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4-06-11

市科技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10篇)

1.市科技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一

文章标题:市科技局2007年工作要点

一是完善三大服务平台。即完善___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___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___国际科技交流与技术转移中心,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二是建设四大科技产业基地。重点建设软件产业“两园五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宁南科学城四大科技产业基地。大力推进创新

载体“二次创业”,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和聚集创新创业人才的高地。三是打造十大研发、设计和制造中心。启动建设汽车工程设计与制造中心、智能交通关键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中心等十大研发、设计和制造中心,总投入215亿元,2007年计划投入45亿元。四是实施十大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实施自主品牌“名爵”轿车的研发及产业化、低碳贝氏体钢宽中厚板(卷)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规模产业化等10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项目总投资44.98亿元,2007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5.04亿元,新增利润3.93亿元。

《市科技局2007年工作要点》来源于,欢迎阅读市科技局2007年工作要点。

2.市科技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二

省人事厅:

按照省厅通知要求,现将我市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作以总结,同时提出下半年基本工作思路。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调整职能,转换思路,人才资源开发取得新突破。一是成功组织三次大型招考。承担石油石化大企业人才市场交流职能,先后为**石油管理局、油田公司、石化总厂、石化公司、炼化公司等五大中直企业组织招考大中专毕业生,共受理报考人员1.2万人,通过公开考试先后有1700多人上岗工作,极大地满足了大企业的用人需求。二是人事代理业务蓬勃开展。推行新型人事代理制度,新增代理企业130家、个人代理2199人;开展人才派遣业务,向市建设银行派遣20名储蓄代办员,新型业务蓬勃兴起。目前,市人才中心人事代理总量达到292家5346人,取得了历史性新突破。三是人才市场交流日趋活跃。坚持专场招聘与定期招聘相结合,积极搭建高校与企业的对接平台,成功举办人才交流集市24场,专场招聘会5场,大型人才交流会1场,提供就业岗位9000多个,达成意向性协议2300人,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显现。四是招才引智工作初见成效。根据市属学校的用人需求,从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选拔优秀师范类毕业生85人,全部补充到教学一线,缓解了部分学校一线教师严重短缺问题;组织市内20多家企业参加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黑龙江省对俄人才智力合作项目洽谈会,达成意向性引智协议19项,报批国家级重点引智服务项目6个,协助企业引进外国专家13人,智力成果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初步显现。

(二)超前谋划,大胆创新,各项改革平稳有序推进。一是事业单位改革已经破题。遵循国家和省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拟定了《**市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方案》等1 17配套政策体系,提出了分类管理、资源整合、管理体制、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社会保障、资产管理、产权制度、供养体制等9个方面的改革意见,分别提交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讨论,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目前,已初步完成市直属及市直机关所属438家事业单位的模拟分类工作;**广电集团政事分开、局团分离的体制改革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现有驻外办事处机构改革思路正报送市领导审定,将择机予以启动。二是继续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改革。根据我市各县区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启动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对县区上报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案进行了审核,共批复高级岗位4422个,中级岗位13383个。目前,正按照批复方案要求,指导各县区开展评聘分开工作。同时,继续推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以聘代评,将聘任权真正交由基层单位,对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只聘任、不审批;对各用人单位的聘任,只备案、不审批,目前已有476人实行以聘代评。

(三)严格管理,规范运行,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一是加强人事计划管理。制定了《关于加强人员工资计划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之间的调整政策和办理程序,基本消除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混岗、混编问题,人事调配工作步入了规范化轨道。二是加强工资基金管理。建立了工资基金分类管理制度,将年度工资计划额度细化到每个具体单位,用计划约束力控制住各单位工资基金的机械增长,上半年审核工资基金6亿元,做到了准确无误。规范临时用工聘用工作,对107个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临时用工的数量进行重新核定,减少临时用工2110人,年节约公共财政支出1775万元。三是加强军转干部管理。抓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筹措解困专项资金1259万元,全部用于生活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维稳解困工作。完善企业军转干部和下岗失业企业军转干部生活补助金发放工作,通过办理活期储蓄的方式,实现了“点对点”发放。四是加强人事考试管理。组织全国、全省专业性技术资格考试8次,为事业单位组织补充工作人员考试2次,承办签约毕业生考试、西城工业园区开发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司法警察招聘考试各一次,累计报考人数3万余人次,考试严密组织,考务操作与考风考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考试中心承担大型考务的能力不断加强。五是加强工资福利管理。审批职务(职等)工资滚动晋升3899人;发放2005年技术工人考核合格证3177份;组织工伤鉴定130人,办理退休手续234人,审批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79人,全部审批程序严谨、政策规范。六是加强培训教育管理。打破内循环的培训格局,引入经济领域的招标制,通过竞争性谈判方式确定施教机构,共举办公务员法培训班、电子政务培训班、社区管理骨干培训班6期,累计培训人员1800人次,培训质量与以往相比有新的提高。

二、下半年基本工作思路

(一)全面贯彻落实公务员法。一是认真开展公务员登记工作。我们将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关于

公务员登记的文件精神,研究拟定全市公务员登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公务员登记的范围、对象、条件、步骤、方法,按照先市直后区县,先试点后推开的顺序,采取自上而下、组织登记的方式进行,确保公务员登记准确无误,做到人员登记合规、流动方式合理、进入程序合法。二是做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报批工作。我们将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要求,对经法律法规授权具

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进行严格初审,做好符合条件事业单位的审查申报工作,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上报。对经审厅批准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和要求,规范人员管理行为和工资管理制度。

(二)稳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一是做好工资制度改行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研究制定我市工资制度改行方案。经批准实施后,对已完成公务员登记人员在进行职务和级别确认的基础上,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对单位类别进行合理划定的基础上,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二是做好津补贴规范调整工作。积极争取设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研究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津贴补贴动态增长机制。在工资政策允许范围内,研究建立健全工资水平正常增长机制。

(三)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围绕年内实现500家代理企业、5000名代理人员的工作目标,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升服务意识,主动开拓市场。转变工作理念,变管理为服务,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出击,变单一服务为综合立体式服务,从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向服务国有企事业单位拓展,从服务市属单位向服务中省直大企业拓展,从服务本市客户向服务外地客户拓展,不断提升我市人才市场的影响力、辐射面、服务群,努力将人才市场建成辐射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人才大市场。二是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摈弃程序繁琐、环节过多等可能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不设门槛、标准和条件,简化程序,减少环节,变多道审核为一次性审核,变多次服务为一次性办结,让服务对象少跑路、少等待、少花钱。三是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层次。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开展人才测评、人才猎头等新型业务,把服务项目制定成“工作套餐”。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提供层次分明的套餐服务。探索建立“五险合一”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一站式办公的服务平台。四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加强人才市场监管,明确界定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与其他人才市场的业务范围和服务范畴。以市人才中心为龙头,联手县区共同研究人才市场网点的铺设事宜,逐步将工作触角向全市布点,实现联网式办公、全方位覆盖、一体化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真正做到一点受理,多点服务。

(四)积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一是完善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工作。参照黑发[2006]14号文件精神,根据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供给方式、经费形式和工资制度的不同,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意见,明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二是着手整合事业单位资源。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情况,同时突出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对相同类别、设置分散的教育、卫生、建设、规划、国土、农业、畜牧等行业性质事业单位,提出资源整合意见,优化布局结构。三是积极推进机构改革。凡使用财政经费的事业单位,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新进人员实行凡进必考。对因职能萎缩、任务不够饱和、长期空编的事业单位,收缩编制,重新核定。四是继续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进一步加大评聘分开的指导力度,督促各县区在文件规定的框架内,于8月底前全部完成聘任工作。同时,指导各县区建立台账,实现对专业技术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结构管理、比例管理转变。实施检查验收,及时总结聘任工作中好的做法。对验收合格的单位,及时兑现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合格的单位,限期整改,验收合格后再兑现相关待遇。五是促进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尽快进入市场。通过政策性扶持,积极推动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产业化运营,创造条件使其逐步转制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停发一切财政补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六是积极推进广电体制改革。按照《**市广电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政事分开、局团分离的要求,做好广电集团机构分立、人员分离、岗位竞聘等工作,确保广电体制改革见到实效。

(五)不断完善公开招考制度。一是提升考试中心的考务组织能力。我们将系统总结上半年三次大型招考工作经验,积极承办市内及周边范畴的各类考务工作,争取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药师、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等更多的执业资格考试在我市设立考点,不断拓宽考试的种类和承办考试的能力,加快把考试中心建成省内西部地区的考试中枢。二是做好事业单位补充人员公开招考工作。坚持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凡进必考制度,汇集全市各类事业单位招考计划,集中组织大规模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做好公告发布、资格审查、考试命题、考核录用等工作。三是建立健全考务工作体系。根据承办考试的内容和特点,编制事业单位招考大纲,按综合类、经济类、农牧类、医疗类、教育类等类别,分行业筹建试题库。要遴选各个行业的优秀专家,建立出题专家组、评估组,努力增强命题的科学性、专业性,逐步缩短考试周期、降低考务成本。

(六)规范程序、严格管理。一是加强工资基金管理。严格清查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现象,对“占编不在岗、停职不停薪、人亡不注销、假名冒领钱”等问题坚决予以清查、清理。加强临时用工管理,按季节性、专项性、日常性做好临时用工的审批管理工作,防止个别单位用专项性经费变相支付临时用工人员的工资或将专项性经费挪作他用。二是做好军转安置工作。抓紧落实企业军转干部生活解困工作,建立健全解困督办检查制度,严格解困资金的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做到专款专用。编制年度军转安置计划,研究新的《**市军转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组织全市转业干部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考试,依据考试和填报志愿进行资格录取,体现军转安置的公平性、择优性。按照行政调配和市场调整相结合的原则,继续通过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的方式做好随军家属安置工作。三是加强外国专家管理。协调市外事办、教育局、公安局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市聘请外籍文教专家的单位进行执法检查,清理不具备合法身份的外籍人员,进一步规范全市外国专家的聘用行为。联合市教育局,组织选拔外语教学方面的权威专家,成立**市外籍教师教学水平考评小组,对申请来庆从事教学的外教施教水平进行总体评估,把好外籍教师的入口审核关。四是抓好考核培训工作。继续组织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等“1 5”文件的学习培训工作。通过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积极举办“城市管理、规划建设、农机作业、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卫生医疗、中小学英语”等专业骨干培训班。

3.市科技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三

上半年,我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高机关效能建设、服务经济发展,加强城市综合整治、迎接建市50周年等中心工作,以创新促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的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参谋、助手作用。

一、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职责,服务全市中心工作

(一)统筹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年度贯彻实施工作。

一是拟订年度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国务院《纲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依法行政,法制办在贯彻实施纲要的基础上,拟订了市政府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安排方案,整列出2006年政府法制建设的29项重点工作,同时明确每项工作的牵头单位。方案在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定稿,报市政府办公室发文实施。

二是完善依法行政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对考核单位和考核内容作进一步调整。

(二)深入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继续开展对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4月始,根据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要求,结合省委省政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经过研究,我市专门向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班子提出了“简政放权”的五点建议。对省直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与下放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对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再行整理与规范。4月底形成了全市新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这次修正,以新法新规颁施、“向区放权”、市机构改革为三大要点,结合我市行政审批改革的具体工作实践,市行政审批事项由422项减并到365项,其中,保留行政许可事项243项,其他审批事项122项。对实际发生量为零或几近于零的项目实行“休克”制度。对区及街道办事处、乡镇的在用行政审批项目一并清理公示,保证全市各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清晰与合理。全市在用的行政审批项目,相较周边城市,项目少、准确度高。5月下旬,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马鞍山日报整版公布了《马鞍山市行政审批事项》(全目录),为全市各行政机关依法履行审批职责、为社会各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直接依据,也为各项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开展了以构建“合理合法、又快又好、便利便民”为目标的审批流程再造。审批流程再造是今年我市开展的效能建设最重点的一项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都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法制办从一开始就倾力注入,拟定了整个工作方案,安排了10项具体工作。根据全会要求,选定了社会关注度高、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密切的七项流程[企业注册登记流程、建设工程管理审批流程、企业投资(核准、备案)审批流程、供电服务流程、供水服务流程、供气服务流程、制造业、服务业投资审批流程]。对七个流程的初稿整编成册,并上网征求意见,同时,在政府网上发布听证邀请函,一共邀请了40名听证员代表,其中有开发区、各工业园具体办事人员、外来投资商、律师、大学教授。从5月23日到28日,连续组织了7场专项听证。根据听证意见形成听证笔录,反馈各编程单位,由各编程单位根据听证意见对初稿重新修订。随着6月15日新流程的启用。审批流程再造,由于方法得当、安排合理,而且通过向社会邀请听证员组织听证的做法,直接将社会上对行政的压力传输到政府的决策中来。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消息一经江淮晨报、马鞍山日报刊登,国内有许多大的新闻网络媒体迅速转载。

(三)参与城市综合整治活动,为城市依法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一是完成城市综合整治法律法规组相关工作。经过充分的调研沟通,整理了《马鞍山市查处违法建设法务指南》、《“拆除违法建设程序”执行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用以规范指导实践工作。在市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开辟“拆除违法建设”专题,为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对综合整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结论性意见;对综合整治中的行政复议和信访案件进行复议和复查复核。

二是抽调专人参与了城市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活动。

(四)统筹对政策措施(文件)的清理。

为推动全市机关工作流程再造,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优化我市发展环境,根据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要求,我办统筹了对全市政策措施(文件)清理的工作,完成了对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定期(第九次)清理工作。涉及至2005年底前市政府发布、批转以及同意转发的现行规范性文件517件,经过清理,一共宣布应予废止文件46件,自行失效45件、明令废止9件。对市直所有部门(含群团组织)在用的政策措施(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根据清理结论,整列出《马鞍山市直机关(部门)在用政策措施(文件目录)》(马鞍山市政府公报2006年第13期整期刊登)。并明确,凡未列入该“目录”的,表明清理中已被废止或已确认自行失效。“目录”外的文件,不得再作为现行工作依据。对市直机关在用政策

措施(文件)的综合清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推动机关效能建设,推行政务公开打造了一个政务平台,也为广大市民和外来投资者提供了一份了解相关政策的清单。

二、法制办常规工作

(一)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

一是编制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围绕市委、市政府2006年度要点工作,向社会公开征集政府立规建

议,同时,首次将人大代表议案、政协提案中集中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对需要通过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解决问题的,一并列入规范性文件计划。

二是完成对《马鞍山市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市政府令8号)的修订、发布(姚玉舟市长5月17日签署42号市政府令公布)。新规定明确了制定规范性文件和其他各类政策措施应当体现改革精神、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进行政管理方式、注重成本效益分析、提高行政效能。规范了部门文件的前置审查制度、县区文件报备制度、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对外印发规范性文件制度、各类政策措施定期清理制度,规定了对文件的投诉与处理制度。

三是搞好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工作。2006年上半年办理报市政府发文13件。其中,《关于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工作的意见》、《马鞍山市城市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马鞍山市禁止设置和发布烟草广告规定》、《马鞍山市信访复查复核办法》等经过市政府会议讨论通过。除此,我办通过充分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代拟了《马鞍山市政府部门行政负责人问责暂行办法》,《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在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过程中,我们一直注重公众的参与、注重立规的互动,除了将规范性文件草案发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征求意见外,今年上半年,已经多次将规范性文件草案全文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社会反映良好。

(二)法制监督工作。

一是继续搞好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前置审查工作。上半年计受理报送前置审查的部门规范性文件17件,均及时进行了前置审查。其中,《马鞍山市机动车号牌有偿出让管理办法》、《马鞍山市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实施办法》、《关于实行新建住宅交付使用核准制度的通知》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的文件,我办在审查过程中,还直接参与了有关制度设计和协调工作。同时,根据市应急领导小组意见,完成对应急预案体系中的30多件部门预案合法性审查。

二是加强执法证件管理。上半年,完成了对1100名行政执法证件到期人员执法证件的换发工作。

三是继续搞好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和报备工作。报政府备案审查8件,向省政府报送备案11件,全部通过,报备总量在全省17个地市位居前列。

(三)行政复议工作

一是依法审理行政复议案件。2006年上半年,一共受理新申请复议案件25件,旧存案件6件,已经审结26件;未结5件,其中中止复议1件,维持7件,原行政机关主动撤消具体行政行为1件,终止复议7件,作其他处理11件。

二是强化对行政复议案件的分析。完成了对2005年度复议、应诉案件的统计上报和案件的统计分析,推出了2005年行政复议、诉讼十大典型案例。为充分发挥案例在具体行政的指导,今年上半年,我们还对1996年以来的复议案件进行梳理分析,编辑了《真正的复议》,发送给市直各主要执法单位负责同志。先后多次到各主要行政部门及区县政府办理复议案件。

三是多次到行政部门讲授行政法知识,提高主要执法部门的法律素质和执法能力。

(四)涉法事务办理。

搞好土地拆迁、城市房屋拆迁等涉法事务办理工作,直接领办了3件报市政府信访复查(核)案。

三、其他工作

一是搞好法制宣传。完成了对马鞍山市政府法制信息网的改版,适时调整、增加专题,不断增强网络的宣传和办公功效。

二是统筹了全市依法行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工作。(正在进行)

三是搞好法律、政策咨询及信访接待。

四是接待了外地来马考察。上半年,先后接待了云南玉溪市政府来马考察规范性文件前审查工作经验,邯郸市政府来马考察城市档案管理、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的政府立法。

五是搞好省政府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立法征求意见的反馈。上半年,一共受理6件立法征求意见,全部按要求作了回复,有的反馈意见直接为立法机关吸收。

六、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工作。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督促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研究起草《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办法》。

七、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和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4.市科技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四

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区科技厅和市科技局的支持下,及时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和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科技引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科技强市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开创了科技工作新局面。科技工作凸现四个亮点:一

是建立科技特派员项目示范基地23个;二是科技部、区科技厅分别到我市现场参观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三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常驻代表renata lok-dessallien女士到我市进行科技扶贫实地考察。四是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市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技术达到广西区内领先水平。

一、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

“凉亭鸡产业化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示范” 获科技部立项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项目正按照“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模式顺利进行。①目前采取集中授课、示范点现场指导等形式对养殖示范户和重点户及肉鸡加工技术骨干分别进行了凉亭鸡栏搭建、日粮饲料搭配、疾病防治、科学管理等无公害养殖技术培训,已培训0.5万多人次,其中技术人员培训0.1万人次,农民无公害肉鸡养殖技术培训0.4万人次。继续巩固已建立的凉亭鸡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22个,示范户220户。②继续完善 “三农”科技信息网服务体系为凉亭鸡养殖基地服务,发挥专家大院作用,组织5个专家服务队伍解决技术难题5个。

存在问题:肉鸡加工中心建设进度缓慢,主要是供应方拖延了设备的供货时间。不能按项目预定的时间完成。在近期的强降雨中,受灾养殖户157户,圈舍倒塌损毁1278平方米,死亡鸡37955只,直接经济损失81万元。

下一步措施:

1、继续完善肉鸡加工中心污水处理设备的安装调试,督促肉鸡加工设备供应方尽快供货,争取尽快投产。

2、做好项目总结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迎接项目的验收。

二、知识产权保护行动方面

按照《关于组织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按照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县(市)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至4月份,全市申请专利14件,获授权29件(含去年申报数),比去年同期增93.3%。

1、实施科技厅下达的“知识产权服务经济科技支撑平台建设”项目,协助企业专利申报、保护与应用、维权及制定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等,选择凉亭土鸡、优质奶水牛、瘦肉型猪养殖等适宜推广的技术进行推广。

2、举办知识产权培训班3期,参加培训300多人次。

3、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法规宣传活动。利用科技下乡、科普集市、互联网、电视、电台等媒体宣传专利知识,报道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以及成功经验8次。组织各有关单位、企业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日活动。出宣传专栏10期,印发宣传资料10000多份。

存在问题:一是企业专利申请积极性不够高;二是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三是日用陶瓷创新产品侵权现象时有发生。

下一步措施:

1、建立1个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知识产权、熟练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企业,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提升。

2、加大专利申请的扶持力度。

3、继续在广西三环集团等5家企业开展专利试点工作,通过试点企业的示范带动,促进全市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工作。

4、举办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班,普及知识产权法规知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利用、保护意识。

5、收集整理有关数字材料,做好“知识产权服务经济科技支撑平台建设”项目的结题工作。

6、实施好第四轮科技创新计划。

三、科技特派员工作

通过层层组织发动,市、镇科技人员自愿报名,经市政府批准,今年我市新增派了177名科技特派员到全市22个镇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其中以“undp”科技特派员项目试点镇镇、塘岸镇为重点。其中派到示范镇镇28人(其中12名女性),塘岸镇13人(其中4名女性)。

1.筹备科技部、区科技厅科技特派员现场会工作。①由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共同主办的“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和长效机制探索”项目总结表彰暨成果展示会,于2010年2月25-26日在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约15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安排市有三个科技特派员参观示范点:凉亭公司总部、清水口田冲凉亭鸡养殖示范小区、镇甘村绿满地提子示范基地。②3月9-11日我市组织17名科技特派员参加区科技厅举办科技科技特派员undp项目经

验交流会,先后到苍梧、、北海等地进行现场考察,在考察了三个种养现场点。③6月16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常驻代表renata lok-dessallien女士,为加强进一步与广西合作到我市进行科技扶贫实地考察。在座谈会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常驻代表renata lok-dessallien女士一行及到会的科技部、区科技厅、科技局领

导认真听取我市杨正川副市长对我市实施“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和长效机制探索”(undp)项目的情况汇报及科技特派员代表、受派企业代表、农民代表的发言后,renata lok-dessallien女士对我市undp项目实施期间,特派员通过“科技特派员+公司+基地+农户”、“ 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协会)+基地 +农户”、“科技特派员自主创业”三种创新工作模式,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从引进新品种和推广新技术入手,以示范基地和各种协会、合作组织为着力点,帮助弱势农民群体,着力解决农民在种养上,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产品流通不畅等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加快农村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的评价。

2.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特派员共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3期,培训农民3750多人次,发放各类实用技术资料11000份。

存在问题:

1、科技特派员办公经费缺乏;

2、科技特派员示范项目缺乏资金;

3、创业融资比较困难。

下一步措施:

1、要求市政府尽快落实科技特派员的办公经费和示范基地经费;

2、搞好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总结表彰奖励;

3、抓科技特派员2次培训、农民技术培训6次。继续抓好特派员示范项目实施的督促检查工作;

4、搞好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交流工作;

5、扩大农村科技服务的履盖面。

四、项目申报工作

1、积极组织参加市科技兴市工作先进县(市、区)考核工作。按照考核指标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全面反映我市在领导对科技的重视程度、科技队伍建设、科技投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织实施创新计划等情况。经过市考评,专家认为我市市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加强对科技进步工作领导,实行了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全市科技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的具体政策和措施落实好,科技投入有成效,全市科技工作有新的亮点和创新点,我市考核评分排在各(县)市区第二。

2、组织申报广西农业科技重点示范县。根据区科技厅通知,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由我局牵头组织申报广西农业科技重点示范县项目。在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下,我局人员加班加点撰写,目前申报材料已经上报。

3、建立特派员示范项目。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示范项目工作,选定23个项目(其中种植业15个、养殖业6个、加工2个)向科技局申报并获得立项批准。

五、构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科技情报研究所引进了“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项目,建立市服务站,服务大厅已投入试运行。

1、服务企业10家,协助智宇陶瓷机械自动化公司申请专利2项,帮助万里顺公司完成科技成果鉴定申报材料等。

2、4月23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通过市科技局组织专家鉴定组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技术达到广西区内领先水平,对市同类科技机构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做好2010年市科技创新十佳中小企业申报工作。充分发动组织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申报,争取我市有多家企业获奖。

二、做好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二期工程市镇萝村新兴组科技示范村工作。

三、组织实施科技部、科技厅、市科技局下达的科技项目。

四、筹备召开市2010科技工作会议。

五、抓好以凉亭鸡为载体的富民强县项目实施工作。

1、继续完善肉鸡加工中心污水处理设备的安装调试,督促肉鸡加工设备供应方尽快供货,争取尽快投产。

2、做好项目总结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迎接项目的验收。

六、组织实施图书馆大院绿化工作。为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决定》,根据《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按市2010年6月9日市政府办、市创园办、园林处在科技局召开的图书馆大院绿化协调会议精神,图书馆大院绿化由科技局牵头,其他单位协助。目前绿化设计、经费预算方案已出笼,尚有二个单位的资金未到位,绿化工程准备近日动工。

七、按照要求完成“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长效机制探索”(undp)项目各项工作任务,做好结题总结并为继续争取联合国项目打下良好基础。

八、构建和申报下一的科技项目3个以上。

九、重点抓好八大科技示范基地:一是以凉亭鸡为主的三黄鸡健康养殖基地。二是标准化荔枝、香蕉等水果生产基地。三是以梅菜为主的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四是百香果产业化出口基地。五是农膜小拱棚提子栽培示范基地。六是高效养殖奶水牛示范基地。七是肉猪养殖示范基地。八是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

十、协助企业开发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8项以上,引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5项以上,扶持2家产品创新企业,培植5家企业发展成为科技型企业。

5.市科技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五

一、提高认识,正确应对困难和困局

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以及有效发明专利的拥有量这项指标是一个地区科技工作实力和科技资源的体现。其实质是对开展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作的结果考量,是一项极其艰巨长远的工作,也是一个地区发展实力的最终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实力强不强,经济发展有没有能力,有没有竞争力,归根结底是要看其科技创新的持续能力,而其标志就是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有多少,高新技术企业有多少,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例如何。

要实现以上指标,其关键是:一要得到财政的科技投入,二要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的稳步排进,三要积极吸收社会科技资金的投入,特别是科技风险投资的到位。高新技术产业既是高收益产业,同时又是高风险产业,用常规的投资方式是不可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

二、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引导,促进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

以财政科技投入为指导,通过奖励、资助以及帮助企业申报上级科技资金等方式,加强企业研发科技的建设,形成人才、资金、项目相配套的体系,使企业成为研发主体,专利申请主体,发明专利拥有的主体,专利产品研发的主体,大力营造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形成和发展的环境。

三、进一步推进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使合作常态化,经常化

1、组织各乡镇召开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并下发有关科技成果的资料,安排布置相关工作。

2、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对重点企业进行深入动员,开展工作。

3、设立专项支持,资助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合作,促进高校科研单位对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等科技资源流向我县,为我县注入强大的科技实力。

4、对已签约的企业重点跟踪,就项目进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服务。

5、收集和整理企业所需求的技术项目,集中与有关科研院校进行联系,为企业与科研院校搭建技术合作平台。

6.市药检所2007年工作要点 篇六

____年市药检所将在市局党组领导下,围绕省局八项工作和市局的三项中心任务,全面完成省局下达的药品抽验计划;确实加强药品抽验的针对性、命中率;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提升药检所地位,为争创一流地市检验机构而努力。

一、强化药品抽样的针对性,提高抽验的命中率。

_、药品抽验工作做到三个有机结合: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与各类专项检查相结合;与药品的快速检测相结合。同时做到监、检人员密切协作,把药品抽验工作融入到稽查工作中,确实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_、扩大药品抽验覆盖面,加大力度对药品生产企业、医院制剂、未按要求改造的医疗机构药房药库、大型药品超市、新申办批发企业配送中心等的药品抽验。

_、开展针对性检验、提高检品的命中率、降低检验成本、提高经费的使用率。

_、搭建省、市、县药品抽验信息平台,拓展可疑药品的信息来源,确实做到资源共享。

_、科学制订抽验计划,强化日常监督抽验和办案抽验,保质、保量完成省局下达的各项抽验任务和县市局日常监督办案的送检品种。

二、完善内部管理、扎实推进药检所建设。

_、加强药品检验质量监控、确保检验数据准确、操作规范,确实按质量体系规定运行,杜绝检验结果差错。

_、加强检验仪器的使用、管理、养护;确保装备仪器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_、完善检品的对照品管理和采购工作,保障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_、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针对抽验工作中的技术问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展专题讲座培训,同时创造条件选派技术人员到水平较高的检验机构进修。

_、充分发挥药检所的仪器,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和课题的申报研究。

_、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确保和谐、稳定、发展的局面。

7.市科技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七

〈一〉、加强学习,扎实推进协会自身建设

一是认真开展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市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各镇乡(街道)计生协会秘书长召开了学习中央“十七大”精神讨论会,集中学习、讨论“十七大”精神,并要求各镇乡(街道)要组织召开会议学习“十七大”精神,把“十七大”精神传达贯彻到各村(居)协会理事、中心户(组长)和协会会员,并要求加强学习和全面领会会议精神;二是认真开展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统一协会骨干及广大会员的思想认识。中央《决定》颁布后,我市各级计生协会积极组织广大协会骨干和会员认真学习中央《决定》,市计生协会就组织三场专题学习会,市计生协会名誉会长、副会长、各位常务理事、各镇乡(街道)计生协会秘书长、企业计生协会和行业计生协会秘书长共100多人参加了学习和讨论。

各镇乡(街道)、村(居)计生协会也都把学习宣传《决定》作为今年协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结合我市“全面开展《学习贯彻中央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强村级计划生育工作》活动”,举办各种学习会、培训班,多形式多渠道的向广大协会会员进行宣传,通过学习和宣传,提高协会工作人员对人口计生工作的坚定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强协会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完成镇乡(街道)、村(居)两级计生协会换届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换届结束后,我们督促各镇乡(街道)党委、政府抓好计生协会换届工作,要求配齐配强镇乡(街道)、村两级协会班子,选配工作能力强、素质高的人员担任协会会长和协会秘书长,推选热心负责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员担任协会小组长,同时,努力提高我市村(居)计生协会会长工资补贴(专职会长从原来的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兼职会长从原来的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为协会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目前全市各镇乡(街道)、各村(居)已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四是加强协会队伍的业务培训。今年市计生协共举办三期业务培训班,对镇乡(街道)秘书长进行“三联创”、“三优”工作和生育关怀等业务培训,各镇乡(街道)也都相应举办各种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涵及协会各方面工作,切实提高了协会队伍的业务水平。五是积极改善市计生协办公条件。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市委、市政府给市计生协会提供新的办公场所,改善了办公条件,目前新办公楼已在修缮之中。

二、加大力度,全面推进“三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

今年是实施“三联创”活动的第二年,我市在去年开展“三联创”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xx市下发的“关于开展‘三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并按照我市制定的细化目标要求,加快步伐,积极推进“三联创”活动在全市全面扎实的开展。经过开展争创活动,今年我市4个镇乡(街道)计生协会3月19日下午,xx市计生协会组织名誉会长、副会长召开“三联创”工作评估验收讨论会,围绕“三联创”的评估验收方法和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确定了我市“三联创”工作评估验收办法,3月20日至4月4日,市计生协组织名誉会长、副会长、协会干部分组分批到全市18个镇乡(街道)计生协会对“三联创”工作进行检查评估。评估检查采取必检、随机抽查方法和看资料、座谈、入户谈等方式对经过镇乡自查创先已达标的镇乡(街道)计生协会进行必检,必检镇乡(街道)检查的两个一流村(居)和两个合格村(居)计生协会,其余镇乡(街道)抽查一流村(居)、合格村(居)计生协会各1个。经过认真检查评估,目前我市达到创先的镇乡(街道)协会有4个,达标的一流村(居)计生协会58个,合格村(居)计生协会161个;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计生协会“双十佳”评选活动的通知》(长计生协[2007]5号文件),要求镇乡(街道)按照严格对照评先的条件推荐上报我市“双十佳”会长、小组长人选;提请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同意提高我市村(居)计生协会会长工资补贴,即专职会长从原来的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兼职会长从原来的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

三、认真开展“幸福工程”和“小额贴息贷款”的帮扶工作

2007年我市“幸福工程”工作坚持以“治穷”为先导,”“三治”齐抓并举的工作思路,积极运作“幸福工程”资金、扩大帮扶面、抓好“三治”并举,努力提高“幸福工程”实效。一是积极运作“幸福工程”资金,不断扩大帮扶面。我市充分利用募集到的100多万元“幸福工程”资金,积极发展“幸福工程”项目,扩大覆盖面,创新项目模式,今年共投入94.7万元“幸福工程”帮扶款发展了第三、四批共152个“幸福工程”项目,受助贫困母亲152户,惠及545人,项目涉及运输、种植、养殖、经商、投资办厂等各领域,项目运营模式为个人资金直接到人、参与股份制企业分红、致富带头人+计生户等等。第三批90个“幸福工程”项目目前发展良好,第四批62“幸福工程”项目37.8万元“幸福工程”帮扶款已全部发放到户。二是以“幸福工程”宣传月为平台,开展系列宣传服务活动。我市在为“幸福工程”贫困母亲提供资金扶持的同时,还注重于治穷先治病、注重于提供技术支持,做到“三治”并举,竭力提高贫困母亲自我脱贫的能力,今年“母亲节”期间我市以计生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制订下发了《xx市“幸福工程”宣传日暨“母亲节”期间开展系列宣传服务活动方案》(长计生领办[2006]2号),在全市开展贫困母亲妇科病免费普查普治、“幸福工程”农业科技知识讲座、为贫困母亲设立免费法律法规宣传咨询等一系列宣传服务活动。活动期间,共投入4万多元,为44位被查出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病,进行了各项检查和治疗,为87户“幸福工程”项目户贫困母亲举办两场马铃薯栽培技术知识讲座,同时发放各种知识的宣传单2000多份,还为群众提供各种法律等知识的咨询,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做好“小额贴息贷款”的帮扶工作。为使“小额贴息贷款”工作落到实处,去年按照xx市部署,我们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全面摸底,严格把关,落实了394户“小额贴息贷款”户,今年已把394户的贴息款16.02万元全部下拨到乡镇,并兑现到户。2007年发展65户小额贴息贷款户,提供贴息贷款32.5万元,贴息金额达2.1万元。

四、积极推进“三优”和“生育关怀行动”工作

优生、优育、优教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三优”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以计生协会组织网络为平台,动员和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参与“三优”工作。3月9日上午,市计生协会牵头组织市人口计生局、计生服务站、妇联、教育局、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xx街道等部门在xx街道河下街开展xx市“优生、优育、优教”宣传咨询活动,活动发放宣传单27种17000多份、避孕药具7500盒、展示各类展板32面,宣传咨询人数达3000多人,普及“三优”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市婚前检查率已达100%,优生检测率也在逐步提高。同时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工作调研,积极筹备建立爱心幼儿园“优生、优育、优教”早期教育基地。

积极推动“生育关怀行动”。首先是在全市广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通过广播、标语、宣传单等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生育关怀行动”的意义、目的和任务,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生育关怀行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其次是出台文件。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生育关怀行动”工作,并以市计生领导小组名义下发了《xx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关于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实施意见》(长计生领[2007]11号),明确了我市“生育关怀行动”的主要目标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全市各镇乡(街道)也应相应成立“生育关怀行动”领导小组,制订具体工作方案。三是筹措资金按照我市制订的《关于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市今年“生育关怀行动”的工作目标和实际情况,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对我市“生育关怀行动”投入第一期“生育关怀行动”专项资金100万元(其中由市财政投入50万元)。同时,古槐、潭头等部分镇乡也积极筹措“生育关怀行动”,还动员一些企业人士积极为“生育关怀行动”捐款,建立“生育关怀行动”专项资金。四是摸清底子,逐步实施“生育关怀行动”。市计生协会制作相关表格下发各镇乡(街道),对全市的“生育关怀”对象进行摸底分类,同时制订措施,有针对性的分期分批进行关怀救助。今年我们在玉田、古槐、松下、罗联四个“生育关怀行动”试点乡镇为二女户、农村独生子女户、纳入民政低保的计生困难户开展育龄妇女妇科病免费普查普治活动,对190多名患有妇科病育龄妇女进行治疗和跟踪治疗。同时,还积极开展特困计生家庭紧急救助活动,如鹤上镇有个二女户女儿考上大学,却因为家庭困难无法上学;潭头镇一个独生子女户家庭丈夫因病去世,女儿又突发心脏病急需治疗,家庭生活一下陷入困境;对这些特殊家庭我们都从生育关怀的角度及时给予帮扶,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五、深化企业、行业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工作

8.市文化局2007年工作重点 篇八

1、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积极做好“海龙屯”保护利用规划的报批和维修立项申报工作,组织制定“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保护利用规划并积极协调做好报批工作,认真做好“___会议会址”主楼维修、“红色旅游商品一条街”打造、陈列馆二期扩建工程、毛泽东等20个人物陈列布展、组建红色旅游发展公司,完成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建设,加强杨粲墓防火防盗等设施建设。做好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保护机构、保护标志、保护档案“四有”工作,完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划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研究和保护工作,着力做好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抓紧做好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

2、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今年5月底启用市图书馆并面向社会开放,加强市博物馆建设并力争今年底启用,完成县(市)两馆建设并力争通过达标验收,积极争取汇川区“两馆”和仁怀市文化馆建设项目,争取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新建、改建项目,积极争取市群众艺术馆和市文工团建设项目,进一步抓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试点工程的网点建设(含镇、村延伸点建设)。

3、着力打造文化艺术精品积极组织协调各方面的专家和人才,深入研究和发掘___特色文化,力争推出在全国有影响的小说、诗歌、散文、歌曲、书画、杂技、舞蹈、影视和综合性的文艺节目。大力度、大范围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宣传推介工作,尤其是瞄准中央级媒体和发达城市进行宣传推介,让外界通过文化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___,积极建议举办《___之夏》艺术节,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4、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紧紧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人民群众生动的社会实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结合“四民社区”和“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举办一次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班,力争举办一次全市文艺调演。开展县(市)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创建评优活动。深入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三下乡”活动。认真实施“万村书库”、“农家书屋”、“农家文化乐园”工作和“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结合市图书馆开馆,在全市开展“全民读书活动”。

5、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充分调动市、县(市、区)两个积极性,实施规范、有序、有效的监管,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组织制定文化发展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多元资本投资文化建设,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扫黄打非”工作,制定“扫黄打非”工作行动方案,建立“扫黄打非”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组织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调研活动并形成调研报告,组织开展农村文化市场调研活动并形成调研报告。举办1—2期执法人员培训班,召开一次市场管理工作现场会。

二、工作措施

1、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为文化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引进和吸纳优秀的文化工作的各种专业人才。以“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为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坚持不懈地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文化知识和业务工作,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促进管理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做好工作规划和布署,扎实有序地推进工作。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组织制定《___市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抓紧筹备全市文化工作会议,高质量起草领导讲话和工作要点,计划在元月底召开工作会议,对2007年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和布署。

3、加强组织协调工作,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积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领导请示报告工作,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积极主动地向省和国家文化、新闻出版部门汇报工作、咨询政策、了解信息,力争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积极主动地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4、积极争取加大财政对文化工作的投入力度,为文化工作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建议建立各级财政对经常性文化工作的经费预算保障制度。市文化局争取购置一辆工作用车,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

9.市科技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九

二00六年,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市建设局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以城市建设发展为目标,以强化城建管理,提高规划水平,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为重点,全局上下团结一致,迎难而上,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建设局整体工作全面提高,城市绿化、美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总体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00六年工作总结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加大了城市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景观规划的编制工作力度。一是以科学的规划来指导我市旅游开发。今年市政府挤出大笔资金着手编制**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黔城、安江、雪峰山、托口四个景区版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邀请广州中山大学、湖南师大、长沙远见等国内知名的规划编制单位来我市实地考察、洽谈,现规划编制单位已基本选定,下一步将签订合同正式实施规划编制工作,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二是加强乡集镇规划编制工作。委托湖南城市学院编制完成了“安江镇总体规划”,11月底通过了第二轮评审,并着手开始铁山、大崇、沙湾、龙船塘等乡镇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铁山乡规划编制地形图的测量及编制合同的签订,与大崇乡达成了规划编制工作的意向,为明年乡集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硖洲仁建村、沙湾健康村、岩垅空田村、黔城柳溪村、龙船塘翁朗村等5个示范村规划编制基础资料搜集和规划方案设计等工作,现正在筹备对规划编制成果进行评审,力争今年底请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三是进一步规范了规划审批程序。实行了建设项目审批前公示制度,使规划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四是研究制定了“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为今后五年我市城镇规划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五是严格了规划审批和管理。对各类建设项目的审批,坚持“方案评审”和“一书两证”制度,对符合总体规划的44个建设项目,全部核发“一书两证”,发证率达到100。凡审批的新建项目,都做到了多个方案参评,优中选优,从而提高了单体建筑立面造型水平。在规划执行上,坚持现场选址定位、现场审查立面效果、现场跟踪检查落实,严格执行各项规划控制指标,全年共查处违法违规工程7起,未报建工程11起,追缴建设规费38810元。做到了“一部规划管到底,一张蓝图建到底”,确保了各项规划的顺利实施,提升了城市建设水准。

二、积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城市化水平。一是加大城区扩容提质建设投资力度。全年完成500万元以上的扩容提质项目6个,总投资4850多万元。其中西南大市场二期工程项目投资800万元,建筑面积17764平方米;**市建材综合市场工程项目投资1272万元,建筑面积37000平方米;电力新村工程项目投资899万元,建筑面积26852平方米;电信综合办公大楼工程项目投资522万元,建筑面积3504平方米;烟草综合办公大楼624万元,建筑面积9758平方米;安江稻都广场步行街1至6#楼工程项目投资731万元,建筑面积19523平方米。二是加快以城市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总投资2800万元。投资300万元完成了行政中心后山绿化工程项目,建成面积4.2万平方米;投资210万元完成开元大道“未来畅想”段的绿化、亮化工程;投资690万元完成开元大道“今天的辉煌”段(雪峰大道至冰心路段)的路面硬化、下水道及部分人行道板铺设工程;投资390万元完成冰心路(荷塘路至龙标路段)的路基工程;投资50万元完成雪峰大道建成区的人行道板铺设工程;投资70万元完成镡城路二水厂段的路基、下水道工程;投资91万元完成龙标路电缆沟建设;投资90万元完成黔阳路龙标路至禾龙路段的路基工程及钒厂路段的路面硬化工程;投资70万元完成芙蓉楼段防洪堤路面硬化工程;投资450万元完成垃圾处理场进场道路硬化工程及挡渣坝大部分工程量,并正在新建设垃圾中转站两座;黔城古城三线下地工程完成投资389万元,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打下基础。三是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开展城市绿化月活动,拓宽城市绿化建设投资渠道,全年共投入城市绿化建设资金680多万元,完成了行政中心后山广场、开元大道绿化轴、开元小区公园、昌龄桥旁小游园等公共绿地和光荣院、国税局、黔城大酒店、劳动局、国土局、计生局、建设局、工商局、检察院、物价局、疾控中心、水利局等13家单位绿化,新栽行道树1086株,新增绿地面积8.5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12.4。开展义务捐树款和认植纪念树活动,向社会筹集绿化资金7万多元,认植纪念树54株,价值9万多元,提高了市民绿化意识。加强雪峰山风景名胜普查和申报工作,为充分发挥雪峰山品牌效应,今年5月市政府下文将八面山农垦场勾岩以南向东至太婆山,向北至铁山吊脚楼,向南至翁野与挪溪交界处,向西至熟坪乡花园村婆田,总面积12486.3公顷的雪峰山区域批准为**市级风景名胜区,8月份又组织人员进行了资源普查,撰写好普查报告,并计划根据旅游发展需要将雪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区域与市级风景名胜区域联合申报省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正积极与省建设厅协调联系。四是强化管理和服务,不断加强城市供水能力建设。为了适应我市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积

极加大投资力度,今年完成了株山小学至铁坑小学主管2公里的安装任务,扩大了供水区域,并根据古城“三线下地”改造的要求,完成了古城给水管网改造4000米,完成了芙蓉中学、双溪煤矿进水主管及用户水管安装任务,新拓展用水户1600户。在安江城区全面实施“一户一表,抄表到户”改造工程,于10月经怀化市建设局和物价局组织验收合格。以安江城区至安江农校道路硬化改造为契机,筹集25万余元,改造了1000余米供水主管,为该片区今后供水发展提供了保证。全年供水总量达376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为99.8。

三、稳步推进了建筑市场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工程的报建审批管理和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对新开工44个项目均依程序办理了报建手续,全年应招标项目14个,中标金额3800万元,招投标率达到100。二是跨年和新建的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施工许可证》办理覆盖率达到100,工程监理覆盖面达到100,竣工工程验收备案率达到100。三是对稻源路、步行街等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专门成立质量监督组,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保证了工程质量。

四、重视和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是成立了相关领导为成员的建设系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年初与下属单位和各建筑施工企业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把安全生产责任书与双文明目标责任书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二是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努力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法制意识,依法开展安全监督管理。三是继续推行施工安全评价制度和安全生产备案制度,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要求施工企业建立和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行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四是针对重大安全事故多发的类型和特点,实行专项整治。今年重点对塔吊、物料提升机、临时施工用电、外脚手架、安全资料5个方面进行了专项整治。全年共进行安全专项检查4次,共下发安全问题整改通知书26份。对存在安全隐患较多的工地下发停工整改通知书10份,对安全问题整改不及时、安全设施投入不到位的工地,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采取了下达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单,下发停工整改通知单,现场经济处罚等形式现场处罚。继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每季度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和要求各施工企业每月组织自查自纠,同时在“五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前组织对重点工程、重点部位的检查,保证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六是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的,提高全员素质。今年我局组织各施工企业法人代表、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特殊工种人员等进行安全知识轮训和上岗培训共4批。组织83人参加建筑行业安全培训,24人参加了房地产开发培训,600人参加了“阳光工程”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人员素质,减少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有效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今年顺利通过了省市主管部门的建筑安全生产执法大检查,一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五、加大清欠力度,使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按照国家院和省、市、县的统一安排的部署,我局主动开展清理,按照边清理、边督促签订还款协议的要求,督促有关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制定偿还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计划,并抓好检查落实和情况反馈上报工作。截止目前,各建筑施工企业已发清了2005年以前的农民工工资,2006年的农民工工资正在发放当中。最近,按照上级的安排,进一步加强了力量,成立了专门工作组,深入各企业、单位集中清理、督促签订还款计划,这项工作仍在继续进行当中。

六、联系实际,加强引导,积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人大、政协议案、提案办理工作。一是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了工作机构,抓源头、常预防,今年认真办理群众来访信件8起,按照反映事件,不拖拉、不推诿,落实责任单位,全部给予了答复处理,做到了分级负责,归口管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维护了稳定,消除了负面影响。二是今年共办理人大、政协的议案、提案、建议16件,全部按时按质办结,并对符合政策、有条件办理的建议给予了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服务社会水平的提高。

七、加强教育,两手齐抓,促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一)按照新时期对党建工作的要求,紧紧围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员“三会一课”制度,职工学习制度等。利用党员“三会一课”活动和职工政治理论集中辅导学习时间,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四、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两个《条例》。通过学习,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员力进一步提高。

(二)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局领导班子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年初局里与所属下属单位签订了年度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廉政建设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单位,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二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和完善反腐倡廉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廉洁自律意识,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是继续深化推行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每个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建设系统干部职工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全年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事件。五是认真治理建设系统商业贿赂。全年局党委成员拒收红包礼金1.08万元,有的实在无法推脱的,就由单位开具收据做为赞助款,共计人民币7000元。

(三)坚持“两手抓”,整体推动了系统内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局领导班子把职工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同城乡建设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了职工的“三德”教育,系统各党支部在坚持抓好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认真抓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学习,使干部职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道德规范真正落实到每个党员干部的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之中。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坚持“依法治建”宣传,加强了对全体建设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提高了系统内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治建水平。三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建设把黔城株山村、江市镇岳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联系点,从人力、财务、政策上给予资助,在局经费相当紧张情况下,仍挤出10000元资金作为扶助;为残疾人和贫困学生捐资1500多元。系统党员干部先后走访慰问贫困家庭30多人次,送去帮扶款4000多元,为城市弱势群众减免水费1000多元,解决了城乡部分困难户的实际问题。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贯彻上级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采取调查摸底、宣传教育、层层落实责任制的办法,注重并加强了禁毒工作和青少年管理教育工作及矛盾纠纷排查处理,使系统全年达到了无吸毒贩毒、无刑事案件、无安全事故、无违法乱纪的“四无”要求,确保了一方平安。五是狠抓了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抓了计划生育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年无计划外生育。与工地签订计划生育合同25份,办理流动人口证38个,办证率、验证率达到了100。

八、加强管理,转变作风,进一步提高系统自身建设水平

(一)抓内部管理,提高了运行效率。一年来,建设局通过与系统各单位签定年度工作重点目标责任书,层层进行任务分解,明确了分管领导,系统各单位、局机关职能股室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制定了相关制度,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工作程序,完善服务措施,形成了人人肩上有责任、千斤重担人人挑的格局。系统干部职工做到了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竭尽全力,保证了局属各单位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服务社会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组织职工加班加点,针对给排水网点多,管线老化、部分设施带病运行、经营困难等实际问题,改造了从丁字路到大安桥1000余米的供水主管。

(二)重视和加强了机关自身建设。首先是加强了干部职工学习和培训。鼓励干部职工通过自学、单位集中学、外出考察、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学习专业技术、依法行政、行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和履行岗位职责方面的技能;另外加强了业务技能、法律法规等方面培训,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上级业务部门及县上组织的有关行业管理和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满足了新时期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二是完善制度,健全机构。制定了建设项目规费收缴管理规定及建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对建设行业法规和建设局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收集整理,编制了制度汇编和法规汇编,做到人手一册;成立了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审查小组和建设工程竣工综合验收小组,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约束机制。三是不断加强办公现代化建设。为适应当前建设工作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为机关大部分股室配齐了电脑,开通了宽带网络,建立了局机关局域网,初步尝试了电子政务办公理念。申请了互联网址(http://),有效地加强了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通过网上的信息公示、政务公开,使各项工作直接接受社会监督,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为基层排忧解难。一是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年上半年,通过发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从不同渠道和不同行业,听取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不足下大力气整改,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建设系统整体形象有了新的转变。二是加强人本教育,创建“四型机关”。局党委把创建学习型机关、团队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创业型机关作为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四型机关的创建,城市规划建设规划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领导与职工团结和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团结奋战,对外树立了良好的整体形象。三是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为了缩短办事时间,进一步简化了审批程序,建立健全了系统内政务公开、服务承诺、违诺追究等多项制度,要求系统内各单位都要切实公开工作职能、职责和工作标准,公布办事程序,包括申办程序、工作流程、所需材料、办事时限等,公开收费及收费标准,同时积极健全完善行政效能投诉制度。通过积极努力,据调查和测评,我局下属各单位的对外服务普遍受到相关单位的好评。

回顾一年来城乡建设管理工作,整体上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快,特别是部分城市重点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受到市委、政府以及社会的一致好评。但全面客观的分析,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争取项目和资金的力度还不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还比较大。二是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发挥不足。我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虽已实施,但由于配套的控制性规划和详细规划无财力编制,加之规划宣传力度不够,市民规划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城市建设。三是部分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上还不够,建设体制整合、给排水经营体制改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四是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款拖欠比较严重;五是集镇建设方面还存在规划滞后、执行力度不够、集镇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差、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住宅建设质量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00七年工作计划

二00七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加快推动我市城镇化发展和稳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年,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时机,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全方位,大跨度,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城市。

(一)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依托,以住宅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创新运营机制,加大投资力度,加强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努力实现城市园林化、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管理规范化,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联动协调发展,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城镇道路、交通、通讯、给排水、供电等城镇设施达到灵敏、便捷、通畅、达标、充足、优良的要求,形成较为先进的文化、教育、广电、卫生等城市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绿化达到清洁、优美、舒适的标准。

(二)工作重点及主要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2007年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上,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1、集中力量,确保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期完成。

主要抓好六项工程:一是继续完善城市多项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加快城市绿化、亮化、美化进程,突出抓好以进场道路为重点的工业园区建设,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同时,争取编制好舞水风光带、人工湖等项的修建性详细;二是完成开元大道、冰心路、荷塘路、黔阳路、玉皇阁工业园进场道路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抓好西南大市场扫尾工程,力争上半年全面竣工交付使用,加快电力调度大楼建设步伐;四是以桔园、梅园为重点,规划建设好小区道路、下水道绿化、亮化工程等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并逐步实现物业管理,创精品小区;五是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重点抓好开元大道第四部分、龙标大道绿化轴、人工湖牛头嘴段绿化建设;六是完成古城改造“三线下地”的第二期工程,争取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古城旅游打下坚实基础。

2、严格执法,全面加强规划建设管理。

(1)规划管理方面。一是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调整和主要区域近期建设详规的编制修订,搞好城市公园规划,为城市建设打好基础,确保城市建设在规划指导下健康发展。二是围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坚持严把选址定点、方案审批、开工验线、竣工验收四关,依法加强规划管理,确保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使“一书两证”发证率达到100。三是多方协调完成安江、黔城等几个建制镇总体规划和部分中心村规划编制;四是推行阳光规划,增强规划的透明度,继续实行专家评审、部门联审制度,逐步开展规划公示制,加大公众参与度。

(2)建筑业管理方面。一是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严格执行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依法严厉打击无证、越级挂靠和转包承接工程业务的行为。二是狠抓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发包机制。进一步健全我市招投标管理机构,组建招投标专家库。三是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严把工程项目审批、施工许可、开复工建设关口。四是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肃查处不按图纸施工、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违章指挥、野蛮施工等违法行为。五是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制度,保证建设工程的使用安全。六是加大对建设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规范建设主体各方的建设行为。

3、多元化筹资,树立经营城市新理念。

一是通过国家扶持、贷款、自筹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主要围绕城市供水管网改造、道路排水项目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千方百计争取立项,为我市城市建设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积极为投资者让利和提供方便。同时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全民动员,积极参与,发动群众通过集资,捐款方式建设城市。二是要做好经营城市的文章。通过招商引资,搭建城市建设资金筹措、项目包装的平台,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搞好城市资产的集聚、重组和运营,把城市经营中可以经营的部分和生产要素推向市场,通过推行竞价拍卖、有偿使用、股权转让租赁、抵押经营等方式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实现城市建设滚动发展和良性循环。

10.市科技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十

2007年,我镇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为重点,以科技富民强镇为宗旨,以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兴农为重点,在科技项目、科技合作、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宣传培训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成效,科技对经济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提高。通过广泛动员和组织全镇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科技普及与宣传活动,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现将半年来的工作作一回顾和总结。

一、重视科技工作,切实提高科技意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镇党委政府年初专门召开了会议,对2007年的科技工作作了规划,指导科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不定期多样式地组织对科技工作的检查、研究、部署。同时召开好科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把有关工作目标分解到各部门,要求按计划,各司其职,完成好相关工作。并对有关部门开展好年中检查促进科技工作的发展。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管理体制。使全年的科技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重投入、见实效,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监督。

镇政府在财政状况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继续增加对科技工作的资金投入。2007年下拨35万元作为镇财政科技经费。在镇政府的鼓励 1

和监督下,2007上半年,规模企业提取技术开发经费支出1144余万元,同比增长10%,以确保企业新产品开发、装备的更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镇农业发展基金还安排了20%作为科技推广费,得以保证全镇的科技活动较有成效地开展。

三、加强科技宣传和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意识和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生产力的发展,说到底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运用先进的科技知识来武装劳动者成为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镇科技办协同农技部门、科协、成校、经济发展局等部门,有组织地开展了对劳动者的实用技术的培训、科普培训,利用广播、图片展览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进行科技宣传,提高运用技术的普及率。上半年利用广播电视进行了3次专题讲座,促进了农业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运用。共出宣传栏8期、科普宣传周活动1次、出版《澉浦农情》11期,征订、赠送各类科技、科普资料12000余份,通过各类科普宣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全民科技意识。与镇农科站、成校、妇联等部门配合,以“农函大”形式,认真抓好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今年,我们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7期,参训人数达442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技术素质和生产水平。

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健全科技管理网络。

农技人员是农村的科技致富带头人,今年,我镇继续不定期举办村科技副主任、企业科技联络员等的培训班,以提高科技干部的科技进步意识。重点企业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科技联络员制度,共引进中级

职称以上各类人才20人,主要分布在海盐天源科技贸易有限公司、浙江豪吉照明有限公司、海盐海孚瑞磨擦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正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欣兴工具有限公司等企业,有效了健全公司的科技管理网络。

五、强化技术进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在农业方面,我镇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培育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

1、农业上,调整产业结构。

在调整产业结构上,我们积极引导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在农经局、南北湖风景区和澉浦镇政府领导和支持下,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紧张筹建,紧金山桃子合作社已于4月27日成立,并注册有“紫云玉露”和“紫云翠玉”二个桃子品牌。合作社成立时,邀请省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胡征令老师前来讲授桃子夏季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知识,提高社员的管理水平。

3、在工业方面,主要抓好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和新产品的开发。主要抓好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和新产品的开发。今年,以欣兴工具有限公司、海盐变压器厂等企业为代表,加强新产品开发。上半年共申报省级新产品4个,创产值1.1亿元,达到总产值的15%。申请发明专利5项。浙江正耀环保有限公司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一项。现有88家企业实现上网,加快企业信息化传递。2007上半年全镇技改投入1.4亿元。

当然,在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工作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还有缺憾

和薄弱环节的存在,距上级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与群众对我们的愿望也有一定差距,这些都不待于我们在明年的工作和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提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朋胆实践、开拓进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全镇两个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促进全镇社会进步的不断深入。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全镇将更加广泛地团结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转化,加大产学研力度,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为实现镇党委、政府提出的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和科技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1、继续不定期举办村科副主任、企业科技联络员培训班,以提高科技干部的科技进步意识。

2、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培育好本地的科技人才。

3、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与镇科协、农技站、成校等部门联合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

4、加强农业技术的服务工作,做到技术到位,良种良法配套,提高重用技术的普及率。并邀请部份农业技术专家来基层开设知识讲座,直接为民服务。

二、努力使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经济发展。

1、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继

续培育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

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开发一些有竞争力、上档次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创新能力。力争开发新产品7个以上。

3、积极组织实施“星火计划”、“火炬计划”、“丰收计划”等金桥工程科技计划,加强横向技术合作,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中院校的联系,努力引进新技术、新产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4、加大产学研力度,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加强科技成果管理,鼓励企业设立技术开发中心和总工程师负责制度,力争全年有3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6项产品技术申请专利保护。

5、开发本地的资源优势,根据澉浦镇的农业特色,积极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包心菜基地的品种改良,建立出品蔬菜示范基地;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户发展林果特色产业;继续扩大特种水养殖规模,鼓励农户发展新种桑;加强6个协会的建设,同时争取新开发1—2个有本地特色的农业新产品。推进全镇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加强领导,通力合作,加快“科技兴镇、科技兴企”规划的实施。

1、镇党委、政府把科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召开科技工作专门会议和科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定期不定期听取科技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全镇的科技工作,讨论和解决科技工作的重大问题,做到认识、任务、措施三到位。

2、加强服务,镇科技办对上级政策和优惠措施要上通下达,保证到位,绝不遗漏。

3、通过镇人大对科技工作的监督,保证科技经费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使我镇科技工作顺利向前发展。

澉浦镇科技办公室

上一篇:假期实践报告总结下一篇:居住区建筑规划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