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设计数学教学活动

2025-01-07

有效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精选8篇)

1.有效设计数学教学活动 篇一

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 背景(Background)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地位和角色得不到重视,往往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提高。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教学,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因为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设计难度较大,任务型教学难以实施,且效率和效果都不很理想。因此,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补充了这一不足。其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ered),以学生活动为中心(activity centered),教师只是充当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优势(What Advantages?)

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注入活力(students activated)

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学习环境(authentic environment)

调动全员参与,改善学习效果(students involved)

走出误区(Get rid of the misunderstandings)

活动包括游戏,但不完全是游戏

活动包括练习,但不完全是练习

活动需要合作,但不全依赖合作

活动需要时间,但不能浪费时间

活动必须有趣,但同时必须有效

活动是教学手段,但不是教学目的

设计策略(Strategies)

目的分析:活动设计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想取得什么效果?

对象分析:学生学情分析,包括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等。

环节分析:什么环节使用?导入、理解、巩固还是输出阶段?

资源参考:教学参考书提供了一些活动可以参考、得到启发。

常见活动(Activities)Brainstorming(Words, Ideas)

Jigsaw Activities(Reading)

Dictogloss(Text, Stories)

Role Playing(Dialogues, Plays)

Interview(Famous People)

Games(Grammar & Vocabulary)

Discussion(Opinions)

Debating(Viewpoints)

Retelling(Text, Stories)

Presentation(Project)

Brainstorm

常用于课堂导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图示,可以结合要学习的内容展开,为下一步学习warm up。也可以用于词汇学习的拓展,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并且为写作奠定词汇基础。

disaster: earthquake, snowstorm, volcano, flood, drought, tornado, hurricane, typhoon, suffer, struggle, victims, survive, survivors, rescue, rescuers, severe, serious, experience, recover from the pains, heal, direct economic losses, loss, damage, destroy, deaths and injuries, homeless, ruins, bury(buried), diseases, fear, anxiety, depress volunteers, voluntary, psychological rescue, sympathy, care, concern, food, medical service, shelter, pure water, vaccin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enrich our social experience

smoking and its harm:cigarettes, cigar, tobacco, nicotine, harmful, do harm to, dangerous, risk, fires, cause, form into the habit of, get rid of the habit of smoking, get addicted to smoking, addiction, in public, blood, rely on, develop lung cancer, heart disease, cause diseases, such as, tax, government, economy, expensive, ban, forbid, prohibit, expensive, cost a lot of money, treat the diseases caused by smoking, pollute, popular, more and more, teenagers, young people, youths, campus, secretly,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sts, increase, die from, average, averagely speaking …

Why do we get typhoons? Typhoons are tropical storms with very high winds.They are also known as cyclones or hurricanes.They only occur in the tropical zones and start out to sea.A typhoon begins at sea where a low pressure system has formed.To start, the water temperature needs to be very warm and the air, humid.At first, the low pressure system slowly sucks in this humid air.As this air flows into the low pressure area, it circles around.This circling process is helped because warm air rises, so this circling air also rises upward in a spiral like a corkscrew.When this happens, warm, moist air gets high into the atmosphere, it cools and forms rain clouds.In most cases, this process causes rain and storms at sea which eventually clear.However, a small number of these storms get bigger and bigger and develop into typhoons.Sometimes the air pressure in the center of the low pressure system falls dramatically.When this happens, air is sucked into the low pressure system and the spiraling air around the center of the storm speeds up.By now, the wind speed is high(up to 120 kph)and the storm is violent and destructive.Once a typhoon develops, it does not stay in the same place but moves about.Often, the typhoon moves from the sea onto the land.As the coast is crossed, it is very powerful and destructive.However, the damage is lessened the more it moves over on land because it needs water to maintain its momentum.When this happens, the typhoon changes into heavy rain.Jigsaw Activities

常用于训练学生的信息整体感知和分析和综合能力。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尤其是对篇章结构的分析。

一篇文章分为四——五段,学生分为每人4--5人一组,段落顺序打乱,人手一段,阅读完之后,相互交流,并将文章按正确的段落顺序还原。也可对某一段的每个句子进行类似的处理。

Legend of Babushka Part C

Babushka was a housewife who kept the cleanest house in the whole village.In fact, that is all she was interested in.when a new star appeared in the sky, she wasn’t interested.She kept cleaning.1.What did Babushka like doing most?

2.Was she easily distracted from it?

Legend of Babushka Part A

But then there was a knock at the door.Babushka opened the door.There were three kings outside!They wanted to stay at Babushka’s house until night-time, when they would follow the star again.They said that the star would lead them to a baby called Jesus who would be king of Earth and Heaven.Babushka made them a lovely meal, and they stayed until night-time.When night-time came, the kings were ready to follow the star.They asked Babushka if she would come with them.They said she could take the baby some food or a toy as a present.But Babushka said she would have to clean first, and would follow later on.So she cleaned and cleaned… until she fell asleep.1.Who was at the door? 2.What did they want?

3.Where would the star lead them?

4.What did she say she had to do first?

Legend of Babushka Part D

When she woke up, it was morning.Because it was morning, Babushka couldn’t see the star, and so she couldn’t follow the kings.She went from place to place, asking people if the kings had been there.At each place she stopped, she left some of her presents for the little children.1.Why could Babushka not see the star?

2.What dis Babushka do?

Legend of Babushka Part B

The Russian people say that Babushka is still looking, and it is she who leaves presents for children at Christmas.1.Who do Russians believe leaves presents for children at Christmas?

l Of course you can choose some more complicated stories or even argument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students.同位两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把一篇文章分成两部分Part A和Part B,分别发给A组和B组的同学,在Part A上提供Part B的问题和答案,在Part B上提供Part A的问题和答案。在他们分别完成阅读任务之后,分别向同位提问并检查对方的答案。如果遇到不同的答案,需要给对方指出。

Part A

Rhodes, Greece

It was a hot day in the airport.Our plane back home was delayed for twelve hours.A groan went up from my mother, my sister and me.What a terrible end to our two-week summer holiday!Dad turned around and said, “Come on, everyone, we’re going to the best restaurant in Rhodes.” We followed him into a taxi.“I want you to take us to the best restaurant here,” Dad told the taxi driver.A few minutes later we got out and sat down in a lovely open-air restaurant by the sea.A slight breeze from the sea kept the temperature cool as we sipped drinks.When the waiter came, Dad’s request was simple.“Just bring us the best food on the menu today,” he said.We started off our meal with some delicious goat cheese and salad.I don’t normally like goat’s cheese, but this came with a herb sauce that made it really delicious.The main course was grilled fish with lemon sauce.“The fish came straight from the fishing boats this morning,” the waiter told us.It really was superb.For our dessert, we had a traditional Greek dish, baklava.Baklava is a cake made from thin layers of crispy pastry soaked in honey and nuts.It was delicious.We finished our meal and looked out over the sea to the mountains of Turkey far away.It was a wonderful end to a disappointing day.Questions and Answers for Part B:

Questions:

1.Why were the second writer and his wife in Turkey?

2.What did they do there?

3.Where did they have their meal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4.Which course did the writer like most?

5.Why did the writer and his wife feel there was no need to say anything to each other?

Answers 1.Because they were on their honeymoon.2.They visited the historic places and relaxed on beaches beside the blue Aegean Sea.3.They had their meal at a table outside a small hotel nearby.4.The second course, which was roast lamb with a green salad of lettuce.5.Because they could enjoy the food and each other’s company.Part B

Ephesus, Turkey

My wife and I were on honeymoon in Turkey, visiting some historic places and relaxing on the beaches beside the blue Aegean Sea.I remember one place above all, not only for the scenery but for the food.We had walked for hours to reach a small house high in the hills above the town of Ephesus.The view was wonderful, through olive trees down to the blue sea hundreds of metres below.There was not much to see in the house, and we were hungry after our long walk.Luckily for us there was a small hotel nearby with some tables outside where we could eat, drink and enjoy the view.We walked over and sat down.We ordered a bottle of cool water and some snacks, and prepared to enjoy the evening.There were green and black olives stuffed with peppers, and octopus grilled in olive oil.They made our mouths water, and we quickly finished the first course!Our plates were cleared and we waited impatiently for the next course.It was my favourite, roast lamb with a green salad of lettuce.When we had finished the final course came.It was a salad of fresh fruit from local farms, picked that day.The flavour of the apples, oranges, grapes and other fruits in the dish was perfect.As my wife and I sat enjoying the food and each other’s company, we didn’t feel the need to say anything to each other.The happiness of the moment was worth more than any words.Questions and Answers for Part A:

Questions:

1.What made the first writer and his family feel unhappy?

2.How did they have a wonderful end to the disappointing day?

3.How did they get to the restaurant?

4.Did the writer enjoy the goat’s cheese in the restaurant? Why? 5.What is baklava?

Answers:

1.Their plane back home was delayed 12 hours.2.They had their meal in the best restaurant in the city.3.They went there by taxi.4.Yes.Because this time the goat’s cheese came with a herb sauce which made it really delicious.5.Baklava is a cake made from thin layers of crispy pastry soaked in honey and nuts.Dictogloss

用于课文学习结束之后对课文内容的巩固,训练学生听、写等能力。

所用材料可以是所学课文的重点段落或者summary,不宜过长,以200个单词为宜。老师朗读三遍该篇短文:

First time,学生只听不写,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l idea;

Second time,学生边听边写,note down what is heard;

Third time,学生边听边检查,in order to correct the mistakes。

然后学生以三到四人为一组,互相检查。可以由一名同学朗读,别的同学补充修改。

最后由一位同学向全班同学朗读。

要求:只要内容相同,文字不必和老师朗读的原文完全一致。

Role Play / Interview

用于语言输出阶段,如课文学习结束之后,表演对话、戏剧剧本、电影剧本或者人物传记等课文中的部分情节或者片段。

应在学生充分理解和经过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可以自选或者指定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片段。

要求学生把握好自己所表演的角色的特点,如性格、语气、腔调、身体语言等细节。

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或者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的刻画,增加其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水平,培养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提前观看有关电影或者戏剧的视频片段,并要求他们尽量去模仿。

Games

你来比划我来猜:练习定语从句

一种帮助学生学习定语从句的游戏

类似李咏主持的《幸运52》中的一种游戏:一个比划一个猜。两名同学配合,一人面对屏幕、另一个人背对屏幕,面对屏幕的来比划或者解释屏幕上出现的某种事物,背对屏幕的那个人则要根据同伴的解释或者比划猜出它的名称。

我们可以把这种游戏应用到英语课堂,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来解释周围事物的能力和练习使用定语从句来进行描述的能力。第一次玩这种游戏时可以规定所猜的单词必须是教室范围以内的;游戏的组织比较简单,全班分几个小组,老师在屏幕上打上一个单词或呈现一幅图片,然后由面对屏幕的同学用英语来进行解释,解释对了而且同伴答对了,加1分,如果使用定语从句进行解释,就再加一分。

Some objects that are used in the game:

Computer, dictionary, textbook, chair, money, door, eraser, television, pocket, chalk, window, pen, glasses, shoes, paper, knife, pencil, keys, clock, door, water, knife, wall, keyboard, floor

Door: something you open before you enter a house or a room

Water: something that you drink when you are thirsty

Television: something which can broadcast news and other programs

其中有一些单词需要用介词加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来进行解释,如:

Dictionary: a book in which we can find the meanings or the pronunciation of a new word

Chair: a piece of furniture on which people sit

Money: something with which we can buy things

Computer: a machine with which we are playing the game

第一次做游戏,老师可以做一下model,或者是进行demonstration,帮助学生学习使用定语从句进行描述和解释。这种活动有以下几个优点:

1、锻炼学生英语思考的能力--They need to think in English.2、锻炼学生英语表达的能力--They need to speak in English.3、锻炼学生进行交际的能力--They need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English.4、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They need to use what they have just learned.5、...缺点:同学们同时进行参与的范围比较小,大多数同学只是做了观众。课堂上难以提供充足的时间。

2.有效设计数学教学活动 篇二

一、为获取感性经验,设计操作活动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从而积累感性经验。 在教学苏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 认识图形”一课时,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 看一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锥这样的积木块上面的面是什么样子,并“ 摸一摸”,初步感知相应图形的特点,为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做好准备;“ 画一画”让学生从立体图形上获得平面图形,感受体和面的联系,初步经历由具体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 分一分 ”着重让学生通过分类 、交流 ,说明分类的理由及图形的不同点,直观感知各类图形的特点,形成各类图形的表象,这也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是认识各类图形名称、形成不同图形概念的直接基础。

二、为获得认识或验证数学知识的经验,设计探究活动

数学活动经验不是靠老师直接传递给学生的,也不是学生参与活动就能立即达到的,而是在数学思维活动中不断形成。 学习苏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 百数表”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安排学生自己整理:横着看,竖着看,引导学生读数感知规律,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这是从学习目标的全面实现来安排的。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发现新知识,感受规律发现的方法与过程,积累相应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主动参与、 积极探究的意识,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三、为提升策略性经验,设计反思活动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 只要学生没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他就达不到高一级的层次。 一个数学活动经验相对丰富并且善于反思的学生,他的数学直觉、数学感受力必然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增强。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 原初经验”进行自我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解决问题的? 获得了哪些数学思考方法? 有什么好的经验? 通过反思,学生可以将低层次的活动经验进行提升,实现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并逐步生成新的经验。 比如苏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四个球队踢足球, 每两个球队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需要比赛多少场? ”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结果我观察到这样一些问题解决的策略:

1.小组中4个人分别代表4支球队 ,两支球队比赛一场就用两个人握一下手的方式表示,记下握手的总次数,这就是比赛的场数。

2. 用4个点表示4支球队 , 两个队之间比赛一场,就在两个点之间连一条线,数出右图中线段的条数,就是比赛的场数。

3.3+2+1=6( 场)

4.4×( 4-1) ÷2=6( 场)

应该说,第2、3、4种方法都将比赛的场数这样一个现实问题转化成了数学问题。 接着引导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评价反思,学生都认为第4种最简化, 并由第4种方法归纳出这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设有N支球队进行循环赛,则比赛的场数=N×( N-1) ÷2。 学生通过反思活动,得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策略性经验。

3.有效设计数学教学活动 篇三

新版《英语(新目标)》(Go for it!)在Section A的第二课时专设了语法课,也足见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但笔者在实际观课中发现,不少教师把语法课变成了语法练习课,大多重语言形式的讲解和识记,并通过反复做书面练习来巩固所学语法,忽视创设真实合理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感知、体验、理解和运用语言。

为了引起大家对语法教学该有的重视,更为了激励大家开展有效的语法教学,笔者组织教师开展了主题为“有效设计活动 优化语法教学”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上一共有10节语法课,其中5节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的Unit 6,另5节是八年级上册的Unit 7。这10节语法课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有效的语法课的范例,也留下了很多思考和探讨的空间。基于对这10节语法课的观察和思考,笔者认为,语法课中的活动设计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一个话题或一条主线设计活动

一个合适的话题或主线能创设真实的语境,为活动提供语言表达的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体验和运用语言,不知不觉中提高语用能力。陈仪娜老师的课成功地围绕和延续上一课时的话题——Johns birthday dinner展开,学生在此语境中学习新单词,操练目标语。首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John喜欢的食物,再通过中西文化的差异来引出4个新词汇rice, chicken, egg, carrot。此设计很好地利用了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为学习新语言做铺垫。然后引导学生为Johns dinner 上这么多食物find their homes,then find the rule,学生用中文表达后,教师再用英文进行概括。通过归类和总结,学生掌握了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和既可数又不可数的名词,为之后对话的展开做铺垫。接着学生做guessing game,运用句型“Do you like ...?”来询问在John生日宴会上教师对食物的喜好。之后学生两人小组进行pair work,继续用“Do you like ...?”来询问partner 在John 生日宴会上对食物的喜好。最后用“Does he/she like ...?”向其他同学确认他们partner对食物的喜好。话题Johns birthday dinner贯穿于整堂课,把各个活动串起来,形成了一条课堂主线,学生始终在合理的情境中体验和使用着目标语言。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活动

“标准”要求教师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因此,在语法教学中,我们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在语法操练之后,我们应该回到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谈论。吴老师(John)结合学生熟悉的家乡来教学一般将来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和爱好:I work in Zhaojia Middle School now. I like swimming and dancing. 然后,让学生预测十年后他的工作和爱好:In ten years, John will work in another school. Hell like to _______. Hell _______.该设计立刻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In ten years, John will work in another school. Hell like to work there. Hell play basketball/have two babies/be thinner ... 之后,教师又谈论自己的家乡赵家——香榧之乡,先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家乡图片,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填空:From the pictures we can see: There are many _______ in Zhaojia.学生的答案有:trees, mountains, visitors等。接着,让学生预测家乡的未来:What will Zhaojia be like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_______ in Zhaojia. 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自然说出了各种预测:There will be more trees/fewer people/more visitors/... in Zhaojia. 这样的活动话题围绕师生生活,既激发了学生用英语表达的兴趣,又给他们运用新学的目标语言搭建了平台。因此,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活动效果好。

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设计活动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教材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目标和难易度等,使各个活动衔接自然,步骤清晰,节奏明快,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把学生的语用能力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新的高度。

叶飞老师执教的是七年级的课。她在课堂上开展了这样几个活动。

Task 1: Johns birthday dinner is next week. Lets go to the supermarket and get something for him. (出现大润发超市的图片)先让学生通过brainstorming的形式列举出为John的生日晚宴采购的食物,然后要求学生把不同类型的食物放进不同的购物车。学生可以根据所购买的东西的种类进行分类,如蔬菜、饮料、食物等。然后教师再从是否可数的角度引出另一个分类法,再把所购东西重新放入不同的购物车。在这个活动中除了复习已学单词和运用基本句型外,还进行了可数名词单数变复数的教学和可数、不可数以及既可作可数又可作不可数的名词分类。

Task 2: What (food) do you like if your birthday dinner is coming?先由教师和一学生示范对话——T: I like ... for my birthday dinner. Do you like ...? S: Yes, I do./No, I dont. 然后让学生进行chainwork,操练该句型。最后再请部分学生展示这个对话,而教师通过转问其他学生趁机把第二人称转化为第三人称。这个活动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操练目标句型,达到熟练掌握和巩固的作用,也为之后的综合运用打好基础。

Task 3: If your parents birthday dinner is coming, what do they like? Go and get some food for them.这个活动可以用上所有Grammar focus中要求的句型,因为采购食物时会考虑到所有参加晚宴的人对食物的口味和喜好。这个情境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基本上都有过这样的跟随家长一起为长辈的生日晚宴采购东西的经历,所有学生也能在这样的情境中自如地扮演角色,并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来完成任务,真正达到“用英语做事情”的目的。

叶飞老师在课中设计了一条很好的任务链:从理解层次(单词、句型)到巩固层次(机械对话操练)再到交际层次(拓展会话),几个任务的难度不断提升,并且后面的任务都是建立在之前任务的基础之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具有统一的目标指向。从词到句再到会话,而且会话也是从师生问答到生生对话,再到小组多人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既符合他们的认知过程,又步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叶老师结合话题,从为John准备生日过渡到为自己,再到为父母,谈论了对生日晚宴上食物的喜好,涉及内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将抽象的语法融入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使所学的语法规则在真实交际中得到运用,从而达到内化规则和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使课堂的构建更加立体和丰满。

四、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法

英语语法种类繁多,其本身也比较枯燥,学生从中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因而语法学习常常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语法教学的真谛是让学生能结合实际运用语法进行交际。所以运用才是学习语法或语言的根本。

胡华凤老师的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在用中学”的理念,在学生的实际运用中,让学生自己感悟语法,之后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其用法和规则。教师用图示引导学生运用含有will的各个句型——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其问答、特殊疑问句等,归类谈论未来的各个方面(见图1)。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谈论中复习了语法知识。但是,教师在此不点明语法,只是进行渗透。之后,让学生进行同伴问答,在问答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句型的总结。教师采用了归纳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该语法的内涵,并逐渐明确了如何准确地运用该语法,少了空洞的规则讲解。

五、依托图示给活动一个支架

顾名思义,图示是以图形、图像、图片或关键词等构成的图文式样来表示你想表达的思想的精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图示的方法能够使隐性的思维过程显性化,给学生的思考搭好一个支架,让他们的思考有所指向,也更富有逻辑性。图示使科学知识形象化,抽象理论具体化,零碎知识系统化,既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又可以清晰地呈现所学知识,是一种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高效的教学方法。语法课的话题多样、知识点零散,若依托图示进行语法教学的活动设计,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楼玲霞老师的课,就多处利用生动的图示进行话题阐述和语言运用。

如图2,楼老师在课开始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创设情境,通过提问分层输入目标语(will do, there will be),同时以男女生竞赛为刺激手段,引导学生运用目标语,积极输出。再如图3所示,楼老师在这节课的最后设计了一个groupwork,要求学生Discuss with group members about what our city in the future will be like. Then describe it to the class.学生根据图示有话可讲,并且可以讲得很有条理,同时又很好地运用了本节课的语法。这样的活动融语法和话题为一体,依托图示给学生搭好表达的支架,从而高效地帮助学生运用语言。

综上所述,语法教学要在关注“学生和学生的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形式、意义和理解运用展开,让学生在恰当的语境中反复体验和运用语言并在此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感知语言的规律性。教师在设计相关活动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感悟、想象和探索主动获得语法知识,并借助语境进行大量的有意义的言语训练,实现语言知识运用的自动化,从而提升语用能力。

叶飞老师在课中设计了一条很好的任务链:从理解层次(单词、句型)到巩固层次(机械对话操练)再到交际层次(拓展会话),几个任务的难度不断提升,并且后面的任务都是建立在之前任务的基础之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具有统一的目标指向。从词到句再到会话,而且会话也是从师生问答到生生对话,再到小组多人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既符合他们的认知过程,又步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叶老师结合话题,从为John准备生日过渡到为自己,再到为父母,谈论了对生日晚宴上食物的喜好,涉及内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将抽象的语法融入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使所学的语法规则在真实交际中得到运用,从而达到内化规则和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使课堂的构建更加立体和丰满。

四、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法

英语语法种类繁多,其本身也比较枯燥,学生从中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因而语法学习常常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语法教学的真谛是让学生能结合实际运用语法进行交际。所以运用才是学习语法或语言的根本。

胡华凤老师的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在用中学”的理念,在学生的实际运用中,让学生自己感悟语法,之后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其用法和规则。教师用图示引导学生运用含有will的各个句型——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其问答、特殊疑问句等,归类谈论未来的各个方面(见图1)。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谈论中复习了语法知识。但是,教师在此不点明语法,只是进行渗透。之后,让学生进行同伴问答,在问答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句型的总结。教师采用了归纳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该语法的内涵,并逐渐明确了如何准确地运用该语法,少了空洞的规则讲解。

五、依托图示给活动一个支架

顾名思义,图示是以图形、图像、图片或关键词等构成的图文式样来表示你想表达的思想的精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图示的方法能够使隐性的思维过程显性化,给学生的思考搭好一个支架,让他们的思考有所指向,也更富有逻辑性。图示使科学知识形象化,抽象理论具体化,零碎知识系统化,既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又可以清晰地呈现所学知识,是一种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高效的教学方法。语法课的话题多样、知识点零散,若依托图示进行语法教学的活动设计,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楼玲霞老师的课,就多处利用生动的图示进行话题阐述和语言运用。

如图2,楼老师在课开始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创设情境,通过提问分层输入目标语(will do, there will be),同时以男女生竞赛为刺激手段,引导学生运用目标语,积极输出。再如图3所示,楼老师在这节课的最后设计了一个groupwork,要求学生Discuss with group members about what our city in the future will be like. Then describe it to the class.学生根据图示有话可讲,并且可以讲得很有条理,同时又很好地运用了本节课的语法。这样的活动融语法和话题为一体,依托图示给学生搭好表达的支架,从而高效地帮助学生运用语言。

综上所述,语法教学要在关注“学生和学生的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形式、意义和理解运用展开,让学生在恰当的语境中反复体验和运用语言并在此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感知语言的规律性。教师在设计相关活动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感悟、想象和探索主动获得语法知识,并借助语境进行大量的有意义的言语训练,实现语言知识运用的自动化,从而提升语用能力。

叶飞老师在课中设计了一条很好的任务链:从理解层次(单词、句型)到巩固层次(机械对话操练)再到交际层次(拓展会话),几个任务的难度不断提升,并且后面的任务都是建立在之前任务的基础之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具有统一的目标指向。从词到句再到会话,而且会话也是从师生问答到生生对话,再到小组多人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既符合他们的认知过程,又步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叶老师结合话题,从为John准备生日过渡到为自己,再到为父母,谈论了对生日晚宴上食物的喜好,涉及内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将抽象的语法融入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使所学的语法规则在真实交际中得到运用,从而达到内化规则和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使课堂的构建更加立体和丰满。

四、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法

英语语法种类繁多,其本身也比较枯燥,学生从中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因而语法学习常常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语法教学的真谛是让学生能结合实际运用语法进行交际。所以运用才是学习语法或语言的根本。

胡华凤老师的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在用中学”的理念,在学生的实际运用中,让学生自己感悟语法,之后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其用法和规则。教师用图示引导学生运用含有will的各个句型——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其问答、特殊疑问句等,归类谈论未来的各个方面(见图1)。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谈论中复习了语法知识。但是,教师在此不点明语法,只是进行渗透。之后,让学生进行同伴问答,在问答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句型的总结。教师采用了归纳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该语法的内涵,并逐渐明确了如何准确地运用该语法,少了空洞的规则讲解。

五、依托图示给活动一个支架

顾名思义,图示是以图形、图像、图片或关键词等构成的图文式样来表示你想表达的思想的精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图示的方法能够使隐性的思维过程显性化,给学生的思考搭好一个支架,让他们的思考有所指向,也更富有逻辑性。图示使科学知识形象化,抽象理论具体化,零碎知识系统化,既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又可以清晰地呈现所学知识,是一种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高效的教学方法。语法课的话题多样、知识点零散,若依托图示进行语法教学的活动设计,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楼玲霞老师的课,就多处利用生动的图示进行话题阐述和语言运用。

如图2,楼老师在课开始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创设情境,通过提问分层输入目标语(will do, there will be),同时以男女生竞赛为刺激手段,引导学生运用目标语,积极输出。再如图3所示,楼老师在这节课的最后设计了一个groupwork,要求学生Discuss with group members about what our city in the future will be like. Then describe it to the class.学生根据图示有话可讲,并且可以讲得很有条理,同时又很好地运用了本节课的语法。这样的活动融语法和话题为一体,依托图示给学生搭好表达的支架,从而高效地帮助学生运用语言。

4.有效设计数学教学活动 篇四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小学 杨滢

【摘要】: 随着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大部分英语教师积极尝试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在一些公开教学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却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设计;组织

一、活动形式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新课程倡导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张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 学生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堂活动应有利于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如果教学活动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有趣的教学活动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表示颜色的单词时,教师可以设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的活动,以复习和巩固单词red,yellow,green。全班学生站起来做小司机,根据教师所说的三种颜色,作出停车、开车或等待的动作;做错的学生坐下,经过多个回合后,仍然站着的学生被评为合格“小司机”。此活动既能帮助学生掌握这三个单词,又能使他们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可见,将教学内容融人到教学活动之中,使每个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才有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活动设计始终贯穿交际性原则

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课是一种“技能”是一项“活动”。课堂上教师要精讲多练,让孩子学会用英语轻松交谈,实现教学过程交际化。学生只有时时处在“学英语”的环境中,才能更快的掌握好运用英语这项基本技能。教学实践证明,形式多样且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对激发课堂活力,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课堂上要尽量鼓励学生多说,多和周围的同学交流;其次从平时的称呼和打招呼用语入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张嘴说英语。同时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在导入环节,侧重运用不同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如歌曲、图片、小故事或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 free talk。在新知呈现环节,通过创设情景引出主句型,让学生初步感知并进行趣味操练。在巩固练习环节,通过多种形式读对话,分角色表演对话达到语言实践的目的。在拓展运用环节,让学生自由组合创编新的对话。尽量以日常的交际用语方式,让学生大量的参与操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将所学内容转化成自己的。

三、活动要尽量真实,要体现开放性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问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PEP)四年级上册Unit4My home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设计自己的理想之家,并画出自己所设计的房间简图,然后用英语标出各个房间以及房间内物品的名称,并用英语作简单的介绍,课后写一篇介绍自己房间的小短文。由于活动内容和形式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富有挑战性,所以学生兴趣盎然,设计出的房间形式各异。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但复习了描述房间和家具的有关单词,而且在交流中还运用了“There is/are...” 等句型。个别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把课外学 到的词句也用到了课堂,各个层面的学生都 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如PEP 四年级上册 Unit 3 My Friends课前 Sing a song.T: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在歌声中进入英语课堂学习,轻松愉快。)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和 Greeting 与学生交朋友,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带领全部挥挥手,拍拍手,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学了 friends,明确了主题。还可以Say and draw,如:I have a friend.He/She has„„

四、活动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言源于生活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引言,它在告诉我们: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既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必须与生活结合,必须为生活服务。目前小学英语教材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方式,如打电话、买东西、问路、看病等,教师不可能将真实的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却能模仿真实的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和理解对话内容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了 hobby 这一块内容及 What’s your hobby? What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等句型结构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出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自由的用所学的任何内容,发挥想象和自主性,自由的发问,让该同学给予回答,教师只在旁边做评价和指导。再如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2 My family学习了家庭成员后,让学生制作自己的 family tree,填上英文名称,年龄,职业,爱好等,在课堂上进行对话操练并描述家庭成员。在安排活动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思考、交流、合作、评议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积极尝试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在一些公开教学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却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课堂的时间是相当紧张的,让学生进行这种形式的活动,必须掌握好一个度,以总体时间不致影响课堂上将呈现的主体内容为限。如果时间花得过多,学生的思维过于发散,这势必影响教学目标的呈现与实施。因而,根据我校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设计任务单,就是在上每节新课前一天发给学生预习单,给学生规定一些主题,以此为原点发散出去,让学生预先去收集信息和思考问题,并预设其他人可能的提问作好准备,这样就把对话延伸到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中,这正是英语课堂教学一个目标的体现。

五、活动设计提倡合作学习

在小学英语课堂最常用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内容或阶段采取不同的分组类型。对话教学中常用的主要是两人一组(pair work)和四人小组(group work)。在操练和拓展环节,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分组朗读对话掌握重点句型,创编新对话达到操练和语言转化输出的目的。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册Unit4 At the farm B部分的对话时,在巩固练习阶段,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对话,学生兴致盎然,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然后再拓展应用环节,用提前准备好的农场图,和同桌创编新对话,学生们互相帮助,学习氛围非常好,这样的课堂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体验。

5.有效设计数学教学活动 篇五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就应在课前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发现和探究,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组织并开展活动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如何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听了这次晋江市举行的研讨课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就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恰当、实际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做到意思明确,还要符合课改的精神和要求;不仅要涉及知识目标,还要涉及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具有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和安排的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每个活动都应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导向。教师要思考和明确设计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通过活动是否能达成教学目标,活动与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是否相关,活动是否必要,活动是否体现了教育价值等。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生成的新目标也应以预设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因此,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应在教学目标的调控下进行。

二、培养兴趣是有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小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有新颖感出于好奇,兴趣盎然。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年级的升高,内容难度的加大,学习的兴趣就会逐渐降低,有的甚至会产生畏惧感。因而,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生具有好动、对新鲜事物易感兴趣。因此,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形式多样,如对话、唱歌、叙述、演示、游戏、小制作、全身反应法、chant等,让学生的眼、耳、口和四肢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2、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活动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表明,学生对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并有强烈的参与欲望。教师要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信息,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活动,力图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同时让学生享受在用中学英语和在学中用英语的喜悦。如在教学《A new house》一课后,我让学生设计了自己的理想之家,画室内房间图,然后用英语标出图中物品的名称,并用英语作简单的介绍,课后写成小短文。由于活动内容和形式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又富有挑战性,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他们发挥了丰富的想像力,设计出的房子五花八门,有古典式的、现代式的„„甚至还有地下室。学生富有个性化的作品展示,再加上完整、流畅、正确的解说,把课堂活动推向了高潮。最后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建筑设计师和最佳解说员。同时还趁机进行了思想教育:只要大家坚持不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老师相信你们都有可能成为将来的建筑设计师。

3、活动要结合学生的现有认识水平。小学生认识水平尚处在低级阶段,因此,设计的语言活动的难度既不能过难,又不能太易。活动太难,会挫伤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太易,会降低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

英语课程指出活动要面向全体,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心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课堂教学要使每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到游戏活动中的机会,那是少之又少的。但只有在活动中亲身经历和体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实和有效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力求保证使全体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参与的目标。如我在教学生做“武松打虎”游戏时,我把所学的单词卡片贴到黑板上,把全班分为四组,每组每次出一名“武松”参赛,由教师或同学发命令任意说出卡片中的一个单词,“武松”手持充气锤迅速敲击相应图片,同时大声说出单词,六个单词为一组图片,瞧得快,说得好的,累积分数多的那一组获胜。这样的游戏活动吸引了全体学生始终关注,未能上台的学生,该游戏同样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在思维上得到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6.有效设计数学教学活动 篇六

通过对“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有效性分析”的学习,我收 获很大。

陈老师系统地总结归纳了教学活动包含的八大要素即

(一)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活动所侧重训练的某一项或某几项技能

(三)Level :活动的难度

(四)活动所涉及的材料

(五)指活动的程序和内容

(六)参与活动的人员和安排

(七)评价与反馈的手段和形式

(八)活动的修改和调整,我想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会先更全面地考虑这些要素。

另外,陈老师所讲的关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经常会遇到相类似的问题,如:自己认为教学活动设计得挺好了,可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出现了意外的问题。对话操练时,由于部分学生跟不上,自己又得花很多时间去引导或再示范。也许自己对学生的具体水平没考虑好,或是目标设置不太明确吧,教学内容就难完成。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备好教材,更要备好学生,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自身应激能力,懂得对教学活动进行适时的修改或调整,那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

好的课程导入可以把外语学习带人新的意境之中,变单纯的机械模仿活动为高级的思维活动,变消极的学习为主动积极的学习,使外语学习成为一种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一次精心设计的导人既可以大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恰到好处地选择突破口导人课程学习,不仅能带领学生渐入佳境,还能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进行导入采用学生谈话、活动,演讲、表演等方式进行课程导人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可使学生由听众变成实践的参与者——活动的主体,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兴趣,消除胆怯心理,既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提高了进行交流的能力,这样的导人有更强的感染力,可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1、自由谈话式导入 学生可以一对一,也可以几个人就某个情境进行对话,如问路、打电话、就餐等。还可以就某个专题进行讨论,可各自发表意见,也可进行小组汇报或总结。谈话的内容很丰富,可以谈论天气、热点新闻话题、日常生活、电影电视节目等。凡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谈,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适时地引入主题,导入新课。

2、活动导入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同桌活动,互相邀请对方参加某项活动,提供帮助等。或是3—4人一组就某一话题进行小组活动,还可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收集信息,完成交际任务。这样既可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又为教师的课程导人增加了更多的素材。

3、演讲导入

教师可让一位学生上台进行3分钟演讲,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演讲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成绩滞后的学生可让其进行课文复述;程度中等的学生可让其将要学的主题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进行演讲;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可作即兴演讲。教师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安排,确定演讲的人员及主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同时又可作为一节课的导人。

4、角色扮演导入

教师可让学生运用新、旧语言知识,通过情境创设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还可把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改成简单易懂的剧本,并加以简单的排练,在上课时进行表演。让学生各自扮演剧本中的角色,不仅可使学生事先就对课文有了充分的了解,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教师也能够充分地利用表演导人新课。以教师的活动为中心进行导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课程的设计者、学习目标的引导者和学习群体的协作者,教师可以创设丰富的阅读情境,利用各种方式,合理、巧妙地导入新课。

1、联想导入

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展望式问题,启动学生的联想思维,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教师要善于以问题为载体,以联想思维训练为主线来组织教学。

2、设置问题导入

教师可在进入新课之前,从不同角度直接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这种提问法可以把学生迅速带人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谈。

3、直接破题导入

对于学生所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直接破题而人,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利用文中插图或实物等进行导入

在每一篇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文章中,都配有与课文相关的插图,令学生在未学习课文之前对课文就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对形象的插图进行描述和讨论,就可以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对于另一些课文,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物导入新课。利用这些方法,能使学生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

5、利用背景知识导人

要学习、理解某个外语句子或语篇,如果学习者不仅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还对所学文字的内容、专业背景较为熟悉,那么掌握这个外语句子或语篇就会事半功倍。对于这些历史题材或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专业背景的课文,教师应该事先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各种参考资料、工具书或上网找到相关的背景知识。可采用介绍作者、时代、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讨论课文发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专业背景等途径,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为导人课文作了很好的准备。

6、利用各种电教媒体进行导入

随看科学的进步,各种教学设施如电脑、投影仪、VCD、录音机等相继进入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导入,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更形象化、直观化,还能使其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优化课堂结构,加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效率,改善课堂效果。总之,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题选择使用不同的导人手段。而不管使用怎样的导人方法,都应以学生能更好地参加课堂教学和理解所学知识为中心。此外,导入要有很强的目的性、相关性、趣味性和启发性,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进入学习。课程导入应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加大英语信息的输入量。合理的课程导入,可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融为一体,恰到好处地表现教学内容,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合作学习,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 “ 后进生 ” 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合作学习的乐趣。要保持学生的高度学习积极性,否则就只是好学生的天下,大部分的学生不再参与学习,成了无效小组学习,课堂效果差,教学效率低。

7.有效设计数学教学活动 篇七

另外, 中职英语教学中普遍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 “教师讲, 学生听”、“老师问, 学生答”, 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停留在“课本+粉笔+黑板”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上。教师以讲解课文、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 难以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长期以来, 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了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 制约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因此, 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低下, 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单一, 给中职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所以, 笔者认为在中职学校开展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已经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前提下, 切实有效地开展中职英语教学活动, 合理设计合作学习活动任务及评价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1合理设计合作学习活动

1.1设计合作学习活动的主题

设计活动的主题应该考虑其趣味性和拓展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 所选主题应是学生很感兴趣并乐意参与的。本校使用的教材为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英语》中职教材第二册。此教材为2006年新版教材, 在编写上充分考虑到了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 尽量选取了贴近当今学生生活且能够激发青年学生兴趣的题材, 如家庭、朋友、校园生活、音乐、体育、健美、电影、电视、饮食文化、旅游、环保、成功与失败等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同时, 新教材以任务为模式组织教学内容, 提供了许多真实的情景, 适合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 共同达成学习目标。

一般来说, 笔者选择的就是教材中各个单元的主题, 如:教材中的Unit10 The Olympic Games, 其中出现的如体育明星、奥运会历史、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等听力, 口语以及阅读、写作材料都是学生非常熟悉和感兴趣的, 课外也可以找到许多相关资料作为补充, 从而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有时会碰到某个主题或教材提供的学习任务本身不适合学生展开合作, 那么就要在原主题的基础上设计出有创新而且值得开展的学习任务。如:此教材的Unit14 Education阅读部分第二篇阅读材料How to relieve tension before the test day (《如何考前放松》, 笔者认为此话题不适合即将进入第三年实习的二年级中职生的实际情况, 所以, 笔者通过和学生们一起讨论, 把此部分的合作学习任务定为The learning habits vocational students should develop in life (《中职生在人生中应形成的学习习惯》) 。

1.2设计合作学习活动的任务

本校班级使用的教材是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 展开听、说、读、写四个模块的训练, 每个模块都有明确具体的任务, 这样使合作学习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在实际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中, 笔者发现若把一个单元的四个模块都设计成合作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完成, 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倦感, 而且会严重拖延教学进度。

为了更科学地开展合作学习, 笔者对各个单元的四个模块进行认真研究设计, 使每个单元的某模块的学习突出合作性。如教材Unit11 The Internet (网络) , 笔者突出的是Speaking模块, 根据教材所给的一个简短的关于利用QQ聊天的简短对话, 把学习任务拓展成A debate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bout students’surfi ng on the Internet (《学生上网利与弊的辩论》) , 通过小组的通力合作和精心的准备, 辩论很精彩, 也让学生明白了网络是把双刃剑, 要利用网络来发展自己, 而不是迷失在网络中。再如Unit 12 Great men and women (伟人) , 笔者突出的是Reading模块, 阅读材料A little man with great ideas (《身材矮小, 思想伟大》介绍了邓小平同志, 笔者把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放在合作预习和阅读上。合作预习任务为:让小组为单位, 通过访谈身边人, 网络资源等各种途径, 使邓小平形象更丰满, 加深对他的印象。合作阅读任务: (1) 完成阅读材料后给的任务, 先自行阅读, 再组内讨论, 最后形成小组结论, 并向全班报告进行组间交流; (2) 以小组为单位, 结合任务3和预习材料, 进一步了解世人对邓小平的看法, 领略伟人的风采, 讨论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1.3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

学习记录表不仅使小组活动有过程也可以有结果, 利于结论展示和报告的形成, 同时也便于教师或同学评价小组活动的进程或结果。

2 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评价方式

评价作为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小组合作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评价方式采取参与和合作, 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相结合、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 重视综合评价等评价方式, 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的整体性和开放性, 使合作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有激励和促进功能。笔者采取的评价方式有学生个人合作学习能力评价表、调查问卷、小组学习评价表。根据各项指标评价的结果, 由笔者形成最终学生合作学习评价, 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纳入到学生期末总评成绩中。

(备注:组评分为小组其他成员评分的平均分;评价的内容填“优”、“良”、“中”、“再努力”, 相应的分值为4、3、2、1。)

小组编号:时间:

(备注:成果展示评价可以参考小组学习记录表。评价的内容填“优”、“良”、“中”、“再努力”, 相应的分值为4、3、2、1。)

笔者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证明, 在中职学校开展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它有助于中职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能培养中职生的合作精神和现代人所必须具有的素质, 使中职生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并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 合作学习活动任务及评价方式的合理设计是切实有效地开展中职英语教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广州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原理和方法[M].2003.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 2002 (2) .

8.有效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阅读教学 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随着英语教学界许多一线教师对阅读教学研究的深入,阅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阅读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三段式”阅读教学(读前、读中和读后)已被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但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究竟该做什么,怎样做,十分关键。笔者就近年来参与的校本听课活动和名师展示活动的听课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经过深入思考,对阅读教学活动设计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上好一节高效的阅读课,活动设计前,教师应用理性的态度考虑阅读教学步骤的设计与实施。一方面要仔细研读阅读文本,教师对文本材料的每一个字都能深入琢磨之后,才能备出一堂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课。另一方面要关注学情的分析,仔细研读学生,学生是教学内容接受的主体,即便是最精心的课堂设计,如果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差甚远,也会味同嚼蜡。教师在对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认真分析之后,才能上出一堂师生互动精彩纷呈的课。第三,教师须理性转变自己的角色。除了要站在活动设计者和实施者的角度来考虑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要从一个活动评价者的角度来考虑活动的有效性,以客观的态度来定位教学中教师自我使命和自我角色。有了以上的前提,才可使得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成为可能。

一、科学设计读前活动

科学合理的读前活动设计是有效实施读后输出活动的基本前提。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关注以下内容;

1.合理的时间安排。阅读活动前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对文本主题初步感知并产生兴趣;二是通过读前活动的进行,自然过渡到目标文章的阅读当中。因此,教师读前活动的设计应积极创设学生参与活动的条件和课堂氛围,给予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 和主题指向。但是,教师需要对这一活动的时间加以一定的控制,太多读前的导入必然会导致下一阶段即读中活动的过程缺省,从而导致文本解读不到位,学生语言输入量不足,进而影响语言输出的质量。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应关注各阶段的时间合理的分配,确保在读中环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仔细研读课文,在最后的综合性语言输出环节有足够的时间来展开思维拓展和话题交流。

2.活动形式的选择。读前活动设计目的在于调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能力,鼓励学生表达、交流阅读体验,为接下去课堂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做好情感和知识上的铺垫。据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话题或主题,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如:

(1)向学生提问一些背景或与阅读材料相关的问题;

(2)利用PPT展示图片、阅读文章的标题或问题来帮助学生预测阅读的文章的内容;

(3)播放一段与阅读文章主题相关的录像,同时呈现一些关键的单词或短语;

(4)自然而轻松地与学生谈论和阅读文本主题相关的话题;

(5)通过不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些线索,帮助学生找出阅读文本的细节;

(6)与学生分享自己和阅读主题有关的故事或经历,并感知他们的反馈信息。

活动形式的选择可以多种多样,但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一定要保持与学生的交流状态,而不应该是知识的灌输状态,否则在接下去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必定会处于比较压抑的状态,难以调整到最佳状态。

3.设计全方位的阅读活动。阅读的目标是多维度的,学生不仅要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积累观点,感悟文化,体验情感,更需的要通过阅读来学习语言。因此,读前活动的设计需要教师全方位的思考,不仅要关注词汇,注重阅读词汇障碍的清除,而且要考虑文本内容和背景知识有可能对学生造成的阅读语言输入过程中的理解障碍。列如,对于阅读材料本身篇幅较长、理解段落大意及文章主题有困难的文章而言,提取文中学生难理解段落中的要点进行设计,读前的活动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框定阅读文章中的核心词汇。课堂实践表明,在阅读后期综合性语言输出活动中,学生的讨论或展示较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学生用的还是新课前或是平时使用的词汇和语言结构。这是因为教师在阅读课的目标设计时,对需要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所应掌握和运用的核心词汇或目标词汇缺乏明确的界定,教师导入过程用词的随意性更是使有效地语言输入失去了一个良机。但如果教师能事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框定本节课学生阅读语言输出活动中所需要用到的一些核心词汇,以此为目标,教师会自觉强化各个语言输入环节,包括导入环节、设计过程中的主题词汇意识,从而为最终的语言输出不断搭建语言的支架,提高语言输出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强化语言输入的读中活动

学生在读中活动的语言输入是其有效读后输出活动的基本保障。教师所设计的读中活动应有下列引领作用:

1.引导学生把握不同的文本特征。教师读中活动的设计应该层层递进,这是语言输入过程中促进语言输入输入环节的最佳途径。为此,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阅读策略,提高学生获取和提炼信息的能力。阅读策略,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内容和阅读目的,有选择地灵活使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因此,阅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不同的文体特征、阅读特点和阅读策略。例如,在处理一篇记叙文体的文章时,教师应该在第一遍略读前就引导学生快速寻找记叙文的主线: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线索,一般来说,文章的背景知识往往可以从文章的第一段找到。这种文体特征的引导,可为第一步的浅层阅读指明方向,提高学生语言输入的有效性。

2.帮助分析概括阅读材料的篇章结构。实践证明,有效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有效的略读法和精读法的结合。如果教师在第一遍阅读教学中就过分关注细节内容的分析梳理,就会使学生“见树不见林”,不利于其从整体来把握文本的篇章结构。有效的略读过程除了教师对文章文体特征指导以外,还应该帮助学生熟悉各类常见文章类型的典型组织模式,认识文章常见的衔接和连贯的手段,把握文章内各段落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认识、解读文章的组织模式,使学生在首遍阅读时就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文章所传递的信息。

3.反复解读阅读材料的内容。研究表明,影响读后活动语言输出效果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往往是文本解读过程的粗糙或阅读过程的缺失。阅读过程中,如果教师在没有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加工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其他语言拓展活动,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很难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和话题观点进行有效地表达。因此,教师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本解读的反复性。例如,针对文章脉络较容易的课文时,教师在解读每一段阅读内容时,可以遵循“把握细节内容——回复阅读,关注典型语句结构的剖析和理解——根据上下文解读语句隐含意——回顾总结细节间的逻辑关系,概括出段落大意”的顺序来处理文本信息。对某几个段落如此反复的三至四次的解读,帮助学生从段着手,深入词、句、句群,关注语言的新现象,再回归全段的中心,语言输入相对就会充分有效,同时为后续环节中学生能够创造性运用新语言做好了铺垫。

4.设计多样性、层次性和思维性的读中活动。很多英语教师都意识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并不体现在任务个数的多少,蜻蜓点水或走马观花式的任务看上去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能力最终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读中教师活动的设计是否具有灵活性、活动难度是否具有层次性以及活动中学生思维方向,都是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同学间的相互质疑,同伴的相互交流,全班的共同思考以及个体的独立思维。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可以帮助教师改变常见的“教师单向提问”的单一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同时,每一个读中活动的设计都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原则,从易到难,推动课文理解向纵深发展,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一步一步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和观点。针对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设计一定数量的概括性和开放性的任务,提高思维的层次,做到“基于课文,高于课文,跳出课文,最终回归课文”。

三、综合考虑设计高质量语言输出的读后活动

教师对读后活动设计的全方位考虑可以说是高质量语言输出的根本保证

1.读后活动的设计要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教师设计的读后语言输出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其原因在于活动设计的难度欠适中。任务太容易让学生无话可说,任务太难则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保持沉默不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重新定位活动的难易度。激发不同层次的的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内在动力。如,教师可以降低活动的难度,将任务设计成半开放的问题讨论形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之后用口头表达,不限回答的形式和字数,而不是直接设计为拓展写作。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教师的作用就是就是将学生的表达略作改进后,呈现板书,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自动接收最佳的语言表达方式。

2.读后活动的设计要与阅读主题相关。读后阶段语言输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对阅读内容的巩固和深化,是材料内容融入到学生的语言学习的图式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其他技能。因此读后语言输出的第一要素就是要紧扣阅读的话题,其次才是讨论主题对于学生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程度。否则脱离课堂主线的读后活动便是无效的行为。

3.设计能够巩固阅读材料中核心话题词汇和语言结构的读后活动。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往往是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中可以借鉴的最佳素材。教师在通过与学生共同细读文章,仔细分析文中的语言现象之后,就可以要求学生将课堂中所积累的词、短语和句子、段落信息充分运用到后续的语言输出活动中。也就是说,输出活动需要以巩固运用阅读材料中的核心词汇和语言结构为中心,再结合一定的情景和任务,进行语言在特定语境之中的模仿应用。为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要力求核心词汇的框定,在相关的语言输出活动前“突显”和“重复”文本的核心词汇或语言结构。以便帮助学生及时整合新旧知识,并有效地将其运用到新的任务情境中。

当然,阅读材料中可以挖掘的除了与话题相关的核心词汇的表达与句子结构以外,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的还有与话题相关的语篇结构、文体特征等写作成分。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有效输入,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体会如何围绕话题去选择和组织写作材料,如何围绕话题去构建语篇,也就是基于课文阅读基础上的重构型语言输出活动,当然也是难度较大的一类活动。

总之,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活动时,应意识到每一个环节都将对后续的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与实施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全方位考虑,设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具体问题和任务,帮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水平,最终完成基于阅读文章主题的知识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陈玉平.优化读后活动的方法与设计读后活动的原则[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8(12).

[2]戴军熔.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05).

[3]潘爱梅.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后任务有效性的策略[J].中小学英语.2010.

[4]王媛.有效阅读教学设计实例解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08).

上一篇:如何顺利度过试用期下一篇:鲁迅博物馆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