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反思总结(精选16篇)
1.初三反思总结 篇一
初三化学阶段性教学总结与反思王善强
期中阶段性测试已经结束,现将前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总结反思如下: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理解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
2.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3.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经过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我觉得这与平时的教学中,总希望学生不要出错或少出错,总是考虑将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讲细讲透,结果适得其反,到考试时,认为学生不该出错的反而出现了,因此抱怨学生不认真,脑子笨。经过认真反思后,我觉得我们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应抑制学生出错,而应把帮助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作为今后教学的重点。
二、今后教学应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1、从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备课是教师课前所作的准备工作。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既有明确的意义又有大致的范围,因此上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通过认真备课来了解教学大纲、熟悉教材、收集和组织材料,更应从备课活动中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减少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会显著提高。在教学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自认为讲解分析清楚的时候,学生却不知所云、鸦雀无声;当我自认为内容简单、不必强调时,学生却常在此出现错误;当我自认为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较好成绩的时候,学生的成绩却让我惨不忍睹。经过反思,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加以改进,备课环节更注重“备学生”。我发现我们的学生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更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他们更多的是寄希望于老师直接的讲解。这一点与正在实施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要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得先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陈述应少,提问应多,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的机会就多了。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树立这种观念——想知道为什么,不能再坐等老师的讲解,自己要先行思考。对于后进生,我将教学要求适当降低、教学进度适当减缓、课后作业量适当减少,让他们觉得这门课程并不难学、并能保持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对学生的情感交流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一直提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要在学科教学中适时渗透情感目标。每一位老师都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关爱。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教育,从他们身边的事说起,从他们所见所闻说起,不和他们说空话、讲大道理,而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校对他们个人的重要,力求在给学生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辅以学生一个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进行情感交流,拉近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学生会变得喜欢老师继而喜欢所教的学科,老师也能发现学生中的闪光点和可爱之处。
3、注重基础,精讲精练。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都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做为重点,能够多次严格训练以求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但事实不完全如我们所愿,仍存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本技能与学生的创新能力相脱节的现象。所谓夯实基础,绝不只是背熟课本,增加练习题的数目而已,而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知识迁移,能够熟练地运用,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才叫夯实基础。因此,我们要在进行新课和复习课时,要精选代表性强,质量高的例题和习题,以便及时有针对性地安排专项训练。要在选题、编题上多下功夫。
4、经常查缺补漏,提高能力。要通过检测题和试卷讲评及试卷分析,找到学生知识缺漏点和能力薄弱点,积极寻找新方法和途径,并在下一次考试时进行针对性的测试,让知识点多次在学生眼前重复。让学生有多次训练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建立“典型例题”库,和“错
题记录本”。对错题进行记录,整理、分析、改正。抓住易错题对其进行深究也不失为提高复习效率的好办法。最终达到减少或杜绝二次相同错误的发生。
4、分类指导,分层辅导,个别辅导。在进行整体教学的同时,要分层抓好三类生的工作(优、中、学困生),如优生的培养,突出他们的优势学科,给他们定比较高的目标,鼓励他们多钻难题,多向老师提问。中间生,要常抓不懈,课堂教学时,要盯紧不放,要求他们稳定,不能有大的起伏,使他们稳中有进。学困生的工作,难度最大,也是一直影响我们整体成绩的组成部分。这些学生,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耐心,细心和爱心,把学困生成绩提高工作,当做一场持久战去考虑。要更注重非智利因素,要多提倡情感教育,用我们的真诚、我们的实际帮扶行动来感动这些学生。
5、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言,多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认真批改作业,在批改作业中更重要的是要分析错误的原因,可多找学生进行面批,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充分了解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只有学生发现了错并找出了错误的根源,才能改正错误得出正确答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怕学生出错,而让学生该出的错都暴露出来,并通过学生互评,和师生互评,找出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及时改正,这才是关键所在。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初三反思总结 篇二
一、初三英语课堂师生两厌的原因分析
(一) 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漠视
目前农村中学的部分老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思想守旧, 观念落后, 改革创新意识不强, 习惯于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英语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 教改力度仍不够大。一些教师由于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不够, 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不懂得如何整合、开发利用教材。上岗前没有认真组织培训学习新课标, 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新课标和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不了解命题走势, 必定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 了解学情不够, 师生互动少
在平时, 只要一提到英语复习课, 人们就会想到许多的卷子, 大量的练习题, 师生终日埋在题海里。这样的复习方法师生觉得疲惫不堪, 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一些老师抱怨学生不够投入, 不够聪明, 学生则对复习失去兴趣, 厌烦学习, 甚至放弃英语这门功课。许多老师仍固守着自己的老一套教学方法, 每节课让学生记大量的语言点, 教学形式单一, 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训练, 觉得只有“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吃”得饱。一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过于简单, 大多只会画出错误之处, 没有多少评论和解释, 批改不及时, 鼓励性批语偏少。另外, 部分教师对教学缺乏理性的思考, 没有合理取舍教学资源, 满足于全盘照搬, 导致教学缺乏个性色彩。长此以往, 学生厌学、教师厌教。
二、让复习课“活”起来的措施
(一) 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 设置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
(1) 用英语复述课文,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让学生从最简单的课文开始复述, 注意他们的语音、语调。对于较长、较复杂的课文, 教师可先进行主体句的剖析, 让学生更快、更容易记住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可由引导式复述逐步进入自由复述。
(2) 角色表演
教师为参加者分配角色, 设置情景, 让他们身临其境, 以角色的身份说话。为了使活动顺利进行, 教师在学生表演前应向角色提示必要的背景。以看电视为例, 扮演孩子、爸爸、妈妈和奶奶的四人分别得到一张纸条, 上面提示着有关背景, 它们分别是:“要看足球赛”“要看动画片”“要看京剧”和“从中间调和”。学生根据角色提示进行自编自演。这样的课堂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口语的机会, 而且为学生发挥想象力提供了空间。
(3) 创设语言情景, 加强语言信息刺激
教师创造和利用情景组织课堂教学, 给学生创造交际的氛围, 加强语言信息刺激, 可以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复习英文购物的对话时, 课前我先将准备好的文具摆在讲台上, 并标上价格。在讲台前贴上标有“广宇文具店”的字样。上课时, 我请一位学生与我配合, 将整个购物过程演绎出来。因为模仿真实情景, 并配以一定的表情与动作, 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趣味性, 学生显得非常活跃, 争着上台表演, 不仅轻松复习巩固了有关购物的口语, 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2. 因材施教, 分层次进行学习策略指导
对于学习成绩中上游的学生, 教师要尽量鼓励他们在完成课本学习任务的同时, 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 要求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需要, 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本知识, 并能根据需要进行预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求他们集中注意力, 积极思考, 并善于记要点, 注意发现语言规律, 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 教师应不断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更多地品尝成功的喜悦。
(二) 重视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 提倡合作、探究精神, 提高初三总复习的效率
初三的学习任务繁重, 学习生活很紧张。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提倡合作、探究精神。
1. 以旧促新, 以新带旧, 为总复习奠定基础
我们在初三开学时就应制订出详细的教学计划, 要求学生每天复习几个单词和句型, 复习从第一册开始, 以册为单位, 对本册单词表和句型进行归纳, 按类复习, 归类工作由学生负责。同时我们以周为单位, 对已复习内容进行小测验, 试卷由学生自己出。 (四个小组, 每组由一个同学出考卷, 然后从四份卷子中抽出一份作为试卷。) 交叉评卷, 并在卷面上写出评议, 让学生自我发现错误, 并及时纠正。在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 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英语的不足。要求学生, 特别是成绩一般的学生要准备一个纠错本, 平时注意把学习英语中所犯的错误记在这个本子上, 并给予纠正, 有空就看, 不懂就问, 直到掌握为止。
2. 加强整理和归纳, 提倡合作、探究精神, 提高三轮复习效果
第一轮复习时, 我们先分册、分单元进行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本单元的重点, 如重点单词、重点词组、重点语法、重点句型结构、重点对话和写作重点等等, 让学生分析它们的特点, 找出其中的规律, 然后进行模仿操练, 达到熟练掌握并能举一反三的程度, 最后再对它们进行归纳总结, 每个单元都要求学生这样做, 人人过关。
第二轮复习对学生的要求更高, 要把三年来所学知识按照几个专项进行归纳总结, 要求突出重点, 牢固掌握。
第三轮是考前指导与适应性训练, 侧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 知识考查和能力并重, 从而使复习达到“知识—能力—知识”的良性循环。
(三) 进行积极评价, 鼓励创新思维和实施评价活动
1. 设计交际任务, 适时使用课堂活动评价表, 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课堂采用交际任务教学, 可以使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并完成课堂交际任务, 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将随着一个个交际任务的完成而得到提高。此外, 精心设计小组合作任务,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充分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另外, 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通过制定和使用合理的课堂活动评价表, 引入小组主题探究竞赛活动, 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最佳创新设计、最佳个人等奖项, 充分调动学生在做中学英语的积极性, 培养其小组合作精神, 在实践中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2. 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英语课外活动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和内容, 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我们可以通过看英文电影、搞歌曲欣赏讲座、建立英语角、组织英语晚会、开展英语演讲比赛、举办英语故事会和辩论会等多种途径进行训练, 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英语,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浅谈初三化学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三
关键词:初三化学;实践;思考 作为学生升入初中后才开设的新科目,化学的学习是陌生且跨度较大的,这不仅给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临近中考,学生和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化学成绩,在考试中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一、丰富教学方式,调动学习热情
相对于数学、物理等科目来说,化学其实并不难学,而且各种各样的实验充满了乐趣。但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反复做同一类实验,生硬地逼学生背诵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公式,导致学生觉得化学学习困难,继而对学习化学望而却步,产生惧怕心理。带着这种心理做题,尤其是遇到化学实验设计题,便是“一个头,两个大”了。
因此,在临近中考的最后一年,教师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多元化、多角度地展开教学,大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热情、带着冲劲学习化学,体验化学的奥妙,提高化学成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经常运用做实验的方法外,还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和化学关系不大,单纯地依赖实验设备,这是不对的)。例如,笔者会提前下载好电视节目《是真的吗》中“曼妥思和可乐同食会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反应”的相关片段,然后问学生:“我们学过碳酸的知识,谁能帮老师分析一下这种说法正不正确?”为学生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再慢慢引导学生回想旧知识,了解新知识。
二、量体裁衣,划分作业层次
要想学好化学,需要不断练习巩固。于是很多化学教师在课下为学生发放大量的化学中考真题、模拟试题。这让学生和家长极为头疼。这些试卷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完成化学试卷,其他科目没有时间复习;各科时间均分,化学试卷做不完。
对此,笔者认为化学教师不应采用题海战术,而应该量体裁衣,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作业题目。笔者会在课下精心选择,选典型题目,且每个题目类型不会重复出现。笔者将选出来的题目划分为基础知识题型、发散思维题型和综合创新题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这样,水平较高的学生,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轻松完成了基础知识的题目,继而转战发散题型,搞定后可以挑战综合创新题,而水平较低的学生,完成基础题目就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不会出现题目太难想破头都做不出的情况,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效率教学为主,查漏补缺
课堂上大量的知识灌输、课后繁多的作业负担,会给学生太大的精神压力,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笔者认为,高效教学、高效学习才是初三最后的复习时间里教师和学生需要的。
在高效教学实践中,笔者十分重视查漏补缺。首先是基础知识的把握。让学生将以前做过的练习册、试卷都找出来,做对的题目不看,专攻做错的题目,这道题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掉进了题目的何种陷阱里?对这道错题进行方方面面的研究,把题目吃透、吃“活”,能举一反三,而不是大量做题,浅尝辄止。
笔者分析近几年的化学中考试卷,发现考题和我们当下的生活实际联系得越来越密切。因此,笔者搜集了一些关于PM2.5、甲醛消除剂、吸氧增强记忆力、食物干燥剂等社会热点、焦点话题,和学生一起分析、解读,希望能在实际应用和考试中切实帮到学生。
参考文献:
4.初三段考后反思总结 篇四
这次月考,给我的感觉远不能用震惊来形容。星期四成绩就已经大部浮出了水面,我看着那些数字,眼前一片黑,天地就像塌陷了一样。
每次考后,孩子们都会惴惴,因为每个人考的都令人满意的时候不太多,而每次月考,都是我电闪雷劈、神色俱厉之时,暴风雨就要压境了。
我的心中何尝没有波涛汹涌呢?我的心里,我的肩上的担子有多么沉重,又有谁能够知道?平时在学校,为了学生们转;在家里,甚至在梦里,也都是围绕着每一个学生的状态萦绕,我的脸上常常不苟言笑,可谁知道每一刻我都在殚精竭虑?而这次的结果,无异于海啸,就几乎摧毁了我构建的梦想。
人应该讲诚信的,答应了别人就应该做到。初中部我的这个班从开创之初直到现在,多少人关注?想到各位领导,李校长孙校长的期望,安主任的事无巨细,规范与引导,郑主任的身体力行,安慰与鼓励就让我为孩子感到幸福,为自己感到幸运。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也不为名利,就为了干得痛快,活得舒心。在这个人性化的集体里,我很累,但我真的很快乐,我不为任何世俗的目的工作,我为工作的过程而快乐。
刚进初三时,我就紧张,初三上学期,我和各位课任老师把课程圆满结束,算是完成了任务。初三下学期,面临中考,我精神愈发紧张。假期里就在想我这个学期应该怎么过,每个学生什么状况,教学的重点环节应该怎么把握。我也宽慰自己,只要尽力,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我理解领导们的期望,但我实在是没有想到领导们对我们抱有这么大的期望。这在我,在我们所有老师,简直就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说严重点,这简直就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时刻。几次办公会,几次初三组老师开会,领导们对初三购置实验器材的态度,让我感动,让我沸腾。我在班会课上多次强调,我们初三班就像危难之中的中华民族,就像困难面前的附中人,就像我们初三在每一次学校活动之中的表现一样,关键时刻,万众一心,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是成功路上的曲折?还是我过于盲目乐观?这一次月考给我,给课任老师,给所有的学生以重重的一击。我想过不是太好,但没有想到会到如此地步。我不想再跟人家差的学校比,我不想沾沾自喜,我只想以这一次的教训,换来以后更加脚踏实地的努力。
错误既然铸成,后悔无济于事,倒不如认真反思,把错误当成一块垫脚石。
先分析一下学生目前学习的状态吧!
首先,学生还没有回到学习的轨道上来。谁都知道初三很累,谁都料到初三这个学期会紧张如战场,所以,在寒假里,大多数的人都像快要溺死的人,紧紧抓住消闲的最后一根稻草。等半是期盼,半是不情愿,但仍不得不来到学校,一下子融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是很难适应那紧张的生活节奏的。白天难以集中精神,晚上对作业疲于应对,加上早上早起,睡眠不足。导致一天又一天的恶性循环,致使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学习效率不高,考试成绩不佳在所难免。
初三段考后反思总结5
近日,各中学将会陆续进行初三的第一次月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初三生来说,第一次月考至关重要,这既是对初三第一个月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检测了同学们是否适应紧张的初三学习生活,更是为初三接下来的学习、复习明确方向。
一、巩固基础知识
第一次月考题目多为基础知识。所以,初三生要在学习初三新知识的同时,做到以下三件事:
1、复习整理初一、初二所学的基础知识。
2、复习时应要多读课本,抓住基础,认真吃透课本上的每一道例题,例题是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中考也曾出现过课本原题。
3、考前把最近校园发的综合卷子(一套就够)重新做一遍。主要目的是熟悉题型、找找考试的感觉。
二、调整备考心态
升上初三以后,部分学生会渐渐出现以下的心态问题:
1、精神极度紧张,感觉压力很大几乎喘但是气。
2、紧张不起来,求知_减弱,学习有所松懈。
3、急于求成,焦虑急躁,恨不得一口吃成胖子。
而第一次月考则会将同学们各自的缺点暴露无遗:
1、精神紧张的同学考试状态不佳。
2、学习松懈的同学感觉试卷难度大。
3、急于求成的同学则会发现自己复习不牢固。
但切记中考之前的所有考试不是用来区分成绩的,而是帮忙你检测知识掌握状况的。所以每一次考试结束后你完全能够先把成绩放在一边,花主要的精力去研究你的知识盲点和弱点,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复习措施。
三、弥补知识漏洞
初三第一次月考很重要,但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并不重要,你就应庆贺你在中考前找到了自己的知识漏洞。一道题做错了,就不要找“粗心”“审错题”之类的借口,其实就是你相关的知识体系没有搞清楚透彻。因此要对这部分题涉及的知识做一个更深、更广的复习。这其实是月考最重要的一个点,而往往被学生忽略。
同时在初三整个阶段中,要想一向持续优秀,孩子们还需做到:
1、学好化学——初三新增化学学科,不管其他学科的学习状况如何,对所有人来说,化学都站在了同一个起点,都是有可能学好的,并且新课程学好了,学生的自信心就提高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能起到一个用心促进的作用。反之,如果一开始不着急、不重视,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就要花双倍甚至几倍的时间去补,大大降低了复习效率,影响总体成绩。
5.初三反思总结 篇五
一、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1)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案规范,符合基本要求。熟悉九年级英语《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2)熟悉英语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3)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4)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二、提高教学方法
(一)、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效率
大家都懂得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而精心备课则是提高课堂效
率的前提。认真的备课,会使我做到胸有成竹,无论是重点、疑点、难点的落实,问题的设计,教法的选择,都精心考虑,通盘安排。只有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因人施教),才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非智力因素开发
面向全体,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同时更要注重非智力因素(即信心、兴趣和习惯等)的开发,这对后进生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缺乏主观能动性,学习信心不足,兴趣不浓,习惯不好,不肯下功夫背单词,或方法不妥导致成绩差。课上我会千方百计地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展多种多样的口语活动,朗读比赛,趣味游戏等等。不断增添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分类教学
把班里的学生按照平时成绩分为A、B、C三类
A类学生:课堂上要求能回答较难提问,思考问题积极,教学任务能当堂完成,课后要求阅读一定量课外读物,考试时要求失分不大。B类学生:加强双基教学,多鼓励多表扬,使他们爱好语文,并且用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使他们时时有危机感。要求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能回答上课提出的稍难问题。
C类学生:教学中多关心、多爱护他们,平时与他们多进行谈话,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平时对他们要求严格但要求不过高。
三、加强课外辅导。
英语学习是语言的学习。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认真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制背诵等方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6.初三化学教学反思 篇六
化学中考分数为60分,比起其他学科来说,比例偏低了,所以现在的学生非常不重视化学,觉得这只是一粒芝麻,和其他的西瓜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表现出的问题是学生积极性不高,有轻视的倾向。在加上化学是文理综合较强的学科,有性质、反应规律、化学用语、基本操作等多方面内容需要记忆,且化学用语、分子、原子等内容的学习又是难点,不易较快的掌握。面对此情,为提高 中考成绩,在教学中从以下以几点入手:
一、晓知以理,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
二、教学中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赶进度不可取。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 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三、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 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近几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 力。
四、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近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五、对难点内容加强练习
化学基本概念都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得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定律、规律、原理和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都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精辟性和科学性。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课题中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把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让学生把握好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和必 要的。
六、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
经常与老师及时进行交流,精选习题提高课堂效率。在习题处理上:
1、选题要有代表性和启发性
化学习题不在多,而在精。精的标准就是习题类型要全面,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针对重点。
2、以点带面,突出思路教学
在习题课教学中,重视题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3、要重视习题课的反馈纠正。
习题课教学中,对学生习题中出现的范例和错例应及时整理,并反馈给学生。
4、突出化学计算,提倡一题多解
化学计算使学生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和继续学习及从事科学实验研究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它能使学生从量的方面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把握化学计算的技能和培养一些能力,因此在化学课教学中我有突出了计算习题的教学,因为:
七、加强实验教学。
7.中学英语课改总结与反思 篇七
一、经验总结
( 一) 确立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
中学课程改革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明确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地位。众所周知,学生个体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课程目标设定,设计多元丰富的教学环节,并且能不断调整课程评价,不断开发教学资源。课程改革强调老师不再是包讲到底包揽全局的主角,而是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扮演合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等角色。学生的知识的构建、技能的提高,都由他们自己来完成。与以往的老师千篇一律,一以概之不同,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现,这也更加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发展心智,成为最好的自己。课程改革,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老师离开曾经束缚着他们的三尺讲台,走到学生中。师生的英语交际语言交往活动的增加,能够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学生对英语的热爱,端正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也要求老师运用更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大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高效性。
( 二) 明白了英语语言教学的真谛
英语教学应该注重词汇的积累和语法的讲解,这似乎是不可辩驳的真理,却是英语教学中的几大误区之一。一些学者认为,中学是英语学习中夯实基础的阶段,听、说、读和写的技能就是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全部。课程改革很好地认清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除了通过基本的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来掌握英语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包括使其视野得以开拓,情操得以陶冶,人文素养得以提高,意志得以磨砺,思维得以发散,个性得以发展) 才更是英语教学必须完成的使命。习得的东西永远代表过去,而学习的能力才代表着未来。通过课改,英语教学走出了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的误区,关注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使得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学生的学习途径也更加多元。教师注重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更多地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有效的学习策略的习得都大有裨益。
二、问题反思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自主学习,不断探索,这才是有效的英语教学。要使一堂课真正出效率,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课前准备充分不可少,上课教法灵活多样多变不可少,上课激情迸发不可少,教师自身深厚的底蕴不可少,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可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尊重学生的奇心的理念不可少。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多种能力和素质。而现在中学的教学环境中,教师的整体水平却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 一) 教师的英语语言技能亟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扩招速度不断提高,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却并未给英语教学带来一道道曙光。据调查显示,我国英语教师( 尤其是新晋英语教师) 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另外,在职教师的英语语言技能有减无增。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大都繁重,忙于教学之际,极少还有教师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与此同时,教师的待遇虽有好转,却并不使人满意,相当一部分教师将心思花费在如何另谋生计上,无暇顾及怎样提升自己来更好地帮助学生。
( 二) 教师的外语教学学养有待丰富
教学是一门艺术。外语教学就像是戴着镣铐舞蹈。好的教师不仅会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蕴藏着无限的吸引力。一部分教师把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全都归结为学生的态度问题,殊不知,自己的教学过程因缺乏生动的讲解和自然的教态,也是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大大降低课堂效率的重要原因。
三、努力方向
( 一) 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
创新教育理念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没有理念的创新,就不会有实践的创新。教学过程创新,就应该打破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模式。教学理念创新体现在:
1. 教学脉络要新。要改变过去英语课中过多“说教式”的情况,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活动感受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
2. 学习方式要新。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形式要新,让学生获得快乐、创造美丽,表达感受、享受成功。
3. 评价理念要新。英语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既关注过程评价,又注重结果评价; 既关注学生的基础与技能情况,又重视学生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能更上层楼。
( 二) 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让课堂成为学生领受礼物的地方
教学考试环节的设计,本应是教学的正确导向。现在的情况是,相当多的学生把通过考试当作自己学习的目的。应试教学主导英语教育的一个严重后果,是扭曲了正常的英语教学。当前,一股要求对英语考试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诸多专家学者纷纷撰文、发表谈话,历数所谓“标准化考试”的种种弊端。但应试教学的总体情况,尤其在中学,应试教学的情况却没有任何改观。很多老师花费太多精力在去琢磨考试类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技巧,忽略了老师应该把精力花在如何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领受礼物的地方。师生共同的快乐,是在于体验教学过程,而不是在于教学结果。
摘要:总结和反思英语课改的得失,对英语教学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大有裨益。通过总结,我们看到了英语教学的成功之处;通过反思,我们认识到英语教学存在着种种不足。这些都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指明了努力方向。
8.初三历史教学反思 篇八
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知道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不紊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上好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过关检查,在每一节上课前,老师就要对学生所学的旧知进行复习提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起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的承上启下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加强中考、新课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关注中考命题趋势,在平时的课堂渗透中招意识。初三的教学工作是直接面对中考考试。做为初三教师不能只顾眼下,闭门造车,不去学习来了解新信息。因此,我经常浏览时下最新的教学参考、杂志,多留意中考考试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考命题的趋势,力争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中招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题的方法。平时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功在平时,形成习惯。
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概括、归纳、比较、判断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复习旧知,善于总结归纳,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做为毕业生必备的技能。教师平时训练的好,不致于在考试中顾此失彼。
9.初三期中考试反思 篇九
个别同学成绩不是很理想,错的原因也是多方面,也有部分同学总成绩不好,物理成绩相当好,是因为他们有浓厚的兴趣,很轻松学的好。就初三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同时好动、好胜、好玩。但学习积极性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会很快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学一定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好奇作为中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能使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学中应有意识进行引发和激励,如:精心设计相关情景,充分利用相应实验和小故事。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中学生已有一定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和生活经验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他们的认识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应得到及时鼓励和尊重,教师要善于设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好动,是中学生积极思维的和一种表现。精心准备探索性实验器材,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力和实验素养。 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利于他们形成平等竞争的品格。可把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有意识让学生争论,在争论中培养勇于创新的思维习惯。
好玩,是中学生的天性,要启发学生,在玩中求知,玩中创新,玩得有出息,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玩的天性,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鼓励学生做课外小实验,在玩中学,学中玩。易受挫折是中学生心理弱点。在学习困难知识时,学生易受挫,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应鼓励学生培养和锻炼意志品质,多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多挖掘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多与学生沟通,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了解他们犯错误的原因。给他们讲科学家、伟人的故事,学习他们经历了困难的历程,历经了磨难,最终克服困难的精神。激励学生确定短期学习目标,为目标不懈地努力。
10.国外科技创新能力经验总结及反思 篇十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 着重强调了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 提出,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 充分体现了政府要实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生态化要求。习近平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强调, 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最根本的是要增强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持续增长我国的综合实力, 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要靠科学技术, 关键是自主创新能力要大幅度提高。
二、国外科技创新有益经验的借鉴
当今社会, 各国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是一致的, 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的政策方向明确, 都推行了积极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国外关于科技创新软环境的政策大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美国采用优厚的待遇政策吸纳科技人才, 营造鼓励创新的科研环境。其次美国具有宽容的科学研究环境。以信息技术人才为例, 美国放宽了对发放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外国人力资源即H—1B非移民短期工作签证的限制。
其次, 英国政府发表《卓越与机遇—面向世纪的科学与创新政策》白皮书, 更加强调国家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人才在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适合科技创新的环境和体制, 形成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
再次, 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之一。究其原因, 技术进步是印度经济强劲增长的引擎之一。其科技投入政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研发投入政府主导, 但私人投入增长迅速;国际科技合作增长迅速, 印度外国研发中心的数量呈现了可观的增长。同时, 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逐步扩大, 且绝大部分流向了发达国家制造领域的技术型风险项目。印度重视海外技术型并购, 研发投入重点明确, 高科技领域富有竞争力。
最后, 韩国科技创新人才的环境建设, 重视研发经费的投入和有效利用。在科技投入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 更加重视与强调研发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研发成果的有效利用与推广。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开发与利用。另外还重视科研基地的建设, 创建科技园区, 吸引科技创新人才, 并实行以人才集聚为目的的国际合作项目。
综合以上国家科技创新的环境建设, 主要有以下特点: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发展, 不仅在经济投入方面, 而且重视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以科研条件、生活待遇、人文自然环境等吸引优秀科技人才, 提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承认和尊重, 提供能够让科研人员专心于自己所喜欢的研究事业、没有过多的心理和工作压力以及太多因素干扰的心情舒畅、气氛宽松、管理灵活的科研软环境。另外, 从科技创新模式特征上得出:发达国家在科技人力资源分布和研究与发展经费上是企业主导型, 科研人员人均费用为15万美元,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实验研究发展经费比例为1:2:5。可见, 国外发达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非常大。
三、对策与反思
(一) 培育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各高校、科研院所要重点建设科研创新文化氛围和科学的科技评价体系。构建社会外部宽容的科研环境, 加大奖励机制, 增强科技人员从事原创研究的内在动力。从基础教育就开始抓创新意识的培养, 进而提升全民科技创新能力。
(二)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应强化从实践中学习的理念, 实施“理论+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化校企合作, 加强“预就业基地”建设,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建立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代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 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 完善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的对接转化机制和联合攻关的利益分配机制, 共同提升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能力。储备优质人才, 开拓国际教育视野, 与国外知名院校共同推出毕业生定向培养计划, 都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创新性合作, 既是合作双方的互利互赢, 也是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更有效地交流。组建多元化科技创新团队, 提高技术与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三) 发展绿色科技。在能源与环境日益危机的今天, 应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与科技。提倡大力发展太阳能与风电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市场化开拓、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制造、太空太阳能及其相关技术、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基础性绿色科技研究等方面, 提升经济建设中的“生态实力”。
(四) 深化智库建设。应最大优化智库在科技创新中的“智囊团作用”。我国现在各类智库很多, 发展很快, 但是应提高各类智库的质量, 并把智库的作用发挥落实到实处。尤其应加强高校的智库建设, 因为高校是人才相对聚集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韩凤芹.金砖四国_科技政策的比较分析与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 2013 (72)
11.初三期末教学反思 篇十一
目前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时间紧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必须确保教学质量,各位老师们都敬业奉献、团结务实、执着于教学;关心班级整体成绩,献计献策,教风空前高涨。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只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本学科的重要性应该强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但过于突出它的地位,可能会使学生心理负担或产生反感。
(2)提前上课、拖课、占课、占用自习讲课。每个学生都不愿意应有的休息时间被侵占,上课拖时,既影响学生的休息,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看法。至于晚自习时间,大多情况下谁看课强调必须学哪课,还有学校强调不准讲课,还给学生真正的自主时间,但仍有个别老师怀有一片痴心、教心占用大讲、特讲,甚至有的晚自习上成了晨读课,辽远空旷的操场都能听到同学们嘹亮的齐读声,可谓精神可嘉。但学生怨声载道:很多作业都无法完成、好好的本想强化弱势学科的时间也没有了。同时部分老师也有意见,有些科没有晚自习,学生也无法强化学习该科。
(3)课后作业多。教学竞争非常激烈,课后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竞争也就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后,有的教师课后布置的作业太多,不仅学生没有时间复习消化,也挤走了其它学科作业的时间,学生意见颇大。
上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任课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很多学生对该教师提出的要求会大打折扣,不重视所教学科,任课教师应顾全大局,协助班主任搞好各学科的平衡,搞好班级管理,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有管理意识
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不仅能抓住班主任忽视的问题,促进班风建设,而且能融洽师生关系,其责任心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对其所教学科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班风是促进学生学习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前提保证。教师要对本节课的管理负责,就是本节课的管理人,要有管理意识,对个别不专注学习、交头接耳、打瞌睡等问题的学生不能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尤其是双差生,更要给予严明纪律,特别是晚自习更要维护好纪律。有些老师总是说上课太乱、没法上课,那为什么上别人的课就不是这样了!一定要管理!
2、还给学生、教师一个平等的时间。
面对初三,老师们都痴心教学、恐怕本科落后,于是占用时间讲课。都有你讲我也讲,你占我也占,不讲不占就是落后、就被挤下的想法,于是学生们的自主时间呢?作业怎么办呢?老师们还大都振振有词“学生太懒”、“作业总是完不成”、“气死我也”等等。如果我们都给学生自主时间,科科平等,不加不占,我想会还给学生一个艳阳天。同时初三是一个题海时期,学生的作业多,累的喘不气来,顾了这科、丢那科,我想如果我们都精简一些,也会还会除去同学们头顶的乌云密布,艳阳高照。
3、走向学生
参与班级管理的前提是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必须先走向学生,才能对学生实行一种心相印的教育,从不与学生谈心的教师,怎么可能与学生沟通泥?实际上越是先进的教育,越是需要我们教师走向学生,因为学生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更需要的是教师了解他们的心,怎样才能做到“走向学生”呢?
(1)尽努力挤更多的时间走向学生。课间十分钟走进学生,与学生一起聊天、一起谈心,活动课与学生一起锻炼,组织学生一起比赛。在活动中可以让教师最直观地观察、了解、研究学生。
(2)在教育教学中走向学生。上课走向学生:老师站在讲台前讲课,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够,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组织并参与学生的讨论,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进行适当的师生“交互”,能及时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及时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
(3)批改作业走向学生:老师们要对学生的作业学案认真及时批改,首先这是对学生辛勤劳动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学习反馈的重要渠道,通过作业的批改能了解到教和学的薄弱环节,通过作业的整洁程度和错误情况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状况,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反馈词,效果极佳。
4、关爱学生
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作业拖拉的,成绩最差的,品德不好的……我们也给予最大的,最多的爱心,不讨厌他,不怨恨他,不鄙弃他,爱学生并不难,难是爱“笨学生”、“糟学生”、“坏学生”,要从心里去爱,真心诚意地去爱,并且告诉每个学生只要做到“自信”和“尽力”都会成功。
重视课后的谈心工作:分解人头谈心;发现问题及时谈心;融洽师生关系。
关爱学生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民主,就要求教师做到与学生平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讲究民主必须一改过去的“师道尊严”,和学生以友相处,以心相交,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的`形成,取决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具有民主意识的教师,也是值得学生尊敬和信赖的教师。一个总是扳着脸,动不动就训斥的教师,学生只能敬而远之,也不会与他很好地配合。
12.初三数学案例反思 篇十二
一、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其自己去发现。
在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我比较擅长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但问题提出后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甚至不留思维空间,往往习惯于追问学生,急于让其说出结果。显然,学生对题目只是片面的理解,不能引发学生的深思,当然也就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对于做过的题一点印象也没有。对于学过的数学定理或公式不能深刻理解,当然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因此在教学中我发现:给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通过教师的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去归纳,效果更好。
例如:在学习四边形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由一个特殊四边形怎样逐步过渡到另一个特殊四边形?看谁想得既全面又符合逻辑。于是大家都积极参与,认真看书总结。教师把一个一个的题目写成小纸条,以抽签的形式搞一次竞赛,教师列出题目分别是“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一步过渡到菱形?”“已知四边形是菱形,怎样过渡到正方形?”“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过渡到矩形?”于是同学们勇于抽签抢答。教师一条一条小结在黑板上,作为结论性的东西让同学记住:“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于是教师给同学们总结出了一个结论:在判定四边形性质时,应在已知图形的基础上,看是否符合“加边”这个已知条件。比如平行四边形开拓转化成矩形,就不符合。此时就应看其是否符合“加角”这个已知条件,例如“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样学生学习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就不难了。显然,这种上课方法的取得的教学效果远比机械的师讲生背效果好得多。
二、给自己一个空间,让自己大胆的去实践。
我在备课的时候对问题已备选了一个或几个解决方案,课堂上以“定势思维”组织教学,但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当学生的思路与我的思路相左或学生的想法不切实际时,不愿打乱即定的教学程序,干脆采取回避、压制措施,使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被束缚。后来我就灵活调节上课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乐于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比较,我发现灵活的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更能学好数学。
三、给思维一个空间,让其循序渐进。
问题的坡度设置也是十分关键的。坡度过小,不值得优等生去思考,学生的思维活跃不起来;坡度过大,导致思维卡壳,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深入进行而流于形式。因此,学生的思维是循序渐进的,要设置何时的坡度,既让优等生吃的饱,还得让差生吃得了。经过反复的比较与实践,同时精心设置问题的坡度,使学生步步深入,并探究出规律。课堂上注意上课节奏,尽量让差生跟上老师的步伐,多给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这样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成绩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13.初三反思总结 篇十三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反思及总结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科学探究及学好物理学的根本方法之一, 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教师细致的演示实验教学, 为学生实验的正确操作起着示范的作用。在实际教学和实验中, 下面一些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及教师演示实验
(一) 紧扣教学, 目的明确。
1. 明确实验课题及实验目的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 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
2. 在课前反复操作, 直到熟练的地步, 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
3. 掌握演示时间, 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
4. 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 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小实验, 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 以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师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 启发学生思维, 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二) 实验过程中的正确规范。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 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 应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 拆卸时先断电源, 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规范操作, 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三) 准确使用实验用语。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 语言必须准确不含糊。有的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 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定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在称呼仪器名称时就有三种错误现象:一是随意更改仪器名称, 如将滑动变阻器称为电阻器等;二是将类似的仪器混为一谈, 如将圆筒测力计、平板测力计称为弹簧秤;三是方言和普通话夹杂使用, 对仪器的读音不准。又如在叙述实验结论时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说成“互相推斥”;将阿基米德原理中的“重力”及“质量”说成“重量”, 等等。
(四) 加强师生互动及配合。
演示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 再讲给学生听, 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 不断启发提问, 让学生分析、讨论,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 如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动一动手。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 我先让两个“大力士”上来拉, 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我打开活塞, 让空气进入半球中, 再让两个力气最小的学生来拉, 却很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两相对比, 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 而且不小, 这使全体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物理实验之后的反思和总结
教学比较注重的是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中的操作, 而忽视了实验后的反思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对进一步理解实验、深化实验、完善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反思可总结实验规律, 优化实验方案, 创新实验设计, 揭示实验本质, 增强实验效果。那么, 物理实验之后应反思些什么呢?
(一) 反思实验原理。
围绕实验原理进行反思, 可变通实验原理公式, 使实验方案更为简洁, 实验结果更为准确。例如,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公式是η=Gh/Fs, 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G,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若反思一下实验原理, 公式可变通为:η=Gh/Fs=Gh/Fnh=G/n F, 此时可只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G,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观察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 即可方便地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二) 反思实验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思维求异, 寻求多种实验方案, 然后对实验方法进行反思, 找出其特点和不足, 从而优化实验方案, 选取最佳策略。例如“测盐水密度”实验时, 学生可探求以下多种方法。方法一: (1) 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 烧杯内倒入盐水称出总质量m2; (3) 把烧杯内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 读出盐水的体积v; (4) 计算:ρ= (m2-m1) /v。方法二: (1)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 把烧杯内的水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盐水的体积v; (3) 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2; (4) 计算:ρ= (m1-m2) /v。方法三: (1) 用天平称出空量筒的质量m1; (2) 量筒内倒入适量的盐水, 读出盐水的体积v; (3) 用天平称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m2; (4) 计算:ρ= (m2-m1) /v。方法四: (1)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 把烧杯内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读出盐水的体积v; (3)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4) 计算:ρ= (m1-m2) /v。引导学生对以上四种方法进行反思:方法一中, 烧杯内盐水倒入量筒时, 烧杯壁上沾有盐水, 使测出的盐水的体积变小, 密度变大;方法二中, 烧杯内盐水倒入量筒后, 烧杯内壁沾有盐水, 用天平称得空烧杯的质量变大, 算出盐水的质量变小, 从而使所求盐水的密度变小;方法三中, 由于量筒高, 放在天平上称量易发生倾斜、歪倒, 容易损坏仪器, 不便于操作;方法四弃掉了以上三种方法弊端, 使测量简洁而又准确, 确为最佳策略。
(三) 反思实验现象。
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反思, 可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增强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例如“组成串、并联电路”实验中, 两灯泡串联时发现一只灯泡亮, 另一只灯泡暗, 学生提出疑问:“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两灯泡会同样亮, 怎么会一只亮一只暗呢?”此时, 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决定灯泡亮暗的是灯泡的实际功率。根据P=I2R,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 功率的大小取决于灯泡电阻的大小。一亮一暗是因为两只灯泡的电阻不同, 亮的灯泡电阻大, 暗的灯泡电阻小。如果其中一个灯泡电阻很小, 实际功率很小, 达不到亮的程度, 则出现一亮一灭的现象。通过对上述现象的反思, 学生加深了对决定灯泡亮暗的是实际功率, 而不单是对电流或电阻大小的理解。
(四) 反思实验规律。
教师应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 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 深入反思实验条件和实验现象的变化, 总结实验规律,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 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把蜡烛放在焦点以内, 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反思, 可总结出以下规律: (1) 物体由2倍焦距向焦点移动过程中, 像逐渐变大。 (2) 物距小, 像距大, 像变大。反之亦成立。 (3) 2倍焦距是成放大与缩小像的转折点, 1倍焦距是成实像与虚像、正立与倒立的分界点。对以上规律化的知识, 学生印象深刻, 为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4.初三体育教学反思 篇十四
贺仁义
我发现每年这个时候,总有这个思考话题,也预示着每年我校的体育中考总是搞得好。想想很是快乐的事,工作二十多年来,我校的体育中考成绩纵观来看,都是名列前茅的。由此看来,体育中考成绩与文化课成绩是成正比的。文化成绩搞得好的,体育中考同样抓得紧;文化成绩差的,哪有余力来搞体育中考?哪有心思去为这一分去投入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呢?不如把剩余的时间放在文化课上来得合算吧?有个老教师说的非常切骨:体育中考弄得死去活来的,比来比去,不就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选择题嘛?!有这样的老教师,就孕育了这样的校园文化,孕育了我校的师生观念。
15.初三化学教学反思 篇十五
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根据不同模块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不同的课程模块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课堂上多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教学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将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觉得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另外,我觉得还可以开展家庭化学实验,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4、将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拓宽学生视野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初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5、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16.初三反思总结 篇十六
一、大赛前后所做的具体工作
1.确定新的大赛方案。针对今年的新情况制定新的大赛方案。广泛争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修改大赛方案,向领导提交大赛方案,修改后进一步确定大赛方案。最终确定的大赛方案。由八部分组成,分为参赛对象,报名时间,初赛时间、决赛时间、比赛类别、评分细则、评分技巧和奖项设置。比赛类别是最重要的部分,具体介绍如下:大赛分两个类别,综合赛分级赛和单一PK赛。学生可以同时报两个类别或选择其一。综合分级赛分两个级别。根据背诵的难易程度,综合分级赛共设A、B两个级别,独立设奖,互不干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有挑战性的级别。A级和B级的主要差别在于背诵课文的篇数和课文的难度不同。(注意:曾在背诵大赛中获得过一等奖的选手,不能报名参加B级别的比赛)。单一PK赛分两类。一类是最美英文PK赛。所有参赛学生只背大赛指定的同一篇文章,评分标准聚焦于语音,语调。按照评分标准从高分到低分选出冠军,亚军和季军。没有决赛。另一类是背诵课文数量PK赛。奖项PK的焦点是课文的数量,参赛学生自报能够背诵课文的篇数,参赛时从以上课文中现场抽取一篇。按照背诵篇数的多少选出冠军,亚军和季军。有必要时还要进入加时赛(背诵课文篇数相同的的参赛选手进入加时赛,在指定时间内,现场背诵其他类别比赛范围外的一篇课文,视背诵情况给分。)
2.大赛宣传。安排大一各班分别制作预热、初赛以及决赛的宣传画。在每个教室和宣传栏张贴大赛具体方案,并安排辅导员口头通知。每天上课前 ,到各班巡视,检查各班具体方案的张贴情况并回答学生提出的有关大赛的问题,及时调整大赛方案。
3.大赛预热。预热的目的是督促学生背诵。(1)每班安排一个学生跟踪学生的背诵情况,尤其是背诵PK赛,在开始比赛之前十天,开始上报每班背诵篇数最多的学生姓名及篇数,并在宣传栏及时更新。(2)提醒新概念英语老师及时做好跟大赛相关的辅导工作。比如辅导学生发音、语音语调等。
4.赛前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比较繁杂,大致总结如下:(1)定制奖品。因为奖杯要提前预定,还要在上面刻字,所以一定要提前定制。(2)安排每个比赛初赛和决赛时间、顺序和地点。由于比赛类别较多,涉及到四个不同类型的比赛,而且有的赛种报名人数较多,一个类型的比赛需要分几个赛场。(3)张贴比赛具体流程。比赛的具体流程包括赛前怎样入场,怎样抽号、比赛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评委何时评论并给分等。(4)大赛主持人的培养。主持人的培养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大赛主持人的选拔至少要提前一个月进行,这样能对大赛的具体流程提前熟悉,根据大赛的具体场景撰写出精彩应景的主持词。具体需要关注的有几个方面。首先公开竞争,选拔大赛主持人。其次分发大赛具体流程给主持人,并布置他们撰写主持词。然后帮助主持人修改主持词,并在初赛赛场,安排主持人彩排,初赛后,给出反馈意见。最后跟主持人沟通决赛的具体流程。(5)安排大赛服务学生。首先安排学生布置赛场。包括打扫卫生、清理桌上书籍、办黑板报。另外,安排服务学生提前20分钟入场,引导参赛选手抽签,分流选手到各个分赛场。安排服务学生计算分数,求平均分并且排名。还有,安排计算机服务人员负责保证多媒体的正常运行,帮助参赛选手拷贝比赛文件并负责转换大赛背景音乐及PPT等。最后安排负责颁奖的学生归类奖品并且现场填写获奖学生奖状,确保有序颁奖。(6)组织英语教师开会讨论评分标准,不断修改和完善评分标准。
二、大赛中遇到主要的困难
1.没能首先调动老师和辅导员的大赛热情,个人精力有限,力不从心。一次成功的大赛离不了评委老师、及学生的三方积极充分的参与。事实上无论是赛前的预热、评分标准的制定和评委的工作都需要他们的积极合作。这就要求在调动积极性方面要从上至下,充分认识调动老师和辅导员参与热情的重要性。
2.安排学生服务难的问题。为了解决有很多事情不安排不做,安排了不一定做到,做了不一定做好的问题,必须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并落实相关的学生服务优惠政策。对愿意付出的学生要大大鼓励,并且应尽快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
三、大赛不足
1.监督工作不够完善。给服务学生布置完任务后,没有检查,在一些宣传海报和颁奖PPT上 出现了英文书写错误。
2.颁奖工作安排不够周密。由于赛种繁多,决赛后颁奖工作需要安排的更细一些才不会手忙脚乱。
3.主持人表现不够精彩。加强主持人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工作。
4.现场的多媒体服务安排不够妥当。应当配备娴熟的音响技术人员。
5.注意赛场桌面,地面环境卫生。
6.学生背诵课文时,有点单调。建议配备轻音乐,更有美感。
四、大赛的优势
【初三反思总结】推荐阅读:
初三体育考试反思总结08-02
初三数学反思500字06-14
初三化学学科教学反思07-22
初三化学教研活动反思10-20
初三化学用语教学反思07-07
初三期中考试后的反思作文09-08
初三英语总结11-18
初三年级组长总结07-12
初三物理下期教学总结06-16
初三学年组工作总结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