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中华诗词之美

2024-09-29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精选10篇)

1.尔雅中华诗词之美 篇一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下列选项中与《诗经》里的“风”无关的是()。1.0 分 A、风雅 B、民间 C、国风 D、《桃夭》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鹊踏枝》的词牌始于()。0.0 分 A、汉 B、唐 C、宋 D、明清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3 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0.0 分 A、《孟子》 B、《中庸》 C、《大学》 D、《礼记》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4 “诗言志”最早出自以下哪一本书?()0.0 分 A、《论语》 B、《诗经》

C、《易经》 D、《尚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5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1.0 分 A、雅乐 B、清乐 C、宴乐 D、胡乐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 《花间集》中共收录了()首词。0.0 分 A、100 B、300 C、500 D、600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7“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出自()。1.0 分 A、《人间词话》 B、《文赋》 C、《礼记》 D、《文选》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鹊踏枝》词牌名,又名()。0.0 分 A、《黄金缕》 B、《卷珠帘》 C、《一箩金》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9王国维的文学评论受哲学家()的影响。0.0 分 A、黑格尔、康德 B、黑格尔、叔本华 C、叔本华、康德 D、黑格尔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10 按照王国维的境界说,“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属于()的诗句。1.0 分 A、造境 B、写境 C、叠境 D、梦境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1“东文学社”由()主办。1.0 分 A、王国维 B、罗振玉 C、田岗佐代治 D、汪廉年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2以下不属于企业应对市场机会的三种策略的是()。0.0 分 A、及时利用 B、待机利用 C、果断放弃 D、分散消化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13“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这句话出自()。0.0 分 A、《人间词话》 B、《乐府指迷》 C、《典论·论文》 D、《文选》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 14 下列人物中,所处时代最晚的是()。0.0 分 A、皋文 B、永叔 C、飞卿 D、子瞻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15叶先生2007年“口占绝句二首”,首章用了作品()的诗韵。1.0 分 A、《鹧鸪天》 B、《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C、《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D、《夜雨寄北》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6《咏柳絮词》“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出自()。1.0 分 A、《冷斋夜话》 B、《蕙风词话》 C、《红楼梦》 D、《文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7 下列选项中,不在佛经“六根”之列的是()。0.0 分 A、眼耳 B、手口 C、身意 D、鼻舌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18词被称为“小词”的原因是()。0.0 分 A、不是言志的 B、不是载道的 C、可以歌唱的 D、A和B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19 西方诗学中总结出来的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不包括()。1.0 分 A、明喻 B、转喻 C、起兴 D、象征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0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新帖绣罗襦”一句中的“襦”是指? 0.0 分 A、长裙 B、衬裙 C、围嘴 D、短袄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21 对偶形式的存在得益于中国文字的哪种特质?()0.0 分 A、意象多元 B、声音多元 C、内涵丰富 D、独体单音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22 怨妇诗的产生根源于()。0.0 分 A、丈夫外出 B、始乱终弃 C、封建压迫 D、性别文化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23《菩萨蛮》,词牌名,又名()。1.0 分 A、《浣溪沙》 B、《西江月》 C、《永遇乐》 D、《子夜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4 下列选项中,不是浣溪沙牌调特点的是()。0.0 分 A、上下片三个七字句 B、共四十二个字 C、共六十三个字 D、分平仄两体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25 陶渊明《饮酒》中的“鸟”运用了()的写作手法。0.0 分 A、咏物 B、明喻 C、举隅 D、自比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2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1.0 分 A、《论语》 B、《诗品》 C、《昭明文选》 D、《诗经》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7古代中国的三纲五常中,“三纲”不包括()。1.0 分 A、君为臣纲 B、兄为弟纲 C、父为子纲 D、夫为妻纲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8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节自李商隐的()。1.0 分 A、《赠荷花》 B、《登乐游原》 C、《夜雨寄北》 D、《暮秋独游曲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9 叶嘉莹先生生于(),24岁时离开祖国。1.0 分 A、1935年 B、1922年 C、1924年 D、1940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0 “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实际上是: 0.0 分 A、山屏 B、眉 C、枕头 D、发髻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31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的作者陈亮是()时人。1.0 分 A、北宋 B、南宋 C、五代十国 D、晚清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2 下列哪部作品是清代张惠言所写?()1.0 分 A、《花间词序》 B、《词选》 C、《人间词话》 D、《词摘》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3 以下哪项不属于王国维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1.0 分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D、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4 “就词论词,发其深意”的作品是()。1.0 分 A、《跋吴思道小词》 B、《陈纬云红盐词序》 C、《词选序》 D、《花间集序》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张惠言所指与“小词”大概相近的是()。1.0 分 A、诗之比兴 B、乐府之音 C、变风之义 D、骚人之歌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6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的文人是()。1.0 分 A、韦庄 B、温庭筠 C、王建 D、冯正中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7 “空中语耳”出自? 1.0 分 A、《冷斋夜话》 B、《东轩笔记》 C、《石林燕语》 D、《芦浦笔记》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8 在()发现以前,《花间集》被认为是最早的词集。1.0 分 A、敦煌曲子词 B、《云谣集》 C、隋唐词 D、清商曲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9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明清时期的代表是()。0.0 分 A、曲 B、词 C、小说 D、戏曲小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40 李清照认为()写小词“如酌蠡水于大海”。1.0 分 A、李煜 B、柳永 C、李清照 D、苏东坡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1《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1.0 分 A、《文心雕龙》 B、《诗品》 C、《昭明文选》 D、《文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2 在词中,贯串连接曲首、曲尾和句、逗之间唱腔中段处的器乐伴奏叫做()。1.0 分 A、间调 B、中奏 C、连曲 D、过门儿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3 下列哪项准确的表达了王国维对李璟词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的评价?()1.0 分 A、英雄末路 B、夕阳无限好 C、众芳芜秽,美人迟暮 D、相思伤别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4 下列选项中,没有经历过亡国的词人是()。1.0 分 A、韦庄 B、温庭筠 C、李煜 D、陶渊明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5 “恐美人之迟暮”中屈原用美人指代: 1.0 分 A、外表飘亮的女子 B、内心美的女子 C、才德贤能的人 D、聪慧的女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6 李清照写词致力于()。0.0 分 A、语句的整齐 B、词语的尖新 C、韵律的优美 D、语言的浮华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 47曹丕写过的文学专论有()。1.0 分 A、《文心雕龙》 B、《文赋》 C、《典论·论文》 D、《文选》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8《离骚》诗句“众女嫉余之峨眉兮”中“峨眉”指()。0.0 分 A、眉毛 B、美女 C、美貌 D、才德美好的贤士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49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体现境界的词语是()。1.0 分 A、红 B、春 C、意 D、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0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王国维的观点是()。1.0 分 A、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B、能言诗之所不能言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D、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王国维认为词有了境界,词的格调自然会提高。()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 前蜀是五代十国之一,由王建所建,建都成都。()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是李义山的诗句。()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 诗词是抒情写景的韵文。()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中的“一阙”指一首词,“阙”指一个乐章。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6 王国维对张惠言的词论是完全持批评态度的。()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7《静庵文集》中大部分是考证的。()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8文学作品中所造的意境,一定要合乎自然。()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9 北宋有人认为词的特点是“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意尽而情不尽,情尽而语不尽。” 0.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0 陶渊明生于平民家庭,功成名就之后不忘本分,毅然选择“躬耕”,过平淡安宁的生活。0.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1冯正中的词表现的是官能的感觉。()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2《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3诗是体物写志。()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4“前因未了非求福”中“福”是入声字。()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5 张惠言和王国维对于小词的联想,都是通过词中的语码获得的。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6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具有婉约低回的词的美感特征。()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7 古代性别文化中,女子跟男子一样是要有名有姓的。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8 叶先生曾用柔蚕自喻,希望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中国的诗词之美传递给年轻人。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9孔子讲诗注重来自诗歌中的丰富联想,而且联想与诗本意要完全相合。()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0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节”其实应该读成三声。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1 “似花还似非花”所隐含的意思是有才华还是没才华,有理想还是没有理想。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2《花间集》问世于西元九百四十年。()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3企业一定要及时利用所有市场机会。()0.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4 “美成词有前后若不相蒙者,正是顿挫之妙”是陈廷焯对周邦彦词的评价。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5 “萧瑟悲秋今古同”中的“萧瑟悲秋”套用的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6王国维认为词可以表达出诗所不能表达出来的一种意念。()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7 《摊破浣溪沙》又名《四八浣溪沙》。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8 按照希腊的传统,希腊最早的诗指的是史诗。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9 晏殊的词《蝶恋花》第一句“槛菊愁烟兰泣露”运用了移情的方法。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0 诗词境界以宏大为高。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1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2杭州西湖也有三个岛,分别是三潭印月,湖心岛,阮公墩。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3 孔子讲诗的传统是能让学生在诗里得到丰富的联想,而这种联想不必与诗的本意完全一致。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4 欧阳炯的《南乡子·二八花钿》中的“霞衣窄”的“窄”,在这里读“zè”,押入声韵。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5清朝各词派中常州词派的影响最大,时间最久。()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6 《鹊踏枝》词牌调的特点是双片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7 “终日恹恹倦梳裹”和“懒起画峨眉”相比显得浅俗,缺少内蕴。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8王国维认为五代、北宋的词之所以独绝是因为当时的词中有一定境界。()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9 《菩萨蛮》开始是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0 佛教中大多佛像底下所坐的底座都是莲花座。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1《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2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3 《鹊踏枝》和《蝶恋花》的平仄和乐调不同。()0.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4 南唐词跟花间派的词在风格上明显不同。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5 《尔雅》中称荷花的“华”为“菡萏”。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6词表现的是一种感情的本质。()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7词可以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8《花间集》中没有收录南唐词。()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9 街,是汉时街名,在长安城南门内,为属国使节馆舍所在地。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0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这一诗句出自李商隐的《泊秦淮》。()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尔雅中华诗词之美 篇二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 无以言。”诗言志, 诗传情。常吟古诗, 可以陶冶情操, 丰富想象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那么, 怎样才能教好古诗词呢?

一、朗读, 引导学生感受音韵美

古诗作为一种吟诵作品, 它一般都具有优美的声律、和谐的音调, 讲求韵律, 节奏明快, 读起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节奏、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都关系着能否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朗读时语调的高低、节奏的变化、语速的快慢。学生掌握了这些之后, 要给时间让学生去读, 以读代讲、熟读成诵。

二、看图, 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一般都配有反映诗意的图画, 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意境, 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让枯燥的文字图形化、形象化。如, 教《锄禾》一课时, 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然后进行讨论。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补出锄禾的主语是“农民伯伯”, 了解了“日当午”的意思, 通过读诗句“汗滴禾下土”明白了劳动人民的辛苦, 认识到“盘中餐”是“粒粒皆辛苦”的。有些学生还谈了自己过去不爱惜粮食的种种情况, 表示以后要爱惜粮食, 做到不浪费一粒米, 还认识到工人、农民都是很辛苦的, 我们都应该尊敬他们。除了利用书中现有的插图外, 有条件的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动画片加以演示, 效果会更好。

三、析句,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古诗的魅力在于用简短精练的语言来表现人物不同的心情或描写美丽、奇特的景物等。如果细细品味, 则令人入情入境, 回味无穷。在朗读、看图之后, 为了使学生能准确地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就要对古诗的每一个词详细解说, 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语言美。

1. 板书示意。

例如, 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或教一些内容较复杂的诗, 有时可以用板书引领学生进入诗境。如, 讲《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或《绝句》时, 就可设计下面的板书提示:

移远景———日暮苍山视黄鹂翠柳

地近景———天寒白屋点白鹭青天

换门前———柴门犬吠转千秋雪

景门口———风雪归人换万里船

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搞清地理位置, 还可画简明示意图。如, 教学《泊船瓜洲》时, 画出长江, 在长江北岸运河分支入江处画上瓜洲, 再在长江南岸分别画上京口 (镇江) 和钟山 (紫金山) , 然后在其间画上几座山。这样, 再通过教师对古代交通情况的说明, 学生就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因江山之隔而产生的愁苦之情。

2. 提供史料。

这里所说的史料, 包括时代背景、风俗习惯、作者身世以及逸闻趣事等。有些诗歌如果不提供一定的史料, 小学生是无法理解诗意的。如, 讲授《题临安邸》时, 不简单地介绍一下北宋灭亡, 南宋偏安一隅的史实, 学生就无法体会诗句“暖风吹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中诗人所抒发的感慨。

四、综括, 引导学生感受内在美

3.展现中华传统婚礼之美 篇三

一向爱赶潮流的摄影师是这股时尚风的引领者,在他们的影响下,很多新人找到婚庆公司后,感觉中式婚礼更有韵味,都纷纷改成大红大喜的中式婚礼了。

本期《大众DV》特别策划中式婚礼拍摄攻略,采访了精于传统婚俗拍摄的吴忧先生,他参与拍摄了三百多场中式婚礼,熟悉整套的习俗和流程,他的经验和对于中式婚礼的理解值得呈现给同行分享。

传统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拍摄的区别

整体风俗礼仪不同

中式的传统文化礼仪很多,婚礼中新人的服装、各种道具、各色人员都要符合传统习俗,而且比较考究。据了解,目前中式婚礼上的服装、道具、人员安排、礼俗习惯等以清朝后期、民国初期的样态居多。 而西式婚礼就无需考虑这么多复杂的内容了。

王爷大婚

模仿过去王爷大婚举办的婚礼,首先得有“皇帝赐婚”,而在婚礼现场不可能有这个环节,因而必须提前拍摄一些相关花絮,把“皇帝指婚”的那一幕先拍下来,在婚礼现场播放,作为一个“序”,引出王爷大婚。特别在满族的礼仪中,王爷一般是穿着官服的,因而要在婚礼中拍摄“王爷”现场更衣,作为一个亮点。

座位安排

婚礼都会大宴宾客,宾客们的座位就很有考究。比如所有座椅摆出来后,可以按需要呈现出“泰卦”之象。周易认为,泰卦象征着富裕吉祥的意思。看来,中式婚礼中的喜庆与繁琐是无处不在啊。

拍摄内容和风格差异

抓住突发性

总体而言,西式婚礼比较有条理,而中式婚礼因为其举行环境、仪式过程的特殊性,在行进中会有很多“突发性事件”,这就要求摄像师得在现场迅速做出判断,选择合适的机位和镜头语言拍摄下来。

拦轿中式婚礼的拦轿就是很多人围观,不让轿子走,讨要喜糖之类的小礼品。一般中式婚礼欢迎人围观,但是如果把控不好,现场会比较混乱,而且你很难指挥周边围观的人们。在此环节,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如起轿、 拦轿、 压轿的动作,并且选择性能良好的麦克风,保证周围的锣鼓声,人们的喝彩声、叫好声能够清晰收录。

发现细节

中式婚礼的仪式中,只要善于观察,可以发现很多独特的民俗细节,所以近景和特写的穿插使用,能够把观众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细节的地方。

中式婚礼仪式的各环节相对比较紧凑,前期做整体考虑后,后期就严格规范,按照前期策划流程下来。在拍摄过程中,很多都是让人瞩目期待的,比如拿秤杆挑盖头、夫妻拜堂等,其中道具的纹饰、颜色都有着严格的讲究,包括动作的顺序,姿势的位置也有很多看头,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中式婚礼的摄像师就不能只满足拍摄热闹的场面,一定要突出传统习俗中的细节。

舞狮子环节

舞狮子的师傅有可能为了活跃一下现场气氛,让狮子在街头、门前跑场,先舞动一下表演一段,这就需要摄影师要有提前意识,多抓拍一些细节,尽可能多拍新郎、新娘、观众、吹鼓手的特写、近景等画面,当然拍摄舞狮子的直接动作细节更不能少。

传统中式婚礼的必拍精华

中式传统婚礼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可谓百花齐放,鲜艳多姿。在当代摄影师的重新演绎之下,目前较为流行的过程有:出阁、梳头、上马、接亲、盖盖头、抱轿、背轿、暖轿、起轿、下轿、射箭、舞狮、拜天地牌位、作揖抱拳、抛手牵、撒帐等一系列环节。

接亲

如今中式婚礼的接亲环节,新郎既有选择步行的,又有新郎选择骑马的,都各有特色。尤其是新郎如果能够选择一匹高头大马,从街头穿过,能够博得人们更多的围观和回头率,那英姿飒爽的气概让人印象深刻,拍摄下来能够成为新人一生的骄傲。

→拍摄提示:拍摄新郎上马或者步行接亲,应该多选侧逆光或者是顺光拍摄,尽量低角度仰拍,可以把新郎或者马的高大凸显出来。当拍摄新郎跃马的动作时,要拍得更完整一些。一般选择近景拍摄,画面更富动感和气势。另外,在马的行进过程中,可以低角度拍马跑步前进的动作,使得画面更丰富、更有节奏感。

新郎官与“十字披红”

新郎官的服饰在中式婚礼中有多种讲究,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在新郎官要出发的时候,拍摄父母帮新郎整理一下衣服。比如有十字披红,它不可以打结。“十字披红”不仅增添了喜庆氛围,也让中式婚礼中的新郎更加突出。

→拍摄提示:摄像师可以让婚礼执事先帮新郎披红,然后让新郎的父亲或母亲帮着去系扣子,这样可以表现出父母和新郎的感情。景别多用中近景来表现。

新娘子与“盖盖头”

新娘“盖盖头”的婚俗,一般由新娘的父亲在新娘出嫁上轿前,给新娘用红布盖上盖头,以遮羞辟邪,红色取吉祥之意。等新娘到夫家拜堂时或入洞房后,由新郎用秤杆等物挑去。

→拍摄提示:摄像师跟新娘子父母进行一下简短的沟通,让他们给女儿盖盖头期间,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让新郎和新娘做一些表演,摆拍一些动作和场景,为后期编辑提供足够丰富的素材。

拍摄“盖盖头”环节时,一般采用两个机位,一高一低,通过精心设计能更好地表现盖盖头的那一瞬间。可以让摄像师运用想象力去发挥、去摆拍一些所谓的细节。

抱轿

传统婚礼中,新娘上轿不能自己走,必须经过抱轿环节。抱轿有两种,一种是父亲抱轿,父亲亲自把女儿抱上轿子,还有一种是大舅哥背轿。

→拍摄提示:拍摄时一般都是选择比较夸张的手法,可以用手持跟拍的手法拍摄下整个过程,还可以从新娘的视角拍摄一些主观镜头,在片中穿插使用,会显得更加逼真,视点新颖独特,与众不同。

射三箭

中式婚礼中还有“射三箭”之习俗,即新娘未出轿前,新郎用无头箭杆向轿底连射三箭,寓去邪之意。所谓“一箭射天,天赐良缘;两箭射地,地久天长;三箭射远方,三箭定乾坤”。当然有关射三箭的说法各地略有区别。

→拍摄提示:对于摄像师来说,最好是要选择一个恰当的侧角度,让新人把弓拉满,能够通过仰角展现新郎官的气概和英姿。

跨马鞍、踢平安果

除了跨火盆,传统中式婚礼中跨马鞍、踢平安果也是个常见环节。在过去新娘进入新郎家门前摆上一个马鞍,上面放置一个苹果,新娘踢掉苹果,并从马鞍上跨过,寓意平平安安。

→拍摄提示:一般都是不同机位合拍。如果允许的话,有三个机位,那我们就会考虑,一个机位拍上面,新娘子基本上给个中近景。另两个机位,一个抓拍新郎,一个抓拍脚踢苹果的瞬间。这个踢苹果的动作一定要放大,通过不同角度去放大,让画面语言更丰富一些,三机位的话就能考虑更多的细节。

跨火盆

跨火盆,也称迈火盆,是我国古代婚俗礼仪之一。当新娘喜轿迎到男方家院子里,新娘要从预先摆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过,意思是烧去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日后夫妻会越过越红火。

→拍摄提示:类似拍摄跨火盆这样的镜头,要求两个机位要相互配合些,可以一个机位拍上半身给个正面,另一个拍一些脚部动作细节。跨的时候,摄像师最好是在侧面给拍摄,画面中呈现一个脚步的跨度范围,当新人跨过去之后,摄像师可以移动跟拍,把新人“跨”的过程给放大,让动作停留在画面的时间更长一些。

撒帐

撒帐是新人入洞房之前要举行的一个仪式,喜娘会去喊“撒帐南、撒帐东……”。通过抛洒谷物和果子,祝福新人婚姻圆满幸福,早生贵子。

→拍摄提示:此环节基本上只拍摄两位新人,其他人就不入画了。可能会让新人重复几遍动作,摄像师需要配合默契,拍摄更多细节,像吃饺子、面条等动作的近景和特写。

舞狮子

中国传统婚庆仪式上以舞狮助兴自古有之,传说狮子是仁兽,是吉祥的象征,婚礼现场的舞狮表演不仅能够营造热闹喜庆的气氛,而且有辟邪和吉祥的寓意。根据地域风格的区别,舞狮分南狮和北狮,大体来讲南北狮的差异可用“南狮重意、北狮重技”来概括。 南狮比较喜庆,北狮更生猛一些。

→拍摄提示:拍摄舞狮时,一个机位很直观地去拍摄狮子舞动全程和狮子全景,另一个机位就是去抓一些栩栩如生的细节,比如旁边的那些鼓手敲锣打鼓,以及锣、鼓,还有狮子眨眼睛、狮子摆的各种姿势、抬腿等特写。要让感觉这好像就是一头活生生的狮子,一定要抓住特定的动作。

其中最重要的是“吐联”。 它会吐出对联,讨一个好彩头。摄像师记录起来一定要完整。当新郎递红包给舞狮子的人时,另一个机位要捕捉新郎递红包,最好是仰拍,体现出狮子的雄伟和当时喜庆的氛围。

中式婚礼仪式现场拍摄技巧

事前详细的准备工作

因为中式婚礼礼节各不相同,所以它会展现很多种不同的形式,那么摄像师需要跟司仪去沟通,才能更好地去了解仪式过程,掌握现场动态,尤其是把控关键的细节拍摄,但需要提前做好大量准备工作。

灯光

婚礼现场的灯光,在酒店里整体是偏暖色,大红大黄,这样才会喜庆,因此首要考虑的第一点就是面部用光够不够。这只能是前期在别人允许的情况下,先看一下现场的环境,在彩排期间找好自己机位的角度, 把光线确立下来。摄像师可以试着要求对方加灯,加亮一些或者自己带灯。比如摄像师尝试加两个摄影灯补面部用光,防止色调太偏暖了或者太黄了,这样新人或宾客们的脸色还原就会比较正常。如果不加灯,画面就太暗、感觉太压抑了,而成片需要的是喜庆明快的感觉。

中规中矩的拍摄手法

虽然也可以有一些个人的创意与发挥,但拍摄中式婚礼拜堂的仪式时,更好的做法是角度一定要平视,不要有过多的仰视,因为中式婚礼的仪式本身就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大部分时间新人们是背对观众。中规中矩的拍摄手法会把那种喜庆气氛表达出来,而一些现代手法,例如跟踪拍摄、平移拍摄等容易造成视觉混乱。

考虑新人的站位

拍摄拜堂时,摄像师要考虑到后面有天地神位、包括还有父母坐在后方,所以不能够让两个人站得太紧凑,一定要有适当的距离。两个人站位要有两个拳的距离。透过这个距离可以看到后面的天地神位和父母面部。等新人站好位后,摄像师要把天地神位的细节拍全了,上面的贡品、两边的龙凤喜、青花瓷、还有八仙桌、条案等,像这些供桌都是实木的而且比较考究,要通过画面突出质感。当新人上香的时候寓意香火代代相传,这也是一个比较关键记录的地方。

巧拍新人细节

在拍新娘子的素材,当摄像师遇到新娘子的脸背对着或者被遮住时候,就拍一些手部细节的或者服装之类的画面,一切以美为原则,从细节来突出新人姿态的优美、服饰的华美。

再比如新娘子在轿中的一些细节,摄像师可以设计让她把前轿和侧轿的帘拉开,摄像师可以倒退着拍,以及从侧面拍新娘。同时还可以拍一些轿夫在抬轿过程中的动作,让观众感受到那种抬轿时颤悠悠的感觉。

中式婚礼摄像要求

熟悉流程

摄像师要熟悉整个中式婚礼的流程,这不仅是每个婚礼摄像师的基本要求,同时中式婚礼因为其特殊性,涉及的步骤和内容更多,掌握流程更是不能忽略的重中之重。当然每场婚礼的流程都会不一样,同时过程中还会有偶发因素出现,这都要求摄像师能够随机应变。摄像师不能遗漏各个环节,同时也不放过中式婚礼中多种多样、吸引眼球的道具,因为中式婚礼整个流程离不开道具的配合。

热爱传统文化

作为一名摄像师,要想拍好中式婚礼,就得热爱传统文化,不断学习和研究婚礼民俗,并把自己对于传统的热爱和理解融进影像创作中去。学习传统婚俗的方式很多,现在互联网讯息发达,摄像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资料,还可以跟当地对于婚俗情况熟悉的老人或者民俗专家联系,虚心请教学习,同时通过每次中式婚礼的拍摄,从实践中细心观察,不断总结,毕竟现场的布置和氛围是最好的拍摄学习环境。

重视声音

中式婚礼不同于西式婚礼,每一个环节中不仅有不同的拍摄手法,同时每一个环节也有丰富的、体现婚俗的现场声和音乐出现。比如司仪嗓音宏亮的指挥声,引导着婚礼的一步步进行,其串词内容和发声特点是西式婚礼很难见到的,如果收录后放进最后的影片,能体现出浓郁的传统民俗气息。所以说摄像师要重视声音的收录,时刻注意现场有代表性的音响和话语,当然性能优越的指向性麦克风是必不可少的。

在一些现场声丰富的环节,比如舞狮段落有节奏鲜明的锣鼓声,过程大约也就两三分钟,因为有指向麦克和精准的收音站位的保证,收入的杂声就比较少一些,声音质量会很高,用在片中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所谓“先声夺人”。

多机位配合

在中式婚礼拍摄过程中,两个机位在配合时,一个机位一定要用三脚架,而另一个条件允许的话,要使用作为稳定的辅助设备,更重要的是两者的配合默契程度。因为中式婚礼仪式的大部分时间,大约占三分之二的时间里,新人的位置是背对现场来宾的,所以摄像师得在新人背对来宾时,选准机位,多用周围的人、环境、道具的画面衬托新人。当新人面对来宾时,更不能错失时机,要及时捕捉到新人的面部表情细节,用最精良的画面语言、丰富的镜头语言,让仪式中精华的瞬间画面成为永恒的记忆。

结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婚礼习俗也是多姿多彩,作为生活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中国人,古老的婚礼习俗不仅要在我们手中继续传承下去,同时要让更多的人能够去亲近、去感受传统之美。作为一个专业婚庆摄像师,能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传统婚礼仪式,这是一种幸运和荣耀。同时要以一颗责任心,不断学习拍摄技巧,总结拍摄经验,用高质量的影像展现新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4.尔雅中华诗词之美 篇四

1、关于《浣溪沙》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D     A.为南开马蹄湖的荷花而做

B.“荷花凋尽我来迟” C.“云天字字写相思” D.“来送黄昏一抹红”

2、下面不属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的是?(3.00分)

C     A.破音字

B.两字可对偶

C.多音节

D.独体单音

3、最早的词学困惑是从哪引起的?(3.00分)

A     A.曲调

B.押韵

C.对仗 D.歌辞之词

4、“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出自?(3.00分)C    A.李煜

B.叶嘉莹

C.李商隐  D.李白

5、“诗言志”出自哪本书?(3.00分)A     A.《书经》

B.《诗经》

C.《尚书》

D.《易经》

6、关于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A     A.上七下七

B.思妇

C.众芳芜秽 D.美人迟暮

7、“蛾眉”在中国的历史里边有这么悠久的传统,能引起人们的想象,西方称之为?(3.00分)D     A.记号

B.符号

C.代码

D.代码

8、关于李后主及《相见欢》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D    A.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B.雕章琢句

C.美好短暂易失  D.前期作品

9、“弄妆梳洗迟”中的“弄”是什么意思?(3.00分)

A     A.观赏

B.同梳

C.摆弄

D.照

10、关于西方的诗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A     A.注重表演

B.注重高潮、情节

C.包括戏剧

D.包括史诗

11、“美人迟暮”哀叹哪一个?(3.00分)

A     A.“美志不遂” B.人老色衰

C.时间无几

D.希望渺茫

12、关于张惠言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C    A.“意内而言外谓之词” B.“兴于微言、以相感动” C.“贫而乐、富而好礼”  D.“低回要眇、以喻其志”

13、谁由小令开拓出来长调?(3.00分)

A     A.柳永

B.温庭筠

C.李煜

D.苏轼

14、关于诗说法不正确的是是?(3.00分)

B     A.诗言志

B.读诵

C.诗言情

D.情动于中就形于言

15、“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中王国维看到了什么?(3.00分)

B     A.“近黄昏” B.“众芳芜秽” C.“夕阳无限好” D.“美丽易失”

16、辛弃疾的“举头西北浮云”取自谁的“西北有浮云”?(3.00分)

D    A.庄子

B.司马相如

C.李白  D.曹丕

17、叶嘉莹觉得欧阳修的《采莲曲》中真的让人心动起来的是?(3.00分)

B     A.“暗露双金钏” B.“照影摘花花似面” C.“离愁引著江南岸” D.隐隐歌声归棹远”

18、关于苏东坡《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A     A.儿女的柔情

B.长调

C.开阔博大

D.既有诗的美感,也有词的美感

19、一部作品给不给你联想关键在什么?(3.00分)

D     A.写法

B.曲调

C.长短

D.语言

20、关于周邦彦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B    A.声音的拗折

B.行文用笔常常意料之中

C.前后若不相蒙  D.说的不直接

判断题(40分)

1、长调如果直抒,不用代词就没有词的美感。(2.00分)

2、“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之情”出自张惠言。(2.00分)

3、好词只能写女性的簪花照镜、梳妆、怀念人、思妇的感情。(2.00分)否

4、郭沫若说李后主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2.00分)

5、“我亦深怀并辔心”是叶嘉莹收到李霁野的信之后写的。(2.00分)

6、独体单音的四声的声调是诗词的主要的美感的生命。(2.00分)

7、《花间集》里边的第一首歌词是《菩萨蛮》。(2.00分)

8、古人说闻水声如鸣佩环,这是袁牧的游记里边写的。(2.00分)

9、南宋末年出现诗化的词。(2.00分)

10、王国维论词是接触了西方的文学哲学后,独自写出来的。(2.00分)

是 否

否 是

11、小词虽然是写美女跟爱情,但美女的簪花、照镜、描眉都有丰富的意蕴。(2.00分)是

12、“众芳之芜秽”是屈原的喻托。(2.00分)是

13、寄物寓心是我们中国诗的写作。(2.00分)

14、冯正中表现的是感情的感受。(2.00分)

15、屈原的美人代表的是是才德的美好。(2.00分)

16、小词虽然开始不过是歌宴酒席之间的歌词,但是它演变下来,成为很多圣人君子的这些贤人的一种修养、持守、体会、境界。(2.00分)

17、诗中包涵了一种“潜能”,所以说是“诗言志”。(2.00分)是

18、清朝的张惠言说温庭筠的这首《菩萨蛮》是“感士不遇也”。(2.00分)

19、李商隐写爱情的诗里边所隐藏的是它对于政治的抱负和理想,以及政治上不得意的。(2.00分)是

20、“小词”地位虽低,但一定程度上也是言志的。(2.00分)

否 否

5.尔雅中华诗词之美 篇五

1、俄罗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民族精神是()D沙皇俄国精神

2、华夏”的“华”代表的是一种()A生产方式

3、对“舍生取义”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是()A是对生命价值的否定

4、费孝通认为,()之后,中华民族从自发的发展阶段过渡到了自发的民族实体发展阶段。C1840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全球化侵蚀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6、以下哪一项不是“国”的三种英文解释?()A、county

7、下列哪一项不是林则徐学习西方长处的事迹?()D、出洋学习

8、杨度在1907年提出了“文化共同体”这一概念,其中“文化”包括特性。()D、以上均有

9、哪一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美德?D、诚实守信

10、梁漱溟先生认为印度文化的精神特点是()。B、反身向后要求

11、《中国通史》对中国地理的介绍中,()构成了三大水系。D、黄河、长江、珠江

12、政府诚信的要义问题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从外在看,诚信意味着政府对公众的行动可以选择性忠诚

13、政府失信的表现没有()。C、征询百姓、公开公正

14、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华民族在人类学上的印记?()D、黑色瞳孔

15、诚实守信也是有选择性的,下列选择诚实守信得当的是()。D、委婉提醒别人的错误之处

16、斯大林1913年提出的民族四大要素不包括()。D、共同政治背景

17、不能体现美利坚民族精神的是()。D、反对纵欲

18、孙中山的兴中会纲领不包括以下哪一个?()D、维护封建统治

19、下列关于全球化的解释不正确的是()。D、世界依旧被认为是分散的个体组成 20、科举制度是()建立的。C、隋朝

21、爱国主义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C、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

22、中华民族精神的开拓时期是指()。B、隋唐时期

2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以下哪一个?()C、民意

24、兼爱”是()的观点。D、墨家

2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26、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单一化、世俗化

27、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28、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凝练的新内容不包括()。A、本土意识

29、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C、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30、下列哪个不是杜维明提出的三个意义世界?()A、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士

31、下列哪一项不是《论语》中对于诚信的解读?()

D、“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32、全球化对各个民族的挑战体现在()。D、以上都是

33、下列不属于伏尔泰《中国孤儿》中的人物是:()D、赵衰

34、对于爱国主义说法有误的是下列哪一项?()C、接受别国对别国的任何批评

35、“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出自古代哪位著名诗人的文章?()B、韩愈

36、民族精神生存发展机制的基础不包括()。A、文化教育传承

37、当前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应着力于哪几个方面?()D、以上均是

38、决定各民族之间差异的是()。D、民族精神

39、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C、忽略环境保护的社会

40、对于民族主义这个观点的说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

41、国家行政与地方政府制定的规则必须具备()。D、以上均是

4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C、气候

43、西方人把()翻译成“黄金律”。C、中庸

44、在德国人的意识里,对于民族精神的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不是有了文明就一定有文化

45、人类文明的四大源头不包括()。A、古希腊文化

46、受到全球化消极影响的没有以下哪一项?()D、民族依赖感

47、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欧阳康

48、中华民族精神现代转化非常重要的内容是()。D、以上均是

4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式确认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几次代表大会上?()B、十六大

50、清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包括()。D、对长城进行了修缮

二、判断题

1、崇尚国际贸易自由体现了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 ×

2、出于对现世和死亡的恐惧,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产生×

5、德国总理勃兰特曾就世界大战写过认罪书×

7、爱国主义是一种行为上的忠诚,是把忠诚和权力联系在一起的组织力量。×

9、在沙皇专制下,俄罗斯民众并不具备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地位×

10、当前中国经济市场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信用制度×

11、唐朝文化的辉煌发展和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大批日本留学生前往唐朝。×

15、政府最根本的功能,是维护职权的可实施性×

22、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24、爱国就是爱这片土地的统治者、政府机关×

25、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只需要靠企业的信誉,靠消费者对其的认同程度。×

26、美国参议两会议员联合签名要求人民币升值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29、根据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观点,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可以一并而论。×

31、汤因比认为,没有环境的挑战,人就不能够创造文明,因此挑战越大,文明越辉煌×

32、在近代中国被第一个称为民族英雄的是魏源。× 40、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42、一个民族引领世界的周期随着它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延长。×

43、中华民族已经从传统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社会转变成了市场经济社会。×

47、民族文化是民族意识的核心部分、最高层次,是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支柱。×

6.中华诗词之美 论文 篇六

2012213191 王娜外国语学院

摘要:周邦彦的咏物词在宋代就享有盛誉。本文将周邦彦的咏物词分为两大类,并分析了其咏物词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周邦彦咏物词艺术特色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被誉为“词家之正宗”,是北宋词坛的“集大成者”,对宋词艺术形式的成熟与完美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词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并不丰富,主要有羁旅行役(如《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伤古怀今(如《西河·金陵怀古》),咏物,离愁别恨或者借爱情寄托人生感慨及身世遭遇等。就咏物词而言,主要吟咏新月、春雨、梅花、梨花和杨柳等,同时又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

一、周邦彦咏物词的主要分类

周邦彦咏物词主要多以植物为吟咏主体,可以分为两类:(1)抒发对对所咏之物的热爱(2)所咏之物不再是单纯的描绘对象,而融入了词人的情感和寄托。而后者则占了周咏物词的绝大多数。

就第一类咏物词而言,如《玉烛新·早梅》

溪源新蜡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晕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轻漏。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孤岸峭,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

樽前赋与多才,问岭外风光,故人知否?寿阳漫斗。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风娇雨秀。好乱插、繁华盈首。须信道,羌管无情,看看又奏。

这首词所咏对象是早梅,单纯对早梅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上片“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孤岸峭,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化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写梅之形神;下片“寿阳漫斗。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用寿阳公主的梅花妆终胜不过梅花,从而来突显出梅花的美。

就第二类咏物词而言,如《倒犯·咏月》

霁景、对霜蟾乍升, 素烟如扫。千林夜缟。徘徊处, 渐移深窈。何人正弄、孤影蹁跹西窗悄。冒霜冷貂裘, 玉斝邀云表。共寒光、饮清醰。淮左旧游, 记送行人, 归来山路窅。驻马望素魄, 印遥碧、金枢小。爱秀色、初娟好。念漂浮、绵绵思远道。料异日宵征, 必定还相照。奈何人自老。

本词描写的是月色清景,但更多的是通过月夜寄托对月皎洁月光下古人的怀念、旧游的回忆。抒发了寂寞孤独的漂泊之感。词尾的“奈何人自老”则表达了词人觉得时光已逝、老之将至的感伤。

二、周邦彦咏物词的艺术特色

1、首先,周邦彦咏物词以表现“常人之境界”为主,表现自我的人身体验,寄托自我情感。

王国维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诗人之境界,惟诗人能感之而能写之,故读其诗者,亦高举远慕,有遗世之意……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惟诗人能写之。故其入于人者至深,而行于世也尤广。先生之词,属于第二种者为多。

“常人之境界”即执著于人之常情的表现所形成的境界。而周邦彦咏物词以 常人境界入笔,风格自然以情为主, 融会贯通真情于写就的物体与景象之中。由于生活遭际的颠沛流离与半生落宕的深切体验, 对于词中情感的描写已经成为周邦彦词体的主要风格, 有着切肤之痛、曾深刻感触与渗透至于心扉的至深情感。周邦彦咏物词中的物象描写不止与单纯的写描与临摹, 而是更加注重于对主题情感的渗透与抒发, 兼以对于清真意境的倾诉。周词中更多地借咏物以传达词人与花叶针线之间所隐涵的别愁离恨、思绪万千与刻骨铭心的悲欢离合之情、孤独寂寞的羁旅行役之感。例如,其作品《六丑·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这首词并不是一首简单的“惜花惜春”之作,而是一首寄寓作者自我强烈的情感、意绪的咏物名作。开篇就以数句交代时间,传达出作者春晚客居异乡的落寞情怀,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使作品一开始就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愿春”三句进一步强化我无可奈何的情怀。陈廷焯评此词云:下文(“夜来风雨”以下)反复缠绵,更不纠缠一句,却满纸是羁愁抑郁,且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黄蓼园云:自叹年老远宦,意境落寞;借花起兴,以下是花、是自己,比兴无端,指与物化。因此,“融身于境界”在周邦彦咏物词中已成为主要的撰词手法, 通过表现深沉回转的感情遭遇与人生体验, 寄寓浓挚而沉郁的情感意绪, 创作主体与表现对象一样成为咏物词所要表现的共同“主体”。于咏物词的创作中以心理流程为运思着墨之痕迹, 意随境转, 心在物间, 体现出宋代咏物词高超的创作手法与临摹勾画物象的词功, 其咏物词著意与抒情的笔法, 为后世所广效袭与流传。

2、其次,在内容方面,简洁、单一,但生动形象。

相对于众多以题材之多、内容之繁来标新立异的词作家来说,周邦彦咏物词的内容实在算不得宽泛,但能够将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皆收于其咏物词之中,并以此作为抒情咏怀的基点,广开思路,这一点堪称一绝。在其咏物词内,有春之音薇、夏之残杏,也有秋之冷月、冬之雪梅。阅读他的咏物词,你不禁会被他的细致独特的洞察力所折服,单单咏之物的身姿体态就能让我们品味良久,更何况它们的内涵呢?由此我们不仅看出周清真本人高雅生活情趣,而且体会到其作品和人同样具有的芬芳的气质和独特的魅力。如《品令·梅花》中“月痕迹,梅梢疏影”写在朦胧月光的映衬下,梅花的身影渐疏渐远,似乎于花之情已浅却“花发雾寒成阵,”作者依旧沉浸在花情之中。结句“后期无定,肠断香销尽,”词人其实是在“无可奈何花落去,”封无尽的留恋都在期待来年的相逢,词人可谓用心良苦。他无意以内容之新取胜,却也不随便同于世俗之流盲目取意,只是安守于生活的现状,借平常之事咏物抒怀,虽有所局限,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其生活的 反映。

3、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

第一,以赋笔铺陈事物,长于组织勾勒。对于模写物态,张炎曾指出:“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强调的是自然中度。若适度而掌握不当,或失之拘,或失之晦,都不能使物态鲜明生动。而周邦彦则能将其勾勒之功发挥得淋漓尽致,“模写物态,曲尽其妙”。如《六丑》写长条之带刺,向 人欹侧,皆是笔笔勾勒,神形兼得。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评这首词说:“为问家何在,此处点题题旨,只五字收住。下文反复缠绵,更不纠缠一笔,却满纸是羁愁怨抑,且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第二,拟人、移情手法的结合运用。所谓拟人,是指把物当作人来进行描写,通过赋予对象物以人的某些特征,从而使物的形象鲜明,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所谓移情,是指创作主体在叙写外在事物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到对象物上,使对象物变得具有了人的生命和情感。

由此可见,只有将拟人、移情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周邦彦咏物词即是如此。如“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客。”(《兰陵王·柳》)。柳花飘绵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作者却赋予其以人的神态,同时作者将不愿离去的心情也寓于飘绵之中。这种把拟人和移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对后代咏物词的表现手法的发展有开创之功。

3、最后,周邦彦的咏花词中,喜欢以美人比花,用表现美人姿态风韵的词语来形容所要吟咏的花。如《花犯·咏梅》中“净洗铅华”将梅花比喻为不施脂粉、天然美丽的女子;《丑奴儿·咏梅》中“肌肤绰约真仙子”将梅花比喻成冰清玉洁姿态美好的仙子;《水龙吟·梨花》中用“素肌”来喻梨花颜色的洁白。但在词人看来有时即使是美女也无法与花相比,如《玉烛新·早梅》中“寿阳漫斗。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

综上所述,周邦彦的咏物词确为其代表,带给我们一个成熟的、富有内涵的周清真,不同的类型代表着其多样的艺术特色,但作品之间又存在着共性。正是这样的艺术特色让他的咏物词达到这样的高度,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7.扫除阅读障碍品味诗词之美 篇七

1.浅层字面内容理解有障碍

(1)古代汉语词汇积累不足,尤其是在诗句中对涉及在今天不太用到的义项理解不到位,导致阅读障碍。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苏轼《定风波》一词:“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当时学生对“山头斜照却相迎”句感到很困惑。一追问,才明白,主要在于不理解“相”字。学生按照今天常用的义项去理解“相”为“相互”,说不通。其实,“相”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义项,“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根据语境,词句中可理解为“我”。这一义项在很多古文中都出现过:苏教版必修三《五人墓碑记》中便有词义项:“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这里的“相”便偏指毛一鹭。故而,要读懂诗词,必要的文言知识积累必须到位。

(2)诗歌语言很精练,因而跳跃性比较强,导致阅读障碍。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温庭筠《商山早行》颔联写得很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学生却不懂。主要在于诗歌本身是跳跃性语言,它可以把词语直接拼接,完全省略掉中间的连接词,即完全是意象的叠加。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全诗,通过想象,补充诗人所留下的空白。由题目“商山早行”及首联“晨起动征铎”可以得知,诗人清晨起床早行赶路,故而可知“鸡声”为诗人所闻,“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为诗人所见。在所闻与所见之中,根据情景补充,这两句便可这样理解:天色尚早,耳边传来鸡的啼叫声,自己投身的茅草店还沐浴在月色中;已有更早的行人走过板桥,铺满霜的板桥上已然留下凌乱的足迹。其实,同样的手法在外国诗词里也存在,以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为最,他曾经在《地铁车站》中写道:“人群中那些黝黑的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的黑色枝头上许多花瓣。”两句话之间完全没有谓语的存在,是两种意象的叠加。

(3)诗歌由于音韵、平仄等的需要,存在倒装导致阅读障碍。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李颀《送魏万之京中颔联为:“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如果学生还是按照原先的语序来理解的话,于情于理都说不通。结合题目“送魏万之京”和首联“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便可得知,此句为作者想象魏万这一去的情形,因为“不堪愁里听”“况是客中过”的主语应该都是“魏万”,“听的对象,为“鸿雁”;“过”的对象为“云山”。正常语序应该为“不堪愁里听鸿雁,况是客中过云山”,本是满怀愁绪的漂泊的游子在途中听到大雁的嘹唳的鸣叫,定然是不堪忍受,更何况是路经云雾弥漫的山岭,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

(4)诗歌存在描写上的虚实转换时,会导致阅读障碍。

以《唐诗宋词选读》中的欧阳修的词《踏莎行为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片主要从行人——男子的视角写在途中的所见所感;而下片则从闺中女子的视角写对男子的思念,乍一看叙述视角不一致,很难理解。实则是一致的,上片是实写男子所见所感,下片是虚写,是男子在行路中想象闺中女子对他的思念如果能意识到有虚实的转换,整首词便好理解了。

2.深层次的情感主旨内容理解有障碍

苏轼《定风波》小序中写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可是在词的下片,却写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时在课堂上很多同学提出来不懂这句话。词的小序中明明已提到“已而遂晴,为何“无风雨,无晴”?此时要适当引导需学生知人论世,联系苏轼生平背景,弄清看似悖谬之下的合理。结合苏轼生平中的“乌台诗案”,因而词中的“风雨”已非真实的自然界的风雨,而是象征着他生命的“风雨”即“逆境”,“晴”即“顺境”。因而,“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这种宠辱不惊心态的最好写照。适当补充苏轼后来的境遇:“宋哲宗即位,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东山再起,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飞跃十二个官阶,提升六个品级,飞黄腾达时,苏轼也没有得意忘形,没有飘飘然。”至此,学生才大悟。

在诗词中,创作者往往寄寓了自己无限的深意,有时“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但毕竟“雪泥鸿爪”。

二、扫除阅读障碍,品味诗歌之美

美的东西需要慢慢品,即从表层的理解到深层的慢慢欣赏。

1.将诗词转化为现代汉语

许渊冲最早在1979年就提出了译诗“三美说”,认为译诗要尽量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好的翻译往往可以更好地体现甚至有助于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在和学生一起赏析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不仅让学生翻译了词,还让学生对下片“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几句,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逼真越好。当时学生写得都非常不错,听完两个同学的描绘,再回头读词,很多孩子都哽咽了。

2.诗歌虽然是跳跃性的语言,但诗人的思维却是连贯性的,因而要弄清楚句与句、联与联之间的关系,将跳跃连接起来

以温庭筠《商山早行》为例。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首联通过细节与心理描写,交代了游子早醒准备出行时的情景、心情;颔联、颈联则描写了早行途中看到的凄凉、清寂之景,于是此时游子的心里更加的凄凉,愈加起了思乡之情,因而想起了昨晚做的梦:杜陵曲折回环的池塘里,满是自得其乐的野鸭和大雁。整首诗歌前后连起来一看,便明晓,抒发的最主要的情感便是羁旅途中游子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最后一联,以景结情。

3.要学会应用想象,在脑海中将诗句描写的内容幻化成一幅幅的画面

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指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用形象和图画说话。”想象是读懂诗歌很重要的媒介,一定要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在脑海中想象、体会,甚至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让有绘画能力的学生展示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在教学《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刘昚虚的《阕题》时,让学生试着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出“书堂”来。诗句中这样写道:“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通过描绘,学生对书堂地远幽静的特点心领神会。

4.敢于质疑,多问“为什么”

诗词中,创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主观意愿,往往会用一些看似不太合情理的句子来表达。还是以上文提到的苏轼词为例,“也无风雨也无晴”,其实这里的“风雨”和“晴”,并不是实指字面意义上的晴天和风雨天,而是象征着人生中的风雨和晴天,即失意与得意,辱与宠,其中反映出的是苏轼“宠辱不惊”的旷达、淡定。因此只有多质疑,才会慢慢深入品味到诗词的魅力,甚至有些时候,这种“为什么”往往是开启理解诗词大门的钥匙。

5.触类旁通,深化理解

同类内容的诗句,可以触类旁通。《滕王阁序》中“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表达的是“人事无常,自然永恒”的感慨,而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表达的亦是同样的感触。触类旁通,学生便会对诗词有更深领会。

8.中华诗词之美大作业 篇八

(文科类)

课程名称:中华诗词之美专业班级:1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W专转本)(1)

学生学号:1604554002学生姓名: 高红梅

所属院部:机电工程系指导教师: 郑利锋

2016——2017学年 第 二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浅谈徐志摩的一生

绪论

徐志摩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主要人物代表,他热烈追求“爱”、“自由”与“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1]。他那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与其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之统一,形成了徐志摩诗特有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他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一位很有声望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他痛恨黑暗腐败的社会,同情人民遭受的不幸,却找不到出路,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他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曾向当局举报并最终破获了一起毒品走私案件;他赞美列宁,认为“他的精神竟可以说是弥漫在宇宙间,至少在近百年内是不会消灭的”,但又声称“我不希望他的主义传遍。我怕他。„„铁不仅是他的手,也是他的心”。[2]之前在公选课上讲ppt的时候我介绍过他的一些介绍,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没能很深入的去谈到徐志摩的一生。所以今天借这个写论文的机会,再来好好的谈一谈徐志摩这个感情生活比较丰富,诗集富有内涵的诗人。

一、诗人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市。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社成员,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进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校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春,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出于对一本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1928年3月,创办《新月》月刊,同年11月6日,作《再别康桥》。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年仅36岁。被认为是诗坛上的一颗流星。

1、求学之路 1908年在家塾读书,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1910 年,徐志摩满十四岁时,离开了家乡,来到杭州,经叔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郁达夫、厉麟似同班。他爱好文学,并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这是他人生的第一篇作品。

1916年秋,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这一时期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由张君劢、张公权的介绍,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可以说梁启超是对徐志摩的一生影响最大的

1919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波及到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徐志摩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同时,他的学习兴趣,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1920年徐志摩已在美国待了两年,但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却感到厌倦,他又受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终于摆脱了哥伦比亚的博士衔的引诱,买舟横渡大西洋,不料罗素个人生活发生意外的变故,致使他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结果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他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并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

1921年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

2、飞机遇难

1931年11月19日早8:00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开山,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关于他遇难的原因,除直接原因林徽因外,还与陆小曼迟迟不肯答应北上,以及大雾影响、主机师王贯一前晚准备女儿婚事忙到很晚,飞行时精神太差有关。

二、情感经历

那么讲到飞机失事,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他的情感经历吧。徐志摩一共有3段较为典型的感情经历。(1)张幼仪

徐志摩1915年,和张君励的妹妹张幼仪结婚。但是,徐志摩对张幼仪毫无感情。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促使他决心离婚。1922年两人在柏林离婚,而且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号新闻。在离婚以后,她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业务也相当发达,直到56岁才再次结婚。

她表示“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可以肯定地说,张幼仪是最爱徐志摩的,因为她对徐志摩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甚至不管徐志摩爱不爱她。

(2)林徽因

徐志摩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在林徽因身上。1922年徐志摩回国,就是为了追求林徽因。林徽因是有名的才女,在五四时期也是比较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两人虽然相知很深,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林徽因对徐志摩也有很深的感情。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

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3)陆小曼 随后,徐志摩又把感情转向陆小曼。陆小曼当时是北京社交场中有名的美女、才女。能诗能画,会唱歌,会演戏,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行为举止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当时,陆小曼已经结婚。她的丈夫王赓,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哲学,又转到西点军校攻军事,他与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是同学。1918年回国,第二年,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我国出席巴黎和会武官。后来,王赓回国,到哈尔滨当警察局长。王赓虽然对陆小曼非常关爱,但是,陆小曼对他并没有很深的感情。后来,画家刘海粟的斡旋、帮助,陆小曼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在婚礼上,遭到证婚人梁启超的训斥:希望不要有下一次。婚后的徐志摩并非进了天堂,他父亲始终不承认陆小曼这个儿媳,而陆小曼整日沉浸在上海的社交场上,生活奢侈,挥金如土。住豪宅,有汽车,有专门的厨师,有很多佣人,还有专门的按摩师。一些日用品,如服装、化妆品,手帕等是法国进口的。陆小曼日常生活懒散,特别好吃。徐志摩说陆小曼,“你一天就是吃,从起身到上床,到合眼,就是吃。也许你想芒果或是想外国白果倒要比想老爷更亲热更急。”[3]

总的来说,徐志摩的感情生活是很丰富的,这也许跟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有关吧,他对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所做的事情有点过分,张幼仪还是有情有意的,但是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这是一种束缚,不该让这样的错误一直错下去。对于林徽因,我想徐志摩应该是喜欢过吧,但这不是爱,谁不喜欢漂亮美好的事物呢。要说陆小曼的话,我很欣赏他,他为徐志摩放弃了很多,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我由忠的敬佩她。

三、诗集赏析

徐志摩的单纯信仰包括“爱”、“自由”、“美”,实际上,是相当宽泛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这就决定了徐志摩诗歌思想的多样性。五四文学流行的思想主题,几乎在徐志摩在诗歌中有所涉及。比如说,社会批判的《大帅》、《人变兽》、《太平景象》批判军阀战争的罪恶。还有关怀弱者的《叫化活该》、《先生,先生》是乞丐的悲惨生活和命运,《盖上几张油纸》是写一个普通妇女不幸。但是,徐志摩最擅长的、写的最好的内容是关于爱情和追求自己的精神理想的。

1、《雪花的快乐》[4]

这是一首爱情诗,也是徐志摩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诗是用“雪花”飘落这种自然现象,象征自己的执著的爱情追求。诗歌的才华,除了音乐性以外,更主要地体现在想象力上,把雪花与自己内心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客观事物与内心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非常别致的意境,但同时也很贴切。

2、《为要寻一颗明星》

诗仍然以“星星”象征理想,但是,却更多地突出了对理想追求的艰难困苦的历程,有一种悲壮感。“骑着拐腿的瞎马”意味着追求者本身就存在着缺陷,“茫茫的荒野”象征着追求者所遭遇的艰险的境遇。最后虽然出现了光明,但是,追求者却死去了。

3、《我有一个恋爱》

诗的标题是恋爱,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是爱情诗,而写自己对美好人生理想的渴望和憧憬的。是诗人美好而坚定的人生信念的书写。尽管现实、人生有许多不幸、苦难,尽管诗人也有过悲伤,但是,仍然对人生有执著的憧憬。作品用“明星”来象征心中的憧憬、追求,用一系列的意象衬托,来表达这种人生追求。徐志摩说,他从小近视,从来看不到星星,第一次带上眼镜,到晚上抬头一看,满天的星星,非常激动。星星对于徐志摩有很大魅力,他喜欢用星星的意象。

4、《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这首诗也非常著名。这里爱情和理想几乎完全容为一体,无法分开。“我不知道风是往哪一个方向吹”表达的是一种迷惘困惑的心境,对于理想的渴望,仿佛总是处在一种迷离而朦胧的梦境之中一样,一方面是一种甜蜜的陶醉,另一方面却又感到与理想的距离,流露出无奈的悲凉和失落感。

5、《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是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首诗,在短短的四句中就把日本女性的情态、性格表现出来。诗歌抓住日本女性的一个日常行为,然后,用比喻去表现这种行为性格、情感。

6、《苏苏》这首诗有一定的叙事性,在叙事的框架中展开想象。只是写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但是,并无更具体的叙述,主要是情感抒发。

徐志摩的那些最出色的诗歌,几乎都是这样一种灵动飘逸的意境。《雪花的快乐》、《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有一个恋爱》、《再别康桥》等等,几乎全部是这样的抒情格调。徐志摩对理想的歌咏,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往往以追求爱情来象征追求理想。

有一些爱情诗,明显地是以追求爱情隐喻着追求理想。所以,朱自清说,“他的情诗,为爱情而咏爱情,不一定是生活的表现,如西方诗人一样。”茅盾:“我以为志摩的许多披着恋爱外衣的诗,不能够用来当作单纯的情诗看;透过那恋爱的外衣,有他的那个对于人生的单纯信仰。”

附录

参考文献

【1】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徐志摩:《徐志摩精品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致陆小曼1931年月12日》

9.中华诗词之美课后作业7 篇九

诗词中以美女自比,使自己的妆容保持美好,代表对于美好品格的追求。这是延袭了()的传统。A、诗经B、屈原C、乐府D、温庭钧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把温庭筠描写闺怨的《菩萨蛮》解读为“此感士不遇也”的是 A、赵崇祚B、欧阳炯C、张惠言D、王国维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作者是 A、杜牧B、李商隐C、李白D、杜甫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传说臂砂是男子用来检验女子对他的什么行为的? A、忠贞B、爱恋C、仇恨D、思念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6

屈原《离骚》中的“离”的正确解释是 A、离开B、距离C、别离D、遭遇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

女子以美女自比,使自己的容貌和衣服保持清洁美好,代表对于美好品格的追求,这一行为沿袭了屈原的传统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兰因絮果中的“兰因”比喻的是 A、离散的开端B、离散的结果C、美好的结合D、浪漫的开端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

清代词学家张惠言认为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照花”四句有离骚初服之意。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屈原《离骚》中的“离”通下面哪个字? A、缡B、蓠C、樆D、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1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中的“进”字意思是? A、得到君王的重用B、进入C、奉上,呈上D、吃、喝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2

兰因絮果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表达了悔恨的意思。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0.多样诵读可尽享诗词之美 篇十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读尽唐诗宋词之美?如何使学生在诵读唐诗宋词的过程中充实学养并提高审美素质呢?关键还是一个“读”字。只有多样诵读才能让师生尽享唐诗宋词之美。

一.教师的背读

高尔基曾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诗歌是语言的精粹,特别重视选择和运用最易唤起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词语,使诗句更具有形象美,让形象走进读者脑际,焕然于读者心灵。做到这一点,读是关键。唐诗宋词诵读的校本课教学,教师的背读应领先学生一步。当按教学进度要诵读一首唐诗宋词的时候,教师首先应根据自己的音质、音色的特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读,学生一下受到感染,一颗颗羡慕的心就会跳动起来。特别是教师背读时,准确把握诗词的基调、节奏、韵律,领悟诗词的意境,融进自己的思想情感,进入角色。学生在倾听诗人心声的同时,也是在倾听教师自己的灵魂与诗词产生的共鸣。这时,你要让学生也诵读诗词,他们聆听了自己敬爱的老师优美动听的背读,学生沐浴在老师的如痴如醉中,他们怎能不被引入诗意词境呢。当一首首优美的诗词被老师用真情播放,用全身心的投入去表演,甚至是声泪俱下,学生还会无动于衷吗?

有了教师这样的背读,再让学生通过教师严格设计的因诗而不同的朗读形式,揭示朗读时应注意的事项,指导学生再读。从单个到多个,多个到全班,班级到全校,学校到社会,让唐诗宋词的诵读形成一种和谐、一种氛围、一种感动,唐诗宋词诵读就有自己特有的天地了。

二.诗味的朗读

古典诗词的节奏是根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有“顿”来体现的。唐诗中,五言三顿,是指每句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七言四顿,说的是诗句的音节组合方式是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像“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停杯——投箸——不——能食……闲来——垂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引导学生诵读时一定要按音读和意境的节奏划分,把节律告诉学生。要让学生明白,凡是有规律的运动都可造成节奏,诗歌语言是由有意义的声音组成的。它的强弱、长短的不同组合,如果符合一定的规律就形成了节奏。中国诗歌不论古今得有中华民族美的原生态读法,要让学生读出古香古味。

诗味的朗读唐诗宋词,就是要让学生体会诗歌是怎样通过不同声调的和谐配合来形成悦耳动听的音调的。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律诗是怎样通过平仄律和双声、叠韵、叠字、叠句的恰当运用达到音调的和谐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准确把握节奏,真情体会诗意,真实感悟诗美的。校本课正是要传承这种国学文化。

三.形象的说读

一首意境优美的诗词,最好引导学生描述出来。老舍说过:“教师的语言既要有意思,又要有响声,还要有光彩。”作为唐诗宋词诵读的校本课教师,诵读不能仅仅局限在声音上,还要把诗歌的画面展现出来。如诵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教师在诵读之前,可以面带微笑,用亲切的目光环视全班同学,用轻柔的语音娓娓描述:“有这样一个地方,那儿有亭台、小溪、夕阳,有荡漾的湖水、洁白的鸥鹭、娇艳的藕花、碧绿的荷叶,荷花深处还有一群微醉的嬉闹者。她们划着小船……”同学们能不进入教师描述的那个世界吗?能不激情诵读那首千古名词吗?

四.美妙的唱读

古人读诗,和今人唱歌一样。铿锵婉转的音调,最利于情感的抒发。学生一味地美读有时也会显得单调。我们完全可以和现代歌曲联系起来唱读唐诗宋词。唐诗宋词中那些有现代歌曲版,师生通过网络搜集起来,穿插在诵读中,给学生身心的愉悦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王菲美妙的现代版歌曲的熏陶下唱读,学生收获的就不单单是唐诗宋词之美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诗词改成自由诗,和上流行音乐,爱怎么唱就怎么唱。这样唐诗宋词诵读就会自然融入学生生活,使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享受到更多的幸福教育。

上一篇:初中生古诗词赏析方法下一篇:搅拌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