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浅探

2024-07-0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浅探(共11篇)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浅探 篇一

安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析 作者:汪洋单位:铜陵学院11工程造价班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就安徽省而言,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农民人均耕地资源减少,以及农民收入较低,外出转移就业的收入预期较高等原因,导致安徽省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省.这种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农村富余劳动力 就业流向 路径 影响

引言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同时农业人口占世界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强,所以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主要探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途径,安徽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大背景;第二部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途径。第三部分讨论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

一、安徽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的背景

1、安徽省农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以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土地承包责任状为突破口,掀起了安徽乃至全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大幕。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30多年来,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取得了丰硕成就。农林牧渔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粮食、棉花、油料、肉蛋奶等主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丰富多样,告别短缺,实现了总量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显著增强和农副产品供给的丰富多样,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利与弊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逐步加大,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机化水平逐年提高,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农业机械配套率大大提高,农作物机收、机播面积年年增加,农机化作业率显著提高。解放农业劳动力提供了条件的同时,却使得安徽省农村外出务工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3、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的直接因素

因素一:人口的持续增长

近年来人口众多及持续增长的压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已越来越明显,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的紧张关系又达到一新的水平,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变得更加迫切。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能否顺利地解决这一难题,更是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战略成败的关键。

因素二:农村教育条件的落后

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当中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加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相对于城市较落后,其中就教育而言,农村里的孩子读书的后天条件就不够优越,这就直接导致农村人口文化程度不够高,出现了大量所谓的“农二代”。在知识技能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当中这些人有很小部分可能会在农村务农,大部分都会进城务工。此外还有一些60年代以后出生的农村人由于对外出转移就业的收入预期较高而进入城市务工。这些人群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市的“主力部队”。

二、安徽省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路径

1、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流向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一般呈现以下两种流向:一是往临近的省份转移;二是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往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转移,而且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更加活跃。而安徽省地处东部内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我省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一般都往邻近省市转移,主要相对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但随着长三角洲竞争力的迅速提升,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渐从珠三角区域向长三角区域转移,转移地区包括浙江、江苏、上海等。

2、安徽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目前我省有1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以60—7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每年向省外转移900多万人。从从事行业看,转移人员就业主要进入第二、三产业,多数集中在建筑业、纺织业、服装、制鞋等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工作集中体现着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技术要求低,人力资本投入少,需要廉价劳动力等特点,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就业性别看,男性相对集中在建筑、采掘、制造等劳动强度大的部门,女性相对集中在电子、服装、玩具、餐饮服务业等劳动时间长的部门。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劳动力供需关系脱节。据调查,我省输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小学、初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各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6:60:14。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占外出就业劳动力的25.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但外出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3.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2个百分点。由于文化和技术素质偏低,劳动力主要集中流向脏、累、重、险等行业或工种内,难以进入较高级行业和岗位。存在组织化程度低和就业层次低的问题。

三、大规模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

1、留守儿童问题

在我省约有400万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双亲或单亲外出务工,留在原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发达城市务工,基本都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其进行隔代监护。这样对孩子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见面少时间短,沟通方式单一,缺少亲情呵护。缺乏父母的照顾,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一旦有了烦恼与问题无法向父母倾诉,而监护人又由于自身原因可能无暇顾及这些,或者不关注这些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在思想与品行上缺少正确的引导、教导,导致这一群体学习观念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较差。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另外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隐患。

2、空巢老人问题

同留守儿童一样,空巢老人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子女常年不在身边,对一些年迈的老人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其中出现了如下问题:1)空巢老人收入水平总体偏低,老人生活状况偏差,部分老人生活较为困难。2)部分“空巢老人”身患多种疾病,健康状况堪忧。3))“空巢老人”医疗保险参保率不高,加重了患病者本人及其家人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4)侵害“空巢老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5)“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

3、务工人员自身的合法权益问题

相对于发达城市的“上等”人群而言,这些务工人员属于弱势群体。问题主要有:农民工文

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较差;对就业信息的利用能力弱。转移的盲目性大,就业的稳定性小;思想观念保守,目光比较短浅。针对农民工乱收费现象严重,如超标准收取卫生清扫保洁费,擅自收取综合管理费、宣传管理手册工本费等。一些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政府主办的劳动保障培训基地收费公示不符合规定。农民工存在工资被拖欠和克扣的问题,“年初找工作跑断腿,年关讨工钱愁死人”,他们只能等待和忍耐,缺乏有效的解决手段。

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仅能进一步全面提升我省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和劳动力技能水平,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低层次就业向高层次就业转变,而且能促进农民增收,保持社会稳定。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不仅能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我省“861”行动、“皖江大发展”、“皖北大开发”、“实施东向发展和加快融入长江三角洲”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全面实施。从我省实际情况出发,加快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全面发展和农村全面繁荣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安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战略构想和“和谐安徽”的现实选择。对促进我省社会稳定,加快农村社会转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发布《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2)程名望,史清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经济学家,2007(5)

(3)赵武,蔡宏波.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检察日报 张春蕾

(5)周捷.河北农村流动人口群体特征[J].关注政府,2008,(10).(6)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1)

(7)安徽省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动向和流向分析 童亚军 杨辉

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浅探 篇二

1近年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主要做法:

1. 落实和完善责任机制, 加强政策鼓励。

自2003年起, 厦门市把“农培转移”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 从制度上形成了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工作管理机制。并于2006年9月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政策鼓励上, 劳动保障部门积极与市委农办、市财政局等部门联系, 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既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优先培训、招用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 又鼓励涉外劳务机构优先组织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国际劳务市场, 并根据情况予以财政补贴。2006年起又对农村大龄劳动力实现就业给予一定补贴。从完善责任机制和政策鼓励双管齐下, 有效地促进厦门市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进行。

2. 充分发挥基层力量。

依托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农村就业协管员的力量, 充分发挥其调查摸底、宣传政策、便民服务的作用, 使村民不出村就能得到及时、便捷、免费的就业服务。积极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认定工作, 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目前厦门市有290名 (含农场) 农村就业协管员负责协助就业服务工作。

3. 举行专场招聘会。

自2003年起市、区两级就业服务机构共举办了近180场专场招聘会, 有6000多家企业参加, 共提供了33万个工作岗位。考虑到村民的实际需要, 很多专场招聘会在镇政府所在地甚至到行政村举行, 做到送岗位到基层, 方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找工作。

4. 加强联系寻岗位, 转变企业用工观念。

各级就业服务机构深入企业搜集用工岗位信息, 争取企业的支持与配合, 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推动企业转变观念, 以人为本, 强化人性化管理, 改善用工环境, 降低劳动强度,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为员工缴交社保费。

5. 加大培训力度, 进一步开拓劳务输出市场。

继续发挥各区就业训练中心的培训优势以及采取政府购买社会培训机构培训成果的方式, 加大培训力度;鼓励企业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并自己组织培训, 并协助他们办理培训认定手续, 确保企业能够更好的享受培训补助政策, 提高企业用好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的转移模式, 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到第二、三产业就业。

6. 形成区域性特色, 促进转移工作。

经过近六年来的工作实践, 各区都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上形成特色, 如思明区、海沧区对用人单位采取为所招用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以最低缴费标准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与外来员工标准的差额部分给予补贴;集美区的新村与飞鹏运动器材公司, 翔安马巷村与洪氏企业进行村企挂钩、派村干部到企业参与管理所在地的农村劳动力;湖里区实行对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奖励措施等等。

7. 完善就业管理信息网络促转移。

厦门市就业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是一个集劳动力市场管理、失业人员就业 (再就业) 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劳动合同管理等就业管理服务工作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是一个覆盖市、区、街道 (镇) 、社区的四级网络系统, 已覆盖至6个区37个街道 (镇) 200个社区, 现接入网点数250多个, 并正在向各行政村延伸。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厦门市岛外各区的工作重点。目前网络系统实现了培训结业证书打印、网上开班审批、培训学员管理、补贴费计算等功能。同时也避免了同一人员多次参加培训享受优惠的现象, 准确掌握全市参加农培的富余劳动力的情况, 为农培补贴的发放提供了更方便和更真实的数据。

8. 提供公益性岗位促进农村大龄劳动力实现就业。

为帮助农村大龄劳动力 (女40周岁、男45周岁以上) 实现转移就业, 厦门市采取提供公益性岗位促进就业的措施, 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开展, 由各个行政村负责提供卫生协管员、治安协管员、市场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 集中安置农村大龄劳动力。以行政村为单位, 每一行政村安排公益性岗位四名 (具体岗位根据各行政村实际情况设置) , 人口超过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 每增加500人增设1个公益性岗位。对从事公益性岗位的工作人员, 每月发放工资补贴400元。

9. 鼓励企业招用本地农村劳动力。

对企业招用本市农村大龄劳动力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以及缴纳社会保险的, 按照外来员工参保标准, 对企业缴交社会保险应支出部分进行补贴。

1 0. 积极开展厦门市环东海域渔民整治转移就业工作。

随着厦门市环东海域整治力度的加大, 2006年7月起厦门市加快渔民上岸就业服务工作, 仅2006年至今共举办了100多场专场招聘会, 有1500多家次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0万多个, 17000多名渔民与企业达成求职意向。除此之外, 对渔民进行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也成为重中之中, 市劳动保障局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环东海域退养渔民转移培训工作的通知》, 对退养渔民参加转移培训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市劳动保障局还结合渔民特色, 大力推进退养渔民创业推介工程, 多渠道促进渔民就业的途径。

2今后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几点建议:

目前, 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稳定, 工作流动性大;农村劳动力进厂务工积极性不强, 企业用工难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维权意识不够;农村劳动力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等存在问题, 厦门市提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几点建议:

1.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 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一方面是乡镇企业吸纳能力减弱, 另一方面是县城和镇的吸纳能力不强。提高县域经济的吸纳能力, 首先是要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 充分发挥其产业聚集和经济带动的功能, 培育和发展一批小城市和小城镇, 提高县城和中心镇的吸纳能力;其次是要推进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 使乡镇企业适应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环境。

2.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首位。政府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 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 通过实现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来促进经济增长。具体政策包括:一、必须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治理机构, 统筹规划和协调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工作。二、要建立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 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调节数量供给, 带动质量提高。三、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 建立以市级公共职业介绍中心为主体, 以县级公共职业介绍所为依托, 形成县、乡、村三级公共劳动力服务网络。四、规范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 打击非法劳动力市场, 使劳动力市场真正成为沟通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桥梁。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法规、政策执行的监督和检查, 督促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按时支付劳动报酬, 遵守国家规定的劳动时间, 为员工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 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六、建立促进就业的小额贷款制度。七、综合运用税收和保障政策促进就业。

3.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失业”能力。首先, 要把基础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提高财政中的教育经费的比例;其次, 要努力普及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再次, 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 要针对城市劳动力的需求变化, 充分利用劳动、就业、教育部门的师资、技术和设施, 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市场需求, 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 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切实提高被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竞争就业岗位的能力, 为城市企业培育优秀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才, 进而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3.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元经济结构;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83-02

我国是—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收入水平低下,生活质量差距大等等。加之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过多。而且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在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作用下,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劳动力过剩。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转换是实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一定的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在流向分布上。主要是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型城市。我国大中型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高额工资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调查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41.2%的人在省内城市打工,其中在省城打工的占19.6%,在省内其他城市打工的占21.6%。此外,分别有20.9%、11.6%和11.9%的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打工。与2005年相比,到环渤海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上升了5.6个百分点,到长三角地区、闽东南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分别下降了1.9和1.0个百分点。其次。在行业选择上,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受到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的限制,主要从事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些行业投资低、风险少,对技术要求不高、比较适合文化程度低的农村打工者。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从业较为集中的行业及其所占比重分别为:建筑施工业16.3%、电子电器业13.5%、制衣制鞋业11.7%、住宿餐饮业9.4%,在以上四个行业就业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50.9%。除上述行业外,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比重较高的行业还有:机械制造业6.2%、商务服务业6%、食品制造业4.9%、交通运输业4.3%、居民服务业4%等。再次,在发展规模上,外出务工队伍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效率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下降,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就业压力迅速增大,这些都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国外出打工农村人口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增长势头,外出打工时间也不断增加,逐渐从半工半农向全职打工转变。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随着80年代生育高峰期的人口进入劳动的年龄,我国的劳动力供给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另外,我国耕地面积少,所需要的农业劳动力少,农业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民向非农业就业转移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且当前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也对劳动力产生很大的需求。这一切都表明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根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按梯级流动的特征,应由贫困地区转移到中等水平的地区,再向发达地区转移。但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倾向于从农村直接到城市,而不是农村一县、镇—城市的梯级式迁移。因为我国长期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不但与农村比较利益差异较大,与县镇一级的差异也很大,受比较利益差异的影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向大城市转移,人口过度聚积引发竞争强度大、就业质量下降,大城市扩张到—个极点而导致其外部负效应随之膨胀,而且部分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新移民,在其社会资源的作用下,可能引发波浪式的农村——城市跨区域迁移,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深远的。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样有利于提高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按梯级流动,逐渐缓和大城市人口过度扩展引发的种种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县域转移,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也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县域工业化、城镇化。

非农就业比重是工业化的衡量指标之一,因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本身就是工业化程度的—个重要标志。要使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镇,从农业转向非农业,就必须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而就业岗位的提供又必须通过加快县域工业发展来实现。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17万个就业岗位,而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增加对电力、交通、供水、餐饮、娱乐、商业及社区服务等需求,又反过来刺激了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85万个就业岗位。这个数据在湖北尤为明显,据测算,湖北省服务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增加就业人数130万人。而县域城镇化,就是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同时,实现劳动力与人口向城市、城镇的集聚的过程。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二、三产业就业和定居,同时也带动资金、资源向城镇的流动和聚集,引导工业和第三产业向城镇相对集中。在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效应共同作用下,企业交易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和产业规模化,进一步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空间。尤其是随着城镇产业和农村产业的关联强化,带动了农村非农产业和服务于农业的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提供了就业岗位,也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城市产业对农业的影响。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所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3基本思路和建议

3.1坚持“一主四化”的发展战略

“一主四化”发展战略是指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及信息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要想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要全面调动人民群众的致富热情,形成一个全民创业的局面。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体,大量引进因地制宜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以及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促进体制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延伸农业的产前产后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产销环节联系起来,培育市场、企业、中介、农户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组织结构。以工业化为核心,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和统领县域经济发展,通过工业化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及信息化

与国际化。以县域和中心镇为依托推进城镇化,推进农民非农化和农村城镇化,最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3.2利用产业集群方式促进县域民营企业发展

马歇尔在分析为什么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时论述到:“当一种工业已这样选择了自己的地方时,它是会长久设在那里的,因为从事同样的需要技能的行业的人,互相从邻近的地方所得到的利益是很大的。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了许多秘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法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不久,辅助的行业就在附近地方产生了,供给上述工业以工具和原料,为它组织运输,而在许多方面有助于它的原料的经济。”马歇尔据此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两个概念,并指出有赖于工业产业一般发达的“外部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而获得。那么,就可以通过建立产业集群的方式来促进县域民营企业的发展。所谓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彼此独立但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中小企业所组成,在这一特定关系中隐含着专业分工和协作的现象,其协作即为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行为,从而获得马歇尔所说的“外部经济”;这类互动行为包括为中小企业间的交换与适应;交换行为的功能是为了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销售产品和劳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尽快积累,而适应则是为了谋求企业间的关系能长期维持而及时解决成员间的不一致和环境的不确定性;集群中存在企业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中小企业间所形成的长期关系无须用契约来维持,而以“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来维持集群的运行,并使其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最好的选择,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孤立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为了生存,中小企业必须利用聚集形成的企业集群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以谋求生存与发展。加快企业集群发展是提升地方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最好的选择方式和拉动城镇化建设的最大动力。

3.3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经济

一是要建立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农业园区。依据周边城市和全国城市的需求,大力培育农产品专业市场。着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其牵头作用,形成农户、龙头企业以及市场的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格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继续发展多样化和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二是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提高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能力。优化品种,努力培养农业技术人员,保证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第三是立足现有支柱产业特色和优势,这也是湖北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典型来看,基本做到了因县制宜,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培植产业增长点,从而发挥自己特有优势和潜力。事实上,湖北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区域品牌,如以宜昌柑桔、秭归脐橙、罗田板栗、随州银杏等为代表的林特产业体系等。打造品牌、唱特色戏,应成为县域经济走上致富道路的有效法宝。

3.4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扩展职业教育面,提高劳动力素质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企业技术进步加快,而针对农村低收入阶层普及职业教育的力度严重不足,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短缺问题突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半成品的形式进入市场,致使我国许多城市相继出现所谓“普工过剩”和“技工短缺”现象。

4.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浅探 篇四

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是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十分突出而重要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包括内部转移和外部转移。采取什么样的有效策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显得十分重要。

一、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分为农业内部转移和农村内部转移。农业内部转移,既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农村内部转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

(一)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业内部转移。

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建设现代农业不能依靠小规模的农户经济,必须走内涵式规模经营的道路。走这种内涵式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建设道路,有利于推进农业实现快速发展,进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缓慢,丰富的湖泊、森林和草原等资源的利用率普遍较低。因此,加强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既可以加速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又可以较多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应当成为我国农村目前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

要在产业内部开发性地转移农业劳动力,包括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应加快发展林业以及劳动密集型的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的步伐。充分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组织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的流动方向由单一的城市转向农业内部转移。

(二)坚持农业产业化,努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村内部转移。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特征,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对农业主导产业实行多层次、多环节、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密切地连接起来,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其实质就是把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领域扩大涵盖到第二第三产业领域,通过某个农产品,把一、二、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可见,农业产业化能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目前,我国农村工业化程度较低,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和层次都不高,这样,农村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就十分有限。为此,应从以下两方面促进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家庭企业,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创办龙头企业,大力培养农村星火带头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按照企业发展的一般程序,通过走家庭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的路子,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继续搞好乡镇企业,国家要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上让乡镇企业享受与城市工业同等的待遇,给进城的乡镇企业以一定的政策扶持,积极支持乡镇企业落户城镇和连片开发。同时,通过理顺产权关系以及采取租赁、承包、拍卖、兼并、联营等形式,实现乡镇企业的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还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乡镇企业改变现有的发展格局,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尽可能让乡镇企业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之继续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力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指发展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行业。我国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很薄弱,因而农村的第三产业应当成为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之一。我国不仅要继续促进农村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还要注重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和旅游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要注重发展农村的观光旅游业,以“农家院”和体验农村的生产、生活为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的农村观光旅游业,在为城镇居民提供与其所熟悉的生产和生活截然不同的休闲和度假场所的同时,开拓一条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良好途径。因此,发展农村观光旅游业应成为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走城市化道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是指由农村向城市化的转移。我国城市化的滞后,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因此,加快城市化的步伐是促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实现外部转移的主要途径。

(一)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推进城市化进程。

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动态地把握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把城市和乡村一起纳入城市化的范畴,把两者的统筹发展作为城市化的一条主线,这样才能推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偏差相对严重的背景下,当务之急是要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大体制创新力度,破除旧体制下失衡、矛盾的城乡关系,建立新型的、符合城乡统筹发展观的城乡关系。

(二)采取多途径发展方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城市学的研究表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功能上也是互补的。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中国的超大城市和大城市一般是跨省的和省一级区域的经济、科技和信息中心;而中小城市多数是全国制造业的主要载体,并对周边小城镇能起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的潜在城市化向显在城市化转化,并在一定时期内缓解城市人口压力的作用。所以,我国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形成合理城市体系的多途径的城市化道路。

(三)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城市化进程。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现代化水平的差距而实施的一种发展战略,其基本目标是通过科技进步实现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工业化。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战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化的进程:第一,新型工业化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新发展,这必然需要大量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力,从而为加快城市化发展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外部转移提供大好的机遇;第二,新型工业化在促进中国工业化获得新发展的同时,必然需要比传统工业化时期更多的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进入城市,为城市提供各种服务;第三,新型工业化带来的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巨大发展,必然需要吸纳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第四,新型工业化对知识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必然要求扩大招生规模,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这无疑给我国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开辟了一条新的重要途径;第五,新型工业化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可以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城市的扩建扩容提供物质和财力的保证。

(四)走市场引导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城市化道路,加速中等城市扩容

所谓的中等城市扩容,是指在市场机制的推动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把相当数量的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把一定数量的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政府应通过颁布法律或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中小城市,加速城市扩容,并推动它们向大中城市发展,这是我国当前实现城市化见效最快的战略措施。

只有中等城市可以比较容易地把特大城市和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吸纳过来并重新组合,从而使之顺利实现再就业。加速中等城市扩容是推进城市化建设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实现外部转移的当务之急。

5.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浅探 篇五

[摘要]国内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并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合理、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原因对策分析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广大农民的充分就业,就没有“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实现无疑是一种“多赢”的策略。因此尽快制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解决农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1.农用耕地减少趋势增强,劳动力就业难度加大。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全国30个省区中已有12个属于土地资源超载区,8个属于土地资源临界区,这两种地区已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0%,加之工业兴起和城市扩建不断占用土地,致使狭小土地上负担的劳动力越来越多。随着农业生产中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投入,其技术份额的加重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单位面积土地数量有限的前提下,便会产生对农村劳动力的排斥力,这也将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投入到劳动力转移的大军中。

2.产业结构不合理。根据经济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经验,第三产业应该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比重最大的产业部门,但我国则恰好相反。由于我国重型化的产业结构资金密集度高,创造就业机会少,不仅无法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而且连城市内部的新增劳动力也难以消化。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乡镇企业原有的发展优势逐渐削弱,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减缓。加之国家向城市倾斜的投资政策,乡镇企业的发展又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积累能力较弱,资金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已明显出现资金增密,从而导致吸纳就业能力下降,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转移。

3.城镇下岗职工的增加,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减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带来的农民工城市就业不充分,进而导致向城市转移受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企业制度的改革,下岗职工增加,过去在城市中无人愿干的“粗、重、脏、累、差”工作及第三产业,下岗职工已开始问鼎。而新建企业的招工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将主要来自各种岗位自然更替的人员和社会上的下岗职工。从而缩小了农村劳动力进入空间。

4.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劳动力的素质越高,实现转移的可能性越大。目前,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低下,使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程中将面临重重障碍,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度竞争。从而造成转移劳动力队伍的庞大与可供选择就业空间相对狭窄这一矛盾。

5.农村信息化进程建设滞后。信息经济的出现,加剧了城乡信息知晓权差异,强化了农民生活的贫困。使农民无法迅速全面地得到完整准确的就业市场信息,而农民自身的信息资源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输给社会。这就必然使得农业的结构调整、农产品的销售、农民外出

就业均受到严重影响。农村劳动力在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时,其信息获取目前几乎全部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这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6.政策因素的制约。一方面,严格的户籍制度和福利性制度,使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无法获得真正的城市市民身份,在婚嫁、幼托、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等方面受到一系列排斥和困难,无法融入所就业的城镇原有的社会经济组织内部,不能与城市劳动者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另一方面,有的城市要求民工进城后要缴纳暂住费、管理费、岗前培训费等等,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转换成本,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进城寻求就业要预先支付将近千元的转换成本是无法承担的,使他们只能望“城市兴叹”了。

7.待转移劳动力面临的观念制约。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是在争城里人的饭碗,其结果是引起城市劳动力的不满甚至抵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注入城市进行行政干预。

三、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状况的对策分析

1.打破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壁垒,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尚不成熟,就业结构失衡,地区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都大大妨碍了劳动力的流动。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取消限制人口流动的各种政策和规定,改善就业条件、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机制,摒弃地方保护主义,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要素在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优化整合。

2城市部门在接纳剩余劳动力流动时,必须统筹兼顾做好劳动力就业规划

毋庸置疑的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涌入加剧了城市就业矛盾。因此,政府机构对劳动力流动要因势利导,提前安排,争取措施得当,减少摩擦。政府要随时关注劳动力流动的状况,以便及时地制定和调整人口流动的经济政策。

3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农业关乎国计民生。在提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同时,也要防止过多和不必要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忽视了农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多项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业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确保农民收入增加。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方面的投入,确保农民增收,在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减轻了城市生产部门的劳动就业压力。

结语: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相关方面的制度改革会配套进行。农村劳动力流动涉及到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小城镇建设等多个方面,单靠户籍制度改革本身并不能实现城乡居民无差别对待。为此,国家印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等一系列政策进行相关配套改革。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表明中央政府在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社保制度、教育制度、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已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改革,但是要把这些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因而,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国家仍需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推进配套户籍制度的进行,以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有序流动。

参考文献 [1] 龚莉.中国的劳动力流动状况分析 [2] 陈彩娟.对劳动力流动的几点思考_以浙江为实证,市场经纬: [3] 刘伟南.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三个潮

流. [4] 刘晓英.关于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探讨 [2] 惠宁、霍丽《中国农村剩余劳

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篇六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姓 名

专 业 经济学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 2011年01月

联系方式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地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三农”工作中第一大难题。据统计,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1.5亿。这么多的劳动力就业不足或潜在失业,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而且,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原因 问题 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乎农民生存、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要高度关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

我过农村劳动了产生原因很多,具体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过度的并且不断增长的农业人口和面积有限的并且增幅较小的农业土地之间的矛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受生育观念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影响,特别是实行以家庭为纽带的农业手工业相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育成为农村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和提高家庭地位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超生现象严重。人口增多了,但是我国的耕地面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其结果是,劳动平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多地少使得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农闲时,过去安于“3个月种田,2个月过年,7个月农闲”的农民也加入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中来,使得这一情况更加严重。

第二、我国现在约有一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经济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第三、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 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我省农村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乡镇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农村非农产业吸纳现有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水平较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转移。而在城市中,一些用普工的行业所实行的一些用工条件、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违反国家有关法律,侵害农民正常权益的事情时常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限止了农民进城务工。加上近年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岗职工数量较多,使农民到城市就业的机会减少,这些原因使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条件不容乐观。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民自身因素导致“转移难”。一些农民知道靠有限的土地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不敢转移,集中表现为“五怕”:一怕变化:“两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思想仍然存在;二怕欺负:由于农村教育、文化、技术、信息落后,使一些农民自卑心理严重,怕跑出来找不到活干,怕干了活又要不来钱,怕外出打工受欺负;三怕风险:多数人文化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不适应城市产业多样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风险;四怕碰壁: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五怕限制:就业渠道不畅,怕权益得不到保障。

第二,社会环境导致了“转移难”。一是少数地方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现象,实际上是农民的隐性失业现象。目前,政府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农民的转移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社会服务不够。在各级组织中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农民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三是城乡差别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积极促进农民转移,而大城市却通过限期清理等政策压缩雇佣农民工;

第三、农业内部扩大就业的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 3 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第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第五、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权益不明晰。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第六、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生活保障。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

第七、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第一、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省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加大农村教育力度,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向农村农户,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得到理想成效。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升级,首要应大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专业技能,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并对农村农民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突出实用性有效性,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农村就业创造条件。提高农业 4 推广人员的素质,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产量高、经济效益乐观的优良品种作物,组织科技人员下村、下地进行亲自指导,使得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掌握科学技术,加强自身技能,不断累积经验,加快专业村、专业户的建设,提高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培训具有较高文化的经济能人,带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教育,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才是治本之策。

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多种就业机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既解决部分地区青壮年因过多转移而带来的遗留问题,同时也解决农业生产经营劳力不足的现象。由已经逐步融入人们生活的新兴社区服务业入手,如家政服务、农家乐休闲、家庭式保姆、利用当地优势搞庭院经济等等,安置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做到农业生产经营与挣钱两不误。沿着“二种需求加大一个产业”的思路,力求服务的细化、多元化,促进城镇商贸繁荣,拓展就业渠道。

第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加大市场需求力度。一方面根据政府各部门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应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素质培训、岗前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二、三产业发展,发挥本地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劳动力中约有60%左右的劳动力因知识层次、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等原因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异地就业。因此要根据地方和个人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发挥其优势特长,挖掘地方和个人潜能达到转移就业。提高地方经济的吸纳能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推进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还可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比如,从事林业生产是农村劳动力的特长,应鼓励劳动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培育食用菌,养殖牛、羊、兔等,并按国家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经济作物,蔬菜、花卉、瓜果和林业、牧业、渔业等产业,促使农村劳动力从单一种植向多种经营转移。既能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宗旨。

第四、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大法治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各种不平等的政策,尽可能使农村劳动力在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上与城市劳动力相对平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地争取省、地政策支持,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对那些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政策、做法以及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单位的人与事给予严厉制裁,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多方而与城里人享受相对平等待遇。

第五、依靠政府参与并加大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据调查,尽管多数人的工作是由劳动力自己出门寻找,但问到打工时,由政府组织好的有59.21%,占了最大比例;成立公司组织好的有25.60%;亲朋介绍或自己寻找好的有15.19%。数据表明,农民们极希望在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中有一个好的组织管理。日益扩大的打工队伍及激烈的竞争,对劳动力的要求和市场需求也逐步提高。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参与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一是实行外部转移,对外出民工进行较系统的文化、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培育中介机构,拓展境内外劳务输出渠道;二是更好的利用内部吸引,鼓励发展密集型产业,帮助农民在近处打工,实现离土不离乡。

第六、农业内部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农业本身变成容纳劳动力的产业。可通过开发农业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林、牧、渔业容纳剩余劳力。一是实行农业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开展科技兴农,实行农业技术优化组合,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龙头产业的培植,充分发挥“样板效应”,推广立体和生态农业,适当增加复种、套种、间种面积,使同样面积的土地,更好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二是有计划地兴修水利工程,进一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建立一批高产稳产农产品基地,容纳和稳住更多的劳动力。三是实行农业开发,荒山,荒坡可以改造成经济林基地,种草养畜、花卉苗木、优质水果、中药材等的开发。特别是大量农产品加工精品少,在农副产品加工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大力开发庭院经济,也是一项大有发展前途的事业。庭院经济门路广、潜力大、投入少、易学、易办、易管、效益高,对容纳剩余劳动力十分有利。

综上所述,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日益显示出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尽管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尚有许多困难,需要一个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有待解决的一项世纪工程,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靠单方面的政策,它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尽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过程将是漫长和艰难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相信在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杨辉 罗素清:《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15卷第8期 陈淮:《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国经济信息,2004,(6).许光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7.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建议 篇七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原因

(一)产业结构因素。

产业的发展有其一般规律,从历史产生的三次产业革命看,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沿着“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工业→高附加值加工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一步步地不断发展。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威廉-配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得出克拉克—配弟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而后库兹尼茨又对克拉克-配弟定理进行了深化,阐明了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他把三次产业分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得出结论:

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是上升的,然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趋势。但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和劳动力相对比重的上升趋势是同步的。

克拉克-配弟定理和库兹尼茨提出的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转换,农业已不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二三产业占据了主导、支配地位,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劲头更是迅猛,从而导致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并不断地转向二三产业。

(二)消费结构因素。

钱纳里在他的“正常”变动模式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开始变动,其中包括消费者需求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要求多样化的制造业产品和劳务消费的方向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消费结构的变化。经济生活中有一条定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会不断降低,这条定律即我们常说的恩格尔定律。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1978年是67.7%,即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67.7%,1990年底下降到58.8%,到了2001年底则下降到47.7%。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1978年是57.7%,1990年底下降到54.2%,到了2001年底则下降到37.9%。这表明,人们开始把消费重点由生活必需品转向了其他消费品上。像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话机、移动电话、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比例有所上升。服务支出,如教育、卫生、文化娱乐、旅游等支出开始增多。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或者说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用商品为主的第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而提供工业品、服务品的二三产业则有了发展的潜在空间,这就引发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向工业部门、服务部门。

(三)收入因素。

收入因素主要包括城乡收入差距和工农收入差距两个方面。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机就是寻求更高的收入。长期以来,工农产品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剪刀差”。再加上农产品的附加值低等因素便形成了工农之间的利益级差。很多劳动力脱离农业并非是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排挤了劳动力,而是因为这种利益级差的存在,它驱使大量的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其他产业。

除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差距,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198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9倍。1990年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村人均收入的2.2倍,到了2002年则扩大到3.5倍。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收入中有40%是实物性收入,现金收入只占到60%左右,而城镇居民收入是可支配的纯收入。况且城镇居民收入中还有部分未纳入统计范围,比如住房、教育、卫生等各种福利。由此看来,城镇居民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收入。这种悬殊的收入差距自然成为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基本动力。

(四)其他因素。

劳动力转移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宏观上,不仅受到以上经济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社会、政治、制度、法律、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微观上,个人的素质、心理、民族、婚姻、亲情等因素也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些因素也就是哥瑞韦斯和琳内曼在他们创建的人口迁移模型中所指出的不可交换商品。他们认为,在人口迁移研究中首先要区分可交换商品与不可交换商品,后者主要包括气候、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生活质量等非经济因素。人们为追求这些不可交换商品的满足程度,追求高生活质量和舒适程度,才使得人口发生转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五方面的制约:

(一)思想认识的制约。

绝大部分农民都有求富心切、转换身份、救急解困、求安怕险、横比攀高、小富即安等思想,一旦这些农民进城后,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环境,心理上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遇到挫折或者变得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或者产生逆反心理,铤而走险。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制约。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率先转移出去后,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更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接受科技知识,因此进入非农产业比较困难。这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制约因素。

(三)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的制约。

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我国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已逐步退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载体的地位。与此同时,在目前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大企业、大集团缺乏,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商贸、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难度加大,导致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

(四)城镇自身严峻就业形势的制约。

从我国情况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开工不足,城镇失业率不断上升,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加之我国多数城镇发展严重滞后,功能不配套,产业支撑不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从全国来看,随着企业改制和减人增效措施的推行,失业率将会较大幅度地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比较困难。

(五)劳动力市场的制约。

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有关信息,或信息不准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几乎完全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因势利导,创新途径,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培育劳动力市场与加快城镇建设并重,跨区域流动与就近转移联动。

(一)加快结构调整,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限制,近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不现实。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就近消化农村劳动力。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开发延伸多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二是加快四大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和项目,整体推进合川工业园区、太和丝绸工业园区、盐井三汇建材工业园区、清平玻璃工业园区等四大工业园区建设,提升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三是加快优势企业发展。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中,向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二)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过去,第三产业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低,农村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更低,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容量。现阶段,应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工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提供服务。搞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城郊镇街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限制,营造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促进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合作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比重。

(三)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快职业农民变工商业者进程。一是加快城市建设。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房地产业强势发展,加快建设重庆北部地区中心城市,并积极向大城市跨越,打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集聚地。二是加快小集镇建设。优先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同时,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小城镇,加快农村人口由“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为主”转向“离土离乡”为主,转移到小城镇就业。

(四)加强制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可依法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促进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正常流转,逐步集中;甚至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托管中心”,由“托管中心”统一负责土地经营;还可以探索确实具有的固定生产业和住宿,土地可以出售变现,国家集体收一部分,自己得一部分作为安置。像有的工业企业一样,真的做到工人、农民在合法权利上的平等。一方面可以防止土地荒芜,方便农业税款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使农业真正成为一种盈利性产业。二是逐步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真正做到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具有一定居住时间、稳定职业的外来打工者优先留居城镇。三是加强管理,切实保护外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宏观管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一方面要健全管理机构,统一考虑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政策,把农村劳动转移纳入全市劳动就业计划。建议在市劳动部门内部设置专门机构,加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速度、流向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和协调城镇劳动力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推行就业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就业工作的需要。同时,要针对城市中人际关系不同于农村,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基础教育,传授农民流动的方法和诀窍,教育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让农民尽快适应市场,处理复杂的交际关系。

(六)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台。

8.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浅探 篇八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劳动力转移,提高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都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把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培养成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貫彻中央文件精神和相关会议精神,做好职业教育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剩余劳动力工作,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转移措施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观念传统,忽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型人才是非常稀缺的,但相对的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却严重紧张。如此鲜明的对比,与农民对于界定求学和成才的错误观念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农村普遍认可高等教育忽视职业教育。上大学才是成才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几乎所有中小学毕业的学生都以考进高中进入大学学习为奋斗目标,严重忽视了个人实际情况。

2.师资队伍质量令人堪忧

首先,农村职业学校缺乏专业的技能教师;其次,许多学校采取从社会上招聘专业技师的办法来填补师资空缺。但是所招聘来的专业技师,虽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又缺乏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再次,由于专业课教师匮乏,导致少数专业课教师,由于超负荷工作,无暇顾及本专业最新的理论动态,也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梳理,知识结构老旧,也影响了教育质量。

3.办学模式单一

固守传统教育模式,统一制式的办学模式虽然有其自身的优点,却不利于对已经从业的大量成年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因为成年劳动者没有固定的统一的剩余时间,没有足够的剩余时间用于接受教育和培训,这样不能接受培训的劳动者就会占有很大比例,这样下去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还是得不到明显的提升。

4.政府投资少,办学条件差

职业教育需要配备相应的实习设备,所需经费量大。相较于同类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耗资比普通教育要多出一到两倍。由于政府投入的不足,导致不少学校把资金转嫁到受教育的学生身上,高收费问题又涌现出来。高额的学费让很多有意报考职校的人望而却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不断的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但数量大,而且分布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制约性因素。

1.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低,转移就业处于劣势,这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农民择业的范围广,就业的路子宽,谋生的渠道多。既能适应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又适应技术密集的工作,较少受外界条件的制约。相反,一个素质较低的农民,只能在极其有限的地域和产业范围内实现劳动就业。

2.剩余劳动力数量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人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过多将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和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农村还有上亿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 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3.相关法律保障缺失

进城农民工也难以享受到社会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也很难享受城市居民的基本服务,比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

4.劳动力市场不健全

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服务不到位,管理效率低下,大部分农民工基本是自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政府对于我国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缺乏合理的宏观调控,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缺乏有力的调节,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缺乏组织与指导。

5.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目前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的比例很小,用工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不愿与务工者签订合同,造成了农民在务工过程中遇到纠纷得不到法律保护。

三、职业教育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1.职业教育培训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的关系

人口的教育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受过职业教育的农民更有可能采用新技术,其产出和收入要比没受过教育的农民高很多。目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日益成为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农民工工资实际上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性收入。

2.受教育程度对劳动力就业选择能力的影响

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出外工作时的选择能力就会越强,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就业区位、从业时间和对所从事的行业的选择上,受教育年数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空间越大, 获得的机会就越多。

3.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的稳定性分析

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偏低,他们属于兼业型的亦工亦农的转移,大多数人的就业并不稳定,有40%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农村劳动力只能进行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移。

4.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影响

职业教育这种特殊的劳动处于劳动力供需之间的中间环节,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的特殊的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因此,它在劳动力转移去向、转移规模及就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1.加强职业教育重视程度

增加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经费,拓宽职业技术教育投融资渠道,拓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形式,是促进河南省乃至全国各省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

2.强化职业教育针对性

职业教育的本质目的之一就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为劳动力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和法律知识,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等新型劳动力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因此,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效率,有效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科学合理转移的重要条件。

9.家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篇九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在家乡又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因此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据高邮市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表明: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成为近几年宜章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而这种“主体”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途径来完成。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经济体制

一、高邮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一)全市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据农村住户调查:2009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为26.68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4.8%;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69.71%,第二产业占10.76%,第三产业占19.53%;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7.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二)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市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8.5万人,其中省外7.53万人,省内0.96万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2.1万人,其中女性1.07万人;在新增成员中有0.06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沿海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据调查,全市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74%分布在沿海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2)一些重点工程在全市相继开工建设,沿公路两侧新开办许多采石、水泥预制件等配套企业以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市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2、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市劳动服务中心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1、建立乡镇劳动保障站和劳动信息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扶贫工程,是不交学费的“商业大学”,也是全县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积极稳妥的开展好劳务输出,全市就业服务中心利用这次机构改革的机会,加快了乡镇劳动保障站的建设。已建9个乡镇劳动保障站全部配备了1-3名专、兼职人员。全市13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站,部分地区建站率超过75%。劳动信息网络的建立已在构思当中,的确亟待落到实处。因为它的建立将会使劳动力转移和跟踪服务更加规范、更加简捷方便。

2、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占66.5%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只占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据调查:今年各乡镇相继开设了缝纫、电脑、保姆、保安、幼教、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民工960多人。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3、挖掘劳务资源,广开服务渠道。由于全市与沿海接壤,打工妹大都以老带新方式输出,而男工及中年妇女输出就没有那么活跃。针对这一现象,就业服务中心及时与沿海等地的信息联络员联系。为全县劳务输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农村男青年和中年妇女欢迎。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高邮市域经济发展。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

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县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市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

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

3、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全市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沿海地带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工资、待遇与内地收入越来越接近,且工作时间长,路程远,开销大。再加上近年来全市恰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在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来了巨大机遇。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回了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安心几亩田的收入,大多来到县城或小城镇经商、从业,从而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五、几点启示

1、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本地经济的有利前提。由于一些地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同,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全市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专家们认为,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

3、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企农“双赢”。依托资源建基地,面向市场求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

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流出农村,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因此,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安排了剩余劳动力就业。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赵红:《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3杜鹰等:《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

10.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篇十

在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过程中,政府从中摸索出了一条为民分忧,为民解愁的一套做法,成功地解决了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英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开始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国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政府主导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模式,通过政府制定政策和法律全面考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值得世界各国借鉴。根据我国国情,我提出如下观点

一、加宽社保覆盖程度,密集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农业转移劳动力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非农业收入,但因为没有一种以制度形式存在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保证他们起码的生活条件,他们仍有不稳定和不安全感。所以,城镇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户进城后享受到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从而提高城镇对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吸引力。

二、加速劳务输出

劳务输出是对农村劳动力严重剩余的一种重要缓解方式。国际劳务输出对劳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一般是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某种技术和外语的技术工人,甚至是高级技术人员。英国通过掠夺殖民地,然后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入到掠夺来的殖民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达到要求的很少,劳务输出单位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劳务人员,所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文化水平是增加劳务输出的首要条件。

基于以上情况,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管理服务体系,扩大对外劳务输出规模。

三、加速城乡结构的调整,加大政府职能

英国、日本等国家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都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一点,为了使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政府应加大职能转变的力度,政府职能应该集中在以下方面:加强社会管理职能;提供公共产品;政府直接干预。毕竟,依靠国家的政策扶持仍然是农业向纵深发展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要保证。

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文化程度越高,转移的领域就越广,速度也越快,质量也越高。但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造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必须采取教育扩张策略,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农村高等教育,提高农村新生劳动者和现实农民的素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

五、利用服务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1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浅探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代农业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利”的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思路是减少农民或农民市民化,这在学界已成共识。目前,学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研究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遗憾的是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如何保证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进而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显得不足,致使农业经济理论研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无法更好地从理论上指导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悖论;二是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视角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困境分析;三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设计;四是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选择。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悖论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不仅如此,《意见》还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可以看出发展现代农业关键还在于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如果不能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的功效就会大打折扣,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的进程就会受阻,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的水平就会降低,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的引导就会落空,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的意识就会削弱。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农业发展的过程也是农民人力资本提高的过程,并且二者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协调性。但是,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入城镇,到工业企业务工,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年老体弱、文化素质低下的劳动力,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和一些农业大省,这种现象更为突出。由于农村留守劳动力年龄大、文化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很难得到大面积推广,严重削弱了农业生产发展后劲;而且农村新增劳动力来源堪忧,农村新增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部分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后滋生“厌农”思想,不愿再回到农门,农村大学毕业生更愿意留在有较好发展空间的城市,建设新农村缺少优质的人力资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就不容置疑,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推进,现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力资本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进而延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因此,现代农业发展中如何保证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困境分析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与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有2亿多农民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塑造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加快了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和发展。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状况,学术界仍没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学术界和决策部门曾经普遍认为,农村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这是从总量角度考虑的,没有从结构角度进行分析,并且这个数据的时效性有所欠缺。目前,最新的并且被广泛引用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判断。田成平曾指出,农村有劳动力4.97亿,除去已经转移就业的2亿多人以及从事农业需要的1.8亿人,尚有1亿左右富余劳动力。[1]

根据马晓河的计算,2006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为28 631万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的占42.96%,而非农就业人员中这一比例仅为18.4%,这暗示着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力难以转向非农产业。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2007)的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底,山东省农业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2.5%,初中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65.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2%。虽然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较高,但与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相比存有较大差异。外出务工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初中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2.7%,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7%。从表1可以看出,农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低于非农从业人员,也低于整个乡村就业人员。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程度较低,80%是初中和小学文化,未进行全面培训,先进科学技术掌握不了,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开发不了,农民文化素质的低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

2. 现代农业发展中人力资本的国际比较。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早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现在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共同特征是大力提高农业人力资本的水平。世界银行研究显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日本单位面积产量远远高于世界水平,除了物质投入的差异外,更重要的是日本农民就学时间长,具有很高的农业技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民素质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尽管农业人口中文盲或半文盲已显著下降,但全国农业人口中文盲与半文盲的绝对数仍相当庞大。

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计算,16岁至59岁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人数比例是7.3%,而农民同龄人中的文盲、半文盲的人数比例高达12.5%。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比城镇居民低了3年;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在总人口中占75%;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都在70%以上。发达国家的农民文化水平都较高,美国的农场主大多是各州立大学的毕业生,西欧国家的农民除文化水平外,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领到“绿色证书”后,才能正式成为农民。例如,根据法国规定,相当于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农业职业能力证书”和“农业职业文凭”持有者只能在农场或农业企业中当雇工,只有具有高中二年级以上学历的“农业技师证书”持有者才有资格独立经营农场。

以上比较说明,我国农业人力资本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滞后,说到底是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供给不足。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和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中的数据计算而得。

3.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把农业划分为三类[2]:(1)传统农业。在传统农业里,传统生产要素的供应与需求实现了均衡,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收入流价格是高昂的。(2)现代农业。农民使用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要素的供应和需求没有实现均衡,收入流价格是低廉的。(3)过渡农业。处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间处于失衡状态的阶段。传统农业有三个基本的特征:第一,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技术条件不变;第二,农民没有改变传统生产要素的动力;第三,农民的储蓄为零,因而没有投资的经济能力。就是说,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处于均衡状态。农民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就可以走出传统农业均衡。可见,为使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打破传统农业均衡的基础,其核心就是改变现有的技术状况,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通过注入现代农业科技,调整农业结构,改变农业的收入来源,以此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因此,我们说科技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技术扩散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技术进步提升农业现代化层次。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表现在:

第一,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作支撑,但是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还是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投资强度通常被用来比较不同国家对科研的投人水平。2005年,我国的政府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仅相当于本世纪初发达国家政府平均农业科研投资强度(2.36%)的1/5,全世界所有国家本世纪初平均政府农业科研投资强度(0.80%)的66%(但在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后已赶上发展中国家2000年的平均水平)。表明虽然我国政府农业科研投资近年来快速增长,然而,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或者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科研投强度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的发展中国家应确保1%的的水平。[3]

第二,虽然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不高,但是农业人力资本水平低又限制了现有农业技术在农业实践中的运用能力。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劳动力产生了强大的拉力;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下降和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等,对劳动力产生了巨大的推力,两方面的因素,使农业中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大量转移,致使现有农业从业人员人力资本水平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因而进一步延缓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实表明,要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关键还在于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素质,因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是农民。要使农民真正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就必须在不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农民的全面发展。

三、培育新型农民的制度设计

1. 制度设计的依据。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有好坏之分,好的制度可以降低交易费用,设计一套保证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培育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效的制度安排应符合三个标准,即帕累托最优、信息的有效利用和激励相容。帕累托最优所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经济,在其中若不使其他人的境遇恶化,就不能使任何人的状况得到改善。如果不同时损坏其他人就不可能通过重新安排经济资源以改善任何人的状况。通俗地说,效率是指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信息效率是关于经济机制实现既定社会目标所要求的信息量多少的问题,即机制运行的成本问题,它要求所设计的机制只需要较少的关于消费者、生产者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信息和较低的信息成本。

任何一个经济机制的设计和执行都需要信息传递,而信息传递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因此对于制度设计者来说,自然是信息空间的维数越小越好。所谓激励相容就是使自利的个人和人们之间的互利统一起来,使得每人在追求其个人利益时,同时也达到了其制度安排设计者所想要达到的目标。由于每个人从所要做的事中获得利益与付出代价,通过对利益和代价的比较,将会对游戏规则作出合理的激励反应。这样,检验一个经济机制或规则是否运行良好的一个基本标准是看它能否提供内在激励使人们努力工作,激励决策者作出有利于他主管的经济组织的好决策,激励企业尽可能有效率地生产。一个好的经济制度安排就是要看它是否给主观为自己的个人以激励,使他们客观为社会而工作。

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设计,第一应尽可能实现人尽其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尽可能实现行为当事人之间的信息畅通,使信息能反映现代农业进程中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多元化需求;第三尽可能实现政府理性与农民理性的统一,使大家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而奋斗。

2. 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框架。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现代经济学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加重要。正如舒尔茨所说的那样,“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2]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有好坏之分,好的制度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决定小规模农户好的行为,好的行为决定农民增收。反之亦然。因此,根据农民的制度需求加强新型农民培育制度的有效供给,建立良好的制度实施机制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框架包括三个部分:制度供给、制度需求和制度实施机制三个方面。

第一,制度供给。在制度供给方面除继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制度措施之外,要进一步加快农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步伐。从农业劳动力中转移出去的现已融入城市的农民工,或者常年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相对现有的农业从业人员,收入较高和在城市享受了比在农村更多的公共服务。这种“走出去”与“留下来”所得到收益和享受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使现有农业从业人员表现出极大的走出去愿望,每一步行动均在无意识遵循经济学“生产要素流动法则”。因此,在培育新型农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农民的专业素质,更要考虑农民的福利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可产生农村对生产要素的“回波效应”。

第二,制度需求。就现代农业发展而言,新型农民培育除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的要求相适应之外,还必须建立稳定现代农业发展所要求的人力资本的有关制度。具体来讲:第一,根据现代农业的要求和农民职业分化的现实,健全现有培训体系和建立更好地符合农民需求的培训机制,逐步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二,积极改善农民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机制的建立,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使农民做到既能够走出去,又能够留下来。

第三,实施机制。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实施机制是构成制度的三大要素。判断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有效,要看这个国家制度实施机制是否健全,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十分复杂,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又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合作者的信息也不对称,因此,实施机制不可能自动进行,欺诈违约行为会不断出现进而会阻碍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通过强制性措施保证契约的实施,而检验制度实施机制是否有效要看其违约成本的高低,强有力的实施机制可以较好地惩罚违约者者。[4]要实现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具备“帕累托最优”和“激励相容”的标准,建立良好的制度实施机制必不可少。

实现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需建立健全以下机制:(1)设立新型农民培训基金,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在财政支出科目的农业支出中设立新型农民培训基金,将培育新型农民的制度规范化,切实加强新型农民培育投资。(2)由国家农业部负责成立学有专长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培训专家指导委员会,履行三农政策宣讲和技术指导大纲的编写的职能,并指导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地方各级政府(省、州(地、市)、县)农业部门也成立相应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培训专家指导委员会,结合地方实际,在国家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履行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监督、检查职能,特别是县级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农民进行定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使农民能够及时深入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关于三农发展的文件精神,掌握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一方面,通过定期组织学习,使农民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在思想上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通过定期组织学习,掌握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实用技术,并通过阳光工程平台,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3)政府将根据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切实做好面向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技能,为农村留下一批年龄较轻、素质较高、现代意识较强的劳动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要丰富农民教育培训内容,适应农民培训需求多样化;根据不同类型、区域和层次农民的不同需求,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多元化,利用社会各类资源开展培训;积极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机制,保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公开化,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知情权,引导农民发挥好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监督权;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立法探索,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

四、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选择

为进一步提高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笔者认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农民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主要形式,是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点和切入点。

1. 加大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农村基础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基础性工程,在提高农村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一定要把新增教育经费落实到位,并为农村基础教育积极寻求多渠道筹资模式,不断扩大农村受教育者的范围。我国教育财政性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偏低,对于农村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因此,政府应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使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农村做到真正的“义务化”,保证让每一个农村孩子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2. 积极推进农民职业教育。

人们往往认为农业向工业转移的是剩余劳动力,其实不然,农业中存在剩余劳动力不等于存在剩余人才或者说剩余的人力资本。农业中的人才、人力资本没有剩余,恰恰是最缺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往往吸纳的是农业中严重缺乏的人力资本。有文化、有能力的、强壮的劳动力首先流出,留下来的是文化低的、能力弱的、身体差的。建立在这种人力结构基础上的农业只能是弱势的。因此,政府应继续把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大经费统筹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利用现有职业培训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技推广中心培训部等各类教学资源,大力发展民办培训机构,并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定点基地,切实帮助农村劳动力完成技能培训。

3. 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为了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仅仅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和积极推进农民职业培训是不够的,还必须提高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因为,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使农民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并由此导致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农民只有“走出去”而不可能“返回来”的劳动力单向流动现象,这对发展现代农业极为不利。因此,各级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农民利益,努力满足农民的需求,应努力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方面有重要突破:第一,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第二,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郭晋晖.田成平细数“家底”就业投入将稳定增加[N].第一财经日报,2006-11-29.

[2]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胡瑞法,时宽玉,崔永伟.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变化及其与国际比较[J].中国软科学,2007(2):53-58.

上一篇:少先队代表在慰问仪式上的讲话稿下一篇:旅行社团队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