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典型材料文档

2024-10-06

社区矫正典型材料文档(共10篇)(共10篇)

1.社区矫正典型材料文档 篇一

怀 安 司 法 所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材料

怀安乡社区矫正工作在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司法局强有力的指导下,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社区矫正工作立足怀安乡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狠抓措施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全乡共有矫正服刑人员五名,接管的社区矫正对象未出现一例漏管,脱管现象。现工作情况如下:

一、矫正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构建健全机制,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进行。

1、建立完善领导组织机构、落实经费保障。我乡社区矫正工作小组由乡武装部长李作文任组长,司法所长张文兴任副组长,保障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

2、组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怀安乡社区矫正工作小组成员由司法所人员、派出所管辖民警、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工作志愿者组成。在交接工作第一天建立了社区矫正志愿者,并签定《社区矫正志愿者协议书》。从而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有效平台。

3、建交分工负责的协作机制。

今年1月4日怀安乡召开了社区矫正动员大会,在会议上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义务并要求7个村委会中明确村支

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一名工作人员为社区矫正联络员,负责协调处理涉及单位、本部门的社区矫正相关事宜。各成员单位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密切配合,相互协作,积极发挥职能优势,有效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二)构建平台,严格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科学规范运行。

1、怀安司法所设置了专门的社区矫正办公室,为矫正对象开展学习、谈心、汇报思想情况等活动提供了固定的场所,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2、建立公益劳动基地。

为加强全乡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劳动改造和监督管理,用真挚爱心提高矫正服刑人员的悔罪意识、责任意识及法律意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怀安司法所和相关劳动基地签订了《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协议书》;同时组织我乡5名社区矫正对象到公益劳动基地劳动。对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都由司法所对矫正对象的劳动情况进行记录,统一考察。

4、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

制定完善了社区矫正工作制度、接收登记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培训制度、会议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依法矫正。在此基础上,又重点加强了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结合社区矫正工作行为,建立

了请示报告制度。二是建立了信息宣传、统计等制度,并定期向区矫正办上报各项信息和数据。三是建立了请销假、谈话制度,对请销假的矫正人员要求到司法所报到请、销假。

5、规范工作流程。

认真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社区矫正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怀安司法所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矫正对象进入社区矫正环节后,我们都要进行调查和走访,全面掌握其基本情况,制定《矫正个案》,逐人建立档案;为每名矫正对象确定1名工作人员和2-3名志愿者组成帮教小组,负责全程监督、教育、管理;要求矫正对象每周进行口头或电话汇报、每月进行书面汇报,并坚持做到‘‘六个必须’’,即矫正工作初期必须与矫正对象见一次面、必须进行一次谈话、必须建立一份档案、重大节假日必须上门走访、矫正对象思想波动时必须过问、矫正对象本人及家庭出现困难时必须在政策范围内帮困解难。尤其是在与矫正对象第一次见面时,当面向其宣读《社区矫正宣告书》,由矫正对象签订《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牢固树立和强化其服刑意识。这个工作程序的规范不但强化了矫正对象遵纪守法的意识,也让我所接管的矫正对象中未出现一例漏管、脱管,使我所的矫正对象管得住、管得牢。

6、实施人性化改造,提高矫正质量。

为了让矫正对象感受到自由和不自由之间的差距,我们

今年主要采取电话交谈、家庭走访、个别谈话、感化心灵等方式对矫正对象进行人性化的挽救。

二、存在的问题:

1社区矫正的工作现试点阶段,立法的相对滞后给社区矫正存在执行主体问题,使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有一定的难度。

2在试点阶段虽然有其他地区的先行经验可以借鉴,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没有任何成规可以直接套用,还必须根据自身情况逐步摸索,各种难以预计的问题和困难的出现在所难免。

4社区矫正工作对我司法所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稳妥展开,这就需要在区局的统筹安排下,进一步增强管理力量,相互交流心得,形成齐心协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以此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三、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若干建议:

今年将针对薄弱环节不断整改,并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矫正对象个人档案;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三、充实工作队伍,搞好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培训;

四、是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思考、研究社区矫正工作,将社区矫正工作推上新台阶。

在矫正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感染性,为矫正

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分类管理,突出针对性,为每位矫正对象制定不同的个案;坚持攻心教育,突出有效性,做到以矫正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入心入脑,使社区矫正对象人在村组、改造在村组、劳动在村组,最终达到使社区矫正对象在社会上重新做人的社会目的。

凉州司法局怀安司法所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2.XX社区矫正典型案例分析 篇二

一 关系的建立阶段

(一)基本资料

姓名:XX

性别:男民族:汉文化程度:小学

出生年月:1971年12月婚姻状况:离异

家庭地址: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德孝路91号附24号

犯罪及处罚情况:2011年9月22日,被告人XX和被害人廖某在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花行街东美皮鞋城门口从口角纠纷发展为相互推攘,后被告人XX用随身携带的一把折叠刀刺伤被害人廖某的腹部。经法医鉴定:被害人廖某所受伤害为重伤、九级伤残。经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XX被判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二)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

XX离异,女儿XX,在德阳打工。XX现单独居住生活。

2.生活经历:

XX家住农村,2011年XX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三年。

二 矫正对象问题研究与诊断

(一)对象的性格:

XX的性格内向,不善交友,平时闷声不响,但易急躁,鲁莽,行事草率。他平时的所思所想不外露,别人看不出,也掌握不了。因此,XX案发时人们感到很突然。

(二)对象的心理:

XX犯罪已受到法律制裁,长期的狱中生活使本就内向的XX越发趋于沉闷。回来后,自认低人一等的XX所想所思羞于向亲朋故友交流。甚至也不向自家兄弟吐露半句。自卑感与日俱增,心态已不正常。

(三)对象的生活处境:

XX回来后,很快到镇派出所和司法所报到。就目前而言,XX经济上还有一些问题要帮助解决:一是在5.12特大地震后,自己家的住房已经成为危房,不能居住。二是XX无专业技能,且文化知识又低,缺乏竞争能力,找工作比较困难,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

三 社区矫正过程

(一)认知与领悟:

化解相关疑虑,接受社区矫正。通过与XX的倾心交谈及实际行动,让XX感觉工作者是真心帮助他的,能够理解他的处境,他的行为,他的压力和痛苦。从而获得XX的信任,打开心结,接受社区矫正和工作者的帮助。

(二)由针对性地对XX提供生产生活帮助:

XX犯罪文化低下,知识贫乏,以及他本人的内向型性格,又没有什么技术,造成他找工作比较困难。司法所先帮

助其找一个力所能及的工作,或者让其参加当地政府主办的技能培训,找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由于XX原来的住房在地震中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镇司法所及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经过多方努力帮其找到了一套廉租房,XX对大家的帮助非常的感谢。

(三)加强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学习。

司法所每月组织学习或将法律条款发放给其自学,每次学习时间4小时以上,着重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进行跟踪服务,动态管理,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修正方案,制定措施,因势利导。

(四)参加公益劳动:

积极融入社会。安排XX参加公益劳动和各种集体活动,创造各种机会鼓励XX与他人接触,减小其与他人相处的戒心,能够以正常人健康的心态融入社会。

(五)子女介入,亲情感化,攻心为上:

XX一直对子女痛爱有加,针对这一情况对XX实施心里战术,用亲情来感化,定能收到成效。

3.社区矫正会议讲话材料 篇三

今天召开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会议,标志着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市全面展开。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市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司法局讲两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贯彻落实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体现,是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司法行政机关将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一是明确社区矫正工作是党和政府赋予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新职能。我们将切实履行好新职能,依法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教育改造,把社区矫正工作作为提升刑罚执行能力水平、检验刑罚效果的重要平台。二是社区矫正工作这项新任务为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社会创造了新契机。市司法局将与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监督和教育改造,将社区矫正工作与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消除不和谐因素,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为创建“法治浏阳”和“平安浏阳”发挥职能作用。

二、明确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和要求落实到位

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监督和考核,并实施奖惩。二是通过组织社区矫正对象的学习、教育活动,对矫正对象进行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政策形势、行为规则教育;三是根据矫正对象的需要,结合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等,进行心理咨询引导,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四是根据矫正对象的身体、技能状况,采取适当形式安排一定时间的社会公益劳动,增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基层司法所要明确任务、理清思路,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和要求落实到位。

1、加强协调配合,全力抓好对象的交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十分重要。司法行政机关要主动加强与成员单位联系,共同协商、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合力保障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今年已纳入各级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马上面临上级对我市半年工作的考核抽检。所以,我们务必在6月10前完成第一批“人档齐全”对象的交接工作。司法所接收对象后,要迅速启动矫正执行流程,完善相关工作资料,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2、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市社区矫正办为了使基层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编印了《社区矫正工作手册》,请各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对照《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按照规定的资料送达、人员接收、登记建档、制定矫正个案、日常监管、考核奖惩等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严格抓好落实。同时,要建立工作例会、请示报告、档案管理、学习培训、检查监督等工作制度,保证社区矫正工作有序运行。

3、建立组织网络,提升整体素质。各乡镇、街道要迅速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矫正工作站。根据有关文件精神,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担任,工作站设在司法所,与司法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要建立社区矫正工作三支队伍,切实保障社区矫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一是要在司法员中明确社区矫正工作专干,建立社区矫正专职执法者队伍;二是严格审查把关,以村(社区)干部为基础建立有责任的社区矫正联络员队伍;三是根据工作需要,精心挑选善于开展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医生等社会热心人士,建立社区矫正社会志愿者队伍。社区矫正工作机构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使工作人员熟悉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熟练掌握社区矫正工作的程序、制度、方法和技能,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4、明确工作纪律,加强考评追责。市社区矫正办将进一步明确工作纪律,切实加强日常工作考评考核,定期组织对各乡镇、街道工作交接情况和工作进度进行督查。对交接过程中出现差错,导致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并造成一定后果的;对工作敷衍塞责,不积极主动,影响全市工作进度的,将及时向市委政法委报告,并予以通报。

同志们,社区矫正是一项新的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我们相信,有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有全体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市社区矫正工作一定会顺利推进,为维护我市社会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社区矫正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篇四

探索建立“三支队伍”,凸显政府与社会资源整合优势。一是建立以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为主体的刑罚执行队伍,承担刑罚执行职责。上海以“准矫正官”为标准,自上而下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较为过硬的社区矫正刑罚执行队伍。

二是建立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专业化帮教队伍,用帮教服务促进刑罚执行。充分运用社会管理理念,将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帮教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社团———“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组建起一支近500人的专业化社工队伍。其中57%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9.4%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62%具有社工师资格。

三是建立以社会帮教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工专业化帮教提供资源支持。建立了全国首个省级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逐步构建了遍及18个区县的志愿者组织网络,建立起一支包括心理学、法学、医学、教育学等多种专业人才及社会热心人士在内的近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并吸纳了400余家企业作为团体会员。目前,上海为每一位社区服刑人员成立一个由社工和志愿者参加的帮教小组,形成了立体帮教网络。

探索构建“三大支持系统”,凸显社区矫正开放性优势:

一是从关注民生的高度出发,着力构建社区服刑人员“生存支持系统”,保障社区服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有效预防其因生存问题而重新违法犯罪。XX年至XX年,上海共建成过渡性就业安置基地356个,累计成功推荐社区服刑人员就业2103人,组织参加技能培训1868人,帮助解决住房困难170人,助学复学362人,协助申请低保4045人,解决养老金278人,解决临时性补助3972人。

二是构建心理支持系统,重建融入社会的健康心理。努力为社区服刑人员构建“心理支持系统”,探索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三个层次的心理矫正模式。几年来,全市共建立93个“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工作室”,培养了127名社工心理咨询师,发展了282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组建了来自高等院校和专业机构的9名专家组成的心理矫正督导组,在全体社区服刑人员中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254次,对3045名心理异常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个案心理咨询,委托专业医疗机构对162名有严重心理疾患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心理治疗。

5.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事迹材料 篇五

分享

创新

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事迹材料

“三化”模式

矫正成效明显---安陆市司法局府城司法所矫正工作事迹 原创投稿

安陆市司法局府城司法所现有干警2人,辖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64人,累计解除社区矫正104人,目前在教60人,占安陆市社区矫正人员的总数的20%左右。两年来,府城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在府城办事处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衔接、健全制度、创新管理,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实践,府城办事处已逐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所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认真衔接,实现矫正工作程序化

为了彰显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严肃性,府城司法所制定了完整的矫正工作程序。矫正人员接收时有入矫宣告,解教时有解教宣告。每名矫正人员确立了专门的矫正小组,实施“一对一”教育矫正。2012年5月份开始,我们按照市司法局的要求,先行对矫正对象实行“两个评估”工作的探索,具体由司法所组织实施。即入矫初期危险可能性风险评估测量、矫正对象填写《自我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使司法所能综合掌握矫正对象对社会危害风险,推动矫正对象管理趋于科学化。严格分类管理措施进行分类管理,管理正规,效果明显。

二、健全制度,实现社区矫正运行规范化

在开展社区矫正这项工作中,逐步形成“五化”矫正工作法。一是资料登记规范化。二是矫正学习专题化。三是思想汇报制度化。四是社区服务特色化。按照“符合公共利益、便于监督管理、矫正对象力所能及”的原则,建立了社区服务基地,并设定具体工作岗位。五是帮困解难经常化。对矫正对象实行人性化教育管理,社区矫正工作者、志愿者通过每月上门走访,了解关心他们的实际生活,在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帮助解决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三、创新管理,实现社区矫正管理网格化

针对社区矫正人员数多,社区矫正专职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经司法所建议,市司法局批准,办事处支持下,在府城办事处将各社区的网格管理员纳入社区矫正工作者范筹。以社会网格化管理划分的网格为基础,作为社区矫正网格,网格员实行“一岗多责”,并将社区矫正网格员纳入矫正小组。同时,按照“网

免费

分享

创新

定格、格定责、责定人”的原则,对管理网络实行“五定”,即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职责、奖惩)、定权(权利)、定利(福利待遇)。通过建立管理网络,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在执法环节、方法载体、制度完善以及基础保障等方面向纵深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社区矫正工作网格化管理在市、乡镇社会管理综合治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纳入半年和全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内容同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综治考核指标体系。通过近一年的网格化管理试点,目前,我们辖区的社区矫正人员无一人重新犯罪是,管理效果明显。

6.社区矫正典型材料文档 篇六

李志中,男,回族,1968年5月出生,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本科文化程度,现任枹罕镇党委书记。

今年44岁的李志中,自二0一0年任枹罕镇党委书记以来,他和全镇干部群众一道艰苦创业,使枹罕镇呈现出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群众收入稳步增加、基层组织显著加强、社会秩序保持稳定、农村各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这些骄人业绩的背后,蕴含着一位党务工作者多少心酸苦甜的风雨历程,缀满了每一年沉甸甸的工作艰辛。

务实创新抓劳务

李志中同志自担任枹罕镇镇党委书记以来,始终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时刻不忘身为全镇领头雁的神圣职责与使命,胸怀群众冷暖,心系百姓安慰,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稳定时刻放在心上。两年来,他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通过多次召开致富能人座谈会,在认真分析镇情、村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劳务领域,建立劳务基地,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他积极行动起来,把扩大就业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采取召开会议、座谈讨论、书写标语、印发材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共书写固定性墙体标语295条,张贴宣传标语800多条,发放劳务指南、劳务信息等宣传材料2万多册。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实现了“外出一个,致富一家,外出一群,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目前,劳务领域拓展到兰州、青海、西藏、湖南、山东、湖南、四川等省市。输出劳动力从二0一0年的3700人(次)增加到现在的1.03万人(次),劳务收入从二0一0年的38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9700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5﹪以上。

全心全意增收入

“做乡镇党委书记,就要抓好一个乡镇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几件大事,苦出点名堂。”李志中常说这样的话,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这些话。

上任伊始,他就充分发挥自身政策理论水平高,学习钻研精神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工作作风认真扎实等优势,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集思广益,适时提出了“农业稳镇、劳务兴镇、畜牧富民、商贸活镇、依法治镇”的强镇富民路子,并持之以恒的狠抓落实。近几年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效,充分证明了他所提出的这一思路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前瞻性,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符合枹镇罕实际和发展要求,按照这一思路,在他的带领下,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苦抓实干,“四大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目前,输出劳动力1.03万人(次),劳务收入突破9700万元,全镇苗木种植面积达到0.35万亩,兴建了盛花养殖小区、俊华养殖小区、八坊清河源等养殖企业。

鞠躬尽瘁解难题

“基层工作不需要多少高谈阔论,要拿简单的道理说服人、实在的工作打动人”。这是李志中的一个工作体会。枹罕镇民族多,群众受教育程度低,矛盾纠纷频发,难缠的事务繁多。说实话,作为班长的李志中,一肩挑着全镇的“三农”问题,一肩挑着全镇的稳定问题,苦楚很多、压力很大。

几年来,在全镇的重点项目和亮点工程中,李志中多次联合城建、国土等部门领导深入调查研究,详细分析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的途径,他带领40多名镇村干部挨门逐户反复做工作,顺利解决了临大路改造,红水河改道等工程涉及的许多问题。镇村的脏乱差问题,也是李志中亲自深入村社,给村社干部定任务压担子,设置定点垃圾处理点等等,无不倾注李志中的心血。他知道,这些小事并不小,这些小事的细节决定着许多“大事”的成败。他的细致带动了大家,全镇的面貌在共同努力下逐渐靓丽起来。

拜家集改造中商户与地户矛盾频发。全镇每月要发生好几起,分管领导解决不了,往往交到李志中手里。只要他出面,事情总能得到解决。李志中说:“解决问题不能光靠‘一把手’的权威,还要找准症结,心贴心的交流,实打实的沟通,带着感情用好的方法办事。”说来容易做来难。解决一桩又一桩的难缠事,李志中付出的努力实在太多。

尽心竭力办实事

人活着,总要有理想,有追求。“一个共产党员要时时事事为党和人民利益奉献一切”,这就是李志中的理想和追求。

枹罕的畜牧养殖产业,一直牵动着李志中的心。两年来,他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草畜产业的目标,积极通过政策推动、能人带动,各类养殖专业户不断增加,已建成奶牛、肉牛、生猪等各类养殖小区11个,规模养殖场174个;规模养殖户242户;家庭零散养殖户达到3822户,全镇大型规模屠宰场14个,常年从事牛羊和肉品贩运的人员1450人。截止目前,在他的带领下,全镇羊饲养量达到12585只,牛饲养量达到6800头,猪饲养量3965头,鸡饲养量27890只。这一切都寄托着李志中的追求。

7.宏伟社区典型材料 篇七

小小楼栋长,幸福千万家

在我们宏伟社区,有一个叫何文玲的育龄妇女,是我社区北20号楼楼长,就像许多家庭一样,他们是一个三口之家,丈夫徐宪平1962年出生,高中毕业,现工作于沈四联合站,女儿徐瑾1987年出生,于2006年11月到丹东服兵役。何文玲任楼栋长已有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正像她本人所说的“没有太突出的事迹,只是一些小小的事情”,但我想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善、美。因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并不是每个人能想到和能做到的,下面我就把她的“小小”事迹,向大家介绍一下:

1、2006年10月份的一天晚上,20号楼二单元三楼大姨,突然心难受呼吸困难,儿子都上夜班,她家大叔很着急,出来找车,说去医院,正好被何文玲赶上,当时外面正下着雨,她回家拿把雨伞,并告诉家里人一声,就陪同去医院了,经医生检查,大姨脱离危险,晚上11点半回到家中,第二天,她又去看望大姨,大姨紧抓她的手说:“谢谢你啊小何,陪我们在医院呆到半夜。”何文玲说:“这没有什么,只要你没事就好,有什么事情只要我能办到我就尽力去做。”

2、在他们20号楼住的双职工和年龄大的老人很多,有时这些老人去市场买菜不方便,她就问问需要带点什么菜,然后一并买回来。年青的双职工都在一线上班,孩子上一年级放学后没有人接,就给她打电话让她给接孩子,并放到她家,等下班后再去接。像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可她每次都是热心帮忙。

3、她还在每个星期都把楼道内的卫生打扫一遍,同时也告诉他们每个单元的一楼住户,每天晚上8点钟以后把楼道门关上,防止外来人员进入,过春节的时候,她们单元十户人家,就有四户在这过年,其它的六户都回老家过年去了,他们都把钥匙放到她家,让她给浇水,看看门,都说跟你住在一个楼里我们都放心,可她却说:“这都是应该的,相互照顾,相互帮助是我本的人性格。

4、2007年正月十五,下了一场特大暴风雪,边出门走路都很困难,所以开始也就没有人打扫,她就带领他们楼的身体壮的退休老工人和闲着的人员及部分住户,借来扫雪工具用三天时间把楼前的积雪彻底清除。过路的人们走到他们楼前都说:“你们这栋楼的人心真齐,都不用铲车和环卫队打扫,给你们多少钱啊,何文玲就说:“干点活累不坏人的还当是锻炼身体,大伙方便自己也方便,一举两得吗!有的住户就说:“这都是何楼长领导的好,起了个榜样带头作用,我们这栋楼才团结呢。

5、在计划生育方面,这位好心楼长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帮助。(1)、计划生育工作大多是以宣传教育为主,我们在每个重大节日时都会做出各种计划生育宣传小报和传单由各楼栋长及计生协会会员到处粘贴及逐门逐户的送到居民手中,每次做这样的活动时她都是她带领大家认真完成,所以每次都有人调侃她说:“你是不是要到社区干计划生育啊?(2)、每次我们在组织学习各种计划生育知识时都会请她来参加,因为她家开小卖店,还有给居民免费送啤酒的业务,所以她对各个楼的情况比别人熟悉的多再加上她的热心及不怕苦的精神以致于我们把她做为我们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传播者及带头人。我们把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书籍、宣传品、避孕药具、传递袋等都放到她的家里,让她在送货时给宣传一下。有一次,她到一栋楼去给别人送啤酒,正好遇到一个老朋友,闲谈之中她得知这个朋友的孩子已怀孕,但还没要子标,也不知道拿什么证件,她就告诉她朋友需要拿什么证件及办理程序。并说她家里有好多有关于科学育儿的书籍及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法规等,让他们没事的时候到家里去看看。类似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连她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了。(3)、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大,流入流出人员频繁不好管理,所以我们就把这方面的问题告诉她,让她给留意点,及时汇报给我们。于是,她就在送货的时候特别留意,同时还向别人打听他们所在的楼有没有外来的。

就这样,她不但把自己楼长的工作做到尽责尽力而且也把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事情一样对待,让我们社区人员深受感动。就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楼栋长,做出来的事情看似平凡,可是这平凡中又透着多少的不平凡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朋友们,让我们都来献出一点点爱吧,那么世界将会变成更加美好的人间。

8.城市示范社区典型材料 篇八

(二○一○年十二月)

河湾堡社区隶属于土门墩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789户,11950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37人,其中书记1名,主任1名,副主任3名,社区干部4名、专干6名,综治队员22名。近年来,社区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民办实事、为民服务为宗旨,以“与时俱进、开拓争先”的精神状态,狠抓示范社区建设,实施社区特色工程。通过各类创建工作的实践,有力地推进了社区的各项工作,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充分就业社区”、“平安社区”等称号。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社区各项工作提供保证。

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党支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组织生活、党员管理、联系群众等各项工作制度,有健全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社区党支部坚持优中选优,打造一流支部班子的思路,提出“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和“让党员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的具体要求。社区党支部以“民心工程”活动为载体,确立了“核心在组织、专心抓党员、热心办实事、真心换民心”的工作思路,把党的工作落实到温暖民心、稳定民心、赢得民心上。同时,社区根据党员身体状况、爱好特 长等情况,先后组建了多支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居民中得到广泛赞誉。在党员的示范引领下,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高涨。社区党支部还始终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团结党员、教育党员的重要途径,不仅丰富了组织生活,教育了广大党员,更是深深地感染了社区的居民群众,“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已经成为居民的共同心声。

二、齐抓共管,推进民主自治,使社区工作更加和谐。社区在认真遵循《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探索社区建设新模式,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1、建章立制,夯实自治基础。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社区设立居民代表大会,建立居民自治小组,制定《居民公约》、《社区自治章程》、《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专职工作者述职和民主评议制度》等,增强了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2、整合资源,挖掘共建潜能。社区充分挖掘和发挥辖区各类资源,主动搭建社区建设的实践平台,与共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邀请共建单位探讨、解决社区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共建单位共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营造全方位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共建成果显著。几年来,我社区在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建设,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建设等。社区共建活动的蓬勃开展,把“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变成自觉行为,形成政府牵头、企业支持、群众参与的 强大社区建设合力,推动了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3、推行居务自治,接受各级监督。社区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了居民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及建议。几年来,社区居民代表共提出涉及社区治安、卫生、老年活动、社区管理等合理化建议200余条,对这些建议中能及时解决的,我们立刻给予答复,对重大决议,社区首先拟定实施方案,在居民代表中征求意见,经代表们表决通过后积极加以落实。为了更好的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社区严格执行《居务公开制度》,设臵了“居务公开栏”,定期公布党组织、劳动保障、计生、社区财务收支、社区干部评议结果以及各项办事程序等居务情况,真心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加强了居民群众对社区事务的了解,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以人为本,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位。

(一)完善服务设施。社区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建立了“五室三站两栏两校一场地”(五室:社区阅览室、社区图书室、社区文娱室、综治调解室、党员活动室,三站:社区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劳动和社会保障站;两栏:社区公示栏、科普宣传栏;两校:社区市民分校、社区党校,一场地:社区室外活动场所。并且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方便了居民办事。

(二)健全服务网络。按照以民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从居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从居民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着力建立健全三大社区服务网络,努力使居民不断享受到社区建设带 3 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和实惠。一是建立健全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网络,努力构筑社会救助网。二是建立健全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建立起一个覆盖社区居民衣食住行医等切身利益的服务网络,做到小事不出社区。三是建立健全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切实为辖区单位提供服务。

(三)开展便民服务活动。社区根据居民需求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构筑了社区大服务体系,制定了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形成了社区、辖区单位、社区志愿者多个层面参与服务的社区服务平台,开通一条便民热线,发放便民服务卡,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在社区设立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居民志愿者100余人组成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无偿和低偿服务。

四、加强特色创新,为社区工作提供活力。

(一)建立“文化超市”,为辖区居民提供读书好去处。我社区地处七里河区城区西部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单位多为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仓储、机械加工企业,因受国家经济改革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多数企业经营困难,加之,地处城乡结合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辖区呈现出困难企业多、困难群众多;文化设施少、文化资源少的“二多二少”的特点。面对现状,我们认识到加快在社区构建一个连接单位、家庭、社会的学习的平台,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社区居民 “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需求,是营造社区浓厚的学习氛围,实 现全民终身学习的基础工程和关键。为此,我社区立足实际,发展特色,在区、街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创建了社区“文化超市”,“文化超市”涵盖了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绿色网吧等使广大居民不出社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美餐”。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社区“文化超市”已成为广大社区居民读书学习,增长知识、了解信息的平台;成为社区居民交流情感、沟通人际关系的场所;成为丰富社区文化活动,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载体。

(二)成立“自行车巡逻队”,为辖区治安提供有力保证。为了更好地维护辖区治安,2007年我社区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在原有巡逻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支以自行车代步的全区第一家自行车巡逻队,经过严格选拨,挑选了10名巡逻队员,并且配备了警棍、警哨等装备,骑着自行车在辖区内进行24小时巡逻。如今,一辆辆穿行于大街小巷和居民区的巡逻自行车,已成为了一道平安社区的亮丽风景线,被居民们称为“流动的报警亭,打击犯罪的轻骑兵”。

(三)设立“图书流通站”,建立图书借阅网络。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进一步激发全民读书的热情,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建设,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区与甘肃省图书馆协调,在社区设立了“甘肃省图书馆河湾堡社区图书流通站”,并于2009年5月8日第二届社区读书节举办之际举行了授牌仪式。“图书流通站”建立起了以省图书馆为中心,辐射社区,方便读者的图书借阅网络,使人们不用走出社区,甚至在家门口就可以方便地借阅到很多新书、好书,使人们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更提升了自身素养,丰富了精神生活。

几年来,社区的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办公设备从以前的一张桌一支笔发展到现在的办公自动化,社区功能室日益完善,社区干部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我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社区组织健全、服务功能完善,是一个治安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生活方式健康向上、居住环境舒适幽雅、社区管理规范有序、社区保障功能完善、生活服务方便快捷的文明社区。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服务中感受真诚,深刻地领会到:基层的工作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和重视,离不开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离不开社区一班人苦干实干,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就一定能得到居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9.xxx社区典型材料 篇九

——xx社区典型材料

xx社区成立于2003年12月,总面积2平方公里。辖区共有人口14880人,4149户,其中常住人口10495人,2962户,流动人口4385人,1187户,驻社区单位16个,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3家,个体户124家。社区现有工作人员32人,内设1个社区党支部,1个社区居委会,16个居民小组。

近年来,社区党支部在横山镇党委、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文明社区、和谐家园”的社区管理和建设目标,以加强党建为统领,以服务居民为核心,以联建共建为纽带,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一、以城乡联建为纽带,打通服务脉络

社区向上分别与xx检察院和xx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了城乡联建机制。2008年社区与xx检察院实行了“三贴近、两下移”活动,在xx检察院的大力帮扶下,对社区的黑恶势力进行了有力的打击。2009年7月21日,社区居民志愿者在与一拉土车司机发生争议后,拉土车司机动用社会闲散人员砍伤4人,对居民门窗进行打砸抢,在检察院的帮扶下成功解决了此项事件。通过与检察院的联建活动,成功地解决了40起复杂事件,对社区的 1

打架斗殴现象起到了良好的震摄作用,净化了社区的环境。社区领导在一次为居民诉讼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帮助,以后经常有一些难办的案件,在居民束手无策请求帮助的时候,社区领导不辞辛苦,多次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汇报工作请求指导,得到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大力帮助,社区领导在感激之余将城乡联建的想法向丁院长诉说,得到了丁院长的肯定。市中级人民法院随后每年都与xx社区举行联席会议。

社区向下与xxx村实行城乡联建。社区与电力水利等有关部门多次协调,于2010年8月对xxx村实行农电网改造,使2100多人受益,根本上改变了这里村民用电难用电贵问题。同年在社区的积极努力和协调下,xxx村实行了人畜饮水工程,建成高抽6处,使2100多人用上了自来水,从而改变了过去人担、畜驮的现状。

二、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社区现有党员84名,其中居民党员12名,流动党员8名,托管党员64名。社区有较多的xxx籍党员,为了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书记xx极奔走与xxx乡洽谈流动党员托管制度。经过双方的仔细研究,开展了流动党员托管活动,签定了流动党员托管委托书。xxx乡将居住在xx社区的流动党员委托给社区管理,同时在社区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并配备站长一名,副站长两名。流动党员托管制度确立以后,社区与xx乡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找回流失的党员。社区对居

住在辖区的xx籍党员予以登记,使他们重新回到党组织的怀抱。二是帮助培养党员。社区对居住在辖区的xx籍进步青年、热心人士进行培养,开展了一培一活动,要求一名党员培养一名先进青年,实行谁介绍谁培养,切实把好准入关。三是开展活动。社区与学校xx沟乡每半年举行一次座谈会,交流经验布署工作。2010年7月1日社区举办了“庆七一”文艺演出,xx乡全体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社区与xxx乡组成结对帮扶队子,对xx福利院的孤寡老人给予帮扶并与福利院达成了长期联系帮扶点。

在开展流动党员托管活动以来,社区涌现出一批热心公益事业,常年为群众做好事的好党员。诸如xxx热心社区文化活动,常年组织居民晨练、跳舞、扭秧歌等,她手把手地教体操,耐心细致地教跳舞,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带头人。诸如xxx常年为居民做好事,他帮居民看电、接水管、组织居民义务植树和清理垃圾等,到处可以看见他的身影,成为石漩沟小区带头人。

三、科学发展上水平,创先争优重实效

2009年4月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按照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布署,我社区被列为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名单,社区积极响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号召,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并结合xx市打造“书香社区”活动,在社区掀起了比读书比学习的热潮,社区开展了“周周读书,人人培训”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切实提高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

社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中被xx委评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

2010年5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社区以“五好五带头”为内容,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服务领域、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构建“三有一化”社区党建工作新建格局,旨在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社区着力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诸如硬化了朝阳、职教、河西3条巷道,使居民出行更加方便。诸如建立了世山抽水站,解决了1000多人的饮水问题。诸如硬化了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娱乐广场,修建了约35平方米的活动室两孔。诸如河西人饮工程已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了立项。二是救济帮扶工作有了新突破。原来主要靠民政救济帮扶困难人群,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社区与县总工会,妇联积极协商,建立了困难职工救济和妇女就业帮扶新途经。三是汹现出一批创先争优的楷模。诸如优秀共产党员xxx同志的先进事迹,他热心公益事业,常年为福利院老人送食品、药品、衣物等生活用品,可是他做好事从来不留名,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找到了他。2010年5月12日,他为福利院送去牙膏、牙刷、洗漱包50套,粽子270个;2010年12月18日,他为福利院送出去大衣50套,羊2只;他还自发倡仪组织居民筹集资金2万元,架设安装小区路灯12盏。福利院赠予梁飞虎同志“奉献爱心、热爱社会福利事业,全心全意,关心

孤寡老幼”的一面锦旗。社区党支部开展了向优秀共产党员xxx同志学习的决定并发出倡仪。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在社区的居民越来越多,我们深知使命大任务重,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创建和谐文明家园,为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xxxxxxx社区

10.社区矫正典型材料文档 篇十

鄢陵县陶城乡远程办石天佑

陶城乡辖27个行政村,党员1675名。全乡已建成1个乡镇站点、27个村级终端接收站点。在工作中,我们坚持边学边用,以学用体现远程教育的作用,使已建站点迅速走上规范化、经常化的学用轨道。

一、整合资源,增强学用的广泛性

一是成立专门组织。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陶城乡远程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发展规划,解决资源利用中的有关问题。比如,在解决终端接收站点电信宽带网接入问题时,资源整合协调小组先后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协调宽带网接入中的具体问题,乡电信所根据远教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使用费、技术力量、管理维护等方面提供了最大范围的优惠与支持。

二是整合财力资源。一年来,根据县财政给的5万元站点建设资金和县委组织部拨给党费1万元、乡筹集3万元作为配套资金,保证站点达到有场所、有设备、有专柜、有人员、有牌子、有预告板、有制度、有记录、有氛围、有效果的“十有”标准。结合 “创先争优”和“强两基 重民生 转方式 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先后树立了明星村等3个示范教学点,培养树立了一批“优秀学用站点”、“优秀站点管理员”和“优秀学用个人”,有力地推动了站点规范化建设。三是整合人力资源。从乡镇机关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村干部、农村实用人才中为每个站点挑选了1-2名以上精通计算机互联网知识、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管理员30名,举办管理操作员培训班4期,并选送2人到市、县参加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一批基层干部从“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同时,从涉农部门和科技部门选聘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远程教育辅导小组”,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联系电信局专业人员,为各站点提供设备检修上门服务。

四是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建设上,我们重点突出“乡土教材”的制作开发,努力做到符合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所想、所急、所需、所盼,使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同时,把主动开发教材与鼓励各单位开发教材有机结合起来、把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了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

二、创新模式,增强学用的规范性

一是科学计划学。分别制定了乡、村两级学习计划,要求乡镇机关每月集中学习2次,村级组织每月集中学习3次,实行全天开放,保证党员群众随到随学。做到学习有签到记录、学习记录、讨论记录、信息反馈意见。谷庄村,是我县的一个边远村,不具有区位优势,村里既有加工厂,又有种养大户。村远教点针对这一现状,将有关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种养技术等方面的远教节目分门别类,逐期播放,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二是典型引路学。我们有针对性地组织了文化素质较高的党员干部、回乡青年进行集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同时组织经营能手、致富能手、科技能手开展培训教育,为他们提供技术、信息上的方便。明理村的返乡青年李朝阳,在一次村上组织的远教培训时,无意看到了獭兔养殖很赚钱,于是他便成了培训学习的“常客”。不久他就办起了一个特色养殖厂,养殖獭兔、肉兔600多只,年收入6万余元。谷庄村支部书记谷金坡就是远程教育的受益者,在他的带动下,全乡已发展獭兔养殖大户100多户,年产獭兔20000多只,直接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三是结合实践学。精心挑选一批实用技术课件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培训,为西瓜、甜瓜、小辣椒、大棚蔬菜、良种小麦、獭兔养殖等特色产业提供技术服务,在全乡逐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谷庄村管理员石天佑白天下载有关课件,晚上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种植、养殖技术,全村有90%的农村户从事西瓜、甜瓜、小辣椒种植,獭兔、生猪、水产养殖。南张庄村张爱党通过收看远程节目,掌握了短期养殖肉鹅的致富信息,他先后到四川、山东等地进行考察后,回来带头办起了肉鹅孵化厂,短短的5个月就见效20万多元,鹅苗远销省内外,并带动远近100多户群众也发展肉鹅养殖。

四是严格制度学。建立了远教情况登记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督查通报制度,把远程教育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乡远教办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站点的学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每月通报一次学习收看情况,连续通报三次,取消年底评先评优资格。每季度开展一次综合评比,年终进行统一考核。

三、注重结合,增强学用的实效性

一是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积极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建立健全组织有序、阵地完善、活动经常、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党员培训机制,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术、学典型、学先进,真正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成为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导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党员、“双强”干部,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组织,推进了“强基富民”工程,提高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二是与拓宽农民群众致富渠道相结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用结合,在全乡建立和完善了“站点+基地”、“站点+协会”、“站点+示范户”等模式,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乡土专家和基层干部。充分利用各类组织的人力物力优势,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农村能人和指导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拓宽了农民致富增收的渠道。孙庄村通过远教站点掌握了嫁接西瓜种植技术后,发动全村群众种植嫁接西瓜,并不断推出新品种,今年的“瓜王大赛”露足了脸。

三是与发展农村主导产业相结合。一方面,定期播放农村实用技术节目。除收看、下载相关实用技术流媒体外,还购置了150多套实用技术光碟,下发到各村,供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经常点击互联网寻找市场致富信息,随时掌握市场致富信息动态,按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学员们通过网上找信息、网上学技术、网上搞销售,及时地查询和发布农产品信息,及时掌握供销信息,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农民收入,较好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是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在全面抓好远程教育学用活动的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播放了中央、省、市优秀文化艺术节目,倡导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给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的党员群众带来了美好的视听享受,丰富党员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全乡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收看文艺节目,并利用双休日编排文艺节目,节庆日举办各种文娱活动,受到群众普遍好评。为推动镇域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上一篇:cad设计实践报告下一篇:邮政业务宣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