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基本要求知识点

2025-02-02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基本要求知识点(共10篇)

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基本要求知识点 篇一

一、生物化学实验室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生物化学实验守则

通过生物化学实验这门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实验技术,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并能熟练掌握各种生物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准确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等各项实验技能。

二、实验的进行程序和要求

1.预习学生在课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以及教材有关章节

2.讲解学生在课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以及教材有关章节

3.独立操作与观察在实验中要按实验指导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作好记录。

4.示教帮助学生了解某些实验中的难点,扩大在实验课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感性知识的机会。

5.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必须强调科学性,实事求是地记录、分析、综合。

三、实验规则和注意事项

1.上实验课时必须携带实验指导、实验报告纸及绘图文具等,按规定座位入座。

2.实验时要遵守纪律。有问题时举手提问,严禁彼此谈笑喧哗,不准在实验室吃食和会 客。

3.要爱护仪器、标本和器材设备,注意节约实验材料、药品和水电。

4值日生要负责清扫地面,收拾实验用品,处理垃圾,关好水、电、门窗后再离开。第三部分 意外情况处置办法

1.割伤、咬伤、抓伤:用水洗净伤口,以医用双氧水消毒,并涂以碘酒或红汞药水,大伤口则应先按紧主血管防止大量出血,急送医院治疗。

2.烫伤和烧伤处理:可在伤处涂上獾油或用75%酒精润湿后涂蓝油烃等烫伤药

3.化学灼伤处理:如果被浓酸灼伤,切忌立即用水冲洗,应先用棉布(纸)吸取浓硫酸,再用水冲洗,接着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2.PCR实验室基本要求 篇二

1、主体结构:

主体为彩钢板、铝合金型材。室内所有阴角、阳角均采用铝合金50内圆角铝,从而解决容易污染、积尘、不易清扫等问题。结构牢固,线条简明,美观大方,密封性好。

2、标准的三区分隔和气压调节:

将PCR过程分成试剂准备、标本制备和PCR扩增检测三个独立的实验区。整个区域有一个整体缓冲走廊。每个独立实验区设置有缓冲区,同时各区通过气压调节,使整个PCR实验过程中试剂和标本免受气溶胶的污染并降低扩增产物对人员和环境的污染。可打开缓冲区Ⅰ,缓冲区Ⅱ和 PCR 扩增区的排风扇往外排气,在实验区的外墙上和各扇门上都安装有风量可调的回风口,空气通过回风口向室内换气。

3、消毒:

在三个实验区和三个缓冲区顶部以及传送窗内部安装有紫外灯,供消毒用。在试剂准备区和标本制备区 还设置移动紫外线灯,对实验桌进行局部消毒。

4、机械连锁不锈钢传递窗:

试剂和标本通过机械连锁不锈钢(不建议使用电子连锁方式)传递窗传递,保证试剂和标本在传递过程中不受污染(人物分流)。

5、地面

地面建议使用PVC卷材地面或自流坪地面,整体性好。便于进行清扫,耐腐蚀。没有条件的也可采用水磨石地面,或大块的瓷砖(至少800mm×800mm)接缝需要小于2mm。

6、照明

灯具要选用净化灯具,能达到便于清洗、不积尘的特点。标准的PCR实验室在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 ●规范的安装流程和全面的服务流程。●严格按照规范科学设计的安装流程。

●安装前需要确定以下安装条件,如:电源电压,电源进线位置,电话网络线进线位置,进水水压,最小安装空间,地面平整度,通风孔、进水管和下水管的位置等,理想状态的空间尺寸和通风口尺寸。PCR 实验室基本要求

2.1 PCR 实验室依据所使用的方法可分为试剂准备、标本制备、扩增、产物分析等三或四个区域。只是使用实时荧光PCR仪、HIV病毒载量测定仪的PCR实验室,有上述前面三个区域即可。各区域应完全独立分隔,不应有任何的空气直通。

2.2标准的PCR实验室产物分析区或三个区域的最后一个区域(即扩增及产物分析区),空气流向应由室外向室内,可通过在室内设置通风橱、排风扇或其他排风系统达到空气流由室外向室内流动的要求。

2.3 PCR实验室各区域仪器设备配备通常如下: 2.3.1标准的PCR实验室 试剂准备区: 仪器设备主要应有加样器、冰箱、天平、低速离心机、混匀器、可移动紫外灯等。可使用超净工作台作为试剂配制操作台面。2.3.2 标准的PCR实验室 标本制备区

仪器设备主要应有生物安全柜(最好为B2, 可避免提取核酸在柜内反复循环,造成标本间交叉“污染”,出现假阳性结果。此外还应配备加样器、台式高速离心机(冷冻及常温)、台式低速离心机、恒温设备(水浴和/或干浴仪)、冰箱、混匀器和可移动紫外灯等。

2.3.3 标准的PCR实验室 扩增区 主要仪器就是核酸扩增热循环仪(PCR仪,实时荧光或普通的)。热循环仪的电源应专用,并配备一个稳压电源或UPS,以防止由于电压的波动对扩增测定的影响。此外,根据工作需要,还可配备加样器、超净台等。2.3.4 标准的PCR实验室 产物分析区:

本区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可能有加样器、电泳仪(槽)、电转印仪、杂交炉或杂交箱、水浴箱、DNA测序仪、酶标仪和洗板机等。

在理想情况下,PCR实验室试剂准备、标本制备、扩增三个区域可设置缓冲间。在缓冲间内,可设置正压,使室内空气不流向室外,室外空气不流向室内。PCR实验室平面布置示意图

一般实验室间隔材料分:彩钢板,不锈钢板,理化板等,价格依次而上, 主要考虑不产尘,不滋菌,容易清理就行

一般实验室间隔材料分:彩钢板,不锈钢板,理化板等,价格依次而上, 主要考虑不产尘,不滋菌,容易清理就行

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基本要求知识点 篇三

为了测试本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发生生物危害时的紧急应对原则和应急预案的执行效率,考验实验室在生物安全突发事件中的应变能力,健全及完善各种硬软件的效能,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检验科于2月22日下午进行了一次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

演练由微生物实验室组长***制定预案并负责指挥.参加演练的有院染科、检验科、保卫科等主管部门领导以及检验科质量主管、生物安全及环境管理小组主管及其成员、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十多人。

演练从一宗“意外事故”开始:在微生物实验室工作区域内,一名工作人员不慎将用于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增菌肉汤溢洒于地面上,造成了一个具放射状的约30×30cm的污染面,但并未造成工作人员人体本身直接污染。事发后,立即启动“**县人民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并通过科办公网络告知科室全体人员关注事件和禁止进入警戒区域;随即向保卫科、医务科、感染办、检验科等主管部门领导、检验科质量主管、检验科生物安全及环境管理小组主管报告事件。

上述有关领导及相关人员马上赶赴现场,并立即向上一

级主管部门(卫生局及CDC)上报现时情况。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设立单位名称、实验室名称、涉及病原体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感染或暴露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并进行现场指挥和后勤支援。与此同时,马上控制污染区域严防扩散,并关闭所有对外门窗,现场相关人员立即疏散撤离;即时设立警戒区域,安全保卫部门人员在警戒区域外戒备,禁止其他人员进入;划定隔离区域,对污染现场所有人员进行隔离;全副防护装备的清洁消毒人员迅速进入污染现场,在污染区域设立“生物危害,禁止进入”的标识,使用有效氯含量0.5%~1.0%的含氯消毒液将污染区覆盖,并将消毒面积扩大至二倍或以上面积,消毒作用时间60分钟以上。

清洁消毒人员清理完毕,立即沿安全通道撒离至指定区域,将每种在污染区域用过的用品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并将其放置于双层塑胶袋中严密包装封闭,装载于有明确标识的全封闭的坚硬不外露的感染性废物桶内,立即通知专业部门派遣专门人员进行妥善处理,清洁消毒人员还要在指定场所洗手、淋浴、消毒。紧接着,依照特别程序进行周围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危害风险评估,相关人员医学观察,事故记录和总结报告。

各项工作均按照预先制定的演练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随后,院感科张艳荣主任和检验科杨锡花主任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应急演练顺利结束。

4.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基本要求知识点 篇四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文件

国质检科〔2010〕422号

关于印发《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

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认监委、标准委,总局各司(局),各直属挂靠单位:

为贯彻落实总局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的整体部署,指导和规范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工作,提升履职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总局组织制定了《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简称《基本要求》),现印发你们,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和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按照《基本要求》的规定,认真组织开展本辖区及本单位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 — 1 —

工作,并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总局将适时开展检查工作,具体检查安排另行通知。

二、到2010年底,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和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单位负责组织其职能范围内的检验检测机构按《基本要求》开展能力建设的试点、示范工作,并将工作情况及时报送总局科技司。

三、总局在部分能力建设试点、示范单位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基本要求》,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四、到2012年底,东部地区95%检验检测机构、中西部地区80%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建设能够满足《基本要求》。力争到2013年底,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建设均能满足《基本要求》。

请各单位认真组织落实,并将落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送总局科技司。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检测机构通知

抄送:局领导,总师,存档(2)

5.注册公司基本知识及相关要求 篇五

有限责任公司应具备的设立条件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法定人数是指法定资格和所限人数两重含义。法定资格是指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可以作为股东的资格。法定人数是《公司法》规定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限定为2个(含2个)以上(单位或个人都可以作为股东),50个(含50个)以下。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的最低限额。

公司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才能正常运营。股东没有出资,公司就不可能设立。股东出资总额必须达到法定资本的最低限额。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10万,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公司30万,以生产经营或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50万。

3.股东共同制定章程。

制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是设立公司的重要环节,公司章程由全体出资者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制定,经全体出资者同意,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除其名称应符合企业法人名称的一般性规定外,还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有限公司”含义一样,可根据出资者喜好确定)

5.建立符合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或不设董事会,由执行董事行使董事会职权)、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由监事行使监事会职权)、经理。

其中,董事会的人数最少3人,最多13人;监事会最少3人,如设立监事会,应在监事中选一名监事召集人。

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文章摘自:http://

6.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篇六

参照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手册》以及《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医院??管理及“三甲”创建中有关实验室安全的要求,开展一系列,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管理,提高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认识

1、完善实验室安全层级管理体系。

2、广泛宣传,树立安全意识。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实验室安全培训。科室将通过板报、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建设实验室安全的工作氛围。

二、综合整治、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成效

1、定期检查。每个季度组织人员进行实验室安全的全面检查

2、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三、实验室安全主要工作安排

1、个体防护用具的完善,力争在有生物安全要求的部门配备规范的防护服(如隔离衣、连体工作服、围裙)、一次性使用橡胶手套、安全眼镜、护目镜、洗眼装置、防护罩(面具)和应急淋浴设备(洗涤设施)。

2、实验室硬件设施的完善:完成实验室装修,明确实验室分区,绿色环保实验室

3、连续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安全全面检查: 1)所有仪器设备是否都经过安全使用认证?

2)在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之前,是否进行了清除污染工作? 3)生物安全柜和通风橱是否进行定期检测和保养? 4)高压灭菌器和其他压力容器是否定期检查? 5)离心机的离心桶及转子是否定期检查?

6)是否有盛放玻璃器的安全容器和是否配备并使用供丢弃锐器的容器?

4、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1)在重要地点放置急救箱;

2)在显著和必须位置张贴生物安全标志;

3)与医院职工保健部门共同制定与实验室工作有关的免疫计划;

4)举行正确的生物安全操作的培训,鼓励实验室成员报告潜在的暴露事件

5、实验室培训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基本要求知识点 篇七

简述致病菌引起全身感染后,常见的几种类型?

答:①毒血症②菌血症③败血症④内毒素血症⑤脓毒血症

试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答:①荚膜②黏附素③侵袭性物质

简述病原菌感染机体后,机体如何发挥抗菌免疫功能?

答:首先遇到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与粘膜构成的屏障结构,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及吞噬细胞对细菌的非特异性的吞噬和体液中杀菌抑菌物质对细菌的攻击。7-10天后,机体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一起杀灭病原菌

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

答:①钝化酶的产生②药物作用靶位发生改变③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外排机制④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形成了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原来只占很少比例的耐药菌株被保留下来,并不断扩大。

举例说明细菌命名的原则。

答:细菌的命名一般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拉丁文双命名法。一个细菌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组成,属名在前,用名词,首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形容词,首字母小写;两者均用斜体字。中文译名种名在前,属名在后。如Mycobaterium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属名亦可不将全文写出,只用第一个大写字母代表,如M.tuberculosis

如何确定从标本中分离的细菌为葡萄球菌?并确定其有无致病性。

答:①直接镜检,经革兰染色后镜检发现革兰染色阳性呈葡萄状排列的球菌,可初步报告疑为葡萄球菌,需进一步分离培养鉴定。②分离培养:血培养需经增菌后转种血平板进一步鉴定,若无细菌生长,需连续观察7天,并以血平板确定有无细菌的生长。脓液、尿道分泌物、脑脊液沉淀物可直接接种血平板,37℃过夜,可形成直径约2-3mm、产生不同色素的菌落。金葡菌菌落周围有透明溶血环。③试验鉴定:血浆凝固酶试验,甘露醇发酵试验,耐热核酸酶试验,肠毒素测定,SPA检测。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有透明溶血环,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甘露醇发酵试验阳性,耐热核酸酶试验阳性,SPA检测有A蛋白的存在。

什么是不耐热肠毒素(LT)?它的物理性质、基本结构、致病机理及与霍乱毒素(CT)的关系如何。

答:LT是肠产毒型大肠杆菌产生的致病物质,因对热不稳定,故称为不耐热肠毒素。其65℃30min可被破坏。LT分为LT-Ⅰ和LT-Ⅱ,LT-Ⅱ与人类疾病无关,LT-Ⅰ是引起人来胃肠炎的致病物质。其结构包括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其中A亚单位是毒素的活性部分。B亚单位与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GM1神经节苷脂结合后,使A亚单位穿越细胞膜与腺苷环化酶作用,令胞内ATP转变为cAMP。胞质内cAMP水平增高后,导致肠粘膜细胞内的水、氯和碳酸氢钾等过度分泌到肠腔,同时钠的吸收减少,导致可持续几天的腹泻。LT-Ⅰ与霍乱肠毒素两者间的氨基酸的同源性达75%,他们的抗原高度交叉。

什么是O157:H7大肠杆菌?其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是什么?

答:O157:H7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个血清型,为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体。其致病物质是其表达的志贺毒素。

如何根据O抗体和H抗体的变化特点判断肥达试验的结果?

答:若O、H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肠热症的可能性大,若两者均低,肠热症的可能性小,若O不高H高,可能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若O高H不高,则可能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感染。

对肠热症患者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时标本采集应注意什么?

答: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程取不同的标本。肠热症第1、2周取外周血,第2、3周取粪便、尿液,全程可取骨髓分离培养细菌。

简述对疑似痢疾患者进行病原学诊断的常规及快速方法。

答:常规鉴定:①初步鉴定②最后鉴别③鉴别试验④血清学鉴定⑤非典型菌株可用传代法及毒力试验进行鉴定。快速诊断:①直接凝集②免疫荧光菌球法③协同凝集试验④乳胶凝集试验⑤分子生物学方法

幽门螺杆菌与空肠弯曲菌的异同?

答:1.尿素酶试验

2.产生大量尿素酶

3.婴幼儿腹泻

霍乱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剧烈腹泻及严重脱水的症状?

答:霍乱弧菌可产生致泻性极强的霍乱肠毒素,该毒素由1个A亚单位和5个相同的B亚单位组成,B亚单位使毒素分子与真核细胞上的受体结合,A亚单位具有酶活性功能。A亚单位进入细胞后,激活腺苷环化酶,令胞内cAMP水平增高,导致肠粘膜细胞内的水、氯和碳酸氢钾等过度分泌到肠腔,同时钠的吸收减少,导致严重的腹泻和呕吐。

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是何菌?其生物学性状有何特点?

v答:铜绿假单胞菌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其生物学特性主要有4℃不生长,而42℃生长。在血琼脂、麦康凯培养基上均可形成5种不同形态的菌落,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产生多种色素。

非发酵菌鉴定原则及初步分群试验

答:分群依据:①氧化酶试验②葡萄糖氧化发酵③动力④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假单胞菌的概念及其共同特点

答:假单胞菌属为需氧、有鞭毛、无芽胞、无荚膜的革兰阴性菌,氧化酶试验阳性,多为腐生菌,少数为植物和动物寄生菌,大多为条件致病菌。其共同特点是:革兰阴性、直或微弯、较细长、散在排列、无芽胞、有荚膜,多数有鞭毛,专性需氧,生长温度范围广,最适生长温度35℃,少数能在4℃或42℃生长。生长中可产生各种水溶性色素。

简述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

答:①标本的采集:按疾病和检查目的,采取不同的标本。②标本直接检查:直接显微镜检查;抗原检测;核酸检测。③分离培养和鉴定。

简述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过程。

答:白喉棒状杆菌存在于白喉患者的喉头气管及鼻腔粘膜,有时皮肤、结膜等部位也可见到。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细菌多随飞沫或污染的物品传播,感染后白喉棒状杆菌在鼻咽部粘膜处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引起局部炎症和全身中毒症状。白喉杆菌在侵犯局部增殖,产生外毒素致病。

简述白喉杆菌体外毒力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判断。

答:①琼脂平板毒力试验。将含有20%牛血清肉汤琼脂分注与平皿中,每只平皿10ml,50℃冷却,在凝固之前,将浸有白喉抗毒素血清稀释液的滤纸条沉于琼脂内,制成平板(Elek平板)。在与滤纸条相垂直的方向将待检菌画直线接种,划线宽度约6-7mm,两端与皿壁连接。同时,与之相距10mm处平行划线接种一标准产毒菌株,作为阳性对照。37℃培养24-48小时,若菌苔两侧出现斜向外延伸的乳白色沉淀线,并与其邻近的标准产毒株的沉淀线相吻合,则为产毒株。②SPA协同凝集试验:将白喉抗毒素IgG先吸附在SPA上,再加入待检菌培养物上清液。若有白喉外毒素,则与SPA-IgG结合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③对流电泳:将已知的白喉抗毒素和待检菌培养液分置琼脂板两孔之中,电泳30min后,若两孔之间出现白色沉淀线,表明待检菌为产毒株。

临床上对疑似的炭疽患者怎样鉴定病原。

答:若从标本中检出革兰阳性大杆菌,两端平截、呈竹节状排列,并有明显荚膜,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可产生芽孢,呈卵圆形,小于菌体,位于菌体中央;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扁平、干燥、无光泽的菌落;动力阴性,牛乳凝固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串珠试验和青霉素抑菌试验均为阳性,则可报告:“检出炭疽芽胞杆菌”。有条件者可应用DNA探针,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其他鉴定试验作为参考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选做。同时应注意与其它芽胞杆菌相鉴别。

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分析和实际应用。

答:(1)原理: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作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2)方法:取5UPPD或OT0.1ml注射于前臂掌侧皮下,经48—72h检查反应情况。应特别注意局部有无硬结,不能单独以红晕为标准。(3)结果分析:①阳性

注射部位硬结、红肿直径0.5—1.5cm之间。这表明机体曾感染过结核,出现超敏反应,但不表示正患结核病;②强阳性

硬结直径超过1.5cm以上,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应进一步检查;③阴性

注射部位有针眼大的红点或稍有红肿,硬结直径小于0.5cm,说明无结核感染,但应考虑下述情况:如受试者处于原发感染的早期,或正患有其他传染病(如荨麻疹等)、霍奇金病、结节病、艾滋病。(4)应用:①选择BCG接种对象及测定接种效果,结核菌素反应阴性者应接种BCG;②结核菌素试验对婴幼儿可做诊断结核病之用;③可在未接种BCG的人群中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④可借用其测定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脂质含量高,这一特点有何意义?

答:结核分枝杆菌胞壁含脂质多,与其染色性、抵抗力、生长速度及致病性等特性有密切关系,脂质中的分枝菌酸使其具有抗酸性;细胞壁含大量脂质,可防止菌体内水分的丢失,故对干燥的抵抗力特别强;同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故生长缓慢,且脂质中的磷脂、索状因子、蜡质D、硫酸脑苷脂等毒性成分以不同机制致病。

简述从标本中检验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

答:1.显微镜检查(1)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简易快速的检查方法。直接涂片法是用接种环取病人痰液中浓厚部分或离心沉淀(3000r/min,20min)的尿沉淀物2—3接种环涂片,涂片要厚。经自然于燥和火焰固定后进行齐-尼抗酸染色,或作金胺“o”荧光染色。前法用油镜检查,后法用荧光显微镜高倍镜检查。镜检时应仔细查遍整个涂片或观察至少100个视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后呈红色,其它细菌和细胞为蓝色。经荧光染色的结核分枝杆菌,在黑色背景中呈亮黄色。涂片镜检结果应报告“找到抗酸性杆菌’’或“未找到抗酸性杆菌”,而不能报告“找到结核分枝杆菌”。(2)浓缩集菌涂片检查法:如果直接涂片镜检不易检出结核杆菌,应采用浓缩集菌涂片检查法,以提高结核杆菌的检出率。所谓浓缩集菌涂片即为将采集标本离心,取沉淀涂片,或是采用漂浮集菌法,集菌后标本经反复多次使涂层加厚,一般取3—4个接种环,涂抹面积大约直径在15mm即可,干燥固定后染色镜检。2.核酸检测

用PCR法快速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设计结核分枝杆菌特异rRNA片段的引物进行扩增,然后用结核分枝杆菌rRNA序列特异的DNA探针与之杂交。PCR技术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均大于95%。3.抗PPDIgG的检测

用ELl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抗PPDIgG,可作为活动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之一。肺结核病人的血清阳性率为80%—90%。

简述抗酸染色的步骤及结果,并举出两种抗酸菌。

答:①初染:石炭酸复红加温染5min②脱色:3%的盐酸酒精脱色1min③复染:美兰染1min结果:抗酸菌为红色,非抗酸菌为蓝色。结核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均为抗酸菌

一患者怀疑患有肺结核,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包括标本采集至报告结果的全过程,检查方法应有传统方法和快速检查方法。)

答:1)标本采集:根据感染部位不同,采集不同的标本。2)标本直接检查:①显微镜检查②核酸检测③抗PPDIgG的检测。3)分离培养与鉴定 4)药物敏感性试验 5)免疫学诊断6)动物接种

临床常见的致病性厌氧芽胞梭菌有哪些?其致病条件是什么?

答:临床常见的致病性厌氧菌主要有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与艰难梭菌。其致病条件是大面积创伤、局部供血不足。

简述破伤风梭菌的形态及培养特性。

答:形态:菌体细长,由周鞭毛,能运动。无荚膜。芽胞正圆形,比菌体大,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

培养特性:专性厌氧菌普通培养基不易生长。在血平板上37℃培养48小时始见薄膜状爬行生长,伴ß溶血。

简要列出破伤风的防治措施。

答:①采用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的 主动免疫法,作为特异性预防。②迅速对伤口进行清创扩创,防止形成厌氧微环境,是十分重要的防治措施。③特异性治疗使用抗毒素。

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结构及培养特性。

答:革兰阳性粗大杆菌,芽胞位于次极端,呈椭圆形,无鞭毛。在菌体内可形成明显的荚膜。厌氧,但不如破伤风梭菌厌氧严格。最适生长温度45℃时,繁殖周期仅为8min,在血平板上,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在蛋黄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浑浊圈。在牛奶培养基内能分解乳糖产酸产生“汹涌发酵”现象。

肉毒梭菌的致病机理及防治原则

答:其致病物质是肉毒毒素,肉毒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神经毒素。肉毒毒素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神经核和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运动神经末梢功能失调,导致肌肉麻痹。

试举出四种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名称。

答: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坏死性肠炎、深部脓肿。

为什么所有的脆弱类杆菌对青霉素具有耐药性?治疗应选用哪些抗生素。

答:因脆弱类杆菌是革兰阴性菌,青霉素的作用位点是五肽交联桥,革兰阴性菌无五肽交联桥,所以对青霉素耐药。治疗应选用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甲硝唑等。

布鲁菌的主要致病特点是什么?怎样协助临床检验诊断?

答:①布鲁菌主要致病特点:羊、猪、牛是布鲁杆菌的自然宿主,人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感染胎畜、羊水和乳汁等分泌物而感染。细菌通过完整的皮肤黏膜进入宿主体内,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在吞噬细胞内增殖并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内形成原发感染灶;在淋巴结内增殖到一定程度后可侵入血流并进一步扩散到肝、脾、骨髓等其它组织中繁殖,再释放入血。如此反复多次造成间歇性菌血症和多脏器感染。菌血症时由于内毒素的作用可使病人表现为发热等中毒症状,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也称波浪热。该菌在宿主体内可顽强增殖和扩散,主要与荚膜的抗吞噬和透明质酸酶的扩散作用有关。②微生物学检查:1)查细菌:取标本(主要是血液)分离培养;2)查抗体:急性期用玻片凝集试验测IgM抗体,其效价以1:200以上为阳性;慢性期作补体结合试验测IgG抗体,结果以1:10为阳性;3)查细胞免疫:布鲁菌属试验阳性可诊断为慢性或曾患过布鲁病。

我国流行的布氏杆菌有哪些生物种?最常见的是哪个种?怎样鉴别之?

答:我国流行的布氏杆菌主要有羊、牛、猪三个生物种,最常见的是羊布氏杆菌。各型主要依靠H2S的产生及对碱性染料的抵抗作用鉴别。羊布氏杆菌不产生H2S,可在含硫堇和碱性复红的培养基中生长。

简述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点.答:革兰阴性短小球杆菌,无芽胞、无鞭毛、不能运动,多数菌有荚膜。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最佳培养基是巧克力琼脂。

简述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方式和钩端螺旋体的致病过程。

答:钩端螺旋体的主要储存宿主是鼠类和猪。动物感染钩端螺旋体后,大多呈隐性感染,少数家畜感染后,可引起流产。钩端螺旋体在感染动物的肾脏中长期存在,持续随尿排出,污染水源和土壤。人类与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而被感染。钩端螺旋体能穿透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或从其破损处侵入人体,在局部迅速繁殖,并经淋巴系统或直接进入血循环引起钩端螺旋体血症。

简述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与免疫性特点。

答:梅毒螺旋体有很强的侵袭力,在自然情况下,只感染人类,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后者通过性接触传染。后天梅毒分为三期,表现为反复、潜伏和再发现象。先天梅毒是梅毒孕妇患者的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流,并扩散至肝、脾、肾上腺等内脏中大量繁殖引起胎儿全身性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或出生活的梅毒儿,表现锯齿牙、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耳聋。梅毒的免疫是传染性免疫,即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时才有免疫力。

简述莱姆病螺旋体的致病特点。

答:其致病机制尚无定论。当人被疫蜱叮咬后,伯氏疏螺旋体在局部繁殖。经3-30天潜伏期,在叮咬部位可出现一个或数个慢性移行性红斑。开始为红色斑疹或丘疹,后逐渐扩大形成一片大的圆形皮损。皮损逐渐扩大,但一般经2-3周,可自行消退。

比较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主要区别。(表格自制)

【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细菌L型--支原体】--{培养特性--需要高渗---需要胆固醇}

{菌落--油煎蛋状,0.5-1mm---油煎蛋状,0.1-0.3mm}{形态--高度多形态性--高度多形态性}{大小--大小为0.6-1.0µm--大小为0.2-0.3µm}{细胞膜--不含固

醇--含高浓度固醇}{细胞--缺乏或无--无}{细胞壁缺失的原因--青霉素、溶菌酶和胆汁等作用所致,去除条件可恢复--遗传}{通过滤器--能通过滤器--能通过滤器}

{对青霉素的作用--抵抗--抵抗}{液体培养--有一定混浊度,可附壁---混浊度极低}{致病性--引起慢性感染,如骨髓炎、尿路感染和心内膜炎等--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泌尿生殖道感染和条件致病}

肺炎支原体与解脲脲原体各引起什么疾病?

答:肺炎支原体支原体肺炎,解脲脲原体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之一。

简述引起我国三种主要立克次体病的病原体其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

答:普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人虱,所致疾病为流行性斑疹伤寒

莫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鼠蚤和鼠虱,所致疾病是地方性斑疹伤寒

恙虫病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恙螨,所致疾病为恙虫病。

立克次体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①体积:小于细菌,大于病毒,形态以球杆或杆状为主,革兰染色阴性;②细胞内寄生;③以节肢动物为寄生宿主、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④为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⑤对多数抗生素敏感,而磺胺可刺激其增殖。

简述外斐反应的原理及意义。

答:立克次体的脂多糖成分与变形杆菌的菌体抗原有共同成分,可引起交叉反应。根据这一原理用易于制备的变形杆菌O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建立一种非特异性直接凝集实验,为外斐反应。利用此反应可检测患者体内是否有抗立克次体的抗体,从而辅助诊断斑疹伤寒、斑点热和恙虫病。

简述衣原体独特的发育周期。

答:沙眼衣原体严格寄生在细胞内,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在其繁殖发育的周期内,可见两种形态,原体及始体。原体具有感染性,通过表面受体吸附于易感细胞并被细胞吞噬进体内。原体在吞噬体内体积增大进入增殖状态,形成始体。始体在吞噬体内以二分裂的形式进行分裂,繁殖出子代并成熟为原体,从易感细胞中释放出来,再感染新的易感细胞。

沙眼的病原体及其传播方式。

答:沙眼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传播方式主要通过眼-眼或眼-手-眼传播

衣原体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①形态多为球型,革兰染色阴性原体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始体大,大小与细菌相似。②代谢,缺乏能量来源,故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③有独特的发育周期④有DNA和RNA两种核酸⑤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衣原体引起哪些重要疾病?

答:能引起人类的沙眼、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和呼吸系统等疾病。

简述真菌的培养特性。

答:营养要求不高,在一般的细菌培养基上能生长,最适温度22-28℃,但深部感染真菌最适温度为37℃。多数病原性真菌生长缓慢需培养1-4周。酵母型真菌生长较快,一般经24-48小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简述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微生物检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答:①直接镜检可见革兰阳性、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及假菌丝②分离培养在沙氏培养基上形成乳白色或淡黄色类酵母菌落,镜检可见假菌丝及成群的卵圆形芽生孢子③血清学实验可检测多种假丝酵母菌的抗体,应用ELISA或胶乳凝集实验可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细胞壁甘露聚糖。④动物实验将白假丝酵母菌悬液1ml经尾静脉或腹腔注入小鼠或耳静脉注入兔体内,5-7天后动物死亡,解剖发现肾、肝等有脓肿。

简述病毒衣壳的结构、功能,并举例说明之。

1.衣壳是包围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壳,由一定数量的壳粒组成。根据壳粒数目和排列方式不同分为:螺旋对称型,如正粘病毒、副粘病毒;20面体对称型,大多数球状病毒;复合对称型,如噬菌体。功能:保护、介导、抗原性

简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进行复制的周期或过程。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和释放。

简述病毒成功繁殖需要哪些条件.⑴ 允许病毒颗粒在缺乏宿主细胞时为一种稳定生存形式;⑵侵入宿主细胞的机制;⑶病毒成分在细胞内复制所需的遗传信息以及病毒成分在细胞内包装、成熟、释放的辅助信息。

试述灭活病毒和保存病毒的主要方法?灭病毒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保存病毒:-70℃,在冻存液中加入甘油或二甲基亚砜

简述采集病毒感染标本时应注意的事项.标本采集应注意:采样时间,采集部位,采集方法

培养病毒的方法有哪几种?

组织培养,鸡胚培养,动物接种。

简述病毒的分类原则

⑴ 核酸类型与结构 ⑵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⑶病毒结构 ⑷对脂溶剂的敏感性 ⑸抗原性 ⑹培养特性 ⑺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 ⑻ 宿主种类传播方式和媒介等。

简述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主要结构成分的功能。

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⑴流感病毒的内部结构

核衣壳:病毒分片段的RNA,结合有核蛋白NP以及与复制和转录有关的三种依赖RNA的RNA多聚酶蛋白。呈螺旋对称。基质蛋白(M蛋白):覆盖在核衣壳外面,M蛋白抗原性稳定,也具有型特异性。外膜: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膜。⑵流感病毒的辅助结构 血凝素(HA):HA(病毒吸附))保护性抗原,血凝抑制抗体(保护性抗体)

神经氨酸酶(NA)(核衣壳释放)与病毒释放有关。

简述分离与鉴定流感病毒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方法有哪些。

.主要包括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和快速诊断方法

甲型流感病毒为何容易引起大流行?

流感病毒RNA分节段,甲型和乙型由8个节段,丙型由7个节段构成。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若干亚型。

简述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因HA或NA的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

呼吸道病毒中,对胎儿危害较大的病毒是哪种?其致病性有何特点?

风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风疹,成人多引起隐性感染,孕妇感染时易发生垂直感染,造成胎儿流产或畸形。

总结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共同特征:⑴ 病毒体呈球形,衣壳为20面体对称结构,无包膜;⑵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⑶ 在宿主细胞浆内进行增殖,迅速引起细胞病变。⑷耐乙醚,耐酸,对紫外线、干燥敏感。⑸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肠道病毒的致病性有何特点?

特征是:病毒在肠道中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不同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的临床综合征,同一种病毒可引起几种不同的临床疾病。

肠道病毒可引起哪些疾病?

主要疾病有:⑴脊髓灰质炎,⑵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轻瘫 ⑶疱疹性咽峡炎 ⑷手足口病 ⑸流行性胸痛 ⑹心肌炎和心包炎 ⑺眼病

简要介绍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检验方法。

⑴ 标本采集与处理 ⑵抗原与核酸的检测 ⑶ 病毒分离与鉴定 ⑷ 抗体检测

简述柯萨奇与ECHO病毒的微生物特性 ⑴形态结构⑵ 基因⑶培养⑷抵抗力

简述轮状病毒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⑴标本采集与处理 ⑵标本直接检查 ①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②抗原检测③病毒R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④核酸检测⑶病毒分离培养

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

球形,双层衣壳。外衣壳=包膜(脂质双层+蛋白质)HBsAg等 内衣壳: HBcAg、HBeAg 内部: DNA---环状双链、DNA多聚酶

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及其功能。不完全双链环状DNA,含4个ORF,编码7个蛋白S:HBsAg,Pre-s1,Pre-s2 C:HBcAg,HBeAg P:polymerase多聚酶X:HBxAg基因

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组成及其意义。

HBV 抗原组成⑴、HBsAg表面抗原:是机体受HBV感染的主要标志之一。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即抗HBs。⑵、HBcAg核心抗原:HBcAg主要定位于感染细胞核内,不易从患者血清中检出。但HBcAg也可在肝细胞膜表面表达,宿主CTL作用的主要靶抗原。HBcAg抗原很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HBc,但无中和作用。检出高效价抗HBc,特别是抗HBc IgM则表示HBV在肝内处于复制状态。⑶、HBeAg核心抗原:HBeAg可作为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急性乙型肝炎进入恢复期时HBeAg消失,抗HBe阳性;但抗Hbe亦见于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抗HBe说明病毒感染性较低(是预后良好的征象)

简述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用途

⑴乙型肝炎的诊断 ⑵判断传染型 ⑶判断预后 ⑷筛选献血员 ⑸检测乙肝疫苗接种效果 ⑹流行病学调查

虫媒病毒的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⑴病毒呈小球状 ⑵ 核酸为单正链RNA,衣壳为20面体对称,外层为脂质包膜,其上有糖蛋白组成的血凝素;⑶病毒在细胞质内增殖 ⑷病毒对热、脂溶剂和去氧胆酸钠敏感;⑸ 病毒宿主范围广

简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⑴致病性①传播途径储存宿主② 流行环节 ③ 致病过程,⑵免疫性 ⑶防治原则 防蚊灭蚊,疫苗接种。

疑似乙脑患者,通过哪些方法进行诊断?

⑴ 标本直接检查①抗原检查②核酸检查 ⑵ 分离培养 ⑶ 抗体检测

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HFRS是以肾组织的急性出血、坏死为主,主要临床表现:⑴发热期 ⑵低血压 ⑶少尿及多尿期 ⑷恢复期

疑似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如何进行检测?

⑴病毒分离与抗原检查 ⑵核酸检查 ⑶ 抗体检测

简述疱疹病毒的共性。

共同特性:⑴形态结构 ⑵细胞培养 ⑶ 病毒包膜蛋白与易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病毒体以膜融合或者受体介导的内吞方式进入细胞。⑷ 感染类型

临床实验室检测单纯疱疹病毒常用方法有哪些?

⑴ 标本直接检查①直接显微镜检查②核酸检测 ⑵抗体检测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直接检查方法有哪些?

⑴检测病毒颗粒 ⑵ 检测病毒包涵体 ⑶ 检测病毒抗原 ⑷ 检测病毒核酸

疑似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在出生最初3周内从新生儿尿液、呼吸道分泌物或者其他体液分离出HCMV是先天性感染最敏感和特异的诊断依据。

HIV的形态结构

形态:球形病毒,80-120nm 结构

1、核衣与核心——呈圆锥状、两条相同的正链RNA、有衣壳蛋白和核衣壳蛋白、有逆转录酶,蛋白酶和整合酶 包膜 :

1、脂质双层

2、糖蛋白刺突(gP120 gP41)

简述HIV的复制过程。

⑴逆向转录为DNA,形成DNA复制中间体,⑵形成前病毒DNA ⑶转录为病毒RNA ⑷有的拼接成mRNA,有的形成RNA基因组,⑸组装,释放

简述AIDS的临床表现。

AIDS的临床表现分为四个时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相关综合症、艾滋病

HIV感染的常用临床检测方法有哪些?

⑴ 标本直接检查 ①抗原检查 ②核酸检查 ⑵抗体检测 ①初筛试验 ②确证试验 ⑶ CD4T细胞计数

疑似狂犬病人,临床实验室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标本直接检查:⑴抗原检查 ①免疫荧光技术 ②快数免疫酶联技术 ⑵核酸检查 2分离培养 3抗体检测

简述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⑴捕杀野犬 ⑵人被动物咬伤后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伤口处理②被动免疫③疫苗接种

简述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病性。

⑴感染部位 ⑵传播途径 ⑶不同型的HPV侵犯部位和所致疾病不同。

人乳头瘤病毒诊断方法有哪些?

⑴ 核酸分析 ⑵ 原位杂交 ⑶DNA印迹 ⑷聚合酶链式反应

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基本要求知识点 篇八

(试行稿)

1、明德实验学校总校长是明德实验学校第一安全负责人,督查全校安全工作;谭文静园长是幼儿园第一安全责任人,督查全园安全工作。

2、领导值班:早上到校时间为宿舍楼开门(6:20)前,离校时间为熄灯后10分钟,中间不能离校;及时开关宿舍楼大门,巡查宿舍安全;巡视校园安全,督查维持校园、教学楼、餐厅、宿舍纪律;发现隐患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遇紧急情况,迅速组织疏散;认真填写《安全巡查日志》,督查其他值班人员填写其它记录;负责当日学校日常工作,及时处理当日突发事件。

3、班主任是学生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始终监视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打扫卫生、室外自由活动期间、学生就餐期间对学生安全负全责;经常巡视、检查教室及本班其他责任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并上报;对未到宿舍学生或生病学生,写好《请假条》或《生病学生通知单》;及时填写《安全巡查日志》。

4、全体上课教师:上早读老师在学生到教室前(6:20)到教室,幼儿园老师按幼儿园规定时间到,及时清点学生人数,有情况及时处理;上课期间对学生安全负全责,特别是体育教师更要加倍注意;室外集体活动期间、学生就餐期间对自己带领的学生的安全负全责。

5、门卫:24小时值班,及时开关大门,确保门开必有人看;严格按规定管理家长、学生、教职工出入,严禁非本校人员无手续进入;协助值班领导安排、疏通门前车辆;打扫大门内外卫生;及时打扫卫生间,清理垃圾池。

6、食堂操作间:负责学校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学校食品及饮用水安全;及时认真填写台账,食品按要求留样;负责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管理与疾病防控措施。

7、财务、后勤部:加强现金、印章、空白支票的保管和使用安全;为学校安全及时提供后勤保障;经常检查仓库,确保物品安全存放。

8、生活老师:经常排查宿舍安全隐患,如:检查床位扶手是否牢固,电线是否破损漏电,灯炮、水笼头是否损坏,检查寝室内有无管制刀具、棍棒、火源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善,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检查楼房建筑有无不正常现象,发现隐患及时防范;随时观察学生身体、心理、情绪等是否有异常,及时处理;学生就餐期间对自己带领的学生的安全负责;随时检查公私财物,确保不丢失、不人为损坏。

9、安全部:协助总校长,带领其他领导,随时督查各项安全日常工作;落实《安全考核奖惩办法》,评估打分;及时做好总结反思。

10、交接班要求:(1)教师送学生进宿舍期间,若学生未进宿舍发生事故,由送学生老师承担;若学生进宿舍后再出来,发生事故,由生活老师承担。生活老师送学生进教室期间,若未进教室发生事故,由生活老师承担;若学生进教室后再出来,发生事故,由值班教师承担。(2)若期间当日值班领导有不尽职现象,再按规定另处罚值班领导。(3)课间相接:下课后5分钟为交接时间,教室内不能出现空岗。领导值班等其他交接班也不能出现空岗。

11、学校安排的其他日常安全事务。

明德实验学校

9.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考试要求 篇九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是微生物学和工业生物技术等专业技术人才最重要的专业基础技能。通过本课程的考核,重点检查考生对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及其原理和应用等掌握情况,主要包括微生物的染色与显微观察技术;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培养技术;微生物生长测定与生理生化技术、微生物遗传育种技术以及分子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等。要求掌握实验的设计原理、主要步骤、注意事项以及该实验技术的适用对象等。

二、试题类型及比例

1、简答题:约40%

2、问答题:约60%

三、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考试主要内容

(一)微生物染色与显微观察技术

1.显微镜的使用及维护

2.细菌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与细菌形态观察

3.酵母菌美兰染色与酵母细胞形态观察

4.霉菌的形态观察

(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纯培养技术

1.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含玻璃器皿的包扎)

2.无菌操作技术

3.平板划线、倾注平板与涂布平板分离技术

(三)微生物生长测定与生理生化技术

1.微生物大小与总数测定

2.平板菌落计数法及其它生长测定技术

3.微生物的生理生化试验

4.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

(四)微生物遗传育种及分子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1.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特定类型的微生物

2.微生物诱变技术及特定突变型的筛选

3.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与融合技术

4.细菌质粒DNA的抽提与电泳检测

5.细菌质粒DNA的转化

6.DNA的PCR扩增及其产物纯化

五、主要参考书目

1.诸葛健,李华钟主编,微生物学(第二版,实验部分),科学出版社,2009

2.诸葛健,李华钟,王正祥主编,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实验部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0.城厢实验小学教学规范基本要求 篇十

城厢实验小学教学规范基本要求

为了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制订了以下的教学规范基本要求。

一、备课

1、备课的科目有:语文、数学、作文指导与评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专职教师备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

2、备课笔记封面由各年级统一书写。教师备课一律使用黑水笔,画图使用铅笔、直尺,醒目处可用红水笔标注,书写要认真,字迹要工整。

3、语、数科目及专职英、音、体、美一律使用大备课笔记,语、数科目要提前2课时,其它科目提前1课时。

4、各科教案要制订好学期教学计划,其内容包括:本学期教学的总体目标、教材内容、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安排。

5、课时计划,即课时教案,一般应有: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辅助手段,教学步骤,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后记。其中,教学目标要体现“三个维度”;教学步骤要注重教师教学活动,又要注重学生学习活动;作业布置要精选精练;教学后记要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既有课堂教学的成功体会,又要有改进提高的设想。

6、语文、数学科均要有单元备课,语文按课写教学后记;数学、英语按单元写教学后记。

7、备课课时数:语文、数学均按课时数备课;作文指导与评讲与教材的单元数相符;专职英语每周3课时;音乐、美术每周2课时;

一、二年级体育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体育每周3课时;综合实践、信息技术每周一课时,品生或品社按课备课,科学按课备课。

二、上课

1、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提前1分钟到班上候课,中途不离开教室,也不拖堂,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教师不坐着讲课。

2、严格按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或增课,不得随意安排自习或请别人看堂。

3、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注重实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教学时间分配得当,课内要有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质疑问难,反馈练习的时间;留有开放性、趣味性的家庭作业,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6、教态亲切自然,教风朴实,条理清楚,板书规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7、教师语言要文明规范,不讲方言,使用普通话。

8、教师仪表端庄,穿着整洁。男教师不敞胸,不穿背心,拖鞋进教室;女教师不穿无袖衬衫进教室,体育教师上课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

9、教师上课时不得吸烟、喝水或接打手机等。

三、作业与批改

1、作业封面由教师统一书写,班级、科目、姓名等。

2、学生用笔要求:

一、二年级使用铅笔;三至六年级使用钢笔,毛笔习字使用毛笔;美术根据需要用笔;作业中需要画图的使用铅笔,并利用直尺、圆规等。同一本作业杜绝使用2种及以上的笔色。

3、作业的种类 一、二年级作业有:习字、语文补充习题、语文练习册、数学课堂作业、数学补充习题、数学练习册、数学学做玩、美术,二年级还有写话训练本。三、四、五、六年级作业有:硬笔习字、毛笔习字、大作、小作、语文补充习题、语文练习册、数学课堂作业、数学补充习题、数学练习册、数学学做玩、速算、英语课堂作业本、英语抄写本、英语补充习题、英语练习与测试、美术、品德与社会、科学等。

4、作业布置要适量,簿本要整洁,字迹要工整、清晰,杜绝涂改现象,每次作业均要在左上角先写上作业日期。

5、批改等第

各科作业批改一律使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

6、作业要求

(1)语文科:硬笔习字册按课做按课改;毛笔习字册按页做按页改;语文补充习题按课做全批;语文练习册按课做,高年级可组织学生改,单元测试由教师全批;大作、小作与语文单元数相符,作文批改杜绝只打等第,只写批改日期的现象,大小作每次详改不得低于总数的三分之一,详改要有眉总批。

(2)数学科:数学课堂作业按课时做,低年级要当堂做,当堂改,其它年级也提倡课堂作业当堂练。数学补充习题,按课做按课改;数学练习册按课做,教师改单元测试;数学学做玩按课做,一、二年级抽改部分,高年级可组织学生批改(无练习册年级,教师批改《学做玩》单元测试;速算练习也按课做,低中年级教师抽改部分,高年级组织学生互批互改。

(3)英语科:英语课堂作业按课时做,按课时批改;英语补充习题按课做,按课改;抄写本按单元做,按单元改;练习与测试按课做,改单元测试。

(4)美术按要求做书面作业或手工作业。(5)品社:三至六年级的品社按课做按课改。

(6)科学:三至六年级的科学按课做按课改。

7、批改要求。

教师批改符号要规范,杜绝改大题拖差跑现象;杜绝就题改题现象,批改要体现激励性,需指出问题应委婉地提出。数学作业中出现打差的题,要注明“订正”,让学生订正,每次作业批改教师均要在右下角写上批改日期,作业要按时批改,不得积压。

四、辅导

1、教师应重视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主动、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

2、提倡教师在校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3、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予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

4、科任教师与班主任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分析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及其存在问题,根据学生们实际订出导优辅差对象,拟定计划及措施,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着重培养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考试

1、各科要组织好单元过关测试,各村小各年级要组织好月考工作以及期中、期末考试。

2、出题要紧扣教材,难易适中,题目要精、巧、新,不出偏题、难题。

3、教师要严格监考,不得擅离考场,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

4、批阅试卷及时认真,不弄虚作假。做好成绩统计工作和试卷质量分析。

六、教学研究和总结

1、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教研活动,不迟到、不早退。同科目所有教师必须参加,提倡其他无课教师也参加活动。

2、每次教研活动要体现与课题研究的结合,要体现学科特点,如有个人课题的可结合个人课题研究。如无则应体现:语文为《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研究》;数学科低年级为《快乐学习与有效教学的研究》,中高年级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科学、品社、体育、音乐、英语等均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3、每个教师平时上研究课,外出学习上汇报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定期上示范课、展示课。

4、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做到“五个一”,即一堂优秀的公开课、一次精彩的讲座、一篇优秀的教案、一篇有价值的论文、一个微型课题。

5、教师每周至少听1节课,中层领导每2周不少于3节课,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写好意见和建议,积极与上课人研究和交换意见。

七、教研活动要求

1、教研组活动由教研组长具体负责。

2、学期初,教导处、教研组必须根据学校工作意见和教学计划制定教研组的研究计划和活动安排。

3、学校教导处组织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面向全校上一次公开课。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年轻教师等上研究课,外出学习要上汇报课或举行讲座。每位教师承担公开课或讲座任

务均纳入绩效工资考核。

4、教研活动时间定为周三、周四上午第一节课,下午晚办公时间定为评议时间。由各次召集人负责对每次教研活动教师出勤情况进行考评。

5、开课老师在每次活动前把设计教案 打印好交校长室审核。负责评课的老师也要提前把评课材料打印好并交校长室审核。

6、教研组长组织每次的教研活动,并认真记录好教研活动记录本。

7、每学期组织两次对教师“六认真”工作的抽查活动。期中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互查;期末教导处组织力量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全面检查。

8、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抽查学生的作业,了解作业分量、难易程度和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进行试卷抽查,了解、分析教学情况。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

9、学校要关心教师的文化进修和业务进修。青年教师要制定文化学习和业务进修计划,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业务进修和文化进修,学校加大对学历进修的奖励力度。中老年教师要制定教学科研计划,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10、每学期举行一次论文评比活动,凡获奖的论文学校将推荐参加县市级论文评比,鼓励教师向报刊或出版社投稿,踊跃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论文的竞赛。凡教师自由投稿发表的或者论文竞赛中获奖的,学校给以适当的奖励。

11、教研组长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详实写好活动记录。要及时向教导处反映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以便领导改进工作。

12、学期结束时,做好教研工作总结和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八、集体备课要求 1.时间安排:

周二下午1、2节课:语文

周四下午1、2节课:数学 2.校长室人员负责对各备课年级蹲点与督查,各年级备课组负责人对每次活动进行牵头并考勤。

3.备课组长负责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安排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担任每次活动的主持并督促每周的主备人按时写好集体备课记录。4.主备人负责材料整理(记录),包括教学设想、讨论记录、教材梳通形成性材料。主备人要提前打印好集体备课内容交姜校长检查。5.主备人负责材料整理(记录),包括教学设想、讨论记录、形成性材料。主备人提前打印好备课内容周一交姜校长检查。6.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进行提前备课。

7.备个案要开展组内听课,梳通教材的周内备课要按集体讨论思路进行备课。

8.主备人要把打印稿张贴在集体备课记录上,另外再写上讨论记录。

上一篇:幸福无声作文下一篇:赞美安溪的优秀作文:安溪,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