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的预防和管理(共14篇)
1.学校安全的预防和管理 篇一
梅县隆文中学贯彻落实梅州市教育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预防校园突发事故的紧急通知》 的情况汇报材料
近段时间来,我市部分学校先后发生校园内学生跳楼、持刀捅人致死的伤亡事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社会影响恶劣。为吸取这些案件教训,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我校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梅州市教育局发布的紧急通知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预防校园突发事故,现将有关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校以对党、对人民群众、对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对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学校第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安全维稳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周密部署,狠抓落实,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我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科学理念和“安全工作无小事”及“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克服麻痹松懈,保持高度警觉。黄国财校长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研究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认真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对学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以整治,学校教职工履行职责,心系学生,共同抓好特别是加强对住宿生的安全管理,预防校园突发事故,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二、进一步打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我校立即行动起来,全面组织开展校园安全秩序管理大检查。学校立即开展一次以校园门前交通秩序、门卫管理、宿舍管理、重点要害部位防范等方面的专项检查。检查工作认真、细致,严查各种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和管理漏洞,对检查出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切实把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严格落实门卫、值班、巡逻制度。我校对进入校园的校外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切实加强学校门卫、夜间值班和巡查,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加强对学生宿舍、食堂、水源、电源等要害部位及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药品的安全管理。我校进一步完善校园各项管理规定,对学校聘用人员严格审查,凡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辞退。
四、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我校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和季节变化的规律,组织开展安全教育、饮食卫生教育等,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切实保障人身安全。一是组织中学生学习应对洪水、泥石流、地震、坍塌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基本知识,增强学生防灾害、防事故的能力,不断提高安全基本素质。二是教育学生假期外出和上学、放学途中注意安全,防止避免斗殴事件的发生,注意防范不法
分子及精神病患者的侵害和交通、游泳溺水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自护、自救能力。三是教育学生防诈骗、防偷盗、防绑架勒索等,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四是组织开展“防火灾、防踩踏、防中毒、防爆炸”为内容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五、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做好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我校认真选拔责任心强、政治素质高的政治科、语文、校医等四位老师,于2010年3月20、21日,27、28日,4月10日、11日分三期到梅州市嘉应学院参加梅州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C证课程培训。他们受训回来后,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心理危机自我救助能力。临近中考,教师深入课堂、宿舍以个别谈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里辅导,缓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压力。
六、进一步提高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和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
我校进一步建立健全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做到职责分工明确,操作性强。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对处置险情和事故的能力。系统联动,加强保证。发生突发事件后,各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按照学校领导小组的要求,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事件的发展,加强保障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报告,随时与上级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学校在突发事件期间设立24小时值班及专用监控联系电话。
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学校和公安机关、家长、居委的学生安全联防制度,完善学校周边的报警点建设,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处置扰乱学校秩序和侵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我校积极主动与当地派出所、卫生、文化、工商等部门加强联系,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齐心协力,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探索和建立中学生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长效机制,共同做好中学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保护工作。
七、严格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不断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细化、明确各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安全职责,制定严格的检查和落实办法。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对因管理不善,酿成重大伤亡事故的直接责任人严格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要依法查处,同时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梅县隆文中学
2010年4月28日
2.学校安全的预防和管理 篇二
一、农机安全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的不断增加, 农业机械数量快速增长, 农机工业制造和农业机械作业领域逐年拓宽, 农机从业人员大量增加, 农业机械生产安全隐患随之大增。根据相关资料, 2008年全国发生农机安全事故8319起, 死亡2732人, 受伤8296人, 给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经调查分析, 在广大农村造成农机事故的原因:一是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农业机械操作安全规程没有很好落实;二是操作农业机械的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重操作轻培训现象严重, 特别是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手扶拖拉机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安全检验、挂牌和持证率偏低, 驾驶操作人员专业文化程度不高, 又不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非法超载、违章载人现象较为普遍;三是农业机械产品生产、销售、维修、管理制度不健全, 生产者、销售者的质量保证责任不明确, 使用伪劣配件拼装农业机械, 使用残次配件进行维修的现象时有发生, 埋下了安全隐患;四是除《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安全交通事故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外, 拖拉机在道路外发生的事故和其他农业机械事故的处理程序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农业机械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和安全监管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农机的快速发展, 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 农业生产的需求, 促使农业机械由道路交通运输为主向农田作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转换, 安全法规宣传教育未能及时跟进。
二、《条例》的中心内容
我国制定《条例》的目的就是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 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 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条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以服务“三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原则, 对涉及农业机械安全的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操作、事故处理、服务与监督等相关环节分别作出了规定, 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的相应职责, 规定了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农业机械销售企业、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业机械所有者、维修业户和操作、维修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内容全面完整。《条例》明确了农业机械生产者的质量保证义务、农业机械销售者的质量控制义务, 建立了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规定了农业机械维修企业设立条件、程序, 并规范了农业机械维修行为;强化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使用操作的安全管理, 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驾驶操作人员实行资质管理;明确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进行免费实地安全检验, 对在用特定种类农业机械实施安全鉴定和重点检查;建立了农业机械淘汰制度、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报废和回收制度;规范了农业机械事故处理程序和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的监督与服务行为, 明确了各方面的法律责任。《条例》构建了统一、完整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为农业机械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制化保障。
3.学校安全的预防和管理 篇三
关键词:职业学校 顶岗实习 风险管理
一、研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安全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学生实习是职业学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在完成文化理论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以及学校专业实践课以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学生职业工作能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推行高等职业院校与就业岗位实现“零距离”运行模式的有效途径[2]。
学生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确实锻炼了技能,提高了能力。学校发现了日常教学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学生发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监管不足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了,尤其是学生安全管理还没引起学校、用人单位的重视和注意。主要表现为:学生生产中出现安全事故,被抢被骗,交通伤亡,坐黑车,难以适应学校到企业的转换等等。
学生出现这些人身财产安全问题主要是各方面准备不足。一是企业准备不足。现在的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更多的是从自己缺人手,学生劳动力廉价的角度出发,没有真正融入到学校教学中,没有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安全管理方面除对学生的生产安全关注以外,其他方面没有,也不会花精力关注。[1]二是学校准备不足。学校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基本上是对学生顶岗“工作”期间学习的管理,学生的安全教育、心理疏导没有跟上。而参加实习管理的很多教师根本就没进入企业工作过,也缺乏对学生实习企业所在地情况的了解,更缺乏带队管理的经验,顶岗实习前的安全教育空洞乏味,学生没有听进去,顶岗实习期间的巡回检查也主要是看看学习进度,听听学生和企业的意见,不出安全问题没人想到对学生进行安全“预防”教育。三是学生本人准备不足,适应能力差,沟通不到位让学生无法融入到企业中;社会经验不足,心智不成熟让学生无法辨别是非,自我防范;知识储备不够,能力达不到让学生抱怨、逃避,形成压力,导致心理疾病。
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迫在眉睫学生安全事关重大,不仅影响学生个人人身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正常秩序乃至社会的稳定。对学生而言,不只是教学场地的改变,更是学生心理的改变,自我管理的转变,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问题是正常的,但我们要认识到学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 职业学校实习安全和风险管理研究路线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针对昌吉市的职业学校和企业。为了使调查具有代表性,样本在随机抽样的前提下兼顾了机械、机电、煤矿、旅游、卫生、艺术、财经、计算机等不同专业及所对应的行业企业。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实习单位是否安排企业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式;实习单位生产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实习单位生活区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实习企业是否购买学生保险;在企业实习前是否安排了相关工艺操作的安全培训等20个问题。
三、 职业学校实习安全和风险管理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为了进一步对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安全进行管理有一下几点建议。
1、 学校方面
每个系部应该建立健全专门实习机构,配备专人管理,制定相关安全制度,并有专门实习老师全程监控并解决实习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让实习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在企业锻炼,同时给相应的劳动报酬,作为职业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考核标准之一,这样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在实习前认真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工作。在校期间英爱开设专门安全教育课程;时刻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谨慎选择顶岗实习企业并签订顶岗实习协议。要求实习学生购买相关保险。
2、企业方面
每个用工企业应该做到,学生到企业时,应该先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同时严格过程管理。让学生熟悉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其次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应制定企业学生管理制度,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该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请假和销假制度,对于擅自离岗或请假未销假或超假的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给予相应处分,并及时与学校及时沟通。配备专门师傅指导实习学生,最好是一对一配备。企业应配备专人与学校的负责实习的专门教师及时沟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3、 实习学生方面
认真参加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服从学校企业的各项安排,尊重企业实习师傅,自觉遵守厂纪厂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快适应新环境的安全要求和岗位工作要求,听从指挥,安全生产。并及时购买相关的保险。
四、 结论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是高职院校不可缺少的环节,需要高职院校、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盘菊莲.关于高职生頂岗实习的几点体会[J].职教论坛,2012.
4.对学校安全管理的几点反思和建议 篇四
2009年底湖南省湘乡市私立学校育才中学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学生踩踏事故,又一次为学校的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本文就此次校园踩踏事件从学校角度对学校安全建设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在实践中给人们提供一点参考。
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乡市私立学校育才中学发生了一起有8名学生遇难、26名学生受伤的踩踏事故。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再次为学校的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本文将就此次校园踩踏事件从学校角度对学校安全建设进行反思并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在实践中给人们提供一点参考。对校园踩踏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反思
导致湘乡学校踩踏事故的四大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只安排了一名现场看守人员进行安全巡查与现场管理,难以监控全部下楼梯学生;二是学生安全意识不强,自控能力弱,在楼梯间拥挤,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三是因下雨,大部分学生涌向与宿舍楼靠近的一号楼梯回宿舍,造成一号楼梯人流量增加,导致事件发生;四是学校没有开展过类似应急演练,也没有在楼梯间安装应急灯与警示标志。(第一财经网)[1]另外,笔者还注意到,发生事故的楼梯段无灯,而且地板的防滑度不达标,碰上雨天就更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另外,学校对教师没有相关的责任要求;九点十分下课九点半就要求学生熄灯睡觉,这一不合理的时间安排也是踩踏事件发生的原因。
这些原因从学校角度主要可以归纳成两大类:(1)学校设施建设方
面不达标(2)学校教育管理方面不到位。首先,我国就学校建设的标准都有着详细规定,如在校址选择、学校建筑和绿化方面等。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跟踩踏事件紧密相关的学校道路建设和楼道楼梯建设标准。整个学校内部的广场、各种道路应连接成完整不间断的硬质路面,以保证雨天的通行及各种用房的室内卫生环境。楼梯是楼内垂直交通的“大动脉”,学校人员密度大,课间人流集中,因此楼梯的位置、数量、宽度、坡度、形式等都很有讲究,楼梯设计应遵循保障安全、便于行走和紧急疏散时保证规定时间内顺利通过达到室外的原则。在设计楼梯时,还要考虑某特定年龄阶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如中小学生活泼好动,不宜采用有楼梯井的三跑楼梯,最好采用普通的折跑楼梯;楼梯的踏步高和踏步面宽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合理设计。另外一些基本的标准,如学校建筑的主楼梯不宜是全开敞的室外楼梯,以免人流密集时发生意外;楼梯间靠墙侧应设扶手,以保证疏散安全;超过五层的教学楼应设封闭楼梯间等。
在学校管理上,一些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安全领导和组织机构,也没有专门的安全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因而各项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各安全工作组织间也缺乏协调,从而造成了安全责任分工不明确,制度不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没有落实到人的现象。目前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安全课程,有的学校根本没有为学生购买安全教育教材或购买后发给学生就完事大吉。还有些学校甚至连把安全教育纳入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物理或生物等相关内容中都没有做到,造成了这些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安全常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其次,校
园安全文化建设表现在安全活动开展不够。最后,校园安全文化缺乏还表现在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校园里的宣传舆论工具作为安全主题宣传和安全氛围营造的工具上。对于学校安全建设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在教学设施建设方面的要求相关规定都比较具体,而且在第一部分也提到一部分,这里就再不细谈。下面主要就学校怎样加强学校安全的教育管理提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首先要学校明确领导及教师责任,真正从制度上完善学校安全制度。要进一步明确学校是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主体、校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安全负总责,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其他负责人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3]
其次要把学生安全放到学校价值观中,真正从根本上给予重视。具体来说可以借用内部关系经营的方式,在与教职工交流的过程中多强调教师学生的安全问题。同时也可以利用校内的出版物宣传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另外,从学生角度也可以通过建设学生团体,如学生会、学生咨询委员会等加强对学生在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在与家长交流这一层面则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安全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5.学校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规定 篇五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师生员工的健康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学校是指本县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学校。
第三条 学校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以及自治区、地区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对广大师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第四条 学校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原则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
第二章 食品的采购和贮存
第五条 学校食堂和食品经营者应当严把食品、原材料采购关。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原材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并填写采购登记表。要相对固定食品、原材料采购的场所,以保证其质量和便于监督。
严禁采购以下食品:
(一)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观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二)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三)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四)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第六条 学校应当设立专职(兼职)仓库保管员,要严格食品入库登记制度。食品入库验收时要检查食品质量、卫生状况、数量、索取有效证件(票记要与食品批号相符),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收、不存腐败变质、霉变、有臭味、生虫、污秽不洁食品。(2)黄鳝鱼、甲鱼、乌鱼、蟹类、各种贝类,凡是已死者有权拒收。(3)过去没有食用习惯的水产品、野味、蘑菇等,要注重调查研究,对人体无害的,方可验收入库。
(4)验收食品用的工具、容器做到生熟分开。
第七条 贮存食品、原材料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等;贮存食品、原材料的场所应当通风良好。
1、储藏的食品应隔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列整齐、挂牌存放,做到主、副食品、原料、半成品分库存放,防止交叉污染。主食库必须设置倒梯形(上大下小)防鼠台。库内不得存放变质、有臭味、污秽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2、放粮食、干杂食品库,要通风良好,温湿度低,门窗、地面、货架清洁整齐。存放酱油、糖、碱等副食调料,要做到容器物见本色,无油垢,无虫蛀。
3、冷库要达到应有的温度,熟食品库要保持在-4℃左右,豆制食品要冷藏,黄油要保存在-10℃—-15℃冰库内,带外包装的熟食不准进熟食库。生禽、肉类库短期(几天)保存则需要在6℃—-10℃,长期保存(一个月以上)时,冷藏的温度要在-18℃以下。
4、食品储存过程中应采取保质措施,坚持先进先用的原则,切实做好质量检查与质量预报工作,及时处理有变质征兆的食品。
5、库房内无私人物品,无有毒有害物品和杂物。工作人员离开库房时要检查库房有无隐患,关闭电源,锁好库门。
第三章 食品加工的卫生要求
第八条 食品加工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1、配备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降温、空气消毒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防鼠板应为高45cm金属板);有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有食品加工人员专用洗手设施。
2、地面、墙裙应当由无毒、防水、不吸潮、可洗刷的材料建造,地面应当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清洗与排水,墙裙高度应当在1.5米以上;
3、有足够供水,所供水应当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按照加工食品的种类分设水池(一般应按照洗刷、消毒、鱼类、肉类、蔬菜类分别设置),各水池应当有明显标志。开设民族餐的食堂,清真食品应当单独设立水池;
5、加工场所要经常洗刷,保持清洁、卫生,做到无油污、无积尘、无积水、无食物残渣。
第九条 食品加工应当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1、认真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材料的质量,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形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2、各种食品原材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禽蛋类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3、加工食品必须烧熟煮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得低于70℃。加工后的熟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材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两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油炸食品时应当经常补充新油和滤除油渣。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不得再用作炒菜。烘烤食品应当避免明火直接与食品接触。凡隔夜或隔餐的熟食制品必须在充分加热后食用。
4、中小学、幼儿园不得制售冷荤凉菜;
5、用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使用前应当严格消毒,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第十条 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当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饮具的消毒设施和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第十一条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从业人员应当符合以下卫生要求:
1、所有从事学校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有健康检查证,并经过上岗培训合格后,方可参加工作。健康检查在每学期开学前进行。
凡患有消化道、呼吸道等传染性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
生疾病者,不得从事食品加工、销售工作。
2、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要洗手消毒;出入食堂操作间要洗手。
3、工作中要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应当梳理整齐并置于帽内,售饭人员应当佩戴口罩,实行货款分离;
4、要坚持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换洗衣服、被褥,勤换洗工作服、帽。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5、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吸烟,饮酒后不得上岗; 第十二条 学校餐厅卫生:
1、餐厅的温度、湿度、噪音、色调,要符合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和生理、心理的要求。
2、餐桌应当餐前擦净,餐后除油清洗干净,桌面、桌腿及各部位无灰尘、无油腻感。应当有专用于擦餐桌的抹布,抹布应当保持干净,定期更换。
3、餐厅地面、墙壁、门窗、灯具、暖气、空调机清洁整齐,室内无有害昆虫、老鼠等。
4、学生就餐时应保持就餐环境的清洁卫生。
第四章 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 学校从事食品经营(食堂、小卖部),需经同级卫生防疫部门审核同意,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中小学的食堂、小卖部一律不得实行脱离学校管理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承包经营。实施后勤社会化的高等学校,学校食堂、小卖部等涉及食品卫生安全的部位,必须落实学校管理责任制、经营资格准入制等制度,必须把食堂卫生和食品卫生安全等内容作为特殊指标列入承包经营合同。
第十四条 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张贴在食品加工、储存、销售等显著位置。主要包括原料采购索证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粗加工管理制度、烹调加工管理制度、面食制作管理制度、配(订)餐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制度、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卫生检查制度和餐厅卫生管理制度等。
第十五条 学校应当建立食品采购、验收、入库、粗加工、配菜、烧煮烹调、餐具消毒、面食制作等工作岗位责任制,各个岗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建立主管校长负责制,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对食品采购、清洗加工、烹制和餐具的清洗、消毒以及从业人员操作的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档案。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建立严格的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师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对学生加强饮食卫生安全教育,进行科学引导,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
第十九条 学校食品经营场所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第二十条 食品加工、贮存、销售、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及其运送食品的工具,应当定期维护。冷藏、冷冻及保温设施应当定期清洗、除臭,温度指示装置应当定期校验,确保正常运转。
第二十一条 学校发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应当及时向卫生、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材料、工具、设备和现场,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当设专人对食品采购、清洗加工、烹制和餐具的清洗、消毒以及从业人员操作的过程等是否符合有关卫生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并建立监督检查档案。
学校卫生人员应当对有关食品加工、餐具清洗、消毒以及餐厅的卫生状况等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做出书面记录保存备查。
第二十三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所辖学校的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行政管理,加强对学校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检查,地、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每学期安排一至两次专项检查。并将学校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对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在考核学校工作时,应当将其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要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
第二十四条 建立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生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学校和责任人,以及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后,隐瞒实情不上报的学校和责任人,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节特别严重的,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由莎车县教育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学校安全的预防和管理 篇六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8月30日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8月31日建平县政府安全生产会议部署,依据《建平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及县教育局建教发[2011]34号文件要求,自9月1日到10月31日,根据中心校的具体要求,利用60天时间,集中开展学校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为做好此工作,特制定富和小学学校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深入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系统自身特点和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狠抓校园内外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校园的平安和谐。
二、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以教育为主
开展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并将安全教育课纳入课表。认真开展开学初安全第一课,课前一分钟教育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内各类宣传媒体,抓住每个关键时期,采取多种形式手段,开展各具特色的安全教育,提高教育的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预防学生意外伤亡事故和犯罪行为发生。
(二)学校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以平安和谐校园创建工作为基础,按教育教学规律和安全管理工作有关法规的要求有效地开展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三)学校校舍安全
对现有的校舍加强观察;对新出现的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要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暂时无力修复的危房,要及时封闭,严禁教职工和学生进入凶险区域,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四)学校消防安全和学校化学危险品管理
努力提升消防工作“四个能力”(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对实验室、专用教室等重点部位加强管理,对教室、电脑室、实验室等人员聚集场所装修装饰、电器线路、消防通道、疏散标志、照明等组织检查,保证设备良好运行,发现隐患立即整改,确保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对化学危险品保管点设置、保管、领用登记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整改。
(五)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和校园内学生与校外不良人员联系情况。对外积极配合公安、交通、文化、卫生等部门,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环
境治理,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对内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工作,经常性开展管制刀具排查活动。利用各种渠道掌握校内学生与校外不良人员接触联系情况,严防此类人员对学生的不法侵害和校内暴力事件发生。加强学校门卫及校内巡查和机动车辆进出校园管理。
(六)饮食、饮水、卫生安全管理
教育学生不购买过期、发霉、有毒、“三无”食品,不喝生水,保证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七)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工作情况。通过教育和演练活动,使全体学生进一步了解安全常识和要求,明确学校应急规定内容,提高师生应急避险能力,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富和小学学校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杰
成员:杨啸君肖 武汪景龙汪瑞华
四、工作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9月1日——9月5日)动员部署阶段
按中心校文件精神,立即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将工作落实到人。
第二阶段:(9月6日——10月20日)集中整治、整改阶段
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按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及要求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改等各项工作并做好相应的工作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狠抓整改,对确实无法整改的要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不出问题。
第三阶段:(10月21日——10月31日)迎接检查验收阶段
按县安委会和教育局部署做好督察验收工作,将此次专项整改活动中好的做法形成文字材料,必要时,有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校长要亲自部署,亲自监督检查,具体工作人员要认真研究本单位实际存在情况,有效开展工作,不折不扣地把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信息报送。在整改活动工作中要及时向中心校安全办反馈专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情况。
三家乡富和小学
7.学校安全的预防和管理 篇七
1 寄宿制学校易发生火灾的原因
第一, 卧室凌乱的电线、插头、插座和多个连接的电板, 导致接触不良, 易产生火花。更危险的是在被子里的电线, 如果是由绝缘导线发热起火, 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 不遵守学校的用电规章制度。在卧室里, 许多学生使用大功率的电器把水烧开, 例如, 热水器, 这是学校规定严格禁止的, 但学生完全无动于衷。学生宿舍中学生拥挤, 许多线和用电源将使整个电缆不堪重负, 再加上使用大功率电器更容易导致电路起火。
第三, 学校对学生的用电控制, 采取统一开关的方式, 使学生晚上非常不便。一些学生使用火柴、蜡烛和其他临时照明, 然后将火柴或蜡烛丢弃在被子、床单上, 极易造成事故。
第四, 一些男孩有抽烟的坏习惯, 熄灯后在宿舍里吸烟。当教师值班夜间巡逻时, 学生害怕批评, 急忙将香烟藏在床上或压在床上, 然后未能及时、彻底地检查。
第五,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大多数寄宿学校的条件较差, 尤其是某些寄宿学校在偏远地区, 冬季采暖使用炉烟囱, 有时会因为高温的烟气和灰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第六, 消防设施不到位。大多数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消防工作, 不愿意投资消防设施, 一旦发生火灾, 由于不能扑灭大火, 容易导致灾难。
2 校方应当采取的措施
第一, 学校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增添消防知识, 使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性, 定期在校园里开展消防安全讲座, 对学生们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 通过展板的形式进行消防警示教育,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以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第二, 学校宿舍管理人员和班主任应当对学生的宿舍进行定期的检查督促, 做到及时发现消防安全隐患, 如发现有吸烟和点蜡烛的学生, 应及时制止和教育, 使其了解在宿舍吸烟点蜡烛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第三,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纪律, 特别是消防安全管理。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方法, 避免学生错误地使用火柴和蜡烛等, 造成不好的后果。
第四, 教师也应接受消防安全教育, 懂得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经常教育学生, 提醒用火的安全, 这也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五, 学校要强化消防安全意识和学生的责任意识,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通过训练让他们可以发现、处理火灾, 并知道危险性, 遇到火灾危险及时报告。
第六, 一旦发生火灾, 立即报警, 同时,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积极抢救和疏散被困学生, 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区。疏散学生, 稳定被困人员情绪, 要求学生不要紧张, 不要跑, 应该听从教师和有关人员的引导和安排。只有大家齐心协力, 齐抓共管, 提高教育质量, 消防工作才能行之有效, 才能预防火灾、减少火灾的发生, 保证学生的安全, 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为学生创造一个温暖、安全的校园。
3 社会相关各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社会各级应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在学校中建立防火工作体系, 并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在消防安全制度的建立中, 需做到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建立由学校———保卫室———班级———寝室———学生个人组成的校园防火体系, 形成一个具体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网络。定期对校园内部消防设施进行检查, 如校园内灭火器配置是否符合要求、自动式报警系统是否完好等。重点检查寄宿式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消防应急预案是否完备, 对校园中消防安全制度的落实、用电是否符合规范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此外, 还需要对学校周围乱搭乱建的情况进行整治, 以保证发生意外时求生通道的畅通, 对私自改造或堵塞门窗楼道等情况明令禁止。学校中的楼窗防盗网应予以改造, 发生紧急情况时, 学生能在室内快速打开逃生。在定期的检查中, 应该确保楼道照明设施的完好, 应急照明灯和安全疏散标识符合要求, 并要求学校对其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加强学校用电设施和线路的检查, 禁止学生在宿舍使用“热得快”、电热毯等大功率电器。对于宿舍坚持24h值班制度, 禁止在学生就寝后将楼层的大门锁死。增强学校员工和教师扑救初起火灾以及引导人员安全疏散的能力, 让他们系统性地了解在火灾发生后, 应该如何组织扑救、疏散人群, 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的伤亡。
总之, 学校应该落实明确的责任制度, 将责任落实到人头, 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教育培训, 切实把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工作抓起来, 把学校中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 将防火意识牢记在心中, 从保护学校、学生以及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只有将校园寝室防火意识在学生中普及, 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火灾的发生。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 为了学生的需要, 寄宿制学校也越来越快速的增多, 这也让学校的安全管理, 特别是消防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为消防责任的主体, 学校如何加强寄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人结合工作实际, 谈谈如何加强相关工作。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消防监督,火灾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许进刚.浅谈高校学生宿舍的火灾成因与预防[J].咸宁学院学报, 2008, (04) :168-169.
[2]贾莉敏, 葛献山.浅谈我国学校消防安全问题[J].科技视界, 2012, (17) :256-257.
8.学校安全的预防和管理 篇八
【摘 要】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中容易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整合分析,得出造成这些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学生个人损伤防护意识单薄、教师忽略健康理论教育这几方面的原因,但这几方面都体现出学校体育中科学锻炼意识淡薄这个问题。科学锻炼意识的养成需要体育教师和学校共同的努力才能真正在学校体育中体现出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才能从学生主观思想到实际锻炼中促进“健康第一”的实现。
【关键词】科学锻炼 学校体育 运动损伤
体育运动中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偶然性和突发性事件较多,所以在开展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是难以避免的。如若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受了伤,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也使家长和学校承受相应的压力。加强对学校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培养体育教师和学生科学锻炼的意识,使学校的损伤事故的发生率降至最低,为学生学习提供优良的环境和氛围。
1 学校体育中经常出现的运动损伤
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中的运动损伤,以急性损伤占大多数,而慢性损伤较少发生。[1] 学校体育课程通过对一定的教材进行课程的教授,进而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提高运动技术、增强身体素质。所以,学生在体育课上受到的运动损伤通过具体的不同的教材内容所体现出来,在选用不同的教材进行教学时,学生的损伤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在篮球运动中,因为其本身运动强度大、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对抗性强身体接触多等特点,容易造成膝关节、踝关节、掌指关节、指关节的扭伤;在田径项目中,其运动要求肌肉具有爆发力的特点,在走跑跳投这些运动中,若在动作技术环节上出现错误或受到其他外力的阻碍,身体就很容易受到关节扭伤、大小腿肌肉拉伤、疲劳性骨膜炎等运动损伤。[2]在学校体育中最为常见的损伤主要表现为:擦伤,挫伤,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等。
2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运动损伤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一旦出现损伤事故,就应该仔细分析损伤发生的具体原因,而不应简简单单地把损伤的原因归结于学校、教师或者学生某个单方面。
2.1 由于学生自身疏忽造成的损伤
学生是体育课的主体,在体育运动活动当中,最容易受伤的主体也是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收到同样口令的指导下,发生极个别学生损伤的情况,应该可以试着从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去考虑一下。有些损伤可能是由学生自身疏忽造成。这样有学生自身原因而造成损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学生对自己当时身体情况错误的感觉和体验,在身体不舒服或不适应的情况下,向老师隐瞒身体情况,继续坚持参与体育活动而造成的损伤;另一类是在老师教授技术动作的时候,学生注意力分散,思想不集中,对运动技术难度在思想上就不注意,而在尝试运动活动中受到的损伤。所以在判断运动损伤产生原因的时候,同样也要留意学生的具体情况,视学生上课的表现再具体判断。
2.2 由于体育教师疏忽而造成的损伤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知识的传授者和指导者,在体育课堂中居于主导地位。在发生运动损伤的事故中,体育教师是损伤责任的主要承担者,而由体育教师疏忽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几类:
1)教师对学生上课状态的估计偏差
体育教师对学生身体状况把握不好、估计不准确或是直接忽略学生的情意态度表现的情况下按原定的教案的教法或目标继续坚持教学,将可能会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损伤情况增加。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上课的表现和情绪,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隐患情绪”,积极采用合理和恰当的方法或保护帮助方法,减少损伤的发生。
2)教师在教法组织上安排不合理的情况
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师在对课程教法组织安排上没有遵循循序渐进、个体差异个别对待以及分组练习的问题上,同样也包括了在进行技术重难点教学时缺乏必要的保护与帮助,场地分配不合理, 准备部分活动的量过大或与基本部分内容结合不好[4],由这样的问题所引起的学校体育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是可以在提升教师教学严谨性和增强教师科学锻炼意识的基础上降至最低的。
还有一些现实的原因。体育课课时较少,并且在学校重要活动的时候,体育课被占用。一些体育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较少,进而不愿意在室内上体育健康的理论课,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理论知识,缺乏对体育课、体育的健身锻炼功能、怎样科学进行合理的健身锻炼方法。这样使学生越来越忽视体育课,预防运动损伤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差。
3 措施
在应对学校体育运动损伤问题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引起学校、教师、学生各个方面的重视,同时还需要从学校校层领导到体育教师到学生之中都树立起一种科学锻炼的意识。这里所提及的科学锻炼意识是包括针对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所选用的恰当的健身项目、适宜的运动负荷、科学的运动强度、合理的教学指导方法手段、科学的应对和预防损伤这几个方面组成的,需要在教师引导和学生学习上都有所重视的理论指导。结合科学锻炼的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去应对和解决运动损伤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3.1 学校方面
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培养科学锻炼意识,重视教师及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明确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教育的目标[5],并且由重视安全的角度出发去加深科学锻炼意识重要性的理解,进而坚持执行科学的方案,例如确保学校场地器材的安全性作为科学锻炼的物质基础;学校保证体育课的实际课时并不被占用;由学校统一指导、联合在校的所有体育教师和工作者确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可操作性的校本教材,统一体育课的评价标准,为学校的科学锻炼意识的培养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在养成科学的锻炼习惯之后,学生的运动损伤预防意识也都会有所提高,事故的发生率随之下降。
3.2 体育教师方面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执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教师在思想上重视科学锻炼意识的培养,在制定的学校校本教材和评价标准上,认真制定好体育课的教案,仔细研究针对不同的教材所选用的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掌握适宜的运动量,从体育课的质量上去保证学生对体育课积极参与的热情和意愿。其次,在教授的过程中,应积极体现科学锻炼的意识,这要求教师在上好技术实践课的基础之上,一定要保证必要的室内体育理论课的教育。学校体育课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并不是深刻的学究式的知识,而是预防运动损伤的案例和基本应对方法,技术课中重难点、易犯错误的总结,每个项目锻炼的优势,热身与放松活动的重要性等这样实际问题的阐述。这样一方面保证教师上的体育课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主观了解体育课的真正功效,转变自己被动接受体育教学的思想,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3.3 学生自身方面
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减少运动损伤、构建良好的学习和锻炼环境与氛围的同时,学生自己也要提升自我的科学锻炼意识[6],将体育活动与科学锻炼结合到自己的锻炼中去,进行有效合理的自我管理措施,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正确的感应与评价,树立科学的锻炼意识,担负起对自己健康的维护责任,从思想意识上预防运动损伤,形成“健康第一”的思想认识。
学校体育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可以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科学锻炼意识方面作为突破点,学校保证良好的锻炼学习环境和氛围,教师加强体育健康知识教育,宣传学生自身安全教育,提高科学锻炼的意识,逐步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校体育的运动损伤降低至最小,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丁健,孙淑萍.学校体育中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J].福建体育科技,1999,18(6):53.
[2] 王雄梅.不同运动项目易发生的运动损伤及相应对策[J]. 教学实践与管理.
[3] 宋晨.学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恢复方法[J]. 实践与探索.
[4] 翁林.体育教学中国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预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14(1):79-80.
[5] 胡丽萍,夏成前.学校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损伤及安全教育[J]. 贵州体育科技,2004(3):70-71.
9.学校安全的预防和管理 篇九
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中共桐山街道工委、桐山街道办事处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方案》,营造福鼎教育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结合我校教育维稳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地、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社会治安重点排查整治为载体,建立教育综治工作高效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教育综治维稳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效预防和化解校园周边矛盾纠纷,构建“平安和谐校园”,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桐北中心小学加强和创新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陈素成副组长:王怀溴张庆峰
成员:姚榕生周筠陈文政吴朋松王德玲
董俊植汪捷钟丽娜王明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汪捷任主任。
三、工作目标
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着力建立健全创新管理机制,着力加强对留守儿童少年、思想品德有缺陷的学生等社会化管理。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排查整治活动,集中解决各种治安突出问题,提升师生安全感和平安校园建设满意度。建立健全综治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管理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学校和谐稳定。
四、工作任务
1、加强领导,抓住平安和谐校园建设这条主线,强化学校创新管理。创新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学校要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把握保稳定、促和谐、得平安这条主线,为确保工作开展,我校成立加强和创新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明确具体人员负责办公。
2、强化过程管理,规范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水平。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校长是加强和创新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明确学校的主体责任和教师的具体责任,形成覆盖全校安全教育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综治维稳工作制度、责任制度、情况报告制度、责任查究制等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贯彻落实。
3、抓好常规管理工作,使加强和创新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充分利用课堂、板报、课外活动、征文竞赛等活动形式做好普法宣传、拒毒、拒赌、拒网吧等教育活动。要经常开展法制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普及法律知识,促进健康成长,共建和谐平安校园”为主题,以“拒绝毒品,拒绝赌博,拒绝网吧”和“争当诚实守信孝顺的好孩子,争当尊师好学的好学生,争当文明守法的好公民”的“三拒三争当”为载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成立“四个队”即由校安保人员组成维护学校
安全的护校队,上放学由学生组成相互照应的路卫队,由学校领导组成的监督师生行为的督查队,由班级学生干部组成的反映学生表现的信息队。开好“四个会”即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村(社区)干部会。推行“五项制度”即学生出勤告知制,首课询问制,课堂交接制,缺课追踪制,家校联系制。切实加大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力度。
4、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工作,突出预防机制,强化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结合校情,针对不同时期的安全形势,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队会、校园广播、安全月等途径,认真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重点是开展防火灾、防人身伤害、防传染病、防自然灾害及毒品危害、食品及饮用水卫生、交通安全、预防未成年犯罪等教育活动。加强对建筑物、食品卫生、消防、危险化学药品、建筑物的楼道、栏杆、学校楼道的照明和应急照明等方面进行排查,建立隐患台帐,编制整治方案,在方案中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间四落实,切实加大对隐患的整治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学校无力整治的隐患要及时报告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每月至少召开1次以上主要领导参加的校园安全专题研究会,每月至少开展1次校园安全大检查或专项督查,并严格执行检查登记制度。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学校要为他们开通“亲情电话”。要充分发挥校园保安和校园电子监控设施的作用,加强学校重要部位和重点时段的安全监控,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消除校园安全监控盲点。同时,建立好家校联系卡,层层签订责任状,对有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认真调查,明确监护人的监管责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要经常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夜间校园巡逻,防止不法分子侵入偷窃财产。
5、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创新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要及时向教育局未保办报告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信息,每月按时总结报告学校综治维稳工作开展情况,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提高教育综治维稳整体管理水平,及时了解和掌握可能影响安全稳定的倾向性、事故的苗头性等更深层次的信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做好信息创安工作,提高校园突发应急处置能力。要争取社会支持,构建管理网络,加大管理力度。积极协调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突出抓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和学校安全的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形成有利于学校安全与稳定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6、坚持依法治校,着力提高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深化拓展平安校园建设,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密切联系,积极协调配合桐山街道政法、公安等部门抓好辍学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监护,提高师生的治安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设立师德师风信箱,建立师德档案,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安排课时,把安全、反邪、防邪、禁毒和法制等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纳入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反邪、防邪、禁毒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五、时间安排
1、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3月底至4月5日)。
这一阶段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层层召开动员部署会议;二是制订周密的工作方案。三是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办公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推动加强和创新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2、调研摸排整改阶段(4月6日至6月底)。
这一阶段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学校按照“校不漏班、班不漏人”的要求,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突出问题大排查大调研活动,对突出治安问题、安全隐患逐一进行排查登记造册;二是做好重点人员、突出问题的分析研究、登记造册、上报备案工作;三是对排查造册的各种治安隐患落实措施逐一进行防范和整治。
3、建章立制阶段(9月至12月)。
学校要把建设和管理,整治与防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符合校情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出台一系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案,建立综治管理台账和软件资料,迎接上级的专项检查。
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学
10.学校安全的预防和管理 篇十
为了确保全校学生的生命安全,防止学生在校园内发生踩踏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应急预防踩踏事故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各部门工作职责
1、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救援小组分为①、新闻宣传组②、后勤保障组③、救援行动组④、治安维护组⑤、疏散引导组⑥、医疗救护组⑦、事故调查组⑧、善后工作组。各工作组指定负责人,负责各组工作的组织和开展。
2、根据安全应急事故的要求,工作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集物质及交通工具,全体教职工都有参加重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处理到位。
三、工作职责
1、当遇到突发事件,及时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开展重大安全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控制事故的损失。
2、组织召开处理突发事故工作会议,确定救援方案。
3、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教学秩序等工作。
4、检查督促各部门责任人做好各项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四、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预案
1、结合国内发生的几次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各班要以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集中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2、规定好学生上下楼梯的通道,在集会做操等活动中,要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各班任课教师就是该班的组织者和直接责任人。
3、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侧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集体活动时,做到上时不下人,下时不上人。
4、一旦发生事故,要迅速组织教师指挥学生疏散,及时将事故信息上报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教育学生在楼梯、走廊通行时,如果发生有人倒地,要立即停止前行,不拥挤、不惊叫、自觉回撤。
6、每学期组织一次防踩踏演习。
五、具体工作措施
1、楼道灯手控开关由值周学生开关,做到人走完灯熄灭。
2、采取分流放学的方式,防止一涌而下的局面发生。在放学时,值周学生、教师必须到指定岗位维护秩序,行政领导负责督岗。
3、建立安全上下楼制度。要求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在下课时组织好本班学生排队,按顺序有序上下楼,并紧跟班级,不能离开。各楼层楼道口,有值周学生值日,对乱跑、乱窜、拉拉扯扯、大呼小叫的学生除批评外,还要登记,纳入一周评比中。一楼楼梯口值周教师负责组织好学生排队有序上下楼。
4、各班按学校所规定的楼梯上下楼。不得窜楼梯。楼梯上划分道线,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防止了学生乱跑乱窜,发生碰撞事故。
5、利用班队会、晨会时间教育学生“谦让、友好、团结”。在楼梯上,彼此互相关心,他有困难,我帮他,我有困难,他帮我,互谦互爱是防止打闹事故的“疫苗”。
6、建立踩踏事故救护预案。学校针对这类事故的特点,成立了一支应急小分队,从救护车辆、救护人员、分流路线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方案,确保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对事故最好的处理。
六、应急救急程序
1、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
2、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在最短时间(5-10分钟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学校不得缓报、瞒报或延误有效抢救时间,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严肃处理。
七、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
END
11.浅谈家庭用电安全事故和预防措施 篇十一
[关键词]家庭;用电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家庭使用电器的品种和数量在逐渐增加。家用电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家庭用电安全事故。例如:由于家用电器引起的火灾、人员触电事故等,给人们带来了财产和人身损害,也给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隐患。所以,对家庭用电安全,是每一家庭都不能忽视的问题。必须了解其危害,找出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将其减少到最低限度。下面,就对家庭用电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展开分析。
一、家庭用电安全事故及形成原因
1.家庭用电火灾事故
在家庭用电事故中,火灾事故是比较常见事故的一类。小的电器火灾,可能仅仅造成部分家电或线路损坏,引起局部区域的火灾;而较严重的电器火灾事故,则会造成重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线路超负荷引起的火灾。每个家庭住房的用电额定容量是一定的,由此按照容量的设计要求,家庭住宅内部铺设的导线也有其允许的最大电流额定电流。在缺少必要防护措施时,当线路所接用电器增加超过其能承载的负荷时,实际电流超过导线的额定电流,导线发热量就会增加、温度会升高,到达一定温度时,就会引起线路燃烧,引发火灾。 (2)电气绝缘老化引起的火灾。电线和家用电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绝缘老化的问题,其绝缘电阻会降低。特别是一些老旧家电,其电线和电器绝缘部分已老化严重。这样,其承载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能力都会明显降低。若不进行及时的更换或维修,很容易发生绝缘击穿短路或绝缘过热,引发火灾事故。 (3)不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电器设备在使用时,要遵照其使用说明,若不能按照说明使用,就很容易引起火灾。特别是对于一些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电器设备,更要注意其使用要求。这些年因为热得快干烧、电热毯使用不当等,引起的火灾时有发生。
2.家庭人身触电事故
(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引起的触电事故。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发生触电事故,是由于缺少对电气安全常识了解引起的。比如:带电去移动或搬动电器设备、或带电去连接导线或插座、用湿手去接触用电设备等引发的触电事故。
(2)家用电器不合格或未及时检修引起的触电事故。生活中为了图便宜,购买了低价不合格产品;对于使用时间较长或有故障的家用电器没用进行及时检修,引发的触电事故。
(3)防护措施不当引起的触电事故。线路中该采取的措施没用采取,比如说,线路中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火线未进开关、没有保护接地线等;或者,将设备接地线直接接到水管、燃气管上等。不能起到应有保护作用,一旦设备漏电,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二、家庭用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1.合理购置和分段使用家用电器,避免超负荷运行
家庭在购置、使用家用电器时,要充分考虑电表容量和线路承载能力。首先要保证长时间使用的家用电器的负荷需要,例如:冰箱、电视、照明灯等;再根据剩余容量来选择其他用电器的功率,保证在增加某个或某些电器时,总功率不会超限。在这里,既要保证总功率不超限,也要保证局部线路不超载。局部线路的额定电流,要满足局部承载最大功率时的要求。总功率不超载,就要将非长时间使用的电器错时段使用。可以根据具体生活的时间安排,将厨房电器、浴室电器、空调等划分使用时段,保证用电安全。
2.定期检修线路和家电设备,保证正常绝缘
要定期检查家用线路,查有无漏出金属线芯的、有无接头松动的、有无接触不良的、有无烧毁、有无老化的等都要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家电设备,特别是在潮湿或高温条件下使用的家电设备,要经常检查其线路和绝缘情况,必要时可以请专业人士用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已确定其绝缘性,保证绝缘良好。
3.认真阅读家电使用说明,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每样家用电器都用说明书,指明其使用的注意事项,要认真阅读了解注意事项,确保正确使用。例如:空调机等大容量电器宜铺设专用的用电线路和安装空气开关;电冰箱、洗衣机等,应按产品要求,使用装有接地线的插座;暖风机出风口不能覆盖衣物;电热水壶不能无水干烧等。这都是保证家电安全和正常使用需注意的事项。
4.学习一些安全用电常识,保证用电安全
掌握一些安全用电知识,对于防止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以下就是我们在家庭日常用电中,常需注意的安全事项:(1)使用家电时应有完整可靠的电源线插头。对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采用接地保护。(2)不能在地线上和零线上装设开关和保险丝。禁止将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煤气管道上。(3)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抹带电设备。(4)不要私拉亂接电线,不要随便移动带电设备。(5)检查和修理家用电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6)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破损时,要立即更换或用绝缘布包扎好。(7)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要使用干粉灭火器,禁止用水、泡沫灭火器等。
5.选择合格的产品,消除质量隐患
在购置家电产品或电线、开关等产品时,不能一味考虑价格,产品质量应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价低、质次的产品,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所带来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在购卖电器等相关产品时,一定要到正规销售点、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并注意产品的合格标志,如: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颁发的长城标识。同时,也要注意家电的额定值是否和电源相匹配,避免过电压使用。
6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首先,家庭用电必须按规范布线,改造线路要请专业电工来完成,线路必须要安装地线。其次,要安装各种防护设备,如保险作用的保险丝、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触电保护器等。最后,要经常检查家用电器和线路的保护线有无接头松动的、有无接触不良的、有无烧毁、有无老化的等现象。若有,要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家用电器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提升了大家的生活品质。同时,用电安全的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士的重视,预防措施的提升和安全常识的普及,必定会更多地减少家庭用电事故的发生,让更多的家庭享受用电的幸福和快乐。
参考文献:
[1]邹森.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与控制[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2000.
12.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预防及管理 篇十二
1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分析
与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比较, 水利工程施工存在更多、更大安全隐患, 主要有:一是工程规模较大, 施工单位多, 往往现场工地分散, 工地之间的距离较大, 交通联系多有不便, 系统的安全管理难度大。二是涉及施工对象纷繁复杂, 单项管理形式多变, 如有的涉及土石方爆破工程, 接触炸药雷管, 具有爆破安全问题;基坑开挖处理时基坑边坡的安全支撑;大型机械设施的使用, 更应保证架设及使用期间的安全;有的隧洞涉及引水发电, 导致隧洞施工时洞室开挖、衬砌、封堵的安全问题。三是施工难度大, 技术复杂, 易造成安全隐患, 如隧洞洞身钢筋混凝土衬砌, 特别是封堵段的混凝土衬砌, 采用泵送混凝土, 模板系统的安全和悬空大体积混凝土立模、扎筋、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问题等。
2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预防
2.1 抓好安全教育, 在思想上重视安全
安全预防, 思想是关键。一是应使各施工单位最高管理人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能否坚持安全第一, 关键取决于施工单位管理层领导和工程项目部主要负责人能否把安全作为各项工作中首先考虑的问题, 为此施工单位应明确提出把安全作为管理层领导和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并采用一票否决制, 凡出现安全事故, 并追究领导的责任, 年度考核不合格, 视情节严重扣发年度奖金, 直至解聘和辞职, 通过“一票否决制”, 迫切和激发从管理层到项目部人员抓安全的自觉性。二是以人为本, 强化广大职工、民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切实改变民工心中你要我安全的心态, 通过3级安全教育和一票否决的制度以及大量事故案例、事故通报、大会动员、小会布置讨论、摆事实讲道理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 极大地提高职工、民工对安全的责任感, 使每个人都明确:施工安全不仅关系个人的生命安危, 它同时也关系着工程的声誉和形象, 关系着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与否, 它确实是每一个人的头等大事。在思想上建立了忧患意识, 使每个管理人员和民工都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就为贯彻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 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2.2 制订安全制度, 进行制度教育
从业主到施工单位项目部、基层班组, 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 层层制订落实安全制度。安全制度必须结合本部门、本班组自身情况, 既有一般要求、一般情况下的安全制度, 也结合各单位情况提出特殊要求, 对安全制度应“警钟长鸣”, 采用各种形式贯彻、灌输、落实、执行。
2.3 利用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进行安全施工技术教育
为了使工程建设施工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得以落实, 应在项目施工前编制《安全防护手册》作为安全规范, 发给全体职工进行认真学习, 并利用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施工技术交底, 进行本项目安全措施的教育,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应针对工程项目特点, 提出本项目应特别强调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通过对安全技术的交底和教育, 使施工人员和每一位工人对工程施工总的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心中有底, 这将给施工中落实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奠定基础。
2.4 施工队伍组建时重视安全管理, 从组织上落实安全措施
每一项目上马, 工地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 并安排质量安全员, 赋予相应安全管理权力, 包括违章作业制止权、严重隐患停工权、经济处罚权、安全一票否决权, 保证其有效行使职责。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危险作业岗位, 应严格培训、持证上岗, 并明确规定工人有权拒绝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及无安全防护的危险作业。
3 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监控
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是过程性的, 管理的时间长、跨度大、涉及面广, 同时也是管理是否有效直接接受检验的阶段, 在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中, 既要统筹兼顾, 不留死角, 又要集中力量抓好重点;既要重视施工高峰期的施工安全, 又必须注意其他施工期间各个安全环节;既要严格控制关键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又要全面抓好一般工序施工的安全要求;既要抓好关键部位施工对象的施工安全, 又要保证全部施工对象的安全生产。
3.1 控制关键施工对象和关键施工工序, 保证安全生产
关键施工对象 (包括危险施工部位) 和关键施工工序应作为安全管理布控的部位, 关键施工对象 (包括危险施工部位) 如高空部位施工、导流洞引水洞衬砌封堵施工、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土石方爆破开挖施工等, 关键施工工序如大体积浇筑、钢筋焊接加工、大型构件吊装运输、脚手架工程等, 对以上2个关键实施安全检查制度及专人安全盯岗制度, 真正做到制度落实、检查落实、责任落实, 保证施工安全。
3.2 标准化管理, 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控制
坚持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执行标准化和规范化施工时安全生产最强有力的保证, 项目施工中应将每一天施工对象、作业人员及作业程序、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均执行标准化要求后规定, 使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和施工的每时每刻都做到施工地点明确、施工对象明确、工作要求明确、安全注意内容明确, 杜绝了因情况不清、职责不明、盲目施工导致的安全隐患, 保证了“三全”安全系数控制的要求。
3.3 作业现场抓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现场是安全管理最终落实点, 也是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最终发生的地点, 必须严格把握作业现场的安全作业, 安全施工。一是建立和健全各类现场作业管理制度, 如责任制、抽查制、安全交底、防火及安全用电制;机具和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安全纪律等, 设专职安全检查员监督实施, 发现任何安全事故隐患和苗头以及违章操作, 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并严肃查处。二是严格各类人员无证上岗, 严禁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种, 严禁非电气人员安装维修电器电路, 严禁闲杂人员进入高空悬垂、危险作业场地和易燃易爆品堆场, 避免发生各类意外伤害。三是各工序交替、工种更换、作业面交付等环节, 应包括安全交接;应特别交代安全控制的“预警点”和“关键点”, 防止因情况不明或情况陌生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四是赶工作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 深夜班作业及连班作业极度易引起因施工人员的疲倦、深夜瞌睡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一般应尽量予以避免;工程特殊情况, 确实需要加班加点作业, 安全员应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加强监督巡视, 时刻控制现场作业状态, 严格防范事故发生。五是水利工程往往工程规模较大, 施工作业点广, 易爆易燃材料使用量多, 容易发生火灾, 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安全员为领导的消防队伍, 平时进行必要的灭火知识培训演练, 在木工车间、机修车间、发电房、食堂、仓库等易发生火灾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泡沫、干粉) 等消防设施, 做到有备无患。六是每天完工后各施工作业班组认真清理现场, 并经安全检查人员验收, 方可离场, 防止留下各类安全隐患。七是安全专职或兼职人员接受相应系统急救、设备和器材的使用培训及药物准备, 以备急用。
参考文献
[1]查海清.对水电建设中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 (35) :126.
[2]刘永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工作[J].甘肃农业, 2009 (11) :87, 93.
[3]汪立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初探[J].机电信息, 2009 (30) :56, 60.
13.学校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讲话稿 篇十三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生命是最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现在天气越来越炎热,一些学生喜欢到河边、鱼塘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游泳,很容易出现溺水事故。
为积极响应以“预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创设更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杜绝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我在此特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不在无家长(监护人)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3、不到不熟悉且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4、不到无人监管的江河、水塘边玩耍戏水;
5、在见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无能力施救的情况下,不冒然下水救人,要采取大声呼救及报警等措施。
6、在经老师家长同意并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的情况下游泳时,还要提醒并注意以下几点:
①游泳前要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在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等警告标语的水域,千万不可下水游泳。
②下水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先活动身体,把头、手、脚等关节活动开。
③如果在游泳中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胸闷、心慌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④在游泳中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14.学校安全的预防和管理 篇十四
为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有效处置学校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依据国家、省、市、区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学校突发事件的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编制依据
依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消防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及江苏省、南京市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制定本预案。
4、处置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处置突发事件要坚持一个“快”字,信息上报要快,部署控制要快,预案落实要快。
2、现场指挥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人员要亲临现场,全面掌握情况,准确分析形势,果断做出判断,实施正确指挥。
3、设置警戒原则。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要迅速疏散现场周边人员,设置警戒,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降低损失原则。处置方法要妥当,要以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为工作重点,力求做到尽量减少社会影响,减少人员伤亡,降低危害。
5、装备保障原则。要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电视监控、应急广播、防爆围栏、防爆毯、防毒面具、安全头盔、警戒带、袖章标识、疏散标志、应急灯、对讲机、强光手电、电喇叭、消防器材及值班车辆等必要的装备保障。
6、协调配合原则。各级各类人员要明确职责任务,按照预案分工,互相协调、通力配合,对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置。
7、追究责任原则。依据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中指挥部及各组职能任务,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兑现奖惩。对因未能落实预案而造成突发事件发生的人员,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学校成立“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学校预防和处置学校突发事件的领导机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学校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作出决策,协调解决预防和处置工作
中的重要问题,督促学校预防和处置方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检查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落实情况。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林虹
副组长:周菊芳
组员:余鸿瑞、赵丹洪晓苗邵伟、王怀忠
三、应急处置措施
1、一级预案处置措施:
(1)指挥部在接到突发事件警情后,应立即报告上级职能部门并宣布启动一级处置预案;
(2)立即停止教学,播放广播,组织师生按疏散路线有秩序尽快撤离到指定地点,并清点上报各班学生人数;
(3)控制所有出入口,立即封闭现场,设置隔离线,组织专人维护现场秩序,同时在学校周边进行巡逻控制;
(4)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并为调查取证提供线索。
四、上报教育局,和有关卫生部门
五、工作要求
1、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工作,全体师生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要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意识,增强责任感。
2、要把处置突发事件作为学校安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严格按照方案,落实防范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3、各有关人员要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范围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员有可能制造暴力恐怖事件的人员、可疑物品、要立即报告,果断处置。
4、要掌握周边医疗机构分布情况,遇到突发事件后,要将伤员迅速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5、学校每年要进行一次处置突发事件的演练,各类人员要做到职责清楚、分工明确、措施到位。
六、善后处理工作
1、学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要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恢复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工作,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
2、对在预防、处置学校突发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或有特殊贡献的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学校安全的预防和管理】推荐阅读:
学校传染病安全预防制度08-08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交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06-20
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和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06-29
学校安全管理的核心07-31
学校食堂安全管理的自查报告07-01
加强学校夏季用电安全管理的通知08-29
学校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制度10-19
学校安全管理案例09-30
学校安全风险管理10-09
学校和学生及家长交通安全责任书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