的海外求学经验,并长期居住于海外,因此张爱玲的小说并非与中国传统小说十分相似,她结合了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及研究,发展出了独具她个人风格的一类小说。而在小说组成的所有元素中,张爱玲小说的叙事艺术可谓是独具匠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西方艺术底蕴的熏陶下,她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电影化叙事风格”。文字环境透露着古典诗意的氛围,而整体视角和细节处理又时时体现出西方某些现代主义写作手法,二者掺杂出现不但没有使文章看起来显得很乱,反而丰满了文章给读者的感觉,更加强了文章主题的表现。下面我就为大家从几个不同方面具体介绍张爱玲《金锁记》的叙事艺术——“电影化叙事”。
·叙事视角
因为视角总是和视角的承担者也就是故事叙述者相联系,所以叙事视角中最重要的是视角与叙述者的关系及两者的转换。《金锁记》中,头尾采用的是主观型全聚焦模式——叙述者不仅全知,而且以第一人称直接讲述;而故事主体基本采用的是混合型全聚焦模式,叙述者一面操纵全局,另一面一旦描写聚焦于某人物心理活动的时候就变成了内聚焦。“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在小说开头,交代完故事开始的时间地点背景,张爱玲笔锋一转,引出一段对月亮的评论,讲故事的讲述者“老人们”呈现出来,接着一句“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便将本来是年轻人谈论的事情变成了老人们对于过往痛苦挣扎与畸变的回忆,使老人们承担起了全知叙述者的身份。叙述的故事时间跨度达到三十年,时间的距离让老人们的追忆和评述客观性增强,而且过去的事情由老人娓娓道来,可以给故事增加一些陈旧悠远的色彩。这里作者运用概述的方式把三十年的时间用两三句描述出来。这段中由于出现了视角的转换,张爱玲借用月亮作为类似电影中的镜头,将我们聆听故事时候的全聚焦不露痕迹地转换为混合型全聚焦全知叙述。小说的故事从第二段开始,作者再一次运用了月亮将镜头自然转移到丫鬟凤箫和小双的身上,“月光照到姜公馆新娶的三奶奶的陪嫁丫鬟凤箫的枕边。凤箫睁眼看了一看,只见自己一只青白色的手搁在半旧高丽棉的被面上,心中便道:‘是月亮光么?’”。接着通过丫鬟的对话向读者粗略交代了曹七巧的形象,这样女主角还未出场,她卑微的身世、泼辣的性格和错位的婚姻就已经被勾勒出来,为她以后的挣扎、沉沦和扭曲埋下伏笔。叙述者有意通过焦点的自由移动使人物进行互相观察,以便从各个角度全面描绘人物形象。文中有一段七巧留下长白为他烧烟灯,又是一段将月亮作为过渡镜头的描写,“隔着玻璃窗望出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一点,月亮缓缓的从云里出来了,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天是无底洞的深青色。”同一个月亮下,七巧打听着儿子儿媳妇的隐私,“又是咬牙,又是笑,又是喃喃咒骂,卸下烟斗来狠命磕里面的灰,敲得托托一片响。”而芝寿只能“直挺挺躺在床上,搁在肋骨上的两只手蜷曲着像死去的鸡的脚爪”。同时空下的两个场景对比,更显凄凉。作者运用视角自由转换加上镜头的不停变换,将文章气氛环境营造出苍凉凄惨的效果,为凸显文章主题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文章整体的全知叙述中,还夹杂了内聚焦叙事。例如描写七巧“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时,镜头便转向季泽的内心,非聚焦的全知视角转换成了人物有限视角。另外后面童世舫第一次见到七巧时看到的是“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团龙宫织缎袍,双手捧着大红热水袋,身旁夹峙着两个高大的女仆。门外日色昏黄,楼梯上铺着湖绿花格子漆布地衣,一级一级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这段是典型的视角转换,从全知视角转为第三人称有限视角,从童世舫的角度将七巧的形象勾勒出来。这种视角的转换既加重了读者的好奇心、引起悬念,又暗示此时的七巧正将自己得不到幸福的怨恨恶毒地报复在女儿身上。她要千方百计地毁掉长安的婚姻,面目上的模糊表明他已经泯灭了最后一点人性。
但大多数时候,作者不用任何凭借便可自如地调整镜头,时而对人物的外貌、言谈、行为举止进行精细的描绘,时而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其心理进行鞭辟人里的剖析,甚至偶尔出面评论。比如”七巧试图勾引季泽时“睁着眼直勾勾朝前望去,耳朵上的实心小金坠子像两只铜钉把她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可以说这是一段作者对七巧试图勾引年轻健康的三叔却遭到拒绝时的评论;包括“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之类的短句都是作者对人物的评论。
遍读全文我们会发现,虽然作者记述中聚焦始终对准七巧和周围对她的畸变起了重要作用的任务,但七巧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以及内心活动要比其他人物多很多,笔者这样处理一是为了让读者不单一地从别人的评论中对于七巧的形象下定义,二是为了拉近七巧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结尾再次将视角转换为“议论式”全聚焦模式,叙述人用一句“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结束了整个故事。张爱玲在金锁记中,运用全聚焦写法与内聚焦和自我评论结合,三者交互进行,相互补充共同对人物进行塑造,以客观到几乎冷漠的态度讲述了整个故事。
·时间处理
《金锁记》的成功不仅归功于娴熟的叙事模式运用,还得益于张爱玲在时间处理方面下的功夫。开篇“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寥寥数语即点明故事始于三十年前的上海,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为了处理好时光的流转、交错,张爱玲运用了一系列的手法和技巧。首先借用月亮来说明晨昏夜至、光阴流逝,其次是运用概述、省略或扩述来加快或延宕叙事速度。例如“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了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在这里张爱玲用虚实相间的电影手法,“将空间与时间模模糊糊淡下去了,又隐隐约约浮上来了”写得绝妙至极,其美无双。虽然中间对七巧这期间的生活只字未提,但却让读者觉得这空间转换、时间流逝的美就已经自然地滑过了。另一处当季泽扬长而去时,为了描写七巧由爱生恨、由恨生悔、爱恨交集、震惊失落,作者用了扩述的手法将一小段时间发生的事延长到了近50个字,“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张爱玲用她作家的超然态度、女性的细腻笔触,不厌其烦地向读者展示生活中极其琐碎细微的事件、心理,不仅为全篇带来了诗情画意,而且使被叙述者的情绪得到了痛快的宣泄。
·参差对照
《金锁记》中的传统的故事内容与现代性的主题意义,参差对照,交相辉映,不仅使小说充满审美的艺术张力,而且具有丰富深厚的内涵和美丽苍凉的品格。这里面的参差对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传统叙事手法与现代叙事技巧 作品借用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和“特写”的现代技巧,以心理变化的非线性叙事来加快或延迟小说叙事。比如七巧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和丈夫的遗像那段文字,就是之前念过的“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那个例子,这一段文字将十年的时间压缩,概述了十年间发生的事情。而后面“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将时间拉长,用扩述的方式延迟了小说的叙事节奏,极为细腻真实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悲苦和绝望,给人无尽的苍凉感。当然,视角的转换也在文中起到了间离效果,拉开了叙述者、故事、读者和文本的距离,不但使有些人物和他们的历史环境产生疏离感,而且营造出的距离感,把人物放在一个孤立无助而又冰凉冷漠的话语世界中,增添了小说的凄凉意味。
2.小说中凄凉的故事与古老的美丽传说
文章先后13次提到了月亮,从开头的“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到结尾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整个故事仿佛都发生在凄美的月光下。中国七月初七为“乞巧节”,年轻的姑娘们对着月亮祈求自己能有一双灵巧的手,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爱情。七巧与乞巧谐音,她本也是这样一位女子,后来却越来越模糊、狰狞。作者将小说苍凉的基调定在如此具有诗境之美的传统氛围中,无疑更增添了悲凉的感觉。
3.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月”境之美与“月”象之奇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亮常常是美好的象征,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情感;而在西方文化中,月亮虽然也有美好的感觉,但更有其神秘莫测和可怕的一面。张爱玲基于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使自己笔下的月亮不仅具有中国传统诗意之美,同时具有西方审美内涵的狰狞之美。因此,文章会出现月亮是”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之类的描写。
4.色彩的华丽绚烂与人物内心的凄苦寂寞
文章虽然写景的笔触不多,大多是烘托人物心理或渲染环境用的,但作者对此做了不同的处理。有的简洁朴素,犹如中国的水墨画;有的色彩绚烂,犹如西方的油画。比如“墨灰的天,几点疏星,模糊的缺月,像石印的图画,下面白云蒸腾,树顶上透出街灯淡淡的圆光”,“长安觉得她是隔了相当的距离看这太阳里的庭院,从高楼上望下来,明晰,亲切,然而没有能力干涉,天井,树,曳着萧条的影子的两个人,没有话——不多的一点回忆,将来是要装在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看的——她的最初也是最后的爱”都像是一幅中国的水墨画,相比之下,像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像赤金的脸盆,沉了下去”,“园子在深秋的日头里晒了一上午又一下午,像烂熟的水果一般,往下坠着,坠着,发出香味来”就更像是浓墨重彩的西方油画。类似的光与影、色与味、声与乐这种强烈的感觉冲击对比不仅使作品绚烂多姿、流光溢彩,而且充分调动读者感官,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张爱玲作品中的各种人物大多活动在现代中国仅有的两座国际性大都会里,可人物本身确实落伍的;小说的体式是民族的、通俗的,可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却是现代派的;叙事方式多采用传统说书人娓娓道来的全知视角,却又自然融入新文学的先锋技巧;故事平凡琐碎,基调阴沉苍凉,却写出了永恒的人性;看似矛盾,但正是这诸多相对方面的有机融合,构成了张爱玲的“雅俗共存”的独特艺术世界。
·反高潮写法
反高潮是叙事文学中常用的一种叙述手法,它遵循的不是事理和人物个性品格的逻辑结构线索,而是通过主题或通过一套相互关联的广泛的意象网络使小说情节相互牵连的一种方法。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广泛使用了这一叙事技巧。张爱玲小说的反高潮叙事艺术具体表现为:一是突转式的反高潮,二是象征式的反高潮,三是避重就轻式的反高潮。《金锁记》中经常会看到“提出主题有不予解释,预示了高潮又闪避了”的现象。例如文中有一段“为了要遇见季泽...也跟真的差不多吧”,刚读到这里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瞬间的诧异,作者已经将气氛营造至高调部分,两人马上就要开始浓情蜜意,突然发生异变,剧情一转,七巧开始生气愤怒甚至出手打季泽,这就是一种反高潮的体现。另外后面七巧已经完全扭曲了人性,但在变态的时候忽又想起自己曾经的恋情亲情,话题稍转,这些都是反高潮的表现手法。作者用这种写作技巧将故事剧情打造的更加吸引读者。
·表现手法
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也促成了作品主题的体现和基调的奠定。
1.心理分析手法
张爱玲将动作、语言、心理融为一片,注意意向的丰富与活泼传神,表现出锐敏精微的艺术感觉。
2.比喻的运用
大量运用比喻,如“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搁在肋骨上的两只手蜷曲着像死去的鸡的脚爪”等,用比喻的手法丰富了意象,使形象更为鲜明直观。)
3.通感的运用
“她从枕头过摸出一只口琴,半蹲半坐在地上,偷偷吹了起来。犹疑地,“Long,Long,Ago”的细小的调子在庞大的夜里袅袅漾开。不能让人听见了。为了竭力按捺着,那呜呜的口琴忽断忽续,如同婴儿的哭泣。她接不上气来”这类描写将具象意义与抽象意义自由转换、穿插,使声音、气味、色彩、触觉糅合、剥离,形成的意象新奇而富有弹性,意向的情感色彩更为立体。)
4.陌生化手法
艺术的技巧在于使事物变得陌生,在于以复杂的形式增加感知的困难,延长感知的过程,因为在艺术,感知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必须予以延长。这就是陌生化手法的意义。在《金锁记》中,陌生化主要指的是主题的陌生化和一系列新奇象征与隐喻的使用。《金锁记》的主题主要围绕着三个怪圈展开,即命运怪圈、文化怪圈和情态怪圈,分别阐述了七巧为了金钱、名分被枷锁住又用来锁人、在挣扎中认同压迫她的封建文化再拉他人下水和她自己受情欲煎熬又反过来压抑别人的三个怪圈。他通过描述七巧对自己下一代的报复,使七巧从受害者变成恶毒的施威者而加剧她悲剧的深刻性。文章结尾主题的延续使故事在读者心理产生了更强的悲剧效果。
《金锁记》中的陌生化还指一系列别出心裁的象征与隐喻的运用。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月亮。月亮在《金锁记》中不仅提示、暗指时间,而且有深刻的含义和微妙的隐喻作用。而这含义与隐喻所指的已经不是传统的美好意义了,变成了暗淡、阴森、腐败的象征。而后面张爱玲写到月亮“像是漆黑天上的一个白太阳”,反讽的话语映出的是更凄凉、愤怒与无奈的心境。月亮在《金锁记》中已经变成了一种充满精神的东西,具有了主题表现的意义。张爱玲仅就是这样从她所熟稔的琐碎繁细的生活细节里挖掘出丰富的意蕴,运用独特的技巧进行审美处理,从而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我们阅读资料的时候,也有看到说《红楼梦》《金瓶梅》这两部张爱玲很喜爱的作品中的描写方式和叙事手法给了她写《金锁记》很大启发,三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我们认为这和她本身的叙事艺术没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此就不详述了。
4.我眼中的张爱玲 篇四
一、张爱玲的世俗与刻薄
张爱玲强调世俗,她这一点我颇有微词,身正不怕影子斜,张爱玲在这一点上是不能够称意的,毕竟她的世俗已经深入骨髓,把自己毁了,阻挡了自己的视线,她脱离了应该有的思想。她的才气令人仰望,可她的思想却不坚定,这都是因为张爱玲强调世俗。她的世俗,我以为她因此添加了自己的心理负担。世俗的人,或者是普通人,还有就是像张爱玲一样,可以很有品味,却要过得世俗,就是有些自命不凡的思想,有了这点存在,她就不得不格外地注重她的创作,从而使她能够维系自命不凡,或者说避免自己沦为自命不凡。再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大家,张爱玲的世俗,真是从何说起?张爱玲的世俗,我实在说不出,这是见仁见智的。张爱玲的独领风骚是不争的事实,但张爱玲的世俗也是事实。
张爱玲很刻薄,张爱玲的刻薄是有目共睹的,上至《金锁记》,下至《花凋》,都无不透露着一股刻薄,这是锋芒,这是看家本领,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以刻薄为家。但刻薄并不就是贬义的,诚然,用在这个精彩绝艳的才女身上,奇文共赏。
二、关于张爱玲的`一些评语
“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遗世独立张爱玲”
“偏偏聪明的爱玲是个无情的人”
三、张爱玲语录
“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现实,每每使他们倒抽一口凉气,把心渐渐冷了。”
“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实也没有多大分别。”张爱玲的话看似语出惊人。就逻辑的深度而言,难说逊于它的奇特。
四、怎一个弱字了得
女子是弱的,张爱玲是自卑的。同时女人弱势的这个现实,一直在张爱玲的笔下挥之不去,张爱玲的底色是势利的,这一点在她的散文创作中刻画得很清晰,因为张爱玲人生观里谋生的色彩浓重, 所以,她说爱情,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说姑姑“照例说她不懂得这些,也不感到兴趣——因为她不喜欢文人”说生命“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她会写出《我看苏青》式的文章,大开艳丽之境。
五、尘埃落定
张爱玲自尊。
5.张爱玲的爱情美文 篇五
张爱玲,笔名梁京,生于上海望族家庭。她是家喻户晓的现代女作家。但惭愧的很,我未曾完整拜读过她的作品,世人评价她:天性内倾,不善与人交往,却才华横溢,以都市市民的独特视觉解读人性和世俗,她的笔触可深入到人性最隐的微度,充分挖掘人性百态······对张爱玲的作品陌生似我是未能感受到这些的。对于她,我脑海中印象是:果敢、独立却又纯粹、痴情。当然这些印象皆源于我唯一所知的她与胡兰成的倾城之恋。
二人相识之初,张爱玲与胡兰成因文学相谈甚欢,那时,张爱玲便清楚对胡兰成,自己心底是喜欢的,没有女儿家的扭捏,张爱玲勇敢地张守拥抱爱情。陷入热恋时,张爱玲便是身心投入,全然抛开身份、地位、世俗,爱得超尘、纯粹,为爱,她可以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只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即便是在胡兰成“汉奸”骂名远昭之时,她依旧爱得痴狂,默默支持着爱人。张爱玲便是这样一位女性,在“爱”面前,果敢向前,为爱痴狂,爱得那样纯粹。
面对胡兰成的背叛,张爱玲是痛心的,却也是宽容的,她想:二人的爱还在便够了,何须执念?她大概不曾料想自己在爱情面前竟真可低到尘土吧?但能悟出“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的.她岂是俗人?让她最终放弃这份执着的是他发现胡兰成对自己越来越疏远,他的爱已日渐消散。于她而言,爱不在了,便没有了执着的意义,且,她的高傲不允许自己纠缠,于是她执笔决绝: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就这样断然绝了二人的万缕千丝,那时,她是果断而洒脱的,洒脱放手,断然把自己的爱封闭起来。即便是人生从此萎焉,她也决不要这般爱着。“老死不相往来”于她而言是残酷的,但她的爱情是纯粹的啊,一旦纯粹不再,她怎能接受?[由整理]
6.张爱玲的女性观解读 篇六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观,解读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都生活在情爱是奢侈物的旧时代, 但是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却往往对情爱生活极度向往, 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们的悲惨人生。所以, 张爱玲的文章常常从一开始就透露着悲凉的都市气息, 文章中的女性处于长期压抑情欲的日常生活中, 为了生存想尽办法, 最终不是迎来肉体的毁灭, 就是在精神上处于麻木状态。作为一个女性作家,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之所以有血有肉并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 离不开张爱玲特殊的女性观的形成。而张爱玲女性观的形成, 也离不开张爱玲一生中家庭和时代背景给她带来的影响。
一、张爱玲女性观的形成
张爱玲的作品独树一帜, 与张爱玲本身的女性观有着重要关系。作为一个颇具个性的女作家, 张爱玲的女性观形成, 离不开她生长过程中的家庭环境、教育情况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一) 家庭的影响
张爱玲的家庭情况较为复杂, 张爱玲的出生已属于其贵族家族没落的晚期。母亲在她幼时常常出国留学, 与张爱玲聚少离多。但是由于母亲受到外国文化的熏陶, 给张爱玲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 反而使得张爱玲受母亲的影响较深。一方面, 由于张爱玲母亲性格独立, 因受不了丈夫的恶习而离家出走, 最后甚至离异, 导致张爱玲有着强烈的女性独立思想追求。1另一方面, 从张爱玲作品中可以看出, 张爱玲对母亲的印象停留在仪容不俗和风度上佳上, 导致张爱玲对女性高雅的形象有着强烈的追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张爱玲长期与父亲生活在一起, 家中有着极强的重男轻女思想, 导致张爱玲常常处于现实与理想相互矛盾的生活中, 遭受着精神上的痛苦折磨。然而随着家庭的重组, 后母加入到张爱玲的生活中来, 随着她与后母矛盾的升级, 导致张爱玲在父亲几度扬言要杀她的情况下艰难度日, 使得张爱玲最终逃离了现有家庭并回到了母亲身边。但是母亲的生活一直比较艰难, 随着母亲男友在战争中去世, 母女间因为生计而造成的摩擦也越来越多, 这些或许就是导致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总有着悲哀结局和世俗嘴脸的原因之一。
(二) 教育背景影响
张爱玲曾经就读于著名的圣母玛丽女校, 由于学校有着开放的美国思想, 导致了张爱玲较早的接受了现代文化教育的思想, 培养了张爱玲女性自主的观念。由于是一所女校, 所以学校的女性氛围较浓, 使得张爱玲对女性的认识较为深刻, 再加上西方的先进思想, 导致了张爱玲在女性的身心欲望上有着较深的体会, 这也是张爱玲作品能够深刻刻画女性身心欲望以及女性的地母形象的原因。
(三) 时代背景影响
张爱玲的长久创作之地是上海。在20世界三四十年代, 上海是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 也是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产生剧烈碰撞和互相融合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 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同时存在于上海人民的生活当中, 由于群众的世俗文化逐步取代了传统文化, 给张爱玲的写作带来了极深的影响。这也是张爱玲写作侧重于世俗化的原因, 同时也是张爱玲作品带着都市味道的原因。由于受着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的影响, 张爱玲的作品毫不留情的揭示了传统女性的劣根性, 同时也对自己进行了残忍的剖析, 以期唤醒现代女性, 这或许就是旧时代对张爱玲女性观的影响。
二、以人的角度看待女性
自古以来, 作家们都习惯于描写女性的伟大和牺牲。就算偶尔有描写恶毒的女性, 也只是描写女性的愚蠢和恶毒的行为。而张爱玲以她对女性的认知, 站在人的角度来看待和描写女性, 有着其特殊的女性观。首先, 张爱玲对女性的描写非常现实, 她笔下的女性可以为了生活面目可憎, 也可以为了爱情而体现出美好的一面。但是由于现实生活的压迫,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往往变得恶毒与丑陋, 最终的下场也比较悲惨。其次, 张爱玲描写的女性行为只是女性人物塑造的一小部分, 更加侧重的是女性心理的描写。不同于以往作家对女性思想的忽略, 张爱玲以其特有的对女性的了解, 细致刻画了女性的思想活动与心理, 为女性的种种行为和变化做出了解释。再者, 以往的女性人物往往没有自己的目的和欲望, 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完成丈夫和孩子的欲望, 从而体现了女性的伟大。而张爱玲却以女性本身的欲望为主题, 描绘了女性的种种行为, 从而从人的角度有血有肉的刻画了女性角色。2所以说, 张爱玲是从人的角度去看待女性, 体现了张爱玲对女性思想和心理的重视, 是真正关注女性的表现。而作为一个人, 总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欲望的, 过去对女性的无限赞美, 其实从客观上来说是忽略了女性本身的人性特点, 没有真正的尊重女性的地位和思想。而张爱玲作为一个女性, 从人的角度去看待女性, 体现了张爱玲本人对女性思想的重视和尊重, 展示了她独特的现代女性观。
三、为过去时代造就的女性而悲哀
张爱玲对于时代造就的女性极其熟悉, 也导致了张爱玲作品中总透着为过去时代造就的女性而悲哀的氛围。在张爱玲的作品中, 女性的结局往往以肉体毁灭或精神麻木而结束。例如《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孟烟鹂在自己家人面前尴尬窘迫, 老是怨艾地对人唠叨, 为人木讷, 视佟振保为天, 把自己仅仅依附在男人身上。《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自甘堕落, 沦落为娼, 只是为了给花心的男人留下虚幻的爱情。从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写中, 可以充分看出张爱玲对那个时代女性抱有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从张爱玲的作品里可以深刻体会出导致这个时代女性不幸的原因, 不仅有时代造就的原因, 也有自身的原因, 张爱玲对这些因素进行了一一的刻画和描述。
(一) 女性地位低下
张爱玲的作品里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女性地位的低下, “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 夫死从子”的思想导致了女性的悲惨处境。有些女性尽管生活在富裕家庭里过着衣食不愁的生活, 但是在精神上却遭受着压迫, 自身婚姻掌握在他人的手中。而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女性则更加不幸, 在家要遭受家人的欺负, 不仅吃喝的权利掌握他人手中, 自身也被当做商品卖给他人。这些女性的悲惨遭遇令张爱玲倍感痛心, 使张爱玲为时代造就的女性地位低下而感到悲哀。
(二) 女性对异性强烈的依赖性
对于张爱玲来说, 女性地位低下是她们无法改变的现状, 虽然让人感到痛心但是还可以使人接受。但是女性本身对异性强烈依赖性, 使的女性丧失了本我, 更是造成女性悲哀结局的原因, 相较于其他原因也更令张爱玲感到心痛。张爱玲在《谈女人》中提到, 女性在体力上弱于男人, 但是男人在体力上弱于猛兽, 男人没有屈服于猛兽, 而女生却屈服于男人的统治。张爱玲认为女人之所以被男人统治, 其根本原因是女人对男人有着强烈的依赖性, 导致女人成为了男人的附属品。而由于这种原因, 导致女性变得卑微, 女性的喜怒哀乐也完全取决于男人。包括张爱玲自己, 也一度与其他女人共享自己的丈夫, 正是由于女性对男人的过分依赖性而导致。因此, 张爱玲对女性过于依赖男人的社会现象, 在文章中有着痛心疾首的剖析和表现。3
(三) 女性对于同性的压迫
张爱玲的女性观念里有着女性对同性进行压迫的认识, 也有着对这种现象的愤怒。因此, 在张爱玲的作品里, 很多女性的悲剧都是由女性对同性的压迫而造成的。比如, 《半生缘》里, 姐姐曼璐为了巩固自己的婚姻, 竟然设计陷害自己的妹妹曼桢, 使得曼桢遭到了丈夫的软禁和迫害, 毁了曼桢一辈子的幸福。张爱玲看到了女性对于同性之间缺乏同情的一面, 甚至描绘了女性为了得到男人青睐而互相迫害的现实。张爱玲对于这种原因造成的女性悲剧有着悲愤的心情, 也不能接受女性间因男人而互相排斥的现象的存在。所以, 张爱玲不仅抱有为女性感到悲哀的情感, 更加抱有对女性自甘堕落的憎恨。
四、正视女性的身心欲望
自古以来, 中国人的性观念一直比较保守, 女性如果从身体和心理表达对性的欲望更是一种“放荡”的表现。然而张爱玲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作品里大胆的体现了女性身心对性的欲望。并且张爱玲通过解读传统女性神话, 将地母作为女性的化身, 正视了女人对情欲的追求和渴望, 更在作品中反映了因遭受传统观念压迫而变形的女性情欲追求。张爱玲认为, 只有孕育着生命之被的地母才是女神, 中国传统神话里的观音不过是古装的美女赤了脚, 而半裸的希腊神像不过是女运动家, 金发的圣母也不过就是当众喂了千余年的奶。从这可以看出, 张爱玲从最原始的角度, 解读了人们对神话崇拜的原因, 肯定了女性的情欲需求。作品中不仅从身体上描绘了色情的理想美, 也细腻描述了女性对色情场景的幻想, 更加展现了部分女性人物放荡而迷乱的生活。4张爱玲的作品《色·戒》就描述了大学生王桂芝利用美色接近汪精卫政府里的特务头子易先生, 从而打探情报并进行行刺。但是在与易先生成为长久的性伴侣之后, 王桂芝反而爱上了易先生, 并最终因为放走易先生而遭到杀害。张爱玲通过作品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礼法对女性身心的压迫, 不仅没有使女性遵从古老的贞操观念, 反而使深宅大院的女性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糜烂。所以, 张爱玲从正视女性身心欲望的角度, 对女性的身心解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五、重男轻女的观念体现
虽然张爱玲对女性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但是由于环境的限制, 张爱玲的作品中仍然带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张爱玲笔下的作品一方面过于注重描写女人之间的互相排斥, 处处体现着女人看不起女人的思想情节。文章《到底是上海人》中提到“人与狗唯一的区别是:狗不像女人一般被宠坏了, 它们不戴珠宝, 而且—谢天谢地生—它们不会说话……女人与女人交朋友, 不像男人与男人那么快。她们有较多的瞒人的事……叫一个女人说‘我错了’, 比男人说全套的浇口令还要难些”, 从这可以看出, 张爱玲对女性的一些特征抱有鄙视的心理状态, 觉得女性在处理一些事情上不如男性。另一方面, 张爱玲认为女性的主要任务是嫁人, 作品主要也是围绕着女性婚姻和恋爱而展开的。正是由于这种观念, 导致了女性以婚姻与丈夫为中心, 造成了女性间的互相提防。从张爱玲的作品主题也可以看出, 张爱玲还没有脱离传统的婚姻观念, 没有将注意力放到女性的个人发展上来。而从张爱玲的两次婚姻选择来看, 每一次选择的丈夫都和她有着较大的年龄差距, 这未尝不与张爱玲本身缺乏婚姻的安全感和独立感有关。并且在第一任丈夫多次出轨之后, 张爱玲才选择结束这段婚姻, 也体现了张爱玲对男人的过分依赖。再者, 张爱玲虽然认为女性应该出去工作, 但是同时又认为依赖丈夫生活是女性正常的权利。在《苏青张爱玲对谈录》中张爱玲提出“用丈夫的钱, 如果爱他的话, 那却是一种快乐, 愿意想自己是吃他的饭, 穿他的衣服。那是女人的传统权利, 即使女人现在有了职业, 还是舍不得放弃的”。5这体现了张爱玲仍然对男人有较强的依赖性, 没有真正形成女性独立自主的观念。总之, 从张爱玲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张爱玲仍然抱有重男轻女的女性观念, 或许这也是导致张爱玲婚姻不幸的缘故。
六、带有都市情绪的女性观
张爱玲的女性观带有一定的都市情绪, 这与她的生活环境不无关系。无论是儿时在家还是后来与丈夫一起生活, 张爱玲的物质生活都得到了一定的满足。所以张爱玲作品里处处体现着功利性的价值观, 带有明显的都市情绪。另一方面, 可能是由于张爱玲的家庭不幸给她带来的精神上的孤独感, 也可能是由于时代新旧秩序的更替伴随着传统文明的没落, 使张爱玲产生了无所归依的感觉, 导致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一直带有一种孤独的悲凉感, 而这些人物往往也会用尽自己的一切力量, 试图抓住现实而世俗的东西。在《半生缘》里, 曼桢遭到姐姐曼璐的监禁, 母亲顾太太在发现这一情况后, 面对着曼桢的男友就像遇到了亲人。在眼泪都要掉下来的情况下摸着曼璐送给她的一大叠钞票, 最后还是选择了沉默。而曼桢最终还是为了孩子和物质生活有所保障, 选择回到那个毁了她一生幸福的男人身边。从这里可以看出张爱玲对现实的认识和对物质的追求。而在《色·戒》中, 主人公王桂芝在实行暗杀的最后关头, 看到易先生拿出粉红钻戒的一瞬间才意识到自己爱上了易先生, 又何尝不是一种世俗观念的体现。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 张爱玲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仍然没有脱离本身的世俗观念, 而对于张爱玲本身来说, 她因为胡成兰的浪漫而富足, 没有是非观念的爱上汪精卫特务队伍的成员, 又何尝不是张爱玲世俗女性观的体现。张爱玲都市情绪里的世俗性一方面是来自她没落的贵族家庭, 导致她直言不讳的爱钱。在张爱玲的《公寓生活记趣》中曾经提到“我喜欢听市声, 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声才能睡得着觉”, 由此可以看出张爱玲对上海这座华丽城市的喜爱。6另一方面, 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大多非常现实, 即使曾经充满理想最终也还是会妥协与现实。这可以看出在张爱玲的眼里, 女性一生关注的不过是世俗的利益。不过, 这些并不代表张爱玲对世俗人生的全部认同, 在她看来这些是人类无法摆脱的欲望枷锁, 所以她在文章中对此竭尽嘲讽。但是基于她本身也无法摆脱这些欲望的枷锁, 她的文章中还包含着对这种都市物质生活的认同和理解。总之, 正是这种对世俗金钱既抵制又认同的都市女性观, 使张爱玲的作品显得与众不同, 在一定程度上更真实的反映了旧时代都市女性的特点。
总而言之, 对张爱玲女性观的解读要从家庭和时代背景等多个方面来进行。从实际上来说, 张爱玲的女性观有着她先进的一面, 但是同时也有着她落后的一面。张爱玲的文章之所以被广大的读者喜爱, 是因为张爱玲的作品展现的是真实的旧时代女性, 体现的是张爱玲独特的女性观。作为一名女性作家, 张爱玲从女性的角度对旧时代女性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但是同时也对旧时代女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所以, 对张爱玲的女性观的解读, 应该站在时代的角度来进行。
注释
11 .李思.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赤峰学院学报 (汉丈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35) :183-184.
22 .陈璐.对传统的颠覆——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2 (35) :61-62.
33 .傅建安.试论张爱玲的现代女性观[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2011 (01) :78-82.
44 .杜瑞华.张爱玲小说写作的女性视角[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2) :14-17.
55 .胡兰成.民国女子——张爱玲记[M]静思, 编.张爱玲与苏青.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
7.难以绕开的张爱玲 篇七
多年前一个秋日的下午,秋雨绵绵地下个不停,我去商丘参加自学考试,住在一个小旅社里。由于我来得早些,百无聊赖,便跑到附近的一家书店看书。看到有一本《张爱玲文集》。书皮儿的上半面是大红的绸子,下边青青的底色上开着一枝红艳艳的梅花。书很厚,我拿起来,问那个肥胖的中年女店主:“多少钱?”“十块!”那女人眯起肿胀的眼。打着哈欠,似乎刚睡醒的样子。我隔着柜台递过钱,就捧着书跑回住处。早听说过张爱玲这个作家,可一直没有读过她的作品,总是觉得她是三毛、琼瑶一样的港台言情作家。我半躺在床上,像浏览杂志一样心不在焉地翻着。《秋雨》里面似乎藏着黏湿得化不开的哀愁,正如外面天空中那张巨大的铺天盖地的网,密密匝匝地斜织着。窗外,风雨潇潇。这时我突然感觉到这房间、这床铺是这样的阴冷和潮湿,到处充满了发霉的气息。起身往下读,《天才梦》让我真正认识了这位少年早熟的女作家,我何尝没做过这样的梦呢。我何尝没有这样的人生烦恼呢?“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话说得真是惊心动魄!接下来有一句话更是石破天惊:“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看到这句话我禁不住击节长叹,古往今来的作家谁敢这样说?只有张爱玲一语道破天机:“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那天我一直读到深夜,第二天去考试时却是无精打采。
后来我才知道原先买的那本是盗版,只是盗得“好”些,但我总感觉这书对不住张爱玲。后来就托一位开书店的朋友从郑州捎来一套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的四卷本《张爱玲文集》。我渐渐喜欢上张爱玲的文字,她的作品好像有一种魔力,一看就上瘾。贾平凹说她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招听,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我看还真有点像。每每读她的小说和散文,总惊叹她驾驭笔墨的能力。好像她天生就是写作的这块材料,二十几岁就对人情世故了如指掌。写作技巧运用娴熟。一支笔纵横驰骋,左右逢源,真是罕见的天才!她渴求制造一鸣惊人、倾国倾城的效果,最先出的两本书,小说叫《传奇》,散文叫《流言》,一出手就给人以横空出世、耳目一新之感。她的写作是她那与众不同个性的宣泄,作品里时有惊人的语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从她的名篇《金锁记》和《倾城之恋》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她那种写作的狂热,能感受到她写出得意之笔后的“万分惊喜”的快感。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也许这是作家成功感的自我写照。
我读过不少女作家的作品,但很少有张爱玲那样的才情。作品的这种残酷、苍凉、凄迷、神秘、绝望集于一身的风格,我想只有写出《呼啸山庄》的英国19世纪的勃朗特三姐妹作家中那位艾米莉,勃朗特可以与之相比。在叙事上,她跟法国女作家杜拉斯,也就是写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的那位有些近似。只是感觉杜拉斯有些颓废,有些中啰嗦。张爱玲没有冰心的清纯隽永,没有萧红的柔弱哀婉,没有丁玲的磅礴激烈。但她的笔更深刻、冷峻、犀利、老到,她洞察幽微,穷形尽相。直达人性的深处,用独特的构思、华美的笔调、细腻的情怀,写出了旧中国旧上海那庸常而琐碎的生活,再现了一群普通市井男女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和爱恨情仇,创造出了一部部人间的传奇。她的作品多写灰色的人生、苍凉的悲剧,是繁华过后的沧桑、迷茫过后的虚无。她有两副笔墨,时而高雅得曲高和寡,时而又世俗得可笑可悲。
张爱玲是极有个性的作家,从《论写作》、《写什么》和《自己的文章》这三篇专门讨论写作的文字里,可见她卓尔不群的文艺见解。她注重表现人生安稳的一面,自觉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追求符合自己个性的艺术境界。她永远走自己的路子,不在意别人对她写作的评判,我觉得她的坚持更符合她的创作实际。每一位作家都不免要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好像空中有一个无形的圈子,你无法跳出去。福克纳一辈子只写他家乡那一小块地方的故事,鲁迅的小说地点总离不开绍兴,沈从文则离不开湘西,同样,张爱玲离不开上海和香港,她写不了革命的题材,正像那些善写革命题材的作家写不出旧上海的男女恩怨一样。
有人说张爱玲是一棵大树,又是一口古井。我看张爱玲既有新文学的质地,又有旧文学的印痕,同时还注入了西方现代文学新的血液,她是个混血儿,是近代文学园地里一朵艳红的奇葩。她是我难以绕开的作家,喜欢读她,读她,真个是:“《流言》处处相思地。一抹苍凉梦《传奇》。”无奈又觉得她的个性太强,才气太高。难怪贾平凹先生在写读她的一文中接连两次引用了《西厢记》里的话:
“不会相思,学会相思,就害相思!”
“好思量,不思量,怎不思量?”
8.张爱玲的哲理名言 篇八
2. 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
3. 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
4.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5. 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6.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7. 楼下公鸡啼,我便睡。像陈白露。像鬼――鬼还舒服,白天不用做事。
8.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9. 望着你时,我觉得自己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只是我的心里是喜欢的,于是从尘埃里开出花。
10.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半生缘》
11.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象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倾城之恋》
12.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13. 无论中外的礼教之大坊,本来也是为女人打算的,使美貌的女人更难得到手,更值钱,对于不好看的女人也是一种保护,不至于到外边对着失败,现在的女人没有这种保护了.
14. 太大的衣服另有一种特殊的诱惑性,走起路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人的地方是人在颤抖,无人的地方是衣服在颤抖,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极其神秘.
15. 一个有爱情的家庭里面的孩子,无论生活如何的不安定,仍旧是富于自信心与同情--积极,进取,勇敢.
16. 啊,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17. 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他们从来没想到把它写下来,事过境迁,就此湮没了。
18. 你疑心你的妻子,她就欺骗你。你不疑心你的妻子,她就疑心你。
19. 你问我爱你值比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20. 外表上看上去世界各国妇女的地位高低不等,实际上女人总是低的,气愤也无用,人生不是赌气的事。。
21. 人因为心里不快乐,才浪费,是一种补偿作用。
22. 我们下一代同我们比较起来,损失的比获得的多。例如:他们不能欣赏<红楼梦>。
23. “人性”是最有趣的书,一生一世看不完。
24. 最可厌的人,如果你细加研究,结果总发现他不过是个可怜人。
25. 不知听多少胖人说过,她从前像我那年纪的时候比我还要瘦――似乎预言将来我一定比她们还要胖。
26.
27. 范柳原在细雨迷蒙的码头上迎接她。他说她的绿色玻璃雨衣像一只瓶,又注了一句:“药瓶。”她认为他在那里讽嘲她的孱弱,然而他又附耳加了一句:“你就是医我的药。”她红了脸,白了他一眼。
28.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29. 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一枝桃花.
30. ”硕达无比的自身和这腐烂而美丽的世界,两个尸首背对背栓在一起,你坠着我,我坠着你,往下沉.
31. 但是,酒在肚子里,事在心里,中间总好象隔着一层,无论喝多少酒,都淹不到心上去.
32. 男人彻底懂得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33. 男人憧憬着一个女人的身体的时候,就关心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是爱上了她的灵魂.惟有占领了她的身体之后,他才能够忘记她的灵魂.
34. 他看着自己的皮肉,不像是自己在看,而像是自己之外的一个爱人,深深悲伤着,觉得他白糟蹋了自己.
35. 女人还没得到自己的一份家业,自己的一份忧愁负担与喜乐,是常常有那种注意守侯的神情的.
36. 善良的人永远是受苦的,那忧苦的重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只有忍耐.
37. 要是真的自杀,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的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
38. 小小的忧愁和困难可以养成严肃的人生观.
39. 无论中外的礼教之大坊,本来也是为女人打算的,使美貌的女人更难得到手,更值钱,对于不好看的女人也是一种保护,不至于到外边对着失败,现在的女人没有这种保护了.
40. 太大的衣服另有一种特殊的诱惑性,走起路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人的地方是人在颤抖,无人的地方是衣服在颤抖,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极其神秘.
41. 一个有爱情的家庭里面的孩子,无论生活如何的不安定,仍旧是富于自信心与同情--积极,进取,勇敢.
42. 啊,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43. 回忆永远是惆怅的! 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
44. 一个人在恋爱时最能表现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质。这就是为什么爱情小说永远受人欢迎――不论古今中外都一样。
45. 有人共享,快乐会加倍,忧愁会减半。
46. 即使是家中珍藏的宝物,每过一阵也得拿出来,让别人赏玩品评,然后自己才会重新发现它的价值。
47.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块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愁。
48. 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
49. 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50. 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51. 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长安觉得她是隔了相当的距离看这太阳里的庭院,从高楼上望下来,明晰,亲切,然而没有能力干涉,天井,树,曳着萧条的影子的两个人,没有话 不多的一点回忆,将来是要装在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看的 她的最初也是最后的爱。
52. 短的是生命,长的是磨难。
53.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54. 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
55. 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得很。
56. 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57. 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他们从来没想到把它写下来,事过境迁,就此湮没了。
58. 你疑心你的妻子,她就欺骗你。你不疑心你的妻子,她就疑心你。
59. 你问我爱你值比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60. 外表上看上去世界各国妇女的地位高低不等,实际上女人总是低的,气愤也无用,人生不是赌气的事。。
61. 人因为心里不快乐,才浪费,是一种补偿作用。
62. 我们下一代同我们比较起来,损失的比获得的多。例如:他们不能欣赏<红楼梦>。
63. “人性”是最有趣的书,一生一世看不完。
9.论张爱玲的散文创作 篇九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时间跨度很长。最早的《迟暮》创作于1933年,最晚的《忆西风》创作于1994年,60余年间,其散文创作的美学风格也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率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她的散文有着浓郁的文化意味,这尤其反映在她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思考中。在艺术与审美追求止,她强调苍凉的风格,注重情绪化的写意,又具有幽默品格,语言的运用上也十分精致和讲究。张爱玲散文的这种独特的文化与艺术气质,莫定了她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散文是历来就有的文学样式,在现代文学史上也取得较高的成就,散文创作兴旺、名家众多。尽管如此,张爱玲以她薄薄的一本《流言》仍能于众多的名家中独树一帜,卓然而立。这与她散文的内容的世俗化,生活化是分不开的。《流言》的出现给文坛吹进了一股清风。张爱玲的散文,是一个精心营造的世界,里面充满趣味,亲切怡人。她的散文内容非常多,涉及面广。在散文集《流言》里谈吃,谈穿,谈钱,谈艺术,谈女人,谈自己的生活,常有令人捧腹叫绝之语。张爱玲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在她看来,“举目四眺,世界满目疮痍”,可正是对生命意义的悲观,反而导致她了对生活小趣味的近于过分的嗜好;她对“寻常的反常”的发现,使她产生了对万物超然对俗事谅解的洒脱态度。我们在《流言》中看到的是一贯对人生的一切表示了强烈好奇、强烈的爱好而又善于享受人生乐趣的张爱玲。吃、穿、玩、游戏花钱无一不让她感到愉快,而声音、颜色、气味都能给她带来快感。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地道的女人世界,她的散文题材大多取自身边的小事,而这也正组成了女人特别爱好的一些生活内容:打扮、购物、买菜、逛街、吃零食等等。她的话题也几乎可以归入女人的话题:女人的天性、女人谈论男人、身边杂事的乐趣等等。她的散文里也浸透了女人的感性,她对那些琐事的叙述和谈论充满了女性对生活特有的一种体验和感应。她一往情深谈起一块衣料,一件衣服,那种从穿衣中体味到的喜悦对于男人来说的确是微不足道,而她对“细细森森”的美,对那种“牵牵绊绊”、“意意思思”的感觉不胜低徊的回味,透露着女性纤细的感性。她在《天才梦》里就向我们描述了她从生活中得来的种种乐趣: “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颠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即使在描写战争的《烬余录》中也充斥着吃、穿、上街游玩等等这些琐事带来的快乐。
“我记得香港沦落后我们怎样满街地找寻冰激凌和嘴唇膏。我们撞进每一家吃食店去问可有冰激凌。只有一家答应说明天下午或许有。于是第二天我们步行十多里路去践约,吃到一盘昂贵的冰激凌,里面咯吱咯吱全是冰屑子。街上摆满了摊子,卖胭脂,西药,罐头牛羊肉,抢来的西装,绒线衫,累丝窗帘,雕花玻璃器皿,整批的呢绒。我们天天上城买东西,名为买,其实不过是看看而已。从那时候起我们学会了怎样以买东西当作一种消遣。——无怪大多数女人乐此不疲。”
张爱玲的散文多而杂,不仅描述了一个地道的女人世界,她直逼世俗人生。中国文人士大夫生活艺术的背后总是衬着“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崖之生”的潜台词,张爱玲不矫情,不撇清,她对生活的情趣更有一种清新的气息。她生活的艺术是直逼世俗的。张爱玲母亲出身名门,是典型的西洋淑女。张爱玲在《童言无忌》中这样写她的母亲:“我母亲是个清高的人,有钱的时候固然决口不提钱,即至后来为钱逼迫很厉害的时候也还把钱看得很轻。这种一尘不染的态度引起我的反感,激我走到对立面去。”她自豪地给自己冠上许多俗气的头衔:
“一学会拜金主义这名词,我就坚持我是拜金主义者。”(《童言无忌》)
“每次看到小市民的字样,我就局促地想到自己,仿佛胸前佩带着这样的红绸字条。她连自己“恶俗不堪”的名字也恋恋不舍:
“世上有用的人往往是俗人。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个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寻找实际的人生。”
琐屑的世俗生活是实际的人生,张爱玲不耻于宣布自己是一个俗人,在俗世中体味牵牵绊绊,拘拘束束的苦乐的世俗而又真实的生活。她非常欣赏好友苏青的朴素、实在的生活态度,因为那里透着对世俗生活的执着和认真,而对苏青成名后失去了朴素则含蓄地表示了不满和惋惜。
“我立在阳台上,在黯蓝的月光里看那张照片,照片里的笑,似乎有藐视的意味——因为太感兴趣的缘故,仿佛只有兴趣没有感情了,然而那注视里还是有对这世界难言的慕恋。” 这是《流言》中的张爱玲最终定格于她对自己的一张照片的描述。
张爱玲老年时曾在为自己文集所做的序言中说过这样的话:“人生有飞扬,我飞扬不起来,人生有热闹,我热闹不起来。我的心永远是平止的,平止的如一潭死水,与死水不同者,只在我独立水边,望着自己瘦弯的身影,添觉出几分苍凉。”的确,张爱玲是安静的,她个性内敛,不喜张扬,习惯偏安一隅静坐。对于人生,她是一个安静的看客,又是一个安静的听众。她把喜怒哀乐收藏,自己品味,她不在乎外界,也不顾影自怜,只关心自己的感受并细加呵护,不经意间流露的是一股淡淡的悲凉。她的喜静,许是从小的家庭磨难,许是经历了一些世事变迁,许是心智的早熟早慧,然而互补在她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沉默,少言让她在一派沉静中淘取到了她笔下所要的金子。于是,她手中那支笔飞扬起来,她的散文,便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她繁富的内心世界。
10.我与张爱玲的通信 篇十
爱玲来信大部分找到之后,我当然也想起了三十多年来我自己给她更多的信。她经常在信上抱怨搬家遗失东西之苦,因之初在《对照记》上看到了“三搬当一烧”这句名言,我对自己的信件究竟保存了几封更不敢乐观。但人已不在,连我给她的信也觉得很珍贵,于是一九九六年秋我给了宋淇夫人邝文美一封信,问候两位的健康,顺便也问及爱玲遗物里有无我信札之事。文美嫂体弱,不写回信自在我意料之中。十二月四日我先后从蔡思果、高克毅二兄那里听到了悌芬兄去世的消息,除了在年卡上向文美嫂致唁以外,更不敢去惊动她。但隔不久我即收到《联合文学》总编初安民先生约稿的信,无论如何要在三月份这期书信专号上见到张爱玲给我的信。我想假如《联文》读者看到的,不只是爱玲的书信,而是我同她的信札来往(correspondence),岂不是更有价值,读起来也更有味道?因此在文美嫂最哀痛忙碌的期间,我不得不再去信麻烦她,并托克毅兄在电话上为我说项。终于在正月三十日星期四下午我收到了文美嫂的航空快信和我的旧信十六封。星期五下午她还来电话问我有无收到信件。星期六又收到了她一封“扶病作覆”的航快信。文美嫂如此赤心待我,无以为报,只有好好写篇悼念悌芬兄的文章给她看看,也留给世人作参考。遗憾的是,这篇悼文至今尚未写出,文美嫂亦已作古。
在收到自己旧信之前,我已尽了一番努力,把所有爱玲寄给我的名片年卡和信札,凭其日期先后排出一个次序来。爱玲长圆形的字迹,个个端庄,认清不难。但她有个坏习惯,即在信末只写下某月某日而不记其年份。我自己也不好,多少年来书房里只有一座四只抽屉的公文柜,供保存信札之用。但六十年代以远,朋友与信札与年俱增而公文柜容量不变,只好把旧信从个别档案里抽出,放在大信封内,另做处置。同时我也只好丢掉好多信封以便容纳新信。这对写明年月日的信件,没有关系,但我把爱玲的信封丢了一小半,实在是自添麻烦。有好几封信,要做了好几种周密的考虑后,才能决定其年份。有时难免出错,我曾把信件编号一零二误作七一先登在《联文》第一六三期。在《联文》第二一三期才更正,故连载时此信登过两次。
张爱玲的信大半写在洋葱纸(onion paper)上,隔了多少年,洁白如旧,折缝的地方也不会破裂。有些信则写在以纸浆(pulp)为主要成分的劣纸上,色泽早已转黄,折缝处黄色更深,且容易破裂。有大志的读者,最好从小养成用洋葱纸或其他高级纸张写信的习惯。说不定自己真会成了大名,连早年写的信件也有可能流传后世的。
开始连载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时,我只有一零六封,后来又找到了十五封,连同以前少算的一封,该有一二二封。这是我在《联文》第一五五期《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五)》的统计。南加大(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图书馆收藏张爱玲的手稿信件,由浦丽琳女士经手,我二零零五年将张爱玲的信,连同我的信十六封半,出让给南加大。当时只觉得她的信应该由大学图书馆保存,没有想到不能借出,供读者观赏。影印时,少了四封。我曾把信一零二算了两次,把给庄信正的信误作是给我的,其余两封,即不知去向了。一九六三至一九六九年计四十六封,一九七零至一九七九年计四十九封,一九八零至一九八九年计十七封,一九九零至一九九四年计六封,共一百一十八封。自八十年代起,她给我的信越来越少,一九八四年底到一九八八年四月竟三年无信。看了她一九八八年四月六日的信,才知她这些年,为搬家、看牙齿,疲于奔命,“剩下的时间,只够吃睡,才有收信不拆看的荒唐行径”。她身体每况愈下,重读这些信令人心酸。
张爱玲为了生活不得不做她不喜欢的事,教书、做研究非其所长。她不与人接触,只能写她熟悉的事,她改写《怨女》、《半生缘》,都是说的老上海,揭露中国人的丑陋,不合美国人的胃口,得不到出版商的青睐。除了皇冠的稿费没有固定的收入,耽误了看好医生,将皮肤痒当作跳蚤侵蚀,屡次搬家,影响了她的创作力。真为她惋惜。
这一百一十八封信按时间排列,按发信的地址分成六组:一、华盛顿,一九六三年五月至一九六六年九月;二、俄亥俄州牛津,一九六六年十月至一九六七年三月;三、曼哈顿,一九六七年四月至六月;四、麻州康桥,一九六七年六月至一九六九年六月;五、加州伯克利,一九六九年七月至一九七二年十月;六、洛杉矶,一九七二年十月至一九九四年五月。书内张爱玲的信件,信末括号内的年份都是我所加的。通常在每封信后面有我的按语,对信里所载之事实及其背景做了些批注和说明,这些按语可短可长。当然有些信件是不需加按语的。最近我因感冒住院三天,为了赶时间,第一零三封以后的信,按语为王洞所加。我的半封信H1附在信三十七之后,宋淇夫人寄还我的十六封信,都是一九八五年以后写的,也按日期编号,号码前加以H,标明是我给张爱玲的信。自信一零七后,附在相关的来信后面。希望这些信有助于解读张爱玲。对张爱玲旅美生活不太熟悉的读者可参阅司马新的《张爱玲与赖雅》(台北大地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自一九九七年四月首次发表,距今将近十六年。现终于编集成书,得感谢诸位友朋的支持。王德威弟自谦,坚持将其文置于书后,该文更适合做“导读”,读者不妨先看“代跋”《“信”的伦理学》。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夏志清,台北:联合文学二零一三年三月)
11.张爱玲, 一种别样的真实 篇十一
说实在, 张爱玲的书是没少看, 但真正还记得内容的真是不多, 只是她讲童年的那段还能记起, 其他的印象就极模糊了。但是读的时候倒也是津津有味, 很解馋的赏味着她那些细腻独到的句子。她这样描摹“回忆”:“回忆这东西若
是有气味的话, 那就是樟脑的香, 甜而稳妥, 像记得分明的快乐, 甜而帐悯, 像忘却了的忧愁。”她写走路:“我在街沿急急走着, 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有时连空虚的感觉她都能这般写出来“她的空虚是像一间空闲着的, 出了霉虫的白粉墙小房间, 而且是阴天的小旅馆”。
张爱玲自己曾说, 只要她听到的声音, 看到的事情, 总能用几个词, 几句话, 把它描绘出来。有时候她很真实, 写着实在的生活, 她说:“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 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声才睡得着觉。”张爱玲用一颗细腻心领略着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吃东西她能找到乐趣。比方喝牛奶, 她会先把小白珠子一样的奶沫, 先吞下去;就算紫菜她也看得很仔细:“打开来约有三尺见方, 一幅脆薄细致的深紫的纸, 有点发亮, 像有大波纹暗花的丝绸, 微有褶痕, 我惊喜地叫出声来, 觉得是中国人的杰作之一”。这样细致的她, 睁大了眼睛留意着感兴趣的一切:“油润的紫色;新绿的豌豆、热艳的辣椒、金黄的面筋, 像太阳里的肥皂泡。把菠菜洗过了, 倒在油锅里, 每每有一两片碎叶子粘在篾篓底上, 抖也抖不下来;迎着亮, 翠生生的枝叶在竹片编成的方格上招展着, 使人联想到篱上的扁豆花。”
现在我逛菜市场, 看见冒着热气的小吃摊, 心里也真会有那份温暖的踏实。张爱玲对生活中那些她熟悉的有着贴肤之亲的细节都很珍惜并且真心爱着:冬天早晨支在街边的小火炉, 自行车轮上面的红色反光灯片, 还有路边煮着的一块块儿南瓜和那天然的暖色。这每一样, 她好像都不想忘记, 一件一件收藏起来。张爱玲在《天才梦》中写到过“生活的艺术, 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 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 享受微风中的藤椅, 吃盐水花生, 欣赏雨夜的霓虹灯, 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 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饱, 爬满了蚤子。”
她所写的你我也有见过的, 可能看看就走, 可能想写却也写不出, 但是她都会记录。市井的、亲切的或是尖锐的, 她都去直面并且写下来, 一字一字照着她所见的所想的刻着写出来, 不曾逃避或转身。总觉得她有份决绝和细腻, 她父亲那遗少的恶习, 挥霍祖产、吸鸦片、养姨太、对孩子缺少责任心。张爱玲从父亲那儿觉到的大多是冷漠、无情, 几乎把她对于亲情的种种温暖的感觉都滤去了, 从而打上了一层厚厚的冷色。还是在《天才梦》这个写小时候较多的篇幅中, 她写过:“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嗯, 读了又是种冰凉的感觉, 但是好在张爱玲自然天成的性情, 她的文章里在阴天的底子上总也有份“真实的欢喜”。
在《烬余录》里她写过:“我记得香港陷落后我们怎样满街的找寻冰淇淋和嘴唇膏。我们撞进每一家吃食店去问可有冰摸琳。只有一家答应说明天下午或许有, 于是我们第二天步行十来里路去践约, 吃到一盘昂贵的冰淇淋, 里面吱格吱格全是冰屑子。街上摆满了摊子, 卖胭脂、西药、罐头牛羊肉, 抢来的西装、绒线衫, 累丝窗帘, 雕花玻璃器皿, 整匹的呢绒。我们天天上城买东西, 名为买, 其实不过是看看而已。从那时候起我学会了怎样以买东西当做一件消遣。无怪大多数的女人乐此不疲。”就像她自己曾总结的, 是受过些伤, 不过还不算太严重。看来她有时是有种超然物外, 不为所动的劲儿。
成长在走向没落的显赫家族中, 可能也是她对人生有着另一番体验的原因。
在这样一个新与旧、权势与世俗实际混在一起的家里, 张爱玲小时候如果按她自己写的来看很是可怜, 种种小儿不太能承受的电视剧般的悲惨情节, 多少已经发生在她的童年时期, 这些都让张爱玲对人生有着更为深入和刻骨的体验。
八岁那年, 张爱玲搬到上海, 母亲也从国外回来, 父母重归于好。在这段时间里, 母亲曾教给她怎样做“淑女”的一些规则, 但是她却没有成为一个母亲理想中的标准淑女。她曾写:“我母亲和一个胖伯母并坐在钢琴上模仿一出电影里的恋爱表演, 我坐在地上看着, 大笑起来, 在狼皮褥子上滚来滚去。”但是生活的种种难堪总不时压迫着她, 母亲的那种浪漫和情怀, 只能激她走向另一面。
她曾自称是一个俗人, 她也曾经表示过她是拜金主义者, 还说过觉得自己是“小市民”, 看到这三个字便会局促。还觉得“张爱玲”这个名字恶俗不堪, 但是她也不曾改掉, 说是要做个警示, 让自己不要像有些文人一样去咬文嚼字卖弄风雅, 而是在柴米油盐、肥皂泡儿中去找寻真实的人生。这么看来也会觉得她离得很近, 就像旁边的某个女生, 有自己的想法, 有自己介意的方面, 也有那份儿说不清的固执。有时看她的照片觉得孤高得很, 无视其他, 但是读她的字又觉得她并不烦感这个市井, 是真实的但不世俗。
张爱玲也曾说:“我母亲是个清高的人, 一尘不染的态度很引起我的反感, 激我走到对立面去。”她所说的“对立面”应该是一反母亲那种脱离市井的状态, 进入真实的生活, 去亲眼看世间的人和事无论是丑是美。不矫揉造作, 而是真实的去体会并记录, 从日常的每天出发去看去体会。
儿时生活的灰暗、阴冷使得张爱玲爱美的要求、心理的需要不能实现, 谁能知道她那时对于亲情、对于漂亮衣服等等有多少纠结的向往。越是这样的压抑, 越是会让张爱玲在自己有条件后, 毫不犹豫开始满足自己的喜欢。后来我们看到, 她件件美貌的衣服, 不合常理的布料、款式, 她用这些奇异服饰来安慰自己以前所丢失的。在文章中, 也不例外, 她所创造的人物衣饰也很美, 也许这些也是她的一个出口。
在《天才梦》中她写道:“对于色彩, 音符, 字眼, 我极为敏感。当我弹奏钢琴时, 我想象那八个音符有不同的个性, 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我学写文章, 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 如“珠灰”、“黄昏”、“婉妙”、“splendour”、“melancholy”, 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直到现在, 我仍然爱看《聊斋志异》与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 便是为了这种有吸引力的字眼。”她喜欢这些有吸引力的词, 在满足着自己, 也可能是在填补小时候受到的种种束缚, 所有比常人更敏感也更大胆更勇敢, 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写着自己喜欢的字, 终于能在这方天地随心所欲了。有时候, 她就像是个透彻的孩子, 自娱自乐又需要别人的关注, 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要他人过多的干涉, 同时又对这间屋子、那个市场、这个世间觉得新鲜, 常去关注不管喜欢与否。
在张爱玲散文里, 平常的衣食住行, 路上的建筑, 影院里的戏, 男女之间的感情等等, 好像都有了生趣。就像她说过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爬满了虱子。”
生在那个年代的张爱玲, 好像并不在乎也不想去改变什么, 就按自己的想法写着故事, 记着市井人生和自己的小理想。但是读着读的句子, 或者是读完整篇回想的时候, 总是有种冰冰凉的感觉, 这许是别人总结的所谓的“苍凉美”吧, 只有张爱玲, 才表现得如此灵透和清醒。
【张爱玲的诗歌】推荐阅读:
傅雷 论张爱玲的小说07-17
张爱玲写给女人的话07-21
读张爱玲的《心愿》有感08-17
张爱玲经典伤感的语录10-13
张爱玲的简短爱情经典语录06-11
我读张爱玲的散文《爱》08-16
张爱玲的经典励志语录有哪些07-29
浅析张爱玲小说人物的悲剧美学08-20
张爱玲《半生缘》的读后感11-20
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