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电影精神论文(12篇)
1.恐怖电影精神论文 篇一
关于观看雷锋精神电影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学习雷锋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注重思想与实践.二活动口号:发扬雷锋精神,提高大学生素质
三,活动背景: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纪念日,雷锋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不断进步,茁壮成材。共青团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后备军和生力军,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雷锋月到来之际,为提高广大团员的思想意识,我院开展了以“向雷锋学习”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为了激发广大团员乐于助人的热情,实现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的目的.四,活动目的: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引导我系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提高大学生素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和发扬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五,活动对象:自动化工程系2015级全体同学 六,活动安排:(1)内容:播放有关雷锋精神的电影《雷锋的微笑》(2)地点:各班固定教室(3)时间: 晚自习七,活动开展:
使用多媒体的班级进行上报,申请教室。申请7、8两个晚自习。
(2)向各班发放影片拷贝,并提前做好设备调试。
(3)看完电影后组织同学们对雷锋精神进行讨论,发表他们的感想。
(4)总结同学们的感想,每班上交一份观后感秘书处。
八,注意:(1)召开班长会议,统计各班多媒体使用情况信息 ;对不能(1)提前下载好电影视频,尽量多找些U盘。以便拷贝。(2)注意和各班班长的协调沟通。
(3)督促各班班长提前取多媒体钥匙,第二天早上及时归还,以免影响教学秩序。
(4)如果有的班级变更自习地点,及时通知学习部、自律部以便 检查
(5)自律部做好监督,防止有些班级观看规定以外的影片。(6)通知学生会干事,自觉维护观影秩序,畅谈感想时积极发言,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九,活动意义:
雷锋精神对我们现代青年学生有良好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培 养培养我们乐于助人的品德,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良好 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对雷锋同志 相关影片的观看,让同学们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和光荣,并 对雷锋精神有一正确,更深刻的理解,让他们在思想上得到受教育, 意识上得到增强。
2.恐怖电影精神论文 篇二
精神分析电影美学主要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四个主要观念。它们分别是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以及性本能理论。本文选取两部影片作为精神分析电影美学的分析对象,一部是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美国电影《黑天鹅》,另一部则是由内地导演张一白执导的影片《好奇害死猫》。
在《好奇害死猫》中,最能体现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当中的精神层次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女主人公千羽是最具典型意义的。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她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温柔娴淑,楚楚可怜都是她克制“本我”的表现。她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女人,不得不在“超我”的驱使下,遵循社会道德规则,促使“自我”压制着“本我”。“本我”与“超我”可以说是完全对立的,两者同样不切实际,前者只为追求最原始的欲望让自己快乐,而后者却是为了满足社会道德规则最大程度上的牺牲这种原始的欲望。但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当观众明白这一切都是千羽处心积虑的策划时,她的“本我”占据了上风。这时的她完全是一个变态的自虐狂。她受尽内心失衡的煎熬,原本只作为一种潜意识不被自己觉察的“本我”在这时控制着“自我”。潜意识转化成意识左右着她的思维。她不顾一切道德规范,只为满足内心最猖狂的报复心理。她做尽了一切恐怖事件,只为让丈夫认为这是梁晓霞所为,以使他两人自相残杀。到最后,警察找上门来,千羽表面上看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实则也是为了满足“本我”最原始的欲望,不惜利用金钱诱导保安替自己把这件事情扛下来。这也是她私欲达到顶峰的最好见证。
2 释梦理论及性本能
《好奇害死猫》在国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美国电影《黑天鹅》自2010年上映以来就获得了国际上多项举足轻重的大奖,可以说是近几年来运用精神分析美学的经典之作。
影片开场就是女主人公尼娜的梦境,梦中的她正在表演舞剧《天鹅湖》,与魔鬼共舞的她显得恐惧和无助。这个梦是预见性的,影片的发展也正在朝着梦的方向进行。弗洛伊德指出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开场的梦境已经很明确的向观众揭示出尼娜非常渴望《天鹅湖》的领舞一角,但这种渴望渗透出她内心的纠结。她明白自己的性格弱点,要做到成功表演“黑天鹅”是有很大难度的。影片当中除了梦境还出现了很多似梦非梦的幻想,介于白日梦与梦之间的游离。这些幻象和梦一样能反映出尼娜内心深层的潜意识。由于从小到大她的“超我”一直强迫“自我”控制着“本我”。日积月累下,这种强迫已经形成习惯。但要成功饰演“黑天鹅”就必须得按照老师托马斯所说,释放自己的最原始的欲望,也就是“本我”。一时间要改掉20多年来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尼娜的“本我”一直在与“自我”抗战,她内心无法承受激烈的斗争压力所以才会以幻象的形式释放出来。
整部影片展现的一直都是尼娜内心的争斗。根据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人的性心理发展一共分为5个阶段,口欲期、肛门期、性蕾欲期、潜伏期、生殖期。他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产生眷恋。但尼娜的母亲是年轻时意外怀孕才生下的她,尼娜的成长环境里从未出现过父亲的身影。所以她没有经历对于两性的产生区分意识的阶段,这导致她性意识没有得到良好启蒙。之后,在她的潜伏期、生殖期的漫长岁月中,母亲的禁欲主义深深影响了她。这一切因素导致她的性本能被长期压抑在心里,并且表现出谨小慎微和胆小怕事。母亲年轻时也是一位芭蕾舞演员,但因为意外怀孕终止了舞蹈生涯。遗憾终生的母亲极力保护自己的女儿,不希望尼娜重蹈覆辙。她不正常的教育甚至让尼娜对于性有了敌对的情绪,把这最原始最自然的性欲望排斥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去,这造成了她性格上严重的缺陷。当她一步步地将这正常人都该有的原始欲望释放出来时,她不幸地毁灭了自己。
3 总结
凡是运用到精神分析学说的电影都少不了惊悚和诡异的色彩,可一旦运用到位,都不失为是一部好电影。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西格蒙德.梦的解析[M].高兴,成煜,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3.恐怖电影精神论文 篇三
一、 电影服装设计对人物性格的剖析与展示
(一)服装衬托人物处境,直接反映人物身份
心理学认为,衣着和修饰可以反映一个人性格,反映一种心理和心态,反映一个人的年龄、职业、个性、爱好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等。衣着打扮可以体现人们对自己社会角色的态度,人的衣着通常带有某种信息。分析服饰与人物的心理,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的性格特征以及内心世界。
在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处境与其服装的变化紧密结合,随着人物处境的改变,其服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成功的影视剧,相应的服饰设计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服装可以衬托人物的处境,直接反映人物的身份,通过有效的服装设计可以渲染人物的情绪。电影版的 《杜拉拉升职记》的服装设计可以说是费了不少心思,吴佩慈裙子上的性感搭配尽显魅力、个性十足,大长腿的优势显而易见,很有“白骨精”的味道。而徐静蕾层叠上衣加上西裤,脚上穿一双鱼嘴高跟鞋,即显得比较低调,也掩盖了身材丰满的劣势,通过这样的形象对比,在不知不觉中,不仅使影片中的角色形象更加丰满,而且也微妙地透露给观众一种时尚信息。
(二)根据角色出场服装信息,感受角色定位及主要性格特征
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服装设计,与日常生活中服装设计理念有很大的区别,日常生活中的服装设计充满着随意性,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设计。而影视作品中的服装设计,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而设计,为了烘托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身份,渲染人物处境,塑造影视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服装,会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之中感受人物的命运,理解人物的喜怒哀乐。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根据角色出场服装信息,可以产生初步印象,判断出该人物在电影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其主要性格特征。例如,影片《花样年华》,女主人公服装上基本以旗袍为主,妖娆的身体掩映在不断变换的旗袍中,烘托了气氛,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每一件旗袍都艳丽华贵,高高的衣领、繁复古典的花纹,反衬了角色柔美成熟的气质和孤寂压抑的心情。影片中女主人公不停地换衣服,旗袍将她的浮躁和落寞体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服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其他道具无法比拟的,影片中的服装为其摄成功增添了色彩,本片的服装造型师因此声名鹊起。
(三)服装的搭配微妙暗示角色的性格和命运
一个好的角色,离不开服装的搭配和变换, 服装的搭配可以微妙地暗示角色的性格和命运。电影《红楼梦》角色服装的搭配与变换,让观众对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产生了深切的认知。贾宝玉是贾家的希望,在生活中绝对时尚,通过林黛玉的眼睛,看到了一个衣着华贵、风度翩翩的贵族美少年,红丝束发、银红大袄、服装色彩斑斓,一个活泼好动的形象一下子深入人心,同时,通过宝玉身上的服装,我们也感受到了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特殊身份。林黛玉的形象比较清秀,因此,其服装颜色也比较淡雅,为了表现人物个性的纯净,设计师为林黛玉的服装设计了三种主色调颜色粉红、蓝、白,林黛玉的服装多是轻薄的面料,以纱质面料为主。表现了人物柔弱无依的命运以及轻盈飘逸的性格。在电影《红楼梦》中,林黛玉不是最惊艳的女性,但是,确实最值得品味的、最耐看的女性,让人无时无刻不充满怜意。电影不像小说,可以通过大段的描述揭示人物性格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电影刻画人物,只能依靠直观的外在感受,通过外在形象让观众揣摩人物的心境变化。在这方面,人物的服装设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服装的搭配和变换,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电影《烟雨红颜》中,女主人公由于婚姻的无奈每天精神萎靡,她每天都更换各种各样的旗袍,如同《花样年华》一样,女主人公的每一件旗袍都华丽无比,但是,这美丽的旗袍也掩盖不住她的孤独和无靠,这些旗袍,比眼泪和诉说更能打动观众,渲染情绪。
二、 电影服装设计对电影精神的表现
(一)通过服装的合理运用,表现电影主题
每部电影都有一个主题,无论是电影中的人物、道具,还是电影中的音乐、服装的设计,都是为了表现电影主题。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在表现电影主题方面,电影服装设计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那些比较有特色的电影服装,更能够深化主题,表现人物内心,揭示电影的情感氛围。例如在影片《花样年华》中,旗袍成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张曼玉身穿的26款旗袍,艳丽醒目,色彩迷人。色彩的转换,款式的变换,从多个层面呈现出主人公欲拒还迎、欲罢不能的感情,玲珑有致的曲线与变化丰富旗袍将一个女人的优雅与落寞表现到了极致。在这部电影中,服装很直接地表现出电影主题,透过人物的服装,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人物性格,还能够感悟到电影的主题思想,对于进一步地理解剧情,深化主题思想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二)通过服装设计,烘托氛围、推动故事情节
在影视剧中,服装的色彩设计也非常主要,它不仅可以增强主题思想,刻画人物性格,还能改变电影的整体氛围。例如:电影《赵氏孤儿》服装设计,就起到了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屠岸贾摔死赵氏孤儿后,一改先前的黑色服装造型,服装的色彩不仅发生了变化,而且色彩变化非常丰富,设计师意在用色彩的变化渲染特殊效果,凸显屠岸贾的心理变化。屠岸贾独揽大权以后,可以好好地松口气了,所以,影片在屠岸贾独揽大权以后,不断闪现他服装上的浅色调,通过浅色调来体现他彻底放松后心理状态。尤其是陪年幼赵氏孤儿野外玩耍的一场戏,屠岸贾笑容可掬,和蔼慈祥,服装色彩丰富,色调柔和,一举一动,简直与以前的他判若两人。此时屠岸贾的服装设计,为剧情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影片中的服装,是带有感情色彩的特殊道具,通过电影中服装的变化,观众可以感知人物的性格,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电影中服装的巧妙应用,可以使观众与剧中人物情感上产生共鸣,一部成功的电影,和服装的巧妙应用密不可分,通过服装设计,电影中的角色形象更能够让人印象深刻,在电影艺术中,服装的运用,可以巧妙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基调,可以说,在电影艺术中,服装的作用不可小视。
结语
4.恐怖电影精神论文 篇四
国庆前夕上映的《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的故事,人物和题材都是我喜欢的类型。2016 年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女排决赛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谈起中国女排,心中一股暖流划过。这支为荣誉而战、叫做“中国女排”的队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唤起了一段又一段温暖而充满力量的全民回忆。
“中国女排”精神彰显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是镌刻在时代篇章中的光辉一页,凝结着每个中国人骨血之中最坚硬和顽强的部分。“女排精神”更是我们的工作指南,“一招一式”都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和学习。
学习“攻手”进攻之道,势大力沉,快速多变,在工作中多“创新”。排球中的攻手分主攻和副攻,主攻的主要任务是在前排进攻,扣球拦网,攻城拔寨,侧重于进攻,高点强攻。副攻的主要任务是前排承担扣球和拦网,打战术球为主,通过积极跑动、同伴配合,打出快速多变的进攻。在工作中,攻手之道便转化为创新之
道,工作想要出彩,靠老办法已经没有新意了,只有通过不断变化策略,调整思路,用耳目一新、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才能一招致胜,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学习“二传”组织之道,统领全局,各司其职,在工作中多“合作”。排球中二传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每个轮回进攻的组织调度,虽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就相当于排球场上的教练。一轮好的进攻,不仅仅是攻手帅气的扣球,更需要二传拥有超强组织能力,了解每个攻手的习惯和打法。在工作中,二传之道便转化为合作之道,了解团队中每个人的特长,通过最优组合,达到最优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通过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出团队最大潜力。
学习“自由人”防守之道,守住后方,带来希望,在工作中多“奉献”。排球比赛中的自由人属于纯防守球员,主要在后排承担防守任务。自由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替换任意一名球员,在换位的过程中弥补排球赛场上出现的防守漏洞。自由人看起来最不起眼,却在后方
5.恐怖电影精神论文 篇五
当今社会,如此浮躁,‘静’字好似成了奢侈品,人们不再懂得静心而学,静心而思,静心而悟,追求的只是快和眼前的物质财富,有时听长辈们说,其实那时候的社会面貌可不是这样的,那时的人可老实,可专注了,而此刻呢,全已淡无了啊。但让我感到唯一庆幸的是,还是有那么多人做事是如此专注,孜孜不倦,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他们做某行某业,做一行,精一行,绝不轻言放弃,这种行为来自他们内心的真正喜爱,一心只是单纯的想把这件事情做好,再别无他念了,我们便称他们为--工匠,这种精神便叫做工匠精神。
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就是一个这样典型的代表。哈里森费时长达40多年,先后建造了5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四号’最为突出,航海了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定位问题。可见工匠精神是如此重要。
我们此刻正在学习专业课程,如果说我们能够带着工匠精神去学习,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那么我们能够学习的更好。虽说专业课程几乎都是每个人从未遇到过的,并且有些课程,理论知识较多,实践较少,难免会使人感到无聊乏味,但我们能够从中寻找欢乐,欢乐的去学习,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这都是一场未知的旅程,有人问未知的旅程好吗我便想说要来就来一场未知的旅程,因为这样的旅程才是美妙的,工匠精神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若你一路上带着它奔跑,那么它便能给予你无尽的力量,让你不管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还是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能够被大家赏识和关注,因为你是精益求精,有着执着的坚持与追求,注重细节,用心做事且有耐心的一位员工,有着工匠精神的员工,定会赢得他人的重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得到成功,实现自我的梦想,故工匠精神的作用是如此之大。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去践行工匠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不太可能的,但我们仍可从小方面做起,践行工匠精神的最基本资料。从而养成好习惯,为将来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说,你今日做题的准确率为90%,虽说此成绩在班中已名列前茅,但因着精益求精,你便能够更加努力,只为更高的准确率。总的来说,只要你有这个信念,能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去做,去践行,那么终有一天,成功定会到来的。
青春注定要颠沛流离,受尽苦难的,但你仍要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因为你要相信,带着工匠精神前行。总有一天,胜利的曙光会照耀至你头顶,你不再是一颗渺茫的沙粒,而是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这颗金子是与众不一样的,它做的不是在炫耀自我的美,而是在郑重的告诉每一个人,,每一颗渺茫之沙都可变为闪亮之金。其过程则取决于,你能否带着工匠精神披荆斩棘,一路前行。 加油吧,为了梦想而奋斗,奋斗不是艰苦的,而是完美的,在奋斗后迎来的便是黎明的曙光。让我们一齐带着匠心,勇闯天涯,过关斩将,去往胜利的殿堂吧!
观看电影工匠精神观后感作文600字<二>
“你是这样风雨兼程你和百姓同行就像树木扎根土地就像种子和泥土相依...”片尾饱满激昂的歌声振奋人心,歌词渗透情怀,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个创新强国,研发强国,职责强国!从圆梦工程到创新科技,从绿色中国到共享小康,一幅幅幸福民生的壮丽画卷正在我们眼前展开。
在这部电影中,无不映衬出我们国家的强大,港珠澳大桥的合龙、C919的首飞、FAST天眼的吊装、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组装、蓝鲸二号海上钻井平台的运行等宏大壮丽的场面,在大银幕上看,视觉上的冲击帮忙我们更直接深刻地理解了“伟大工程”四个字的涵义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中国人在战天斗地的过程中迸发出的惊人创造力同时,满满的震撼与自豪也荡然在心中!
另外,在这些宏大工程背景下,聚焦了我们百姓的生活。从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生活状况,到筑起世界最大的人工林的坝上三代人,再到细致做好入户工作的健康管理员和保卫国家的威武之师。看出国家的壮大离不开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人民的安宁与期望,更加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富强。“大国”与“小家”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从影片中习总书记走遍贫困地区的细节和感动中,看出国家的脱贫攻坚的信念。在扶贫干部的泪水,悬崖村里拿着比自我还高的锄头挖地的孩子,不愿搬迁难舍故土的藏族老人,普通干部“国家此刻是个好时代,我也赶上这个好时代”的自豪,外国工人“我要跟着中国师傅走遍一带一路”的认同,从这一个个有温度的镜头中见证了我们的国多么厉害!
作为工程建设大军中的一员,在看到影片中的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的画面,高铁的八纵八横,高速与高铁的里程世界第一。身为一名基层的中国铁建员工,为我们作为高铁建设者、引领者、此刻感到满满的自豪感。也告诉我们,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生活在这一完美时代的我们是多么地幸福,唯有更加努力的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我们的力量,不负今生,不负祖国!
观看电影工匠精神观后感作文600字<三>
《大国工匠》,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在这个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齐借这8双手向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致敬!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大国工匠中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他们热爱航天,勤奋实践,立足本岗,刻苦钻研,我们应当时刻向他们学习。提高自我的技术水平,使自我在以后能够大有作为,成为大国工匠的一员。
大国工匠每期介绍的都是一些从事制造行业的技师们,有的是在生产一线装配蛟龙号。高速列车,飞机的钳工,在用他们一双双勤劳的双手,高超的艺术创造者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而此刻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在学习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知识,我们要不断地提高,争取做好自我。
我以后必须努力好好学习,学习他们的刻苦认真精神,把这些精神应用到我的专业课学习中来,刻苦扎实的学习专业课知识,在实训时进取认真参加实训,多练习,以创造出一个优异的成绩而努力!
他们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他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他们是劳动者,一念执着、一生坚守。
观看电影工匠精神观后感作文600字<四>
影片最直接最震撼的给我们展现了我们国家近几年在科技、民生、环保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珠港澳大桥的无缝连接、跨海大桥和跨江大桥的飞速发展、动车组列车的投入运营使用、移动信号电缆的广泛铺设、未来国际空间站的建立、港口码头基建本事的提升、空客大飞机梦的实现、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天眼)的成功创立、中国是中国公民的坚强后盾(无论在国外遇到何种情景,国家始终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并帮忙您)、国内高速公路总里程12万多公里(跃居世界第一)、国内铁路铺设范围之广(和国内公路一样连通了祖国各个地区和人民)、一带一路的畅想得以实现(互利共赢,创造了无数的就业岗位)、退耕还林取得巨大成功、玛旁雍错上迁徙的羚羊、野生保护动物的数量逐年增加、国家湿地面积逐年增加、国家扶贫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必须的成果、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工程利国利民、应对全世界气候变暖做出了进取应对、改善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的趋势(配套医疗、养老等措施的出台)、植树造林防治沙漠化、全名族大融合等,无不彰显泱泱中华大地在近五年发生的各种奇迹,无不彰显着中国的国力。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无到有,中国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的兴旺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富强,国家每一项重大成就的取得也都凝聚了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看了《厉害了,我的国》,感觉身上有一股热血在流动,有一种精神在体内激荡,有一种活力在内心被萌发,看着那些从事航天事业的年轻人,研究声光电的研究人员,在高铁、船舰、大飞机上倾注汗水的工匠们,在海地维和并果断撤侨的中国海军将士,让我感动,让我敬佩,让我振奋。
在影片中常能听到习总书记的一句话:撸起袖子加油干。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使命,每个人都能发挥自我的能量,在自我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我们虽然是平凡的,但中国十几亿人民,每个人发挥自我的能量就能创造出不平凡,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人的不凡业绩,这些业绩来自于和平稳定的环境,得益于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泱泱中华大地,尽显名族之光,尽显国力之强。我们都要怀揣着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都要做好本职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
观看电影工匠精神观后感作文600字<五>
星期三午时,学校组织我们全校同学一齐观看了《大国工匠》这个视频,至今想起来都印象深刻,他们在自我的岗位上认真负责,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坚持不懈,就算是逢年过节也坚守在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甚至是儿女多年也未能见上一面,但就是这样他们也未曾放弃过。
高凤林,一个给火箭做“心脏”的人,为了完成自我的任务,几个月不出一次工作室,在里面日夜劳作。精确度必须在0.03毫米以下,他为了完成这项艰难的任务,甚至练就了十分钟不眨眼的好功夫,为了国家的荣誉坚守岗位,连女儿都不曾见上几面,连女儿的成长都缺少了他的一份沉重的父爱,可是他依然微笑着说不后悔。
管延安,一个在深海造陆的人,却只是一个初中学历,依然是工作岗位中出色的一位,连拿到大学、研究生学历的年轻人也要像他这个初中学历的“老人”学习、指教,他们都赞誉他、尊敬他,称他为师傅,向他看齐。他的儿子从小就与母亲生活,很少与父亲见面,所以他总是期望父亲多陪陪他、留在他身边,但管延安却依然坚守岗位,直到长大后儿子才慢慢理解他,在外面说起自我的父亲都异常的骄傲,而管延安自我也说期望将来有生之年和自我的儿子、孙子来那里开车通一段,自豪的说“你的爷爷在这劳动过!”
周东红,一个捞纸师,一个村里最出色的捞纸师,无人能够匹敌,虽然刚来到那里捞纸的时候,什么也不会,但他也是个要面子的人。既然来了就必须要干好,那一个月里他和他的搭档在潮湿的捞纸房里反复的捞纸,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慢慢熟练。
他们展示了国家的性格、民族的勤奋,国家就需要这样的人,即使他们起点不高,但在劳动的过程中认真负责、坚持不懈,我们也必须尊敬他们,以他们的坚毅的精神为榜样。
这让我想起了自我的学历,正在向中专、大专冲刺。来到轻工学校之前我曾说过不管考没考上高中也必须要念下去,坚持不去职业学校,但最终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实现承诺,踏上了人生另一条路,但在念书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什么样的学历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将来老实本分的坚守在岗位中也应定会活出你自我的出彩人生,就算是大学毕业的,不必须也会有好工作,所以职业学校的学生们不用担心,只要将来我们努力上进,就不怕拖国家的后腿,在国家的角落我们也能够为他挣出一个永不褪色的荣誉 所以,我们不要放弃,朝着太阳前进吧,就算明天不算完美,我们也不要放弃,未来在等待着我们,国家正在企盼着我们。
1.工匠精神观后感500字感悟
2.电影孔子观后感作文
3.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4.警钟长鸣的观后感精选
5.热映电影《何以为家》读后感精选范文 观看影片《何以为家》...
6.恐怖电影精神论文 篇六
近日,一部讲述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事迹的电影《金刚川》,在全国公映。志愿军在金刚川下游的沃尾渡口与敌人斗智斗勇,一次又一次架起桥梁,成功地保障了我军运输线路的畅通的故事。影片最后的“人桥”不仅冲击视觉,更是震撼人心!“人桥精神”挺起了中国脊梁,承载着共产党员人的理想信念,寄托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员要从“人桥”中凝聚磅礴的时代力量!
“人桥”精神凝聚钢铁的意志。桥基还没有固定好,志愿军着急通过,全连官兵自发泡在水里,肩抵着肩、背靠着背扛桥板,愣是在水面上架起了一座“人桥”。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一大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不光要有文化,更要有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在恶劣的环境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受磨炼,练就一身硬功夫,共产党员身上才会有“泥土味”,才会了解群众疾苦,才会胜任“急、难、险、重”工作,才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
“人桥”精神凝聚顽强的品格。五米宽的桥面不一会就能被炸得千疮百孔,志愿军的桥是造一个被毁一个。据资料记载,美军前后投下了炸弹 1000 余枚,炮弹 2500 余枚,而志愿军则先后 7 次在金刚川上修复这座 37 米长的桥。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应该是每个共产党员心中的牵挂。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之年,面临全面胜利,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越是最后决战阶段,共产党员越要紧绷这根弦,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弄清楚“扶持谁”、明白“谁来扶”、解决“怎么扶”等关键问题,脱贫攻坚每个台阶才会更加坚实。
7.恐怖电影精神论文 篇七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阐述了精神的三种变形:坚韧而内蕴虔敬的精神从骆驼变形为狮子最后变形为赤子。产生这个过程是因为精神想要探寻生命之重, 所以如骆驼一样跪倒接受重负, 然后奔向荒漠。在荒漠, 精神要掠夺自由, 自为荒漠之主。随后, 为了新的创造而自创其自由, 并且为了攫取创造新价值的权利, 精神从骆驼变形成了狮子。狮子起初把每一片鳞甲上发射着“你应”的金光的巨龙当作其最神圣之物来热爱, 但后来它不得不在最神圣之物中找到虚幻和专横, 从而掠夺自由, 将“你应”变成“我要”。赤子是无邪的、易忘的, 他是一个新的开始, 一个游戏, 一个自转之轮, 一个初始运动, 一个神圣的肯定。因此, 捕食之狮终将经过变形成为赤子。综上, 负重的骆驼是沿着传统道路行进的行者的象征;狮子是雄心勃勃的攫取者和批判者;赤子是超人的前身, 是未来的缔造者, 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 即一代宗师。在尼采看来, 超人是大地的意义。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三家相见是《一代宗师》中武学的三重境界。见了自己和天地的就是赤子, 即超人的前身, 而见了众生的才是真正的超人, 才能被称之为大地的意义。生于苏格兰的历史学家兼批评家托马斯·卡莱尔将英雄描写为拥有“人或自然所蕴含的神性的”的人。但是, 赋予一个人一些来自超人的或神圣的来源的属性, 而非确认这些属性是他从脆弱的人性当中抟合出来的, 是对于一个人潜在的英雄气概的矮化。所以, 在《一代宗师》中王家卫导演仅将叶问一人塑造成“超人”, 且“超人”意指叶问相较于其他宗师更全方位地见了众生———宫宝森、一线天、宫若梅等诸多形象即叶问所见的众生。“超人”的属性是从叶问曾一帆风顺的人生中蕴蓄而成, 并无其地位高于其他宗师之意。骆驼、狮子和赤子象征着精神生成的三个阶段, 经历了从吸取和继承, 到反思和批判, 再到超越和自由境界的过程。精神生成的过程就是人成长成熟的过程。尼采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生成,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写道:“生成你自己”。“生成你自己”从时间的角度而言, 成为你自己是结果, 而自我的生成则表现了整个过程。从生成的意义而言, 人是指向未来的存在, 通过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定, 表现出生命的创造力;而从当下的状态来看, 人永远是未完成的生成者, 超越当下之状态才能走向未来。[1]人通过自我塑造活动, 不断地创造人自己的存在状况, 同时也是在不断追求和发展自己的新的规定性。人是在不断再生产自己再创造自己的。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 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 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2]
尼采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认为“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合群时期”, 在这个时期, 需要崇拜、顺从、模仿任何一位比自己强的人物;第二阶段是“沙漠时期”, 在这个时期, 崇拜观念破碎, 自由精神茁壮成长, 一无挂碍, 重新估算一切的价位;第三阶段是“创造时期”, 在这个时期, 由否定而重新肯定, 而这个肯定不是听命于某一权威, 而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3]这三个时期与精神的三种变形相得益彰:合群时期即为骆驼负重奔向荒漠的求知时期;沙漠时期即为骆驼雄心膨胀, 精神变形为狮子, 渴望拥有自由意志的时期;创造时期即为狮子变形为赤子, 成为真正的创造者的时期。电影《一代宗师》中的诸角色演绎出了宗师的生成过程。例如叶问, 他在时代的演变中通过合理的自我设计和严谨的自我规定生成了自己, 成为一代宗师就是叶问的结果。而马三在合群时期是一匹坚韧的骆驼, 崇拜、顺从、模仿其师傅宫宝森, 但是他在沙漠时期的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是错误的, 这使他对师傅乃至武学和民族的崇拜破碎了, 于是他重新估价最后做出了投靠日本的决定。马三的创造时期, 即精神从骆驼变形为狮子后的时期是畸形的, 因此他无法完成精神的第三种变形, 所以他永远无法真正地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一代宗师, 归根结底只是经过了三种精神变形的凡人。“拳怕少壮, 管他什么宗师不宗师的, 追风赶月别留情。”此话出自与叶问切磋的勇哥之口, 他是一个打杂家的、无门派的宗师, 而王家卫却借这个无名小卒之口道出了一代宗师的真谛。所谓宗师, 不是神, 他们不过是正当壮年, 意在争先的习武之凡人。勇哥打杂家其实就与叶问所说的“千拳归一路”如出一辙。而其他几位宗师皆是经历了三种精神变形之后的赤子, 为超人的前身。《一代宗师》中几乎每个角色都经历了精神的三种变形:宫宝森、丁连山、马三、一线天、宫若梅、叶问……本文选取四大宗师, 即宫宝森、一线天、宫若梅和叶问, 分别阐释他们所经历的三种精神变形。
二、探析影片人物
(一) 宗师宫宝森之精神变形
1936年佛山的金楼迎来了一位英雄, 因为他的到来金楼成了一片真正的英雄地, 在这里一位新人出了头。宫宝森开口的第一句话是:“我这辈子只成了三件事, 合并了形意门和八卦门, 接了我大师兄的班, 主事中华武士会。”他云淡风轻的三件事实则是武林中的风云大事。而对宫宝森的精神而言, “最重的”就是抛弃他的事业于其庆祝成功之时。“宝森不是想当英雄, 是想造时势。老人死守着规矩, 新人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啊。”尼采指出:“很多人对于自己的真理和胜利而言都活得太老”。宫宝森深谙此理, 他把握着最好的时机, 在风头正劲时宣布引退。尽管最终他未能寿终正寝, 但他是作为一个完美者威武地死去, 被女儿和武林人士围绕着死去, 走上了诸神引领的西方正路。
马三拜师学艺得到了宫宝森的刚劲, 他的精神成了一匹有能力负重前行, 去传播武艺, 从而大展宏图的骆驼。然而他跪倒在地却没有接受到应该承受的重负, 反而担上了汉奸的身份和欺师灭祖的骂名。原因就在于马三选择去当一个时代的聋子。他对国家民族的荣辱生息不闻不问, 躲在日本人的荫蔽下狐假虎威。宫宝森曾跟马三讲过刀与鞘的关系, 他告诉马三要收敛戾气, 可马三年轻气盛, 不以为意。后来, 宫宝森又提醒马三要谦虚本分, 直到最后他道出了老猿挂印的关隘, 但这些马三都没听懂。马三的精神在日本人的羽翼下变形成了一头狮子, 他要掠夺虚妄的权势, 自立为王。于是他对宫宝森下了杀手。但后来当马三被宫若梅打倒在地时, 他终于顿悟了师傅生前所说的“回头”。
马三的三种精神变形与宫宝森形成鲜明的对比。此二人其实互为表里, 马三就是年轻时的宫宝森。他本可接下师傅的班有一番大作为, 然而他的精神在变形为狮子后在荒漠中误入迷途, 成了一只离群的散狮。“面子不能沾一点灰尘, 流了血, 里子得收着。收不住, 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毁派灭门的大事。”马三是汉奸, 也就成了有辱师门的里子。但马三原本是代表宫家的面子, 所以宫宝森要收回宫家的东西, 废马三的武功, 却没能收住。马三可以说与宫宝森曾同在一个原点, 他大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宫宝森, 可他的选择却将他送至了与宫宝森截然不同的境地。所以, 不是每个人的精神变形都是顺畅成功的,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代宗师。马三是王家卫设计的众生相之一。而宫宝森尽管也曾“眼睛里只有胜负”, 但是他高瞻远瞩, 有容人之心。于是他的精神在变形为狮子后, 将“掠夺”转化成了“大一统”, 他怀着壮志, 从善如流, 因而成了令众人信服的“狮王”, 也就是堂堂正正的面子。宫宝森的精神从狮子变形为赤子是从他做出废马三武功却不伤其性命这一决定开始的。马三下了杀手, 可宫宝森留了一手, 因此在被马三打伤了之后还有余力把马三震飞。但他只留下“不问恩仇”四个字。宫宝森曾对女儿宫若梅说:“当个好大夫平平安安的就是尽孝心了”。平平安安, 不问恩仇这八个字将宫宝森性情之温润, 品格之高大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也是宫宝森的精神变形为赤子的关键。
(二) 宗师一线天之精神变形
一线天的戏份较少, 但他所经历的三种精神变形却是完整的。一线天是一个八极拳高手, 也是一个军统特务, 他在任务失败后受伤逃跑, 遭遇日军的追捕, 但在火车上遇到了宫若梅并得到其救助。后来他流落到武林人士的避风港———香港, 并开设了一个名叫白玫瑰的理发厅隐藏身份。他成了赤子, 有了一个新的开始。一线天的精神变形开始于其组织追杀他, 还用门规要求他的时刻。从那时起一线天的精神就变形成了狮子, 他要开始掠夺自由。在《一代宗师》所有人物的精神变形中, 只有一线天所掠夺的是真正的自由。因为, 宫宝森想实现的是武林的大一统, 马三想掠夺的是高高在上的权位, 宫若梅想维护的是宫家的尊严, 而叶问想抵达的是一横一竖的功夫境界。只有一线天, 在脱离繁文缛节之后想要的只是自由之身。他要创造自己的自由, 并且给曾经的组织和誓言一个坚决的否定。于是, 他在理发厅中每日断着人的发, 不再断人的性命。
宫若梅是一线天的精神变形为赤子的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与宫若梅的相遇促成了一线天开设理发厅。白玫瑰是一线天对宫若梅的印象。那女子皎白的脸庞和如缎的发丝曾靠在自己肩膀, 那样温润恬静。可那并不是因为儿女情长, 而是拔刀相助。这样的义举如玫瑰带刺一般的铿锵, 令一线天永铭于心。影片中一线天的故事段落在歌曲《玫瑰玫瑰我爱你》中戛然而止, 空留一线天深邃的眼神和借理发厅之名和歌词之意传递出的对于宫若梅的爱慕。而理发厅这一藏身之所, 与影片中宫若梅的头发相互关联。宫若梅为父报仇断发发愿, 之后又燃发成灰向叶问表白心意。她的头发从头至尾与一线天毫无瓜葛, 无论断发或是燃发都是为了别的男子。但是, 一线天却选择通过白玫瑰理发厅来铭记宫若梅。所以, 纵然宫若梅对叶问有一生之念却只能相忘于江湖, 但在同一座城市有另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男子无言地记挂着她, 这对于一个女子而言也已足够。
处理危机的方式变化是一线天的精神从狮子变形为赤子的另一佐证。当小混混三江水上门收保护费, 一线天起初不动声色, 最后才小露身手:“兄弟, 念经就限这么一回, 下次要超度了”, 令三江水拜服。对待根本不入流混混, 从前的一线天必定二话不说, 一刀封喉。可如今的他选择了先礼后兵的处理方式, 这不仅没有再树敌, 反而为他在香港开宗立派制造了契机。
(三) 宗师宫若梅之精神变形
宫若梅从最初那个俏皮地问道:“爹你带着亲闺女逛堂子这什么说法?”的天籁少女到写下“一约既定, 万山无阻”的闺中女子再到身负杀父之仇的奉道者, 她的经历最为曲折, 她的精神变形也最为艰辛。宫若梅和父亲宫宝森说过相同的一句话:“可惜我没有时间了”。宫宝森是对武林人士说:“我还想办最后一件事, 就是把南拳北传, 可惜我没有时间了。”宫若梅是对叶问说:“我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是我的运气, 可惜我没时间了。”父女二人所说的“时间”和谈话的对象反映出各自精神的本质追求。宫宝森的毕生追求就是中华武术百花齐放。而对宫若梅而言, 所谓的大时代不过是一个选择。后来宫若梅说她忘了宫家六十四手:“武学千年, 烟消云散的事还少吗?凭什么宫家的就不能绝。武艺再高高不过天, 资质再厚厚不过地。人生无常, 没有什么可惜的”。这前一“惜”为惜情, 可惜她与叶问之间这段你不知我, 我不知你却相识了大半辈子的感情;而后一“不惜”为不惜才, 宫宝森的逝世宣告着宫家时代的结束, 纵然宫若梅是六十四手的惟一传人, 但她已奉道不能婚嫁、传艺。所以功夫对她已是身外之物, 不足为惜。其实宫若梅心底里只想做一个闺中女子, 她想选择留在属于她的最开心的年月。那年月就是她与叶问约定后一心等待叶问赴约的日子。所以对宫若梅而言, 精神的本质追求是一份感情, 不是依附于媒妁之约的感情, 而是一份彼此心灵契合的感情。
叶问与宫若梅之间的感情是两人精神变形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叶、宫二人的正式相遇是在宫若梅摆下的金楼夜宴上。叶问和宫若梅在浓妆艳抹的众阿姑包围中对坐, 宫若梅清丽孤傲, 目光笃定;叶问手握折扇, 波澜不惊。这满屋子的精致, 恍若滚滚红尘俗世, 而叶、宫二人却如同彼此的敬亭山一般, 相看两不厌。“功夫是纤毫之争。真打坏了东西算你赢”, 其实从这句话开始, 叶问对宫若梅除了敬之外便有了一份爱, 这份爱是男人让着女人的宠爱。恐怕也是这句话让宫若梅感受到被一个男人捧在手心的滋味。“人生如棋, 落子无悔。”叶问和宫若梅从相遇相知再到心灵的相许都是命运和时代设下的一盘棋局。他们之间的“悔”是一种遗憾, 是相遇时两人已经男婚女配的遗憾, 是一约既定之后由于战争阻碍无缘再聚首的遗憾。可在马三杀了宫宝森之后, 宫若梅再无心儿女情长, 她最大的负重就变成了杀父之仇, 她为了报仇只得使追求感情的灵魂遭受着饥饿。最后大仇已报, 但时过境迁, 所有的前尘过往已经被抽空, 她只能用一句“可惜我没有时间了”来对这份感情做以结尾。宫若梅曾说:“我不图一世, 只图一时”, 她报了一时的杀父之仇, 却弃了一世的风流之梦。在叶问与宫若梅听罢《风流梦》后, 宫若梅说:“当年要真拧着性子把戏学下去, 我定会是台上的角儿。”宫若梅曾经可以选择戏台上的人生, 可是这个女子却注定是擂台而不是戏台上的主角, 所谓女生男命正是如此。她只能唱《杨门女将》, 换不了《游园惊梦》;她只能进, 不能停。
宫若梅的精神变形成狮子是当她在众多前辈面前说出“或许我就是天意”的时刻。一直以来她把父亲和宫家的颜面视为最神圣之物来热爱, 可父亲死后, 外人视她一介女流断言宫家无人, 此时的宫若梅不得不从父亲和宫家的神圣之中找到坚韧和专横。她断了婚约, 奉了道, 一心为父报仇。她曾经的“应该”转化成了“必须”, 她必须为了父亲和家族挺身而出, 她只有眼前路, 没有身后身。其实, 宫若梅与叶问在金楼战毕后, 宫若梅今后的人生走向就已经浮现。与叶问告别后, 宫若梅没有走进铁门而是远离了铁门, 朝门外走去, 这就预示她进不了门回不去闺阁了。纵然宫若梅未见到众生, 没走完武学这条路, 但她完成了精神的变形。当她亲手报了杀父之仇, 她的精神就从意气风发的狮子变形成了一无所有的赤子。一无所有是指宫若梅大仇已报之后失去了生命的动力。虽然宫若梅完成了维护宫家的使命, 但由于她奉了道, 此生再无缘婚嫁、传艺, 所以此时的宫若梅一无所有, 失无所失。但是, 哪怕最后的宫若梅面色苍白红唇似血, 可实则她是在鸦片营造的虚幻中得到了她精神的本质追求。
叶、宫二人最后一面时, 叶问说:“这几年宫先生文戏武唱, 可惜就差个转身”。戏台上的戏子转身大多是为了朝舞台前面看, 他们可以千回百转。而宫若梅却没能往前看。宫若梅在报了杀父之仇后逐渐放下仇恨, 开始忘记以前的悲喜。但当年父亲被杀, 宫若梅的精神是被迫负重, 所以从骆驼变形为狮子是被动发生的精神变形。如今大仇已报的宫若梅本可顺利地进入赤子阶段从而有一个新的开始, 但她选择了原地坐忘。她只能保有着赤子的无邪易忘, 却因为奉道和多年的人世沧桑无法变形为一个自转之轮。但叶问希望有朝一日能再见宫家六十四手, 他认为宫若梅只有主动地从固步自封的原地转了身并往前看, 才能拥有一个新的开始。“那时候你在台下, 我唱你看。想想那样的相遇也怪有意思的。”这是宫若梅的精神变形为赤子之后除了“我心里有过你”之外最直接的表白。此等直白无遮甚至听来童真幼稚的话注定只能出自精神变形为赤子的宫若梅之口。宫若梅筛风弄月却无法潇洒一生, 惟有孑然一身, 怀着赤子之心, 孤独终老。
(四) 宗师叶问之精神变形
宫若梅最后成为悲剧式人物, 令人动容, 然而这使得叶问这一角色仿佛被虚化了。但大成若缺, 真正见了众生的一代宗师, 并不需要更多的篇幅去勾勒。而且宫宝森、一线天、宫若梅等诸多形象就是叶问所见的众生, 同时叶问自己也身在众生之中。所以, 所有角色都在将叶问具体化。王家卫实则是化实为虚, 将叶问的形象寓于每一个角色之中。
叶问是一个赤子, 自始至终都是。给予叶问这个角色至高的评价是因为他曾说:“所谓大成若缺, 有缺憾才能有进步”。叶问是宫宝森口中的“好材料”, 丁连山口中的“大才”, 他始终趋向着完美, 但从未追求完满。他一直在前进, 在进步。与宫宝森对峙时, 手中的饼在宫宝森眼中是一个武林, 而对叶问来讲是一个世界。世界即天下, 天下无外, 所以无法失去。叶问深谙“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 所以他在精神上就掰开了这块饼, 他让武林之大成有了一个缺口, 因而能令众人念念不忘, 从而必有回响。
叶问的精神变形是由赤子乘驼到赤子驭兽再到赤子独行。他是正直无邪的, 因而他的精神变形是从赤子起最终又回归到赤子。他是一个新的开始, 一个自转之轮, 一个初始运动。他就是众生的缩影, 他自己见到的众生, 便是众生里的自己。四十岁之前都是春天的叶问, 家有贤妻, 儿女绕膝, 不愁吃喝。可日寇的到来败了叶问的家业, 断了叶问至亲的性命。而叶问的精神从代表广州武林应宫宝森之战的那刻起就开始渴望最重之物, 他说:“我就是想见识一下高山”。要见高山就要行进, 而路途之中必有阻碍。所以, 电影开篇时叶问以一敌多, 最终破门就是为见识高山所做的铺垫。尼采说:“学会从自己这里远望开去, 对于要看到许多事物是必要的。这种坚强是每一个登山者都需要的”。往后的路上, 叶问一步一擂台, 怀着坚强的意志远望并见到了自己。叶问驾着骆驼负重奔向广袤的武林荒漠。在这里, 叶问见了天地。他的精神变成了一头狮子, 如是他成了一个驭兽人。在怀着赤子之心经历了国破家亡, 妻离子散和贫困清苦的生活后, 叶问终于见了众生。“我七岁学拳, 四十之前未见过高山, 到第一次碰到发现原来最难越过的是生活。”此处的高山一泛指造诣更高的习武之人, 一特指宫若梅。与宫若梅这座武学和精神上的高山相遇后, 叶问的物质生活由于战争陷入困境, 同时他的精神生活中也多了一座横亘着的高山, 让他难以越过。但这是叶问精神变形中不可或缺的一座高山———红颜知己难求, 棋逢对手也一样。有了知己便知得失, 有了对手便知高低。
最后, 叶问回归到了赤子的原点, 成为了一个见过了自己、天地、众生的赤子。他开启了咏春的新时代, 促成了咏春在武林中的初始运动, 并作为一个自转之轮传灯无数。叶问说过, “错的, 躺下。站着的才有资格讲话”, 但这并不意味着叶问是一个胜负论者。他的胜是君子智胜, 他的败是君子求全。对他而言, 武术是大同的, 千拳归一路。武术应该只论功夫, 不讲门派, 归根结底就是一横一竖两个字。
三、结语
叶问所说的“一横一竖”首先可以是个“×”, 这个“×”代表功夫, 功夫能够上下左右自由联通, 沟通天地人。在《一代宗师》中无论是咏春还是八卦形意等各大门派都无论高低, 求同存异, 百家争鸣。其次, “一横一竖”还可以是一个“十”, 双手合十, 传递出中华武术的禅意和《一代宗师》的禅心:见自己, 见天地, 见众生———三家相见, 实现了三家相见也就到达了佛教禅宗所说的第三境界———“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万古”与“一朝”的融合统一, 说明了人在经过否定之否定后, 超越了有限的时空和人事, 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于是就成为了一代宗师。
“一横一竖”从“×”变形为“十”代表着电影《一代宗师》的精神从骆驼变形为狮子, 而“十”再经过变形就成为了“叶”的一部分, 这就代表着影片本身就如同叶问之于武林一样, 是电影界中的“一代宗师”。《一代宗师》中宫宝森高山景行, “不问恩仇”成了他此生的大成;一线天变杀人兵器为削发工具大隐于市朝;宫若梅报仇雪恨从而放下了仇恨, 在坐忘中回归了赤子之心;而叶问藏天下于天下, 每一步都走得坚实稳妥, 于动中求静, 完成了精神的三种变形。其实, 无论宫宝森、一线天, 宫若梅或叶问, 他们都只是经历了三种精神变形的凡人。他们完成了武道功夫极致的显现, 却无法彻底释放自己在人间的心意与感情, 他们实则都只是众生眼中的众生。但同时他们也是真正的在时势中传灯见人的一代宗师。
参考文献
[1]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杨震, 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7.
8.恐怖电影精神论文 篇八
[关键词]七武士 日本 民族精神 武士道
一、電影《七武士》
黑泽明执导的电影《七武士》在第十九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影片银狮奖,被日本《电影旬报》杂志评为日本电影史上“十大佳片”的第一名。《七武士》描述了这样一个简单故事:日本战国时代,一个小山村的村民难以忍受强盗团伙经常性的烧杀掠抢,雇用七名武士保卫自己的家园,七名武士凭借经验和智慧,在经过一段训练的村民配合下,打败并全歼了来犯之敌。《七武士》生动地描摹了一种精神,一种社会的形状,体现了日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武士道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张扬。武士道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君主希望拥有忠诚守义的臣属,武士希望能够成为名扬四海的人物,百姓则希望见到保护自己的英雄。这样的情感和要求,使武士道成为道德的目标,理想的基石,对武士道的敬仰和渴望已经深深植入日本的民族性格之中。如果说美国的西部片是美国文化的象征,美国精神的象征:那么黑泽明的武士片也是日本文化的象征,日本精神的象征:武士那种忠于自己的团体、尽职、勇敢、正直、富于献身的精神,自律和克己,以及粗犷的性格,是武士的品格,也是日本民族的品格。
二、《七武士》中展现的日本民族精神
1、集体本位主义、善于服从
日本号称大和民族,其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集体本位主义”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从事以种稻为主的单一种植型经济,这种生产方式从春种到秋收若无整个家族及邻舍的彼此照料帮忙,势必举步维艰。这就是日本民族文化核心一集体本位主义形成的始因。
黑泽明的影片中,武士的存在很现实,而且他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群体,武士一旦离散,个人没有力量。正如《七武士》中,一个农民就可以杀死落难的武士,抢夺他的武器。这正是黑泽明传统意识的表达:团体的意识跟个人的作为同样重要。七武士与农民的结合,可谓一种完美的结合,颇似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武士以其战斗精神统帅农民,农民以其勤劳和服从跟随武士。
2、永不言败、崇拜强者
在《七武士》中,塑造了七个个性鲜明的武士。勘兵卫是武士理想的化身:经验丰富、足智多谋,意志坚定,勇敢果断,谦逊稳重,有着强烈的正义感,虽然早已经厌倦战争,但是在目睹了农民主苦以后,毅然率领众武士,帮助农民对抗山贼。菊千代则是武士与农民的混合体,对农民的本性有着深切的了解。他大概寄托着黑泽明的另一种武士理想:大大咧咧,有着孩童般的纯真,敢想敢说,做事不拘模式,与日本人的拘谨性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这两个武士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朴实平和的七郎次,爽朗的五郎兵卫和随遇而安的平八,久藏是最酷的武士,他神出鬼没,只身斩山贼,却不求世俗功名,追求的是武功的最高境界。而胜四郎则是一个稚嫩的武士,他对战斗的向往,对村姑的恋情,代表着武士热情的一面。这些不同性格的武士,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但在堪兵卫的组织下,组成了一个完美的武士队伍:武艺高强,疾恶如仇,无所畏惧,对敌手冷酷无情,对弱小又富于同情心,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武士队伍,也代表着日本国民精神锐利的一面:尚武、永不言败,即使面对死亡。
七武士带给人们的震撼是显而易见的。而赞美力量,崇拜强者,历来是日本人的民族精神。相对于强调重在参与的大众体育精神,日本人更注重在竞技体育中的胜利,推崇武士道精神中那种不成功则成仁的“勇士”。无论是在体育场上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崇尚奋进、拼搏,而且不怕失败。力量进发在日本人眼中是一种美的表现。日本人崇拜强者,热衷于学习一切比自己优秀的东西,这是他们较早打开国门并长于技术改造的原动力之一。
3、讲究忠孝、信守承诺
在《七武士》中,那三个进城苦寻武士不着,而坐在地上号啕大哭的农民,除了因为害怕回去以后粮食再被强盗抢光无法活命以外,恐怕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也是因为痛惜于自己的悲惨境地吧。三个男人跪在地上痛哭,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无能,央求别人给予保护,否则便无法生存,令人心酸至极。流浪武士勘兵卫,看着这些无能之辈的穷形尽相,终于接过了象征着道义与责任的饭碗,抛出了一句沉甸甸的话:“我会对得起这碗白米饭的。”这便是武士的承诺,只要答应了就完全的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尽管只是出于怜悯,尽管对方根本无法付得出相应的报酬。
如果武士背叛了武士起码的“耻”,做出了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他就必然会在一个崇尚武士道的国家遭到最严厉的惩罚,不管是在现实社会中还是在人们的意识中。《七武士》中的山贼也是落魄武士,他们违背了武士道精神,最终必然难逃覆灭的下场。
4、重精神、轻物质
宫口精二扮演的久藏表现了武士的冷静与高超的武艺。他一出场便是与一个无赖比武的场面,那个无赖在生死决斗中显得紧张、烦躁,无谓的喊叫则表示他底气不足。久藏冷静、自信,他只用一招便杀死了这个无赖,充分向人们展示了他剑法的高超。黑泽明努力在他身上所展现武士冷峻的人格魅力和剑法高超的形象魅力。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他曾经趁着夜色只身一人深入虎穴干掉了敌人的一名火枪手,在早晨的浓雾中归来,在众人的敬意中,默默睡去。武士道精神要求武士具有谦虚、冷静的美德,同时观众崇拜武艺超群的英雄,他使观众的心中再一次激起对武士道精神的崇拜。
日本人蔑视物质,重视精神。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身体条件、物质条件的限制不算什么,只要有坚强的精神意志,什么都能做到。这就使日本人的行为方式超越了自然的法则,以精神意志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去行事。当然日本人并非全然看不起物质,他们也知道物质力量的意义,但在他们心目中精神力量是更为本原的。在他们看来,物质是次要的,瞬间的,充其量不过是精神的表征;精神却是永存的,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三、结语
9.恐怖电影精神论文 篇九
制片人(Producer),也称“出品人”,指影片的投资人或能够拉来赞助的人。影片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制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权决定拍摄影片的一切事务,包括投拍什么样的剧本,聘请导演、摄影师、演员和派出影片监制代表它管理摄制资金,审核拍摄经费并控制拍片的全过程。影片完成后,制片人还要进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场进行宣传和推销。制片人一般指电影公司的老板或资方代理人。
制片就是对原有音像、图片等作品进行制作,加工和修改整理,成为满意的作品,进行此项操作的就是制片人,在某种意义上是来说,是媒体产品的生产者和管理者!
制片人(Producer)和制片(Production Manager,可直译为制作经理),前者是影片的投资人,又称出品人;后者是电视制作中的中层职位,负责具体的运营事务,向导演和监制负责。
导播
1.电视导播是决定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成功与否的重要创作人员
2.电视导播是大型节目直播和各类节目录制中非常重要的统帅人物,不可代替的指挥者。
1、协调指挥演播室各个系统,通过导播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口令,让各个系统按照节目程序有机的进行整体合作和录制。
2、创造性地通过调机和切换,用电视镜头精彩完成节目的电视录制或直播节目。
导播的职责跨越在了节目创作艺术与技术的双重领域,他应是了解节目规率又精通转播技术手段的人从而成为节目创作组与转播技术组之间的良好沟通者。
导播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素质:
1、要具备导演的解读领会节目的能力和掌握蒙太奇镜头语言的技能。
2、要具备舞美、灯光、录音、音频、视频、造型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巧能力。
3、要具备把控和协调全局节目的录制能力(1)组织能力(3)指挥能力。
4、要具备高度、迅捷的判断能力和机敏的应变能力和具备口齿清晰、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
10.恐怖电影《异形:契约》观后感 篇十
从预告片来看,《契约》一片紧跟《普罗米修斯》的情节,同时与异形第一部做出了某种程度的衔接。片中出现了前作中我们熟悉的人造人大卫,并且相关介绍也说明背景中的星球是第一部中肖博士和大卫乘坐“工程师”的飞船抵达的星球。同时,预告片中出现了正传里四瓣虫卵和经典的抱脸虫,说明经过了这么多年,异形终于从前作中的原始异形进化成了正传里的经典形象,而最近继续曝光的一些剧照也说明,《契约》中的异形正在处于进化的过渡时期。看到这里,我对电影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毫不夸张地说,异形系列电影是我的科幻恐怖电影启蒙作,很长时间里,我以异形为标杆来选择评价科幻、恐怖类电影、文学以及游戏,甚至一度沉浸在cult片的血浆中无法自拔。以至于很长时间里我和周围人讨论电影尤其是恐怖类电影的时候显得格格不入,在90年代,似乎更流行的是港台鬼怪、僵尸以及日本的鬼魂灵异类恐怖片,周围知道异形的朋友我见得不多。现在在A站的异形系列电影下还可以看到很多自称是“看了普罗米修斯以后来瞧瞧正传是个什么样子”的弹幕留言,好像在《普罗米修斯》上映之前,异形一直是潜伏在科幻恐怖电影这一小众群体的背后,孕育着不安的怪蛋而不被大众所知。
我第一次看的异形电影是第四部。看异形4的动机来自于《科幻世界》,多亏了这份杂志,我在童年时代看了不少优秀的科幻电影,节省了许多淘碟的时间精力。虽然杂志上详细刊登了电影的剧情介绍,但是实际观影还是着实被吓到,这就像看菜谱和吃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一样。整部片子看下来,我一直是心跳急速全身发抖,虽然是夏天,但是一身冷汗,电影看完,我连从小凳子上站起来的劲也没有了。在看完异形4的第三天,我向我的两个表弟推荐了这部片子,于是我们三兄弟一起经历了盛夏的严寒,只不过,这份严寒再加三倍,因为我们紧接着把123部统统补完。紧接着,整个暑假,我们都在离家不远的几家光碟店里租来了封面印着“异形”的几乎所有电影,当然,其实里面有很多是垃圾片。
异形系列的主题是恐怖,恐惧的内涵,在当代哲学家、心理学家们的研究中呈现出多样的面貌,首先,恐惧来自于人类对于死亡的本能的惧怕;其次,恐惧可以是对于某种对象的恐惧,比如,孩童害怕虫子;最后,恐惧也可以是对于“虚无”的恐惧,在这一点上,海德格尔做出了精彩的阐述,在海德格尔看来,现代社会的人处在一种对于虚无的焦虑烦躁之中,这种虚无和焦虑来自于古典形而上学崩溃以后人类自身意义的缺失,更进一步说,是现代文明的强大力量使人类获得了某种程度上凌驾于自然界的地位,人可以摆脱自然环境的束缚而自由地存在,但是这种自由将人类抛掷于世界中,在这样的世界里,人类再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其实,海德格尔对于现代人的这种描述,可以在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找到阐释,当人费尽心思探求所谓的真相直到最后,却发现世界的.真实面貌是由一群扭曲丑陋的古神所支配,在古神漫无目的的蠕动中,这个宇宙根本没有任何秩序可言,而失序则彻底瓦解了人的一切行为准则和道德基础,与古神的凝视中,人类彻底陷入疯狂。
混沌、无序与疯狂——洛夫克拉夫特的世界,难道不是海德格尔描述的现代人的生存环境么?
11.恐怖电影精神论文 篇十一
2004年10月31日,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可可西里》虽然只获得“评委特别奖”,但陆川表示他已心满意足。据分析,《可可西里》此次无缘金麒麟大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按照东京电影节惯例,不可能连续两届把这一奖项颁给同一个国家的影片。而去年霍建启导演的《暖》已获得了金麒麟大奖。
口碑不错的《可可西里》在国内票房一般,陆川说,“很多院线对国产片没有信心,绑手绑脚,一天只放两场,这样票房能上去吗?我是一个年轻的导演,我想的是让观众带着尊敬走出去,所以才会拍些‘出格’的电影,我想我以后还会接着 ‘出格’下去。”
《可可西里》描写一支民间性质的藏族巡山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在孤绝无援的情况下,和一群非法盗猎藏羚羊的猎人争斗,以及他们自身与生存死死挣扎的故事。为了拍摄这部影片,陆川筹备了两年的时间。
可可西里在蒙语中的意思是“美丽的少女”,它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可可西里的无人区,则是世界第三、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也是中国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虽然环境恶劣,但却成为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野生动物的天堂。
促使陆川拍摄《可可西里》的直接动力,来自被称为“可可西里骄傲”的藏羚羊。此前,陆川看到一些捕杀藏羚羊的报道,也看到一些关于民间巡山队的故事,他觉得这个线索非常适合拍成一部好看又极具人文色彩的电影。而跟随他一起到可可西里的那群电影人,也大都冲着这个想法而来。
“人类的痛苦来自欲望”。这是女演员赵雪莹此次拍摄经历的主要体会。她是四川人,也是《可可西里》这部“男人戏”中少有的女人角色。她在戏中扮演一位名叫“冷雪”的舞女,作为一名弱女子,她不仅要遭遇凶险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要面对一帮皮肤粗糙、胡子拉碴、蓬头垢面得几乎是“半野人”的壮汉。
拍完回到北京后,有一段时间赵雪莹很难适应北京的生活。思想感觉有些麻木,电梯为什么那么大?竟然还有电视!这些平日习以为常的东西似乎变得神秘起来。可可西里之行是她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洗礼,而这种情绪至今仍在延续。当时剧组供了一尊佛像,这让他们感到“离神灵更近”。大家每天都要祈祷平安,而她如果不出去拍戏,在驻地做得最多的就是祈祷摄制组平安归来。
她说,在剧组的时候,她每天其实都是被苍蝇、蚊子叮醒,而不是被叫醒的,但她从来没有伤害过一只蚊子。因为在可可西里,“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曹郁是影片的摄影师,此前拍过孟京辉执导的《像鸡毛一样飞》。可可西里之行让他印象最深的也是苦。但这种“苦 ”也许并非纯粹是环境恶劣造成的,还蕴涵了其他的人类情绪。不过,曹郁也感到自由。他经常一个人开着车在荒芜人烟的高原上奔驰,那种自由是放任的,同时也有一种“天地唯我独行”的孤独感。这种感觉与压抑和忙碌的都市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了追求真实感,《可可西里》只起用了三名职业演员,其余全是非职业演员。巡山队员抓捕盗猎分子那场戏,令扮演记者的演员张磊记忆深刻。这场戏在海拔4800米的楚玛尔河边拍摄,演员脱了裤子在冰河里冲刺,整整五天,30多次冲过冰河。拍到后来几位演员的双腿站不起来,完全失去了知觉。
对陆川而言,自《寻枪》之后,他便一直为找寻一个新的突破契机而苦苦思索。在他写给伯克利大学的信中,体现了这种焦灼与不满足:“《寻枪》是我的处女作,现在我已深刻感受到了她的稚嫩,但是我依然喜爱她,因为她记录了我那个时间的思考和情感。”可能因为如此,陆川才试图利用另一种电影介入的方式去拍摄自己的新作。起码,《可可西里》无论是形式还是其关注的焦点,都是陆川的一次尝试与突破。按陆川的话说,这是他自己“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经历与跨越。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剧组不仅要承受气候、海拔等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还有如影随形的人性考验。很多人生病,有的流鼻血、厌食,几个月掉了几十斤肉;实在受不了的,拿起行李悄然“逃离”。哥伦比亚公司的工作人员葛路明(音译) 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死于一场车祸。这部电影不仅阐释了人类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更验证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渺小。
一位观众在自己的博客上说:“这阵子一直反复地看陆川和他的《可可西里》,一直搞不懂一部用DV拍摄的片子居然可以这么震撼。我想陆川比一般人有魄力,肯把自己的作品放到那样一个环境中锤炼。我想这是生命的魅力,而生命通常用死亡来捍卫。”
12.恐怖电影精神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张艺谋,大片,文化精神,缺失
张艺谋作为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之一, 拍摄了一系列人们耳熟能详的电影, 《红高粱》《菊豆》《活着》等等, 这些优秀的电影作品也为张艺谋赢得了诸多国内外大奖, 时至今日, 提起张艺谋, 可以说是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一张名片了。进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中国第五代导演整体电影风格的转变, 张艺谋也通过一部《英雄》成功转型。
2002 年, 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以一种不同于以往中国任何一种电影的模式横空出世, 由此拉开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作为张艺谋转型指导的首部武侠电影, 创造了一系列电影票房神话, 在这部电影中, 张艺谋开创了一系列中国电影前所未有的创作方法:明星云集, 场面宏大, 画面精美, 武打设计挥洒写意, 将传统的中国意境之美融入到了动作片的暴力美学当中, 电影中的武打动作, 音乐以及场景设计都是费劲了心思, 力求在电影红传达给观众一种中国传统的意境之美。
虽然《英雄》在很多方面开创了很多第一, 在画面中给中国观众, 乃至世界观众带去了不同于以往的视觉享受。但是不得不说, 在商业味道极其浓厚的《英雄》下掩盖的是中国电影文化精神的缺失。
一、题材选择脱离时代
《英雄》的故事背景被放置在了战国后期, 不再是我们在张艺谋以前的电影中熟悉的中国近代社会的大环境, 从根本上说, 脱离了中国的现代社会, 没有关注当下人们的时代诉求, 与当代社会民主与法制背道而驰。古代是有很多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学习借鉴的地方, 但是电影《英雄》的故事讲述的是一群刺客的故事, 里面充满了打打杀杀, 与现时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违背。电影有着教育的功能, 利用电影传递社会正能量, 教育社会, 这是电影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 在现时代下, 传播健康、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是电影在选题上应该首先考虑的。
二、技术手段与场面设计大而空
《英雄》的现代科技使用程度是中国以往电影所无法比拟的, 声势浩大的军队, 气势磅礴的箭雨, 在无名叙述秦军攻打赵国时的箭雨就是现代电影特技技术, 数以千计的弓箭射向残剑飞雪所在的书院, 弓箭的数量令人咋舌, 而以此为背景, 无名和飞雪以身挡箭的高超武艺也令人叹为观止。
在张艺谋以往的电影当中, 所选取的场景往往是中国某个家庭为单位的共同体, 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千军万马的阵仗, 在视觉上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视觉奇观。但是抛开这种大场面的视觉奇观, 从电影的内涵出发, 声势浩大的场面下想说的就是刺秦王的故事, 没有了张艺谋以往电影中关注现实, 关注人性, 关注女性, 从内涵逐渐的流于外表形式, 失去了中国电影本应该有的文化精神。
三、故事简单, 精神建构的缺失
电影《英雄》讲述了刺客无名刺秦王的故事, 简单的故事支撑了整个电影, 虽然导演用了很多中国意境的拍摄手法为电影添砖加瓦, 但是从整体的故事上来看, 如此简单的一个古代故事支撑起一个如此长的电影显得稍微单薄无力。
在电影《红高粱》中, 张艺谋讲述了一个女性解放和中华民族抗日的宏大主题, 揭示了一系列普通老百姓在争取自由, 解放道路上所做的不懈努力, 而在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中, 利用这么长的时间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刺秦王的简单故事, 虽然好像故事背后隐藏着为了国家统一, 为付出自我的奉献精神, 但是相比较张艺谋的现实主义电影, 《英雄》的故事结构明显的无力苍白。
四、被商业利益取代的文化精神
第五代导演在完成了探索主线后, 迅速的转向市场, 以一种置之度外的态度开始了这个群体的集体转型, 同时也导致了这个群体在创作上的分崩离散, 第五代导演作为一个群体性的称谓, 实际上在这时已经不再存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的情况下, 人们急切需要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 而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教化艺术方式, 首当其冲的走在了其他艺术形式的前列。电影的商业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电影创作者对于人们的需求迎合, 人们花钱到电影院中消费, 很多时候不愿意对这一部艺术片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 更多的人到电影院中消费事项获得一种心情的轻松愉快, 所以电影创作者们抓住了电影消费者的这一消费心理, 结合电影娱乐的这一特性, 创作了大量的娱乐商业电影。这种电影在被创作出来之前就被定性为娱乐观众, 所以我们也不敢奢望能从这些商业电影的身上找到文化精神层面的东西。
张艺谋的《英雄》开创了中国商业电影大片时代, 不同于过去中国电影的创作, 《英雄》开创了很多国内第一次:国际化的投资, 市场化的运作, 国际一线明星的加盟, 国际电影从业人员的分工协作都告诉我们, 《英雄》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商业大片, 商业电影的主要功能是娱乐大众, 创造视觉奇观, 《英雄》不论是场面的宏大, 人员的国际化, 武打动作的精心设计, 都让外国观众, 甚至于中国观众产生了大而美的视觉印象, 但是在这种状况下隐藏着的却是大而空的文化精神缺失, 简单的故事, 利用宏大的叙事场面, 缓慢的镜头节奏, 给人们造成了文化幻影, 脱离了现代中国社会的文化需求现状, 是和当代社会民主和法制背道而驰。
五、结论
【恐怖电影精神论文】推荐阅读:
精神分析学电影论文08-01
心理学电影《霸王别姬》之精神分析赏析06-28
电影后期论文10-02
电影发展论文10-04
法国电影鉴赏论文06-17
英文电影名翻译论文06-14
电影《美丽心灵》-影视鉴赏论文06-23
中国电影简介期末论文09-24
英文电影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论文10-10
短篇民间恐怖故事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