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精选8篇)
1.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篇一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地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2602100229张维军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地位也越发突出。党的十六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十七届五中全会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出具体部署,党的十八大强调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而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为何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36.2%,对于前年有1.4%的增长,可以说我国城镇化发展是高速增加。高速增长意味着我们把其他国家几百年的历史浓缩到三十年里面。由此各种矛盾也在爆发,也带来许多问题。
主要问题有:
1.人口城镇化不彻底
目前,我国的城镇常住人口中包含了大量农民工。2012年,我国7.12亿城镇人口中包含约2.34亿在城镇居住6个月以上的农业户籍人口。除了农民工,我国城镇间流动人口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局数据推算,2012年我国城镇间流动人口总量达7300万,他们大多文化水平较高,有很多是大学毕业生。以上两个群体无法享受与本地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据统计,2012年,我国外出农民工在城镇缴纳养老、医疗保险的比例仅14.3%和16.9%。他们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也影响了内需的充分释放。
2.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能源消耗偏高,环境污染严重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威胁居民健康,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水资源短缺现象突出。目前中国有2/3城市供水不足,1/6严重缺水,其中也包含如天津、北京等特大城市。201 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是发达国家的3~4倍。2011年全国新增能源消费就高达2.3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意大利或墨西哥一年的消费量。农村土壤、地下水等污染等问题也十分突出,一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3.当前城市发展模式存在弊端
一些城市建设以西方发达国家现状作为参照系,要求我国城镇发展要与西方发达国家现状看齐,全然不顾这些国家在发展中所经历的辛酸历史。片面将“生态城市”、“花园城市”理解为表面建设,搞大广场、宽马路、大公园等各种景观工程,浪费资源:有的城市热衷新城建设和高档地产开发,忽视老城区和外来人口集聚区等中低收入人口集中居住区的改造;还有一些城市发展“嫌贫爱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户籍人口和富人的需求,不仅拉大了城乡差距,还抬高了农民进城落户门槛。
城市金融风险凸显。随着土地招拍挂政策的实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迅速扩张,为城市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但随着城市建设资金
1投入的增多,城市门槛在不断抬高,未能充分发挥出城市吸纳人口的作用。目前,各地为偿还债务,又必须不断扩大建设规模,提升土地价格,陷入了“以土地吸附资金,以资金提升土地价值,再以更大规模土地吸附资金”的怪圈。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已经超过10万亿,其主要用途是城市建设,主要还款来源是未来土地出让。将大量资金投到城市开发建设上,而不是搞实体经济,埋下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大。
二、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儿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这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长期以来,政府习惯于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分散到农村进行解决。在城市人口比重不高时,这种方式屡试不爽,但随着城镇人口比重的上升,我们必须在城市化解备类矛盾。同时,人口在城市集中,对社会矛盾有放大效应,加大了社会风险治理的难度。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另外,目前我国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35.3%,与统计上的52.57%存在着7.27个百分点的差距。这一差距主要是2.6亿农民工和7000多万城镇间流动人口在城市还没有享受到与当地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原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变成了“三元结构”,这加大了我国城镇化的难度。我国,的城镇化不仅要权衡城乡间矛盾,还要权衡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口间的利益关系。
2.要建设集约型城镇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土地使用集约程度不高。从1980年至201 1年,我国城镇土地面积增长了9.2倍,而常住人口只增长了3.5倍。国土资源部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是人口城镇化速度的1.85倍。而国际平均水平是1: 1.23。我国城市人均用地133平方米,已经超过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的规划高限。对照国际上的大都市,东京人均建设用地仅78平方米,香港才35平方米。香港人口密度是上海的2倍,而建设用地面积不到上海的1/10。另外,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工业用地太多,而城市人居或环境空间偏少,两者之比是1.5:1,而日本这一比例是6:1,法国巴黎大区是5:1。目前,我国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只有0.3—0.6,而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在1以上。2000-2010年全国人均工矿用地从1 28平方米提高到1 42平方米。所以要实现集约型城镇化,首先要在土地的集约使用上做文章。在产业分布上,可学学苏南模式或浙东模式,那里土地空间有限,但很会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来促进生产发展和城镇化。据统计,通过产业集群,可以节约土地30%,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0%,节约行政管理费用20%以上。
3.要丰富城镇化的“绿色”内涵
“绿色”和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四个标准:“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中的“低碳”,在内涵上有交叉,但中央把它们分开讲是有政策指引的。根据理解,“绿色”应侧重在环保,如环境优美和减少污染,而“低碳”侧重于在生产、生活方式上要节能。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城市。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世界80%的温室气体产自城市,全球最大的十个城市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比日本一国的排放量还多。
我国也面临这个问题。目前,城镇消耗了85%的能源和资源,同时,排放了
相同比例的废物和废气,流经城市的河道80%以上都受到严重污染。
对于“绿色”城镇化,除了环境优美这种生态上的“绿色”,其含义还要丰富得多。比如它还应包括交通绿色出行、建筑要绿色、甚至地面也要绿色等,比如要让雨水能渗透到地下,等等。
三、新型城镇化之路该怎么走
1.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随着城镇人口增多和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落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投资将继续增加,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有助于减轻政府负担。
(2)处理好城镇与农村的关系。城镇在创造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要显著优于农村,城镇对人口的吸引力要强于农村。一些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如果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同步发展农村,城市贫困人口增多将会带来“贫民窟”等城市病,同时也会出现农村的凋敝。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有13亿多人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靠“两条腿”走路。即使将来我国城镇化达到较高的水平,居住在农村的人口规模仍然会相当庞大,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3)处理好资源环境禀赋与城市承载能力的关系。水、能源等客观上影响着城镇吸纳人口的总量,但是城镇承载人口的能力并非一成不变。从世界城镇发展来看,城镇承载能力是一系列综合因素的函数,外部条件将影响着城镇承载能力。比如随着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水和能源的约束将趋于减弱。交通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得城市交通半径在扩大,人口承载能力也大幅提高。我国城镇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的瓶颈约束较大,必须坚持集约节约方针,提高能源资源集约利用程度,增强人口承载能力。
(4)处理好城市群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关系。国外城市群是由相互之间经济联系紧密的一系列相互独立的城市组成。在我国城市之间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缺少独立地位,一个高等级城市自身就可算作一个城市群。
2.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快的改革
(1)要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当前,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城市服务重心偏向于户籍城镇居民,对外来人口关注不够,从而带来安全感的缺失,使社会信任度和凝聚度下降,“二元人口”间的社会矛盾逐渐显化,依靠非均等公共服务压低成本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难以持续。
(2)要加快用地制度改革步伐。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土地管理制度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必须有新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
(3)要完善城镇化发展资金保障。推进城镇化发展既需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更需要充分发挥各类民间资本的主体作用。健全财税管理体制。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要设立城镇化专项转移支付,用于承担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中央政府承担跨省转移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省级政府要承担省内跨地区转移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地方税收稳定增长机制。开征房产税,推进房产税试点。深化资源税,推进营改增试点。
(4)要推进行政区划管理改革。通过区划管理改革,促进不同层级间城市的平等竞争,重新调动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活力,赋予地方更大发展自主权,充分释放发展潜能。
2.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篇二
一、建设背景上的二重性
第一个双重性为中国城镇化背景的双重性。一般认为, “双重转型”背景是我国城镇化重要的典型特征之一。首先, 工业化的结构转型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第一重背景。其次, 经济体制转型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第二重背景。文尚卿认为, 我国较早的城镇化是建立在农业支持工业即实行工农业“剪刀差”为工业化提供积累。其次, 中国城镇化30年的时间里, 以双重经济转型为背景, 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紧密相联;在这段时间中, 一般以经济建设作为核心驱动力, 我国城镇化快速经历了农业人口大国向工业国的产业转型, 而且面临经济模式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过程。在这种转型过程中, 我国的城镇化不仅与工业化相关, 而且同市场化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联;这样背景下的互补表现为以农促工, 以乡促城, 即为不仅要促进工业化的快速增幅, 同时还要实现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但是我们同时认为, 工业化与市场化作为我国城镇化背景的二重性, 仅仅说明了事情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背景的多种情形下的某种情形, 实际上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宏大历史背景不仅仅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如果仅仅看到了中国城镇化的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背景, 依然把视野停留在工业时代的界限内, 还包括了全球化与现代性二大背景。全球化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 外商及民间资本在市场性投资及对外贸易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带动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快人口流转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中国应对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对策和方略因为城镇化的迅猛发展而被赋予新的任务与要求。中国城镇化率年增长1%, 即就意味着将有1300万左右或更多的农民离开乡村, 进入城市和城镇或者间接形成或扩大的新型城镇。这将一个叹为观止的社会变迁图景。通过这种变迁随之产生巨大的消费及投资需求刺激着我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等促成一个现代化的新格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甚至将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科技革命相提并论, 认为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值得重视的两股潮流。在把握城镇化与全球化的战略关系时, 除了研究人口向城镇或城市转移以外, 还要研究中国的最初形成城镇化的诸多城市群, 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辽中南等成熟城市群在全球化中所处的位置及相应的关系。现代性作为现代化的载体, 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 承载着“国富民强”的意识形态。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被看作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性规定和现代性的主题内涵。申平华认为, 中国的国情赋予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城镇化”规定方向, 我国应该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开辟一条不同于“西式”的现代化道路。走出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轴心的现代性误区, 坚定地走以中国特色城镇化为轴心的内生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以, 中国特色城镇化所面临的宏大历史背景具有二元的双重性。
二、发展方向上的二重性
在中国特色城镇化推进的层次上或者在历史基础上分析, 中国特色城镇化表现出了东部和西部的双重城镇化方向。这种双重性暨表达了中国特色城镇化推进的历史特点, 也同时呈现出来不同区域的特征。这个特点分别是以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发展, 以及中国中西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双重发展方向。一般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方向的表现是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单一过程, 而我国一方面与其他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大致相同, 即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异地转移, 但也有农村地区的就地转移, 实现农村的城镇化。文尚卿认为, 二元结构下, 我国城镇化是通过“在城市地区发展城市群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和在农村地区发展县城和小城镇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双重城镇化”道路。东部地区可以采取以发展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为特征的城市化策略, 实行组团式的城市结构, 通过大都市的辐射能力, 直接把周边的小城镇纳入块状的城市圈内, 使得城镇化快速向周边地区扩散。中西部地区, 可以通过据点式城镇化, 以中西部农村地区以据点的形式形成中小型规模的城镇。实际上使用双重性来表达中国特色城镇化在区域上的特色或者表达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历史格局是有欠缺的, 因为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过程也是解构的过程, 在城乡之间, 在城市内部、在乡村之中, 从来都是一种结构化的状态,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方向也同时内涵了一种网络化的二重性特征。
三、动力机制上的二重性
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上, 也在一定城镇化上出现出来了某种二重性。政府拉动和市场拉动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动力机制。一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通过指向性政策安排、大规模工业化项目安排和相应指令性制度安排直接干涉性的推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 通过市场化和国际化引进外资并鼓励民间资本, 催生有效的投资主体及建设参与, 从而巩固并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在检视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上不能仅仅把眼光落在实践的层面, 实际上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也有现象背后的属性, 这个属性同样具有双重性, 这个双重性就是实践拉动和逻辑拉动,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自然有其内在逻辑, 这种自生的逻辑力量作为一种历史实在对中国城镇化的启动和前行起着重大的作用。
四、建设主体上的双重性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建设主体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双重性, 由农村闲置、富余的劳动力构成的庞大的城镇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群体有着和城市居民身份的市民及产业工人群体等一样的主体地位, 也发挥着一样的主体作用, 共同构成了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两支中坚力量。在城镇的发展建设中, 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交融共生, 密不可分。尤其是农民工群体, 亿万农民工成为了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和过度中的重要补充, 为城镇化、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说, 我们生活的社会彻底变了样子, 这个变化就是农民工群体的形成和农民工的现代性嵌入。当然是现代性席卷了农民工, 还是农民工内嵌在现代性的进程中, 还是二者兼而有之, 倒都不重要。农民进入现代性建构过程, 中国社会结构就发生了彻底变化, 这是一种大流动卷起的大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社会大流动不仅体现在中国城乡之间的, 尤其是乡向城的单向流动, 而且社会阶层之间的松动与流动是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重大实践性事件, 这个事件到目前还没有结束, 也可能永远不能结束。所以, 农民的大流动所带起的社会大变迁, 农民工推动的工业化所带动的城镇化, 成为中国社会重大变迁和社会转型的生动的宏大画卷。
五、发展模式上的双重性
与双重驱动机制相伴随的是中国城镇化的双重发展模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中国城镇化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变迁模式:由上到下的城镇化, 以及自下而上的城镇化。由上到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即是政府运用计划性手段依照城市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进行若干城镇的建设并安排落实城镇建设所需投资的一种行政指令性的变迁模式。这种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建立了我国完善的独立工业体系, 奠定了中国城镇化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则由民间力量、市场力量的自发性诱导形成诱致性机制的变迁模式。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体制以市场化为导向逐步深入改革, 除了传统的计划性、指向性的模式之外, 内生性、诱致性的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新型城镇化。这一代表农村城镇化的典型模式即温州模式、义乌模式及苏南模式。在人口向城镇流转的过程中, 人口迁移受到中国特色户籍制度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避免了城镇化的“大城市病”和“拉美化”现象。
六、发展目标上的双重性
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注重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在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 产业发展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提供了重要支撑与前提保障, 要非常注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转型;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投入与建设, 为转移人口提供较为完善社会服务供给体系;加强历史文物的保护, 注重生态, 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增进文化功能, 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促进中国特色城镇化过程中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不仅实现中国城镇化数量上的增幅, 同时还要实现中国城镇化质量上的提高。
中国特色城镇化所表现出的双重性仅是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所体现的诸多特性之一, 与其用双重性还不如用多重性来表达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特征, 这种双重性更多地与传统城镇化模式连接在一起,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新型城镇化模式以超越双重性而建构多重性为特征的。
参考文献
[1]易善策.“双重转型”背景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2]文尚卿.浅析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及实现路径[J].消费导刊, 2010, (5) .
[3]辜胜阻.解读十七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辜胜阻[EB/OL].http://www.sina.com.cn中国经济时报, 2007-11-15.
3.探索内陆丘区特色城镇化道路 篇三
四川省南充市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如何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符合区域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努力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是当前需要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与传统城镇化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新型城镇化是更重质量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重速度、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将工作重心、考核内容都集中到城镇建设上,强调中心城市建设,注重城镇化的推进速度,关心城镇面积的空间拓展。新型城镇化则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城市由片面追求空间扩张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见物不见人、兴城不兴业,重土地硬化、讲规模拓展,较少关注作为城镇化真正对象的“人”。新型城镇化把以人为本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都立足于以人为核心,强调通过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借助市场手段和政府调控,实现全面发展、社会和谐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传统的城镇化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特征,忽略了城镇承载基础、要素支撑和制度供给,使城镇发展不可持续。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内涵式发展”,注重遵循城镇自身发展规律,突出实现城镇“内涵式增长”。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实行城市偏向政策,将社会财力、生产要素更多地集中到城市,形成了对农村的吸附效应和资源的单向配给。新型城镇化则强调城乡一体发展,城市农村统筹发展,注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优先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过多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使有限的自然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日渐削弱,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源短缺等环境问题和交通拥堵、产业雷同、供需失衡等城市问题。新型城镇化则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城镇发展,特别注重人与生态和谐共生,通过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
——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传统的城镇化局限于城镇领域,城镇建设与工业发展、产业培育、农业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文化建设等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系统的推进策略。新型城镇化则更注重顶层设计和协调发展,要求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形成“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快南充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基础
南充作为西部内陆欠发达地区,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四化”联动发展,不仅是南充实现跨越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率先突破的必然选择。从发展背景、现实基础、资源条件等多方面分析,加快南充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良好的外部机遇和基础条件。
——具备良好的政策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央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并从土地、户籍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力求从体制机制上构建起全新的政策框架,激活新型城镇化发展活力。中央专门召开新型城镇化工作会,出台了具体政策措施。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多次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作,安排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设计研究配套的政策措施。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四川省委、省政府也把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作为推进四川“两个跨越”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出台配套政策文件。这为加快南充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具有坚实的人口支撑。截至2012年,南充市城镇化率为39.3%。按照“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全国城镇化率达到60%水平测算,南充市尚有22.4%的指标空间,这意味着到2017年将有近2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据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测算,在西部地区向外转移的流动人口中,有25%左右的人口将在域外入户,有45%的人口将返乡进城。以2012年底南充外出人口180万左右估算,全市则有80万左右本地外出人口将进城镇入户。加上本地进城镇人口和外地流入城镇人口,加快南充新型城镇化发展,具备坚实的人口基础。
——具有适宜的空间条件。南充位于盆周山地与川中平原过渡地带,地貌以浅丘低山为主。主城区位于嘉陵江中游冲击平原地带,拓展成本较低,建城基础优越;已建县城大多位于嘉陵江流域沿岸和山麓盆地之间,建设条件良好;全市规划发展的重点镇位置较为合理,用地条件相对优越。从城镇空间密度看,截至2012年,全市每百平方公里城镇密度仅为1.94,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同成都、绵阳等四川省内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比,差距明显,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具有充裕的资源禀赋。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且必须有坚实的资源承载。从现实条件看,南充市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宜人,嘉陵江自北而南纵贯全境,另有流域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30余条,水资源总量达300亿方,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761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条件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38.6%,几条主要河流保持在二级水质标准,水体清洁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空气质量天数常年在260天以上。主要工业企业均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生态基础坚实。
——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作为国家成渝经济区规划发展的除成都、重庆外的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南充是川东北区域交通、通信枢纽和商贸、物流、金融、科教中心,是四川地级城市中先期跨入“双百”的特大城市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主城区为中心、中小县城为纽带、重点城镇为基点的城镇体系,建成了以石油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为主的产业体系,探索了产城互动、城乡统筹的发展路径,建立了协调发展、科学有效的推进机制。
加快南充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南充近年来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同四川全省发展差距在缩小,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和现实困难。
——产业支撑作用依然不足。全市工业集中区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入驻上市公司达到了48家、大型央企8家、世界500强企业12家、中国500强企业23家, 成为四川省首批跨入千亿GDP的市州城市。但产业支撑能力不足,从产业贡献看,南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4.47%,而城市化率较高的成都则为9.59%,较弱的财力影响了政府投入对新型城镇化的引导拉动能力。
——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从2012年统计数据看,县城建成区面积共90.39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6个县城常住人口92万,为中心城区人口的90.32%。虽然顺庆、阆中城镇化率已分别达71%和50%,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但嘉陵、仪陇、营山、西充分别为35%、32%、29%、28%,蓬安仅为19%,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城镇功能综合承载水平较弱。城镇建设用地方面,以主城区为例,据《四川省南充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2010年到2020年,南充建设用地规划总量为80平方公里,而到2012年底,主城区建成面积就使用了40.9平方公里,余下8年仅有40平方公里的用地空间。而根据《南充市第七次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主城区将扩张到150平方公里,需新增50平方公里。在目前土地管控从紧的政策背景下,新增建设用地难度极大。在水资源方面,按2017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300万、人均日用水量0.35立方米的标准,城镇日用水总量将达到105万立方米、污水排放达到84万立方米,现有城市供水能力和污水处理差距较大。
——人的城镇化有待提升。从城镇新增人口结构看, 2012年全市新增城镇人口15.78万,其中主城区新增占比达70%以上,大部分是从“县城”到“市区”,属于城市间流动,其余为农民工进城打工者,但处于“半城市化”状态。进入县城人口占比不足30%,主要来源为返乡农民工,因为进入县城成本相对较低,城市功能相对完善,是农民进城的首选之地,但县城重在规模扩张,城市新区配套设施不健全,城市生活功能仍然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群众生活由此产生诸多不便。至于农民进入场镇生活,我市90%以上的建制镇因其功能极不完善,不符合新一代农民对城市生活的期待,稍有能力的农民都是选择进“城”而不入“镇”。
加快南充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工作原则、“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工作方向和推进“人的城镇化”的工作重点,南充新型城镇化发展应采取科学的发展策略,更加注重增强城乡均衡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利用,更加注重城镇综合实力提升,更加注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探索形成内陆丘陵欠发达地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应坚持四项原则。一是精明推进原则。基于“精明增长”和紧凑型城市发展理念,注重立足资源基础,体现发展效益,引导城镇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提升转变,实现城市空间的良性重构与发展转型。二是科学有序原则。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核心,注重城镇功能提升、环境保护、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健康发展新格局。三是城乡一体原则。改变就城镇论城镇、就农村而农村的传统做法,推动城市和农村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保体系构建。四是特色个性原则。根据各县市区不同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保持城市近郊、农村区域、山林地带、江河沿边风格,在产业发展上确立多元化的推进策略,注重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个性鲜明、地标突出的城镇形态体系。
——应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在推进过程中,注重发挥工业化的引领作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实现“三化”有机融合,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城镇化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二是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树立集群发展理念,规划体系,合理界定各类城镇功能定位,着力提高各层级城镇关联度和互补性,实现城镇协同发展。三是处理好科学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关系。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实现多规叠合,促进协调发展。强化规划的约束力和科学性,坚持质量优先,安全第一。提高城镇管理的法制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四是处理好外延扩展、内涵拓展、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镇规划建设,根据资源条件、功能定位、环境容量,合理界定城镇规模。注重城镇发展内在质量,不断提升城镇便捷性和宜居度。
——应遵循四条路径。一是坚持产城一体,走产业兴城之路。顺应发展趋势,加快新型产业形态培育,优先发展城镇产业,促进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带动城市实力增长,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加快“9+3”产业园区建设,努力把园区建成城市拓展的新空间,空间展开的新组团。二是坚持功能配套,走立城优城之路。从提高城市宜居性入手,突出抓好市政设施、道路交通和公共设施建设,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增强城市吸纳能力。中心城市要把完善城市功能作为重要任务,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水平。重点城镇要把安居宜居作为首要任务,完善城镇供水、供气、商贸、就医、通讯、入学、供电、道路、绿化等基础功能,满足城镇居民基本需求。三是坚持点轴带动,走集群发展之路。科学规划城镇群规模和布局,以江河岸线、高速公路为纽带,加快培育特大城市极核,优先建设南部、营山为大城市,形成“一主两副(南充主城区;南部、营山副中心)、双轴三圈(212、318城镇轴;南西、阆南、营蓬城镇圈)、六核多点(六县多镇)”的扇状城镇形态。四是坚持城乡统筹,走协同共进之路。摒弃城乡分割的治理传统,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更加注重农村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巩固后方。加强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推动公共政策城乡共同覆盖,要素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共享。
加快南充新型城镇化的着力重点
新型城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较长发展过程。现阶段着力重点在于把新型城镇化理念、要求、标准与南充个性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是规划优先,构建科学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建立城乡规划体系,完善总体规划,科学编制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实现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新村规划等规划层次在全市范围内全覆盖,科学规划城镇群规模和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
二是提升品质,推动新型城镇化内涵式增长。在不断拓展城区空间,拉大城市骨架的同时,加快推动产业布局与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注重产业形态与空间形态互融,以绿色、循环、生态、创新型经济为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四化”协调发展。力争空间外拓与旧城改造共进,在新区建设中妥善安置征地农民,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切实解决“城中村”问题,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城市发展细节中。加强重点镇建设,支持县、市规划县域副中心,培育发展小城市。支持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综合体,帮助农民尽快享受到城市生活。
三是填充产业,强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基础。坚持两化互动,大力发展油气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推动汽车汽配、丝绸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和企业升级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引导传统优势企业整合更新,支持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特色旅游等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持续提高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
四是培育特色,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基因。深度挖掘红色文化、丝绸文化、三国文化,通过山水、田园、广场、市区道路、标志建筑的特色营造城镇群的风貌特色,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城镇。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突出比较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城镇与产业品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走个性化城镇发展之路。坚持特色文化与特有景观有机融合,把以嘉陵江为代表的山水景色与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有效整合,确立和展现个性化的景观文化,打造嘉陵江生态展示区和生态经济产业带,形成独具南充文化魅力和生命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五是强化统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一区八镇九村”改革试点,把握人口、土地等资源要素现状,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交换,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基础配套城乡共享,推动供电、供气、供水、通讯、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向重点城镇延伸。积极稳妥推进撤县设区、撤县改市、撤乡设镇和合村并组,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启动“幸福美丽乡村”建设,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加强道路、供气、供水、排水、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不愿进城或不能进城的农民就地城镇化。
六是深化改革,充分释放城镇内生活力。逐步实行按实际居住地进行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加快农村各类资产权益确权、颁证进度,完善市场化流转制度安排,重视农业转移人口在医疗、养老、失业、子女教育、经济适用住房等方面的需要,着力解决户籍、土地、社保等因素制约带来的城镇化高成本问题,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门槛。出台土地调整和互换政策,健全土地市场交易流转机制,形成农村农用地、宅基地和集体用地土地征收公共利益、合理补偿和正当程序基本机制。强化多元投入,探索担保公司、风险补偿基金、土地经营权、资产流转等办法,通过提供特许经营权和实行招标承包等方式,吸收外资和民资参与新型城镇化进程。
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篇四
——对张家界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张丕达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抓手,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扩大内需、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引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张家界作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国内重点旅游地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如何紧密结合市情,充分利用辖区内世界“绝版”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走出一条具有旅游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本文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旅游特色 张家界市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张家界市紧紧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精品目标,抢抓国家西部开发、扶贫攻坚和湖南省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历史机遇,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了较好成效。“十一五”以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40.1%,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镇化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在城镇化推进中,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一)旅游促进了城镇经济实力的迅速攀升。2010年,全市GDP 为241亿元,为1989年建市之初的24倍(1989年为10.65亿元),旅游总收入从1989年的2491万元增加至2010年的125.3亿元,增长约500倍,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由1989年的3.3%上升到2010年的51.9%。同时,旅游业成为全市最大的财源,全市财政收入由1989年的7001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5亿元,其中旅游业占财政总收入56%。另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投资、销售、金融、保险、邮电等各行各业的发展。
(二)旅游促进了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1989年至2010年,张家界市的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第二产业产值呈波动变化,只有第三产业产值逐年增加,1993年,第三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随后逐年升高。2002年,第二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全市的产业结构由此变为“三、二、一”的结构。2010年,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为12.9:24.8:62.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越大,越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张家界第三产业中,旅游业产值所占比重最大。旅游业发展成为加快张家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三)旅游促进了城镇基础设施的突飞猛进。“十一五”,中心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43.7亿元,建成城市道路109公里、绿地274公顷,扩大建成区面积6.31平方公里。完成荷花机场扩建一期工程和石怀铁路电气化改造,建成新火车站,新增等级公路1472公里,实现市到区县一小时通勤,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00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油路目标;发电装机接近百万千瓦,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农村电网改造面和沼气普及率分别达到59%和26%;中心城市和县城实现3G网络覆盖和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建成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农村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全面完成111个村建设扶贫和第一轮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任务,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97万人。
二、正视不足
张家界城镇化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客观地看,由于建市晚,起点低,底子薄,城镇化建设总体推进不快,发展不平衡,与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排名靠后,比全省低4.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6.5个百分点。同时,城镇人口比重虽然提升,但城镇居民的素质、生活质量、消费行为、思想观念、管理方法难以跟进,城镇化的质量比较低。城镇居民收入不高,就业平台不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不够,造成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影响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基础条件较差。市域内中心镇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每100平方公里地域上只有0.36个建制镇,人口规模大于4万的乡镇仅有4个,且分布较散,不利于形成城镇群,发挥集聚辐射效应,实现互动发展。受地形地貌条件影响,大多数城镇拓展空间不大,发展用地较为有限,影响城镇扩容提质。
(三)产业功能体系单一。旅游业作为城镇经济的支柱产业,与经济发展未能形成良性互动。传统旅游产业发展的六要素中,购物、娱乐发展相对滞后。与传统六要素息息相关的信息传输、金融保险、公共租赁等新生产业不够发达。城镇产业结构趋同,城镇之间没有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特征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机制,难以满足大旅游发展需求。
(四)旅游资源利用不足。张家界市旅游资源丰富,空间分布广泛,但利用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目前,旅游业发展仅局限于在核心景区、城区及周边地区,和市域内其他区域旅游资源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足,旅游产品结构欠优、附加值不高,旅游仍处于观光型初级旅游模式。
(五)管理体制机制不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二元结构明显,“重城轻乡”现象普遍存在,规划引领作用不强,村镇规划编制滞后、管理薄弱甚至缺位,造成村镇无序建设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低下。城镇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就 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以上问题的存在,说明张家界推进新型城镇化任务艰巨,直接影响张家界经济结构调整、世界旅游精品的建设和富民强市目标的实现,必须认真对待,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对策思考
张家界市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战略部署,以建设世界旅游精品为总目标,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人文特色,坚持规划引导、旅游带动、基础先行、城乡统筹,走具有旅游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旅游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份“张家界模式”。
(一)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城镇体系
规划是城镇建设发展的龙头,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以规划为指导,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环境保护和城镇建设的引导调控作用。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充分依托张家界自然山水和人文条件,科学规划建设城镇,做好“山、水、城、景、人”文章,使城镇建设用地保山护水、道路规划通山保水、建筑布局显山露水、景观设计借山顺水、空间组织依山亲水、绿化建设绿山青水,大力打造城镇风貌特色,塑造山水相融、个性张扬、民俗风情浓郁、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城市鲜明形象,提升城镇综合 竞争力。二是严格规划管理。按照“本土化、生态化、精品化”原则,加强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强化“坡屋顶、小青瓦,木构架、七字挑,吊脚楼、马头墙,灰白墙、花格窗”等本土民族特色建筑元素符号使用,对建筑形态、风格、色彩等设计严格审查,营造富有本土地方特色和湘西建筑地域性特征的城镇建筑景观,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三是完善城镇体系。围绕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按照培育中心城市、完善城镇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协调城乡发展的思路,实施“中心极化、组群互动、梯度推进、城乡协调”的城镇化战略,强力推动中心城市建设,积极稳妥加速推进县城及小城镇建设,拉开框架,完善功能,聚集要素,增强辐射,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为骨干,重点中心镇和建制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四是优化城镇布局。优化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以澧水河为纽带,适当调整城镇行政区划,大力发展澧水河谷城镇群,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放宽视野,跳出张家界的地域界线,整合周边旅游资源,与常德、吉首、铜仁等临近旅游地区实行资源互补、客源互换、经济互促,加快形成以张家界为核心的武陵山区旅游城镇群。五是培育特色小镇。特色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围绕文化、旅游、资源、工业等支柱产业,强化乡镇职能分工,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乡镇发展格局。规划建设一批资源文化独特的民族乡、民族镇,加大开 发和保护,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型、体验型、原生态文化村寨型乡村旅游,广泛吸纳村民就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突出旅游带动,壮大城镇实力
张家界因旅游而建市,荣获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首批5A级景区等多项桂冠。应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做大做强、做优做特旅游产业。据有关部门统计,旅游业是关联性、带动性极强的产业,与旅游相关的产业、行业和部门超过110个,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产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同时,旅游业的渗透力较强,与一产结合形成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等,与二产结合形成生产线旅游、产品旅游等,与其他三产结合形成文化旅游、康体旅游,不断催生复合型的新型业态,实现产业层次的优化升级。张家界应围绕旅游业做好文章,把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主要途经,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改造优化传统农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以大张家界国际旅游示范区为定位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加快旅游产业转型提质。围绕完善旅游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大力发展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业、旅游运输业、餐饮美食、休闲娱乐、商务会展等旅游产业,推进提质升级。加快开发休闲、度假、商务、红色、文化、探险、生态、乡村等旅游产品,加速产品转型。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和模式转变,注重客源结构的改善和综合效益的提高,重点开拓境外市场,促进高端消费。整合市域旅游资源,以永定、武陵源为旅游“双核”,联动主要城镇,形成市域内多个旅游景观单元,实现市域内旅游一体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速发展新型旅游工业。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促进新型城镇化。按照“资源与产品对接,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成集群发展”的思路,走具有旅游地区特色的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有一定技术水平的新型工业发展之路。结合本地资源和民族文化,建设旅游商品、旅游特色纪念品研发中心、土特产综合园区,发展壮大绿色清洁能源、绿色生物医药、绿色旅游食品、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形成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塑造国内著名旅游工业品牌。三是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着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咨询、研发创新、创意设计、商贸餐饮、旅游地产、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集约发展农产品市场,规划建设一批旅游型特色小镇、生态休闲农庄、农业观光园。推进旅游业与文化融合,不断培育“张家界〃魅力湘 西”、“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等顶级旅游文化产品,加快桑植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把张家界打造成为湖湘文化的对外窗口,抢占全国文化旅游的制高点。
(三)坚持基础先行,完善城镇功能
城镇基础设施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承载平台,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旅游赖以生存的发展基础。围绕强基转型,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配套完善要求,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强项目开发、储备,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建设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特别是立体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环保、公共安全、信息网络等项目,构建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完善城镇交通功能。城镇集散人流物流,交通引导人流物流。交通状况的改变,对加速城镇发展至关重要。围绕建设武陵山区旅游交通枢纽的总体战略,坚持以旅游集散、商贸物流服务为重点,与城市空间结构及布局形态相协调,构筑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能力充分、运行高效、服务优质,与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及城市交通有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增强城镇旅游通达能力。三是增强城镇旅游功能。提高城镇旅游接待能力,积极发展高星级饭店,始终保持旅游饭店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挖掘本土特色餐饮,培育民族特色餐饮名品名店。增强城镇休闲度假能力,加快群艺馆、影剧院、音乐厅、体育公园等各类文体设施建 设,配套完善宾馆酒店的休闲娱乐设施。增强城镇商务购物能力,建设城镇旅游商务区以及综合性旅游购物中心和购物街。四是提升城镇国际化水平。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推进城镇设施标准国际化,高标准建设航空口岸和国际机场,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步伐,引进高档旅游设施和高尔夫等高端休闲度假旅游项目。推进城镇服务国际化,建立便捷的出入境程序和完善的旅游自动化信息系统,导入国际旅游管理标准,推进旅游服务和管理与国际接轨。推进城镇环境国际化,加快推广实用外语,制作面向国际游客的旅游宣传品,扩大城镇国际影响。
(四)突出以人为本,促进城乡统筹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走城乡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道路,既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坚持用城乡统筹理念指导城镇工作,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加快完善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统筹城乡规划、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促进城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富民强市的全局性问题。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城市发展和旅游市场需要为引领,突出发展城市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和品牌农 业,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构建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骨干企业为龙头、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实施建设教育强市战略,形成与全市跨越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格局;大力实施科技强市战略,全面推进产学研结合,培育壮大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力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医药卫生保障水平。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加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积极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全力打造“两型”社会,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五)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城镇活力
张家界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加快旅游提质升级、打造世界旅游精品和国际旅游目的地提供了重要机遇。要以此为动力,积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科学提升城镇发展思路,加快构建促进更大更快更好城镇发展的模式和体制机制,全面激发城镇发展动力和活力。一是创新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树立“魅力品质、绿色低碳、和谐共生、宜居宜游”的规划理念,突出城镇特点,注重政策配 套,不断提升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等的衔接,实现多规合一、无缝对接、相互协调。进一步理顺城乡规划管理职能,提升县级规划管理机构,落实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建立城乡一体、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体制。二是创新建设投融资体制。当前城镇建设的最大瓶颈是资金紧缺,没有政府投入无法启动,仅有政府投入难以持续,必须探索建立城镇资源资本化、城镇建设市场化、城镇投入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融资投资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参与城镇建设、经营和管理。争取外部政策支持,建立大张家界国际旅游示范区建设基金。三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整合城市管理职能,细化镇街、社区的职权、职责,进一步突出社区在城镇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建立“市区联动、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整合资源、提升效能”的城镇管理体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取消土地城乡性质不同所带来的利益分配差别,鼓励依法有偿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推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政策措施,为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破除 体制机制障碍。(作者系张家界市规划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级工程师)
参考文献: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篇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依据这个表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一是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我们推进事业发展、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的关键,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奋力开拓的。党的领导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政治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二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及制度问题。“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抓住了这个中心,就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性的保证;另一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苏东剧变的沉痛教训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表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壮大的动力。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能够发展社会主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国家所走的道路,首先是社会制度问题,也就是坚持哪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包括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方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在文化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以它为依托,促进中国的发展,同时又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三是发展方向。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线。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我们党通过长期探索,对发展内涵的认识不断拓宽和深化,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三个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更加深化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一个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篇六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
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 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 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从十八大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城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 地位。
一、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
大战略、大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创 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将抑制国民 经济的良性循环,只有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而城
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都是农村、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手段,相互 依托,相互促进。所以说推进城镇化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 抓手,也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之策。
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 21 世 纪后的十多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同时,过去多年的城镇化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
过往的城镇化不少地方走的是“规模扩张式”的道路。
城镇化过程,往往伴随的是投资扩张的热潮,借城镇化之名,以土地为重要抓手,大肆建房、人为造城,城镇化沦为部分 地方政府获取土地财政的手段。
这种不以人为本,不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城镇化,导致城镇化过程中出现许多尖锐的矛盾。
基于过去多年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推进城
镇化,我们必须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应采取的战略
(一)以人为本发展战略
加快促进“空间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变。城
镇化的主体是农民,城镇化中最根本的是“人”的要素,而 不能只片面关注“物”的要素。
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善待农民:一是农村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中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不搞强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周转指 标使用所获得的收益应全部返还“三农”,这也是产权在法 理上的要求。二是对已进城的农民,要让他们在就业择业、劳动报酬、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租购和公 共服务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总之,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城镇化的成果
是否惠及农民、农民是否安居乐业作为城镇化成功与否的评判
标准。城镇化进程如果不能解决农民问题,这个“城镇化” 就是一个伪命题。
(二)多元化发展战略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两个并行不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行不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 轮驱动并行不悖的多元化战略。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区 域间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禀赋各异,不能照搬别国模式,也不 能采取整齐化一的城镇化模式,必须走中国特色多元化发展 道路。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绝不能放松对农村的建设和发
展。尽管我们的城市化不断地推进,但是农民的数量仍然是 巨大的。2030 年前后,中国总人口将达到 15 亿左右的高峰,届时即便城镇化率达到了 70%,生活在农村的人口仍有 5.亿
之巨。保障生活在农村的这部分人共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现代化的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由此可见,城镇化 可以解决部分“三农”问题,但真正的农业、农村、农民问 题仍不能放松。因此,一定要坚持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三)产业支撑战略
推进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城镇化与工业化,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城镇化要有
产业支撑,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防止城镇“空心化”; 同时产业发展也需要城镇化提供平台,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 依托,才能防止“孤岛化”。所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强化“两 化”互动、产城融合的理念,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推进城镇化,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
7.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篇七
关键词:河北特色城镇化,背景,思路,目标,建议
0 引言
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健康发展,河北省城镇化由“重速度轻质量”向“质量与速度并重”的阶段转变。在此新阶段,如何应对当前经济危机、如何将“三年大变样”向纵深推进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都使河北省的城镇化面临许多新要求、新内容、新形式和新挑战,这些新特点迫使我省要加快城镇化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新的思路来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即走河北特色城镇化道路。
“河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指既符合河北省情与长远发展目标,又满足城镇化一般规律和顺应当前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的城镇化模式。河北省城镇化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从国家层面看,环渤海城市群将是继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后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由于形成增长极对城镇有着特定要求,因而落实该战略需要河北的城镇化道路有特色,以特色来推动第三极的更好更快发展;从地理位置看,河北内环京津,其中北京是首都,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这两个城市的发展动向对河北的影响不同于其他一般城市的影响;从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河北是全国唯一的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从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来看,河北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多年都位列全国后十位,城镇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完成国家节能减排任务的影响非常突出。
1 走河北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背景
1.1 世界城市化的主要趋势
1.1.1 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传统城市化在增长理论的指导下,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形成了市民与自然环境相互对立的局面,如传统城市化的发源地-欧洲的许多大城市每年都会下称之为“空中死神”的酸雨,城市已成为高速经济增长产生的“环境公害”的牺牲品。当前世界城市化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进行,重视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努力形成市民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局面。[1]
1.1.2 追求目标是生活更美好
传统城市化追求人口加速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当前世界城市化强调城市“宜居性”,如在2008年世界“最宜居城市”的排行榜中,伦敦、纽约、东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在排行榜10名以后,这反映出当前世界城市化已从速度和规模的追求,转变为注重城市发展质量和提升竞争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成为城市追求的新目标。
1.1.3 发展路径是非线性
传统城市化走的是线性发展道路,通过“摊大饼”的扩张方式,由市中心向效区的逐渐发展过渡。当前世界城市化在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走的是非线性发展道路,城市化与郊区化并存。
1.1.4 城市间的关系是追求共赢
传统城市化中的城市之间关系比较疏远和充满恶性竞争,当前世界城市化则强调协调城市之间,通过发展城市群来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1.1.5 重点产业向服务业转变
传统城市化强调城市中工业的大发展,服务业更多的是为工业“服务”的产业,当前世界城市化则将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并重,有些城市甚至是“工业”为“服务业”提供服务。
1.2 传统城镇化对河北建设沿海强省的制约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河北省提出“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而团结奋斗”的宏伟目标。传统城镇化对这一奋斗目标有较强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 资源粗放利用对建设沿海强省的制约
城市化的过程,是农村分散的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城市的数量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2],这一过程都要以资源的利用为前提。以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来看河北省资源的粗放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河北省全省城镇人均占地达171.88平方米,远远超出国家规定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为80~120平方米的标准。在国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拟定的河北省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867.1万亩,到2007年已达到2672.8万亩,新的规划期内只有194.3万亩,年均不到15万亩,而近几年实际新增建设用地年均约25万亩。因此,土地粗放利用导致城镇化发展中的土地供需缺口非常大。
1.2.2 城乡失衡发展对建设沿海强省的制约
城镇化的本意是打破城乡之间行政壁垒和城乡分割,发挥中心城市对农村的拉动作用。但在实践中,河北省城乡分割经济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发展仍未进入良性互动轨道。到2008年,河北省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超过8 600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另外,城乡失衡发展还表现在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
1.2.3 城镇化质量较低对建设沿海强省的制约
在21世纪开始的全球化竞争时代中,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更加直接、全面、激烈和复杂,城市作为一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城市的发展质量正日益成为体现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河北省的城镇化质量不高,在对289个城市、374个县级市进行统计分析的“2009中国城市分十一类优势排行榜”中,河北省城市排名靠前的相对较少,仅有“秦皇岛”入选“十佳宜游城市”、保定入选“城市十佳诚信政府”、迁安和任丘进入县级市综合竞争力前30名,而在创新、国际化、投资环境、宜居等城市排行榜均排名靠后,从而使得河北省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位居第13位,在沿海省份中排名倒数第3。
3 走河北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路和目标
3.1 思路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升对特色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发展机制,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繁荣经济,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城市群建设,提升创新能力,美化城市形象,统筹城乡发展”的河北特色城镇化道路。
3.2 目标
城镇系统是由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三个子系统发挥其自身功能的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补充,河北特色城镇化不是追求某一子系统的单一绩效,而是追求整体综合功能最佳,其目标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人与生态环境友好相处。[3]
3.2.1 社会目标:和谐
创造一个保障人人在教育、医疗、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综合服务能力高;保护和继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习性;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3.2.2 经济目标:高效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建立灵活多样的经济政策和快速高效的政府服务;提高交通设施的效用;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分工、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建立公平的竞争规则和健全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容积率高的工业园区。
3.2.3 环境目标:友好
城市人口规模与资源供求之间保持平衡;实行清洁生产;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垃圾的处理率和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轻大气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降低矿物燃料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鼓励居民低碳消费。
4 走河北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对策建议
4.1 建设综合承载能力强的大中城市,提高特色城镇化的发展实力
目前,河北省城市在容纳劳动力转移、资源能源的供应、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任务都非常艰巨。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在5500美元以下时,大中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均是最理想的。因此,通过开发天空和地下空间资源、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改造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经济发展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循环经济等手段,建立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承载力强的大中城市,是走河北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4.2 通过创新,夯实产业根基,提高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能力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当今时代,要推进河北特色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推进城市产业发展的根基转移到全面增强创新能力方面,即通过创新来夯实产业发展的根基,通过产业的发展来增加就业,通过就业的增加来加快特色城镇化。河北省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低,省会石家庄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省会城市中也仅排第23名。今后河北省各个城市应该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赶有所不赶的原则,做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发展规划,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创新。
4.3 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提高特色城镇化的竞争力
“数字城市”在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目的是以信息化带动城镇化,实现城市的跨越式发展。数字城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建立城市智能交通导航系统、数字化城市排水系统和电子政务等手段,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提供决策支持。二是通过为信息产业提供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来推动城市信息产业发展,以及为本城市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平台,从而为整体上推动城市产业的升级奠定基础。三是通过建立网上博物馆、远程诊断、远程教育等方式,为市民提升生活质量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4.4 推进城市群建设,创新特色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今后河北省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市民参与”的思路,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环京津城市群、冀东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以曹妃甸港城、黄骅港城、秦皇岛港城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发展沿海城市带。在城市群内部,重点促进各城市不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衔接,实现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通讯网络等的一体化,形成结构有序、整体优化、密切协作、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竞争有序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
4.5 树立良好城市形象,关怀弱势群体,提高特色城镇化的文化软实力
21世纪是城市的时代,一个城市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应有良好的城市形象。河北省的城市形象设计应与优秀的城市传统文化相呼应,既要满足城市精英们的需要,也要照顾城市中诸如外来农民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需求,可以说,一个城市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反映了该城市的文明程度。城市规划和建设既要充分体现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趋势与规律,又必须挖掘和保护我省不同城市间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比如省会石家庄要通过保护白佛口村文化遗址等方式来消除“石家庄无历史”的偏见。
4.6 加快行政区划改革,完善城镇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和城镇化发展,许多省份都进行了行政区划改革,而河北省这方面的改革十分缓慢。截止目前,地级市数量少、管理幅度大,在县级行政单位中,县级市数量与县的数量之比,仅是江苏的20%、山东的40%,这种城镇体系导致河北省城镇的集聚效应不强。今后需要加快行政区划改革,扩大地级市和县级市数量,大幅度撤并县乡镇的数量,从而通过完善城镇体系来推进特色城镇化发展。
4.7 注重精明增长和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的管理效能
传统城市发展的“摊大饼”模式,必然导致城市发展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非常高昂。为了解决这一顽症,美国规划协会联合60家公共团体组成了“美国精明增长联盟”(Smart Growth America),并确定了城市发展的“高效、集约、紧凑”的精明增长新理念。河北省的特色城镇化应结合省情,发挥后发优势,在城市管理思路上注重精明增长理念的应用;同时,在具体工作中推行精细化管理,这是提升全省城市管理效能的必然要求。
4.8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减轻特色城镇化的发展压力
交通拥挤、医疗教育资源短缺等“城市病”是推进特色城镇化的重要障碍。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减轻特色城镇化的发展压力。这是因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不可能是一种孤岛式的、与农周围农村不发生关系的发展,城市周围的农村越落后,中心城市的压力就越大,反之,城市周围的农村越发达,中心城市的压力就越小。因此,通过扎实推进城乡一体的供水、燃气和公交等措施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就可以减轻特色城镇化的发展压力。
参考文献
[1]张平宇:《城市再生: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城市规划》2004(4):25-30。
[2]李相然:《城市化与环境效应与环境保护》[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10。
8.中国新型城镇化如何走出特色? 篇八
中国城镇化首先表现为巨量体型,因为我国一个上海的各类人口加在一起就相对于整个加拿大国家的人口,而加国的国土比我国的面积还大,倍受赞美的城市国家新加坡面积与人口仅与北京的海淀区相当。还比如,目前我国城镇化52%,其实拥有城镇户籍的只有35%。如果要把这17%已在城镇打工的人口彻底的市民化,就是2.2亿人,这比整个巴西的人口还要多。如果先把1亿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了,就相当于整个日本国家的人口。如果中国实现城镇化达到了75%,还需要23%的人进城,近3亿人口,相当于整个美国的人口。从全球来看,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比率都很低,金砖四国的巴西高一些,80%以上,但当年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大量人口拥入城市带来的首先是城市贫民窑与犯罪难题,当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巴西慢慢地把这些问题给消化掉了。
中国的城镇化又必须在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的状态下来发展。我国整个国土面积不算小,但适合耕种的土地却只有18亿亩,美国却有30亿亩,还有大量待开垦的土地。这就决定我国的城镇化不可能走美国摊大饼似的城镇化,住房也不可能象美国几乎家家有大宅,中国的城镇化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路子。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已总结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做法,比如渐进式的双轨改革以及农地的三权分离等等。户籍制度虽然问题很多,但双轨过渡也是中国巨大体量下的一条不得已的办法。这种体制平时暴露出的是问题,但关键时刻却显示巨大威力。以2008年为例,3500万的农民工因为全球金融危机丢掉工作,换在任何欧美国家都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动荡。但中国海量的农民工却能够做到心情平静地回到家。那是因为饱受争议的农地制度为这些农民还保留着一块土地,那是他们最后的依靠。如果没有了这个依靠,后果将不敢想象。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目前中国的农村土地又在进行着大量的创新,从过去的一元、二元过渡到三元乃至多元。土地分田到户,使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从一元制过渡到双层经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活力,也开启了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而从双层经营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也为未来的城镇化平稳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因为农村土地不仅是农产品的供给地,它还承载着9亿多农村的社会保障。授予农民土地承包权的长久不变,让农民在保留承包权的基础上,通过出让经营权获得一定的收益,也提供了进城农民的最基本社会保障。这种制度创新虽然被激进的学者抨击为不彻底但不可忽略其意义。它能保证一个大国在人口巨大迁移过程中实现平稳发展。大国转型,平稳过渡比什么都重要。
新型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也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城镇化,更是青山绿水宜于居住的城镇化,这些都是从过去发展中得到的教训。新型城镇化更不能盲目模仿欧美摊大饼式的城镇化,当然可以借鉴他们一些好的做法,比如日本大阪都市高楼大厦中分布的农田与村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很吸引人。欧美国家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比如大学镇、公司镇,一个大学或者一个公司建在一个小镇上,倒也是一个风景,值得反思。因为我国的大学基本上都集中在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全国2800多个县,县级拥有大学的估计没有几个,更不提县下的镇上了。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荐阅读:
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新要求10-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08-06
大学生党员如何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08-20
鲜明的中国特色09-24
中国特色概论试卷10-19
中国特色读后感10-31
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07-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07-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07-13
发展中国特色幼儿教育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