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的成长心得(共11篇)(共11篇)
1.幼儿园教师的成长心得 篇一
对于一名幼儿园教师来说,规范教师课堂用语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名新教师,首次接触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我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欠缺。今天中午,我们幼儿园的`全体老师一起就规范教师课堂用语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记得上个月底,我们都去参加了平湖市的名师送教活动,听了两位名师的课,课后,她们又就课堂用语这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那次是我第一次接触规范教师课堂用语这个概念,也通过那次机会,对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今天,我们的探讨就更加贴近我们自己的教学,很多老师都举了自己身边的例子,或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阐述自己对规范教师课堂用语的理解。
总的来说,幼儿园教师的课堂用语要以甜美、儿童化、灵活、简短等作为重要标准,而这些标准也都是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相联系的。教师甜美的、儿童化的语言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与兴趣,相反,平淡的、成人式的语言就远远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幼儿的瞬时记忆能力较弱,所以教师的课堂用语要简短、精炼。教师可以将长句转换为儿童化的、易于儿童理解的短句,这样,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也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内容。
语言是一种艺术,面对幼儿,我觉得声线的跳跃性是十分重要的。忽高忽低的声音会让幼儿产生一种神秘感,引发幼儿的好奇心,这样也就能牢牢地抓住幼儿的心了。例如:在幼儿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全班都吵吵闹闹的时候,教师的一句“窃窃私语”就会引起幼儿的兴趣,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安静下来了。另外,课后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可能今天上课时的语言不够规范,那么经过反思,经过一种反复的思考,将语言中的不规范找出来,并找到其解决办法,那也是规范课堂用语的一种方法。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有很多要去学习。课堂用语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规范的,也不是短时间可以规范的,那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规范。
2.幼儿园教师的成长心得 篇二
如何有效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育学院作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 在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上,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 结合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实际, 采取以下一系列优化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策略。
一、以全员培训为基础, 全面提升幼儿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
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是全面提升我地区幼儿教师基本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它的特点是全员参与、影响广泛。为了使培训扎实、有效进行, 学院继教部研究制定了《吉林市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借网联培训、集中培训、园本培训、岗位自修几种形式, 通过天网、地网、人网实现了对我地区城市幼儿园, 农村幼儿园、校带园的全覆盖。学院作为区域教师培训的统领机构, 实施该策略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在地区教师培训规划中明确全员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区域教师培训规划是全部培训工作开展的政策保障。学院在09年经周密调研, 多方征求意见, 认真起草"十二五"教师培训规划——《吉林市“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规划》, 在这个规划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幼儿园全员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并提出相应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 这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工作指明了道路、明确了方向, 也为扎实、有效的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在制定有关全员培训的区域教师管理制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区域教师培训机构必须未雨绸缪, 抢先抓早提出区域教师培训思路和培训策略, 并主动与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沟通协调, 共同研究制定了《吉林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吉林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试行办法》等管理制度, 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三是在开发区域教师培训课程中发挥作用。课程和教材是教师培训的核心问题。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原则, 按照"教研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的研训思路和培训机制研发培训内容, 这种培训内容我们称之为研训专题。
二、以基地园为依托, 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的均衡发展
该策略主要是在吉林地区建设若干所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园, 通过基地园的引领、辐射作用, 重点带动农村地区和市区薄弱幼儿园的发展, 从而使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定区域内的幼儿园之间, 无论是办园水平, 还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程度, 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为切实促进地区教师的均衡发展, 依据全市幼儿园的分布状况、学校办园水平和教师专业化程度, 确定了12个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园, 并以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园为核心, 建立了12个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截至目前, 全市共有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成员138所, 覆盖了城乡全部幼儿园。形成了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园和共同体成员互促共进的区域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互助体系。
通过依托基园开展各项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 发挥名园优长, 带动和影响偏远农村幼儿园和市内薄弱幼儿园。2012年,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教师万人结对。通过开展区域内各园结对挂钩、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城市名优教师到农村幼儿园送教、农村教师到优质幼儿园进修等活动, 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示范辐射作用, 在更大范围内形成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效应, 达成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学管理水平和幼儿教师素质的目的。
三、以名优教师队伍建设为引领, 带动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该策略旨在不断探索建立一种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优制度。众所周知, 优秀教师, 作为教师群体的精英, 是高质量教学的代表;优秀教师的评选和标准, 应当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方向, 优秀教师的评选, 也应当成为促进教师专业进步的激励机制。教师的评优制度, 作为教师在职发展的推动力, 是教师质量检测和保障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教育学院作为检测本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机构, 通过对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和学科教学专家三个不同层次教师的培养和评价, 改善和优化名优教师队伍结构, 引领和带动中小学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学院打造了以全员教师为塔基, 以骨干教师为塔身, 以教育教学专家为塔尖的“金字塔”式教师队伍结构。学科教学专家是我市名优教师队伍中的塔尖部分, 是学科教学的领军人物, 其培养对象主要从省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市“全天侯”教师和市“十杰”教师中精心遴选, 共17名。通过域内培训与域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促使教师凝练教学思想、丰富实践智慧。教坛名师居于名优教师队伍的塔身部分, 是名优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其培养对象主要由市骨干教师中精选, 共84名。在培训过程中,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 厚重理论积淀, 提高实践能力。骨干教师是名优教师队伍中塔基部分, 是名优教师队伍的基础力量。全市共有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134名。集中培训和岗位研修, 是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
三个层次的优秀教师发挥了专业引领的作用, 不断提高全体幼儿教师执教能力。通过名优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指导青年教师做展示课、为青年教师做专题讲座, 促使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名师论坛、专题论坛等活动, 为普通教师提供学科教学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以精品课建设为契机, 推动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的改革
该策略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是精品课?“精品课”是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教学思想先进、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手段恰当、教学效果显著, 并具有示范、及推广价值的典型课例。“精品课”建设, 是工程的第三个支柱项目, 最终的目的是努力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促进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精品课”由市级“精品课”和“我的‘精品课’”, 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前者面向的是部分名优教师和部分典型课例, 其主要功能是典型示范;后者面向的是全体教师和所有课例, 其主要功能是互助提升。
五、以“学苑杯”幼儿园教育教学竞赛为平台, 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学苑杯”幼儿园教育教学竞赛, 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重点, 以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评比和竞赛活动为载体, 全面提升我市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技能。
“学苑杯”幼儿园教育教学竞赛在整体设计上, 力争与教学研究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有机整合,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竞赛的激励、示范和培训功能。幼儿园教师培训的主题既是教学研究的主题, 也是教学竞赛的主题, 三者的高度整合, 实现了教研、培训和竞赛工作的一体化, 避免了各项工作的交叉、重叠甚至冲突, 有利于专项问题的集中解决。我们将竞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层级进行, 实现全员参与。
“学苑杯”幼儿园教育教学竞赛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载体, 保证竞赛过程的全员参与是本项竞赛的基本要求。2010—2012年, 根据幼儿园学段教育教学状况, 组织了幼教学科专题竞赛13次, 参加决赛教师236人次, 78个单位获集体奖, 165位教师获个人奖。“学苑杯”幼儿园教育教学竞赛, 进一步强化了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 深化了教学研究工作, 有力提升了地区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促进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摘要:如何有效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育学院作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 在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上,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 结合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实际, 采取以下一系列优化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策略。
3.幼儿园教师的成长心得 篇三
心态上的适应性困难。工作环境与条件的改变、心理预期与现实感受的落差、工作经验与学前教育要求的不同等,使得一些转岗教师心生迷茫。例如:一些自认为是“被中小学淘汰、不要了”才不得已到幼儿园工作的教师缺乏适应新环境的积极性;一些自感对学前教育不太擅长而产生自卑心理的教师在面对新的工作任务时,时常采取回避的方式;还有一些原本抱着投身学前教育改革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教师则发现幼儿园的工作非常琐碎,大量的时间似乎都用在照看幼儿的生活起居上,与自己原来的专业发展预期相去甚远;更有一些转岗教师甚至抱怨,原以为幼儿园没有应试的压力自己会更轻松一些,没想到幼儿园工作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专业技能的适应性困难。虽然教育是相通的,但3-6岁儿童与7-15岁少年儿童的能力水平与成长需要还是有较大差异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也存在不同,因此,在课程目标、活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转岗教师在转岗初期容易产生挫败感。例如:在课程活动方面,中小学采用分科式的学科教学为主的课程模式,学科教师往往只熟悉和擅长某一门学科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他们到幼儿园后发现只懂一门学科是不够的,因为幼儿园实施五大领域为线索的综合课程,教师不仅要对每个领域都很熟悉,还要能用游戏的方式来付诸实施;另外,中小学以班级授课为主,而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只是一日活动中占比非常小的课程实施形式,教师主要的工作不是上课,而是在一日活动中进行渗透式教育,因此,一向擅长“上课”的转岗教师到幼儿园后会感觉到不适应、不被重视,甚至由于难以胜任非上课类的活动而感到很失落;在课程目标定位上,一些转岗教师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指标,习惯于以知识技能来衡量幼儿的学业水平,因此当他们的知识传授行为或考试测验行为被强行制止时,他们会因为在短期内较难找到对自己教育能力的正向评价而陷入一种自我失能感,从而丧失工作自信。
人际关系方面的适应性困难。转岗教师需要面对新的教育对象、同事群体和幼儿家长,这些人群虽然与中小学时的人际群体相同,但关系处理的方式却相去甚远。相对中小学生而言,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不单纯是一种教育教学的关系,而是保护、养护和教育的多重关系;中小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基本上是言听计从、积极配合,后者对前者而言是具有教育威信的,而幼儿园以幼儿为本,幼儿也以自我为关注中心,只有教育活动符合幼儿的兴趣且生动有趣时,幼儿才可能被吸引,否则任凭教师如何发挥“威信”都难以真正吸引幼儿。幼儿家长对教师作用的期待不仅有教育上的指导,更有生活上的保育养护,对教师的要求更细、更多、更高;与中小学的家校联系相比,家园联系显得更为重要且频率更高,教师几乎每天都在与家长交流沟通,需要应对各种需求的家长,容易产生沟通疲倦。同时,转岗教师需要面对与中小学中不同的女同事群体,要处理好与女同事之间的
关系也需要一个磨合期。
相关待遇期待的适应性困难。转岗教师对于自己的编制、工资、节假日和其他福利较为关心,也喜欢拿自己与同事、拿自己当下的待遇与过去在中小学时的待遇进行对比。现阶段有的政策还未得到较好的落实,有些制度还未有效执行,导致一些转岗教师无法明确未来的方向,甚至产生逃离的思想。例如,原以为“中小学比较累,到幼儿园会轻松一些”的教师发现在幼儿园一天的工作时间较长,有时因制作玩教具还需要加班。又如,某县不少转岗教师反映,他们原本在北上广大城市的民办幼儿园工作,因老家招聘公办幼儿教师,于是辞职回家考上县里的公办编制,期待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安定的生活。然而,工作一年,他们一直在县幼儿园实习,一年只发10个月工资,且每个月仅几百元钱!他们找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但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于是有些人准备再观望一段时间,如果情况不能好转就集体离职。
探索转岗出路
政策落实要严格到位。面对日益庞大的转岗教师群体,政府部门应出台适宜的管理办法和保障措施,对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认识,严格执行转岗培训考核制度,将适宜的人员转岗为优质的幼儿教师。县(区)级政府尤其要进一步增强政府责任意识,加大“学前教育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的行动力度,不仅大力投入幼儿园硬件建设,更应重视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对转岗教师要进行合理分流,做到疏导转岗意愿、规范转岗行为、保障转岗待遇、提升转岗质量;在人事编制、财政待遇与社会福利等方面应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并切实执行,对于带编制转岗到幼儿园任教的人员要有激励机制,以提升其胜任新岗位的积极性,对于原来没有编制、后通过培训合格的转岗教师要及时兑现编制和待遇承诺,稳定队伍。
幼儿园要因人定岗。幼儿园在接收转岗教师时,既要充分了解转岗教师的岗位意愿和专业水平,又要人尽其才给予适宜的岗位,让转岗教师扬长补短快速适应新工作,还要建立“老带新”的教研培训机制,引导转岗教师制订自己的职业规划。对于转岗初期还未完全熟悉幼儿园课程的教师,应先了解其教育教学之外其他方面的技能,并安排适宜的工作。比如,一些转岗教师原本在中小学就是教研骨干,参与过学校的课题研究和教研组活动,熟悉教科研的思路和方法,转岗到幼儿园后可让其成为教研组成员而不是直接进班级;对于一些年龄稍长但又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转岗教师,可让其进入幼儿园的后勤队伍,负责全园的材料采购、设施更新、对外沟通等工作;对于一些擅长多媒技术的转岗教师,可安排其负责全园的电化教学、网络平台建设、摄影摄像等工作;还有一些原本担任过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可安排其负责全园的早期阅读指导或幼儿园图书室建设、书香校园建设或读书节等工作。列举这些主要想强调的是:幼儿园管理者应积极发挥转岗教师的长处,提供促进其顺势发展的支持,而不要轻易将不胜任教学的人员简单地转到保育员的岗位上,这会直接伤害许多转岗教师的自尊心,损耗其工作热情,也会间接造成转岗资源的浪费。
转岗教师应主动出击。问卷调查中,许多转岗教师在自我评估时认为“缺乏专业能力”是影响自己适应幼儿园工作的主要问题,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对转岗教师而言,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专业技能而是教师自身的学习、表达与交往能力。转岗教师应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工作,主动适应幼儿园的各种挑战,主动学习有关学前教育、幼儿以及保育等方面的知识。既然不能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那么就应尽快找到自己与新环境的结合点,从个人擅长的地方入手,逐步熟悉幼儿园的工作常规,以主动积极的方式找到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内容和岗位,重拾自信。转岗教师还应认识到,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并不只是指开展教学的能力,而是涵盖“观察和分析幼儿行为、分析幼儿作品、与人融洽谈话、课程设计与活动组织以及评价”等多个方面的能力。转岗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方面的资料,熟悉和把握3-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了解幼儿园活动课程的特点和实施方法,逐步理解并能运用幼儿园教育质量评判指标和方法。
建立培训长效机制。近几年围绕教师成长开展的培训非常多,其中有专门针对转岗教师的培训,时间有长有短,形式丰富多样,既有针对转岗教师的通识培训,也有强调实践技能的跟班研修;既有集中面授,也有远程在线指导。这些培训都是集中的、头脑风暴式的,而转岗教师转变观念、掌握科学保教方法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各级培训主管部门应建立起长效的转岗教师培训机制,将定期集中培训与日常跟踪指导相结合,职责要明确,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科研部门要定期组织专题性的培训,幼儿园则应建立园本教研制度,针对转岗教师的适应性程度确定帮扶指导方案,在日常工作中引导转岗教师成长。
4.学习教师成长的心得体会 篇四
—— 学习《教师成长》的心得体会
下湖小学
刘细华
《教师成长》这本书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巨大的启示。就我而言:感触最深的是专家讲述的一个个普通教师成长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在促成成长的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较为重要的:
一、首先应努力保持做个快乐的老师。书中有这么几句话我觉得十分的真实,‚教师的快乐与幸福是重要的,如果教师不快乐,他的学生往往就不会有好日子过。‛随着紧张的步伐,人往往容易产生无名怒火,动不动就来气,我们时常抱怨学生不听话,学生能力差,家长不配合工作、工资待遇低下,工作繁烦、累人等,使我们多数的教师长期处于不快乐的状态,我想大家不少听到一些抱怨哪、牢骚呀,或者自己也跟着唠叨起来,而听到快乐的声音好像没有。试想我们这样整天抱怨,工作环境是否有改变,学生是否有改善,我想没有!有的只能是自找痛苦,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坏毛病:乱发脾气。的确,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或每一次活动,都要靠老师协助推动和开展,大到大型的教学活动,小到学生的一言一行,都直接与每个教师工作联系在一起。平日里,教师工作琐碎而繁杂,好像与“快乐”无缘,也联系不到一起。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我想我们应该学会寻找快乐、创造快乐,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态。在《教师成长》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一是用平常心来看待生活,宽容地对待自己,知足长乐。对自己不要太严格了,不要因为自己没获得某些学位而痛不欲生;也不要因为工资太少而闷闷不乐。其次善待每位学生,像魏书生,李镇西老师那样怀有:‚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学生是一本需要用‚爱心、耐心‛去读的书;我们就不会觉得烦了。‛ 再次,应该不断地积累、反思、充电在学习中寻找快乐。
二、以打造‚名副其实‛的教师为奋斗目标。
书中刘教授带领我们走进《死亡诗社》,基廷老师带给我们激情与梦想;打开《大宅门》,季宗布老师的‚功夫‛令我们折服。‚不按教材顺序讲‛的何文浩老师、自编语文教材的王泽钊老师、‚语文教学的‘叛徒’‛ 黄玉峰老师,让我在惊叹其教学方式的同时却又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为师目标。不做碌碌无为的园丁,要沿着名师成长的足迹学习名师,用名师精神引领自己成长为名师。
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在促进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的章节中,专家也谈到:当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当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反思的方式解决相关的问题。只是有时候,教师仅仅凭借个人经验是无法解决问题。而真正有效的专业成长方式关键是阅读。由此,有一个按例是专门讲阅读的。的确,随着学习社会化的来临,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在学习,而读书对于教师犹为重要。教学并不是贩卖知识,而是教师自己成长发展过程。在《教师成长》的报告中,无论是魏书生还是李镇西、窦桂梅等之所以成为名师,都与他们爱好读书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像在我们学校有几位特别酷爱读书的教师,他们不管是在教学 还是交谈总是那么的轻松潇洒、富有学问。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只是偶尔读一些教育书籍和杂志,从中摘抄一些感觉较好的文章,没有及时反思。所以当自己有一些好的想法时,总是苦于无从下手。与同事交流时,总觉得底气不足。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怪不得自己这么底气不足,营养不良,原来就是少读书所制。如果自己能够通过读书和教学实践积极反思,也许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而不会这样无所适从了。因此也暗下决心:今后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制定切实可行读书计划,让读书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5.《关注教师成长》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无名
如何看待和评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这是开展师德教育的前提。近些年来,随着家庭、社会对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的提高,教师也开始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对教师的负面报道时常见诸报端,许多师源性伤害事件的发生,不断使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怀疑,导致公众对教师职业信任度的降低,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教师群体的形象。如何客观的看待这一现象,应当采取何种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这的确是我们需要面对和探讨的现实问题。近日,通过阅读学习《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一书,受益匪浅。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应该有课程智慧。
对于自己所教课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材观。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凭借,而不是教学的全部。当然,教师不能忽视教材的使用,教学中要深
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拓展,超越教材使其更适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教师应该有教学智慧。教学中,教师应既传道又授业,尤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寻求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结构与及时反馈,课堂上要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开展探究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教师应该有管理智慧。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教学管理的艺术。工作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作为班主任,更要全身心地投入班级管理,对学生要有爱心,要耐心、细心、精心,只有如此,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教师应该有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其个人修养的集中体现。教师要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使生活富有情趣,努力做一个快乐教师。对待学生,教师要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赏识,让学生在宽容与赏识中不断进步。
6.教师的教育心得:成长中的精彩 篇六
8月31日,我们在一(3)班相遇,你们第一次端坐在这个教室,我第一次踏上这个讲台,也许因为都是第一次,所以彼此的心很快的接近。天真烂漫的你们注视着我,四目相对中,开始了属于我们之间的故事。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时间如白驹过隙,抓不住的是时间,但留下的故事却深深烙印在彼此的心中。
我们的“家”真棒
“家”多么美妙的字眼,提到“家”总给人温暖幸福的感觉。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一直和孩子们强调,现在的我们是一个大家庭,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争取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越来越好。
缔造完美的一个“家”,是我和孩子们共同的快乐。每一次的班级布置,宝贝们都要和我一起动手,有的绘画,有的剪纸,有的想主意......清晰的记得子淇宝贝激动的和我说:“老师,可以用我们的照片围成一个爱心,意思就是相亲相爱呀。”看着她放光的眼睛,我满心感动,所以我们的第一期板报设计,顺从了她的想法,在半个黑板上画了一个大爱心,里面是孩子们的照片,照片旁边写上三个大字“一家人”。大家庭的概念就像种子一样,深深的埋在孩子们心中。二年级,孩子们已经慢慢长大,每个宝贝不仅有许多奇思妙想,动手能力也变强了。黑板上的装饰品都是宝贝们自己贴上去的,我站在一边指挥着,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偷偷的笑了。那种感觉就像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变得懂事一样,很满足又很幸福。有的孩子还从家里带来了花儿,他说:“这些花儿很漂亮,放在我们的“家”里多好呀!”哦,原来大家庭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已经慢慢发芽。
学校活动中,孩子们也是团结一致。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奔跑,随处可见拉拉队加油呐喊。六一儿童节时,我们班演员一出场,其他小观众的喝彩声连续不断。班级的一张张奖状,都是孩子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哦,原来大家庭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已经慢慢开花。孩子们,希望你们携手并进,让我们的“家”变得更加美好。我会默默守护你们,爱你们!
生日大party——我们长大一岁啦
提起生日party,孩子们满心欢喜,充满期待,都希望这个party早点到来。当我如约在周三把蛋糕提到办公室时,那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再也安定不下来了,办公室门口、窗户的前后全部挤满小脑袋,每个孩子的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我以为孩子们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开心的不受控制,可现实却恰恰相反,孩子们安静的坐着等我进班,我很诧异,心想:难道是我走错了班级吗?后来仔细琢磨了一下,或许是因为我的宝贝们长大了,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许是因为想表现好早些吃到蛋糕,又或许......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看到孩子们能有这样的表现,我很欣慰。生日party就在安静的氛围中开始了......给小寿星带上生日帽,唱生日歌,在同学们的歌声中,小寿星们悄悄许下心愿。切蛋糕发蛋糕时,孩子们更加激动了,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蛋糕,不停的咽着口水,但他们依然有秩序的拿蛋糕。同时,我告诉他们,拿到蛋糕的小朋友们先不要吃,等大家一起享用,所有的宝贝都做到了。我问孩子们:“为什么要吃蛋糕?”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过生日。”“那为什么要过生日呢?”孩子们是这样说的“因为生日的这天我们出生了,过生日就长一岁,以后就更懂事了。”我好奇地问“那你们怎么知道自己的成长呢?”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起小手,有的说:“我在家帮妈妈做家务了,妈妈夸奖我长大了。”有的说:“我给我妈妈洗脚了,妈妈感动的落泪了,我要好好爱家人”还有的说:“我要认真听课,好好学习,让老师放心。”哦,原来我的想法小机灵鬼们全部了解,举办这个生日party,不就是想让孩子们知道,他们在一点点成长吗?从一年级到现在,不仅是身体上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成熟懂事,聪明的他们真的是没有让我失望。那天孩子们把蛋糕互抹在小伙伴的脸上,那天真美丽的笑容使我倍感幸福。p#副标题#e#
你们曾问我,童年是什么?我想说:童年就是你们用微笑编织的梦.....孩子们,愿你们每天都开心快乐的成长,你们的笑是我成长和前进的动力,我很爱你们。
共读、共写、共分享的快乐
家校共建也是我的重点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同一件事情,一旦有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这件事情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家长们看到我的辛勤付出,所以家长们也非常信任、支持我。只要是学校或是班级的活动,家长朋友们都会积极参与,而且毫无怨言。我很幸运遇到这样的“大朋友”。
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希望孩子们在家实现亲子共读,在校实现师生共读,将阅读融入到生活中,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早读课,我带领孩子们一起读有趣的绘本,像《亲爱的小鱼》、《宝贝你真棒》等,图文结合让孩子们很感兴趣,都愿意去读、去看。午读课,我与孩子们一起讲故事,一开始是我讲,后来慢慢的让孩子们自己去讲,如《格林童话》、《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孩子们自己说故事,不仅锻炼了胆量,而且也培养了口才。晚上回家就和家人一起读,每个孩子都有一张亲子共读卡,在读的同时记录自己每天的变化,家长朋友们也配合的每天在群里发图片和视频。另外,我还邀请家长朋友们走进课堂,和孩子们一起读绘本,这样的方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偶然间,看到一个宝贝阅读的时候乐得呵呵笑,这个场景触动着我,孩子已经在书中发现了乐趣,已经爱上了阅读,所以他是幸福的。于是我更加坚定,要想办法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写结合才是最好的结果,为了让孩子们喜欢写短小的作文,我给孩子们买了画图写话卡,布置创作作业,让孩子们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边写边画,边画边写。翻看孩子们的创作作品,稚嫩而内容丰富的文字,色彩绚丽而多姿的图画,是孩子们与家长朋友们共同创作的成果。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因阅读勇敢的飞翔。
定期举行的家长会,和家长们像谈家常一样,聊一聊孩子们最近的表现,和大家一起商讨接下来我们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这样的活动,让家长们在彼此分享教育经验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我的成长
孩子们在不断成长与进步,我也是一样,一直努力着,争取成为孩子们的好榜样。工作一年多,我也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绩,当然这和我的领导、二三班的宝贝们、家长朋友都密切相关。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还有些不知所措,但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磨练,在新教师赛课中荣获一等奖。拿到荣誉证书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激动不已,这是对我学习、努力的认可,我会不负所托,继续前行。在乡村教育家的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虽然没有取得更好的名次,但我很满足,因为我学习到了很多,更被其他优秀教师的精彩演讲所震撼,很幸运我是参赛的一员。在乡村教育家的征文比赛中,我的征文《初为人师》荣获得一等奖,正是因为有孩子们的参与,才会有这篇文章中的故事。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带领着我们班的孩子也获得了很多奖项,如踢毽子跳绳比赛一等奖,黑板报评比一等奖,三自觉评比一等奖,运动会二等奖等。这些奖项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说明我在不断进步、成长。教育工作非常辛苦,但收获的快乐与成就远远大于辛苦,既然选择教育这项伟大的工作,就应该“全副武装”做好准备,以美好的心态应对未来的每一天,在教育中寻找快乐,在教育中发现快乐,真正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7.浅谈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 篇七
为此, 笔者从优化管理模式入手, 浅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几点看法。
一、重乐学, 促博知, 管理搭建平台
所谓“乐学”, 是指教师愿意学习, 热爱学习, 主动学习, 积极主动了解当前课改的相关精神, 以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质。一个学习型的幼儿教师深知“知识就是力量”, 因为幼儿的生活五光十色, 幼儿的视角包罗万象, 专业教育者需要专而博的知识, 专保教, 博各域, 才有可能为幼儿一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首先应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为教师的学习创设必要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比如, 利用幼儿园角落创设温馨的“教师阅读区”或开辟专门的“教师阅读室”。为教师订阅必需的专业书籍并投放一定量的百科图书, 供教师查阅。
其次, 注重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教师搭建提升专业素质的平台, 在创造外在机会与条件的基础上, 激发教师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帮助教师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进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例如:借助开展“教坛新秀”“教师六项技能竞赛”等活动, 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基本功水平。通过开展“示范性幼儿园开放周”活动 (即在一段时间内, 各级示范性幼儿园同时开放, 集中展示各自的办园特色和优势, 供幼教同行观摩。) 以此增进各个园所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互动, 也让广大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 选择参观学习的园所, 有针对性地往特定的专业方向迈进。
二、重敏学, 促善思, 管理挖掘合力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 教育管理者应该深刻认识到在鼓励教师树立新型教育理念的同时, 必须更多地挖掘教师的创造潜能, 加强反思性教学的研究, 以让教师更为深刻、客观地认识幼儿, 寻找适合幼儿发展的最佳方法, 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引导教师学会观察幼儿, 探索观察、记录的有效方法。
幼儿园应以《纲要》精神为指导, 不断提高教师观察幼儿, 分析幼儿的能力。鼓励教师注重观察幼儿, 改进记录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深入观察幼儿的基础上, 及时了解幼儿的需要与兴趣之所在, 以求更确切地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使观察记录成为教师制定教育计划和策略的第一依据。
2. 引导教师正确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纲要指出:对幼儿评价的过程, 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自己教育实践的过程, 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是其自我成长的过程。教师了解关于幼儿发展和学习的知识掌握和运用的如何, 对于教师制订和执行课程计划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对教师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可以发现自己制订的教育计划与目标情况, 自己所确定的教育内容、方式以及安排的教育环境情况, 这可以促使教师再学习, 了解关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知识, 更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
3. 做好资料的筛选和积累工作。
一个好的教师应是一个具有独立判断力和思考力的人, 是一个能够对照自己工作自觉进行反思和探索的人。因此, 引导教师能认真收集、整理活动资料, 以深刻领会课改的精神, 通过实践积累经验, 互相交流, 在资料的积累上达成共识, 有助于教师更完善、更全面地认识课程和教学的实质。
4. 在沟通、互动、分享中强化教师合作反思意识。
教师间的合作研讨不仅可以增进教师彼此间的了解, 还能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 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管理者作为合作群体的一员, 应努力创设合作式研究的情境, 为发展教师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搭建平台。例如, 在观摩活动后的研讨中, 要求教师把关注点集中在对教育行为的分析、研究上, 对研讨发现存在的问题, 组织教师进行再实践, 形成在实践———反思———再实践中解决问题的习惯。可以说, 这种合作式研究注重发挥群体的力量与智慧, 集思广益, 相互交流, 不仅使教师开阔思路, 从多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问题, 而且使教师在正反经验共享中, 强化了合作研究的氛围和探索过程。可以说每一次教研活动后, 都使大家感悟到集体的力量是坚不可摧的, 在一次次的感悟中, 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调整, 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三、重创新, 促改革, 管理实现价值
所谓“教学创新”, 是指教师应用教育教学活动的新趋势来改变以往的观念, 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培养创新型人才, 以适应教育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探求教师“教学创新”之路, 管理上应给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
1.鼓励教师打破原有课程内容的旧模式及传统的思维方式。变死备课为备活课, 尊重教师的相对独立性, 通过自研、互动、交流等过程, 鼓励教师在计划制定上大胆创新,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肯定教师的自我价值观, 逐步引导教师发展。
2.教研组开展教师教学推优活动, 激发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研究的热情和主动性, 使教师的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 积极为教师提供展现自我才华的空间。
3.坚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围绕幼儿园课题,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结合课题的开展, 实现科研“催化剂”的作用, 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高。
8.幼儿园教师的成长心得 篇八
随着我园办园能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新教师加入到了幼儿园的教职工行列。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指出,要多种途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新教师队伍,尽快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和适应能力,让他们由新教师转型为合格教师、成熟教师、专家型教师,促进其专业的迅速发展。如何实现这些,是我园面临的首要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寻找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途径和培训机制,不断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他们尽快成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才能为幼儿园实现更远大的目标奠定基础。
二、省内外同类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目前省内外对新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研究并不少,其中培训、再学习、师徒帮扶以及教师评价是研究的主要策略。宏观的、没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再学习,不能真正满足新教师职业入门时的迷茫和困惑。另外,教师评价运行机制缺乏系统性的保障,奖惩性的评价带给新教师的往往是压力大于动力,加剧了新教师上岗后的职业焦虑。综上研究现状,新教师在成长中存在的误区,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系统研究以及适宜的策略。
三、课题的创新程度
本课题的创新就在于,深入新教师不同的个体特点和工作实际,采用将个体研究、实践验证、归纳提升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仅要从现实层面弄清处于适应期的新教师出现的日益增多的问题,而且还要从理论层面通过分析、论证、实践、总结找出解决问题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为建立新教师专业成长的人力资源体系提供重要依据。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教师职业生涯来看,新教师走上教学岗位的前几年是专业发展的关键期,它直接关系到新教师教育生涯的未来发展。对于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不仅要立足于本园的实际发展水平,更要站在学前教育的总体发展目标上规划指引新教师的发展方向,为此,对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阻碍、制约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各层面问题的研究。
2.根据新教师的职业需求探究,尝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并应用实践研究,指导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3.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机制,满足不同个性、特长的新教师在专业中全面发展的需求。
4.根据新教师制定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研究以何种方式帮他们达到预期的专业发展目标,并不断修正其自我发展方向的研究。
5.探究新教师的共性问题、个体式发展结合与分离的方式和方法的研究。
6.关注新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的发展,激发新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的研究。
7.为新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和支点,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计划
第一阶段:基础调研阶段(时间:2011年6月——2012年1月)
收集、整理、调查不同学历新教师的基本情况,相关专业特长、性格特点等,通过岗前培训、谈话交流、技能展示、跟班调查,加强新教师的理论学习,帮助指导新教师明确自我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另外,幼儿园应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从多角度、多层面为新教师提供支点,从多途径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教学实践中寻找自身专业的差距,并通过谈话及问卷调查,汇总找出新教师上岗后的困惑及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从而探究影响新教师成长的动力和阻力因素。
第二阶段:实证实验阶段(时间:2012年1月——2013年1月)
该阶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内容:
1.凸显个性,取长补短,合作交流,打造特色鲜明的高效课堂。没有个性的教师就培养不出学生的个性,面对新教师的多元、多型以及多样化的个性特点,在宏观调控的同时,我们并不希望所有的新教师都被同化成如“一个模子刻出来一样”的相似者,而要鼓励新教师往“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展示个性魅力,鼓励创造性思维,把学科特点与自身教学特点相结合,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他们在成长时期扬长避短,变被动为主动,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让教师在实践中找差距。
2.压担子促成长,挖掘潜在能力。本阶段主要采取初步总结的方法,对前期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整理出一套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并随着新教师教学的日趋成熟,对每位新教师的自身特长合理加压,让他们在担负重任的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奋斗目标,挖掘潜在的能力,在学习与实践中锻炼能力,把压力变成进取的动力,增强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信心。
3.以教科研为引领,反思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学科研是自己专业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力武器,教师参与科研既能帮助新教师不断超越现有水平,选择和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又能全面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参与的过程中,新教师不断反思、总结、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得新的教育理论,总结新的教育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工作。
4.打造名师工程,彰显成长,营造赶超、再积蓄的良好循环氛围。通过给新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竞技的擂台、交流的平台(包括公开课、教案、论文、课件、中英文演讲、才艺),从多种渠道,有计划、分步骤、全方位地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在新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成才上进的良好气场。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时间:2013年1月——2013年6月)
9.教师成长手册心得 篇九
学习《教师成长手册》后我才发现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是有讲究的,从早晨的来园活动、户外活动、一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晚上的离园活动每一个活动环节都需要我们自己精心设计,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很好的发展。我就其中的运动活动讲讲我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加强观察、关注个别差异,注重启发和随机指导要指导幼儿,首先要了解幼儿,要了解幼儿,就要通过观察。观察要有目的性和连贯性,经过多次观察,才能正确估计幼儿的活动水平。教师除了在一旁观察,然后适时介入以外,也可以参与孩子的游戏中去,以同伴的身份与孩子一起玩,给予潜移默化的示范、指导 其实,幼儿除了有想与同伴一起运动一起游戏的欲望以外,他们也很愿意与老师一起运动一起游戏,往往和老师一起游戏的时候他们都很容易兴奋,有目的地运动。而教师在运动中的方法技巧往往能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在观察中得到了经验。建立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一种平等、双向、互动的关系。教师一方面是实用的、常见的较为完善的活动器械的提供者,是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活动、主动参与活动并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引导者。同时,教师也是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参与本身就能提高孩子活动的兴趣,教师应成为活动的参与者,身临其境,教师与幼儿一起同玩同乐,孩子们会感到格外的高兴。另一方面教师须挖掘幼儿的运动潜能,以不断发展幼儿的活动水平;而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器械中,不断地主动探索,扩展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内容、以发展活动经验、活动能力、活动意志与态度。例如现在活动中我们说的更多是:我们一起来试试!,而不是老师请你们玩&&,因为这样不仅拉近了师幼关系,也体现了一种师幼的平等关系,朋友关系。
二、教师的作用在于给予幼儿必要的保护和帮助 《手册》指出:教师对幼儿活动时的场地、设施、器械、服饰、以及擦汗、喝水等都要予以关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幼儿的活动能安全有效地开展。由于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均发育不完全,极易在运动中发生事故或危险,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保护和帮助,确保活动安全有效地进行。首先,教师要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活动材料有清楚的认识。如竹梯被架高时一定要两头固定,否则两头容易滑脱或一头翘起而发生危险;轮胎垒高时一定要检查是否垒得整齐,以确定幼儿从上往下跳的安全性;玩圈时,圈不能套在他人的脖子上,以免引起窒息;玩滑板车时应有宽敞的场地条件,以免撞到幼儿的身体,等等,对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进行调整、改进,以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其次,对于参加活动有困难的幼儿,特别是那些年龄小、能力弱的幼儿,除了注意场地、设施、器械等方面的防护外,更应从心理上满足幼儿的安全需要。要尊重幼儿不想参加活动的权利。有些幼儿由于性格或其他原因而不会、不想、不敢自主进行活动时,不要急躁地替孩子选择,不妨多用些耐心,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引导幼儿慢慢参加自主活动。如小年龄幼儿看到大一些的幼儿走有一定高度的竹梯时,也会产生自己亲自去尝试一下的欲望,但真正面对时却又十分胆怯,常常不敢走或要拉着老师走,这时如果教师能及时调低高度,并在幼儿通过时伸出手扶一扶、拉一拉给予一定保护和鼓励,使他们感到有心理上的安慰,那么幼儿的畏惧心理就会慢慢减退,就会大胆尝试这一动作,从而获得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以及成功的愉快体验。第三,由于幼儿的活动是自发的、自主的,具有随意性和不可预料性,教师不可能清楚掌握幼儿的一举一动,这就很容易出现受伤情况,因此教师还要帮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及自我服务的方法,这样幼儿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就不会手足无措了。如活动中如何不与他人相撞;参与某个活动的幼儿人数很多怎么办;根据幼儿的动作帮助幼儿分析哪些是危险动作;活动前、后什么时候穿脱衣服;出汗了怎么办;什么时候要喝水;比较热的气温下应该选择什么地方玩等等。这些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的方法对幼儿今后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能让幼儿终生受益。总的来说,我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活动设计、户外运动指导等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师成长手册》之我见 殷颖读完《教师成长手册》,心中感慨万千,它不仅能使我们通过阅读、对比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反思在教学、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激励自己取得更高的成就,还让我体验到了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爱与责任的关系比重。这让我想起冰心老人的一段话: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老人说的多好啊,她把我们教师的工作,形象地比喻成在孩子们的人生之旅中撒播种子,成就花香弥漫的仙子,好美的一幅图画呀。是啊,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浪漫的生活。每天我们把爱与责任放在自己的左右心房,伴着孩子们一颗颗稚嫩的心灵砰然而动。记得有一次,当我带孩子们活动完后,身体很不舒服,感到全身无力坐在那休息。突然,我的背上有一双小手在敲,我的心里一阵怒火:是谁这么胆大竟然爬到老师头上来了。我往后一看,原来是那个平时文静不善于说话的孩子。她看到我往后看,轻轻地说了声:我喜欢你,我看你很累,我给你敲敲背刚才的怒火顿时消失了,我被激动得无话可说,我为自己刚才的冲动而伤害到那颗善良的心感到自责。在我们默默无语时,我听到了那有点专业的啪啪的声音。此时,我感到这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传递着师生之间的情感。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孩子对老师的爱是一种最原始充满真诚的爱。它蕴含在孩子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微不足道的事情中,使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种爱的真诚。老师感受到孩子们的爱,我们的工作就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工作就有动力。孩子们是多么可爱的,他会想办法回报给你。慢慢地,我感受到当你真正进入童心世界时,你就会爱了,你就会耐心地倾听了,细心的引导了,你就会平心静气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了。因为你的付出得到了许多的回报。当看到孩子们一颗颗善良的心,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时,我笑了,因为我不仅是我,而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最喜爱的老师。一个幼儿教师,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是爱。这些我都赞同,但我觉得最应该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责任感,没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心。一切都无从谈起。因为我是幼儿教师,我就要对孩子负责。我就要平等地欣赏,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我没有理由以貌取人,厚此薄彼,助长孩子的自负或伤害孩子的自尊。我唯一能做的是关爱有加,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位孩子幸福得像花一样健康成长。《教师成长手册》细化了我们幼儿教师的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责任与要求,引领我们不断地通过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帮助我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青年教师。新手教师读后感想 张婷教育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的是教师。作为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手教师,工作中难免会碰到诸多的困惑,如何赢得个性不同幼儿的尊重与喜爱,如何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等等问题。而通过阅读《教师成长手册》让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其中的新手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体系,为新教师工作的方向起到指引作用。通过学习,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在我们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都是有讲究的,从早晨的来园、运动、生活、游戏、学习及离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自己精心设计,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很好的发展。手册中的小贴士和教师的亲身案例更让我受益良多。幼儿通常喜欢运动,特别是户外运动,运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可谓至关重要。下面结合户外运动我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在运动活动中我坚持从从三方面来指导。一是用器材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二是观察幼儿运动、适时介入,最后一点是师幼互动、潜移默化。观察主要是为了了解幼儿的运动能力以及幼儿在于运动器材的互动中遇到的问题。在观察中,教师要明确哪些是孩子们共有的问题,哪些是个别问题。在观察的基础上,提供适时地帮助、指导。在适时的时候介入,体现孩子的主体性。例如当我发现孩子不玩玩具在一旁观看时,可能是孩子没有找到玩伴,或者没有玩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时候我会及时介入,给予指导,以充当孩子玩伴的方式激发孩子的积极型。当孩子不专注且在各个游戏中转换或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也及时介入,进行指导。有时候在挑战用轮胎和竹梯搭成的小桥中,个别幼儿出现胆怯情绪,表示不愿玩,加上有些幼儿可能缺乏自信,我会允许他们先观望并耐心等待、观察,适时发出邀请,使他们产生参与的兴趣,慢慢地对活动也产生兴趣。而当在最后跳下来中,我也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给孩子们加油,当他们成功完成后,用耶的声音赞扬他们,孩子们在老师鼓励下也显得信心十足。另外,教师要在了解本班幼儿已有的运动经验及活动意愿的前提下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让他们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进行运动活动。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到新鲜有趣,增加活动的兴趣,也提高了幼儿进行活动的积极性。在学小乌龟爬过山洞的游戏大部分孩子已经很熟悉了,有的孩子走了一趟下来就玩别的去了,有的则随便爬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将爬山洞和爬竹梯结合起来,创设情景性,让孩子学小乌龟先要爬过山洞再要越过小河最后才胜利。提供并及时调整的运动活动场地及环境布置。提供的材料需要幼儿发挥自己的运动潜能和智慧,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运动能力,创设具有丰富性、层次性和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促进幼儿在活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运动行为,适应变化的环境。在活动中教师要随时随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并且做及时地调整。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他们在不断地探索、尝试、掌握和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的运动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运动实际的能力和发展水平,及时地创设多层次的、难易程度不一的活动环境,让班级多数幼儿体验到参与和成功的喜悦。在用轮胎和竹梯搭成的小山坡中设置两个坡度不一的山坡,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挑战高难度的,而能力弱的幼儿则尝试低难度的。体现孩子的自主性,同时又能体现老师的指导,发挥教育的作用,这正是二期课改的精神。不仅在运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遵循这个原则,在其他的学习、游戏、生活中,我们也要贯彻这种理念。教育艺术感想 马慧群《教师成长手册》序的第一句话即教育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的是教师。精通这门艺术需要教师对这门艺术的热爱,了解这门艺术所针对不同的对象,掌握这门艺术的技巧,并不断反思,积累经验,沉着应对。从99年工作至今,进入了第11个工作年头,但在看阅《教师成长手册》时仍是受益匪浅。它不仅是幼儿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阶梯,更促进我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一些工作习惯,寻找自己日后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和思路。尤其是其中教师们的案例与小贴士,写的详细而周到,从班级建设到家长工作再到一日工作各个环节。早晨的来园活动、户外活动、一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晚上的离园活动每一个活动环节都需要我们的精心设计,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有位青年老师以自己的实例提醒我们除了前一天要仔细充分地做好隔天的准备工作外每天早晨也需要复查,来保证一天活动进行的有序性。来园接待要准确地叫出接送者的身份。在长假,周一第一个工作日可以利用记录的方式做好家长交待的事项,便于工作有序地开展。教师对幼儿说到做到的思考等等。老师们通过自身体会把一日活动中出现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梳理,在共鸣中寻找原因归纳出了一些好的方法。在看阅游戏环节中,教师们通过分享交流、讨论游戏问题,提升拓展深化幼儿从游戏中获得的经验的方法。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时便是有目的的观察,同时边观察便在心中酝酿交流的内容,有意识地帮助幼儿事先小准备小介绍,一方面使幼儿在交流中更有自信,也让教师有效调控幼儿交流的基础。为我日后组织游戏分享提供了宝贵的策略。通过学习,我的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活动设计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生活经验,当前兴趣点或需要制定活动内容,即讲求实效性,形式又要新颖。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选用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或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内容,有助于幼儿在活动得到成功的喜悦。其次,在做活动预设中注重组织策略,要预先考虑幼儿可能的反应,预设几种可能出现的回应方式,不易雷同。在活动中关注每位幼儿的反应,倾听他们的表达,鼓励幼儿的表达表现。通过学习《教师成长手册》,在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对于活动的设计、一日活动的有序进行等等,都有了感悟。另外,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反思的重要性。要提高自我专业素养,就要通过反思来了解自己的言行,分析幼儿的反馈,寻找对策及时调整,不断完善。终身学习,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教师更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在这块富有挑战性的职业上耕耘播种。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从各种渠道汲取新的营养,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在吸取新的知识、观念的过程中,善反思、勤笔记,注重积累,加强分析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我曾经听过一个报告,一个好的习惯养成需要21天的坚持,才能成为终生习惯。我希望阅读能够成为我终身的一个好习惯!对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看法 杨晓璐不少教育家和名人都强调自幼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杰出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习惯如果在幼年就开始,那是最美好的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时代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例如:有的幼儿晚睡晚起,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所以不能保证按时上幼儿园,影响他与其他小朋友正常的活动与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小朋友没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还有的幼儿有吃手指的坏毛病,这些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高质量的睡眠能保证幼儿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各种活动,而有的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幼儿养成了不正确的睡眠姿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的精神不佳,使他在活动中不能与同伴尽情游戏,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受到影响。象勇敢坚强、克服困难、抑制不合理愿望等意志品质都要在良好生活习惯中形成。
一、目标在前,活动在后,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前提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小就应该建立一种好习惯,通过教育,通过陶冶,直到孩子终生不忘。可现在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是小太阳、小皇帝,父母十分宠爱不少幼儿从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裳来伸手的娇生惯养习惯。生活处理能力相当差,有的幼儿不会整理玩具、不会收拾书包&&这样长期下去,对幼儿的发展极其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制定活动目标,然后组织幼儿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幼儿在活动区中游戏时,我发现他们不爱护玩具、各种游戏材料,经常发现玩具及游戏材料扔满地,游戏结束后,大部分幼儿不收拾玩具、材料,活动区中乱七八糟,不干净、不整齐、不美观,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在幼儿游戏前总是和蔼可亲地对他们说:玩具宝宝们和我们是好朋友,它们害怕摔坏身体,我们小朋友们要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千万别把它们扔在地上,好吗?在幼儿游戏后,总是提醒幼儿:玩具宝宝们要回家了,请小朋友们把它们送回去吧!就这样提醒幼儿及时把玩具、活动材料有序地或有规律地摆放整齐,提醒幼儿保持自身与活动区的清洁。在生活区域活动中我还经常组织幼儿举行自我服务竞赛活动,由幼儿互相比一下谁穿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又快又好,训练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有在美工区、计算区中,有剪刀、小塑料棍等工具材料,这些材料对幼儿来说都是危险品,游戏时,我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这样,一学期下来,大部分幼儿都能进行自我服务,而且做事比较有条理,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卫生习惯比较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方法对头,因势利导,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孩子们的进餐习惯。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总担心孩子吃不饱、吃不好,原因是有不少幼儿在家里不是挑食、就是偏食,有时还需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喂,才肯吃,幼儿的进餐习惯不是很好,导致家长很担心。是呀,幼儿的进餐习惯,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对幼儿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于是我们有针对性地在餐前、餐时、餐后三个环节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午餐前。我们运用音乐旋律指导幼儿将小椅子搬好,先干净手,回到座位,并播放优美的曲子调节气氛。有时,我们一边分菜,一边让幼儿看看今天吃什么菜,名称叫什么?加深其对各类蔬菜的认识。在这样愉快轻松的气氛下,幼儿很高兴,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也乐于接受。午餐时,我们仔细观察,根据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加以教育。有些幼儿不会握筷子,我们就利用游戏活动夹豆子帮助其尽快掌握握筷子的技能。一些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就有意识地请他们到老师身边来吃,以便于督促指导。当他们有了进步后,再和大家共同进餐。对于饭量较小的幼儿,在分餐时我们先盛得当少一点防止加重其心理负担,造成剩饭剩菜、拖延时间等现象。当幼儿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后,再逐渐增加饭、菜数量,使之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形成正常的食量。对于爱挑食的幼儿,老师酌情减少一些他们不爱吃的菜,并要求他们能尝试着吃一点,说说味道如何,老师再向他们说明这些菜的营养。幼儿明白了道理又看到不爱吃的菜数量不多,也就能吃下去了,这样逐步纠正了其挑食的习惯。还有部分小朋友,吃饭特别快,不利于消化。我们就结合认识时钟,让他们边吃边自己看钟点,在教师指定的时间离开座位,并且引导他们回忆有关故事中讲到的肠胃的消化特点,学会细嚼慢咽。午餐后,我们告诉幼儿不可以运动的道理,带领幼儿散步,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有时,组织幼儿进行一些相对安静的活动,如自由交换自带玩具,相互结伴交谈等,使幼儿愉快而舒畅。经过我们细心周到地教育培养,我班幼儿个个养成了不挑食、不偏食、定时定量的良好进餐习惯。
10.幼儿园教师的成长心得 篇十
趁着寒假休息时间,我将《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重温了一遍,之前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阅读,而通过半年的工作之后对这本书又有重新的认识,经过半年的工作我深知当一名好教师绝非易事,而要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则是难上加难。但是,既然我已经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我就要自觉地刻苦学习,努力锻炼教学技艺,完善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在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教师也绝不是一个好教师。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将是我职业生涯的追求。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一书紧紧围绕着中小学教师如何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展开阐述,即打造师德魅力、储备专家水平的知识、教研相长、在反思中成长、凸显创新等。全书一共有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中都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操作技巧;既有许都鲜活案例,又有为切实解决专家型教师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而精心设计的适用方法。避免了枯燥乏味,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品味这本书的。
本书开篇讲述了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规律。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职业专长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规律,从新手、熟练新手、胜任者、能手到专家的各个阶段都表现出明显特点,把握好每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完成对自身不同方面素质的塑造和突破,一步一个脚印不断适应、不断地成熟才会逐步走向成功。而对我我来说,作为一个刚走出学校踏上讲台的新手教师,我现在的目标很明显是努力从新手变成熟练新手并且争取在最快的时间达到胜任者阶段,而在新手阶段,我就要努力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并多向学校里的前辈请教。努力发展自己此阶段的专业素质。为迈入下一阶段打好基础。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是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高尚的师德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专家型教师更应该如此。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用积极饱满的热情走上讲台,用心灵约束自己,处处为孩子做榜样。学会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爱护学生。认真,快乐的工作。
作为专家型教师,除了普通文化知识,还应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既要知识渊博,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又要透彻了解所教学科的基本内容;既要具备相信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还要树立新的知识观、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灵活组织转化各种知识;既要自主学习,不断进取,也要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风格,具备综合的专业能力。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如今,随着课改的深入、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激起饱受信息浪潮冲击的学生兴趣。显然,对于我这个教学新手来说,自己的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必须虚心向学,坚持自主学习。不断地去积累知识。首先要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知识,透彻了解所教学科的基本内容。还要不断学习教育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除此之各方面的知识也要不断积累。并尝试灵活转化各种知识,努力向专家型教师靠近。
教学反思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对于教师创新教学实践有重要意义。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课堂教学的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分析和总结。通过反思,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优化的教学状态。反思是吸取经验教训的最有效的手段,不反思自然就推动不了发展。我想,像我这样的新手教师,反思对我来说应该是格外重要的,它应该是我以后教学工作中每天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所谓,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我必须做到1.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2.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与“合作”。3.反思是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4.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5.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6.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7.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除此之外我还要在理论学习中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理论。在相互借鉴中自我反思,多观摩,多听课。并进行扬弃集优。
21世纪的发展呼唤创造性人才。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区分“教育家”与“教书匠”的重要标志。专家型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专家型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改变教学方式。要想有创新精神,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因此,我应该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要保持好奇心,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必须在拓宽视野、敢于求异、勇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努力尝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改变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学。然而,我毕竟缺乏经验,在创造力方面我还需多努力,只有等自己慢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才会去尝试创造。在初始阶段我还得从模仿开始,但是,不能一味模仿。要从模仿中找出适合自己教学方法。
11.浅谈幼儿园教师成长探究 篇十一
【关键词】反思能力目的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0-0043-02
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要更快、更好地促进其有效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教育反思。有的学者甚至明确提出这样的观点:“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或教育反思、教学反思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新词汇。本文拟就有关教育反思的问题浅谈个人的两点看法。
1反思的含义与实质
所谓的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实质就是自我批判——自己与自己对话,并借助自我对话来检讨自己、改善自己,是教师个人“专业自修”的一种方法、技术。也就是说,一个教师如果想要在专业上尽快地成长起来,那么,他就必须掌握“反思”这种方法,并在实践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能力,即“反思能力”。
2反思的形式
给反思的形式作具体的划分,其目的是更进一步地理解反思的含义,并更有目的性地做好反思的工作。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将反思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形式。
根据在教学的进程,教师所发生的“行为与效果”有即将发生(即将作出)、正在发生和发生后三种形态,其所相对应的反思,我们可以将之称为“前反思、中反思与后反思”三种。所谓的前反思是指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中反思是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调控和应变能力;后反思是在教学后进行的反思,在行动结束后进行有批判地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有一种现象一直让教师们感到困惑,即我们并不缺乏对新课程教材的认同与实践,但为什么成长有限?我的答案是: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才能创造更有质量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真切感受。
3教学前的反思——边预设边反思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从一个教学活动方案初步形成到真正付诸于实践,我们常常会一次次地否定、修改教学设计,尤其是在公开活动的时候。其实这样一个不断否定、不断修改的过程,就是教师在不断进行教学前反思的过程。它让我们更关注幼儿的经验,更认真地研读教材,更准确地把握活动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3.1教学前的反思侧重于教育活动的目标及价值
教师在精心预设每一个教学活动的时候都要不断思考:开展本次活动对推动幼儿当前有效发展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它包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这个教材;开展这个活动能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可以选用哪些关键的素材和资源更好地达成活动目标。
3.2教学前的反思要关注幼儿的经验
在教学前我们必须对幼儿的经验进行充分地思考:幼儿已经有了哪些经验?适合本班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最具有挑战性的经验是什么?幼儿的经验怎样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展示、梳理提升和迁移运用?
在开展每一个教学活动前对幼儿的经验多一份了解与思考,活动的质量也就多一份保证。
4教学中的反思——边教学边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实际上是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时主动地根据幼儿的兴趣、热点、生成问题以及学习状况调整活动的方案和教育的策略。
4.1教学中的反思要聚焦在活动中动态生成的事件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育现场幼儿自发生成的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及时进行价值判断,调整预设计划,灵活地反馈应对。
如在进行“值日生”的公开主题活动中,原本还是艳阳高照的天气忽然打雷下雨了,幼儿一下子将视线转向窗外。教师当即做出判断: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教育契机,于是马上让幼儿思考讨论:如果你是值日生,你将怎样记录晴转雷阵雨的天气呢?幼儿顿时回过神,非常有兴趣地讨论起来。
4.2根据幼儿对教师预设问题的反应进行瞬间反思与调整
教师在活动后可以问自己: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成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些环节或哪些问题突破预设,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收获?如果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
问题是影响教育活动质量的关键。当幼儿对教师的问题不感兴趣、不知所云、答非所问,或者答案总是处于同一层次,同一角度时,活动就会出现“冷场”。这时教师就要即刻反思调整自己的问题,甚至可让幼儿来提出问题,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5教学后的反思——反思付诸于行动
教学后的反思最好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这样可以及时把活动中未发现的问题、教育现场生成的问题或者师生间智慧碰撞的火花等记录下来,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5.1教学后的反思可注重分析活动效果与预设意图的相近性
教师在活动后可以问自己: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成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些环节或哪些问题突破预设,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收获?如果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
5.2教学后的反思可侧重分析教育现场即时调整或活动后还需调整之处
教师在活动后可以问自己:今天活动中我哪些地方作过调整了?为什么要调整?怎样调整得更好?
【幼儿园教师的成长心得】推荐阅读:
教师成长与幼儿园发展的关系11-13
幼儿园教师在听课中成长11-20
幼儿园中班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10-27
幼儿园小班教师的教育心得09-15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07-05
幼儿教师个人成长三年规划10-26
幼儿园教师民主和谐的干群关系心得体会06-29
乡村幼儿园教师国培的心得体会10-23
幼儿园教师参与国培后的心得体会10-15
幼儿教师读书活动的心得体会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