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角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论文(共13篇)(共13篇)
1.信息化视角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论文 篇一
农业信息化就是一种对过去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目的是为了提升和改造传统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作为一种现代经济进步的标志,农业信息化要求实现产业化、信息化、集约化的可持续农业,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前提下提高农民的素质,在方法与思想上都要求创新和完善。
3.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就是促进农民、市场之间友好沟通的桥梁,具有号召动员的威力,可以统筹社会各个阶层的力量对农业进行投资,并完成农产品的市场监测和防御设备的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数据的共享,提升信息化服务的水平,还可以创立农民热线、农民信箱等可以及时反馈的机构,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
3.2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农业信息化呈现一种“多元管理”的格局,也就是说鼓励民间组织广泛参加农业生产是一种必然趋势,社会力量范围广泛,涵盖了政府部门以外所有的社会阶层,是对政府主导力量的补充。虽然现阶段农业信息化的对象是广大农户,但是带动各个社会力量的参与,对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有百利而无一害。4结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代特征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这是一项巨大的综合性工程,不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所以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和相关制度的约束,才能够有效开展和顺利实施。相信不久我国农业就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的农村也成为经济繁荣、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杨全海.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1):27-28.
[2]曾爱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4):237,269.
[3]董薇.新时期下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对策[J].北京农业,2014(3):275,276.
2.信息化视角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论文 篇二
1 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的概念及其发展意义
1.1 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的概念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 源自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 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1]。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对于“低碳农业”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综合来讲, 低碳农业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间接低碳, 主要指农业生产减少对机械、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工业品的依赖和应用;二是直接低碳, 主要指农业生产中减少动物排放、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农业废弃物排放, 及薪柴、秸秆的焚烧等产生的排放;三是植物及土壤的碳汇作用[4], 森林植被和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大量的CO2, 从而降低空气中碳浓度, 减缓温室效应, 同时土壤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碳储库, 而土壤的有机呼吸, 又会使碳排出, 所以可通过降低土壤的有机质呼吸速率或增加土壤碳的输入, 从而增加土壤的碳储量, 发挥碳汇作用。因此, 低碳农业应是以农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耦合为基础, 从化石农业向有机生态农业方向转变, 追求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碳汇转化, 实现低碳生产、能源安全、气候调节、生态涵养及休闲体验等多功能特性为一体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1.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目前,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是以煤炭为主, 2013年煤炭消费占比为65.7%, 同时能源利用率低下, 总体能源利用率大约只有33%,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由于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 造成污染物的排放不断增加。2013年, 我国遭遇了史上最严重雾霾天气的侵袭, 波及25个省份, 100多个大中型城市, 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 创52年来之最, 导致学校停课, 航班停飞, 高速公路封闭, 公交线路暂停营运等多种社会生产生活问题。我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之一, 在应对全球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进程中, 责任重大, 必须转变以往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 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一方面可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 减少污染气体排放, 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围绕碳排放交易标准和体系的博弈已成为主要经济大国关注的焦点, 为避免将来因碳排放而造成的贸易壁垒, 以及拥有国际政治上的话语权, 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势在必行。
2 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仅次于工业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来源, 同时农业生产系统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 (2007年) 指出, 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 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人为排放的13.5%[2]。农业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为CH4和N2O, 全球范围内农业排放的CH4占人类活动排放量的50%, N2O占60%。农业系统从耕种到农产品的流通、消费、废弃物的处理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温室气体。农业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有以下来源:
首先, 土壤和耕地本身会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 一方面是由于大量施用化肥, 加速了农田土壤中有机碳的矿化, 进而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另一方面是由于土壤呼吸使大量的有机碳以CO2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其次,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以及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 都会释放出温室气体, 并造成对土壤和气候环境的污染。最后, 畜牧业和渔业产生的排放, 及农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堆积、存放及处理, 都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及有害气体。
2.2 温室气体排放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会引起气候变化, 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导致极端灾害天气增加, 比如极端高温、干旱、暴雨雪等灾害天气, 以及农业病虫害增加, 从而降低农业产出。同时, 气候变化又打破了农业已有的生产种植、生长规律, 为适应气候条件的变化, 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大幅度增加, 引起农业经济效益降低。因此, 温室气体排放对农业生产存在不利影响。
以上分析表明, 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 同时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起的气候变化又严重地影响着正常的农业生产。因此, 今后农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走低碳化道路, 选择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发展低碳农业, 一方面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增强植被与土壤的碳汇作用, 优化生态环境;另一方面, 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可促进农业良好的发展, 从而形成农业与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发展。
3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低碳发展路径创新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 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 并且对农业的依赖性较强, 农业现代化道路还很漫长。根据世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内涵的认识演变过程, 现阶段的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农业生产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的基础上, 是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着眼于食品的安全健康, 着眼于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着眼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3]。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也不例外, 应是农业生产、社会发展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农业现代化,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这一目标, 农业发展必须走低碳经济道路, 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因此, 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必须结合农业发展实际, 坚持可持续经济发展观, 确立低碳农业发展观念, 逐步通过农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及新能源开发等手段, 在实现农业发展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同时, 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基础经济和政治地位。
3.1 农业发展观念创新
要实现低碳经济的农业现代化, 首先必须使农业的生产发展主体———农民, 改变农业传统发展方式, 确立低碳农业观念。
(1) 加大对低碳农业的宣传。我国占总人口1/2的农民分布在广大的农村, 农村信息传播方式单一、落后, 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 对新事物、新思想、新概念的接受速度和程度较低, 目前对低碳农业的认识还严重不足。因此, 政府必须借助于各种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和方法, 在广大农村对低碳农业概念、内涵、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进行普及宣传, 增强农民的低碳农业意识, 增进对低碳农业的理解, 促使农民自觉自发地采取低碳农业发展模式。
(2) 通过示范效应强化低碳农业意识。农民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 在采取农业生产行为时, 都是经过成本—收益精心核算的, 他们只偏向于采用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业生产方式。属于低碳农业模式的生态农业, 在我国21世纪初, 部分农村就开始纷纷采用, 现在发展较为成熟的模式有:辽宁等北方地区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5], 广东、广西、江西等南方地区的“猪—沼—果”生态模式, 平原的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 还有秸秆还田技术, 西部农村的太阳能灶技术等, 都表现出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这些较为成熟的高效益的低碳农业模式和技术, 政府应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通过成功的示范效应, 增强农民对低碳农业高效益的认识, 激励农户积极采用。
3.2 农业制度创新
传统农业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模式, 是因为农业行为主体—农户缺乏“减排增效”的经济动力和社会责任。因此, 要发展低碳经济的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需要农业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 引导和支持农民采用低碳农业技术, 才能实现低碳经济的农业现代化。
(1) 制定低碳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我国低碳经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探索性, 因此应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长远发展规划, 结合我国的资源状况和农业技术水平, 制定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层级性与统筹性相结合的低碳农业发展战略, 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路线、技术标准、减排目标等。在不同发展阶段, 制定低碳农业发展专项规划, 提出阶段性发展目标、重点和相关措施等。结合低碳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研究制定低碳农业现代化统计评价方法和考核指标体系[6], 以便对低碳农业现代化发展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及时发现问题以予纠正, 以实现低碳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性健康发展。
(2) 增强低碳农业现代化的财政政策支持。低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依赖于低碳农业技术水平的高低, 目前我国低碳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才刚刚起步, 并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约束, 急需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因此, 政府必须在现有的农业投入基础上加大对低碳农业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 比如农业机械的节能减排技术, 土壤的免耕、翻耕技术, 灌溉的滴灌节水技术, 生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生物质替代的施肥技术, 农业新能源的开发与推广技术等低碳农业新技术研发的投入。
要使农民实现对较高价格的低碳农业技术和低碳农用品的选择, 还需要充分发挥财政补贴的替代作用。一方面, 进行价格补贴, 通过建立有针对性的财政补贴政策, 加大对低碳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补贴, 引导农民积极选用;另一方面, 进行环境补贴, 通过建立农业环境补贴额度与农民环境保护投入相挂钩的财政补贴政策, 即按照农民为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额度, 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 鼓励和引导农民自愿选择生态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目前, 我国的农业补贴关于环境保护的只有退耕还林补贴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 与发达国家低碳农业的补贴范围及补贴力度相比, 显得尤为不足。因此, 要加快我国低碳农业现代化步伐, 必须进一步扩大低碳农业补贴范围, 加深低碳农业补贴力度。
3.3 农业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必须采用低碳农业技术替代传统的高碳农业技术, 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目前, 已经出现的低碳农业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有害投入品减量替代技术。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工业品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 曾对农业增产起着显著作用, 但负面作用也日渐显现, 带来了农产品农药残留, 农业面源污染及土壤退化, 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食品安全。近年来, 各地探索出了一些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减量、替代技术。在化肥施用方面, 采用测土配方技术, 根据作物生长周期的需肥规律和土壤状况, 选择合理的施肥量、施肥时期及施用方法, 提高施肥效果, 减少施肥量, 减少因不合理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农业部2011年制定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为全国不同区域、不同土壤和不同主要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了技术操作规范。另外, 增加农家肥、微生物肥等有机肥料的使用,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 改良土壤条件。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 积极推广生物灭虫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 减少农作物的农药残留, 保持农田生态平衡。在农用薄膜使用方面, 用可降解农膜替代塑料农膜, 或利用太阳能温室大棚替代薄膜, 降低农业生产能耗和环境污染。
(2) 节水技术。目前, 我国农业用水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8%, 其中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总量的90%以上。而据水利部农水司测算, 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6, 因为从水源到田间约有一半以上的灌溉水因渗漏、蒸发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流失, 没有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因此, 面对水资源的逐渐匮乏, 必须采取科学措施, 发展砼防渗渠道和管道输水, 推广农作物喷灌、滴灌、微滴灌等节水技术,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包括植物类废弃物 (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 , 动物类废弃物 (牧、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 、加工类废弃物 (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 和农业生活垃圾等四大类[7]。我国农业废弃物年排放量10亿t, 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 会产生有害气体, 污染环境, 但如果能够循环综合利用, 便可变废为宝, 产生经济效益,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对植物类废弃物, 如秸秆, 可实施秸秆还田技术, 或用秸秆制作饲料、菌类基料、发电等;对林业的树木枝桠等废弃物, 可替代木材生产复合板材。对动物类废弃物, 如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微生物有机肥。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农业废弃物, 应积极研发低碳、高效的综合利用与处理技术,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
(4) 农业碳汇技术。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碳储库, 研究表明土壤固存的碳可以抵消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 采用免耕、少耕直播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可避免或减少土壤中碳的排放和养分的流失。另外, 在水资源较丰富的沿海地区养殖藻类可快速消耗二氧化碳。因此, 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的碳汇技术, 是发挥农业碳汇作用的有效途径。
3.4 农业发展模式创新
低碳经济的农业现代化采用的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因此, 必须改变过去只追求经济效益目标的生产方式, 进行发展模式创新, 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为一体的多元化协调发展。低碳经济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观光农业。近年来,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重, 城市居民节假日到乡村休闲观光、呼吸新鲜空气, 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 在此需求下农村休闲观光农业应允而生。但目前, 我国的观光农业发展还处于规模较小、设施不足、管理不善的状况。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加快发展步伐。观光农业发展比较成功的是日本, 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日本的观光农业也叫农园, 农园的经营按照旅游景点的经营进行科学管理。农园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 发展规模和提供的服务也不同。比如在城郊, 供游客短时间游玩的农园, 规模较小, 以供游客体验直接种植采摘为主。在离城市距离较远的农园, 规模较大, 农作物品种丰富, 设施齐全, 设有住宿餐饮, 方便游客较长时间的休闲、体验农园[8]。
我国观光农业的需求前景广阔, 应在借鉴日本农园发展的基础上, 根据市场需求和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 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特色地按照旅游景点的经营管理方式, 进行规范化发展经营, 既实现经济效益, 又要体现低碳农业的生态效益。
(2) 体验农业。目前, 体验式农业也成为都市人群新兴的休闲度假模式。在农村选择交通便利的合适场所, 把土地进行条块分割, 分别出租给有农业体验需求的城市人, 供这些新型的“农场主”种植, 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园。这种体验式的绿色农业深受城市人喜欢, 既具经济效益, 又符合低碳农业发展要求, 应该大力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 可以扩大规模, 分区经营, 比如把整个园区可分为:观光农业种植区、生态有机农业种植区、露地种植区、大棚种植区等, 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经营。体验农业生态园区还可以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 对科研院所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新管理模式, 在园区进行试验示范, 以便对优良的农作物品种、种养技术加以推广。
(3) 设施农业。由于设施农业的高产出、环境安全、不受季节限制等特性, 已经成为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无毒安全农业的重要发展模式, 也属于低碳农业发展类型。现在的设施农业主要分为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类。2012年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占世界总面积85%以上, 其中95%以上是利用聚烯烃温室大棚膜覆盖, 我国设施农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面积利用太阳能的工程。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生产水平及耕作制度等发展因素, 因地制宜地科学制定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因为设施农业是高投入农业, 需要政府给予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补贴支持, 才能得到大力推广发展。
3.5 农业发展的能源创新
低碳经济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必须调整能源结构,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 开发利用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既可以降低化石能源能耗, 保护环境, 又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能效。目前, 农业现代化发展可开发利用的低碳能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太阳能。在我国农村太阳能资源已被普遍采用, 比如太阳能灶、太阳能温室大棚、太阳能热水器等, 已在农村推广使用, 但因成本较高及其它方面的限制因素, 太阳能利用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进而得到大范围的使用。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像青藏高原等地区, 可建立太阳能电站, 利用太阳能发电, 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太阳能专家喜文华提出的太阳能“南墙计划”, 已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甘肃、西藏、青海、新疆、宁夏、内蒙等地区推广使用, 化解了农村取暖费用高、污染重、不安全等难题, 应在条件适合的地区, 大力推广使用[9]。
(2) 风能。在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像新疆、内蒙、沿海等地, 可利用风力发电, 用于农业生产及生活照明。
(3) 生物能。针对农村存在大量的农业废弃物, 进行生物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比较典型的是利用农业废料制作沼气。在我国南方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地区把秸秆、禽畜粪便等农业废料发酵生成沼气, 用来做饭、照明, 产生的沼液可还田作肥料, 既降低了能耗、净化了环境, 又增加了收益, 应在适宜的地区继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青, 郑红勇, 聂桢祯.低碳农业理论分析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1-7.
[2]刘丽伟.发展低碳农业需要南北协调[N].人民日报, 2012-10-16.
[3]包宗顺.国外农业现代化借鉴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 (5) :112-117.
[4]赵其国, 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 2009 (5) :1609-1614.
[5]张红丽, 方宾伟, 郭永奇.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和保障措施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6) :646-649.
[6]张芬昀.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经济效应与政府行为探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2) :172-175.
[7]张莉侠, 曹黎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 2011 (11) :103-106.
[8]靳晓华.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林业经济, 2013 (3) :108-111.
3.信息化视角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论文 篇三
摘 要: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环境污染现象也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最大瓶颈,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生态农业作为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生态农业对转变我国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长效增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将会产生深远影响,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13-02
生态农业最早在欧洲兴起,是为了应对石油农业对环境、资源产生的各种消极影响,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追求人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近年来,生态农业以其高效、可持续的特点被世界各国确认为21世纪首选的农业发展路径。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历来被视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成效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提出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强调必须坚持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就明确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向和战略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保障,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长期以来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又受石油农业的影响,资源、环境破坏严重,在当前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只有把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才能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现代农业体系。发展生态农业已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巴彦淖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蒙古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及巴彦淖尔市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为巴彦淖尔市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退化的农村生态环境等种种问题又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市场化经营为动力的现代生态农业,真正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又受到环境、技术、资金、市场等多种因素制约,生态农业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生产经营方式仍然落后
巴彦淖尔市农田基本建设水平较低,目前仍有近2/3的耕地为中低产田,灌排设施老化,土壤肥力低下;农牧业生产的设施化、工程化、机械化措施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够,农业发展仍然受到水土流失、异常气候、盐渍化等多种威胁。巴彦淖尔市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仍然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龙头企业较少,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全市现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百多个,但其发展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作用发挥不明显。规模化生产与土地使用权分散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困难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生产效益仍然偏低。
(二)农业生态环境呈逐年退化趋势
巴彦淖尔市地处西北地区,风大沙多,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自然植被稀疏,气候时空差别大,再加上近年来的过度开发利用,当地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呈逐年退化趋势。风沙化、盐碱化和地力退化成为三大主要生态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农牧业生产。同时,农牧业高速发展产生的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日趋加重。当地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着投资不足、措施不到位、治理达标率低等问题。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巴彦淖尔市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与加工发展不协调。当地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中,大型龙头企业少,中小企业多;企业加工能力的扩大往往以低水平的扩张方式进行,表现在精深加工少,粗初加工多,新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农畜产品加工业效益未能与产量同步提升。二是生态农业多功能开发不足。当地生态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产业化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中介服务组织,产业化各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一些特色名牌产品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农牧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综合功能还未得到有效开发,产业化发展进程缓慢。
(四)生态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巴彦淖尔市目前还未形成完善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尤其在科技创新、质量安全、市场流通、动植物防疫保护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使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受到影响,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五)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不完善
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需要建立完善各项保障体系,才能有效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巴彦淖尔市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不够,相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财政支农机制不规范,资金筹措与投入不足、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不够深入,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endprint
三、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生态农业理念
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广大农民真正树立起生态农业理念,感受到生态农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才能激发他们参与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才能使生态农业得到有效推广和普及。当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通过网络在线咨询、生态农业知识讲座、竞赛等多种形式,围绕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和问题等内容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和广大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在建设生态农业中的自觉性,为生态农业建设创建良好发展氛围。
(二)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生态农业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组织与领导,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科学谋划、稳步推进,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建立和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体系,规范和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及财政支农资金及项目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方位、多元化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最后,要根据巴彦淖尔市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现状等自身条件,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研究制定并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包括产业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等,营造有利于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扶持环境,吸引个人、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积极投身巴彦淖尔市的生态农业建设。
(三)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服务体系
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完善的质量安全、市场流通和防疫保护等服务体系。巴彦淖尔市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当加强科技创新与服务,加快产学研合作,重点开发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增收效果明显的生态农产品;要加强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等科技培训,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有利支撑。其次要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监管手段,加快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能力,指导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并引导消费,保障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最后要健全市场流通体系,优化调整农畜产品贸易市场布局,规范农畜产品市场流通秩序,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带头人、批发大户和运输大户的作用,大力开拓生态农畜产品国际市场。充分体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使生态农业与现代市场更好地对接,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延伸、循环,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土地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巴彦淖尔市首先应当引导企业加入到生态农业领域,重点扶持和培育在当地已具有一定特色和基础的粮油、蔬菜、瓜果、绒毛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绿色产品品牌战略,增强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带动能力。同时围绕粮油、番茄、脱水蔬菜、瓜籽、乳制品、肉羊、绒纺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逐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五)加强生态农业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巴彦淖尔市首先要加强河套平原农区的农牧业生产环境保护,降低种植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量,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大农畜产品加工污染防治力度。同时要重视资源生态保护。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拉特草原、乌兰布和沙区、阴山、乌梁素海等资源是河套农区重要的生态屏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资源生态保护力度,才能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环境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边疆.进一步搞好生态农业县建设[J].生态农业与合作经济,2002,8(1):22-25.
〔2〕金鉴明,卞有生,田兴敏.生态农业——21世纪的阳光产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刘聪.长丰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2.
〔4〕骆世明,卢永根.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J].山东农业,2006,1(3):4-6.
〔5〕童年成.内蒙古西部地区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6〕张冰欣.铁力市生态农业建设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7〕张小明.贵州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4.信息化视角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论文 篇四
摘要:论证文化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并对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从文化视角提出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明确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原则;以精神层文化建设为核心,凝练实践创新文化精髓;以制度层文化建设为保障,构建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沃土;以物质层文化建设为载体,改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硬环境基础
关键词:文化;农林经济管理;实践创新、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5)01-0046-04
DOI: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5.01.013
实践创新人才是指能够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校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和任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作为农林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学科,承担着为国家、社会输送大量既懂农业、林业,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实践性创新人才的责任[1]。尤其随着农业和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改革瓶颈逐渐凸显,对富有实践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愈发迫切。因此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应该加强对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力度,以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大学一直是社会文化的领路者,承担着文化建设、传承、育人的使命。没有明确统一的文化,就设有大学蓬勃发展的未来,所以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培养卓越人才的基础[2]。因此,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基于文化视角,唯有此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创造性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才。1 文化、实践创新能力内涵与内在关系1.1 文化的内涵文化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典章、制度等对人进行感化、改造、塑造的过程和结果,是以价值观系统为核心的一系列习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3]。广义上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层文化是文化构成中最核心的部分,是高校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校园价值观、校园精神、校园风貌等意识形态的综合。制度层文化是塑造精神文化的机制和载体,包括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教学制度、考核制度、招生制度等。物质层文化是南高校全体师生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包括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学习成果以及学校建筑等。1.1.1 实践创新人才内涵实践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有关实践创新能力的理解目前有两个主要观点,一种认为实践创新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部分,另一种认为实践能力按照发展历程可分为基础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实践创新能力属于实践能力范畴,是实践能力达到高级阶段的集中表现[4]1.1.2 文化与实践创新能力内在关系
①文化是大学生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内在激励。文化能使人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倡导实践创新文化的过程可以帮助大学生寻求和了解自身学习、生活的意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并逐渐萌发实践创新行为动机、因此要提升大学生投身实践创新行为的热情,必须构建以实践创新为价值观的校园文化。
②文化是引导大学生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灯塔、文化具有导向作用。校园文化中的愿景、价值观、精神等是每个人奋斗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能够让组织中的每个人感受到工作和学习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育对象会逐渐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得自身目标与,学校或学院目标相一致.因此文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③文化的社会辐射效应有助于形成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良性循环。文化的社会辐射效应是指高校校园文化不仅在高校内部起作用,也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高校文化的社会辐射效应越强,企业知名度越高,社会影响力越大,社会、企业对高校的扶持力度也就越大,外部氛围越好越有利于学生在社会开展实践创新活动。而实践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校同实践创新文化,因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④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校园文化与时俱进的保证。大学文化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因此校园文化也要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时代要求,也就是说文化也要创新[5]。那么如果校园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强,则说明学生具有强烈的实践创新意识,愿意接收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能够紧跟时代脉搏不断思索、奋进,也必然带动校园文化的不断更新和进步。2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2.1 实践创新意识较弱,主动参与性不足
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注重人的主动性、主体性,只有自身具有主动创新意识的人才能获得最终的创新性成果。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量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弊端逐渐显现:一是因为没有考虑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对大学人才培养满意度降低;二是长期以来国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遏制了学牛创新性思想的发挥;三是实践环节缺位,导致学牛适应力下降,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加上长期应试教育影响而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出的明显的依附心理和盲从意识,使得大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所剩无几,即使有学生有一些独特的想法,也常常因不自信或太多顺虑而采取沉默不语的处理方式。为比人们呼唤以人为小的文化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出现,并借此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2.2 实践教学学时少,质量无法满足学生实践创新诉求目前,实践教学基本上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实验课几乎一都是理沦课的一部分,结合理论内容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演示,由于对实验结果要求的一致性,导致学牛操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一定的束缚,并没有完全起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实习学时数较少,经常意犹术尽时实习活动就已结束。此外由于外出实习工作量大,且学生安全难以保证,鉴于此池校的教学组织部门和实习教师都不是很乐于组织校外实践教学,导致部分实习有走马观花之嫌,课程实习质量大打折扣。毕业实习几乎都南学生自己外出寻找接收单位,由于大学生实习时间短以及部分企业工作内容不愿外露等原因,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会拒绝大学生实习,因此出现部分同学托关系找实习数据而不亲身实习的现象,实习质量难以保证。2.3制度与文化脱节,实践创新文化没有落地生根
制度与文化是互动耦合关系,文化必须借助制度来彰显,也就是说文化制度化是践行校园文化的关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出台的各项制度,并没有完全体现实践创新文化精神。
5.信息化视角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论文 篇五
讨
刘春静
2013-3-4 15:49:39来源:《农业经济》2012年第12期摘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必备条件和重要手段,对实现农业科技的资源共享、协同研发、成果扩散、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就要深化农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种业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素养,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科技,创新,推广
当前,农业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原有发展方式亟需转变。要破解难题、突破约束、消除瓶颈,根本出路在科技,最大潜力在科技,强劲动力在科技,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2012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被列为该文件的核心内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一项极具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但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建设无疑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本文将着重分析信息化建设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的核心标志,农业科技进步程度决定农业现代化程度。进行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并把相关成果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也即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现代农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根本。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应对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是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第一,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进步,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一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大大改善了农业的分散性、地域性、可控程度等行业弱势;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了生产领域的拓展。食物的生产由动植物扩展到微生物,由陆地扩展到海洋;三是农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四是高产值、高效益的工厂化种植、养殖业正在兴起。由于农业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发达国家越来越注重从加大研发投入、革新体制机制、组织科技攻关等方面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科技竞争中,我国处于明显的劣势,主要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依然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依然不高,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滞后,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而发达国家则凭借其雄厚的科技实力据有明显优势。对我国而言,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走在前列。
第二,保持农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确保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历史经验证明,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改善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人口规模庞大、耕地和水等农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总体低下且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现实国情,这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强劲动力。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很好,呈现出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劲势头。也应看到,影响我国农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依然很多,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依然面临挑战。为此,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第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为农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正经历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历史性转变,农业科技已成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以现代科技和生产工艺武装农业,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管理农业,才能创造出一个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现代
农业生产体系和现代农业生态系统。
二、信息化建设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重要作用
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管理等相关领域,使信息资源获得充分开发、应用和推广的过程。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在农业科技领域全面渗透、快速应用,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倍增器”、农村进步的“催化剂”、农民增收的“加速器”。可以说,信息化已经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必备条件和重要手段,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中发挥着支撑和引领作用。
第一,信息化建设提升农业科技资源共享水平。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赋予科技资源开发利用以崭新的生命力与发展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其建共享,已成为有效组织和开展科技服务的主要形式。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中,信息化建设能够提供可共享的高性能计算设备和分布式数据库服务,跨地区、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人员能够共享农业科学研究的硬件设施和数据资源,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二,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实现农业科技协同研发。现代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越来越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以团队形式开展的协同科研,将大大提高科学研究的产出效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化协同科研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得科学研究工作可以在跨地域、跨学科的虚拟团队、共同体中进行。在农业科技研发中,信息化建设能够创设合作研究的虚拟环境,农业科技人员可以依靠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科研软件,超越时间、地点等障碍进行协同工作,联合攻关,做到快出成果和多出成果,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信息化建设能够助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推动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农业和农村,推广农业科技,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在农业科技推广中,通过构筑网络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将大大促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和应用,加快农业的现代化改造。
第四,信息化建设将大大促进农业科技管理创新。科技管理是关系到科技工作全局、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中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农业科技管理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关系到农业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关系到农业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技术将大大提升农业科技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将农业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处理,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开放式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和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应该看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信息服务还很落后,主要是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发布模式单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畅,信息服务网络延伸不够,科技信息资源和专门人才缺乏,这些都是当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对策和措施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要从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全局出发,超前部署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以及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要求,深化农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要为农业科研机构装备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以及能够储存海量数据的存储设备,扩充和升级现有的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贯通全国农业科研院所的农业科研信息化基础网络,建立集多个农业信息子网络于一身的宽带、高速的全国性农业信息广域网络,实施农村宽带普及工程,力争在今年乡镇通宽带比例达到
10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提高到75%;要建设国家级农业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平台,重点建立粮食类、瓜果蔬菜类、畜禽类、水产品类等专业性信息资源平台,开发和规划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安全防护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支撑平台,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资源共享平台、信息化科研协同环境及支持工具;要加强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按照规范的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加强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生产经营等数据库的开发建设,构建覆盖广泛、内容全面的农业科技基础数据信息系统;在制度和政策上,建立农业信息采集和发布规范,以及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数据交换等标准,进一步完善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提升农业科
研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第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快以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要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用;建立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示范,加强农产品配送、市场、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二是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原则,依托现有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科技、商务等现有基础,利用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力量,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建立基于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通讯、视听等载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三是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加强面向基层的涉农信息服务站点和信息示范村建设。重点开展3G、物联网、传感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上述区域的先行先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远程诊断、自动监控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增强该区域信息化的辐射带动能力。
第三,以信息化建设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科技兴农,良种先行。抓好种业科技创新,也离不开信息化建设。要运用信息技术强化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信息化育种平台,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保障主要农作物供种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要积极推进种业信息网络建设,扩大种业信息网络覆盖范围,构建联结各级职能部门、育种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经营大户、批发市场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收集和处理国内外最新的种业科技信息,大力推进种子选育、生产、加工、销售的创新;鼓励信息技术研发单位进入种业信息技术开发应用领域,开发先进的种业信息技术,促进种业信息化建设。
第四,提高农业科研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的信息素养。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强农兴农的中坚力量。农业科研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是农业农村人才中的骨干,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主力军。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亟需一大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现代农业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农业院校要积极建设农业信息管理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成为培养农业信息人才的主渠道、主
阵地,同时,选择重点单位设立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点,培养高层次农业信息技术人才;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如在职培训和短期专题或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信息素质;政府要通过课题招标、设立研究基地等形式鼓励和推动科研院所开展农业信息技术的相关研究,在此过程中培养和造就农业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
第五,通过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中,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打破区域、单位、学科界限,对高校、农业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农技服务机构等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机制;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网络技术,破除区域、部门、行业等的阻碍,开展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构建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合作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整体创新能力;要利用信息技术在信息处理上方便快捷的特点,深化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层级,建立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监督层、咨询层组成的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形成协调运作、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要以信息技术完善农业科研项目的立项机制、评价机制,增强农业科研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另外,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农业生产的具体产业形式各有侧重,加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信息化基础有所不同,因此,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既要统筹规划,也要因地制宜,在农业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以及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上,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以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工信部,农业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2010—2012年)[R].2010
6.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经济发展论文 篇六
对于政府来说,信息技术是一个非常好的帮手,政府不仅可以在它的帮助下成功地实现农业产业化管理方式的转变而且它还能为政府提供便捷高效的.宏观管理模式与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处于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企业,农业信息技术是他们改善原有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等管理模式的得力助手,通过它的帮助企业可以有根据地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升级改造,有效地降低了自身的管理成本和风险。
3.2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活动空间的拓展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将逐步地发展成为农业产业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摆脱传统资源的束缚,按照市场的实际需要,将信息、技术和知识作为传播的纽带,有效地建立各种灵活多样的农业经营实体。除此之外,农业信息活动,如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物流配送、网上结算等都离不开农业信息服务的配合与支持。在农业信息服务的推动下农业信息活动才能更加顺畅。
3.3农业信息化能够增强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能力
农业信息化赋予农业信息和知识新的意义,两者开始作为新的资源要素被应用到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对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农业要素的集约程度与配置关系进行引导、控制与改变,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且进一步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科技和知识含量的显著增长,这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增强。
3.4农业产业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产业化农业主要指的是紧跟市场发展步伐,知识密集程度高,系列化生产经营配套,企业化集团优势突出的市场农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更有利于我们将农业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氛围中,增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实力;农业信息化更有利于我们将强优农业企业进行联合,为我国农业经济在跨国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奠定基础;同时,农业信息化还有利于我国农业开发网上贸易和电子商务,这可以为农产品和农业服务贸易快速交易通道的直接建立提供良好的条件。信息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打造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徐崇志,李青.国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我国农业信息中心技术发展途径探讨[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3).
[2]唐启国.浅谈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1).
[3]张向先.基于网络经济环境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7(12).
[4]张德修.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及对策[EB/OL].
[5]刘楠楠.关于农业信息化的若干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4).
[6]缪小燕.试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J].图书情报知识,2003(1).
7.信息化视角的出版编辑创新研究 篇七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到了,作为出版社、杂志社需要进一步拓展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对接,不断提升纸媒的生命活力。在图书、杂志收稿、营销、后期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建设,不断缩短纸质读物的生产周期,进一步构建现代化的电子读物平台。
2 信息化融入出版编辑工作的优势
传统的出版编辑存在着校对、排版周期长,准确率较低等问题,面对信息的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准确度高的特点,难以在媒体市场上占有更为稳定的地位。这种信息化技术所产生的网络媒体对传统的出版物是有严重冲击的,然而这种挑战的背后也有着一定的机遇,出版编辑工作进一步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就可以有效提升纸质读物的生产周期,提升读物的准确性、及时性。
2.1 出版社与外界交流进一步优化
在进行出版物的编辑过程中,编辑需要与作者进行交流,对作品文章中的相关问题可以有效进行修改,这样进一步提升了编辑部与作者之间的互动性。同时出版社的网站建设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与编辑互动,让出版社更好地了解现代读者的需求,因为读者的需求就是读物的发展方向,通过网络化的交流,可以实现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有效掌握现代读者的阅读需要,才能把握准现代出版市场的一般规律。
2.2 编辑的准确度进一步提升
传统的文章校对、编辑需要人工进行查验,这样大大降低了编辑的效率,同时文章可能出现错误的机会也进一步增加,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计算机自动校对、编辑功能,这样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编辑们也从繁重的校对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由于是计算机自动校对,可以实现文章校对准确度的有效提升,实现读物的准确性。
3 基于信息化条件下出版编辑工作需要采取的措施
3.1 需要构建自己的网站
让自己的出版物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进一步提升网络读者对自己出版物的认识,网站建设可以有效提升现代出版编辑工作的宣传效果。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就是什么都想上网寻找答案,这样一种生活习惯可能就造成现代人们想要找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也是上网,因此只有占领了网络市场,建立自己的网站,实现有效的网络宣传,才能使得更多的读者了解自己出版的读物。
3.2 积极发展电子出版物
网络化的发展是今后社会的趋势,传统纸媒需要进一步拓展自己在电子出版物中的一席之地,将自己的杂志、图书进一步实现电子化,投入网络销售市场,因为现代人们阅读习惯也进一步发展变化,他们开始更加喜欢通过网络进行阅读,这样就需要我们传播的纸质媒体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及时抓住电子读物市场,这样才能有效应对现代人们的阅读习惯。
3.3 按需印刷
纸质读物的发行最大的问题就是印制出版的读物销售出现问题,这就造成极大的浪费。现代网络化营销可以实现更为精准性的销售,每年销售量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进行计算,客户可以通过网络征订读物,这样一来,出版社可以进一步准确掌握现代读物的销售量,可以有效实现按需印刷,降低读物销售不出去而造成的浪费。因此出版社需要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把握准印刷量,降低不必要的浪费。
3.4 强化网络互动性
编辑和作者、编辑和读者、作者和读者之间都是需要交流互动的。传统的交流方式不能满足三者之间的有效交流,对文章作品的有效修改,体会交流产生了障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微信、QQ等形式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出版社也需要进一步拓展他们之间的交流空间,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读物的可读性。例如:读者在阅读完文章作品之后,有很多的体会和心得,需要进一步拓展现代化交流渠道,与作者进行交流,了解作者真实的写作想法,实现心灵上的共鸣。再例如:编辑需要与作者进行交流,因为他们之间在文章作品的修改上需要达成共识,对相关的文章细节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提升作品的可阅读性。
4 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出版物一定是向着电子方向发展,这样就需要现代传统的出版社进一步把握现代发展的机遇,提升自身出版物在电子、网络平台上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在自身网站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需要在按需印刷上多下功夫,进一步降低印刷过程中的浪费,同时强化编辑、作者、读者之间交流互动,从而实现传统出版编辑工作有效应对现代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摘要: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出版编辑工作需要进一步融入这样的技术中,从而实现传统出版物的活力迸发。本文重点分析了信息化技术融入出版编辑工作之后的优势显现,同时从多个角度进一步提升了出版编辑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自我工作创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信息,出版,编辑,交流,及时,准确
参考文献
[1]韩芳.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SWOT分析[C]//第14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2014.
8.论农业经济的管理创新研究 篇八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新的发展,但至今还不能完全适应国际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的管理创新研究,拓展农业经济的研究领域,要加大农业经济的管理创新研究,就必须在创新上找到突破口。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研究的意义,阐述了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研究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在研究对象上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因此不管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在研究工具上,也随之发生了诸多改变。所以,当前社会新时期为有效的适应农业经济的需求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在管理方式上,以及管理重点方面,也随之产生了诸多变化。针对当前所发生的诸多改变,为了全面有力的适应这种变化的新形势,全方位的保证我国 农业经济在社会中,能够健康持续的快速增长,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当根据有效的国际经验,针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方法,需要进行全面有力的改进和创新,进一步的加强完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工作经验,针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创新进行下文阐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意义
1.农业经济的管理创新,就是突破那些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继而创造出一种可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体制,营造出一种能支持、鼓励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解放了思想,才能有创新思维,才能够打破经济管理的条条框框,创建出新的体制。因此,农业经济的管理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必不可少的过程。
2.加快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现代农业经济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想要有效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只能从建设和创新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方面入手,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就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应该抓好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3.加快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可以使得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能够得到具体运用和落实,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加快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努力把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管理分析
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农业经济管理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快农业产业调整,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以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建设进程,从而促使我国农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1.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业现代化经营管理观念落后。现阶段,虽然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经营管理理念的束缚和制约,致使农业现代化发展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较差;各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趋同现象严重,遏制了农业经济优势的发挥;农产品处于初步加工的阶段,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以及农产品效益的增值;标准化、高效化、高产化、生态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严重匮乏;尚未形成基地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布局。
(2) 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由于我国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在从事农业的工作者中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较低,农学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致使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此外,在诸多地区仍然存在农技推广手段落后、技术服务功能不强、知识结构老化、信息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推广经费短缺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3)农业产业链存在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生产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足、科技含量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经营效益和市场拓展能力。然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仅仅重视企业和农民生产效益的提高,而往往忽视了农业产业链自身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链的有序发展。在农业同一产业链中,呈现出龙头企业数量不足、产业链条较短、缺乏有效竞争的现状,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
2.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1)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应将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作为建设重点,充分利用信息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新契机,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融种、养、供、销、加、产、商、贸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链条,从而促进多产业的协同发展,加大农业自身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①优化农业结构。根据各地区的资源优势确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产品品种、增强农产品附加价值为核心,建立安全、生态、高效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条;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在农业产业链的既定框架下,政府应当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并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产业基地,充分利用龙头企业辐射面广的优势;③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促进农业产业向城镇聚集,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取向,以此降低城市就业压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④秉承标准化原则。将标准化视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性因素,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实现农产品供应、加工、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落实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以此发挥农产品的品牌效益。
(2)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现代化。所谓的农业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农业科技化。如果没有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应用,农业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换言之,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效和高产,提高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最终达到提高农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①应加大对农民和科技人员的培训资金投入。农民作为农村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成员,只有不断提高农民及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水平,才能为企业提供最佳的农产品;②应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以此来提高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程度。由于我国有很多区域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所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水利设施建设上面,并重视节水农业的发展,借此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逐步实现农田作业机械化、沟路渠林网化、地里田间灌溉节水化、机耕路平整化;③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技术发展。应着眼于科技含量的项目,并加强与农业科技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科技转化速度,增加科技含量;④应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具体可从两方面予以完善,一方面构件立体农业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养,并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另一方面,培育新品种,并将品种、技术、规模三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以便实现农业现代化。
3.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现阶段,随着社会各界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并不仅仅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而是要将其放到整个社会系统当中来考虑,注重生态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以可持续生态循环的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并始终坚持循环再利用和减量化的基本原则,加快沃土工程建设速度,以此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同时还应致力于发展新型肥料以及高效低毒农药等新型农业产品。此外,还应不断推广多功能农机,并优化肥料结构,加快适合不同土壤特点、不同作物的专用肥的开发,并相应地加大对新型农药研发的支持力度,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府奖励政策,以此来推动农业生产力与生产技术之间的转化速度。鼓励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是建立生态循环链,这样不但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还有利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
4.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专业大户、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经营主体,同时政府应当给予技术、资金的充分支持。在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政府应当鼓励农民以兼业和外出打工的形式提高收入,重视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鼓励农民在外出务工后带来技术、资金回乡进行创业,培养其成为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政府还应当支持大专院校毕业生、工商企业、乡土人才创办农业企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为了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政府应当加快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在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各种农业保险,增强农民抵御农业风险的能力,利用农业现代化引导农民生产,构建供需平衡的农业市场。
三、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能力的建设
1.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创新
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会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的波折而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农业经济的波折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还是农业经济管理落后,农业的波动会随着制度的变迁而波动,落后的农业经济管理给农业带来了低效率。一般来说,管理创新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就是管理创新。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信息的时代,农业经济显得极为薄弱,农业的科研人员经济收入水平也不高,农业的科研装备也比较落后,农业经济整体来说投入不足,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中国的国情和农业科研单位自身的改革不够造成的,只有在经济管理体制创新上下功夫才能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方面的改革建设。
2.农业科研管理方法的创新
农业经济管理方法创新在农业科研单位管理工作的内容上,进行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①在条件和资金的管理方面的创新方面,我们应该积极的开拓经费来源,通过各方面来经费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能力。我们针对现在的农业产业化结构进行调整,在改善科研条件方面多下功夫。②在信息管理方面,更好地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优化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最后在成果的管理方面,我们应该不断进行科研人员的技术创新,提高成果的含金量。
3.农业经济管理观念上的创新
在农业经济管理观念创新方面,我们首先要树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意识,在进行全方位、开放式地认识问题的同时,用创新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由于以前根深蒂固的思想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农业经济发展缓慢,我们应该摆脱以前的思想,用新的眼光看问题。其次是要在我们心中树立服务意识。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服务,服务是每一个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责。如果我们没有服务意识,管理工作是不可能做好的。
4.以人为本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
在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建设方面,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营造出人性化的管理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科研人员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力方面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才能,才能尽快实现农业创新。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我们应在这样的氛围下,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高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创新管理方案和具体措施,在管理过程当中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贯穿整个过程,因此对于此我们需要格外的加强重视力度,在思想意识当中需要全面有效的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将科学进步以及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重视,着重放在首要的战略位置。
参考文献:
[1]陈 果 刘觉民 陈 婷 刘 佩 晏 涵:有关可持续土地整理的几点思考——以浏阳市永安镇为例[J].大众科技. 2009(04).
[2]陈俊华 张文棋 吴雅婷:基于SFA的福建省九地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效率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9.现代信息技术农业经济发展的论文 篇九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信息化发展问题。尽管我国正在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但是我国的信息化总体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诸多农业生产者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建设意识亟待提高,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营时,由于是自愿的农业生产结合,缺乏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高素质人才短缺,缺少专业的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这对信息化的应用的环境是具有局限性,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只有科技含量较少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服务行业,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水平还很低,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信息市场发育很不健全,尚无规范的农业信息化体系。农民经营的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农业产出的`农业产品尚处于传统的种类,缺少市场竞争力,这是现阶段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挡了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极大的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
1.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营结构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实践方式,是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在发展和经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经营结构,对农业的经营体系做出更好的改革,建立相关的制度措施对合作体系做出更好的规定,规范农业的经营体系,聘请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经营方式做调整,加快农业内的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农业专业性人才,定期举办培训会,使农业内的成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得以提升。
2.发展农业的特色农业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是土地经营者的经营集合,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方式,农业产品的产出也要有自己的特色生产方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发展经济效益高,更加优质额作物。提高生产模式和农业的生产水平,打造产品的产业品牌,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农作物进行深加工处理,通过自身的加工和包装转换成具有产品优势的产业,成为特色的农业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3.建立现代农业技术信息网络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所带来的是农业经济信息的快速流动、共享,从而加速了农业经济内部和外部的竞争,建立良好的竞争体系,树立竞争意识,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体系的建设步伐,,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信息市场,逐步形成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经营。同时可以通过有线电视播放、村内电话、调频广播等方式传播农业信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资源高效配置。现代农业发展着力点就在于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创新组织经营形式,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业人员科学素质,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体系建设。
三、结语
10.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探索论文 篇十
作为一种复合型人工生态结构,基塘生态农业循环发展能够实现陆地与淡水两大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极大地降低了资源的消耗量,实现了高效益的目标。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基塘生态系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循环系统,在我国农村很容易得到施行。同时,在我国农村,陆地和淡水生态资源都比较丰富,这就为基塘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实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如果在农村中采用这种发展模式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以满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推动农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
2.2“四位一体”循环模式
这种模式最早是在辽宁省的能源生态综合工程中得到应用的,能够实现各种农业资源的相互结合,为农业经济发展效益提供保障,从而有效地推动农业经济实现全面发展。在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中,该模式已经在很多地区都得到广泛应用,已逐渐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典范[2]。2.3平原农林牧农业循环发展模式这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因为充分考虑到了农村地理特点及优势,能够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以确保资源利用合力的形成,为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持续增长的潜力,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再一次证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全面了解这种模式的特点,并将该种发展模式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保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施的对策
一是不断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促进其应用效果的提升,让循环经济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进而让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实现由“掠夺式”向“和谐式”的顺利转变,使得传统粗放式经营模式得到根本性地改变,这样才能确保“三农”享受到农业经济发展创新所带来的好处。二是政府要加强引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为了给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保证,还应注重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由政府负责牵头,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并对其进行逐步引导,从而实现渐进式发展,以点带面,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提升,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成效。三是启动清洁农业生产程序,致力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过程中,应坚持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不断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始终高度强调绿色环保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通过清洁生产理念的应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从而更好地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循环经济发展的质量。四是不断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力度,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取得更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做好农业循环经济理念的推广工作,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从而确保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得到切实满足,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而确保农业经济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目标得以实现。
作者:夏玮豪 王沁禹 徐超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刘靖伟.浅析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创新[J].农技服务,,(1).
11.信息化视角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国际经贸人才;应用创新能力
一、经济转型与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趋势分析
一个区域的经济结构决定着人才需求结构,辽宁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是国家原材料工业、重大装备制造业和国防战略产业基地。作为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点发展区域,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将逐渐由内向转变为外向,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作为临海工业大省的辽宁,随着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不仅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国际投资等国际经济交往将更加深入,面临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因此在竞争上实现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向技术和人力资本优势转变日益紧迫。
二、高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面的主要问题。(1)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当前为了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高校普遍注重对专业实践和实训内容的强化,而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有一定的差距,教师本身又缺乏实践机会,因此教师讲课时使用的案例数量少,实践内容实践性不强。在教学方式上又存在重讲授,轻启发,不能与实践很好结合的问题。因而使学生感到理论内容枯燥乏味,学习缺乏主动性,甚至产生厌烦情绪。(2)教学内容与实践尚有较大差距。当前各高校国际经贸专业实验教学中,普遍采用教学软件进行实践仿真模拟。但是软件提供的模拟系统,虽然涵盖了全部流程,但具体环节上,与实践还存在相当差距。因此,实验教学与学生实践之间尚存一定的差距。(3)现行考核体系不利于培养实践应用能力。虽然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社会和高校的关注,并且许多院校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但对于学生的考核方面,却没有及时跟上更新的培养模式上。
(二)学生自身影响因素。(1)学生的求知欲不高,动手能力低下。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学习的效率和规律、知识的积累和提炼有很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急功近利的心态较为明显,认为眼前利益是最重要的。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误导造成的,需要综合治理以改变这种状况,要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2)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这不仅影响着学生在生活中的成长,更影响着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实践中的磨练和提高。
三、提升国际经贸人才应用创新能力的主要路径
(一)着眼区域经济发展,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上,要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定位上,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同时着手。
(二)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内容,体现区域经济特色。在教学方法上应积极采用“启发式素质教育”,开展多形式的互动交流。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的灵活性和多种方法的结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将“启发式”、“研究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生动。
(三)改进考核体系,科学引导教学双方。考核体系的改进既包括对学生评价体系的改进,又包括对教师晋升评价体系的改进,使教师能够真正将精力倾注到教学。同时,必须突破现行学生评价体系的束缚,建立符合实践应用型人才的评价体系。
(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人格和意识的培养。应加强对学生情感、人格和意识的综合培养。目前的教育体系多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实践创新过程并不仅是知识指导实践的活动过程,它需要以丰富的情感为动力, 在智力和情感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人们的应用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个性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新成就的不同。因此,加强对学生人格意识的培养,使教育对象具有优越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
参考文献:
[1] 郄海霞.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J].中国高教研究,2009(3):37-39.
12.信息化视角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论文 篇十二
1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1.1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家K·波尔丁在论述生态经济时首先提出的, 这主要是指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 (Reduce) 、再利用 (Reuse) 、再循环 (Recycle) ”为原则 (简称“3R”原则) , 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 尽可能避免和减少经济活动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认识到地球资源的稀缺性, 提出应该循环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并强调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注重环境保护, 实现从“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到“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二次资源”的转变, 真正做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实质上, 循环经济就是要减轻地球环境的负荷, 维护生态平衡, 力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 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2循环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而循环经济的理论思想非常切合旅游实践属性和发展要求, 因此, 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河南省是农业大省, 农业资源非常丰富, 生产条件优越, 农业规模化、特色农业发展较为迅速, 发展农业旅游的优势非常突出, 具有较好的潜力。但旅游资源大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其开发利用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 融入循环经济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地、综合地开发与保护, 并将其与旅游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发展旅游循环经济, 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 倡导绿色旅游、绿色消费, 增加了产品的科技含量,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确保代内、代际、区际的公平发展, 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河南省农业旅游现状分析
农业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产业, 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农业旅游交叉产业。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 以生态旅游为主题, 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品尝、习作、购物、度假, 满足旅游者食、住、行、购、娱、游的需求, 并参与新型农业技术实践的一种旅游形式。农业旅游的发展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乡村游乐功能, 又可提高农业效益与繁荣农村经济。
2.1河南发展农业旅游的优势
(1) 拥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
河南是农业大省, 农林牧副渔业并进发展, 农业土特产品种类繁多, 规模化农业、特色农业分布普遍, 因而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良好条件。如信阳毛尖茶生产地、鄢陵的花木基地、三门峡寺河山苹果基地、信阳水库的渔业等。目前河南农业旅游已扩大到农业较发达、特色较突出的广大农村地区, 整个河南地区在旅游方面正在涌现越来越多的新景点。
(2)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河南地处中原,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来北往、东去西行的必经之地, 交通运输非常发达。民航在河南对外开放和加强对外联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全省共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机场和南阳机场3个民用机场。国家铁路干线京广、陇海、京九、宁西、焦枝、焦新、新荷、候月以及孟宝、新密等支线在境内交汇, 还有漯 (河) 阜 (阳) 、汤 (阴) 台 (前) 等地方铁路。
(3) 客源基础好, 市场前景乐观。
农业旅游兼具农业和旅游业的属性, 它不仅可吸引那些不熟悉农业的城市居民和求知欲高的青少年群体, 而且也可为那些农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地区的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学习先进经验、技术的场所, 因此有着广阔的客源市场。尤其进入21世纪,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以及人们对高层面精神生活的追求, 促使旅游不断向多元化、多领域发展。回归大自然, 观赏田园风光、参观参与农业活动的农业旅游正成为新的旅游时尚, 因此, 农业旅游以其农业生态的独特魅力成为休闲旅游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2.2河南发展农业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1) 资源保护意识不强, 循环型旅游经济的观念尚未树立。
人们经常会听到一种说法——旅游业是“无烟工业”、“高效产业”, 总认为旅游只是一种游览活动, 旅游资源很少存在损耗和枯竭问题。但却忽视了旅游资源与环境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 一旦破环就很难恢复其原来价值, 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河南省近几年大力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旅游业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没有贯彻循环经济的思想, “一味求大”, 导致许多可以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配套设施 (如清洁环保技术等) 跟不上景区发展, 生态破坏严重, 而环境保护能力又大有欠缺。例如:在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门峡大坝以上双龙湖位置, 有人擅建道路、停车场、涵闸等设施, 严重影响到天鹅的生存。
(2) 缺乏科学的、可以体现循环经济的整体规划。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且种类较多, 完全可以以观光游览为主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综合开发, 但目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单一, 主要以基本层次观光旅游为主, 维持着规模小、档次低、游览内容不丰富, 游客回头率较低的局面。若以旅游业为主体来看, 游客作为“资源”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再循环”;反过来说, 游客多以一次性游览为主, 旅游资源也无法得到长期的“再循环、再利用”。
(3) 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高效率”体现不足。
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为特征, 强调以低投入得到高产出。河南农业旅游目前的促销手段虽然趋于多样化, 但是长期宣传力度不够, 各景点各自为政, 没有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投入不少但效果不好。宣传效率低, 使得河南农业旅游的整体知名度不高。
另外, 制约河南农业旅游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还包括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不健全, 科技创新匮乏, 缺乏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的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能够清醒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定会引起旅游发展的恶性循环, 以至于影响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3基于循环经济的河南农业旅游业发展对策
(1) 加强对旅游循环经济的认识。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 因此要充分认识环境和资源对河南旅游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 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循环经济模式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循环经济理论的学习培训, 提高各级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从业者及游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融环境保护理念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中, 提高资源配置率。同时, 各级政府、旅游局及各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农业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带头作用, 积极鼓励与支持旅游企业、旅游协会和公众参与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活动中。强化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能, 实现河南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明确, 农业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形式, 更是一种“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2) 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旅游新亮点。
农业旅游的开发要以乡村文化为核心, 保持乡土特色, 突出以乡土文化和田园景观为依托的开发模式。其开发形式应该多元化, 可以结合河南各个农业旅游地自身的实际情况, 进行不同主题环境的营造和策划, 做到既彰显各自特色, 又体现当地的文化氛围、地方气息, 同时还要方便游客的选择。打破传统、丰富多彩、全新的农业旅游新模式才能既满足游客的参与心理, 又提高重游率, 还有效地使淡季不显得过淡。
(3) 政府引导, 建立农业旅游资源的合作开发、营销机制。
河南农业旅游管理体制应走出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的传统管理模式, 建立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政府部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遏制开发经营活动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行为, 建立河南农业旅游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的奖惩机制。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 对最优化利用、最小化浪费、最大化再利用的部门实施奖励, 鼓励各地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发展农业旅游。同时对浪费旅游资源、不注重旅游资源循环利用的部门实行一定程度的惩罚。
(4) 走科技兴旅游的道路, 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旅游业是一个高技术的产业, 因此,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技作为保障。河南在发展农业旅游业时, 应以科技发展规划为依托, 要改变盲目开发和粗放经营管理的模式, 建立“绿色技术”体系, 提高此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 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这就要求必须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 深入开展旅游业的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 只有尊重科学, 发挥科技力量, 把农业旅游纳入科技研究、管理的轨道, 并且提高农业旅游的科技含量, 走科技兴旅游的道路, 才能使河南农业旅游业可持续、健康的、长远的发展。
发展农业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决农民收人低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而以循环经济为背景则是实现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忽风云.关于发展河南乡村旅游的思考[J].职业技术, 2006, (8) :94.
[3]于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J].天津科技, 2004, (6) :25-27.
13.信息化视角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论文 篇十三
杨红炳2011-04-0
2摘 要: 发展现代农业固然要靠物质技术装备做支撑,也要靠现代农业制度做保障。国际经验表明,建立现
代农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民的各种联合与合作,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鉴于农业组织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创新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
国际经验表明,建立现代农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民的各种联合与合作,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发展现代农业重在农业组织制度创新。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固然要靠物质技术装备做支撑,更要靠现代农业制度做保障。
一、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国家农业补贴的重要组织载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身具有弱质性特点,面临着比其他产业更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政府必须扶持农业。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农户与大生产、小规模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将是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存在的基本矛盾,长期以来,政府主要通过农业产业化,通过扶持涉农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发展。“公司+农户”模式中的龙头企业虽然对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公司与农户并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而是两个利益个体,公司与分散农户之间的力量对比悬殊,公司往往单方面决定服务条款和价格,不愿意向农户让利或尽可能少向农户让利,分散农户由于谈判地位低,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利益常常受到侵犯。可见,“公司+农户”并不是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好的途径,完善
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选择是建立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专业合作社。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的经验看,政府都是通过扶持合作社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
农产品市场通常是一种单边垄断市场:从事供应、加工、仓储、运销的厂商,通常是一个小数群体,他们之间易于进行勾结或达成默契,对市场价格实行垄断性操纵,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则是一个大数群体,他们之间常常存在着激烈竞争,因而在与厂商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通过将农民组织起来,加强农民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变“分散入市”为“有组织人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市场结构,降低交易成本,获得规模经济。长期以来,农民只占有农业生产中的利益,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增值一直游离于农民之外,通过将农民组织起来,加强农民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向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延伸产业链,能够有效克服农民在农业产业收益中的边缘化状态,使农民成为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受益主体。
2.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农业的现代化就是把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我国分散、弱小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由于资金、信息市场风险等原因对农业科技吸纳能力弱,难以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在科技成果的运用以及技术的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一些地区的实践证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既能引导农民成为农业科技的需求主体,又能引导农民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从而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3.有利于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标准化是现代农业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农业的标准化包括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标准化的栽培技术、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标准化的产品形态。大量事实证明,发展标准化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这是人民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和富裕,市场需求向多元化、优质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措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带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引进新品种,采用行业标准对产品进行引导、管理和控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利于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
4.有利于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与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相比,现代农业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逐步走向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按分工分业的要求,实行开放型、市场化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服务渠道、多方力量广泛参与的服务体系。这套服务体系是
现代农业发展赖以支撑的、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整合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多元利益主体的一体化经营,一方面挖掘了农业的内涵,另一方面又拓展了农业的外延。
5.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农民特别是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是农业生产要素中的决定性因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在科研机构、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民之间发挥桥梁作用,通过定期邀请专家来现场进行指导、集中培训、重点扶持等途径,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技术素质,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同时,农民在参加农业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渐掌握了农产品贸易的知识,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1.法规和政策供给不足。首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缺乏法律支持,外部发展环境不够理想。《农民专业合作社》明确了依法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法人地位,但并未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企业法人、社团法人还是合作法人。绝大多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合作组织不予登记,只能在民政部门按社团登记,使其不能以独立的经济实体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农民在销售产品、签订合同、解决贷款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其次,政策支持难以形成合力,合作组织的运行缺乏资金。政府对合作组织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不足,各级政府专款扶持资金量不大且分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
2.合作组织内部治理制度不规范。首先,多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规范的章程,健全的组织内部机制是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多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规范的章程,宗旨模糊、责任不清,缺乏内部治理制度(诸如议事制度、监事制度、财务和分配制度等),在落实社员资格、选举组织机构、交纳股金和发放股权证等的实际操作中随意性较大。其次,从产权运行机制看,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很大程度上依托政府职能部门、传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供销社、企业等组建,它们成为合作组织的实际控制者,合作组织的民办性质被扭曲。最后,从决策机制看,合作组织的决策权往往控制在某个“能人”、“大
户”手中,社员对合作组织的管理监督流于形式。
3.合作组织规模小、合作层次低。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组织规模庞大,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而我国现有的农民合作组织普遍规模偏小,基本上限于本乡、村范围内的服务。由于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绝大多数农民合作组织的服务局限在传统的技术、信息服务领域,对能够获取超额利润的市场开拓、产品营销和农产品加工等诸多领域还少有涉足。目前,我国合作组织获取资金的主要途径为会员自筹、外部股金和自我资本积累,资金短缺问题突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合作组织自我发展机制难以形成。
4.农民合作意识和合作观念淡薄。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农村传统的信任结构遭到破坏,而现代信任结构没有建立起来,农村的信任文化缺失。农民之间的不信任和农民对社会系统的不信任,不仅撕裂着原来的传统社会组织,而且阻碍着现代社会组织的建立,包括现代取向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种不信任的文化氛围阻碍了农民之间平等、互惠的横向合作的发展。
三、农业合作组织创新的对策
1.培育农民的合作精神和观念。政府应大力开展合作社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功能和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合作精神,激活农民自身的自主、自立、自强意识和群体意识,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健康运行奠定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2.完善立法及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首先,要继续完善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特别是要明确规定合作制经济的性质、股权设置、分配机制、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等原则和规范。其次,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整合支农专项投资资金,重点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研开发能力、技术引进和推广、品牌建设、市场促销、质量检验检测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农业合作发展专项基金,实施以奖代补,用于弥补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生产、环境保护、食物安全、技术培训等费用。金融部门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帮助合作组织解决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
3.健全内部治理机制。从产权关系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依法为成员建立成员账户,使成员真正享有组织决策权、剩余索取权和对组织净资产的处置权。成员账户要记载成员的出资额,每年提取公积金按照章
程规定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作为合作组织盈余分配的依据之一。在合作组织发展初期,产权安排有利于发起人是一种现实选择,但不是最终选择,因此要从股金数额、参与管理等方面对优先股予以限制。从合作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看,要严格实施合作组织章程,构建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组织结构,明确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包括分权机制、委托代理机制和监督约束在内的综合制衡机制。
【信息化视角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利用信息技术完善职校创新教学发展的论文10-14
信息技术视角下生物教学效益的研究论文10-02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之我见的论文10-25
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学论文09-11
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方向探讨论文08-04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策略研究12-02
[信息技术论文]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促进素质教育发展11-18
农业信息化平台07-26
农业企业信息化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