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美化心灵,智慧指引人生演讲稿(精选3篇)
1.读书美化心灵,智慧指引人生演讲稿 篇一
读书涵养心灵丰盈人生
近日,两则关于读书的话题引出看似南辕北辙的观点。
10月26日,“创业教父”马云在参加一次论坛中直言“成功与情商有关,与读书关系不大”,他认为,读书可能会占用人脑的内存,拖慢运行速度;每个人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即可;人的时间有限,可以少读书多做事,将人生当作一本书来读。
而关于读书的体会,中国社科院首批学部委员杨义前日在佛山分享他的读书心得时却说,“只有读书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应将读书当作终生的习惯。
我们说,在这个大阅读时代更需要深阅读;我们说,超乎功利的阅读可以读取世界的真谛;我们说,多读一些无用之书可以涵养丰润人生之路。但在被成功学绑架的社会,这些呼喊仍显微弱和渺小。在对现实的功利性追逐中,关于读书的真意逐渐模糊混淆。
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诚然,读书之于每个个体有着不同的含义。可以是为了一篇文章的撰写和一门课程的完成读书,可以是为了一个课题的突破和一项发明的诞生而读书,可以是为了研究竞争对手的策略取得营销业绩而读书,可以是无所事事只为放松身心而读书。当然,还可以是为了改变命运更换门庭,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为了倾听古人、对话先贤而读书,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读书究竟是一门实用工具还是一把探索之钥?是出于现实考虑还是为了给养精神?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反映的不仅仅是个体的意愿和选择,更折射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对知识、文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精神层面的态度。
其实对于读书的意义,回溯古今中外历史,相关论述甚多。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北大教授曹文轩则将读书看作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阅读与不阅读是两种生活状况,一种是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生机勃勃;一种是荒凉与沉寂,死气沉沉。”
在前日的讲座中,杨义认为,读书的好处在于上下数千年、远近数万里都可以超越时空,可以与人类文明进行无障碍的对话,“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只有读书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在这些充满溢美之词的描述中,读书俨然成为一项人类自我完善的必修课,但在当下,国人对这堂必修课的重要性的认知其实并不乐观。
最希望渴求的场景
生活节奏太快,没时间读书;社会压力太大,没心情读书;信息渠道太多,不需要看书„„以传统阅读、网络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多元化阅读方式共存,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盛行。人们草草阅读,只知追求简短的、能快速获知又迅速遗忘的信息,而非内在的精神成长。“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观。
更有甚者,将读书与成功简单地捆绑或对立,要不把读书当作成功的一种手段,要不把成功归之于情商而非读书。看似矛盾的两者其实都是关于读书的片面认知。本用以扩充知识、涵咏性情、修持道德的读书,沦为博取功名富贵的敲门砖,本旨湮没于求名利之心中。
古人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今人则言,“千万不要觉得书读得不够多,觉得挺难受,挺丢脸,没什么丢脸的。人可以少读书,多干事。”这不知是古人的迂腐还是今人的悲哀,也不知是历史的嘲弄还是时代的进步。
当然,好读书并不是为了炫耀,无须附庸风雅把高深哲学当成化妆品涂在脸上故作妖娆;喜读书也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慢慢滋长出来自有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乐读书还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各人要凭良知,读其所好,然后知其所谓好。
读书唯求愉快,无论是“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还是苦思冥想精进钻研,有真性情才能读出真味道。用林语堂的话说,“说破读书本质,‘心灵’而已。”
这份心灵的慰藉如此重要,2009年,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表示了他对全民阅读的期待,“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他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
而这,难道不是这个时代这个国家最希冀最渴望的场景?
2.《人生的智慧》读书笔记 篇二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写到“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叔本华将这句话解读为“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正如生活中不是缺少美,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少想去发现美的心境。当烦忧、焦虑和痛苦萦绕心间时,我们的注意力始终只会聚焦在痛苦之上而无暇顾及其它。我们感受到的痛苦越强烈,自身存在感也越真实,而快乐转瞬即逝,像梦一般不真实。伏尔泰也曾有过类似的表述:“快乐只不过是一场幻梦,但痛苦却是真正实在的”。
叔本华认为要尽量避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痛苦,就要过一种深思熟虑的生活,比如我们不应该以痛苦为代价或者冒着遭受痛苦的风险,去追求泛滥的物质欲望满足和感官快乐,那样只会为了否定、虚幻的东西而遭受真实的痛苦。对于已经发生的痛苦,要从生活经验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训,勤于反省,经常回顾做过的事情和曾经有过的感觉和体验。降低对生活的期望,生活并不是让我们享受的,我们必须忍受和克服它。增加生活阅历不失为应对良策,洞察世间百态才可做到平常之中安然自得,处乱之时荣辱不惊。叔本华还从对人自身的剖析、对待自己、他人及命运的态度、人生的各个阶段等方面阐释他认定为人生真理的感悟。
3.《人生的智慧》读书心得领会 篇三
近一年来对原先感兴趣的事提不起兴趣,对生活不再积极乐观。对工作也失去热情。不断从外界找原因,却忘记从内部探寻。而今天看到叔本华所写,才恍然大悟。他写道:我们从我们自己那里汲取的快乐远比从我们周遭所获得的要多更多。最高级的、最多样的、最持久的快乐是那些思想上的快乐。而思想上的快乐,主要源于思想的力量。
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是最快乐、幸福的?恋爱时和另一半一起在地里摘西红柿,一边欣赏美丽的晚霞。在泰国时和朋友们一起旅行,坐在皮卡上肆无忌惮的高声唱歌嬉笑。元旦联欢会时和学生们一起跳舞、游戏。大学时,周末在图书馆阅读的一个下午。高一时,在课堂上心无旁骛的听课。还有安静的夜晚写出一篇好文章的时候。
他人会带给我快乐,但并不稳定,也不容易达成,需要天时、地利、人合。但思想上的快乐却相反,不需要别人的配合,独自一人就可以实现。无论你是有钱还是没钱,是身处要职还是处于底层,只要你打开书,静下心来去读,就能有所收获。
他还写道:人类幸福最基本的要素——事实上也是唯一要素——是他的内在的构成,他心灵的构造。因为这是个人感觉、欲望和想法引发的内心的满意或不满的直接源头;从另一方面,他周遭的环境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媒介或者是一种间接的影响。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我总认为是环境的改变导致现在的倦怠状态。但仔细分析下来却不是这样的。大概是因为当初所设下的目标大部分达成了,下一个人生阶段又尚未来到。长远目标过于遥远,近期目标没有设立。《人生的智慧》是又一本看得废寝忘食的书。作者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书中,作者以优雅的文体和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也是沉寂多年的叔本华在晚年的成名作。这本书涉及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待人接物等与我们世俗生活至为接近的事情,语言很通俗,但却有其难以抗拒的魅力,让人心悦诚服地将自己的思想跟着作者走。同时本书也以形而下的角度向世人阐述了幸福论。
本书开篇即将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分为三类: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人向他人显示的样子。那么何为幸福呢?叔本华的解释是,人的内心快乐抑或内心痛苦首先是人的情感、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的身外之物对于幸福只能发挥间接作用。杨绛先生说过,人最可贵的是人自身。人生说短也短,说长也挺长,能否生活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其实取决于人的内心是否强大。然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叔本华对现实进行了剖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考虑运气、考虑拥有的财产,或者考虑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可是我们如果能够内在丰富,或许对运气就不会有过多的要求,也不会在对比中产生更多的不甘心。如歌德所说大众,不分贵贱,都总是承认:众生能够得到的最大幸运,只有自身的个性。所以,人的内在拥有,对于人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然而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悟到这一点的又有多少呢?
伊比鸠鲁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类:天然且迫切的需要、天然的非迫切的需要、非天然非迫切的需要。第一类如食品、衣物,最后一类如奢侈、排场等。然而,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或许是排在后面的需要。人性中还有一点,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是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提高我们的要求。提高要求本身并没有错,然而,得不到的真的就那么好吗?适当的给欲望做减法,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或许并非坏事。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有句话,扰乱人们的不是客观事情,而是人们对客观事情的见解。眼前的事物无论好坏,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人对它的认识多半取决于自己的主观看法。相比纠结于各种得到的得不到、甘心的不甘心的而导致不快乐,能够拥有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本身就是人一生最大的财富,也是幸福生活的关键。
然而,生活在现实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想要争取名声或名誉。叔本华认为,名声和名誉是一对孪生兄弟。名誉是可朽的,但名声是不朽的。名誉尾随别人对我们的了解,而不会超越此界线。但名声却与此相反,它走在别人对我们的了解之前,并把名誉也带到了名声抵达之处。每个人都能获得名誉,但只有少数人能获得名声。因为名声的获得只能通过做出行动业绩或创作思想性的作品。做出行动业绩需要一颗伟大的心,而创作巨著需要拥有非凡的头脑。行动业绩会通过记忆传达给后世,而作品除非缺失了某部分,大多以自身原来的样子留传下来。作品的形成不依赖机会,它们只靠创作者本人。只要作品还存在,它就以原来的样子而存在。然而,我们会发现,很多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暮年甚至历经数世之后才被人欣赏、开始流传,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只有时间能带给我们为数不多的真正具备能力的评判员。当然,书中也提到,现实中不排除虚假的、名不副实的名声。
关于独处、思想和孤独,书中写道,一个人逃避、忍受或喜欢独处是和这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成比例的。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人才会感受到自己的自身。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受到自己的丰富思想。进一步而言,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促使人们投身于社会交往的,是他们欠缺忍受孤独的能力。因为通过与同一类人的接触,他们才能获得最强烈的刺激。在这种意义上,叔本华把平庸之辈比喻为俄罗斯兽角乐器,而把有丰富思想头脑的人比作钢琴。每只兽角乐器只能发出一个单音,把所需的兽角恰当地凑在一起才能吹奏音乐。而钢琴本身就是一个小型乐队,更适合独奏。即使它真的需要跟别人合作演奏,那它也常作为主音存在。如果一个人自身既伟大又丰富,那么这个人就能享受到在这一贫乏的世上所能寻觅得到的最快活的状态。
书中露骨的写出了一些常人明白但不会轻易表达出来的人性的弱点。如,书中引用歌德的话,优秀人物很少被人发现,他们能够获得人们的承认和赏识就更是稀奇的事情。我们给别人荣誉的同时,也就降低了我们自己。因而叔本华总结为,人们除了智力的不足,还有一种道德上的劣性,那就是嫉妒。一般而言,名誉会得到人们公正的评判,它也不会受到嫉妒的攻击,但获得名声只能经过与嫉妒的一番恶斗,并且,月桂花环是由那些绝非公正的裁判员所组成的裁判庭颁发授予的。如此观点看似悲观,但经受过生活、人性考验的人或许会有共鸣。所以,对此部分的理解见仁见智吧。
对于现在和将来,叔本华认为人生智慧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将来这两者之间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永远不要忘记: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出入。总的来说,不管将来还是过去,都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重要。距离相隔远了,物体在人的视觉里就缩小了,但却在头脑思想里放大了。只有现时才是真正的和现实的。不要由于在过去我们的希望落空现在就变得忧郁寡欢,或者为了将来操心伤身以致败坏现时。由于懊恼过去和操劳将来而拒绝美好的现在时光或任意糟蹋它,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