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梦现代诗

2024-12-11

新时代中国梦现代诗(精选11篇)

1.新时代中国梦现代诗 篇一

一、诗歌的结构

艾青的《太阳》一共有四节, 每节诗四至六句不等, 行与行之间的字数也不等。而郭沫若的《太阳礼赞》一共有七节, 每节诗都只有两句, 其中两节句数相等, 并且后四节都以“太阳哟!太阳哟!”开通。艾青的诗多使用较短的句子, 诗中最长的句子只有12个字节。而郭沫若的诗则较多的使用较长的句子, 诗中最长的诗句可达24个字节。

二、诗歌的语言、气势

语言是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的基本艺术手段。而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语言。诗的语言是至精至纯的文学语言, 诗的语言艺术是最高的语言艺术。作为一个对诗歌有一种执着而热烈追求的诗人, 在语言艺术上不能没有自己独到的艺术主张。而恰恰是这种独特的主张也使得他们的诗呈现出不同的气势。

“艾青从小喜爱美术、绘画和手工艺。他是从绘画开始他的艺术生涯的。这样的经历使他对美、对美的色彩、美的形象、美的事物, 对生活中一切美的东西有一种特殊的爱好、敏感和追求。”回国后因从事进步美术活动被关进监狱。狱中没有画笔没有颜料, 这样他就开始写诗。写诗只要有个小铅笔头、破纸就能动笔。他认为写诗和绘画“同样是真、善、美在劳动。绘画应该是彩色的诗, 诗应该是文字的绘画。”艾青诗的语言具有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 他在追求美、揭示美、表达美、创造美这方面, 把绘画和诗歌结合起来了。甚至他认为诗比绘画更强大, 绘画只能描绘一个固定的东西, 诗却可以写流动的变化的食物。诗的语言不是对生活作客观死板的模拟, 也不是对流动的审美情思作凝固化的处理, 而是以富于动态美感的语言描绘事物的动态, 或从动态中描绘事物, 它显示的是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并在这种运动发展中展现一种生命的活力。在《太阳》一诗中写道:“从远古的墓茔中/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 这里表现的是一种生命的律动和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运动变化。尤其是“太阳向我滚来”一句不但气势磅礴, 还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恢宏的画面, 以“滚”字为甚, 可谓是全诗的诗眼。其他的诗句都是围绕它而展开的, 并使整首诗熠熠生辉。诠释了“太阳”从历史的远处“滚”来, 不管这漫长的历史多么黑暗, 又多么艰难, “太阳”始终以她不可阻挡的气势, 光亮亮的“滚”来了。

郭诗的语言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特别是文中的“哟”字, 极具口语化, 读起来通俗易懂又不失自然的薀味。仿佛就是两个人的对话一般流畅, 让人感觉不到敬畏与膜拜之情, 似乎是一种长辈似的期待。“青沈沈的大海, 波涛汹涌着, 朝向东方/光芒万丈地, 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其语言除了以上几点外, 还充满了新奇、惊诧的语调。“出现了哟!出现了哟!耿晶晶地白灼的圆光/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

郭诗不像艾诗那样气势磅礴, 而是在惊奇中娓娓道来, 始终将“太阳”放在“大海”这个恒定的背景上, 如一幅不作渲染的水彩画一般清爽洁净, 仿佛蕴含着一种内敛的后劲。

三、诗歌的象征意义

艾青的《太阳》作于1937年春。当时, 中国处于大变革的较量中。一面是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一切旧势力, 以及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要把中国推入黑暗之中;一方是革命者们与劳苦大众, 要打碎旧世界, 建立一个光明自由的新世界。在这激烈的较量尚未明朗之际, 诗人感到希望即将到来, 太阳就是最好的见证。

太阳来后, 大地上的万物都在复苏, 充满了一派生气。“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 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广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与钢铁召唤它。”这几句诗, 一句一种形态, 构成了丰富的画面。

在诗人眼中, 太阳就是救世主, 诗人始终坚信, 历史是不可阻挡的, 光明的到来也是必然的, 人类之再生也是毋庸置疑的。于是“乃有对人类再生之确信。”

郭沫若的《太阳礼赞》作于1921年, 五四爱国时期, 诗人渴望建立一个新中国, 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创作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思想, 新思潮的体现也很明显, 并突出了当时的时代特色。

“太阳哟!你请永远照在我的面前, 不使退转!/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了你时, 四面都是黑暗!”这两句诗将诗人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太阳, 仿佛太阳以离开, 世界将不再光明。

在象征意义上, 艾诗与郭诗所体现的感情, 传达的意义是相同的。都象征着光明的未来、希望的诞生。并感觉自己将在太阳的照耀下产生新的生命, 正如自己所处的时代一样, 新的社会即将来临。

四、诗歌的抒情方式

两首“太阳”诗都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 《太阳》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坚定却深沉的抒情方式。“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这里, 诗人写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 使人看到了动作, 抒发了内心强烈的热情, 并且“撕”字将太阳的火焰之烈与作者的决心之大完美的结合起来, 读起来淋漓痛快, 给人一种别具一格, 惊心动魄的感觉。

《太阳礼赞》则是一种纯粹式无遮掩的抒情。前三节通过写景的方式向读者描绘了一轮红日缓缓上升的壮丽图画。“光芒万丈的, 将要出现了—新生的太阳!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第四至七节, 则向大海敞开胸怀、诉说愿望, 表达自己愿为光明献身的理想级同一切黑暗势力搏斗的信念。借景抒情的同时又寓情于景。

后四段以相同的“”开头, 一再呈现讴歌对象, 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对婴儿般初升太阳的亲切呼唤, 直抒胸中之意, 彰显时代特征。并且诗中抒情主体我的参与性很强。从第四行开始, 每行都有。“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生命照成道鲜红的血流/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诗歌照成些金色的浮区/太阳哟!你请永远倾听着, 倾听着, 我心海中的怒涛!”体现出一种太阳就是我, 我就是太阳的壮阔, 这样我才能“恨不得, 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划平!”隐隐中射出一种悲愤。诗人以太阳为讴歌对象, 来讴歌自己所处的伟大时代。以诗人自己的情绪来感染读者的情绪, 使人们能感到一个新的时代即将要诞生了。

这两首诗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同时又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文字抒发不同的感受与感情, 让人们于千里之外都能感受道诗人胸中那熊熊燃烧的似太阳一般的热情之火。这两首经典的诗歌还不断激励着后人不断奋斗、勇往直前, 直至真正的光明到来。

今天的太阳似乎被但很了历史的作用, 但它作为一个象征希望的载体, 仍然不断受到众多文人志士的青睐。它将作为诗歌史上一颗永不殒损的明星而永远存在。

参考文献

[1]牛汉, 郭宝正, 编.艾青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 1993.

[2]朱栋霖, 龙泉明, 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林业现代化 林业梦 中国梦 篇二

“十三五”林业工作总体思路

《绿色中国》:感谢张局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十三五”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请您谈一谈林业“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思路好吗?

张建龙:好的。“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国内来看,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成为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中央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赋予林业重大使命和艰巨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战略大局;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公园;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业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林业的地位与作用,标志着我们党对林业重要性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在这些重要思想指引下,林业已成为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防沙治沙和林业“走出去”是重要内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是要求率先突破的三个领域之一;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这些重大举措,既对林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又为林业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国际上看,加快林业发展已形成广泛共识。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对保护森林、改善生态的认识高度统一,发展林业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治理全球生态的共同行动,联合国将林业纳入了未来15年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庄严承诺,到2030年我国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这对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国家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木材非法采伐、象和老虎等野生动物保护已成为国际热点敏感问题,必须积极妥善应对。这就要求林业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全球生态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倒逼和推动我国林业改革发展。

在看到这些发展机遇的同时,还要看到林业面临的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生态建设已成为重要的有效投资领域,国家将加大这方面投入力度,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生态投入难以明显增加。我国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虽然相对充裕并开始进入林业,但林业的体制机制需要继续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和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同时,我国森林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难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也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巨大需求;现有造林地大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越来越困难;林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林业物质装备技术落后,基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职工生活十分困难,技术人才大量流失。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林业现代化进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

综合判断,我国林业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林业内涵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5年是林业的黄金发展期。正如汪洋副总理指出的那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动林业改革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各级林业部门要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林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相协调相适应,紧紧跟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根据这样的形势和任务,“十三五”全国林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以增绿增质增效为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加强资源保护,加快国土绿化,增进绿色惠民,强化基础保障,扩大开放合作,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力争到“十三五”末,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65亿立方米以上,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5万亿元,森林植被碳储量达到95亿吨,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林业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比例稳定在17%以上,治理沙化土地1000万公顷,2020年林业旅游休闲康养突破25亿人次、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9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额达到1800亿美元,林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林业“十三五”重点任务

《绿色中国》:那么,“十三五”期间林业系统有哪些重要任务要

完成呢?

张建龙:实现中国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宪法确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林业作为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保持了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但仍然是国家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薄弱环节。各级林业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既是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更是林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必须举全行业之力来谋划来部署来推动。

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就是要紧紧抓住当前各种有利条件,全面提升林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切实增强生态产品和林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一个漫长的过程,既要坚持好的做法,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又要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补齐短板。“十三五”要继续坚持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确保林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了9大重点工程,绝大多数已经列入国家规划,各级林业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并着力抓好以下6项重点任务。

nlc202309022117

(一)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国林业改革整体滞后,国有林区林场改革刚刚起步,集体林权制度需要继续完善,林业体制机制创新水平依然很低,已经成为制约林业现代化的最大瓶颈。改革创新是引领林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更是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解决国有林区林场产权虚置、责权利不一致问题,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机制和监管体制,需要大力推进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提升林业发展活力和效益,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中央已经对林业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各级林业部门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国有林区林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抓紧完善林业支持保护制度,着力解决制约林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全面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二)以加强保护落实生态优先。坚持保护优先是中央确定的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方针,坚持生态优先是中央确定的林业发展战略。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必须把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保护天然林,全面保护湿地,全面保护野生动植物,充分发挥林业生态功能。但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重利用、轻保护,重造林、轻管护,资源保护和森林经营跟不上,形成了大量低质低效林,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都不明显,造林绿化成效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林地、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要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组织实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天然林资源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等重点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保护力度,严守生态红线,让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充分休养生息,全面增强生态功能。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整合设立国家公园,更好保护珍稀濒危动物。

(三)以加快绿化增加资源总量。坚持绿色发展必须有绿色资源来支撑,实现林业现代化必须有资源总量作保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森林资源虽有明显增长,但总体上仍缺林少绿,森林生态安全问题依然突出。森林覆盖率只有21.66%,比世界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居世界139位。人均森林面积、人均森林蓄积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7。由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产品和木材严重短缺,生态脆弱区占国土面积60%,木材对外依存度高达48%,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任重而道远。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后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坚持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强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推进三北工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加快建设京津冀地区成片森林带,加强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封飞造、乔灌草结合,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四)以共建共享增进绿色惠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林业是生态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提升绿色惠民水平。当前,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强烈的需求,绿色林产品已成为消费市场最青睐的产品,就业增收已成为贫困人口最迫切的愿望。林业在这些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关键是要探索形成一种良好的共建共享机制,既能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又能确保群众公平分享发展成果。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搞好城市周边绿化,充分利用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开展绿化造林;搞好城市群绿化,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通过建设森林城市和森林乡村,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增加人民生态福祉。要高度重视发展林业产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绿色富民产业,不断扩大林产品有效供给。要尽快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让其通过保护生态实现稳定就业和精准脱贫。

(五)以强基固本推动协调发展。现代化的设施装备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根本保障。当前林区基础设施落后,装备水平不高,科技支撑不足,人才队伍紧缺,既与加快林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也与国家整体发展水平不协调。全国4855个国有林场中,仍有486个林场不通公路,170个林场不通电,1575个林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五大森工企业施业区近80%的道路为低等级路,难以满足森林防火和林业生产的需要。林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只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水平。林业高端人才缺乏,正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必须拉长基础薄弱这条短腿,全面提升林业协调发展水平。要实施林业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工程,积极完善林区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林业装备现代化,提高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互联网+”林业建设和基层站所建设,培养壮大专业人才队伍,增强林业基础保障能力。

(六)以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随着生态问题政治化和生态治理国际化,林业开放合作的内涵越来越丰富,领域越来越宽广。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林业对外开放水平,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面对木材供需缺口加大和国家生态依然脆弱的实际,既要把这种压力转变为推动林业发展的动力,积极培育国家储备林,尽快提高木材自给能力,又要增强统筹全球森林资源的能力,更好地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解决国内木材供给不足的问题。要加强与发达国家、国际组织的林业合作,着力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主动与欠发达国家分享我国林业发展经验。要认真履行涉林国际公约,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高度重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增强森林、湿地碳汇功能,如期实现国家方案中的林业目标,为林业扩大开放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3.中国现代诗四首 篇三

《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艺术美和人情美。

2、理解《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

3、体悟《我爱这土地》深沉而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再别康桥》中的诗意美和人情美。

3、《我爱这土地》中抒情主人公真挚的爱国情感。

4、《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

◆教学方法

1、诵读吟咏法;

2、欣赏法;

3、点拨法; ◆媒体设计

1、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片尾曲的MTV。

2、配合朗诵,播放一组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抵御日寇入侵的画面及《黄河大合唱》MTV、《我爱你中国》MTV。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1、就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传世的《再别康桥》留给了诗坛,也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人们。现在,让我们走进志摩,走进他的《再别康桥》。

2、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 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地对祖**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

二、解题

1、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两年。在他临别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来到剑桥大学碧波荡漾的康河里泛舟,在康桥上漫步,他流连忘返,如痴如醉。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于是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2、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风雨飘摇的1938年。那时日寇的铁蹄正肆意践踏着祖国的大地。面对山河破碎、国土沦丧,诗人无法抑制的拳拳爱国热情终于喷发出来,他拿起笔写成了《我爱这土地》,从此,这首诗在抗战时期广为传诵。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录音,指导朗读。

(2)学会朗读,体会。

2、欣赏品位

(1)《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和人情美。

第一节写久违的学生作别母校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生怕打扰了康桥的静谧;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二节至第四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阴下的水潭,一一映如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是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像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只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五、六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的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一切归于寂然,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此时的沉默而无言,由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节回环对应,诗意也有递进,间接表达出作者深邃的感情。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神思飘逸,是对徐志摩“诗话人生”的最好描述。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的,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主要表现在1、押韵,韵脚为:来、彩、漾;摇、草;虹、梦、;歌;萧、桥;来、彩。

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音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这优美的音乐般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合着诗人感情的潮气潮落,它低徊曲折,一咏三叹,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练,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

所谓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层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所谓建筑美,指的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3)《我爱这土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诗人先把自己幻化成一只不屈的鸟,为我们的土地苦难的历史,为我们悲愤的人民,为那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而歌,死了,也要使自己融进祖国的土地中。

诗表现出一种“沉郁”的感情特点,这种“沉郁”是对灾难深重的阻隔爱得深沉的内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因而格外动人。同时,诗人对祖国的“黎明”抱乐观的信念,所以,对可以预期的光明幸福的未来,也唱出了一曲深情的恋歌。

最后,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敢激流再次升华,用直抒胸臆的自白点燃了情感爆发的导火线:“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在此呼应了标题,省略号的运用再次表达了这份爱的凝重。这两句,曾激起了多少炎黄子孙的共鸣啊!

(4)《我爱这土地》的意象。

诗中的“土地”“河流”“风”“黎明”四组意象是有象征意义的。“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意象展示了大地遭受苦难、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永远汹涌着”的“悲愤”的河流和“激怒”的风抒写了人民的悲愤和激怒,象征抗战力量的日渐壮大和那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是苦难人民的希望和抗战胜利的黎明。

(5)诗人为什么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我”这只鸟不是百灵,也不是蓝天中啼叫的黄鹂,诗人在诗中仅仅用了“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发生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这里如果改成“珠圆玉润”“动听”“柔弱”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3、课堂训练 学生有表情朗读两首诗歌。

四、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

1、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2、戴望舒《雨巷》;

3、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设计者:丁光辉 刘人云)

《死水》《赞美》

◆自读导言

《死水》

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赞美》

1、根据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对中化民族觉醒与抗争的由衷赞美。

2、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该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

◆自读程序

1、读课本有关注释,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2、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并解释。

3、听读、朗读、默读全诗。

4、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若干部分,写出各部分大意。

5、研读,思考,回答。

6、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7、熟读《赞美》,背诵《死水》。

◆自读点拨

一、重点难点分析

1、第四节为全诗的重点,对全诗内容进行总汇。“这里不是美的存在”是对“死水”本质上的批判;“让给丑恶来开垦”是对前面“死水”加速腐朽种种情景的总括;“造出个什么世界”是对旧中国的诅咒,集中表达了他的愤激之情。

2、反讽手法。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诗中加速“死水”的腐烂后出现了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这些怪异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好比一个丑人戴上美丽的花,涂脂抹粉,扭捏作态,人不象人,鬼不象鬼,不如死了做个“鬼”再生。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种种伎俩的揭露。

二、表现手法解说

1、艺术构思独具匠心。不说变“丑”更“丑”,“丑”至灭亡,再照新“美”,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和对新社会的热望。

2、反讽手法

3、具有音律美。当时闻一多等人倡导“现代格律诗”要求每行字数一样,音也一样,如第1、2句,“我是不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读起来自有一种整齐的音律美。

《赞美》

一、重点难点分析

1、全诗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想象纷纭而含蓄,给理解带来许多困难,结合全诗哀歌式的艺术风格来分析这些意象,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体察到它的内蕴。

2、从表面上看,每节诗最后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关键句)与前面的内容似乎联系不紧,但只要细加分析,便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如第二部分,写到了一位农夫的觉醒和勇敢斗争,他以必死的决心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他的大义大勇正是整个民族已经觉醒并付诸行动的必然结果。

3、对少数意象比较晦涩的难句,我们也不必非要拘泥于理解上的精确,只要了解其大意即可。而且,由于作者当时身处国民党统治区,也不可能把他政治上的倾向表达清楚。

二、表现手法解说

1、穆旦是九叶派诗人,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穆旦的诗风基本上是雪莱式的抒情格调,又揉杂某些现代派诗歌的因子。”他的诗风“徐缓、整饬、押韵。情调是哀歌式的,遵循了英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他的这一诗风,从他译雪莱、拜伦,似也可以得到印证”。《赞美》一诗也鲜明地体现了他的风格和情调。

2、作者善于捕捉,意象横越时空,缤纷多彩,内蕴深远,气势宏大,又加上哀歌式情调,故全诗拥有雄浑美和沉郁美。

3、诗中广泛运用排比、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自读思考

《死水》

1、依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说说“死水”象征了什么?

2、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三个部分。

3、“死水”的形象有两层,一是其本来面目,二是添加脏物后更加腐烂的面目,请在书上作出标志。

4、第一节中的“不知”“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5、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6、“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7、“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

8、“反讽”手法在诗歌中的第二、三、四节中得到了具休表现,请画出有关词句。

9、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10、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的哪一句话跟本诗作者的感情有相似之处?

11、比较《死水》与《一句话》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2、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集《红烛》和《死水》。

13、背诵全诗。

(设计者:刘人云)

《赞美》

第一节:

1、“走不尽......”“数不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特点?

2、“说不尽的故事”指什么?有什么特点?

3、“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引出了后面一系列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对整节诗的一个诠释,请加以具体说明。

第二、三节:

5、本部分诗中出现了一位农夫的形象。在前六句中,他是怎样一个人?而在第7~16句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他坚定地走上了什么道路?

6、“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此句的含义是什么?

7、“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该怎样理解?

8、第三节中前八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它们对农夫来说,意味着什么?

9、“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在他的身上痛哭吧”这些诗也暗示了“农夫”怎样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农夫怎样的感情?

第四节:

10、前六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我”为什么要“站在路上”?

11、前三节诗结尾都用“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第四节诗却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为什么要变化?

全诗:

12、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

13、该诗题为《赞美》,作者要赞美什么?

14、该诗用了大量的铺陈、排比、反复和长句,请各举出一例,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15、课外阅读《穆旦诗集》。

16、拿此诗与艾青的长诗《向太阳》和田间的长诗《给战斗者》比较,说出他们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7、有感情地朗读。

参考答案:《死水》

1、“死水”象征了当时腐烂的旧中国。2略

3、一是1、2两句,二是3-12句。4愤激之情。希望它“丑”上加“丑”,加速灭亡。

5、丑陋不堪,污臭至极。“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6、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

7、期望旧中国加速灭亡。

8、略语、归纳概括全诗内容。

9、略高于1。思想上:(1)同激烈的情感;(2)异:《一》从正面写;《死》从反面写。艺术上:(1)同:构思新颖;新格律;(2)异:《死》用了反讽手法,较含蓄。

《赞美》

1、描绘了中华民族辽阔的土地、人民艰难的生活和悠久的历史。给人的印象是即开阔又压抑。

2、指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充满灾难、忍受、对自由幸福的渴望。

3、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生活持有的强烈的责任感和爱。

4、略胜一筹、受苦受难,不断失望,忍辱负重。义无反顾地投身民族解放的事业,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强不屈。

6、因为民族的觉醒和抗争意味着苦难时代将要结束。

7、略

8、描绘了妇女儿童饥饿、悲哀、恐惧的生存状态。解救他们,是农夫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9、有可能牺牲。作者为他的义无反顾感到既无助又担心,并且致以崇高的敬意。

10、描绘了民族绵长的苦难和痛苦的期待。“?”是因为历史的负担太重。

11、第三节作者思考民族、历史、生活和人民,得出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结论。第四节作者的思绪回到了痛苦凄凉的现实,然而又有了前面的认识,故而又大声呼唤,尽管有太多的“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12、“我”是抒情主人公,可以借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农夫象征着已经觉醒正在浴血奋战的广大中国人民。

13、略。

14、一咏三叹,增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4.《中国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的]

一、了解冯至和穆旦两位诗人的创作经历和诗作风格,理解两首诗的内涵。

二、掌握一些鉴赏现代诗的方法,区分现代诗与传统诗歌的不同表现手法,以及中国现代诗对西方诗歌艺术的借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尤其是他的十四行诗,特别得到读者的喜爱。穆旦被誉为“用身体写作的诗人”,他的诗表明中国新诗与世界诗潮开始了同步的演变与发展。他们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们的诗。

二、鉴赏《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

1简介冯至。

请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在课上介绍,教师补充。

冯至(1905—1993),现代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对诗歌发生兴趣,开始新诗创作。1923年起先后参加和发起组织浅草社和沉钟社,编印《沉钟》杂志和《沉钟丛刊》。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在哈尔滨和北平从事教学工作。1929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冯至在20年代以创作抒情诗著称,诗情含蓄深沉,风致幽婉动人,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930年冯至与废名合编《骆驼草》周刊。同年赴德国留学,研治文学和哲学。1935年回国后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高中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直到抗战胜利。其间出版的诗集《十四行集》,利用外来形式创造现代新诗,表现日常生活中蕴涵着的诗意和哲理。1946年返回北平,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至致力于翻译、教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并坚持创作,还多次出国访问,从事对外友好和文化交流活动,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职。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诗集《十年诗抄》、论文集《诗与遗产》、译作《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由于他在研究歌德、译介海涅作品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歌德剧院颁发的歌德奖章,1987年又获该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予的1987年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2 介绍十四行诗。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由教师介绍。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介绍这种诗歌的韵律。

一首好诗,主题和意境固然重要,但没有其他方面的配合也是不尽完美的。诗只有在形式和内容上真正达到统一,才能充分展现其魅力。在英语诗歌中,最严谨、最富于挑战性的抒情诗莫过于十四行诗了。十四行诗又名商籁体,说它“严谨”和“富于挑战性”,是因为它不仅在选词表义方面有着同其他诗体一样的要求,而且在诗的结构、韵律以及用这样的结构和韵律来表达诗意等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十四行诗源于12世纪的意大利,最早是中世纪意法交界的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种民间诗体,后来流传于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16世纪时被介绍到英国。为了使十四行诗这种诗体适合于英语,英国诗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莎士比亚作为前人成就的继承者和开拓前进的探索者,继承发展了十四行诗。冯至熟读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十四行诗,用韵灵活,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一致认可。

3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4讨论。

诗中反复出现“路”这个意象,“路”指的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路”这个意象开始指原野上的路,后来指人生的路和心灵的路。“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它是“诗与思的完美结合”,也是“感谢的纪念”。诗人由原野上的路展开联想,眼前的路是由无名的行人踏出来的,心灵的原野上,那条生命之路,是由流逝的岁月和曾经相遇的人为我们踏出的。由此唤起我们对生命的珍重,要永远记着他们,以免让心灵之路荒芜。全诗符合十四行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把外在事物转化成内在的心灵体验。

最后请学生谈谈有谁踏出了他们的心灵之路。

5诗人选择了对话体的形式,以“你说”总领全诗,这种形式包含了怎样的感情色彩?

讨论并总结。

诗中的“你”可以理解成诗人的同伴,也可以理解成诗人自己,是诗人在同自己对话。诗人内心有两种声音,一个欢快,对生命充满热爱和欣喜;一个严肃,对生命有更深沉的感激。由此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真挚的怀念和承担精神,唤起了我们对生命的珍重和热爱。

6对比《南方的夜》,了解冯至诗歌创作的两个阶段。

我们静静地坐在湖滨,/听燕子给我们讲南方的静夜。/南方的静夜已经被它们带来,/夜的芦苇蒸发着浓郁的情热。/——我已经感到了南方的夜间的陶醉,/请你也嗅一嗅吧这芦苇中的浓味。/你说大熊星总像是寒带的白熊,/望去使你的全身都感到凄冷。/这时的燕子轻轻地掠过水面,/零乱了满湖的星影。/——请你看一看吧这湖中的星象,/南方的星夜便是这样的景象。/你说,你疑心那边的白果松,/总仿佛树上的积雪还没有消融。/这时燕子飞上了一棵棕榈,/唱出来一种热烈的歌声。/——请你听一听吧燕子的歌唱,/南方的林中便是这样的景象。/总觉得我们不像是热带的人,/我们的胸中总是秋冬般的平寂。/燕子说,南方有一种珍奇的花朵,/经过二十年的寂寞才开一次。/——这时我胸中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

冯至早期诗歌文字不加修饰,表达了沉重浓郁的感情,仿佛是用浓厚的色彩营造沉郁的氛围,使人读后久久被这种氛围萦绕。但其中情感范围狭窄,有过多的个人哀愁,表达了“五四”以后一部分青年的苦闷。他后期的诗歌以十四行诗为代表,思想和艺术上都趋于成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生与死、过去与未来和生命的意义的思索,是40年代中国现代诗的一座丰碑。

7指导学生课下阅读冯至的诗歌。

三、鉴赏《春》

1介绍穆旦。

中国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天才的翻译家,西南联合大学的才子,曾与日本侵略者残酷厮杀的中校,刚正不阿、笔锋犀利的报人,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的奇异混合体,九叶诗派代表作家,留美硕士,历经苦难的爱国者,深情真挚的丈夫和父亲,优秀的副教授,含冤去世的“历史反革命”,曾被浓云遮蔽的星辰,出土的宝石。——这就是穆旦(查良铮)(1918—1977)。

2朗诵全诗。

3讨论“春”的含义。

这不是一首一般的描写春的诗,而是一首借助春天到来时的景象,描述青春的觉醒、渴望、迷惑和反抗的诗。因此诗中的春,就是年轻的觉醒的生命本身。诗中所有的意象,都是关于年青的生命的隐喻。“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象征青春来临,生命随之觉醒。“反抗着土地”象征渴望解脱禁锢。“满园的欲望”象征青春的欲望犹如花朵一般美丽而充满生机,所以对这种欲望不必羞耻。“永远的谜”象征对生命的困惑。“二十岁紧闭的肉体”象征青春犹如渴望开放的花朵充满希望和痛苦。“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无论自然界的光影声色,还是青春觉醒的肉体,都因强烈的敏感、透明的渴望而变得“赤裸”,变得似乎伸手可及,都在痛苦的渴求融入其他生命,都在渴求自身的扩展和更新。

4诗中充满了新奇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由此谈谈如何鉴赏一首现代诗。

穆旦的诗,一方面具有新奇的思辨性,另一方面又极其感性,他也被称为“用身体写作的诗人”。他是一位典型的现代诗人,他的诗有对传统的继承,但更多的是对西方诗歌艺术的学习和自己的创新,对叶芝、艾略特、奥登的模仿。我们必须同时考虑中国传统和西方借鉴这两个方面。前者好理解,因为它与我们传统审美观相符;后者难理解,因为它需要我们建立起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审美观。诗人纪弦说:中国现代诗,是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对穆旦来说,他的诗更多的是向西方诗歌学习,用现代的形象表现现代的生活,从形式到内容都追求新颖深刻。所以,我们从传统思维定势出发,往往会觉得难于理解。这就需要同学们今后有意识地关注一下西方诗歌,尝试理解西方的审美特点。

奥登说过,要写那一代人的历史经验,前人未有的经验。对穆旦来说,在他那个时代,个人意识和个性意识的觉醒就是新的经验,这些都是在以前的作品中所罕见的。穆旦喜欢用清晰繁复的意象,他反对含蓄和“言有尽而意无穷”,力图把所见、所感都清晰地表现出来。他也反对言简意赅、以小见大,他要不吝笔墨的铺陈,以表达复杂深沉的情感。穆旦写诗主张“用身体去思考”,调动一切感官,使诗歌包含了大量的意识活动,每一句话的容量都很大。他用词新颖深刻,力图引人深思,不模仿中国传统诗人。穆旦从思维到遣词造句都受西方的影响。

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跋涉途中,曾有“撕字典”之举:一边行路一边熟读一部厚厚的英汉辞典,背熟一页就撕去一页。英文的功底,诗与生活的功底,同在“三千里路云和月”中奠定。他翻译了《欧根•奥涅金》《普希金抒情诗选》《济慈诗选》《雪莱抒情诗选》《唐璜》等等一大批优秀诗歌。其中《唐璜》被誉为目前最好的中文译本。行家认为穆旦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诗歌语言对我们来说如此新颖。

教师可以比较几首古代写春天的诗,理解穆旦的与众不同。

诗歌意义重大,“诗可以兴,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诗可以怨”,在中国这样一个重视“诗教”的国度,对诗歌艺术的探索意义重大。我们这一代人,应该以穆旦探索的终点为起点,继续追求。对于诗歌,最高、最后、最公正的评判,应当来自那些鉴赏力没有受到污染的普通读者。鼓励学生课下阅读穆旦的诗集。

5作业。

以四季中的某一季节为主题,试写一首诗。

5.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诗 篇五

月亮升起

有雕归巢的声音

有鱼儿跃出碧光

有琴声演绎古老传说

好多不知谁的眼睛

落于白桦树上 眨眨地

透出智慧和孤傲

夜里

却抛给月亮

无限柔情

也是那晚

贴在窗上的那些

姥姥剪出的窗花

被冰凌花裹着

在我的梦中

溶化了

(萨尔图:大庆市一地名,蒙语意为“月亮升起的地方”)

2.中秋

1.如果那也算作一次分离

在我年轻的心中

是否可以原谅你

就像落叶可以原谅野风

无礼

青春可以原谅岁月

将她抹去

2.蟋蟀停止了吵闹

石榴树挂满了羞红的果

最后那一场雨淋湿了野玫瑰

(他们说湖边的玫瑰喜欢歌)

你会不会坐在月下

听我唱

听我的歌飞进山林

飞越湖水

飞向那一轮圆月

3.人生本来就是一场难演的戏

在众人围成的舞台上

没有灯火 没有音乐

只有用我嘹亮的声音

唱那首忘了名字的歌 那又怎么样呢

岁月还将继续

不知到哪一天 又要分离

4.月已升至半空

原来湖水也会有潮声

原来自始至终永恒不变的只是月圆月缺

苍白的林中

秋菊绽放

月下

你我含泪挥别

1992年10月9日

中秋诗词——外国诗歌

1.威尼斯船歌

〔英〕穆尔屋 ○尚家骧译

当晚风吹过那彼亚采塔的时候,啊,妮娜,你可知道,有谁在此等候? 虽然你戴上面罩轻纱,我也能分辨,你知道我的心中爱情如火燃烧。

我披上船夫的伪装在此等候,我战栗地告诉你:“小船已准备好了。” 啊,来吧!趁乌云还遮掩着明月,快来吧!让我们趁此月夜飞奔他乡!2.皓月

〔法〕魏尔伦 ○葛雷译

皓月闪烁在树林,枝干上 树叶下

发出一种声音

啊,心上的人。

池塘像深邃的明镜,倒映着黑色的柳影,风在柳梢啜泣嘤嘤…… 梦幻吧,是时候了。

辽阔,温馨的宁静

似乎走下

星光闪烁的苍穹

这正是美满的时刻。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中秋》

如果那也算作一次分离

在我年轻的心中

是否可以原谅你

就像落叶可以原谅野风 无礼

青春可以原谅岁月 将她抹去

蟋蟀停止了吵闹

石榴树挂满了羞红的果

最后那一场雨淋湿了野玫瑰

(他们说湖边的玫瑰喜欢歌)

你会不会坐在月下

听我唱

听我的歌飞进山林

飞越湖水

飞向那一轮圆月

《中秋月》

中秋的月亮

总是那么惆怅

似一洼秋水的悲凉

蕴着我无可奈何的感伤

借你纤纤的手

剪一缕朦胧月光

让我把今夜的孤独收藏

八月的桂花开始了飘香

而我再也找不到了来时的方向

《月之故乡》 彭邦桢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奔月》舒婷

与你同样莹洁的春梦

都稍纵即逝?

而你偏不顾一切,投向

不可及的生命之源

即使月儿肯收容你的背叛

犹有寂寞伴你千年

为什么巍峨的山岳

不能代你肩起沉重的锁链

你轻扬而去了吗

一个美丽的弱音

在千百次演奏之中永生

《中秋》舒婷

海岛八月中秋,芭蕉摇摇,龙眼熟坠。

不知有“花朝月夕”,只因年来风雨见多。

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心,不知在哪里停泊。

道路已经抉择,没有蔷薇花,并不曾后悔过。

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

要使血不这样奔流,凭二十四岁的骄傲显然不够。

要有坚实的肩膀,能靠上疲倦的头;

需要有一双手,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

尽管明白,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留多少给自己,就有多少忧愁。

《月亮升起的地方》 小岛

月亮升起

有雕归巢的声音

有鱼儿跃出碧光

有琴声演绎古老传说

好多不知谁的眼睛

落于白桦树上 眨眨地

透出智慧和孤傲

夜里

却抛给月亮

无限柔情

也是那晚

贴在窗上的那些

姥姥剪出的窗花

被冰凌花裹着

在我的梦中

6.新时代中国梦现代诗 篇六

十七届三中全会曾对现代农业进行了全面规划, 指出现代农业应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 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近年来, 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也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要鼓励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产销结合,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增强抗风险能力;二是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依靠产品的地域性搞特色农业, 提高当地特产知名度, 打造区域名片;三是要在土地集约、规模发展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四是可在条件成熟的城市建设科技园区, 主要采用科、教、推相结合的方式, 以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 以产业化、集约化、设施化为发展模式, 建立农业基地, 驱动农业发展;五是必须以农业设施为支撑, 采用高科技农业技术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机械创新;六是要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点, 可以利用休闲观光的拉动作用, 以旅游业为依托, 建立绿色环保、生态高效的农业观光园区。

发展现代农业,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道路, 打破过去那种消耗型的农业发展模式, 建立绿色的、致富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格局。依靠现代农业技术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促进城乡一体化。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丰衣足食、喜气洋洋”。粮食九连增的奇迹, 见证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实力, 也再次彰显了中国农业发展的信心。在过去十年农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里, 农民作为最大的受益者, 不仅获得了财富, 还收获了信仰, 这都得益于中央的好政策, 中国农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7.中国梦新时代个人心得 篇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到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对于广大青年来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自身梦想的实现,是个人追求与中国梦的完美结合。习近平指出,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青年助力十九大,实现中国梦,首先最重要的也是提升自身、完善自身、锻炼和磨砺自身,其次是必须把自身的发展和追求放置于这个大的背景下去践行去实现。十九大的召开,把我们引领至一个新时代,青年如何在这个新时代里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奋进者、拓荒者、奉献者,第一要务就是学习,只有学习充实自身,才能有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广大青年不仅要努力掌握现代化知识,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能力,开拓视野、勇于创新、引领时代潮流,为自身梦想的实现奠基,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其次是青年必须深入社会发展实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观时代发展之变换、感中华崛起之艰辛、历梦想实现之磨难才能更好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检验知识,丰富自身阅历,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国情民情,激励青年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融入到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之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经过无数先人的流血和奋斗,今天我们迎来了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民族复兴的最关键时代。伟大精神一代代接力传承,伟大梦想一代代接力奋斗。广大青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五四精神,大力弘扬中国青年运动“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青春强音,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用青春的激情和理想去追梦,用青春的奋斗和奉献去圆梦,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上铸就新的青春光荣!

8.论戴望舒现代诗在中国诗歌史上 篇八

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呈现出十分热闹的局面,普罗诗派——中国诗歌会—“密云期”新诗人与新月诗派—象征诗派—现代诗派先后相峙鼎足,戴望舒就是在这样一个新诗繁荣发展的时代中脱颖而出的诗人,他作为现代派的领袖,开拓了现代主义诗风。但我们纵观他的整个诗歌创作,却又不是一个现代派所能范围得住的,在那诗歌建设、是风大变革的时期,他的诗歌的投影是多方面的、多色彩的。从诗人的总体倾向性来看,他经历了从逃避现实到回归现实,从消极对待人生到积极参与人生,从人性的软弱到人性的坚强,从诗风的萎靡到诗风雄强的过程。这种变化具有时代的典型性,是当时大多数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从诗歌的内质来看,在创作方法上,他的诗歌意现代主义为主,而又吸纳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一项注意、超现实主义等;在创作形式上,他的诗歌具有古今中外光彩博取融会贯通的特点;在创作风格上,他注重诗歌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结合。总之,戴望舒的诗歌中所内含的多种思想和艺术素质,都显示着或潜存着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与流变的种种动向,也就是说,戴望舒的现代诗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一、戴望舒的人生道路对其诗歌创作道路的指引

据苏汶回忆戴望舒大约是在1922至1924年之间开始诗歌创作的,“那时候,„„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底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秘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①苏汶《望舒草·序》,上海复兴书局,1932)戴望舒的开卷之作《太阳下》抒发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苦伤感的情绪,它从内容上预示了戴望舒今后在情绪上的一种基本走向。在题为《旧锦囊》一辑的十二首诗作中都弥漫着这种调子。戴望舒面对20年代的军阀割据与军阀混战、人民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的黑暗现实,感到十分愤慨和绝望,所以当大革命开始时,他曾对它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抱着满腔热血参加革命文艺活动,大革命的失败带给了戴望舒极大的精神挫伤,他感到“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泥潭”,心中不由发出许多感慨和无奈的叹息,这种痛苦绝望的情绪孕育了他前期诸多诗篇,著名的《雨巷》就是把这种情绪表现得最为集中的诗篇之一。尽管从戴望舒前期抒发心中忧愁和孤独情绪的诗篇中难以看到当时现实斗争的投影,但他所描述的飘零、寂寞、烦忧、痛苦和他所感受到的那种“不能喘一口气”的令人窒息的环境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一致的。

1932年11月,戴望舒赴法国留学,1935年春回国,抗战爆发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成为香港抗日文化界的核心角色。苏文说他,诗人“在无数的歧路中间找到了一条浩浩荡荡的大路,而且这样的完成了”(②苏汶《望舒草·序》,上海复兴书局,1932),这不仅指他思想的转换,也只他艺术的完成。诗人一扫阴柔雅丽的诗风,以爱国主义的热情呼喊回应时代的召唤。面对仇恨、惨烈与死亡,他用沉重的笔写下《狱中题壁》和《我用残损的手掌》,这是诗人在民族危亡和自身危难之际体验到的深沉痛苦和强烈愿望所凝聚的诗篇。在这一时期,戴望舒的诗歌艺术手法的提高与他思想的深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人生阅历逐渐的丰富让他的思想逐渐深刻,从而使他体现在诗作上的艺术风格更加动

人。

戴望舒凭着自己对艺术的真诚,不违背自己的性格、气质和时代给予的影响,他始终忠实于自己,忠实于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向民主主义革命战士转变过程中所特有的政治态度和人生见解,以及在观察现实生活时产生的真实情感和认识,他的人生经历给了他特定的见闻和感受,伴随着思想的变化,他的诗歌情感色调也发生变化,这同时也正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变化过程。

二、戴望舒诗歌创作风格的发展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一面镜子

戴望舒崛起于自由诗派领潮人郭沫若、格律诗派领潮人闻一多和徐志摩、象征诗派领潮人李金发之后,时代赋予了他在诗歌风格继承上放手试验的机会。诗人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对当时各路诗的鉴识、吸收和综合达到了相当的深度。((戴望舒最主要的诗歌主张是他阅读法国象征派诗歌后所作的十七条试论札记,其中:“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①戴望舒《望舒诗论》,《现代》第二卷第1期,1932.11)这一见解,基本概括了他整个诗学观点和立场。这种观念事实上正是戴望舒吸取写实派逼真地反映现实生活和浪漫派对想象的重视的长处,扬弃了写实派停留在是无边面的写实态度和浪漫派挥霍语言矫饰夸张的弊端从戴望舒的创作倾向来看,他注重“表现的不是意思而是感觉或情绪”,而且是极力地捕捉感觉与情绪的“幽微精妙的去处”。))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从风格上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在第一个阶段中,戴望舒从学习新月派到写象征诗。这个时期,格律诗派日渐兴盛,戴望舒出于对写实派和浪漫诗派缺陷的觉察以及对诗的表现艺术的锐意追求,便自然的接受了格律诗派的某些影响。《我底记忆》第一辑《旧锦囊》中的12首诗,有明显的格律诗倾向。《雨巷》一诗更是优美动听的诗章。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节字数长短不一,大致押韵,起结重迭,首尾呼应,营造了回环往复的节奏,婉转流畅的旋律。然而这种对音乐美的追求尽管有模仿格律诗的痕迹,但它却比格律诗轻快、流丽和含蓄蕴藉,它明显融合了格律派诗意象营造的特点,正是从这里开始,他的诗歌艺术逐渐向象征主义发展。《雨巷》中戴望舒把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形式与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传统融合在一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情深而不轻佻,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的去处”,初步形成了介乎“隐藏自己与表现自己”之间的艺术特征。

第二阶段是以《我底记忆》第三辑中的《我底记忆》一诗为起点的现代派诗歌。在这时期,他由初期注重诗的外在音乐美的国度到中期的取消诗的韵,代之以“使得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在新月派新诗格律化成就的基础上更注重是的内在特质,对于人的心理情感的开掘更为深入。《我底记忆》一诗便是这个变化过程的代表作。诗的开篇平缓自然(“我底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得胜于我最好的友人。”),然后以一系列的排比铺陈句式、长短不齐的音节、参差相异的诗行赋予“记忆”以鲜活的个性,整首诗节奏缓急的变化与诗人繁复奔突的事情相契合。诗中没有《雨巷》那种严格的韵脚和华美的字眼,完全采用朴实无华的现代口语,艾青称赞这首诗改用口语写成也不押韵,是他给新诗的发展史立下的功劳。在这一时期,戴望舒将象征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诗歌创作的结合运用得更加成熟,明显地体现出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审美传统的交合性影响。在《断指》一诗中,诗人以卷舒自如的语言,在娓娓动听的情调中隐藏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密度后似乎觉得亲切明朗,有似乎有许多令人咀嚼的东西,在实德隐藏与表现之间,蕴含着藏而不露的“半透明”的东方蕴蓄式的意境。戴望舒吸取浪漫派的自由诗风,建立起一种能够表现现代“题材、情感、思想”的自由诗体。番草评价说,由于戴望舒所起的作用,中国新诗从“白话入诗”的白话诗时代进到了“散文入诗”的现代诗时代。(①蓝棣之《现代派诗选·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这对后来艾青在40年代提倡“诗的散文美”的影响很大,艾青承认,散文美这个主张不是他发明的,戴望舒在写《我底记忆》是就这样做了。(②艾青《与青年诗人谈诗》,《艾青全集》第三卷,461-462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

在戴望舒不断尝试“熔铸”现代新诗的过程中,从开始学习新月派,追求格律美,到学习象征主义追求回环往复的旋律、朦胧的音乐暗示和迷蒙的意象,再到以口语入诗的自由体,做厚道半格律的自由体,戴望舒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过程也正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的进展过程,可以说戴望舒是一面现代诗歌发展的镜子,他的不断更新为中国新诗指引了方向,产生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阶段是以诗集《灾难的岁月》中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抗日战争的爆发,使戴望舒更加着力于现实,诗风也一洗从前的感伤忧郁转变为沉雄悲壮,写下了《元旦祝福》《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感人至深的名篇,从这些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经过日寇的铁窗腥风血雨和屈辱困苦生活的磨练,喜怒哀乐属监狱广大人民群众融为一体,不仅唱出了个人的苦难,而且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我们整个民族的苦难。这种现实主义的革命诗篇引领了战时甚至整个40年代的现实主义归趋。

戴望舒长期保持着主体创造的自觉意识,并不失时机地把握现实的动向,从而不断的做出新的调整和选择,正因为他这种对中国新诗有一个不断继承与扬弃、变革与发展的过程,因而我们看他的诗,不但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色彩,更浓缩了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一定历史过程,应该说,他对中国现代诗歌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戴望舒诗艺上的中西融汇开启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新纪元 戴望舒的诗不但在新诗艺术的纵向继承与革新上具有代表性,而且在新诗的横向借鉴与融合的道路上也显示出了相当的胸襟与眼界、相当的宽度与深度。戴望舒生活在那个激荡的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猛烈冲撞和汇流的趋势,推动着他广采博收。在诗艺的中西借鉴与融合上,戴望舒始终注意到了这样两点:一是西方现代诗歌艺术与民族现实生活的结合;二是西方现代诗歌艺术与民族传统诗歌艺术的融合。

戴望舒受过国外多种思潮的熏陶与浸润,对西方意象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艺术方法都有广泛的移植和借鉴,并注意把它们与中华民族现实生活相结合,尤其在借鉴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艺术表现中国现代人的生活情感方面,达到了十分深厚的程度,创造了一条“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相统一的诗歌之路。例如《寻梦者》一诗,内容上写寻梦者的心灵之路,心中的欢悦心酸与迷惘感伤;在表现技巧上将类似名额的夸饰、复沓与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为一体。这首诗深刻而精妙地概括了20世纪中华民族奋斗的心灵历史。在戴望舒的手中,外来的象征主义形式已经和中华民族的生活内容、思想情感取得了和谐的统一。

戴望舒对诗歌的借鉴与融合是想在二者的结合点上创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诗歌,特别是他将古典诗歌神韵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技巧融为一体,力图让中西诗歌的长处在现代诗中得到发扬,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开启了一个新方向。他的代表作《我底记忆》和名诗《烦忧》中,诗人在描写“记忆”和“烦忧”时中分考虑到中国读者一般的思维习惯与欣赏要求,脱去韵律、节奏的外壳,采

用日常口语入诗,同时注意诗歌内部场境的呼应、连贯与配合,避免了西方象征派诗歌意象的破碎和大幅跳跃以及由此带来的灰色与神秘感,这样,戴望舒就创造了设和中国读者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主义诗歌。

戴望舒在借鉴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技巧,同时又融合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上颇具创造性。在他的一部分诗歌中,他借鉴意象主义的一些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诗歌的某些特征相融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印象》一诗就是把情感寄托在意象上的。整首诗没有任何语义上的因果可寻,诗人把一个接一个的意象叠起来,呈现出某种情绪。这种结构类似于意象派所谓“压缩的方法”,即把一连串意象重叠或集中成一个深刻的意象;这样的表现方法也正是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相通的,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往往倾向于省略意象间的联系,让意象直接向读者呈现,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自己去补充。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有力地表明,中国现代诗结束了简单模仿外国的幼稚阶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仅与自己民族传统相续,而且开辟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戴望舒全身心地“溶入”世界文化海洋而摄取其精髓,他主要得益于波特莱尔、艾略特、维尔伦等诗家,同时又沟通其与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诗词的内在联系,融现代诗美与传统精华于己诗,在意象蕴含、情调表露、语言传达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诗意特征。在西方现代诗与中国古典式的结合点上,戴望舒获得的经验是极为成功的,他的创作实践为中国新诗的民族化建设开创了新思路。

四、结语

如果说郭沫若先生在新诗草创时期,以新异而丰富的新诗语汇,洞悉时代精神底蕴和五四知识分子的至深的心灵颤动,决定性地将中国新诗推向成熟;那么戴望舒则在现代诗歌拓展时期,把中国新诗的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有机结合,把中国古典神韵与西方现代特质良好统一,开创了崭新的既令雅者感悟又让俗人提升的现代新诗文体,在表现现代人生活和情感与开拓现代诗歌意境方面做出无人替代的贡献。戴望舒作为一个真诚的诗人,在适应自我与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应变之举,又代表了一个时代潮流的转折趋势和下一个阶段诗歌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诗歌潮流在矛盾对立中选择与发展,又在矛盾对立中走向统一与融合,戴望舒就集中代表了这种既矛盾又统一、既对立又融合的趋势。因此,我们说戴望舒的现代诗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享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摘要:

9.新时代中国梦现代诗 篇九

为积极响应“十二五”规划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要求, 我小组以高校大学生中的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从近几年留学生的数量及质量等入手进行深入探讨, 结合宏观的角度将国际形势与实际情况进行整合, 总结留学生归国后优势存在的原因及其意义。相对于众口一词的盲目崇拜, 我们更加希望看到事物的本质, 纵然在世界各国交流与融合的大背景下, 我国对外“走出去”的政策却依然缓步实施着。我国目前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涉外文秘等等相关涉外工作的人才较为稀少, 所以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以上流利的外语, 拥有国际视野, 有丰富的国际社会知识和浓郁的国际文化底蕴的具有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变成当前人才市场的急需, 而这时出国留学无疑是一种直效的解决办法之一。以黑龙江大学为例, 通过“派出去, 引进来”的方式及“候鸟”政策的引智模式, 引进和共享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管理经验等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推动了学科专业、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建设, 进一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从而共同促进各国经济富强、科学进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公共服务能力增强, 从而使社会和谐安定, 人民生活幸福富足, 让我国在未来的征途上稳步前行。

二、中国梦下的留学就业发展

(一) 异地而处、覆刻人生

据教育部了解, 2012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9.96万人, 2012年度与2011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 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和留学回国人数均有进一步增加。出国留学人数增加5.99万人, 增长了17.65%。

结合当今世界发展与我国现状来看, 学好一门外语是我们可以随身携带的无形资本;是将来生活与工作的良好助力;是我们在社会竞争中的文化软实力。在国外常常能见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拥有国外留学经历的只有三千左右词汇的秘书、助理, 能用英语同“老外”流利地交流, 而一些号称有三、五万词汇量的硕士、博士学了十年、二十几年的英语的人在面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 除了最简单的几句不痛不痒的对话之外, 没有多少人能进行“有效交流”。

首先, 在国外学习最大的优势就是语言环境, 纯正的语言发音使学者一劳永逸。其次, 多跟外国人交流更可以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有利于培养外语式思维, 而这一优势正是国内学者渴望而不可及的。再者眼界开阔了, 人就会变得豁达, 这种从大学时代就养成的习惯性豁达, 也会对你的人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豁达的眼界也是一种智慧, 智慧是你的价值高于别人的基础。最后, 我国在部分领域还要向其他国家学习, 在国外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接触一些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精炼的学术理论, 使我们可以用更好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

(二) 厚积薄发、入世百捷

一个企业或公司, 无论它有多么好的领导班底和策略, 好的员工都是影响它前景的重要因素。据调查, 48%的海归创业成功人士有博士或博士后学历, 35%的海归有硕士学位, 12%的人为访问学者, 5%的海归有本科学位。在职场总是有这样一大批聪明的穷人在流浪, 他们有着专业的技能和较高的学历, 但他们往往在大型的合作企划案中默默无闻, 尤其是跨国的案例。他们无法与外国合作者洽谈, 有时连文件都无法通读, 更不用说表达自己的意愿, 在接触新事物上学得很慢, 禁锢在统一的思想和教育中很难创新, 由此便看出他们的极限。

据调查:“在职场, 海归人员普遍具有四大优势特点:1.“创新型”海归人员:在接受新鲜事物、信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拥有较为先进的学习方式和工作经历, 他们是国内企业及科研机构最渴求的创新催化剂。2.“创业型”海归人员:面对国内各类产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 国家和地方对海归自主创业给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3.“专业技能型”海归人员:在当前国家宏观政策下, 电子信息、金融与保险、贸易等行业对专业技能高端人才的需求, 因此这方面留学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4.“语言型”海归人员:小语种语言的掌握也可以增强就业力”。

(三) 执手挥毫、国梦呈祥

国际数学家华罗庚在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最关键的两年后回国, 他刻苦研究的理论闻名世界, 使中国文化跻身国际浪潮的前列。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曾就读美国两所著名学院航天系, 回国后潜心研究航天事业, 为我国成为航天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两弹一星”更是让国人挺直了腰板, 大大的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将我国的综合实力抬到了另一个高峰。由此可见, 出国学习、开阔视野并不单单是为充实个人的能力与人生, 更是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因此,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不断进步, 接受更好的、更先进的教育, 总有那么一天当你为国家做出一点点贡献时, 民族荣誉感会源源不断地充实你的精神世界, 而在“中国梦”逐步实现的过程中你会发现, 你所做的一小步也许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

(四) 留学教育的利弊与建议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曾说:“我的生活经验使我深信, 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一如大家所知的外国教育体制相对于国内是更为开放的、多样的, 而我们十多年所接受的是应试的, 是被管制的教育。一部分学者刚刚去到国外因为没人管着自己便开始放纵生活、挥霍青春, 以致没有达到出国的目的, 从而浪费了时间与金钱。但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领袖梁启超曾说:“先王之为天下也公, 故务治事;后世之为天下也私, 故各防弊。务治事者, 虽不免小弊, 而利之所存, 恒足以相掩。”所以, 在这里建议大家要在理智的考虑下剖析自身的实力, 锻炼强大的自制力, 能够独立生活打拼, 做好充足的准备再进行抉择。

(五) 留学教育展望

10.携手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演讲稿 篇十

程瑛琪

最近看了《厉害了,我的国》,让我看到了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让我引以骄傲和自豪的中国。

在影片中,我看到了“振华30”,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我国自主建造,这个长度超过二百九十七米、宽度五十八米,排水量接近二十五万吨的庞然大物,体量超过了全世界现役航空母舰,它正前往伶仃洋海域,完成一项世界瞩目的工程:港珠澳大桥最终接头安装。总工程师说:“在建设的十二年里,我感受到了,国家确实突飞猛进的进步了,像梦一样的发展。在这里看到的是全球最好的装备,最好的工法,最好的工艺,也是最好的工程。”让我最惊讶的是,“最终接头”是在水下进行的`,而且是双侧安装,难度极大,但是完美的安装成功了!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

我生活在美丽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这里交通便利,有地铁,有BRT,有海底隧道,还有美丽的空中自行车道,鹭岛夜晚灯火通明,就是一座“不夜城”,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我的学校康城小学座落在陈嘉庚故居集美,崭新的校舍,高科技的多媒体教室,音乐课时我们用电脑投影并伴随着优美的背景音乐,把我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老师经常在上面给我们放学习影像资料,我们看着资料做练习,老师可以直接把我们的作业投影到大屏幕上,她可以更快更便捷地了解我们做题的情况,还可以展示给其他同学看。还有很多关于学习的APP,教育平台,它可以帮助我在家学习。我们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现在出门,一部手机就能解决许多难题。手机导航可以让你很快找到目的地,买东西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直接付款了,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11.新时代中国梦现代诗 篇十一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来参加这个分论坛,我进来以后就在想这个分论坛的题目是郝总设计的,叫“微城市·绿建筑”,我听了以后感觉有点儿纠结,城市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革命以后,人们认为依靠科学技术,依靠金融资本可以挑战自然,可以战胜一切,城市越来越大,追求宏大是现在的一种理想,微城市,追求小,很纠结,绿建筑,绿是什么概念呢?绿实际上是自然,大自然是绿色的,建筑是人工的,建筑要跟自然结合在一起,建筑是钢筋、水泥、玻璃,又是一种纠结,这两个词纠结的背后是什么?是我们在追求一种理想,我们希望是一种什么样的层次,我的题目叫“中国梦·城市梦”,中国梦是我们新任总书记在构建整个中国复兴之路,过去说美国梦,中国梦的实现,美丽中国的实现一定要靠城市,当然还有乡村,当然还有人,人应该美丽,应该幸福。所以,今天上午讨论跟大家交流一个关于现代理想城市的追求和探索。

从四个方面,第一,现代城市是梦魇还是理想?大家也可以思考,现代城市是工业文明的结果,我们创造了这么多的财富,这两百多年创造的财富超过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一切的总和,它是不是我们追求的,西方是怎么理解的,中国的理想城市是怎样探索的,最后我们再看看以后应该怎么走。

现代城市是梦魇还是理想?从世界城市化的历程来看,这个世界已经是一个城市的世界,2007年全世界人口超过50%,我们国家2011年城市人口超过50%。城市为什么大家追求?城市本质的要义两点,第一是安全,人在城市里是为了安全,第二是效率。为什么要聚集在一起?人口、产业,一切物质在短时间内,比如今天我们在这里大家汇聚在一起头脑激荡、头脑风暴产生效率,城市因为高效才聚集,现在让我们也很纠结,城市不那么安全,一场大雨可以把人淹死,一场雾霾我们会有那么多的气管炎这些疾病。所以,挺纠结的,城市本来应该让生活更美好,但是现在让我们很纠结,很烦恼,这个城市是不是我们追求的。

全球的城镇化浪潮经过四个波浪,第一是19世纪初以英国人为代表的城镇化,在上世纪50年代进入成熟期,第二波浪潮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经历了一百年的历史,第三波浪潮是二战之后,拉美国家东北亚开始进入快速的城镇化,现在我们进入第四波浪潮,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快速的城镇化。所以,21世纪影响全球的两件大事儿,一件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科技,一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城镇化。城镇化过程中也是有规律的,它跟工业化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的城镇化对世界的影响巨大,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大概还有20年的时间,如果按一年一个百分点,一年15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应该还有20年时间。中国的城镇化中也出现了一些很奇特的现象,比如不完全城镇化,农民工问题,候鸟式的城镇化。当然,我们要汲取对拉美过度城镇化的反思,一种教训的汲取。

另外,在城镇化过程中大家都在攀高比新,回到我们微城市·绿建筑,大家都在比,比高,因为高是现代化的象征,标志性,竞争力的核心象征,在全世界的摩天大楼中中国已经占了七座了。

我们还发现另外一个奇特的现象,中国的农民在搞城市化,这是华西村,华西村的老支书吴仁宝刚刚去世,大家还都挺怀念他的,一个村支书把华西村建成这样一个景象,确实是了不起,华西村的很多福利我们城市里的人未必能享受到,但是这样的城镇化是我们追求的吗?这个也可以探讨,不是说反对吴书记,他是一个很伟大的中国农民。

党中央在十八大提出要搞新型的城镇化,什么是新型的城镇化?它应该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集约节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它一定是绿色的、低碳的,生态的,智慧的,宜居的,首先是安全的,我们如果在不安全的环境里,那就是城镇化的异化了,另外一定是健康的。党中央提出这个。

中国的城市要实现四大转型,增长方式上要从过去的工业文明的褐色发展转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发展,发展的方式上从过去的线性发展向循环发展走,过去从摇篮到坟墓,最后从摇篮再回到摇篮,所有东西都可以再生循环。城乡空间从过去蔓延的平面的摊大饼的蔓延式的无序的向紧凑的,集约有序均衡的方向走。发展的模式从过去以英美为模式,现在全世界都在学英国和美国,但是我想应该走向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就是科学发展的新型化的模式,这是第一个关于背景。

第二个关于世界,西方的理想城市的探索,古今中外,人类对理想城市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工业文明之后,我们对早期共产主义,空想共产主义,从乌托邦开始就有追求,理想城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人们对居住环境,对传统一种向往和怀念。西方的理想城市的探索也是基于一种工业文明理性基础上进行的。

现代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从工业文明开始,城市规划的法律,第一本是英国的公共卫生法,我们国家出现的脏乱差在早期北美、英国都出现过,垃圾乱倒,传染病蔓延扩散,都出现过。这个历史过程很长,大概有一百年,时间关系不赘述了。

在追求的过程中,西方古典的理想城市有一个秩序,最有名的我们称之为理想城市第一代的里程碑应该是英国人霍华德老先生,他提出田园城市,他是一个社会学家,他从改造社会的角度提出希望有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模式,这是我们第一个里程碑。

后面开始新城运动,我要提出提一下关于现代理想城市的探索,紧凑城市,这是欧洲人首先提出来的,欧洲人开始反思,我们这种蔓延的发展,特别是以小汽车使用,化石燃料石油的使用,然后蔓延的扩张,这种发展模式是不是对地球,对人类并不是真正的理想,应该反过来,提倡紧凑。

到了二战之后,上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人开始反思了,本来小汽车的使用是二战之后作为复兴经济一个抓手,高速公路兴建,石油大量使用,小汽车发展以后,钢铁工业、电子工业产业链的延伸,美国被称之为“架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最后它发现也有问题了,所以,提出新城市主义,强调紧凑宜人的社区模式,充满人情味的社区空间,美国人又提出了精明增长,智慧增长,控制城市的盲目扩张,保护生态环境。精明增长对环境的问题考虑更多。

再回到中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古代也一直有,刚才跟郝总讨论西安立体城市的实践,好几个文化城,上千座坟墓在地底下,《考工记》对周王城有一个描述,周王城没有找到,但是周王城的建志有这样一个描述。中国传统的文化,城市选址特别注意“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山水交汇,动静相称,象天法地,以南为上”。什么原因?讲风水有一个前提,因为中国在北半球,我们要更多的利用太阳,世界上已经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动力是太阳,这是中国传统精髓文化。

中国传统精髓文化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它特别强调因地制宜,《管子·乘马》当中有一段话,它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无近旱而水用足,下无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时,就地利”自然之上,人在自然之中,人不是在自然之外,人更不是在自然之上,自然为本,天人合一。

季羡林老先生说天人合一中的“天”就是指环境,中国古代的理想城市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它非常强调与自然的结合,第二它特别强调社会的和谐,我们现在为什么在城市里那么烦恼,房价怎么这么涨,温总理控怎么控不下去,人烦恼,社会不和谐,贫富差距拉大了。

第三强调城乡统筹与建设秩序的治理。

第四,中国传统的理想城市特别强调人居环境的营造。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概念,都体现出要让城市生活的更美好。

第五,中国的传统特别强调文化的综合集成,山水城乡融合,钱学森老先生在晚年研究山水城市,去年我们国家财政部和建设部专门评选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一次给四亿,每个城市五千万,在探索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我们万通立体之城冯总、郝总致力于立体之城的探索实践,立体城市的探索实践,也是中国对理想城市探索的一种实践,一种方式,一个角度。早上还讨论昨天冯总好像没有把立体之城完整的概念都讲了。大家都在努力。

最后一点,关于理想城市是人类永恒的一个追求。人要做梦,中国梦大家都在探讨,梦想跟理想可能还有一点距离,有没有距离这个可以讨论,梦想更加远大,理想应该是能够实现的。我们的理想城市就是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争取实现某种秩序的理想的境界。在当代就是要把人跟自然,人跟社会更好的结合起来。

古今中外对当代理想城市的启示有很多,刚才我们已经简单的进行梳理,理想城市应该是多元交融的,应该是经济发达,科技生活,人文关怀,城乡互动,低碳生态,安全宜居,应该有这些理想才是理想城市。

如果从低碳生态角度切入它应该是自然为本,多样循环,美丽幸福,人的感受。它涉及到的技术领域有很多,从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很多,包括行为模式,包括文化遗产的保护。

2013年我们正在探讨的理想城市还是比较零碎的,我的题目叫断想,我们应该追求低碳生态绿色智慧宜居,我们最近在想2049年或者2050年,也就是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中国进入到中等发达国家,那个时候我们的理想城市应该是怎么样的,我想它应该是空间紧凑的,资源是节约的,生活是良好的,社会是和谐的,然后再给它凝练一下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平衡协调的,人是美丽的,幸福的,我们应该追求这样一个境界。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我的家下一篇: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计划