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2024-09-13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13篇)

1.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篇一

创新机制

推动发展

—虎城乡“三农”工作机制创新发言材料

张建

各位领导:

为进一步推动“三农”工作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虎城乡就“三农”工作实现了一点机制创新,成立了“促发展帮扶基金”,形成了新农村建设“3+1”的发展模式,现在我就虎城乡“三农”工作机制创新做一简要发言,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促发展帮扶基金

1、成立原因。在“三农”工作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具体困难:道路、水利等公益设施建设无资金投入;群众发展产业缺乏资金支持;因病因灾造成生产生活困难无资金帮扶渡过难关;贫困户无资金助其脱贫,劳动力无资金实施就业务工技能培训;产业发展大户无激励机制*****有鉴于此,虎城乡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部分社会成功人士有热心出钱解决这些困难,鼓励各村成立“促发展帮扶专项基金”

2、筹资渠道。乡党委号召全乡机关干部职工为所驻村捐钱,各村号召全村群众、外出乡友,特别是在外从政、经商或务工的成功人士献爱心捐献资金(多少不论),成立“***村促发展帮扶基金”。

3、基金用途。帮扶基金主要用于:帮助贫困户解决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活困难;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子女上学,看病就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群众获取致富信息、寻找致富门路;帮助业主引进发展项目、拓展产品市场;帮助各村实施劳动力务工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各村实施道路、水利等公益设施建设,对成功脱贫实行大额奖励等。

4、管理审批。各村成立“促发展帮扶基金”领导小组,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办法,具有本村户籍的村民申请使用该资金由专门的评审小组审查后予以发放。具体为:设单独专项账号管理;接收捐赠时,开出专用收据给捐赠人;收支情况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使用程序为:本村村民提出书面申请;评审小组初审并加具意见,公示7天;管理领导小组审核;村两委监督复核,发放给申请人。产业发展申请人在产业成功后及时偿还。

5、帮扶效果。促发展帮扶基金成立使用一年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虎城乡虎城村为例:该村受到社会各界捐赠3万余元,为全村20余户贫困户解决了生活燃眉之急,引进了2位业主成片种植蔬菜、西瓜达500余亩,为村民实施技能培训600余人次,为30户群众解决生产暂时困难1万元。通过基金帮扶,增强了外出乡友对家乡的促发展支持关怀力度,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让“人人可公益”的现代公益理念深入人心。

二、新农村建设“3+1”发展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中,虎城乡大力探索,成功创建出银行、企业、农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形成了良好机制。

在“3+1”发展模式中,”“3”是指银行(信用社)提供金融支持,帮助解决建设资金暂时困难;企业大力捐赠,帮助建设基础设施;农户主动出资改造农房风貌、支持环境整治、大力发展产业,形成增收致富项目。“1”是指村支两委一班人,根据建设需要,积极组织协调银行、企业、农户,统筹实施各个项目,推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以我乡紫龙村为例,已完成120户原农房风貌改造,高标准打造了集中居住点,完成1000余亩龙安柚示范园建设,新建公路4公里,便民路3公里,修建蓄水池20口,在区工商联的积极推动下,共有10多家企业投身紫龙村新农村建设,目前到位资金达100多万元。整个紫龙村“3+1”模式的成功,为市区提供现场会10余次,前来参观考察的外市、外县不胜枚举。

2011年5月17日

2.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篇二

2010年重点工作共六个方面:

1 全面推进建筑节能。

以组织实施重点项目为抓手,促进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的实施,强化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实现由抓项目向抓体制机制建设的转变

1)加大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力度。着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管和稽查,继续做好建筑节能专项检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并纳入建筑工程全过程监管。重点抓好民用建筑信息公示制度及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加快建设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

2)督促和指导北方各省市制定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计划和方案。

3)加快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抓紧研究制定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制度,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试点示范。启动高耗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4)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督促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建设标准和配套的政策措施,继续组织实施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

5)推进农村地区建筑节能。组织实施县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和建筑节能示范。

6)制定并实施建筑节能新型材料推广应用政策。扶植新型墙材及节能材料、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建设新型墙体及节能材料、产品产业化基地,组织编制并发布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公告。加强建筑节能材料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和稽查。

7)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宣传活动。制定宣传培训方案,坚持普及宣传与专业培训相结合。

2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为主要抓手,加快完善评价标准体系,强化评价机制,广泛推广评价标识制度

1)加快推进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加强对地方评价标识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推动具备条件的省市尽快建立评价制度,开展评价标识工作。

2)扩大绿色建筑示范规模。扩大部计划项目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示范面积,力争达到1000万平方米。

3)加快绿色建筑和低碳技术开发推广。组织申报“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组织开展低碳生态城分级评价标准、规划与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4)研究建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和数据库。梳理和整合现有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数据,初步完成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体系框架设计,搭建管理信息平台和仿真平台。

5)扩大绿色与低碳技术合作交流。开展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典、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指导办好“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3 抓好重大科技项目。

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城镇水污染治理、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城市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创新和完善技术体系,促进相关行业和产业发展

1)强化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两个主题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联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核查项目(课题)进度和质量。

2)编制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调研“十二五”期间城镇供水和治污减排的突出问题和技术需求,确定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两个主题“十二五”的重点任务,明确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向。

3)组织实施“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科技重大专项。开展“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项目可行性论证,编制和论证各课题实施方案,落实承担单位,制定实施计划,编制预算并签订合同。

4 强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管理。

加强后期管理,提炼技术成果,形成成套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

做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后期管理和验收管理。根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严格做好验收工作。

5 全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为重点领域,以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方式的合作交流

1)做好国际科技合作规划和组织工作。重点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城镇防灾减灾与应急体系、新农村建设、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领域,编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指南》。

2)积极落实政府间合作协议。根据《中美建筑与社区节能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中美能源与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抓紧与美国能源部开展建筑节能领域的合作;促成中欧《关于建筑能效与质量的合作框架》协议内容的落实,推进能效标识、能源效率及低碳技术项目的实施;落实中法可持续发展合作协议住宅建筑节能有关活动。

3)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完成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情况调研和战略对策研究,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座谈会,做好《“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规划的编制工作。

4)组织实施好既有国际合作项目。加强对“中国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项目”、“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中国终端能效项目”和“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等项目的监督管理,开展年度审计、结题审查以及成果总结、宣传、扩散等工作。

5)继续拓展合作领域并积极策划新项目。策划设计中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二期并签署执行协议。继续做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方面的国际科技合作工作。

6 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统筹部署,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建筑节能和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工作

1)编制住房城乡建设“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目标和任务,结合行业科技发展需求,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研讨,明确“十二五”科技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开展规划编制以及立项的前期工作,引导科技创新,支撑节能减排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3.科技领航中国,创新推动发展 篇三

可以说,在中国科技崛起的背后,是有着90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不断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奋斗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一片废墟上构筑了自己的科技事业,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较完整的研发体系,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难能可贵的开端。作为治国方略的一部分,执政党的科技发展理念此时虽不尽完善,但却有了宝贵的雏形。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为解放这一生产力所作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后来“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执政党的科技发展理念在不断创新和求实中日臻成熟。

1995年,科教兴国被真正提升到执政党治国理念的高度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其后,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科技开始与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中国的院士制度开始实行,中国工程院建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稳步推进;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备;《科技进步法》和《教育法》相继实施……执政党领导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沿着法制的轨道飞速前行。

4.改革推动供销创新发展 篇四

紫阳县供销联社

2016年以来,紫阳县供销联社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工作部署,从紫阳县供销系统的实际基础出发,以供销社综合改革为动力,坚持服务“三农”方针不动摇,开放办社合作发展,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强力实施“1241”壮基强社战略(始终坚持突出服务“三农”宗旨,紧扣老体系改革和新体系构建两条主线,抓好供销电商、产业扶贫、基层社恢复、联合社合作社创建等服务平台打造4大重点、突出抓好自身建设提升能力固基工程),全面推进供销服务体系的恢复,开拓了供销社恢复发展的新局面。

供销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主要经营业务较快增长。截止到2018年9月,纳入统计范畴的供销经济实体包括直属公司、基层社、全资公司、控股公司、联合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6类,数量达到148家,较上年同期数增长740%。全县供销系统经营业务包括日消品下行、生产资料下行、土特产上行、电子商务、租赁等。上半年商品购进总额实现37300万元,同比增长55%;商品销售总额实现31700万元,同比增长49%;实现利润563万元,同比增长56%。

供销电子商务成为供销综合改革有力抓手和最大亮点。2017年起,紫阳县供销联社在县政府的支持下,与商务部门同力推进供销电商惠农工程示范县、商务部农村电商示范县、农产品出县示范县等3个示范县项目融合发展,陕西供销电商集团、紫阳县供销社、紫阳县思兰电子商务公司3方出资1080万元设立了紫阳县供销思兰电商有限公司,承建县域供销电商经营服务体系,已建成1个9000平方米的供销电商物流仓储运营中心、6个镇级电商超市、116个村级供销电商点(包括37个供销电商扶贫点)、1个县域供销电商微商平台。供销电商网货中心正加快建设。紫阳县供销思兰电商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额2980万元,运营质量在陕西供销电商集团所有子公司中排名前茅。着手推进供销电商运营集群化发展。发挥紫阳县供销思兰电商有限公司的旗舰作用,与思兰商贸、三生公司、锌硒粮公司等电商企业密切合作,抱团发展,打造供销电商舰队。上下贯通的供销商务控制力不断增强。着力供销电商扶贫,开发了紫阳时令特产微商汇、青春洋芋、茶言蜜语、过年猪腊肉等供销电商系列产品。注重供销电商品牌建设,注册了“秦巴壹品”商标,正积极拓展提升农产品加工包装业务。

供销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起到了产业扶贫的先行示范作用。紫阳县供销联社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与省供销企业集团紧密配合,督促指导紫阳县富硒食品有限公司、紫阳县开源富硒科技有限公司、紫阳县紫诚旅游有限公司、紫阳县秦巴山富硒茶业有限公司4家试点企业在7个试点镇带动贫困户1334户发展主导产业。试点工作对我县魔芋、富硒玉米、茶叶、养殖等主导产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相关的产业链环节为贫困户带来多重增收。4家试点企业在省供销企业集团的指导下管理逐步规范,市场拓展能力增强。其中:紫阳县秦巴山富硒茶业有限公司积极投入研发,研发出红茶、伏茶等新品,积极拓展销售,与中石油、建总行等建立合作销售关系。争取上级供销部门支持开源公司实施富硒玉米产业融合项目,拟投资780万元建储粮库一座,改造生产线两条,给予财政补助360万元。

积极助力紫阳富硒特色产品宣传推介。近3年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西安丝博会、安康硒博会、广元推介会等10余场推介活动。邀请供销系统的《农林卫视》对紫阳特产进行了5场次宣传活动。支持秦巴山茶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西安市、渭南市、咸阳市等地建设10余家直营店,动员支持紫阳县向阳茶厂在西安市建设了1家富硒茶直营店。

5.创新推动时代发展初三作文 篇五

“颜值”“创客”“主要看气质”都是近来出现的流行词,而如果要在三者当中选一个的话,那么,我会更青睐在实践中和生活中注重自主创新的“创客”。

不可否认,“颜值爆表”是多数人所追求的。一张有颜值的脸,可以倾城,可以倾国。同样,“气质上佳”也是非常完美,是注重内在者渴望登上的那个巅峰。

但是,我还是更看重“自主创新”,因为它能给一个时代带来不一样的色彩。“创客”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凭借自己在生活与实践中的创造,让新事物不断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创客即使没有很高的.颜值,却能创新出美的事物,让它惊艳四座;虽然没有出尘的气质,但是那一件件出自创客之手的事物都饱含着他们那种追求新事物,追求进步,追求发展的精神,令人钦佩。

如果说,追求“颜值”如同追求那皎洁辉煌的明月,追求“气质上佳”是追求那不畏浮云、广阔无边的蓝天。那么,“创客”所追求的正是那轮冉冉升起的红日,给一个黑夜的时代画上句号,象征着希望,带来了光明。在这些创客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身上的精神和意志,可以看到巧匠鲁班的身影,可以发现蔡伦的灵魂。他们就像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那般,给新时代的高楼添砖加瓦,为新时代的画卷涂上新的色彩。

所谓的“颜值”只不过是一副美貌,一张绝世容颜的脸,只能闪耀于它所存在的那个时代。夏朝因喜妹而亡,商朝因妲己而亡,周朝因褒姒而亡,吴王夫差因西施而被灭。但即使再娇美容颜,又如何能抵挡战车的车轮、时间的车轮?而注重“气质”者,往往修炼在内,将浮尘置之身外,将精华隐匿于心,这些人匿身于一个时代之中,追求心平气和,高山仰止,如同将自我置身世外,对时代、于社会又有何益?只有那些不畏艰难的“创客”们,与时代共同进步,每一个脚印上都烙着他们的记号。一个人或许是一小步,但一群人就是一大步,推动着时代的发展迈出更大的一步。

6.创新,推动酉阳发展的不竭动力 篇六

自2008年以来,酉阳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市委交办的“四件大事”,强力推进“四大战略”,大力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工作方法,狠抓干部工作作风,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以城市建设为发展载体,以领先渝东南,崛起武陵山为奋斗目标,全县干群克难攻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突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一是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带动,酉阳人的精气神不断提升,有敢想敢干、敢闯敢干的精神,思想观念得到了很大转变;二是钟渤快速通道年底能实现通车,将对酉阳城市发展起到连接纽带作用,看到了龙潭新城未来发展的希望。龙潭新城建设,对酉阳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能够外树形象,内聚人气、凝人心,将进一步提振酉阳人民的信心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4个园区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起步良好,从以前只有青蒿企业到现在已经初步建立起纺织、服装加工、水泥、硅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四是农业发展、唱读讲传、民生工作、社会保障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做出了成绩。催生了酉阳之变,创造了酉阳速度,成就了酉阳现象。

酉阳之变、酉阳速度、酉阳现象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解放,离不开工作方法的创新,离不开工作作风的转变,归根结底,都是努力开拓,大胆创新取得的结果。实践证明,只有创新,酉阳才能快速发展,只有创新,酉阳的发展才更有希望。当前的酉阳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要实现酉

阳更好更快地发展,需要全县上下进一步

未来之酉阳,是在创新引领中建设特色山水城市、在建设魅力城市、活力城市中实现创新引领的希望之城。

弘扬酉阳的创新精神,创新思想观念是根本。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弘扬酉阳的创新精神,创新发展模式是起点。

弘扬酉阳的创新精神,创新干部管理是关键。

弘扬酉阳的创新精神,创兴制度建设是保障。

弘扬酉阳的创新精神,创新文化渊源是特色。

未来的北京,是在创新引领中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在建设世界城市中实现创新引领的希望之城。

弘扬北京的创新精神,就应当推进科技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以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确保北京旺盛的竞争活力。

弘扬北京的创新精神,就应当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统筹各类创新资源,鼓励各类创新政策先行先试,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把北京打造成为创新体系趋于完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具有国际影

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弘扬北京的创新精神,就应当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好国家和北京市各类人才政策,加强人才特区建设,以世界眼光使用好现有人才,着力打造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

弘扬北京的创新精神,就应当坚持首都文化创新战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推动文化领域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更大程度激活文化生产力,在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实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比翼齐飞,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

酉阳创新精神在实践中的例子

毫不讳言,酉阳创新精神有一定的缺失。

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创新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我们不是没有教训。

创新永远是思想精神的主流,只要能抓住创新的脉络,就能引领城市的发展,中国有句古话叫时势造英雄,因时代而缔造出的英豪们诚然是时代下的受益者,但是人们更愿意把他们睿智的理念,超越的胆识,不倦的执着,无悔的信念看作是开启时代大幕的钥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个动力便是创新,在各种思想精神汇聚的历史长河里,它经受了无数历史与现实的考验,成为了每个时代永恒的标签,经久不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城市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和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

7.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企业发展 篇七

关键词:电力企业,科技进步,企业发展

一、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实行制度创新

电力是现代社会输配主要消费能源的载体, 是经济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 都需要坚强的电力资源提供保障。新安县电业公司正是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 向管理和服务要效益, 致力服务于电力客户, 服务于发电企业, 努力承担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通过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电力资源配置, 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树立了电业公司的良好形象。

新安县电业公司的现代管理手段并不是停留在表面, 而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体的理念, 把细致的环节落实到了具体实践中。一是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以调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成了操作性强的企业标准化内部管理信息系统, 包含15个应用模块, 覆盖了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规章制度等多项内容, 供员工在学习和实践中灵活运用。二是运用现代经营理念为全体员工“充电”, 以科学知识武装人。完善各类作业指导书、指导卡、管理流程图等1300多个, 注重搜集各类专业管理典型经验、标准化知识培训教册602套, 并实现标准体系内容的适时更新, 以方便查询使用。三是综合运用规范化的管理措施, 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结合电业部门性质和特点, 制定了《新安县电业公司标准化作业辞典》, 具体包括标准化作业通用流程、标准化作业基本固定格式、典型管理工作标准化控制卡等8项内容, 成为所有主要管理工作和现场工作精细化、标准化程序的工具书。如今, 该《辞典》已作为典型模板在河南省县级供电企业推广应用。四是严格考核, 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推行积分制绩效管理办法, 对所有科室、站所按职责分工实行专业归口考核。以科学的考核方法评价全体员工的工作效益和服务质量, 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真正让员工多劳多得、按劳分配, 在公司形成了干事敬业的新风尚。五是实行业绩公开, 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将年度重点工作、专业计划、经营指标等分解到季、月, 细化到周, 具体到岗位责任人, 利用“目视看板”平台, 将各部门的例行工作、月度计划、工作完成情况等公布上墙, 增加了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六是运用网络技术, 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为解决群众缴费难题, 该公司在营业网点收费、银行代收、邮政储蓄等原有收费方式的基础上, 升级营销用电信息软件, 建成了营销管理信息化系统, 积极推行自动缴费机、POS机刷卡等缴费新业务, 推行“电费一卡通”缴费模式, 客户持卡不仅可在居住区的供电所缴费, 也可在全县任何一个网点缴费, 并能随时查看电费电价、应缴电费、用电性质等信息。

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实行科技创新

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是集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一体的现代化管理工具, 实施用电安全、高效管理, 是新安县电业公司在科技创新中的新举措。为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步伐, 公司投资116万元在铁门镇、南李村镇建成了6个智能化台区。SUPER2000调配系统和PV2000视频监控系统在操作过程中的广泛应用, 完成了生产、营销、调度、95598、规划设计、应急和实时系统一体化的调配三维GIS一体化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 曾经是管理难度大、线损高、事故多、常投诉的配电台区, 如今变成了收费易、管理好、服务优的先进工具。利用GIS系统地理定位与设备信息采集功能, 还可及时采集各变电站、10千伏及以上线路和低压用户信息, 将开关、线路带电状态, 线路三维数据, 杆塔、台区图片及时传送, 台区实时电流、电压分合闸状态一目了然, 实施数据信息共享后, 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及时传递给管理者, 能快速地实施自动化处理。该局智能化台区建设已被国家电网公司选入2011年重点科技创新项目。

除此之外, 该公司投资110万元建成了首座数字化变电站, 具有电力设备状态在线监测、设备运行视频自动化系统、调度部门远方设备状态检修等先进功能。投资80余万元对11座变电站全部安装微机式五防闭锁装置。投资27万元对3条10千伏配电线路安FWZK/BR—I型无功功率智能补偿控制器, 线路供电质量、可靠性显著提升。

以科学发展的思维培养人, 以科技投入支撑企业的健康发展, 使新安电力公司在做大做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 供电量达10.3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7.61%;售电量达9.63千瓦时, 同比增长22.19%;实现总产值5.6亿万元, 同比增长4.05%;创利润400万元, 同比增长

21.95%。

参考文献

[1].曹霞.哈尔滨市新型工业化科技支持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8.北京:科技政策推动创新发展 篇八

科技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科技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科技行动准则。科技政策代表了政府发展科技事业的意志,同时体现了对各种科技资源、力量和行为的引导与规范。国内外的实践表明,营造一个体系化、规范化的科技政策环境,对于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充分利用科技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创新活动的开展,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整合北京地区的科技资源,促进了北京的科技进步,推动了首都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北京市科技政策的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科技政策法规的建设是在国家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框架下,结合首都的特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目前,北京市科技政策已涵盖了区域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所有领域,基本形成了与国家科技政策法规相对应的围绕科技创新体系、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体制改革、技术市场、科技奖励等方面的科技政策体系。

2个文件加速了科技政策制定

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國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与此相适应,我国科技政策制定和实施工作进入了全面、系统的发展阶段。国家科技政策做了重大的调整,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创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决定》已成为纲领性的文件,为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999年12月2日,北京市委提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促进首都发展的动力作用,希冀变首都的科技资源优势为首都发展的竞争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北京市人大和市政府本着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的原则,在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科学技术普及、技术市场建设和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科技政策法规,北京的地方科技政策法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首都创新工程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0项法规措施完善了科技政策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以来,科技创新被置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创新已成为各项科技工作的核心。科技政策作为经济社会科技行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应者和支撑者,它必然与科技工作具有相同的内核。所以在这一阶段,科技政策也是围绕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来制定和实施的。

2000~2003年,北京市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主要是围绕首都创新体系的建设来进行的。为促进北京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创建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实施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充分利用在京的科技资源优势,北京市着力制定了促进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政策法规,调整和新制定的科技法规、政策性措施共计30项,其中地方性法规2项;市政府行政规章1项;市政府政策性措施4项;市政府及主管部门联合发布的政策性措施、制度性规范23项。

在研发环节上,北京相继出台了《北京市关于鼓励在京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规定》、新修订了《北京市自然基金管理办法》、《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等。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注重提升北京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的源头。

在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上,颁布了新修改的《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及3个配套性实施办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同时还出台了《北京市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规定》以及《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纲要》、《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享受专项资金支持认定办法》、《北京市技术创新、创业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为强化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提供保障。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环节上,为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能,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性政策和引导性政策,如《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办法》等政策。促进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软环境建设。

科技政策体系构建主要涵盖7个方面

2000年以来,北京市制定的科技政策法规与已有的科技法规、规章、政策性措施一起,基本构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多维度的地方性科技政策法规体系。科技政策体系内容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与科技体制改革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创新服务体系发展政策、技术市场成果转化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政策、科技奖励制度、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政策7个方面。

科技政策体系的构建改变了以往科技政策的制定只针对科技活动中某一过程的机械反映,而是根据首都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战略需要,紧紧围绕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中心目标,全面构建科技政策法规体系。

首先,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地方科技政策的相对人对应整个地区,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特别是中央在京单位的资源,全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突出了首都的大区域概念。

其次,创新主体发生战略性转变,实现由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中心的技术主导型科研体制向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主导型科研体制转变。通过政策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活动,实现科技与市场的有效结合。

第三,创建新的科技管理理念,从注重纯粹的科学技术转为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利用政策的手段,推动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

第四,突出以人为本,从注重以事为本转变到注重以人为本。建立了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注重科技政策的人性化,较以往更多地增加了促进科技人员能动性发挥的鼓励性政策内容。

目前北京市科技政策已显现出了体系化、规范化和层次化的特点。

落实科技政策 推动创新发展

2000年以来,科技政策的不断完善与落实,对北京市的科技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巨大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科技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且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为北京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营造了非常良好的氛围。使科学技术、科技意识逐步渗透到首都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全社会形成了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识。

推动科技资源聚集 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

为了促进北京创新与研发活动的展开,北京市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有关规定,其中包括《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现代化的意见》、《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实施纲要》等,这些政策已经在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四八”工程的实施,带动了首都科技资源的有效集成。在“纲要”的指导下,“二四八工程”顺利推进,其社会效应、产业聚集效应、技术创新效应逐步显现。“二四八工程”的推动,使北京市各方形成了共识,成为北京科技工作的一面旗帜,调动了北京地区各方参与区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通过政策管理北京科技行政事务的意识也不断加强。“二四八工程”实施四年来,共组织了84个重大项目,吸引了200多家中央在京单位和一大批科技人员承担研究任务,由中央在京单位和北京市属单位合作承担研究任务的项目数量超过了50%,争取到国家主要科技计划11.3亿元的支持,集聚了北京地区的科技资源,调动了广泛的创新主体,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在84个重点项目中有90%以上的项目是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有60%以上的资金是非市财政投入,而是企业或其他社会资金。

营造改革环境,构建了新型的研发体系。近年来,在《关于市属技术开发型科研院所转制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引导下,67家转制院所2001年底前全部完成工商登记;2002年底前全部纳入北京市养老保险体系与失业保险体系。67家转制院所中有63家转为企业,4家进入企业,基本实现从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转变的平稳过渡。通过对48个转制院所的统计,2003年上繳税金总额达1.33亿元,出口创汇达1486万美元,比转制前有大幅度的提高。

另外,转制院所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从48个院所的统计看,发明专利明显增加, 2003年专利申请数达到330项,比1999年的28项多出了300多项。2003年转制院所获得纵向经费4046.2万元,而院所自筹及采用贷款、引进外资等投入研发经费达7395万元 ,已主动面向市场,提高了创新能力和水平。

科技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施,使部分开发型科研院所转为科技型企业,促进了新的创新力量的成长,再加上北京地区其他科研主体的加盟,如外资的研发机构,形成了破“旧”立“新”的局面,多元化新型的科研体系正在形成。

鼓励性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具有国际水准研发资源的融入。为了吸引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著名公司在京建立研发机构,北京市政府不失时机地于1999年6月发布了《北京市鼓励在京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暂行规定》; 2002年修订发布了《北京市鼓励在京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规定》。两个政策文件出台后,截至2003年底先后有89家著名跨国公司在京成立了研发机构,87家内资大企业在京设立了103家研发机构,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开展高端研发活动,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研发机构齐聚北京,使首都科技资源更加丰富,一些全国性甚至国际性资源逐步融入,使首都科技资源的量与质都有了很大提高。研发机构的加盟使北京的创新实力更加雄厚,使最先进的创新理念和管理理念得到有效传播,对于高级研发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促成研发主体的多元化,新的研发体系构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增强企业创新活力 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先导型产业,对拉动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吸引国内外科技资源,促进首都经济跨越式发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若干规定》(简称“28条”)以及相配套的7项科技政策措施。这一系列科技政策对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激励性政策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发展。“28条”和相关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发展。2002~2003年度,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318项,安排财政资助达1亿多元。其中通过省部级成果鉴定的项目占25%;取得国家专利及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的项目占52%。这些项目总投资118亿元,预计达产后创300亿元的产值,这些成果转化项目符合北京市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以上,成果的转化将带动相关行业的进步。

优惠政策力促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8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政策着力点作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使企业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企业逐步成为投资主体。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逐年提高,2003年达到77.1亿,超过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

——企业的研发机构增加。近年来,在政策的推动下,共建企业技术中心8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

——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最大的技术卖方群体。到2003年底,企业已成为技术卖方的主角,技术交易额已占总金额的74.2%,在技术卖方群体中独占鳌头。

——企业专利申请量增加。企业申请量占北京专利申请总量的50%,从一个侧面说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产业扶持性政策,使北京软件产业居全国首位。产业扶持性政策进一步落实,各项措施相继实施。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北京市软件产业已成为代表北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

——建立了软件产业创新、创业资金和专项资金,资金额度近亿元。

——兑现软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01~2003年,北京市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累计32亿元,占同期全国软件增值税退税额的35%左右。

——开通软件企业外包业务贷款担保“绿色通道”,为软件出口企业解决流通资金的贷款问题。

——专项鼓励“双高”人才。2001~2003年共奖励软件企业高级人才7456人次,发放专项奖励1.76亿元,受惠企业达到564家。

完善两大创新体系 加强了科技中介服务能力

政府改善创新创业环境的最重要的举措是建立创业孵化体系和创新服务两大体系。2001年11月,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若干规定(试行)》等政策。

完善政策,创业孵化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增强。根据“规定”的要求,由市财政每年安排创新创业资金对孵化基地进行支持。截至2003年底,北京已建孵化器61家,孵化总面积近65万平方米,累计总投资17.8亿元,孵化企业2082家(累计毕业企业354家)。目前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31家,总孵化面积约为44.5万平方米;近年来累计的总投资额为10.7亿元,孵化资金为1.2亿元,“孵化基地”的孵化大楼平均入驻率保持在86%,解决就业人数约有1.8万人。激励政策已得到了落实,并发挥了作用,首都创业孵化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科技政策引导,加快了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纲要》颁布之后,对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初步建立了区域性创新服务网络和领域式创新服务网络。截至2003年底,北京地区已拥有创新服务机构7464家,行业组织623家,科技中介机构的营业收入比1996年增长了6.8倍,5年内平均增长速度为76.6%。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市场成为了主渠道

新的《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突破了政府管理的狭小框架,成为在社会和市场上具有普适性的条例,体现了政府在管理理念上的重大转变。与新条例配套出台的《北京市技术经纪人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以及若干个单项管理办法,使新条例更具操作性和适用性。新条例的实施保障了技术市场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技术买卖双方的积极性,促使技术交易额每年都以两位数字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140亿元,猛增到2003年的226亿元,占全国技术交易总量的四分之一。从技术交易的内容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已成为北京技术市场的主流。从技术交易主体看,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北京技术市场最大的卖方群体。从技术商品的流向看,北京的技术商品向全国各地辐射力度和范围不断加大。

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形成了自主创新的保护机制

2001年,北京市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专利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北京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这两个文件对北京市贯彻执行国家专利法形成了有力的补充,对提升专利管理功能,实现专利管理和保护的法制化,规范专利服务行为,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001年,在“28条”规定中,市政府设立了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专项资金,同时下发了《专利实施资金管理办法》,增加了资金的额度,强化了对专利申请、专利实施的支持力度,使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有较大的提升。自2000年起,市财政连续三年拨款100万、100万、120万用于申请专利补贴。2003年北京专利申请量为1700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7833件,居全国第一。

从专利成果转让方面来看,2003年北京专利技术成交额继续增长。专利技术转让264项,成交额2.74亿元, 比上年增长44.97%。流向北京市128项,成交额0.86亿元,占专利技术成交额比重为31.39%;流向外地的136项,成交额1.88亿元,占68.61%,主要流向广东、辽宁、河南等地。

增大科技奖励开放度 融合了中央科技资源

2002年,北京市重新制定并颁布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设立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加大了奖励力度,激发和保护了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积极性。2003年294项科技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共发放奖励金额624万元。

重新颁布实施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使中央在京企事业单位推荐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数量增加,加强了北京市与中央在京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200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共有推荐项目705项,较2001年增加80项,其中,中央所属在京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荐项目有259项,占推荐总数的36.7%;部队系统推荐的民用项目36项,占推荐总数的5.1%。

重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夯实了科技进步的基础

加强原始性创新,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为北京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供深厚的知识存量积累和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保障。在政策方面新修订了《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北京市科技新星管理办法》,制定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十五”专项规划》等文件。

加强基础研究,提高了首都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首都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市自然科学基金在支持基础性研究,发现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引导、稳定和激励作用。在实施中市基金特别突出服务首都的定位,提高了项目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2002年度《优先资助重大、重点项目选题》中对与2008年北京奥运、环境治理、先进制造等相关热点问题实施了引导。

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小项目育大项目,为科技部、其他各部委和北京市相关科技计划培育了一批有价值的源头创新项目,这是市自然科学基金不同于其他科技计划的重要作用之一。

集聚人才资源,构筑了首都创新人才队伍。在通过科技大项目的实施、集聚首都科技人才的同时,北京市还注重培养高层次的青年科技人才。2001年出台了新的《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管理办法》,新的“管理办法”规定计划向中央在京的单位开放,凝聚了中央在京地区的人力资源,加速了北京市科技队伍的建设。截至2003年底,新星计划共有11批481名青年科技人员入选,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达184人,占入选人数的65.4%,各届入选人员平均年龄为32岁,一批中央单位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其中。目前已有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逐渐成长起来,绝大多数已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做出了有特色、有创新的工作。北京还制定政策吸引留学生在京创业。截至到2003年,留学回国人员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创办企业1982家,约占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12%,从业留学人员已达5000多人。

9.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篇九

今年以前,在省级层面和一些市州,报刊发行与投递是分开管理,这样既不利于实现经营界面与支撑界面的对接,又带来了投递管理环节不畅、相互融合支撑不够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湖北邮政于今年起建立健全了发行投递合一管理体制。即原省发行局更名为省发行投递局,统一管理全省的发行和投递工作,市州局投递工作全部归口发投局管理,投递员的薪酬分配由发投局统一管理。围绕发投合一的新体制,湖北邮政还牢牢把握了投递网建设、信报箱建设和稳定优化投递队伍三个重点环节。

在投递网建设上,全省邮政积极推行大客户机动车、城市用户电动车、农村地区摩托车投递的邮政投递模式;统一投递形象,到2011年上半年,全省邮政将实现投递生产作业单位名牌、投递人员工号牌、着装、服务标准、装备的“五统一”。与此同时,湖北邮政立足长远,大力推动老城区信报箱建设。武汉市政府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为老城区居民家庭安装邮政信报箱”列入“为老百姓办的10件实事”之一,两年内为老城区65万户没有安装信报箱的家庭安装信报箱。截至10月20日,首批10万户惠民信箱已经验收合格,投入使用。目前,全省正在推广武汉市的经验,用2~3年的时间解决县城城关以上老城区楼房未安装信报箱的问题。

湖北邮政还建立了“底薪+提成”的投递员收入分配和增长机制,确保投递员收入为当地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1.3倍;以有竞争力的提成和奖励,激发投递员收订报刊的积极性;建立投递员成长和晋升机制,优秀投递员可晋升为营销员,优秀劳务工投递员优先转成聘用工。

新理念:坚持价值效益第一

翻开湖北邮政报刊今年的经营战绩,一串飘红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截至9月底,全省邮政畅销报刊流转额达1.68亿元,同比新增3210万元,增幅达21.9%;畅销报刊占总流转额比重从去年的25.7%提高到今年的29.4%。

数据的背后,是湖北邮政报刊经营理念转型的见证——改变“只注重流转额,不重视收入和产品结构”的经营方式,树立价值发行和效益发行理念,以收入指标考核评价发行工作。今年年初,湖北邮政将畅销书报刊发行与商函账单、公司业务、小额贷款业务、代收费同列为“五明星业务”,在发展中给予人财物倾斜。在开展报刊营销工作时,湖北邮政向基层单位大力强化“收入”概念,使大家做到“三个高度关注”,即高度关注报刊的费率、价格、收入、投递频次、单次投递效益;高度关注本市、县报刊平均费率;高度关注本地百人订报率、报刊入户率、高费率报刊占比、期刊占比等效益型指标,使各市、县局领导和发投专业领军人物成为价值发行和效益发行的“明白人”。

随后,湖北邮政集中推出了具有费率高、市场认可度高、品种丰富、投递成本较低等特点的百种畅销报刊,举全网之力,迅速做大做强。各局重点针对保险客户、大额储户、集邮客户、农村电费绿卡村中的用电大户等高端客户,综合利用电话、短信、传真、目录商函、电子邮件、上门、会议等七大直复营销方式,开展立体化数据库营销,重点开发企事业单位私费市场、校园市场、第三方订阅市场、高端人群市场和社区市场。今年以来,全省邮发的一批重点报刊发行量大幅增长,其中,《小学生天地》系列发行量超过130万份,《特别关注》超过17万份,《知音》系列超过20万份,《半月选读》发行量达到6万份。而第三方订阅业务也已粗具规模,客户遍布通信、保险、银行、餐饮、汽车等十几个行业。客户使用规模、时间均大幅增加,其中黄冈联通公司使用《半月选读》、《特别关注》形象期刊月均达到1万册。校园报刊份额也呈迅速增长势头,总量位居全国邮政第3位。新支撑:打造持续发展后劲

在拥有专业营销队伍的基础上,湖北邮政还全面加强营销团队建设,彻底改变单一的投递员推销方式。市县发投局、班都相继组织相关营销人员组成报刊重点营销团队,负责流转额在2000元以上的客户营销服务,开发校园、第三方订阅和高端人群市场,策划实施重点营销项目。同时,为更好地提升营销效率,按“1+N”模式建立由营销员和3~5个投递员共同组成的报刊片区营销团队,负责片区和段道营销工作。

信息化是提升报刊专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推手。9月底,湖北邮政自主研发的报刊收入及酬金核算系统投入使用,实现收入统计、酬金核算到段道、到人,量化段道及收投人员的业绩评价。同时,通过该系统,前台进机的报刊流转额可直接转化为订销收入,省公司、市县局、支局、段道可以直观地看到本单位收入进度,有力支持了价值发行理念的践行。

在加大信息化支持的同时,终端支持也是报刊发行业务持续发展的关键。各市州局是报刊零售终端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邮政出租门面适合开办报刊零售业务的,要收回交书报刊公司经营。书报刊公司不适合销售书报刊的门店,可与当地置换适合的门店,取消邮政报刊门店以包代管的方式。适合开办报刊零售业务的邮政网点和便民服务站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办报刊零售业务。

10.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篇十

近日,由经济日报社主办,永业集团独家支持的“首届中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永业集团董事长吴子申与永业集团总裁程坦、永业科学院院长仝宝生一同出席了论坛,并专题介绍了永业创新三农产业发展模式,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经验。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10年来,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发展的“黄金期”:粮食总产量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不仅是以沿海为主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成就非常明显,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也在加快发展,在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等方面显著改善。

本次论坛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举行,重点探讨了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合作与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新与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等多项内容。

在论坛致辞中,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介绍到内蒙古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任务,从强化产业扶持、改善基础设施、扩大转移支付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了区域经济科学协调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监事会主席车迎新详细介绍了农业银行在金融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方面一系列有利措施。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介绍了农业科技包括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以及应用推广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分析了县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规划县域经济发展、财政补偿、专项贷款等具体建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则提出了用新理念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农业发展的具体思路。

永业集团董事长吴子申在论坛上介绍了永业深耕三农12年,科技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案例。

永业集团一直以来积极探索通过企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把永业生命素等高科技产品推广到农村,生产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将优质农产品通过多种途径送达到城市消费者,着力打造一条从18亿亩耕地到几亿张餐桌之间的绿色高速公路,让更多人享受健康食品和生活。在此过程中,永业在遍布全国的乡镇、村庄建立起了3万多家永业科技服务站,同时也探索出一套企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

据了解,结合呼和浩特武川县关于县域经济的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永业在武川县建立了永业生物工业园,直接带动了武川革命老区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富帮

穷”模式,永业党委与鄂尔多斯市五家尧村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永业创新的市场推广经验、农业科研力量、覆盖全国的网络渠道以及高科技的产业布局,将五家尧村的发展优势厚积薄发集中转化,继续增加当地农户收入。

在湖北潜江,永业帮助合作伙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晟农之家”,永业科学院帮助当地培训万名农民技术指导员,引导农民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在重庆,永业助力“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帮助当地政府在2010年~2012年期间,让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农民户均增收1万元。

连续两年,永业公司独家支持的“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深入各地县市,提供科技指导服务,2012年,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更是重点聚焦各地县域特色经济生产,有针对地邀请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指导服务。

11.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篇十一

2013年,家用纺织品行业出口增速放缓,内销为拉动增长主因,行业总体运行质量保持良好,企业效益两极分化,行业整体仍然保持平稳增长。

新渠道贡献突出

今年家纺行业内销呈现出“前低后高”的态势。这种态势首先是由于新一轮房地产市场回暖,利好布艺、毛巾的国内市场销售;其次是电子商务渠道的迅速发展,占领了刚性需求为主的内销市场,但同时由于电子商务渠道的冲击,床品企业在传统渠道的销售增速放缓。

1~10月,家纺线上销售额已达到530亿元,预计全年将突破600亿元。作为标准化产品,家纺的未来线上销售额占比有望超过服装品类。对于家纺行业来说,电商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渠道。

家纺行业原有的粗放型增长也较多地依赖于提价,现在,随着品牌的增多、竞争的加剧,再加上互联网购物所带来的价格透明度越来越高,比价格变得更加容易,家纺产品价格过高的问题已经暴露在消费者面前。

如今销售增长的乏力和成本的刚性已将家纺品牌们逼上变革的道路。此外,在我国最大的网购狂欢节——天猫商城“双11”战果辉煌,创造出单日350亿元业绩的网购神话。在排名前十名的品牌中,家纺行业坐拥两席,特别是罗莱、富安娜、水星等线下强势家纺品牌在线上表现不俗,迅速成为家纺电商前三名,证明了品牌的力量和双线融合的威力。

营销注重创新

具有分享、互动、趣味特点的新媒体成为了今年家纺行业营销的新手段。家纺企业巧用微信、微博、电商等网络营销手段,不断以新颖的营销策略和方式与消费者互动,从而构筑起品牌与消费者的亲密关系。

上半年,家纺行业实现稳定发展,生产平稳增长,出口增长较为强劲,行业总体运行质量良好。但是内销增速出现明显回落,行业形势给家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危机感。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首次推出了展会APP移动客户端,大大提升了展会对展商和观众的服务,此举标志着展会营销也迈出了坚实的创新步伐。

家纺产品承载着软装功能,今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整体的搭配和完美的视觉感受,家纺业与家具、建材等家居相关行业的密切融合,能结合每个消费者的不同喜好、个性、不同的居室风格来引导消费者购物。

今年开业的罗莱国际家居生活广场,积极引进配套软装家居品牌,丰富人们的购物体验。另外场内还将配套建设儿童游乐场和咖啡吧、便利店等,为消费者打造一个集购物、休闲于一体的高端家居生活广场。其中的罗莱国际家居生活馆首创四大文化体验区,包括:床品博物馆、睡眠科幻馆、睡眠体验中心、罗莱文化馆。顾客在此身临其境,切身感受软装设计的魅力,这种体验是与传统卖场最大的差别。这种新的营销方式针对人们的生活需求,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消费体验的营销模式。

提升产品时尚度

今年家纺行业认识到,只有研究好具体的消费需求,积极转变发展思路,调整产品设计策略,才能避免市场上的同质化竞争、抄袭等问题。今年,第六届中国(川姜)家纺画稿交易会以“整合设计资源、引领时尚潮流”为宗旨,以“创意家纺,成就梦想”为主题,力争以川姜家纺产业为依托,吸引更多海内外设计者,积极推进家纺产业与创意设计产业良性互动。

同时,今年首次举办的“2013全国家纺织物设计培训班”对家纺设计人员的素质提升也很有帮助。“2013全国家纺织物设计培训班”的设立不仅促进和推动了我国家纺行业产品的开发创新,也为全国各地的家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专业设计的高端学习交流平台。

中国家纺产品的终端模式的悄悄转变,为中国家纺业创造出新的发展空间。从关注产品到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家纺行业带给消费者的将不仅仅是家居商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

12.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篇十二

一、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的现实效果

在文化产业中,科技突破外围影响的局限,开始以参与者的角色进入文化产业内部,成为产业的有机因素。利用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一种整体趋势,产生了实践效果。

1. 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可以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现在,各个国家都把发展文化产业列为战略规划,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国内外竞争。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要发展、一个文化项目要运营必须以强大的科技为后盾,依靠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

利用在数字技术方面的科技优势,日本把数字内容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战略重点,一方面在科技发展方面继续推进裸眼3D等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另一方面加快文化科技产品的孵化生产力度,构建软硬件相结合、开发与利用相结合的商业模式,使得动漫产业和网游产业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凭借科技的支撑和推动,动漫产业成为了日本的第三大产业,日本也成为世界上竞争力最强、输出产品数量最多的动漫产业中心。

2. 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可以催生新的文化产品

在文化消费领域,具有明显的怀旧追捧和喜新厌旧两种反向心理的共生并存。传统的文化产品可以吸引具有产品忠诚度的固定受众群体,但是,因为这些作品无法满足猎奇心理,就会流失掉喜欢创新性、个性化作品的受众。在传承已有文化产品的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锁定不同消费心理的受众群体,保证文化产业的永续发展。

新作品的产生方式多元,一种是内在的本质性创新,如作品本体的元素、结构、思想等内容方面出现差异性可以形成新作品。还有一种是由呈现手段的形式创新产生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植入,后者会原来越多,也就可以催生更多新的文化产品。

杂技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杂技艺人的尝试与探索,在技巧难度突破和人体体能开发方面已经接近极致,虽然以惊险奇美著称的杂技依然可以吸引一部分老观众,但是大多数观众还是对杂技产生审美疲劳,加之多元艺术形态的冲击,传统杂技已经很难有市场。高科技的引入,可以打破舞台场景限制,拓展艺术表演空间,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全新感受。天津杂技团将杂技动作与科技结合,延伸了人体能力极限,扩大了表演空间,编创了《转动排椅》、杂技剧《《胡桃夹子·海上梦》等新作品,使自己居于国内和世界杂技界的领先地位。

现代科学技术在杂技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杂技艺术发展的趋势。中国杂技团总工程师王建民说,许多舞台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杂技演员却做到了,而借助高科技的力量,可以推动杂技艺术的发展与技巧的不断提升,更多的奇迹将呈现在未来的杂技舞台上。

3. 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可以保障文化项目运作

文化项目的运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和条件。原本只是作为辅助手段的科技在项目运作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不再是可有可无或画龙点睛的点缀作用,而是开始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很多文化项目的成功与否完全依赖科技的运用程度和效果。

在很多文化项目或产品中,新的表现形式的完成、传播效率的提高都需要有科技作为保障条件。风靡全球的3D电影、享誉上海世博会的动感名画《清明上河图》,既大大拓展了艺术的创造思维空间,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艺术视觉审美。云南丽江、杭州宋城等地的实景演出、科幻题材的影视作品拍摄、文化主题游乐场的建设以及一些古文化再现式的展览项目等都要以科学技术作为项目运作的保障条件。

4. 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可以衍生文化呈现形式

在世界文明史上,科技可以打破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让很多原本无法实现视听呈现的作品重新进入人们的文化视线。

在很多古文化尤其是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景区,出于文物保护目的而制定的“不得触摸”等硬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游客的观赏情趣和消费欲望。而新科技的运用使得这些文化遗产可以重现在大众眼中,甚至以近身体验、参与其中的形式与游客形成互动。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吉林省高勾丽遗址在开发为旅游项目之初,游客是不可以进入墓室或近距离接触各种陪葬品的。科学技术的使用改变了这种局面,数字技术在展厅内再现了墓室环境,站在长十二米、高四米的弧形屏幕前,观者移动操作手柄,就可以在绘满精彩壁画的墓室中漫游了,清晰程度远远胜过实地观看效果。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各种兵器、孔府的典籍诗文和文房墨宝、茅盾故居书屋、云冈石窟壁画等文化遗产历经风雨后大多已斑驳不堪、风枯拉朽,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修复、保护后,它们不但重新焕发了光彩,而且可以让人们零距离地进行观摩,参观者可以直接、深刻的了解、记忆这些文化财富。

5. 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可以增强文化表现张力

文化的艺术表现力基本集中于文化作品的内容、主题、视听效果等文化本体内部,由于接受者的主观感受和想象力不同,这种表现力会有一定的差异。科学技术对于文化的表现力不但有“放大”作用甚至可以产生“新创”作用,使文化的表现力最大化发挥。

为了达到“把观众吓跑”的效果,《金面王朝》表演时的水流量是每小时3600吨,60米宽的舞台都需要有水下来,而且洪水还得迅速退走,这就需要控制出入水管道的软硬度、水流的速度、水回收的速度、出水口的角度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靠高科技。总导演林树森说,科技在旅游演艺中起到了推动情节的重要作用。过去舞台上只能用虚拟化手段表现出来的场面,现在可以通过科技的融入具象地表达出来,更有震撼力和感染力。在传统表演中运用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视觉、听觉感受,是《金面王朝》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的现存问题

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不是绝对化的,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如果盲目性地使用科学技术或者过度依赖科技的力量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1. 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不是偶发行为,要形成长效机制

随着科技的产生和发展,科技与文化是同步历时性的结合在一起的,在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和周期都可以看到科技的影响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领域,文化借力科技是一条文化产业实力扩充和价值叠加的捷径,可以广泛推广和应用,这种带有普通应用性的途径应该常态使用,而不是一次两次的偶发行为。

如在动漫领域,技术的落后使得中国的动漫制作者开始另辟奇径,从差异化的民族元素等角度讨巧地寻找成功基因。但以单个创意点赢得市场和关注的作品利用了受众的猎奇心理,受众的好奇心被满足后就很容易形成视听疲劳,无法做到屡试不爽。中国动漫产业的实力不济最大的根源还是在于高科技水平低、利用度小,真正能为中国动漫注入活力的战略就是长期、深入地贯彻科技理念。

产业的发展不能回避技术的落后,以宏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微观的产品制作需求刺激科技创新发展,把高科技与动漫的结合作为行业发展的运作惯性,建立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科技与文化产业的互相促动发展状态。

2. 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不能越俎代庖,要刺激提高作品质量

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基本是以两种身份完成的。一是作为文化产业的内部要素,科技以主体角色成为文化项目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二是科技只是承担技术支持任务,扮演配角角色,辅助文化项目的实施。

科技虽然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条件,但更多的情况下,科技只是一种工具,可以发挥辅助作用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却不能喧宾夺主。内容才是文化的核心和本质,决定文化产业生命力的关键因素还是文化作品的质量。所以,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心还是如何创作出优质的作品。

3. 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不是科技的一次性使用,要建立良性循环系统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孕育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形式,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形态转型的特定时期,文化产业成为一种被时代和社会内在需求催生的新兴产业。在其他产业的资源紧缺、代价昂贵对比下,文化产业对消耗性能源的零使用、对社会及自然环境的零污染以及资源的可重复使用使其成为了绿色朝阳产业。

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项目的开发或一个产品的制作,而是要考虑建立科技设备循环使用的文化生态链,把“被动的一次性使用”渐变为“主动的重复性使用”,把文化项目或产品的创意策划、生产编排、呈现传播、市场营销、衍生价值开发等不同阶段都习惯性地与科技结合在一起,建立完整的循环系统,实现科技能量的重复开发使用。天津杂技团在定制一套单个特定节目中需要的高科技道具时,一方面会提前与相关科技研发、器械制作的专业人员沟通能否在专项性能的基础上附加其他待开发功能,另一方面在今后创作中会以此道具为创意点来编排其他新节目。天津的意库创意园区有几节废弃火车厢,它们既是园区的特色装饰品,成为了观光旅游的一大看点,也能够被用来进行作品展览或作为道具进行影视作品创作,发挥了多项功能。

三、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已超过传统产业,并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也已成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相比较发达国家,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落后较大,这也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后劲较足,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制定并落实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策略,以科技支持和引导文化产业健康、长效发展,将丰富文化产品内涵,优化产业运作结构,并不断形成新的市场经营模式和产业发展形式,进一步拓宽产业涉及领域及范围,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1. 制定支持政策

文化产业发展应该是以市场调控为主导,推动产业的市场化运营。但科技创新需要有政府的扶持、激励。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要对文化产业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制定政策和措施来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并为针对文化产业进行的科研项目或科技与文化结合程度较高的文化产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或政策倾斜等。

2. 建立人才储备库

这里的人才不是单纯的科技研发人才或文化产业人才,而是能够把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进行联动融合的专业人才,这种人才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匮乏,少数有一定专业运作能力和市场经验的文化产业人才的学源背景基本为文学艺术或市场管理,他们对专业的科技理论、科技发展进程、科技应用知之甚少,对现有科技不懂利用,对新科技的要求又极易超出现代科技发展水平。而专业的科技人员则不通晓文化产业。所以,我国亟待建立科技型文化产业人才或文化型科技研发人才储备库。

3. 创建示范案例库

产业示范作用和行业引领作用在文化产业运作中同样重要。对于目前成功地实现了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典型案例要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并总结出具有共性的经验教训,为其他从业者提供示范作用,从而促进科技创新更好、更有效的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可以加速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但也不能盲目乐观或任其自由化、随意化发展。规避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文化对科学技术片面使用、硬性使用和无需使用等盲目行为,科学正确地对科技与文化进行嫁接,才能真正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运作效能,提高文化项目或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我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摘要: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外部助推力。科技对文化产业产生的外来影响是深入而全面的。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中出现了大量效果,也存在明显的硬性植入或喧宾夺主等问题。对于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进行冷思考,通过科学管理、正确监督,发挥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正能量,才可以避免或减少产业发展误区、资源浪费。

关键词:科技,文化产业,效果,问题

注释

1朱步楼.《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新华日报,2012年1月30日.

2刘萍,张怀琛.《高科技杂技创造奇迹》.河北日报,201年10月28日.

3朱步楼.《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新华日报,2012年1月30日.

4应妮.《科技展在京举行高科技手段神奇再现历史文化遗迹》.中国新闻网,2004年9月26日.

5陈熠瑶.《科技舞动文化旅游发展之翼》.中国旅游报,201年8月1日.

13.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篇十三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人民政协服务科学发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做好新时期政协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把推进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把团结和凝聚各方面力量为实现党委的决策目标服务作为工作方向,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整体水平,推动政协工作实现新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有利时机,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解放思想,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上下功夫。解放思想,这是个大概念。我个人认为,解放思想首要的一条是要跟上形势,只有跟上形势才能解放思想。要跟上形势、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创新工作方法、工作措施,不要蛮干,而要善干。思想决定行动,政协常委要跟上形势的发展,务必要认真学习政协理论和相关业务知识,全面了解政协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特点,带头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带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成为研究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成为增进团结、凝聚力量的过程,成为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的过程。

二要加强自身建设,在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政协常委会作为政协的常设机构,担负着组织实施政协章程、执行全委会决议、召集协商例会等重要职责。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每位政协常委要充分认识肩负的重要责任,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开拓进取,不断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不辜负党委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重托。要强化学习意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坚持学以致用,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提高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能力,提高履行政协职能的能力;要强化合作意识,加强同各社会团体、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与合作,创造发扬民主、畅所欲言的宽松环境,通过民主协商、合作共事,努力营造政协组织团结、民主、和谐的议政氛围;要强化表率意识,树立良好形象,在政协工作中发挥好骨干带头作用,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要强化创新意识,着眼于实际,着力于创新,着手于实践,努力探索政协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径,充分展现我县政协工作的时代性和创造性;要强化实践意识,善于通过实践来提高能力,推动工作,不断取得岗位奉献的新成果和履行职能的新业绩,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献计出力。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把党委的意图贯穿到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中去,把参加政协的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引导到促进科学发展上来,真抓实干,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发展和蔓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仍然很大。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重要责任,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履行好职能,切实发挥好作用。一是,为科学发展多建有用之言。紧紧围绕发展这一第一要务,抓住事关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搞好议政建言活动,提出更多富有建设性、超前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建议,协助党委政府丰富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二是,在率先发展上有所作为。政协包容各界,汇集了大量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助推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要积极参与“企业服务月”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切实帮助解决企业运行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支持企业做强做大。三是,为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履职为民的理念,围绕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利用政协提案、委员视察、政协信息等多种形式,积极反映各界群众的合理诉求,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改革发展的实惠。要充分发挥政协的人才智力优势,选准履职为民项目,丰富为民服务内容,组织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解民忧活动,以实际行动共建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四要开拓创新,在完善履行职能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坚持以改革精神和创新思维,努力拓展履行职能的形式和方法,推动政协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一是以谋划发展为主题,积极开展政治协商。要在全委会实施全面协商、常委会开展专题协商、主席会议进行重点协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委员恳谈会、资政会、约谈会等形式,就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决策、重要问题、发展思路等组织协商讨论,凝聚各界智慧、汇聚各方力量,促进党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二是以服务大局为中心,积极推进民主监督。要创新民主监督方式,坚持和完善政府部门向政协通报工作制度,探索建立政协民主评议政府部门工作制度,切实增强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拓展民主监督渠道,加强与党委、人大、政府监督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形成服务大局的监督合力。要丰富民主监督的手段,抓好政协建议案、提案、调查视察报告、政协信息的督办落实,切实发挥好政协委员中社会监督员的作用,通过批评建议等方式,帮助党政部门改进工作。三是以促进发展为目标,积极搞好参政议政。要强化专题调研工作,努力探索以重点课题为纽带、以专委会为依托的政协专题调研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专题调研的水平和实效。要探索开展专题议政活动,搭建平台,加强委员与党政领导及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商沟通,增强共谋发展的合力。要深化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把反映社情民意寓于政协的各项工作之中,力求真实、注重质量、讲求时效,充分发挥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独特优势。

上一篇:小班庆“六一”亲子游园活动方案下一篇:年度述职报告(公司经营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