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精选10篇)
1.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 篇一
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策略与实验研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新世纪以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为核心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普遍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人才培养方式的不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21世纪的工作不要求劳动者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而要求具有综合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使我国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新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高素质要求,必须改变以往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国民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创新源于优质的教育。对于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来说,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本文认为,着力推行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遵循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
1.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探究式教学是按照科学探索的一般规律,创设学生“有所发展”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设计并操作实验,调查和观察、讨论等活动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结论。教学策略的涵义,国内外学者各有不同说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E.D.加涅将教学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指导策略。他认为教学策略是指导教师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以达到最佳效益[1]。针对传统教学法的弊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学地理课堂的实际,本文构建了探究式教学策略。1.1 分析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教学目标分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迷失方向,这样的教和学的效益就低。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因而学生有效的学,或者说有效的建构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有人打比方说,没有目标的学习像是饭后散步,有目标的学习像是运动会上的赛跑,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没有目标要节省60%的时间。也有人把目标指引比作高速公路上的“指路牌”。这里的目标包括:地理学科的目标分析,一个教学“板块”的目标分析,最后才是一堂课的目标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把地理知识看成统一的整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而富有悬念和启发性的开场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好奇和积极探究的心理。如:为了激发学生对密度流的探索兴趣,可以这样进行:日常生活中感觉,船只一旦关闭发动机,便会停止不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军队的潜水艇却在关闭发电机的情况下顺利进出由交战英军严密把守的直布罗陀海峡,逃避英军的袭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再如:讲日界线时,可以进行:有对孪生姐妹,姐姐先出生,妹妹后出生,可是妹妹的岁数却比姐姐大一岁,你知道这又是为什么?
1.2 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积极体验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后,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力争自己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积极感受,积极体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如讲季风气候时,由于我们学校位于世界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东亚。可以通过学生的体验来理解季风气候。问学生我们这里冬季吹什么风(偏北风),夏季吹什么风(偏南风),我们这里的房子大部分坐什么向朝什么向(坐北朝南)。再如:讲大气的保温效应,即大气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大部分被截留下来。同学们身边有种物质跟大气的这种特性很相似,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玻璃)同学们摸一摸窗户上的铝合金和玻璃,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铝合金较热、玻璃较冷),这种体验最好夏天阳光灿烂的天气。生活中,冬天利用玻璃建起来的房子种花卉、蔬菜,这叫温室效应。
1.3 重视小组讨论,强调学生整体参与
在遇到困难时,通过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学生先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见解,这样能极大地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在相互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见解时,还能在学生之间产生互动,能彼此间激发出解决问题的灵感。如:假如让你来当治理海河的总设计师,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下面是大家讨论的答案:学生甲:上游要植树造林,进行水工保持。学生乙:上游要修建水库。(教师可再问:修建水库有什么作用)学生丙:下游要加固堤防,疏通河道。学生丁:把干流挖得宽一些。教师:现在只有一个出海口,是不是可以再挖几条河道,加几个出海口。最后是老师对学生的激励:你们应当感到自豪,你们提的一些方案都被采用了,现在一起看课本。小组讨论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与同学、老师不同的意见,必须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必须宽容学生的幼稚和错误,必须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提倡使用鼓励和激励学生的语句,禁用有损学生人格的语言。
1.4 变式练习,归纳整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具有累积性。据此,我们提出了“变式练习,归纳整理”的教学策略。变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前面所建构起来的新知识,并通过“新知识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实施变式练习的手段有:变更概念的非本质特征,变换问题的条件或结论,创设实际的各种环境等,使问题呈现新面貌,而保持要领或实质不变,从而引起学生的新兴趣、新联想进而灵活解题。如: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特点时,不必再教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特点,但可以让学生画南半球气旋、反气旋及其天气示意图;讲完“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后,可以提出假设,假设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同在一水平面上,是否会产生“四季”和“五带”?等等。在每节、每单元、每章知识学完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主从地位以及解题技能、技巧方面的结论。揭示这些结论在知识上的地位、作用与其他知识的相互关系和结构上的统一性。与前面的目标分析前呼后应,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知识系统的整体效应,促进学习,便于记忆、利用、应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2.探究式教学的实验研究 2.1 实验目的
克服传统教学“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习惯,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验证其有效性。
2.2 实验假设
通过实验探究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2.3 抽取样本
从所教的班级中抽取与实验无关的因子无显著差异的四个自然班,一、二班为100人定为实验班,三、四班为101人定为控制班。
2.4 实验结果及影响分析
(1)等组实验结果比较该课题连续实验对照两学期,分别以我校初二年段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成绩和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成绩作为基础测试标准。在测试之前各班均采用传统式教学,以初二年段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成绩作为基础测试标准,得出实验结果:采用相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法为主),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之间平均成绩无明显的差异,说明课堂教学方法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后(实验班用探究式教学,控制班仍用传统式教学),以初二年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成绩作为基础测试标准,得出实验结果: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影响,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实验班学生表现出高昂的学习热情,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比控制班有明显的提高。提出问题的个数也由3个每班每课堂,上升为11个每班每课堂。
(3)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经过实验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班的小发明小创作的成绩高于控制班,而且其新颖性明显优于控制班。
结语中学地理教学应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探究式教学可克服传统教学法的弊端。
通过分析教学目标,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实施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等策略,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 篇二
1 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现状
课改新政要求学校教学加强对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视,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为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机会, 要求教师聚焦课堂、研究课堂, 进而有效的控制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的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重视课改的形式而忽视技术细节。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到较多的体育技术, 这对学生的运动技能的培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但是部分教师对课改新政的把握不到位, 使体育与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难以达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的。其次是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到位, 部分教师只是重视形式的新颖和课堂气氛的活跃, 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 致使在教学中重点不突出, 且对难点的讲解不详细, 不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更加阻碍了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此外, 教师对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只是停留在表面, 未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 特别是对技术动作的教学缺乏深入的研究,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可见, 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暴露的问题, 与课改新政是背道而驰的, 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需要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 为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2 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有效教学的策略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对学生后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结合课改新政的要求, 立足学生的发展实际, 对体育与健康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进行有效教学, 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协调其中的不稳定条件和因素, 一般而言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提高认识, 避免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形式化
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加强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视, 因此需要教师认真研究课改新政的要求, 明确体育与健康教学在学生综合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实现自我发展和主动成长。只有加强对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视, 才会认真的组织设计教学, 自觉的对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才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培养起到推动作用。同时教师要对课改新政进行研究, 在教学环节中加强对运动技术的训练, 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表面, 要重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2.2 内化教材, 加强对中学生的身心研究
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占据着主体地位,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使其自觉的参与到体育与健康的学习中, 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识结构的研究, 明确学生的身心需要, 进而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教材是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 教师在研究学生的同时, 还需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分析, 真正的内化教材。首先, 教师要研究教材的教学目标, 明确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知识、技能、情感以及发展目标, 然后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指导, 结合学生的身心需要、体育发展水平以及健康教育状况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其次, 教师要研究教材的体系结构和教材的类型, 从而为教学程序的制定提供借鉴, 并且要加强低动作要素相互关系的研究, 进而制定科学的动作教学方法, 在分析学生体育水平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此外, 还要合理的搭配教材, 保证体育技术动作的连贯性, 进而实现动作的良性转移, 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 保证学生熟练掌握动作要领。
总之,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 以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体育素质水平为依据, 选择具有教育性、健身性和发展性的新教材, 将其内化, 了解其层次关系, 为有效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精心组织, 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与其它教学有着显著的区别, 其教学环境多变, 且场地大、器材多, 加上学生的性格不同, 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教师要精心的组织教学课堂, 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到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来, 真正的实现有效教学。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 教师要结合课改新政的要求和课堂教学实践的特点, 精心的研究教学方法, 保证学生规范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 同时释放学生的体育潜能, 激起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在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有效解决分组教学与自选学习的问题、教学比赛的组织与体育游戏的创编问题、练习步骤与练习负荷的调节问题、学生合作与探究的实际操作问题、技能实战的展演与欣赏观摩的评价角度问题、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交互作用问题。
这样, 学生就会在严谨又宽松的教学氛围中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并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锻炼方法, 为体育锻炼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2.4 优选教法, 提升体育与健康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影响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教师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 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体育与健康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教学内容丰富, 教学过程复杂多变, 这就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进行情趣化、育人化以及操作化的教学, 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结合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劣, 优化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方法的整体效果。总之,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过程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有积极主动开展思维获得知识的空间, 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增强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的学习意识, 从而不断地提高技能水平, 以优化教学促学生发展, 以学生发展促教师研究, 形成师生交互和谐的教与学情境。
2.5 科学评价, 完善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机制
科学的教学评价是有效反馈教学信息的一个有效途径, 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正确的认识, 因此在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 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突出过程评价的作用,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 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 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为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与健康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 推动体育与健康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 进而完善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机制。
此外, 在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有效教学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 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兴趣,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引导其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与健康的学习中去;另一方面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和恐惧的心理, 讲授相应的心理自我调控方法, 自我调节情绪,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结语
总之, 在新课改下, 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方法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我们要积极地学习、努力地实践, 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实践能力等多种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新课改下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体育与健康教学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基础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有效教学的策略, 目的是为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提供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健康,教学,有效性,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朱孝喜.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 2010 (36) .
[2]王利.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武术教学刍议[J].西江月, 2012 (15) .
[3]李义香.谈新课程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选项教学[J].神州, 2010 (12) .
3.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 篇三
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学地理;传统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教育目的,选择一些教学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法。原型案例教学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我国开始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施行和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案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应用到各学科。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得益彰,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和意义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应强调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追求得到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分析,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还可以达到锻炼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地理课堂选用案例教学法比起传统教学法更具一些独特的优势:
1.便于理解知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地理案例教学,便于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及原理。由于地理案例不仅具有相关的背景数据或材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征,利于加深学生的感知认识,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也有利于地理知识可视化、地理概念具体化。
2.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必要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导演”,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学习,他们的自信心及口头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升。案例教学的追求,不是找到唯一正确答案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根据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加强消化和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
3.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21世纪人才
案例教学既需要教师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也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这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这使得教学活动一直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进步,促使教学相长,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在地理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案例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区域工业发展”为例,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案例教学。
1.根据教学内容及课标要求,精选教学案例
对于“区域工业发展”这一内容,课标要求能分析工业区位选择因素,并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这特别适合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案例教学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的案例材料,地理教学案例选编往往遵循以下原则: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实践性、时代性和趣味性。因此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符合上述原则。
2.提供学习材料,建立问题情境
在选定了教学案例之后,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欧洲政区图”、“德国地形图”“德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德国水系图”“德国交通图”和“德国城市及人口分布图”六幅图以及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案例材料“德国鲁尔工业区”,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情境。
3.提出问题,深化问题,培养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素养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所给出的六幅图及课本上提供的案例,思考以下问题:德国鲁尔区的概况?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德国鲁尔工业区曾经衰落是因为什么?根据德国鲁尔工业区出现衰落的原因应采取怎样的治理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问题搭建原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的桥梁,并利用相关的已有知识经验把当前“区域工业发展”内容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获取新知识的意义,并把它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同化新知识,同时也对新知识作出进一步的推论和预测。
4.归纳总结,整合知识,培养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使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融会贯通,并充实原有知识。学生通过阅读“欧洲政区图”“德国地形图”归纳出:位于德国中西部的鲁尔区,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临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学生通过阅读“德国矿产资源图”、和课本上的案例资料归纳出:鲁尔煤田可以为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提供充足的煤炭资源,同时,鲁尔区西南部靠近法国著名的洛林铁矿可以为传统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学生通过阅读“德国水系图”和“德国交通图”归纳出:鲁尔区河流纵横,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区域内还有完整的内河运输网和铁路网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水陆运输;学生通过阅读“德国城市及人口分布图”归纳出:鲁尔区靠近德国国内的大城市,同时还靠近欧洲其他发达国家,因此工业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整合以上六幅图阅读归纳出的结论,得出德国鲁尔区的业区位条件。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鲁尔区工业区位优势
■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案例分析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什么会出现衰落,并根据衰落的原因找到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案例中提到“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长期局限于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部门”,由此可以得出鲁尔区的生产结构单一,应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由课本案例图鲁尔煤田剖面示意及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可以看出煤炭的开采价格升高,导致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地位下降,应减少煤炭企业,多采用新能源;同时,世界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越来越多,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致使世界性钢铁过剩,应提高炼钢技术,降低生产成本;重工业集聚带来了环境污染、土地短缺、交通拥堵等问题,应调整工业布局,治理污染,植树造林等;出现衰落的时间处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时期,因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是鲁尔区工业出现衰落的根本原因,应该顺应改革的潮流,加大对教育和技术的投资,引进先进技术等。
5.分析改造,形成新认知
其目的在于让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经验进行调整或改造,使知识产生顺应和迁移。在学生已具备了“德国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及治理措施”等新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分析以下问题: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发展传统工业有哪些区位优势?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的异同。将上述问题整理成表2:
表2 辽中南工业区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及治理措施
■
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学会了对已有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形成了关于“区域工业发展”的新认知。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体,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案例教学尽管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主要的责任有三个,首先是老师课前要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其次老师在课堂上要领导案例讨论过程,在引导学生思考、争辩,做出决策和选择,来“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得到一些经历和感悟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探索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性;三是课后教师要负责案例更新。使案例教学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反映如今的现实,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案例更新,保持课堂教学的活力。如在城市化进程问题一章,教师可根据此章节的教学目标,提供相应的教学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选编关于城市化问题的各种案例,然后引导其自由讨论城市化产生的实质原因,学生就可充分从自身编选的案例中,进一步了解城市化问题的实质,提高各方面的整体能力。
4.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 篇四
楼坊坪中心小学
蔺彦生
通过案例研究方式深入研讨在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实施差异教学策略。从教师培训和典型案例选取两方面入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推进课题在教学中的应用进程。
一、前言
在小学教学领域人们普遍认为语文是最难教的课程。难就难在教育目标的多维性和整合性,教学内容的广博性和复杂性,施教方法的灵活性和无穷性,学生学习的动态性和难测性。然而语文同时又是充满魅力、空间无限、呼唤创造、施展才智的最佳课程。进入新课程改革之后,语文课堂变革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一时间课堂成为了热闹非凡的舞台,多少教师把课设计得让人眼花缭乱,先进的声光电设备一应俱全,超出想象的环节层出不穷;多少学生们也成了表演天才,一会儿侃侃而谈,一会儿小组热烈讨论,一会儿又像模像样的表演课本剧,好像老师根本不用教,学生都是无师自通的神童,而上这样一节课就是让听者欣赏罢了!
我们凝眸回望,这是我们需要的语文课堂吗?教师只有更新了的观念,却没有夯实的行动,或者说教师只有美好的愿景,却不知道科学的教学策略。为此,我们急需用科学的方法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回归教育本源,不仅要大胆尝试新的教学策略,更要知道每一种策略的理论支撑、规范的操作要求、实施的对象和契机,只有这样课堂才被称为有革新意识的深度课堂。《小学语文课堂差异教学策略案例研究》是针对当前语文课改现状提出,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
之所以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是因为案例研究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教育案例以叙事的形式来描述富有深刻道理的教学事件,通过背景、冲突、问题、活动方式及结果,展示了特定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和效果,包含着具体的处置方式和特有的教学理念,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和情感,具体形象,描述真切、给人以真实感和亲近感,在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由于这些案例来源于一线教师,是他们在课堂教学策略实施时的匠心设计或是巧妙的排解困惑的方法,对于教育同行更具说服力,也让深刻的道理浅显化,便于举一反三的操作。
二、课题研究目标
1、在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兼顾差异的课堂教学,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发现差异教学策略在语文学科的应用特点;
2、通过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差异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通过构建关注差异、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最终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小学语文课堂)
(一)课前准备与铺垫的案例研究 :
1、认知前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2、情感前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3、部分学生需要课前铺垫。
(二)开放可选择的学习内容的案例研究: 1、依据课本,但不囿于课本。2、内容的调整与选择。3、学生差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案例研究: 1、课前对方法手段的预设和课中调整。
2、多种方法手段有助于学生综合理解,并提高思维的灵活性。3、方法手段对不同学生的针对性。
(四)同质分层与异质合作学习活动案例研究: 1、隐性分层与动态分层。2、自主选择参与学习活动。3、合作学习中的指导与调控。
(五)大面积反馈与调节的案例研究: 1、及时的大面积反馈。2、多元评价与激励。3、重视自我反馈评价。
(六)可选择的多种类型作业案例研究: 1、作业类型多样性满足学生不同需要。2、学生创造性地自己布置作业,反馈学习效果
四、课题研究过程
(一)实施差异教学优先关注教师差异培养
“差异教学作为教学研究领域的较高境界,理念普遍认可,但难于实施,问题在于教师是否具备高度的敏感性,能否把握好相关策略的科学应用?”(朱晓蔓语)由此可见,就差异教学而言,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理念、实践培训,使他们在具备基本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扎根研究,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中小学一线教师除学历基本均衡外,从个人能力到乐学精神、创造意识等诸多方面本身就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能够兼顾差异进行有效的校本培训,是实施差异教学的前提。为此,我们从教师的知识、能力、情感培养入手,通过建构、反思、批判性的培训,造就一批具有科研精神的语文教师,以推动和引领差异教学的普及与深入。
(1)知识培训——深悟差异教学要义
我们倡导的“差异教学”既立足于学生差异,又不消极适应差异,而谋求创造种种条件,实现“和而不同”的教学局面,提高所有学生的素质。“差异教学”不仅要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更要面向全体学生。我国著名学者华国栋在《差异教学论》中就明确指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差异教学继承了因材施教的思想,更着眼于继承之上的发展,对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等既有所借鉴,也有所扬弃,更有自己的新理念、新做法,如我国广泛推广的“分层教学”在克服班集体教学一刀切模式、照顾差异的确起了积极作用,但分层教学尤其是校际、班际的分层客观上形成标签效应,有悖于“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而差异教学比分层教学涵盖更广,形成了方法策略体系,虽然其中也有分层分类的策略,但只是方法策略之一,且对分层策略有所改善,倡导动态分层、隐性分层,以减少标签效应。
个别化教学是西方学者为了克服班集体教学弊端提出的,个别化教学是和西方人追求个人至上,倡导个性一脉相承的。虽然个别化教学不拘泥于一对一的个别教学,但个别化教学强调每个人学习的目标、内容、速度都不一样。而差异教学的立足点在于群体,既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共性,学生的个性发展离不开集体活动,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也要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系统学习“差异教学”理论是开展好此项实验的前提,为此我们根据教师之间差异将理论学习分为三个层次:
①细读原著。要求全体教师研读《差异教学论》(华国栋著),了解学生差异与差异教学关系、学生差异测查的基本方法、照顾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超长学生和困难学生的教育、差异考试和评价等相关内容。通过静下心来读书,使教师认识到该理论的思想渊源和文化积淀,拓展高瞻远瞩的教育视野,发展科学严谨的育人精神,牢固树立全面育人和个性培养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②专家讲座。聘请专家就“实施差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差异教学对教师专业的挑战”“多元智能与学生发展”“脑科学与学生学习”等核心问题进行深入解读。针对教师在读书过程中没有深刻理解的问题进行点拨;帮助不同层次的教师更好的消化理解原著内容;提纲挈领式地辅导教师理清学习思路,高效快捷的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③沙龙解疑。普遍学习后,组织具有反思精神、质疑精神的教师组成“学者沙龙”,引导他们结合学习的感悟和一线实践经验集思广益,寻找差异教学理论进课堂的途径,将自上而下的实验转化为自下而上的实践。其他教师作为沙龙活动的聆听着、思想者也会受益匪浅。
⑵能力培训——高度重视集体备课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差异教学能力纳入教师基本能力范畴,美国本科水平的师资培养方案中,教师专业发展I课程序列的核心主体是“课堂管理、学生差异和教学技术”;英国培养师资的BED课程,将“具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和“多元文化的学校和社会” 课程列为“专业研究”之内;法国国民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小学实施教师职业能力中强调“课堂行动和了解学生间差异的能力”是四项职业能力之一,并在初等师资培训第一学年内容中就包括“教学差异化”的内容。
我国现行师范教育中,尚未将差异教学方法指导纳入课程体系,为此以校为本的培训就需补缺。从工作实际出发,我们通过有效进行有主题的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应用差异教学理论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
①集体听课评课,促进知识转化
在信息化时代,学习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从而驾驭信息的过程。我们每天要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潮,只有高效的筛查、分析、吸纳才能吐故纳新。对于差异教学的实施,我们就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提供的信息资源让教师快速的进入情境。首先选择有丰富教学经验、理论学习相对深入扎实的教师做“引路课”,同学科教师听课,共同“会诊”:
A、课程的预设与生成是否照顾到学生的差异? B、课堂上教师应用的差异教学策略是否妥当、科学? C、不同程度的学生是否都得到关注并有所提高? D、还有哪些建议?
围绕以上四个为题,教师各抒己见,深入剖析,以丰富的案例为抓手,让理论与一幅幅活生生的教学画面有机结合,与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情节有机结合,让教师明了理论只有在实践的土壤上播种,才是有根基、有生命的,而每个教师都可以赋予理论鲜活的生命。
②同课异构,强化差异教学认识
同课异构也是关注教师差异进行有效培训的重要方式。因为教师的经验、悟性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就一课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与生成。
组织差异较大的几组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如年龄(经验)差异组、观念差异组,教师进行集体观摩,通过不同角度授课的直观比较和量化测查,可以甄选落实差异教学较好的案例。课后执教者和点评者都可深刻解读一堂成功的课例的教学策略应用,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③反复磨课,灵活应用差异策略
所谓磨课就是教师在不同的班级上同一节课,因为学生不同、差异不同,虽有同样的教学预设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情境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就要运用教学机智和教学策略不断调整预设,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这也是一种以教代培的有效方法,通过思维的外显形式——差异教学的落实,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实施差异教学严格进行测查与安置
1、多角度进行教育测查,全面了解学生
对学生差异的测查是实施差异教学策略的前提。在进行教师培训的同时,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在课堂上为存在差异的学生尽可能提供适当教学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1)观察法:关注学生成长,掌握学生在课堂、课下、家中的学习表现,及家庭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作息时间等对学生的影响,对于特殊学生及时记录,并与家长谈话沟通。
(2)测试法:通过课上提问、随堂监测、单元监测、单项监测、期末测试等方法了解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字、词、句、段、篇、章等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原有水平,用记分册予以记录,为实验成果的数据对比提供一手材料。
(3)实践活动法:通过书法、阅读、作文比赛,办手抄报、口语交际等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和最大潜能。
(4)问卷法:设计问卷《小学语文学习情况调查表》
语文教师通过对本班级学生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了解到学生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喜爱程度超过80%,对于任课语文教师的满意程度超过90%,对于自己现有成绩的满意度在60%左右,认为成绩不好的原因主要包括:
1、原有语文知识与新授内容的衔接出现断点;
2、教师的教学设计面向中等偏上学生(尤其表现在作文教学),学困生很难得到提高;
3、学生的阅读积累不足,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刻。
针对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兼顾学生差异,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学预设要生动灵活,照顾到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不同需要。
4、对学生进行动态安置
为了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间、生生间的良性互动,便于每一个学生获得独立思考、发言、合作交流的机会,要注意小组分配的合理性,既可以同质分组,也可以异质分组,将学生差异作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让水平较好的学生去帮助水平较低的学生,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分组时,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学习成绩。2、智能类型。3、性别差异。弹性分组要求根据学生的需要和他们的发展情况作不断的调整。教师和学生以动态、弹性的观点看待小组学习。
(三)实施差异教学密切关注教学的前测与后测
一项成功的教学实验,一定要有真实的数据反映教学效果。开展课堂前测,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也就是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这样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开展饶有兴致的学习;而开展课堂后测,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结果,从而切实可行地思考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说开展课堂前测、后测对于提高教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认为,无论是在教学前期的准备环节中,还是教学中的实施过程,还是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不能光凭教师的主体来进行,而应该真正意义上以学生为主体,做到心中有学生,课前孩子已经具备了哪些前概念?课中如何去帮助他们发展这些已经经验?课后他们到底了解到了哪些新知识,建构起了哪些新概念?从学生出发判断这堂课有没有效率,有没有达成教学目标?这需要我们一次次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状况,以学生为中心来加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这就是“实证”。
研究内容:
1、课堂前测的方法和措施:上课前,做好学生的原有认识调查的基础上调整教学预设的方法措施。前测内容指向:①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已有知识水平。②班集体中学生个体间学习差异的了解。③学生情感状况。
用多种方法尝试对学生进行课堂前测,探索出一套可操作的简易的教学准备过程。例如:收集信息法——收集到大量第一手的有关孩子课堂前概念的素材,找到前概念和教学有效性之间实证性的关系;作业法调查——作业本采用随机小组一半课前做,一半课后做的方式来获得“课堂前测”的部分信息;问卷调查法——针对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及对孩子感知到的一些默会知识进行课堂前测的内容设计或通过原来课题中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内容设计,还可以通过诸如表格调查,个例访谈,对比调查等方法来进行课堂前测。
2、后测内容指向:①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②超常与学困的学习个案。③学生情感。通过对课堂后测过程及结果的分析,找到调整课堂教学策略的几种思路。后测的形式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式,选择判断式,或是座谈了解法,更可以从学生的课外作业完成情况来反思课堂教学效果,或让孩子们写纸条、提问题与老师课外交流等方式来了解孩子们的课堂学习状况。
3、通过课堂前测、后测,了解学生在本节课中存在的差异,进步幅度,在比较、反思中评估差异教学策略应用的合理性,如何改进。学生也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异所在,增加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这里还必须指出:前测后测既是反映差异教学时效性的评估手段,又是对学生进行大面积反馈与调节的有效手段。
(四)实施教学策略构建语文教学案例框架
案例研究就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走向教育案例研究》蔡守龙《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7期)。它包括了案例的撰写、分析到应用并取得成果的全过程,是行动研究的重要方法,是一种融理论与实践、研究与行为为一体,行动者与他人合作,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
由于案例是发生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的真实事件,这就决定了人们在研究案例时必须有选择地去提取这种事件,并作分析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其操作方法和表述形态往往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一般的说,只要反应的这个事件能体现教育、教学的思考力,并产生积极的意义,不论用何种方法、怎样表述均可。常见表述形态:单列式、并列式、比较式、类举式、综合式、概述式。(《语文教研案例论》周一贯著)
为了能够甄选出典型案例,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按照特定的框架要求书写。
教案框架: 教师介绍 学情分析
差异教学策略 关键词
教案
1、前测;
2、教学设计。采用并列式设计,对于普通生和特殊需要的学生给予不同关注。
3、后测
分析 教师反思
1、前测后测比较
2、指导者综合评价
案例:略
(五)实施差异教学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
只有真正爱学生,真正具有探索精神,才能时刻保持着教育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才能赋予实践理性的精神内涵,为此我们在培训过程中呼唤教师的真情、反思与创新。
①把尊重作为教学的基点
没有爱的教学是苍白的,没有爱作为底色的差异教学更是空洞的。在课堂上的爱是充满理性色彩的,那就是尊重。我们提出: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在课堂上分分秒秒受教育的权利,要做到“五个百分之百”:
100%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100%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及变化; 100%的学生在每节课要有一次发言机会; 100%的学生一天中学业、情感方面要有点滴进步; 100%的学生在一天中要得到一次适度的表扬;
为此我们设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学业成绩评价手册》和《家校联络卡》《学困生帮教纪实》不忽略学生的点滴变化,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丰富的一手材料。同时,要求教师将爱融入课堂,融入班级,融入每一个学生的心底,以保证差异教学的牢固根基。
②把反思性实践作为突破
教师要能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育实践,自觉拓展教育视野,既能聚焦课堂,又能放眼课外。例如差异教学要求教师学会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和方法技术测查和诊断学生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差异和教育上的不同需求,找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为其制定特定的教育计划和实施持教学提供的科学依据,促进其潜能最大发展。为此,强调教师具有专业意识,自觉树立测查诊断的专业精神,形成一种对学生认真负责的严谨态度和力求掌握教育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自觉性,改变以往评经验操作的模糊性和不科学性。这就要求一线教育能够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③把师生共同成长作为科研的目标
有大智慧才有大境界,在实验开展的初期肯定会遇到很多阻碍,例如对学生差异测查方法的使用、差异教学策略的实施等都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特异性、开放性等特点,甚至教师的工作量明显超出负荷,但每一项实验都是一种创造,创造需要奉献,需要智慧。实验指导者应密切关注实验教师的情感状态,最大限度调动教师自觉实验的热情。
参与实验的教师必须认同:实践是每一位教师成长的基石,任何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实践的锤炼。在差异教学实验中,一线教师会积累大量有价值的一手材料,要及时整理及时反思,通过反思促进实验的灵性循环,同时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不断成长。
当前许多教师面对科研抱有浮躁和功力的心态,实验管理者要尽可能营造远离功利、归于宁静的治学氛围,要尽可能减少对教师的各种外在强迫,让他们轻松实践、大胆探索,认识到教研既是实用的科研,在课堂中自由生发教育智慧,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最终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研究结果:
1、半年时间听小学语文课一百多节,发现近三十节有价值案例,应用前测、后测对比、与平行班对比、阶段验收、同课异构等方式检验,证明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差异教学策略的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对于当堂知识的理解、记忆、应用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提高。2、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差异教学策略的应用能力逐渐增强,科研意识、反思精神、专业水平得到发展。
3、长期坚持实验,能够大面积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成绩。
六、结论
1、用案例方式诠释差异教学策略应用,可以发展被培训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品质。在“学后做,做中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亲自写出有价值的差异教学策略应用的案例,证明他已经把书本知识内化,并能够用来解决教学问题。
5.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 篇五
一、基本概念题 1.什么是任务链?
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所设计的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
2.什么是教学监控?
教学监控的主要手段有:课堂观察,作业批改,访谈。其目的在于了解真实的学情,在于发现学生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便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帮助。
3.什么是教学模式?
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突出主要面貌的具体教学活动样式的简化描述。
4.什么是新课程教学设计主体的多元性?
是学生参与的教学设计;(2)是教学设计的主体相对教师来说也不仅仅是个体的行为。
5.什么是定性评价?
又称质的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评价类型。它运用分析和综和,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分析方法,对评价所获取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思维判断,进行描述性的结果评价。
6.什么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广度”?
课堂教学应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的教育。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3、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7.什么是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现。
8.什么是学案?
为合理利用资源,学案通常由全组英语老师集体备课,共享使用。
9.什么是交际型任务? 交际型任务是以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落脚点的,学生的角色就是交际者的角色,学生在大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活动中,在交际过程中应用语言,顿悟各种语言规律,巩固语言知识,获取语言技能;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学生交际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组织者、信息提供者,问题咨询者、困难帮助者、成果的评判者或引路人。
10.什么是课堂教学的前设计?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前设计指教学准备阶段的教学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的设计.11.什么是英语教学设计? English Instructional Design 是指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英语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过程.基本程序一般是确定教学任务、选择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选择评估标准与手段。英语教学设计可概括为三个问题:what to teach and what to learn;how to teach and how to learn;how well it is teach how well it is learn.12.什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就是建立以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终目的的评价机制,注重学生在学生中的发展过程,终结性评价要建立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之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对今后的学习产生借鉴意义,更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和实践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正确的情感体验、价值观。
13.什么是系统论教学设计的中心工作?
它不再把某个教学因素的优劣看成决定性的原因,其中心工作是要求设计者把教学作为一个整体,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寻找并设计出一个优化的教学程序和教学系统,此教学系统的中心工作是努力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14.什么目标价值取向的教学评价?
目标取向的评价就是把预设的课程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化。这种评价的基本方法是量化方法。为了使评价结果“客观”而“准确”,它往往将预定的课程目标以行为目标的方式来陈述。其评价的目的,是获得被评价的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是否“达标”的数据。这种评价推动了课程评价的科学化,其长处是简便易行,操作性强,因而长期在实践中居于支配地位。但其缺陷是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
15.什么是“中设计”?
“中设计”就是即时决策与设计,理解学生是课堂教学中设计的基础,智慧行动是课堂教学中设计的行为。
二.简答题
1.简述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优势。
有利于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策略,培养 合作精神,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 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2.简述问卷调查卷的设计方法。
答;问卷的设计可以是封闭式的(cIoseended),也可以是开放式的(open-ended)。
3.英语阅读能力应该包括哪些?
答:英语阅读能力应该包括:能识别单词及主要句型结构;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 选择不同的阅读技巧;能快速浏览.查找有关信息:能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和推理,理解 文章大意及细节,有一定的判断作者态度与情感的能力;以及判断文体的能力;能借助资 料及工具书查找有关的信息。
4.英语教学评价的内容有那些?
答:有四点。1学习兴趣;2情感,策略发展状态;3相应学段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的 掌握情况;4综合语音技能运用能力。
6.简述听说课的教学目的。
听说课的教学目的是:(一)通过对话材料为阅读课提供背
景材料.(二)通过对话材料训练学生听懂各种场合下英美人士的交谈。(三)通过对话材 料,训练学生在与对话相同场合下怎么与英美人士交流。我们在编写学案时,要求学生自 我与本课对话相同或相近的录音材料,听懂后,用模仿的语音语调在课堂上表演,让学生 进行交流。
7.用英语书面语表达思想和用口语表达思想有什么联系?
答:用英语书面语表达思想和用口语表达思想的联系:书面语常用以口语为源泉和基
础。由于书面语是用比口语更加合乎逻辑和语法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所以在一般
情况下,它比口语表达思想的要求更高,表达更难。
8.提问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答:我觉得提问中要注意这样几点。首先提问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占用过多的时间就使 得问题琐碎,学生也没有思考时间.用l/4的教学时间来提问就可以了。其次,好的问题 要宙给学生思索的时闻,不应是简单的不假思索的一问一答的提问。再次,问题要有适当 的难度. 9.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以人的能力
和个性发展为核心的,要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
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刨新能力以及生存
和发展的能力:2)解读并超越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
地“教教材”。3)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问有效互动的 ’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馆马由缰式地展
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
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10. 游戏能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请分析教学设计中游戏量的尺度。
1、游戏必须有明确的目标。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了解课程标准对所教学段或年级的要求,确定实施游戏所需要的语言内容。
2、要制定游戏计划。游戏要具有可操作性,易难合理。
3、游戏要有针对性。所设计的游戏应吸收全体学生参加,而不仅是让能力强和水平高的学生参加。
4、要为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定位,考虑在执行该游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5、教师应设计出各种诱发学生讲话的冲动及表达的欲望的游戏。
6、游戏应具有激励性。我们所设计的游戏的结果应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7、要考虑游戏的组织形式,学生作为的安排等等。
11、什么是任务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原则?
1、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
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和语言情景。
2、形式—功能性原则
设计任务时要注意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要让学会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学会自我培养掌握语言功能的能力。
3、阶梯型任务原则
所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
4、做中学原则
学生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
三、辨析题
1. 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专门知识和技能。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新课标要求学生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运用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应该在全班内通报,防止类似错误在其他同学身上发生。
答:错。如果问题是普遍性的,应及时在教室内公开指出,但要注意方式,防止对人。如果属于个别问题,最好要在课后私下交换。如果成绩一定要及时公开表扬,并加以点评,以供其他同学仿效,发挥评价功能的导向。
3.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控制者,掌握学生发展的方向。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应该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由领导者变成了组织者,由传授者变成了参与者,由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由控制者变成了帮助者,以往,教师是学生的控制者,现在教师要帮助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总之,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达到最充分、最理想发展的学习条件,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道路。4. 教授就是教学。
答:错误。教授是对学生讲解说明教材的内容,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只不过十自言自语;没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只能是自学。教学,是教于学两个侧面的辩证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尤其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身分,一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解读并超越教材,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进行师生互动。
5. 传授知识是严肃的事情,教师要保持权威,因此课堂纪律要严格。
答:进行设计是专家、教师、学生两两之间交互作用、协同进行的规划教学的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犹如一只出色的球队中教练与队员的关系。在临场比赛中,教练可以周密地设计比赛方案,并提出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但在比赛中,队员不应拘泥于既定方案,应视情况对既定方案作出调整,以取得理想效果。这种修改反映了教练与队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水平。学生不再是教学加工的对象,学生在教师直接的交互作用中,体现了自己的意志,在相互适应取向看来,教学设计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6. 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对教师的教学干扰。
答: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不仅不是对教学的干扰,而且具有积极的意义。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补充,修正,完善了教师原有的设计。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教学中的不确定性,转化成可利用的因素,收到出乎原定任务之外的教学效果。新课程主张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在本质上是师生的交往与互动,教师不仅要注重自己教学的既定目标与过程,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方法和疑惑。
四、观点论述题
1.你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原则应该包括哪些? 答:(1)遵循语言习得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原则。我们教育者在设计任务时必须遵循英语语言习得的规律,了解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和进程,而决不能以我们自己的主观臆断、知识水平来设计任务,尽可能的创设尽量真实的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所学的语言,在相互交流中学会交际,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情。
(2)遵循适合学生、发展学生的原则。1.任务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2.任务的设计要有激励性 所谓激励性是指我们所涉及活动的结果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3.任务的设计要有创新性
创新在各门功课中始终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是各学科不断发展的内动力。对于任务型教学来说,我们更需要创新!认为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是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任务性教学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3)遵循学以致用、学为所用的原则。我认为任务型教学设计的任务应该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任务的目标和要求要有实际意义 2.任务的内容和形式要尽量真实可行
3.活动要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真实的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4.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实际学习和实际生活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为所用。
2.请论述教师课堂设计的特殊性。
答: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独力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的,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选择和教育学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认识过程。因此,在英语课堂设计中,我们要避免出现以下情况: 1.在教学目的上,完成认识任务成为课堂教学中心的或唯一的任务。2.在教学准备上,钻研教材成为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
3.在教学实施上,严格实施教材成为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4.在教学关系和教学主体上,教师是主体和主角。
5.在教学过程中,教案的既定的过程是确定的,不应改变的。3. 如何撰写案例? 答;1‘什么是案例?
案例的实质是一个故事,是一个包涵着一定原理,引发人们思考的真实故事。它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故事,蕴涵着一定的教育教学原理。
2、案例的一般结构
1、案例的一般结构由二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正文,主要是讲清一个真实的故事。它有故事背景的交代,围绕主题描述故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凸现人物的思想和行为的冲突,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生动活泼。第二部分是说明部分,主要是提供讨论的问题以及对此案例的使用说明。
2、从国内所提倡的教育教学的案例的实例来看,较为典型的有五大部分组成。
背景。交代故事(教育教学环境)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有关的行为。过程。课堂教学案例往往是为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片段(师生互动的片段);而管理、德育和心理辅导等案例往往是描述这一偶然事件的过程。撰写者提出讨论的问题。
分析和讨论。撰写者作一些归因分析,一般从主观和客观、历史和现实这二个维度逐步深入展开,揭示某些规律。
注释和附录。为使用者提供使用指南及附一些背景和补充材料。
3、一个好案例的“标准”
一个好案例都是由一定的标准。首先最重要的议题是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和帮助阅读案例的人从中“学有所获”。其次要做到:
1.具有可读性。一个好案例是一件文学作品,应该是主提鲜明,中心突出,围绕主题以一种引人入胜、迷人的方式来展开,事件发生的背景交待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体验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明晰、生动和活泼。
2.具有时代性。一个好案例必须要有时代特征,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能足够引起自己和人们的反思,能产生“共情”。
3.富有个性化。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开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们多方位的、多角度的思考,能触及人们的灵魂。4.一般用过去式表达。
5.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范围内。4案例撰写的一般过程 教师只有深入教育实践,才有可能撰写出有质量的案例。教师撰写案例的一般程序和所对应的方法为:
1.收集资料——观察(课堂实录、录像带分析)
2.整理分析资料——定性分析(用求同法,求异法进行形成一定的观点归类分析:从主观和客观、历史和现实维度进行归因分析)
3.提炼确定主题——思辨(用理性化、个性化的语言概括)4.撰写初稿——列提纲,按案例的“标准”来写
5.斟酌、修改——头脑风暴法(可召集3——4名教师参加集体讨论,就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各自提出修改意见)6.定稿——润色、补充资料
然后比照自己的教育实践,经过仔细认真动分析也能写出一个好案例来。
4.在教学中任何处理知识技能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
答:英语知识和技能通常指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技能。能力目标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情感态度,是指学习者在人格、道德、理想方面所要达到的素质。要处理好《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总体目标的确定,将英语课程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培养提高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而为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力发展从属于知识的学习。而无论是能力还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不能脱离知识学习的内容。在学科知识学习中进行道德教育和发展认知能力不是完全任意的,又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学习方法,与之相协调的德育内容以及认知能力是可以不同的。因此可以说,学科知识内容与学习方式决定了德育和认知能力的具体目标。
5.分析《GO FOR IT》教材和你具体教学条件,怎样使这套教材的作用最大化?
答:这套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幸福生活的生活、文化、教育、科学等领域知识,相关词汇,美、英式读音等,应该说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根据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标的指导下,科学地使用教材,用教材。切不可认为教材呈现的就是需要教学的,就是需要掌握的,就是评价学生的依据。如果这样,新教材将无法使用,新课改将不会成功,英语教育将重返老路。因此,广大教师应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提升分析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新教材教学的途径,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6.请论述教师教学行为的选择依据。答:(1)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2)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为“以学生学位中心”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还要看“学’,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
(3)从注重教学的效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真实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知识,又发展能力。
(4)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一个以及每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
(5)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这变成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6)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五、案例分析
1﹑请根据下面的写作设计,提出你的看法。
JEFC初二英语教材 Lesson 22 Asking for /giving directions.写的作业:
(1)Invite your friend to come to your home ,draw a map and tell him or her where your home is.(2)Miss Gao is late for train, she has to take a bus to Dalian.Can you tell her how to go to the bus station.答:我觉得这两个作业设计的很好。它把本单元的重点询问方向和指点方向都体现于其中。作业(1)用地图作辅助来指明路线;作业(2)指明去车站的具体路线,通过这两个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大量的替换练习,操练问路和指路的日常交际用语,这对本课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复习巩固作用。
2﹑JEFC初中英语第三册,第8单元课,第30课。题目是“圣诞节”,进行教学目标设计。
答:本课是阅读课,对初三学生而言,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能从一般的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和观点;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根据这一情况设计以下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掌握并运用下列新单词、词组,even,stocking,pet,chimney,single,generosity,get together,go from house to house,do this for fun,the spirit of Christmas Eve,以及表达祝愿及应答的日常交际用语等等.2.能力目标: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各国的节日文化习俗及风土人情。
3﹑JEFC Book 3 Lesson 68.Who is the robber?曾经听过两节课,期间两位老师都谈到一个话题“Robber”。片段一,老师甲组织学生表演自己创作警察抓强盗的表演,想找一位学生担任强盗,同学没有愿意的,老师就指定其中一位同学,同时说:“I think you are the right person.you look like a robber.”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学生很难为情,但是还是勉强上台表演。
片段二,老师乙组织学生表演自己创作警察抓强盗的表演,想找一位学生担任强盗,有一位长得比较高大,比较武相的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同学们都笑起来,于是发生这样一段对话:Teacher: Good!I think you’re really brave.同时又对其他的学生说:You should learn from him.Let’s give him our applause.当时全班同学都向这位同学投去了敬佩和羡慕的眼光。请分析你对两位老师的看法。
答:老师甲和老师乙所设计的这个活动是相当好的,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但是老师甲若在设计这一活动时,考虑一下学生的自尊心理,交换一下角色,我想有许多同学尤其是有正义感的男同学都会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过一下当警察的瘾,同时,也给他们上了一堂与不良行为作斗争的德育课。而老师乙却很好的使用了课堂教学中评价机制,人都是希望得到表扬的,我想下一次将会有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这种活动中来的。
4﹑运用交际教学理念,请对Go for It七年纪(上册)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进行教学步骤设计。
答:第一步,导入
1复习第七单元的数字,叫学生齐读,作为热身。第二步,呈现
1告诉学生,一个月有30天,有时31天,有一个月有28天或29天。说一个月的第一天是一号,引出序数词。
2帮助学生学习序数词,并告诉他们拼写发音规律,有些序数词要特别注意,如fifth, eighth, ninth, twentieth, twenty-first.再告诉他们thirtieth, fortieth, fifty, eightieth, ninetieth,.听力,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跟读序数词,注意学生的发音。叫学生讲序数词,一起讲,单个讲
3拿出月历表问,一年有几个月,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几月,引出月份。把十二个月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月份常常有缩写Jan., Feb.等。听录音月份,并叫学生跟读。月份编成歌曲让学生练习
4告诉学生如何问日期如何回答What’s the date? It’s…….第三步,操练
1让学生和同桌练习这个句型。2写一些日期,让学生练习。第四步,巩固
1叫学生和同桌上来表演,看谁讲地对,讲地好 第五步,回家作业
1让学生回去问自己父母亲的生日
2听SectionA 的1a,2a部分,并且背诵
5﹑请分析下面的教学片断
JEFC Book 2 Lesson 51设计以下片段。片段一:与学生进行以下对话:
T: Excuse me.When is your birthday? S: On February 11.T:When is your mother’s and your father’s birthday? S: ??? 在最后布置回家作业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任务,让学生回家以后调查家里人的生日。用When is your birthday? 然后记录“My mother’s birthday is﹍.等等,在下节课上做汇报
答:片段一通过学生进行对话的方式操练“When is your birthday? ”这一句型,有助于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这一句型及其答语。课后布置的这个开放性任务——让学生回家以后调查家里人的生日并在下节课上做汇报。这一任务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生日并教育学生关心和尊重长辈,我觉得这一任务设计的很好。
6﹑根据任务型教学理念,请为Unit 19 Food and drink(JEFC Book 1B)设计一个任务。任务的主题—准备生日晚会。
6.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 篇六
(二)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策略——根据人的认识规律,为了实现学生在学习上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就必须采取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到抽象的基本教学策略。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这一教学策略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和不可或缺。
2、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和体验,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3、教学方法最优化原则——教学方法最优化原则,是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种教学方法各有特点和用途,在教学中加强教学方法的互补性,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取长补短,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教学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4、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是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
5、教学多元评价——教学多元评价包括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教学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教学过程;不仅关注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不仅是教师做出的,更需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和社区的合理介入,共同承担评价的责任。评价可以是书面测试、也可以是观察评语,或是定性、或是定量评定等。
6、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特点——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具体性、多质性和潜在性等特点。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为什么要实施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答:(1)时代变化的要求。在一个日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的公民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和走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价值观正经受时代的涤荡。新形势要求学校道德教育承担起新的责任。(2)学生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思想品德新课程能引领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会分清是非善恶,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锻炼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并且为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思想基础。(3)当前中学德育课程的现状。我国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问题。这次“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实施好新的德育课程。
2、课堂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答:应注意这样几点:第一,问题应当是明确而具体的,问题呈现宜直截了当。第二,问题应当有思维价值,有适当的难度。第三,问题要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第四,教师应精选问题,少做随机性的提问,使其收到实效。
3、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教师需要做哪些工作?
答:首先,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要与学生一起确定调查的内容,参与学生的调查的策划与分析;其次,组织好调查小组,调查小组的形成以学生自由结合为主,教师适当调整、平衡;再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调查前教师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礼貌教育和组织纪律性教育;第四,提出反馈要求,指导学生写好调查报告。
4、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答:一是课程资源不能“烂”,选取的课程资源要有思想性,要与正面教育的教学目的相结合,要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服务。二是课程资源不宜“滥”,选取的课程资源在一堂课里无需太多,要有精品意识,经得起时空的检验。三是利用课程资源不宜“懒”,随手捞来,不加考证、修正而用之,往往易弄巧成拙或适得其反。
三、辨别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初中设置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
答:错误。初中设置思想品德课主要是为了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过有意义的生活,并为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思想基础。
2、思想品德课的最大课程资源是学生本身。
答:正确。我们说学生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课程资源,根本原因是学生是课程主体之一。一方面学生的存在是课程存在的依据;另一方面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具有能动作用,学生创造着课程。从理论上看,课程本身具有“过程”和“发展”的含义,课程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课程来实现建构知识的过程。从表层看,课程由特定的社会成员即教育专家、课程专家或教师设计,但从深层看,课程由学生创造的。课程实施并不完全按照设计者预定的发展路径,学生与课程接触时,时刻都在用儿童独有的眼光去理解、体验课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又会给课程带来新鲜血液,成为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最大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在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时,要坚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四、观点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讨论法和谈话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答: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启发教学的原则。无论谈话法,还是讨论法,都是通过双向的、或是多向的交流,相互质疑、争论、磋商、感染,有所启迪、有所澄清、有所促进,使问题最终得以解决。都是通过利用外在的力量,刺激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觉悟的教学过程。都是强调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体验中去感悟、去思考、去升华。典型的谈话法和讨论法最能体现启发教学的原则。大凡思想品德课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或多或少地也都包含了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所以,讨论法和谈话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2、思想品德课的实践资源有着特殊的教学意义。
答: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可以选择的实践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主要应表现为“导方向”、“导思路”,放手让学生根据教材及相关材料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自我探究中主动求知、快乐求知。
真正的道德教育有赖于道德实践。要建立起“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积极地创造和提供条件,根据学生活动的兴趣及教学内容的要求,恰当地安排学生从事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教,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学生实际的处事能力,真正促使每一位学生在生活的课堂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教案例:
教师在讲述《情趣与兴趣》时是这样开始的:(师)从小学到初中,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生)学习的科目多了;每天课程都排得满满的,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十几里非常累;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严格了„„。
(师)这样一来,你们是不是觉得“我的生活变得没有滋味”了?(歌词)(生)不是。(师)为什么?
(生)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还可以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师)那你们喜欢做什么?
(生)踢足球,写毛笔字,绘画,打篮球,养花„„
(师)同学们的业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可见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情趣,我们的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品味生活。
分析:用“聊天”的方式入课有什么可取之处?
答:以聊天的方式导入,一是可以在教学上诱导学生,这种“自然”导课方式,能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课中,而无任何学业负担,反而常常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师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创造了一个真诚、民主、温馨、和谐的心理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2、教案例:
在环境教育中,教师专门带学生实地参观了本地一条严重污染的小河流和卫生状况较好的一个文化广场,并组织学生谈观感。
分析:(1)教师在上列教学设计时,将什么样的内容开发成了课程资源?
(2)对你有什么启发?
7.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 篇七
一、开展“数学教育创新的途径与策略———数学教育创新案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案例研究是理论来自实践的最好体现.在数学教育案例中或多或少地蕴涵着某些数学教育思想, 有的还闪烁着新的教学原理和创新思想的光点.案例研究是运用典型引路, 启发研究者或学习者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为数学教育创新研究寻找切入口和实践路径提供有力的帮助.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具有创新思想的典型案例作为“点”, 那么同一侧面多个特殊案例就形成一条“线”, 在这条“线”上教师制订了什么样的创新策略, 学生学习情绪, 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 会留下清晰的“足迹”.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 从个别到一般, 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揭示数学教学某一侧面的规律和思想, 而多个不同侧面一定量的教育创新案例构成一个“面”, 对这样的“点”———“线”———“面”进行分析研究, 就一定能使研究者从中找出规律, 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数学教育创新策略和途径, 这就是数学教育创新案例研究的主要目的.
二、数学教育案例的涵义和特点
“案例”一词英文称“case”, 汉语还译为“个案”、“个例”、“实例”、“事例”等, 比较广泛采用的称为“案例”.
什么是“案例”?中外学者尚无普遍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 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案例在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数学教育案例仅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对数学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 能够反映数学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 或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 数学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
从广义来说, 数学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事件都可以写成案例, 但作为数学教育研究案例, 还应该具有一些特点.
1. 客观性.
案例是写实的, 客观性是案例的首要条件.所谓客观性, 就是对数学教育事件发生的背景, 特定环境, 主要情节进行客观的描述, 如实的介绍, 而不能随意取舍或歪曲事实的真相, 分析要就事论理, 从事实中引出道理, 启发人们思考, 有的案例也不作分析, 而让读者或研究者去评判.
2. 典型性.
数学教育案例既要反映某一数学教育事件的客观现实, 体现数学教育的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特色与规律的统一, 也要有反映某数学教学活动的成功或不足的典型性.
例如:案例《是启发式还是满堂灌?》是顾冷沅教授把某位教师在讲“正方形的性质”这一节课的全部教学过程录制下来;从表面上来看该教师是通过由浅入深, 层层设问, 最后总结出正方形的性质的一堂启发式教学课.课后对其本堂课提问次数及提问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共提出105个要思考的问题, 其中属于记忆性提问如:正方形有几条边?高达68.3%.提问频率达每分钟2.33个问题.学生根本无法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这一事实说明频率过高的设问是无效的, 结果一定是启而不发, 不是真正的启发式, 而仍然是满堂灌式的教学一个典型仪表.
3. 原理性 (或有效性) .
案例应该是真实的, 但真实的不一定都是有效的.所谓有效性是指案例本身具有现实意义, 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它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想、教学原理上的现实意义, 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领悟出教学原理含义的闪光点, 是数学教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4. 创新性.
数学教育案例既是反映数学教育活动的客观事实, 具有某一方面的典型性, 又能体验出某一数学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涵义.同时还要有新意, 能够启发读者和研究者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开拓新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育研究进步和发展.
以上“四性”是数学教育案例的主要特点, 也是选择和确立案例内容的主要标准.
广大数学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 他们最了解学生, 最容易发现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 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蕴藏着丰富的, 新鲜的数学教育思想.收集、整理、挖掘、总结数学教育案例, 给予科学的、理论的分析, 对于开展数学教育研究并有效地指导数学教育实践, 提高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教育案例的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摘要:数学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改进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加大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创新意识, 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是广大中学数学教师的迫切任务.因此对数学教育创新进行探讨和研究十分必要.
8.中学政治课堂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 篇八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堂案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案例教学法其主要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内容与教材难易程度的不同,并结合学生的具体知识掌握程度,选用适当的教学案例,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情境化的学习方式,将其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能够同日常生活所联系起来,对案例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使其能够对教材内容具有更为深刻的了解程度,启发创新式的思维模式,并最终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精选教学案例
案例作为此种教学方法的核心关键,也承载者课堂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尽管可供选择的教学案例十分丰富,然而具体应当选取哪一个最为恰当,此时便需要对于教学案例进行精挑细选,在精选教学案例时应当遵从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所选取的教学案例必须要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二,所选取的教学案例应当具有十分鲜明的典型特征与代表性;第三,所选取的教学案例应当符合一定的时效性,具备新颖性的特征;第四,所选取的教学案例应当尽量的确保其真实可靠。
例如,在讲解“神奇的货币”当中关于货币的职能相关知识点时,在课堂教学当中采用实际的教学案例,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逐步向学生讲解关于货币的基本职能,比如通过日常生活当中的物品购买,需要支付一定的货币,对于货币而言其所代表的是一种价值符号,因而不论其新旧情况均不会对其的使用价值产生影响,其最重要的价值及职能即为进行商品间的贸易交换,采用此类清晰、明了的案例说明能够促使学生十分清晰的理解到,货币的职能就是指其在经济生活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体现了货币的本质,即其在流通环节当中的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项主要职能。
二、多样呈现案例
在进行教学案例的呈现时既可以在讲解新的知识内容之前予以呈现,同样也可于知识内容的讲解完成后呈现,其可以在知识内容的任一知识点讲解当中进行呈现,也可在知识点讲解完成后呈现,采用案例呈现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检测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其通常呈现的方式可表现为:第一,采用多媒体技术的形式进行呈现,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制作PPT等形式呈现案例内容;第二,运用文本形式呈现案例内容,教师可将案例内容印刷为文本样式通过大量复印分发给学生的形式来呈现出来;第三,教师可以采取口头描述或肢体表达的形式来呈现案例内容;第四,组织学生进行案例排练,可排练为小品、舞蹈表演等形式一方面能够丰富教学形式,另一方面也能够给予学生才艺展示的机会,促进学生间的沟通交流。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对于教学案例进行课堂讨论时,应当重点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极为核心的一部分。在讨论环节当中最为重要的即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使教学内容能够同相应的教材知识内容所相联系起来,实现讲案例同教材两者间的联系性体现出来,探讨其间所存在的发展规律,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善于发现生活当中的问题,并具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教师应当加强对于学生的指引和诱导,体现出教师的引导价值,而后使学生能够发表自身的见解,互相交流,通过探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将理论性的知识内容能够同具体的实际案例所联系起来。
四、总结评述加强引导
在教学讨论的过程当中,学生所发表的自身见解难免有对有错,甚至可能会有一些学生的观点过于幼稚单一,此时教师就应当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引,使其能够排除显著错误的观点,回归到正轨当中,并于案例教学完成之后进行相应的教学总结评述。在进行总结评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发言总结,而后再对学生发表总结的情况进行点评,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明确的向学生指出其观点的优异之处,同时对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也给予针对性的内容评价,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结束语
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当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中学政治课堂当中,必须要注重对于教学案例的精选,采用多样的呈现方式,突出学生在案例讨论当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总结评述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为相关中学的政治课堂应用案例教学法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吴永江.中学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文史博览(理论),2014(2).
[2] 刘志瑞.谈初中政治案例教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1(6).
9.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 篇九
摘要:从“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教学设计入手,对教学设计进行剖析,提出了制造冲突,激发内需;精选习题,内化概念;比较学习,促进理解等高中化学概念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关键词:概念学习教学设计策略可逆反应化学平衡
化学基本概念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掌握概念和由概念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学生技能的形成是以掌握概念和规则为基础的,并且规则中包含了概念,一条规则总是由若干概念通过一定关系构成的。因此,建立正确的化学概念,有助于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深入认识化学现象,正确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与规律。
然而学生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往往未能深入理解,甚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概念“深层认识”不足,阻碍了他们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也阻碍了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未能学好化学。
本文试图以“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高中化学“概念学习”的教学策略。“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投影】
【思考与交流】
1、以上两图所反映的化学反应是否可逆反应?
2、根据上图归纳可逆反应的特征。
【知识梳理】请完成练习册上的基础自主梳理: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可逆反应(1)概念
在下,既能向方向进行又能向方向进行的反应。(2)表示方法
约定采用“”表示,把从左到右的反应称作,从右到左的反应称作。(3)特征
①正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②反应进行到底,反应物实现完全转化。
③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存在于同一体系中。
2、不可逆反应
有些反应的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小因而可忽略,把的反应叫不可逆反应,用“”号表示。例如:Ba2+ SO42-= BaSO4↓
【板书】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可逆反应
(1)概念(2)表示方法(3)特征
2、不可逆反应 【同步练习】
1、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2和1mol 18O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若隔一段时间后作同位素示踪检测18O原子,在哪些物质中存在18O原子?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最终能否得到2mol SO3? 2、298K时,发生反应:,生成2molNH3时可放出92.4kJ的热量。该温度下取1mol N2、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反应,测定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kJ,其原因是。【师生共同分析】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
【过渡】以上两图不仅体现了可逆反应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化学平衡的特征。【思考与交流】
3、根据图中所示描述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特征。【知识梳理】请完成练习册上的基础自主梳理: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
如果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装入密闭容器,其反应过程如下:(1)反应开始时:ν(正),ν(逆)为。(2)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ν(逆)逐渐。生成物浓度由零逐渐增大→ν(逆)从开始逐渐。(3)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以上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2、化学平衡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的可逆反应里,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时,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或保持恒定的状态。也就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反应达到了“限度”,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3、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研究对象必须是。
动——化学平衡是平衡,即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都仍在继续进行。等——ν(正)ν(逆)≠0,即当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定——在平衡体系中,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保持。
变——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可能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板书】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
2、化学平衡的概念
3、化学平衡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同步练习】
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 2B(g)
C(g)+ D(g)已达到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4、充分说明在恒温下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容器中SO2、O2和SO3共存
B、SO2和SO3的物质的量相等 C、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反应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变式训练】第4题若还有以下选项,是否可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思考与交流】你发现了用这些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时的方法了吗? 【归纳】用这些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时最关键的是找出原来变化的因素,现在不变了(即“应变而不变”),那么这样的条件一般来说就可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2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教学设计剖析
本教学设计的总体设计思路是:简单、精炼,同时要落实教学任务。所以习题精选、少讲多练,以免累赘的表达阻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总体来说,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2.1 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内需
学生在必修2已经接触过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两个概念,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的遗忘率很高,对内容似曾相识,然而未能深入理解。已有的认识可能让学生“不专心”,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若像新课一样呈现,学生会有“炒冷饭”的感觉,兴趣提不上来。所以安排以图像入手,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己在思考与回答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我要学”的情景下进入新课的学习。
2.2 精选习题,发挥练习对学科知识的内化功能
化学练习是促进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各知识的对应的习题成千上万,教师必须对习题进行精选,习题贵在精而不在多。例如本节只选了4个习题,前两题充分体现了可逆反应的特征,而后两题则是另外一个重点知识——化学平衡特征的体现。所选习题一个是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的反应,另一个则是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相等的反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而且,通过变式训练,更加突出了两类反应的特点,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概念、巩固概念,实现知识的内化。2.3 注重语言的表达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的表达能力差,那么,如何提高呢?关键在课堂上落实。在课堂上落实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语言表达的示范作用;二是同伴在课堂上的回答。在该设计中笔者特意设计了两个问题需要用文字表达的,从而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发挥。习题2学生的回答基本是“因为没有反应完全”。对于这样的一种回答,错了吗?非也,只是表达不完整。教师应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回答:“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 N2和3mol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所以放出的热量总小于92.4kJ。”为什么“反应不完全”?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什么“小于92.4kJ”?因为“没有生成2molNH3”。可见,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回答,答案更恰当。学生是否已将知识“内化”?此时可马上给习题1的最后一空提出“为什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同时使表达得到提升。3 高中化学“概念学习”教学设计策略 3.1 制造冲突,激发内需
“知识问题化”既避免了知识以枯燥、呆板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又可以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发现与自己原有的认知有“冲突”,引发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其学习动机,在不断地分析、比较的过程中理解概念。3.2 精选习题,内化概念
概念原理的学习需要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初步形成概念之后,应该及时精选习题,然后结合习题的处理对概念进行了剖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上进行巩固,在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深化,促进知识内化。内化的知识应该是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的“有效知识”。除了精选习题,还要精心评讲,并注意选择合适的变式练习,举一反三,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而且通过对练习的分析探究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知识内化。
3.3 比较学习,促进理解 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这里所说的比较法包括不同概念的比较,也包括对同一概念学习时从不同角度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理解概念。例如“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的学习可通过比较两者的不同来学习,从而加深理解概念。又如“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教学设计中习题3、4也暗含了比较的方法,从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是否相等的两个方面比较来学习,从而得出物理量“应变而不变”的判断依据,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总之,化学概念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着手,揭示概念的内在本质,使概念明晰化、系统化,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并提高自己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
10.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 篇十
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搜索引擎的使用》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高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个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对新时代的中学生来说,更应该提高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和技巧,使自己能够在网上高效获取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学习和生活服务。学生平时在网上获取信息,大多通过搜索引擎来实现,但对搜索引擎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它的使用也很简单,不注重技巧,因而在网上无法高效地获取信息。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堂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重点理解两种主要的索引方式及其特点;掌握搜索引擎分类目录、关键词查找的方法和技巧;提升高效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在网上获取信息的活动,逐渐感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和常用方法;能够根据任务选择恰当的搜索引擎及搜索方法,以便高效地获取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有效获取信息的成就感,逐渐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增强利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目录检索”和“关键词”检索两类搜索引擎的特点;搜索引擎中关键词查找的技巧。
难点:对关键词的选择和搜索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
1.调查学生使用搜索引擎的情况。
2.教师以网站的形式提供辅助学习资源(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常用技巧、常用搜索引擎介绍)。
3.教师用V B 程序编写一个小软件(选择恰当关键词的赛前热身练习)。
4.设计学生活动,准备活动中要检索的问题。5.多媒体网络机房,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 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2004 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夺冠”的视频,请学生仔细观看。
师:这段视频大家很熟悉,请大声说出来。生:刘翔2004 年雅典夺冠的镜头。
师:明年的奥运会就在我们家门口进行,希望更多的中国运动员拿冠军,更希望我们的同学以良好的首都中学生的风貌迎接奥运!(提出与视频相关的问题)奥运会上,刘翔跨栏的栏高是多少?大家可以利用身边的工具,上网尝试用最快的方法来查找。
学生上网查找问题的答案,并把答案发到电子档案。(活动一)教师巡视,观察学生上网查找问题的方法。学生进行方法交流,其中搜索最快、最准确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搜索结果以及在网上通过什么方法找到的)。
师:同学们网上检索所用的百度、谷歌等都是常用的搜索引擎。对同一个问题,同学们查找的速度有很大的差别,这说明在网上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需要策略和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实践,体会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需要策略和技巧。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 年7 月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报告中显示:搜索引擎以7 4.6 % 比例高居网络使用率第二位,搜索引擎是网上获取信息方式中的代表性应用之一。这份报告说明,搜索引擎是网上获取信息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式。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搜索引擎的使用。
设计意图:通过权威数据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使用搜索引擎是网上获取信息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式。
2.新课学习练习巩固
师:那么,什么是搜索引擎?有哪些常用的分类?常用的搜索引擎网址有哪些?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自己平时对搜索引擎的认识进行总结。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总结搜索引擎的概念、分类以及常用搜索引擎网址。
师:我们平时熟知的搜索引擎网址属于哪个类别呢?
生:新浪、搜狐、雅虎、网易等属于分类目录型检索,百度、谷歌属于关键词索引型检索。
师:请大家每个类别以两个网站为例,熟悉这些网站的搜索页面和使用方法。
师:下面进入“实战练习”,让我们在练习中进一步学习搜索引擎的概念和常用分类。教师布置练习1 和练习2,并探讨使用哪类搜索引擎更合适?(练习1 :查找一个有关英语学习的网站。练习2 :科学家通过显微镜发现,蚊子竟然长有牙齿,那么蚊子有多少颗牙齿呢?)(活动二)
学生分析练习题,认为练习1 需要查找与某一主题相关的一类网站,使用分类目录型检索更方便、结果更精确。
师:请同学们尝试用两种方法来查找英语学习网站,用事实来证明判断是否正确。
学生使用两类搜索引擎检索练习1,通过两类返回的网页数量差异、检索结果不同进行比较。
师生共同分析练习2,一致认为练习2 是一个特定具体的问题,用关键词索引型搜索引擎比较适合,但怎么使用这类搜索引擎呢?从它的原理进行分析,用户以逻辑组合方式输入各种关键词,搜索引擎服务器根据这些关键词寻找用户所需资源的网址,然后根据一定的顺序反馈给用户包含此关键词信息的所有网址和指向这些网址的链接。它是基于关键词的检索,那么什么是关键词?怎么选择关键词?对这个问题来说,能够简要、恰当说明问题特性的词语,如“蚊子”、“牙齿”是问题的核心词,“有多少”,不是问题的核心词, 而且太常见。一般来说,疑问词、连词、介词等或者太简单通俗的词语不能作为关键词,即使你输入它们,搜索引擎往往也会忽略掉或者返回大量无用的结果,甚至会导致搜索引擎错误。
学生尝试使用关键词索引型搜索引擎来检索练习2,总结分类目录型和关键词索引型两种常用搜索引擎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师:分类目录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只要熟悉问题的类别,逐级目录往下浏览就可以。由于关键词索引型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比较灵活,要使用它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必须掌握搜索的技巧。
下面,我们一起重点探讨关键词索引型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师生通过检索5 个具体问题,初步掌握关键词索引型搜索引擎的常用技巧。(问题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哪年成立的?问题2 :最早的中国人口普查数字大约是多少?问题3 :计算机技术或者电脑技术的定义。问题4 :想了解姚明的情况,并排除NBA 的信息。问题5: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的简称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使用逻辑符号,可以使结果更精确。(2)在查询词前后加上双引号(英文下的), 可得到精确、不拆字的搜索结果。
师:再学两招,一是每个搜索引擎都有自己的帮助系统。遇到困难,应首先求助于帮助系统。二是当网页打不开时,可以使用网页快照功能。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认识两种主要的索引方式及其主要特点,能够根据任务选择恰当的搜索引擎及搜索方法高效获取信息。3 .活动实践 小结提升
师:下面,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搜索小竞赛,在竞赛之前,让我们抓紧时间进入赛前热身。
学生用教师提供的软件进行关键词索引型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的练习。赛前热身练习由选择题组成,要求选择使用恰当关键词的选项,选对选错会有提示,依次往下做,直至练习结束,如果选择错误,可以单击“查看帮助”。
附:赛前热身练习
练习1 :世界自然基金组织的标志是什么?
练习2 :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哪本书中? 练习3:11 月19 日凌晨爆发了500 年来最大的狮子座流星雨, 请问狮子座流星雨的“妈妈”是什么彗星?
练习4 :请补充诗的下半句,“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 练习5 :了解“金庸”,返回结果中不希望出现“武侠小说”。练习6 :查找“信息技术”或者“计算机技术”。练习7 :在网上找历届夏季奥运会的会徽图片。
正式进入竞赛。教师宣布竞赛要求:(1)每个学生参与竞赛并填写活动记录表。(2)以小组为单位记录成绩。(3)搜索速度最快、最准确的小组赢得比赛。(4)由搜索速度最快的小组介绍搜索方法、选用的关键词及过程。(活动三)
学生全体参与,上网检索。由找到答案的小组介绍搜索方法及选用的关键词。选用关键词不恰当的学生用恰当的关键词再尝试检索,对比不同搜索引擎、不同关键词之间的区别。
附:“活动三”的竞赛题
竞赛题1 :鳄鱼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动物吗? 竞赛题2:小明住在北京宣武区,周末想去游泳,不知道附近有哪些场馆,价格怎么样。请问用下列哪些关键词可以搜索到?
A.宣武 游泳 价格 B.宣武 游泳 元 C.宣武 游泳 收费 D.宣武区的游泳馆价格
竞赛题3 :众所周知,只有奥林匹克运动项目才能列入奥运会比赛。那么,您知道夏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一共有多少项吗?
竞赛题4 :刘德华从艺前的名字与现在一样吗?
竞赛题5 :我们学校处在天桥街道,那你知道老天桥的区域么?请同学们查找老天桥地图图片。
竞赛题6 :据说黄山的冬季是云海出现最多的季节,雪景也非常美丽。因此小王计划利用春节的假期去黄山旅游,但由于不了解黄山地区的天气状况,他不知道该带什么样的行装。你能告诉他黄山地区历年来二月份的平均气温吗?(摄氏度)
A.零度左右B.零下十度左右 C.十度左右D.无法从网上获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体验在网上获取信息活动中的操作,提炼出关键词索引型搜索引擎的主要搜索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师:让我们对获胜的小组表示祝贺,其他组虽然没赢得比赛,没关系,我们同样在活动中体会和感受了常用的搜索技巧。今天初步学习搜索引擎,所以老师出的竞赛题不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使用搜索引擎一步得到答案,大多数时候都是经历多个步骤,所以在网上获取信息,需要掌握技巧,更需要多体会、多总结,也需要永不放弃的精神,对待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应如此。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使其逐渐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增强利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
师:通过前面的练习、竞赛等活动,同学们对搜索技巧有了更多体会,请大家一起来总结搜索技巧。
学生交流总结搜索技巧—— 窍门1 :准确提炼关键词很重要。
窍门2 :用好逻辑符号“+”(和)、“-”(排除)或 AND OR NOT 窍门3 :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
窍门4 :强制搜索的方法——加英文双引号,这一方法在查找名言警句或专有名词时格外有用。
窍门5 :每个搜索引擎都有自己的帮助系统,遇到困难,应首先求助于帮助系统。
⋯ ⋯
师:搜索技巧还有许多,我们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不能囊括所有的技巧,搜索技巧也和其他技术一样,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去体验、去总结。
4.巩固所学 总结拓展
教师提供两个网站:、。师:这两个网站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搜索引擎的知识,学到更多的搜索技巧。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师生一起总结这节课学习掌握的内容。
师: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多练习、多实践,掌握更多、更好的搜索技巧,从而能够在网上更高效地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更好地为学习和生活服务。请大家将自己所学的搜索技巧、要跟同学们共享的小窍门以及搜索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以“定稿”的形式发到电子档案。
本节课教学有三大亮点:
首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清晰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一开始,教师即以刘翔雅典奥运会夺冠的视频文件,创设了让大家热血沸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提问与视频相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体验“实战练习”、“赛前热身”、“搜索竞赛”一系列活动,探究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活动中逐步掌握教学目标。
其次,教师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在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能够把学生已经认为掌握的技巧讲全、讲透,并且为学生提供了拓展学习的网络资源。在各小组进行搜索竞赛前利用教师自编的软件进行热身练习的设计,起到了巩固知识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再次,教学评价的方法用得巧妙。针对我校特点,在日常及本次课的教学过程中都用到了“学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过这套系统来即时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对部分学生也是一种有效的督促和管理。
【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推荐阅读:
谈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训练08-12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策略09-15
中学诗歌教学的误区及调控策略的研究10-27
中学语文研究报告08-25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与案例研讨的培训小结07-10
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浅谈中学语文课的目标教学07-03
农村中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06-23
自制教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10-10
中学写作教学策略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