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习俗节日习俗

2024-10-04

异国习俗节日习俗(15篇)

1.异国习俗节日习俗 篇一

3.异国习俗

第2课时 日常习俗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3.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4.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生活中做到尊重世界各国人民的风俗和习惯。

教学设计思路

本主题活动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从以下两点去把握的:一是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习俗的兴致,引导学生从课件、自己搜集的资料中,多角度、多侧面去了解、欣赏、交流外国人的日常习俗。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因势利导,让学生认识到由于文化背景及地域的差异,世界各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要尊重外国人们的风俗和习惯。

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外国人的日常习俗的有关资料,了解外国人的习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日本人身穿和服在樱花盛开的时节,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畅饮美酒边欣赏樱花的情景。提问:谁知道这是哪国人在欣赏樱花?他们是怎样做的?

学生观察、交流,从饮食、服装方面来谈。

师: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人们的生活习俗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了解有关外国人的日常习俗。(板书课题:日常习俗)(设计意图:创设日本人欣赏樱花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探究问题:了解外国人的生活习俗。)

二、了解欣赏

1.课件出示:阿拉伯人身着白色长袍行走在沙漠中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来了解阿拉伯人的生活习俗。

2.让学生通过课本交流、了解美国人的饮食习俗。并由学生谈谈课本上的资料自己是由什么方式搜集到的?(如上网搜集资料、查阅课外书等)

3.课件出示泰国人见面时的情景,学生交流泰国人见面时有哪些礼节?小组内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人的见面礼节?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展示情景,让学生在充分观察、交流中,了解阿拉伯人的生活习俗及泰国人的见面礼节。并让学生通过课本了解美国人的饮食习俗,引领学生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三、汇报交流

1.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外国人的日常习俗?是用什么方法搜集到的? 学生展示交流:学生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或图片展示给同学们(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礼节)等生活方面,介绍世界其他国家的习俗文化,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补充一些日常习俗,如:法国人特别善饮,他们几乎每餐必喝,而且讲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种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肴;除酒水以外,法国人平时还爱喝生水和咖啡。美国人在拜访朋友的时候,敲门经主人允许进屋后,首先要脱帽,并询问是否方便,当对方回答“无妨”时,方可说明来意„„

3.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搜集资料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不同方面的异国习俗资料及教师的补充,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了解外国人的日常习俗。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四、游戏活动 1.猜一猜

课件播放异国风情录像片断,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判断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习俗?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师生共同评价。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习俗,能进一步了解世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

2.演一演

各小组表演节目,包括异国服饰表演、舞蹈、小品等。由评委小组打分,评出表演优胜奖。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演一演”的游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知、明确世界各国的风情。)

五、深化认识

1.说一说,本地的哪些生活习俗是从外国“引进”的?(在隆重场合人们要穿西服;现在,人们还经常吃西餐;英国人普遍流行戴婚纱的习俗,最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年轻人在举行结婚典礼、拍摄结婚照时,新娘喜欢穿婚纱礼服„„)你觉得外国人的生活习俗有没有意义?

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组织分小组进行辩论。引导学生明白,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增强,只要是有积极意义的事物,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可以学习并接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问题的交流、辩论,引导学生要尊重外国人们的风俗和习惯,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六、谈谈收获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喜欢哪国的日常习俗?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学生畅谈。

(设计意图: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进一步感受异国文化的魅力,更深入地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异国风俗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七、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的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其主要形式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活动,通过儿童的直接参与活动的行为实践来体现课程目标的。

感受异国文化的魅力,更深入地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异国风俗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应变能力欠缺,在处理一些课堂中的突发现象不够灵活;其次,活动面不够广。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发挥我的长处,弥补课堂中存在的不足。

2.异国习俗节日习俗 篇二

爱新觉罗.恒兰在《豆汁儿与御膳房》中写道: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夏天, 民间粉房用绿豆磨成的粉浆偶然发酵变酸, 尝起来酸甜可口, 熬熟后味道更浓。清朝末年, 一位姓丁的回民以卖豆汁在北京闻名。到第三代丁德瑞时, 在西花市路北火神庙前设点经营豆汁, 生意兴隆, 很受欢迎, 人称“豆汁儿丁”。1949年后, 丁德瑞加入后来的锦馨豆汁店。锦馨豆汁店一直延用“豆汁儿丁”的制作方法经营豆汁。

豆汁是将绿豆浸泡十几个小时后, 磨成稀糊, 经过滤、沉淀、发酵后用旺火煮沸, 再用微火保温, 即可食用。《北平风俗类征》载:“豆汁是北平特有的一种食品, 别处的人既没有机会喝它, 也没有胃口喝它。”而北京人爱喝豆汁, 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 一碗烫嘴的豆汁, 几个酥脆的焦圈和一小碟咸香的酱菜, 几乎成了北京小吃的象征。京城有种说法:“不喝豆汁儿, 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

豆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钙、铁等微量元素, 具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和美容等功效, 既是独特风味的北京传统小吃, 也是老北京饮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97年, 在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 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3.异国习俗节日习俗 篇三

关键词: 中西传统节日 渊源 传播途径

1.引言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高速迅猛的信息传递不断加速着全球化进程。各国文化不知不觉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不可否认,这种传递与融合令地球村的各国居民们受益颇多,令人放眼全球,领略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和习惯。但同时,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渗透也影响着各国特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传统节日,作为一国文化最令人喜闻乐见的组成因素,正如一幅人文历史的风俗画,展示着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又如一张闪亮的名片,将这个国家及其精神面貌传向世界。本文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习俗渊源谈起,进而延伸到其各自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途径,期望在文化大融合的今天,各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特色文化能在大范围内各居其所,大放异彩,让“村民们”尽情领略不同文化的精彩和亮点,让世界文化百家齐鸣,各放异彩。

2.中西方主要传统节日例析

2.1七夕vs.情人节

“七夕”又称“乞巧节”,最早记载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七夕本源于古人对自然和时间的崇拜。早在三四千年前,古人就有对星宿的崇拜。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民间多在计算时间时以“七七”为终局。“七”、“吉”谐音,“七七”为大吉之日。“七”又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时光荏苒,七夕“乞巧”逐渐与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合在一起,广为流传的鹊桥相会为七夕节渲染出一份浪漫的爱情色彩。

传统的“卜巧”习俗即为对月穿针,始于汉代。年轻女子月下比赛穿针,结彩线,胜出者为巧手女。除此之外,还有“投针验巧”、“喜蛛应巧”、“巧菜”等专为女子而设的传统活动[1]]P47。如今时代变迁,年轻人已鲜少穿针引线。“文革”时期,谈情说爱一度被视为禁忌;改革开放以后,年轻人受西方思潮影响开始庆祝西方情人节,中国传统节日一度受到冷落。继之而来的对传统文化的重新重视和商业因素的渗入,引发了“七夕”的复兴,但传统的“乞巧”却被时兴的玫瑰和约会等节目取而代之。七夕也被国人冠之以“中国情人节”的名号。

西方情人节有多种起源。广为流传的一种是公元3世纪时,古罗马战争频仍,克劳迪乌斯二世为让战士专注于战场,禁止年轻人结婚。基督教神父瓦伦丁则帮助他们在教堂举办秘密婚礼。克劳迪乌斯二世得知后,于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将瓦伦丁送上绞架。14世纪以后,为纪念瓦伦丁,2月14日被确认为Valentine’s Day,是为当今各国年轻人所津津乐道的西方情人节。

尽管情人节有着如此残忍、悲伤的宗教历史渊源,如今的年轻人早已把它视为一个关于爱情、浪漫和鲜花的节日。这一天的庆祝活动也是丰富有趣的。在威尔士,人们以刻有心型、钥匙状的木勺为礼物,意为“你打开了我的心锁”。在中世纪,年轻人在碗里抓阄寻找自己的情人,抓到的名字会缝在袖口一星期。也有传说记载,当天清早由钥匙孔向外窥探,如看到一人独行,则当年单身;如看到两人及以上则一定能觅到伴侣;如看到一对鸟雀则会于圣诞节前喜结连理。如此趣味盎然,不一而足。而时下,情人节卡片、巧克力、玫瑰花、浪漫的约会等活动更是令世界各国年轻人趋之若鹜。由此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也开始为世人瞩目。

2.2清明节 中元节 下元节 寒衣节vs. 万圣节

“清明节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也称为‘三月节’,是专来标志天文、天气变化的一个节日”[2]P62。又传春秋时期晋文公失误之下烧死割肉救他的名士介子推,为表示对介子推的哀悼和思念,清明节与寒食节成为哀悼,扫墓与祭祀英烈和先祖的节日。

中元节,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亲人去世的人家,都要上坟;如远在外地,则要在街口路边为逝者烧纸念诵。这是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这一晚随处可见悲戚焚纸的中老年人。儿童按旧俗这一晚是禁止出门的,以免沾染晦气。

农历十月十五是下元节。这一天民间多备菜肴,祭拜祖先、神灵以祈福寿。寒衣节是农历十月初一,是汉族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清明节、上元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鬼节”。

现在的年轻人出于环境的改变,工作的压力和观念的更新,已经很少关注这些祭祖的节日,甚至很多人把上坟、祭拜等传统的纪念活动归结于迷信。不可否认,诸如烧纸,扎冥衣、冥器等行为有陋习之嫌,不文明且不环保,但把祖辈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一并弃之如敝屣也非理智之举。这几个节日,分别发生在春、秋、冬三个关键季节,“这仍然是农耕生活,农耕文化的必然结果”[3]P203。一系列祭祀行为反映了在中国这个农耕大国,民众对万物生长收获的欣喜和对祖辈传业授技的感激及对他们的思念和缅怀。

经济复苏、国力强盛,我国更加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清明节”已被定为国家的法定假日,方便人们祭祀祖先,缅怀先烈。然而很多年轻人仅仅把它视为休息或短途旅游的契机,祭祖等活动仍旧是老年人的例行公事。可见我们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还需要更多人的理解和努力。不过,近年来祭祀时由献花取代烧纸的现象也令人为之欣喜,相信随着广大民众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和对传统文化的加深理解,情况会越变越好。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前夜,11月1日是万圣节,这是西方一个古老的节日,它“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从罗马的果树女神节,到凯尔特人的诸圣徒日,再到基督教的诸圣日和万灵节”[4]P138。

凯尔特人相信每年10月31日死去的亡魂会回到故居地借活人再生,因此他们举办祭鬼活动,并装扮成鬼怪驱赶游荡的魂灵。他们还会点亮篝火,为鬼魂指路。祭司德鲁伊特教引人们提着萝卜灯挨家挨户征集祭品。11月1日人们会装扮起来游行,称为诸圣徒日。1世纪时罗马人侵略不列颠,凯尔特人的诸圣徒日就与罗马人的果树女神节融合而成新的万圣节。“公元835年,罗马天主教会将11月1日定为教会的节日,来纪念所有的圣徒,这一天被称为诸圣日也就是万圣节”[5]P140。

一个有着如此复杂文化和宗教渊源的节日,如今却流行于世界各地。每年一到十月份,中国各大超市便摆满了南瓜灯、鬼面具、披风、魔法棒等万圣节活动用具,很多幼教和培训机构也热衷于组织孩子参加万圣节狂欢晚会。为什么同是“鬼节”,万圣节的普及程度如此深广呢?且来看万圣节的各种习俗:恐怖而不失俏皮的“杰克灯”、活泼又实惠的“不招待就捣蛋”、热闹狂欢的化装舞会、盛大缤纷的节日游行,再加上商家的推波助澜,万圣节俨然已成为一个老少咸宜,休闲放松,尤其受小朋友欢迎的流行节日。热衷于这些世俗化活动的孩子和年轻人,是否会潜移默化地接受这层世俗外衣下的宗教文化和西方理念呢?这值得深思。

2.3中秋节vs.感恩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有很多,反映了我国源远流长,意味隽永的文化内涵。

《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古代帝王中秋祭月的习俗逐渐流传到民间形成中秋节。还有“秋报遗俗说”[6]P2。农耕社会,古人有“春祈”、“秋报”的习俗。每逢中秋,收获季节,古人饮酒起舞,拜土地神,庆祝丰收。中秋节兴起于唐朝。彼时,“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玄宗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充满浪漫色彩”[7]P4。

皓月当空,丹桂飘香,家人团聚、赏月、拜月、吃月饼,故而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此外,各地区还有舞火龙、烧花塔、点桔灯、猜谜等传统活动。近年来为弘扬传统文化,中秋节也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有了休假,合家团圆更加方便。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年轻人外出打拼的风潮和日益红火的旅游热一度冲击着传统的闲适浪漫的赏月团圆等节日习俗。因此,除了增加假期外,中秋节节日氛围的烘托与兴盛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思索。

每年的11月第四个星期四是西方的感恩节,时间与中秋节相近,同样是感谢收获,合家团圆的日子。提起感恩节,一定要提及著名的“五月花号”和乘坐该船移民北美的英国清教徒。他们为躲避英国的宗教迫害,来到新大陆,并在当地印第安土著的帮助下安居下来。第一次的感恩庆祝活动多少表达了对印第安人的谢意。以后历年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对丰收的庆祝和对上帝恩赐的感恩。他们在美洲大陆杀戮、占地,逐渐强大起来。“早期的殖民者过感恩节,感谢的是上帝给了他们传播文明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能够心安理得地屠杀印第安人”[8]P191。

如今感恩节已经成为美国的法定节日,除了合家团聚和烤火鸡外,还有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充满童趣的南瓜赛跑和蔓越橘竞赛、激烈精彩的体育赛事、华丽壮观的梅西感恩节大游行、热火朝天的吃火鸡大赛,甚至还有趣味盎然的美国总统“赦免火鸡”活动。如此异彩纷呈的庆祝活动再加上来自美国政府和民间的大力营销宣传,感恩节如今日益风靡各国就不足为怪了。想必不管哪国人等,在庆祝感恩节时少有人想起当年淳朴无知的印第安人,却会有许多无神论者随口说出“感谢上帝”的话语。

2.4春节vs.圣诞节

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因之遍布全球的中国人而名扬四海。关于春节的来历,一说是人们于除夕之夜,门贴红纸,燃放爆竹,彻夜灯火通明,驱逐一种叫“年”的怪兽。二说是古代有个叫“万年”的年轻人因当时节令较乱影响农耕生产和收成,遂致力于研究制定精确的岁时节令。期间历尽千辛万苦,还曾遭节令官阿衡的嫉妒而险遭暗杀。最终万年制成太阳历,受天子推崇,天子遂命名太阳历为“万年历”,一年之始为“春节”,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传统的过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民俗众多,热闹非凡。主要的节庆有祭灶、吃饺子、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守岁、放压岁钱、拜大年、串亲戚、舞龙灯、舞狮子、游灯会,等等。作为最传统最重大的节日,中华儿女不论身在何方,都会尽力聚集起来庆祝这一节日,因此虽然外国人不会庆祝这一节日,但中国春节早已名声远扬。然而,许多传统的民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逐渐被人们淡化。烟花鞭炮会导致环保问题;舞龙灯、串亲戚等节目因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逐渐消逝;吃饺子、穿新衣也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缺失年轻人的青睐;压岁钱本来是对孩子的美好祝福,因为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开始变味。经常听到人们感慨现在的年没有“年味”了。不管“年味”如何变淡,相信春节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永远都是最深沉的积淀,也希望中国的春节能红遍世界各个角落。

圣诞节,顾名思义,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众所周知,耶稣诞生于马棚,具体日期不可考。12月25日是波斯太阳神的诞辰,也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基督教在寻求被罗马社会所接受的过程中,力图迎合罗马社会习俗。选择12月25日作为圣诞节,还有宗教宣传方面的原因。基督教习惯上善于用移花接木的方式把异教徒的节日据为己有,这是当时的教会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重大举措”[9]P211。

作为基督教的节日,圣诞节却有着许多世俗化的庆祝方式,名扬四海的圣诞老人、圣诞树和圣诞花环最为人喜爱;圣诞节火鸡、布丁、松糕、姜饼令各国人等追捧;圣诞颂歌和圣诞贺卡飞扬至各个角落;圣诞长袜和圣诞集会更是在商家的推波助澜之下风靡世界。虽然圣诞节的世俗化和商业化有违一些虔诚信徒的初衷,但是不可否认,现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上帝,都知道耶稣和圣母玛丽亚。

3.结语

通过对以上若干颇具代表性的中西节日之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是中国农耕生活的真实反映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种极为严肃、极其认真的‘人文化成’活动,是一种综合的中华文化现象”[10]PVI。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多具深厚的宗教背景,是基督教文明和中世纪教廷统治的生动体现。而这些宗教节日在非宗教地区的大肆推广应该源于西方国家开放的民族性格;英美等政治经济大国的强势推广;同时,其各种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庆祝活动也易于为各色人群接受。世俗化、商业化的包装淡化了其宗教色彩,反而形成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随着西方国家文化扩散的不断增强,相应文化的意识形态、结构和实践俨然会成为对其他文化的个性及完整性的潜在威胁。我国国力日益强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深入人心,在推动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方面我们的政府和人民都在做出不懈努力。同时,我们怀着海纳百川的胸怀,乐于理智、文明地接受西方文化,更应该致力于古老中华文化的四海传播,让世界各国人民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升华到“天”、“地”、“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参考文献:

[1]赵红,祁斌.中国传统节日习俗[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2][3][10]孙秉山.为什么过节——中国节日文化之精神[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4][5]司马得.走进美国,从节日文化开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6][7]张晓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4.异国习俗节日习俗 篇四

河南春节习俗

送神慌年忙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5.异国习俗节日习俗 篇五

节习俗

重阳节,又称“踏秋”,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那么,你知道关于重阳节的习俗和来历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的6大习俗

重阳习俗1.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

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重阳习俗2.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

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关于重阳节的习俗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重阳习俗3.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重阳习俗4.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

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重阳习俗5.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关于重阳节的习俗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6.节日习俗作文 篇六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节日习俗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节日习俗作文 篇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一件事却始终没有变化,那就是——春节习俗。

说到烟花爆竹,各家各户可能都放过。每当过年,家家户户都买各式各样的炮仗,在大年除夕开始放起,但是,燃放烟花爆竹也是有学问的。

传说有种叫年的怪兽,每年除夕都出来吃人,人们都很害怕它。一次,年怪兽巧遇穿红色衣服的人,又听到有放炮声,吓得四处惊窜奔逃,人们知道年害怕什么了。每年除夕都贴红联,放鞭炮,年怪兽就在也没有来过。现在,每到春节,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春联也叫“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为在春节时张贴,所以名叫春联。春联的源头是桃符,所以才有那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人们就会把已经准备好的春联贴在大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所以贴春联就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

大年初一,我早早起来,穿上最帅的衣服,收拾的整整齐齐,就和爸爸妈妈出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我们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呵呵,给压岁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以前的拜年方式外,拜年又兴起了电话拜年和短信拜年。

春节的习俗真是丰富有趣呀!

节日习俗作文 篇2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罗江里。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还要喝放了一些雄黄的酒,人们还要举行赛龙舟。这不,我们一家人带着外婆、舅舅、舅妈、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镇观看赛龙舟。

经过1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举办赛龙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镇。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赛龙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见我对赛龙舟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地为我介绍起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划手。有26个划手,1个舵手,2个鼓手,还有1个喊号子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下午,我们走出客栈,来到了河边。河边的吊脚楼悬在岩石上。为了遮挡强烈的太阳光,家家户户的阳台顶上都挂着蓝布。我们走过了石桥,继续向前走去。

“哇!看到龙舟啦!”表妹叫道。“真的是!”你看,龙舟的颜色各不相同:鲜艳的红、明亮的黄、黯淡黑和清爽的蓝。原来,龙舟的颜色是跟据四海龙王的颜色刷的漆来定的。

我们刚一来到河边,划手们就出场了。喝,一个个都非常强壮。并且不同的龙舟上的人都 穿着不同颜色的背心。“请参赛选手入座!”裁判员用扩音器叫道。划手们按照序号坐好位置。“1——2——3!出发!”

顿时,鼓声大作,观众的喊声和运动员的呼声汇成一遍,响彻云霄。参赛队员们用力把木桨向后划。紧接着,船慢慢地移动起来渐渐地,渐渐地,每条船都越来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来一丝波纹。渐渐地,渐渐地红色的龙舟慢慢地超过了其它龙舟。黑色的龙舟显然是体力不足了,落后于其它龙舟。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红色龙舟遥遥领先,蓝色龙舟又追赶上来,两条龙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蓝色龙舟领先了。最后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蓝色龙舟赢了。蓝色龙舟的划手们下船后,都拥抱在一起,表示他们心中的喜悦。看完比赛,我念念不舍地离开了风景如画的中山古镇。

我觉得今年的端午节最好玩、最有趣。因为这一次的端午节让我领阅到了民俗风情。

泼水节的传说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可是泼水节由来的传说却有两种。: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而位于丽江华坪地区的傣家泼水节的故事却独具特色。这里的傣族人是中国乃至亚洲纬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节日习俗作文 篇3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中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年夜饭

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节日习俗作文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对清明节的写照。清明时节上上坟,扫扫墓,祭拜已故的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可是,今年的清明节不知从哪儿传出了个新“习俗”。

今天,母亲下班回家,手里拿了好几瓶桃罐头。我很是疑问。母亲看到我那样就知道了,将事情的原本告诉了我。我也没多想,便向美味的桃罐头发起了“进攻”。

吃过了桃罐头,没有了美食的诱惑,我的头脑变得冷静下来。我仔细的想了想,不禁有些心痛:唉,现在的节日,早已在巧手设计师——商人的手中变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节日早已不是昔日美好的节日了,他们已成为商人们赚钱的机会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富裕了,已不在乎那10元、8元的,只为了图个吉利讨个平安而随波逐流,以至于让“久不出户”的桃罐头成了家喻户晓的“当红明星”。这不禁让我想起不久前日本海啸引发的核电站碘辐射**,不知从哪儿吹出一股风,让盐的身价大涨,名声大亮。一时间,人们抢盐成疯,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可没过多久,谣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在这里,我要劝告大家:不要盲目的随波逐流,让人在不经意间赚了一笔。

节日习俗作文 篇5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春节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了。春节,是热闹的象征,是团圆的象征。我的家乡在建西,这儿的春节习俗我最熟悉不过了。我们这的春节差不多在农历腊月二十四就开始了,这一天,也就是小年。在这天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祭灶:在灶台上方的墙壁上贴上一张红色的灶君画像。还得把这一天买来的“灶糖”、“灶饼”和各种糕点放进盘子里装好,摆在画像前。最后还要点上几柱香,来接灶神爷来家里吃东西。在民间,还有一个幽默的说法:如果灶神爷来了你加,并且吃了你家里人供上的物品,他就会一直住在你家的锅灶里。其实,这种说法也只不过是为了喻意着年年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祭灶过后,就开始打扫卫生,叫做“扫尘”。因为“尘”与“陈”为谐音,在新春来临之前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这样做是为了把一切穷运和晦气统统都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套和窗帘。到处都洋溢着欢欢喜喜扫尘,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扫尘”过后,大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为了让家人们吃上一顿好的年夜饭,他们也不辞辛苦。

终于到了大年三十,大家都开始贴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除此之外,人们还要贴上倒着的“福”字。“福”字指“福运”、“福气”,把“福”字倒着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现在的“福”字贴,更是花样繁多,有的还有在“福”字的周围加上寿星、寿桃、龙凤呈祥、五谷丰登和鲤鱼跃龙门等等图案。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在做年菜,家乡春节的的食物,一般都有一定的喻意。例如,过年时家家常吃饺子,饺子的形状像元宝,过年时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过年时,人们

还吃年糕,因为“年糕”与“年高”为谐音,所以有“年年都能步步高升”的意思。另外,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和白银,有“新年发财”意思。还有,过年人们都吃鱼,有“年年有余”的意思……

做好了年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分外的热闹。一家人难得能团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大餐,因此,所有的人都是开开心心,其乐融融的。

吃过了年夜饭,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小家庭,洗澡过后,穿上新衣,迎接新年的到来。现在,大多数人家都会在这一天晚上观看中央一套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后,大家才会放鞭炮,放烟火。这样的鞭炮声和烟花会一直到深夜。

新年过后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晚辈都要到长辈家里去拜年,祝长辈们长寿安康。另外,长辈还要分别给晚辈们压岁钱。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有“平平安安过了一岁”的意思。这一天里,同辈人如果见了面,也要说声新年好。以示对对方的新年祝福。家乡的春节过得多么热闹啊!这样一个喜庆的节日,这样一个古老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可见它对人们是多么重要。我爱家乡的春节。

节日习俗作文 篇6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节日习俗作文 篇7

元宵节有很多很有趣的活动,放许愿灯、吃元宵,属于这个节日的活动一结束,就表示过年也告一段落,大家要乖乖的工作和上学,期待明年新年的到来了。

我编了一个关于元宵节的传说,大家听听看,我是不是很会说故事呢?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中有一个地方,名叫元宵岛的地方,他们跟我们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非常的爱吃汤圆,不管早、中、晚餐都要吃汤圆,有趣的是,那里的汤圆都是飘在半空中,想吃多少都有,吃到你撑死为止。

有一天,有两个小朋友阿元和阿宵,突然灵机一动,把要给国王的汤圆,拿去油炸,没想到国王吃了后,居然说很好吃。

从今以后,人民都变成吃炸汤圆,并且纪念阿元和阿宵,所以把他们挂掉的那天取名为元宵。

7.元宵节习俗 篇七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 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 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 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 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 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 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 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 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 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 将粥用碗盛好, 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 边放边念念有词, 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8.英语习俗 乐趣无穷 篇八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因而学好英语是那么的重要。要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就必须了解其习俗。什么是习俗?习俗全称为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喜好、习尚和禁忌,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和生产等诸方面。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都是影响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因素。在体会习俗中感受、提升这门语言,乐趣真的无穷!

中国和西方(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中西餐饮文化的差别。有人形象地说:如果说中餐大餐文化像是一首混声大合唱,那西餐(大餐)就像是一支浪漫的小夜曲;如果说中餐馆充满了一股阳刚之气,那西餐厅则富有一种阴柔之美;中餐馆营造的是一种公众交友的场所,而西餐厅则是在制造私密幽会的空间。西餐文化是在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文化的不断改进而形成的,其中无形地渗透着西方文化传统的一些方面,如,“平等”、“自由”、“卫生”、“隐私”等文化内涵。所以在与外国朋友共进晚餐时,如果对方提出AA制,你别介意。在西餐中,饮食的时时刻刻都是人人平等自由的表现,每个人自主决定食物的种类、分量,分餐适用,丰俭由己,在大多的场合实行“AA”制。吃饭是自己的事情,大家平等自由地坐在一起享受食物,随便自由。

中国人吃饭比较随兴,很可能聊到开心处,就大声说笑,或是把餐厅当作自己家一样让小孩子跑来跑去,这在西方国家是相当不得体的喔!尤其如果我们是在西式餐厅,而不是在中国餐厅,一定要注意餐桌礼节。餐巾应该要铺放在腿上,不是别在领口上的,更不可以拿餐巾来擦桌子或餐具!使用刀叉的时候,倒没有禁忌不可以拿着叉子讲话,因为在外国,放下餐具表示你已经吃完,准备请服务生来收走了。当然啦,如果要比手画脚的时候例外,毕竟拿着刀叉挥舞还是挺不安全的!享用食物的时候安静是基本的礼貌,像是喝汤、嚼食物都不应该出声音,打嗝的声音尤其会惹人白眼,万一打嗝发出了声音,应该对同桌的人说“Excuse me”表示歉意。千万不要塞得满嘴的食物,慢慢一口一口吃。发表意见时,应该等食物完全吞下去之后再讲话,不可以一边嚼一边讲话。如果有鱼刺或骨头,应该尽量先用刀叉挑出来或切除掉,再放到嘴里面,不适合嚼一嚼之后再吐出来,假如不得已必须要这样做,也最好悄悄地、稍微用餐巾布遮掩一下比较好。

在欧美国家见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即使是不认识。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跟对方有进一步的交往,只是一种生活礼仪形式。其实不论任何人,面对有人微笑打招呼,都会受到感染,像是见到阳光心情跟着好起来一样,很自然会打招呼响应。因此,在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如果迎面而来的人对我们“Hello”,别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甚至置之不理!那可是非常失礼的。对方跟你说“How do you do?”(就是[你好]的意思),不用按着课本教的说“Fine, Thank you. And you?”,除非这是你的好朋友,或是你有比较多的时间跟他聊天,不然只要同样回答说“How do you do ?”就够了。如果怕自己英文不好听,至少微笑点个头。有时候他们会说“Hi!”,其实相当于我们的「嗨」,这是同辈或好友之间的应对方式,不适合用在对长辈或地位比较高的人。另外,他们也会问候“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或“Good evening”,同样问候就可以了。

有些问候在中国是合乎礼节的,而在西方却不被采用。如果你问候一个西方人说“ Where are you going?”或说“Where have you been?”他会想你在打听他的私事,实在是太失礼了。 而如果你说:“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他可能会认为你想邀请他与你共同进餐。因此,和西方人相处时,你最好使用西方通常的问候方式。

当你受到邀请时,你必须立即作出答复,明确地说明你究竟能不能接受这次邀请。如果对方是在谈话中或偶然遇见时口头提出邀请的,你就应该立刻回答能不能去。如果当时不能回答,你可以说:“我今晚告诉你,行吗?”或诸如此类的话。但不管是口头邀请还是书面邀请,都应当给予明确的回答。 通常来说,表示你的确不能接受邀请的客气的办法是说出你不能参加的理由。只是说一声“我不能去”或“我不去”是不礼貌的。只说一声“对不起”也是不够的。只说一声“Thanks.”,那就只能使人莫名其妙,不知你到底是接受邀请,还是谢绝邀请。应该说:“I”d love to, but I have to….”如果你接受了邀请,忽然有事不能赴约,你应当把你不能前往的真实原因告诉对方,接受了邀请而又不赴约是一件极不礼貌的事情。

西方店铺,除极少数外,都对商品明码标价,没有讨价还价的习惯。店员们都很客气,尽力为顾客找到满意的商品。顾客也必须很客气,如果看了好几件物品以后,一件都不想买,顾客可以说:恐怕这些都不是我所需要的,麻烦你了,多谢。“Thank you”这句话在西方比在中国用得要更加频繁得多。任何人替你做了一些事,不管事情多小,也不管他是你的上司还是佣人,你都应该说:“Thanks.”。你讲话完毕以后,千万不要向听众致谢。不要说:“谢谢你们”,“我谢谢你们”,或“多谢你们注意听我讲话”等。讲话完毕时,略微欠欠身就够了,不必要多讲什么。

在英美文学作品、西方报刊的新闻评论中,作者会大量使用典故成语,其中有很多都是源于风俗习惯,这些英语典故生动有趣、寓意深刻,被赋予了浓厚的民族和感情色彩。因此,对广大英语学习者来说,如果了解和掌握这些成语典故,并能在交谈和写作中恰当地加以运用,一定会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收到良好效果。be left in the basket 一语,用来喻指“被遗弃(忽视、搁置)”或“落选”。 come hat in hand 常用来比喻“走投无路”、“穷困潦倒”、“有求于人”。 free lunch 常喻指“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优惠”。on the cards 来喻指“意料之中的”、“可能会发生的”。wear the pants 专用以喻指“女人当家”(又作 wear the trousers)。

多了解一些文化习俗的知识,既开阔学生的视野,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听到一个外国人说:“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中国学生第一个反应却是:“No!No!No!I’m not beautiful at all.”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当听到别人夸奖时自谦一番也是符合中国文化的。但在西方,由于不同的文化习惯,当听到别人称赞时,西方人说声:“Thank you.”便坦然、开心地接受。否则称赞者会以为自己判断力有问题,也会因此而不高兴。

9.节日习俗作文 篇九

先来说说烟花吧,春节必不可少的,听大人们说,过年的时候放炮,不仅是为了好看,更主要的是去掉一年的晦气,希望我们下一年有个好的开端,呵呵,我似懂非懂。

我们家早早就买来了这些东西,有长有短、有方有圆,看着那堆红似火的鞭炮,真是惹人喜爱,禁不住就想伸手拿。一旁的母亲赶紧提醒我:这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啊,都是易燃物品,里面全是炸药,占上火就会爆炸,小孩子可不敢随便拿着玩,大人放炮的时候你们在旁边看着就行了。

可是母亲我太想玩了,你就让我玩一次嘛,或者给我一个小点的。

你这孩子,哪有女孩像你这样爱玩炮呀,这样吧,给你一盒“烟花棒”,用打火机点着,它就会呲出“点点星光”,你可以两只手拿两个,来回转圈,可漂亮了,这个是比较安全的,要不你试一下。

好啊好啊,我欢呼着照着母亲的话做去了,还真是的,呲出的火星果然像天空一闪一闪的星星,好美!

放炮还有一个讲究,就是时间问题:你平时不管什么时候放都无所谓,但到了大年三十中午、晚上(也就是我们的除夕之夜)吃饭之前,还有天不亮起床之后(我们通俗的说法就是起五更)是必须要放炮的,而且家家比谁的响亮,那可是很有面子的哦。

其实放炮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由其是小孩,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比如把炮放到一个破碗下面,或者放到小水沟里,看炮把碗炸多高,看炮溅起的水花,都是挺有趣的事。

10.节日习俗作文 篇十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清明节的风俗,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

这就是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

11.美国的派对习俗 篇十一

不同的派对人们要穿不同的衣服。参加普通的派对,男士要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穿正装或者礼服。穿牛仔裤是不礼貌的。参加一些特殊的派对,你需要穿特殊的衣服。

带上礼物去参加派对总是会受到欢迎。但有的时候你可以不带礼物,或者带便宜的礼物,如一束鲜花或者一瓶酒。

时间对于美国人而言非常重要。你必須准时到达派对。如果不能按时到达,你应该给主人打电话,告诉他们你何时到达。

把汤匙放在汤碗、咖啡杯或任何盛食物的盘子里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尽管擤鼻子是没关系的,但是在吃饭时打嗝是不应该的,同样,剔牙也是不礼貌的。要把食物轻轻地放在嘴里并且要闭上嘴巴吃东西。

所有美国孩子都非常喜欢搞派对。他们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派对。他们最喜欢的派对是生日派对、节日派对、主题派对和惊喜派对。

在美国,当生日来临之际,父母通常会为自己的孩子举办派对。孩子们通常会邀请他们的朋友来参加派对,朋友们总是带着礼物而来。他们在派对上吃喝玩耍,唱生日歌以及快乐地舞蹈。

美国有许多节日,如新年、圣诞节、感恩节。在节日派对中,孩子们可以穿上新衣服,装饰圣诞树,唱圣诞歌,以及寻找复活彩蛋。

每当有新同学来到一个新班级时,他/她的同学常常会为其举行一个欢迎派对。这是主题派对中的一种。那天老师不会布置任何家庭作业,因此他们可以尽情愉快地唱歌跳舞。

当某人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她的好朋友有时会为他/她悄悄举办一个派对。他们会在派对中邀请他,她,然后他们会一起跳出来大叫:“Surprise!”

Housewarming Pa时暖屋会

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把屋子弄热”,一般会在乔迁之后举办,给新家增加人气。参加派对的人常带上一两件小礼物,如炊具等家庭实用物品,以帮助主人开始新的生活。

Farewell Party欢送会

有人辞职或离开时开的派对,通常在办公室里,占用上班时间,所以一般买点礼物点些Pizza就可以了。

Theme Party主题派对

主题派对很受年轻人欢迎,一般是事先定下主题,然后根据主题风格穿着衣服,购买礼物等。

No-host party费用分担的社交聚会

n0一host是“没有主人”的意思。这种社交集会由参加的人各自分担费用,形式上有主办者,但没有担负全部费用的主人。大家可分担现金,也可各自带食品和饮料。

Picnic Party野餐会

12.上古抢婚习俗初探 篇十二

汉字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个汉字可以说就是一部文化史。我们经过细心察访、研究汉字,抢婚便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说文解字》关于女部中共收字238个,实际加上重文以及主题从女构成且与女部相邻的字有250多个,在全书中属于最大的部类之一。在这个庞大的女部字类里,通过对“婚”、“妻”、“娶”、“妇”等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上古的抢婚婚俗。

在甲骨文里我们是找不到“婚”字的,《说文解字》说:“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1]又说:“昏,日冥也。”[1]许慎认为,古代娶妻一般是在黄昏举行的,所以,“婚”字里面有个黄昏的“昏”。那么,为什么要在黄昏时结婚呢?其一,源于许慎的解释,他认为妇女是属阴的,夜晚也是属阴的,所以定在黄昏。其二,“娶妇以昏时”是当时的民间婚姻习俗所造成的。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日落黄昏后娶亲就成了一种风尚。当然,凡事都是多面的,我们不能仅仅就从这两个角度来思考,黄昏迎亲还有另外的原因。有些男人通过正规的礼节可能娶不到妻子,所以他们就不得不去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抢老婆。他们出去抢个女人回来,“生米煮成熟饭”后,女子也只能认命了,就乖乖地和这个男人生活一辈子;有的男人原有老婆,又看中了漂亮的又不愿意嫁给他的女子,就要去抢。既然是“抢”,当然会有人抵抗,而且还要逃跑,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去抢了。当日落黄昏的时候,田地里的农活也干完了,这下就有时间有条件去抢妻了。“婚”字又在经史典籍中多借黄昏的“昏”字,黄昏娶亲是上古抢婚制的遗风。

在甲骨文中,“妻”字甲骨文下面是一个女字,上面是一只手,整个字形像是用手来抢夺女子。所以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理解,妻子是抢来的女人。《说文解字》:“妻(小篆作),妇与夫齐者也。从女从屮从又。又,持事,妻职也。”[1]为什么从“又”?许慎也在说文中很好地解释了,他认为“又”是手,是女子操持家务、履行妻子职责的意思。但是在上古时期,妻子的获得大多来源于征伐或者武力抢夺。被俘虏回家的女子,不仅要在家内从事服役的工作,而且还要被人强制性用手抓住,由字的形体便可知当时的妻子是如何得来,她们的地位是如何低下。从“妻”字我们可以看出,抢婚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的。

妻子娶回来以后就变成了“妇”。《说文解字》:“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1]“服”就是“服侍、服从”的意思,女子就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说做饭,打扫卫生,缝补,喂养牲畜,服侍丈夫,生养下一代等。妇女的地位在家里也是非常低下的,所以古代的妇女又被叫做“执箕帚”。可见,在古时候,妇女必须服从男子,只能在家里面料理家务,她们仅仅被看做是传宗接代的工具。

《说文解字》:“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3]古时,“娶”常作“取”,如《诗经》中“娶”常写作“取”。“取”字在甲骨文里,字形像用手去抓耳朵,《说文解字》:“取,捕取也。周礼:‘获者取左耳’。”[1]也就是说在古代战争中,士兵是用割取敌人耳朵的数目去报功,“取”是动词,带有强制性的意思,于是“取”便引申为“以武力获取”,以此看来“娶”的本义便是夺取妇女作妻。“娶”既表示武力的获取,当然也可以很顺当地表示抢夺别家的女子为妻。可见“取妇”便为“抢妻”之意。

二、从古籍透析上古的抢婚

远古的婚制是由“族内婚”发展成“族外婚”,抢婚发生在族外婚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吕思勉先生指出:“‘外昏(婚)之初,始于劫掠’实为确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四),哪女子肯嫁异族?故‘哭嫁’必矣。然而‘抢婚’又势在必行。《左传》僖公廿三年云:‘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累世累代的生活经验积累,使先民懂得了原始优生学。既欲婚烤于族外,不抢就找不到配偶。亲迎之必以昏,昏礼之不用乐,皆劫掠之遗迹。”[2]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抢婚现象在商周时期就已经被文字记录下来。《易经·屯卦》“匪寇,婚媾”,说明当时婚姻与强盗之间没有多大差别。爻辞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这段话描述的就是男方携带武器,骑着有花斑的马,将还在挣扎哭泣的女子抢回家里的情景。由此可见,我国的抢婚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夏末商初。

《诗经·南山》:“取妻如之何?”[3]《诗经·伐柯》:“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3]这段话说娶妻要通过媒人的介绍,但这应该是社会迈入文明的时候才可能会出现的场景。在上古时期,由于文明发展的落后,首先讲的就是用武力。“取”即“娶”,上文也论证过,所以这里的两个“取”字无疑是上古抢婚婚俗的体现。

很多证据表明,抢婚曾广泛流行于世界上各个地区,甚至各文明民族的祖先也不例外。抢婚这种婚俗在古代应该是客观存在的。在国内外,至今都还保留着抢婚形式,只是没有了抢婚的实质。男女双方家庭约好迎娶时间,男方将女方姑娘“抢走”。这里的抢只是象征性的抢,但文明不难看出这是上古“抢婚”习俗的残余。国外比较有名的就是印尼的抢婚习俗;在我国,现在还有景苗族、黎族、彝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保留“抢婚”的形式。

三、上古抢婚的背景、原因和模式

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上古时期人类婚姻的最初形态是杂乱群婚。随着生产力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血族婚替代了群婚。血族婚一般是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关系。亚血族婚是血缘婚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的,这个时候已经不允许兄弟姐妹通婚了,本氏族必须在已通婚对方氏族中寻找配偶。接着发展为对偶婚,成年男子到异姓女子的氏族过着“暮合朝离”的同居生活。对偶婚的男女实行长期同居,便形成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在群婚制到个体婚制过渡期,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妻子不那么容易获得,男子求婚的范围大大缩小,要到本氏族以外很远的地方去找配偶,有时不得不进行暴力抢婚。”[4]

摩尔根也曾提到过:“当牛羊开始作为家畜饲养从而成为生活资料和私有财产以后,当耕作促使房宅和土地属于私有以后必然会出现一种与当时流行的氏族成员继承制相对抗的运动,因为此时父亲的身份日益确定,而旧有的继承制却排除财产所有者的子女的继承权,而将她的财产给予他的同氏族亲属。父亲们和他的子女共同为争取新继承制而奋斗,这就为世系的转变提供了充分强烈的动力。随着财产的大量积蓄并具有永久性,随着私有财产比例的日益扩大,女性世系必然会解体,而男性世系相应地必然会取而代之。”[5]更直白地说,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男子由于生理条件的便利,他的家庭地位随着对谋生手段的掌握而提高,父系血统对于子女来说也是日益明确的,再加上财富的逐渐累积,这就提高了男子的社会地位,结婚的居住方式也由夫从妻居逐渐过渡到妻从夫居。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就颠倒过来了,男子终于在家庭中占统治地位,而女子就逐渐在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了。以前任何事情都是女子决定,男子是没有反对的权利的,所以她们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势必和男子想要获得主导权的思想相对立。于是,男子就用强制和暴力的手段实现自我地位的转化,抢婚习俗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

上古抢婚的原因。为什么要抢婚呢?在母权向男权过渡时期,一是女性不愿失去之前高高在上的女性地位而随从男子到男方家里生活;二是,男性还尚未成为社会的核心,也没有相对较高的经济能力,于是便依靠自身优势用拳头说话。三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抢婚产生的重要原因。婚姻家庭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该社会的婚姻家庭形态在上层建筑领域的集中表现。婚姻家庭制度和其他上层建筑一样,被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发展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婚姻家庭制度。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这一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这段时期必然产生的这样一个婚姻制度。

模式。从我国古代这一婚俗的发展演变情况和前人的论著来看,抢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原始型抢婚、战争型抢婚和政治型抢婚。原始型抢婚,这是一种观念上的抢婚。当父系制确立后,从妻居制转变为从夫居,母权时期从妻居的习俗在人们思想和社会生活中仍有较大影响,通过采用抢掠的形式达到从夫居式的婚姻。由于母权制向夫权制的过渡具有人类历史的广泛性,因而这个时候的抢婚习俗也就有普遍存在的意义。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战争型抢婚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在古代部落战争中,每当一个部落战败后,该部落的成员即成为胜利者的战利品,妇女成为胜利者的妻妾。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提出:“抢婚是古代氏族部落外婚时期用战争手段俘获妇女的一种野蛮的强制婚姻形式。”[6]

政治型抢婚完全忽视了作为婚姻双方的男女的个人意愿。特别是对于女子来说是完全的压迫性政策,如先秦时期和亲、政治联姻,这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尤为明显。女性就完全是物件,直接就送给对方了,充当的是政治牺牲品的角色。

四、从上古抢婚看女性的地位

从人类出现直至抢婚婚俗产生前,人类更多地从事的是采集、拾取的工作,生产、生活主要依赖于女性从事的较轻体力劳动的采集活动,这种生产关系自然决定了女性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的是重劳动力。由于女性生理特性,慢慢地就在社会生产中失去了主导地位。“男尊女卑”的历史就开始上演了,女性成了男性的“奴隶”,从此掉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人生悲剧。一直到物质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谁也不敢说女性和男性是真正的平等的。

母权社会以后,当女性在社会经济生活及劳动生产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女性就失去了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性的劳动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则更多地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便成为主要的家庭女仆,是家庭的奴隶了,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成为传统思想。正是由于男女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的差异,男子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妇女则处于从属和被支配地位。从抢婚这种婚俗出现的原因,背景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是多么的重要。从抢婚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对女性地位的影响。女性从本质上应该真正与男性获得平等的地位,享有平等权利,共同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2004.

[2]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3]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4]汪玢玲.中国婚姻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5]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13.节日习俗作文 篇十三

看到这,你肯定要发问了――为什么仙游过节时要“做大岁”呢?那还得从戚继光抗倭说起。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兴化,建立据点,四处烧杀掠抢。兴化府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长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兴化城的陷落惊动朝廷,这是自有倭患以来被攻陷的第一个府城。

嘉靖皇帝罢免了福建总兵游震得,从浙东调回戚继光为福建副总兵官,配合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广东总兵刘显会同剿倭。戚继光多次来莆田抗倭,拯救百姓于水火。期间共占领倭营60多座,歼灭敌兵4000多人。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五重新过年团圆。为了纪念这个惨痛的教训和缅怀抗倭英雄戚继光的英勇事迹,大家便把正月初五(莆田是初四)定为“做大岁”。

家乡的“做大岁”跟除夕夜一样隆重。街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鞭炮声连绵不断,好似一片片五彩缤纷的雪片,烟花焰火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把节日夜空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家家户户,其乐融融,亲戚朋友都团聚一堂,酒酣耳乐后,谈天说地,共享这难得的节日。最开心的是小孩子,玩爆竹;放烟花……满街都是他们的身影,满街都是他们的欢声笑语。这不正是应了一句话“千门万户笑过年,满天烟花引凤凰”吗?这就是令我难忘的家乡习俗――“做大岁”,它不仅具有浓厚的家乡特色,还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14.异国习俗节日习俗 篇十四

菱,又写作菠,还叫作黄,生在水泽之间,处处都有。菱的颜色,或青或红或紫,各不相同,其形状有两角、三角、四角以及无角的。菱性甘平,能清暑泻热,解毒滋补,安中,补五脏,补饥,轻身,凡是江河池沼地带多有出产。每当新秋,或者深绛浅红,或者深绿浅碧,漂浮在水面之上,乡间妇女往往泛以菱桶或兰挠,往来采摘。微风拂面,笑语盈盈,荡漾水中,趣味无穷。而湖光钗影,素袂云鬓,参差掩映于夕晖之下,更是一道胜景。梁武帝有诗道:“江南稚女珠腕绳,桂掉容与歌采菱。”李白也有诗道:“菱歌清唱不胜春。”足见六朝以来,采菱唱咏的风气很盛,文人墨客将其写人诗词歌赋,也十分普遍。

如果把菱捣烂浸泡,澄出粉,食用后可以补脾胃,强脚膝,益气耐饥,健力行水,去暑解毒。取菱粉和米制成粥,能益肠胃,解内热。乡间人们常将菱蒸煮后晒干,剁米为炸、粥、果,贮藏起来可以代替粮食用,较嫩的菱则可以直接上市出售。菱不仅可以增加农家的经济收益,而且能够备荒,种植非常容易,不需要多大资本。宋代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曾经招募百姓在西湖种菱,其收益都用来准备修建湖堤。

祭祖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度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处暑开鱼

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祭海祈福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自浙江省象山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开渔节后,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开渔节不仅有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还开展各种文化、旅游、经贸活动,吸引了无数海内外客商、游客前往。使他们不仅领略到当地热烈的渔文化,也品尝了鲜美的海产品。

此时节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四周,鱼虾贝类发育成熟。所以,从这一天开始,往往人们可以品尝到平时不多见的海鲜。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笔者参加四川绵竹年画节期间,参观过当地放河灯的活动。在湖南省凤凰古城,也有幸观赏过放河灯民俗。

东南亚一些国家,特别是华人多的地区,也有放河灯的习俗。笔者在柬埔寨国庆节,在吴哥窟就观赏过放河灯。

放河灯是为了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吃鸭子

15.中秋节的习俗 篇十五

祭月

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赏月

中秋节赏月,是指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以赏月为中心的活动正式定于中秋节。但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吃月饼

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于是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抗元。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派人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一齐响应起义。很快,起义成功了,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

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饮桂花酒

玩兔儿爷

中秋节玩兔儿爷起源于一个传说:记得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的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玉兔到人间为百姓消灾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女骑上狮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治好了很多人。后来虽然玉兔回到了月宫,但她那美好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北京人的心中。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人们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兔奶奶”。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偷葱偷菜

在古人的心目中,月亮主阴,皎洁明亮,又有美丽的嫦娥、伶俐的玉兔,因此人们又常常把美丽的少女比喻为月亮,成为仅亚于鲜花的第二个喻物。拜月和吃过月饼之后,未婚少女就要到别人家的菜园子里偷葱偷菜。如果在中秋之夜偷得别家菜园子中的葱或者其它的蔬菜,就表示她将来会嫁给一个如意郎君。俗语说,“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说的就是这个习俗。

上一篇:药学类毕业生下一篇:持之以恒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