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共17篇)
1.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一
静止与运动教学反思
静止与运动教学反思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通过亲历探究而获得的,但将枯燥的知识讲解转化成一些有趣的活动,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融入精心设计的各类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生动、愉悦、直观的氛围中去体验和感受寓教于乐,寓学于玩,其乐融融!另外,我顺应孩子们的需求,在语言、手势、表情等方面都能尽量贴近学生,对于学生的反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优化探究问题的设计:新课标要求从实际情景入手来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
强烈的求知欲,静止与运动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静止与运动教学反思》。针对这节课牵涉到的实际情景较多,我在提出问题方面下了大功夫仔细斟酌,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在任务的驱动和问题的激励下,自己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如:从运输机飞得比直升机快的场景上,追问怎么让运输机给直升机加油?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同快慢和同方向的相对静止的“同步”结论。诸如此类,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这节课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上课时我的注意力有时会被几个回答流畅的同学吸引,会不自觉地经常提问到他们,其实还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还没能跟上,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大关注面!在实例的挑选上要精炼,宁缺勿滥!在今后的教学上,我希望能从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爱科学静止运动教学反思课题研究静止运动教学反思
2.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二
从当堂课上交的作品来看,数量上只有一半的学生交了,另一半学生说还有很多想法没实现,使得学生在成就感上有所损失。下课以后,很多同学补交了作品,还主动交流自己的各种作品设计,希望教师再给一节课的时间来制作。听课教师认为,本节课选择的主题成功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课后,通过将各位听课教师的评价归纳整理,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我进行了深入思考,除了通常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的设计外,对于教学细节进行精心设计,实现有效的教学,有了自己的感悟。
精心选择教学主题
1. 适时变换主题
学生喜欢动手操作,新课程强调学生体验,所以所有的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知识,都可以设计成主题活动,但要考虑学生实际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以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大主题贯穿整个模块的教学,每节课完成一部分,最终形成大作品。这种方法适合学习习惯好的,在思维上能保持连续性的学生。
但是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普通学校的学生对同一主题的关注会持续两节课,学生上课的表现是眼睛很亮,对学习内容的关注上会好一点。但第三节课还用同一主题的时候,学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哎,怎么又是这个”。所以要适时地变换主题,增强学生对课堂的新鲜感,关注主题的变换,进而关注课堂内容。
此外,教师本身也需要新鲜感。学科核心知识体系是不变的,每一届学生都讲同样的内容会使教师产生乏味感,所以不时地换个主题,换种教学方式,给自己寻找一种新鲜感,也是我变换主题的目的之一。
2. 选择学生感兴趣、有教育意义、专业相关的主题
一般情况下,我会选择热门话题、热门人物、游戏、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主题。如莫言、鸟叔、网络游戏CF,以及手机选购、向校园广播站投广告等。但主题的选择要把握好“热”度。选择游戏和热门人物是有风险的,如果太“热”,学生对主题的关注超了内容本身,就会喧宾夺主,导致整节课的失败。
这次公开课我选择的是“植物大战僵尸”的主题,这是两三年前很多同学痴迷的一款游戏,多数学生玩过,对其中的角色较为熟悉,同时正好是通过Flash制作的。与学生当下玩得最火的逆战、火影忍者相比,这一主题不会分散学生对教学内容本身的注意力。选择游戏的主题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游戏,表达对游戏的喜爱,还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重新演绎游戏。游戏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不能一味地采用“堵”的办法来面对,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要有平衡。
精心设计知识小综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系统
很多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都是先把每个基础知识都讲完,再用一个综合作业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巩固学过的基础知识。但往往事与愿违,综合作业的质量不了了之,或者学生问题多多,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在一次培训中,一位特级教师提到,学生解题能力、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到其应用之间的建模过程。学生恰恰缺少这样一个环节,只是反复经历基础知识的训练过程,所以在解题或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所以,要在每节课把单独的知识或技能放在知识系统里,将最近学过的与本节知识相关性强的知识与本节知识或技能形成小综合,设计到任务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建立模型的过程,并参与思考,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系统,从而提高应用能力。
就《Flash运动渐变动画制作——我的植物大战僵尸秀》一课而言,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让学生学会制作运动渐变动画,并明白与逐帧动画间的联系,掌握技术与实际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有思维过程。而思维是抽象的,教材上也有所考虑,为让学生能思考,给出了规范的动画作品设计流程。但这样的东西还是太笼统,不能直接引导学生的思维,所以我在本节课上设计了《规划表》,使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从而使学生通过填表和实践知道制作动画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不是为了制作动画而制作动画。
《我的植物大战僵尸秀》规划表
情节设计与制作者:__ ,预计动画时长约__秒(最长的帧数/12)。
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排除无关的学习障碍
1. 素材数量的选择
选择“植物大战僵尸”的教学主题,为了让学生多制作出不同类型的作品,最初我选择了近50个素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么多素材浏览一遍大概需要10分钟,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最后我精选了有代表性的角色素材近20个。
2. 素材的处理
场景大小的调整和背景图像大小的调整,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创意时间,课前我将素材的大小都调整好了。为了增加作品的吸引力,我事先做好了带音乐的背景。
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留有思考时间
1. 精选讲授内容
不是所有内容都讲,而是要选择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来讲。把学生可以自学的知识和技能,留给学生自学,把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留给学生,教师辅以指导或者帮助文件。这节课上,对于运动渐变动画的位置变化以外的内容我没讲,而是采用帮助文件(微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自主学习。
2. 不给任务贴标签
之前的教学中,经常会听到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练习题时说,“认为自己学习得好就选择难点的A级题,稍差点就选择B级题”,依此下去,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完成C级题就不错了。给任务贴标签的同时,也无形中给学生贴上了标签或者引导学生给自己贴上标签,渐渐地,在这些孩子的头脑里形成一种定势,“我的水平就这样,能完成最简单的就不错了”。学生失去了活跃的思维,也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丧失了进步的机会,即使能做得更好,也不愿努力突破自己。在课上,我没有给任务贴标签,甚至有时会把最难的任务放在第二的位置,没有了对较难任务的恐惧,学生自然会无畏地勇往直前,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机遇。
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交待任务清楚明确
教学设计很完美,但如果在实施过程中没有精准的教学语言,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本课上,教师布置练习任务5分钟后,学生才开始制作,说明学生不明确任务要求,或者没有自己的设计想法,教师重复交待任务,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3.对学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反思 篇三
关键词: 运动损伤;训练;恢复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35-01
青少年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对象,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主体。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育课的目的 任务是增强学生掌握技术 基本技能和体育基本知识。然而体育课损伤率却有上升趋势。在体育课或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统称为运动损伤。体育损伤与一般的工伤或日常生活中的损伤有所不同,它的发生与运动项目,训练安排,运动环境,运动者的自身条件以及技术动作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慢性损伤在学生中出现的现象亦不少。对于如何降低体育课的损伤率,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做到真正完成体育课任务 ,真正增强学生体质,真正能使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同步,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体育运动损伤率升高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指导传授作用。课的组织是否合理,教材选编是否合适,教学手段是否正确,安全措施是否准备充分都会直接影响课能否顺利进行。课中出现损伤事故对于教师方面而言,有三方面原因:
1.专业思想方面。对于一位专业思想牢固的体育教师而言,备课、组织上课、课中安全方面都应有充分准备。专业思想不牢固,上课责任心不强,随便应付一节课了事,不会充分备学生、备场地、器材、备教材、更不会在课中做好安全措施,那么课中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2.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方面。專业技术和实践经验是体育教师上好课的另一重要因素。如果专业技术不过关,教授的动作出现技术性错误,这样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另外没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仅有满腹理论和只会自己做动作,而不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也是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3.课后放松:很多体育教师上完一节课后,放松活动随随便便,每节课的放松内容相同。而不是根据本课的教材有针对性达到放松的目的,这是早成慢性损伤的重要原因。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教学是教与学相互配合的,课中出现运动损伤对于学生方面而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1.安全意识。很多学生上课前无心听教师讲的安全措施,练习时往往由于技术较复杂或难度较大而造成损伤。
2.身体素质差。目前在校学生普遍身体素质较差,由于现行升学制度的影响,繁重的功课占去了学生的课余锻炼时间,仅靠每周 2 节的体育课根本无法使正在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各种身体素质。在完成强度较大或难度较大的练习时容易造成损伤。
3.恶性循环。学生身体素质差,因而怕大强度、大运动量的练习,对练习产生畏惧和厌恶,不肯主动练习,久而久之素质更差,易在练习中损伤;损伤后影响上课,导致素质更差,如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即身体素质差——少练习(厌练)——更差——易损伤——少练——素质更差——更易在练习中损伤。
二、学校体育教学中运动减少损伤的建议
(一)教师方面。
1.教师须加强专业思想,热爱本专业,热爱学生,具有强的责任心,备好每节课,除备教材外,还须备学生、备场地、器材,对于每节课须有何种安全措施,均须做到胸有成竹。这样,上课时的组织方法、练习手段、形式、运动量和强度、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都尽可能与学生实际相符合,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
2.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只有从复习中才能巩固、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才能与先进的技术同步。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针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在课中做到游刃有余,这也是减少课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措施之一。
3.注意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相互促进。在校的高材生,未必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体育课也不例外。有人也曾说过,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未必是个优秀的教练员,这确实有道理。理论和实践存在一定的冲突。不同地区,不同教学对象,由于场地、器材、学生水平的不同,同一教材,它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也应有差别。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点,而是用单纯的理论知识去套一些纲要,那么课的顺利进行就会受到影响,当素质差的学生完成难度较大的或强度大的动作时,就容易出现损伤。
4.课前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中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练习过程也容易分散精力。故教师课前须加强安全意识,而且每节课都应针对教材说明注意什么事项。长期给学生灌输安全意识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形成练习时集中精力、注意安全的意识,并容易得以强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二)学生方面。
1.加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应学会在练习中遇到意外事故时做自我保护,同学之间也应学会在练习中给其他同学做保护帮助。
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学生应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持之以恒,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学会有针对性地锻炼,弥补自己的不足。身体素质提高了,对于完成课的练习,自然也较容易,从而避免因素质差而引起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
3.注意课前准备活动和课后的放松练习。教师在课中起指导作用,而主体是学生,因而学生应在课中配合教师,课前不应忽视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特别是低温季节,很容易在运动中拉伤韧带、肌肉或扭伤关节。课后的放松练习也不应忽视,有些学生以为上完课了,放松练习也就不在乎了。然而,长此下去,疲劳长期积累,特别是局部负荷后没能及时放松、消除疲劳、尽快恢复该部位机能,积劳成疾,就容易形成劳损,这也是运动损伤现象之一。
三、小结
总之,教育、体育、卫生有关部门加强对学生进行运动损伤预防知识的教育,进行医务监督,在思想上重视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修养。体育教师要加强基本技术教学和运动比赛规则分析讲解,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技能与习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学校要有计划地改善办学条件,注意场地器械的防护安全,定期进行场地、器械设备维修,及早消除不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聂伯荣《如何有效降低体育课的损伤率》[C]
[2]ANTHONY 《运动医学》 [M]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03-01出版
[3]《1年5000例青少年运动损伤 伤害干预队进校》[J]2007.6.11
4.《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四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版本
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1)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直线运动的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内容在本章教材的最后一节,学生学习了前面的运动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后学习的一种特殊的匀变速运动,它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知识探究,也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教材特点:
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匀变速运动规律的理解
b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a、了解人们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历史事实和科学方法; b、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c、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 d、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的能力;
b、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课本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
a、通过实验提出问题引入,在问题情景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敢于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b、在学习中,学会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1、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推导及运动规律的掌握和运用; 难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推导。
二、教法和学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自由落体运动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物体自由下落运动的理想化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其广泛性和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概念的形成,依据认知结构理论,结合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实验探索、课件展示、分析讨论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科研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学中创设物理情景教师边演示边提问,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引导学生来探索规律并让学生试着自己得出结论。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拔。采用:“复习提问——直观演示——分析讨论——归纳概念·揭示规律——巩固知识”并辅以现代教学手段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思考,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
学会解决问题。采用:提取旧知识——积极思维——实验探索——构建新知——巩固深化的学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提问: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是
Vt= V0t + at S = V0+12at 22Vt2-V0=2as b、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比有什么特点?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比为1 : 3 : 5 : 7……
指出:这个公式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它可以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中。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结论来验证某些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2、新课引入
演示:将一张纸和一个小石块同时在同一高度同一地点释放; 现象:重物先着地,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提问:如果将纸片揉成一团在和小石块同时在同一高度同一地点释放结果会怎样呢? 让学生猜测实验现象再演示,调动学生尽早投入课堂积极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演示:将纸片揉成一团在和小石块同时在同一高度同一地点释放; 现象:几乎同时着地,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下落。
提问:两次实验用的物体是相同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启发学生认识到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研究。讲述伽利略的推理过程时,拟定一个讨论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正亲临这场争论,进入情景教学。学习伽利略相信科学,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引出课题: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课件:牛顿管实验
未抽气时:轻的物体比重的物体下落的慢
抽出部分空气时: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加快,但仍比重的物体下落的慢 抽成真空时: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
使学生再次认识到生活中观察到重物下落快的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终于使问题真相大白,从而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在没有空气的真空里才能发生,若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只有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下落才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
指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进一步提出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它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课件:闪频照片
引导让学生通过频闪照片看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越来越大,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但究竟是否是匀变速呢?
讨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但究竟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启发学生利用照片上的数据来验证。让学生自己分析、处理数据。此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及时引导。结奏应放慢,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学生对自由落体的性质有深刻的印象。使课堂气氛掀起第二次高潮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且根据S = 12at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相同的。2引出重力加速度
3、重力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符号:g)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与地点有关,一般计算中取9.8 m/s,粗略计算时可取 g = 10m/s。课件: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有所不同。赤道处g小极地处g大。
因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都使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 V0t + at Vt= g t S = V0+
221212at S = at 22Vt2=2as 2Vt2-V0=2as
四、课堂练习
1、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质量的3倍,它们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加速度大
c、甲与乙着地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两者在任意时刻离地的高度相同。
五、小结
1、自由落体运动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在没有空气的真空里才能发生,若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只有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下落才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符号:g)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与地点有关,一般计算中取9.8 m/s,粗略计算时可取 g = 10m/s。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 V0t + at Vt= gt S = V0+1212at S = at 22Vt2=2as 2Vt2-V0=2as
六、作业
1、测定自己的反应时间
2、P45页1、2、3、4、题
3、阅读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七、教学反思
5.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五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分析了以往两种处理方法(既“先分割,再极限求和”以及“根据平均速度求位移”)的不足,根据学生实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其突出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新课程倡导探究,并将科学探究与科学知识并列为课程的学习内容。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但不是没有依据的胡猜乱想。本节课从复习旧知识引出新问题之后,由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中“面积”的物理意义,迁移到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中的“面积”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物理意义,提出猜想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符合高一新学生的认知水平。
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去验证“猜想”,这个实验设计对于高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堵塞”点,教师要求各小组提出各自的困难与障碍,由其他同学帮助该组解决问题,最后达成共识。实现了对症下药,对于困难,鼓励学生敢于挑战,落实了“情感”目标,也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这既是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也促进了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进行整理,使学生在思维上再经历了一次过程,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当学生根据实验数据验证了猜想,推导出位移公式,水到渠成,知识目标、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目标也得到实现。
6.定向运动教学反思 篇六
篇一:定向运动>教学反思
定向运动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而开设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它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基于以上原因,我选择了定向运动这一课题作为本次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综观本课教学效果,在处理、安排教材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实施激励性策略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有成功的闪光点也有不足之处,有教师的尝试也有学生的创新。
一、成功之处。
(一)赏心悦目的场景布置:课前教师对器材进行精心的选择,最
终确定使用八面彩旗、八个呼啦圈和五个标志物,其中八面彩旗围成一个矩形方阵,五个标志物置于彩旗连线的交点,春风习习,彩旗随风飘扬,学生置身其中,则心旷神怡、精神抖擞,穿梭在彩旗和标志物之间学生倍感新鲜;在遇险营救的场景中,则把八面彩旗间隔2米排成一列,八组学生分别立于各自旗后,各组长在“陆地”上用“救生圈”实施营救,充分体现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合理清晰的结构安排:本课的设计思路是:准备出发(常规
及热身)――行进途中(定向运动即主体部分)――遇险营救(主题的延伸性练习)――欢庆胜利(放松身心部分)。本课教学中,主体部分更加突出,所有的准备及延伸性练习都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定向运动的学习任务,合理的结构使学生犹如置身野外运动的情景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更好学习本课内容提供了思想保障。
(三)不失时机的思想教育:教师不时提醒学生要学会相互谦让,定向跑动时逆时针跑,避免互相“撞车”渗透交通法规。在准备出发即熟悉校园跑时,教师提示学生热爱校园,请自觉捡起垃圾,“>环境保护,从我做起”,渗透对小学生的环保教育。
二、不足之处。
(一)队伍组织上欠周密: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了解不够,相互间缺乏默挈,在有些项目的练习中(如成八路纵队站于彩旗的后面;放松活动时的慢跑后男女生各成四路纵队面对面)不能充分领会教师的意图,直接导致队形不整齐,直观效果不理想。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对班级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设想可能出现的场面及应对措施。
(二)器材准备不充分:在使用呼啦圈进行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器材的质量和学生使用方法不妥当,造成器材断裂影响使用效果,还有可能引起学生不良情绪,教师只有加以解释,并鼓励他们在逆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但如果有备用器材,这种情况就完全可以避免。
(三)学生的评价较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或本组其他成员的技能掌握、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的评价较少,同学之间没能把自己或他人的成果体现出来,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教学,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三、教师的尝试。
之前的开设校级公开课或示范课都是任教自己所教的班级,这样对学生就比较熟悉,师生之间较好沟通,但本节课作者还是采用了借班上课,因为吴江市级及以上级别的比赛都是借班上课,事先也不可能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本人会在今后的公开课中一直采用借班上课,同时希望更多的教师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
四、学生的创新。
由于定向运动固有的特殊性,它没有特定的路线,因此也就给了学生更多想象和创新的空间,智慧型的运动也发挥了它特有的效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只规定运动点标(如校园建筑物、彩旗、标志物等),而不规定运动路线,尽管有些路线距离较长,但便于跑动,绝对速度影响较小,也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在跳圈拉人活动中,部分学生充分利用呼啦圈的直径,对教师的示范进行有效化创造,为营救行动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从成功之处总结经验,从不足之处找到差距,在尝试中寻求突破,在创新中不断提高。这是我上本节课最大的>收获。
篇二:定向运动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1、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看一盾,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使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教师只是在适当时进行点评。在整个环节中,教师都只是活动的组织者,知识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开拓思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教学目标的定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慌,并且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之中。结合方向与位置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反映,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观察、想象等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
篇三:定向运动教学反思
本节课创设了探险寻宝的学习情境:先让学生在探险寻宝的准备活动中复习角的度量以及三年级学习的八个基本方位,接着出示示意图,引导学生分组开展合作学习,尝试描述一下各寻宝点的位置。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各小组展开交流讨论。明确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必须同时知道方向或距离。然后学生继续分组学习,尝试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描述其他藏宝点的位置并汇报。在后面的实践应用中分别设计了辩一辩、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
7.《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篇七
⒈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2)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状况 (光滑、粗糙程度) 、小纸盒的重量 (对地面的压力) 等因素有关。
(3)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归纳概括、合作探究的能力。
⒉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2) 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跟小纸盒的轻重有关。
(3) 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科学地表述自己对摩擦力大小的理解。
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交流、乐于合作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对比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及物体重量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⑴弹簧测力计、小纸盒、钩码、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砂纸。
⑵两本逐页交叉在一起的书、多媒体课件;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⒈ 游戏导入
师:昨天, 我在清理书本时发现两本书是这样的 (两本书像洗扑克牌一样逐页交叉在一起) , 我想请一位同学上来帮我把这两本书分开。
师:知道为什么抽不出来?当两本书像扑克牌洗牌一样一页页交叉在一起后, 就有了一种神奇的力——摩擦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
板书:摩擦力
⒉ 认识、感受摩擦力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摩擦力, 但摩擦力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呢?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摩擦力是怎样的?
生1:搓手时的一种力。
生2:摩擦运动的时候的一种力。
师:这些都是你们的看法。看科学书上又是怎样描述摩擦力的呢?打开书本79页, 快速阅读课文。
师: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 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 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板书:运动与摩擦力
师:原来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板书: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师:摩擦力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摩擦力可以感觉得到吗?
生:运动、接触面。
板书: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师:首先, 我们把手按在桌子上, 轻轻地用力往前推, 注意不要让桌子发出声音来。说说看, 你们的手有什么感觉?
生:很热, 我感觉有种阻碍我的手前进的力。
师:现在大家把手拿起来, 在空中做这个动作, 对比一下, 两次运动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次摩擦力大一些, 第二次好像没有。
师:第二次不是没有, 而是很小。还能用什么方法感受到摩擦力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感受摩擦力。
师:这几次感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吗?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生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重量有关。
生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运动速度快慢有关。
板书: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重量、运动速度……
⒊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原因
师:同学们预测一下, 它们跟摩擦力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生1:接触面越粗糙, 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 摩擦力越小。
生2:物体重量越重, 摩擦力越大;物体重量越轻, 摩擦力越小。
生3:物体运动速度越慢, 摩擦力越大;物体运动速度越快, 摩擦力越小。
师:同学们的预测结果是否准确,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到底有没有关系?
师:你能根据老师桌上给出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吗?你想怎样设计实验呢?老师这儿有一个对比实验的提示:
(1) 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 实验中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生:我们小组认为不变的条件是运动的方式、物体的重量;改变的条件是接触面光滑程度。用砂纸代替粗糙的接触面, 而桌面代替光滑的接触面。用弹簧测力计钩住纸盒分别在光滑与粗糙的接触面运动。
师: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我们还统一用砂纸代替粗糙的接触面。老师有一个温馨提示: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慢慢拉动放在光滑 (粗糙) 接触面的盒子 (装有4个钩码) 。读取数据时, 视线和指针相垂直;同时最重要的是记录数据。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最先将你们的发现跟大家一起分享呢?
生:通过测得的数据, 我们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 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 摩擦力大。
师:其他小组的发现也是一样的吗?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如:行走、滑板车等。
师:接下来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重量有没有关系, 该怎样设计实验, 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不变的条件又是什么?讨论并填写好书本“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
根据学生回答, 用课件展现出实验步骤:
⑴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慢慢地拉动放在光滑接触面的盒子 (装有1个钩码) 。
⑵读取数据, 读数时视线和指针相垂直。
⑶记录数据。
⑷按照上面的顺序依次测出1个、4个、7个钩码的摩擦力。
师:这一次你们的发现又是什么呢, 谁来说一说?
生:我们发现物体重, 运动时摩擦力大;物体轻, 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师:是的, 物体越重, 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 运动时的摩擦力越小。
由于时间关系, 这堂课我们只能研究这两个因素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其他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课后去研究。
四、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 大家对摩擦力有了一定的认识。想一想, 生活中摩擦力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
课件展示一些与关摩擦力有关的生活情景图片, 如汽车行驶时在水坑中打滑、鞋底花纹等, 并对其进行逐个分析。
师:观察这辆自行车, 想想哪些地方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要减小摩擦力, 你有什么好办法?
五、教学反思
本课是通过学生的合作、活动, 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一节课上下来, 能按事先的设计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预计的教学效果。力求落实以学生为本, 以活动为中心,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供充分的指导和精心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关注探究技能的训练, 让学生全面有效地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课的导入部分, 我从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出发, 利用与摩擦力有关的小实验导入, 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 很快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两本书逐页交叉在一起, 让学生感受越拉摩擦力就越大, 无论怎样都拉不开, 疑问随之产生。
做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时, 一开始选用的是桌面和地面作为接触面, 但做出来的数据很接近, 很难说明问题, 于是重新选用桌面和比较粗糙的砂纸作为对比实验的材料, 这样一来差异比较明显, 学生更容易得出实验结论。
8.《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与分析 篇八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开天辟地》的片头。通过视频,学生强烈感受到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国破家亡、民族垂危,而在巴黎和会上,中国虽为战胜国,却像战败国一样任人宰割。中国向何处去?谁能救中国?影片使学生自然地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爱国、救国之情勃发。新课伊始,浓厚的历史课堂氛围已营造出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讲授新课
五四运动的学习要求比较繁杂,为了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线索,笔者大胆打破教材设计框架,将其分为四个环节:寻源五四运动、图说五四运动、感悟五四运动历史、弘扬五四精神。
(一)寻源五四运动
播放电影《我的1919》片段。影片中,中国外交官带着国人公理战胜强权的期盼参加巴黎和会,但是弱国无外交,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四万万中国同胞的忍耐在1919年的5月已经达到了极限。通过再现历史情境,五四运动的背景,无需教师多言,学生了然于心。然后结合影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日辩论的焦点是什么问题?
2.这一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3.巴黎和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外交在面对巴黎和会上的失败,爱国青年感到莫大的耻辱和愤怒,一场风暴即将来临,这就是五四运动。
(二)图说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经过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展示给学生四幅图片。第一阶段:天安门集会、火烧赵家楼、北洋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席卷全国的罢课浪潮。第二阶段:六五上海工人大罢工、商人罢市、三罢斗争、全国人民联合斗争。学生阅读书本,用简洁的语言将图片串连起来,讲述两个阶段的经过,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代表发言。
八年级学生对历史具有简单的理解、分析能力,表现欲强,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课堂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主动接受历史知识。这个环节笔者实施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图说历史的形式也培养了学生左图右史的历史学习习惯。
紧接着把五四运动的整个过程作个简单总结。比较两个阶段不同点:中心城市、斗争主力、斗争方式、结果不同。通过比较学习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五四运动过程的了解,又分析出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我们引以为荣的一段历史,历史走过昨天,让我们一起来感悟历史。
(三)感悟五四运动历史
今天的五四青年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更是为了弘扬五四运动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即五四精神。
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发表见解。五四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由于初中生受知识储备、理解能力、社会阅歷等方面的限制,教师应降低难度,讲五四精神的核心即爱国主义精神,然后提问:“在座的同学都是青年人,作为21世纪的青年人,我们又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四)弘扬五四精神
这个环节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大胆展示自我。如:从自身小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学生角度,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为将来报效祖国打好基础。从现实角度,我们虽是学生,但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居安思危,关心天下大事。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报效祖国,不怕牺牲的精神,使五四精神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九十多年来,五四精神代代传承,中华儿女报效祖国。播放视频《弘扬五四》。视频中,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创建者多为青年知识分子;抗日战争中,狼牙山五壮士、一二九运动……热血青年共赴国难,谱写感人篇章;“一五”计划中,青年突击队彩旗飘飘;改革开放后,青年人弘扬科学,报效祖国,大学生支教,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通过九十多年来青年人报效祖国的典型事例,学生再次感受到五四精神的力量。
总之,我们要根据自身特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合理地融合在一起,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做到“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的最佳结合。
9.跳绳运动教学反思 篇九
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已经成为当今的教学主题,而怎样去引导学生的思维则又是教学任务中的一大难点。体育课作为学生兴趣较大的一门课程,同样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下面以“双人跳绳”为例:
双人跳绳是利用一根绳子,两人在积极地配合下完成的技术动作。方法有很多种,如:一人摇绳两人一起跳,两人摇绳一人跳,两人摇绳一起跳等等。因此在上课之前可以先玩一些两人配合的游戏,增加默契感!接下来复习单人跳绳,再次强调动作要领,然后两人一组开动脑筋创作双人跳绳的方法。在学生创作地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适当的时候给予鼓励性的提示语,如“好的,不错,再想想看”等等的语言,这样学生可能会更加努力地去思考,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集合小结时,让创作最多的一组做示范,并表扬所有开动了脑筋的学生,最后提问:“你们认为要跳好双人跳绳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当然是两人的配合,然后教师就可以延伸地讲一下团结的重要性,这样一堂课就非常丰富了,不仅学习了新的技术,而且还能懂得很多道理。同学们动了脑筋注意力就会集中,教学效果也会达到最佳。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多运用这种提问式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发散,打破以往的“灌输式”教学。
10.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篇十
《设计运动场》是一节综合活动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知识的涵盖量很大,包括平面图形、比例尺、体积和面积的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可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提升。为了教学方便,在课前我搜集了一张运动场平面图,上课的时候直接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开始,对整个运动场结构特点学生还是能够理解,也能求出场内面积和周长,后来到了求跑道,问题出现了,这个时候半径是多少?长是多少?宽是多少?许多学生都产生了疑问。我就借助于多媒体,把图形放大,帮助他们理解半径的变化,学生也恍然大悟。我也感觉到多媒体给我们带来的教学帮助《设计运动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每天都会看到的运动场作为载体,通过在设计运动场平面图及建造运动场中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周长、面体积、比例尺等知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虽然没有波澜,甚至没有点睛之笔,但我感觉到像这样的常规课实在,特别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没有压力,学得实在。我想这就是所谓有效的课堂教学吧!
11.“分段函数”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十一
分段函数是人教B版必修1第二章第2.1.2节“函数的表示方法”中的一个内容,其特点是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对应法则,因而需要按自变量的不同取值区间将函数进行分段表示.分段函数在生活中的众多收费问题中普遍存在,在数学中也随处可见,在数学史上也不乏典例,尤其在高等数学中常常是构造反例的首选.因而,分段函数是普遍存在又比较重要的一类函数,是函数解析式表示法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分段函数的概念不是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因而对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宜作过多的挖掘.分段地表示一个函数,并不是唯一的表示方法,常常只是为了更加直观、方便.分段函数的解析式虽然有“几段”,但它终究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因而研究分段函数时,常常需要分段研究,整体考虑.
分类讨论与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两种重要思想方法,在分段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尤为明显.准确地进行分类讨论,恰当地运用数形结合,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鉴于上述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段函数的概念以及运用分段研究、整体考虑的方法研究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求函数值.
2 目标和目标解析
分段函数是研究函数的一个有效载体,如果将分段函数的教学目标仅仅定位于了解概念,那么分段函数蕴含的分类思想与数形结合的方法就不能得到较好地体现和渗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在呈现分段函数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运用研究函数的方法来研究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求函数值等,在此基础上引入一个简单的含参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会运用研究函数的方法研究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等,同时巩固函数的概念与三种表示方法.
(2)通过搜索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中的分段函数,体会函数建模思想;通过对简单含参分段函数的研究,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3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分段函数的概念以及以分段函数为载体进行函数的简单研究.在概念的学习中,可能有学生会认为分段函数的“段”是等长的,引入新课时特别安排了一个非等长例子以澄清认识;还可能有学生认为分段函数是几个函数,教学时在概念呈现之后立即向学生阐明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这样尽可能消除这些事实性知识在学生认知中的潜在难点.
运用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来研究分段函数是教学的难点,原因有二:一是函数的研究经验并不多,学生还没有巩固研究函数的方法,就要开始独立去研究一类新的函数,对学生应用知识和方法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二是分段函数本身就蕴含着分类讨论,尤其在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中加入参数讨论,这就更增加了思维要求和教学难度.
在本章函数的定义域、解析式、值域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体会到借助函数图象来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在前面章节“集合”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训练了一些难度相当的参数讨论问题,并感受了数轴和韦恩图在集合运算中的作用,这些都渗透了数形结合和含参分类讨论的思想.虽然这些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方法基础,但由于课堂时间紧(上课时间只有30分钟,另外10分钟完成教学目标检测与课堂问卷调查),分类讨论与数形结合对学生的思维要求高,因此,借助函数图象研究分段函数的性质、含参问题的分类讨论仍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段函数的性质是一个难点,完成分段函数中含参问题的讨论是另一个难点.前者难在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转接,后者难在逻辑思维的拓展与思维场的初步形成.
为了突破后一个难点,在研究分段函数中的含参问题时借助几何画板作图,观察参数变化引起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获得分析分段函数的直观印象与感性认识;以问题的内在逻辑有层次地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交流讨论,独立研究,分组汇报,让学生在碰撞中收获思维火花,提升思维能力.
5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我们知道,确定一个函数只需要两个要素: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因此,我们写函数解析式的时候,一定别忘记在解析式后面带上它的定义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下面,我们从一个简单的函数图象出发,继续研究函数的相关问题.
图1
引例 根据函数的图象(图1)写出函数的解析式:
设计意图 根据图象写解析式,复习函数的表示法,同时为引出分段函数的概念铺垫.教学时,先呈现第一段让学生写解析式,再补全第二段,继续让学生写解析式,写完后将两段合并到一个花括号下,形成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最后,将第二段往右平移1个单位,体会定义域断开的情形取定义域的并集.
(二)新课讲解
概念 像上面这个函数,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对应法则,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板书)
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的分段表达形式,它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几个函数,它的每一“段”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区间也不一定都等长.
回问 (1)从引例中分段函数的图象,我们可以读取哪些信息?(定义域、值域、变化趋势、求给定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如求f(2),f(f(2))等.)
注 学生答完后再将函数图象作一点变化——将第二段往右平移一个单位.然后问学生:定义域是什么?如何求f(3),f(f(3))?给一个x值一定可以求出一个函数值,有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学生答f(f(23)).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抑或能发现点什么吗?(形如f(f(x))的求值一定能求吗?已知函数值求对应的自变量值,如求使f(x)=1的x值,定义域内任意一点处的若干次迭代函数值一定会循环吗?如果定义域不连续能求f(f(32))吗?)
(3)在你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中,见过哪些分段函数?请举例.
注 学生答:物理上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图象(变速运动)、电信的计价方式.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收费的例子:
练习1 某路公交车的线路总长20km,票价制定的规则是:
(1)乘坐不超过5km,票价2元;
(2)乘坐5km以上,每增加5km,票价增加1元.(不足5km的按5km计算)
①试问:票价f(x)是里程x的函数吗?为什么?
②如果是,请你选用恰当的方法表示这个函数.(补充呈现列表法——公交车分段票价表)
注 学生给出解析式f(x)=-[-x5]+1,0 ③怎么求该函数的值域? 设计意图 根据实际问题情境写解析式,渗透建模思想,体现分段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同时巩固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以及不连续分段函数值域的求法. 我们再来看一个数学中的例子:图2 练习2 如图2,直角梯形OABC中,AB∥OC,AB=1,OA=OC=2,直线l:x=t(0 ①这里S是t的函数吗?为什么? ②不写函数解析式,你能画出S关于t的大致函数图象吗?(用坐标纸画) ③请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并根据解析式检验你所画的图象. 设计意图 通过根据数学问题不先写函数解析式,而直接判断S是不是t的函数,并画出大致图象,强化函数中函数值与自变量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巩固函数概念,也加强对分段函数的认识.然后写出解析式检验之,渗透一种论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从前面的研究可以看到,分段函数常常需要分段研究,分类讨论,研究时常常要结合图象进行.分类讨论最有趣的还是含有参数问题的研究.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含参数的分段函数: 活动 研究函数 f(x)=x2-2ax+a,(x≥0) -x2-2ax-a,(x<0)的图象,试在坐标纸上画出来. 活动采取分组研究、分组汇报、质疑答辩的形式进行:(1)展示你们画出的函数图象.(2)你们觉得这个函数的图象有些什么特点?(3)你们是怎么画这个函数图象的?(4)从所画的函数图象,你们能读出些什么信息? 注 呈现题目时教师引导:这道题同样没有给出问题,就是让你研究这个函数的图象,现在大家自行研究.通过研究该函数的图象,你得出了些什么?在研究中你有什么认识?希望大家用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来指导你的行为.讲解完毕,借助几何画板动态呈现函数图象随着参数a的变化而变化情况. 学生回答:分a>0、a=0、a<0,并展示自己所画的图象. 教师补充:现在有几个参考问题,看看大家在研究的过程中是否考虑到: 思考 (1)当a取何值时,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4个交点? (2)函数图象会不会经过某些定点? (3)要使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应当怎么修改函数的解析式? (4)参数a对函数图象的影响体现在哪?(学生回答后用几何画板辅助演示) (教师总结:关键是有了研究的方法和兴趣,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性质.)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利用研究函数的方法,经历研究分段函数的过程,初步体会参数对函数图象的影响,运用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通过思考中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研究函数的一些方向,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深入研究函数带来一点启示.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的分段表示形式,研究时需要分段研究,整体考虑.定义域是自变量各取值区间的并集,值域是因变量在各段取值范围的并集.求函数值,需找准自变量所在区间对应的解析式. (四)布置作业 作业 P44练习B. 补充题 已知函数f(x)=x2-x-1,(x≥0) x2+x-1.(x<0) (1)画出函数的图象,写出定义域与值域. (2)求f(f(1))的值. (3)求使得f(x)=0的x值. 五、课堂目标检测设计 1.函数g(x)的图象如图3所示: 图3 (1)函数g(x)的解析式 ; (2)函数g(x)的定义域为 ; (3)函数g(x)的值域为 . [考核目标:从函数的图象得出函数解析式、定义域及值域] 2.已知f(x)=2x-1,-5≤x<-2 -3,-2≤x<3 x2-14,x≥3 则 (1)f(4)= ; (2)f(f(4))= ; (3)f(f(f(4)))= . [考核目标:从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得出特殊的函数值] 3.某同学以5km/h的速度从A地步行到相距6km的B地,在B地停留1小时后,再以4km/h的速度返回A地.假设该同学始终以匀速行走,他离A地的距离f(x)是时间x的函数,则: (1)函数f(x)的函数解析式为 ; (2)函数f(x)的定义域为 ; (3)函数f(x)的值域为 ;
(4)请在下面给定的坐标系(图4)中作出函数f(x)的图象:
图4
[考核目标:从实际问题中建构分段函数的解析式,进而得出定义域、值域,会作出函数图象]
6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整体基础较好,思维能力较强,因而课堂比较活跃,推进比较顺利.回首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我还是觉得有一些地方值得改进:
6.1 关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中分段函数的概念是借助一个引例来给出的,引例中有三个动作:一是写出一段的函数解析式;二是补充第二段后再写出函数解析式;三是将函数图象的第二段往右平移一个单位,体会定义域“断开”的情形.在实际教学中是放在讲完概念、并且回问第一个问题之后再提出来的.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实际教学的顺序更符合学生的认识次序.所以,原教学设计在此处对学生的认知心理显得略欠考虑.我很庆幸实际教学中将这一次序调整了过来!作为反思,我想如果将这一教学设计试讲一遍,也许会发现这一问题.
6.2 关于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时间分配、师生互动对话、学生独立思考、学生高质量回答问题、按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活动等方面都比较成功,所有教学设计的内容及提问也很适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但教学中有一个细节的失误却让我无法释怀:
教学设计中练习1是一个实际背景问题,目的是巩固分段函数的概念.请学生选用恰当的方法表示这个函数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函数的表示方法,我期望学生用分段函数表示出来,然后补充图象表示方法,并不期望学生用统一的解析式表示.教学时有一个学生给出了解析式f(x)=-[-x5]+1,0 6.3 关于教学效果 本节课30分钟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利用10分钟时间做了一份目标检测题和调查问卷,从统计结果看,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很好,对本节课的情感体验和听课感受也非常理想.我自己完成教学后,整体感觉事先设计的想法都较好地得到了落实,尤其是在最后活动中让学生思考我设计的参考问题时,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快速报出了答案,这说明他们在自行研究函数的图象时,就已经不自觉地考虑到了这些问题,这正是教学设计的目的所在,检测学生是否会用分析一般函数的方法来分析含参数的分段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整节课教与学的活动进行很流畅,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很高. 6.4 关于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一直比较沉得住气,在给出问题后不急于引导,而是让学生充分地思考,然后充分地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比较注意倾听,同时注意对学生的回答予以判断,及时肯定或提出质疑,与学生进行动态的对话,并尽可能发动全班更多的同学参与对话,提高大家的思维参与度.这是我一直比较注重的教学方式,即“设置问题→独立思考→交流对话→概括总结”,由于它的重要环节是“交流对话”,我自己把它称为“对话法”. 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比较注重用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在回答中提出新的问题,这种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或诘问法.课堂教学用诘问法进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我认为并不是所有数学内容都能很好地运用诘问法进行教学,对话法则相对容易上手,如果问题设置合理,它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元认知活动. 完成各种运动动作的方法, 学生们可以从体育课中及电视的各种讲座中学得。不管其掌握的程度如何, 即使是粗略掌握, 也可以作为锻炼的方法之一而运用于锻炼的实践。但要让学生们学会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 进而能够调节和控制运动负荷, 却要复杂和困难得多。而运动负荷问题, 在体育教学、体育锻炼, 尤其是在运动训练领域, 都是关键问题, 没有运动负荷, 就不会有锻炼和训练的效果, 而如果负荷安排不当, 还会导致运动损伤等不良后果, 因此, 吃透运动负荷的基本原理, 掌握安排、调节运动负荷的基本方法, 是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和参加者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 负荷量与负荷强度 按运动负荷对人体产生刺激的性质, 我们又把运动负荷相应地分为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两个方面。在实际运用中,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彼此互为存在的条件, 即没有一定强度的量和没有一定量的强度, 都是没有意义的。同时, 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反比关系, 即提高负荷的强度, 则要相应减少负荷的量, 增加负荷的量, 则要相应降低负荷的强度。大强度和大量的练习 (如用很快的速度跑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有机体承受不了, 而小强度和小量的练习 (如用慢速跑一段很短的距离) 又难以获得起码的练习效果。在运动实践中, 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一般是通过调节影响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各个因素来实现的。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便于我们了解、认识并研究运动负荷, 而更重要的是便于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2 锻炼前先掌握的问题 2.1 极限强度 要通过测试掌握自己从事各种练习的极限强度, 且将其作为各项练习强度的100%, 以便在采用中等强度 (如用60%的强度) 进行某项练习时, 换算出相应的速度、重量、次数等。通常是在确定了各项练习的强度后, 再考虑配以相应的负荷量。 2.2 运动负荷阈 在运动训练领域, 运动负荷阈是指刚刚能引起机体产生训练适应的最小负荷强度, 即:低于这个阈值的负荷, 将不会产生应有的训练适应。对于刚开始训练的新手, 运动负荷阈一般相当于本人现有的最大负荷能力的30%。而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负荷阈可高达本人现有最大负荷能力的70%。如将此概念引入体育锻炼领域, 则可将其理解为刚刚能引起机体产生锻炼效果的最小负荷程度。实际情况是:这个阈值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缺乏锻炼的人用10%左右的强度进行一定数量 (或时间、距离) 的练习, 就有可能产生较明显的锻炼效果, 而经常系统锻炼的人, 则可能用30%以上的强度进行较大量的练习, 才会产生一定的锻炼效果。因此, 在锻炼实践中, 主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及已有的运动能力, 来摸索和把握这个阈值。 2.3 运动负荷价值阈 无论是便于用百分比确定负荷强度的练习 (如走、跑、游、滑、举等等) , 还是很难用百分比确定负荷强度的练习 (如球类、体操、武术、游戏等) , 我们都可以根据运动负荷价值阈理论, 来把握健身的效果。运动负荷价值阈, 是按一定的心率区间来确定运动负荷的一种计量标准。尽管因为有个体差异性的存在而不可能确定一个运动负荷价值阈的绝对标准, 但由于具有正常健康水平的人之间差异并不明显, 因此, 以一定的心率区间来确定运动负荷的运动负荷价值阈理论, 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4 心率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心率在110次/分以下时, 机体的血压、血液成份、尿蛋白和心电图等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故这种程度的负荷健身价值不大, 当心率达到130次/分时, 每搏输出量接近和达到正常人的最佳状态, 故这种程度的负荷健身效果明显。当心率达到150次/分时, 每搏输出量开始缓慢下降;当心率增至160~170次/分之间时, 虽无不良的异常反应, 但也未出现具有更好健身效果的迹象。因此, 通常把正常人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区间确定为120~140次/分之间。而每次锻炼时, 将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的时间, 占该次锻炼总时间的2/3左右为最佳。在此需要一提的是:与负荷关系最密切的一个问题是恢复问题, 也是一个在考虑负荷时就应该考虑到的问题。尽管体育锻炼中的运动负荷以中中结合 (即中等强度和中等量) 为主, 一般不需要像运动训练那样采用专门的恢复方法和手段, 但也一定要注意有合理的作息和基本的营养作为锻炼后机体得以充分恢复的保证。 3 教师应合理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3.1 课前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教材, 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 就是在安排教材内容时, 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数量的教材。如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 再如强度较小的不同方式的走、立定跳远、投掷、简单的韵律舞蹈与强度较大的跑、跳跃、攀登等内容组合。心中有学生, 就是应根据学生年龄、性别、身体发展、运动水平、体质强弱等方面安排运动负荷。要合理安排学生体育课的密度, 尤其是学生的练习密度。确定任务时新教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 且必须富有趣味性。另外, 还要考虑到其他体力活动的负担量及气候变化、场地和卫生情况等。 3.2 及时调节运动负荷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到的运动负荷检测方法就是询问法和观察法。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 当询问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受, 学生回答“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 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采用观察法则更加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 当学生承受较小的生理负荷时, 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 面色绯红, 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 面色发白, 满头大汗, 动作失控等。 3.3 合理调节负荷节奏 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 保持一段相对平稳, 然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合理确定。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 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 动静交替。如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是集中练习立定跳远, 孩子初步掌握动作后, 可结合快速奔跑加两次立定跳远约1.5分钟, 后半部分就可安排运动强度较小的由走组成的平衡游戏。 3.4 灵活运用教法 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课时应精讲多练, 应使学生的练习密度在课的总密度中占最大的比例 (一般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在35%~55%较为适宜) 。还应讲练结合, 为了加大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 可多采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等方法。还可增加学生练习的次数, 扩大其活动范围, 增加障碍物, 提高练习难度。反之, 如学生的运动负荷已较大, 则应通过缩短其练习的时间和距离, 变同时练习为分组轮流练习或相互观摩, 改变练习的内容, 缩小活动的范围, 减少障碍物等手段来降低学生的运动负荷。 教师应精心设计, 使一切组织措施都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任务。要充分利用时间, 合理组织和调动队伍, 避免让学生过多排队等待和变换队形, 竞赛性游戏应分组较多, 以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和激发其参与意识, 避免学生因等待时间太长而产生厌烦情绪和注意的分散。 3.5 充分利用场地、器械 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 在体育场地上, 有的学校还达不到正常标准, 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 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利用率, 多采用分组活动和分散活动。如器械不够, 则可采用分组轮换型或循环练习型等形式, 以加大学生的练习密度。 此外, 安排运动负荷时还应考虑季节和气温因素。在炎热的夏季, 可适当降低学生的运动负荷;而在寒冷的冬季, 则应适当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 (但运动强度仍不应太高) 和运动负荷。 4 教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 4.1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主观感受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到的运动负荷测量方法除了脉搏测量外就是询问法和观察法。采用观察法则会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运动负荷过大, 容易造成身体疲劳, 甚至引起伤害事故;运动负荷过小, 则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运动负荷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要求学生懂得, 在运动中根据自己的心率、呼吸节奏、出汗量、脸色、内脏器官的反应等生理症状来调整“运动负荷”。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调整”, 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主动意识”。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多观察、勤总结、不断积累, 才能提高对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调控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以合理的运动负荷刺激学生身体机能变化, 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课后要多和学生交流谈心, 询问学生练习后的主观感觉, 如肌肉的酸痛程度, 精神状态等。通过询问, 结合观察来判断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大小, 有助于更好地改进教学。快乐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 合理的运动负荷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样我们的体育教学就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快乐, 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健康。 4.2 以健康为原则, 促进学生成长 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曲线。运动负荷偏大, 学生就会感到厌烦、畏惧, 欲望受到压抑, 行动变得迟缓;负荷偏小, 学生很难从运动中体验到动作的内在魅力及练习过程的愉悦心境。负荷适宜时, 学生的学习情绪方能高涨起来, 心理得到满足, 行动变得轻快, 目标也容易实现。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摒弃一刀切, 强化训练式的教法, 重视零散、小量、多次的活动, 它既有利于保护运动器官, 又有利于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 保持一段相对平稳, 然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合理确定。如课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投掷, 后半部分为复习教材──连续立定跳远。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 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 动静交替。努力做到在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中, 落脚于促进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3 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前提 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类型的体育课, 其运动负荷是不同的, 对不同的教学对象, 应该加以区别对待。由于课的主要目标不同, 安排运动负荷也不应一样。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时, 注意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去挖掘教材的趣味性, 合理安排负荷, 寓趣于教, 寓乐于教, 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让他们活泼愉快地参与活动。在备课中周密的安排运动负荷, 预计心率曲线。我们要重视并且要设计合理的运动负荷, 针对不同的教材要设计不同的运动负荷。根据发展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来选择、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目标, 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才能充分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体育活动。 4.4 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目的 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在进行体育课时, 要注意将量和强度的关系处理适当。强度越大, 则量就要相应减少, 强度适中, 则量可以相应加大。安排的负荷要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让学生体会运动是快乐的。通过对学生的脉搏进行测定加以分析研究, 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适宜。无论量与强度如何搭配, 但注意运动负荷要适当, 适宜的负荷就是要让学生的机体能够承受, 还要有一定的“疲劳感”, 也就是说, 学生刚刚开始出现疲劳的时候, 就要注意调整负荷的量或者强度, 让学生从运动中体验到动作的内在魅力及练习过程的愉悦心境,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适应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技能, 促进自身转化的过程, 以此培养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有效地增强体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量”与“强度”的刺激, 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本次校优质课比赛,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我在三美四班讲了历史必修三的第七课《启蒙运动》。 一、我的教学设计和思路: 根据课标要求,本课要求学生掌握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二是理解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围绕这两个问题,我对本课做了如下设计: (一)导入部分:我把中世纪欧洲的天空形容为“布满了黑暗的乌云”,然后设问:“这些黑暗的乌云指的是什么?”学生答出了是“封建、迷信、教权”。然后,进一步设问:“从十四世纪开始到十八世纪,欧洲这黑暗的天空上先后出现了三道犀利的闪电,划破了以往的黑暗,那么这三道闪电又指的是什么?”学生答出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由此引入新课。 (二)正课部分:三个大问题,启蒙运动的背景、进程、影响。背景的探讨我采取的办法是和文艺复兴类比,指出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根源都在于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学生从教材上可以明显的找到另一个因素,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有了自信(提问: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第二个问题启蒙运动的进程是本节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但是简单罗列各个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会显得比较枯燥,所以我借助了近段时间比较盛行的“穿越”设置情景,要求学生分别扮演由现代社会穿越到18世纪法国的一名记者和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记者负责去分别采访这些思想家,了解他们各自的主张,并在最后对这些思想家做简单的评价。第三个大问题启蒙运动的影响,我采取的是帮助学生梳理理解,(对欧洲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之。 (三)小结部分:总结本节知识要点,并提出思考问题:启蒙运动跟文艺复兴相比,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学生思考讨论之后,明确:启蒙运动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而是对未来的理性王国提出了设想,按照资产阶级的利益构建社会。 (四)习题练习(但是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练习) 二、上课后我的几点反思: 总体上来说,我对本节课设计的导语以及“穿越”情境的设置思路是比较满意的。但是课后我对整个课堂过程几经回味,发现问题其实还有很多: (一)时间把握上:由于时间紧张,课堂上没有习题练习。 (二)角色扮演部分:由于我事先并没有告知学生,所以当我提出要派几位同学穿越时 光隧道回到18世纪的法国来了解当时的三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并做简要评价时,学生显得既新奇兴奋又紧张。整个采访的部分,也显得干巴巴的,不够灵动,学生大都是直接提问:请问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曰:我主张„„。我想,如果是用心打造一下,让学生事先收集足够的资料,并对整个扮演过程做一下事先的演练和编排,这甚至可以变成一个小的历史剧来表演,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一举多得。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考虑和学生一起精心编排一个小的类似于此的活动,让学生来做,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平移、旋转是几何图形的两种基本运动,即平移运动、旋转运动.在图形平移、旋转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相同的教学方法。以图形的平移为例,首先通过展示实例的运动,如窗扇的移动,电梯的移动等,让学生感知怎样的运动是平移运动;接着让学生拿出一把三角尺在桌面上进行平移运动的操作,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运动过程中的变量和不变量,体会图形在运动的同时,图形上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段都在以相同的方式运动。 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目前的教学内容仍属于直观几何阶段,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有利于学生直观生动的学习出发,通过操作实验获取知识,同时也学习获取知识的实验方法,为今后逐渐过渡到论证几何阶段作铺垫。 2.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学生理解概念的同时,发展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3.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画图能力的培养,渗透化归、类比的数学思想。 4.教学时,要注意渗透利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的思想;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从本质上理解概念。如中心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一点对称、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等。 5.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处理好多媒体演示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关系。 在中国知网搜索“运动员英语”, 搜到59篇与运动员英语有关的论文, 包括期刊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 最早的一篇谈到“如何搞好运动员的英语教学”, 指出了我国运动员英语水平不高的现状, 给出了搞好运动员英语教学的建议 (康余林, 1995:40) 。这59篇当然不是绝对总数, 但应该是差不多了, 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由此可见, 大约自上世纪90年代起, 已经有学者关注运动员英语水平不高的问题, 并提出了建议。此后不断有研究者调查全国各地如北京 (盛春媛, 2009) 、湖北 (钟伟, 2006, 2012;蔡璇, 2008) 、广东 (李丽珊, 2010;朱清, 2014) 、浙江 (吕震宇, 2013) 、福建 (林瑞榕, 2013) 、黑龙江 (张晓菲, 2012, 2013;兰岚, 2013;姜璐璐, 2013) 、辽宁 (于欣欣, 2013, 2014;薛宏波, 2008;徐建立, 2011) 、宁夏 (王琳, 2006, 2010) 等地运动员的英语水平及其英语教学情况, 研究者们也调查了从国家队运动员 (田慧, 2004) 到大学生运动员 (张洁, 2010;李琳, 2014) 以及中学生运动员 (刘欣, 2006;谢华, 2008;周潇, 2010) 等各层次运动员的英语水平, 这些调查和研究, 跨度近20年, 发现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即各地、各级运动员的英语水平和英语教育普遍不理想, 这种情况不禁令人疑惑:为什么几十年来中国运动员英语水平和英语教育一直没有大的提高?这些年来研究者们都发现了问题, 并纷纷提出改善的建议, 但是为什么这些建议都没能改变中国体育运动员英语水平低的局面?难道研究者们都没有看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 因此所提的建议都没有能真正解决问题吗?还是问题的症结实在难以一下子解决?本文拟回顾以往研究者们发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 并对这些问题和建议进行反思, 以探讨多年来中国体育运动员整体英语水平未见大长进的根本原因。 1 中国体育运动员英语水平及其英语教育的历史回顾 以下是过往研究者们对中国各地、各级运动员英语水平和英语教育存在问题以及提出的改善建议的归纳, 他们对运动员 (作为学生) 、英语教师、以及其它客观因素存在的问题都一一指出, 并也给出了解决建议: 1.1 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往研究者们的调查, 中国体育运动员英语水平和英语教育存在问题和改善建议如下 教学总是涉及三个方面, 即学生、教师、以及两者以外的其它客观因素, 其中, 学生是中心和焦点,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而教师是重点,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效果如何, 全靠教师的掌握和拿捏水平, 没有教师就无法组织教学, 也不存在教学;而教学的效果如何, 除了学生和教师努力和配合, 还受限于学生和教师之外的其它客观因素, 比如政策、教学设备、教学时间等等。从上面所列三个表来看, 所列出的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都符合一般教学的特点, 反映了普遍的教学规律, 并无明显的特殊性。 12.体育教学与运动负荷 篇十二
13.启蒙运动 教学反思 篇十三
14.图形运动的教学反思 篇十四
15.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十五
1.2 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具体而言, 在学生方面, 就内在因素而言, 他客观上基础弱, 学习能力自然也就差, 因此, 在主观上有畏难情绪, 有心理压力, 不想学, 或学习主动性差, 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若有少数想学的, 虽然愿望强烈, 但能力不足, 始终难有大的起色, 而且, 即使有少数学生的成绩提高了, 全体学生的整体水平还是没有大的提高;另一方面, 就学生的外在因素而言, 他们由于英语底子薄, 以前学得少, 学得不好, 自然缺乏好的学习方法, 因此, 如今他们若有想学的或者被迫要学的时候, 没有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此外, 专业训练和英语学习的矛盾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 他们没有太多时间用在英语学习上, 这是难以改变的现实。由此可见, 学生英语基础弱, 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学, 这才是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 而其它的问题, 一如表格内所列, 均可以有应对和改善的策略。在教师方面, 在教师的耐心、以及教学方法、目标、内容、效果、评价方式, 甚至师资力量方面的问题都是可以不断调整、改善和解决的。至于学生和教师之外的其它客观因素方面, 如表3所列诸问题, 也是可以逐步改善和解决的。以往研究者的调研情况也表明, 上述三个表中所列诸问题, 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并未统一、完全一致地获得了解决, 但是几乎每个问题都在某个地方或某个运动队里获得了改善, 或者说都有了解决之道, 其中唯有两项是目前为止还几乎没有哪个地方或哪个运动队有了有效的解决办法的, 即运动员的英语基础弱以及没有时间学。
中国各地、各校在运动员英语教育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不完全相同, 各地、各校的因应对策不一, 因此也成效各异, 但是, 目前总体而言, 全国的运动员英语水平和英语教育尚不如人意, 因此, 分析诸多存在问题, 找出哪些问题容易解决、较难解决、或难以解决, 这有利于我们看到问题的本质, 并进行思考, 从而最终才可能解决问题。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当前中国体育运动员英语水平和英语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中, 大部分都是可以容易或有望解决的, 其中只有运动员英语基础弱 (生源差) 以及训练与学习的矛盾使学生没有时间学习这两个问题是难以解决的, 以往研究者们也无法对这两个问题提出有效的改善建议。因此, 可以说, 学生基础弱和没有时间学习, 这是目前中国体育运动员英语水平和英语教育差强人意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不是学生或教师不努力或其它因素的问题。假如我们设定学生是具有正常智力的人, 那么这两个原因就存在因果关系, 即因为没有时间学习, 所以才基础弱。如此, 中国体育运动员英语水平和英语教育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就变成:学生没有时间学!
果真如此, 接踵而来的问题便是:学生为什么没有时间学?怎样才能令学生有时间学?由于学生是运动员, 他们受到体育比赛和知识学习的双重束缚和压力, 因此, 学生有没有时间学, 取决于到底是体育比赛重要还是知识学习重要。事实是, 作为运动员, 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不得不用在运动训练和体育比赛中, 因为, 在中国, 任何人作为一名运动员的身份, 他的最终目标就是取得比赛好成绩, 这是他唯一的目标, 关乎他一生荣辱, 因此, 他自然没有多少精力和时间用在学习英语上。然而, 作为运动员, 他从事运动的唯一目标就是取得比赛好成绩么?并非人人都可能获得比赛好成绩, 如果失败了, 怎么办?中国体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少数获得体育比赛金牌的运动员么?这是不得不令人反思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也是已经有答案的问题, 因为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已经很多年来, 以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今天已经成为常识了, 人人都知道这些做法是不对的, 可是, 既然是人人都知道不对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多年依然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才是不得不令人反思的问题。
2 中国体育运动员英语水平及其英语教育的反思
中国体育运动员的英语水平不高, 英语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只是中国体育运动员文化素质和文化教育诸问题中的一个方面, 事实上, 中国现役体育运动员文化水平不高、文化教育效果不佳的问题早已存在, 同时, 体育运动员的后续发展问题 (比如退役后的事业和生活问题等) 的严峻性也早已为国人所警醒, 因此, 早在1987年, 我国就施行了“教体结合”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模式, 现如今,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体育运动员都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培养, 然而, 政策已经有了, 而且也实施20多年了, 效果并不显著。一如首都体育大学校长钟秉枢所言, 近20年来, “教体结合”这条路走得并不成功。“教育有教育的培养体系, 体育有体育的培养体系, 这两方面并行至今, 仍然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结合方式。”出现这种“教育是一张皮, 体育也是一张皮”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把这“两张皮”结合起来?钟秉枢认为, 出现这样的问题, 主要在于缺乏顶层的制度设计和保障, “为什么不能把地方体育训练基地如校园足球项目索性交给学校办, 由它来代表地方参赛呢?归根结底还是体制的问题, 就看有没有决心改革。”他建议, 从国家层面建立高层次的机构, 建立协调机制, 在整体上对“教体结合”加以规划 (李小伟, 2005) 。钟校长的看法可谓一针见血。这也就基本解释了为什么广大的体育训练、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 以及运动员们虽多年努力, 但“教体结合”的效果依然不如人意的原因了。众所周知, 要做好一件事情, 一要大家有共识, 二要有好的顶层设计 (政策) 。进入21世纪, 越来越多的国人已经认识到, 中国体育运动事业的繁荣, 不是看运动员获得奖牌的多少, 而是看运动员作为人是否获得了身心的全面发展;不是看竞技体育这棵大树是否一枝独秀, 而是看全民体育这片森林是否生机盎然。而在顶层设计方面, 2012年7月3日, 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在《在全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明确宣布, 要加强运动员入队和参赛的文化测试工作。教育、体育部门举办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全国性青少年比赛, 今后要逐步推行赛前运动员文化课测试, 测试成绩不达标的不允许参加比赛。”“到2017年, 所有全国青少年比赛项目要实现文化课测试全覆盖。要加快建立省 (区、市) 优秀运动队和国家队文化测试制度。运动员的文化测试成绩要作为是否入选省 (区、市) 优秀运动队及国家队的条件之一;要建立相应退出机制, 文化课成绩达不到一定要求的, 则停止训练、停止参赛甚至退出运动队。” (刘延东, 2012) 。2014年10月20日由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件正式发布。《若干意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将“金牌体育”转向“全民体育”, 将“全民体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2月3日闭幕的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上, 运动员文化教育再度成为关注的热点。为改变运动员以往“重武轻文”的现象, 会议决定从2011年开始试点的青少年比赛赛前文化测试, 将在2015年实现所有奥运会项目全覆盖。同时, 我国现有2000多所体校, 有1800多所已经实现文化教育纳入教育序列, 尚有194所仍在自办文化教育。2015年将“全力‘消除’自办文化教育的体校, 将其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 以及当地教育经费预算和教育督导。改变体校关门办学、脱离教育系统、功能单一的现状, 全面提升体校文化教育水平, 培养文武双全、全面发展的运动员。” (李小伟, 2005) 。由此可见, 目前已经是万事具备, 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中国的体育运动员们不再是光会拿体育奖牌的人, 不再是有奖牌, 没文化, 有文凭, 没水平的人, 而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到时, 不仅运动员的英语水平和英语教育不再是问题, 运动员整体的文化素质也不再是问题。如此, 就不会再出现诸多研究者们费心费力, 找出问题, 提出建议, 但多年中基本局面仍改变不大的情况了, 因为国人都在思想上认识到了金牌体育的危害和全民体育的价值, 国家也出台了较好的顶层设计和实施政策。
3 结论
中国举国办体育的“金牌体育”政策曾经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振奋民心、凝聚民心、激发爱国热情的正面作用, 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改变, “金牌体育”需要向“全民体育”转移, 因为全国人民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是体育的真正目的, 只有“全民体育”才能促进和匹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繁荣昌盛。过往几十年中, 众多研究者包括体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鉴于中国体育运动员的英语水平和英语教育薄弱的状况进行了诸多研究, 提出了许多见解 (包括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 在有些地方也部分解决或缓解了问题, 但是全国的整体情况一直未有大的改善, 到21世纪的今天, 国人对体育已经提高了认识, 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 人们有理由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的中国体育运动员们不仅在体育竞赛场上表现卓越, 而且在文化知识领域 (英语学习) 也会有长足的进步, 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相信未来中国教育会在“全人”教育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摘要:中国体育运动员英语水平及其英语教育差强人意,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20多年, 至今未见全面改善。过往诸多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各种相关问题并提出了诸多解决或改善建议, 在某些地方或某个运动队中也卓有成效, 然而全国整体情况未见改观。综观这些问题和建议, 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问题均可解决或改善, 唯有运动员英语基础弱和没有时间学习这两个问题是难以解决的, 究其原因, 在于“金牌体育”思想的影响所致。至2015年, 国家新政策出台, “全民体育”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全人教育”有望得到进一步贯彻, 中国体育运动员的文化素质 (包括英语水平及英语教育) 有望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中国体育运动员,英语水平,英语教育,金牌体育,全民体育
参考文献
[1]蔡璇.武汉体育学院高水平运动员英语教学策略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 2008.
[2]姜璐璐.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英语教学现状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 (22) :112.
[3]康余林.浅谈如何搞好运动员的英语教学[J].体育世界, 1995, (5) :40.
[4]兰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祖国, 2013, (18) :58.
[5]李丽珊.东莞理工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现状分析及其提高对策[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0, (2) :83-85.
16.《鲸》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十六
教材分析:
《鲸》是人教版第7册的一篇说明文,教材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把鲸那抽象的生活习性具体化、生动化。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能培养学生爱护野生动物,并引发他们学习科学、研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并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2.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常识,进而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长大献身科学的思想。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鲸鱼的照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有一种海洋里的动物,“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十分宽敞,它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猪那么重” 。这种庞大的动物就是鲸。谁能根据挂图和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把你看到的鲸用一句话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2.学生汇报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并说明资料来源。
3.《鲸》是一篇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有关鲸的知识,了解鲸的大小、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同时还要给课文分段。(板书:鲸。)
二、 初读课文,自主探究
1.引导学生读通、熟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鲸的哪些内容。
2.课文写到了鲸很大,为了把这个特点说清楚,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来说明,同学们在书中画出写鲸很大的有关数字,然后完成如下练习:
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最大的有( )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 )公斤。我国捕获一头( )公斤重的鲸,有( )来长,舌头就有( )头大肥猪重。( )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 )来长,( )公斤重,一天能长( )公斤到( )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3.学生齐读该段,重读所填数字,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文作铺垫,同时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知。)
三、 研读课文,了解有关鲸的特点
1.说一说。
学生认真读第二自然段,弄清这段主要写鲸的进化过程,画出写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的句子。让学生再读此段,把自己当做鲸,将这一段话转述给同学听。
例:我是鲸,在很远的古代,我的祖先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它们到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去生活。又经过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鲸,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变成了鱼的样子,生活在海里了。因为我的体型像鱼,很多人管我叫鲸鱼,其实我们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类。
2.议一议。
鲸可分为哪几个类型?请认真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到答案后,举手示意。(生自读课文。)
师:通过刚才读课文,你们能不能告诉我鲸分为哪几个种类呢?
生:鲸分为齿鲸和须鲸。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温顺的须鲸和凶猛的齿鲸吧。(出示须鲸和齿鲸的课件。)
师:认识了须鲸和齿鲸,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一自然段读一下。(生齐读。)
3.小结。
一类是有牙齿的鲸,一类是没有牙齿的鲸,那么它们在生活上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你知道鲸还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请同学来读课文的第四段。
4.诵读感兴趣的内容。
师:读完了课文,你对鲸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能不能读一下描述鲸的生活习性的句子?
生:我对鲸的呼吸这一方面最感兴趣。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生:我还可以把手掌当做一头鲸,给大家演示一下鲸的呼吸。鲸慢慢地浮上水面。“噗嗤”从鼻孔喷出的气形成了一股水柱。鲸吸足了气,又慢慢地潜入了水中。在水中待了一会,憋不住了,鲸又向海面浮去。
师:你的表演和介绍真精彩,让我们似乎亲眼见到了鲸呼吸的全过程,还听到了鲸呼吸的声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老师为大家带来的鲸呼吸的画面,看看与你的表演是否一样。(展示课件。)
师:下面谁能把这一段再来读一下呢?
师:谁还能再来说说呢?
生:我对鲸的吃食比较感兴趣。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同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屯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把这一自然段读一下。(生齐读。)
师:我们再来从视觉上感受一下鲸的大小吧。(出示课件。)
师:谁还能再来说说呢?
生:我对鲸的睡觉这一方面最感兴趣。鲸每天都要睡觉,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就立刻散开。
5.画一画。
找学生以同样的方法说说剩余部分,在讲鲸的吃食和呼吸时,可多指导学生朗读。
四、 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鲸这种动物也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你喜欢鲸吗?
生:喜欢。
师:可是,就是这样一种可爱的动物,在我们自然界正在慢慢减少。为什么呢?你知道吗?
生:环境污染和人类捕杀。
师: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搜集了有关这一方面的资料,谁愿意为大家读一下呢?(找同学展示资料。)
师:看到这种画面,你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人类太不应该了。
生:鲸鱼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生:我们应该让人类停止捕杀它们。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鲸属于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可是,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类贪婪地大肆捕杀,这种可爱的动物正日渐减少。所以,让我们共同呼吁: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已经告诉老师,你们很喜欢鲸鱼这个可爱的大朋友。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对鲸鱼的特点和它的一些生活习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我知道同学们肯定对鲸鱼还有很多的疑问,希望更深入地了解鲸鱼这个可爱的大朋友。你们可以在课下多查一些资料,然后和同学们相互交流,看谁说得最棒!
反思:
本课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实施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自主活动中,在积极思维中,达到自悟自得。
1.凸显鲜明形象,促进学生自悟。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学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事物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教学中,我便以理性认知为主,以感性体验为主,采用一些必要的中介手段凸显事物的形象,将抽象的语言文学转换成了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调动了他们情感的参与,使他们真切地领悟到鲸呼吸的特点。如演一演:以手掌为鲸,加上语言的描述,展示鲸呼吸的全过程,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形象,使学生获得了真切的体验。又如画一画:动手画一画鲸睡觉时的样子,变“话”为“画”,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又变“画”为“话”,从中体验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鲸睡觉的特征。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透彻,体验也更深刻。
2.落实自主阅读,促进学生自得。
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愈高。”阅读本是个性化的行为,而把学生捆起来齐步走的做法,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赋,也违背了小学生的“选择性”。教学中,我让学生享有充分的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的过程。如情感的自我选择:谁能告诉我你对鲸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能不能读一下描述鲸的生活习性的句子?练习的自我选择:自己画画鲸睡觉时的样子。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时空,还能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以展现和发展。这种自主选择正是学生自主意识、自主行为、自主能力的具体现。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清滨小学)
17.《分子热运动》教学反思 篇十七
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 基本观点:物体是由 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了解气态、液态、固态分子的模型。
3.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与分子热运动的联系。会利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现象。 课前准备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扩散现象
活动1:观察图16.1-
1、16.1-
2、16.1-3 所示的实验,你发现什么现象?由此推测分子具有什么特点? 填一填
研究表明,物质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______。
思考讨论:你见到的哪些现象可以支持“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这一观点,列举有关现象并加以说明。
(提示:1.扩散现象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填一填”:做无规则的运动 2.思考讨论:略) 活动2:阅读教材第125页的“想想议议”及16.1-4,思考:什么是热运动?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温度有什么关系?
(提示: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活动3:观察图16.1-5所示的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 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能说 明什么?
填一填
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思考1:观察图16.1-5所示的实验后,有同学认为铅块被吸住是因为两个铅块挤压时挤出空气后,有大气压作用而不掉下来的。对此,你是怎么认识的?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近代史论文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12-02
[教案二]第6课洋务运动06-21
定向运动教学反思06-20
启蒙运动教学反思06-22
小车运动的教学反思01-08
《地球的运动》课后教学反思07-25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反思10-16
高一物理《天体运动》教学反思11-10
动物的运动月教学反思11-16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反思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