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山镇东区中心小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
1.桥山镇东区中心小学工作总结 篇一
赤山镇中心小学
(2015——2016学)
“青蓝工程”工作总结 赤山镇中心小学 “青蓝工程”活动工作总结
(2015——2016学)
为期一年的 “青蓝工程”活动现已结束。活动中,师徒双方始终本着“团结、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帮扶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帮扶工作计划,顺利完成了帮扶工作任务,推动了我校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其小结如下:
一、制定活动计划,工作有章可循
结对帮扶工作是我校为充分发挥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我校青年教师和新进教师快速成长,从而有效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而实施的一项战略举措。为保证这一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实施,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和便于操作的活动工作计划,为帮扶活动的有效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二、按时听课指导,师徒共同成长
指导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听课时间表,每周准时到被指导教师班级听课,课堂上做好听课记录,课后与被指导教师交流和交换意见,肯定亮点,指出不足,提改进意见和方法。新教师虚心听取和接受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按照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业务尽快提高。经过不断的反复循环与实践,师徒双方通过一起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相互听课、评课、说课等活动形式,共同探讨、研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强化提高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教学研究,从而不断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养。一些新教师在帮扶活动中脱颖而出,如英语组的周莎、语文组的王婷等,通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撰写好每一课时教案,认真听好、评好每一堂公开课,认真撰写好一篇教研论文“四个一”活动的开展,其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帮扶活动的开展不仅帮助了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也成就了我校指导教师,如英语组杜宪利老师,通过几年的指导帮扶,自己已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市级名师、特级教师和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可以说,杜老师的快速发展,除与她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孜孜不倦的专业追求分不开外,与我校“青蓝工程”活动的有效开展密不可分。
三、建构和谐教师群体,促进教师团结合作
“青蓝工程”结对帮扶活动是提高我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活动的开展鞭策激励着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事事率先垂范,做年轻教师的楷模。同时也督促年轻教师用新理念处理教材,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拟定教学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编写有效实用的教案,教案中体现学法指导,课堂上大胆改革传统教法与学法,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入课堂,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帮扶活动中的交流、探讨与互助,既促进了帮扶双方业务素质、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间团结合作精神的形成,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教师群体,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校教育又好又快和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
四、本期“青蓝工程”徒弟出师办法、标准及名单
本期“青蓝工程”活动结束后,采用徒弟上汇报课,最后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进行综合评定等办法进行评定,本学年“青蓝工程”活动结果如下:
有5位青年教师符合出师条件,经学校研究决定,准予出师。他们是:语文组的李娇艳、周玉洁;数学组的廖婷、黄琴;英语组的刘琪、徐红丽。学校将召开第三期“青蓝工程”总结表彰大会,对在帮扶青年教师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指导教师颁发“青蓝工程”指导效果证书。同时,学校希望出师的各位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不断努力钻研教育教学业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早日成为学校学科骨干教师和名师,为促进大方一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贡献智慧和力量。
五、本期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及今后的解决措施
1.部分老教师,包括极少数的骨干教师和名师心高气傲,总认为自己资历老、资格老,对一些教学问题和教育现象不屑一顾,对待新老师和年轻教师也总是高高在上,使年轻老师恐惧和不敢接近。
2.少数年轻教师和新教师,迫于老教师的威压,看待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总是畏首畏尾,闪烁其辞,不敢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延迟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3.指导教师听课随意,课后不与年轻教师沟通交流。从指导教师听课统计节次看,大部分指导教师听课在15-20节,但有的指导教师一年下来听课才10节,听课节次远远不能达到“青蓝工程”活动的 要求。课后有的指导教师不与年轻教师交流和交换意见,听课流于形式。
常言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老教师是我校教育教学的宝贵财富。老教师自然有老教师的优势,如教学经验丰富,看待教育问题或现象独到深刻等,但年轻教师也具有年轻教师的优势,如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熟练等。新老教师如能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岂不更好。我校今后在实施 “青蓝工程”活动时,一定要打破这一僵局,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在活动中,师徒双方一定要一起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通过相互听课、评课、说课等活动形式,共同探讨、研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并结合学校开展的“启动式目标教学法”课题研究,强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结对帮扶活动中,指导教师一定要准时和保质保量听课,对听课达不到节次要求、课后不予指导或无指导记录的将不予出师。同时,被指导老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撰写好每一课时教案,认真听好评好每一堂导师课,每年认真撰写好一篇教研论文,通过“四个一”活动的开展,帮助了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使其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结对帮扶工作任重道远,学校教研处将始终与新老教师同舟共济、同心同德,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来完成各项工作,促 6 进我校青年教师和新进教师快速成长,从而有效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实现赤山镇小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2.桥山镇东区中心小学工作总结 篇二
罗子山镇中心小学校长白雪峰
(2016年9月15日)
延长县罗子山镇中心小学地处延长县以东65公里外的罗子山镇政府所在地,其前身为罗子山乡道山坪小学,始建于1978年,1984年更名为罗子山乡中心小学,2008年7月经县政府批准,搬至现校址(原罗子山中学)。学校占地面积为13000㎡,建筑面积2881㎡,绿化面积1860㎡,建有二层平房22间,窑洞66孔(因雨灾几乎全部闲置)。学校现设有 “一部十九室”,室内仪器器材均按陕西义务教育基本标准配备.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一)教师基本情况
现有教职工9人,大专以上学历9人,合格率100%.其中专任教师8人,教辅人员1人,专任教师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7%,县级骨干教师2人,占专任教师比例25%。
(二)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共报到学生84人,其中男生49人、女35人,入学率100% ;留守儿童17人,入学率100%;残疾儿童0人,无辍学。设有6个教学班。
(三)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1、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普通教室使用面积35平米,生均2.5平米,达到省定评估标准;科学实验室使用面积35平米,生均2.5平米;图书室使用面积35平米,生均0.41平米;微机室使用面积50平米,生均3.5平米;语音室使用面积50平米,生均3.5平米;达到省定评估标准。
2、体育运动场地面积:操场为砖铺,可以设150米环形跑道和60米直跑道,达到省定评估标准。
3、计算机台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21台,达到省定评估标准。
4、图书册数:学校图书共计3100册,生均36册
5、师生比例:学校教职工9人,比例达到1:11,达到省定评估标准。
6、专人教师学历:本科学历7人,专科学历2人,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00%,达到省定评估标准。
7、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学校中级职称教师3人,占教师比例37%,达到省定评估标准。
8、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和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2人,占学校比例25%,达到省定评估标准。
9、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学校按照设置功能部室20个,包括科学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语音室,音乐教室、舞蹈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科技活动室等,每个功能部室的教学设施配备齐全,实现了班班通教学。常规通用设备、学科专用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满足教学基本需要,达到省定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
二、工作亮点
(一)素质教育开展情况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表,开足开齐课程。力争让每个学生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各项技能。
(二)德育教育
1、着力抓好养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从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开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从做操开始,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从上下楼梯靠右行
开始,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从每天的卫生工作和每周的大扫除开始,竭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从见到老师要问好开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教育;以“端正考风,严肃考纪”为突破口,加强诚信教育。
2、狠抓起始年段的养成教育,通过班会课、晚点课、国旗下的演讲、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及时表彰先进,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方案,使养成教育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充分做到有的放矢。
(三)社团活动
我校社团活动理念:让社团成为每个孩子张扬个性的舞台。同时确立了社团活动目标:围绕“把社团活动打造成为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这一总目标提出了艺术体育类社团,力争在运动会、各球类棋类比赛中获得成绩;其他社团辅导老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努力激发学生潜能,张扬个性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的具体目标,并为每一个社团拟定了合适的目标。
(四)高校课堂开展情况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高效课堂改革领导小组,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课改实施方案,具体谋划、落实高效课堂各项工作。以校长为首的领导集体深入课堂,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通过与教师交流、研讨,在学生中调研走访,针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原因,积极商讨对策,解决困难,扫除障碍。学校成立专门考评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具体负责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督导。同时
明确各学科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的工作职能。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又协调联动,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为确保高效课堂建设有章可循,学校及各学科分别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标准,让教师在工作中明确方向和目标,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三、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强教科研工作,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桥山镇东区中心小学工作总结 篇三
教导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严格贯彻教育教学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县教研室2009年上半年教育工作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质量,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切实加强教学研究,为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努力。
二、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强化常规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各学科均属基础课程,对学生的思维及素质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因此,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教好每一门课程,不随意调课,如有特殊情况,调课必须通过教导处。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八项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2.继续做好“六认真”工作
要求教师做到:(1)认真备课,有效备课。备课笔记必须课时齐全,内容详实,格式规范。要特别强化五有:有学生活动安排,有教学内容分析,有教学方法设计,有拓展延伸内容,有教后反思记录(反思记录,要有三分之一的比例,三年考核的新老师必须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比例)。备课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课中要体现作业的数量和质量。(2)认真上课,有效上课。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老师上课要做到教学思想端正,教学态度亲切,教学方法恰当,教学过程机智,教学效果明显。努力做到“三要”:目标要明确,容量要饱满,重点要突出,以确保学生实现“三有”:课课有练,课课有得,课课有悟。(3)认真听课,有效听课。按第一学期职后管理办法执行。(4)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即有效作业。毕业班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但必须讲究作业的实效性。老师批改作业要及时,仔细,认真。学生错误之外千万不能漏改,否则会误导学生。(5)认真辅导,有效辅导。每位老师必须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并做好记录。补差可以发挥班干部和学优生的主导作用,开展一帮一。培优必须达到班级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千万不能只顾补差一头而放弃培优一头。培优一头是重点,尤其是中高年级,学优生必须在40%以上,否则无法完成质量指标。(6)认
真组织考试,有效测试。教导处除了组织一学期两次考试外,还要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进行不定期的抽测,尤其对毕业班,加大抽测力度。对每次测试后进行认真分析,对薄弱环节,薄弱内容进行及时补救。
3.加强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和管理
(1)备课组集体磨课必须落实时间,必须落实计划,每学期初各备课组要制订一份详细活动计划,安排好每一次活动内容。必须落实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包括:理论学习,教材分析,集体备课,课例评课,作业分析。必须落实主讲人员,每次的活动都有一名中心发言人,发言人必须精心准备,活动时其他人员也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学期下来,要有一份总结,包括理论学习,公开教学、听课评课,教学质量等方面。
(2)教研活动。着力抓好教研组建设,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争创学校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组条件:①必须定期观看特级老师的教学录像,每次观看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写出教学感想和反思(每学期2-3次)。②组内开设课堂教学主题研究公开课,并进行评课,有书面评课资料。③教研组内必须有老师论文发表或论文获奖,学生必须有参赛获奖。
(二)提高教学质量
1.上好一堂精品课
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考评活动,分语文组、数学组、综合学科组,分别由校级领导担任组长。各组订出上公开课名单,时间和课题,按计划认真执行。35周岁以上者可以是在年级段中上教学研究公开课,35周岁以下者必须由学科组全体人员听课并参评。
2.控制学生回家作业量
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力争做到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回家作业,三、四年级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五、六年级在1小时左右。作业尽量在校内完成,这样有利于提高作业正确率,回家可以布置看书,背书,默写词语等。
3.完成质量指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质量目标。
四、各阶段主要活动安排
2010年上半年教导处工作思路
三月份:
1.制订学校学生作业有关规定
2.改进备课形式
3.开学第一星期的五认真检查 四月份:
1.作业专项检查
2.期中五认真检查
3.教师书法比赛
五月份:
1.作业专项检查
2.五认真检查
六月份:
1.期末五认真检查
4.桥山镇东区中心小学工作总结 篇四
任峰
本学期我们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将在思想上紧跟学校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理念,继续深化“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思想,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开展“问议导练”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情操。调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新时代要求。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此交流不仅仅是指教师听课后的评价交流,同时也包括上课前的“问议导练”备课交流、教学思想交流等。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能使教师把握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对新课程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能完善自己的“问议导练”教育观。
2、学习资源共享的备课方式,并在共享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进行有效修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在有独特见解的情况下,增进对“问议导练”理论与实际的研究,使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受益。
4、在“问议导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梳理、归纳、整理为学科研究论文。
5、进一步完善“问议导练”公开课制度,使其能起到对教师教学指导、启迪的作用。
6、做好“问议导练”多元化一体评价工作,促进语文素质评价。
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写字、朗读、阅读、积累和写作等方面进行全程的评价。从培养学生的认真书写的习惯入手,加大朗读教学的力度,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表达。倡导自主阅读,加大阅读量,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尊重学生独特感受,营造书香校园,促进习作的教学。本学期继续进行日记的训练,重视学生写日记习惯的形成,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努力使本年段的作文教学更上新台阶。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本组教师教学工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教师树立起共同提高的帮教意识。配合学校教导处的工作,积极进行“问议导练”备课、上课、指导学生作业等方面的有益研究探索。发挥好集体备课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修改。
2、启发老师在“问议导练”教学中转变教材观,在理解、挖掘、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由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向生活、向实践拓展,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宰者、学习的主人。
3、加强教师的“问议导练”教育科研意识,由过去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利用课堂教学的变化给学
生带来的新鲜气息,积极进行各学科间的整合、信息技术的整合、新课程理念的贯彻执行等,并时刻记录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心得,做教学中的有心人,不追求模式但也不忽视模式的重要作用,在合理对待模式的情况下,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
4、有效地利用各类教研活动,重视教学研讨中教师流露的点滴有效的“问议导练”教学手段,重点落实阅读作文教学的研讨交流,每位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共享教师的智慧。
【桥山镇东区中心小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青山镇中心小学足球兴趣小组活动总结06-12
兰陵县神山镇中心小学贯彻落实全县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情况汇报01-29
塔山镇中心小学行风评议自查自纠报告10-20
恐龙山镇小学2014—2015学年年秋季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10-26
仙居县城东区规划设计08-02
河东区村镇环境卫生考核办法08-29
金山镇西张夏小学家长会预备会议材料08-26
连珠山镇全民创业工作情况汇报08-17
青山镇换届选举工作情况汇报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