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19篇)
1.基于微信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一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的30余年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对地理这门课程缺乏兴趣。现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以供同仁参考。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各种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对象由小变大、化远为近,可使反应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用计算机演示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先模拟两亿年前直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再演示板块运移过程,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难点知识时,播放利用电脑制作的模拟演示教学软件: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配上简洁的解说词,再辅以一些形成性练习加以巩固,学生注意力集中,印象很深,学得兴趣十足,掌握得也比较牢固。
二、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象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例如经常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真令人惊奇!”等语言赞扬学生的新观点。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
用心爱心专心 1
2.基于微信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二
一、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情感教育
地理学科不受师生重视的原因除了是非考试科目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科任教师往往只拘泥于教材, 过分强调地理知识的记忆, 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 教学枯燥无味。这种过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目标的教学无法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整节课中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记忆知识点的状态中, 这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件枯燥无趣的事, 学生不喜欢这样的地理课堂。如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呢?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情感教育, 真正做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持之以恒。教师要用精湛的教学语言、高超的教学技巧、机敏的教学智慧、独特的个人魅力, 建立轻松、愉悦、和谐而又融洽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情趣和欢声笑语的教学氛围, 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亲和力, 使学生对教师、对地理学科产生积极的情感, 以趣激疑, 以趣引思, 以趣导知, 知趣相融, 以愉悦的情感体验带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和参与欲。
二、创设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思维的开端, 是学习的动力, 是探索的源泉, 是智慧的窗口。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我们只有运用好问题机制, 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心中产生困惑, 并在疑问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 亲身经历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 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在学习地球的自转这一内容时, 我首先利用地球运动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 然后提出问题:太阳的东升西落和地球的昼夜交替循环是如何形成的?这使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经过阅读教材与相互间的讨论和交流, 学生对这个问题达成了共识。这样的学习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充分发挥地图的功用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由此可见,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其他教学用具所无法取代的。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地图的功用, 让地图更好地促进地理教学。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我们可以凭借地图来记忆与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的死记硬背, 让地理知识活起来, 将地理知识囊括在地图中, 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地域概念, 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可以说地图就是地理的精髓, 学好地图, 用好地图是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课本中的各种插图。这些插图虽小, 但却包含着更多的地理知识, 与其让学生记住那些以文字表述的知识点, 不如让学生以图画的形式来记忆, 这更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 是一种高效的记忆方法。
四、师生互动, 促进师生的全体全面参与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知识更为丰富, 获取的渠道更为多样化。地理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 地理课堂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 学生的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与课堂, 而是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教师要切实转变角色, 改变传统的以单向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开拓学生的视野, 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情感沟通与知识多线传递的过程。如教学森林对保持水土的作用时, 我让学生加以论证, 学生举出了许多实例来说明。如有的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将有植被与没有植被的两种土壤分别放入等体积的容器中, 然后向这两个容器中注入等量清水, 从水输出的时间、水量、水色等角度来证明有植被的土壤有着较强的蓄水能力, 水土不易流失, 进而说明森林对保持水土的作用。这样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以教师的讲述为辅,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法更易激起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兴趣, 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思考, 使学生对所获取的知识记忆更牢固, 理解更透彻, 运用更灵活, 这才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最终目标。
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三
关键词:地理;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都比较理想。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近地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无疑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对此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几点拙见。
一、妙设导语,诱发好奇
人常说“万事开头难”,在地理课开课时,要紧扣课堂内容,设计一段导语或情境,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感到新奇,产生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从而让学生愿意走进地理课堂,使他们产生追求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学《西双版纳》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西双版纳的旅游宣传片,学生全被其中丰富奇异的热带自然景观以及多样的民族风情所吸引,进而激起继续学习的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呢?”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教学过程中,激发兴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觉到地理课堂就像是漫步在风景秀丽的林荫道上,让人感到目不暇接,美景就在眼前。以“34个省级行政区”(《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再比如,在“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教学时,首先出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图”,然后提出问题:“从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中国的疆域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并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出答案,然后让学生再看教材,看一看自己的分析与教材是否一致。在教学“俄罗斯”时,请学生看一看俄罗斯地跨哪两个大洲,以什么地形为主,有什么特点,纬度位置怎样,什么是影响俄罗斯农业的主要原因……使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俄罗斯人口少却要进口粮食的原因,从而养成读图的良好习惯。实践证明,只有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善于创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奇、刺激、疑惑,产生要探索地理知识的精神动力,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多媒体技术融文字、声音、动画、影像于一体,在课堂上可以动静结合,声画同步,实现情景再现或有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特别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黄河的治理”这课时,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黄河景观视频,配以气势磅礴的黄河钢琴协奏曲。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直观感受黄河不同河段的特点和气势,有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意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地理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并且高效。
四、改变教学方式,培养自学能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一书、一笔、一调、一言,一节课的教学模式,学生死气沉沉,鸦雀无声,有的无精打采,有的昏昏欲睡,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老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指导学生怎样学,怎样学好。而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法,老师只做指导、解惑,同时教师用精彩的语言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不是要学生学习,而是学生要学习,使全体学生都投入到主动自学的行列中,比如,在教学“湖北省”这课时,我出示谜语“扛枪的小伙子”,让学生猜一城市名,学生迫切想知道谜底,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认真学习,认真思考,我接着让学生观察分析湖北省地图,从湖北省的人文、地形、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环境等诸多方面,探究分析,最后找到谜底“武汉”。
总之,我们需要将相关地理方面的知识进行整合,以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爱护、保护学生求知欲,与学生交朋友。要让学生把地理学习当作是一种愉悦的探索旅程,使他们心中有地图,心中有地理,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世界。
4.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四
1、强调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从地理新课程教学的开始直到结束,都要强调地理知识、能力在日常生活、工作、经济、军事、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大量学生可亲身感受的事例体会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处不用。
2、精心设计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学习“天气和气候”中,提问学生今天我们的天气怎样,学生们便七嘴八舌地回答“晴”“15到23摄氏度”“吹东北风”等,这时使学生们都动起来了,接着问学生什么是“天气”?
3、发现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同一班的学生不但有身体差异,智力差异,也会有学习兴趣差异。有部分对地理学习兴趣不大的同学,教师不能责怪,而应从日常观察出发和其它教师交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和在其它方面的优势兴趣。
二、保持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性格特点,使学生对地理活动参与有极大的欲望。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多设计体验、参与类的活动,会使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得到很好的保持。如在学完一个专题后,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个小组,然后采用“幸运五十二”和“开心词典”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竞赛。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保持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如学习“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差异时,可通过录像剪辑出南方和北方在从房屋建筑,耕地类型,交通工具,文体活动,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录像在课堂中放映让学生感受。
三、发展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深化地理学习兴趣。
如学习“中国地形特征”时,结合“山地多,山区面积广大”这一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本地地形特点,结合本地的资源特点,如何开发和建设本地?如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投资设厂,引进外资,发展本地工业。这样把问题放在学生身上,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发展地理兴趣。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不但是传授知识,培养地理技能的重要方法,也是发展地理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如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或寒暑假,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社会调查或实地考查,并要学生写报告。
3、传授学法,指导迁移,升华地理学习兴趣。
5.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篇五
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多掌握相关知识,把课本中的原理、知识点生动形象地讲出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消化。
二.在教学过导语过程中,创设悬念尤其重要。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犹如小说的“引子”、戏剧的“序幕”、乐章的 “前奏”,起着集中注意、酝酿情绪、引起兴趣、激发动机、带入情境、切入主题的作用。使学生初步知道学什么,诱发求知欲望;了解为什么要学,明确学习目标。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要做到巧妙导入新课,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或提出问题寻求解答;或创设情境激起想象;或运用对比引导思维,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十分重视并精心设计“导入”这一起始环节,力图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架设起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打开历史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通道。
四.在授课过程当中,也可以从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出发,从学科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适当引用一些谜语、对联或者典故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
五.结束课程可以运用趣味性教学法。理解性较强的内容也可以设立巧妙的疑问,诱发学生积极探究,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6.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六
1. 新颖的教学设计。
一堂成功之课犹如一首诗, 一支歌, 一幅画, 一幕电影, 融情致境, 富含知识, 教师用优美流畅的语言, 娴熟的教学技巧, 使学生身临其境, 沉醉其中。一堂课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搞好授课设计。如我在讲《俄罗斯》一课时, 将俄罗斯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按旅游的思路贯穿起来, 模拟一次俄罗斯之旅, 环环相扣,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对俄罗斯的学习。再如《黄河的治理》一节, 设计一个知心儿女的大比拼。设计五轮比赛:“母亲的独白”、“母亲的骄傲”、“母亲的哭泣”、“回忆母亲”、“母亲心思知多少”将黄河的概况、黄河的贡献、黄河的忧患条理清晰的呈现出来。激起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精心设计引言。
引言顾名思义即是一节课的导语, 它虽不是课的正文, 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处理得好,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讲《海陆的变迁》那一节, 在导入时我用的是梁朝伟的《一天一点爱恋》, 结果效果不错。“如果有一天, 世界已改变, 当沧海都已成桑田。”由此问学生“沧海真的能变成桑田吗”。由这句歌词引出“沧海桑田”———海陆变迁,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能够非常迅速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在《大洲和大洋》这一节, 我是用杨利伟遨游太空的一段视频导入的, 会马上激起学生探索自然、探索世界的兴趣和欲望, 于是很快进入到状态, 投入到对大洲大洋的学习。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课, 导课“今天我们将开始一次神秘之旅, 为了大家有更多的收获, 我们请了一位当地的导游。你看, 她来了!”出示黑人小朋友米娅的照片“米娅肤色与我们不同, 是什么人种?她可能来自哪个大洲?”这样设计一系列的情境比如索马里海盗、进入黑人部落、黑人赠送礼物等等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3. 巧设疑问, 启迪思维。
例如:在讲“经纬网”时, 提出问题:在茫茫的海洋中, 有艘海轮遇到风暴失去控制, 船长命令立即发出呼救信号, 报告出事详细地点, 可使邻近船只及救援人员迅速准确地赶来救护。请大家想一想, 怎样才能报出准确位置呢?在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时, 教师要抓住时机传授经纬网的知识。学生一般会对与自己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非常感兴趣, 教师应多加以挖掘。
4. 用生动、形象、简练的语言概括地理知识点, 使学生易学、易懂、易记, 在乐趣中学到很多东西。
在讲高山气候的垂直变化时, 引用“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的语句;讲我国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时, 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等等, 这样讲课, 使学生加深记忆, 增强学习乐趣。
5. 教给方法, 激励自学。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地理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的综合学科, 要想使学生学好、用好, 教师要根据教材知识结构特点, 结合学生实际, 可采用综合分析讲解法、对比法、解图用图法、记忆法、讨论法等方法讲授知识。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这就要求教师除在教学上下工夫外, 还要教给学生学习好地理的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素养。总之, 中学地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
6. 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 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各地昼夜长短变化”这一问题时, 可利用课件使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 可见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最高值逐渐变小, 白天时间逐渐变短, 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的范围越来越小, 南半球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上时, 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中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点继续难移到南回归线时, 北半球昼最短, 北极圈以内全是极夜, 南半球正好相反。本来一个很难讲的问题, 通过演示, 使学生耳闻目睹, 重难点迎刃而解。总之, 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 在玩中培育持久的兴趣。
7.基于微信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七
关键词:积极地学习心态;高中生;地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积极心理学的原理,用积极的心态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
一、提高学生兴趣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
有人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用两队水平相当的学生来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课堂内容,唯一不同的是一队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而另一队学生没有学习任务,其实这样的实验,不用想我们都能知道实验结果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很多地方都在实施的一种任务教学法,而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我们也应该首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笔者的做法是建立一个学习任务单,这个任务单就是我们给学生的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进行地理学习的时候,根据这个任务单上的任务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学习目标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最终根据学习计划来学习需要学习的内容,这个明确的学习任务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能够让他们的学习有序而又有效的进行。
比如在学习农业这个专题的时候,很多学生学习农业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学,这个时候我给学生制作了一个任务单,掌握农业的特点,掌握农作物的分布,探究不同的农作物和气候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个任务单,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需要怎么做。并且这个任务单在制作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根据课标要求将学习任务分解成适合高中生操作学习的学习任务。
二、学习兴趣要以多样的教学活动为支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实践的尝试,可以将课堂与课外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比如开展地理读图比赛、地理知识竞赛、小组讨论、辩论、游戏、以及角色扮演、讲故事等等,努力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只有当学生能基本听得懂,说得出,写得对的时候,才会真正喜欢地理,对地理的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教与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就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必须要转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确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将听说读写的培养有机的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去,多采用一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纯的搬教材,要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气候类型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气候类型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并且在该课的一开始,可以设计一个学习任务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不同的要求,对那些成绩稍差的同学,要求他们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不同的气候的特点和分布,而对那些成绩较好的同学,我则在任务单中要求他们探究不同的气候类型的成因。学会根据特点看气候类型图。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渊博的知识来塑造
在实施地理教学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课堂效率会非常的低下,而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那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成倍的提高,因为情绪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苦学之不若乐学之,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尤其是这些对地理教育并不认同,学习习惯并不好的的高中生产生乐学、好学的情绪呢?如何才能去除他们对于地理教学的错误认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呢?教师渊博的知识和风趣的谈吐是非常关键的。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诸如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对那些厚厚的大部头的史书感兴趣,尤其是那些繁杂的历史年代和繁冗的历史事件,学生更是缺乏兴趣,但是对于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大部分高中生都看的津津有味,对于纪连海所讲的历史,学生就喜欢听。因此在上课的时候,高中生积极的学习兴趣离不开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幽默的谈吐,这两点是让高中生积极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的关键因素。
比如在讲解农业地域的时候,讲到乳畜业的布局的时候,因为牛奶易变质,所以应当靠近城市分布,但是奶牛场的分布又不能分布在城市内部;并且牛奶不便于长途运输,所以应该靠近交通线路,但是又不能太靠近交通线路,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于这两个问题,我用了一个笑话来进行解释:奶牛也需要生活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如果车来车往的,汽车的鸣笛声和嘈噪声过大的话,牛容易受惊,那样,饲养员都成了斗牛士,就没法安心挤奶了,另外奶牛还没有养成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因此奶牛场不能分布在城市里面。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其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香.新课标下学生地理兴趣培养策略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宛冬雪.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宋乐.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8.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篇八
张载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克成。”杨振宁亦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
进入高二,分了文理,大多数学文科的学生历史基础不好,较懒惰,又没有一定的历史思维。学生对世界历史人物、时间、事件等等基础知识极为陌生,更别说形成能力,学习起来比中国近现代史难学,所以总是叫苦不迭,机械记忆效果极为不好,好多同学对世界历史不感兴趣都想放弃。为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方法:
第一、上好第一节导言课,吸引学生的兴趣。
第一节导言课很重要,我们多采取各种方式吸引学生。比如: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各自了解的世界历史中人和事,这样同学们会把自己知道的绘声绘色的描述出来,这时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予以肯定,特别肯定自己的独到见解同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同学往往会成为将来历史学习的中坚力量和历史学习的带头人,以后的工作会好开展一些。也可以就同学所知道的某些人或事展开讨论评价,激活学生的思维,加以历史思维的引导,由浅入深。这样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摆正他们的心态,就能很快地把知识点记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领悟在历史现象背后所蕴涵着的历史规律,能得心应手地分析历史问题;如若反之,无异于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苦苦煎熬,但却炼不出火眼金睛。
第二、教之以法,巩固学习兴趣,面对各种困难,才能“持”“恒”。
有了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好比把捕获的鱼无偿送给人家.不如给人家传授捕鱼技术、本领。轻松享受到一顿美鱼餐那及得一生拥有真正的捕鱼本领。比如:有的同学认为历史是一门最适合临时抱佛脚的功课,只要考前花点时间死记硬背、机械记忆,成绩照样不差,甚至还会有好分数。这样下去成绩不升反而下降,持续下去就会丧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同学不在少数。所以我们在授课的时候渗透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并引导他们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比如:现在高考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所以面对文科综合卷对能力的高要求。而且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基于课本之上的理解,如何建立起自己理解的历史结构。方法: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比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最忌讳的是认为自己不会,就什么都不写。最后,答题的时候,字迹一定要清楚。要答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每点内容不要罗嗦,但一定要把要点概括地讲出。每点都要用序号标明,这样才能清晰明了。
所以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慢慢的同学们就会发现,历史学习是越来越有味的,学习起来如果遇到困难,也会把这就视为对自己的挑战,巩固学习兴趣,教之以法,面对各种困难才能“持”“恒”。
第三、巧设乐学情境,享受快乐历史,培养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让学生体会到“历史是最有魅力的课”、“学历史真快乐”。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让学生乐学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角色扮演——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升华:一战前各国的矛盾,可以通过每个国家一个有代表的人物,表演出自己的目的;巴黎和会召开时各战胜国的都心怀鬼胎也可请同学表演。又可巧用多媒体课件,讲二战时可用《兵临城下》中瓦西里的故事,创设情境,进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苏联人民为了抗击法西斯所作出的极大的牺牲和抗击法西斯的坚定信念,既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的兴趣,避免枯燥,学生情感世界的发展与完善,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苏霍姆林斯基:“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
第四、加强历史教学的风趣、幽默。
历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不管什么方法如果失去了趣味性,学生肯定不愿意听。这其中有许多技巧需要注意:例如声音要抑扬顿挫,起伏适当。这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你的声音进入状态,这就像和看电影一样,总比在家看牒片好,这就是“电影院效应”。也要加用肢体语言,它能使学生有个形象的记忆,使本来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这对他们的理解很有帮助。再适当的将普通话和方言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语音效果,尤其是在学生学习困倦的时候加两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精神,但这种方法不能满堂串,这就容易使历史课失去趣味而变为纯粹的搞笑,如果严重的话甚至将使历史课失去它原本的“理性”。
第五、使历史教学时充满激清。
黑格尔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不用激情就能完成的伟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使命神圣而崇高,如果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历史教师上课没有激清,那么他怎么去点燃学生爱国的火焰,怎么去撞击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失去了激情的历史课根本不可能用历史本真和历史的原动力震撼学生。
9.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篇九
1.作业的布置要有互动性
笔者建议学生相互出题目做,专门找一个本子将自己最感兴趣的作业写给自己的周围同学做,作业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在其它课外书上看到的,也可以是自己根据日常生中的现象编写出来的,让学生做一有心的人,处处留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对于学生的课堂作业,要求学生的作业本上的最左边留出一块空,专门用来订正做错的题目,以及写一些最想和老师说的话,对老师有什么要求建议,有什么疑难问题,有什么“新发现”“新看法”等都可以在这个地方写出来由老师去查阅资料,给他们一个尽量满意的答复,或者在课堂中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作业设置的层次性
为了使学生乐于做题并做有所得,笔者在设置课后的即时性作业时,改变以往硬性规定、呆板单一的做法,将作业分为“必做作业”和“自主作业”两个层次。“必做作业”一般为基础题,主要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般每个同学都基本能够完成,所以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完成。“自主作业”则是课堂相关知识的拓展延伸题或创新题,每个同学可视自己的学习基础量力而为,自主选择是否完成或者完成多少。例如:学完《摩擦力》后,除布置同步练习册上的“必做作业”外,还布置了三道“自主作业”让学生自由选做:
①结合学习内容自编一道与摩擦力有关的题目,题型不限。
②写一则有关摩擦力的异想天开小设想。
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出题(可以从其他参考书上找题),互相检查批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做其中的一题。这样,既给学生选择的余地,又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空间。
实践证明,学生对“自主作业”非常感兴趣,乐此不疲。其中个别学生编出的题目水平较高,更多的学生写出的《假如没有摩擦力》、《摩擦力可变的自行车》、《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你知道摩擦力有多重要吗》等小设想充满了创新火花。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将其中几篇在学校的校报上发表,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被大家所认可时,其喜悦之情不言而喻。另外有时还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编一些好题或根据中考题进行改编成与我们学校比较接近的试题。把这样的题目汇成一份试题并打出出题人名字,学生看到自己成为命题人,自然心情无比高兴。学生完成这类作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选择,不再感到单调枯燥,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样的作业不仅延伸了课堂训练目标,激发了学生探索欲望,扩大了视野,更重要的是做作业不再成为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了。
3.作业设置的多样性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各种能力,笔者还遵循自主性、扩展性、开放性的原则,作为课后即时性作业的补充,设置了长期性作业,这种作业不要求当天完成,可以让他们周末和家长一起完成,也可以给他们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学期的时间去完成。长期性作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观察查阅题。如学完《杠杆》后,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哪些物品利用了杠杆原理,学生很快找出筷子、扫帚、抽水马桶、水龙头、垃圾桶、剪刀、指甲刀、开瓶等很多物品。新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向生活、社会等广阔时空进行开放,使学生作业的天地更为广阔。
(2)动手实践型。现代人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要增强生存能力,必须学会动脑动手。每学完一部分内容,就布置一些相关内容的小实验和小制作给学生去实践,同时也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别的小实验和小制作。例如在学完“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让学生做一个针孔照相机模型、潜望镜、小型太阳灶、人造彩虹等,晚上回家在电灯下面做各种手影戏,上课时用投影仪的光让学生上来表演,看一看谁的手影做得最象。动手实践题还包括办物理小报、物理小实验、自己制作电器使用常识手册、自己制作物理应用知识的幻灯片、举办物理知识(如“安全用电”)图片展等。这些别开生面作业激发着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每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生长点和履历,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成长。
(3)研究学习型。新课程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在学完新课后,笔者都让学生自主选择“最愿意探究的问题”,小组合作,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带着学生到村庄、每家每户、工厂、机关单位调查与物理有关的一些知识。例如在学习完了安全用电的知识后我让学生去调查一下生活中的用电常识、实际的照明电路的安装情况、电路中还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等。这种作业记载着同学们开展探究活动、体验幸福和快乐的足迹,是新课程下的物理特色作业。
(4)超前预习型。传统的作业只是对已学过的知识复习、巩固和提高。其实,通过留预习作业的形式,也可以培养学生以教材为主要资料,以生活中的物品、参考书为辅助资料,利用身边的器具和实验器材,通过观察、实验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电功率前,让学生先把家里电器上的铭牌作为作业抄下来,有些内容他们不是很懂,上课时会非常专心听讲,还会提出疑问。
10.基于微信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十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21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工作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求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得知识,取得进步。但是纵观当今的高中地理课堂,仍存在不少亟待改进的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惜浪费课堂时间,做跟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互动,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但对学习新知识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上的促进作用,等到开始讲新课,学生又开始唉声叹气,没有积极性。有的教师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学生放松要求,使其对本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印象不深,既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又放慢了新知识的学习速度,使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产生困难,导致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人们通常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探索,高中地理教师若是能够抓住学生好奇心重的心理特点,提高讲课水平,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就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在面对难题的时候比起退缩放弃,学生会愿意拿出更多的时间进行钻研,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自己的地理学习水平,使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取得进步,而学习上的进步毫无疑问又会成为学生继续探索的动力,从而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上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论文就如何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问题,从教师备课环节和课堂教学技巧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重视备课环节,做好课堂导入
高中生学习时间紧、压力大,课堂上每一分钟都非常重要,然而有的学生误认为地理学科的学习没有什么难度与技巧,只要肯花时间、下功夫死记硬背,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甚至有的高中地理教师也深信“背诵出成绩”的错误观念,比起在课堂上给学生把知识点讲清楚,更愿意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机械的背诵工作,长此以往,学生记住的都是课本上的“死知识”,等到做题的时候,空有理论却不知如何用来分析题目,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我们都说知识是越用越活,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仅是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学生学会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会如何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教学最根本的目的。
为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课堂讲课的环节,不仅完成传授知识的教学任务,还要确保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为了在课堂上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听课积极性,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备课工作。
课前备课环节包括对课本知识的梳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确立以及对课堂教学步骤的设计,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前备课环节,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可能出现的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以及应该重点讲解的地方,课堂上可能会用到的地球仪、地图等教具准备等,都大体有所了解,所以会为课堂做充分的准备,以保证地理课堂顺利进行。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班上学生的学习状况最了解,对课堂上讲课进度该快还是慢最有把握,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设计怎样的课前导入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怎样的提问方式才能使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受到启发,设计怎样的讲课步骤才能调动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在进行课前备课环节必须要充分准备好的,这样才能使地理课堂充满乐趣,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魅力,自觉认真听讲,从而获得新知识。
二、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虽然高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为以后继续深造或是工作做准备,但并不意味着高中阶段的学习可以不讲究章法。学生在学校里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并不是学习的“机器”,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尊重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使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才能做到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使学生产生获得新知识的成就感,对继续学习产生动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多注意学生的听课反应,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观察学生的反应是积极响应老师,还是遇到理解上的难题皱眉头思考,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调整讲课节奏,或者用别的方法把知识点再讲一遍,有问题当堂解决,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要参考学生的反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与学生积极沟通,优秀的地理课堂少不了师生双方的共同配合,教师不能为了完成讲课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听课效果。
教师还要重视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交流。一节地理课堂只靠老师自己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与师生双方共同讨论得出结果的课堂效果是有很大区别的。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注意提问的技巧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应,对于学习知识比较快的学生,教师的正面表扬会使他们获得被认可的成就感,继而对地理课堂充满期待,对课堂学习充满信心,愿意积极配合老师;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向他们提问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及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受到重视,就会重拾学习的信心,主动参与到与教师的讨论之中。
高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因此课堂不应该是“一潭死水”,教师必须要依靠语言的魅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质,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课堂充满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的声音。一节让学生没有疑问的地理课是不成功的,那意味着学生根本没有彻底领悟老师所讲的知识点。良好的课堂氛围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教师必须发挥自己作为课堂引导者的角色,与学生进行互动,尊重每个学生观点的同时,向学生传授思考问题的思路,让地理课堂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
11.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十一
一、导言有新意, 学习有兴趣
良好的开端, 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导言, 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产生探究事物的冲动, 激发出学习热情,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 善于利用情境教学, 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 用生动的事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之进入最佳的求知欲状态。例如讲到巴西, 我是这样开头的:“巴西人热爱足球运动, 脚法娴熟, 如同踏着桑巴舞的节奏, 粗犷、急促的桑巴舞是巴西人喜爱的舞蹈, 足球和舞蹈均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引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讲西亚和北非时, 我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 你们听过《一千零一夜》中那些优美动人的阿拉伯民间故事吗?这些故事就是西亚和北非阿拉伯民族的民间故事传说。西亚和北非在什么地方, 今天的西亚和北非还像书中描写的那样神奇吗?那样迷人吗?今天, 我们就来了解这片神奇迷人的地方。”听了之后, 学生都极想知道这方面的内容, 这时教师趁机引入本节内容。学生有了兴趣, 自然乐于探究, 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甚至还能联想、发挥、创造。
二、巧设疑问, 设疑增趣
学贵有疑, 地理学习过程是围绕一个“疑”字展开的:无疑—激疑—有疑—质疑—解疑。带有疑问, 学生学得才有兴趣。设疑恰当, 能更好地增加学生的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如讲到新的区域国家时, 我特别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讨论。例如:中东为什么会战争不断?除石油外, 中东战争背后还有哪些地理原因?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 找到答案, 并做最后总结:东西方交通要道、为石油而战、为水而战、宗教纷争。
三、引古论今, 妙趣横生
教师是培养学生地理兴趣的主导因素。生动幽默、富于启发、和谐动听、充满激情的教师语言,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紧张的学习变得活泼。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我经常结合古诗名句讲解地理知识, 大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例如讲气候垂直分布时, 用“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天气特点时, 用“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讲地球公转和自转时, 用“醉时不觉乾坤转, 醒来才知星斗移”“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讲地形地势时, 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在讲区域地理时, 引用国内国际时事, 开阔学生视野。这些引用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气氛活跃。
四、转变方式, 活跃课堂
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 不在教师“教”得如何, 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过去我们的课堂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 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 而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 师生之间缺少互动, 缺少欢声笑语, 这样极大地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可以引起学生多方面的心理兴奋。例如, 在讲多变的天气时, 为了让学生熟悉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可采用让学生播送天气预报的方法。在讲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时, 让学生阅读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以及西北地表植被的分布图, 通过图形叠加, 找出它们的关系, 从而了解沙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 还有什么原因呢?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由于过度的放牧、垦荒, 使土地不断沙漠化。这样学生既找出问题的答案, 又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
五、联系实际, 开阔视野
在教学中, 紧密联系社会现实, 强调知识的活学活用, 是近年来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如在国际长跑比赛中, 一些来自东非高原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我就启发学生联系他们的生活环境思考这一现实问题。在讲到交通时, 及时提到正在建设的高铁。此外, 我还经常把从广播、电视、报纸上收集的内容有选择地纳入教学中,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又丰富了师生的地理知识, 还可以使教学变得生动、充实。
12.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十二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文/王 伟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应该尽量努力去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人格魅力;教学手段
强制的教学不生动,只有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教学才是最高效的,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找“学习”才是最高明的。为此,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认为可以考虑做到以下方面。
一、新颖的导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的导入所占的时间并不多,但新颖别致的开头往往会像吸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在导入新课过程中好好地下工夫,尽量设计一些能吸引学生的问题,诱
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的新颖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十分关键的。
二、教师应树立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亲其师则信其道,要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就要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兴趣。这给数学教师带来一个不小的挑战,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争取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的话充分信任,那么教师的引导才会产生积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学生乐意跟你学。
三、给予成功的满足,提高学习的兴趣
每个人都喜欢听别人夸自己,很少有人乐意听批评的,教师的语言中含有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表扬、鞭策及祝愿等激励因素,通常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力量、上进的力量。要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发现学生的进步就及时表扬,给予肯定,使学生认为自己是成功者,这对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如果还没有上课,学生就知道你要讲什么,那是课前准备得充分,但是如果每一个环节都是老生常谈,没有一点新意,难免会让人乏味。所以上课的时候尽量采取一些技巧是很能吸引学生的,我们要尽量做到能实践的不演示,能演示的不讲解。
五、现代的教学手段
新时代的高中生已经能够驾驭手机、电脑,所以最传统的教学手法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了,我们可以让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走进我们的课堂,直观形象和动态图像的演示过程可以让学生对本来很难理解的东西一下子很好理解和接受,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13.基于微信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十三
如何提高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
郭霞1, 郭荣2
(1.诸城实验中学山东诸城262200;2.诸城市第一初中山东诸城262200)
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位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的话,不需要任何督促他就能好好学习,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也使学生能事半功倍,所以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现总结如下:
1.提高自己的探索意识
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要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必须具有精湛的授课艺术和技巧,因为英语教学过程本来就是寓教于乐的交际活动过程,教师应针对教材的特点,充分思考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久不衰。同时力求将生动活泼的气氛和严谨认真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并通过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的愉快感受和学习兴趣。教师以艺术的魅力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学生自发主动学习英语。
2.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创造课堂集体学习的安全感
人在恐惧的情绪下很难进行创造性思维。为解除学生困惑、紧张和害怕出错等不利学习的消极心理因素,首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集体、小组、同桌组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创造一种互助协作的气氛,让学生有安全感。例如:发音较难的单词通过集体跟读和朗读的形式,让学困生有机会自我改正。如果马上指定某位学生去发言,通常情况下学生就会显得很紧张,产生不安全感,所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集体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种安全感。
其次,当学生犯错误时,多正面鼓励,不要每错必纠。因为学生尝试着进行言语操练时,犯点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学习英语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与赞赏。适当中肯的话语会产生积极的暗示作用,能激发学生改正错误、奋发进取的勇气和信心, 从而激发潜能。而直接生硬的话语则有消极的暗示作用。不分性质,见错就纠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使他们因怕出错的紧张感而失去信心,造成自卑、胆怯的.心理。因此,上课时要毫不吝啬地表扬和肯定,满足学生们的心理需要。
4.恰当评估激励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能否取得好成绩,成绩好时,他们就信心十足,反之则垂头丧气。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个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恰当及时的评估,对成绩略差的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手段,鞭策他们努力学习,迎头赶上;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使他们再接再厉;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尽可能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表扬。让所有的学生觉得英语并不难学,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取得进步,取得好成绩。
5.明确英语学习的长效性
有的学生觉得自己认认真真地学了好几周了,可是考试成绩还是没有长进,很打击,很有“刚开头却要煞了尾”的可能。我告诉他们英语水平的增长不是像上台阶,一个一个地上。而是先像挣扎在泥潭中不得脱身,而突然就超脱了掌握了。所以现在如果你还在泥潭里不要着急。因为你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每一分钟都没有浪费,大脑这个精密的仪器忠实的记录了你看到听到的每一点点。它们会在将来某一天突然爆发。你会突然发现自己英语上了一个大台阶!
6.不妨做个小婴儿
想学好英语的办法其实很简单,记住四个字:多听多说。要注意顺序,是先听后说。如果你都没听过正确的英语是不可能说出来的。就像婴儿学说话一样。想学好英语必须做到一点,如果做不到你永远不可能学好英语。让纯正的英语每天在你耳朵边响着!原声电影,电视剧很容易找到,一开始你会觉得太快太不清楚听不懂,别着急,就让它们响着。你不需要太专注地听,不要听到一个词就去想怎么拼是什么意思,甚至可以去做别的事,比如看书上网,就让英语在响着。一段时间后的一天你会突然发现,本来根本没注意,却听懂了,一切是那么自然,来得让你有点吃惊。然后你会发现,无意中一张嘴英语就冒出来了!
如果你认为难的,它就会变的很难,如果你把它想的简单,它就是简单,要相信心态对你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既然学英语是必然的,逃不了的。为什么还要给自己增加难度呢?在打开书的时候,就告诉自己英语太简单了。看着那些字母小蝌蚪越看越亲切。培养对这种外文字母的感觉,发挥你的想象,让它们在你的眼前生动,活起来。你会觉得简单好学的。
14.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十四
那么, 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学生爱学的目的呢?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 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索的。
一、融入趣味
在课前应该尽量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性较强的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初一“时区和日界线”这一章节时, 我首先提了一个问题:“一艘客轮在太平洋上航行, 船上一个孕妇正好产下一对双胞胎, 但是, 先出生的却是弟弟, 后出生的才是哥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艘船是怎样航行的呢?”问题提出后, 学生就开始积极地讨论和争辩, 在他们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 我再提出日界线的概念。通过这一提问和讨论,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又让他们很好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二、关注热点
在教学中注意联系社会热点问题, 对学生进行地理教育, 让学生感受地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地理学的时代性。如在讲全球的地震带的分布时, 我就利用2004年12月份, 印度洋发生海啸这一事件来向学生讲授关于海啸和地震的有关知识。又比如在讲了解“国家和地区”这一章节时, 我把有关2006年世界杯的话题插入, 把上届进入三十二强的国家的球队列举出来, 并且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毫无疑问, 这一做法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也因此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创新记忆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及机械式记忆模式, 应不断探索创新, 为学生驾起兴趣这一记忆桥梁。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使学生能在充满情趣的教学状态中记住零散、难记的地理知识。例如, 在讲西亚的“五海三洲”的分布图时, 可让学生把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想象成胳膊肘的形状, 再通过胳膊肘这一轮廓引出西亚四周所环绕的“五海”:胳膊肘下方为阿拉伯海, 外侧是红海, 肩膀临的是地中海, 地中海的右上有个拇指形状的半岛, 半岛上方为黑海, 再往内陆深入, 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了。有了这样生动有趣的比喻, 学生就会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上悄悄地爱上地理。
四、巧用地图
15.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研究 篇十五
[关键词]微信;微信平台;移动学习;模型建构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互联技术的发展,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为在教育中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正使用着微信。微信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为现代生活中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微信运用在教育领域,可能改变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有利于移动学习的发展。移动学习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学习,对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教育理念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自主学习的发展发挥良性作用。
1.微信
1.1微信简介
微信是腾讯公司面向大众推出的一款具有智能手机快速通讯的移动通讯软件,它的存在与运用打破了传统通信领域和移动互联网的界线,实现了跨跃式的信息传播功能,如在用户关系,通信形式,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革新,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移动沟通体验,是一种重要的互联网入口。它具有资费低、跨平台沟通、实时显示输入状态等功能,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方便且资费少。
1.2微信功能
1.通信功能。主要体现在发送文本、图片、语音和视频信息上,视频通讯的使用提高了通讯效率,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使得生活富有娱乐性,增强了趣味性。
2.社交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网页、平板电脑等方式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还能多人群聊,且支持查看所在位置附近使用微信的人,支持腾讯微博、QQ邮箱、漂流瓶、语音记事本、QQ同步助手等插件功能。
2.移动学习
2.1移动学习简介
移动学习是在远程学习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基础上,随着技术更新进步及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学习方式,是为满足学习者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借助互联网和手持移动设备,获取学习资源,进行主动学习的数字化学习方式。由于硬件条件有限(如无键盘、屏幕小),图片,视音频等一些多媒体信息无法在其上完全显示,但是那些信息对于学习者理解知识是必要的。欣喜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媒体设备的发展,到目前智能手持终端设备对网络和多媒体的支持已经可以和传统PC终端相媲美。
2.2移动学习的特点
1.节省费用,简化了传统教育模式对师资、教育环境等稀缺资源的需求。只需很少的流量资费或是无线网络,就可以浏览了解。
2.“随时随地”化。只要条件方便许可,心中想学习,任何时间都可以,零碎时间的利用,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学习者也可随地(如在火车上,咖啡厅)进行不同目的、不同形式的学习,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也便于学习群体的自由组合;
3.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全面贯彻党中央的教育信息化,倡导全民”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型社会的实现。
3.微信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
3.1微信对移动学习的促进作用
1.微信软件是免费的。学习者只需用智能终端手机使用很少的资费下载微信软件,便可使用微信上的功能,为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物质与经济基础。
2.微信具有庞大的用户规模,为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国内微信用户已超过5亿,且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
3.提供朋友圈功能,弥补传统教学不足。生活中的班级教学团队都可以利用微信平台提供的微信‘朋友圈’在网上实时交流与共享资源。
4.实现互动式学习,及时获得新信息。利用微信的实时通讯功能,消息推送实现学习的互动化,无论走到哪里,使用微信便可实现资源的共享。
3.2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应用研究
3.2.1应用案例
(1)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是利用微信的通讯功能,构建微信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系统化整合。在江苏师大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化建设中,学生与学校共同完成身份认证并与学校的教学资源数据库统一整合于学校微信服务器,通过学校微信服务器与微信官方服务器二者的桥梁链接,面向校内师生提供信息检索、作业检查、教学评价等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服务,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为移动学习的进行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和良好的移动学习服务。
(2)在线学习平台
在线学习平台是线上到线下(O2O)的教学模式。它是利用网络推出的学习视频或开放课堂教学资源PPT课件的展示来进行在线学习。学生学习中的各种疑惑等信息在在线学习平台中都能被及时记录,教师可以同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改善。
3.2.2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的应用模式分析
1.助学者的引导。助学者是移动学习者的组织者和经营者,此模式里的助学者可以是任科教师、专家或辅导员。助学者引领移动学习者,在移动学习环境下,设计学习问题和学习任务,并通过微信平台为学习者发布学习通知。
2.学习者互助。协作学习是以小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组长根据助学者提出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各小组成员通过交流讨论、查找与共享资源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出现的疑惑,进行协作学习,任务完成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作学习成果的汇报与展现,汇报的方式可以采用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有助于发挥个体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习者知识的系统化整合。
3.学习者的提升。移动学习者间采取的评价方式有自评、互评和助学者对学习者的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由于移动学习的随时随地性,助学者可以便捷地为移动学习者提供学后巩固资源,助学者可以利用微信通过发送文章、网页链接、视频链接、在线测试等方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
4.结语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走向趋势,微信是其良好的润滑剂,助推器,运用微信上的图文、语音、视频的通讯功能以及其平台化功能,可很好地表达教师所要传达的内容,而且学生在微信平台上也能较好的理解新知识同时敢于问出心之所惑,进而得到新解。固然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的模式还有很多要解决的难题,但相信这种信息化的网络学习方式,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前进。
参考文献
[1]乔诗淇,戴心来,姜淑.微信移动学习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上),2014,12.
16.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总结 篇十六
导语:对于部分同学来说,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那么,怎样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请跟小编一起看一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总结吧。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总结
教师的神圣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着手。关键词:教师,学生,数学,兴趣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较强,应用广泛的科学。
1、人们生活中的衣、住、行都离不开数学。人类应用了数学的知识,科学才能得到发展,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富强。因此我们从小必须学好数学知识。而学好数学的关键,则必须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
加涅的学习过程理论把学习分为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2)选择阶段;(3)获得阶段;(4)保持阶段;(5)回忆阶段;(6)概括阶段;(7)作业阶段;(8)反馈阶段。从而可见学习知识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要想学好数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可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实践活动,是个性积极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推动人积极地满腔热情地去参加喜爱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兴趣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有重要的价值;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人们去探究和学习,从而获得与该事物有关的知识、技能,并使自己的智力、创造力得到发展。一位教授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
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同时在同一场所开放不同频道的电视机。一个电视机的频道是武打片或是枪战片,另一个电视机的频道是同学们不熟悉的科技讲座。结果有90%以上的同学去注意前者,由此可看出感兴趣的事物最容易引起注意力的集中。
兴趣还可以加深记忆力。如在生活中爱好足球者,容易记住足球明星的姓名,而爱好篮球者,容易记住篮球明星的名字„„在学习中同样如此,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爱学,容易记住所学知识。
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必须从提高学生的兴趣着手。
2、运用认知理论的阶段循环性,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听课和复习巩固认知理论的阶段循环性就是当人们遇到新的情况时,产生的行为具有阶段循环的特征,即第一阶段(接触事物的最先时间),人们总是提出各种命题:第二阶段即在前一阶段的命题中选择一种似乎对情景最为合适的命题,但不能最后确定,仍有改变的可能:第三阶段即确定所选择的命题并予证实,如果选择的命题正确,便坚持并加强,若选择了不正确的命题或其不正确的一端,还必须重新修正。这一过程可循环往复,直到获得对情景的良好适应。认知的阶段循环性实际上提示了学习的3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而言第一阶段就是预习阶段,学生的课前预习,可以提出各种命题,即提出自己所不理解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与不带问题听课相比效果大不一样,对教师而言,在教授下一章内容之前,应指导学生如何搞好预习。这种课前引导包括:
⑴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
⑵简介内容,使学生学习的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数学知识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见,正如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康教授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高空作业的三角形脚手架、伸展自如的铁粒门等,都是来源于数学知识的应用。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实践性,让学生懂得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运用自如。同时结合学科教学,联系实际,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要使自己成为新世纪的人才,就要从现在做起,打好坚实的基础。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更需要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把今天的学习同明天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有了学好数学的动力,就能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3关爱学生引发学习兴趣和热情爱之需求,人皆有之。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爱。
作为教师,需满肠热情的关心和爱护学生,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子女一般,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关心他们的生活,特别是那些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大多数的心理素质差,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老师有一种心理上的畏惧感,有了问题也不敢问老师。这时,老师就应该想方法多接近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他们在感情上愿意亲近老师,和老师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亲其老师而信其道,通过学生情感上的迁移,由喜爱数学老师到喜欢上数学这门课,从而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数学,并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成绩。
4、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有了教师感情上的沟通,再加上高潮的教学艺术,使学生受到感染,积极参与,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入新课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有趣,令人思索的导课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这样导入的:“同学们都看过电影,去过电影院吗?”“当你拿着电影票时根据什么找到座位的?”“根据排号和位号吗?”“现在你能说出自己在教室中所处的位置吗?”这样人人兴奋,个个积极参与,不知不觉地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又如,在教学“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我就先让同学来一个竞赛活动:“鸡兔同笼45,100条腿地上走,不知多少兔子和多少鸡?”学生们自然是个个开动脑筋,兴趣盎然。接着再告诉他们,要想又快又准地知道结果,学好了这节课就会易如反掌。趣味异课,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吸取知识。
实践操作是启迪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感性知识,降低了思维难度,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兴趣,进而逐步发展到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比如,在教学坡比时,带领他们亲自动手测量滨海计算学校大门口途坡坡度,坡角等。学生不但兴致极高,而且留下来的印象也特别深刻。又如:在教学比例线段时,就让学生们动手计算了旗杆高度等。这样就使数学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沟通生活实际和学科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5、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所在”。陶行知先生也早已提出:“我们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为此,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尽可能地拉近教材提出的信息与学生已有信息之间的距离,充分把教材内容生活化,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是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充满快乐,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如关于“4”的教学,教师拿出一个玩具小汽车向学生展示,并问学生“汽车有几只轮胎?”当学生回答:“有四只”时,教材转动小汽车方位后又问:“你现在能看到几只轮胎?”学生齐声回答:“看到两只轮胎!”教师接着问:“还有几只轮胎没看到?”“还有2只没看到”。教师有转动汽车方位,“现在看到几只轮胎?还有几只没看到?”学生积极发言大声说“看到了2只,还有2只没看到1”由于小汽车是小朋友们喜爱的玩具,从而引发了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
学生在教师一连串的提问中,通过看到的汽车轮胎数和没看到的轮胎数,感受了4的组成,体会有关4的相应加,减法的过程,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开拓了教学资源,激活了学生思维,还培养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创新意识,轻松的开会了新知。
6、营造宽松氛围,诱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情、感体验和性差异,低年级儿童具有喜新、好奇,形象思维占优势特点,但学习的目的性还不明确,学习的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我们结合课题内容,力争为学生营养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数学“2-5”的分于合时,我们是这样进行的:师:今天王老师来给大家上课,大家欢迎吗?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师: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能示范一下吗?(医生示范自己的拍手动作,动作比较快)。师: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快,谁再来示范一次,动作越慢越好!师:现在你们能说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师:(点头认可并做着分开与合的动作)看来两只手有要分有合才能拍响,在数学王国里有好多有趣的分、合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的分与合。让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入课,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营造出了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再通过拍手“慢镜头”式的动作,巧妙地将“分”与“合”这两种不同的、互逆的动作分解、凸现出来,为学习初浅的理解“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供了通俗、形象的原型启发,不仅诱发了兴趣,也为下一环学习数的分、合做了很好的铺垫。
7、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提高兴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概念,在实践中我们努力改变以往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充分相信学生,不断变换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去“玩”,在“玩”中增长知识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习兴趣,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完美结合。由于低年级学生天生好玩好动,为此我们特别注意把学生玩的一些方法迁移到学习上去。如教“11-20各数认识”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拍手游戏联系,让同桌同学“我出10”,“我出1”,“合1个十和1个组成11”R22;R22;在练习“数位的认识”时,我又让同学做“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同时还配合教学活动开展“看谁算的有对友快”,“看谁摆得又快又巧”以及“夺红旗比赛”等等活动。这样学生在变化多样的学习方式中,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课堂生活的快乐,而且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8、树立自信,保持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在自身实践的成功中,常常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这种纯真感受所带来的喜悦和欢欣又深层次地激发了潜在心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感受,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在课堂提问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些疑难问题让尖子生回答,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简单的问题留给学习差一点的学生来回答。布置作业时,也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并给与及时的评价。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成功的意义远远大于成功本身。发现差生有一点进步,就应及时给与表扬鼓励。让有声永不满足,让差生树立自信心,让中等生明确学习方向,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主动求知,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而达到全体学生素质的目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保持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充分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
9、科学方法,强化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加强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3例如如何提高记忆能力?要指导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办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效果就会明显得多。有些枯燥无味的知识,采用列表比较法,找到异同,形成强烈的对比,留下深刻印象。另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住不理解,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发展过程,使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知识,升华兴趣。变“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
10、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手段来提高学习质量。
如电化教学有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等特点,可使以往教学中无法具体表现出来的现象和事物,生动的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有些数学函数图片,图片之间的关系都5可以通过幻灯片,录像等教学手段来展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11、结尾处画龙点晴,延续兴趣一堂课的结尾,有时候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条理化,有时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完四种命题一课后,可用一句话总结全课的内容:四种命题一课后,可用一句话总结全课的内容:四种命题,三种关系,二种一定,一种相同。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自觉地行动;有了持久的学习激情,就会有数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2.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结
兴趣的培养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我从几年来的教学中摸索了一些方法,现作一总结。
一、传授知识方面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符合儿童好玩,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创设情境对激发学生的惊奇,疑惑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动机。如在新课的引入中可采取让学生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
2、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自学这些知识,这样的新课就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只需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给予关键性的点拨。
3、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一些数学知识,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较抽象难懂,而在教学法中重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地获取知识。
4、尝试创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本来就是通过不断尝试,寻找规律的一门科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体会尝试,敢于尝试,通过尝试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体验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
二、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提高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条件,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中克服困难的努力程度,常常随着对教师的感情而转移。对教学工作认真,态度亲切,关怀爱护学生的教师,学生们自然萌生对教师的亲切感,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学习自己敬爱的教师和课程,尊重老师的意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心从小事做起,让学生有父母般的亲切感。从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学习用具、日常生活中去体现。
2、多鼓励,多赞赏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美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美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美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在每件小事上我都多加赞赏,例如课堂上一个问题的完整回答,作业本上一次认真的作业,小测上的一次满分,单元期末考试的一点进步,一言一行都给予肯定表扬,逐步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数学趣味活动方面
(1)给学生讲关于数学方面的故事一个好的故事能够鼓舞人、启发人、引导人。从故事中学习并且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对学生的学习有启迪作用。我给学生讲如:祖冲之、张衡等古代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2)做一些数学趣味游戏学生都还是孩子,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游戏中学会知识。如给出关于一个物品的描述,猜出它是什么东西等活动,让学生用数学语言交流信息,接收信息,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增加数学词汇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游戏都是学生最喜欢的,他们从中不仅得到乐趣、知识、还有兴趣。
(3)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哲学层面的生活理解:生活即数学,数学本身就是生活。对小学生来说,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就是一种最好的数学学习,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个好办法。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比如象你家有多少人,你每天能做多少事,你看到的听到的数有哪些等。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多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怎样做才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怎样将自己要传授的知识寓教于乐,这是我们老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也将是我们老师永远探索的问题。3.怎样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总结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从课堂入手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控制下,有序地进行的,“老师牵着学生走”,而在探究学习中,“老师围着学生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谐的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而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关键是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要抓好课堂质量,教师首先要备好课。这不但要备好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订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每一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课堂里精讲,精练,并且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才能使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比如在课堂创设问题时,教师应该把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问,或多让一些对数学教困难的学生多点启发,让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亲身参与体验。而有所发现,领悟时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课堂练习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学生对例题是否掌握,也是通过课堂练习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在创设课堂练习时,尽量让学生到黑板去演算。这就尽可能的照顾到一些后进生,这样教师还可以在旁帮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指导计算过程;或采取“一帮一”的方法:让优差生分为一组,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小组讨论后集体订正。这样也可以照顾到差生的成绩。
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的。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心灵、思维得到充分的解放,从而唤醒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从作业入手
学生大多是贪玩好动的。有的学生因为太贪玩而忘了写作业,以至每次作业不按时完成,导致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怎样从平时的作业中来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呢? 首先是作业评比法。比如把学生成绩分为优、中、差三等级,然后要学生在同等级的同学之间作业评比。每次作业的时候交得及时,写得整齐,做得对的。教师应及时表扬,并有一定的鼓励,或奖励作业本,或奖励铅笔。目的是鼓励学生下次作业完成得更好。而作业不及时交的,或太潦草的,教师也不要加以指责,应该提醒他们:这次作业你们完成得不太好,可不要有下次哦。本来老师要奖励你们的作业本,老师先帮你们保存着,要是下次写得好,有进步,老师再奖励给你们。也许教师简单的一两句话,也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差生跟差生比,相对来说作业会有点困难。不过每次这些学生的作业,只要他们及时完成,并有一定的成绩。教师不妨也奖励他们作业本,这样对他们的成绩也许也会起一定的作用。
17.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篇十七
当今的社会,英语作为重要的语言之一,无论是在商业、旅游业,还是在读书、看影片、听音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更应努力学好英语,但是在校园中现在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学生感到英语太难,逐步失去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我认为要想学好英语,就要对英语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当你对英语充满兴趣的时候,就会精神饱满,态度积极,愿意去完成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反之就会出现感到乏味,懒惰对待。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对兴趣的培养,我从基本的句型开始。例如在教授颜色这方面的知识时,我询问学生:Whatcolor do you like ?了解学生对颜色的喜爱,并且让学生相互询问,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在对话之后,我要求学生针对你的伙伴喜爱的颜色,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作为礼物送给对方,这样既练习了口语,又记住了句型,还促进了同学间的了解,增加了感情。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增强表演欲望
在教学中一个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课堂情境的培养。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课堂情境中,才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想学、乐学。每节课上课时我都与学生互致问候,随时随地的创设英语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像学生刚入学的时候,我在提问前都要
问What’s your name ?待对方回答后,我再叫他们的名字,让他们开始回答,既增强了他们口语表达能力,又感受到老师希望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这样就会更积极的教师合作,从而达到了师生互动。
三、利用教学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由于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我及时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到他们的点滴进步,老师都看在眼里,从而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学中及时有效进行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促进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体现,激励他们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成为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
四、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后任务
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如果总是听说读写词汇、句型、短文之类的作业,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渐渐感到厌烦。那么我会经常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课后任务。任务分为不同类型,例如,设计个性名片,制作教师节、新年贺卡;采访家人、朋友的兴趣爱好,饮食习惯;听一则天气预报,课堂上用英语报导;看一场英语电影,听一首英语歌曲,用英语谈感受;写一次购物体验;开一次生日聚会等。利用学生上网的爱好,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上网,给他们布置网上任务。如给朋友发一份英文电子邮件;查找火车、飞机时刻表;查寻你最想去旅游的城市、国家的资料;你最喜欢的明星档案等。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把这些任务完成好,但他们都很感兴趣。并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运用了语言知识,也学会了相互合作,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新型教学思路的必备内容。英语课就其学科特点来说是它的活。学语言要活学活用。光课上的Teaching games、Free talk 是不够的,我们可以组织一些English Corner、English Party、English Speech 等。学生喜闻乐见,给他时间他就会充分准备。这不就是增加了他学英语的乐趣了吗?另外我们还可以开展英语歌曲演唱比赛活动,并在每次的国庆、元旦晚会上都会精心编排英语节目。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培养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大多数学生都在轻松、愉悦中渐渐接受了英语。
18.基于微信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十八
为证实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具有一定的教学实用价值,笔者协助邢台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教师开展了一次教学实验。实验对象为该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全体学生,实验内容为学前教育中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学案例。
1.应用案例实验过程
1.1教师前端分析
首先,教师对利用微信进行学前教育课程学习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教师经过前端调查分析得知:在硬件设施方面,全班的同学都具有手机这一移动设施;在软件设施这一方面,全班大部分的同学都已经安装了微信客户端;在网络这一方面,教师了解到校园里已经部分覆盖了无线,并且宿舍有宽带供学生网络学习,这就为实验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移动设施终端必须有稳定的互联网连接才能进行顺利地进行移动学习。[2]
1.2申请微信公众平台账号
教师申请账号的过程中,需要申请者选择账号类型,账号类型分为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一旦成功建立账号,类型则不能更改。订阅号适用于个人,为媒体和个人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而服务号和企业号是主要应用于企业和组织当中,给企业和组织提供了强大的业务服务和用户管理功能,帮助企业实现公众号服务平台[3]。
综上所述,教师在此次实验中使用的是订阅号。订阅号申请成功后,管理者设置完信息发布后,学生就可以关注了。
1.3功能设置
申请好微信公众账号后,教师对微信公众账号进行一些基本设置。其中,功能设置中主要分群发功能和自动回复功能。
在群发功能中,微信公众号的管理者可以编辑相应的学习资料,选择群发对象进行群发,需要注意的是订阅号在一天之内只能群发一条信息,所以编辑信息时一定要慎重。群发完毕后,该信息将被推送到关注该微信公众账号的用户上。
在自动回复功能中,分为被添加自动回复、消息自动回复和关键词自动回复三种。其中被添加自动回复即点击关注该微信公众账号后,系统会自动发送编辑好的文本给用户。
1.4管理设置
管理设置功能中分为消息管理、用户管理和素材管理。在图文消息中可以编辑单图文消息或者多图文消息,编辑好后进行保存变形成一个学习素材。在微信公众账号管理者进行推送时,也可以选择已编辑好的学习素材进行推送。
1.5发布账号
教师做好准备工作后,教师将微信公众账号发布出去,同学们可以搜索”学前教育课堂”微信公众账号或者扫描此微信公众账号的二维码进行关注。
2.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设计方案
上课前,教师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推送第二天的预习资料,学生接受信息后,查看全文进行预习(如图2-7),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解决,第一通过教技社区发起话题进行讨论,第二通过微信群发起群聊,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第三将自己的遇到的疑问直接发送给教师的微信号。
第二天上课前,教师先通过随机提问或者发放测试卷子等方法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以起到监督学生预习的作用。然后,教师根据前一天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有侧重点地授课,尤其对昨天有疑问的同学进行重点关注。课后教师会将课后巩固练习题,作业安排和复习重点等知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给学生们供学生们再次熟悉知识点[4]。
3.应用案例实验调查分析
一整轮教学方案实施完毕后,为了了解学生对这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式的看法,笔者对这些学生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访谈调查。
通过访谈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非常认可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由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式很新颖,大部分学生对此学习方式很感兴趣,认为此种学习方式能有效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并且有利于学生利用零散时间掌握知识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加上微信能呈现出多元化的多媒体形式,文本、动画、音视频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与学习同伴讨论交流过程中也使自己取长补短,可以共同进步。
摘要:微信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一款新兴的即时通讯产品,更是当代新兴电子产品和教育相融合的产物。为证实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具有一定的教学实用价值,笔者开展了一次教学实验,实验内容为学前教育中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学案例,作出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设计方案,最后对应用案例实验调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亚龙.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07:113-116+120.
[2]王朋娇,蔡宇南,段婷婷.微信功能包支持下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01:35-40.
[3]赵启芝.高职生顶岗实习中的学习行为研究——基于非正式学习理论的视角[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40-42.
19.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十九
一、导入激趣
在地理新课开始时,要紧扣教材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或提出疑问,或创设情境,或以旧引新,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如,在《南亚》一节的导入中引人《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孙悟空一行到“西天”(天竺)取经的故事。然后讲解天竺即今天的南亚地区。在讲授《巴西》一节时,导入巴西队在世界杯足球赛中的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学过程中激趣
地理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特点。这样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尽可能地给学生传授知识,用学生可以理解、接受的语言进行讲解,并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活跃了教学气氛。例如,在讲“中东”时,可简单介绍“海湾战争”的由来,为教学中讲解中东冲突的原因奠定基础。讲《新疆》时,可简单介绍“丝绸之路”及“西游记”中的“火焰山”等。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讶、刺激、疑惑,打动学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演示激趣
地理教学的内容,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拼图、地理景观图、电视录像、幻灯片、投影仪和各种课件,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多媒体模拟大陆的漂移、海陆的变迁和地球自转、公转等,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形声图文的有机结合,可让学生亲临其境,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吸收知识。
四、语言激趣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的内容,利用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也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可巧借古诗、谚语、顺口溜等进行教学。如,在《新疆》的教学中,讲到新疆气候时,引用当地流行的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讲解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教师只需简单讲解,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一特点。在对《世界第一大洲》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小结时,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东半球,北半球,亚洲在里头;
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
东西长,纬度多,世界最大洲;
分中亚,东南亚,东西南北亚;
山地多,高原大,亚洲地形杂;
中间高,四周低,江河放射流;
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很复杂。
五、插叙激趣
教材中常用一些比较重要但又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地引用一些与教材有密切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生动、形象、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样,在《新疆》的教学中,讲到新疆风蚀地貌(地形)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本世纪初,一些赴罗布泊地区考察的中外学者,在罗布泊荒原中发现大面积隆起土丘的地貌,遂向作向导的当地人询问地名,向导却误以为询问这种地貌形态的当地称呼,便答之曰“雅尔当”,即维吾尔语中“陡峻的土丘”之意。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国人斯坦因在后来的撰文中采用了这个词汇。以后再由英文翻译过来,“雅尔当”变成了“雅丹”,于是,“雅丹”一词就成了世界上地理学和考古学的通用术语,专指干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风蚀地貌)。
六、活动激趣
我校地处边疆,经济不是很发达,教育、文化也不及发达地区,加之初中生阅历、知识面有限,有些活动难以开展。在教学中,应选择一些学生容易理解、掌握和可操作的内容。如: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的教学中,利用中国政区拼图进行演示教学,然后让学生亲手制作拼图,并分小组进行拼图比赛。学生通过“活动”熟悉各省级行政区的形状和方位。此类“活动”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识图和动手能力。
活动还可以在课外进行,如制作地理模型、办地理小报、地理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项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课的教学法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
七、时事激趣
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在教學中可适当插入一些地理发展史、地理新发现、地理时事、趣闻和故事。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和开放的氛围中认识研究问题,既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准确及时地抓住生活中的地理“热点”问题,如青藏铁路通车、滇池的水污染及其治理、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马航失联、乌克兰冲突等实例进行剖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欲望。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任重而道远,面对新的挑战,我们每个地理教师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变压力为动力,大胆创新,扎实工作,使初中地理教学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基于微信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推荐阅读:
基于Net平台程序设计课程实践论文01-11
基于JSP+XML+SQL Server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12-23
基于时态的地理信息系统控件的开发与应用01-09
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堂教学10-16
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模式综述06-16
微信平台平台数据分析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