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论文

2024-12-14

心理学课论文(精选10篇)

1.心理学课论文 篇一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第14周商务部教研活动小结

本周教研活动是《基础英语》课程的公开课,于2012年11月28日下午在图书馆(402)11学前班课室进行,由韦老师上课后,全体教师集中在教研室进行评课活动。

本示范课参加的学生是11学前班的学生,教学形式是采用“读写法”和“学习任务法”进行的写作课教学。

一、公开课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是《基础英语》PETs 1 第4单元的写作部分,主题是“Writing”。结合课程内容,教学环节中融入了“读写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学习任务法”,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突出重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

二、教学环节: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

2、“热身”(学生齐唱英文歌《雪绒花》),学生主

持人黄洪君致欢迎辞,然后请出老师来授课。

3、随后逐一进入“Let’s have a revision”、“Let’s

practice”、“Let’s introduce”、“Let’s have a talk”、“Homework”等环节。

4、学中做,改写英文句子。

5、挑战自我的练习:让学生设法独立完成”Write a

passage about your past life”。

三、公开课后评课

课后,全体教师到教研室开展评课活动。

首先由韦顺和老师介绍本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实施的过程和课程开展过程中遇到问题和不足之处,然后从英语组同行开始由每个教师各抒己见。

教师们对本次公开课的开展过程做出讨论,在肯定其新颖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议和改进的意见,并针对本次公开

课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及可供商榷之处。

万惠玲

韦老师给我的感觉是亲和力非常好,这是我们能够留住学生的关键。本次公开课他做到了准备充分,采用分组教学法,教学设计兼顾了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教学效果很好。

刘朝东

韦老师本次公开课很好,感觉他像个父亲。其教学模式新颖,有创新,教学环节科学,紧凑。能够将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逐一呈现,讲练结合,互动多。有一个瑕疵be keen on 应该翻译成“热衷于”,而他的PPT 打出的是“热忠于”。

李丽霞:

讲授条理清晰,课前准备充分,堂上小组讨论学习法,配以活泼的课件,操作充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有一个建议,”Just for fun” 之后强调一下1是 one , 11是eleven,111是 one hundred and eleven。

杨秀凤

同意以上老师的评课。建议“改写句子”时最后把正确答案贴出来,这样做可以帮助到学困生。

陈钰

备课充分,精讲多练,效果很好,值得我学习。

苏仲辉

韦老师的公开课,我补充一句“采用学生请出老师来上课,这样体现了学生尊师重教的一面”。

叶敏

本次公开课开的很成功,值得各位学习和借鉴,由于时间关系,还有需要探讨和交流的地方会后再叙。

商务部

2012.11.28.

2.心理学课论文 篇二

关键词:心理学,舞蹈赏析,排练课,教学,应用

心理学是一类理解和探寻人类举止与心理联系的专业科目。透过心理学理论的研究, 人类能够明白在人类举止的表面现象下的心理状况, 甚而发觉一部分被观察者自身都没能意识到的潜意识对人们平日举止的影响;反过来讲,透过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人类能够精确分析同类每一处表情以及肢体运动所表达出的心理状况。舞蹈赏析与排练课的教授过程中,老师需要利用心理学知识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这对学生的学习与老师的教学都有极大的帮助。而且,通过心理学知识对舞蹈进行赏析和排练,势必会提升课堂的效率;并且,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做出有针对性的部署。

1、心理学对舞蹈的赏析功能

在舞蹈赏析与排练课教学中, 第一步应做到的是对舞蹈的赏析。赏析是指透过欣赏舞蹈艺术精品,窥探到隐藏在舞蹈艺术精品中的深度主旨,并领略舞蹈艺术的深邃涵义———通俗一点讲,就是透过肢体动作的赏析领略舞蹈的魅力。

1.1、对舞蹈主题思想的阅读

在具象化的舞蹈艺术精品的赏析中,老师和学员均是“置身事外”去赏析舞蹈的。因此,不论是老师抑或学员,对舞蹈艺术的观摩和赏析都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对舞蹈艺术与舞蹈动作有着独特的了解。

在该类状况下,相同的肢体语言,在老师抑或学生看来都具备不同的意义。因此,赏析舞蹈创作的首个步骤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舞蹈的内容实行深入化领略。

以现代舞蹈《八女投江》为实例进行说明,该舞蹈是由白淑妹、张爱娟于上世纪80年代中叶创制的,它通过舞蹈呈现了东北抗日将领冷云等八人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在该舞蹈中饱含创制人对八名战士的赞誉。在舞蹈的初段,八位舞蹈演员表情刚毅、怒火中烧,用伶俐的跑步动作以及强烈的蹬踏动作展示了其战斗意志;而在舞蹈的中段,舞蹈演员透过梳妆打扮、整理仪容等形式展示八位女战士的通达乐观的品格和成仁取义的决心; 而在舞蹈的高潮部分,舞蹈创设了女战士整理队列、敬礼等环节,在最终军礼的成礼过程中,朝鲜族士兵用左手托住右手,忍耐着剧烈的痛楚行的终极军礼,更是将舞蹈的壮烈氛围渲染到了极致。

在舞蹈的赏析中,老师必须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引领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揣摩的舞蹈的精髓, 这对学生学习舞蹈来说有极大助益。

1.2、对舞蹈细节处的解读

在解析《八女投江》的舞蹈时,需要从心理学角度始终关注舞蹈演员的表情;这是由于表情可以反映舞蹈演员的战争时的状态。假如不能将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与表情融合起来看, 那学员就极难从肢体语言中发现八女誓死抗战的英勇信仰以及百折不挠的英雄胸怀。单单从舞蹈动作的视角来看,在《八女投江》中,舞蹈演员对战争场面的描述毫不拖泥带水, 从攻击和防御以及贴身搏击等动作可以看出战争态势的变更, 而这些都能通过舞蹈演员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看出来。

在赏析《八女投江》时,应利用心理学理论中的换位思维、场景替换等教学手段,让学员与台上的“女兵”进行角色的置换,让学生以自身的心理状况为切入点,去揣度“八女”的心理状态,透过学生的三观与“八女”的三观的悬殊落差去刺激学生的心理,让所有学员了解女兵的心理,并对其舍身成仁的举动充满敬仰之情,进而通过学生的自我心理暗示, 用自身所拥有的舞蹈技巧在学习中去把握女兵在战争中的坚强和果敢的品质。

在此前提下,老师应强调舞蹈中的细微末节,并引导学生加深对这部分细微末节中的舞蹈动作的印象。如此,学生不但能明了舞蹈中舞蹈演员们每个动作所包含的深意, 也能完整地看到舞蹈的过程,领略《八女投江》的魅力,这对日后的表演助益甚大。

2、心理学在舞蹈排练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舞蹈赏析与排练课的进行过程中, 在舞蹈赏析之后就轮到舞蹈排练“粉墨登场”了。而舞蹈排练的重要目标,就是透过舞蹈动作的排演让学生领略舞蹈的精髓;与此同时,在排演中传授给学生舞蹈表演中惯常运用的技巧也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还是以《八女投江》为例进行说明。

2.1、表情改变

在排练课教学中,老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身临其境”,创设真实感极强的课堂氛围。具象化地说,即老师应诱导学生“回到”战火纷飞的特殊年代,让其想象自己身处流弹乱飞、四面楚歌的战争场景中,之后老师应通过亲自演示和解说展现给学员:弯腰是为了躲子弹;亦步亦趋地退后是为了更清楚敌人的情况。

在对表情的讲授中,老师应着重指出:战争是激烈的,女兵的表情是恐惧的,这是由于每位战士都是活生生的人,面对大势已去的战争局面不可能完全做到泰然处之, 都会或多或少地露出恐惧的表情;与此同时,女兵的表情又是刚强和果敢的,这是由于女兵的心中有着舍身成仁的意念。

在排练课教学中, 老师应运用心理学中的表情图面让学生看到人类脸部表情的微小变化, 进而诱导学生通过表情甚至微表情来呈现自己的心理状态。因为学员在接受表情辅导前有着一些表演的经验,因此其对表情的细微差别会尤其留意,排练的功效比老师单调的口头演示要好。

2.2、技术动作

在舞蹈排演时段, 透过老师对女兵每一个肢体语言背后的心理状况的叙述和解读,学生就能以自身的视角为切入口,将自身的舞蹈技巧结合到舞蹈表演中去, 用自身的特有风格去演绎舍生取义的女兵形象。

然而对学员来讲, 尽管其能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某些独立的舞蹈情景中舞蹈演员所要传达的精神以及深意, 然而学员们毕竟没有真实体验过战争的严酷, 他们对战争的了解显然是较为浅显的。在该类状况下,很多舞蹈技术动作的细节就很难被完整体现出来。例如:《八女投江》中有许多蹬踏敌人的动作,而在这部分动作中,“敌人”是被幻想出来的,它需要舞蹈演员独自用蹬踏的动作来展示战争的激烈。因此,该动作就需要经过锻炼才能做到位,这个细节是观众领略战争的残酷的关键。在表演这个场景时,老师在排练课中应先让学员做出蹬踏或踹蹬的动作, 并将动作做出时女兵的心理状态融入动作中,让学生明白:实际上,观众对踹蹬动作的解读并非只着眼于踹蹬的力量, 而更多的是透过观察演员的表情以及眼神去解读的。

透过这种排练, 学生才能明白怎样独立完成一个需要多人协调的动作。而融合了心理暗示的排练教学,就能使学生明白舞蹈艺术的价值并不是完全靠动作去呈现的,还有心理状态也十分关键,这对学员日后的表演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也能使学生的舞蹈之路走得更为顺畅。

3、关于心理学与舞蹈

心理学理论能够协 助学生在 舞蹈表演 中建立一 个良好的 心态,这种良好的心态即指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在高层次神经功能正常的状况下,智力正常、情绪平稳、行为适当,具备协调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特点。良好的心态是保障舞蹈动作正常甚至超水平发挥的前提, 是舞蹈演员以及舞蹈老师应兼备的基本素质。

唯有优良的心态才能在压力之下淡定, 并在舞台上收获成功与喜悦。因此,作为舞蹈人员或学员,需要在赏析和排练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心理学理论, 在舞蹈的职业生涯中遇到问题时才能泰然处之,并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和抗压能力。

4、结束语

3.心理学课论文 篇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措施

在心理学领域,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对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倡导积极取向、实现价值回归和坚持科学实证,是积极心理学的三大基本特征。由于积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的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组织系统作为研究视域,这就使得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成为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一、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应用的意义

对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应用的意义进行探究。通过对我国初级中学心理健康课堂的发展现状来看,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的应用,可以为我国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一种新的取向。由于我国的传统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要从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防治问题入手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使得现有的校园心理健教育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因此,传统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模式并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应用让“察知幸福”“体验幸福”和“追求幸福”三大问题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这就为初中心理健康课堂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取向。除此以外,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应用,也可以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新的内涵。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积极主观体验进行关注的方式,帮助初中生培养积极的人格,这样,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课堂中的应用,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积极心理特征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应用积极心理学的措施

1.学校要构建一支具有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在利用积极心理学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学校首先应该让心理健康课程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在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成长发展平台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举办讲座的方式,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一些学校在提升教师心理品质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师定期参加校外培训的制度,对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应用过程中,学校首先要打造一支具有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进而让教师自身的积极人格在学生中产生影响。

2.通过活泼自如的教学方式对心理健康教学进行完善

在初中阶段,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对积极心理学相关内容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学校应该让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时代气息浓郁的教学内容和畅所欲言的课堂规则成为心理健康课堂的主要特色。在对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出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进行完善。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课堂讨论、课堂辩论及团体辅导等方式的应用对心理健康教学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对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一些学校采用的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体性讲座和团体辅导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一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心理健康学习之中,也可以通过对学生参与团体辅导课程的热情进行强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通过对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进行培养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师在心理健康教学中提到的音乐调节法、自我暗示法、合理宣泄法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活泼自如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学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的应用,是提升初中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我们只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对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灵活应用,才能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大学,2008.

4.心理学与生活结课论文 篇四

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需要,而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是建立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等基础之上的。

自我实现理论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其本质特征是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马斯洛在阐述人的价值论体系时强调:人有多种需要和潜能,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们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是完满人性的表现。这一目标的实现称为自我实现。只有达到自我实现状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完全发挥出来,而只有全部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人才显示人的积极品格和最高价值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因此,人的潜能是人的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是人的潜能的发挥。潜能和创造性的发挥是马斯洛自我实现论的本质特征。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要把人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之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升华,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自我价值,指的是一个人的性德、知识和能力,也称内在价值。如果某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所具备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养成的德性能够惠泽他人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那么,他也就是实现了其外在价值,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自我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的幸福感,此时他心理上的感觉就是自我实现,即自我价值的实现。简单地说,自我实现也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感觉很幸福。

自我实现,是指人类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是一个人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的需要,它能使个人产生强烈的动机,并使自己的行为朝向某个特定的目标,达到自己能够成为自己渴望和认可的高度。因此,自我实现的需要并非要让每个人都成为英雄,而是要让个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力以达到自己期许的状态。

诚然,只要一个人身心健康,通过不断地学习,他的自我价值就会不断增加,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也会永无止境。做到自我实现,就必须充分认识自我,做到不断奋力登攀,并同整个社会和时代结合起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所学、所知、所能、所创。而作为自我生存与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外部环境——社会,更应是一个公正、公平、开放、透明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捍卫者,以给每一个生命个体创造同样平等竞争的机会。倘如此,每个社会成员才能自我实现,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才会更加辉煌。

自我实现的产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然充当自我实现者的角色。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在还没有满足生理需要的情况下,就盲目地追求自我实现这一最高层次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层次心理发展关系,这几种需求是相互依存的。

其中,生理的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它是维持人类自身生存和生活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人类的生存就会存在危险。这些基本需要是人类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低层需要,同时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动力。马斯洛指出,人的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不再产生激励因素,而是转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并转化为新的激励因素。

安全的需要是关于人类寻求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健康发展的需要,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社交的需要,也称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团体等的关怀和理解。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我们都希望在爱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他人的关爱,与他人保持和谐共处,找到个人的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

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希望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尊重的一种需要,是比社交需要更高层次的需要,它可以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了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譬如,我们希望自己能够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并取得相应的成就,以此获得必要的自信、自尊、自重和自主等,同时得到他人和社会的高度评价,从而获得一定的名誉和成就。

当我们仍未满足生理上的需求时,我们所迫切的是要解决温饱等问题,若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解决,我们的生命会受到威胁,又怎能谈自我实现这样高层次的需求呢?而若我们经历了层层考验,当物质上的需求已经不再紧张时,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追求精神上的需求,即自我实现这一最高境界。因此,马斯洛层次理论中的几个需求层次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联系,层次递进的。

其实,自我实现者并不是专指那些“成功人士”,而是指人的精神层面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的追求。根据马斯洛的理论,这是人生最高层次的需求。而能够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人往往具有健全人格。因此,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理论。马斯洛痛感“价值观的丧失使我们时代的最终痼疾”。他坚信,整个人类必须要有一个价值体系,而这个价值体系就是人类的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体现了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渴望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总是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过,他认为人类的这种天性,最初只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东西,一种可能性被蕴含着,它需要人的外部环境和适合的社会以及后天教育的共同作用才能发挥作用。每个人所处环境和所经历事情的不同与人的先天因素的差异决定了每个人潜在因素的发展和实现的程度的不同。

马斯洛坚持把人的本性和价值提到心理学研究的首位,自觉地把“自我实现”理论提升到了人的价值理论。由此,自我实现理论就成为了一个关于人的本性的、本质的和价值的哲学理论。

简而言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逐级发展,在这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包含了四点假设:第一点是它的变化性,已经满足了的需要就不再是一种激励因素,它将被更高层次的需要所取代;第二点是它的多样性,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是复杂多变的,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要在影响着人的行为;第三点是它的层次性,一般说来,只有低级层次的需要得到了相对满足之后,高级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才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强大的内驱力;第四点是它的潜在性,由于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在一定的时刻,人们才发现其潜在的需要。

当我们达到了自我实现这一境界时,就相当于中国全体人民都度过了社会主义而进入了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有所增强,自觉性得到提高。同时,我们的思想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大家互相帮助,贫富悬殊日益

缩小,国家和平共处。犹如世外桃源般,让人向往。

正如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完美无缺的,马斯洛层次理论也会有其不足之处。譬如,马斯洛研究的对象大多是美国人,其研究是在典型的美国文化下进行的,而美国是个体主义比较盛行的国家,因而其理论不具有很强的跨文化性。这就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局限性,他忽视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论证了入的发展的社会历史规律,马斯洛理论从心理学的和入学的角度进行补充,它启示我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格的完美发展。

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就是得到自我满足感的过程。人活在世界上,总得找到自己的归宿,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并朝这个方向努力奋斗,人生才会获得有意义。

5.幼儿教育心理学气质说课设计 篇五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教材《幼儿教育心理学》第十三章中的第二节---幼儿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本章是该书的重点之一,本节又是该章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幼儿教学心理,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的心理的发展受到教师的的教育与教学的制约,而教师的教又需要依据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本节重点讲述了幼儿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教材先阐明了幼儿气质及其差异表现,而后又详细叙述了要针对幼儿的不同气质进行教育,提出了学前教育的理论依据,本节课的学习将会进一步深入了解幼儿气质特征与教育方法,并能够针对幼儿的气质特征进行适宜的教育,结合实际,对搞好幼教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教材分析

(二)内容要素分析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一般步骤是先阐明有关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规律,而后详细叙述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提出学前教育的心理学依据,本课教材对幼儿气质的分析,研究,也应根据这一步骤进行。

一、教材分析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气质的含义、特点、类型和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2、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提供教学实施条件。如:模拟表演中的衣服,帽子,道具等。

(2)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校园中的教师和同学、空姐等的照片内容置于导入新课之中。

(3)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消化本课内容,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如:小组活动,竞赛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重组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程度。

3、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讲课之前学生通过上网与查字典等方法搜集相关资料。

(2)根据班级学苗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实际,将学生的认知经验,生活经验等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教学“活”起来。

(3)培养、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练将来从教的心理。(4)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及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品质。

一、教材分析(四)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质的含义与特点。(2)掌握幼儿期气质的类型并针对幼儿期气质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思维能力和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学习法掌握气质的含义及类型,用幼儿园情景模拟法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气质类型的的教育方法,同时现代媒体教学法贯穿始终,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气质的深入理解,激发起学生对培养幼儿气质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初步形成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感受培养幼儿气质对幼儿的特殊意义,发挥其积极品质,使幼儿的气质向健康、积极方面发展。

一、教材分析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立及依据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幼儿气质的类型特征,幼儿气质不仅表现在个别性上而且还可能发生变化,这取决于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我们只有很好的了解,掌握幼儿气质的发展表现,才能根据幼儿气质特点进行适宜的教育,通过对消极特征的纠正和积极特征的发展,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

本节课的难点是对气质含义特点的理解及气质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再有本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对不同气质的幼儿进行因材施教。

一、教材分析

(六)练习内容的安排及确立依据

课堂上首先运用幼儿园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分别模拟气质的四种类型,然后拓展思维,设计问题: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有气质呢?讲完理论知识后又把学生分组分别背诵本课的知识要点,接着布置课后作业:教材151页第6,7题。设计的个性练习是:(1)中国加入WTO以后,会给幼儿的气质带来哪些变化?(2)幼儿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些内容的安排是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消化和运用本节课的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致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创造性的加以运用。

二、教材处理

根据气质和人的心理活动、生理过程紧密结合的特点,为了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对本节教材做以下处理:

(1)对理论部分作简明、清晰、易懂的讲解。

(2)将所学知识与实际事例、表演活动结合起来探究,以便加深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一)教学思路的设计及依据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生动、有趣、易学易记,所以,整个过程要以教学目标为主线,发挥其导向功能,同时,还要注意突出重、难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教师所要提示的核心问题上去,使学生保持和增强探求知识的渴望,所以,我安排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 设计悬念 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二)教法的确立及依据

在教法方面,主要运用讨论法,幼儿园情景模拟法和现代媒体教学法,以“讲解---分析----讨论”为主线,通过以教师讲解和活动为主,结合实际,举出事例,学生模拟表演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三)学法的确立及依据(1)学情分析

职教幼师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她们由清一色的女生构成,身上具有观察力敏锐,形象记忆强,想象力丰富等特点。但由于学生在此课之前没有开设过相关专业课,没有学习专业课的经验,基本上还是用学习基础课的方法来学习专业课。因此,急需改进学法以适应专业课的学习。

(2)在学法方面:①以讲解和活动为主要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具体的知识点能够理解和识记。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实际应用的讲述和实际问题的分析,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消化和运用的意识,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四)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幼教教学的现实意义。现将教学过程做如下安排。

1、组织教学(0.5分钟)师生互致问候,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情境导入(5分钟)(1)上课开始,教师开始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 师:你知道什么是气质吗? 生:2---3名回答(通过上网查询,查字典得出不同答案)师: 那么请大家说说我们周围的老师和同学谁最有气质? 生:张三,李四… … 师:那么你有气质吗? 生:只有个别人敢回答:有!(害怕,胆怯,没信心)师:如果你有,你具备什么样的气质?(停顿10秒,注意学生脸上的表情)生:??(茫然不知所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却非常想知道答案)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2)导言

根据以上的测评,悬念设成,这时教师用感染力的语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并运用承上启下,以旧拓新的导入类型,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明确目的进入课题。师:不清楚了吧!那么同学们想知道吗? 生:想!(异口同声)师:好!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3)板书课题: 第二节 幼儿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3、理论探究(21分钟)(1)气质的含义:

首先教师提出气质的含义,板书并质疑: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人有没有气质?(出示幻灯,照片是校园里我们最熟悉的老师和同学,还有搜集来的一些空姐的一些照片等等)看完之后,大家非常兴致,自由辩论,结论不尽相同。

师:那么什么是气质呢? 生:一名学生阐述

师:从哪方面来理解它的含义呢?请找出关键词。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拿出意见 生:一名同学回答—心理活动。随后教师分析并解释“心理活动” 师:那么气质有什么特点呢? 生:一名同学回答(二个特点)

这时教师精讲点拔,举出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

接着教师提出下一个问题,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那么我们说的气质共分为哪些类型呢?一名学生回答共四种,然后教师细致讲解各种类型的特点并结合实例分析,同时课件展示(幼儿园中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让学生对号入座,了解、观察、掌握。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3)针对幼儿气质进行因材施教

气质本身没有好坏,那么对以上四种类型的幼儿,我们如何进行因材施教呢?这是我们解决本节课的关键!接着教师针对四种类型的教育方法进行逐一讲解,同时伴有学生的竞争活动:首先教师把学生分成ABCD四组,然后指导每组学生用幼儿园情景模拟法分别进行模拟表演,每组学生表演不同气

质的幼儿,然后看哪组表演的最好,让大家评比,最后给优胜者以奖励(掌声!)这时使课堂愉快的气氛达到高潮。然后大家一起找到解决的办法,指出症结,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这时教师给予适时的补充与指导,让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竞争,促进学生喜学、会学、愿学、乐学的强烈心理。营造了崇尚 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最后,教师总结,根据幼儿气质发展的不同表现,明确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大多数人具有某一气质类型的主要特点,具有混合性。②不要轻易对幼儿气质类型下结论。③人的气质是可以随着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

以上知识,教师在讲解时,应结合实例并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并运用于以后的幼教工作。

4、拓展思维(3分钟)为了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有气质呢? 这时教师启发,点拔,诱导,发散学生的思维,师生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没有固定答案)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5、巩固练习(12分钟)有目的的进行知识反馈,首先教师把学生分成AB两组,A组的学生背诵气质特点,B组的学生背诵各种类型的教育方法,然后展开竞争性游戏,A组学生中的任何一人背诵其中的任何一点,B组中的学生就应该马上回答出教育方法,最后看哪组的学生背诵的快而准,看哪组的学生接不上,最后查人数,背诵多的一方为优胜方,给予特殊的奖励(掌声),这样教与学有机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体现了主动参与,交往互动的原则,使学生横向受益。

6、课堂总结(2分钟)教师进行有规律的总结,幻灯演示,再一次重申重难点,并提出希望,进行知识反馈,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7、布置作业(0.5分钟)教材151页第6,7题

这时师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8、个性练习设计(1分钟)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特设如下题目:(1)中国加入WTO以后,会给幼儿的气质带来哪些变化?(2)幼儿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

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 幼儿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气质含义: 性情,脾气 心理活动

气质特点: ①天赋性②稳定性 气质类型 特点 教育方法

1、胆汁质 → 旺盛,迅速 →

2、多血质 → 好动,敏捷 →

3、粘液质 → 稳定,缓慢

6.心理课心情分享 篇六

然而,旅行耗费着时间、精力、金钱,常常会身处险境或者上当受骗。既然这样,我们大家依旧热爱旅行,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下面就是我的答案。

张晓风说,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在行走的路上,我们总能遇到从未识过的人,看到从未赏过的景。当我们在教室里百无聊赖,或者在寝室里酣然入梦时,世界的另一个角落,有人在晨光熹微时便开始诵读经文,有人在咸湿的海风中唱着渔歌……总会有许许多多和我们截然不同的生命形态,总会有一些景色静默并等待着,震撼过路人的心灵。如果不去远方,我们又怎会知道这世界究竟是何样?

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常常会在行走的路上,发现到许多震撼我心灵的存在。我曾在山东省日照市附近的一个小山村里遇见村口一颗百年的老树,那是冬天,粗壮的树枝上缠绕着破旧的红色布条,使老树更显沧桑。当我站在村子的高处俯瞰时,一座座石头房子像是从老树的跟上生长出来的一样,有序,坚定,在夕阳的映照下散发着金色的光芒。在这种古老的静谧与厚重中,我一下子就找寻到一种落叶归根的感动。

同样的感觉,我曾在东北前往西南的硬座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景色,皑皑的白雪茫茫一片,田野中的村庄安安静静,突然,所有的房子同时升起袅袅的炊烟。耳中尚有火车的轰鸣声,心却随着炊烟渐渐地静了下来。

不是只有在陌生的地点才能找到这种感觉。有一次,大概是晚上10点左右,我从图书馆出来,沿着I座后面的路回宿舍,不经意间一抬头,看到橘黄色的路灯灯光从树叶缝隙中洒落在自己身上,突然感觉很静,夜虽凉,但心很温暖。

如此说来,为了这种种的遇见,去旅行,背上行囊,走向远方,当真是件文艺且惬意的事情。依我之见,就算无法做到说走就走,在生活中也要保持着一颗行走的心,毕竟在人生的栈道上,你我都是赶路之人。生命里既有这么多值得伫足的事,留心留意,千万别辜负这芸芸世界的美好。

7.心理学课论文 篇七

笔者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关于心理健康课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取样法从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选取16个教学班 (共486人, 其中男生219人, 女生267人, 年龄在16~19岁之间) 进行问卷调查。

(二) 研究工具

1.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而成的适应我国中学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本测验按焦虑情绪所指向的对象和由焦虑情绪而产生的行为这两个方面进行测定。全量表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 把这8个内容量表的结果综合起来, 就可以知道一个学生的一般焦虑的程度;而各内容量表的结果可诊断出个人的焦虑中, 哪个方面问题较大。这8个内容量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各内容量表得分以及总分越低, 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2. 数据收集与统计处理:

所有问卷采用现场集体施测的方式, 每名被试均要参加前测和后测两次测验, 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时间大约为每次30分钟。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三) 研究过程

在这16个教学班开展为期四个月的心理健康课, 每周一节课。心理健康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成长。培养自信,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2.学习指导。认识学习, 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3.理性情绪教育。认识情绪, 学会管理情绪, 战胜挫折。4.人际交往。学会交往的技巧。

心理健康课的形式包括教师讲授、活动参与、讨论、案例分析、视频欣赏等。

在开课前, 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 收集前测数据。课程结束后再进行一次测验, 收集后测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心理健康课前后中职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比较

注:*P<0.05, **P<0.01, 下同

表1显示, 心理健康课前后, 中职生的MHT总分有显著差异。说明心理健康课提高了中职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

(二) 心理健康课前后中职生各内容量表的差异比较

表2显示, 心理健康课前后, 中职生在各内容量表的得分有显著差异。说明心理健康课对于改善中职生各方面的焦虑有显著效果。

三、讨论

(一) 心理健康课能有效提高中职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

上完为期四个月的系统的心理健康课后, 学生们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说明心理健康课能有效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一研究结论与以往研究一致, 如付建中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学生在学习心理学课程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作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开设心理学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 心理健康课能有效改善中职生各方面的焦虑

上完心理健康课后, 学生们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方面有了显著改善, 这说明, 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能够有效改善中职生各方面的焦虑。李群等人的研究中, 学生们只在学习压力感、人际关系敏感及适应不良上有显著提高, 而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提高, 原因是在设计心理健康课的时候, 主要涉及到的是学习压力、自我认识、人际关系, 而没涉及到情绪控制、应对方式等课题, 所以在其他维度上没有出现明显差异;另外, 刘宣文等人曾对92名学生进行了理性情绪教育, 发现理性情绪教育对提升学生的自我概念、情绪稳定性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该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 即对某一方面的教育不能替代对其他方面的教育, 这也提示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

在总结以上研究的基础上, 本研究在设计心理健康课教学内容方面,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将涉及面尽量做到全面, 这也是参加课程的中职生最后能够在各方面得到显著改善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因人力、物力、时间等方面的限制, 调查的范围有限, 只选取了1所中职学校的486名学生, 也只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 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这可以成为以后研究的重点。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健康课对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486名学生, 对其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开课前, 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 收集前测数据。课程结束后, 再进行一次测验, 收集后测数据。对比这些学生在上心理健康课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心理健康课前后, 中职生的MHT总分有显著差异;在各内容量表的得分有显著差异。结论:心理健康课提高了中职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对于改善中职生各方面的焦虑有显著效果。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课教育, 以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希庭, 廖全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J].心理科学, 2009, 32 (2) :274-277.

[2]罗晓路, 廖全明, 郝敬习.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现状调查[J].心理科学, 2009, 32 (4) :974-976.

[3]郭利红.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0 (8) :172-173.

[4]付建中.心理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 9 (5) :348-349.

[5]李群, 金燕, 孙逊.心理健康课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 (12) :1467-1469.

8.心理学课论文 篇八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中心理课 教学内容优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9-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高中院校都开设了与高中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由于受到教育教学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高中心理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还不够完善。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高中心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势在必行。为使高中心理教学能够顺利的实施,就要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高中心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补充和完善,其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积极心理学对人性中的积极层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将心理学研究定位于促使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更加充实,实现人的生存价值。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促进个人、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每个人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能,对自身的未来发展都存在着潜在需要,对自我能力体现都有积极的意识。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动机、能力和潜能等[1]。

第三,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认为应该普遍致力于培养和抵御心理问题和疾病的教学,而不是仅仅修正心理缺陷或治疗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环境、积极情绪与健康等多个方面。从个体层面而言,积极的人格特征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塞里格曼和彼得森通过反复的调查研究和分类,将人类的性格力量划分为6种核心美德和24种性格力量[2]。6种核心美德是智慧和知识的力量,包括:创造性、好奇心、热爱学习、思想开放和洞察力;性格力量包括:诚实、勇敢、坚持和热情;人道主义的力量包括:善良、爱和社交智慧;公正的力量包括:正直、领导力和忠实;节制的力量包括:原凉、谦虚、审慎和自制;卓越的力量包括对美和优点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和虔诚。

三、积极心理学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并非全盘否定传统心理学,对于积极人格的养成并不是完全回避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更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向导向功能,主张发挥学生优势、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给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诉求[3]。

首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青春期心理问题、危机进行预防,它也应对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强化。

其次,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心理缺陷、伤害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学生自身所拥有的力量、能力和潜能的发掘,要相信学生的许多积极心理潜质是可以通过学习、生活实践而得以开发和培养的。

再次,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关于学生心理问题或疾病的研究,也是关于学生学习、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健康、快乐和爱的研究。

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中心理课教学内容优化

心理课是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是心理课的主要阵地。从优化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如何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领下,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对心理课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优化,从而提高心理课教学的有效性,让心理课真正成为帮助学生发挥积极优势和潜能,促进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培养其“幸福感”产生,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和探索的过程。

五、结论

随之心理学被广泛关注,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完善得到了越多越多人的重视,客观评价工具的开发过程发掘工作任重道远。由于心理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同时在心理课的教学评价中,其评价工作不易操作,并且学习成果也难以量化和可视化。因此,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保证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一致,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及可操作性,都需要以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去对高中心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改革优化。针对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心理教学方案,因地制宜,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发挥,为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渝萍.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课教学内容优化的实践探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03:21-23.

[2]彭美贵. 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9.心理课听课感想 篇九

11021137号尤佳灵

心理课听课感想

短暂的八周的心理学概论课程即将结束,坐在安静的寝室,双手敲击着键盘,很清晰的想起老师课堂上对我们心灵的引导;回顾着那一页页精美的ppt,还有那青春,犀利地文字,我也似乎又一次回到了课堂,聆听着老师的教诲。课程虽然已经学完,但从课堂里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却让我获益匪浅。

首先要提的必须是爱情心理学了。我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阶段,我们拥有最大的资本——年轻。大学的这段时光是我们走向社会,面临工作家庭压力之前最纯真的一段时光。因此,综述,在人生最美的年华里,我们理应去追求大学时代最最纯真的爱情。关于爱情,我想每个人都会给出自己不同的答案,因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甜美的梦。我认为老师的一句话很有道理:情感的动人之处在于,虽然有时它仅仅贮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却能成为支撑生命的力量。生命的生机来自于情感,生命因情感的点缀而充实而丰富多彩。爱情又是情感中最唯美的一环,一切因为爱情而延续,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权利追求爱情。但是我对老师PPT中的部分内容持相反意见。您说“在规划自己的未来时不要把感情规划进去,感情可以被期待但不能被规划”。在我看来,爱情不仅是一种缘分,更是一份承担,尤其当我们已经成年,已经步入大学,我们就完全有能力承担爱情,也即在规划未来时规划爱情。既然慎重的选择了,我们就有责任对彼此的未来有个规划。

当梦想照进现实,或许爱情就不再那么纯真了,但我们很庆幸我们还只是大学生,我们还只有单纯的思想,所以,珍惜这难得的纯真,追求梦想的爱情。

另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师那次布置给我们的作业了,让我们每人画一棵树。而我也没太在意,就随手画了一棵柳树,令我没想到的是在下堂课上老师居然抽出了一部分同学的作品进行分析,其中就包括我的。我也很期待老师对我的分析。老师说我是一个怀旧的人,这让我很诧异,怎么会如此的准确,原来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可以通过一幅画推测一个人的性格,不同类型的人对相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着眼角度,因此产生了差异。

作为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就是不得不谈的话题了,老师也在她的课堂上渗透着对于大学生心理的分析与见解。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极为重要。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荣辱观。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网上有一句很有趣的话:小学生上课费嘴,中学生上课费笔,高中生上课费脑,大学生上课费流量!对于严重存在的大学生翘课与“费流量”问题,大学生也应该认识到逃课对自身的危害,避 免急功近利,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学校也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大学生逃课表面上是学生个人的问题,而实质上已是个社会问题。针对大学生逃课原因 的多样性,学校应该注重招生、学生培养与就业的系统性,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才 能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高校要把就业问题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教育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当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问题,把大学生教育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逃课的问题。如今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良是导致大学生孤独郁闷的重要原因,“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诉衷肠”已经越来越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生活轨迹。这种看似标新立异、潇洒不羁的生活方式却真实地折射出了大学生孤独、迷惘的心理困惑。人际关系方面的人际吸引原则,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以及亲密关系和爱情这些环节,是影响大学生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孤独郁闷情绪,甚至自杀,攻击或者杀人等行为。自尊是个人对自己的情感和评价,是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当评价的结果是肯定的,自我价值感得到确立时,个体就获得较高水平的自尊;反之,自尊会受到伤害,出现自贬。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一对一的交往中,我们往往不喜欢去遵从别人而放弃自己的一些东西,除非对方有足够的理由和能力去说服你态度改变,这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保护。孤独寂寞者往往是高自我价值保护者,但自己又缺乏去说服别人的能力,而往往导致自己不能够接纳别人也不能够别人接纳。我们的怀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说过: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作为有抱负有理想的大学生,这是我们必备的品质。

当然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虽然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久的甚至是一生的。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这门课程正是给与了我这些方面的知识与启示,我会谨记老师在课堂上传递给我们的点点滴滴。

10.小学心理课教案 篇十

1.美丽的校园 ……………………………… 2 2.我们是好朋友 ……………………………… 3 3.按时上学 按时回家 ……………………………… 6 4.不当小皇帝 5.你真行 6.我已经长大了 7.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8.好儿童 要谦让 9.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10.小鬼当家 11.争做合格小学生

……………………………… 8 ……………………………… 10 ……………………………… 12 ……………………………… 14 ……………………………… 16 ……………………………… 19 ……………………………… 22 ……………………………… 25

1、美丽的校园

活动目标:

通过认一认、谈一谈、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环境,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初步激发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组织一次参观校园的活动,拍摄一段校园实景录像,印制校园全景轮廓图。适合年级:一年级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来到学校已经好几天了吧,老师知道你们对学校的情况也有所了解了,前几天,我们还一起参观了校园,你们觉得校园怎么样啊?(学生交流)

二、活动一“亮眼睛”

你认识了学校的哪些地方?请你介绍一下。播放校园实景录像,停格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三、活动二“装扮我们的校园”

这就是我们美丽校园的轮廓图,你能使它变得更美吗?让我们拿起画笔,把它装扮得更美丽。

1、学生在刚才的轮廓图上涂色。

2、把学生的作业一一展示在黑板上。

3、评一评,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4、这么美丽的校园,我们应该怎样来爱护它呢?

五、辅导语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认识和装扮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校整洁、优美,像一座大花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地方。我们要爱护它,就像爱护自己的新家一样,你们能做到吗?

2、我们是好朋友

活动分析:刚入学的儿童,初步有了班集体的概念,正确引导他们如何与别人友好地相处尤为关键。本次活动中,通过同学之间的自我介绍、互相介绍、对小品情节的辨析,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和真挚的友情,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与同学建立友谊。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2、懂得关心别人、将心比心的人际交往常识。

3、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促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适合年级 一年级 活动准备

1、课桌围成圆形,黑板上写“好朋友”三个大字,并配些图画。

2、录音机、《找朋友》音带。

3.老师和部分同学一起根据本班实际编排了同学日常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一些行为小品

活动过程:

一、做做游戏交朋友

1、激趣:

师:同学们,我们在一起生活学习习近平半个学期了,有些同学成为了好朋友,有些同学之间却没说过几句话,你想和更多的同学成为好朋友吗?

今天,老师就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你们愿意参加吗?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全体学生围成内外两圈,随着音乐绕圈前进,音乐停时,两圈相对应的两人一组成为新朋友,要互相自我介绍。

2、游戏——找朋友 师播放《找朋友》的音乐,学生进行“找朋友”游戏,音乐停时,两学生互相进行自我介绍。

3、交流 师:同学们都多认识了一位好友,谁愿意把你新认识的朋友介绍 3 给大家认识?(指名交流)

4、游戏——看谁猜得准? 师:今天,老师还要跟大家玩一个认人的游戏,就是“看谁猜得准?”,由老师说出这位同学的特点,你们来说说他是谁。(教师说,学生猜,教师并进行随机评价)

5、说说好朋友 师:班上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谁来说说你们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或者把你们之间一些难忘的事告诉大家。(集体交流)

二、角色扮演我体验

1、看一看 师:好朋友相处在一起总是很开心,但交往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摩擦,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以下几段小品。(请事先准备好的学生上台表演)

小品1:一个同学走路,因路滑不小心踩到另一个同学,使得这同学很气愤,结果两人吵起来。

小品2:一个组长发书,把一本脏书发给同学,该同学不乐意,争吵起来。小品3:一个同学没带笔,同桌不想把新买的笔借给他,使得这个同学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2、说一说 师:你遇到这种情形应该怎么办?请小组讨论,把你们的好方法用接力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小组讨论准备)

3、演一演 请学生上台进行三个小品的接力表演。

4、小结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多为别人想一想,多让一让别人,其实很多问题或矛盾都很容易解决的,并且还能增进双方的友谊呢!

三、心理体验我提高

1、诱导:

师:每位同学身上都有许多优点,哪位同学愿意来说几句赞美别人的话呢?

2、体验:

请学生参与进行“优点轰炸”的活动体验,同时还请双方谈谈各自的感受。

3、小结:

师: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赞美别人,是增进友情、搞好同学关系的一种好方法。在交往中,要多赞美别人,不取笑别人的缺点,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朋友。

四、读读名言我记牢

师:同学们,著名科学家培根说:“友谊能使快乐倍增,使痛苦减半。”学校里有这么多的好朋友也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快乐起来。同学们,请敞开你的心接受友谊吧,请交出你的心珍惜友谊吧,你将会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3、按时上学 按时回家

活动目标:

1、懂得为什么要按时上学和按时回家的道理。

2、初步学会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和按时回家。

3、初步养成上学和放学时对老师、家长、同学说礼貌用语。活动准备:

1、一只能拨动的钟面。

2、一张作息时间表。

3、一段自制的“小明是时间的主人”录象或自编的小品。适合年级: 一年级 活动过程:

1、启发导入

小朋友我们都是小学生了,小学生就应当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做到“按时上学,按时回家。”

2、演示讨论,明理导行

(1)为什么要按时到学校呢?归纳:我们这个学校是大家组成的集体,只有大家按时到校才能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如果大家不按时到校,学校就不能按时上课,就会影响学习。

(2)什么叫按时到校?(学生讨论)

出示:能拨动指针的钟面和作息时间表。教师边讲边演示。

(3)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当一名按时到校的好学生呢?怎样才能做到按时到校呢?

A教师归纳:

睡觉前要理书包,晚上八点要睡觉。不睡懒觉起得早,穿衣吃饭动作快,背起书包上学校,上学路上不贪玩,按时到校挺重要。

B集体模拟训练。(教师当时间老人,一边说一边拨动钟面的指针。)C请学生各自估计一下从家按理到学校的时间。

6(4)放学了,要按时回家。(5)辨辨说说“你该怎么办?”

A晚上八点了,爸爸妈妈在看电视,你也很想看,这时你该怎么办? B早上小闹钟已响了,天气又冷,你还想睡一会,这时你该怎么办? C上学路上,你看到小摊上有五颜六色的粘纸,想去看一看,这时你该怎么办?

D放学时,同学对你说:时间还早,我们玩一会再回家。这时,你该怎么办?

3、学榜样,激情感,再训练。

(1)放自制录音或演小品。内容:小明是个懂礼貌守纪律的好学生。(2)边看边思考:小明哪些地方做得好?

(3)讨论思考题,归纳:小明不但能做到按时睡觉,按时上学,按时回家,还很懂礼貌。

A上学时,对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再见!”

B上学时,见到老师行了礼,对老师说:“老师早!老师好!”见到同学说:“同学早!同学好!”

C放学时说:“老师再见!同学再见!”

4小结:今天我们懂得了做一个小学生要做到按时上学,按时回家,并且学会了怎样做到按时上学和按时回家,那就做了时间的主人。我们还学习了在上学和放学时的礼貌用语。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向小明学习,做一个懂礼貌守纪律的好学生。

五、教育与训练巩固与延伸。

1、请每个学生估计好时间,按时上学,按时回家。与家长联系,配合学校督促孩子按时到校,按时回家。

2、进行到校、离校、离家、到家的礼貌用语训练,并请家长协助进行训练,养成习惯。

4、不当小皇帝

适合年级:一年级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清任性的坏处。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改掉任性的坏毛病。活动准备:

课前排好小品:任性的“小皇帝”

教师要事先挑选好六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强调台词的语调和神态,注意形体动作以及道具的设计)。

适合年级: 一年级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品——任性的“小皇帝”

1、教师课堂点题:同学们,任性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的,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任性的问题,先请大家观看一个小品。

2、出示思考题:

(1)谁是任性的“小皇帝”。(2)“小皇帝”有那些坏毛病。(3)任性又有那些坏处。

3、提出观看要求:认真观看、积极思考,告诉学生这就是对同学的尊重。

二、讨论

1、讨论方法指导: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要心平气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仔细地听取别人的见解。

2、就以上问题分四人一组相互讨论。

3、根据小品内容,结合自身情况,讨论任性有那些坏毛病和坏处。

三、展开

1、自我测试,完成调查卷(要求认真、如实的填写,告诉学生诚实是一个 8 人的美德)

2、找出克服任性的方法

3、针对调查卷所出现的任性问题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四、小结

1、自我评价:这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认清了任性的坏处了吗?在你身上是否存在任性的问题,找到改正的办法了吗?你学会讨论的方法了吗?你有收获吗?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讨论了“任性”,大家都很认真,也在克服任性方面动了不少脑筋,相信同学们一定不愿做任性的孩子,对吗?

六、总结:任性是一个大坏蛋,千万别和它做朋友。

5、你真行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使学生学会肯定别人。活动准备:

1、课前提醒学生认真观察身边朋友的外貌特征和平时的特长爱好

2、观察身边的同学生活中做的好的地方。适合年级:一年级 活动过程:

一、档案馆

1、创设情境:出示投影,学生自由看图。

2、教师引导:以上四副图,你看懂了哪一副?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图意:

小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小芳看见同学被雨淋湿,主动和他共用一把伞。小露在路上发现了废纸,立刻捡起丢进了垃圾桶。小惠在音乐课上展现自己的优美舞姿。

二、咨询台 评评议议

1、设问:以上4为小朋友,你喜欢谁?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3、老师的话:对呀,学会肯定和赞扬别人,他们快乐,你自己也快乐,还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不信你就试试看。

4、回忆: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三、活动

1、请学生说说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的外貌特征及个性品德、优点、特长,让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

2、学生动手作画和填写各自朋友的优点及值得称赞的几件事。

3、作品交流。

四、实践园

1、教师讲明要求:写清朋友的姓名、写清朋友最突出的特长、优点、用最美好的语言赞美和夸奖对方。

2、学生写纸条。

3、学生互相交换纸条和口头交谈,进行情感传递。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纸条交流。

6、我已经长大了

活动分析:

恐惧是学生惧怕某种物体或景象时的一种心理体验。恐惧中往往带有厌恶、焦虑等心理反应。严重的恐惧心理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它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还会是学生个性向软弱、胆怯方向发展。低年级学生心理恐惧现象较普遍,克服这些心理恐惧是学生心理成熟的重要过程。

活动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成长包括身体和心理两部分;激起学生一往直前,勇于克服心理恐惧的决心。

适合年级:一年级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教师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看图讨论《小辉长大了》的故事。(故事大意:小辉很害怕一个人睡觉,所以他总想方设法和爸爸妈妈睡同一个房间,上学后,妈妈说:“小辉,你是小学生了,要去自己房间睡觉。”小辉同意了。第一晚,小辉很怕,妈妈就开着灯让他睡。几天以后,小辉慢慢不怕了,可以关掉灯睡觉了。妈妈说:“小辉长大了。”)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为什么小辉能独自睡觉,妈妈就说“小辉长大了”? 教师小结:小辉在心理上长大了。

(二)咨询明理 全班讨论:长大的标志有哪些? 教师小结:我们的成长是多方面的:有身体的变化,如长高、变重;更重要的是我们心理的成熟。克服心理恐惧就是心理成熟的重要表现。小组交流讨论讲使自己心理恐惧的事物或情景以及恐惧体验,请别的同学为自己出谋划策。

(三)体验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读懂画面,启发学生思考:小辉第一次自己上学会遇到那些可怕的事,怎么克服恐惧心理?

2 分组讨论,续编《上学的故事》。3 分组表演小品《上学的故事》。教师小结:克服恐惧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和智慧。

(四)实践活动

以填色游戏为主,让学生在代表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星星上涂颜色。比比,谁涂的星星最多,谁就最能干!

7、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劳动的乐趣和劳动的光荣,树立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劳动观念,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激发劳动热情,立志做个勤劳的人。

活动准备:

排练课本剧《小白兔和小灰兔》 适合年级:一年级 活动过程:

一、揭题

1、猜谜:一棵树,五个叉,不长叶,不开花,样样事儿都能干。2、课本剧《小白兔和小灰兔》

说说:小灰兔为什么只要了菜子却有吃不完的白菜呢? 勤劳、爱劳动、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3.主持人宣布主题队会开始——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二、认识自己的小手

1、学生齐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主持人:小朋友们,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手,自己的事自己做,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小手能干什么?

2、学生畅谈自己双手的作用。(穿衣、吃饭、写字、扫地……)

3、主持人:我们的手除了能做事,还能说话呢!(手语)(播放哑语老师教小朋友说话的课件)

4、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双手会说话呀?(交警叔叔指挥交通、舞蹈演员……)

三、小手大比拼

主持人:原来,手的本领可大了,下面,大家来比一比,好不好?

1、活动内容(1):系鞋带比赛

四个小组各推选一位选手上台比赛,要求:速度快、系得漂亮;第一名的小 14 朋友奖励红花,并为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系鞋带的经验。

(2):折纸。让我们拿起手中的小纸片,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展示)四人小组活动形式,分组展示劳动成果,评选勤劳小组。(播放音乐)

2、歌舞表演:《劳动最光荣》。

四、展示各行各业的劳动成果

主持人:劳动锻炼了小朋友的小手,使大家变得越来越能干,劳动还会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请看——

1、多媒体演示公路、建筑、城市新旧对比的照片。

2、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人会用勤劳的双手带来美好的生活吗? 3.课件出示各类人物,如: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农民伯伯、织布工人,他们的工作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4.现在,你可以为身边的人、学校、家庭干些什么呢?

五、总结

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的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他们在劳动中收获了成功和快乐!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今天辛勤耕耘,明天一定会收获累累硕果。

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8、好儿童 要谦让

活动目的:

1.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2.愿意向讲谦让的同学学习。

3.当自己谦让别人时感到心情愉悦,别人谦让自己时,有感激的情感产生。活动准备: 课件

适合年级:一年级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故事: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两只小山羊,它们同时走到一座独木桥前,两只小山羊都想先到河的对岸去,它们同时走上了小桥。

2.演示课件一并继续讲述:(名称:小羊过桥)(1)讲述:

两只小羊各不相让,结果怎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继续演示课件一:

课件内容:两只小羊各不相让,同时掉入河中。3.提问:

两只小羊为什么都掉进河里了?(它们不懂得谦让)4.小结:

两只小羊都想自己先过桥,谁也不谦让谁,结果都掉到河里去了。5.请学生谈谈看了小羊过桥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

二、明理

1.提问:谁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如果学生没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以播放录音故事。)

2.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补充。3.老师提问:

16(1)当哥哥让孔融拿梨时,他是怎么做的? 板书:不抢先 能让人

(2)他为什么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板书:懂得讲谦让

4.孔融把大梨让给哥哥、弟弟,哥哥、弟弟会怎么想?孔融的爸爸妈妈又会怎样想?

5.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6.分组汇报。7.小结:

孔融四岁就懂得讲谦让,爸爸、妈妈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哥哥、弟弟跟他的关系更加亲密。(板书:关系亲密)而且,讲谦让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板书:美德)所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8.提问:听完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懂得什么叫谦让了吗? 板书:好处 方便 9.小结:

在好处、方便面前能够做到不抢先、能让人,就是讲谦让的表现。10.再次演示两只小羊过桥的课件:(1)提问:

同学们想一想,两只小羊怎样做就可以安全的过河了?

(2)学生发表意见后,用课件演示小羊互相谦让安全过河的情景。(3)鼓励学生:

在你们的帮助下,两只小羊顺利的过河了,你们也是懂得谦让的好孩子。

三、联系实际 1.请学生讨论:(1)讨论题:

在学校里,同学之间互相谦让,有什么好处?(2)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3)小结:

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大家就像一家人,学习、活动时都会觉得很愉快。板书:亲如一家 非常愉快 2.请学生演一演: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1)出示三张插图。

内容:栏目三“说一说”中的插图。(2)师描述插图中的情境: 情境一:

下课了,小明和小强同时来到饮水桶前,都想喝水。情境二:

丽丽和小军一起打球,打了一会儿,小刚来了也想打球。情境三:

春游结束了,同学纷纷登上回学校的汽车,最后上来了两位同学,可是,车上只剩下一个座位了。

(3)学生讨论后,进行表演。

(4)同学、老师共同评价,对于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3.请学生夸一夸

(1)同学中谁能谦让?请你夸夸他,说说他是怎样做的?(2)师生共同夸奖平时能做到讲谦让的同学。(3)请得到夸奖的同学谈谈自己为什么这样做。(4)老师奖励每位讲谦让的同学一朵“谦让花”。4.请学生想一想

在日常生活中,学校生活中,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讲谦让? 5.学生思考后回答。

6.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补充或表扬。

四、全课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不仅懂得了什么是谦让,还学会了谦让,我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校生活中一定会比今天课上的表现还出色,大家的关系会更加亲密,就像一家人一样,大家说对吗?

9、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活动目标: 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十分愉快有趣。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在一起。活动准备: 课件。

适合年级:一年级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使学生知道校园里同学多,大家在一起很快乐。)1.想一想:

每天清晨当你在校园里遇见自己的同学时,你什么心情?会怎样做? 2.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1)说一说:

清晨,在校园里,同学们脸上都是什么表情?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2)小结:

学校里有许多同学,大家在一起可快乐了。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游戏十分愉快有趣。)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有什么好处? 2.小结:

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时,当你有了不会的问题,同学会帮助你;当你忘带学习用具时,同学会替你出主意、想办法。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会使大家共同进步。

出示图二 1.即兴表演:

几个同学在一起做游戏时,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其他同学连忙上前扶起他,并安慰他。

2.现场采访:

当别人扶起你时,你心里怎么想? 你为什么要去扶这位同学?(给表演好的同学鼓励)小结:

和同学在一起游戏时,不仅可以玩得高兴,而且当你遇到困难时,同学还会帮助你、照顾你。看!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多快乐呀!

3.全班交流:

现在你们说说是一个人学习、游戏有意思呢,还是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游戏有意思呢?说说理由。

三、想一想。(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应该怎样做。)出示课件一(小动物学校的故事)1.小组讨论:

小羊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你想对小兔说什么?

小兔听了小羊的话会怎样做呢? 2.小结:

同学见面时要主动打招呼,课上一同学习,课下一同游戏,只有和同学在一起才会快乐、有意思。

四、唱一唱。(激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情感。)放音频

1.师生同唱《找朋友》 2.表演唱《找朋友》。

五、练一练。(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和同学交朋友。)出示课件二(“练一练”中的图)1.小组交流:

图中的同学是怎样交朋友的?他们的表情告诉了我们什么? 2.即兴表演。请两位同学到前边来。(1)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2)说出同学的名字。

(3)互相握手说:“你是我的好朋友。” 叫多组同学到前边表演。3.小组比赛

比比谁认识的同学多。

请认识同学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和同学交朋友的。(对表演好的同学进行鼓励)

4.小结:

主动地介绍自己、认识同学是和同学共同学习、共同游戏的第一步。每个同学都应该尽快地和同学认识并成为好朋友,因为同学都是好朋友。

六、读儿歌,总结全课。

1.学儿歌。《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板书儿歌

同学们,在一起,同学习,同游戏。

你喜欢我,我喜欢你,好朋友,多亲密,在一起,多欢喜。2.学生边拍手边说儿歌。3.总结:

和同学在一起生活是非常快乐、有趣的。同学之间应该友好相处,互相关系心、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成为好朋友。

10、小鬼当家

活动目标:

1、懂得待客热情、有礼貌是尊重客人的表现,热情待客能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

2、知道待客的一般礼节。待客做到:请客人进门、向客人问好、请客人就坐、为客人倒水、有礼貌地与客人交谈、不打扰家中的大人与客人谈话、客人走时送客人出门并说再见。

3、从内心尊重客人,愿意做有礼貌的小主人。活动准备: 课件

适合年级:一年级 活动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1.导语:

同学们,你们到别人家做过客吗?当你到别人家做客时,喜欢主人怎样接待你?

2.提问:

当别人到你家做客时,你们是怎样接待客人的? 板书:七客人到我家热情有礼貌 3.提问:

为什么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了解学生的原认知)

4.过渡语:同学们的想法对吗?我们一起到小明家里去看看就知道了。活动二:明理、导行。1.演示课件

2.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小明一家是怎样接待客人的。板书:请进、问好、请坐、递水、陪客、送客、道别 3.提问:

当客人看到小明一家人这样热情的招待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4.小结: 小明一家人招待客人热情、周到、有礼貌,他们一定愿意再到小明家来做客。5.提问:

(1)看了小明的事例,能说说招待客人的一般礼节吗?(教师与学生一起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2)像小明一家人这样热情招待客人有什么好处? 6.小结:

热情有礼貌地招待客人是尊重客人的表现,可以密切主客之间的关系,增进主客之间的友谊。

板书: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 7.过渡语:

小明是个尊重客人的好孩子,可是有些小朋友却不懂得尊重客人,他们是如何对待客人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活动三:辨析、导行.1.评一评。

课件展示小红家来客人的图片。(1)学生观察。

(2)分小组评一评图中的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3)小结:

客人问话时,要认真回答客人的问题;家人与客人谈话时,不要去打扰,这是有礼貌,尊重客人的表现。

2.过渡语:

如果你家里来了客人,你能热情地招待吗?我们来试一试。

3.学生活动:请你做小主人,邀请几位同学做客人,你来接待他们。(1)四个同学为一组,互为主人、客人,一起练习。(2)四人一组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观看的同学进行评价。(3)小结:

接待客人不仅要使用待客的一般礼节,更重要的是要从心里欢迎客人,真诚地对待客人,使客人有一种到家的感觉,这样才能给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客人 以后更愿意来你家做客。

活动四:课堂小结。

希望当你的家里来客人时,同学们都能像今天表演的这样热情、周到、有礼貌地招待客人。游戏活动,体验快乐。

11、争做合格小学生

活动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多数学生对在校的一日常规、基本要求已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并不能自觉地去做好。新学期伊始,针对这一年龄和心理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能很好地强化、规范学生的行为,对他们在新的学期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起到很好的导航作用。

活动目标 : 1 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合格小学生。结合学校以及班的实际,提出各项要求,规范学生的行为。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适合年级: 一年级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现在对在校的一日常规、基本要求已有初步的了解。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看你知道多少?

(二)、说一说,议一议。

1、上课:(1)上课铃响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做好课前准备,安静等老师来上课)(2)上课可以随便说话吗?有事情怎么办?(先举手,再发言)

(3)课堂上可以做小动作吗?(不可以,这会影响学习,影响别人学习)(4)结合本班实际,表扬能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教育不够自觉守纪律的学生。

(5)小结:

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希望每个同学今后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立即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课堂上不要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专心听课,不做小动作。

2、课间(1)引入:

课间活动我们也要守秩序,注意安全,这样大家才能玩得开心。(2)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活动录像: ① 几个同学挤入教室。② 几个同学在教室里追逐。

③几个同学有秩序地打乒乓球,一个小淘气一屁股坐在球台上混场。

(3)讨论:他们做得不对吗?为什么?(他们的做法不对,这样既危险,又影响同学们活动,也是极不文明的行为

(4)结合本班实际,讲讲在校园里参加课间活动的一些常规要求,并且让学生进行表演:

A 教室门口比较窄,离开教室应有秩序,不要争先恐后。

B 在教室及走廊行走,应轻步慢走,不能追逐打闹,否则很容易因碰撞而出现不友好的行为。

C 上下楼梯靠右走,楼梯是上下楼的必经之路,为了保证安全,必须按各自 方向上楼。

D玩游戏要到操场玩耍,并且要守秩序,排好队,遵守游戏规则。(5)你最喜欢哪些课间活动?说说怎样玩才能有秩序又有趣?

(三)、学儿歌:《上课歌》和《课间歌》。

(四)、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新的学期里,能自觉做到守秩序守纪律,上一学期里,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迅速地改正过来,大家比一比,看谁做得好,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活动参考资料:

上课歌

上课铃响进教室,书本用品摆放齐。安静坐好迎老师,起立问好要统一。发言举手身站直,读写坐姿要坚持。

课间歌

上一篇:学校开学典礼老师致辞下一篇:整形医院定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